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4-30

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寥落、桀骜、屠戮、浸渍、菲薄、租赁、陨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勾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3、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

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讨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关于作者: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祺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君:是对人的尊称。

3、背景链接 “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 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 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在遇害者之列。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默读课文,为每一节加一个小标题,理清作者思路,梳理结构 明确:①写作缘起,纪念死者。

②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③刘和珍概况。

④刘和珍遇害。⑤刘和珍遇害经过。

⑥“三•一八惨案”教训。

⑦惨案的意义。

2.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章题目思考)明确:交代写作的缘起。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2)1.齐读课文,提问思考

(1)文中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第一类:爱国青年,突出的代表是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 作者的感情是: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其勇毅,称她们的“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其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他们的暴行、痛斥他们无耻下劣。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或称“无恶意的闲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2)文章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该如何理解?

明确: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五、作业:

齐声朗诵第二部分,课后背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2.结合文本分析刘和珍君的人物形象 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习过程】【合作探究】

一、检查复习: 首先齐读第二部分,然后请个别学生背诵。及时肯定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并鼓励未完 成背诵的同学加倍努力。

二、研习第二部分

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如一只傲放的鲜花凋零了。对国对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悲剧,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活动1:请同学们自读第二部分,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从文中找出根据)事迹 性格

事迹: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⑸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⑹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⑺“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⑻中弹牺牲。

性格特征:温和、思想进步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温和善良而又有思想、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活动2: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分析。(找出并划下了,课前思考,课上讨论,形成答案。小组展示)提示:议论、抒情句。

示例:

1、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3、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三、研习第三部分

活动:朗读6、7小节,回答问题。

问题1: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鲁迅是不支持这种行为的。这段话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徒手请愿虽然付出极大牺牲,但结果对社会进步影响并不大。因此,作者不主张徒手请愿,而希望人们从这次惨案中吸取教训,采用更有效的斗争方式。比喻:说明徒手请愿的不可取(教训)

问题2: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 明确:烈士死难的影响,爱国青年在流血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他们将永远留在一部分人的记忆里。问题3:作者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 明确:在前文,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是“苟活到现在的我”,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这里的“苟活者”应该指那些支持革命,但还没有投身革命的人。而“真的猛士” 是指那些勇毅者。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

这句恰当地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依稀微茫,而猛士们会在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先对斗争的方式进行理性反思,再肯定烈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斗争精神上,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

1、结合对刘和珍的人物分析,谈谈自己所钦佩的中国女性。(例如: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平定叛乱的樊梨花、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等巾帼英雄)

2、请为刘和珍写一段颁奖词

教师总结: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五、作业(任选其一)1.我看刘和珍(作文)2.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篇2: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根据单元的目标要求,阅读这篇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转化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就是评价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于请愿和不同参与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这通过课文的“研讨与练习”也可以看出。

二、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对三·一八惨案有一定的了解;

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和行文线索;

分析并运用本文记事怀人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运用提要钩玄的方法划出文章中的关键句,讨论并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说出在鲁迅先生心中,刘和珍等进步学生请愿的历史价值。

三、教学难点

分析并运用本文记事怀人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运用提要钩玄的方法划出文章中的关键句,讨论并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坛的一颗巨星陨落,在他的葬礼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副挽联: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下联:先生已经作右,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位文坛巨匠就是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他用深邃的目光,关注着国民水深火热的生存状态;他用坚定的笔触,撕破当局掩盖真实的邪恶面具。他用一篇篇檄文,讨伐出卖灵魂的懦弱文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二)背景材料

一)关于鲁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二)三·一八惨案 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

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0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本来,群众集会的目的是“反抗各国通牒,做政府之后盾”,没想到段祺瑞竟然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可以说,这是一次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合谋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晨报》就曾经发表过数篇文章,对群众的抗议行为进行公开污蔑,说这些青年都是出于意气,铤而走险;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中国只任虎狼侵食,谁也不管。管的只有几个年青的学生,他们本应该安心读书的,而时局漂摇得他们安心不下。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三)刘和珍

刘和珍(1904一1926)女,原籍安徽合肥,生于江西南昌。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

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师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8日,她不顾病痛,带队出发开始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列强的无理要求和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在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卫队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三)初读课文,体悟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祭奠爱国死者,痛斥反动文人;二是唤醒麻木庸人(由爱到恨)

第二部分(3、4、5):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共三节。三是刘和珍在**中的表现,四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概况,五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细节(由生前到遇害)

第三部分(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是告诫人们徒手情愿不足取,七是烈士的牺牲精神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由否定到肯定)

(四)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Q1:再读课文,归纳文章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追求自由和进步

“女师大风潮”领袖之(被强行拖出校园)一—勇于反抗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泪下——热爱母校,有责任心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本性善良,为人谦和(执政府的所谓“暴徒”之说不攻自破)

欣然前往执政府门前请愿——心系家国,敢于斗争(并不是像流言家所说的“受人指使”)Q2:这样一位为了国家、母校的命运和前途的真的猛士却被执政府残忍地杀害了,我们不难想见鲁迅先生当时是以怎样沉痛、悲愤的心情去悼念刘和珍的。既然是追悼刘和珍等在惨案中牺牲的进步学生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先写与刘和珍是怎样认识的,后写遇害的过程。而是要从写作的缘由写起?如果从第三节的内容,即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写起,把一、二两节的内容移到第五节后面,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就变成了纯粹的叙事怀人的作品了,而鲁迅先生是要借刘和珍等人的事例指责反动政府的暴行,抨击学者文人的无流言,是通过追到刘和珍表达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

第一、二节记述写作的缘由表达了对死者的沉痛悼念,同时也对执政府的残忍暴虐、传播流言的学者文人进行强烈控诉,给忘却历史的庸人以警醒,表达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害过程采用顺叙手法。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的态度与执政府对学生的惨无人道的屠戮形成了鲜明对比。可爱的爱国青年们的遇害衬托出执政府的凶残恶劣,也使得流言家和反动政府的什么“暴徒”、“受人利用”的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

刘和珍遇害的经过运用镜头特写的方法,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腻逼真,把执政府的暴行和学生们牺牲的惨烈展现得淋漓极致。

Q3:作者的写作目的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文章中出现了多次“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无话可说”,这样说矛盾吗?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为了追求进步的女青年的逝去感到哀痛,写文章来祭奠死者,宽慰自己沉痛的心情。“我实在无话可说”

追悼会的氛围使作者难于呼吸视听,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又让作者悲哀,想起执政府的残忍、残暴,作者又出离地愤怒和悲凉。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使人们忘却历史,忘却自己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

Q4: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燃烧,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悲凉用“浓黑”形容,化无形为有形,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快意”是正话反说,作者警告反动政府终有一天要血债血偿。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真的猛士,指的是敢于抗争的革命斗士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反对政府的罪恶,唤醒群众的良知。“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是指反动政府统治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真的猛士,他们为民族惨淡的前途和人民悲惨的命运而哀痛,以改变民族命运、为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景奋勇抗争而感到幸福。

(3)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庸人”是指什么人?为什么请愿只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平平常常,庸碌无为的人。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黑暗的现实无所作为,不反抗,面对学生的请愿,不支持,他们容易忘却,客观上起着维护“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Q5:除了“庸人”之外,文章中还出现了哪些人?作者对这些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者文人:用来指陈西滢等一群文人,陈西滢是北大教授,以讲“公理”,求“平允”为发言基调,“学者”意味着最讲公理的人,文人又是可以用文章来讲公理的人物,因此,鲁迅将“学者文人”和“公理”放到一起使用,用“学者文人”来作反语,表达对这群言行不

一、自相矛盾的文人的嘲讽。

中外的杀人者:指反动派和八国联军,这是一次帝国主义合谋中国军阀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八国联军和反动政府都是双手沾满了烈士血污的杀人者。

无恶意的闲人(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是麻木的民众,他们对这个世界抱以极端冷漠的态度,冷眼旁观着这个世界,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鲁迅笔下的看客,如《孔乙己》中的酒客和《药》中的茶客,都是这种人的代表。鲁迅对待这些人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恶意的闲人:反动派的走狗文人,他们制造流言,掩盖事实,污蔑爱国志士。苟活者:作者自己属于苟活者,对烈士们怀着敬仰和赞扬的态度。

(4)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一系列虚词的使用暴露了反动政府的凶残,超出了人们预想的程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是指反动政府对进步学生们的残酷镇压,流言是无耻文人的污蔑,这无异于是对学生的二次屠杀有形的刀枪和无形的刀枪是白色恐怖笼罩在中国的上空,在这样严密和残酷的镇压下,是中国人民“默无声息”的原因,中国人民必须要在沉默中爆发,不然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6)“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大”指的是刘和珍和同学们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伟绩”和“武功”是反语,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悲愤之情。

(五)研读课文,体会手法

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提出还不理解的语句,全班一起讨论。

Q6:第六节和第七节都说到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意义,这两节的先后顺序对凋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第六节是反思请愿的斗争方式和价值。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的方式,但是极大地肯定了她们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先否定后肯定。

Q7:鲁迅对于请愿的斗争方式是怎样评价的?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历史的进步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无论是古代铁骑刀枪、金戈铁马换来的王朝更迭,还是现代文明之后飞机大炮带来的残忍屠戮,哪一次历史的推进不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但是学生们的请愿,对于黑暗的反动政府是没有作用的。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空谈(1)》

Q8:刘和珍等人请愿的意义在于什么?

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猛士前行。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Q9:鲁迅先生此文既纪念刘和珍等进步学生,并控诉反动政府的残暴和流言家的无耻行径,希望唤醒更多民众,激励后来者前行,它不是一篇简单的记叙文。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将这些内容囊括在一篇文章里的?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按照感情发展的线索,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2)结构严谨、照应完整

反复出现 “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话要说”“我无话可说”对感情加以强调,情感递进,一唱三叹,结构完整。

3)虚词的使用

主要出现在第四节,将内心的沉痛和执政府的残暴揭示得淋漓尽致。

(六)迁移拓展(任选一道,不少于200字)

一、分析刘和珍形象在今天的意义(结合社会现实)。

二、从《记念刘和珍君》看鲁迅的杂文的特点。参考: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2.鲁迅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3.鲁迅在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寥寥几笔,逼真传神。

4.鲁迅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

5.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6.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鲁迅的经典散文──《战士和苍蝇》:

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⑵鲁迅诗一首: 自题小像

篇3:《记念刘和珍君》的本色阅读教学

下面以《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教学案例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点感悟。

一.教学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文中有无情的揭露、愤怒的控诉、尖锐的批判、辛辣的讽刺, 更有激情的鼓励、热烈的赞颂及对国人殷切的希望, 笔锋纵横驰骋、汪洋恣肆。这样一篇充满义勇正气的战斗檄文, 似乎是由于时代间隔较久, 或者是生活经历的不同, 学生们并无法真正走进那样一种为理想而牺牲生命的世界。

如此一篇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距甚远的文章, 教师该使用哪些教学策略呢?备课时, 我反复思考, 《记念刘和珍君》在语言文字上应该没有什么障碍, 情节流畅, 内容明了, 情感炽烈。只要了解文章的背景并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相关体验, 要理解它写了什么, 要表达什么还是比较容易的。关键就在于怎样让学生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于是, 我收集了一些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的历史材料。我想, 第一课时先介绍作者鲁迅先生, 接着详细介绍故事背景并和学生交流, 课堂一开始就营造背景气氛便于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然后让学生阅读, 通过阅读再去发现。整堂课以“情感共鸣一阅读一发现”为主线, 应该可以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二.两个迥异的教学过程

高二 (A) 班。上午第一节课。师生问好后, 我开始做进入文本的铺垫——介绍背景, 唤起体验。于是我开始谈鲁迅, 谈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 满怀激情地谈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这个民族所受到的蹂躏和屈辱, 我觉得自己的情绪已经高涨, 觉得学生也很有感触。于是我适时收口, 对学生说, 现在请大家静静地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大约过了十分钟, 我问:阅读这篇文章, 你的感受是什么?

本来以为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对文章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但让我失望的一幕出现了, 大家你看我, 我看你, 没有人说话。很多人都看着我, 似乎在揣摩我的心思;有几个在下面偷偷地交流着;有几个轻轻地说“悲伤?”, 另外有人连忙否定, 说:“肯定不对, 鲁迅先生的文章肯定都是要警示国人什么东西的……”, 整堂课都在尴尬中进行着, 虽然主题和大意到最后都说的还可以, 但我总觉得他们在猜测我的心思和理性分析中小心翼翼地阅读着。没有激情, 没有感觉, 甚至连起码的交流感也没有。一切就像机械的操纵, 一问一答, 顺利得有点麻木。这堂课学生学得被动压抑, 我的激情也渐渐消失殆尽。为什么会这样?

课间十分钟, 我有点苦恼。从理论上看, 这一节课的安排应该没有问题。从营造背景气氛到文本阅读到探究发现, 似乎很符合语文阅读的规律:由浅而深, 由感性到理性;既有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也有探究和发现。但为什么学生仍走不进文本真正的情理世界呢?是不是我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会不会是课前的引导反而成为了一个障碍、一种束缚呢?

高二 (B) 班。上午第三节课进班的时候, 班里很吵:刚做完课间操的浮躁尚未消退。我走到讲台前, 没有大声让他们立刻安静下来, 只是静静地站着等待, 等他们静了一点下来, 我说:“静一下, 再静一下, 让我们静静地, 细细地, 来阅读一篇文章。”学生被我这异常的肃穆感染了, 静静地望着我, 眼里写满了惊异。“让我们静一点, 再静一点, 静静地, 慢慢地, 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他们开始认真地阅读, 教室里异乎寻常的安静, 也异乎寻常的认真。十分钟过去了, 没有人抬头, 又五分钟过去了, 没有人出声。我说:“看完了吗?”有几个人点点头。“那好, 请你们选出你感触最深的段落或者是句子, 并给大家朗读一下。”

小a (生) 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充满悲愤之情读着:“我没有亲见;听说, 她, 刘和珍君, 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 请愿而已, 稍有人心者, 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肺, 已是致命的创伤, 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 中了四弹, 其一是手枪, 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 也被击, 弹从左肩入, 穿胸偏右出, 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于是死掉了。……”

时间缓缓的过去了, 读完之后, 同学们都被这触目惊心的杀戮震惊了, 眼睛里装满了愤怒。我们对视了一会儿, 开始了以下交流。

师:读到这样血腥味浓重的文字, 大家除了同情, 还有什么感受?

他们叹口气, 回答:难受!压抑!悲愤!仇恨!……课堂里真的十分地压抑。我的心也沉重着, 酸酸的、涩涩的。

师:是什么让你们愤怒?

小b (生) :这些人太残忍了!

师:哪些人?

小b:杀害学生的卫队。

师:知道什么叫“卫队”吗?

小b:卫队就是保卫政府机关的部队。

师:政府应该是谁的政府?

小b:人民的。

师:人民的政府为何允许军队屠杀人民呢?

小b:因为学生游行, 到执政府请愿。

师:学生们为什么请愿?

小c (生) :第27页课下注释 (1) 告诉我们了。在1926年3月, 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 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 派军舰驶入大沽口, 炮击国民军, 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公使, 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 提出种种无理要求, 并在天津附近集结了各国部队, 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 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 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 会后, 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的群众开枪, 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 打死打伤两百余人, 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

小c:除了读这个注释, 在学历史时我们也了解到,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所处的社会是异常的黑暗, 国家被外族蹂躏侵占, 政府非常的软弱无能, 而人民群众又非常的愚昧, 鲁迅先生在写《阿Q正传》时对国人的评价就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我还看过鲁迅先生写的《药》, 写的就是一个叫夏瑜的革命者, 在他死后, 革命者的鲜血竟被愚昧的百姓用来蘸馒头吃, 以求治病……

小c的发言让我吃了一惊, 他已经能将当时的社会背景、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大致地讲出来, 听的学生都露出愤怒的、惊异的复杂表情, 大家似乎都被带到了那个动乱的屈辱的年代, 都被当时民众的愚昧无知所激愤。

小d (生) :我觉得在这黑暗的时代, 在枪林弹雨中, 我们仍旧能看到人性的美好。我们看文章中写道:“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 中了四弹, 其一是手枪, 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 也被击, 弹从左肩入, 穿胸偏右出, 也立仆。”在最危险的时候, 在生与死的关口, 张静淑和杨德群两位女学生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逃跑, 而是舍身去救助同学, 这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这样的同学情谊也令人感动。她们的行为跟卫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进一步彰显了人性的善良。……

他们感动了、激动了、愤怒了, 走进了文本, 走进了那个时代, 走进自己的心里去了。

“我们不仅要看到死难者的勇敢, 反动派的凶残, 更应该激发起我们对灭绝人性的兽性的憎恨, 激发起我们对正直人生的钦佩、对勇毅友爱的赞美!”——这就是他们在课堂结束时的总结。忽然, 下课的铃声响了, 感觉时间从未有过的短暂。

三.教学反思

两节课的构成相差无几, 但课堂气氛迥然不同, 效果也应该是有很大的差别。平时高二 (A) 班的语文成绩略优于高二 (B) 班, 但今天, 阅读的效果却刚好相反。

在第一节课中, 我自以为精心设计的导入, 实际上只是我自己阅读的体验, 并非学生在阅读中实际的、自主的、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所以反而给学生的阅读过程造成了一种被动的强调性的甚至是强迫性的外在环境, 给学生的阅读思维编织了一个樊笼。整堂课下来, 学生的阅读, 是为了去附和、猜测教师设计的情境。课堂的中心和阅读的主体已经不可逆转地由学生转向教师, 这和“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主体错位了, 于是, 一切都错位了。

而第二节课, 我是先让学生们自己个人阅读, 然后再师生一同赏析文本的。他们自己咀嚼着语言, 推敲着语言, 品味着语言, 阅读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这样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是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的, 是集体讨论也无法代替的。这样的阅读才是自主的、真实的、完整的阅读, 也才是有效的阅读。

面对这篇课文两个不同的教学过程及效果, 我想, 有时候我们课前精心设计的导入或者大量的背景介绍, 尽管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 避免其少走弯路, 但教师的启示有时反倒是对学生思维的严重干扰, 教师的好心反而在学生和作品之间造成了一条人为的鸿沟, 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文本的完整性。如果教师过多的干涉, 学生阅读的就是教师版的作品, 学生感悟的就是教师暗示的, 学生欣赏的就是教师赞美的, 根本谈不上独立自主的阅读。

因此, 阅读中的发现首先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发现, 而不是教师的发现, 更不应该是教师单纯地、机械地将教参“转述”给学生, 就像钱梦龙老师所说的“教师只成了‘教参’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中介人’、‘二道贩子’而已”。

篇4:《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体会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的效果。而“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也必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就是必须遵循语境原则。“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语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教师教学用书》)

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贯穿作品始终,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境入手,去揣摩在特定的语境下词、句、段的表现力和修辞、语法的作用。如在第一部分对“正告”的理解,第一、二部分里“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三次出现,所指对象分别是什么?每个词语都有它的词典义,“正告”的词典义在这里显然是说不通的。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正告”就是郑重告诉,“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分别是针对刘和珍、魑魅魉魍的世界、忘却的救主,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对敌人的揭露、对庸人的唤醒。再如文中曾四次写到刘和珍的微笑,每次表述又有所不同,其一意在说明刘和珍是和蔼善良的青年,其二是以刘和珍的善良反衬反动派的凶残虐杀,其三是以一当十,侧面表现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

对语段中的关键词语,采取增减、调换等方法,有利于学生揣摩语意,增强语感。第四部分抒写鲁迅先生听到噩耗时的惊愕。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虚词,如“居然”“但”“竟”“然而”“也”“况且”“更”等。采用删掉虚词和保留虚词的对比朗读后,让学生体会它在情感表现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给文章所带来的一气呵成、回肠荡气的力量美。

靠语法不能解决阅读上的根本问题,但阅读到了一定程度,语法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如“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先让学生找出主干,把“明证”改为“证明”,再找出“证明”的宾语;然后理出这段中三个句子的关系,主要是理清递进、选择等复句关系,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距今已有八十多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认知水平,仅凭文章本身去理解作者的感情还是比较困难的。课前,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相关材料,来渲染教学情境,使课文语境与课堂情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如在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之前,不妨用这样的导语:“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让我们打开课文,通过字里行间,用心去感受这血泪凝成的同声一哭。”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敢于直面与正视就是真的猛士,笔者将“必须敢于正视,这样才可以敢想、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这句话用投影打出,学生纷纷回答,分析鞭辟入里:正视是首要条件,真的猛士必须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只有如此,才会激起变革的斗志,才会为改变黑暗的现实而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如果没有面对的勇气,他在敌人屠刀面前,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

作者对请愿态度的理解是教学难点,让学生读《空谈》中有关内容:“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作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这是多么大的损失。”“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对请愿不是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这正是鲁迅的深刻之处,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鲁迅确实是一位导师。

一篇鲁迅的杂文,在语境的训练下,在教师的引领下,唤起了学生的同感,文章被学生解读得几乎淋漓尽致,这是难以想象的。借用鲁迅先生文中的话语“奋然而前行”,语文教学也应当“奋然而前行”。但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在哪里?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潜心挖掘开辟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其实在作者文本的这片家园,训练语境,咬文嚼字,体悟情感,这最本真自然的方法,应是我们要探究的方向、目标。入乎其内领悟意蕴,出乎其外探求规律,教师和学生都应合理地研读文本,躬耕语境的园地。

篇5:《记念刘和珍君》高中教案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悼念性散文,在文中作者鲁迅热情的赞扬了爱国青年临危不惧的反抗斗争精神,愤怒的揭露了帝国主义、反动军阀政府的凶残,痛斥了御用文人无耻的谎言和卑劣的行径文中作者的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一曲赞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全篇洋溢着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时代背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散文写人记事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层次设计】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从刘和珍切入——讲述文章第二部分回忆刘和珍——分析刘和珍所做事迹极其性格

第二课时:把握文章思路——把握情感线索——分析重点语句——总结鲁迅性格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她的一篇纪念文章。

知人论世 (8分钟)PPT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十几部杂文集。

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背景介绍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事件过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人物简介

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以此来称呼刘和珍等遇害青年,这是对他们的礼赞。

三,围绕人物,探究三四五节(30分钟)

《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题目为何用“记念”而不是“纪念”?

明确: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有些用语不是很规范。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2、文章主要纪念刘和珍,哪些小节主要记刘和珍的?记了她哪些活动?

明确:三、四、五部分——生活艰难中,定进步期刊,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3、由此看来,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4、描写刘和珍最多的是什么?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

明确: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5、写人时为什么选择写其生前的微笑和温和及其他情形?

明确: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6、请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模式为刘和珍写颁奖词。要求:人物特征鲜明,句式变化多端,词汇五彩缤纷,修辞手法典型。字数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她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一个民族的良知;以坚决的反抗,唤醒黑幕之下的正义;以殷红的鲜血,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罪恶的子弹,洞穿她的身躯,却无法穿透她对自由的追求。她从容笑对惨淡与鲜血,殒身不恤,鼓舞后人奋然前行!

7、“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_”,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8、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文章是不是全用来记刘和珍?除了三四五小节描写刘和珍以外,其他部分写了什么?

明确:下节课解答

【作业布置】(2分钟)

课下再看几遍文章,理清文章结构,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哪几层?

【板书设计】(3分钟)

预定《莽原》全年——“毅然” 坚定追求进步思想

参加师大**斗争——“反抗”; 斗争精神

“微笑”、“温和”; 温和善良

“黯然”、“泣下” 卓识远见

前往执政府请愿并被戕害——“欣然” 爱国热忱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

篇6: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2018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以及掌握本文的创作意图。【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了解作者的创作特点以及要抒发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难点】 关键语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一系列鲁迅的作品导入本课课题。(板书标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背景介绍(1)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指政府提出抗议,又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结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2)“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2.理清文章思路:给每一小节拟一个小标题。(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确定标题。)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明确:(1)写作缘起,纪念死者。(2)唤醒庸人,牢记血债。(3)作者认识的刘和珍。(4)刘和珍遇害。(5)刘和珍遇害经过。(6)“三一八”惨案教训。(7)惨案的意义。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可设置小组讨论)1.第一节前两段主要讲了什么事?(交代写作的原因)(1)开篇为何用如此详细的纪年?(同桌交流)明确:用“中华民国”纪年,包含了强烈的讽刺和愤慨。“民国”已经十五年了,而当局不但像历代统治者一样肆无忌惮地杀人,还杀到了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中华民国”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的“民国政府”,只是屠杀人民的机器。他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反映了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圈点勾画)明确:事迹①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②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怎样的人:思想进步,渴望真理。

2.“只能如此而已”出现了两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刘和珍是追求进步、渴求真理的好青年,无端遭惨杀,作者对此不能宣泄的悲与愤凝成“如此而已”四个字。运用间隔反复,表明了没有更好的形式来纪念逝者的无奈和伤痛。

(四)拓展延伸

猜想一下,接下来鲁迅会说些什么?(下堂课继续学习)(五)小结作业 预习剩余的文章。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篇7:《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把握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2.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3.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4.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播放录音,教师范读使学生掌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齐读、默读、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2.讨论法:结合具体文段,给学生设置若干个思考题,指导学生利用文章背景材料、课文下面的注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教具准备】多媒体 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仍依稀可见,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侧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看看先生是如何安排思路的,我们定将受益匪浅。

二、介绍背景:观看视频——《无声的中国·三一八惨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最初发表在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上,后由作者编入《华盖集续编》。

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天津大沽口的侵略行径,北京各界人士和爱国学生五千余人集会在天安前游行示威,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女师大师生是由学生会组织上街的,领队的就是年仅22岁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行进在队伍前面的还有张静淑、畅德群等,都高举着纸旗,呼喊着口号。当来到铁狮子胡同附近时,段祺瑞执政府命令卫队向清愿队伍开枪射击,并用大刀、铁棍乱砍猛打。打死打伤200余人,刘和珍走在前头,首当其冲,中弹倒下。张静淑和杨德群先后前去搀扶,也相继中弹。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在《死地‛》《空谈》等文中,连续猛烈地抨击了中外反动派‚诱杀‛青年 1 的‚禽兽‛行为,揭穿‚流言家‛的谎言,哀悼和歌颂爱国青年。1926年4月1日,鲁迅先生再次写下了忧愤深广、感情浓郁的叙事性悼念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三、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注意各标题之间的联系。(放朗诵视频,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听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1)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3)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2.文脉梳理

(一)纪念动机:一.写作缘由 二.写作目的

(二)纪念内容:三.回忆交往

四.请愿经过

五.死难现场

(三)纪念意义:六.经验教训

七.死难意义

四、具体分析每部分的思路

第一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侧重悲痛的回忆和哀悼

①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者。②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第二部分: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侧重愤怒的揭露和控诉

③生平事迹:女师大风潮 赁屋授课 ④遇难经过:欣然请愿 三〃一八惨案

⑤讽刺暴行:‚伟大‛ ‚伟绩‛‚武功‛(反语)

第三部分:议论‚三〃一八‛惨案教训和深远意义——侧重探求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⑥总结教训:煤的类比——不宜用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陶潜的诗——青山埋忠骨有亲人友人哀悼亦足矣 ⑦热情讴歌赞颂:出乎意料——当局者竟这样凶残 流言家竟如此下劣

中国女性如此从容

惨案意义——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鼓舞人们前仆后继

五、课堂小结

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部分。思路的起点是文本的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词,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地诵读课文。2.背诵第二和第四小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2.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同时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独到。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体味作者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二、分析鉴赏

1.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节。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预定《莽原》——追求真理

反抗校长——敢于反抗、有正义感

赁屋授课——思想进步、追求真理

虑及母校——有远见、有责任感

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2.学生选择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进行朗读。议论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由发者。

学生甲:作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就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极度黑暗,作者处于极度的悲痛和愤怒中。

学生乙:作者写了这篇纪念文章,‚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作为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牺牲者的尊敬,踏着牺牲者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军阀和所谓学者文人的无比轻蔑(明知道这些东西会‚快意于我的苦痛‛而偏偏将最大的哀痛显示出来,这正是作者对于这些东西的严峻的示威)。

学生丙:作者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有作者的自谦,也有对死者的最大尊敬。„„

3.小组讨论:文章是如何将记叙、抒情、议论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统一的境地的?然后举例说明。

明确:如本文的第五节,叙述刘和珍、杨德群的死难和张静淑的重伤,就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抒情因素和议论色彩。‚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这是议论。穿插在叙事之中不仅天衣无缝,而且使文章力量陡增。‚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更是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

4.作者一方面说“写一点东西”,另一方面又说“无话可说”“说不出话”,请找出这些 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明确:梳理情感脉络的语句线索——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5.‚我还有要说的话‛ 6.‚呜呼,我说不出话‛ 说——痛悼、揭露、唤醒——悲愤 无话可说——悲愤至极

5.思考:文中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刘和珍,还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名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的感情是: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和她们的勇敢。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罪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三、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小组讨论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一二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三四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 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 ‚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即举行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民族衰亡,但作者在强调爆发。

3.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 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五六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 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 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 分悲愤的心情。

4.解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七八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 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可见作者 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5.解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九十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 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全文总结

《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一曲赞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全篇洋溢着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文章的二、四小节。2.完成《全程设计》上相关的练习。

篇8:我读《记念刘和珍君》

孙绍振教授在作报告

收入鲁迅的杂文集的散文, 犀利的讽刺占大多数, 抒情之作, 在比例上是比较低的。当然, 收入《朝花夕拾》的文章, 有相当多的温暖的抒情, 表现鲁迅对童年时代周围小人物的宽容甚至热爱, 这样的温情, 除了在怀旧文章往往出现, 在杂文中, 多为社会文明的批判, 以冷峻为主, 温情是很少的, 然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解读文章, 不胜枚举, 但是, 质量普遍较低。钱理群先生指出其原因, 就是过份把文章当作社会历史的反映 (见钱先生的《从文字到电影场景的转换》) , 我想与此相关, 还有一点, 就是对文本的抒情特点缺乏直接的分析。在此类解读文章中, 抒情就是抒情, 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其实, 真正要把鲁迅这篇文章的好处弄清楚, 非得从它抒情的特点分析不可。关键是不要以为抒情文章都是一样的, 鲁迅这篇文章的抒情, 有不同于其它抒情文章之处, 就在于, 这里的抒情, 是杂文式的抒情。

抒情, 顾名思义, 也就是把感情抒发出来。如果是在诗歌里, 当时的诗坛, 是崇尚“强烈的感情自然流泻的 (这是英国浪漫派华滋华斯的主张, 原文是:For all good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故五四诗人常把感情强化, 极化) 。但是, 在鲁迅的文章开头, 似乎并不把感情作强化宣泄, 而是某种程度的弱化, 尽可能的收敛。

鲁迅对刘和珍的死是很悲愤的, 为文就是要记念刘和珍, 思绪滔滔。但是, 不同于《朝花夕拾》, 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就是不善的行为举止, 也可成为带着诙谐的亲切回忆。本文是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 战斗性就不能不渗透在抒情性之中。但是, 作为杂文, 鲁迅一方面追求的是深邃、犀利, 另一方面, 作为艺术, 又不能尽情直遂, 一览无余, 藏匿锋芒,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 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 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

文章一开头, 他明显避免直接流泻自己的感情, 不是把自己一腔悲愤倾泻出来, 而是尽量抑制。鲁迅不屑于浪漫新诗那种感情倾泻之美, 而是散文的情感抑制之美, 因抑制而深沉之美。当有人建议“写一点东西”记念死者的时候, 他并没有说, 这正合我意, 而是感觉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死者并无在天之灵, 并不能因而得多少安慰, 写了也“于死者毫不相干”。对死者无补, 对生者该有价值了罢, 然而, 鲁迅说, 就是对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这里正面表现的似乎并不是愤怒, 而是无奈, 于事无补, 似乎很消极的样子。这显然不是感情的全部, 仅仅是他感情的表层, 或者说内在感情相反的一种外部效果, 显示内部悲愤如此强烈, 以致一般的抒写不足以显其志。

鲁迅反反复复抒写的感情, 从性质上来说, 是悲痛、悲愤、悲凉和悲哀的郁积。从表现形式来说, 力避尽情直遂, 情思在曲折中展现。这种曲折还是多重的, 写得沉郁顿挫, 回肠荡气, 文章开头这一段只是情思的序曲, 极尽欲扬先抑之能事。

其一, 感情本来是十分深厚的, 但是, 鲁迅却不惜用类似无情的字眼来形容:一是“无话可说”, 二是“沉默”。“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太黑暗, 太凶残, 难以相信, 无从表达;又因为, 心情的郁闷, 情感的压抑, 无以言表。

其二, 鲁迅反复强调痛苦不单纯, 而是很复杂的, 首先, 对于反动军阀政府, 难以置信的凶残, 其次是, 对反动文人谣言的卑劣, 再次是, 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 用自己沉重的惭愧, 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

其三, 期待着“忘却的救主”。这是鲁迅式的反语。不正面写回忆清醒的痛苦, 而写忘却的轻松。“忘却”而成为“救主”, 说明不忘却如何之痛楚。这里的“忘却”, 后来在写《为了忘却的记念》, 又成为立意的关键, 从反面显示了回忆之痛, 不堪承受其沉重。内在的悲愤越是感到深沉, 表层的知觉越是追求解脱。

其四, 这种悲愤情感的复杂、丰富, 以极其矛盾为特点, 先是写与不写, 有话与无话, 忘却是最轻松的了, 可是又很惭愧, 然而惭愧又很沉重, 因为沉重而无以言说, 沉默。然而, 沉默者又正在为文。哀痛为文是庄重的, 而作为献祭却是“菲薄”的。在忘却的救主到来之时, 为文记念也就成为想忘却又不能忘却的理由。这样的悲愤, 就不但矛盾, 而且在逻辑上非常曲折。这样丰富曲折的感情, 如果用直接流泻的办法来表现, 只能单纯地强化, 只能把情感简单化。

如果孤立地看鲁迅这篇文章, 其情感特点, 还不够清晰的话, 不妨把与周作人同样纪念“三一八”的文章拿来比较一下。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在立场上, 和鲁迅并没有太大的分岐。在情感的抒写上, 也相当节制。同样哀悼自己学生的周作人, 比之鲁迅更加回避激情, 也是在散文中追求情感的节制和凝重。一直提醒自己要“冷静”, 要理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他感到, 哀悼是“无用”的, 甚至说, 这些烈士是“白死”。“切责段棋瑞贾德耀, 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 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 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 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交涉结果一定要比沪案坏得多, 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 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 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当代读者可能感到周作人这里的“白死”太无情了。但是, 一来, 他和鲁迅一样, 是反对学生游行的, 都认为游行的风险甚至牺牲的代价太大。二来, 所谓“白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对和军阀政府的谈判的绝望。正面写死者入殓, 也只是看见死者的面容“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 “不禁觉得十分可哀”, 封棺的时候, 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 “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 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当时的周作人, 还没有堕落为汉奸。他的散文以苦涩为特点, 甜蜜的抒情, 与他的风格是绝对不相容的。一般的情感, 他都要抑制的, 何况是激情。两个散文大师, 似乎在抑制激情方面有一种默契。

但是, 周作人的节制情感, 有矛盾, 不及鲁迅的深沉, 历来论者多以周作人的文风“苦涩”, 属于五四散文的另类风格, 与鲁迅并列, 不分轩轾, 但是, 后世的读者, 更多欣赏鲁迅, 对周作人的文风相当隔膜, 也是不争的事实。我想其中原因, 可能是他的情绪不及鲁迅丰富、矛盾和曲折。

鲁迅的丰富就在于, 思绪总是处于矛盾之中, 一方面是强调忘却的轻松, 不忘却的沉重。可是, 另一方面, 又强调不忘却, 正视现实的惨烈, 不但是哀痛的, 而且是幸福的。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鲁迅优于周作人, 除了在于情感曲折深沉方面, 还须一个重要方面, 那就是“直面淋漓的鲜血”。周作人的文风苦涩, 并不是偶然地回避淋漓的鲜血, 而鲁迅的正视, 展示了他抒情的另一个空间, 那就是感情渗入叙事之中。以叙事的惨烈, 隐含情感的强烈:鲁迅并不赞成游行的方式, 连许广平去游行, 他都并不是很支持的, 但, 血案发生后, 他的感情, 一再抑制。他并没有身临其境, 却以描绘的现场感, 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

自然, 请愿而已, 稍有人心者, 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肺, 已是致命的创伤, 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 中了四弹, 其一是手枪, 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 也被击, 弹从左肩入, 穿胸偏右出, 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于是死掉了。

表面上是简略的叙述, 带着新闻报导的客观姿态, 但是, 鲁迅选择的细节是很雄辩性的, 廖廖几个, 就表现了反动军阀的野蛮凶残。“从背部入”说明, 并不是向前冲击, 而是后退;说明射击并不是为了保卫执政府衙门。“中了四弹”, 而且是“手枪”, 说明后面的三弹, 是近距离对已经受伤者的虐杀。特别是, 对施援者的射击, 对尚未死亡的女性, “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终于导致死亡。这就把新闻报导的摘录, 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 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 没有直接的判断, 义愤尽在叙述之中。在此基础上, 鲁迅开始了难得的直接抒情: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这是真的, 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 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就是在直接抒情之中, 也表现出鲁迅情感的深邃。“这是真的”, “有尸骸为证”, 好像是多余的, 既然已经引用了, 还要加上这一句, 说明自己难以置信又不能不相信。这里, 不但有正面的揭露, 而且有反讽:如“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鲁迅的深邃不但由于抒情, 而且在抒情基础上, 提炼象征的形象:“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前面的细节, 毕竟是细节, 毕竟是个别的场景, 而到这里, 就变成了普遍现实和历史的象征。所谓象征, 第一, 是形象的总体代表, 不但把前面的细节统一起来, 而且把具体场景以外, 不但是此时, 而且是异时的, 不但是中国的, 而且是外国的, 凝聚到这个统一的形象中:一方面是“脸上有着血污”, 一方面是自得地“昂起头来”。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显得有概括力度。第二, 象征不但是情感的, 而且是思想的载体, 是思想的升华。

从这里,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鲁迅情思脉络的曲折进程:1.是情感的压抑, 无以言表。2.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 用自己沉重的惭愧, 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3.期待“忘却”成为“救主”, 提示不忘却如何之痛楚。4.在肯定“忘却”为救主之时, 却为文记念, 表明想忘却又不能忘却。全文的核心思想就是不能忘却。这时正面进入文章的主题。5.不忘却就正视现实的淋漓的鲜血, 这当然是哀痛的, 但是更是“幸福”的。6.转入直接抒情, 然而却用了叙事的手法, 悲歌与颂歌交织。7.再转入抒情, 又有反讽, 把描述转化为象征。8.最后又回归到抒情, 然而抒情变成了哲理的格言。也就是在情感脉络的最后的转折, 把情感与理性结合起来: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这可以说是鲁迅的直接抒情, 这种正面的抒情, 然而其中又有某种理性, 那就是从中理解了民族衰亡之根源在于惨象总是被流言所掩盖, 也就是麻木总是窒息了清醒。这里是感情的高涨, 还不是感情的高潮:

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就不完全是感情, 而且有哲理了。这里的哲理, 不是一般的哲理, 一般的哲理, 是单纯的, 而这里的哲理, 是双重的。一方面是, 沉默和爆发的矛盾和转化, 另一方面是爆发和灭亡的矛盾和转化。从全文来说, 这里的关键词发生重大的转化, 如果可以说前面的文章的主关键词是“沉默”的话, 而这里变成了“爆发”。以“爆发”为中心, 向消极一方, 是“沉默”、“灭亡”, 向积极一方, 则是“灭亡”的反面。这是思想的转化, 同时, 又是文章脉络转折。这种转折的过程, 正是全文的意脉流贯, 是曲折中显深邃, 在曲折中显示艺术手段的丰富。然而, 到这里, 转折还不是最高潮。文章的最后, 还有进一步升华: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显然又是抒情了, 这种抒情有一点浪漫, 有一点夸张, 甚至有一点鼓动性。这在鲁迅的文章中, 可以说凤毛麟角。但是, 这种鼓动性, 并不像左翼文学中的标语口号那样粗暴, 而鲁迅的悲歌与颂歌水乳交融, 在转折之后, 还有转折, 在曲折之后, 还有曲折。

呜呼, 我说不出话, 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上一篇:18年9月份思想汇报下一篇:那美好的瞬间作文8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