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4-05-08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精选6篇)

篇1: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 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位列居民最关注的十大热门话题前三位。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关键词:食品 安全 添加剂 绿色食品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按照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诱因和解决方式的差异,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主要表现在种养殖源头污染、食品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等。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11.60-2.93% 股吧 研报]的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我国13亿多人口每天消耗20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众多的食品供应商具备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难以符合安全标准。调查显示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平均达到20%左右。

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长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出栏时间缩短至2.5〜4个月,凡此种种严重违背了生物学的种植和养殖规律。更有一些不法生产商逆食品安全法规而行,在食品中加入不利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此类案件数量的持续上升,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科技与商业伦理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类是因为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未被发现继而进入消费环节。我们把这一类原因统称为技术问题。随着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和酶制剂等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关于应用风险和食品安全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更谈不上对食品进行普检。而国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主要集中在这一类,新的动植物病菌在造成实际负面影响之前往往很难被检测发现,以美国为例,食源性疾病每年导致7600万人生病,325000人住院治疗,5000人死亡,其中已知的食源性疾病超过250种,绝大多数是各种细菌、病毒与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疾病。

第四类是因为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或者徇私舞弊,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继续扩大。从理论以及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改革实践看,食品安全监管无疑趋向于专业化、公正性和独立性。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体系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机最后进一步形成监管变革的动力机制。近三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和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监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尚未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

二、食品安全频发原因

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对于影响巨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而言,危害不仅仅局限在受害的消费者,而往往还会延伸到行业和国家声誉的层面,从而具有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危害,却没有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即出现了市场失灵。

第一个负外部性在于食品安全事件对于经济和民生的冲击。如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业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大量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受到影响。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从2008年的35万吨猛增到60万吨。国产乳业元气大伤,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在事件发生后,进口奶粉一年之内数次涨价,每次涨幅在10%以上,国内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第二个负外部性在于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大影响了民众的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当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不安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转化成对国产食品和官方声音的集体不信任,这会进一步增加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交易成本。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计的数据,2010年全国各级监管部门主动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500万户次,共查处13万起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但官方公布的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6%,官方和民众的反应落差就此形成。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还涉及境外,给我国形象及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三、食品安全产生原因:政府监管的着力点和缺陷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由乱到治的过程,最重要也是责无旁贷的力量来自于政府监管。从保障经济秩序和民众健康的角度出发,政府对于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诱因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办法。针对前文提述的第一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监管重心主要在于细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卫生环境要求,通过市场手段鼓励兼并重组和产生升级,加强对生产源头的监督,在注重保持中小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的基础上实施适当的行业准入等。总的来说,就是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方法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对于为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改变食品质量造成第二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问题,监管思路是“明晰规则,严明法治”。即尽量明确食物中允许投放的添加剂含量,对于暂时无法判断化学特性及对人体危害程度的非食用物质,设定最大允许的残留标准;其次强化食品标签的标准化制度,特别是对于添加剂含量和实际不符的食品要纳入召回范畴;最后是明确食品标准的制定机构和授权机制,目前我国食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彼此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了标准之间的交叉重复和规制盲区。

对于检测监督力量不足导致的第三类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保证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其次不断检讨检测项目的完备性并把结果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第三加强食品检测的频率,建立向重点经营单位派驻检测员制度并实施交叉轮岗,这些相对成熟的机制在美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是可行有效的。

对于政府监管而言,最重要也是目前最应该改善的地方就是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执法,这是应对第四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2009年6月1日,中国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从立法角度奠定了现代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的基础,并确立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框架。尽管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配套法规和综合协调制度,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分工优化和协调配合还需要时间检验和调整,但毕竟我们在立法方面已经确立了基本的法制框架。但显然这才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步,对于食品产业链上众多利益掺杂的警惕使我们对于严明的执法更加期待。

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措施

鉴于国家立法层面已经出台了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基本大法,并致力于在此框架范围内进行监管体系和法律细则的完善,我们将重 点围绕制度建设的弱项进行阐述。1.强化对食品安全检测监督结果的定期公开制度。对于不同区域的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灵活选择适用区域和人群,通过公开的渠道向大众公布。例如,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1976年11月创办了一本面向大众的杂志《选择》,该杂志不接受任何商业广告,内容主要是专业的检测报告,所有的检测结果均为工作人员从市场上自购的商品,不允许由企业提供获得,企业在测试完成之前绝对不会得到产品即将进行测试的通知,如果采购人员和检测人员向所测试产品的企业泄露了相关资料或者接受馈赠,将触犯相关法律,并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在各部门综合协调监管的基础上推进监管的专业化。2010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初步建立了由国务院、地方政府、食品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新闻媒体等组成的复合型、立体型监管体系。这个监管框架与美国由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综合协调,多部门具体负责的综合性监管体系比较类似,不同的是,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事实上是独立的监管主体,农业部负责动植物检疫,环境保护署负责监测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各部门之间使用备忘录作为协调机制。相比之下,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涉及了质监局、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管理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应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的适度专业化,并完善地方政府综合协调机制。

3.强化执法检查,提倡制度刚性化。对于执法部门的监督在国内外都是一个难点问题。为保证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安全,应逐步建立食品追踪识别标志制度,对食品安全的自检、抽检记录都有据可查。我国在《食品安全法》中规定有违法行为无须造成后果也可以定罪,是希望增加违法成本和震慑犯罪,但执法机关对于具体认定和执行尺度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为了对执法部门形成有效制衡,客观上需要强化执法检查,严厉追究执法机关不作为和徇私舞弊的责任。

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和消费者保护机制。公众参与程度的差别,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最大的不同。我国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通常会求助于消协。但各地的消协都挂靠在工商行政部门内部,由同级工商部门主管,削弱了消协作为法定职能非政府机构的独立性,难以协调物价、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诸多部门的关系,也限制了其社会公信力的发挥。而国外的消费者维权组织不仅数量众多,甚至通过自身力量推动了国会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改革。在香港,消委会的委员由行政长官亲自任命,并在媒体公布,任期两年,其运作保持高度透明,可让公众问责,独立处理来自消费者的投诉和其他各种事务,处理结果不需要向政府通告,对经营不当、屡教不改的商家,消委会会公开商家的名字。总结国外消费者保护的经验,我们认为只有广泛激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权,充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切实维护受害消费者的权利,食品安全问题才不会在朗朗青天之下遁于无形,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身试法。

篇2: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本周,关于“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消息源于2009年住建部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的普查,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仅为58.2%。媒体人杨永平微博讲了个故事,或许只是个段子:某自来水厂带瓶自来水去荷兰参观人家的自来水厂,并请他们检测。结果是,重金属严重超标,达不到欧洲污水排放标准。

段子未必可信,但折射了国人对自来水危机的心态,而自来水危机,又应置于普遍的食品安全危机中。有网友戏谑说:中国人就是一张化学周期表——2006年,苏丹红;2008年,三聚氰胺;2009年,瘦肉精;2010年,地沟油;2011年,染色馒头;2011年,牛肉膏;2011年,毒豆芽;2011年,塑化剂;2012年,皮鞋胶囊;2012年,人造猪耳;2012年,“农残”茶;2012年,甲醛白菜;2012年,蓝矾韭菜……

新鲜韭菜上竟有蓝色粉末,摸一摸还会染蓝手指。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南京市民在市场里购买到了“蓝矾韭菜”,商贩为了保鲜而给蔬菜喷上了蓝矾水,过量食用可能造成铜中毒。最近的蔬菜界有点热闹,先是传出卖白菜的菜农为保鲜而在白菜上喷上甲醛,当百姓还在思考怎么应对甲醛白菜的时候,蓝矾韭菜又来了。近日一些不法菜贩为了给韭菜保持保鲜,竟在在韭菜上喷蓝矾水。专家表示,蓝矾吃多了会腹泻,严重者甚至肾衰竭而死。“蓝矾是一种工业化学原料,在和蔬菜发生反应的过程中会渗入蔬菜中,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一次食用多量可能造成呕吐、腹泻、黑便等症状,导致急性胃肠炎、黄疸,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南昌、沈阳、郑州、大连等城市均作了市场调查,未发现蓝矾韭菜。关于“猪肉白菜炖粉条的忧郁”的一则凄凉段子也在微博广传。问:“粉条,怎么只你一个人来了”?答:“猪肉前些天出了事,来不了;白菜这两天也出了事,也来不了……”不过,网友迅速补充说,粉条也来不了啦,请自行搜索“墨汁粉条”、“硫磺粉条”。

“易粪相食”,话糙理不糙,我相信能得到社会广泛的共鸣与认同。自己制造的垃圾食品,自己当然不会吃的,但是,当我们被垃圾食品包围、蒙蔽时,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食品。譬如,我不吃含工业明胶的果冻,却难免不吃工业明胶造的胶囊;你不吃含瘦肉精的猪肉,却难免不吃地沟油;你不喝有毒的牛奶,却难免不喝含农药残留的茶叶……无论愿意与否,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现在我们吃的有些不是食品,而是垃圾;我们身体补充的不是营养,而是“毒素”。当“问题食品”呈泛滥之势时,“易粪相食”堪称现实生活的形象写照,这是国人共同的悲哀。更让国人费解和愤懑的是,虽然我们已经到了“易粪相食”的尴尬境地,虽然三聚氰胺、“大头娃娃”等食品安全事件震惊中外,但“问题食品”还是频繁曝光,行政机关部门的市场监管依然乏力,十几个“大盖帽”管不住一根有毒的豆芽、一桶地沟油也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外原因;既有生产者问题,也有消费者、监管者问题。下面我门就从几个方面简单讲一下。

1.源头控制不严:食品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原材料直接来源于农牧渔业,农牧渔产品的质量状况决定着最终食品的质量水平。但是,在农牧渔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都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在牧业和渔业,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和违禁药品的使用,饲料添加剂的不安全使用等,都会使有害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并随着动物的生理活动,在动物体内产生富集。这些富集了有害物质的动物体本身或者动物生产的蛋、奶等产品必然不符合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2.生产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一心向钱:对于一个负责任的食品企业而言,提供安全的产品应该是他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要追求利润,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都十分严格。相对而言大企业控制严些,但是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所谓大企业的严格质量控制形同虚设。大企业如此,而不少的小企业呢,质量安全问题更多,大多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更有一些不法食品生产者为了短期的金钱利益,置消费者生命安全与不顾,擅自使用各种化学方法“伪装”或“美化”产品。

3.消费者: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消费者维权难。对食品安全引发的消费者权益损害,消费者却面临着索赔难的困境,在与经营者交涉中,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其原因在于,食品发生质量问题,责任不易认定,消费者举证存在困难,经营者往往推卸责任;鉴定费用高,面对高额维权的成本,消费者往往采取自认倒霉的态度;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过程中索证难及自身索证意识差,也是造成权益受损后索赔难的重要原因。

4.管理部门:多头管理。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我国媒体曾批评《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食品安全监管引人关注》,对于多头管理的危害,消费者有目共睹,出了问题,哪个部门都有责任,哪个部门都不负责,所以,有必要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

5.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对于食品进行免检,是执法部门最大的不作为,其次还有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处理慢,推诿扯皮现象比较突出。

6.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一方面,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中国的《食品卫生法》规定,对违法企业只能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一般都是在 3 万元以下),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可见,中国法律中对食品犯罪的处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都要轻得多。这样轻的处罚,使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比守法成本还要低,所以这对于打击制造低劣、伪冒食品者几乎起不到威慑作用。

7.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盲目跟风报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有头无尾,过度膨胀了某些所谓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恐慌。

8.转基因食品大量上市,安全与否尚未知,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食品安全埋下了一个潜在的炸弹。例如,我国大豆市场以及与此相关的大豆制油企业几乎全部被外国尤其是美国控制,转基因大豆油和其他大豆制品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食品领域一定的比重,所以它的影响也是极广泛的。一旦转基因食品爆发问题,那么后果不可想象。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对策

1. 强化企业责任:作为一个食品企业,生产安全的食品,不仅是它长期生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基本道德。因此,必须严格按照食品标准生产和加工食品。要建立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质量监控,不能仅仅把重点关注在最终产品的监测上,而是要对原辅材料的供应、食品加工、流通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控制,建立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种植或规模养殖,控制原料质量。

2. 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集成食品安全管理主体,变多头管理为责任主体明确的单一垂直管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要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强源头控制,治理环境污染,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农牧业中化学制药的使用,保障消费者获得安全的食物供应。

3. 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对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

篇3: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引言

2008年9月, “三鹿毒奶粉”事件致使全国近5万名婴幼儿患病, 150多名发生肾衰竭。同年10月, 大连韩伟养鸡有限公司的鸡蛋中也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此类事件早已让中国的食品安全声名狼藉。食品安全问题已不仅仅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更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关系的健康稳定。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如何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一个管理问题。

国内文献中, 何坪华、凌远云、周德翼 (2009) 从价值链生成机制角度分析了其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行为的影响, 并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提高产品门槛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肖玫、袁界平、陈连用 (2007) 在分析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时, 细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处理、流通等过程中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国外文献方面, Swinbank (1993) 提出由于食品安全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会日益注重食品安全。这些研究, 一般都属于定性分析或经验介绍, 缺乏深入的理论层面分析。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 深入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对于进一步认识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食品安全概述

(一) 食品安全定义

1984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题为《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件中, 曾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同义词, 都定义为“生产、加工、贮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 有益于健康, 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的条件和措施。”本文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活动环节中, 符合国家强制质量标准和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不存在任何可能造成急性、慢性或潜在性威胁或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致消费者病亡隐患。

(二)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1. 从生产者角度出发分析。

食品生产加工是个复杂的过程,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源自整个食物链, 也可能源自农田、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以及消费者自己的加工环节, 即“从田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基本因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 如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 违规使用农药、兽药, 滥用植物激素都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加工处理过程中, 不法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 滥用食品添加剂、化学成分, 使用劣质原料。如生产白酒用工业酒精勾兑, 违禁使用工业盐腌制泡菜, 色素勾兑碳酸饮料, 生产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等;食品的流通过程中, 经营企业因贪图私利, 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 或者对变质腐败食品进行再加工以欺骗消费者。如南京冠生园用陈年月饼做汤圆等。

目前, 我国企业进入食品生产部门的经济门槛较低, 食品加工企业多为小而散的作坊式加工企业, 企业经营规模小, 生产条件简陋, 使用设备陈旧, 人员素质偏低。由于不安全食品链本身具有较强的价值链增值能力, 众多的小企业趋向于选择生产劣质食品, 以降低经营成本, 最大限度扩大利润。同时, 作坊式加工企业对资金的要求不太高, 使之具有较为灵活的进退机制, 这也使得政府监管部门难于对其进行监管。

2.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分析。

一方面, 由于消费者知识的有限性以及信息优势方对信息的垄断, 导致市场失灵现象发生。市场失灵的经济学本质是信息不对称,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生产者和销售者对食品质量所拥有的信息要远远多于消费者, 消费者可能熟知自己经常接触的几种品牌, 而对市场上大多数食品品牌的质量安全则完全无知或知之甚少。消费者要了解某类食品的质量状况, 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调查, 而这样就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 因此, 构成了交易者搜寻市场信息的障碍。

另一方面, 理论上由于食品安全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 (Swinbank, 1993)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日益注重食品安全。但是, 当前我国大部分居民生活水平并不高, 受个人收入水平和“绿色食品”不菲的价格水平的制约, 庞大的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对廉价食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厂商往往通过价格而不是质量取胜, 低质的食品相对价格低, 厂商能够据此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消费者对不安全食品偏低的抵御防范和责任追究能力会导致市场“用脚投票”机制失灵, 进而进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恶性循环之中。

3. 从政府监督者角度出发分析。

政府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者、监督执行者, 对食品市场起着及时监管、积极引导的作用。由于消费者与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了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 公众不能够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政府团体的监督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政府失灵, 即政府不能有效及时发挥其监督作用时, 食品安全问题就可能发生。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失灵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法律法规、标准缺乏完整性。食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标准是政府监督的基石。中国未颁布食品安全法 (草案) 之前的法律体系, 包括《食品卫生法》、《质量安全法》并非以食品安全为目的构建而成, 其中并未包括为各国一致认可的确保食品安全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例如, 风险分析原则、预防性原则、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等, 法律法规缺乏完整性。这些都可能造成监管过程中的职能缺失。

(2) 食品质量的检测体系、认证体系不完善。一方面, 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太老太少, 未与国际接轨。如我国食品卫生法制定于1995年, 其中仅规定了291条食品农药残留指标, 而国际食品法典则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另一方面, 我国食品标准又太乱, 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标准间重复交叉、层次不清。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是保障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缺乏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又容易导致各个执法部门法出多门、各自为政现象的发生。

(3) 多头管理, 职能交叉, 权责不统一, 地方政府监管不作为。食品监管的多头管理指的是, 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都依据各自不同的标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监管。职能交叉是指监督管理体制上存在多部门间的模糊地带。多头管理和职能模糊交叉使得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 权力责任不统一, 造成遇到问题又无人管理的混乱局面。地方政府的监管不作为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 由于地方政府有权制定自己的规章和标准, 而地方的食品安全管制机构都是地方财政供给, 使其更可能关注本地区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 地方各级管制机构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协调统一, 跨地域食品安全管理职能缺失。

(4) 缺少知识全面的监督管理队伍。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已有50多年的历程, 现有的卫生监督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很多, 但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人员却寥寥无几, 甚至是缺乏, 特别是缺乏县一级的执行卫生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就导致许多技术问题的处理过于简单, 监督力度不够。

三、政策建议

(一) 建立由于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失职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处罚赔偿机制, 积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坚决实施食品安全事故问责制度, 只有这样, 才可以确保各项食品安全管制措施的全面执行。食品安全事故问责制度的核心在于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只有权责分明, 才能提高责任人的监管意识。

(二) 加大对制假企业的处罚力度, 同时对部分企业实施减税政策, 支持其技术设备的改良。

提高对违规生产经营者的惩罚力度, 能够着重打击其提供缺陷食品的积极性, 直接有效地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监管效率。对高新技术食品企业采取减税政策, 支持和鼓励此类食品企业设备的改善以及技术的引进, 降低企业质量改善的成本, 降低其因专用资产而提高的经营风险。

(三) 加强中央和地方食品监管部门的协调, 明确各部门权责范围, 有效降低政府食品监管的成本。

政府应积极解决监管部门间分割与不协调问题, 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 加大部门间的协调力度, 提高食品安全管制的工作力度与效率。

(四) 建立健全消费者与企业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加大政府监管工作透明度、公众参与度。

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 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知水平;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力量不断完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间互动的信息收集及披露制度, 建立政府评价、行业评价和社会评价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提供食品安全公共信息平台, 以便消费者尽快了解更多更新食品安全信息, 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现象。

(五) 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成果、技术的储备以及监管人才培养, 加快高校食品安全评估方面的技术成果向公司企业的转移。

篇4: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高校教师 工作应激 社会支持

2007年12月5日13时一个鲜活的生命走了。“在正午,一个尼采式的时间,他从高空坠落”。对处于事业和学术鼎盛期的余虹来说,没有人知道他最后时刻面对世界的独白是什么;但是有一点却是十分肯定的,就是在余虹教授坠楼自杀的背后折射出来的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教育界及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更多呈现内隐性和变形性。邱秀芳、张卫、姚杜鹃研究发现:高校教师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相对较多,但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的教师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差异显著;应对方式对教师的自评健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解决问题、求助等应对方式有助于高校教师良好心理状况的发展,而自责、退避、幻想等应对方式则会阻碍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靳娟、靳静毅的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中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十几年来,国内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报告尽管数量不多,反映的问题却相当严重。2004年,河北省一项关于高校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表明:高校教师中有68%的人感到工作压力大,有22%的人甚至认为压力“巨大”。2005年,广东省教育工会对全省19所高校近万名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仅一成人群基本健康,约七成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

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1. 躯体化症状

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躯体化(指心理冲突通过躯体反应表现出来)、强迫、焦虑和不安。从主观心理体验来看,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沮丧、失望、淡漠、敌对、耐挫折能力差等。而心理上的问题又会导致许多人产生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如失眠、食欲不振、腰酸背疼、恶心、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痛、晕眩等。工作应激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肾上腺、去甲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肠胃失调如溃疡,身体受伤,身体疲劳,心脏疾病,呼吸问题,汗流量增加,皮肤功能失调,头痛,癌症,肌肉紧张,睡眠不好。问题在于教师往往会关注于自身的躯体症状而忽视了躯体症状背后的心理因素。

2. 人际关系问题

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艰巨任务。人际交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状况是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种种原因导致一些教师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使他们经常感到压抑、情绪低落,有较强的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等,由于人际关系淡漠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3. 工作应激

当工作要求超过个体的应对资源时工作应激就产生了。应激主要指伴随有心理和身体症状的短期适应过程。在工作应激状态下个体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迷惑和急躁,疲劳感、生气、憎恶,情绪过敏和反应过敏,感情压抑,退缩和忧郁,孤独和疏远,厌烦和不满情绪,精神疲劳和工作低效,注意力分散,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症状。

4. 职业倦怠

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一词,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的在情绪、情感、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是适应过程最后的崩溃阶段。其原因是工作要求和个体应对资源的长期不平衡或延长的工作应激。其中有六个较为明显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理枯竭。主要表现为,感觉身体能量被耗尽了,总是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经常生病。第二个特征是才智枯竭。它会让人有一种空虚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工作的需要。第三个特征是情绪衰竭。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情绪烦躁、容易发脾气、容易迁怒于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第四个特征是价值衰落。表现为个人的成就感下降,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导致工作积极性的一再降低形成恶性循环。第五个特征是去人性化。去人性化直接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消极、否定、猜忌和不信任。这种态度既有对同事的也有对家人的。第六个特征是攻击行为。攻击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无辜人的情况;另外一种攻击是指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倦怠的情况下出现自杀。

5. 自杀问题

高校教师自杀现象已经得到了广大媒体、民众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最近二年的高校教师自杀案例就包括:中山大学欧阳洁,北京师范大学文力和中国人民大学余虹。高校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肩负文化传播和价值传播的双重使命,高校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优秀价值观的倡导者、优秀典范的代表。然而在高校教师层层光环的背后,人们很少看到高校教师的心理危机和内心的困惑与挣扎。高校教师职称聘任制使教师的终身任用制和专业职业技术职称的终身制都被打破,有的地方取消了职称评审。教师面临的科研压力、教学压力陡增,又由于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特殊性,他们很少有机会和别的教师做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当面临重压的时候,有的人可能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

二、高校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

1. 宏观层面

首先,社会变革、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和传媒的快速普及、文化的东西交融、价值的多元化、个体的日趋独立与开放,使现代化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和困惑。作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教师群体,无疑成为最深刻的感知群体之一。社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一方面摧毁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知识权威形象,同时又增加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压力。

其次,高校教师聘任制是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的重大改革,会对教师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聘任制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调适,就有可能发展为心理疾病,对教师身心产生更大的损害。因此,作为教师应学习一些心理自我调适的技巧,保持健康的心理。

再次,学校的管理和制度对教师各方面工作的影响都非常大。学校热衷于量化管理,制定了严格、详细的各种检查、评比制度和规定,这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和积极性的发挥,也由此给教师造成情绪上的对立,带来压力。学校制度的改革也是影响因素。比如目前大部分高校所推行的教师博士化、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及要求所有教师都申请课题,使得教师工作量超负荷,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实验室和办公室里,缺乏适当的休闲时间,不管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对教师有很大的影响。

2. 微观系统层面

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人格特点。人格是指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人的人格心理结构中,个人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调节和控制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人格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能自我肯定。他们经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对别人的评论很敏感,常常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不能正视自己,认为自己被伤害,怨天尤人,怨恨自己不如人。二是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这种人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缺少安全感,对自己缺乏信心,因而拼命工作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地位。三是自我谴责。自我谴责的人常常会把一些实际上超出控制范围的事情坚持认为是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应该对突发情况有先见之明,应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应更多地承担义务,应工作得再勤奋一些等。

其次是教师自身的认知特点。高校教师某些自身认知特点也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据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理论(ABC理论),在人们情绪产生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因素,就是诱发情绪发生事件(activating events)、人们对所发生事件的相应信念、态度和解释(beliefs)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对于高校教学改革以及一些生活压力事件,部分高校教师在认知上出现偏差,因此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再次是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特点。在1984年,R.S拉扎鲁司和弗克曼最早将应激策略分成两种基本的类型: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和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或者说能动的/积极的应对策略包括认知的应激和行为的应激两种形式。主要的认知的应激形式包括,对有关问题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计划,采取决策。行为的应激包括寻求信息,加大个人达到目标的努力,征集同盟者,寻求帮助。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关注和强调的是与问题相伴而生的情感而不是环境压力源本身。反应、祈祷、锻炼和寻求情感的支持都属于这一维度。反复地思考这一痛苦的感情属于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虽然这些策略不会经常奏效。回避性的应对策略是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的一部分。这样的策略包括否认,对压力源行动上的防范,责骂他人和为了减少紧张而用药。按照这一划分标准,高校教师在应对压力时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负性的情绪体验和身心健康问题。

三、高校教师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1. 个体层面

第一,高校教师要积极主动调节自身的认知。根据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认知和思维。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也很难保证其认知的完整性、正确性,也会出现许多不正确认知。如任意的判断,选择性概括,个性化,贴标签或者错贴标签,过分概括化,“全”或“无”的思维等。通过识别、检验和修改这些错误认知,高校教师能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行为。

第二,帮助个体应对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提高个体的胜任力和应对技巧。高校教师要有自我保健意识,要去习得自我调节的方法(压力调节、放松技术、呼吸放松训练、运动减压、瑜伽训练、音乐疗法)。通过这些方法缓解压力,有效放松,从而使心情舒畅,身心健康。

2. 微观系统

第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家庭也是为高校教师提供社会支持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其作用是一般的支持系统无法比拟的。高校教师应该多和家人沟通、交流,这一方面增进了和家人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又是构建自己家庭社会支持的重要手段。

第二,参加互助型群体活动。在国外,互助型群体如酒精成瘾互助者协会、癌症患者互助者协会在应对危机和压力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国内,类似的互助型协会还不多见。但是,高校教师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压力模式可以促使高校教师组织并参与到类似的互助者协会中,如教师应对压力互助者协会,通过团队成员的互相帮助应对压力,得到身心的和谐。在这样的团队活动中,高校教师也可以学习和锻炼人际交流技巧。

无论是家庭层面,还是互助型群体层面,其目的都是帮助教师构建一个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高校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对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3. 组织层面

第一,高校也要开展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员工心理援助项目(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最早应用于企业中,是企业通过第三方向其员工免费提供的专业的并且能够绝对保护隐私的咨询项目。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员工心理援助专家可以为员工和企业提供战略性的心理咨询、确认并解决问题,以创造一个有效、健康的工作环境。通过对员工的辅导,对组织环境的分析,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处理员工关系的死角,消除可能影响员工绩效的各方面因素,进而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处理的问题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健康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经济问题、情感困扰、法律问题、焦虑;工作问题有工作要求、工作中的公平感、人际关系、家庭/工作平衡、工作压力及其它相关问题。所以,为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在高校开展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是必要的。当然,考虑到实行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成本,该计划在高校的实施可以由各个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来负责。

第二,高校要开展针对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现在各个高校开始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而针对高校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基本上没有。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作为高校教师缓解压力,习得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和沟通模式,培养正确的合作和竞争意识,获得自身心理成长的良好平台。

4. 宏观系统

第一,要为高校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在当前大扩招的快速发展中,很多高校在增加教师工作任务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高校管理者更应该给高校教师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应该尊重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精神需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和宽松的人文环境,使高校教师始终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宽松的人文环境中,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运用激励手段,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价体制,综合授课质量、学生评价、科研成果等多项指标对教师进行评价,避免片面化、极端化。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发展机会等,有效地减轻教师压力,增强其职业成就感。

参考资料

1 邱秀芳,张卫,姚杜鹃.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靳娟,靳静毅.北京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6(5)

3 鲍道苏.高校教师压力大健康状况堪忧[N].中国教育报,2004-10-06(1)

4 陈国英.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心理自我调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 龙怡静.论激励机制在高校青年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文化教育研究,2004(1)

(作者单位:王广新,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王艳芝,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篇5: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5、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2、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3、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推进体制改革 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集中原来分散的卫生监督职能,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5、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篇6:浅谈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

二、造成城市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的原因

1、驾驶员素质良莠不齐,安全隐患多

2、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3、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

4、交警队伍力量薄弱,难以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

5、经费、装备和科技投入不够,科学管理手段落后

三、改善交通安全的现状,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对策

1、提高驾驶员的素质

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3、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的配置,不断改善道路条件

4、加强交警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管理力量,提高政府整体管理交通水平

5、加大投入,改善装备,提高科技监控能力 浅谈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内容提要:

观我国道路交通的现状,近两年来,虽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笔者就严峻的交通事故形势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人、车辆、驾驶员、交通事故、道路安全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汽车数量持续增长,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据相关是数据统计,交通事故与死亡人数稳居世界第一。就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数减少7806人,下降8.7%;受伤人数减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3.0亿元,下降19.5%。其中,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交通事故1472起,造成5781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21起,下降13.2%%;死亡人数减少1007人,下降15.2%%。发生一次死亡五人以上交通事故266起,造成1756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60起,下降18.4%%;死亡人数减少488人,下降21.7%。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2起,下降31.6%%;死亡人数减少169人,下降30.2%%。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5.1,同比减少1.1。2008年1至9月份,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5319起,造成50682人死亡、22948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0.1%、12.7%、21.2%和14.5%。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3起,同比持平。奥运会期间(8月8日至8月24日)和残奥会期间(9月6日至9月17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和2.6%。近两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造成城市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的原因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驾驶员素质良莠不齐,安全隐患多。近几年我国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驾驶员考试领取新的驾照。有一部分学习驾驶的人平常并没有按严格的规程进行驾驶技术训练,却在“驾考”时想方设法找路子、托关系,而某些地方的驾照发放部门屈从于关系或利益,把关不严甚至徇私舞弊,让那些不学无术之士一样拿到驾照。孰不知放出一个不合格的驾驶员,就等于放出了一个“马路杀手”。据相关数据统计,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一半以上系因无证驾驶员、低驾龄驾驶员交通肇事所致。另外,驾驶员素质不但包括驾驶技能,还包括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对突发事务的反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驾驶员技术不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如何正确采取果断措施等都影响交通安全。驾驶员在行车中注意力不集中,休息不充分,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情绪不稳定,也会引发安全隐患,造成交通事故。

2、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相对较窄,群众的安全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机动车驾驶员违章行驶,盲目地违法超车、超速、超载;二是一些出租车、营运车司机“见利忘义”,见客招手随意停车,甚至不靠边、居中停车,严重影响交通秩序;三是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电动车)不走非机动车道,随意性大,抢占机动车道,见空就钻,导致车辆碰撞现象频频发生,造成道路拥堵;四是行人为贪图一时便利,不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天桥,随意翻越护栏、横穿路口,任意横穿机动车道,翻越中间隔离带等现象十分普遍。五是群众缺乏对交通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甚至以为是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是故意刁难,从而不支持、不配合交通管理工作。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不认为交通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六是从众心理、省能心理、省时心理和侥幸心理严重。

3、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刺激交通需求的增长,使道路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给我国的交通设施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长,远远超过交通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致使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特别在城区,由于占用道 3 路网容量相当大的小汽车的快速发展,行车难、停车难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加上一些道路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交通影响分析,线形设计不合理,道路间衔接不科学,缺乏足量的配套的措施、交通管理措施、停车设施等,容易形成交通安全隐患;一些道路未设隔离带、或隔离带开口过多,车辆、行人混行现象严重;各地区道路线形、道路结构设施不一,客观上给过境车辆的驾驶员适应交通环境带来难度;道路标志表线设置不科学、数量不足、设置不连续;道路周边的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没有和交通安全混为一体,设计标准和实际不协调,所有这些必然导致交通事故层出不穷。

4、交警队伍力量薄弱,难以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近年来,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但交通管理队伍建设速度却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致使交通警力严重不足。由于警力不足,一些交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影响身体健康;由于警力不足,使许多法律、法规以及上级规定的职责、任务无法履行或履行不到位;由于警力不足,乡村道路长期处于失漏管状态。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道路安全畅通的任务更加繁重,道路交通畅通的形势更加严峻。交通警力严重不足的同时,一些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着态度不好、效率不高、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影响交警队伍形象;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艺术不高、执法质量不强、执法监督不硬、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有的交警不能严格履行执法程序,执法随意性大,重执法的法律的效果,轻执法社会效果,与群众发生冲突,产生不良的影响。事实说明交通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手段、方法、机制等,都已经不能适应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新形势。同时,我国交通管理人员素质、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与交通管理需求以及所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相适应的 知识型、综合型的管理人员。

5、经费、装备和科技投入不够,科学管理手段落后。国家对改善交通安全投入人力和财力较少甚至不投入,不能及时拨付必需的办公经费,造成交通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车辆装备、通讯装备等科技装备应用方面也相对落后。管理中科技含量低,高科技手段无法打面积推广应用,使交通管理部门再对日益繁重的交通管理工作任务,常年只能以“人海战术”为主,管理效率难以提高,这种体力型的管理方法极不能适应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改善交通安全的现状,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对策

交通事故的严重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美国一位著名学者认为,它比消防问题、犯罪问题都严重,交通事故跟整个人类有关,每一个男人、女人、孩子或者婴儿,只要他在街道或公路上,每一秒钟都有可能死于交通事故。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预防交通事故的对策。我国也应该有自己的道路安全对策,笔者就以上说明的几点原因,提出相对应政策,以致有针对性地改善交通安全现状,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1、提高驾驶员的素质。人在交通事故中是主导因素,起决定作用。首先,源头管理是交通事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即把好驾驶员入门关,严格考试,遏制“马路杀手”。在驾驶员培训考证期间,管理部门不但要授之以驾驶技术、业务技能,更应该重视对新驾驶员的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其次,就驾驶员而言,应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坚决杜绝驾驶员超速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等违法现象。再次,驾驶员除了要有熟练的驾驶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及时克服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麻痹心理、急躁心理、紧张心理、刺激心理、在行车过程中遇到问题能适时地采取措施,需要立即决定时,应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在无法避免事故发生的,应以最小损失为前提进行处理。总之,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道路交通安全,亟需提高驾驶员整体素质。

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为了推进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进程,不单单要开展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宣传,强化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还要持之以恒的开展全民交通法规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在宣传方面,要更新宣传教育形势,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道德水平。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征文比赛、摄影等活动,广泛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要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对全社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再教育方面,交通安全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简单的做起。在学校给孩子设置交通安全课程,并组织参加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从小就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另外,借鉴一些城市的做法,大力提倡“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人让车,让出一分安全;车让车,让出一分秩序”等文明交通行为,明确路权观念,发展智能交通系 5 统,用规范的交通语言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即按照规定路线方向行驶,不闯红灯,不超速,不醉酒驾车,不横穿马路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形成大家都来关心交通安全、关注生命、自觉维护交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氛围。

3、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的配置,不断改善道路条件。通过对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采用交通信号线控和面控、规划路网结构、加固和加宽路面和路基等手段,增加主要干道道路通行能力,合理控制非机动车车流和行人人流,突出“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思想,进行公共交通和停车管理专项规划,避免车辆乱停乱放、节约土地占用,以有效缓解行车难、乘车难、停车难和行路难等问题。加强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整治,根据实际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科学分析,该改造的改造,该完善的完善,加快在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安装波形防护栏的步伐,把道路危险性降低到最小限度。做好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及可变信息牌的设置工作,如有损坏应及时补上,充分发挥交通安全设施约束、管理、服务和诱导的功能。完善警告警示等交通设施设置,确保交通安全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加强交警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管理力量,提高政府整体管理交通水平。面对当前繁重的交通管路工作,第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警力编制,适当增加警力。只有充实警力才能保证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第二、强化路面管理,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道路的管理,把有限的警力布置在所管辖的各个路段上,加强对路面的巡逻,提高交警的机动性和单兵作战能力,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第三、探索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制机制。建立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中小学生、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依靠群众的力量,实施自我教育和管理,并协助、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做好工作。第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切实加大对交通执法行为的督察力度,对群众反响较大的不文明执法,不履行职责放任特权车和关系车违章,以及对眼前发生的交通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依法执法的执法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第五、提高我国交通管理人员素质、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培养符合交通管理需求以及所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相适应的知识型、综合型的管理人员,以适应未来交通安全管理的要求。

5、加大投入,改善装备,提高科技监控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大交警经费投入,改善车辆、通讯等基础装备,增加科技管理装备等。没有了对交通管理的科技和装备的投入也是不能彻底解决交通安全这个问题的,让交警骑着自行车去管理“宝马、奔驰”,连喊带比划的形式管理现代化交通,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是绝不可能的。只有采用科学手段进行交通管理才是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出路。比如,在交通要道及十字路口设置电子警察,从时间上实现了全天候24小时对道路的监管。建立高效、实用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交通流量的有效调节作用,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建立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闯红灯拍照及违章检测系统,作为交通控制管理、疏导交通的辅助手段;建立交通信息采集诱导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以信息化推动交通安全管理现代化,加快建设运输车辆数据库、从业人员数据库、违章处罚信息系统等,及时掌握第一手运输信息数据。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使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通行能力大大提升,群众遵章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实现了管理上向科技要警力,提高了交警的科技含量。

上一篇:2018年重庆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下一篇:2010年上学期一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