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作品赏析

2024-05-24

席慕容作品赏析(精选8篇)

篇1:席慕容作品赏析

席慕容作品赏析字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我喜欢席慕蓉的文字,喜欢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情画;我喜欢读她的散文,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字里行;的真谛――“一份‘初心’”;我喜欢席慕容的文章,喜欢席慕容爱感动着的过生活;我喜欢她笔下的爱情,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那么;曾经一度为那首《写给幸福》而疯狂:喜欢坐火车,喜;地方和任何人,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

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 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突然我乱了。一首《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流露着淡淡的忧伤,一丝一缕,然后缠绕于我心。戏看人生,充满嘲讽,对自己的嘲讽。一首诗或者说是一个人生:淡了、暗了、怨了、乱了,是散了,淡了,是倦了,又暗了!!原来这样走着就散了!

我喜欢席慕蓉的文字,喜欢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情画意,没有矫情的修饰,一切都归于平淡,在平淡中却提炼出一种至真至诚来。或有忧愁,有快乐,有着小小的哲理,经她那细腻的笔触,仿若置身与一个乡村的傍晚,阳光是迷蒙昏黄的,周围很静,有人轻轻哼着一首很古老很遥远的歌。歌声美如天籁,无一不拨动人心最底处的那根弦。她常说,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 看她的诗,读她的散文是一件最最轻松而愉悦的事。有人说:她的作品蒙上了一层遥远、空灵的气息,深深吸引着读者的心。蒋勋说:她的诗,是以快捷的方法说委婉的感受。诗人萧萧说:“她自生自长,自图自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诗国里一处独立自存的桃花源。”人世间的经历、选择、磨难、悲伤、从容、激情??仿佛这位生活的智者就在在你的耳边娓娓道来,用她的情愫牵动着你的情愫,用她的智慧找寻出着你清澈年轻的心,用她广泛的忧愁流淌出你血管里的宽容,为你解开人生路程里的一个又一个迷茫,坚定着你对生活的信仰。 我喜欢读她的诗,纤细而纯洁,悲壮而激情,有年少时的朦胧,有苦涩的乡愁,还有成长里的忧愁。想家时,她有了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成长中或多或少品尝到了无花果的青涩,她会说:“五百年的期盼为了你的一次回眸,我是你前世口袋里的一颗弹珠,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朦胧的爱情却有着苦涩淡淡的乡愁。一望无际的草原,无数的牛羊是天上的点点凡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莫名的难以言说的难以割舍的情怀,或悲壮或大气“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了二十年後,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面对青春她有着这样的倾诉:“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生活中小小的细节触动着她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也触动着我的。

我喜欢读她的散文,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字里行间中的平淡透出生命底层的最深的呐喊,干净透明,是一杯温热的清茶,清香扑鼻又沁人心脾。席慕容说:“她的写作只是生命本相的暴露,只是已然消逝的光影造象,是自己的依恋与渴望。”她还说:“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分享生活的感动,怀着一份‘初心’。”平淡的言语表达着深邃的思想,澄净的文字感动出一份份生活的平实,乐观、向上的态度是她同读者一同分享岁月的痕迹。“是因为在那样透明的月光中感觉到自身的有所隐藏吗?”、“是因为在那样圆满的一轮清辉之中感觉到自身的缺失与憾恨吗?”、“仿佛有一种畏惧,如影随形。”她怀揣着朦胧的,理性的,多愁善感的,恍惚温馨的爱,感动着生活。她善待着她的的智慧,正如用她的灵性感悟生活

的真谛――“一份‘初心’”。她喜欢回忆,有时有点不自信,她很感伤,也很细腻,喜欢纪伯伦的《先知》,喜欢《先知》里的荷,喜欢像荷一般最单纯与最深邃的纪伯伦。可以说,她是完美的使者,在一张素洁的纸张上努力寻找着一个叫“白”的颜色。她说:“白本来就是奢侈品!”她的`诗,她的散文有时只是“一个弱者的自白!”。文章里的片断是怎样的感动:“即或只是几行短得不能再短的文字,也是一个穷尽全力去生活过、挣扎过的整整的一生啊!”

我喜欢席慕容的文章,喜欢席慕容爱感动着的过生活。在我看来,她是唯美的,是一个生长在凡尘中温婉而大气的女子,带给人们总是温暖和清澈的气息!她本身就是一朵出水的莲,白间透着粉,素洁却不失妖娆,端庄得让人急切想之亲近!静处一隅的莲,易动情感伤,一缕轻风、一丝和煦、一滴雨点都足以让它风姿万千!读席慕容的诗和散文,是不需细品的。 你只需在一个慵懒的午后,偷得浮生半日闲,无太多琐事,无太多悲辛,无太多欢喜,释怀的平静中回味那一份悠长又带点哀伤的意境。 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她在那一抹平和里叙述的,只是她自己对于青春,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思考。

我喜欢她笔下的爱情,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那么温婉哀怨,令人魂肠愁结、不能释怀。或许青春,抑或爱情本身就是甜蜜中掺杂着淡淡的苦味吧!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一片残留的绿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的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幸福? 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悲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是否真有轮回的造化成就着情感的延续与传递?亦或身边的美好本身就透漏着爱的信息?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做一颗开花的树,苦望成熟。然而时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 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是浓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凉是突兀的可悲。难道,真的是一万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才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 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是错,只是我不愿不愿相信我们的缘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五百年的等待换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长的岁月,你会不会看我看我那满树的期望是怎样为你纷纷而落。 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只为你能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你却无视地走过,踩着一层叠一层地花落。我这才悟出:相遇不是美丽,相遇是错。 在平凡的日子里,可以认认真真相爱的人,是有福的!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她(他)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 成为一种昭示 -- 爱情,需要执著。

曾经一度为那首《写给幸福》而疯狂: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只因为,在旅途的中间,我就可以不属于起点或者终点,不属于任何

地方和任何人,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够了。所有该尽的义务,该背负的责任,所有该去争夺或是退让的事物,所有人世间的牵牵绊绊都被隔在铁轨的两端,而我,在车厢里的我是无所欲求的。在那个时刻里,我唯一要做也唯一可做的事,只是安静地坐在窗边,观看着窗外景物的交换而已。幸福是什么?或许是“采菊东南下,悠然现南山”的悠远畅快、惬意潇洒,亦或是结庐荒山、独钓寒江?我所谓幸福,是拥有此生这般美丽的生命,是有好朋友在阴沉的天空里为自己留下一小块蔚蓝,是拥有这样一个平凡朴实的家庭,是暖冬的午后与你携手江边.....幸福于我是那黑夜里的一杯咖啡,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微苦的味道却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它让我卸下一天的疲惫。在安静的夜里,坐在墙角细数着自己的心事,点点滴滴,拂去苦累伤痛沉淀清闲甘甜,让漂泊的心找到停靠的港湾。幸福于我是那一场青春的遇见,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执手相望,我庆幸在我最美的年华里与你相遇,就如那位老者说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是啊,原来你也在这里,在这里驻守,在这里守候,只为与我一同前行。风可以不懂云的漂泊,沙可以不懂海的辽阔,天可以不懂雨的落泊,泪可以不懂眼的脆弱,可我却不能不懂你的缄默,感受不到你的脉搏,不管未来多么波折,你我一同携手走过,无论结果如何。

今生今世,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那我们的人生呢?又该是何去何从呢?一切不会从着你的理想所发展,我一直把这世界说得太理想化了。可是,我并没有错,如果没有理想,这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呢?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也就是它,使得一个患病二十多年,只有小学学历的女孩写出那么多本喜悦和美丽的书。我们不能再找借口说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得天独厚”了。非承认不可的是: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并且,坚信不移。也许人生如斯。漫漫人生路,你挣扎的衣衫褴褛,头破血流最终却只能独立西风,一任如血残阳将你的身影刻画在斑驳的古道上.......然而,你坚持着,颤抖的也是你生命的热情,醉人的芬芳是你几百年的硕果。你坚持着,直到尘埃落定,直到山高水长。这种对于希望无悔的付出,这种对于生命固执的诠释,或许成了偶们心中苍茫大海上那若隐若现的微光----人生总该有一种坚持,坚持着我们的根,坚持着生的欲望......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席慕蓉,喜欢上了那种极其细腻,并富有着天真的,女性文字,是幸福、是理想、是再会、还是时光、喜欢那种简简单单的文字,不需要太多的遣词,用一颗富饶的心,去抒写,就够了

崇拜席慕容――不像现世浮躁的所谓小资女子们唱出的俣侬软语调调,用尽所有华丽之词堆砌出一个空洞。席慕容之爱,醇厚浓烈却不张扬!激起人们情感的的交响。“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只这一句,就被她的情感表达方式所深深吸引。“如何让你遇见我”――眼前出现一个充满期盼的柔情女子,纵然千呼万盼心上人,却积极地等待。如若我为君,只这一句,我就早已被融化。

我们不能像席慕容一样用着洒脱的文笔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用她平淡却真诚的文字感动着我们,但我们却可以坚持着我们的坚持,我们的人生一样可以那么精彩。看着她的文章总能给我的心灵带来无限的悸动,她的平淡,她的文字或有忧愁,有快乐,有着小小的哲理,带着我们进入她的情感世界里

篇2:席慕容作品赏析

我喜欢席慕蓉的文字,喜欢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情画意,没有矫情的修饰,一切都归于平淡,在平淡中却提炼出一种至真至诚来。或有忧愁,有快乐,有着小小的哲理,经她那细腻的笔触,仿若置身与一个乡村的傍晚,阳光是迷蒙昏黄的,周围很静,有人轻轻哼着一首很古老很遥远的歌。歌声美如天籁,无一不拨动人心最底处的那根弦。她常说,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

看她的诗,读她的散文是一件最最轻松而愉悦的事。有人说:她的作品蒙上了一层遥远、空灵的气息,深深吸引着读者的心。蒋勋说:她的诗,是以快捷的方法说委婉的感受。诗人萧萧说:“她自生自长,自图自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诗国里一处独立自存的桃花源。”人世间的经历、选择、磨难、悲伤、从容、激情„„仿佛这位生活的智者就在在你的耳边娓娓道来,用她的情愫牵动着你的情愫,用她的智慧找寻出着你清澈年轻的心,用她广泛的忧愁流淌出你血管里的宽容,为你解开人生路程里的一个又一个迷茫,坚定着你对生活的信仰。

我喜欢读她的诗,纤细而纯洁,悲壮而激情,有年少时的朦胧,有苦涩的乡愁,还有成长里的忧愁。想家时,她有了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成长中或多或少品尝到了无花果的青涩,她会说:“五百年的期盼为了你的一次回眸,我是你前世口袋里的一颗弹珠,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朦胧的爱情却有着苦涩淡淡的乡愁。一望无际的草原,无数的牛羊是天上的点点凡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莫名的难以言说的难以割舍的情怀,或悲壮或大气“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了二十年後,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面对青春她有着这样的倾诉:“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生活中小小的细节触动着她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也触动着我的。

我喜欢读她的散文,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字里行间中的平淡透出生命底层的最深的呐喊,干净透明,是一杯温热的清茶,清香扑鼻又沁人心脾。席慕容说:“她的写作只是生命本相的暴露,只是已然消逝的光影造象,是自己的依恋与渴望。”她还说:“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分享生活的感动,怀着一份‘初心’。”平淡的言语表达着深邃的思想,澄净的文字感动出一份份生活的平实,乐观、向上的态度是她同读者一同分享岁月的痕迹。“是因为在那样透明的月光中感觉到自身的有所隐藏吗?”、“是因为在那样圆满的一轮清辉之中感觉到自身的缺失与憾恨吗?”、“仿佛有一种畏惧,如影随形。”她怀揣着朦胧的,理性的,多愁善感的,恍惚温馨的爱,感动着生活。她善待着她的的智慧,正如用她的灵性感悟生活的真谛——“一份‘初心’”。她喜欢回忆,有时有点不自信,她很感伤,也很细腻,喜欢纪伯伦的《先知》,喜欢《先知》里的荷,喜欢像荷一般最单纯与最深邃的纪伯伦。可以说,她是完美的使者,在一张素洁的纸张上努力寻找着一个叫“白”的颜色。她说:“白本来就是奢侈品!”她的诗,她的散文有时只是“一个弱者的自白!”。文章里的片断是怎样的感动:“即或只是几行短得不能再短的文字,也是一个穷尽全力去生活过、挣扎过的整整的一生啊!”

我喜欢席慕容的文章,喜欢席慕容爱感动着的过生活。在我看来,她是唯美的,是一个生长在凡尘中温婉而大气的女子,带给人们总是温暖和清澈的气息!她本身就是一朵出水的莲,白间透着粉,素洁却不失妖娆,端庄得让人急切想之亲近!静处一隅的莲,易动情感伤,一缕轻风、一丝和煦、一滴雨点都足以让它风姿万千!读席慕容的诗和散文,是不需细品的。你只需在一个慵懒的午后,偷得浮生半日闲,无太多琐事,无太多悲辛,无太多欢喜,释怀的平静中回味那一份悠长又带点哀伤的意境。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她在那一抹平和里叙述的,只是她自己对于青春,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思考。

我喜欢她笔下的爱情,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那么温婉哀怨,令人魂肠愁结、不能释怀。或许青春,抑或爱情本身就是甜蜜中掺杂着淡淡的苦味吧!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一片残留的绿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的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幸福? 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悲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是否真有轮回的造化成就着情感的延续与传递?亦或身边的美好本身就透漏着爱的信息?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做一颗开花的树,苦望成熟。然而时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是浓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凉是突兀的可悲。难道,真的是一万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才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是错,只是我不愿不愿相信我们的缘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五百年的等待换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长的岁月,你会不会看我看我那满树的期望是怎样为你纷纷而落。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只为你能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你却无视地走过,踩着一层叠一层地花落。我这才悟出:相遇不是美丽,相遇是错。在平凡的日子里,可以认认真真相爱的人,是有福的!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她(他)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著。曾经一度为那首《写给幸福》而疯狂: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只因为,在旅途的中间,我就可以不属于起点或者终点,不属于任何地方和任何人,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够了。所有该尽的义务,该背负的责任,所有该去争夺或是退让的事物,所有人世间的牵牵绊绊都被隔在铁轨的两端,而我,在车厢里的我是无所欲求的。在那个时刻里,我唯一要做也唯一可做的事,只是安静地坐在窗边,观看着窗外景物的交换而已。幸福是什么?或许是“采菊东南下,悠然现南山”的悠远畅快、惬意潇洒,亦或是结庐荒山、独钓寒江?我所谓幸福,是拥有此生这般美丽的生命,是有好朋友在阴沉的天空里为自己留下一小块蔚蓝,是拥有这样一个平凡朴实的家庭,是暖冬的午后与你携手江边.....幸福于我是那黑夜里的一杯咖啡,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微苦的味道却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它让我卸下一天的疲惫。在安静的夜里,坐在墙角细数着自己的心事,点点滴滴,拂去苦累伤痛沉淀清闲甘甜,让漂泊的心找到停靠的港湾。幸福于我是那一场青春的遇见,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执手相望,我庆幸在我最美的年华里与你相遇,就如那位老者说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是啊,原来你也在这里,在这里驻守,在这里守候,只为与我一同前行。风可以不懂云的漂泊,沙可以不懂海的辽阔,天可以不懂雨的落泊,泪可以不懂眼的脆弱,可我却不能不懂你的缄默,感受不到你的脉搏,不管未来多么波折,你我一同携手走过,无论结果如何。

今生今世,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那我们的人生呢?又该是何去何从呢?一切不会从着你的理想所发展,我一直把这世界说得太理想化了。可是,我并没有错,如果没有理想,这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呢?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也就是它,使得一个患病二十多年,只有小学学历的女孩写出那么多本喜悦和美丽的书。我们不能再找借口说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得天独厚”了。非承认不可的是: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并且,坚信不移。也许人生如斯。漫漫人生路,你挣扎的衣衫褴褛,头破血流最终却只能独立西风,一任如血残阳将你的身影刻画在斑驳的古道上.......然而,你坚持着,颤抖的也是你生命的热情,醉人的芬芳是你几百年的硕果。你坚持着,直到尘埃落定,直到山高水长。这种对于希望无悔的付出,这种对于生命固执的诠释,或许成了偶们心中苍茫大海上那若隐若现的微光----人生总该有一种坚持,坚持着我们的根,坚持着生的欲望......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席慕蓉,喜欢上了那种极其细腻,并富有着天真的,女性文字,是幸福、是理想、是再会、还是时光、喜欢那种简简单单的文字,不需要太多的遣词,用一颗富饶的心,去抒写,就够了

崇拜席慕容——不像现世浮躁的所谓小资女子们唱出的俣侬软语调调,用尽所有华丽之词堆砌出一个空洞。席慕容之爱,醇厚浓烈却不张扬!激起人们情感的的交响。“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只这一句,就被她的情感表达方式所深深吸引。“如何让你遇见我”——眼前出现一个充满期盼的柔情女子,纵然千呼万盼心上人,却积极地等待。如若我为君,只这一句,我就早已被融化。

篇3:慕容雪村作品语言的解构性

慕容雪村的作品能够在网络上走红,其深厚的文字功底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想要有足够的实力给传统文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只有优美的修辞文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重要的还要归结于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而他的作品,尤其是后期的作品中,恰恰无处不在地充斥着深刻的怀疑、否定、讥讽、反叛,以及从这些浓墨重彩的怀疑和否定中衍生出来的无望的哀伤和沉重的忧虑。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后现代主义幻象》中说道:“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事叙成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1]慕容雪村作品的特征恰恰符合了这位大师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界定。他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过:“如果问我想在小说中表达什么,我想写对人性、对生活的质疑。”他正是用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消解的方式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传统的、正面的、美好的、形而上的思想观念进行解构。这使得他的作品深具后现代主义文化内涵,给他的作品赋予一种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强有力的解构思想,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从而在言辞优美之余,大大强化了他作品思想上的厚重感,同时吸引了更多主流文学阵营中的读者。

在这里我想分阶段从他作品语言的角度来说明他的解构思想是一步一步逐渐加深和成熟的。

一、初期

在他初期一些短篇文章的语言中,我们看到更多的还只是行文的优美和作为一个涉世未深,对生活和情感还抱有美好想象的人对于传统思想和文化观念的解构。力度并不是很强,还带着某种唯美忧伤的审美情趣。在《唐僧情史》中,传统《西游记》中清心寡欲,不为女色所动的圣人唐僧被解构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男人。

“很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所谓西天取经,所谓普度众生,只不过是如来跟我开的一个玩笑。那些尘封千年的往事一一浮现,一张美丽的脸在光阴深处闪烁,我看见她在千年里始终不改地向我微笑.让我浑身颤栗。

一切事情都有它的因果,痛苦是因为执着,快乐来自于放弃。千年里我不断地想,是什么样的缘起,造就了我和那个妖精的生死悲欢?”

在《李太白传奇》中,他解构了一系列传统文学概念里天才横溢近乎于神话的名人,让他们脱去神圣的外衣,还原为多愁善感,会和朋友谈感情,聊女人,好色,会玩女人,说话有几分粗俗,还有几分懦弱的平凡人。也开始怀疑他最初稚嫩的作品中所向往的爱情。

“唐朝的贞节观并不严重,很多人宁可讨妓女作老婆,也不愿意找死板无趣的良家妇女.杜甫曾提起过,说他的老婆一点都不解风情,‘找一根打了洞的木棍也比她好玩。’”……

“我见到唐明皇的时候他四十二岁,他说这是‘肾功能急剧退化的年龄’。不过玉环后来告诉我,四十二岁的唐明皇依然有超人的性能力,夜夜操劳,经常让她第二天撇着腿走路。她说这段话的时候嘴角有一丝冷笑,让我无地自容。”

二、深化期

到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和《天堂向左,深圳往右》时期,他开始用一种历经世事的态度来解构爱情,解构了现代人在大都市中那看似令人向往和羡慕的繁华富贵的生活,为人们揭开那些浮华的表面,看到了迷乱、堕落和肮脏的实质。世界在他文中不再是最初那样唯美忧伤和单纯的了。他摒弃了传统思想中专一而坚贞的爱情,摒弃了传统爱情里所包含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认为男女之间由最初的爱情总会演变成最终的只剩下一张床和赤裸裸的性。

“我们用整整七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个真理:爱情不过是性冲动的副产品。或者说,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爱情,欺骗和背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此一阶段,作者在不留情面的解构之余,他的主人公常常在爱情和道德丧失的过程中满怀忧伤,不失人性,还带着些许柔软和煽情。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恨过她。虽然我发过誓不再相信她的眼泪。但在那一刻,所有的誓言都被她的目光轻易击垮,往事像不可阻挡的洪水,在心中滚滚奔流,宿舍楼、小树林、食堂里,她的一顰一笑,一举一动,都看得那么真切,那么动人,七年来每一个日子,每一处细小的场景,都滚滚而来,在我胸中涤荡、洗刷、拍打,终于摧枯拉朽般地汹涌而出,化为我脸上滚烫的泪水!”

三、成熟期

在《伊甸樱桃》中,已经开始没有感情,只充满肃杀的冰冷,像医生拿手术刀解剖尸体那样冷静,面无表情。文中到处是富人的灵光,商场、酒店、名车、美酒,豪华的别墅,昂贵的珍品,但惟独没有人的灵魂。作者似乎想通过这种探索的手段来创作一本解构日益高涨的物质主义、日益发达的工业化和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的书。

“从第一只猴子直立行走算起,人类走过了百万年的路程,现在已经是日落时分。根据中国的轮回理论,落下的太阳会再次升起,死去的人将重新复活。而现在,轮回之钟已经停摆,永恒之夜渐渐降临,这一夜无比寒冷,无比漫长,没有光,没有热,也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日出。”……

及至最近的《原谅我红尘颠倒》(又名《满城衣冠》),里面已经通篇没有一个好人。入目都是没有道德,没有廉耻,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不能称之为人的人。通篇不需要正面人物映衬,只一味地渲染极恶。用慕容雪村自己的话说:“《原谅我红尘颠倒》的主角是一个恶棍,在所有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中,他大概是最坏的,心思阴沉,机警狡诈,处处伸手,为了二两铜绿,不惜变卖祖坟,看见别人好过,赫然鼻骨倒竖。”他就用这种极端残酷的手法解构了人之为人的人性,也解构了整个所谓的礼仪伦理道貌岸然的世界。到这里,我认为慕容雪村已经把后现代主义中的“破”字诀发挥到了极致。也可以说这是他向这个世界发出了自己充满不满和愤怒的最强烈的悲鸣。

“这是流传在看守所里的爱情诗篇,粗俗,下流,却十足深刻,戳穿无边风月,直抵繁华尽头。世间自有情如铁,都在花前月下,一旦进了高墙,山盟海誓都成了飞灰,吹阵风就没了,万千宠爱,满腹柔肠,敌不过一根野生的鸡巴。”

“破”到极致已“破”无可“破”的时候,也许就到了该“立”的时机。不过这个“立”仿佛更应该取决于这个世界而不是某位作家。行文至此,我已经是满脑子慕容雪村式的“虚无”和“解构”。为了不使自己以及旁人过于绝望,就让我用他本人的话来增加一点希望的颜色作为此文的结语:“小说家有两种,一种帮助人做梦,比如路金波最崇拜的琼瑶大师;另一种帮助人从梦中觉醒,比如我最崇拜的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格拉斯等。我水平不行,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不敢称小说家,但就理念而言,勉强可以归入后者。这类小说只做一件事:把世间的破处指给人看,并且告诉他恶的由来。身处火窟而生慈悲之心,正是如来家法,佛教劝诫向来有两种法门:一种示人以恶,所谓当头棒喝是也,一种劝人以善,所谓苦口婆心是也。”[2]

作家的创作原本只是为了警世,而完全彻底的解构了可以解构的所有情感和希望之后,也让人们对自己灵魂里的“恶”产生了发自肺腑的厌倦和痛恨。也许这才是作家最终想通过自己的写作所达到的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慕容雪村主要作品中的语言,来说明充斥在他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想。

关键词:网络文学,后现代主义,解构

参考文献

[1]特里·伊格尔顿著.华明译.后现代主义幻象.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前言Ⅶ.

篇4:席慕容:心安即归路

近日,台湾作家席幕容新出版两本散文《追寻梦土》、《蒙文课》,这是她对蒙古故乡的追寻之歌。

席慕容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到台湾,随后又去欧洲留学。每换一次环境,孤独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过写诗来抒发寂寞重重。在无边的黑夜里,席慕容经常会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

幸好,她遇到了一个温柔敦厚的男子,为她孤独的心开启了一扇光亮的窗。

席慕容和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

在几次聚会中,席慕容发现刘海北不仅知识渊博,还十分善良。他会为猫做舒适的窝,会送落单的女孩回家。他常陪席慕容打乒乓球,而且总会有风度地输给她几分。

某晚在月光下告别后,当刘海北的背影渐行渐远,席慕容的内心涌起淡淡的忧伤,那种情愫被她化为美妙的诗行:“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上天没有辜负她的期盼,给了他们相爱的契机。

一个周末,刘海北患了重感冒,卧床不起。席幕容跑到厨房,精心地为他熬了一锅粥。这个温柔的举动让整个男生宿舍都沸腾了,每个人都跑来问刘海北爱心粥味道如何。刘海北笑而不语,但脸上泛起幸福的光。

两个人在欧洲学业结束时,都渴望回台湾。常年漂泊,特别是身处异国他乡,席幕容特别渴望回到熟悉和亲切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她觉得安心,安心地去爱人,安心地被人爱。

长辈们起初都不理解,最终被他们一封封家书感动,同意他们回台湾发展。两个人牵手在布鲁塞尔的大街上微笑、欢呼,向注视他们的人大声说:“我们要回家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回台湾后,他们没有选择繁华闹市生活,而是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从小到大,漂泊已久的席慕客没有在一个地方住这么久。他们种下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一片金红。在孩子熟睡后,两人会携手散步,满月的光辉笼罩着四周,风在树林间穿梭,整个夜空澄清无比。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事,不过是有一个人能如此地懂你,与你一起分享生命的美妙和感动,正如她诗中所写道的:“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所以/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在奔驰的岁月里/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

内心安宁的席慕客也不再夜夜梦里惊醒,开始有了梦寐以求的熟睡。夏日的清晨,在孩子稚嫩的歌声伴着清脆的鸟鸣中醒来,席幕容听见丈夫正悄声跟孩子们说:“小声一点儿!妈妈还在睡觉。”

阳光一寸寸踱进房间,光阴一分一秒地消失。席慕容把头靠近丈夫的枕头,觉得幸福是如此的真实。

刘海北永远比席慕容早起一刻,亲手做美味的食物来填充她的胃。刘海北也永远是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个读者,虽然不懂诗歌,却给她尊重和理解。甚至当席慕容出名后,一些人开始尊称他为“席先生”,刘海北总是微笑着纠正道:“鄙姓刘。”不是每一个男人都有如此的胸襟和气度,他还干脆写了一篇《家有名妻》发在刊物上,幽默的笔调使它被广泛转载。

而席幕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妇人,得到了丈夫无限的包容和宠爱,所以才能幸福地写诗和画画。

在生大女儿慈儿时,席慕容遭遇了难产。竭尽全力生下孩子后,她有了短暂的昏迷。恍惚中,她感受到7熟悉的拥抱。刘海北轻轻地抱着她,不断低唤她的名字。突然之间,这个从不落泪的坚强汉子开始哭泣,并在她耳边喃喃道:“再也不生了!以后再也不要生了!”

大滴大滴的泪落在她面颊上,穿越她被疼痛撕裂的身体,开出一朵朵花来。她脑海中闪现出刚结婚时,两个穷学生奔波张罗的情景,仿佛再次嗅到他送的那把柔白的小苍兰的芬芳,心渐渐地沉静下来。

光阴似水流逝,他们也携手从葱绿的青春走到花甲之年。半年前刘海北因病去世,爱却在席慕容心中永存。在思念之时,席慕容饱含泪水地低吟着写给爱人的诗:“愿天长地久/你永是我的伴侣/我是你生生世世/温柔的妻”。

时间或许早已流转,而关于爱的诗句却永远年轻。在这个被爱笼罩的女子用心写下的诗行里,无数颗年轻的心荡起涟漪。

篇5:席慕容《时间》赏析

一看到这篇文章就被独特的开头吸引住了,仿佛在讲述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但是在第二个人例子中又运用了与第一个例子对比的手法引出了本文的中心,道破玄机。在那仿佛是自问自答之后,席慕容运用了言辞十分简练但语言很生动的文笔将想要讲述的真正的真理表达了出来。先是一句承上启下的问句,再结合以上两个例子把其中的奥秘一一揭破,再把笔头转向现实的生活,结合生活和之前的奥秘,再加上席慕容动人的文笔,此段堪称高潮。最后再一言道破,把最后一句话的问句留给读者,令人沉思。本文不长,也就只有百来字。但是在我第一次读过之后,一直惦念着这篇文章,至今不敢忘怀,它让我学会了如此抽象的事物原来可以用生活去描写,也时时提醒着我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珍惜生活。时间对待你我是一样的,公平的,如何争取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了。

篇6:席慕容《前缘》赏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席慕容《错误》欣赏

2.席慕容爱情诗《明信片》

3.席慕容:心安即归路

4.席慕容经典诗集五首

5.席慕容诗歌精选

6.席慕容《那一轮月》原文赏读

7.席慕容《雨后》赏析

8.席慕容《娇女篇》原文赏读

9.席慕容短篇散文

篇7:席慕容作品《谜题》欣赏

当我猜到谜底,才发现,

筵席已散,一切都已过去。

筵席已散,众人已走远,

而你在众人之中,

暮色深浓,无法再辨认,

不会再相逢。

不过只是刹那之前,

这园中还风和日丽,

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是我不能进去。

他们给了我一个谜面,

要我好好地猜测,

猜对了,才能与你相见,

才能给我一段盼望中的爱恋。

当我猜到谜底,才发现,

篇8:席慕容早期诗歌中的女性审美视角

席慕容所追求的这种美是纯美。这种纯美是人类生命初始所拥有的一种精神状态, 是一种没有被尘世沾染的至高无上的美, 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的心, 是清澈而透明的。但这份纯美是一种梦, 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如何才能得到纯美?很多完美主义者都在不断地用生命去追寻。显然, 现实生活因为利益的纷争是找不到纯美的, 席慕容在她的诗歌中娓娓道来的是一份只有在过去或是未来才有的纯美。又因为这份纯美只能在过去或是心灵空间存在, 因此与现实的矛盾常常又构成席慕容诗歌中的一丝悲剧美。任何一位解读席慕容早期诗歌的女性都能从中体味到她对绝对爱情的追索的纯美之境与纯美之下淡淡的忧伤。

一、在完美时刻遭遇破碎之美

每一位女性在经历成长, 逐渐成熟时都有如花朵一样绽放, 这是女性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席慕容在诗中常描述到这美好时刻:“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 (《莲的心事》)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一棵开花的树》) 在这最完美的时刻, 作者诗中的“我”从不曾挥霍或卖弄自己的美丽, 而是怀着对爱情的顶礼膜拜, 炽热而又含蓄、慎重而又默默地等待着爱人的到来。这种等待是如此虔诚, 像背负使命的人在号角吹响之前, 像运动员在令枪鸣响之前, 外表平静而内心颤动。在这种弦即将离箭之际, 就希望“你”能在等待中出现, 来成就这一完满。但是, 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你”不是“来得太早”或“来得太迟”, 就是“终于无视地走过”, 总是错过。“我”的最美的时候与最美丽的等待终究“你”无法看到, 或是被“你”漠视。完美在这一瞬间支离破碎, 使读者听到破碎的声音,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一棵开花的树》) 。在《昙花》中, 她叹道:“总是/要在凋谢后的早晨/你才会走过/才会发现/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经是/怎样美丽又怎样寂寞的/一朵。”即便有一天是“他”来寻“我”, 依然“寻我不到”, 在“他”“汹涌着哀伤”地走后, “我才醒来”, 只好“把含着泪的三百篇诗/写在那逐渐云淡风轻的天上” (《彩虹的情诗》) 。

席慕容的诗歌中就这样将美丽的等待划上破碎的痕迹。完美是一种美, 使完美破碎更是一种美。不断地错过呀错过, 在唉叹之余,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破碎并没有引来“我”的抱怨, “我”最终把这种错过用淡淡的幽怨归结于“无缘”, “我”只能静静地在悲哀中独自成就那一份本该属于“我俩”的完美, 这种选择让席慕容的诗歌更是凭添了一种空灵之感。

二、对人生种种别离不舍与无奈的悲情之美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别离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有对青春岁月的别离, 有对故人的别离。

在席慕容诗歌中的女性世界里, 青春是一幅最美的油画, 但最美的东西即使不在最美的时间遭遇破碎, 也是极易流逝的。这种易逝给人无尽的伤感。“在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为什么》) 。这最美好的时光就是青春, 这最单纯的快乐只属于青春, 青春是美好的, 但与青春别离之后, 只剩下对青春的无尽回忆。席慕容在《青春》中诉道:“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对于青春, 席慕容的态度, 从来都是对其绵绵不绝地回忆, 在每一个夜里, 在灯下, 在每一个季节转换的时侯。这种回忆是席慕容诗歌的主旋律, 飘散着青春易逝的悲情之美。

对别去的岁月是这样, 但对离人呢?《渡口》写道:“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人生自古伤离别, 离别之后如果不能再重逢, 人应该如何对待离人。为了人生的完美, 席慕容认为应该用理性的忘却来对抗忧伤之情。在《野风》中她叹道:“就这样地俯首道别吧/世间哪有什么真能回头的河流呢?”“我们也来相约吧/相约着要把彼此忘记。”在《请别哭泣》里, 她恳求着:“请试着去忘记/请千万千万别再哭泣。”席慕容认为在经历无法重逢的别离之后, 忘记是一道良方, 可以使人不再哭泣, 可以让生活恢复平静。“天, 这样蓝, 树, 这样绿, 生活, 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禅意》之二) 。

在席慕容的心中, 别离的岁月是要怀念的, 而别去的人最好要忘却。但遗憾的是, 她却总难以逃离感性世界里不忘的情愫。于是在忘与不忘中徘徊, 在忘与不忘的矛盾中用诗弹奏着凄恻的旋律。于是在她的诗歌悲情之美之外又凭添了追忆之美。

三、不断地怀念, 但不追索追忆之美

大多女性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 感情世界会维持一种风和日丽或云淡风轻的状态, 无论现实生活如何平淡, 很少有人会将现实不断推倒重来。但女性又天生就是感性的动物, 大多渴望浪漫。在这种矛盾之下, 大多女性会选择在乏味的生活中不断回忆青春岁月的纯真爱情, 这种纯真爱情的美带来了感性的源泉。席慕容在诗中, 虽然理性地认为应该忘却离人, 但又感性地对青春岁月的爱情一再描绘。《山路》与《暮色》中的“我”渴望着年轻时那一夜里“轻怜、缠绵”的歌, 如“山风拂过百合”, 即便“回顾所来径”时“苍苍横着”如“翠微”一般“这半生的坎坷”, 但在“暮色”中, 这回忆中的歌声“竟化为甜蜜的热泪”。

岁月的流逝使情感锁在了过去的时空里, 但最纯真的情感却永远不会因为时空的转移而被遗忘。相反, 被时间如浪一般冲刷之后, 这份回忆更是成就了去除杂质的完美。“我爱你/只因岁月如梭/永不停留/永不回头/才能编织出华丽的面容啊/不露一丝褪色的悲愁” (《给你的歌》) , 这种停留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回忆就像是平静生活中的一盏灯, 写着每一个女性永恒的青春之美。

尽管回忆是不可或缺的, 但席慕容认为, 这种感情只可追忆, 只可怀念, 只可在深夜浅笑或流泪, 而所恋的人与事是不能再去触及的。在《悲歌》中她写道:“今生将不再见你/只为/再见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再现的/只是些沧桑的日月与流年。”在席慕容诗中, 若“再见你”, 将似刻舟求剑, 看得到的是舟上的刻痕, 求不到的是刻痕下水中的剑, 剑早已留在了那个时间的那个空间里。这, 实际上是席慕容在保全记忆中初恋的干净与纯洁。“我如何舍得与你重逢/当只有在你心中仍深藏着的我的青春” (《短诗》) 。通过不断的回忆, 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触及, 席慕容保全着年青时纯真恋情的完美, 勾起读者对追忆中这份完美的慎重之情, 每一位读者也在读罢后, 沉思或是怀疑着自己无限留恋的是那人、那事, 还是那段岁月中的自己。

四、通过现实意象反映女性世界的哲思之美

席慕容的诗中充满了哲思美。这种哲思是一个淡雅、真纯的人对生命的思考, 在不同的生命历程中, 对生命的感悟。《七里香》写道:“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用溪水与海浪的走向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年少时, 一路追逐, 不断向前;年老时, 却总想落叶归根, 在人的一生中, 思乡之情渐行渐浓。这样的比喻是如此自然贴切, 是席慕容诗中闪耀着的灵感的光芒。

席慕容的诗歌中还常常把女性的一生比作一出戏, 《戏子》中描绘的那个伤心的人儿, 在独享着自己的泪。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犹如浓妆重墨下的戏子, 在现实的灯光和舞台下扮演着真真假假的自我。演绎着遵循大众价值观的理想的人生, 看似热闹, 内心孤独, 因为那只是在人前的一场戏;台后, 卸装之后, 每一个人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这场戏, 不就是人生真实的写照。人生, 终究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 (《咏叹调》) 。

席慕容的文笔从来都不晦涩深奥, 她用最简单纯朴的语言打开自己和读者的心扉, 表达着女性世界里最简单真挚的情感, 记录着女性生命中最美丽的岁月, 她用一种随缘而感恩的心, 在无怨中把完美留在每一个时空, 在回忆中续写着生命的美丽, 在思考中追求着生命的本质, 让每一个读她诗的人心灵沉静, 摆脱凡尘的利益之困, 从独特的女性视角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美, 真正为这淡淡忧伤着的生命的美而感动, 而无怨。

摘要:席慕容早期的诗歌诠释了女性世界中纯美的境界, 这种纯美带着淡淡的忧伤。有的诗歌在诉说一份完美遭遇破碎之美, 有的诗歌诠释着对人生种种别离之际不舍与无奈的悲情之美, 有的诗歌里席慕容在不断地怀念, 细说着追忆之美, 有的诗歌体现着席慕容采撷灵感揭示生命本质的哲思之美。这些不同角度的美的揭示构成了其诗歌中独特的审美视角。

关键词:席慕容早期诗歌,女性视角,生命的美

参考文献

[1]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7.2.

[2]席慕容.在黑暗的河流上[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8.

[3]蒋孔阳.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0.

[4]曾苗.试论席慕容爱情诗中爱的禅意[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7) :73-74.

上一篇:镇海中学高一历史试卷下一篇: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