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的绿色的含义

2023-01-16

第一篇:绿色食品的绿色的含义

食品安全的含义

第一,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第二,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

第三,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很多食物对于高血压患者朋友都能起到一定的辅助食疗作用。

海带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海带中的食物纤维,能调顺肠胃,促进胆固醇排泄,控制胆固醇的吸收;海带中钙的含量极为丰富,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三种物质协同作用,其降血脂效果极好,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防止莲藕变黑小妙招

研究证实,香菇可降低血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变性,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

在100℃的沸水中汆烫70秒就可以让所有的多酚氧化酶失去作用,也就叫停了多酚向醌的转变过程。不过,这种方法恐怕只适用于排骨炖莲藕这样需要软糯口感的菜肴。如果按此方法来做凉拌藕片,黑是不黑了,但也失去了爽脆的口感。制作凉拌藕片时,在烫制过的藕片中加入醋,能很大程度地避免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使莲藕保持洁白的色泽。

第二篇: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

绿色关税制度

【案例1】美国对中国铅笔企业反倾销以及中国企业抗辩,这些年来可以算作"一年一度"的例行节目。1993年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盒装铅笔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上海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铅笔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频频抗辩成功,2005年甚至争取到0.15%的"零关税",2006年涉案的另6家公司在终裁中也拿到了12.37%至26.62%不等的单独税率,而其他所有铅笔企业都面临114.90%的高额关税壁垒。受第一铅笔2005年"零关税"的激励,中国企业积极应诉。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铅笔生产和出口国,每年铅笔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7成左右,出口量则相当于国外总产量的1.5倍以上。庞大的产销数量使得企业市场拓展的余地相当有限,因此维护现有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铅笔企业表示,由于美国每年的反倾销关税不尽相同,上上下下波动很大,使得他们的出口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而且美国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实在很不公平。

【案例2】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出售的鱼类都须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美国对原油和某些进口石油化工制品课征的进口附加税的税率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3.5美分/桶。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中含有的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一定水平,国内生产商可逐步达到有关标准,而进口汽油必须在1995年1月1日生效起立即达到,否则禁止进口。

【案例3】美国“碳关税”

美国众议院在2009年6月通过了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境调节关税”的法案(即“碳关税”),即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中国认为,“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次,从美国外部分析,“碳关税”主要针对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例,2007年美国进口的“高碳”商品中,11%来自中国。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较晚,在产业结构方面相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劣势。美国出台这一政策隐含着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目的,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美国在经历了200多年发展之后,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上游位置,已经淘汰了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但却把一部分这样的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消耗了自身资源、污染了自身环境后,将产品出口到美国,供美国人民消费。在这一体系下,美国出台“碳关税”不仅让发展中国家承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反而要为此买单,使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产品成本抬高。

绿色技术标准

【案例1】最近,在美国、西欧以及日本等主要国家之间,又展开了设置汽车贸易壁垒的较量,这标志着世界汽车三大市场之间的贸易摩擦又将升级。

由于日本轿车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长期受到欢迎,日本轿车在美欧市场的份额是美欧轿车在日本市场份额的几倍。欧盟试图通过制订和实施新的汽车排放标准来限制日本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增长,其新的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到2008年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轿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5年下降25%,这无疑是冲着日本和韩国企业而来的。对此,韩国的汽车企业认为"在技术上难以达到"而反对;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则表示"与欧洲企业共同努力",但不明确表示届时保证达标。欧盟准备在各成员国一致通过新的排放标准之前,先拿日本和韩国企业开刀,即首先强制要求日韩企业先达标,否则不能向欧洲市场出口。

据分析,由于在欧洲市场上,从日本进口的轿车以高级休闲车和大型轿车为主,其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欧洲当地生产的车要高出近10%。若要达标,日本车就要平均减少31%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日本政府也不示弱,在1999年3月19日,日本政府与欧盟就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谈判破裂后,日本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于1999年4月1日起实施"歧视性"的《节能修正法》新法案。该法案规定,到2010年在日本市场上销售的不同质量和用途的汽车,必须达到相应的节能标准,以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具体规定如下:两人(按110 kg计)乘坐时总质量在1t以下的汽油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的相当车型节能17.7%;同期1t~1.249t的轿车,要节能25.7%;1.250t~1.499t的轿车要实现30%以上的节能;1.500t~1.749t以上的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分别实现节能24%和9.7%。由于美国和欧洲生产的轿车在日本市场有近90%属于1.250t以上的范围,即几乎所有的美欧轿车都要在日本市场上受到更加严格的节能要求;而日本车在国内市场由于主要是轻型和微型车,因此受此修正法案的影响就没有外国企业那样大。

美国政府2000年3月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意见书,该意见书指出,日本单方面提高汽车节能标准是直接阻碍国外汽车进口的不正当行为。要求世贸组织正式调查。

第三篇:正在修补的绿色——绿色家园,环保先锋

我大概在预备年级的时候,曾见过一张黄土荒漠的图片。上面烟沙滚滚,风将沙抛入空中,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打着旋儿。土地是焦黄的,远处的树干枯得发黑。天空里,依旧浓墨重彩地画着一道道黝黑的烟雾废气。在图片的下方,有一句话:“原来的绿色,变了。”顿时感慨万千。

没错,原来的森林变了!

原来的草地变了!

原来的一切,都变了!

只因为人类的物质和贪婪,大块的肥美水土流失,大量的河水受到剧烈污染。为此,人类也付出了代价。可是再惨痛的代价也难以收回原来的错误。水质的下降导致了水费的飞速提高,土地的急剧减少垫高了菜价,各色污染飘荡在城市间。夸张一点说的话,我们的生活早已浸泡在污染之中,无法隔离了。大街上飞扬的尘土,随风飘动的废纸和垃圾袋,被扔在垃圾桶前的果核,光这些都已让我无法忍受了。

我不知,为何在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如此糟糕而又脆弱时,还能有人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毫不犹豫,便将手中的废物以优美的弧线抛在大街上,既造成清洁工人的工作要增多,又使环境多一份危险。那时的我,只因那张图,发现了平日里都不太注意的细节里,竟躲藏着那么多的隐形危害,从而开始了我们全家的生活转变。

那天以后,妈妈不再接受菜市场里的塑料袋,爸爸用电明显有所节制,浴室里的“水淹金山”也不复存在。洗完菜的水被一股脑地倒进花盆,拖好地的水被用来冲马桶。我相信,若是人人都能如此,那么我国的白色污染应该能减轻不少,因此而报废的土地也能变少了。

几年过去了,一切事物都在改善。永久性的物品逐渐夺回了被一次性同类占领的宝座;环保袋一脚将被誉为“白色污染”的塑料袋踢出门外;用过的面膜当街呐喊:“我不是废物!”;长时间处于失业的茶叶渣,终于找到了当枕芯的工作。

我不知人类能否将自己造成的窟窿填补好,但我知道,作为地球上犯错最多的物种,我们必须将一切恢复原状的!

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初二:周伊人

第四篇:绿色食品的营销策略

 来自: 中国食品网时间:2011-3-5

绿色食品作为天然健康的产品,其从诞生之初就备受各方的关注和好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陷入曲高和寡、叫好不卖座的局面。但是在市场实践中,很多的企业通过营销的创新和品牌传播策略的独特定位突出重围,在市场上颇有斩获,为企业获取良好利润和发展的同时也逐步走出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成为很多消费者首选品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

一、借地缘优势突显产品特色

企业可以利用本身地域资源优势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作为企业品牌传播的基础,在产品宣传和品牌刷塑造上引导消费者将地域优势与品牌或产品进行联想,从而达到在宣传地域优势的同时将产品优势根植于消费者的心目中的目的,实现传播中1+1>2的效果,推广产品促进销售。

内蒙古某公司可以说是这类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如其旗下的禽肉产品,虽然产品符合绿色食品发展的趋向,但是在产品推广之初依然面临着如何将自己的产品进行快速推广并被消费者所接受的问题。如果采取常规宣传策略和营销手段,无疑会加大传播成本,营销的效果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其通过严密的市场调查后发现,作为地处内蒙古的企业,本身具有的草原概念就是可以利用的先天优势资源。因此,这家公

司在品牌和产品的传播过程中,很好的将企业所在地的资源优势通过简单的一句话“来自天然草原的珍禽美味”为自己的产品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同样,作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伊利品牌牛奶产品,也是通过采用这样的策略,大打草原概念而快速被消费者认可,并在短时间内大获成功的。

二、人群定位突破消费者心理

企业可以通过对消费人群的精准定位,在进行消费者需求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特定人群进行宣传,以产品的核心利益点来打动消费者,实现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目标。如某肉制品企业是以生物工程和绿色农业为发展方向的农业产业化集团,作为一家大型猪肉制品生产企业,其拳头产品——X牌绿色猪肉不含农残、药残和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产品,但是在市场开发前期和很多绿色食品企业一样,该企业同样面临着非常尴尬的现实:虽然有好的产品,但由于价格原因销售总量却很有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销售。而在市场开拓的后期,该企业通过对产品核心利益点的提炼,以“天然肉”为产品的诉求点,以“天然肉”与普通猪肉产品在生产、口味等各个方面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为事实依据,通过对家庭主妇这一特定消费人群的锁定,以家庭主妇怕胖的消费心理为突破点,通过进入卖场树立品牌和社区的宣传活动,最终扭转了产品销售不利的局面。

三、体验式营销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所谓体验式营销就是企业通过对消费者的感观、情感、思考、行动、关联这五个方面的分析,从消费者的角度重新设计、定义企业营销的思考方式。运用企业营销活动为消费者在购买前、购买后提供的刺激,促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消费后的满足和后续购买行为的

持续。其实现的基础在于消费者响应这种刺激,并通过消费者对企业营销活动的直接观察和参与促成购买行为。

如四川某集团开发的高品质鸡蛋,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采用树林放养方式,在生产环节中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环境,使该品牌有机鸡蛋的品质、色泽、口感、营养含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该企业通过邀请消费者到企业农场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消费者的实地考察,使消费者不仅获得了有用的知识,同时通过了解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使消费者在参观和体验的过程中,对企业产品有了新的认识。

四、独辟蹊径专卖渠道打开市场

即通过对市场渠道的筛选,选择单独一类渠道凸显产品的身价和优势,并以此打开市场的办法。

如新疆的一家生产红枣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其出品的红枣个大,而且其维生素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考虑到如果采取一般红枣产品的流通渠道无疑会使自己的产品沦为一个大众产品,难以发挥产品的品牌和特色,该企业针对产品的特性和价位等方面进行考虑,在市场营销上另辟蹊径,对产品在包装、品种上进行全面提升,通过坚持走专卖店营销渠道,利用专卖店销售与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沟通,并通过产品的展示以及专卖店独特的其他宣传方式,如通过宣传手册、广告宣传品,对自己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如种植技术、加工标准、采摘条件、原始生态环境等进行详细介绍,使消费者对产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最终大获成功。

五、利用品牌打造区域优势

以产品品牌宣传为起点,在产品品质已被消费者认可的情况下,将产品特性嫁接到区域上,建立一类标准,并通过这个标准给产品及其所在区域附加一个独特优势,并利用这个优势来对产品进行佐证,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回避同类产品的

Business Management 经营管理竞争,从而达到建立有效区隔,保证竞争优势的目的,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如某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企业,其生产销售的A品牌蔬菜虽然通过广告宣传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产品,但是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来源地存在重重的疑虑。因此,销售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途径,该企业在进行产品品牌宣传时,加强了对自己生产基地所在地地域名称的宣传,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知道产品来自何方,并且利用该区域优美的环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该企业的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所信赖。同时,产品品牌和地域的结合不仅将该企业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生产销售的蔬菜进行了有效区隔。

六、细分市场提升产品特色即通过对产品消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单一的消费市场为突破口,通过对单一消费市场营销的强化来促进产品销售的方式。如一家有机农产品企业,其生产的大米采用在生产中使用有机肥和不喷洒农药的全天然生产方式,有着很好的品质。该企业在对自己产品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时,针对送礼人群的特殊需要,通过对产品进行包装的差异化改进,以“送礼送健康”为宣传诉求,在包装上清楚地标明绿色食品标识,并在包装内放置精美的宣传手册, 主攻礼品市场。由于产品包装精美,迎合了现在礼品市场的需求,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借势营销提升产品美誉度所谓借势营销就是企业利用其他品牌建立的优势、事件或

新闻传播面广、影响大的特点,使其营销的传播过程为我所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此来快速提升产品知名度,达到刺激产品销售的目的。如浙江有一家水产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的营销上,借助农夫山泉品牌的成功使浙江千岛湖妇孺皆知的有利影响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适时地推出了千岛湖有机鱼头,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宣传产品。结果很多高档酒店和水产商,闻讯竟然把这家公司3年的销售产量全部预定一空,根本不愁销售,并且价格还在不断攀升,企业由此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以上,笔者只是依据个人的认识,对绿色食品的营销手段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其实在绿色食品销售过程中还有很多的营销方法,笔者不能逐一而论, 只是希望通过对这些手段的分析,能给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更多的启迪。

第五篇: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研究

小仪绿色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无任何污染。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食品便成为人们渴望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因此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有关规定,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特定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的不同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而是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三是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与管理。根据绿色食品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要求,我国的绿色食品又分为A级、AA级和有机食品,其中AA级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品质要求等同于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绿色食品代表了未来农业、食品业、食品消费的发展方向,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载体。发展绿色食品农业产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开发是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主动环保典范,开发绿色食品的过程,就是强化农业环境管理的过程,获得一个“绿色机器”,就是保护和改善了一片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建设是开发绿色食品的基础,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的战略选择。二是能够满足人们对这种安全又有生态功能的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已由“数量型消费”转换为“质量型消费”,人们不仅要求食物的“营养性”,而且要求食物的“安全性”。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观”因之产生。绿色食品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一消费心理和历史潮流。三是能够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绿色食品的产业性质,说明了绿色食品符合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是符合中国的宏观产业政策的。四是能够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份额,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2.国内外绿色食品发展回顾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地有机食品的发展势头也日益强劲。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统计,2000年,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其中非洲有30个国家,亚洲有30个国家,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20个国家,南美洲有10个国家,欧洲发达国家都在生产有机食品。有机农业面积不断扩大,根据SOEL统计,到2002年地,全球有2300万公顷的土地进行有机生产,其中名列前三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1050万公顷、阿根廷320万公顷和意大利120万公顷。从占农业土地面积的比例来看,以欧洲最高。全球有机食品占世界食品生产总量的1%—3%。近年来,全球依托有机农业生产出来的有机食品的贸易不断扩大。根据2002年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测算,2000年全球有机农业贸易额为160亿美元,2001年为190亿美元。目前,有机食品贸易的主要市场仍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欧洲是世界最大的有机食品市场,2002年有机食品占食品总消费量的5%以上。

国内有机食品的发展状况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索阶段(1990——1994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外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启动了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第二阶段是起步阶段(1995——2002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并开展了相应的认证工作,同时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第三阶段是规范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本阶段以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正式

颁布实施为起点,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进入规范化阶段。

根据对在国内开展认证工作机构的粗略统计,到2003年底,中国约有1100家企业(包括部分机构重复认证)、2000个产品获得不同认证机构的有机食品认证,其中国外认证机构颁证企业500多个,国内认证机构颁证企业500多个。国内认证机构颁证企业500多个。有及产品生产总值20.6亿人民币(其中农作物17.4亿元人民币,野生采集产品1.2亿元人民币。畜产品0.8亿元人民币,水产品1.2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5亿美元。

发展现状及启示

我国绿色食品在经历了15年左右的发展后,目前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报告,截止2004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是达到2836家,产品总数达到6496个。实物总量4600万吨,主要产品产量:大米339.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面粉63.9万吨,占1.1%;食用植物油31.6万吨,占2.4%;蔬菜3000.8万吨,占0.6%;水果435.5万吨,占5.8%;茶叶13.8万吨,占17.9%;肉类15.5万吨,占0.2%;液体乳及乳制品336.5万吨,占67.3%;水产品2.6万吨,占0.05%。产品国内销售额860亿元,出口额12.5亿美元;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林地、水域面积596万公顷。从产品结构上看,种植业产品占61.4%,畜牧业产品占17.2%,渔业产品占4.1%,其他产品占17.3%。

近年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全面加快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和产品退出了绿色食品市场。二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中心合作结合更加紧密的同时,产业的特点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三是整体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同时,绿色食品的市场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四是在工作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同时,产业的整体推进还需全面加强。综合这四方面的特点,就是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可以说是在快速发展,但很难说是健康发展,产业风险似乎在显现之中。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理想预期

因为我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对这个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从中央到地方专门成立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官方机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力打造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并首先实施了加快总量扩张的发展战略。许多地方政府专门出台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绿色食品产业,有的还对产品认证成功的企业给予奖励。绿色食品产业既是政府鼓励,又是符合社会消费潮流的朝阳产业,那么,进入这个产业的企业和产品理应都会有较好发展,绝大部分企业和产品不会主动退出这个产业,这就是社会对这个产业的良好预期,也是进入这个产业的每一个企业的最初想法。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理想预期与现实的差距

规范市场,实现绿色食品竞争有序化

要结合整顿市场秩序,开展绿色食品的打假,越是大发展时期,越是要做好打假的工作。加强度绿色食品的管理与监督,要防止重申报认证,轻管理监督的倾向。要用工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绿色食品质量管理的体系。切实加强对绿色食品市场的监管。县以上农业主管部门要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联合,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绿色食品的行为,推荐让广大消费者放心和市场好的名牌产品和精品。切实保护绿色食品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全程质量监控措施,重点加强对使用绿色食品原料和生产资料企业的监督管理,对质量风险高的产品,要增加年度抽检次数,对敏感项目进行重点专项检测。

创新技术,实现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化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色食品,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要在发掘新经济增长点中培植主导产业,特别要抢占科技制高点,发挥后发优势,依靠自身力量或借助外力,培育

一批绿色食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从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来培植绿色食品的主导产业。同时注重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建设和操作技术规程的制订。标准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它是品质的保证。例如农产品中食品的品质包括基本特性要求和功能特性要求。基本特性要求主要指:营养特性(化学成分、可食性)和安全卫士特性(微生物指标、污染程度等)。食品的功能特性通常指:嗜好特性、外观特性、加工特性、流通特性和简便性等。对于不同规格的各类食品,针对以上特性要求,都有其相应的质量标准,真正做到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化。

拓宽领域,实现绿色食品服务社会化

绿色食品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多门学科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的应用,而且涉及到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加工、监测、储运、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组织与管理,同时也需综合协调与之相关的教育、科研、社会监督等多方面的服务,农业部门作为绿色食品的主观部门,需要更多地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以形成合力。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推进服务的社会化。在产业规划、生产指导、绿标申报、市场开发、质量监督、产品检测等方面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与农业生态县建设、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浙江绿色食品农产品行动计划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把绿色食品工作融入农业的全局性工作之中,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之中。在资金投入、基地建设、科技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要立足现有基础,加快绿色农业产品生产,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完善,管理规发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国。

参考文献

[01]刘连馥.绿色食品导论,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02]周志祥、曾寅初.农村产业经济,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

[03]汪斌,陈旭东,郑勇军等.产业经济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04]尹志超,曾毅等.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分析.软科学,2001,01;37—46.

[05]张叶.论农业生产风险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浙江学刊,2001,02;88—91.

[06]李显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展望.世界农业,2004,06:35—37.

上一篇:律师职称评定工作总结下一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讲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