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2024-04-25

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共14篇)

篇1: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尊敬的广大群众、读者朋友们:

姹紫嫣红、春光明媚,在这充满希望的春天时节里,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又悄然来到我们身旁。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了“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的在于推动世界各国更多的`人参与阅读和写作,培养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加强读书学习与交流。

中国历来就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读书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就会受益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行动,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以读书增长知识,以读书凝聚力量,以读书推进科学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篇2: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大家好!

在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我县全民阅读活动牵手如雪梨花缤纷绽放。

浸润书香,洗尽铅华,恬静中,洁净心灵、放飞梦想,读书,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儿。

曾记否,萤囊映雪、凿壁偷光、刺股悬梁……古之贤者虽逝,浩荡书香长存。

追昔抚今,时下,国人整体阅读氛围变淡,年人均读书量4.3本的尴尬,让我们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壮举倍感压力。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我们怎不担忧!

与春风同行,与书香为伴,连续两年,“全民阅读”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更是首提建设书香社会。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家园才称得上美丽。

践行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迁西,我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今日做起,捧起书本。

如果你原本嗜书,很好,请继续保持!否则,从今天起,读书吧,让书籍搭建起你成长、成功的阶梯。

二、举家读书,建设书香家庭。

自己多读书,给孩子做个榜样。

周末多带着孩子去书店、去图书馆走走;孩子生日、重大节日,让书籍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礼物。

相信,一个在书香中长大的孩子将成为你最大的骄傲。

三、静下心来读书,改变碎片化、浅阅读方式。

每天拿出半小时时间读一些经典名作,不要让实用阅读取代审美阅读,让消遣阅读取代心灵阅读,惟其如此,你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吧,朋友们!让书香驱走蒙在心中的灰尘,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颗火种,净化自己,影响他人,大家都行动起来,让读书成为习惯。

最是书香能致远,愿书香社会早日建成!

_

篇3: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自从1972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1995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又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9年, 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倡议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 从此, 各种读书学习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海南感应全国全民阅读蓬勃发展的形势, 也开始了实际的规划和行动:一是倡议、宣传和发动全民阅读活动。2009年, 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和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发布《推进全民阅读共建国际旅游岛倡议书》, 向全省人民发出推进全民阅读的倡议。要求孩子们、工人兄弟们、农民兄弟们、子弟兵们、驰骋商海的勇士们、党员干部、全岛同胞都捧起书来, 走进书店, 走进图书馆, 走进书屋, 广阅读、深阅读、精阅读, 同享读书的快乐, 品味知识和鸣之美。倡导全岛人们学以立德, 学以增智, 学以致用, 让学习成为一种品格、一种责任、一种风尚、一种追求。要求全岛开展群众性读书学习活动, 举办读书月、社科周、书香节、大特区讲坛等, 吹响了海南全民阅读的号角, 此后类似的倡议以及宣传每逢重大的活动或者节日尤其是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后一段时间都要被提倡、宣讲。如今, 倡议与要求更多地成了各机关、单位学习型、书香型组织建设的自觉意识;二是从2009年至今举办了四届书香节。这四届书香节分别以“阅读中华文化经典, 丰富海南文化生活”、“品味书香, 共建海南国际旅游岛”、“阅读改变生活”、“阅读、文明、发展”为主题, 主要通过“图书展”、“征文比赛”、“名家读书报告会”、“向希望小学和农家书屋捐书”等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三是其他活动的推动。比如省社科联和海口市分别组织的“大特区讲坛”、“海口科学发展论坛”;2011年, 海南省文体厅组织的“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2012年海南凤凰新华出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为迎接十八大和书博会的到来开展了“国庆阅读之旅主题活动”以及“海南书痴讲读书”系列活动等, 极大地推进了海南的全民阅读活动。四是各报刊杂志开办读书栏目, 推进全民阅读。比如《海南日报》开办“读书版”选登优秀书评, 评介优秀社科读物;《南国都市报》开设的悦读版、连载专栏、读书版等阅读内容版面。《国际旅游岛商报》特设“茶韵书香”专版, 通过开设书评、文稿等专版、专栏, 以每周一个整版的形式, 向读者积极推介优秀读物, 拓宽读者的阅读视野, 引领大众的阅读风尚。《新教育》杂志开办“博览群书”栏目, 三年来该栏目两次进行阅读书目大推荐, 共推荐阅读书籍80多本。共组织出版该栏目稿件30多篇 (一般一期推荐一本教育名著) , 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认可和肯定。

活动造势阅读氛围, 推动阅读活动。但与轰轰烈烈的活动与造势相对应的却是具体阅读效果的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社会对阅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全民阅读的风气还没有形成。海南社会、各机关单位以及个人还没有真正把阅读当成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具体表现在阅读时间偏少, 阅读量偏低或者不阅读比较普遍, 阅读消费投入不多, 快餐化阅读、功利化阅读、粉丝化阅读所占比重过大, 读书以功利为目标等方面。二是具体的阅读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比如阅读观念的陈旧、有效阅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阅读分层的方法、具体阅读内容的选择、有效阅读方法与技巧的选用、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阅读效率的提高等等。三是阅读的环境与条件有待改善。比如贫困家庭以及落后山区难以获得阅读资源, 比如图书馆阅读资料的优化等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阅读质量的提升和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推广。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必须从如下几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是强化政府和各级组织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成立专门领导组织机构, 设立阅读节, 成立阅读研究会, 建章建制, 明确学习型社会和书香型单位建设的具体要求。阅读节的设立将阅读从众多平常的日子托出, 凝住人们的视线, 有利于对阅读的深沉思考和深刻感悟,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阅读的重视, 同时阅读节的设立有利于从全省层面凝聚精神, 统一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有利于建立阅读推广工作的长效机制, 将全民阅读活动融入整体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促进全民阅读风气的快速形成。可以在政府或者各单位的宣传部门或者思想政治部门成立专门的阅读推广办公室, 具体组织、规划、引导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同时, 由于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两翼, 全民阅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理应与经济建设的绩效一样考核, 为此, 应将各地推广阅读的成效列入政府负责人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实施考评。同时, 阅读是一门科学, 有它自身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联合阅读研究人员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阅读研究协会, 对阅读理论进行梳理、阐释, 宣讲阅读的价值意义, 对具体的阅读活动进行规划、指导, 解决具体的阅读问题, 为全省阅读活动的推广导航把脉;阅读研究协会开设专家读书讲堂, 坚持兴趣引导, 收集阅读意见, 推荐优秀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策划配套活动, 实地调研, 建立学习交流机制, 引导民众阅读品位, 全面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二是加强思想发动, 掀起全民阅读“头脑风暴”。抓好读书活动, 统一思想认识是关键。为此, 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传单、讲座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型载体, 针对没钱、没闲、没精力的借口和读书无用的心理, 采取集中动员、广播宣传、墙报展示和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 深入开展思想发动, 宣传阅读意识, 认识阅读价值, 解答大家“为什么读书”的思想困惑, 让全省人民深刻理解“全民阅读”的意义, 激发全民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全民阅读品格的形成。同时, 通过媒体开辟专栏专题, 推荐各类优秀读物, 报道各地活动动态, 展示各类活动成果, 扩大读书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倡导组织省内各大学开设阅读课程, 进行阅读研究, 形成阅读风气, 将大学书香校园的建设纵深拓展。

19世纪末, 由于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美国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在这种背景下, 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教授约翰·厄斯金于1921年首先发起了名著教育计划, 在哥伦比亚大学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 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上世纪40年代, 美国许多大学开设了这类课程。直到今天, 有一些大学仍继续开设, 如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而中国的大学至今鲜有开设专门的名著阅读课程, 在当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泛滥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实在有纠偏补缺的必要。

四是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农家书屋尤其是公益图书馆的建设, 发挥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中的重要职能。

图书馆建设是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工程, 没有布局合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很难想象会有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为此, 应制定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的图书馆建设标准, 对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环境设施、图书数量质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 要加大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等的建设力度, 积极培育农村、社区图书零售网点;要加大投入, 丰富图书馆传统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的馆藏数量以及建立图书更新机制;要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要倡导和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公益组织, 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扶持和帮助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建设图书馆、图书室等公共读书场所, 为经济文化积极创设阅读条件, 促进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 各地图书馆要将推动全民阅读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 要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和馆藏优势, 为全民阅读活动提供资源补给和技术指导, 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五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活动。比如创办海南阅读网, 在主要媒体开设阅读频道与栏目, 鼓励读书、换书、赠书、征文、绘画、书法、摄影、设计、辩论、话剧、讲座、朗诵、研讨、调查、展览以及“书网”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主办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经典阅读大赛、读书征文比赛、书画摄影比赛、图书漂流、晒书大会、书目展、开心使用图书馆、专题讲座、“年度读者”评选、阅读分享会、风采图片展、发放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共同阅读书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配套活动,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濡染国民书香品格的形成, 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评比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力杠杆, 通过评比促进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市的建设。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 评选“省阅读十佳”城市。在同一个城市可以评选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 也可评选某个城市、某个单位的“读书十佳”等。

六是把握阅读潮流, 推动数字阅读成为全民阅读新趋势。

当前,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 数字化阅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我国网民人数和手机用户数均排名世界第一。手机阅读逐步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创建网络读书平台, 开展“全民数字阅读活动”, 拓展手机阅读领域, 不断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覆盖面是当前阅读指向的发展方向。2012年, 新闻出版署启动“‘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 活动将围绕“三大平台、三大项目、三大工具”的建设, 构建“纸质阅读———在线阅读———移动阅读”的完整体系, 为读者提供优秀的阅读内容产品及服务。为此, 我们要紧跟数字阅读的发展趋势, 搭建多元、多层次服务平台, 促进数字阅读在全民阅读中的快速发展。

七是利用其他社会力量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

首先, 各级政府的负责人通过指导、关心、组织、参与读书节或其他相关读书活动, 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倡导阅读, 带动全社会崇尚阅读的良好氛围。作为地方标杆人物的各级政府的负责人, 其言行举止也容易成为社会的标杆, 他们对于阅读活动的参与将触及社会的敏感神经, 为阅读活动的推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官员参与、倡导阅读, 在国内外都有非常多的例子, 比如往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 美国总统布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等许多国家元首都曾亲自参与读书活动。奥巴马总统一上任就与妻子米歇尔来到首都华盛顿的一所小学, 一起为孩子们朗读介绍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儿童读物片断, 还送上满满两个牛皮纸袋的书。“9·11”事件发生时, 布什正在一所学校与小学生一起读书。当得知恐怖分子劫机撞毁世贸大厦时, 他第一反应仍是继续听孩子们朗诵完《我的宠物山羊》。我国政府领导人也越来越重视读书和推广阅读, 习近平、温家宝、汪洋等都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其次, 扶持公益性、非赢利性阅读推广机构, 建立独立书评人机制。蓬勃发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催生了一批阅读推广人和阅读推广组织, 他们通过捐建图书馆、赠送图书等形式推动全民阅读。这些组织有公益性的, 也有非公益性的, 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为大众所广泛认同和信赖的、稳定的推广渠道。有的推广方式过多地借助行政的力量, 这与倡导阅读的初衷背道而驰;有的推广纯粹是商业促销, 唯利是图, 对图书的质量不加甄别。因此, 建议可以设立专项基金, 通过招投标或其他相关方式, 扶持一些独立的、在全国具有良好公信力的推广机构, 委托它们定期向社会推荐优秀图书, 或者对内容粗制滥造、错误频出、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进行曝光。

八是各个家庭要重视各自家庭文化的创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的文明以家庭的文明为依托。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文化氛围对于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有建设自己家庭文化的理念, 家长可以把书香家庭的创建作为家庭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家长要重视孩子早期阅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并给予孩子宽松的家庭阅读环境。家长要具备现代思想和教育理念, 对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读书升学的纯功利性的学习阅读要能有所抵制, 应鼓励孩子们进行课外的经典阅读。家庭文化的建设也可以从建立家庭图书馆开始, 鼓励家庭成员创建各自的“1平方米”小图书馆, 家庭还可以建立家庭成员的成长档案, 通过记录家庭日常大事、召开家庭会、开展家庭阅读活动, 比如家庭朗诵活动, 家庭读书活动等等进行深入的家庭文化建设。

九是倡导学习型个人的自我培养。人的存在本质是精神的存在, 而阅读是人类精神养料的重要来源, 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学习成为自我的需要, 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就能为我所用, 变成自身改造世界和提升自我的精神力量。无数个精神抖擞充满力量的个体就是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 是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学习型个人的自我培养重在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并养成学习的习惯。

十是倡导送礼新理念。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 “礼”成为了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准则,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人际之间的交往通过“礼”来表达, “礼”除了人情世故, 礼节、礼仪等风俗习惯方面的约定成俗外, “礼”更多地呈现为物质的礼物。为此, 我们可以倡导“以书代礼”社会风气, 通过送书、看书、谈书、说书、议书, 形成“书为媒”、“书为友”、“书相伴”的书香文化大氛围。

篇4: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关键词】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作者单位】陈珊珊,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

阅读是一个人发展的最基本权利,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延续,是人们获取知识与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且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与知识构架都有着一定影响。一个人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够逐渐地积累知识,才能够提升自我。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图书馆进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意义

(一)我国图书馆学会在全民阅读上的指导意见与方法

2004年,我国图书馆学会开始向全民开展阅读教育。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社会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自2004年之后,每年世界图书日,我国都会制定相应的主题,并在全民读书活动上提出指导意见,向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推荐书籍,并相应地设立了一些“优秀组织奖”与“先进单位奖”等,对能够开展全民阅读的图书馆进行表彰与奖励,并组织图书馆向全民开展赠书活动,实现全民阅读。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图书馆学会将每年12月的全民读书月扩及全年。2006年,我国图书管理学会又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专门从事对图书馆的管理与开展阅读文化工作。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会就全民阅读推广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下发了指导性的原则,加强全民阅读在图书馆中的意义,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与阅读文化的研究。我国图书馆学会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每一年都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其中就包含了人们关心的话题,如“阅读促进发展”等。2009年,我国第一次正式指出全民阅读的榜样为全民阅读基地,并鼓励更多企业与单位一起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真正实现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不断凝聚各行各业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与推动全民阅读,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此外,我国图书馆学会也在不断联合外界的力量,推广全民阅读工作,加强全民阅读的深度与广度。2009年,我国图书馆学会与德国的歌德学院在慕尼黑共同举办了“图书馆与阅读论坛”。这次活动探讨了中国与德国在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的经验。

(二)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意义

现如今,我国各地区的图书馆多数以上都已经投身到全民阅读的推广工作中,并逐渐将推广全民阅读作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各地区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既包含了专家讲座、图书展览等,还包含了一些视频影像资料等。

香港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每一年都会组织图书阅读推广活动,还有其他的社会机构也会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例如,香港的某电视台举办的“十本好书”的阅读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香港公共图书馆与当地的教育部门联合举办了“阅读建设工程”,并无偿为图书资源比较匮乏的学校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台中市的文化局也在2005年推出了“借书得来速”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让一些权威人士从图书馆中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图书,并将这些图书装袋,积极鼓励一些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法为孩子选择图书的家长到图书馆中借书,以此来带动阅读。在澳门,相关部门每一年都会举办一些与图书相关的研讨会与座谈会等,并以此来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澳门每一年都会举办各种不同主题的图书推广活动,为澳门的图书阅读不断地播撒种子。

在大陆地区,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也比较多,对于推广活动也比较重视。我国在阅读活动推广上起步较早,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北京的图书馆每年会相继举办图书周与组织图书下乡活动等,活动反响不错。

我国图书馆学会在创建全民阅读基地以来,有多家图书馆被正式命名为阅读示范基地,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等等。这些阅读示范基地都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支持,更是鼓励了很多企业与单位都积极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

二、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全民阅读活动的扶持力度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要改变目前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现状,我国就要制定出符合标准的法律法规,让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变得有法可依。此外,我国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限制与规范图书阅读活动的开展,维护正常阅读秩序,为人们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机会。此外,还应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全面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进行,确保全民阅读活动的正常开展。

2.优化协调机制

图书阅读文化建设过程要融入全民阅读,将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发展成为一项全国的活动。这就需要我国图书馆发挥带动作用,带领全民开展阅读活动,推出符合我国国情并能够传承我国文化发展的主题阅读活动。例如,可以制定出一些目标明确的主题活动与计划,根据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活动,结合各地区的图书馆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

3.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要加大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力度,国家就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此外,国家还应当积极鼓励各地区政府进行投资,创办公共性质的图书馆,尽量调整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状态,为全民创造阅读机会,保证每个公民都拥有阅读的权利。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由政府集资创办公共图书馆来改善阅读环境。

另外,我国还需要建立专项的阅读扶持基金,专门开展与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可由我国的财政部门与中央文明办工作组等联合成立专项的阅读基金管理委员会,聘请专业人员负责专项的资金管理工作。另外,我国也可以适当地采用救助金的管理模式,由国家统一设立种子基金,由政府委托中介部门进行专门的管理,并设立专门的账户,接受社会的监督。在对图书阅读资金的运用上,可以向全社会不断地征集与评选能够有效促进阅读与管理的项目,并针对该项目进行专门的资金资助。在资助后也要不断地总结与完善资助办法,及时了解并掌握专项资金的应用情况。阅读基金也会对资助的对象进行全程的监督与调查,对收益的结果进行评估。

nlc202309030054

(二)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相关策略

1.向社会进行集资

现如今,在社会公益建设资金匮乏的情况下,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通过开展新书出版展、获奖图书的展示与书画作品展等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图书阅读的需求,还能够提倡良好的阅读风气,推广阅读文化,尽最大的努力来争取各方的支持,获取财政的专项拨款,或获得企业与社会团体的财力支持。同时,图书馆在社会中也要广泛地招募志愿者,为日常阅读推广工作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2.各地区要加强对图书阅读的宣传

图书馆开展与推广阅读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吸引人们的关注,创建出适宜的读书氛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就要求图书馆不断提高宣传力度,其中包括要宣传自身的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等,还可以适当地借助网络与媒体来扩大阅读活动的影响。

3.推广手机阅读模式

图书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的建设,才能够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阅读与手机阅读。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发展信息资源数字化,适当地增加一些先进的电子产品,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全民阅读推广中实现资源共享,为阅读群体创造多种阅读形式。

4.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时,图书馆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精神,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并建立相应的评审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弱势读书群体来说,要创建出适宜的阅读氛围,并相应地建立一些盲文、有声阅览室等,还可以适当地建立一些流动性的图书馆,为缺少图书的地区送书,让更多的人都能有书可读。

阅读能够改善人们的心灵与素养,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阅读在图书中获得知识,完善自身,增长见识,丰富内在精神世界。全民阅读推广要发挥图书馆的优势,提高全民的读书意识,为更多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真正推动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

[1] 刘宏军. 图书馆与和谐社会构建——大众阅读指导与和谐社会[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6).

[2]褚孝强,王春杰. 推进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7).

[3]贲鸥,张立杰.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全民阅读中的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

[4]刘桂英,付国英. 图书馆意识与阅读社会[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3).

[5]唐曙南,闫建平. 论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引领作用[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3).

篇5: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2、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美好时光。平时您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静心阅读的时间、空间和足够多的好书,在孩子阅读的时候,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鼓励。我们真诚希望每个家长能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这样您和孩子才能拥有共同的密码。

3、每月至少和您的孩子一起逛一次书店,并添置一定数量的好书。

4、每天抽出二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

5、一定要做到坚持不懈。

尊敬的家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能让书籍成为孩子终生的伙伴,这是老师、家长送给孩子一生最珍贵的礼物。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用阅读彩绘孩子的童年,让读书声充盈孩子记忆的天空。

篇6: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大家上午好!

每当经过致远楼和启智楼的门厅,我们都会欣喜地看到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凳子上安安静静地读书看报,这种热爱阅读的习惯真让我敬佩。古今中外,但凡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自己的崇高理想,也都成就了无悔的人生。

人类从幼稚走向成熟、由洪荒走向文明,由贫穷走向富足,离不开优秀的书籍指引道路。一部《诗经》、一曲《离骚》,培育了多少为民族请命的名相名将。一部《红岩》、一曲《青春之歌》,激励了多少为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仁人志士。民族因读书而兴旺,国家因读书而富强,学校因读书而多彩,人生因读书而美丽!

然而,网络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当大人小孩都忙着发微信、刷朋友圈、点赞、发红包的时候,当人们忙着QQ聊天的时候,纸质媒体越发显得如此冷清,中国的实体书店甚至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压力。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这样下去,中国是否还能写出诸如《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等宏伟巨著,中国是否还会出现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大师。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党中央、中国政府已经积极行动。很多专家学者也在为此奔走呼吁。很多家庭,已经有意识地买书藏书、晚上关掉电视机、手机静音、一家人安安静静地读书,有的甚至还配上点古典音乐。

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宋校长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意义,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读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让人们在读书中创造出彩人生!

我校的读书节即将拉开帷幕,今年的读书节主题是“做知书达理好少年”。本次读书节有十佳书香家庭评选、书香班级评选、征文和演讲比赛、课本剧专场展演、相声专场展演、经典诵读专场展演、阅读考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同学们踊跃参与,以读书活动为契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校团委和少先大队向大家发出倡议:每个人都参加到读书活动中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自觉与书为伴,每个月走进一次图书馆或书店,每周读一本好书,让阅读成为生活,让知识充实人生。崇尚以书会友,让亲朋好友之间互赠书籍和交流阅读成为我们生活新时尚。积极参加捐书活动,用我们的爱心让困难群体共享阅读。

我们倡议,每个家庭都参加到读书活动中来,自觉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做到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书柜、订有一份报刊、拥有一个借书证。家庭成员每天共享至少一小时的阅读好时光。让品评推荐好书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经常话题,让书香充溢每一个家庭,促进精神愉悦、心灵享受和家庭和谐。

我们倡议,大家做到知书达理,从说一句请、谢谢、不客气、麻烦您开始,从走路靠右行、出席集会不吵闹开始,做一个有文化、有纪律、有礼貌、有修养的好少年!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生活幸福!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愿我校读书节取得圆满成功!

篇7:举办最美家庭活动倡议书素材

国以家为基,家以廉为贵。在_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及家庭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家庭文明建设和好家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出如下倡议:

要坚持家风传德,让家庭成为知礼重德的健康场所。每个家庭要牢固树立以德立家、以德治家的理念,传延家庭美德,明礼于心、行礼于人,言行有规矩、做事有法度,树立良好家风,建立家规家训,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要坚持亲情育德,让家庭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阵地。倡导廉洁之风,塑造廉洁品德,做到洁身自好、拒腐不沾、防微杜渐,“以德治家、以廉养家”。

要坚持书香润德,让家庭成为静心修德的快乐天堂。家庭成员要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建设“书香家庭”。

要坚持节俭养德,让家庭成为简约质朴的温馨港湾。倡导婚丧简办、移风易俗的生活态度,树立勤劳致富、不贪不占、理性消费、绿色节俭的生活意识,让清正家风薪火相传,让廉洁奉公成为家庭的家庭准则。

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孝仁礼恕的良好家风,争当廉洁幸福家庭的优秀表率,用实际行动共同铸就反腐倡廉的坚固长城,为建设“清廉岢岚”、构建美好家园而努力!

倡议人:_X

篇8: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1. 挖掘真素材,奠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基础

第一,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小学生主要依靠感性思维学习,并且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较少,教师应当迎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选择教材,优化教材组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具备灵活捕捉为教学服务的生活素材,这种素材一般与生活密切相连,合理利用这些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及有针对性将会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学习《我也棒》时,制定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同时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并进行学习。虽然教学素材非常传统,但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非常有创意,这种活动方式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有所提高。

第三,尊重课本教材。教材是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结果,教材中的活动案例无不体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科学利用教材,激活学生的思想。教师不能机械地使用教材,当然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教师一定要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教材。例如:学习《漫话邮政》时,教师没有直接进入教学,而是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最美邮递员”的视频,学生感触很深,这个教学素材是非常可取的。纵观整个教学单元,教师发现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走向信息时代”,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和途径。本单元的学习顺序是《漫话邮政》、《神奇的电话》、《网络世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途径、发展历程,并且运用这些信息传递方式。

第四,创设教学情境。人有意识、有情感,人体的情感将会影响学习质量,尤其是情感强烈的素材,更容易带动学生的情绪,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小品、角色扮演及视频资料等方式创设情境,将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政治知识以生活场景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思考、分析的好习惯,从而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升华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素材,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立足学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选取教学素材的方式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活跃在教学活动的第一线,不仅要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开展真活动,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

第一,制订计划。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准备好教学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场地,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首先,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教学目标的选择尽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最好可以“跳一跳,抓得到”,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内心感受,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活动的开展形式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投入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再次,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最后,做好总结工作。每次活动结束后,对其进行反思与总结,以使后面的活动课更完善。

第二,创设情境。思想品德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内心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获得不同的体验。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如观看视频、欣赏图片、模拟体验等,以此引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学习《南京大屠杀》时,教师要求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名普通百姓,在这场屠杀中存活了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三,提出问题。学习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问题,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例如:学习《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时,我没有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而是采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么多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制品为什么深受欢迎?”“是否有塑料制品的替代材料?”将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请每组的代表上台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学生经过讨论发现塑料制品之所以如此受到欢迎,原因如下:便宜、弹性好、重量轻、坚固耐用、可反复使用、不变形等。我们现在仍然没有找到塑料制品的替代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定可以发现更多的塑料制品替代材料。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的结论,勇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9: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一、观察生活,摄取素材

1.走进自然,欣赏风光

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诗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教者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听鸟的欢快鸣叫,看林间红花绿草;带领学生走向繁花似锦的田野,呼吸清鲜气息,享受拂面清风。春天,碧绿的草地、飞翔的小鸟、五颜六色的鲜花,让学生心旷神怡;夏天,茂密的树木、鸣唱的飞蝉、河边的水仗,让学生神采飞扬;秋天,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让学生赏心悦目;冬天,倒垂的冰柱、无边的白雪、吐芳的腊梅,让学生兴高采烈。同学们在纵情玩耍中,欣赏着大自然的无限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恩赐,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时,如让学生把看到的美景和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必然会跃跃欲试,将快乐和美感娓娓叙来,绝对不会为无材料可写而愁眉苦脸了。

2.了解民风,承载记忆

最质朴、最淳厚的农村风俗习惯也是写作素材之一。正月十三上灯节,孩子们拉着、提着各种各样的灯纷纷走上街头,观赏舞龙灯,参与猜谜语;五月初五,包粽子,胸前挂着大鹅蛋;杀猪过年、贴春联、收压岁钱、家庭大团圆、邻里之间相互拜年体现出的美满、和谐;平日里的互相走家串户体现出的淳朴、友善;红白喜事的自动帮忙体现出的团结、和睦……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以各种方式(日记、卡片、音像等)记录下来,成为生活中美好的回忆。

3.寻访历史,熏陶心灵

在农村,几乎千家万户都曾经历辛酸的往日,了解并记录祖辈的过去,让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农村开河、修路、平地、造桥,都留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尤其我们宜陵镇还有着特有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英雄事迹,如投子寺、慈云寺等庙宇的由来、变迁等沧桑历史,宜陵籍人、三百年扬州评话史上的一代宗师王少堂的艺术生涯、宜陵镇宗林村人潘家前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学生通过走访,收集整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熏陶了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家乡自豪感,同时也为习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二、体验生活,开拓素材

1.开发校园文化资源,争当主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所改观,学生活跃在平坦的操场、塑胶跑道上,身姿矫健;沉浸在图书室里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专心致志;流连于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灵活操作;徜徉在花儿飘香、树木成荫的校园里,尽情观赏着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积极参与扬州市报业集团进校园活动、我校每年举办的“跳蚤市场”活动、我校文学社团及各班小记者的采风活动、校园小义工活动等。努力开发农村校园文化资源,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了生活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

2.善于抓住机会,服务家乡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作文的总目标中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叶圣陶《文章例话》)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写生活中需要的作文,创造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如:农村留守孩子比较多,在家庭可以给外出打工的父母写信,抒发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急切盼归之情;向援助过自己的叔叔阿姨写信,表达对他们真诚的感恩之心;在村街,可以让学生为“农家乐”写宣传广告,为“特色农副产品”撰写说明书;指导农民写简单应用文等,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三、开展活动,丰富素材

精心指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师生间、同学间、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家乡人之间加强沟通与表达,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扩大眼界,培养高尚的情感,增强学生表达的欲望,让习作成为自觉的行为。尤其充分利用各个节日,开展每月主题活动:三月份开展“雷锋就在我身边”活动,走进校园、走上街头争做一名小义公,三八妇女节给妈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回家为奶奶、婆婆倒一杯水、捶捶背、洗一回脚,表达一份感恩之情;四月份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组织学生到锦西祭扫革命烈士谈锦西的英雄事迹,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开展“扫墓”征文活动,颁发奖状及展示获奖作品;五月份畅谈伟大的母爱,开展“母亲节”征文活动;六月份开展“快乐童年”主题阅读活动;九月份重阳节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十月份走进扬州第三制药厂,了解家乡面貌的巨大改变,感受家乡人的无穷智慧和才干。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进一步丰富农村孩子写作的素材,彻底解决“无米之炊”的困苦,为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美文准备先决的条件。

屠格涅夫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在习作教学中,我将努力开发农村生活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写生活化的习作,写出农村特色,使学生作文的过程成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促使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篇10: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一、争做“学雷锋”志愿服务理念的倡导者。进一步传颂雷锋故事、传唱雷锋赞歌、传承雷锋精神,倡导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和文明公约,践行“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追求真善美,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二、争做“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积极身体力行,争当“优秀志愿者”,并鼓励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并壮大“学雷锋”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公共场所,传播文明理念,倡导互助精神,帮助一切需要关爱和扶助的人,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三、争做“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推动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围绕“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热心公益、保护环境,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篇11: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欧校长及学校各位领导:

昨天,聆听了刘道军局长的一番话,我又鼓起了勇气,很想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帮我的校长、我的学校打造学校特色。

我校教学成绩很不错是不假。但,缺乏类似长湴小学、高塘石小学这样别具特色与众不同的拿得出来炫耀的东西。

欧校长的《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教育---“短板理论”的启示》中说到:“班级管理者要从班级原有状况出发,制定班级奋斗目标,使之吸引全体学生的关注,凝结全班同学的精神,成为班级建设动力的源泉。”我相信,作为学校,选准目标后,凝结全校师生的力量,持之以恒去干一件事,一定能打造属于学校的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辉煌。

什么项目好做?今天我提供两套草案模式:

选题一,特色很明显,对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培养有实际意义,甚至有可能产生经济效益。但前期资金投入较多,操作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领域,难度较大。

选题二,能把学校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很有帮助,对学校的持续发展有好处。但难造声势,缺别具一格的风格。

草案

(一)热点问题:学生校服——制服的研究、设计、制作、销售

本主题可利用资源:附近高校的服装设计院、家长经济实力、互联网、学校空场室

1、特点:1)、符合学生兴趣特点

2)、独具特色

3)、集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于一体,使课程高度的综合,减少了老师、学生的重复劳动。

4)、通过打造特色,把学生的富裕精力引导在征途上,体现了课程的德育的价值

2、具体做法:

主管领导监督,整个操作过程由主管教师统筹安排具体步骤和实施细则、制定评价各事项。

三年级:指导学生收集全世界的制服及款式的图片和流行趋势,研究世界各种制服的含义及体现的地方风俗民情的特点

信息技术老师指导、班主任落实任务、级长落实评价

利用时间: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年级:指导学生研究世界各种中、小学生制服的特点,学习服装剪裁知识

主管教师(联系专家)班主任落实任务、智囊团(专家讲座)、级长落实评价

利用时间: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五年级:学习服装的设计方法,设计各种中小学生制服

美术教师指导、班主任落实任务、级长落实评价

利用时间: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班会课、美术课、科技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六年级:指导学生设计、剪裁美观大方的中小学服饰

主管教师(联系专家、资金落实、工具落实)智囊团(专家教学、)、班主任落实任务、级长落实评价

利用时间: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科技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

七年级:制作有特色的中小学生制服,巡回推介服饰

主管教师(联系、指定推介策略、质量监督)、艺术教师指导、级长落实评价制度

利用时间: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班会课、团队活动、科技劳动、艺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八年级:制作网页,销售服装

主管教师(联系、组建销售队伍、监督销售过程)、信息技术教师指导、级长落实评价制度

利用时间: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班会课、团队活动、科技劳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

草案

(二)二、与德育教育挂钩: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本主题可以用资源:家长意识

1、特点:1)、把学校德育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到实处,用各种方式影响学生,摒弃单纯枯燥的说服教育

2)、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为德育教育服务,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命力

3)、通过各类活动,充实学生生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2、具体做法:

加大德育主管力量,加大落实、宣传、评价力度

三年级:指导学生收集、调查小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应该具有哪些文明行为,了解做文明学生的意义,观看相关题材的影片,把文明行为落实到自己身上

信息技术老师指导、班主任落实任务、级长落实评价

利用时间: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年级:指导学生用各种形式(学校广播站、校园报、标语、展板)制作、宣传(到校园、家庭、社区去)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少先队辅导员组织、美术、音乐教师指导、班主任落实任务、级长落实评价

利用时间: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班会课、少先队活动、劳技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五年级:组织学生组织(安全小卫士、卫生监督员、纪律巡查队),纠正校内不文明行为

政教处主任、班主任落实任务、级长落实评价

利用时间: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六年级:了解国情、指导制定人生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政教处主任(联系)智囊团(专家讲座、名人讲座)、班主任落实任务、级长落实评价

利用时间: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

七年级:礼仪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第一学期:

9月:了解文明礼仪

了解方式:网上报刊收集,专家讲座、光碟

利用时间:信息技术课、政治课、班会课、活动课

10月:学习文明礼仪行为、宣传文明礼仪行为

宣传方式:广播站、升旗仪式、校门宣传栏、班报、宣传报

学习方式:专家教中华传统文明礼仪行为,师生共同学习

艺术课、活动课、校本课程、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11月:实际行动,运用文明礼仪

班主任、级长、学生会督促实施、班会课落实本班评价

12月:文明礼仪深化行动

学生会、教师、学校一同监督落实

学校以各种方式宣传和评价

第二学期:注意加大宣传、执行、评价的力度

3月:着装月

1、衣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不符合通中学生身份的时装,提倡平时穿衣服,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2、男生理学生式、西装式头发,不留长发(头发不遮住耳朵)和胡子,女生扎辫子或剪童花头、短发,不留披肩发。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

3、到校穿皮鞋或运动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过2厘米)、冰鞋等不适合在校穿着的其他鞋子。

4、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课、参加集会一律脱帽。

5、雨衣雨伞要装入塑料袋中,以免雨水渗出淋湿地板、地面。购物、作客、乘坐公共汽车要脱下雨衣,以防沾湿他人和座位。要注意拿伞姿势,以免戳伤他人。

6、男女同学都不得骑高档车,不得穿名牌服装和名牌鞋,不得戴名牌手表,不得戴墨镜。

7、每天佩戴校徽,团员还要佩戴团徽、校徽,团徽佩戴于左胸前校徽下。

8、男女同学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饰件,不佩带手机。

纠正时间: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艺术课、校本课程

评价时间:班会课

4月:行为月

9、进校门主动下车,接受门卫和值勤同学的迎接和检查,不在校园骑车。

10、进出校门或进出其他单位应主动出示出门证,受到门卫检查时,不得作出粗暴的反应或其他不良表现。

11、在路上和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门口、上下楼梯,遇到老师,要让老师先走;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12、预备铃响后,坐在位置上作好课前准备,静候老师上课。迟到了要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

13、老师示意上课后,班长号令“起立、立正”,老师喊“同学们好!”同学们喊“老师好!”待老师示意坐下后方可坐下。老师示意下课后,班长号令“起立、立正”,老师喊“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喊“老师再见!”待老师示意解散后方可休息。有老师听课,让老师先离开教室。

14、举手发言,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不得故作松垮姿势或引人发笑的举止。

15、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

16、校园内禁食口香糖,提倡勤俭节约,用好一日三餐,严禁在食堂以外的地方吃零食喝饮料(教室内饮用纯净水除外)。

17、要适时理发,经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18、认真打扫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在教室里打球打扑克等其他体育活动。

19、遵守用膳制度,排队购买饭菜,注意用膳卫生,不浪费粮食。用膳时不讲话,用膳完毕及时离座并将餐盒摆放到指定位置。

20、文明用厕,爱护卫生设施。

21、不许吸烟、喝酒、赌博、看黄色影视、书刊,不得进营业性游戏机房、网吧,不参与迷信邪教活动。

22、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小摊点上购物,不在马路边吃东西。

纠正时间: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艺术课、校本课程

评价时间:班会课

5月:礼貌月

23、与人交谈、态度要诚恳,语调要亲切、温和,公共场合不与他人大声交谈、打闹。

24、向别人问话时,要和气大方,吐字清楚,意思明白;回答别人时,应谦和、朴实、含笑、耐心。

25、要自始至终聚精会神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并做出必要的表情或语言呼应。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或突然强行转换话题。

26、交谈中要注意站相和坐相。不做任何损害个人形象的小动作。

27、长者到场要用短暂的起立以示敬意,有人给你沏茶,应略为欠身以示谢意。

28、公众场合中,要尽量避免发自体内的各种声响如打哈欠、咳嗽等,如果患感冒打喷嚏、咳嗽时,应用手帕掩住口鼻。

29、要注意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常用礼貌语。

30、对残疾人要尊重、扶助、礼让,不要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不要给他们起绰号。

纠正时间: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艺术课、校本课程

评价时间:班会课

6月:互助月

互相监督、落实日常行为规范

加大学校德育执行、监督、宣传、评价力度

纠正时间: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艺术课、评价时间:班会课

八年级:成功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学期:感恩教育

(略)

第二学期:成功教育

9月:名人见面会、参观有影响企业或集团、主题班会:梦想与成功——了解成功原因

宣传:广播站、升旗仪式、校门宣传栏、班主任、级长

行动:学生会、值日班、级组监查员

10月:秋游:参观少年监狱

主题班会:我要成功——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宣传:班报、班会课、舆论

行动:班干部、班主任

11月:级会:成功家长以身说法,表现突出学生以身说法,主题班会:优秀学生以身说,反思自己的进步和修正目标

宣传:家长会、广播站、学校宣传栏

行动:互助小组

12月:级会:优秀学生经验介绍,颁奖

主题班会:说说我的进步

宣传:舆论、给家长的喜报、宣传栏、广播站

行动:互助小组

篇12:开展纪念烈士活动的倡议书

1、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祭扫缅怀活动。各级团队组织要以周边烈士陵园、烈士纪念设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为依托,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祭扫烈士陵墓、参观陈列展览、重温入团入队誓词等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了解烈士的丰功伟绩,从先烈的光辉业绩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广泛开展“缅怀烈士英名、弘扬烈士精神”主题教育。通过专题展览、报告会、纪念仪式、读书演讲、征文比赛、红歌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利用广播、报刊、校园主页等传统媒体,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设烈士事迹宣传教育专栏、专题,寻找身边的烈士故事,制作纪念视频,大力宣扬不同时期的烈士精神;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关爱帮扶烈士家属,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全社会缅怀烈士、学习烈士、崇尚烈士的浓厚氛围。

3建立长效机制,共建红色基地。倡议有条件的团队组织可以与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等结成共建单位,引导青少年学生开展志愿讲解、义务劳动、精神宣讲等活动支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共同把烈士陵园建设成为集展示、宣传、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时代呼唤烈士精神,社会需要英雄榜样,让我们继承革命传统、秉承先烈遗志,刻苦学习、扎实工作,努力在建设“四个开封”,实现新兴副中心城市总目标的宏伟事业中,创造出无愧于先辈、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倡议人:xxx

篇13: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一、阅读反思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 阅读反思是开展有效性阅读的中心环节

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三者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效性阅读体系, 如果说“阅读期待”是阅读行为的起跑线, “阅读批判”是对阅读过程的回顾, 那么, “阅读反思”就是从“阅读期待”到“阅读批判”的“途中跑”阶段, 是阅读能力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冲刺过程。我们想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必须让他们首先学会阅读反思, 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思考、总结, 从而改进阅读策略和方法, 提高阅读效率, 最终学会阅读批判。没有“阅读反思”这一中心环节, “阅读期待”将会落空, “阅读批判”也没有根基。一次阅读行为是如此,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二) 阅读反思是发展个性化阅读的根本手段

学贵有疑, 在阅读文本过程中, 学生提出问题就是其思维结果的体现, 是阅读反思的开始。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 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会通过自我提问这种形式, 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 提高阅读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在反思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 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

(三) 阅读反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阅读反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中, 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要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积累上, 反思的过程是一个融入文本内容、背景、作者经历、文本个人理解等各方面综合内容的复杂过程, 这不仅是一个综合性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阅读既可以从文本中汲取思想营养, 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又可以从文本中汲取广博的知识, 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化素养。参与阅读的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增长。

二、开展阅读反思实践的主要途径

阅读反思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 是对已过去的阅读历程、阅读效果重新审视。总结成功经验, 反思存在不足, 随时进行拾遗补阙、纠偏救失, 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与步骤, 有效地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阅读反思既有“质疑问难”或“反躬自问”的个体反思, 又有“比较辨别”“修正、创造”的群体反思;既有“温故而知新”的纵向迁移之思, 又有“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的横向联想之思。

(一) “反躬自问”的个体反思

“反躬自问”的个体反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 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 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 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 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 通过反思并提出相关问题, 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探究、思考, 最终解除冲突, 达到认知平衡, 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自我探究、阅读反思, 使之能知其然, 更能知其所以然, 这一种反思方式满足了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 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 体现了阅读反思的过程。

例如, 在阅读、分析《六国论》时, 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现实中接触过的相关内容, 对文章中六国因“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笼统的概括提出疑问, 从而主动地再次阅读文本, 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通过词句的分析, 他们不难得到这样的结果: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燕, 以荆卿为计而速祸;赵, 用武不终。学生通过深入的探究和反思, 加深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学生在探究反思时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 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 便是阅读的理解、分析、综合和对言语的操练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和语文素质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二) “比较辨别”的群体反思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他们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也各不相同。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 发现他人理解、思维和方法的独特之处, 引起自己的再思考, 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 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 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目的。“合作交流”已经成为现在课堂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辩论”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尤其是后者看似“冤家对头”, 却能在激烈的辩论中求得真理, 在辩论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让自己更加清醒地认识文章的内涵。

在进行《项链》的阅读教学时, 学生对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进行分析时, 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原因造成了女主人公的悲剧?学生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尽情地阐发个人见解, 综合运用各种与文本相关联的材料, 尤其是文本的写作背景来进行观点陈述, 自然而然地会将存有片面性的观点驳倒, 从而让全体学生在群体性的反思中树立正确的观点, 增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度。

(三) “温故而知新”的纵向迁移

阅读反思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 也是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经验的过程。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阅读能力也是如此, 我们提倡的反思性阅读,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性,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亲自参加思考实践活动,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考习惯, 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自觉指导阅读的个人观念体系。

例如阅读《逍遥游》, 学生由于在学习《秋水》时对庄子及其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在阅读时, 注意力就不会光停留在文本中的寓言故事上, 会主动联系《秋水》的阅读经验, 对《逍遥游》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又如, 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我们可以想到《封神演义》中比干因劝谏被商纣王剖心的故事, 在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可以对比一下比干和邹忌的劝谏艺术有什么异同。

(四) “举一反三”的横向联想

横向思维, 即通过联想把材料内容的已知内容要素与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要素联系起来, 思考这两种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相关或相反) 。这种联想可以由此及彼, 也可以由彼及此。在阅读教学中, 利用教材现有的因素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发展横向思维能力的有效作法。将同一题材之间横向联系, 通过比较、归纳、抽象等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规律, 为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提供可供参考的联想基点。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人的历史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我们可以联想《祝福》中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每月只有五百文工钱, 却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而且“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 后来嫁给了贺老六, 生活暂时安定, 生了儿子, 据见到的人说“母亲也胖, 儿子也胖”, 这应该算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第二次到鲁家则受嫌弃, 遭鄙夷, 遇恐吓, 最终连做女仆的资格也被剥夺, 进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三、创设阅读反思活动的评价机制

(一) 倡导肯定性评价———实现评价的激励作用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 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 并以此鼓励他们,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在阅读反思中, 学生会产生许多自主的理解, 在评价这些见解时, 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批评、责备都更有力量。所以我们应该赞誉、鞭策优秀生, 肯定、鼓励中等生, 宽容、激励后进生, 坚持捍卫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权利, 并鼓励他们自圆其说, 张扬学生的个性,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反思的成功, 让他们都能自由、和谐地发展。

(二) 实行延迟性评价———实现评价的期待效应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及素质的不同, 学生之间在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 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再达到目标。为此, 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延迟评价法”, 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应以充满爱心的目光等待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即给学生“自圆其说”的时间与空间, 特别是安全的心理空间。

因此, 在延迟性评价中, 教师的等待就是一种期待, 这样的期待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是充满希望的。所以, 学生此时在得到教师外在肯定的同时, 也学会了内在的、自我的肯定, 拓展了反思的空间,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三) 坚持多元评价———实现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 多种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 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评价过程中“让反思过程长一点儿, 让反思形式活一点儿”,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尊重个性差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鼓励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篇14:开展阅读活动的建议书素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着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着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学到了写作的知识。”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本工作坊开展的“凭借文本素材,有效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主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前者。其中,语言实践活动是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活动。“凭借文本素材,有效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是指在阅读教学中,紧扣文本,挖掘文本内涵,采取一定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说(口头表达)和写(书面表达)的训练,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脱离文本、游离文本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从而形成言语智慧。

一、读懂文本,精心设计,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从中感受到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是联系文本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只有读懂了文本,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有的教师在备课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突出年段目标和年段特点;第二,对文本把握不准确,文本解读偏离了文本价值取向;第三,教学设计缺乏能够引发学生感悟的问题;第四,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围绕教师备课时存在的这些问题,本工作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设计教学的有效策略——六读法。

1.读“课标”,找准年段目标,准确定位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矛和盾的集合》为例,我们可以这样研读文本。首先,明确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节选):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其次,分析文本特点。第一,分析文体特点: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将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照“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悟出道理”的顺序进行叙述,叙事过程简洁清晰,用事实来阐明道理。第二,分析言语形式:文中句子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成语的使用较为频繁,如“合二为一”“大显神威”“集于一身”等;引号、破折号的用法较为巧妙,如“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第三,分析思维过程: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要抓住“忽然”“固然”“当然”等关键性词语。第四,结合年段目标和教材,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学习抓关键词和修辞手法,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句子的含义;初步感知“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师备课首先要有课标意识,语文课标的“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其次要通读《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部分,了解本册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通读“单元说明”,了解单元训练重点,以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和能力培养。教师只有认真研读语文课标,找准年段目标,才能够准确定位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读“编者”“作者”,读懂编者的意图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文的选编意图是:第一,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的内涵;第二,体会课文如何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哲理;第三,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特点。中、高年段教师还要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走近作者,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主要分为实用文本和文学文本。很多优秀作家的名篇被选入教材,但是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了自己的作品以后会成为教材,而作家也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进行写作,因此,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研读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作家的文化思想背景、生命情感体验、审美创作追求等。

3.读“导读”,把握单元重点。单元导语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阐明了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对于一组教材而言,单元导语有着统领全组、目标定位、学习导航等功能,它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教什么”“怎样教”等角度做了提示,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的导语是:“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在这里,学生“学什么”,即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懂得父母之爱无处不在;教师“教什么”,即借助这组课文让父母与孩子进入彼此的心灵,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感受、学会回报父母之爱;教师“怎么教”,即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应着眼于“怎样表现”。

4.读“课文”,捕捉教学的关键点。教师要找准文本的“亮点”“仿点”“扩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5.读“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情,还要在设计教学之前充分地了解学生。没有分析学情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看成从同一起点开始的教学,将会大大地降低教学效率。

nlc202309031600

6.读“练习”,确定言语训练内容。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课后第三题是“积累并抄写课后句子”,即要求学生理解词语并积累佳句。

教师依据“六读法”进行备课,能够从整体上分析教材结构和逻辑线索,无论是一册书、一个单元还是一篇课文,都要有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学段、单元、每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从而形成“语言训练纲要”,保证语言训练的逻辑性、序列性,避免语言训练的单一性、重复性,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有效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科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因此,本工作坊开展的“凭借文本素材,有效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注重训练学生的说(口头表达)和写(书面表达)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一)立足文本,在语言重组中培养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

这里的语言即文本语言,重组是指灵活运用文本语言进行再创造。语言的重组是指对文本进行动态处理,以文本语言材料为依托,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改造等,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本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重新构思、组织、融合、润色,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言语表达。这是一个言语内化的过程,旨在运用和积累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重组的方法主要有改写、扩写、续写、补白、复述等。

1.读懂文本“亮点”,积累语言。《桂林山水》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篇课文。在这组课文中,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以独特的感受描绘了令人神往的大自然景象。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下语言文字训练活动:

(1)结合句子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想一想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

波澜壮阔 玩赏 水平如镜 无瑕

扩散 攀登 峰峦雄伟 泰山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屏障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在学生找出概括漓江水的特点的三个字“清、静、绿”之后,请学生用这三个字各说一个句子。

(3)出示与文中排比句意思相近的句子,请学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一种表达方式更好。

A.漓江的水非常静,稍不注意,你是不会感到它是流动的;透过漓江的水,你可以看见江底的沙子和石头,这足以说明漓江的水很清;难道漓江的水不是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吗?

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4)请学生把下面这个句子说成排比句。

我爱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

2.找准文本“仿点”,读写结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颐和园》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第一句分别是:

·进了顾和园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画出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连起来读一读,然后圈出表示“移步”的词语,仿照“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自己的学校。这样一来,学生在操作时就有路可循,写出来的作文既条理清晰又内容丰富。

3.挖掘文本“扩点”,发展思维。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可以这样做:

指导学生读文中的第三次对话

(1)陶罐软中有硬的争辩,让铁罐更恼怒。读铁罐恼羞成怒的句子……“相提并论”是何意?

(2)面对咄咄逼人的铁罐,陶罐仍谦让,引读……“和睦相处”是什么意思?

(3)陶罐说这话前,没有表示神态或语气的提示语。想一想此时它会用怎样的语气?(心平气和、面带微笑……请用意会到的语气读陶罐说的这句话。)

(4)从这句话中,我们再次感受到陶罐……(宽容大度)

(5)分角色练读第三次对话。

指导学生读第四次对话

(1)后来铁罐的态度是怎样的?(读句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2)在这句话中,只有“铁罐说”,“说”的前面没有提示语。想一想可以加入什么样的提示语表示铁罐的神态或动作?(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学生练读)

(3)铁罐“傲慢”“轻蔑”“恼怒”,甚至“气急败坏”地对陶罐说了那么多令陶罐难堪的话,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奚落”)。联系上下文理解该词语的含义。

(4)分角色练读第四次对话。

教师在教学时请学生根据对话内容,想象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语气,在横线处写出提示语,引导学生学会提示语在前面、在中间、在后面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在实践中,我们还对许多课文进行了语言重组训练,以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课文《迷人的张家界》为例,“说”的训练是: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家界迷人的景色,同时说一说第三、四、五自然段开头句有什么作用。“写”的训练是:仿照文中的写法尝试介绍学校的花圃。在练习中,教师要强调“围绕”这个词语,写美的就从美的角度去写,写乐的就从花圃如何带给自己快乐去写。学生写完后进行展示,这种有针对性、层次性的说写训练,目标指向明确,学生基本上能够达到学习目标。再如,学生学习了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课文《挑山工》后,可以对最后一段话进行补充: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教师可以提示:会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他呢?在我 的时候,我想起了他,让我 。在我 的时候,我想起了他, 让我 。在我 的时候,我想起了他,让我 。教师提示:会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他?想到他会产生怎样的力量?这个写话训练旨在让学生通过“写”的活动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nlc202309031600

当然,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可以进行语言重组训练,如《再见了亲人》送别场景补白,《威尼斯的小艇》总起句的置换,《鲸》的自述,仿照《美丽的西沙群岛》介绍一个景点等。

(二)延伸文本,在模拟情境中说写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习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1.在表演情境中说和写。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精彩的情境表演能够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因此,营造良好的表演情境非常重要。比如,工作坊成员莫幼嫦老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晏子使楚》时,请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本剧,同时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台词,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演完之后,扮演者和观看的学生分别说一说感受、写一写体会,最后进行评比。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训练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情境表演中学习语言,使得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

2.在语言描述情境中说和写。在一定的情境中,教师伴以语言描述,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情境中进行语言描述,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进行说写训练。莫幼嫦老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田忌赛马》时,请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自己以记者的身份,对学生就所扮演的人物角色进行采访,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感悟事理。比如:(1)请问田忌先生,第一场比赛结束了,您对这场比赛的结果有什么看法?(2)齐威王先生,您取得了首场比赛的胜利,此刻您有什么感想?(3)请问孙膑先生,看了首场比赛,您有什么样的想法?对于第二场比赛的情况,教师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在语言描述情境中,学生如身临其境,胜者诉说心中的喜悦,败者倾诉心中的愁闷,能够更好地感悟文本主旨。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说话锻炼的机会。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清晰,教师可以挖掘文本的训练点,将语言训练落到实处。本工作坊开展的“凭借文本素材,有效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主题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设想进行探索。当然,学生的良好语文素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今后,我们会对该主题进行持续深入地探究。

(责编 欧孔群)

(工作坊成员:黄明海 何燕玲 黎文容 莫忠强 石燕静 杨志英 韦锦姬 莫幼嫦等)

上一篇:给世界抹点童真的色彩诗歌之一:夜下一篇:城市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