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乡愁

2024-05-22

席慕容乡愁(通用14篇)

篇1:席慕容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鉴赏: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狂风沙》……22日晚的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里,诗人席慕容一首首诵读自己关于故乡的作品,时而哽咽。

这场以“诗歌中的乡愁”为名的“文人沙龙”,是她参加本届香港书展以来,第二次当众朗诵诗歌。对于诗歌写作,她认为,诗是有生命的,有时靠外貌,有时靠内心,有时则靠着笨拙的渴望。

作为席慕容多年诗歌创作的核心意象,“乡愁”更被频频提起。1943年出生于重庆的席慕容祖籍内蒙古,父母皆为蒙古族,草原文化对其写作和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沙龙现场,她展示着自己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从草原上的牧羊人和湿地,到草原沙漠中的湖泊,席慕容说,草原是我的故乡。

“我父亲不舍得回来,而我没有对草原的记忆。”席慕容回忆说,“所以我就回来帮父亲看。”46岁之前,她从未到过蒙古高原,而现在,她希望自己可以冬天时在台湾,夏天时回到故乡。

谈到儿女是否能明白自己的乡愁时,席慕容记得,此前完全不理解她情绪的女儿,在留学时听到蒙古音乐的唱片,会突然懂得妈妈为什么会流泪,“歌里的孤独和寂寞她明白了”。

“生命在成长,有一个时间,故乡会来找他。”席慕容说。

篇2:席慕容乡愁

乡愁是席慕容的代表作品,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乡愁朗读,大家一起阅读吧!

乡愁席慕容朗读

小时侯

乡愁是一房不大的蓝天

我呆望着

忘记了时间

长大后

乡愁是一个温暖的.肩膀

我静靠着

一直到落夕

后来啊

乡愁是一长绿色的机票

我俯视着

离开了祖国

现在啊

乡愁是一面庄严的国旗

我感叹着

篇3:论席慕容乡愁诗的视觉美

关键词:席慕容,乡愁诗,视觉艺术

一、引言

亚里士多德说 :“有一些人,用颜色创造形象,模仿许多事 ;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模仿。”前者指画家,后者是诗人。西蒙奈底斯从审美听觉出发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声诗”。[1]诗在构造画面方面与绘画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画家和诗人采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描绘同样的世界,囊括了自然和生活,抒发着内心情感。

席慕容作为著名诗人,却是绘画出身,写诗是为“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在她的诗歌世界里,她对色彩的运用比一般作家更敏锐细腻,使诗更具灵动性。诗中的意象也以色彩为主调,使作品不只是文字的堆砌,而更像立体画作。席慕容曾说 :“画画与写诗,都是我极爱的事。不过在做这两件事时,我的心情截然不同。”[2]为了让人们“看”,她在诗中巧妙安排诗行、意象与结构,用绘画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享受并引发想象和思考,使视觉和抒情效果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二、视觉美之佳作——乡愁篇

台湾乡愁文学是“台湾大陆籍人士怀乡情绪的反映,以回忆大陆乡土和亲人为内容”,“是无根的一代对根的呼唤和寻求,是民族情结在人情和人性层面上的盘绕”。[3]这对生长在一个典型的蒙古族家庭,11岁离开大陆的席慕容来说更是如此。从长辈那听到许多关于草原、大漠、蒙古民族的动人传说,使她对从未见过的故乡产生了眷恋。一首《乡愁》借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一往情深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本无形,但经作者之手却成了具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风格别具的画作 :在色彩方面,色调朦胧。月亮和雾营造出忧伤的氛围。在意象方面,笛,月亮,雾,树等具象的出场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悠扬笛声唤起人的幻想 :漂泊在外,每当月亮由缺到盈,昏暗到明亮时,想起遥远的故乡,拿起笛子,吹一曲略显伤感的曲子。时光荏苒,对故乡的回忆也日渐模糊。而对故乡的思念,却像没有年轮的树并不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淡变弱。此诗的构图和节奏构成内在和谐。用“月亮”、“怅惘”点明主题“乡愁”,放在诗的前四行,迸发出诗歌的感染力。随后诗行变短,朗读速度放缓,犹如乡愁值得沉吟和回味。同时“故乡的歌是……故乡的面貌是……乡愁是……”的排列,不仅有助于感情的升华,同时也让读者描绘出自己家乡的模样,产生共鸣。诗歌主题的图像化使抽象的情感变为具体的图画。

席慕蓉的乡愁代表了广大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思念。而作为蒙古族成员,她的乡愁诗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物、文化历史、边塞风光相联系。其作品是“从其画境与浑圆的构图中,展现她内心中的愿望。有些甚至是她内心生活的告白。”[4]如果说《乡愁》是南国小桥流水般的娇弱柔情,那么《出塞曲》就是典型蒙古民族的粗犷豪放 :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归故乡

从行列美来看,作者依旧采取先短后长的创作模式,娓娓道来对家乡的思念。从绘画美来说,前两节多在铺陈,但诗歌的最后一展塞外的秀美风光 :草原,大漠,黄河,阴山,英雄,骏马。色彩多样,金色的草场,浩瀚的大漠,奔腾的黄河。从形象美来看,诗人对出塞的着墨不多,带着哼唱向读者展现了出塞的雄壮与激昂,人们仿佛置身疆场,高唱出塞曲,荣归故里。家乡爱,故乡情澎湃处显柔情。台湾的美是柔的,春暖花开,婉转绵柔,莺啼燕语 ;塞外的美是刚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道西风瘦马的苍茫。人常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故乡的思念,只能借一曲出塞曲聊以慰藉,一抒胸怀。音调绵长,意蕴深远,那是祖先血泪与荣耀交织的历史!

三、结语

篇4:论席慕蓉乡愁的视觉美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本无形,经作者之手却成了具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风格别具的画作:色彩方面,色调朦胧,月亮和雾营造出忧伤的氛围;意象方面,笛、月亮、雾、树等具象的出场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悠扬的笛声唤起人的幻想:漂泊在外,每当月亮由缺到盈、由昏暗到明亮时,便想起遥远的故乡,于是,拿起笛子,吹一曲略显伤感的曲子。时光荏苒,对故乡的回忆日渐模糊;而对故乡的思念,却像没有年轮的树,并不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淡变弱。此时的构图和节奏构成内在的和谐。诗人用“月亮”“怅惘”点明主题“乡愁”,放在诗的前四行,迸发出诗歌的感染力。随后,诗行变短,速度放缓,犹如乡愁值得沉吟和回味。同时,“故乡的歌是……故乡的面貌却是……乡愁是……”的排列,不仅有助于情感的升华,而且让读者描绘出自己家乡的模样,产生共鸣。诗歌主题的图像化使抽象的情感变为具体的图画。

席慕蓉的乡愁代表了台湾地区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思念。而作为蒙古族成员,她的乡愁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物、文化历史、边塞风光相联系。其作品是“从其画境与浑圆的构图中,展现她内心的愿望,有些甚至是内心生活的告白”。如果说《乡愁》是南国小桥流水般的娇弱柔情,那么,《出塞曲》就是典型的蒙古民族的粗犷豪放: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从行列美来看,作者依旧采取先短后长的创作模式,娓娓道来对家乡的思念。从绘画美来说,前两节多在铺陈,最后一展塞外的秀美风光:草原、大漠、黄河、阴山、英雄、骏马,色彩多样。从形象美来看,诗人对出塞的着墨不多,带着哼唱向读者展现了出塞的雄壮和激昂,人们仿佛置身疆场,高唱《出塞曲》,荣归故里。台湾的美是柔的,春暖花开,婉转绵柔,莺歌燕语;塞外的美是刚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道西风瘦马般苍茫。人常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故乡的思念,只能借一曲《出塞曲》聊以慰藉,一抒胸怀。音调绵长,意蕴深远,那是祖先血泪与荣耀交织的历史!

席慕蓉作为著名的当代诗人,创作无数,其中,尤以“乡愁诗”见长。这与她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绘画出身的她在创作诗歌时无疑受到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因素的影响。她能够从视觉美的角度出发,进而挖掘乡愁诗中的“行列美”“绘画美”和“形象美”,从而使得乡愁诗作的高度得以进一步升华。

(选自2015年第11期《青年文学家》,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席慕蓉的诗,不少同学都很喜欢。你细细品味过其中的韵味吗?“行列美”“绘画美”和“形象美”,这些通常只在绘画作品中才被强调的因素出现在她的诗歌中,使她的诗作带有了不同于他人的特别美感。请你再仔细地读一读,看看还能有哪些发现与收获?

读有所思

1.你如何理解“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句话?

篇5:席慕容《乡愁》课后问答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问题:

1、诗歌第一节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2、这首诗的比喻有几种?有什么特色?

3、你如何理解“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句话?

答案1:

1、运用了通感的手法,营造了一个月光清冷充满着离愁别绪的意境。(因为笛声通常悠扬清远,给人以怀远的感觉)

2、有明喻、暗喻两种。通篇都借比喻来表达思乡之情。

3、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乡愁没有年轮,时时刻刻都有着乡愁;第二层是说,乡愁永不老去,一直将持续下去。

答案2:

1、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2、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篇6:席慕容诗歌《乡愁》赏析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让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席慕蓉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篇7:仿写席慕容的乡愁

原文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仿写

故乡的雨是一帧流动的画

总是在租房的天花板打响

故乡的味道却是一股温馨的想念

像是梦中的栀子花香

半空之中漂浮

延伸阅读:席慕容,我心中最美的诗人

我常揣想,席慕容,她究竟是怎样的一名女子?诗歌,书画,散文,信手而来,她把人生最动人的东西都演绎的那么唯美。特别是她的诗歌,陪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伴我走过了一段又一段风雨路历程,触动了我心灵深处最脆弱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席慕容,是我心中最美的诗人!

在那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那一棵开花的树》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自己又何尝不想也化作一棵树,长在心上人必经的路旁,开满企盼的鲜花,请他走近细听我等待的热情。然而,情难舍,人难留,而当他终于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而是我凋零的心啊!哪个怀春的少女没有偷偷写过爱情诗呢?可只有人家席慕容才能把爱情诠释得这么美,这么真,这么深,这么切,这么痛!淋漓尽致,无与伦比!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誓言可以修改/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易/假如,一天/我终于能将你忘记/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将你一笔抹去 。” 席慕容的《错误》写出了多少人心中的痛苦和无奈!相爱不如不爱,不爱却又偏偏相爱,偏偏相爱却又不能相爱!又无法找出原稿将你一笔抹去,怎不令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既然不能相爱,那就把爱深藏在心底吧,“ 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长 /而早生的.白发/又泄露了我的悲伤”!星转斗移,物是人非,你的无情让人心寒,一曲《悲歌》更是痴心人无声的控诉:“今生 将不再见你/只为 见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再现的 只是些沧桑的日月和流年”。

时光的流水缓缓地地滑过,多愁善感的诗人席慕容不由得发出了这样深深的感慨:“我可以锁住笔 为什么/却锁不住爱和忧伤/在长长的一生里 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零/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但诗人又是豁达和睿智的,她深深地明白:“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 世界 仍然是一个/温柔的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 天 这样蓝/树这样绿/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优美空灵的语言是席慕容美丽的外衣,而豁达深邃的思想又是席慕容闪光的灵魂,浪漫忧伤,又带着些许禅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梦如幻,令人如醉如痴……席慕容骨子深处散发的睿智与深情让她的诗歌充满了感恩与灵性,生活中小小的细节总能触动她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诗化成一节音符,灵性成一段文字,如清歌一曲,弹着清丽的旋律,闪着耀眼的波光,带着对爱情的追求、年华的惆怅和绵绵的清愁,流淌到你我的心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席慕容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写得也不少,而且情难自抑,犹如悬崖瀑布,奔腾飞跃,与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无论身在何处,每每走进这类诗歌,心中珍藏的那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都可谓一泻千里,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一首《乡愁》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令人在心头萦绕:“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爱情,人生,乡愁,是席慕容诗歌永恒的主题,因为“我知道凡是美丽的总不肯/也不会为我停留/所以我把我的爱情和忧伤挂在墙上展览 / 并且出售”。写诗,是席慕容最美的表达方式,她告诉我们:“若你忽然问我/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不去做些别的有用的事/那么 我也不知道/ 该怎样回答/我如金匠 日夜捶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 薄如蝉翼的金饰/不知道这样努力地/ 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 光泽细柔的词句/是不是 也有一种/美丽的价值。”席慕容《诗的价值》诠释的不仅是一位诗人的心声,更表达了她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篇8:席慕容早期诗歌中的女性审美视角

席慕容所追求的这种美是纯美。这种纯美是人类生命初始所拥有的一种精神状态, 是一种没有被尘世沾染的至高无上的美, 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的心, 是清澈而透明的。但这份纯美是一种梦, 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如何才能得到纯美?很多完美主义者都在不断地用生命去追寻。显然, 现实生活因为利益的纷争是找不到纯美的, 席慕容在她的诗歌中娓娓道来的是一份只有在过去或是未来才有的纯美。又因为这份纯美只能在过去或是心灵空间存在, 因此与现实的矛盾常常又构成席慕容诗歌中的一丝悲剧美。任何一位解读席慕容早期诗歌的女性都能从中体味到她对绝对爱情的追索的纯美之境与纯美之下淡淡的忧伤。

一、在完美时刻遭遇破碎之美

每一位女性在经历成长, 逐渐成熟时都有如花朵一样绽放, 这是女性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席慕容在诗中常描述到这美好时刻:“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 (《莲的心事》)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一棵开花的树》) 在这最完美的时刻, 作者诗中的“我”从不曾挥霍或卖弄自己的美丽, 而是怀着对爱情的顶礼膜拜, 炽热而又含蓄、慎重而又默默地等待着爱人的到来。这种等待是如此虔诚, 像背负使命的人在号角吹响之前, 像运动员在令枪鸣响之前, 外表平静而内心颤动。在这种弦即将离箭之际, 就希望“你”能在等待中出现, 来成就这一完满。但是, 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你”不是“来得太早”或“来得太迟”, 就是“终于无视地走过”, 总是错过。“我”的最美的时候与最美丽的等待终究“你”无法看到, 或是被“你”漠视。完美在这一瞬间支离破碎, 使读者听到破碎的声音,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一棵开花的树》) 。在《昙花》中, 她叹道:“总是/要在凋谢后的早晨/你才会走过/才会发现/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经是/怎样美丽又怎样寂寞的/一朵。”即便有一天是“他”来寻“我”, 依然“寻我不到”, 在“他”“汹涌着哀伤”地走后, “我才醒来”, 只好“把含着泪的三百篇诗/写在那逐渐云淡风轻的天上” (《彩虹的情诗》) 。

席慕容的诗歌中就这样将美丽的等待划上破碎的痕迹。完美是一种美, 使完美破碎更是一种美。不断地错过呀错过, 在唉叹之余,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破碎并没有引来“我”的抱怨, “我”最终把这种错过用淡淡的幽怨归结于“无缘”, “我”只能静静地在悲哀中独自成就那一份本该属于“我俩”的完美, 这种选择让席慕容的诗歌更是凭添了一种空灵之感。

二、对人生种种别离不舍与无奈的悲情之美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别离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有对青春岁月的别离, 有对故人的别离。

在席慕容诗歌中的女性世界里, 青春是一幅最美的油画, 但最美的东西即使不在最美的时间遭遇破碎, 也是极易流逝的。这种易逝给人无尽的伤感。“在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为什么》) 。这最美好的时光就是青春, 这最单纯的快乐只属于青春, 青春是美好的, 但与青春别离之后, 只剩下对青春的无尽回忆。席慕容在《青春》中诉道:“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对于青春, 席慕容的态度, 从来都是对其绵绵不绝地回忆, 在每一个夜里, 在灯下, 在每一个季节转换的时侯。这种回忆是席慕容诗歌的主旋律, 飘散着青春易逝的悲情之美。

对别去的岁月是这样, 但对离人呢?《渡口》写道:“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人生自古伤离别, 离别之后如果不能再重逢, 人应该如何对待离人。为了人生的完美, 席慕容认为应该用理性的忘却来对抗忧伤之情。在《野风》中她叹道:“就这样地俯首道别吧/世间哪有什么真能回头的河流呢?”“我们也来相约吧/相约着要把彼此忘记。”在《请别哭泣》里, 她恳求着:“请试着去忘记/请千万千万别再哭泣。”席慕容认为在经历无法重逢的别离之后, 忘记是一道良方, 可以使人不再哭泣, 可以让生活恢复平静。“天, 这样蓝, 树, 这样绿, 生活, 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禅意》之二) 。

在席慕容的心中, 别离的岁月是要怀念的, 而别去的人最好要忘却。但遗憾的是, 她却总难以逃离感性世界里不忘的情愫。于是在忘与不忘中徘徊, 在忘与不忘的矛盾中用诗弹奏着凄恻的旋律。于是在她的诗歌悲情之美之外又凭添了追忆之美。

三、不断地怀念, 但不追索追忆之美

大多女性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 感情世界会维持一种风和日丽或云淡风轻的状态, 无论现实生活如何平淡, 很少有人会将现实不断推倒重来。但女性又天生就是感性的动物, 大多渴望浪漫。在这种矛盾之下, 大多女性会选择在乏味的生活中不断回忆青春岁月的纯真爱情, 这种纯真爱情的美带来了感性的源泉。席慕容在诗中, 虽然理性地认为应该忘却离人, 但又感性地对青春岁月的爱情一再描绘。《山路》与《暮色》中的“我”渴望着年轻时那一夜里“轻怜、缠绵”的歌, 如“山风拂过百合”, 即便“回顾所来径”时“苍苍横着”如“翠微”一般“这半生的坎坷”, 但在“暮色”中, 这回忆中的歌声“竟化为甜蜜的热泪”。

岁月的流逝使情感锁在了过去的时空里, 但最纯真的情感却永远不会因为时空的转移而被遗忘。相反, 被时间如浪一般冲刷之后, 这份回忆更是成就了去除杂质的完美。“我爱你/只因岁月如梭/永不停留/永不回头/才能编织出华丽的面容啊/不露一丝褪色的悲愁” (《给你的歌》) , 这种停留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回忆就像是平静生活中的一盏灯, 写着每一个女性永恒的青春之美。

尽管回忆是不可或缺的, 但席慕容认为, 这种感情只可追忆, 只可怀念, 只可在深夜浅笑或流泪, 而所恋的人与事是不能再去触及的。在《悲歌》中她写道:“今生将不再见你/只为/再见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再现的/只是些沧桑的日月与流年。”在席慕容诗中, 若“再见你”, 将似刻舟求剑, 看得到的是舟上的刻痕, 求不到的是刻痕下水中的剑, 剑早已留在了那个时间的那个空间里。这, 实际上是席慕容在保全记忆中初恋的干净与纯洁。“我如何舍得与你重逢/当只有在你心中仍深藏着的我的青春” (《短诗》) 。通过不断的回忆, 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触及, 席慕容保全着年青时纯真恋情的完美, 勾起读者对追忆中这份完美的慎重之情, 每一位读者也在读罢后, 沉思或是怀疑着自己无限留恋的是那人、那事, 还是那段岁月中的自己。

四、通过现实意象反映女性世界的哲思之美

席慕容的诗中充满了哲思美。这种哲思是一个淡雅、真纯的人对生命的思考, 在不同的生命历程中, 对生命的感悟。《七里香》写道:“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用溪水与海浪的走向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年少时, 一路追逐, 不断向前;年老时, 却总想落叶归根, 在人的一生中, 思乡之情渐行渐浓。这样的比喻是如此自然贴切, 是席慕容诗中闪耀着的灵感的光芒。

席慕容的诗歌中还常常把女性的一生比作一出戏, 《戏子》中描绘的那个伤心的人儿, 在独享着自己的泪。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犹如浓妆重墨下的戏子, 在现实的灯光和舞台下扮演着真真假假的自我。演绎着遵循大众价值观的理想的人生, 看似热闹, 内心孤独, 因为那只是在人前的一场戏;台后, 卸装之后, 每一个人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这场戏, 不就是人生真实的写照。人生, 终究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 (《咏叹调》) 。

席慕容的文笔从来都不晦涩深奥, 她用最简单纯朴的语言打开自己和读者的心扉, 表达着女性世界里最简单真挚的情感, 记录着女性生命中最美丽的岁月, 她用一种随缘而感恩的心, 在无怨中把完美留在每一个时空, 在回忆中续写着生命的美丽, 在思考中追求着生命的本质, 让每一个读她诗的人心灵沉静, 摆脱凡尘的利益之困, 从独特的女性视角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美, 真正为这淡淡忧伤着的生命的美而感动, 而无怨。

摘要:席慕容早期的诗歌诠释了女性世界中纯美的境界, 这种纯美带着淡淡的忧伤。有的诗歌在诉说一份完美遭遇破碎之美, 有的诗歌诠释着对人生种种别离之际不舍与无奈的悲情之美, 有的诗歌里席慕容在不断地怀念, 细说着追忆之美, 有的诗歌体现着席慕容采撷灵感揭示生命本质的哲思之美。这些不同角度的美的揭示构成了其诗歌中独特的审美视角。

关键词:席慕容早期诗歌,女性视角,生命的美

参考文献

[1]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7.2.

[2]席慕容.在黑暗的河流上[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8.

[3]蒋孔阳.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0.

[4]曾苗.试论席慕容爱情诗中爱的禅意[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7) :73-74.

篇9:席慕容:心安即归路

近日,台湾作家席幕容新出版两本散文《追寻梦土》、《蒙文课》,这是她对蒙古故乡的追寻之歌。

席慕容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到台湾,随后又去欧洲留学。每换一次环境,孤独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过写诗来抒发寂寞重重。在无边的黑夜里,席慕容经常会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

幸好,她遇到了一个温柔敦厚的男子,为她孤独的心开启了一扇光亮的窗。

席慕容和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

在几次聚会中,席慕容发现刘海北不仅知识渊博,还十分善良。他会为猫做舒适的窝,会送落单的女孩回家。他常陪席慕容打乒乓球,而且总会有风度地输给她几分。

某晚在月光下告别后,当刘海北的背影渐行渐远,席慕容的内心涌起淡淡的忧伤,那种情愫被她化为美妙的诗行:“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上天没有辜负她的期盼,给了他们相爱的契机。

一个周末,刘海北患了重感冒,卧床不起。席幕容跑到厨房,精心地为他熬了一锅粥。这个温柔的举动让整个男生宿舍都沸腾了,每个人都跑来问刘海北爱心粥味道如何。刘海北笑而不语,但脸上泛起幸福的光。

两个人在欧洲学业结束时,都渴望回台湾。常年漂泊,特别是身处异国他乡,席幕容特别渴望回到熟悉和亲切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她觉得安心,安心地去爱人,安心地被人爱。

长辈们起初都不理解,最终被他们一封封家书感动,同意他们回台湾发展。两个人牵手在布鲁塞尔的大街上微笑、欢呼,向注视他们的人大声说:“我们要回家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回台湾后,他们没有选择繁华闹市生活,而是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从小到大,漂泊已久的席慕客没有在一个地方住这么久。他们种下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一片金红。在孩子熟睡后,两人会携手散步,满月的光辉笼罩着四周,风在树林间穿梭,整个夜空澄清无比。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事,不过是有一个人能如此地懂你,与你一起分享生命的美妙和感动,正如她诗中所写道的:“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所以/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在奔驰的岁月里/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

内心安宁的席慕客也不再夜夜梦里惊醒,开始有了梦寐以求的熟睡。夏日的清晨,在孩子稚嫩的歌声伴着清脆的鸟鸣中醒来,席幕容听见丈夫正悄声跟孩子们说:“小声一点儿!妈妈还在睡觉。”

阳光一寸寸踱进房间,光阴一分一秒地消失。席慕容把头靠近丈夫的枕头,觉得幸福是如此的真实。

刘海北永远比席慕容早起一刻,亲手做美味的食物来填充她的胃。刘海北也永远是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个读者,虽然不懂诗歌,却给她尊重和理解。甚至当席慕容出名后,一些人开始尊称他为“席先生”,刘海北总是微笑着纠正道:“鄙姓刘。”不是每一个男人都有如此的胸襟和气度,他还干脆写了一篇《家有名妻》发在刊物上,幽默的笔调使它被广泛转载。

而席幕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妇人,得到了丈夫无限的包容和宠爱,所以才能幸福地写诗和画画。

在生大女儿慈儿时,席慕容遭遇了难产。竭尽全力生下孩子后,她有了短暂的昏迷。恍惚中,她感受到7熟悉的拥抱。刘海北轻轻地抱着她,不断低唤她的名字。突然之间,这个从不落泪的坚强汉子开始哭泣,并在她耳边喃喃道:“再也不生了!以后再也不要生了!”

大滴大滴的泪落在她面颊上,穿越她被疼痛撕裂的身体,开出一朵朵花来。她脑海中闪现出刚结婚时,两个穷学生奔波张罗的情景,仿佛再次嗅到他送的那把柔白的小苍兰的芬芳,心渐渐地沉静下来。

光阴似水流逝,他们也携手从葱绿的青春走到花甲之年。半年前刘海北因病去世,爱却在席慕容心中永存。在思念之时,席慕容饱含泪水地低吟着写给爱人的诗:“愿天长地久/你永是我的伴侣/我是你生生世世/温柔的妻”。

时间或许早已流转,而关于爱的诗句却永远年轻。在这个被爱笼罩的女子用心写下的诗行里,无数颗年轻的心荡起涟漪。

篇10:席慕容的乡愁情感赏析

《乡愁》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为大家分享了席慕容乡愁《乡愁》的情感分析。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乡愁诗

对于台湾诗人而言,乡愁是永恒的主题。台湾回归祖国,是海峡两岸善良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回到故乡,更是普遍大陆寓台居民的心理焦虑。所以,思乡文学曾席卷台湾文坛,书写乡愁的篇章,在台湾文学中俯拾即是.浓厚的乡情和狂热的寻根使台湾诗人欲罢不能.于右任,覃子豪,余光中,钟鼎文等人的乡愁诗,成了孤悬海外的游子们的精神慰藉.同样,席慕容自己的 经历和家园的辗转,积淀了她炽烈的故土之情。席慕容诗表现的乡愁,与有相同际遇的台湾同胞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普遍性 对于飘落到台湾有家不能回,咫尺成天涯的游子来说,乡愁是一种普遍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它们同样思乡、怀人、忆旧,具有鲜明的寻根倾向和漂泊意识。2.特殊性 她把乡愁放到了内蒙古草原,她的真正的故乡。席慕容的身世使她不知不觉中承袭了一种具有历史积淀性的情绪。她生长在一个典型的蒙古族家庭,祖母是能骑善射的王室公主。从小她就受到浓郁的乡情的熏染.从长辈那里,她听到许多祖先流传下来的关于离离草原、茫茫大漠的美丽如神话般的故事。那颗小小的敏感的心灵便由此产生了一种渺远的情思,使她对从未见过的故乡有了不同于一般孩子的童话世界般的梦想,它更现实,更遥远。于右任的《望大陆》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祖国统一,是诗人一生所志追求的。阅读此诗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挚的感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桑梓,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篇11:席慕容《乡愁》阅读题及答案

1、这首诗用于哪些形象表现诗人的乡愁?

2、很多诗人都把乡愁和月亮联系在一起,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篇12:席慕容:在诗歌中说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狂风沙》……22日晚的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里,诗人席

慕容一首首诵读自己关于故乡的作品,时而哽咽。

这场以“诗歌中的乡愁”为名的.“文人沙龙”,是她参加本届香港书展以来,第二次当众朗诵诗歌。对于诗歌写作,她认为,诗是有生命的,有时靠外貌,有时靠内心,有时则靠着笨拙的渴望。

作为席慕容多年诗歌创作的核心意象,“乡愁”更被频频提起。1943年出生于重庆的席慕容祖籍内蒙古,父母皆为蒙古族,草原文化对其写作和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沙龙现场,她展示着自己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从草原上的牧羊人和湿地,到草原沙漠中的湖泊,席慕容说,草原是我的故乡。

“我父亲不舍得回来,而我没有对草原的记忆。”席慕容回忆说,“所以我就回来帮父亲看。”46岁之前,她从未到过蒙古高原,而现在,她希望自己可以冬天时在台湾,夏天时回到故乡。

谈到儿女是否能明白自己的乡愁时,席慕容记得,此前完全不理解她情绪的女儿,在留学时听到蒙古音乐的唱片,会突然懂得妈妈为什么会流泪,“歌里的孤独和寂寞她明白了”。

“生命在成长,有一个时间,故乡会来找他。”席慕容说。

【席慕容简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篇13:席慕容乡愁

一、追求爱情的态度:自由浪漫与含蓄浪漫

《诗经》是反映殷周时期特别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个时代是原始性文化自由发展的时代, 封建礼教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感情, 自由、热烈、浪漫是爱情婚姻最明显的特征。《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初恋的爱情诗, 其故事多为描写男女互相爱慕、幽会及互赠信物, 《诗经》通过爱情诗表达男女初恋时纯洁的, 充满幻想的, 甚至是无拘无束的感情, 反映出原始社会制度的自由和人们朴素纯洁的爱情观。

自由浪漫、热烈率真的追求是《诗经》中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的婚恋的特点, 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周南•关雎》《郑风•狡童》以及《郑风•子矜》这几首诗体现了大胆浪漫和真挚细腻的婚恋特点, 表现出这个时代女子对待爱情的大胆与真诚。即使是人们一贯认为应该含蓄的女子一方也会唱出“彼泽之陂, 有蒲与荷。有美一人, 伤如之何?寤寐无为, 涕泗滂沱。彼泽之陂, 有蒲与莲。有美一人, 硕大且卷。寤寐无为, 中心悁悁。彼泽之陂, 有蒲菡萏。有美一人, 硕大且俨。寤寐无为, 辗转伏枕” (选自诗经•陈风——《泽陂》) 这样大胆而直率的句子。《泽陂》描写女子思念意中人的情怀。由于看见堤岸边的蒲与荷相伴成长, 生发出自己心中的思念。但是总无法实现, 尽管伤心落泪, 辗转反侧, 心中的追求依然可望不可及, 就像有池泽相隔一般。这描写了一位少女在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相貌英俊的男子, 心生爱慕, 在她眼中心里, 男子“硕大且卷”“硕大且俨”, 也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而少女在字里行间不但直接表现对男子的赞美之情, 也大胆表达对爱情的渴望。通过细节的描写, 衬托出她内心的不安与辗转反侧, 写的十分真实可感。

席慕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爱情诗, 征服了台湾诗坛, 在大陆又掀起了一股“席慕容旋风”, 被无数青年男女所追捧。她的诗如同那个时代一样, 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席慕容的爱情诗歌体现了80年代纯真的爱情观。从席慕容的爱情诗歌中, 我们仿佛看到了《诗经》中对爱情追求的自由浪漫与热烈率真。《一棵开花的树》中“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两句就刻画出了一个美丽、大胆的少女, 娇美的容颜灼灼, 期待着生命中的那个人的出现, “最美丽”的时刻, 既是少女的自信, 也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这里体现的大胆直率的追求爱情的态度, 就是对《诗经》中爱情观的很好体现。

在席慕容的诗中, 追求爱情的态度更多的是在继承《诗经》大胆直率的方式基础上, 又增加了含蓄细腻的一面, 较为含蓄典雅地追求爱情。席慕容的代表作《莲的心事》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勇于追求爱情, 直率、坦白、含蓄和浪漫的爱情观。“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 正是, 我最美丽的时刻”。这里把正值风华的女子比作一枝亭亭的荷花, 无忧无惧, 过了青涩的年华, 还未受岁月的摧残, 等待着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感情真挚自然, 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 清纯而自然, 对于爱情的表达方式既大方率直, 又不失含蓄和浪漫。席慕容在《千年的愿望》中对爱情十分典雅含蓄地进行描述, 虽然知道表达的主题是爱情, 但却一字未从正面提及, 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渴求爱情的态度:大胆细腻与倾情执着

《诗经》年处的时代, 对恋爱、婚姻的限制并不严格。很多诗篇都体现出大胆、直白地追求爱情的特点。从《周礼•媒氏》记载中可以看出, 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在恋爱进程中, 可以自由地择偶和同居。《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男女自由恋爱的诗篇, 无论是如《邶风•静女》《卫风•桑中》描写幽期约会的, 还是如《郑风•摔兮》《王风•君子阳阳》描写同歌同舞、别后相思的, 都反映了《诗经》所处社会的现实, 犹如一幅幅爱情风俗画, 真实地展示了我国古代淳朴无邪、自然健康的民风, 维妙维肖地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纯真感情。

《诗经》所处的社会, 虽然物质生活困乏, 但是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 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也有很多诗篇表现了一种含蓄温婉的美。采用一种温文尔雅的方式来表现人们内心细腻真挚的情感。如《郑风•出其东门》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纯洁专注的爱情, 以含蓄的手法表现了城门外女子貌美的样子, 用“云”“荼”这样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并且通过这些描写, 反衬出作者对于自己心中的那个女子的忠贞, 表现了男子的专情与痴情。

《诗经》最著名的《蒹葭》也体现了这一点。其中男子看到心上人, 并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爱意, 而是“寤寐求之”“辗转反侧”, 只是通过自己内心的喜爱, 最多是想象自己追求心上女子而没有直白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席慕容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继承了《诗经》的真挚细腻, 有着女性独特的纤细视角。如《古乐府》的“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不过相比之下, 席慕容的表达方式更加有倾情执着之感, 诸如“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类表现生生世世执着之爱的话语, 在席慕容的诗中并不少见。席慕容在《错误》一诗中关于爱情的描写, 体现了对于爱人的失去而不能忘怀的哀伤, 就算能够忘记, 也像是一颗钉在心上的钉子, 即使拔去, 也去不掉印记,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动。“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这种不顾一切, 飞蛾扑火般的姿态把对爱情的执着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坚守爱情的态度:忠贞不渝与痴迷执着

对爱情忠贞不渝和痴迷执着, 是《诗经》中爱情诗和席慕容的爱情诗很大的一个共同点。不过《诗经》则更体现为忠贞不渝的态度, 类似“我心匪石, 不可卷也”的句子比比皆是, 而席慕容则更倾向于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执着这一立足点, 体现了恋爱中女子的细腻心思。

《诗经》中《王风•大车》对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描写, 让人如此动容, 这种决绝, 也让人叹服, 就好像汉乐府《上邪》里那个指天为誓, 高吟着“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的女子, 那决绝又单薄的身影将永远印在泛黄的古籍中, 倾诉着千年前的爱恋。又如《邶风•柏舟》对爱情的描写, 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 永远不变心。《郑风•东门》表达了一个男子情有独钟而矢志不渝的忠贞之恋。虽然东门外美女“如云”“如茶”, 诗中男子不为所动, 不被诱惑, 依然执着、坚定地爱着家中那位共度患难、同甘共苦的荆妻。《唐风•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此诗“言寡妇感时节而生哀思, 次由哀思而至墓地悼念, 由墓而归, 夜寝哀之情”。最后以“百岁之后, 归于其居”。《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对爱情忠贞的描写:“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所谓雎鸠, 就是一种十分忠贞的鸟, 一只死去另外一只绝不独活。这里虽没有明说爱情忠贞之意, 但是字里行间已经体现。

席慕容的诗中也体现了此类爱情观, 描述青年男女对心上人的坚定与对爱情的执着。再如其《抉择》对爱情执着描写, 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 为了与爱人相聚, 哪怕一瞬间, 也是有意义的。

席慕容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想要回到那个二十岁。如《千年的愿望》中“总希望/二十岁的那个月夜/能再回来/再重新活那么一次”。“在这样的月夜, 很多忘不了的时刻都会回来, 这样的一轮满月, 一直不断地在我的生命里出现, 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那个二十岁的月夜是多么的迷人、难忘, 那段感情是一辈子都不能割舍的情怀。“今夜在灯下/梳我初白的发/忽然记起了山路上/少年的你/是不是还在等我/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

四、捍卫爱情的态度:为爱反抗与勇敢放手

爱情并不一定总是美好的, 或者不一定一直是美好的。很有可能美好的开始却迎来了令人神伤的结局。对待失恋, 《诗经》中的女子和席慕容笔下的女子的反应是不大相同的。《诗经》中的女子更体现一种决绝、自立, 或者是为爱反抗。而席慕容的诗中失恋后则大部分表现为黯然神伤, 或者勇敢放手。如《氓》“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几句话, 体现了一个女子内心的自立自强与反抗精神:“你当初信誓旦旦, 现在却又把我抛弃, 还不自己悔过, 既然不悔过就算了吧!那就这样吧!”女子决绝离去的背影, 给多少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邶风•谷风》这首诗通过一个妇女的自述, 倾诉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直至被抛弃的过程, 体现了一种对于爱情, 即使失去也不想放手的心理, 而且她的字里行间多少带些反抗精神, 不是完完全全的逆来顺受, 她对于丈夫喜新厌旧的鄙弃, 对于新妇将占她的位置的不满, 是人性的真体现。

席慕容诗中则出现了失去爱情, 但只是漠然伤心的句子。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对于男主人公的不满。席慕容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爱情观、幸福观, 这种爱情观对于现代人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五、结语

诗经中的爱情诗和席慕容的爱情诗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当然也有不同, 二者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研究。诗经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宝藏, 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之一, 它对我们的影响很深, 后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利用她的精华, 席慕容的爱情诗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通过对于诗经爱情诗的爱情观和席慕容的爱情观的简单比较, 我们可以从中看见其中的继承与发展。通过这样的比较与学习, 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经爱情观的内涵, 并加以发展和弘扬。

摘要:《诗经》的爱情观对后代爱情诗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历代对《诗经》的爱情观都有继承与发展, 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 人们的价值观不同, 不同时代的诗词形成了不同的爱情观。本文拟就近代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的爱情诗所体现的爱情观, 通过与《诗经》爱情观的比较分析, 从追求爱情的方式、爱情的表达方式、坚守爱情的态度、失恋女子态度等角度, 透视近代诗词对《诗经》爱情观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爱情观,继承与发展,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陆侃如, 冯沅君.中国史诗[M].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11-48.

[2]陈梓权, 郭培忠, 郭精锐.中国古代爱情诗歌评论[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8.

[3]尹建章, 萧月贤.诗经名篇详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4]曾巧燕.诗经时代的爱情文化[D].百度文库, 2009.

[5]席慕容.七里香[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0.

[6]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0.

[7]席慕容.天堂鸟[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9.

篇14:一切乡愁都是文化的乡愁

爱恋乡土,进而爱恋祖国,是人类共同的情怀。所以在这个题目下,我们看得到各种慷慨高尚的志节,乃至悲壮凄婉的情感。用各位习惯的说法,因为故乡是人自身的确证,是人认识世界最重要的起始。中国人当然也是如此,只不过,因受特殊生存环境与社会意识的影响,它有一些独特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它背后所深藏着的文化意味,更值得人探讨和发扬。

“安土重迁”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与当然的选择,是有不得不然的道理的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同属于“中纬度文明带”,但因为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考察,它除了有一面临海的大河大陆型的基本地貌,它主要的文明地区地势低平,加以土壤肥沃雨水充沛,造成了特殊的农耕社会之外,仍无法掩盖其实际存在的近乎封闭的性质。所谓“禹、稷躬耕而有天下”,从早先的原始部落,一直到春秋战国,广大中原地区的文明几乎都可归因于封闭状态下的农业发展,由此造成的“重本抑末”的治世方规,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整套家族宗法制度,都无不与之相密合与相适应。

譬如,因为前者,中国人主要采取劳动力与土地自然结合的方式生产。又因相对而言的民众土寡,迫使人必须精耕细作;而这种精耕细作所造成的技艺与工具的完善,又反过来促使人更注意适应土地的生命周期,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另行开辟屯垦之事。由此,它所建立起的自然经济社会,基本上就是与外部世界关系松散甚至隔绝的区域性小社会。因为后者,中国人会在土地提供的现实的知足感基础上,达成高度的情感与知觉的认同,由对土地生命周期的体认,进入到对乡土习尚礼俗的沿遵。如此世世代代固守土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最后造成一种独尚伦理的内倾的文化气质。对既等级森严又上下亲和的宗法权威的维护,对人伦血亲和礼义孝敬的遵奉,对一种顺天乐俗的生活情趣的崇尚,都是其表现。这与早先中亚游牧民族或欧洲海上民族通常更热衷向外拓展相比,区别很是明显。

我们要说的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与情怀,正是基于上述文化传统产生的。这种意识与情怀有一个基准性的情感表达,就是“安土重迁”。中国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此曾作过讨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从表层看去就是乡土的,它的特点是“不流动”,它所重视和追求的是“稳定”。因此在那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排列关系孤立而隔膜,不以个体为单位,而以集团为单位,大而言之是同宗同族,小而言之是家庭与亲人。至于这种稳定而不流动的关系之所以能够确立,就是基于上述农耕社会的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那一套家族宗法制度。所以,这个社会不需要创造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了的,它关注的只是如何不破坏这种关系。而类似远离乡土的行为,就意味着“流动”,就是对“稳定”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土重迁”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与当然的选择,是有不得不然的道理的。

也正因为是这样,才有类似“物离乡贵,人离乡减”、“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等谚语出现。或许有人会问,中国不是还有一句话,叫“树挪死,人挪活”吗,那又怎么讲?其实那主要是就一个人的行当选择讲,而不是说人可以随意背离故土。

尽管中国也追求并珍惜这种友谊,但乡土的一切仍无法代替

说到这里,相信各位一定会想到孔子讲的“父母在,不远游”了。确实,这种不离弃父母远走他乡,也是出于对宗法社会人伦血亲和礼义孝敬的遵奉。因为所谓“宗”,依《说文》的解释就是“尊祖庙也”,汉字的书写从“门”从“示”,“示”谓神,“门”谓家。自周天子行“家天下”,《周礼·大司徒》就明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当然,“不远游”不等于绝对不让人出门,只是说,当你一定要外出时,对父母必须有一个妥善的安顿,自己则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不然无目的地游荡,会徒增父母的困扰。是所谓“游必有方”。

至于为避乱、逃灾、求仕、谪居和从军,种种现实的原因,使得中国人更不免经常要离开乡土。尽管如此,他们全部的情感与想象仍会留在自己的乡土,他们感觉中最好的人事也仍然是乡人与乡情。这一点,对今天更乐意周游世界的各位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还有,你们都不愿做所谓的“困守者”,更愿意领略与自己不同的生活,并乐意与不同生活中的人交朋友,你们的说法是,“有友谊的地方就是故乡”,甚至认为,“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人总会遇到故乡”。我所喜欢的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就这样说过。但中国人不这样,只要你有留意,乃或与中国人有交往,你就知道,尽管他们也追求并珍惜这种友谊,但乡土的一切仍无法代替。所以,通常是这样,当他们离家越远,心反而贴得更近。

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固然主要是对家人、乡土和母国,但本质上说,更是对历史,对文化

由此可见,乡土情怀对中国人心灵的植入,是那样深切地扎根在人心底,以至于成为其情感最深层的底色,认识世界最稳定重要的“内结构”。这种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固然主要是对家人、乡土和母国,但本质上说,更是对历史,对文化。

与其他古老的传统一样,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时候,中国人所有的边缘焦虑和生存痛感,不仅基于“生活在别处”的不习惯与不方便,还基于文化身份的失落,包括由此引出的被“他者化”的痛苦。中国很大,中国的古人很容易在各自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场域体会到这种痛苦。一旦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种内在的基因不可避免地被激活。此时所谓乡土意识的文化根性就会逃无所逃地显现出来,以至于有时人已慨然赋归,心仍不能平复。自几个世纪前东西方文明初度交往,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敏感而真实的文字记录,都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

现在,各位在世界各地,一定到处可见读书、旅游、做生意的中国人,有的人已获定居。你起初觉得讶异,继后略感不安。但当你了解了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进而家国情怀,你就会理解,这基本上与你为生活和事业去中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受传统的影响,这个中国人的乡愁可能更强烈一些,他更容易在乡愁中感受自己的过去,并更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文化。“乡愁”这个词的西语词源本不仅指思乡,还包含对过往的难以言说的疼惜。汉语中没有这层意思,但中国人心里都有。

尤其是今天,全球化特有的“统合”、“压缩”性质,使得现代人普遍产生出一种类似罗兰·罗伯森所说的“现代性乡愁”。这种乡愁依托深厚的文化母体,对每个身在异乡的中国人而言特别易于感受。故当对乡土的眷恋凝结成浓稠的乡愁,这个乡愁虽可能沾带有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中所说的“家的意识形态”,但从根本上说,更与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关。说到底,一切的乡愁,都是对文化的乡愁。

这种对乡土的怀恋,其实就是对广义的中国文化的怀恋。用中国学者李大钊的区分,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动的文化,那它就是静的文化;再依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一书所讨论的,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游而求食”的“动物文化”,那它就是“植根于土壤”的“植物文化”。中国人对乡土的怀恋,就像树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

(摘编自《文汇报》2010年4月18日)

上一篇:保护有益的小动物200字作文下一篇:李白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