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2024-04-17

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共11篇)

篇1: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关怀他们,不是可怜!关心别人胜过一切.跟他们在一起,不要总是强调什么什么好,其实对他们来说有些事情是他们非常难做到的,我们可以从侧面替他们想想,更好的维护他们的利益.前提是不要可怜他们.并不是说没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有,但是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同学位,老师们: 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昨天这个日子有什么与众不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天。而对残疾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我国的第十五个“全国助残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1992年,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也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3号为“国际残疾人日”。每年的助残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也就是让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个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参加工作,生活致富,共奔小康。残疾一般可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五种类型。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各类残疾人6亿多,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各类残疾人总数达60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也就是说20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其中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约有625万人。约有0岁-6岁残疾儿童140万名,每年新增0岁-6岁残疾儿童约近20万名,其中智力残疾所占比例最高。所以我们身边正有许多残疾人等着你的帮助,当你知道了这个日子时,请你向身边的残疾人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让他们与我们一起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也希望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在这个日子才进行,每个小朋友应该时刻关心身边的残疾人。我们身边的广大残疾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辛勤劳动、顽强拼搏,不仅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实现了自己壮丽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我国广大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和美好情操,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国残疾人数量之多,涉及到五分之一的家庭,牵动着两亿残疾人亲属的心。残疾人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而且也事关整个社会发展和稳定。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十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状况,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建立健全各级残联组织,开展自强与助残活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残疾人是社会平等的一员,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残疾人。但残疾人由于自身功能障碍,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残疾人歧视、偏见,使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或受到侵害,使他们成为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更是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目前,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说还有1000万左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尚得不到保障;多数残疾人尚未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残疾儿童特别是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远低于健全儿童少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624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3322个,在校生近57万。但全国尚有数十万残疾儿童因贫困失学或辍学。另外,残疾人就业机会少,就业率低;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问题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关心残疾人的困难,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两张对比的照片:一张是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在为人理发,一张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蜷缩于街头一角伸手乞讨。同样是为了生活,两个人的目的相同,但方法却完全不一样。小朋友们认为这两个人中我们应该向谁学习?是啊,我们应该学习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理发者。其实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残疾人自学成才,自强不息,他们身残志不残,如战国时期的孙膑下肢残疾,却写下了著名的《孙子兵法》;酷爱音乐的阿炳虽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但谱写出许多名曲,《二泉映月》就是其代表作品;张海迪是当代身残志不残的典范,她坐在轮椅上写下许多著名作品,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我们浙江省岱山县怀慈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建华是一位失去两只手臂的14岁男孩,但他靠顽强的毅力,用橡皮筋将笔系在自己的断臂上学写字。他6岁时被子高压电线击倒失去双臂,他用橡皮筋将笔帮在断臂上写字,但是相当疼痛,然而张建华仍坚持每天写三个小时,用去420米长的橡皮筋,有我们跑道2圈多长,终于学会了写字,还学会了穿插衣,洗脸烧饭烧菜,生活基本能自理,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劳动也表现突出,连跑步、立定跳远都能达标;我们海宁市也有许多残疾人创业的动人事迹,原海宁高级中学的周月峰也在小学时因高压电线失去双臂,但他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历史系,现在正攻读研究生了。当然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残而不废,身残志坚,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的同时,每个小朋友想想,自己是一个健康人,更应该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每一次锻炼,每一次值日。同学们,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给残疾人一个搀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给他们一个公交车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会儿的辛苦,爱护他们的专用设施只需你付出绕一点弯路的时间。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只是在今天,而是在每一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爱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

美德,给残疾人更多关爱和帮助吧!

基层残疾人工作是指县以下(含县级市、区)行政区域内的残疾人工作,比较多地直接为残疾人服务,所以基层残疾人工作是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改善残疾人状况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上往往出现残疾人工作是残联的工作,单位和部门能配合则配合的被动现象,有的还表现为工作相抵触,没有把残疾人工作当作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工作往往应付而过,被动低调。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五种意识,适应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

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都有责任对残疾人给予帮助。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使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权利,是全社会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根本所在。牢固树立责任观念,是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必然要求。残疾人工作是一种社会性工作,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面对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残疾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心系事业,恪守责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勤奋努力地做好基层的残疾人工作。被江苏省授予“九五”期间残疾人工作先进市的太仓市,在工作中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责任与工作目标,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了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竭尽全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办实事,比如,近年来全市将安置残疾人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在社会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为残疾人解决就业这一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办法,积极安置,目前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6%,减轻了社会压力。

牢固树立政府委托意识

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都是通过具体的部门和项目来实现,基层的具体单位承担着政府委托的任务,开展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事业的各项业务分别纳入当地相关事业领域,列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残疾人工作。太仓市残联很好地履行了动员协调社会力量的工作职能,在保障与调整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残疾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有关部门将2000年、2001年两年作为无障碍年,全面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建局在主要街区建设了盲道,电信局建造了无障碍电话亭,邮电局设立了无障碍爱心书报亭,城管局新增了无障碍公厕,各大医院、商场、银行、车站等公共

场所都相继建起了无障碍设施,确保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牢固树立工作绩效意识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经济工作是一线,党务工作是二线,其它工作是三线的错误观点。确实,经济工作最能体现工作政绩,绩效效应也最耀眼。然而,残疾人工作也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方面,也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上。做残疾人工作同样也有工作绩效的要求,也需要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必须克服“三线工作”观念,守土有责,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注重工作绩效,杜绝“花哨政绩”,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工作。太仓市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把市府的政策同本职工作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新方法,在工作中,一项调查显示,残疾人自身素质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残疾人中的“两低现象”(即“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严重困扰着劳服所工作,因此劳服所克服重重困难,下决心从培训抓起,通过各镇残联的共同努力,每年举办20多期各种就业技能的培训,从电脑、缝纫等入手,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的社会竞争能力,劳动服务所的工作绩效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显示,工作实效得到了社会肯定。

牢固树立无私奉献意识

说老实话,做残疾人工作不能完全等同经济工作作量化考核,更多的是推行社会化工作原则,协调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说得再白一点就是“良心工程”,是自己揽活干。残疾人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关爱”,基层残疾人工作更是最直接体现对残疾人的关心。然而,目前社会性困难很多,要做好一件事,没有奉献精神不行。比如康复服务,康复是残疾人生活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残疾人康复治疗谈何容易,一要资金,二要人员,三要时间,缺了那一样都难。太仓市从宏扬社会主义道德入手,树立奉献意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是完善和健全残疾人的服务体系,全市成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在市各医院设立了5个白内障复明康复点,3个儿麻矫治中心,1个精神病康复中心,全市各镇也以医院和中心卫生院为基地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部,100%的行政村设立社区康复服务联络点,去年残疾人没化一分钱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02例,低视力矫治25例,肢体康复训练1187人,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165件;二是加大了社区康复站室的建设力度,积极打造康复品牌,依托社区资源,既方便康复需求者的康复,有效加强功能训练,又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构建残疾人康复社区化的工作新机制,使枯燥的残疾人工作变得富有色彩,有声有色。

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残疾人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工作思维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转变思维方式,通过运用新思路、新办法进行观念创新,用创新思维切实探索和解决当前残疾人工作存在的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5.31”讲话,与时俱进,树立率先之志,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务求实效地开创工作新局面。太仓市的残疾人工作不满足于所取得的成绩,从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入手,逐步实现了由立足一般服务向维护根本利益的转变,由依靠传统理念向依法治理的转变,由依赖政府向重视社会义务的转变,由健全组织向发挥活力的转变,同时,在关注基层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工作主题下,从办实事抓“基础工程”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从树形象用“形象工程”来提升全市文明程度,从转作风靠“凝聚工程”来形成残疾人事业的工作合力,促进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立足服务,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水平。全心全意为

残疾人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更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掌握政策和业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二是要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残疾人需求,要做到心中有数,制定目标,限期解决。三是要加强联系,建立和巩固与基层、与残疾人工作者、与残疾人的和谐关系。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残疾人工作者形象。同时要遵章守纪,勤俭节约,把单位当做自己家一样去爱护

篇2: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提纲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三、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

四、中国残疾人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五、实现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还需四方面改进工作 •

篇3: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残疾人工作

关键词:残联,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社会保障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 要进一步把残疾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定期听取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 适时研究残疾人工作。各级领导要重视和关注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 时刻把残疾人的冷暖放在心上, 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残疾人事业,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 为残疾人营造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的环境和条件。

二、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

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坚持定期召开委员会成员会议, 听取成员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 及时收集、综合、了解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研究解决本地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要加强组织与协调工作, 搞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形成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强大合力。人事、教育、卫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扶贫、司法、残联等部门要认真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维权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强化部门协作, 鼎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主动承担残疾人事业的责任, 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残疾人的法规、政策, 坚决落实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扶残助残以及禁止歧视、侮辱残疾人等各项要求。凡属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 要主动承担责任。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 进一步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范畴。

三、各级残联和残疾人工作者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各级残联作为残疾人工作的专门机构, 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真正当好残疾人的“娘家”和“贴心人”。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以关心、关爱残疾人为己任, 尽心尽职、不辱使命, 爱岗敬业, 安心本职工作, 增强改革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 不断探索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努力创新服务手段, 增强服务能力, 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

在工作上要紧紧围绕“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来开展, 在“代表”性方面, 要通过改进残疾人协会工作的方式方法, 进一步密切与广大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在“服务”方面, 要千方百计拓展为残疾人服务的领域, 提高服务水平;在“管理”方面, 要当好各级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参谋和助手,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规划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组织实施好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 协助党委、政府办好残疾人事业这项民心工程。

四、建立和健全各级残联组织, 促进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

一是要解决好机构问题。要把残疾人组织机构向下延伸到基层, 并解决好办公和人员经费问题, 逐步把在社区建立残疾人专门协会、聘用专职人员的经验, 从社区推广到村委会, 逐渐形成市、县、乡 (镇) 、社区 (村委会) 四级完整的工作组织网络。二是加强残疾人队伍建设, 解决好有人干事的问题。各县要建立乡 (镇) 残联, 明确工作人员, 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 彻底改变乡 (镇) 一级工作薄弱的状况。同时, 要加强对残疾人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 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五、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康复服务能力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 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残疾人康复设施、设备, 使现有设施、设备发挥最大效益。二是要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服务人才培养。三是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救助。四是健全聋儿康复网络, 办好聋儿家长学校。五是对麻风病致残者实施矫治手术。六是完善精神病防治工作机制, 帮助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康复治疗。

六、着力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水平

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残疾人全面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

各级各部门要将残疾儿童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 统一规划, 统筹安排, 同步实施, 基本实现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 残疾儿童入学率要达到80%以上。要大力推行随班就读和特教班。认真组织实施“二免一补”政策, 特别加大对贫困儿童的生活补助, 不让一个贫困残疾儿童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要加大对市聋哑学校的支持力度, 把市聋哑学校建成一所特教示范学校。

七、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 实现自强自立、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 更是残疾人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基础。要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多渠道就业, 全面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落实,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宜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 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民政部门在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时, 要及时把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给予特殊照顾。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标准要比健全人适当提高。

篇4: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关键词]当前社会背景;残疾人;职业教育;就业工作

一、残疾人就业困难的现状

1.用工单位拒绝接受残疾人就业

虽然我国在残疾人就业的问题上也多次召开了会议研讨,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保障残疾人更好就业,例如在一些省、市、自治区当中就出台了一些明文规定,要求各企业、各事业单位每年必须提供2%-5%的残疾人就业比例,如若未按照此规定来做,用人单位应根据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和年度的差额人数来为残疾人支付就业保障金额。但是就目前各企业执行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有些用人单位宁愿缴纳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金额,都不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个别单位甚至拒绝接受残疾人。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残疾人的尊严,更是对国家规定的一种蔑视,十分令人愤怒。

2.残疾人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虽然也有一些关于残疾人法律规定以及残疾人保障权益等,但是就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关于残疾人的一些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仍然做的十分不健全,并且一些职能部门并没有发挥他们应该发挥出的效能,对于破坏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做法执法力度不够。一些用人企业不仅不用残疾人,他们还挂靠残疾人的名义骗取国家的补助以及减免一定的税收,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国家法律的蔑视,更是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做法。

3.个人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残疾人并不是没有就业职位,而是到了自己的岗位之后发现自身并不能适应这个岗位的需求,不能为用人单位产出合理的效能。这里的原因可以简单的分为几个层面:第一,他们本身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硬性要求;第二,他们不适用当前社会下的竞争机制,他们由于对自身有种自卑心理而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而在竞争当中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第三,一些残疾人习惯了被别人可怜的生活,对企业对他人有种严重依赖的思想,相信这类残疾人也必不能在当前的社会机制下生存下去。

二、针对残疾人的就业指导及相关对策

1.加大残障人士的扶持力度

政府加大对于残疾人就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政府各职能部门也应加大对于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从而进一步加大残疾人的就业力度。政府税务部门、工商部门、金融系统等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保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足额缴纳,充分利用好法律手段,从而支持残疾人就业。我们的执法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对于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有虚报、谎报等造假事宜,一定要严惩不贷,坚决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环境

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事情决不能仅仅从国家层面出发,我们一定要在整个社会当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帮残助残氛围。首先,我们要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在广泛的电视媒体与移动媒体当中,多做一些公益性的帮残助残公益广告,为的就是让大家拉近与残疾人的距离感,让大家对残疾人不在陌生,愿意接受残疾人,从而让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有明显增强。其次,我们可以在社会当中多做一些调查问卷,让大家从直面了解残疾人,让大家对于残疾人的意识形态做到真正的转型。最后,社区、街道以及其他的一些服务性机构也要定期帮助残疾人解决一些他们自身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让残疾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关爱,让他们减少自卑,减少敌视,使得他们更愿意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从而便于他们更好地就业。

3.加强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残疾人的教育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抓起,而不是到了考虑就业之时才开始重视他们的教育程度。职业教育残疾人他们的教育意识形态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让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形势有清楚的了解,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才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残疾人职业教育规划

1.建立适合残疾人的职业教育课程

我们的学校在进行残疾人职业教育之时也要合理划分残疾人类别,以便进行合理的授课,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为全面的职业教育。例如:当我们面对那些在听力上有障碍的残疾人学生时,我们可以发挥他们视觉较好的长处。这部分同学虽然听觉不好,但是他们的视觉意象确是十分的丰富,他们很容易洞察其他正常人所不能快速洞察的小细节,所以,在职业教育当中,分类教育很有必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他们所要就业当地的经济情况与文化类型等特点,制定出一些个性化残疾人职业教育方案。

2.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我们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是为了服务社会而开办的,如果我们所教授的课程与用人单位所需求的技能严重脱节,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所以,我们不能在如同以往的课堂一样只是顾着向同学们讲述,我们要学着走出去,学会与企业之间做出良好的互动,只有与企业互动好了我们学生就业的希望就会大大的增加,所以,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哪里都是課堂,我们不能再拘泥于黑板上的课堂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因为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他们是一群特殊群体。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强品德教育,注重品德修为

21世纪,我们不再是一个仅仅为了追逐利益的时代,那些有才无德的人注定要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所以,我们在对这些残疾人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的思想教育,确保为企业输出的都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我国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与就业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及国家加大政策力度方面的扶持工作,执法监督部门加强对于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社会和人们对残疾人多一些关爱,我们残疾人的职业化教育进程就会变得越来越快,就业道路就会变得越来越顺畅。

参考文献:

[1]郭毅.中国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研笼[J].西北大学. 2008.

[2]吉卫田,贾益芹.对聋校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4(2).

作者简介:李业华,男,湖南浏阳人,硕士,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篇5: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使分散在社区的残疾人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其工作有五个基本点:一是依靠本社区的人力资源;二是尽可能利用社区原有的卫生保健和民政工作网点;三是使用简化的、适宜的技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社区和家庭条件下可以发挥作用;四是以康复为中心后盾,帮助解决复杂的康复医疗、咨询、培训等问题;五是在社区对残疾人进行身体的、精神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使残疾人就近就地得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是初级位上保健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照陕西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社区康复是符合我省省情的康复事业发展模式,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主要策略,是所有康复重点工程的落脚点,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十五”期间,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建设中,采取社会化方式向广大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实践证明,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消除贫困、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基本手段,县(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调查,掌握残疾人数量、分布、生活状况、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等情况。根据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未央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区内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进展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些情况还令人堪忧,部分残疾人很少或没有享受到康复服务,有些对社区康复的概念不甚清楚。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工作的差距是对我们敲响的警钟,需要我们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思考,倾注更多的心力,为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明确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未央区共有49个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尚有2个正在建设中。区残联2009年为3家已建成的“中心”配备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已初步具备了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服务能力,今后几年区残联将陆续为其它几个“中心”配备康复训练器材,逐步完善康复服务项目,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发展比较迟缓。当前区内已建成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残联已将其纳入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发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还有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建设;已建成的指导站建设项目参差不齐,服务内容比较简单。

(二)残疾人康复意识不强。不少残疾人认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医生上门为残疾人看病、送药,把康复服务理解为医疗服务,在农村地区,有的残疾人甚至把它当作一项待遇来享受,一些社区的康复器材和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残疾人主动要求康复服务的比较少。

(三)社区康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大多数都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医疗站等建设,在场地、器材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社区残疾人康复人员都由卫生服务机构内的医生兼职,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和社区卫生工作叠加在一起,工作量大、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服务手段单一,服务理念滞后。当前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康复医生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与指导;有医生以完成任务为主,传统的服务理念与现代社区康复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医生服务记录过于简单,内容基本相同,有的让人代签字,还有的只签字不服务。服务手段的单一和服务理念的滞后,使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愿望远未达到。

三、对策及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残疾人在康复服务需求方面的愿望也逐步提高,社区康复作为对基层残疾人最直接的服务形式,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越来越多地受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关注。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调研后,我们针对不同区县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好工作,未央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同步联动,统筹安排

区委、区政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安排,做到规划同步、投入增长同步、组织运行同步,建立起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

一是上下联动。区委、区政府统一各部门、街道和社区的思想认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社区康复工作思想认识、职责分工和工作措施的到位,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合力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

二是部门联动。在社区康复工作实践中,以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相关部门为主体,区级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区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和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并落实专(兼)职残疾人康复责任医生进家庭;区民政局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和谐社区、星级社区考评标准,积极支持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深入

开展困难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区财政局为确保创建工作任务的完成,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经费提供有力保障;区残联更应倾心竭力,在康复需求调查、康复员培训、康复站建设、深化康复服务等基础工作方面做好工作。在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相关部门联动,使社区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社会联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千家万户。为此,区委、区政府着力营造社会各界联动的工作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助残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康复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社区康复医生力量比较薄弱的时期,助残志愿者要在帮助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康复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意识的宣传

社区康复的最大功能是弥补机构康复不足,更好地就近、就地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效利用康复资源。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不仅具有投入少、成本低、服务广、收效大的特点,更是党和政府关爱残疾人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合理定位“送康复服务上门”的功能,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避免出现政府出了钱、医生送了服务、残疾人还不满意的情况。

(三)狠抓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服务有场地”

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新辟场地等措施,在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区残联将逐步为每个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备2万余元的康复训练器材,为社区康复站配备1万余元不等的康复训练器材。为了使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站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以制度提高康复站的利用率。在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处处体现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

(四)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在实践中创新、完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社区康复要从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出发,按照目前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康复的工作模式,使康复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带来一系列工作的变化和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让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入户;把最能够普及的康复技术传授给残疾人及其家属或亲友,使残疾人康复真正能够紧紧贴近残疾人本人。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社区康复工作方向,让“就近”更近,让“就便”更便,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拓展康复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向康复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五)强化社区医生和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方式,提高社区康复医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在为街道和社区配备53名街道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基础上,下一步要通过培训使这些人员都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知识,兼任基层残疾人康复员或社区康复指导员,充实社区康复工作力量;通过业务培训,统一考试,做到康复员持证上岗,促进社区康复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考核工作实绩和残疾人评议,建立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

(六)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个性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康复需求调查,形成按需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康复需求方面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在康复的形式、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体现个性化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转介服务等,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以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保持工作的生命力。

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方面我市作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正在完善,服务意识正在增强,服务能力正在提高,服务领域也在拓宽,残疾人对政府实施的康复服务的满意度也在逐步提升。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加大改进力度,制定改进措施,努力把我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篇6: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做好残疾人工作

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好残疾人工作是摆在残疾人工作者面前的课题,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文明而崇高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协调发展,让广大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重视下,在服务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文化教育、法制建设、社区残疾人工作、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残疾人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距离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残疾人贫困人口多,生存状

况差,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拉大。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中贫困残疾人占大多数;二是扶残助残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如农村残疾人的优惠待遇及社会保障问题,福利企业、民营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享受减免税收等问题等等。三是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还不足。要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统一协调,高效运作和有效督促的工作长效机制,还需各方面进一步努力。四是现代文明残疾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这就需要残疾人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成为残疾人的贴心人。

二、明确责任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保证。残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既是残疾人的代表组织,又是残疾人工作的主管部门,担负着为政府分忧,为残疾人解愁的重任。要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大力弘扬“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起新的光荣使命。残疾人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残疾人事业,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立足基层开展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掌握基础情况,深入残疾人中间倾听呼声,多讲实话、多办实事是扎实做好残疾人工作的保证。

三、精通业务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掌握业务知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残疾人工作不仅政策性强,工作内容多,包

括康复、就业、扶贫、教育、维权、文体等方面,要想真正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首先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掌握国家的政策法规;其次要精通业务知识,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成为行家理手,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四、做好服务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残疾人是社会上最需要关心、理解、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工作、康复、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困难愈来愈大,残疾人工作者要以满腔的工作热忱,设身处地的为残疾人着想,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工作,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现状,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使广大残疾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五、凝聚力量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动力。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构成的复杂性,分布的普遍性,要求的多样性,涉及工作领域的广泛性,决定了残疾人事业必须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充分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随着社会活力的大大增强,残疾人事业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因此,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协调各部门切实抓好关系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解决好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动员社会各界进一步弘扬扶残助残、人道主义的优良传统,关心残疾人群体,关注残疾人事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残疾人,送温暖、行义举,共同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广大残疾人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分界镇残联尹小武

篇7:怎样做好残疾人工作体会

一、残疾人工作是一个良心工作。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弱者,他们有口道不出苦怒哀乐,有眼看不见柳暗花明,有腿翻不了崇山峻岭,有耳听不见电闪雷鸣,有手不能书画弹琴。生活在比较贫困,比较艰苦的群体之中。然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人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磨灭消失的,任何时候都会有残疾人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认知、认同,要有一颗慈善之心、仁爱之心。对他的事情要有高度认识,要把他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去解决,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

现在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困难、需求、要求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安排残疾人就业,不能认为安排健全人都没有办法,哪管得上残疾人;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能说没有财政预算,就不缴纳;解决残疾人的困难,不能说正常人的都还没有解决,那有条件解决残疾人的。无形中对残疾人就是一种偏见、歧视。所以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更要行善义之举,对残疾人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特殊、难做的工作。

残疾人困难多、需求多、要求多、烦事多,但他们有困难,不找政府、不找残联、又找谁呢?有些残疾人来办事又不会说话,动不动就发牢骚、发脾气、说些难听的话是常有的事,我也经常遇到。有的残疾人及家属,心情有压抑、心理不平衡、发牢骚、说些难听的话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特殊难做的工作,但是难做也还要做,而且还要做好。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显得尤为重要,一定把残疾人事业融入进去,要倍加关注,高度重视。

三、残疾人工作是一个社会化的工作。

残疾人工作是一个社会化、系统性工作,是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要利用一切社会力量,去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残疾人工作光靠残联,把什么事都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残联能量有限。所以要利用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共同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广大残疾人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沐浴社会和谐的春风。

四、做好残疾人工作需要“五心”。

一是要“热心”,残疾人工作虽然有许多烦心事,但只要你“热心”去做,也还有很多乐趣。

二是要“关心”,对残疾人的困难,不能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他们有很多困难,需要去解决去帮助。

三是要:“耐心”,残疾人来找残联办事解决问题,有的可能提些过分的要求,说些不好听的话,甚至发脾气,我们一定要耐着性子,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要考虑到他们身心的特殊性。

四是要“细心”,残疾人要求的很多是琐碎事情,但我们一定要细心,要善于从琐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是要“贴心”,要把残疾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做,视他们为亲人,如果敷衍了事、塘塞、推诿,那是做不好的。

五、注重工作方法。

一是抓重点,残联既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是《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又是群团部门,涉及的工作方方面面、工作的内容很多,应当清楚哪些是重点性工作,哪些是一般性工作,只有把重点工作做好了,才能带动一般工作,搞好全盘工作。

二是抓典型。抓典型的方法也是十分适用残联工作。全县有3万多残疾人,分布在15个乡镇。残疾人需求也是方方面面,各不相同,如果每项工作都普遍开展,那最终效果是不好的,只有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才能达到示范带动的作用,最终达到整体工作推进。例如,残疾人危房改造、残疾人扶贫解困等工作的开展。

六、残疾人工作者要自尊、自爱。

残联是群团部门、清水衙门,没有多少钱,无权无势,服务对象又是弱势群体,不被常人看起和领导重视,不象有些上划部门、有些重要关键部门,一有权、二有钱,普遍被人向往和领导重视。但是,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应当相信:我们水平不一定差、能力不一定弱,只是分工不同,岗位不同而已。如果换位,我们可能会干得更好、更出色。所以,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要自尊、自爱,要自已看得起自已。决不要有悲观失望的思想,有“身不残心已残”的想法。在残联工作,只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真履职,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照样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照样会得到社会公认、群众的赞美。

七、残疾人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篇8: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残疾人渴望社会关注并期望在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 他们渴望靠自己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难的现有条件下, 作为残疾人群体, 他们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尽管他们有强烈的生活和就业的欲望, 但在社会中仍然存在许多残疾人无法就业的现象。

首先,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 从整个的社会大环境下, 劳动力已经供大于求了, 并且每年的劳动力不断的在增加, 同时, 还面临着很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所以, 从残疾人就业的问题看, 矛盾更加突出。

其次, 尽管我国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在我国, 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提供1. 5% 到2% 的残疾人就业的比例, 用人单位如果未安排残疾人就业, 应根据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和年度的差额人数来为残疾人支付就业保障金额。但有些用人单位宁愿缴纳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金额, 都不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 个别单位甚至拒绝接受残疾人。

第三, 残疾人在社会上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一些执法单位的执法力度不够, 使得现在的残疾人保障体系和职能没有发挥, 而且存在其实残疾人就业, 个别企业对残障人士靠“名义”的虚挂和只得到“生活费”等现象, 不仅骗取了国家的税收, 并且侵犯残障人士的个人权益。

第四, 很多残疾人的就业观念素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他们的文化素质低, 学的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就业需求, 也不适应当下的竞争机制。部分残疾人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且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因此容易受到同事的排挤, 也容易被解雇, 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更严重的是, 一些残疾人有严重的依赖思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竞争和自我完善意识。

由上述看出, 残疾人在寻找成功的路上要比正常的人困难许多, 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所以, 针对残疾人当前的就业形势, 谈谈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一些对策:

第一, 政府应宏观调控残疾人就业政策并对残疾人就业加以重视, 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环境。

要做到认真落实好残疾人就业比例的有关规定。税务、工商、金融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 保证就业的保障金足额缴纳。综合利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 支持和大力安排残疾人就业。在产业调整、企业改革中, 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在企业福利改革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不是使残疾人就业的企业重组或使他们下岗。

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 使残疾人的就业联合会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并能做出相应的处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保险, 福利, 工资等等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障残疾人的权利。

第二, 社会要全面展开助残的宣传力度, 组织助残活动。

尤其是媒体宣传方面的加强,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舆论环境, 开展残疾人企业的宣传工作, 如问卷、传单, 以便广大残疾人能够有一个正确认识, 真正从残疾人的意识形态转型, 全社会要尊重并接受残疾人, 残疾人与常人平等。

社区、街道和其他服务单位也要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帮助残疾人找到就业机会, 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残疾人的就业, 使全社会能充分认识到实现残疾人的就业不仅是追求目标, 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第三, 残疾人群从学生时代开始要加强教育, 尤其是职业教育。

残疾人从学生时代就要意识到今后要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培养自身技能, 是解决残疾人学生毕业后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也是特殊教育的学校要培养的目标。

1. 学校教学生要根据他们的能力, 扬长避短, 建立职业教育课程。

例如, 由于严重的耳聋学生的听力损失无法形成听觉, 认知不全面, 影响发展的能力感知的东西。但比普通学生的视觉图像更有发展。他们的视觉意象丰富, 容易找到的东西所有的小细节, 所以在艺术或设计上的选择职业教育, 很容易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 还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因地制宜, 进行个性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再如, 选择和使用很弱或没有听力和视力有更高的职业需求的残疾人进行职业教育, 开设专业课程。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 进行长期的专业课程培训, 或短期培训课程, 以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后进入社会, 被社会所接受。

2. 课堂教育要走出去, 打破封闭式教育, 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

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社会, 它是社会性的教育。和“校厂联办”, “校厂挂钩”是解决残疾人学生就业有效的途径。学生学习一些技巧, 使他们在社会中生存, 学校可以走出课堂, 让学生进车间, 并采取请专家, 民间艺人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教学。这样既可以解决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 也可以解决职业教育的教师缺乏的问题。

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 创造就业渠道。现代社会要发展生产力, 不断创造出许多新的工种, 所以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去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使企业了解残疾学生的技能和工作能力。同时, 特殊教育学校和学生自身也可以推荐给企业和机构, 并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和就业。

3. 使学生认识到就业的形势, 加强其对传统美德的教育

努力工作, 坚定地专注于创业,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成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特殊教育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自愿劳动、公益活动, 培养学生努力工作、奋斗、努力、勇敢的精神。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看到社会就业形势, 通过形势教育, 加强学生对当前的就业竞争形势的理解, 这样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努力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现代化的建设。

摘要:根据当前残疾人群体就业的现状, 分析其就业难的原因, 并结合政府宏观调控, 社会宣传及对残疾人加强职业教育等观点提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看法和对策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毅.中国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 2008.

[2]赵闽琴.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 2007.

[3]孙宝建.残疾人就业权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4]任友媛.社会转型时期苏州市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篇9:如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残疾人就业对策尽管《残疾人就业条例》于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在常务会议上通过,于2007年5月1日起实施。但是现阶段残疾人就业问题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残疾人的发展,也是我国治国安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和谐社会中,如何让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通过特殊教育而能够相对独立生存,对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更应该寻找合理的途径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

残疾人渴望社会关注并期望在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他们渴望靠自己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难的现有条件下,作为残疾人群体,他们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尽管他们有强烈的生活和就业的欲望,但在社会中仍然存在许多残疾人无法就业的现象。

首先,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从整个的社会大环境下,劳动力已经供大于求了,并且每年的劳动力不断的在增加,同时,还面临着很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从残疾人就业的问题看,矛盾更加突出。

其次,尽管我国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在我国,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提供1.5%到2%的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用人单位如果未安排残疾人就业,应根据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和年度的差额人数来为残疾人支付就业保障金额。但有些用人单位宁愿缴纳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金额,都不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个别单位甚至拒绝接受残疾人。

第三,残疾人在社会上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一些执法单位的执法力度不够,使得现在的残疾人保障体系和职能没有发挥,而且存在其实残疾人就业,个别企业对残障人士靠“名义”的虚挂和只得到“生活费”等现象,不仅骗取了国家的税收,并且侵犯残障人士的个人权益。

第四,很多残疾人的就业观念素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他们的文化素质低,学的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就业需求,也不适应当下的竞争机制。部分残疾人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且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因此容易受到同事的排挤,也容易被解雇,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更严重的是,一些残疾人有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竞争和自我完善意识。

由上述看出,残疾人在寻找成功的路上要比正常的人困难许多,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所以,针对残疾人当前的就业形势,谈谈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一些对策:

第一,政府应宏观调控残疾人就业政策并对残疾人就业加以重视,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环境。

要做到认真落实好残疾人就业比例的有关规定。税务、工商、金融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保证就业的保障金足额缴纳。综合利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支持和大力安排残疾人就业。在产业调整、企业改革中,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企业福利改革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使残疾人就业的企業重组或使他们下岗。

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使残疾人的就业联合会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并能做出相应的处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保险,福利,工资等等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障残疾人的权利。

第二,社会要全面展开助残的宣传力度,组织助残活动。

尤其是媒体宣传方面的加强,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舆论环境,开展残疾人企业的宣传工作,如问卷、传单,以便广大残疾人能够有一个正确认识,真正从残疾人的意识形态转型,全社会要尊重并接受残疾人,残疾人与常人平等。

社区、街道和其他服务单位也要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帮助残疾人找到就业机会,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残疾人的就业,使全社会能充分认识到实现残疾人的就业不仅是追求目标,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第三,残疾人群从学生时代开始要加强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

残疾人从学生时代就要意识到今后要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培养自身技能,是解决残疾人学生毕业后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特殊教育的学校要培养的目标。

1.学校教学生要根据他们的能力,扬长避短,建立职业教育课程。

例如,由于严重的耳聋学生的听力损失无法形成听觉,认知不全面,影响发展的能力感知的东西。但比普通学生的视觉图像更有发展。他们的视觉意象丰富,容易找到的东西所有的小细节,所以在艺术或设计上的选择职业教育,很容易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个性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再如,选择和使用很弱或没有听力和视力有更高的职业需求的残疾人进行职业教育,开设专业课程。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长期的专业课程培训,或短期培训课程,以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然后进入社会,被社会所接受。

2.课堂教育要走出去,打破封闭式教育,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

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社会,它是社会性的教育。和“校厂联办”,“校厂挂钩”是解决残疾人学生就业有效的途径。学生学习一些技巧,使他们在社会中生存,学校可以走出课堂,让学生进车间,并采取请专家,民间艺人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教学。这样既可以解决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职业教育的教师缺乏的问题。

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创造就业渠道。现代社会要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出许多新的工种,所以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去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使企业了解残疾学生的技能和工作能力。同时,特殊教育学校和学生自身也可以推荐给企业和机构,并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和就业。

3.使学生认识到就业的形势,加强其对传统美德的教育

努力工作,坚定地专注于创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成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特殊教育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自愿劳动、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努力工作、奋斗、努力、勇敢的精神。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看到社会就业形势,通过形势教育,加强学生对当前的就业竞争形势的理解,这样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努力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毅.中国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

[2]赵闽琴.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

[3]孙宝建.残疾人就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任友媛.社会转型时期苏州市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

[5]顾茜.残疾人失业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校外素质教育新蹊径——微社会活动中心新构想◆刘锐李娅娟(西安高新第二小学;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学生应该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按学段、分层次地在“微社会活动中心”对身边的社会和职业进行必要的了解、体验、实践,在“学有所用,用有所想”充分的感知之后,不定期地修正航向,明晰自己的价值取向,这将会更有效地提升他们在校学习的自主性、方向性与目标性,也会更科学、更有效。

篇10:信息做好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

做好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

残疾人事业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对残疾人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反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面貌、发展规律和比例关系,并通过提供反映残疾人事业发展进程和结果的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来实现服务和监督。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是反映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是由最基本的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构成的。金凤区残联在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采取以专人负责、责任明确、数据准确、上报及时的工作制度。做到了横向和纵向关系之间都及时、良好地进行沟通、紧密配合,齐心协力做好统计工作。

篇11: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重点和难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农村残疾人工作存在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新时期农村残疾人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认真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

一、新时期农村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受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残疾人目前的生活水平仍然偏低,在康复、就业、就学包括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农村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牵涉面广,牵涉人多、贫穷落后、最需帮助的弱势群体,是社会上谋生能力最差的群体,也是家庭脱贫难度最大的群体。由于受残疾人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障碍影响,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层次低,以务农为主,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二)康复服务能力欠缺。农村大部分残疾人经济收入低,生活贫困,一旦得病,使本来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对于他们来说,“大病挨、小病抗”是常事,坐等必致病情恶化,痛失康复时机。而基层残联康复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康复设施建设滞后,设立康复中心不多,康复服务专业人员匮乏,农村康复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全靠上级残联开展的活动,才让及少数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任重道远。

(三)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农村不少家长对残疾子女失去信心,认为上不上学都一样,即时上学也没多大的出息,白白浪费财力和人力;

有部分学校领导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愿接收残疾学生;在乡镇特殊教育发展滞后,致使一些想上学的残疾儿童不能正常入学,要上也是要去县、市里,这样财力问题又加剧了;由于家庭贫困,无力供孩子上学读书。

(四)就业形式严峻。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掌握技术偏少,农村残疾人就业比较困难,主要以务农为主,外出务工的只是极个别轻度肢体残疾人,他们大都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用老百姓的话说:残疾人一般没文化,二行动不便,混口饭吃也是相当困难的事。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使得广大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相对艰难,这也是残疾人群体整体上长期处于困境的重要原因。

(五)组织建设还需完善。乡镇残联组织建设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手段,理事长都是兼职;村级残联组织形同虚设,人员全是村干部兼职,活动经费普遍缺少,不能有效地保证农村残疾人活动的开展。

(六)维权意识淡薄。农村残疾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众,由于文化水平低,对自身维权存有模糊认识,对党的残疾人政策法规了解不深、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不太明白,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权利,维权意识非常淡薄,受到侵权不知道找谁维权,不知道有法律保障,有问题也不借助司法援助,有苦无处诉,有话说不得,一味认为是因果报应,命里天定。

二、新时期农村残疾人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目前,农村残疾人工作虽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等,为农村残疾人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历史机遇。

(一)党的十七大为农村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

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二)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农村残疾人工作和保障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全面总结了多年来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残疾人的各项权利,强化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为农村残疾人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八届全国残奥会极大地增进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了解和重视,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空前浓厚。八残会留下的丰富物质和精神遗产将为发展农村残疾人事业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新时期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75%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所在。面对新时期、新阶段农村残疾人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良好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农村残疾人事业,着力解决农村残疾人生产和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这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一)营造良好的扶残助残社会环境,为发展农村残疾人事业造势

要针对农村特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采取宣传车、宣传册、标语等形式,有计划地在农村实施的一些助残项目,定期进行巡回宣传。宣传内容包括党和国家有关保障残疾人法律法规、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助残的工作举措,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具体事例和事迹,以及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事迹。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以及残奥会精神。通过强大的宣传攻

势,逐步消除农村存在的歧视残疾人现象,为我们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要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发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群体,关注残疾人事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残疾人,献上关爱之心参与扶残助残活动,积极为残疾人送温暖、行义举,共同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农村残疾人事业造势。

(二)推进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水平。

一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落实“新五保”制度,对“三无”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建立社会救助帮扶体系。落实大病救助制度,降低农村贫困残疾人大病救助的门槛标准;建立残疾人援助资金,援助残疾人治疗、康复、就业。

(三)认真做好康复工作,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目标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人人享有康复”。要充分利用全国爱耳日、国际聋人节、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大节日,积极宣传康复、残疾预防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唤醒广大农村残疾人的康复意识。二是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农村医疗资源,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加大政府康复经费投入,将康复工作向农村残疾人延伸,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大力推行“康复进乡村,服务到家庭”,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动作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康复服务模式。三是关于残疾人康复费用应要调高报销标准,将残疾人的康复项目逐步纳入医疗报销范围;要建立对患大病重病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制度,确保贫困残疾人得到医疗救助。

(四)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努力提高农村残疾人素质

一是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教育机制,要将农村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同步进行,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对进入高中、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要制定相应的减免、学费补助政策,对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就读大学的补助政策应要加大力度,从原先的一次性补助提高到直至学业结束,确保不让残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二是加大特教事业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发展特殊教育,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到特教学校接受规范的教育。三是积极开展农村残疾人的知识培训。

(五)加大帮扶力度,提高残疾人就业的能力

一是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技能。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科技人员,采取免收培训费,多送残疾人走出去培训;采取送科技下乡的方式着力组织有一定素质的残疾人,学习先进科技成果,在高起点上掌握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和其他经营技能的本领;采取县乡残联举办短期定项专业技术培训班的途径,逐年培养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专业人才,逐渐扩大残疾人中“小能人”队伍。通过逐步提高残疾人素质不断开发就业空间。二是引导残疾人积极参与劳务输出,在乡村公益事业用工上,尽可能为残疾人创造就业岗位。应坚持不向残疾人摊派公益事业用工。同时,对适合残疾人参加的公益事业工作,应优先雇用和聘用残疾人上岗,尽可能帮助残疾人增加收入。三是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扶贫基地建设。抓住政府大力推进农村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机遇,把残疾人扶贫融入政府扶贫的大盘子,发展残疾人种植业、养殖业基地和加工业基地,形成规模经济,让他们参与其中,使扶贫基地真正成为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金桥”。

上一篇:儿童励志电影大全之10部经典推荐下一篇:马王街道中心学校教研组长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