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2024-04-10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通用8篇)

篇1: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西方的制度失败来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是推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更激发和唤醒了人们深深的历史记忆,是从沉淀了我们整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出来的。

一搞洋务而自救,梦碎甲午之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曾是世界上的头号富强大国。直到清代乾隆年问,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然而,从明朝中叶开始,到鸦片战争,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此时的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及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加速发展:英国、法国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工业革命,经过宗教改革,经过启蒙运动,跑在了世界最前面。甚至落后的封建俄国也在1698年开始改革,努力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而中国却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开始堕落。到清朝乾隆皇帝时期,国家看起来还很强大,但实际上却是残阳斜照,不了解世界的变化,故步自封,思想僵化保守,做着天朝上国尽善尽美的黄粱美梦。中国当时的落后,除了经济的落后,国力不行外,最主要的是思想的落后和生产力性质的落后。1793年英国特使马噶尔尼访华,引起东西方两个世界的文化撞击。马噶尔尼与乾隆帝的外交?Y仪之争让乾隆帝龙颜大怒,不答应马噶尔尼开放中国沿海通商口岸等一切请求。外交途径走不通,英国决定用鸦片加大炮打开中国大门――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跌落。鸦片战争的失败,促成了中国封建统治阶层中的部分成员看清了洋人科技的产物――洋枪洋炮的厉害,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镇压农民起义,中央的奕?、慈禧;地方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开办近代企业,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兴起了洋务运动。但洋务派属于守旧派,他们的目的并非要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要用西方的科技挽救中国落后的封建清王朝,其办洋务的指导思想是冯桂芬在《校?庐抗议》中提出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后来张之洞将其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次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用中体来支配西用。洋务运动不可克服的硬伤是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种与虎谋皮的梦想和帝国主义要全面侵略、控制、瓜分中国的野心完全不在一个对话层面上,而且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和资本主义生产力也是风马牛不相容的东西,表现出洋务官员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压制民族资本,侵吞商股,企业管理是封建衙门式的,内部腐败,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性全部都有;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坚持封建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这种矛盾的行为和心态。甲午中日之战让洋务运动的短板及硬伤暴露无遗,其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

二戊戌变法图强,百日昙花梦灭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丧失,霸主地位的“天朝梦”分崩瓦解,中国沦为西方列强掠夺的对象,瓜分危机摆在国人面前,大国梦变成一场噩梦。近代以来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列强逼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七百个,主要战争赔款合计十九亿两白银;各帝国主义国家侵占中国领土约170万平方公里。中国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俎上之肉”,割地赔款,葬送主权。如果说鸦片战争后还只是林则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的话,甲午战争后割台湾、偿二百兆,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在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面前,更使中华民族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站在了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的前列,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谕旨,开始了103天的变法。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局限:戊戌维新运动最大的亮点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这场运动大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点,有力的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在封建壁垒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民主思想从这个缺口开始在中国传播。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其维新变法梦最终破灭。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中国人民在苦难中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终于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篇2: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重要思想,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凝聚为民族的共识,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多元解读。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也是个人之梦;既是长远之梦,也是近期之梦;既是宏大抱负之梦,也是温馨康乐之梦。中国梦具有很大的包容量,可以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具有高度的凝聚力,能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中国梦的三大内涵就是源于中国(of China)、属于中国(by China)、为了中国(for China)。

(一)源于中国。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迈入救亡图存的艰难之路,对世界的贡献远不如昔。“中国应当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的理念,经历改革开放后终于有了眉目,这就是中国模式的现代贡献。在全球治理中,摈弃西方政治负面遗产,为世界展示更符合国情的模式选择,为不少发展中国家所渴望。除“中国制造”外,中国的发展道路、治理模式鼓励中国提出更多“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倡议、构想和选择,丰富世界发展模式多样性。换言之,世界需要中国梦,中国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属于中国。中国梦首先属于中国。我们不做其他国家的梦,尤其不做美国梦。美国模式危害甚大,不可持续,决非中国效仿对象。属于中国,意味着它是特色梦、亚洲梦、普世梦的三位一体,即首先成为“中国的中国”,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延续世界社会主义梦想;其次成为“亚洲的中国”,是让亚洲不因西方入侵而处于时空体系的错乱之中;第三是成为“世界的中国”,这首先要求中国建成现代文明国家,并在此过程中展示中华传统价值、中国模式的普世性。

(三)为了中国。中国不做美国梦,但不排斥美国梦,也不排斥欧洲梦、印度梦等。恰恰相反,中国的成功鼓励其他国家去实现各自的梦想。中国梦与世界梦是完全融合的。中国不做脱离世界的狭隘民族梦,世界也不做排斥中国的“西方中心”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这就需要贯彻执行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闭幕会上讲的“三个必须”。(1)必须走中国道路。十八大报告强调“三个自信”也是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

篇3: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容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据《辞海》解释, 梦想也指理想, 目标指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 二者含义相近, 梦想就是大的目标。因此, 中国梦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可分为近期中国梦、中期中国梦和远期中国梦。近期中国梦就是建党100周年 (即2020年) 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期中国梦就是建国100周年 (即2050年) 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远期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 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2]。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 习近平在讲话中9次提到中国梦, 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梦, 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作了精辟的概括, 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 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障, 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

2013年4月8日, 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说:“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要把握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4]同年7月8日, 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5]

三、中国梦的实质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6]这次讲话共有44次提到“人民”, 由此可见中国梦的人民性。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不仅反映了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和动力, 实现中国梦要紧紧依靠人民, 而且体现了中国梦的本质和归宿, 实现中国梦是为了造福人民, 这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是完全相一致的。

2013年5月2日, 习近平在给北大学子的回信中写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 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7]在此, 习近平再次强调了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实质。刘云山在谈到中国梦的本质时明确指出:“把握好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8]

四、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有所思就会有所梦, 有所梦就会去圆梦, 而要圆梦就要选择一条科学的道路。梦的基本内涵不同, 实现梦的道路也就不同,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决定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

纵观184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可知, 什么时候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什么时候国家的发展就充满了生机活力;什么时候迷失了正确的道路, 什么时候国家的发展就坎坷曲折。纵观党的九十二年历程可知, 什么时候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会取得胜利;什么时候迷失了正确的道路, 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会遭受重大挫折。因此, 道路问题是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在阐释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强调指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9]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

2.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毛泽东曾经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0]革命战争年代,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 革命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就是因为有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 在一穷二白的历史背景下, 逐步建立起来了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化体系, 就是因为有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精神;改革开放之初, 经济发展缓慢, 经济实力落后, 如今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 就是因为有那么有一股劲, 那么一股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样需要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精神。这股劲、这股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就是习近平在阐释中国梦时概括的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强调:“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11]

3.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梦”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 习近平把本世纪“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为“中国梦”, 促使“中国梦”与人民群众的“梦”零距离对接, 增强了中国梦在人民群众中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12],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内在联系, 既指明了个人梦实现的目标方向, 又指出了中国梦实现的力量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把自己个人的梦与中国梦统一起来, 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 找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契合点, 让每个中国人的梦汇聚成中国梦, 让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成“命运共同体”, 凝聚成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刘云山在出席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时说:“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 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 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13]“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惠及每个中国人, 个人的人生价值也必将在奋斗中化为现实。

五、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所谓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就是中国梦获得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根据中国梦的基本内容、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主要有三个层次。

一是中国梦在人民群众个体层次上的价值支撑。个体是群体的基础, 没有个体, 就没有群体。个体层次上的中国梦, 就是个人通过努力能够获得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 实现人生价值, 其基本的价值支撑就是习近平指出的“三个共享”,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4]。“三个共享”体现了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群体利益的一致, 让个体看到了实现中国梦的前途和希望, 认清了“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我的梦”就是“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坚定了个体实现中国梦的期望和信念。

二是中国梦在民族层次上的价值支撑。民族层次上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基本的价值支撑是没有一个统一、独立、富强的国家, 就没有人民人格的尊严和生活的幸福。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历史告诉我们,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 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15]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

三是中国梦在世界层次上的价值支撑。世界层次上的中国梦就是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其基本的价值支撑是中国梦既造福于中国人民, 又造福于世界人民。中国梦既具有梦的特殊性, 又具有梦的一般性。中国梦的特殊性在于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 具有中国的风格、中国的气派、中国的特性。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在访问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16]中国梦与非洲梦、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梦是不同的;中国梦的一般性在于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通的, 中国梦既造福于中国人民, 又造福于世界人民。2013年6月7日习近平在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17]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也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与各国人民美好梦想是相通的。”[18]

六、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 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和艰难险阻,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不改革就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 就不能创造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中国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 就永远只能是梦想。

习近平在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 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19]可以说, 改革开放过去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 现在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 将来仍然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 当然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动力。2013年7月23日, 习近平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事实证明,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0]

七、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实践没有止境, 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后,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 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呼应广大人民的期盼, 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思想, 回答了“什么是党的历史使命, 怎样实现历史使命”的问题。

中国梦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使命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昭示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宣言。中国梦不仅记录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非凡历史,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讲述“春天的故事”的伟大历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新时代”的美好时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辉煌岁月, 还承载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开创美好未来的宏伟愿景。刘奇葆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 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思想,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 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21]。

中国梦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 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想观点, 打开了理论创新发展的宽广视野,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鲜活力量。”[22]

中国梦明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彰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美好夙愿, 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 最具广泛性和包容性, 是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思想。刘奇葆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习近平同志提出和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中国梦, 这是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战略思想, 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23]

参考文献

[1][15]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2012年11月29日) [N].人民日报, 2012.11.30, (1) .

[2]以“中国梦”凝聚中国社会正能量.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3.1.14.http://theory.gmw.cn/2013-01/14/content_6358515.htm.

[3][6][9][11][12][1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3月17日) [N].人民日报, 2013.3.18, (1) .

[4][8][13]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 2013.4.9, (1) .

[5][18][21][22][23]刘奇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N].人民日报, 2013.7.8, (6) .

[7]习近平.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013年5月2日) [N].人民日报, 2013.5.5, (1) .

[10]毛泽东.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M].毛泽东文集 (第7卷) :162-163.

[16]习近平.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2013年3月25日) [N].人民日报, 2013.3.26, (1) .

[17]习近平同奥巴马总统共同会见记者[N].人民日报, 2013.6.9, (1) .

[19]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 (2013年1月1日) [N].人民日报, 2013.1.2, (1) .

篇4:中国梦的当代内涵评述

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欧洲梦;世界大同梦

中国梦,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理念,也是一个具有复合型的理念。它体现了对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政治的关切,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括性概念。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使得不同阶层民众的社会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改革在给我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如职场腐败、贫富差距、食品安全、道德滑坡、环境危机,等等。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概念恰到其实,意义重大。通过“中国梦”这一高度富有内涵的理念提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 中国梦体现了中国自己的路径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之际、在多国斥吼的状况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宝贵精神。事实表明,中国人民如果不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状况,外来的理论思想不能够与中国实际的革命与建设相结合,中国就会出现屡战屡败的残酷现实。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领导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将其与中国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梦”的产生不同于“美国梦”、“欧洲梦”,它是一个在拥有悠久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慢慢形成的,它的产生绝非偶然。它体现了无数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强盛的夙愿,承载着一个曾经积贫积弱的国家发愤图强、自力更生的美好愿望,它与那种追求个人崇拜、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美国梦”是截然不同的。也与那种主张殖民扩张与物质享受的“欧洲梦”是不同的。“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脚踏实地、吃苦能干、不称霸不扩张,争取世界和平的道路。

美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不惜牺牲他国的利益来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从而无止境的侵犯别国的利益,以不足世界5%的人口消耗世界1/3的能源,这种消费模式是世界资源承受不起的,因此抑制与杜绝这种极端行为是每个国家应有的意识与责任。中国历来是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共同发展,面对社会别国国家的极端行为,中国都是力图做到协调一致,警醒本国民众。中国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力求“天人合一”、“和实生物”、“顺应自然”,以此避免像美国这样的“非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欧洲梦”以力图保护欧洲的整体政治经济利益为目标,以维护有利于欧洲发展的权利分配结构,甚至将捍卫欧洲式的生活体系作为其全部政治内容。与“欧洲梦”的发展路径相比较,中国的发展模式更利于本国的发展,更利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中国梦”的发展观更具普遍性,从而超越了“欧洲梦”的狭隘思想。

二、中国梦是人民大众的梦

中国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遐想。它是每个百姓的梦,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梦、安全梦、自由梦;是国家的和谐梦、富强梦、成功梦。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时刻以实现人民大众的权利自由为己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宣称,“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更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为是一个“联合体”。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共产主义就不可能实现。

中国有集体利益的优良传统,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重视集体利益的同时,也从未忽视过个人的利益。这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体制下表现的尤为突出,美国鼓励每个个人发展自身的优越性,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今天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已摆脱了极端集体利益的羁绊,将实现个人利益与实现集体利益完美的结合起来,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中国梦是“生态文明梦”

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用事实证明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世界工业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潜质发挥到了极致,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危机终于忍耐不住我们人类的肆意妄为,需要开拓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支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生态世界观”是生态文明的社会表达,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是一个必然实现的中国梦,是以创业文明、人格文明为未来导向的发展模式,是将生态、产业、伦理合而为一的文明状态。

“生态文明梦”不仅是一个理念,而且是一个文明理念。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分不开的,它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反应。

“生态文明梦”,是一种精神,它激励全国人民的创造活力;“生态文明梦”,是一种境界,它标志着中国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生态文明梦”是一种信念,它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生态文明梦”,是一个目标,一个激励人心、积极进取、惠及整个世界的伟大目标。

今天,我们已经养成了做梦的习惯,渴望为公共事业代言的普通民众也越来越多,他们希望将自己的“生活”与国家的“梦想”联系起来,加入到一起“做梦”的行列。然而实现梦想的道路和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前的中国现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的深水区、发展的瓶颈期,等等顽疾的攻坚期。“中国梦”,它是由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全国人民一起汇集起来的梦,它有着不同的意义、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观点,甚至包含着不解、怀疑、忧虑。我们正在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这条道路究竟多么难、多么崎岖,没有人能够知道,我们需要动员所以的勇气和力量,投入于实现中国梦的行列中。“中国梦”不是一个梦想,它是终将实现的目标。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细节,而不是空喊口号,我们要将这个伟大目标投入于社会实践中,体现在我们的文化、社会文明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金元浦.中国梦的文化源流与时代内涵[J].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2013.

[2]程美东.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J].文化建设,2013.

[3]伍景玉,王站星.中国梦语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篇5: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民族复兴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前提。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总书记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说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首先要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从这些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首先,大学生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再者,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我们还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认清形势,肩负责任: 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 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 20 年,是 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这个目标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 过努力能够实现的。21 世纪的头20 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新的技术革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性;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丰富的资源更充分更有效地用于经 济发展;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 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是具备的,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在改革和发 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 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 们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

同时,深刻意识到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自身的历史 使命。回顾20 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振兴中 华的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潮头,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终于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 之路,并且为其自强、自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更是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你们有一切机会学会为建设社 会主义所需要的本领,你们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只要你们方 向正确,你们的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受到珍视,都应当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江泽民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 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从现在起到 21 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 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正 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再经 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建国 100 周年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胜利地得到基本实现。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 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6: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没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捉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

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

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有着各自产生的历史条件、各自的针对性、各自的理论侧重点以及各自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但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后来形成的理论则是在前面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我们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联系起来进行学习、理解和运用,任何把它们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它们之间不仅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更是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立足于新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的关系。从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形成的实践基础来看,这几大理论成果是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将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而创立出来的。而党的事业既面临着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了解决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5,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篇7:中国梦的理解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共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种理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民族复兴的宏伟指向。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有了认知认同,我们才能更加自信、自觉、自强,努力建设强盛、文明、和谐、美丽之中国。

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也充分证明了只有选择中国道路,中国的发展才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凝聚着共和国成长历史的持续探索,凝聚着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雄厚基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支撑。

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民族之魂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源泉,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改革开放不仅促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入新的境界,而且促使中华民族孕育已久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追逐梦想的民族,中国梦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追逐梦想的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

民族的振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在愿望,只有民族复兴才能带来人民幸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民族振兴的最后落脚点一定是人民的幸福。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公平、政治清明、法制健全、人民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才是中国梦的终极目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是中国的国家梦,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篇8: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首先,中国梦凝聚着中国人民希望国家富强的美好夙愿和诉求。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和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五千年雄厚的历史积淀了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荣辱观。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实现中国梦,使每个中国人民都可以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创造让每个中国人都幸福愉快的生活,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新姿态。

中国梦连接了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连接了大家与小家、国家与个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二、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了新导向

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道路决定命运,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中国梦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导向,指明了新的方向,赋予了新的目标和意义。中国梦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美好的夙愿,为中国人民以更加亲和的方式勾勒了一副可以实现的美好愿景。“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从话语体系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换,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一个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理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2、为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力量来源

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引擎,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容小觑的重要力量。我国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虽然在强大,但是还不够强大,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存在许多问题与矛盾,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梦描绘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描绘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宏伟蓝图,最大限度地兼顾和包容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把全国人民更好地凝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三、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1、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提出我们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要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道路为中国梦扬帆领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功,显示了其正确性以及在今后发展道路的生机与活力。习总书记也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支撑,中国梦就不是海市蜃楼,就更加有了可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们群众的主体地位,这就为实现中国梦寻求到了力量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塑造了美好的国际形象。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使人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精神生活更加愉悦,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健康,中国梦的实现才更加有方向和基础。

2、重视民生是中国梦的现实温度

中国梦是一个有待孵化的蛋,那民生就为孕育这个蛋提供了现实温度。民生与国计是密不可分的,民为国之本,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等问题,GDP对于民众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经济的发展最终还要落到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上。民生不是一种赐予,而是一种基本权利,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有赖于政府充分重视民生。中国共产党一直充当着解决民生、为人民谋福祉的角色。在不断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快速增加的基础上,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3、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之上的。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极其严峻,环境保护工作极其薄弱。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等极端气候、水污染、土地荒漠化、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垃圾污染等都使得蓝天白云成为一种奢侈。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实现这个梦的伟大征程上必须在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上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过自然,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梦是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要让绿色中国绽放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四者缺一不可。建设美丽中国既是每个人的梦想,又是每个人的责任。

摘要: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定义“中国梦”,即实现伟大复兴,而且表明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可大可小,大到国家复兴,小到每个人的小梦想。中国梦以其更平易近人的风格,更易接受的理念成为了我国今后发展的一面旗帜。“以小汇大,聚沙成塔”,每个小梦的实现最终会推动中国复兴梦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秋石.中国梦汇聚磅礴正能量[J].求是,2013(04).

[2]“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学习时报,2013-03.

上一篇:2022年元旦春节食品安全大检查下一篇:简单短小英文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