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连云港城市景观建设

2024-04-17

论连云港城市景观建设(精选6篇)

篇1:论连云港城市景观建设

论近几年连云港景观规划建设

——以青年公园为例

摘要:连云港的城市景观建设(公园)发展是很慢的,虽然有个别小的公园,但由于时间太长,里面娱乐、景观、建筑等太过陈旧,参观人员稀少,百姓呼声也很高,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翻建或重建一个供市民娱乐的场所很需要,这是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必要建设。

关键词:连云港景观青年公园规划建设城市公园

公园,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玩、观赏、娱乐的园林。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资本主义初期的欧洲,一些皇家贵族的园林逐渐向公众开放,形成最初的公园。19世纪中叶,欧洲、美国和日本出现经设计、专供公众游览的近代公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地相继建设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城市的公园建设迅速发展,并创造出不同的地方风格。中国城市公园分综合公园(市、区、居住区3级),专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等),花园(专类花园等)3种类型。

公园的基本解释为由国家或地方市镇经管作为自然或人文风景区、供公众游憩用的一片土地,亦可城市或市镇经管作为风景区,供公众游憩用的一片土地。早在北齐魏时期,“(任诚王澄)又明黜陟赏罚之法,表减公园之地以给无业贫口”。[1] 在那个时期,公园就是作为一种休憩的场所供给平民百姓。

一、选择连云港的景观

徐州和连云港,这两个距离很近的城市,也是我最熟悉的城市。徐州,从出生到小学,我度过了这辈子最宝贵的童年;连云港,从初中到高中,我是跟着这个城市一起成长发展起来的。因此我最了解这两个城市,了解两个城市的发展、建设,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城市公园的兴衰历程。很小的时候我便游遍徐州城,现在看来,徐州城城市景观建设是非常成功的,很能反映徐州的汉文化特色,正所谓“楚汉文化看徐州”,徐州的汉墓,汉兵马俑等一些著名的汉文化景区,都很具有代表性。作为考察性论文,我了解的并不是很深入,对此仅作简要介绍,并无能力作大的评价,我相信,存在即为合理,设计师设计这么大的项目,并不是不负责任的,一定是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在这里我就不对徐州的景观做太多介绍了,着重介绍连云港的城市景观建设。

二、连云港的景观值得考虑

有几点原因:第一,中学时候的我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连云港的发展较晚,是最近几年甚至十来年发展起来的,对此,我有我的想法;第二,新建设的青年公园于去年刚刚落成,我第一次去还有部分设施没有完成,这很有助于我去学习探索;第三,我非常爱我的家乡,这点原因很能说明问题,我能道出它的经度纬度,道出它的城市面积、城市人口等一系列数据,我还知道家乡的每一处景点,每一个好玩的地方,每一个名人,每一个大型企业等等,提到这些我是非常骄傲的,虽然存在在这个中小城市的事物还不能跟大城市的比,但这就是家乡。

三、连云港城市公园的发展

连云港的城市景观(公园)近年来才刚起步,它是随着城市发展慢慢起来的。早些年虽然也有一个公园,但它已近二十年,这二十年来,里面的娱乐、景观、建筑等基本保持原来一样,太过陈旧,我小时候玩过的娱乐设施早已锈迹斑斑,但依然在那运营,更有一些设施螺丝松动,它已不再为城市百姓服务了,参观人员稀稀落落,早已成为市中心这块宝地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近几年城市的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公园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在连云港的几个地方相继建设的大大小小的公园,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苍梧绿园和青年公园等。其中苍梧绿园面积较大,绿化面积很大,公用面积和功能行都非常强大,在这里只做简单介绍,课题太大我驾驭不了。我着重分析青年公园的建设和成效。

四、青年公园功能性分析

青年公园,这个在连云港大地上新崛起的公园,深受市民追捧,它集公园、娱乐设施、茶座等于一体,投入了港城梦寐已久的过山车等大城市才有的娱乐项目。青年公园绿化面积虽少却精,设计恰到好处,满足功能性需求,绿地植物造景非常人性化。[2]其中的功能性项目主要有:

1、玫瑰大门:五个巨大的圆环镶嵌在海宁大道北侧,就像情人手上的戒指。热情的中国红,预示着轰轰烈烈的爱情,大家仔细看看,每个圆环上面都印着玫瑰的图案,五个圆环的内外面共有99朵玫瑰,象征着天长地久的爱情和甜甜蜜蜜的生活。

2、金玉满堂:青年公园南入口的中央水景大道,由五只造型各异的鱼缸构成,内有金鱼游弋于水藻间,取其谐音为金玉满堂,充满了和谐、幸福、美好的气息,也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月老石:月老,中国从古到今流传的美丽神话中的姻缘牵线人,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是青年公园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有赋为证:“灵璧磬石,青色蜿螺,大型景观象形石,南、北两面象形月老,东、西两面象形观音,堪为神来之笔,美妙天成, 独具生辉,叹为一绝。此石产于安徽灵璧县夏楼镇鄂山北麓,通石高9.9米,重约90吨,由当地民工20余人,采用古老的搬运方式,结合现代搬运工具,历时19日,运抵并落户于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月老观音,佛光普照,惠及一方水土一方人。”

4、古典园林建筑精品——禧园、茶室:禧园、茶室,园内最大的建筑群,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精粹,亭台楼榭、廊桥阁苑,精心营造一个适合婚庆活动举办的场所。滨水而倚,入眼皆美景,人亦变成风景。

5、景观桥——三生桥、同心桥、连心桥:西湖有三生石,青年公园有三生桥,三生三世的缘份,一生一世的爱情;同心桥,待到水涨时,桥与影相映成趣;连心桥,宛如彩虹飘落。

6、高山流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3]作为公园看景最好的地点,与月老石隔海相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无论看哪儿,都处处为景、美不胜收。

7、婚典教堂:作为公园精心营造的西式婚典场所,汲取古希腊建筑的精华,并与山水园林融为一体。穹顶、柱廊、阳光草坪、铜马车,数不尽的浪漫、数不尽的甜蜜。

8、山盟海誓:金色的沙滩、挺拔的棕榈,充满热带风情。沙滩上有一组石壁,镌刻爱情誓言,象征着天长地久的爱情。

9、同心锁、携手 两组婚庆主题雕塑: 分别位于同心

锁广场、携手广场,饱含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含义。

10、过山车:游戏之王---过山车落户于港城,全力打造区域级游乐场---新浦乐园,辐射苏北、鲁南等地。包含过山车、摩天轮、海盗船等25个游乐项目将在五一逐步向市民开放,带给港城人全新的娱乐体验。

同时,青年公园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公园的功能性满足,它更是连云港市城市景观建设从一个不完全到全面完善的标志。作为实实在在的港城人,我为此感到非常的欣慰,也非常的惊喜,它在一步步的走向成熟,我期待它带给我更多更美好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魏书·景穆十二王·任城王传》

[2] 许菁华 梁丽君.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蓝天园林.2005

[3] 《论语·壅也》

[4]网络一些资料文献等

07环本(2)班杨帅

篇2:论连云港城市景观建设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当前,我市正处于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悠久的历史渊源、厚实的文化根基、丰富的滨海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国内外众多可资借鉴的现代城市发展经验,以及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思维方式的变革与提高,都使得连云港能够也应该在现代城市大发展的背景下,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崭新理念和科学健康的发展方式。

一、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首先要解决好城市定位问题

城市定位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没有准确科学的定位,没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一切都无从谈起。中外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人的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自然和人文关系相互交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有机结合的空间综合体。城市起源于技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城市也在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城市的功能的不断变化和不断丰富则是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标志。在全球化时代,一方面,由于经济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的发展空间在不断扩展,另一方面,由于对经济技术的反映不同以及城市间的竞争,各城市也存在此消彼长的变化。因此,处于世界或国家城市体系或功能体系之中的每一具体城市,只有通过对自身资源和体系环境的分析,确定自身最优的功能定位或发展空间,才能最充分利用和最佳配置城市内外的环境和资源,最准确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最大化占领和控制市场,才可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最大化地创造财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众所周知,瑞士是一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却“小国寡民,富甲天下”。由于城市定位明确,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极其鲜明。比如,日内瓦是国际会议中心,洛桑是是体育之城,苏黎世是传统的金融中心。这些城市百花齐放,分工明确,共同组成了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多姿多彩的国家。

连云港要建设成为个什么样的国际性海滨城市,走什么样的路子?多年来,连云港人不仅自己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而且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过专门探讨。应当说,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必须确立以下理念:

1、一个城市绝不能没有准确定位,否则就没有奋斗目标,就会处于无序状态,同时城市定位又是一个需要动态把握的问题,但这种调整应该是微调,否则就会出乱子。

2、城市定位是一门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篇大文章,不是一两个人关门造车能够解决得了的,也不是一两句标语口号式的语言就能包容得了的,必须集思广益,慎之又慎,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花大力气来办。

3、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必须把握城市特色,凸显城市魅力,亮出连云港作为滨海城市的鲜明个性。特色是城市保持永恒生命力的基本因素,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4、连云港因港而立,依港而兴。要集中力量发挥这个最大的优势,更高地抬起这个发展的龙头。同时,它还应具有多功能的特征:一是要对区域经济具有带动功能;二是要具有辐射作用:三是要具有中心城市的枢纽功能。虽然目前它距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但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目标迈进。否则,就很难跻身国际性海滨城市的行列。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连云港的城市定位几经变化,折射出连云港人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城市定位和产业选择的苦心,同时也给我们留下诸多值得认真记取的教训。关于这一点,今年夏天市委书记王建华在东部城区和港口集团调研时多次提及,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颇有见地。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大转移又开始了,连云港人如何选准城市定位和产业选择,不再重蹈覆辙?这是必须面对的一个深刻命题。

二、推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必须把增强开放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主动融入,趋利避害,才能生存发展。推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必须把增强开放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广东、上海、苏南等地之所以发展迅猛,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开放的环境中发展自己,取得了明显的先发效应。我市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发展速度还不够快,运行质态还不够好,要想在苏北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脱颖而出,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基数相对偏低情况下的自然增长。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引进大量的国际、国内优质要素来振兴连云港、发展连云港。要拓宽视野,深入分析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牢固树立“全面开放”、“全城开放”、“全方位开放”的新思路、新观念,广开大门,扩大开放范围,深化开放内容,提升开放层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资本、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

对于连云港人来说,当前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1、连云港的发展和规划一定要立足高起点,从全国、全省的战略考虑,积极为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同时,要一手抓长远,一手抓当前。诚如市委书记王建华所说,抓长远,就是必须把长远的事情考虑清楚,不能急功近利;抓当前,就是对当前已经确定的工作,一定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尽快形成大开放、大开发、大投入、大发展的生动局面。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改变目前连云港城市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要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规划有利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重组,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保证。

2、作为海港城市,口岸经济是连云港的生命线。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应当朝着建设区域性、专业化的国际性海港城市目标迈进。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港口的发展和整个连云港市的发展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不能只要单荣而其他不荣。

3、建设国际性城市,要紧紧追踪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产业布局调整的新趋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通过改造升级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努力整合东部城区港口、海滨、旅游、园区等优质要素,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构筑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以此带动全市跨越式发展。

4、实践证明,一个城市是否拥有强势品牌直接影响外来投资、游客、消费者的选择。在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进程中,连云港必须努力打造好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品牌、文化品牌、旅游品牌、生态品牌、信用品牌、安全品牌、城市形象品牌。

5、政府部门要按照国际惯例和规则建章立制;健全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行政法律监督,实现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要以更透明、更民主、更规范、更科学的方法推进公共政策决策。

三、提高城市竞争力要以文化底蕴涵养发展

文化是城市之魂,它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来衡量,建设国际性城市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我市要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不仅经济建设要再上一个新台阶,而且文化建设要有更大的发展,把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重要位置上,对连云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中,连云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孕育、发展的特色文化,成为传承连云港地域精神的载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连云港人。考古研究证实,远在1万年以前,古朐山即现在的锦屏山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1959年和1978年在锦屏山南麓二涧和东海县山左口乡大贤庄,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锦屏山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有19处,二涧遗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区之一。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0米的“将军崖岩画”,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项难得的重大发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连云港还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3大旅游区之一。全市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黄海)、名水(东海温泉)、名竹(金镶玉竹)、名石(水晶)、名书(《西游记》、《镜花缘》等)、名“气”(连云港空气质量全国最好)、名井(亚洲第一井)于一地,构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造就了山、海、岛、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浑然一体的宜人风光。连云港之夏、西游记文化旅游节影响不断扩大。集《西游记》文化底蕴和天然景色为一体的花果山享誉海内外,被称之为“世界儿童的乐园”。今天,当我们全力打造连云港品牌时,就必须重视对这些传统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再现和宣扬,使之成为连云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文化的作用就是引导、规范、激励和提升人的行为方式和精神境界,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国际性城市不仅要体现在一流的城市设施和城市管理上,更要体现在一流的市民和素质上。这是因为,市民素质的提升,必须以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为支撑才能持久。只有市民素质提高了,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国际性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鉴于此,全市要以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要扎实推进“法制连云港”建设和“平安连云港”创建,继续弘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连云港意识,积极培育以“昂扬坚定、开放包容、诚信和谐、创业创新”为主要内涵的连云港精神,使全市呈现出城乡安定团结、文明和谐、协力同心、共谋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政府在竞争中应学会推销自己、宣传自己

篇3:试论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建设

城市是人类、工业、交通、建筑的集中地, 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来自城市。据不完全统计, 城市污染排放量是全球的70%以上。随着近些年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城市滨水景观开发问题成为了时下新热点。滨水景观开发本意是为了美化环境, 保护自然。但由于我国滨水景观建设起步较晚, 迅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作为指导思路的规划设计也存在相应问题, 建设过程中一些硬性材料的运用, 不仅无法起到环保、优化环境的作用, 反而会引起生态问题, 造成污染, 这种规划建设已违背滨水景观发展初衷。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应运用生态材料和亲水材料, 积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 真正发挥滨水景观职能, 避免资源浪费。

1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功能和特点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 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 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滨水区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等几大类。近二十年来, 我国曾在城市建设中, 多次召开过有关滨水区开发的国际会议。例如, 著名的《横滨滨水MM21, 86》[1]。从世界城市滨水区景观发展趋势来看, 基本走向滨水用地多功能化;滨水区发展可持续化;更加重视滨水区的景观、旅游功能;注重滨水区的城市形象塑造功能。城市滨水景观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工景观与自然地景融合的产物, 是城市独特的线状风景, 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独特意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把人工建设的环境和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滨水区景观不仅具有审美价值, 同时具有生态价值, 兼具景观美学价值, 对于塑造城市成熟形象, 提升城市景观和区域识别性有着很大帮助, 毫无疑问是城市形象构成的重要要素。早在工业革命时期, 各国城市化建设中就已开始对滨水区进行利用和开发。20世纪60年代, 滨水区景观开发受到重视, 这些滨水景观不仅具有美观性, 同时具有实用性[2]。例如, 天津海河规划中结合了两岸历史性建筑元素, 有效提升了滨水区景观文化属性和历史底蕴, 塑造了一种充满文化的范围 (如图1天津海河滨水区景观) 。

2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建设现状

通过前文对城市滨水区景观功能和特点的分析, 不难看出城市规划建设中做好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滨水景观建设不仅能促进环境优化, 发挥生态和经济作用, 还能使城市环境及开放空间得到调节与优化, 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但想要保证滨水区景观职能与功能的有效发挥, 必须做好规划设计。然而, 我国当前很多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问题, 导致滨水区景观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3]。从世界滨水景观的发展来看, 工业革命前, 由于受到技术与资金限制, 滨水景观开发建设程度较低, 通常处于自然原生态开发, 城市与水环境保持着和谐。而工业革命后,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滨水区域逐渐成为工业化城市的中心区, 滨水区景观规划建设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工业污染严重污染着水体, 滨水面貌混乱、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越发严重。一些滨水区项目在开发过程之中, 规划设计不合理, 追求眼前利益, 忽视滨水区景观生态属性, 建设中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非常突出, 尤其是我国滨水区景观建设中 (如图2滨水景观的污染) 。由于我国滨水区景观规划建设起步较晚, 距离规范化、正规化, 仍有一定距离, 虽然发展迅速, 却存在诸多问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国内许多城市在滨水区景观规划建设中, 忽视生态保护,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忽视景观的生态性, 人力物力浪费问题普遍存在, 偏离了城市实际需求, 显然这并不利于城市发展建设。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积极融入生态理念, 保证景观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

3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从前文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建设现状的分析, 可以知道很多城市的滨水区景观建设不合理, 存在诸多问题。想要使城市滨水区景观发挥职能, 起到优化城市环境, 美化城市空间的作用,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合理规划设计, 运用生态材料, 融入生态设计理念。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护与开发平衡原则、尊重地域文化内涵原则、突出滨水空间公共性原则。主要规划设计方法有:场地文脉设计法、综合设计法、生态设计法、功能设计法、视觉形态设计法等等。具体规划设计步骤为:确定设计核心目标, 对环境对象描述;调查周边情况进行场地分析与评估;初步策划;分析方案可行性;深化设计;规划设计方案评估与预测;规划设计方案修正。规划设计中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运用天然环保材料, 保护水质, 合理利用水资源, 处理好水污染问题。具体的规划设计中, 材料的选择, 应减少对孔隙度小的混凝土材料的运用, 这些材料容易抑制原有水生物的生长, 对水生态造成破坏, 导致特定植物的减少。因此, 应多运用一些天然无污染的石材和木材, 例如, 石块、鹅卵石、粘土、砂砾等。天然材料运用能降低资源的浪费, 且具有环保功能, 性价比较高, 施工简单方便, 能营造一种人工与自然相和谐的滨水空间。但这些天然材料抗冲刷能力差, 所以要解决好材料结构松散问题, 避免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还要运用天然活性材料, 这类材料能修复滨水空间被破坏的生态, 改善水环境。例如, 水生植物中的挺水植物就是很好的选择, 这类植物不仅能固土, 保护边岸、阻碍水浪冲刷抑制水土流失。此外, 一些湿生植物也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一些水松、垂柳、水杉及亲水植物等, 耐水能力强, 具备很好的生态效益, 且具有美观性。另一方面, 在规划设计中, 要考虑到实用性, 融入亲水设计和护岸设计, 规划设计方案要符合当地的地形、地貌, 符合抗洪防汛要求, 保障水流安全下泄, 保障景观合理性和安全性, 河川方面的经济性、科学性, 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遵循生态设计基本原则, 降低滨水区景观建设的污染与能耗。设计前一定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了解水性特征和水生态, 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合理运用设计材料, 构建生态、环保、美丽滨水区景观。

4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 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当前很多城市, 滨水景观规划建设不合理, 存在资源浪费, 污染严重等问题, 且工程造价高, 不符合城市需求, 与滨水景观建设初衷背道而驰。各大城市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 应积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 运用生态自然型材料, 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俊妮.区域景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滨水区控制要素研究[D].重庆大学, 2014, 13 (11) :119~124.

[2]潘云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14, 19 (14) :132~136.

[3]丁亚琦.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4, 13 (11) :119~124.

[4]杜爽.面向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途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3, 20:99+336.

篇4:论连云港城市景观建设

关键词:景观提升;道路建设;发展趋势

1.城市道路景观提升的实践

自城市道路景观实施以来,一直存在诸多的争议,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城市道路的景观的提升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但随着许多道路提升改造的完成,其带来的正面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支持和肯定,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的问题也随之有了答案,以昆明市北京路为例,城市道路景观提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车行道路面的整治,道路改造前主要的问题包括道路坑洞、龟裂、平整度低等,改造措施为路面的补强罩面,面层材料为玄武岩骨料橡胶沥青。

(2).人行道的整治,道路改造前主要的问题包括道路铺装材料不一、破损严重等,改造措施为采用大尺寸花岗岩(部分路段为青石板)对人行道进行铺装。

(3).种植树池的改造和人行安全岛的增设。种植树池改造前主要的问题包括种植树池内土壤裸露、垃圾堆积等,改造措施为采用铸铁盖板覆盖,同时增大行人通行的空间。人行安全岛的增设则是根据车辆行车轨迹在不影响机动车交通的前提下增加硬隔离,满足行人过街等待区域安全性强化的需求。

(4).部分其他市政设施的改进。包括车行道采用防沉降的检查井盖、采用新颖的铸铁雨水口、人行道采用同材质井盖美化原检查井盖等。

(5).交叉口空间景观美化。针对原有主干路和主干路交叉口、主干路和次干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面积宽敞的开放空间,进行特殊节点绿化设计。

(6).道路整体建设效果。通过各专业的重新设计、施工,整体实现道路景观提升的效果。

以上仅展示了道路建设中部分成果,从整体上看,道路的整体景观提升作用明显,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2.城市道路景观提升的思考

从北京路城市道路景观提升的效果和广大市民的反馈信息看,城市道路景观的提升确实为当前城市道路的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市民出行、增添城市魅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同时也令人深思,城市道路景观的提升主要针对老路,如果原有的道路已使用十几年,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其设计、施工管理均难以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城市道路建设的要求相比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这些道路进行景观提升、翻新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道路建成投入使用仅仅只有几年时间,就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就要进行城市道路景观的提升,这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是很难被接受的,即使被动的被接受,从市民的情感角度,也是难以理解的,这就要求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把握当前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进程

分析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趋势,首先应当熟悉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进程,根据对我国1949年以来城市道路建设的历史总结分析,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7年以前,这一时期,我国主要为计划经济时期,对于整个城市而言有规划,但规划的深度和执行度上不完整,城市道路的建设主要是按需建设,即有通行需求的地方即建设道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严格执行规划,道路的建设数量相对较多,但主要以通行功能为主,道路建设的质量不高;第二阶段是1968年至1977年,该阶段我国主要出于十年动乱,规划的重要性被质疑、否定,道路的建设也放缓了脚步,道路的建设更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国内也缺少相关的标准、规范去约束城市道路建设的行为,整个建设基本处于经验主义阶段;第三阶段是1978年至2000年,该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交通需求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该段时间内我国建设的道路数量是最多的,犹豫规划得到了重新的重视,各种城市规划相继出台,有利的指导了城市的建设发展,我国绝大部分规范、标准均在这一时间内发布,这个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第四阶段是2001年至2010年,该时间段是我国城市道路相对规范的时期,TOD模式在很多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应用,道路的建设更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彻底捏转了有通行需求即建设道路的传统观念,而是转变为交通引导城市发展,通过需求制定规划,通过规划引导通行需求,该阶段实现了规划与需求的相互反馈、呼应。总体上而言,该阶段仍保持了我国道路建设高增长率的发展趋势,道路建设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道路附属设施建设也开始完善,量的增长依然是道路建设的重点;第五阶段是2011年至今,该阶段总体上才刚刚起步,道路的建设基本上不再以量为主,全国各地开始了大量的旧路改造,人民对道路的关注点从传统的交通功能开始向其他方面转变,景观提升就是将道路景观纳入更高的范畴,重点研究,重点实施。该阶段主要的特点在不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景观绿化的要求,各附属设施在实用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向城市美化方向发展。

4.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对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趋势的影响

从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未来几年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可以概括为:

(1).道路不再以单纯的满足交通功能为主的方向发展,而是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如城市道路景观、城市道路地域性等,这些不同的发展方向是并列的,是并的关系,而非或。

(2).不同道路的特征点更加凸显,虽然虽有道路的建设依然按照国家或是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执行,但在此基础上仍然有许多方面可以供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深入挖掘,提高道路建设的品质,如立缘石的尺寸、筑路材料的选择等各个方面。

(3).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的要求将更加严格。附属设施的要求从功能性要求逐步转变为功能和美化的双重要求,城市美化将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

(4).城市道路建设的审批将向联合审批的方向发展。以往的道路审批主要由发改委对道路进行立项审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道路进行设计审批、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对道路进行规划和方案审批,在今后的发展中,道路建设方案将面临更多部门的审批,如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批、城市综合管理执法部门对城市照明设计方案的审批、绿化园林部门对道路绿化方案的审批,但不管以上各方面如何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审批应朝着联合审批的方向发展。单单依靠设计单位或是建设单位实现与以上各单位的协调显然不可能,同时周期也显得过于冗长。

5.結语

篇5:论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在城市建设配套建设中,景观绿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中自然属性逐渐被减弱,在城市建设中,只有通过塑造城市景观,扩大绿地占有率,完善城市的体系。本文对现代城市建设和景观规划中绿地设计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规划设计;绿地;城市;详细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景观规划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坚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中唯一以自然要素为主体构成的子系统。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中,要系统性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从绿地现状和生态条件的分析着手,通过对景观绿地系统的网络布局、智能组织和空间控制进行指导,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规划,可有效提升景观绿地规划水平,为城市生态建设添砖加瓦。

二.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在现代城市中,绿地规划习惯采用控制性规划理念,重视对各区域内特有的地理环境加以利用,根据地形、地貌等进行优化,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规划出各具特色的,能体现地区特点的城市绿地

系统。在现代绿地规划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在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优势的同时,更要深入开发城市中历史文化的内涵,不仅仅要重视自然山水地形地貌的整合,更要融入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特有的结构和特色。

2.进行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时,要在保证符合国家城市绿地规定的指标外,要合理确定绿地的类型和开发的规模。

3.对各类公园绿地要进行均衡布置,通过对公园绿地匹配成形完整的绿化体系,采用不同类型的配套,完善城市景观建设。

4.对树种进行规划时,要多重视使用乔木和灌木,同时要兼顾植物群落的观赏价格和生态利用以及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价值作用。

5.规划要确定近期和远期的不同规划类型,要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保护可开发以及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提高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绿地的利用率。

三.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必须满足的功用。

城市景观中,绿地规划是利用生态系统完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绿地规划在设计中需要满足下列功用:

1.完善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城市环境。

绿地系统通过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减弱和消除作用,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洁净、舒适、优美和安全的要求。绿地系统可以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维持大气组成部分的平衡。同时绿地系统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尘和粉尘,固定地面上的尘土,对降低城市噪声和

改善小气候都有较好的作用。

2.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健康疗养功用。

城市绿地的增加,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中和高楼大厦等混凝土结构的生硬化映像,不仅仅可以缓解视角疲劳,更为城市人群提供了休闲游憩娱乐场所。对城市中人群提供了健康疗养的空间,有利于城市人员归属感的建立。

3.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

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其基本功用是蓄水保土,通过增加绿地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这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也是其最基本的功用要求。利用绿地的蓄水保土性能,可对城市中水土容易流失的局部环境进行很好的处理和完善。

4.抗震防火,间接维系交通安全。

在城市景观中,绿地系统一般为较为空旷的空间,其地域为城市在抵抗地震和发生火灾时,提供了逃生避难的空间,部分绿地成为紧急疏散的集合场所,充分扩展了绿地的使用性能和作用。同时作为城市建设的局部作用,通过绿地的扩充,很好的弥补了交通安全存在的隐患,对交通量大、道路宽等环境不仅仅起到美化作用,对于引导行人通行和街道的走向都起到积极作用。

四.城市景观规划中绿地系统的设计

1.绿地系统要满足设计功用。

在城市的景观规划中,绿地系统要根据其类别满足不同功用。在公园绿地,其为对公众开发,以游憩娱乐为主要功能,要兼具生态、美化和防灾的作用;在区域性公园内,需要为市区一定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服务,要具有较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完善的设施;在居住区公园内,绿地为居住区的配套建设,其服务半径在0.5至1.0千米以内。在防护绿地中,要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的功能,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防风林等。在风景名胜区等区域要满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2.城市绿地规划应具有的特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城市中大气、地文、生物、水文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地域特征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要具有多要素特征。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其包括生态公园、生态保护区、城市公园、风景区以及各类绿地,其类型较多,在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其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设计和规划。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要具有多类型。

绿地系统是兼顾景观、生态和社会三因素,也是其需要满足的三大基本功能,即使是随着时代变迁,仅有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总的说来,其基本功能都是要保持的。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必须要保持多功能。

在城市的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绿地系统会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城区、市区等区域,绿地数量、结构等都会发生

变化,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必须要保持空间尺度性。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其具有的多元动态性,要求其他因素的配套和协助,尤其是在不同城市的交织中,绿地规划要保持持续发展,就更需要多因素协同调控。

3.城市绿地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基本目标是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在进行设计时,要对地形资料、土壤资料和气象资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对区域内历史、城市发展战略、经济走向、人口规模、土地利用规划和绿地范围等社会条件要进行了解,对现有绿地的相关资料以及植物物种、绿化管理等技术经济资料要进行分析。对绿地功用进行明确,在立足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融入景观、防洪、防灾等其他功用。对绿地景观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在建设中以绿为主,保持生态优先,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兼顾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合理利用天然素材,促进自然的物能循环。在绿地景观中,融入文化氛围,在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时,要突出地方性特色。在确定规划时,要依据国家城市绿地指标的要求和规定,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五.结束语。

城市景观规划中,绿地设计基本要求是满足城市生态完整,同时对提升城市文化和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和其他功用有积极作用,在规划中要使之满足和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在设计上更要突显城市文化,要科学合理,在布局上要考虑充分,通过加强规划设计,促使

绿地在景观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余畅 刘悦来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道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上海陆家嘴中心区道路绿化调整规划设计为例[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汇刊》 istic pku cssci 2002年1期

[2] 蔡永福,沈建军,黄旭波,范丽燕,谢丽君嘉兴环城河外侧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期刊论文] 《浙江林业科技》 istic pku 2003年3期

[3] 王丹 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期刊论文] 《南北桥》 2008年8期

[4] 沈一,陈涛,shen yi,chen tao 都江堰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2006年2期

[5] 沈阳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学位论文]佟耕,2007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

篇6:论连云港城市景观建设

摘要:就如何才能建设出美丽而又具有特色的城市和城市街道景观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市街道;问题;设计分析;景观建设

一、城市街道景观建设概况

城市街道景观具有观赏性和服务性功能,有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深刻的印象。所谓城市街道景观就是道路两旁提供观赏和服务的设施,但并不是每个城市的街道景观都相似,每个城市都要建设出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街道景观,它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前提下,还得体现出城市的文化色彩,并且美观大方。

二、城市街道景观建设存在的不足

2.1历史文化的应用与地域文化无关

目前,在很多街道景观建设中,人们都喜欢运用历史文化对其进行建设,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了解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其应用到街道景观建设中。但是,问题就产生于此。街道景观建设主要体现的是这个城市的形象,搬用别的城市历史文化则显得与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格格不入。有的的确应用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却只应用了形式,不求甚解,表达不出一个城市的内涵。

2.2忽视了时代文化精神

在应用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当代的文化。作为现代的城市街道景观,首先它是应用于当代人的,理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这就要求街道景观建设在体现历史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应该体现时代文化精神。如今,一些设计会为了追求历史感,忽视了时代文化精神,这样的景观不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使用与欣赏。

2.3街道垃圾影响美观

如今,街道两侧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垃圾箱或垃圾点,就是为了保持街道地面的整洁,干净的街道才会让人赏心悦目。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自觉,随手就把垃圾扔在路边,有的人在街边摆小吃摊、烧烤等,吃剩下的.残羹和垃圾就随手堆在路边或树坑里,加重清洁人员的负担。所以,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为街道景观建设出一份力。

2.4生态环境、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环境恶劣

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地区由农村变为城市,为了加快发展的脚步,很多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古建筑群就这样的被摧毁,更有甚者为了采矿,好好的山地被炸的支离破碎,泥石流、洪水成灾。新建的楼群景观相似,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汽车尾气使空气质量变低,蓝天也失去了色彩。这些都是生态环境被破坏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在发展的同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分析

2.1发扬地域文化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然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如果每个城市的街道景观都能体现出自己的地域文化色彩,每个城市的布局都不一样,各有特色,就不会出现城市景观建设雷同的现象,同时每个地区的文化色彩都能够得到传承。但是,发扬地域文化不能只是形式的展现,其文化精髓也要体现出来,

2.2增加时代文化精神

时代文化就是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时代文化特色,比如,路灯、垃圾箱、健身器材、观赏灯等设施,都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设立的,这些设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可以缓解社会压力,方便人们的夜间出行等,这些都是时代文化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3提高人文素质,加强城市绿化

(1)街道景观的建设与人文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等,这些都能提高街道景观建设的质量。(2)加强街道的绿化建设。绿色是一个城市最健康的颜色,炎热的夏天,路边的大树可以乘凉,人们走在街上就能闻到花香,所以,街道景观建设中,绿化设施必不可少。

2.4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

城市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为了城市发展就忽视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所谓文化遗产就是历史的产物,它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生态保护问题更应该刻不容缓,我们生活在其中,就得遵守它的规律,它才会给我们带来欢乐。所以,在城市街道景观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

三、结语

上一篇:吃好早餐多喝水教案下一篇:付村煤矿大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