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政治抱负

2024-05-22

李白的政治抱负(共5篇)

篇1:李白的政治抱负

李白的政治抱负对其诗歌的影响

李白的政治抱负最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不屈己,不干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区宇大定,海县清一……然后浮五湖,戏沧洲。”这是开元15年他在湖北安陆小寿山隐居时所立下的志向,也即他后来常说的“济苍生”、“安社稷”(《赠韦秘书子春》)。李白为实现这一理想奋斗了终生。

一、前期——仗剑远游,积极用世

这一时期是他政治才能的培养与准备期。李白不愿走一般知识分子科举求仕的道路,他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华,“遍干诸侯”,得到地方官的赏识,推荐他进入朝廷。天宝13年,25岁的李白经过长期的苦读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次年在江陵见到受三代皇帝旌表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见李白资质不凡,器宇轩昂,又读了他的诗,惊叹不已,称赞李白是“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使李白受到极大鼓舞,写下了《大鹏遇稀有鸟赋》(后改为《大鹏赋》)。在这篇赋中,诗人的化身——大鹏“一鼓一舞……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摧。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有“块视三山,杯观五湖”的雄伟气

hú魄,羞与“蓬莱之黄鹄,苍梧之玄风”为伍的高尚情操,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昂扬热烈的进取精神。此赋当时就“传于世”

碍的深切感受。由于诗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依然没有着落,他愤然离开长安,写下了《行路难》三首:“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弹琴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之三)初入长安的受挫,并未使李白失去信心,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之一)、“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这一时期的李白,虽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长期漫游中结交了各方人士,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刻体察了世事民情,创作了大量诗歌,名扬海内,为他后来奉诏入京打下了基础。

二、中期——奉诏入京,翰林供奉

这一时期既是他初步施展政治才能的蜜月期,又是对唐王朝黑暗政治失望的分水岭。李白盼望的机会终于来了!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玄宗下诏求才。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玄宗下诏征召李白入京。接到诏书后,李白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挥毫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年积郁,一扫而空。应该说,玄宗起初对李白确

niǎn实很重视。朝见那天,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御手调羹,”并说“卿本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至于此?”命李白为翰林待诏,替他草拟文诰诏书,还赐给他名马玉鞭。天宝初年,可以称得上是李白的政治蜜月期。他常随玄宗去温泉狩猎,当场作赋歌颂“圣朝”的国威,“汉帝长杨苑,夸胡

是有意为之,虽不可尽信,但李白确实有“一醉累月轻王侯”qiáo(《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的举动。由于李白经常在长安市上醉酒,给小人提供了口实,小人们趁机攻击他的行为举止与其身份不符(更印证了前面所谓的“非廊庙器”),还会泄露朝廷机密(这一点倒是说到玄宗心里去了),自此对李白更加疏远了。李白在翰林院读书时,读到陈子昂的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宴胡楚真禁所》)愤然写道:“青蝇易相点,biǎn《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翰林读书言

jì怀呈集贤诸学士》),表达了对张之垍之流的极度蔑视。他对朝廷的黑暗表示失望:“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说自己也将“举手指飞鸿”(同上引),离开长安。果然,天宝3年3月,李白愤然上疏,请求还山。玄宗并未慰留,而是顺水推舟,以白“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qǐ(孟棨《本事诗》)——在赐金放还时,居然还把小人的恶意攻击当成一顶大帽子扣在李白头上,说明统治者的昏聩。李白在翰林供奉的一年五个月中,看透了大唐政治的黑暗:“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古风五十九首》之三十五)、“鸡聚族以争

yǎn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珠。嫫母衣锦,西施负薪”(《鸣皋歌送岑征君》)。对统治者有了清醒的认识。

三、后期——再度漫游,不忘报国

这一时期是他政治才能的自我实践期。赐金放还的李白,曾一度消沉:“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想要成为一名道士。

备军饷,胡人将士日夜操练的背后,竟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他登上黄金台痛哭,盼望当今能有燕昭王的贤君,能招到乐毅那样能干的将军,来消除国家即将发生的灾难。他写下了《北风行》,在他的笔下,安禄山把持的幽州,比“烛龙”盘踞的“寒门”还要黑暗,不见天日。在他离开幽州南下的路上,写下了《远离别》,向君王提出警告:“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形象地预示了唐王朝大难将临,表现出诗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天宝14年,安禄山果然叛乱。李白时游梁园,正当兵锋,仓促携妻南奔,隐居在庐山屏风叠。他写了许多诗揭露叛军暴行:“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苍生疑落叶,yǎn白骨空相吊”(《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人的报

ní国雄心更加强烈:“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值此“大盗割鸿沟”之际,“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远别离》)。因而诗人又感到一种无可奈何:“吾非济代人,lín且归屏风叠。”正在此时,永王李璘奉玄宗诏率水师东巡讨贼,路过浔阳,三次派韦子春上山请李白入幕。李白报国心切,不顾宗氏夫人的强烈反对,加入永王幕府,“誓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他还热情洋溢地写了《永王东巡南京歌》十一首,歌颂永王是“贤王”认为在当时“诸侯不救河南地”的情况下,永王能率兵平叛,是很了不起的。他在诗中预祝“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并以东晋谢安自比,表示要“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才是不朽的。话虽如此,上元2年,当李光弼出镇临淮时,李白以61岁高龄毅然出征,准备去讨伐史朝义叛军。他头戴军盔,手执长戟,宝剑的寒光照着严霜,表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可贵精神。可惜半道因病折回金陵。“天夺壮士志,长吁别吴京。”他对失去最后一次报国机会深感遗憾。这年秋,应当涂县令、族叔李阳冰的邀请,李白回当涂养病。宝应2年,这位天才诗人长吟了一曲《临终歌》后,与世长辞,享年62岁。在诗中,他仍念念不忘把自己比作大鹏:“大鹏飞兮振

mèi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抒发了自己宏大的志向不能实现的感叹。就在这一年,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即位,任用了一批沦落在野的人才,下诏任命李白为左拾遗。但诏书下达时,李白已不在人世了。对李白而言,这一政治荣誉来得太晚了。可以说,李白从还山直至逝世,他的政治态度可以概括为“梦已醒,心未死”。他的政治追求至死不渝。

篇2:李白的政治抱负

周荣华

张謇小有志向,五岁即曰:“我踏金鳌海上来。”金鳌者,何也?乃神话里海中金色巨龟。王建 《宫词》曰:“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金鳌是大厦之基,国家之柱。张謇从小不同凡响。

张謇在亘古以来750多位状元中也是不同凡响的,是唯一靠自己打拼成为实业家的。他的孙女对他的评价即是: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毕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成为一位实业家?可能不能这样说。

状元张謇的才华,不只是表现在乡试、会试、殿试上,而是在高中状元前就名满天下。朝廷科举主考官翁同龢、潘祖荫等连续三届内定张謇为状元。何也?非行私舞弊,而是令人信服的才干。不然,翁同龢、潘祖荫等在清末的党争中早就被对手以科举舞弊的杀头之罪拿下。张謇是党争双方认可的奇才。

张謇之才表现在哪里?朝鲜壬午兵变的平定上。

朝鲜壬午兵变的平定,虽然朝廷可能有不同声音,但没有人不佩服。朝鲜壬午兵变的当事人,一个以后成了大总统,一个后来成了头名状元;这大概不是偶然的;朝鲜壬午兵变的处理,大概是有清一朝外交上军事上最成功的案例:不战而屈人之兵,摆平了朝鲜,挫败了日本。

当事人袁世凯,壬午兵变为他提供了献身手的机会。他的带兵能力、他的机智勇敢、他的精明干练,充分展示于世人,为他日后组建近代化北洋军队、篡权谋国垫定了基础。

当事人张謇,壬午兵变同样为他提供了政治舞台。张謇以幕僚身份,韬晦谋略,决策指挥,疏文布告:无不显现他的才智,无不显现他出神入化的管理能力、超常卓越的组织能力,无不显现他是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儒雅稳重的青年才俊。这在当时,天下俊才无出其右;在朝野有识之士的心目中,这才是状元的理想人选。

在张謇,最为当时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朝鲜善后六策》,也许张謇未及第就获得广泛赞誉是因此文。可惜的是,《朝鲜善后六策》只是普通疏文,当时没有报刊杂志可发表,张謇又没有留底稿,不久就散轶了。散轶了,就给后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有各种不同说法,最为典型的是刘培林、张德义的《张謇传》。

《张謇传》说:张謇检讨了朝鲜问题的来龙去脉,提出根本解决朝鲜半岛危机的多种策略计划,提出彻底解决朝鲜问题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按照汉朝的方式,建置玄菟、乐浪郡;二是按照后周的方式,设置监国;三是驻扎重兵于各海口,改革内政,除旧布新;四是让其自行改革,为其训练新军,增强其防卫能力;五是与东三省联为一气,互相声援;六是分路出兵、规复琉球,打击日本的侵略气焰,使其不敢对朝鲜轻举妄动。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草就了《朝鲜善后六策》,希望张树声在代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期间,能够选择几个方案,让政府批准执行,定为中国对朝鲜永不变更的政策。

《张謇传》的说法,今天看来,最为痛快淋漓,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但细分析,这和当时的形势是不吻合的。朝鲜壬午兵变时,清政府正处于衰败期,距第一次鸦片战争40多年,距天平天国运动,距第二次鸦片战争20多年;清王朝对洋人,可说是闻声色变,步步惊心,犹如惊弓之鸟,以致对朝鲜壬午兵变顺利而平和的解决,也不敢相信是事实,担心会有不良后果。在此种情况下,张謇决不会有《张謇传》所言的如此激进的主张,有也不会贸然上疏,上疏了也不会被看好。因此,此六策,与张謇的身份、处境、思想、语言,不符。

那么,真正的《朝鲜善后六策》在哪里呢? 欣喜地看到了《张謇研究》2014年第4期刊的《藏身韩国130多年的<朝鲜善后六策>回国略记》一文,原来在韩国,不过说回国并不妥,因为此文就是给朝鲜的,藏身韩国不足为怪。《张謇研究》2014年第4期同时全文刊出《朝鲜善后六策》,令人惊喜不已。

此文不同凡响,朴实无华,文气清疏,璧坐玑驰,沉博绝丽,有笔扫千军之力;仅二千余

言,言简意赅,不蔓不支,理念明确,见解独特,笔酣墨饱,波澜老成;就像翁同龢评其状元卷:“文气甚老,字亦雅,非常手也!”一看,非张謇莫属。

文以载道,《朝鲜善后六策》反映了张謇治国安邦的理念。《朝鲜善后六策》可断为七段,全文为总分式。

第一段,总写求诸壬午兵变本原、善后次第标本六条。张謇乃文章高手,巧妙地以设喻阐述求诸本原的意义,不露痕迹地用典论述治国当自强的道理。然后水到渠成地呈现出六条。张謇为文高妙,要言不繁,设下悬念,提出“本原”“六条”,只字未写内容,带着读者一起进入分述。

二至七段是分述,具体按“标本”写六策,内含壬午兵变“本原”。这样写的妙处是: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又不容置疑,令当政者心领口服地接受批评和对策。

第二段是善后第一策:通人心以固国脉。这很了不起,是对儒家民本主义的发展,表达了人心向背是国家治理、战争胜负的第一要素的思想;同时也是根据朝鲜兵变前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兵变善后就要杜绝“便议开矿”、“尽改服制”、“借债兴利”、“另设机务衙门”等伤害百姓的“苦人”、“炫人”、“愚人”、“视人以私”等事件的发生。更为可贵的是,提出了不搞扩大化的思想:“概加以罪,立国者将何从易民而治也”。这里,张謇青年政治家的形象跃然纸上。他深谋远虑地指出:不如此,“远而五六年,近而三四年,祸且踵至,何治之可图!”当然,张謇这第一策,也是基于对中国近40年外忧(两次鸦片战争)内患(太平天国运动)的思考:如果通人心,老百姓怎么就冒死揭竿而起了呢?如果通人心,堂堂第一大国怎么就败于区区数千、数万人的外国联军了呢?这实际也是救中国的第一策,根本之策。

第三段是善后第二策:破资格以用人才。这也是很有见地的,是关键之策。中国六朝士族政治,带来了300多年的天下大乱,令人不堪回首。朝鲜门地之见甚于六朝,只得献策采取临时措施,不拘一格选人才:“令八道布告士庶,各得条陈近日救时良策,封进以抉择之;其武者,则设为事以考其方略,验其胆力......随时甄引其优者任用之”。这一策,实质是据良谋择优任官吏,设擂台加考核选将才;说起来简单,实行起来偏差性很大,完全取决于国王以及宰相大臣、观察使。换句话说,只要国王、大臣真心选贤,就容易发现人才。其关键之点在于:打破了门地之见,人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不拘一格选人才,张謇之所以认为重要,还在于他的感同身受。他与袁世凯,一个寒门书生,一是落魄公子,受淮军将领吴长庆重用,在朝鲜的舞台上得以崭露头角,建立奇功。

第四段至第七段是善后的吏治、财政、练兵、国防四策,及四大举措。

严澄叙以课吏治,是在分析朝鲜吏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国少财贫,闾阎窘蹙”“外任结交朝官者,苞苴干谒,亦复相习成风”等“民何由奠“的国情,当是“朝鲜门地之见”的恶果。怎么能通人心呢?所以张謇认为“澄叙之方,莫亟于汰冗员、惩墨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精减机构,惩治腐败。这一改革措施,我们今天不还在实行吗?由此可见张謇政治目光的远大和谋略意义的重大。更难能可贵的是,张謇还提出“以所裁冗员之俸,量给于奉入校啬之官司”,发展公益事业。张謇是具有全局性眼光的政治家。

谋生聚以足财用,是增加国家财力之策。张謇不同于其他政治家之处,是他的实业家特色。他说:“赋税既必不可加,骤以借债开矿设关为兴利之图,其势又必至违众而召乱。古人理财,只有因利”。他考虑民众利益,不主张增加税收以及扰民的做法,而是开垦荒地:“招募就近人民次第垦辟,恩以抚之,勤以督之,必使国获其利而民遂其生,官任其劳而民欣其便”。这一策,张謇后来身体力行,在朝廷危乱、军阀纷争之际,毅然辞官回乡办实业,到海边“废灶兴垦”。可见,他的实业救国思想由来已久;实业救国,是他的理想之一。

改行阵以练兵卒,是张謇关于军队革新的谋策。张謇军事思想,与时俱进,认为“国一日无备则弱,兵一日不练则疲”;他认为,变府兵之制为戚继光行阵法,是当时的进步,仿中国湘、淮军制,是形势的需要。张謇的练兵之策,是朝鲜的当务之急,强国之道;这一策,应该为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所接受。火器时代,行阵法变成了成批送死;鸦片战争的惨败,令清政府惊醒。1895年,清政府开始小站练兵,中国开始由传统军事制度向近代军事制度的转变,袁世凯因而

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由此可见,张謇的练兵之策,是对中国近代军事制度的一大贡献。

谨防圉以固边陲,是张謇关于国防的谋策。张謇根据朝鲜“海口及腹地皆重冈叠巘,峻岭崇山,无处不可设防,即无处不可扼要”的地形特点,提出了“量财度势,因利乘便”的守策,并就兵力部署、武器配备、扼守地点等发表了排兵布阵的见解,俨然是位军事统帅,坐收“边陲固”“一夫当关之效”,充满稳操“战守之权”的胜利信心。无怪乎,朝鲜把它视为珍品,收藏于《杂考》。张謇这一国防要策,应该说也为清王朝部分采纳,清王朝建立了虎门、镇海、吴淞、大沽等诸多炮台,配以北洋舰队,构成了近代化系列防御体系。

读完张謇《朝鲜善后六策》全文,意犹未了,虽是善后之策,却是治国安邦方略,放在今天仍然不失现实意义。此文,表现了张謇29岁时的治国能力和他治国安邦的大志。有文章说张謇献策,李鸿章看后认为是多事,把它扔在一旁。这可能是真的,国家大事,岂能就听一介书生的;即使采纳了,也不会明说,而是大臣英明、皇上圣断。客观分析,李鸿章等还是重视六策的。小站练兵、构建近代化系列防御体系,不就说明清王朝部分采纳了张謇的第五第六策?只不过不说而已。其它四策,由清王朝没落期的本质决定,决无实行可能。至于令朝鲜实行善后六策,也不可能。清王朝自顾不暇,处于收缩期,根本不想再多管朝鲜的事,能把善后六策交给朝鲜王室就已很不错了。朝鲜王朝,也不会认真按六策善后,它不可能“通人心以固国脉”,也不可能“破资格以用人才”。“朝鲜门地之见”是那么容易破掉的吗?中国魏晋的士族政治,血战了300多年才得以改变;今日之北朝鲜,金家不是传至三代了吗?其它几策,实行也有一定难度,但肯定部分得到实行。不然,朝鲜内乱更甚。

读完张謇《朝鲜善后六策》全文,感到深为可惜。善后六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六条互为作用。善后六策,明说是献给朝鲜的善后之策,实际上是献给清王朝的兴国之策。如果清王朝、朝鲜王朝真正全面实行善后六策,很可能就没有甲午战争;即使有也不会是失败的结局。如果中国、朝鲜真正全面实行了善后六策,清王朝可能会中兴,再度称雄于世界。可是,清王朝仅实行了其中第五第六策,因而12年后,清王朝甲午战争惨败,完全失去朝鲜,29年后,清王朝终于灭亡。

读完张謇《朝鲜善后六策》全文,感到它还缺什么。细想,大概作为疏策,应该还有开头结尾。不过,大致完整,不失反映张謇治国安邦能力与大志的原貌。张謇具有治国能力,辅国之才。如不是在那个**转折年代,历史会选择他的,会给他一个舞台。但历史偏偏和他开了玩笑,历史到了革命的关头。张謇没有沉沦,而是与时代共进。辛亥革命前,张謇呼唤君主立宪制,组织议会。君主立宪制,是把君王的权关进笼子里,与共和制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省下了革命的代价。英国、日本都是君主立宪制,并不比共和制差。可惜清王朝太不识时务,搞假立宪,而且一拖再拖,从而失去了复兴的机会。辛亥革命后,张謇鼎力支持新政权,全力搞实业,实行他六策中的第四策,终于把南通建成全国模范县。模范县,是他治国的缩影,为新政权提供一个有工做、有地种、有书读、普及社会福利的“新新社会雏形”。

篇3:李白的政治抱负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山城, 共庆《重庆日报》创刊60周年, 并探讨报业集团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对《重庆日报》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创刊于1952年8月5日的《重庆日报》是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 由时任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报头, 是重庆经济协作区十八地市发行量最大、辐射面最广、权威性最强的综合性城市党报。以《重庆日报》为龙头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至今拥有15报1刊6网, 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一家大型传媒集团, 初步形成了书报刊印刷、电子传媒及信息产品开发、广告经营、物流配送、旅游文化、地产开发等6大经营体系的产业格局。

重庆报业与南方报业近年来在发展路径上有一个共通之处——在深耕主业的同时推动多元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以传统的广告、发行、印刷为主要业务的报业集团, 当前亟待破解的一个命题。下面, 我想结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近年来的一些实践, 对传统报业集团的转型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供各位探讨。

一、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报业集团转型的两个趋势性判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定下了“文化强国”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 我们可以做出两个趋势判断:

(一) 中国文化产业即将迎来井喷

第一个趋势判断: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文化产业即将迎来井喷。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开展试点以来, 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 高于GDP年均增长率4至6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 占GDP的比重达到2.75%。至2016年, 中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 总量达到3.1万亿元。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仍有不小差距:目前, 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三分之一;美国的电影业、英国和意大利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游戏业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

差距有多大, 空间就有多大!按照各国的经验, 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 文化消费则会井喷。2011年, 中国人均GDP已跃过5000美元大关, 按上述规律判断, 今后中国文化产业的井喷将是必然!

(二) 报业集团当前亟待破解的不是转型与否的问题, 而是怎样转的问题

第二个趋势判断: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 传统报业集团转型已是迫在眉睫。转还是不转, 这已不是个问题。转是必然!早转型, 早发展, 早受益。

自1996年我国首个报业集团组建成立以来, 中国报业集团快速发展壮大, 但与西方相比, 总体上仍处于成长发育期, 却又几乎同期遭遇新媒体的冲击。这几年, 在新媒体产品的形态上, 几乎是美国有什么, 我们就跟着有什么, 如美国有“推特” (Tw itter) , 中国有微博。而与世界同步的中国互联网和通信产业更让中国拥有了全球最多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用户, 最新的统计显示, 国内手机上网户已超过了桌面电脑上网用户, 达3.88亿。这种冲击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推动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在媒体消费习惯上发生改变;二是影响了广告主对媒介平台的选择。

事实上, 从一些数据的变化中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种冲击。去年, 国内网络广告规模达到511.9亿元, 已超越报纸, 增速高达50%以上, 大大高于报纸广告的个位数的增幅。积极向全媒体转型并在多元经营、资本运营等方面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 已成为报业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

而从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等方面来看, 报业集团发展模式的转型也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我们注意到, 2月份以来,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此后,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支持出版传媒集团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鼓励兼并重组。紧接着, 文化部发布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提出了对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11个行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 为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发展及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们也注意到, 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 为报业集团利用资本市场加大转型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一是政府资金以文化产业的投资基金、奖励性资金、扶持资金、专项资金等各种形式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扶持贷款力度加大。三是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四是各类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产业, 包括有数十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多种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五是更多的民营资本涉足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

二、南方报业的转型之路:努力做好全媒体转型、资本运营、文化地产等“新三篇”文章

基于以上的趋势判断, 我认为, 报业集团应从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探索其转型发展的路径。以下, 我与各位简要分享一下南方报业这几年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对于报业集团文化产业的发展, 南方报业的方略是:在延续已有影响力优势的基础上, 深耕原有报刊主业, 同时大力做好全媒体转型、资本运营和文化地产等“新三篇”文章, 胸怀产业抱负, 从而拥抱文化产业的春天。

(一) 以“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经营”为核心, 推动全媒体转型。

目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已拥有十二报、九刊、五网和一个出版社的全媒体生产阵容, 综合实力居全国报业前列;拥有包括平面、网络、移动、广电、户外LED和电子阅报栏等在内的六大产品线, 初步实现了全介质传播;逐步形成了以“围绕品牌, 无处不在的全媒体集群”为特色的“南都模式”, “以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为特色的“南周 (南方周末) 模式”, 以“基于数据库建设的营销策略”为特色的“21世纪 (21世纪经济报道) 模式”, 全方位运营已初显成效。经过几年的探索, 集团不少全媒体项目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2011年苹果公司“应用商店”中国区的销量 (下载量) 排行榜中, 南都DAILY排名IPAD报刊杂志类应用首位。南都Daily在苹果2011年全年的新闻类应用下载排名中稳居前十。今年, 南都全媒体更推出了自己的终端产品——南都PAI, 业界反响强烈。2011年12月, 南方周末新媒体荣获“2011亚洲数字媒体大奖——最佳社会化媒体银奖。这是内地媒体首次获奖。

(二) 在资本运营方面, 南方报业在多渠道推进旗下有关单位改制上市的同时, 成功发行中期票据, 积极开展股权投资业务。

南方报业一直高度重视做好资本运营工作。当前, 集团一方面积极推进旗下有关单位的改制上市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其他途径的资本运营方式:去年10月底, 集团公司继成功取得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会员资格后, 又争取到了国家信用评级机构AA+的主体信用评级, 在今年的5月份成功发行了3.5亿元的中期票据。

无论是向全媒体转型, 还是拓展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都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持, 需要不同的优势资源的组合, 为此, 南方报业高度重视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共同拓展新兴业务。比如, 我们引入了广新集团、越秀集团和深圳联腾公司联合成立广东南方报业新视界传媒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仅大半年就改写了珠三角户外媒体的竞争格局, “南方报业户外新媒体联播系统”被确定为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2011年8月,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参与发起的广东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去年已募资10亿元, 计划今年募资15亿元;到2015年募资50亿元。

去年11月,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 我们与出版集团等省属文化单位共同出资, 成立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为广东文化产业中的产权、债权、版权、艺术品打造了一个交易平台。目前, 交易所的交易项目已达4000个, 成交200个, 标的金额100亿元, 成交金额20亿元。

南方报业还成立广东星辰创业投资公司, 试水股权性投资业务。公司今年已正式投入运作, 已投资了新华网、越秀集团小额贷款公司等项目。

(三) 文化地产等相关多元化经营稳步发展

多元化经营是传统报业改变单一盈利模式, 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目前, 国外的《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日本经济新闻社等已把经营业务拓展至教育、培训等行业, 《华盛顿邮报》的教育收入更已占总收入的51%以上。国内如博瑞传播、华闻传媒、新华传媒等媒体公司则通过拓展股权投资、文化地产等项目, 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尤其是通过打造创意园与文化产业基地来发展文化地产, 既符合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 又便于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争取优惠。

2011年和2012年, 南方报业在集中优势资源做强主业的同时, 积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机遇, 稳步推进文化地产业务。我们通过新建写字楼和改造南方日报社原印刷厂房, 打造南方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 该项目不仅可为集团带来可观的租金收入, 首期更吸纳了20多家软件、广告设计、动漫以及金融企业进驻。此项目联同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 已被作为广东省两大文化品牌项目写进了2012年广东省政府的工作报告。

集团通过文化创意产园的这一平台, 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 积极整合广东各地市的文化资源。2012年2月, 集团与揭阳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强势进驻揭阳空港经济区。至6月底, 揭阳已确定了项目用地红线。7月集团正式注册成立了项目运营公司——广东南方金榕投资有限公司。

4月26日, 集团与茂名签约, 拟打造粤西数字出版印务物流中心和粤西文化产业园。

集团在广东几个地市开展的文化地产项目目前也在稳步推进中。可以说, 南方报业的文化地产业务自去年启动以来, 目前已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总体而言,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 南方报业的“新三篇”已渐次展开, 在继续深耕主业的基础上, 我们将通过全媒体转型、资本运营和以文化地产为龙头的相关多元化经营, 用5-8年时间, 打造资产超百亿、销售超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传媒集团。

在当前国家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在2015年前基本完成, 困扰报业集团转型发展的瓶颈将被逐步打通, 报业传媒集团新的春天不会遥远, 让我们胸怀报业发展的产业抱负, 拥抱美好的明天。

对于报业集团文化产业的发展, 南方报业的方略是:在延续已有影响力优势的基础上, 深耕原有报刊主业, 同时大力做好全媒体转型、资本运营和文化地产等“新三篇”文章, 胸怀产业抱负, 从而拥抱文化产业的春天。

篇4:有抱负的来客(节选)

九月的一个夜晚,居住在新英格兰地区白山大峡谷里的一家人迎来了一位陌生人。当晚,这位年轻来客和这家人相处融洽,年轻人于是向这家人谈起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随后,原本安于平静生活并自得其乐的一家人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一些“奇怪”的想法,如父亲希望一家人生活在某个小镇上并有座农场而不是居住在这个危险的峡谷里;最小的孩子还甚至有所预感地提出:“我要咱们全家,还有那位客人,马上出发,到山涧的水潭去喝口水!”(或许那样能够避过后来的山崩?);当慈祥的老祖母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要你们中的一个人,孩子们——等你们母亲穿戴齐整进了棺材,拿面镜子照照我的脸。谁知道我就不会再瞧上自己一眼,看看一切是不是都弄妥了?”时,它一下子抓住了听者的心,以致他们竟没有意识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山崩正朝他们袭来。最后,所有人都长眠在了地下,但所有人都留下了各自的遗物,这些东西会使认识这一家子的人为他们洒下泪水。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大山里的一个神话,诗人也咏叹着他们的命运……

《有抱负的来客》是霍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次山崩事件的前因后果。小说取材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神奇传说,想象丰富,描写细致,语言精彩。这里节选了小说的前半部分,也是小说中集中描写有抱负的年轻来客的部分。

One September night a family had gathered round their hearth. Up the chimney roared the fire, and brightened the room with its broad blaze. The faces of the father and mother had a 1)sober gladness; the children laughed; and the aged grandmother sat knitting in the warmest place. This family was situated in the

2)Notch of the 3)White Hills, where the wind was sharp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pitilessly cold in the winter. They dwelt in a cold spot and a dangerous one; for a mountain towered above their heads, so steep, that the stones would often 4)rumble down its sides and startle them at midnight.

The eldest daughter had just uttered some simple 5)jest that filled them all with 6)mirth, when the wind came through the Notch and seemed to pause before their cottage—7)rattling the door, with a sound of wailing and 8)lamentation, before it passed into the valley. For a moment it saddened them, though there was nothing unusual in the tones. But the family were glad again when they perceived that the 9)latch was lifted by some traveler, whose footsteps had been unheard amid the dreary blast which 10)heralded his approach, and wailed as he was entering, and went moaning away from the door.

Though they dwelt in such a 11)solitude, these people held daily converse with the world. The romantic pass of the Notch is a great 12)artery, through which the life-blood of internal commerce is continually throbbing. The 13)way-farer, with no companion but his 14)staff, paused here to exchange a word. It was one of those primitive 15)taverns where the traveler pays only for food and lodging, but meets with a homely kindness beyond all price. When the footsteps were heard, therefore, between the outer door and the inner one, the whole family rose up, grandmother, children, and all, as if about to welcome someone who belonged to them, and whose fate was linked with theirs.

The door was opened by a young man. His face at first wore the melancholy expression, almost

16)despondency, of one who travels a wild and 17)bleak road, at nightfall and alone, but soon brightened up when he saw the kindly warmth of his reception. He felt his heart spring forward to meet them all, from the old woman, who wiped a chair with her apron, to the little child that held out its arms to him.

“Ah, this fire is the right thing!” cried he,“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such a pleasant circle round it. I am quite 18)benumbed; for the Notch is just like the pipe of a great pair of 19)bellows; it has blown a terrible blast in my face all the way from 20)Bartlett. It is no matter; for, when I saw this good fire, and all your cheerful faces, I felt as if you had kindled it on purpose for me, and were waiting my arrival. So I shall sit down among you, and make myself at home.”

Let us now suppose the stranger to have finished his supper of bear’s meat; and, by his natural 21)felicity of manner, to have placed himself on a 22)footing of kindness with the whole family, so that they talked as freely together as if he belonged to their mountain brood. He was of a proud, yet gentle spirit—23)haughty and reserved among the rich and great; but ever ready to 24)stoop his head to the lowly cottage door, and be like a brother or a son at the poor man’s fireside. In the household of the Notch he found warmth and simplicity of feeling, and a poetry of native growth, which they had gathered when they little thought of it from the mountain peaks and 25)chasms, and at the very

26)threshold of their romantic and dangerous 27)abode. He had traveled far and alone; his whole life, indeed, had been a solitary path; for, with the lofty caution of his nature, he had kept himself apart from those who might otherwise have been his companions. The family, too, though so kind and hospitable, had that consciousness of unity among themselves, and separation from the world at large, which, in every domestic circle, should still keep a holy place where no stranger may intrude. But this evening a prophetic sympathy impelled the 28)refined and educated youth to pour out his heart before the simple mountaineers, and constrained them to answer him with the same free confidence. And thus it should have been. Is not the 29)kindred of a common fate a closer tie than that of birth?

The secret of the young man’s character was a high and abstracted ambition. He could have borne to live an 30)undistinguished life, but not to be forgotten in the grave. Yearning desire had been transformed to hope; and hope, long cherished, had become like certainty, that, 31)obscurely as he journeyed now, a glory was to beam on all his pathway—though not, perhaps, while he was 32)treading it. But when 33)posterity should gaze back into the gloom of what was now the present, they would trace the brightness of his footsteps, brightening as 34)meaner glories faded, and confess that a gifted one had passed from his cradle to his tomb with none to recognize him.

“35)As yet,” cried the stranger—his cheek glowing and his eyes flashing with enthusiasm—“as yet, I have done nothing. Were I to vanish from the earth tomorrow, none would know so much of me as you: that a nameless youth came up at nightfall from the valley of the 36)Saco, and opened his heart to you in the evening, and passed through the Notch by sunrise, and was seen no more. Not a soul would ask, ‘Who was he?

37)Whither did the wanderer go?’ But I cannot die till I have achieved my destiny. Then, let Death come! I shall have built my monument!”

There was a continual flow of natural emotion, gushing forth amid abstracted 38)reverie, which enabled the family to understand this young man’s sentiments, though so 39)foreign from their own.

九月的一个夜晚,有一家人围坐在炉火边。炉火熊熊,直冲烟囱,把屋子照得又明又亮。父亲和母亲脸上是一副悠然自得的表情,孩子们喜笑颜开,年老的祖母坐在最暖和的地方织毛线。这家人住在白山的大峡谷里,这里终年狂风呼啸,冬天更是冷得彻骨。一家人住在这又冷又险的地方,头顶危耸一座高山,陡峭险峻,山岩时常顺坡轰隆隆滚落,深更半夜吓他们一大跳。

大女儿方才说了个什么小笑话,逗得大家笑得很开心。突然,寒风刮过峡谷,好像停在了他家门前,把门摇得哗啦响,还夹带着哀号与恸哭的声音,然后才刮进山谷。有那么一会儿,大家显得愁容满面,虽然这风声并没什么异样。不过一家人很快又高兴起来,因为发现门闩被某个赶路人拔开了,他的脚步声方才被凄厉的寒风吞没,所以没被听见。风儿预报他的到来,哀号着送他进来,又呻吟着从门口退去。

这家人虽住得偏僻,却天天与世界有交往。峡谷内传奇的关隘就是一条大动脉,通过它,峡谷地区内在商业的鲜活血液不断。徒步旅行者除了手里的拐杖别无同伴,他们会在这里驻足,与这家人讲上几句话。这家就是一间原始的小旅店,旅客只需付一点食宿钱,就能享受无价的家庭温暖。所以,每逢听到里屋与外屋之间响起脚步声,全家人都会站起身来。老祖母、孩子们,全家一起,仿佛是迎接一位亲人,而这个人与他们命运相连。

进门的是位年轻人。乍看上去,他一脸忧伤,甚至是沮丧。大约黄昏时踽踽独行,尝够了荒凉。但一见这家人诚心诚意的欢迎他,顿时喜形于色,感到心儿欢跃,要与所有的人相识相知,从用自己围裙为他擦椅子的老太太,到那伸手欢迎他的孩子。

“啊,这炉火来得正好!”他嚷道,“特别是周围还有这么一圈快活的人。我可冻僵了,峡谷就像一对大风箱的导管,从巴特莱特到这儿,一路对着我的脸猛吹。不过没关系,一见这炉好火,一见你们快活的面孔,就觉得你们是特地为我生这炉火的,在等着我来呐。所以我要跟你们坐在一块儿,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现在,让咱们设想,陌生人已吃完了熊肉晚餐,以他生就的得体举止,与这家人相处融洽,使他们把他当作自己人,与他自在交谈。他是个骄傲却又温柔的人——与有钱有势者打交道,他显得傲慢含蓄,但却总乐意低头俯就矮小的茅屋门,像兄弟或儿子那样坐在穷人的炉火边。从峡谷的这户人家,他发现了温暖朴实的感情,发现了一种土生土长的诗意。这些东西是他们不知不觉间从大山的峰峦与裂缝中获取的,从他们传奇而危险的住所门前得到的。他独自旅行到过许多地方。的确,他的整个生命就像一条孤独的小路。他生性高傲谨慎,总是远离那些本可能成为同伴的人。而这家人也一样,虽说既善良又好客,却具有团结一心,与整个世界相脱离的意识。这种意识,在每一个家庭圈子里都会保持一种任何外人都无法侵入的神圣地位。但是,这天夜里,一种似曾相识志同道合的感觉促使这位温文尔雅而又富于教养的年青人,向这些纯朴的山里人敞开了心扉,也促使他们对他报以相同的坦诚信赖。事情本该如此,难道同呼吸共命运的纽带不比血缘关系更密切么?

这位年轻人骨子里有一种崇高而抽象的抱负——生前他愿忍受默默无闻,死后却不愿被人遗忘。这种强烈的愿望化为希望,而长久珍藏的希望又化为确信无疑的信念。所以,现在他只是一位无名旅人,将来荣耀却会照耀着他所走过的全部道路——尽管他艰难跋涉之时也许还不能如此,但是当子孙后代回顾已化作一片朦胧的“现在”时,会找寻他足迹的光辉,而那些较为平庸的荣耀褪色之后,这光辉将愈发辉煌。他们会承认一位天才曾走完了毕生的道路,尽管当时不为人知。

“迄今为止,”陌生人大声道——热情洋溢,面颊通红,两眼放光——“迄今为止,我还一事无成。要是明天我从地球上消失,没有人会比你们对我了解得更多。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天黑时从索科山谷来到这里,晚上向你们敞开了他的心扉,日出时又穿过诺奇峡谷走了,从此杳无踪影。没有一个人会问:‘他是谁?这流浪汉要去哪里?’可是不完成我的使命我就不能死。等到使命完成,就让死神降临吧!我已为自己竖起了一块纪念碑!”

篇5:浅析政治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论文题目: 浅析政治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所在院系: 文学与教育系 专业班级: 09汉语言文学一班 学生姓名: 邓桃花 学生学号: 50903011031 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20日

234567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李白的政治抱负】相关文章:

李白的名诗04-09

李白的诗歌05-31

杜甫李白的友谊05-26

李白的论文题目05-02

李白春天的古诗04-13

李白经典的诗句04-19

关于李白的作文04-27

关于李白的资料05-07

李白的秋浦歌05-08

李白的事迹介绍05-11

上一篇:席慕容乡愁下一篇:全国教育大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