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说明

2024-05-01

绿色食品说明(共10篇)

篇1:绿色食品说明

如今“绿色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但许多人对它的内涵并不十分清楚,从而出现种种误解:一曰“绿色食品”就是含叶绿素的绿颜色食品;二曰“绿色食品”就是走上餐桌的野菜;三曰市场上销售的绿颜色食品就是“绿色食品”。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特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之所以称为“绿色”,是因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入手,以开发无污染食品为突破口,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们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止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性,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为了一般的普通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由统一的标志来标识。绿色食品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技术手段是指按照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只有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才能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法律手段是指对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商标管理。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篇2:绿色食品说明

绿色食品并不是说:是“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安全营养无公害的食品”。

目前,食品受环境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以引起全世界关注。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农业部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拳头厂品,并严格规定了三个必备标准:

1、产品的原料产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2、原料作物的生长过程及水、肥、土条件必须符合一定的`无公害控制标准,并接受农业部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监督;

3、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包装、储运过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最终产品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检测合格才准予出售。

进商场或超市,人们会发现,有些食品包装上印有一种由太阳、叶片和蓓蕾组成的绿色食品商标,并标有“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字样,它表明这种食品是出自洁净、良好的生长环境从未登过污染,被称为绿色食品。

是不是绿色食品,须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根据国际、国内一系列严格标准的检测,通过了才能被确认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一般认定期为三年,超过年限要重新认定,在认定为绿色食品认定期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随时可对该产品进行抽检,如果发现不合格,立即取消绿色食品资格。到目前为止,已有2400多种食品被定为A级绿色食品,50多种被定为AA级。涵盖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占70%。

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很严格,它分为2个技术等级,即A级和AA级。

A级表示除了生产地的环境符合标准外,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物理办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A级要求更高,不仅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标准,而且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害,并禁止使用基因技术。

篇3:绿色食品说明

标准修订的起草组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 与各个行业协会, 包括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烘焙食品工业协会、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等共同组成起草组, 并完成修订工作。

修订背景

为什么2011版标准仍需进行修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GB 276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涉及到几乎整个食品行业的各个方面, 对于规范添加剂的使用以及食品安全的科学监管, 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版标准出台后, 对于很多新的食品添加剂, 例如含铝食品添加剂等, 国际组织和我国相关部门进行了最新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有些标准的规定需要调整。

其次, 在食品安全法中对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除了安全性即使用中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以外, 还把工艺必要性提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 即在使用中除了安全性以外, 还需要说明为何添加此种添加剂, 需证明添加是有必要的。在标准实施一段时间后, 就发现有些添加剂的工艺必要性需重新梳理和讨论。

主要修订内容

整合添加剂公告

如果一种物质原来不是食品添加剂, 想用作食品添加剂必须先获得国家卫计委的审批;再如原有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不能满足当前使用需求、需要修改, 也要获得卫计委的审批。卫计委将这些申请审核通过后会发布公告, 这些公告具有与标准等同的效力。但公告与标准共存的状况不利于标准使用者的使用和查询, 因此修订时就把公告纳入标准中。

添加剂管理范畴的修订

过去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中, 包含了抗氧化剂、着色剂、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等内容, 但目前其他国家并不把营养强化剂、香料、加工助剂等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于是, 此次修订把营养强化剂相关内容从GB 2760标准中提出, 建立了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今后营养强化剂将不再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

食品添加剂带入原则的修订

过去的带入原则规定, 某些产品的终产品中不允许使用的某种食品添加剂, 在原料中可以使用。但实际操作中, 原料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自然而然会有一部分带入到终产品中, 此时的检测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例如酱牛肉的制作中不允许使用苯甲酸, 其原料之一的酱油中却允许使用苯甲酸, 如此在酱牛肉中检测出的苯甲酸也应符合标准。

本次修订在此基础上还新增了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为解决目前食品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随着食品加工分类越来越细, 很多食品制造企业在生产环节需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原料供应商在为其提供的原料中就已经添加了。例如面包预拌粉, 其中有些食品添加剂就不在面粉中发挥作用, 而在制作面包时发挥作用。过去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 这类产品在检测中就会出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状况, 新标准将以上现象合理化。新标准规定, 原料企业受下游企业委托, 可以将下游企业要用的食品添加剂加入原料中。即使直接在市场中销售, 只要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GB 2760标准的规定, 就是合规的产品。

主要食品添加剂使用内容的修订

此次使用内容的修订共涉及14种含铝添加剂、17种阿斯巴安添加剂, 以及工艺必要性的部分内容和其他添加剂。

其中, 含铝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始于上世纪70年代, 2011版含铝添加剂的使用规定主要涉及了13种:明矾2种、着色剂铝色淀及其他含铝添加剂, 标准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修订。之所以对含铝添加剂进行修订, 是因为目前在国际上铝的健康指导值降低。于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了专业评估团队, 利用我国居民食物摄入量数据和食品中含铝添加剂对铝的含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 部分地区和人群如北方地区和儿童, 其铝的膳食摄入量超出了健康指导值, 会带来一定的安全影响。评估结果还显示, 含铝食品添加剂是我国居民铝的主要摄入来源, 并建议修订含铝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进一步限制含铝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来保证我国居民铝摄入量不超过指导值。

国际上对17种阿斯巴安添加剂ABI值 (每日允许摄入量) 评价结果是一个数值性定量限制, 但在原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具体使用量, 这就无法保证其使用符合ABI值。为了改进这种状况, 修订中把这些添加剂在使用范围中未做量性规定的进行了规定, 限制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另外, 食品安全法对添加剂的工艺必要性进行了明确规定, 要求所有的添加剂都应有工艺必要性, 此次修订组织食品行业相关协会对所有食品添加剂每一条使用规定做出有无必要继续使用的调查, 可以继续使用的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并注明必要性, 其他不必要的就准备删除。经过对每个添加剂的每一条使用规定进行梳理, 认为有37种添加剂近50条规定没有工艺必要性, 故将其删除。

此次修订还删除了13种添加剂:依照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管理规定, 一种食品添加剂除了使用标准外, 还有各自的产品标准。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实行生产许可制度, 企业申请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前提就是要有产品标准, 没有标准是不会下发许可证的。但在对GB 2760标准进行梳理过程发现, 有55种食品添加剂没有产品标准, 也没有单位申请立项制定标准。随意删除这些内容可能影响行业发展, 因此把这55种食品添加剂在卫计委网站上进行公示, 公开征求意见。第一轮征询后发现有38种添加剂还在使用, 就立项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 剩下的做第二轮征求意见。经过反馈发现, 有13种添加剂始终没有单位表示正在使用。于是, 将经过两轮征询筛选得出13种未被使用的添加剂, 在标准中进行删除, 不再作为食品添加剂品种。

总结

此次对GB 2760标准的修订, 整理了添加剂的管理范畴, 营养强化剂和胶姆糖基础剂不再在GB 2760标准中进行规定, 改为营养强化剂由GB 14880进行规定, 胶姆糖基础剂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规定。修订了食品添加剂带入原则, 根据国家实际的行业情况增加了一部分内容。修订了一部分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主要涉及含铝添加剂, 没有工艺必要性的添加剂, 我国没有限定具体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添加剂, 以及不再使用的添加剂等。

另外, 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订了食品用香辛料使用规定及食品工业加工助剂使用规定。根据行业梳理情况, 确定了食品分类系统的规定。将原来的卫生部和国家卫计委的公告内容增加到标准中。

与此同时, 制作了与标准配套的应用指南, 对每个食品分类系统进行了解释, 对条款进行了举例, 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的使用此标准。

篇4:《食品界》发稿说明

年龄结构和文化属性决定消费行为,80、90后消费行为一定将带来整个果酒行业的需求迸发。

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行业属性,双重标准下的市场经济必然造成寻租行为。

伴随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相信在2015年之后的果酒行业的产业并购和投资一定会动作频频。

果酒:坐看风起时

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 马涛

如果算在葡萄酒在内,果酒行业的整体容量将达到2000亿元;虽然还不及5000亿的白酒容量的一半,但果酒的后劲十足,2012年酒行业调整以来,其增长速度一直要高于白酒和啤酒行业。

不过国人对果酒的认识,其认知上尚未扭转,消费场合白酒和啤酒仍占大头,很少有人说“去喝酒”,然后拿出一瓶“梅子酒”来饮用的。这种品类上的尴尬是有源头的,一方面是白酒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的酒文化绵延下来,在中国消费者的骨子里认知白酒才是酒,其他酒都是饮料酒;另一方面是果酒的推广比较晚,虽然果酒要早于蒸馏白酒发明于中国,但真正向大众推广却在改革开放之后;受当时生活水平限制下白酒和啤酒的普及速度更快一些,而果酒的发展真正走向快车道,还是在2000年之后。

其实,果酒的发展与白酒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在上世纪90年代,有许多高瞻远瞩的名酒企业领导人就提出要发展果酒,与优质白酒向补充。其中,五粮液的王国春为代表,在97年的时候就成立了五粮液自己的果酒厂,无独有偶,茅台后期也组建了自己的葡萄酒公司。不过五粮液相对系统一点,其出发点是作为未来白酒消费高峰过后,作为酒类消费者的替代品,这是考验战略眼光的。不过,出乎意料的是,98年白酒行业经历了短暂的调整期,后来进入了漫长的“黄金时代”,长达十年时间,使果酒的发展相形见绌。果酒行业的成长受宏观环境和消费环境双重影响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当前,果酒行业发展特点可以用小、散、乱、弱四个字总结。

小,行业规模小,加上葡萄酒(酒业内按白、啤、红、黄、紫划分行业,果酒属于紫类,葡萄酒被单划归红酒类)行业规模不足2000亿;企业规模小,良性经营的企业占比70%,大部分企业年营业不足1000万。

散,产业分布广,国内水果资源丰富,大江南北几乎所有水果品类都有相对应的果酒产品出品;果酒企业超过1000多家,龙头企业、品牌企业极少,而且大部分企业没有成熟的基础市场,产业集中度在10%以下。

乱,果酒企业起步较晚,大部分是从改革开发之后起家,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注册的果酒企业较多,导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较晚;行业规范难以统一,果酒品类多,生产标准不一,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生产标准,行业内的协调机制缺乏,不仅生产端混乱,而且市场端更乱。

弱,行业技术起步晚,应用推广晚,国内每年水果深加工率不足3%,与国际深加工率60%相距甚远;而且产业配套不足,分散分布,上下游企业协同弱,运输距离长,成本管理能力弱;与国外果酒企业相比,国内的企业相形弱小,地方保护主义下独立生存能力较弱。无法参与国际化、市场化竞争。

问题的另一面是机遇,在2010年之后,果酒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一则来自于国家宏观经济的推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量化宽松、提高政府投资和消费占比。中国政府4万亿巨量投资下去之后,各地掀起新一轮的产业投资浪潮,期间由于白酒酿造扩能受限,许多投入到区域市场的资金开始转向相对潜力更大的果酒、露酒,因此08年之后,各地果露酒品牌异军突起,如枸杞酒宁夏红、预调酒锐澳等;加之品牌的进入,绿雾、俏雅、百人城还有百得家预调酒品牌冰锐等,国内外企业的进入,使得国内果酒行业供给市场竞争突然激烈起来。

另一方面,国内果酒需求市场也在不断升温,随着80后、90后一代进入职场,青春一代的酒类消费特点更加偏向理性、低度、健康、时尚的消费调性。酒业有一句话说“70后的白酒、80后的红酒、90后的饮料酒”。中国橄榄型的年龄结构下,80、90甚至00后的消费更加倾向于低度、健康的果酒消费,年龄结构和文化属性决定消费行为,80、90后消费行为一定将带来整个果酒行业的需求迸发。

但是,理想很丰满,预期中的果酒大势没有到来,仍然在区域竞争和消费萎靡的泥潭中苦苦蹒跚。相对酒老大白酒而言,论历史果酒比白酒的酿造时间要早得多,历史更加悠久;论供给,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论需求,前面也说了80、90一代的刚性追逐,为何行业风口迟迟不来呢?

归根结底是果酒的消费环境还未真正成熟。

这要追溯到酒行业的属性问题。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行业属性,国家投资拉动型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制度,造成了在市场资源配置中,两只手做决策,一只是“有形”的“市场”的手,一只是“无形”的“市场”的手;在双重标准下的市场经济必然造成寻租行为,于是奢侈品和精神消费品就会升值较快,原因是寻租需求旺盛。这就是08年之后,中国奢侈品和高档白酒市场价格年年翻番、总营业额年年翻番增长的背后根本动力。

在此情形之下,果露酒除非是具备高档品牌基因,具备持续涨价的市场基础,否则无法完成在“主流”市场需求下市场增长。所以,在09年之后的那一轮市场“发酒疯”中并没有果酒的身影存在。

不过,春天即将来临。2014年,笔者受邀去五粮液集团并参观了其旗下仙林果酒公司,在与时任果酒公司总经理交流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果酒行业发展的这种尴尬:果酒“前景”看好,但无奈老大哥白酒体量大,发展前景更好!——果酒的这种境况会一直持续下去么,笔者的答案是不会,正如跟仙林果酒交流时候的结论:果酒的春天来了,果酒企业的发展机遇期来了。

为什么?简而言之是果酒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三个根本性动力:

首先,国家在经济领域“去行政化”的趋势明显。为市场经济的指导力量抽去了一只行政的手,经济反腐、行政反腐的力量在逐渐加强,因此市场寻租行为逐渐遏制。等同于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对白酒的畸形消费力量在逐渐退出。此消彼长,果酒的市场在扩大,白酒的市场在回落。

其次,市场在向年轻群体倾斜。一个“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恰似白酒的消费动力来自60、70后的领导层,而果酒的消费力量在80、90后的青春一代,如今的酒类消费市场动力天平正在往果酒行业倾斜。80、90后占国内人口总数30%近4.5亿人,这个消费群体的市场容量足以造就几家世界级的果酒品牌。

第三,产业和资本的力量正在觉醒,正如前文五粮液投资果酒行业的逻辑一样,如今的白酒巨头正在加大对果酒、配制酒领域的投资,洋河、茅台、泸州老窖等老牌名酒企业正在携产业向青年一代靠拢,洋河的“滴诱”正在加紧研发上市,洋河的进口红酒已经破10亿;泸州老窖在澳洲并购酒庄正期待像1573那样布局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伴随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相信在2015年之后的果酒行业的产业并购和投资一定会动作频频。

当前,国内一批果酒领军企业也正在崛起,品类突破的宁夏红正在砥砺前行,潜行多年的锐澳2014年一飞冲天。2014年9月,国内预调酒品牌锐澳曲线“借壳”母公司百润股份实现上市,开启了股价的飙升之势,短短5个月时间,从18元/股翻了3翻,发文时已达83元/股,与白酒龙头股洋河齐头并进!以锐澳为代表的“非白酒”新势力,正在风起时分,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作者系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马涛

篇5:初中绿色食品说明文600字

就拿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来说吧,有一次,爸爸带回来许多螃蟹,正当我掀开蟹壳,要美美的享用时,爸爸看见这只螃蟹的鳃呈青绿色,马上说:“这只螃蟹不能吃。”我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这只螃蟹不能吃?”爸爸指着螃蟹的鳃说:“这只螃蟹用了孔雀石绿消毒剂,这种消毒剂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里面含有致癌物质,吃了以后会中毒。”幸亏爸爸是水产专家,不然我吃下去也浑然不知,真是太可怕了。

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买零食、烧烤的小摊贩在路边吆喝。同学们经不住香味的诱惑,便纷纷买来吃。可他们知道这些吃的是怎么加工来的呢?他们又怎么知道这些三无食品,对人体伤害有多少呢?

在新闻里,已经报道了多起“地沟油”事件。9月12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捕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100余吨。这些地沟油都是餐厨垃圾、煎炸废油和地沟污水炼制而成。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阵阵恶心。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我想对那些商贩们说:“你们的良心还在不在?为了赚几个黑心钱,把自己的人格都践踏了!”我要呼吁社会上各界部门都要关心食品安全,让我们吃到放心的绿色的健康食品。

篇6:绿色说明文

然而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无休止的战争、无限度的砍伐垦荒、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森林一片片地倒下,草原一点点地退化,沙漠一步步地扩大---------我们逐渐发现:天空不再像从前那样明净,空气不再如从前那般新鲜,水体不再如从前那样清澈……许许多多的生命离我们远去。人类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里?地球在流泪,地球已满目苍痍,地球已不堪重负。

望着这种景象,我一个人能做得了什么?于是我做起了梦:那么我要办一个最大的垃圾处理站:将垃圾分类,然后运到各车间,经过除臭、洗涤、过滤、再加工等程序,化废物为宝;那么我要成立一个机动车自动化管理中心,建一幢大楼,利用输送带将需要停泊的车辆收入;我要为所有有动物、植物提供一个自由生存的空间,我要将沙漠变为绿洲……太多太多的梦想,何时能实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绿色的爱愈来愈深。关于环境破坏的报道接连不断:天山雪莲被盲目地攫取,天池绝景被毁,一头头被剥了皮的羚羊倒在可可西里,滇池的水变成黑色,草皮连根带土象剥皮般一块块地铲下来,一根根木桩触目惊心,一次性木筷滥用,一次性塑料袋随地可见……心一点一点地痛,心一点一点的往下沉,痛恨人类的乱砍乱伐、鼠目寸光、欲熏利诱,我不禁感叹:人类啊,你何时才能停止那挥舞的斧头,你何时才能收住那贪婪的目光?

篇7:绿色说明文

“感恩的心,感谢绿色,陪伴我们,让我们快乐生活……”我走着走着,听到了着动人的歌声,我一边疑惑这,一边走近一看,竟然是动物在唱歌,想着想着,突然有一只贵宾狗在和我招手,并叫着:“泰迪,泰迪,快过来,你迟到了。”我听到后,马上一看,自己竟变成了狗,正当我惊讶时,就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响声,过了几秒钟,我隐隐约约看到了几团黑影,就在这时,我马上叫了起来:“快退到旁边去,是汽车!”说完后,动物们想离弦的箭一般跑到了旁边。

就在我害怕时,却听见他们说:“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啊,你看,他们一来,就出现一阵阵黑乌乌的东西,闻起来好难闻,我听到后,心突然颤抖了,为什们我们人类总是会去污染环境呢……”让世界拥有绿,不是更好吗?

第二天,我跟着大部队,边哼着歌,边散步,刹那间,惊心动魄的一幕映入了我的眼帘,草地上,一对对垃圾,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我不由得的发出了凄神寒骨的叫声,接着,成千上万的动物,一起发出那伤心的叫声。

就在我们伤悲时,来了一名名带着刀的工作人员,我们赶紧躲到了草丛中,就这样,他们一个个砍伐着树木,有说有笑的,没有一点不忍心,一棵棵翠绿并有活力的大树倒了下来,犹如一名名威武的守卫着慢慢地死去。看到这,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我跑到了他们的面前,一个个的把他们手中的到拿了下来,他们看到了,便说:“你干什么啊,我们在工作。”“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工作吗,这就是你们的工作吗?这就是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工作吗?如果这就是你们为了想赚钱的工作,我可以给你们钱,因为地球是保护我们的地方,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一直照顾着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有绿,绿是大自然的颜色,只有绿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才会更好的保护地球,就像这首歌一样:说着,全部的动物都一边走出来,一边唱这:“感恩的心,感谢绿色,陪伴身边,让我们健康生活……”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一起唱了起来。

篇8:绿色食品说明

引言

随着湘西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湘西特色食品的销路也由原来的州内市场拓展到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产品说明作为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在相关企业销售食品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道的英译说明极大地提高了宣传质量与企业形象,而湘西州目前英译状况不容乐观,本文试图从功能翻译的视角探讨湘西特色食品翻译的策略,以期对湘西州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一、湘西特色食品说明书的表现形式

产品说明书,从功能派翻译的角度定义为具有信息及号召功能的文本信息。从广义上来看,它是以文字的方式对产品进行相对详细的描述和说明,具有直接介绍产品、间接宣传企业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产品的第一张名片。特色产品说明书,以湘西地区为例,在介绍产品的同时也宣传了湘西文化,对推动湘西旅游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准确地道的英译说明书也因此变得重要和必要。

一般的产品说明书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以外包装为载体呈现产品相关介绍;(二)以附页形式置于产品包装内。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仅针对外包装上的英译说明展开。相对国内各大知名特产:如祁门红茶;北京烤鸭;黄山毛峰来说,由于地理原因经济发展处于劣势地位的湘西地区的特色产业规模普遍不大,故多数特色食品不具备英译说明,而少数配备双语说明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通过外包装进行英译说明,且译文语言生硬繁冗,而基于文本功能及特点,产品说明书翻译语言应表达规范、准确、客观、有效,并做到传达明确商品信息;同时也要求言简意赅,恰到好处,以顾客为中心,以促成其购买行为。(王磊贾雨,2013)

二、湘西特色食品说明书英译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不定时回访等方式调查了湘西州吉首、凤凰、乾州、古丈等县市,特产说明书的英译文本出现了以拼音代替英文;介词使用不当;动词的时态错误;表达方式汉化;同一产品存在多种翻译等不规范现象。为更直观的呈现这些不规范现象,笔者就调研中调查对象发现的普遍英译不规范现象以及不规范英译说明书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影响分别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调查总量为66)。(见图1)

由图可知,66位调查对象中,36人在日常购买湘西特色食品的过程中发现翻译机械直译;22人发现产品说明书翻译不符合销售市场法律规范;37人发现译文未良好地把握英汉语言及文化差异;27人发现译文与产品特色文化宣传理念不符。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国内消费者在购买湘西特产的过程中尚且会留意其英译说明,境外游客对译文的关注度自然更高,另一方面也从消费者的角度发现了湘西特色食品的英译不规范客观存在。(见图2)

在该统计图中,明显看出56.1%的调查对象认为湘西特色食品说明英译不规范对其二次购买欲望的影响不大;34.8%的调查对象认为会对其二次购买的欲望产生很大影响;9.1%的调查对象则认为不规范的说明书英译对其购买欲望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从以上二图中可总结出:湘西特色食品说明书英译不规范有目共睹,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亟待解决的湘西州特产包装翻译现状及翻译工作人员翻译标准的冲突,便引发了对正确恰到的翻译理论的需求,而以译文接收者为翻译主体的目的论翻译中的三个翻译原则则能较为全面地应对这些直译、未遵循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系列问题。

三、功能目的论观点

该理论包括了几个核心观点:(一)分析了翻译的定义及实质,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n action)和翻译(translation)这两个相异的概念;(二)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参与者的发起者(initiator)、委托人(commissioner)、原文生产者(sourcetext producer)、译者(translator)、译文使用者(target-text user)、译文接收者(target-text receiver)、译文接受者(targettext addressee);(三)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文本的译法与策略的选择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这就说明了任何翻译活动均具有一定的目的,这种目的功能决定了文本需要直译还是意译,或者是结合使用,以及译本的忠实程度。(付美娜,2008)

目的论在论及翻译原则时,提出了三个方面,即“目的性法则”、“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这三个法则对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目的性法则要求在产品说明书的翻译过程中,译文的交际目的即是准确传达产品信息和号召消费者购买,那么正是这个中心目的决定了文本时需要直译还是意译(付美娜,2008),以湘西州大地迎春牌精品毛尖的说明书为例:

Dadiyingchun Brand Jing Pin Mao Jian is made of the choice quality fresh jasmine and the quality green tea growing.It is fresh,ethereal,mellow and dellicious.The flavor is fresh and strong sweet.It can be made for many times.It is a kind of good healthy product.

西方人不但很少喝茶,且习惯直截了当地形容某一事物,而中国人在这方面则注重委婉意境,所以这个地方将中文的这种限定词简单化,译为“the flavor is fresh and strong a sweet,it is a kind of healthy product.”使境外游客能够理解,同时又使译文简洁明了。

而笔者的调研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忽略翻译目的性的产品英译更显得刺目,如:“湘妹子”牌的野葛,其英译则为“qingxiangyege”,这种完全以拼音代替英文进行翻译的产品,显然不能达到让译文接受者理解的目的。又如:狮口银芽牌“古丈毛尖”,其产品名称的翻译为“Gu Zhang Mao Jian”,据县志载:“古丈毛尖采制精细,条萦紧结,或弯儿似鱼钩,或直而如标枪,以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回味绵甜悠长、香高持久,耐冲泡等显著内质特点而久负盛名。”(1)而这些特点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通过简单四个拼音,极难让消费者感知到,显然难以达到宣传产品的作用。更为甚者,如古阳河牌古丈绿茶,其英译为“Gu Zhang Lu Cha”,不仅完全以拼音代替了英文翻译,显然,“绿”的拼音为“lv”,而非“lu”;再如“湘西猕猴桃”,原译文为:Mi Houtao。此译文同样违背了翻译中的目的性原则,没有考虑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此处译为“kiwi fruit”更妥,更助于外国游客理解。

其次,忠实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忠实原文,忠实的程度与形式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Nord,2001),此翻译原理则产品说明书中的部分不重视,增译、省译、正译、反译甚至改写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付美娜,2008)。如:湘西血粑鸭的英文:Local Gloden Duck,此处译者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给译文接收者的直观理解为“当地黄金鸭”,则易使境外游客误解,故此处直译为Blood Sample of duck更能体现产品的成分。再如湘西特产姜汁饼,某品牌姜汁饼的英译原文为:Jiang Zhi Bing,此处生硬地以拼音代替英文则未遵循目的论中的忠实性原则,“姜汁”可译为“Ginger”,“饼”可译为“cookie”,故此处若译成“Ginger cookie”更符合目的论翻译原则;再者,宜生牌水泡饼,其产品名称英译为Yi Sheng Shui Po Cakes,此处不仅采用了生硬的直译方式,甚至连“泡”的拼音“pao”都拼写错误了,按英汉文化差异应改译为“Yi Sheng Cracker balls”.

最后,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需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原则,需让译文接收着接受,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过程中具有意义(Nord,2001),故在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工作中,译者可以易易为难,化繁为简。请看绿源苔干的说明书中的说明书的部分:Lvyuan Taigan can be served as a medical diet for who are suffering from heart failure,neursis,indigestion and anemia.(绿源苔干有治疗心脏病,神经功能症,消化不良,贫血等诸功效)。汉语中的:“治疗”常用英文中的“cure”来翻译,表示治愈某种疾病。但是该产品是一种不伤身健康食品,而非药物,所以译文为了能使接收者理解,而不产生误解,将“治疗”二字用“can be served as a medical diet for those who are suffering“from”来解释,从而大袋让消费者真正地把握“绿源苔干”的“食疗”功能。(唐莉玲等,2005)又如:易鑫源鱼香肉丝调料食用方法。原文:把备好的的肉丝放入锅内翻炒,同时加入酱料包,然后加入少许木耳。青椒丝。香菜等蔬菜翻炒。译文:add the shredded meat into the pot to make stir-fry;add the seasoning meanwhile;and then add a small amount of agaric,shredded green pepper,caraway and other vegetables to fry.译者选择直译的策略,严格按着原文本逐字翻译,此案例为了遵循忠实法则二违反了目的法则和连贯法则,将原句分别改译为:Fry shredded meat in pot with seasoning,then fry with agaric,shredded green pepper,caraway and other vegetable,更符合目的性法则和语际连贯性法则。

再如“泡椒湘西牛”的包装英译如下:“pickled pepper flavor”,此句要表达的意思为“泡椒风味”,可是在英文中,“flavor”应为“pickled pepper”的宾语,“pickled”作为形容词修饰“pepper”,而“pickled pepper”作为一名词词组,不能再起到直接修饰“flavor”了,此句过分直译,未遵循功能翻译中的连贯性原则,中国游客可能能够理解其意思,而外国游客则比较费解了。

结语

篇9:绿色食品说明

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现就《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制定本条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节能降耗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我省建筑总量大,每年新增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建材生产和建筑建造、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已占全社会总耗能量的40%左右,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相对于传统建筑,目前绿色建筑平均节能率达65%,建造成本只增加1%左右,还显著改善建筑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发展绿色建筑既有利于降低能耗,又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二是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又是我省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增加值已占全省GDP总量的6.1%,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已达12%。发展绿色建筑有利于推动相关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产品更新换代,引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拉动有效投资,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建筑产业更高水平地发展。三是法制建设和落实决策部署的需要。我省自2007年颁布实施《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以来,累计建成节能建筑5.6亿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标准煤776万吨的能力,特别是自2014年全面执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3)以来,建成绿色建筑1.2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已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近年来,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相继出台,国务院发布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省委在生态文明、“两美”浙江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等决策部署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现有的政府规章已不相适应。加快我省建筑节能立法,并将其上升为绿色建筑条例,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起草过程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绿色建筑立法列入条件成熟提请审议的立法预备项目,并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机制的精神,确定由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提请审议。环资委贯彻实施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牵头成立立法起草小组,由法工委、建设厅等部门和省人大代表、立法领域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积极开展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形成后,起草小组先后征求了立法领域专家学者、各地建筑节能负责部门、有关建设单位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还赴广东等地进行学习考察,赴省内各市(县)进行调研;同时,在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又书面征求省政府领导意见。在综合各方情况和反复研究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条例草案。环资委认为,出台该条例条件已基本成熟,现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条例草案分为总则、规划与建设、运营与改造、技术与应用、引导与激励、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共五十二条。

(一)关于条例名称及适用范围。在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中,该法规的名称为《浙江省建筑节能条例》。环资委认为,绿色建筑比节能建筑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在以节能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还涵盖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更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绿色建筑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将立法规范范围从建筑节能拓展到绿色建筑,更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发挥立法的引领作用。基于上述情况,将条例草案名称更改为《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同时,进一步拓展条例适用范围,除沿用《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民用建筑的的限定外,草案第二条第三款规定,还适用于“工业用地范围内用于办公、生活服务等用途的建筑”。

(二)关于绿色建筑等级。为了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在第五条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制定不同等级技术标准进行管理,并确立分类递进和分区递进的绿色建筑实施机制。一方面,草案第六条、第二十条规定,全省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大规模改建民用建筑应当最低按一星级进行建设,其中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最低按二星级进行建设;另一方面,草案第九条授权市、县人民政府可以确定高于全省一般要求的绿色建筑等级,促进相对发达地区发展高等级绿色建筑。此外,草案第十至十二条还要求在建设项目可研及其批准、土地出让、委托设计等活动中,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三)关于绿色节能评估。节能评估和审查是节约能源法设定的一项行政许可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草案未增加新的行政许可环节,在第十四条适度扩充了绿色方面的评估审查内容,并将法律规定的按年综合能耗实行分类管理换算为按相应建筑面积进行分类管理。第十五条规定,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办理规划报批时,应当向城乡规划或建设主管部门报送节能评估文件,办理节能审查,对不符合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的,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草案第十六至十八条对图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落实节能审查意见作出规定,第十九条对出具验收能效测评报告的第三方机构作出规定,建立建设全过程闭合监管机制。

(四)关于运营节能监管。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用能管理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条例草案建立绿色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体系,强化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的责任义务。草案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当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信息系统、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并向社会公布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公共建筑实行惩罚性电价政策,实现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既有高耗能公共建筑进行绿色改造的目的。

(五)关于绿色技术应用。绿色技术是绿色建筑的核心。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结合我省实际,确定了“推广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雨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利用和生态白蚁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路线。第三十一条规定城镇土地开发应当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第三十三条规定新建民用建筑按标准强制利用可再生能源,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第三十五条规定新建保障性住房实行全装修,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共建筑应当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六)关于扶持激励政策。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刚性规定的基础上,条例草案第四十条制定了五条激励政策,主要有:因采用墙体保温增加的建筑面积不纳入建筑容积率核算;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可以申请项目资金补助;地源(水源)热泵系统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并按照实际消耗地表水量计收水资源费;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以上浮。第四十二、四十四条还规定自身光伏发电量可以抵扣建筑能耗,合同能源管理节约的能耗资金财政部门不予核减。这一系列激励政策可有效调动绿色建筑开发、建设、使用等主体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引导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此外,条例草案对上位法设定的行政机关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以利于实际操作,还对创设的第三方评估、运行能耗监管等制度规范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10:绿色说明文

平时,我打草稿用的纸都是妈妈把用剩下的本子装订起来的。那天,我正在打草稿,发现还有一张纸就没有了,想让妈妈再帮我订一本。妈妈听了便问道:“怎么会没有了呢?这本可是周末新定好的呀。”“也许是作业多了,别忘了快帮我订一本吧,我急着用呢!”妈妈走进房间,那一那本草稿纸一翻,便阴下了脸,严厉地说道:“什么没有了,你反面一张都没有用,这也太浪费了吧!”“诶呀,反面有些都印上了笔墨了,看上去不舒服嘛。”我狡辩着。妈妈带我到了窗边,指着窗外的大树说:“你知道吗?每一张纸都是砍伐了这些树木而得到的,你怎么能去浪费呢?现在,世界为了节能,费尽心思,甚至发明了再生纸,可你就想浪费这些新的纸吗?”我被妈妈说的脸一下在就红了,看着那些大树,心中浮现了无尽的愧疚,继续用那些草稿纸做着题目。从那以后,我会节约身边的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一心想为地球减轻一份压力,增长它的寿命,哪怕只有一分钟的时间。

还记得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著名的环保专家,和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同时参加了一个环保论文大赛,这名专家信心满满,可是获胜者确实小学二年级的男孩,他不服气地找到了大赛主办方的负责人,要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位负责人告诉他:“先生,你的文章勘称完美,远远胜过那位孩子仅仅600字的文章。”学者更是不解,负责人继续解释道,“但是那个孩子把一张纸的正反面都写满了,没有浪费一点,这才是真正的环保精神。”学者听后无言以对,只好离开。

上一篇: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10下一篇:爱班爱校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