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

2024-05-25

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共6篇)

篇1: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

浅析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与大学生活 最近召开的两会中,在代表、委员们的众多提案中,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提案格外瞩目。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开始强烈呼吁要把雷锋精神找回来。并且使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

记得上小学时,每到三月“学雷锋月”时,学校经常会组织各种学雷锋的活动:讲雷锋的故事,播放关于雷锋的电影,学唱关于雷锋的歌曲,制作学雷锋手抄报,参加各种义务劳动,进行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征文比赛„„那个时候的心是纯净的,大家都被雷锋的故事所感动,乐于做好事,乐于奉献自己一份小小的爱心。上了中学以后,“学雷锋月”的气氛不再那么浓厚了,偶尔有那么几个人提到,我们才意识到,又是一年三月学习雷锋月了。也会感叹道:原来雷锋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幼年时的那份纯净的内心已不再,没有人愿意自愿的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没有人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以至于当今年大家强烈呼吁学习雷锋精神,全国突然冒出很多雷锋时,我们才惊呼,原来很久以来,我们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种精神的存在,学雷锋活动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两会中关于雷锋精神的常态化问题也被提到了桌面,委员们也在激烈的讨论着。我们也陷入了深思:一直以来,我们都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形式主义,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意识到这种精神的实质。

雷锋曾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的人生实践显得那么平凡,却将最绚丽的人生价值融入历史前进的潮流中,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感动着过去、现在、将来。其实雷锋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奉献精神,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很有必要学习雷锋精神,深刻理解其内涵,并且弘扬雷锋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使之永驻我们心中。首先从我们应自身做起,在社会上引领一种学雷锋的风尚。

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点就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大家经常累于各种形式主义。因此,要想使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化,成为一种口号,就必须从精神层面上意识到雷锋精神的实质,我们应该对螺丝钉的故事很熟悉吧,可是现在的大学生中有几个能做到螺丝钉精神。

很多人曾经说,学习“雷锋精神”给我们的感觉是,这些活动就像一阵风一样,每年一到三月,大家都感觉雷锋活了,可是,三月过后,雷锋似乎又销声匿迹,因此,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将雷锋精神常态化,让这种奉献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永存下去,这应该也是我们这次两会提出的关于‘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的实质吧!

要做到这种奉献精神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好了,一颗爱心足矣!作为一名90后的大学生,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为他人无偿服务,为社会无私奉献。脚踏实地的行动,不能仅仅把学雷锋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从自我做起,并且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学雷锋从身边随时做起,这样才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意义。

如今的大学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团体,他们叫“大学生志愿者”。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团体会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操场的一角,他们在义务清理校园垃圾;敬老院里,他们微笑着陪孤独的老人们聊天;社区中,他们热情地给孩子们辅导习题,宣传各种健康知识;图书馆中,他们忙碌的穿梭在书架之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雷锋精神还没有泯灭,依然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展现了一个团体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风采,展现了青春的风采!

作为一名对党怀着一颗热忱之心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带头作用,从实际行动出发,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随时随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且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让雷锋精神在更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

雷锋其实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我们看重的只是这个名字背后的精神实质,他对我们的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引导,这就像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们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怀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精神,怀着一颗螺丝钉的精神,默默的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带来温暖,让雷锋真正回到我们身边。

篇2: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

多年来,局领导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以“成立组织,强化领导;制定规划,加强指导;拓展载体,扎实开展;制定措施,务求实效”为原则。以服务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为中心,以创新思想观念和优化干部作风为动力,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使业务工作与文明创建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明创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八个”新上:办公环境出现了新面貌;班子建设呈现出新成就;队伍素质出现新提高;服务机制取得了新完善;业务工作出现新跨越;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了新硕果;平安建设呈现出新局面;环保形象得到新提升。2013年8月份顺利通过县级文明单位验收。为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创建水平,特制订以下八项常态化管理措施。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做到组织领导到位。领导班子建设是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始终坚持“中心组”带头学习,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领导班子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及时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规划》,对创建工作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做到责任领导、责任股室、责任 1

人、创建任务、时间节点“五明确”。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重点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考核。领导班子始终带头参加文明创建活动,促使各项活动取得实效。党组与各股室(所)签订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主抓副职具体抓,各股室所积极参与”的创建格局。做到召开会议必讲,研究工作必议,深入基层必查,确保创建工作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活动,每季有总结,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环保队伍建设,提升思想认识到位。加强队伍建设是创建文明单位的基础,局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切入口,坚持把强化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作为创建活动的立足点和着力点,组织开展 “廉政建设若干准则”、“创先争优”、“道德讲堂”、“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文明创建”等各类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环保机关。坚持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环保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培训,转变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提高廉政意识、业务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崇尚健康、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人人争先进”的浓厚氛围,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环保队伍。为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三、构建长效机制,完善落实制度到位。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环保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结合形势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将好的做法、好的经验通过健全完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度固定下来,坚持把制度建设做为治本之策,以“建立一项制度,规范一种行为,树立文明作风”为原则,先后制定完善了《大姚县环境保护局系统文明服务、环境、餐桌、交通方案》、《文明单位创建监督检查制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奖惩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干部职工文明守则》、《卫生评比制度》、《节约用水、用电制度》等各项管理规定,内容涵盖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积极付诸实践,创造了用制度规范职工言行,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格局,构建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机制。

四、拓展载体,组织宣传教育到位。在创建过程中,局党组注重舆论的引导作用,将宣传教育贯穿于创建活动始终。一是会议宣传:利用召开全体职工会、座谈会广泛宣传持续开展文明创建的重大意义,宣传在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二是标语宣传:在机关办公醒目位置设置、更新文明创建专题宣传栏,固定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利用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等相关内容。三是板面宣传:制作图文并茂、内容详实的文明创建宣传展板,3长期在局展板处展示,并及时更新内容;制作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小版面,固定于楼道墙壁,为干部职工提供一个了解、学习、接受“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的平台,在全局营造浓厚的常态化创建氛围。

五、创新形式,确保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到位。创建文明单位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创建活动是创建文明单位的内在活力,只有不断创新具有特色的活动载体,才能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中央文明办号召开展的活动为主要内容,面向群众,创新形式,扎扎实实的开展好每一项活动,创出特色,树立亮点,严禁创建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确保创建活动开展到位。

六、加大投入,提高硬件建设到位。按照月月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特色的文明单位创建思路,以“三高”、“三化”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和室内设置规范化、办公设施现代化、办公环境优美化为标准,局党组加大投入,为各股室(所)配齐了微机、照相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提高了为民、便民服务效率;对机关办公楼实施综合提升:建设了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对办公大院进行了美化绿化,改善办公环境,使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图书阅览室每周五下午对全体干部职工开放,营造文化氧吧,提升职工文化素养;健全财务保障机制,以创建

4“省级文明单位、环保单位”等为载体,促进文明创建常态化。

七、抓好结合,促工作,凸显创建成效到位。在创建工作中,坚持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使创建活动内容更加充实,业务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凸显创建成效。

(一)理顺了环保系统管理体制。根据上级人事编委实施意见,顺利完成环保系统机构改革。

(二)、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机关作风。坚持以优化机关作风为重点,不断强化工作职能,努力增强勤政爱民、为民意识。在全局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形象意识教育,开展一杯热水、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三个一”服务活动,坚决杜绝“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三难现象,强化全局干部职工的公仆意识,规范了行政行为。

(三)、保障县域经济发展成绩斐然。近两年来,按照“新增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统筹灵活保开工,严格规范保红线”的原则,通过按需调整规划,提前谋划运行,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积极为县提供环评审批手续的办理,保障了县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及时落户县产业的环评保障,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县城综合提升。

(五)、深入开展环保法律政策宣传,积极搞好环保信访维稳工作。充分利用“6〃5世界地球日”、“科普日”、“环保世纪活动”、“三下乡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宣

5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法律法规意识,减少涉环保信访,维护社会稳定。

八、围绕基层,抓创建,服务群众到位。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的新局面,主动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凝聚共识,在工作中改革创新,在行动中服务民生,深入以“科学规划,积极实施;提前介入,超前谋划;深入农村,访民生;全面排查,主动下访”为主要内容的“走基层、转作风,建和谐、促发展”活动,使环保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需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走基层、转作风,建和谐、促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使环保干部与基层群众的关系更近了,工作作风更实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干劲更足了,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更强了。提升我局干部职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良好社会形象!

篇3: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

要将这种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真正转化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实际行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劳动热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更多的正能量和新能量, 让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 职工文化是理想选择。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谈谈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乔东:职工文化是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于职工群众来讲,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一种“要我做”的文化的话, 职工文化则是一种“我要做”的文化。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 “要我做”就是企业要求职工群众做, 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去做。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管理者群体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职工文化的主体是职工群众, “我要做”就是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主动去做事情, 体现了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职工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的价值追求和人生梦想。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

劳模是管理的核心要件。对于管理而言,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二者缺一不可。作为管理者, 一流的管理水平可以造就一流的企业, 譬如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马云等。同时, 作为被管理者的职工群众, 一流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成就一流的企业, 比如王进喜、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等。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马云等都是杰出的企业家代表, 企业家是管理的核心要件。而王进喜、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等都是优秀的劳模代表, 劳模也是管理的核心要件。劳模作为职工群众的杰出代表, 是一个特殊的被管理者群体。因为他们不仅按照管理者的要求被动地履行被管理者的职责,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以管理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潜能。他们不仅仅是为企业为老板而工作, 更是为自己为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家和劳模都是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要件。

劳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们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多不同的认识, 有的认为是产品、有的认为是技术, 有的认为是品牌, 有的认为是服务, 有的认为是企业形象等。但是, 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优秀的职工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讲, 优秀职工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而劳模作为优秀职工的杰出代表, 是当之无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劳模之所以能够在广大职工群众中脱颖而出, 获得企业劳模、省市劳模乃至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结合实例谈谈劳模身上的那些闪光点。

乔东:2013年,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 在革命战争年代, 以“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为代表的劳模群体, 带动群众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 “铁人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以“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知识工人”邓建军为代表的劳模群体,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赵占魁、王进喜、孔祥瑞、窦铁成、邓建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仅是企业职工的杰出代表, 也是中国职工的杰出代表。

劳模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劳模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先进典型人物, 也是一种身份和崇高荣誉, 更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符号, 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比如, 劳模可以指赵占魁、王进喜、孔祥瑞、窦铁成、邓建军等具体的人物, 也可以指他们的共同身份和获得的荣誉, 更代表了他们身上体现的一种先进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与企业的其他文化符号一样, 都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

劳模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价值, 更积累了宝贵的精神价值。作为全国劳模, 孔祥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我既是孔祥瑞, 又不是孔祥瑞。某种意义上, 孔祥瑞是大家心目中知识型、技能型职工的代表, 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是我永远前进的动力。”孔祥瑞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 成长为有着180多项科技成果的“蓝领专家”和全国劳模, 多次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奖, 为企业节约增效过亿元, 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孔祥瑞已经成为企业的文化符号, 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 更是先进职工文化产生的源泉。

《现代企业文化》:您曾强调, 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 请您详细谈谈。

乔东: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 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企业家及其企业家精神体现了管理的水平, 劳模及其劳模精神展示了职工的整体素质。一流的管理水平要发挥作用, 必须有一流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支撑。职工文化是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劳模精神是职工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职工文化不等同于职工文体活动。职工文化是内容, 职工文体活动是形式,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2015年7月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 很多活动有乐无教, 缺乏思想性、教育性, 形式主义突出, “吹拉弹唱、打球照相, 办节办会, 学习考察、观光疗养”成了其真实写照。因此, 职工文体活动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 要以宣传先进职工文化尤其弘扬劳模精神作为主旋律。

劳模精神是奋斗目标。劳模精神既不是政治口号, 也不是空洞的说教, 更不是文字游戏, 而是劳模群体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这些奋斗目标的实现最终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杰出的劳模。振超精神就是全国劳模许振超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 其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为国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主人翁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拼搏精神就是他为自己树立了“争就要争世界第一”的雄心壮志;创新精神就是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团队精神就是他对于个人的“绝活”, 从不保守。振超精神不仅成就了许振超的成功, 也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奋斗目标。

劳模精神是动力源泉。劳模精神不仅是奋斗目标, 还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劳模群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业绩, 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身上的劳模精神。铁人精神是铁人王进喜成功的动力源泉, 也是大庆油田创造“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的根源。铁人精神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成就了铁人王进喜的光辉形象, 也极大地激发了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昂扬斗志,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劳模精神是综合素质。劳模精神不仅反映了一个劳模的精神风貌, 也反映了劳模群体的光辉形象, 更反映了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劳模精神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也是提高职工群众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截止到2015年“五一”节, 鞍钢集团公司累计诞生各级各类劳动模范6330人次。这与鞍钢集团公司劳模精神的代代相传是分不开的。在新中国第一代劳模、“老英雄”孟泰为基础形成的孟泰精神感召下, 一批批劳模应运而生, 职工群众综合素质随之大幅提升。“雷锋传人”郭明义每天提前2个小时上班, 19年来累计献工超过1.5万个小时。李晏家、胡康振、范传昌等技术能手使出浑身解数推动技改, 让老鞍钢持续焕发生机。有什么样的劳模精神, 就有什么样素质的职工队伍。劳模精神深入鞍钢职工群众的骨髓, 有效提升了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文化》:为什么说弘扬劳模精神要常态化?那么如何弘扬常态化呢?

乔东:弘扬劳模精神不能仅满足于每年“五一”节前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更不能仅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劳模精神不仅是企业的巨大精神财富, 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每个重要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 如今劳模的影响力远不如以前, 劳模精神的感召力也有所下降, 弘扬劳模精神的热情和动力更缺乏持续性。中国一流企业的打造离不开一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也离不开劳模似的先进职工队伍, 更离不开具有巨大正能量和感召力的劳模精神。为此, 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势在必行。而职工文化让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成为了可能, 也提供了理想的路径。

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要常态化。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劳模, 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 职工文化首先就要从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职工群众的健康全面发展方面着手, 这为弘扬劳模精神奠定了扎实基础。作为先进职工的杰出代表, 劳模的选树必须做到“两高一低”。一高是对劳模的要求要高, 二高是劳模的综合素质要高, 一低是劳模一般要来自基层职工群众。劳模选树出来之后, 要作为职工群众的学习榜样, 学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及其先进业务技能。学习劳模的目的就是引领职工群众按照劳模的标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先进带后进, 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的常态化不仅是确立职工文化的前提, 也是劳模精神形成的源头。

职工文化的梳理、宣传和践行要常态化。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一旦确定之后, 就要从他们的成功经历和先进事迹中梳理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及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信念。作为职工文化的灵魂, 劳模精神的梳理也是这样。除此之外, 职工文化的核心内容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精神文化等也要重点梳理, 最终形成职工文化体系, 制定出职工文化手册。然后, 就要在职工群众中广泛宣传职工文化和践行职工文化, 从而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在宣传先进职工文化过程中, 弘扬劳模精神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职工文化的梳理、宣传和践行的常态化为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篇4:我国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建设研究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平台;版权交易;版权定价;经纪机构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是指版权交易的场所和机制,其主要形式为版权交易所或版权交易中心。版权交易活动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交易,属于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素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主体,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依托,它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成熟程度。①建立与完善版权交易平台,为版权交易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版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对于引导和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形成风险投资、创意产业和版权交易市场联动的发现和筛选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交易是伴随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商业行为,也是“生产——交易——使用——保护”这条版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虽然每年都产生大量的文化创意产品,但“真正走向市场的不到1/3,走向市场后能够盈利的不到1/5”。②因此,必须重视版权交易和交易平台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交易制度、健全交易体系、丰富交易品种、建设多层次的交易市场和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来突破版权产业链上的“瓶颈”。

一、我国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发展现状

由我国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功能与特点(见表1)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政策导向、政府推动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建设总体上体现为政策导向、政府推动的特征:

长沙出版物版权交易中心是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申请、长沙市新闻出版局申报、省新闻出版局审批,目前是湖南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重点扶持的对象。

《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要“建立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和版权国际交易中心,构建版权授权体系”;《北京“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此后陆续挂牌的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分别由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政府主导成立。

上海版权交易中心所依托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支持的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常态化版权综合交易市场和版权资本运作平台。

第二,各项功能已现雏形

上述地区通过建设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迅速聚集了相关的版权管理机构、专门人才、版权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连接版权生产、孵化和使用机构的纽带。大宗交易系统、集中交易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形式也初步形成。通过版权交易、投融资服务等方式为各类版权主体和投资机构提供资本进出的通道,有利于实现并扩大版权与文化实体产业、版权与文化资产的对接,同时也为创建我国文化金融体系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第三,交易方式、程序和规则基本形成

目前出现的版权交易中心普遍采用了协议定价、拍卖、招投标、场内竞价、网络竞价等交易方式。而版权交易程序一般包括了委托申请、审核登记、挂牌准入、洽谈撮合、成交签约、交割结算和签证备案六个步骤。在交易规则方面,目前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从申请登记、大宗版权交易、版权集中交易、交易监管和资金管理几个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同时也从交易平台的资质认定、作品版权的真实性认定、作品导向性把关、如何有效监管、版权纠纷调解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总之,各版权交易中心在交易方式、程序和规则建设方面的努力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版权交易行为,促进版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二、目前相关研究综述及主要问题的对策探讨

1.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对我国版权交易平台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版权交易的性质出发研究版权交易平台的基本功能。高海涛、张志林(2008)认为,版权交易活动的总和属于一种广义的产权交易,狭义的产权交易主要是指产权交易所或产权交易中心。因此,常态化的版权交易平台应属于狭义的产权交易范畴。③产权交易所或产权交易中心属于资本市场的范畴,因此应该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周茂清(2004)也曾指出,所谓产权交易,是一定的产权主体对作为商品的产权客体的买卖活动。对产权交易的这一界定,反映了市场经济中各种商品的交换实质是产权交换。④产权交易平台则可以在这种交换中起到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充分发现产权价格和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

二是研究版权交易平台在版权交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汤兆志(2009)指出,版权的利用、授权、交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很完备的经纪人制度实现,并没有类似的门类齐全的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出现。国内常态化产权交易平台目前主要是指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在知识产权交易方面,也主要是指工业产权(商标与专利),而很少涉及到版权交易。⑤虽然版权交易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不是独立存在的,如:约翰·霍金斯(2006)就曾指出,版权交易所依赖的知识产权法的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对应。⑥而王野菲(2008)认为,版权交易投资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为1∶10,版权交易不畅已经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陈勇(2005)认为,版权交易目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尚未建立有效的行业规范;第二,信息技术落后,还处于人对人、物对物的原始状态;第三,版权交易各自为政,没有统一交易平台。⑦目前就我国版权市场来看,曾学民(2008)概括为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整体结构不完整、市场规范、运作能力低和专业人才短缺等特点。⑧

三是提出版权交易平台的建设思路。在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方面,陈勇(2005)提到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信息畅通、管理规范的知识产权综合交易平台。王野菲(2008)提出常态化的版权交易中心可以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版权交易分散,交易方式落后、信息交流不充分、交易成本高、交易过程无规则不透明的问题,为创意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平台,进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李蘅(2009)指出,要从版权的登记、评估、鉴定、推广,到版权的交易、谈判、咨询,到版权的投融资,为版权的拥有者和需求者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形成了完善的服务平台。⑨

分析以往研究的成果,结合目前版权交易平台的运作实践,可以发现目前版权交易不畅、成交不够活跃,其症结主要在于版权保护机制建设的滞后。有效进行版权保护和版权维权的基础是版权合理估值和定价,对版权合理定价有助于量化版权保护和维权标准、提高版权价格的市场公信度,进而对促进版权交易和扩大版权投融资起到积极的作用。

2.版权定价对策探讨

目前的资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

其中,成本法是根据取得被评估资产所付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或重新创建一个与被评价资产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所需要的成本来进行估值;现行市价法是参照市场上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价格,将其与被评价资产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相应调整后,确定资产价格;收益现值法是一种确定资产内在价值的方法,即根据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的一系列现金收入的贴现来对其进行估值。

nlc202309011347

分析以上资产评估方法可以看出:第一,成本法所关注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或重置成本。而对于作为无形资产的版权,交易者所关注的并不是其形成过程中的成本,通过版权经营可能产生的收益才是交易者所关注的重点,预期收益的多少才是决定版权价值的主要因素。第二,现行市价法所关注的是市场上同类资产的交易价格并通过对比进行定价。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有一个成熟、公开、竞价充分的交易市场,而现行版权交易市场尚不具备相应的价格发现功能。第三,收益现值法基于因拥有和经营版权资产而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收益,这也正是交易者所关注的。但因拥有版权可能带来的经营收益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也会受到经营者的内部资源能力、外部渠道空间和合作网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版权只是文化产品生产链条的中间环节,因此,整个社会的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等因素也将会影响到版权的内在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版权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其未来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收益的贴现,由于版权“中间环节”的特点,如果进一步将其与当前同类文化产品的交易价格进行比对,并借鉴期权定价的方法,即可进行版权期权化定价。其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其中,版权的内在价值是“可比文化产品目前的市价总值”减去“基于版权的文化产品形成期间的全部投入”后的差额;版权的时间价值是指因可以推迟决定未来是否进行投入而形成的价值;版权的价值应为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之和。

根据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C0=S0e-δT N(d1)-Xe-γT N(d2)

在T值趋近于0,N(d1)、N(d2) 趋近于1的情况下,模型显示,版权价值C0应为“可比文化产品目前的市价总值S0”与“基于版权的文化产品形成期间的全部投入X”的差额。

由于结合版权相关文化产品市场交易价格,运用期权定价方法进行版权的期权化定价,符合版权产品运营规律,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进行版权估值,为版权交易各方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促进版权交易及版权投融资等活动的进行。这也是版权交易平台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目前版权交易平台的功能。

三、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的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多由政府引导或牵头建设,它的出现是版权保护制度逐渐完善的体现,也是版权产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的结果。但为保证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价格发现功能

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版权拥有者、需求者、投资机构和投机者进入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参与交易。首先,大量的交易者可以充分代表版权供求双方的力量,有助于版权市场价格的形成。其次,大量熟悉市场、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了解广泛的信息渠道行情的人士可以根据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结合文化产品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以及对价格走势的预测进行报价。再次,公开化、公平化,透明度高的版权交易也可以避免个别交易方式容易产生的欺诈和垄断行为,有助于形成公正的价格。因此,版权交易平台的价格发现应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2.资源配置功能

版权交易平台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通过版权价格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获得最佳效率的过程。版权价格的高低是由版权产品预期的回报率的高低来决定的,版权成交价格高的产品反映出产品开发潜力大,从而吸引资源向该产品流动。

3.激励创新功能

建立版权保护制度的目的在于激励创新,丰富版权创作,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是实现制度目的的承担者,激励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版权创作者可以通过版权交易平台,使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转化为经济报酬,从而不断提高版权创作的积极性。

4.综合提升功能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还有着提升发展版权业的功能。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化改革越来越深入,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建设已成为推动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重要手段。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通过产业集聚、投融资服务、信息交流、培养人才等众多功能的发挥,从而起到提升我国的版权及相关产业的作用。

综上所述,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是我国在版权交易方面的创举,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版权交易市场建设。在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交易促进和法律保障等方面都需要结合实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发挥出其鼓励创意、促进创意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作用。

(王颖聪系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姚林青系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版权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2110306020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马广奇.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分析与度量 [J].求实,2000(10):34-37.

② 李焱.建设版权交易中心提高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 [J].投资北京,2008(6):64-66.

③ 高海涛,张志林.版权经济相关概念和性质探讨 [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2):1-4.

④ 周茂清. 关于“产权交易”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EB/OL].(2004-12-13)[2010-10-15]http://gov.finance.sina.com.cn/zsyz/2004-12-13/40264.html

⑤ 京多家版权交易中心挂牌 同质竞争引发重复建设疑问 [EB/OL].

(2009-06-08)[2010-10-15] http://finance.ce.cn/macro/ gdxw/200906/08/t20090608_14649368.shtml

⑥ 罗锋.电视版权交易:可供深度开发的后利润区 [J] .现代传播,2009(1):102-105.

⑦ 陈勇.建设我国知识产权综合交易平台的思考 [J] .中国软科学,2005(1):154-156

⑧ 曾学民. 论版权市场的培育与版权代理的发展 [J] .中国出版,2008年(2):23-26.

⑨ 赖名芳. 国内首家版权交易和服务大厅投入运营 [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4-29(7).

篇5:表态发言(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

勇挑重担

全力为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夯实基础

(环卫中心)

各位领导、同志们:

洁净、优美的环境是重要民生福祉,是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作为职能部门,环卫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常态化文明城市建设任务,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拉高标杆,坚决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力,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

一是拉高标杆,城区保洁力促精细精致。增加道路和绿化带保洁频次,主次干路达到“六净一洁一见本色”,支路街巷达到“一净五无”作业标准。建立“组团式、立体式、水洗式”道路保洁新模式,年底,道路机械化保洁率提升到98.5%。持续开展绿化带、建筑工地周边、背街小巷综合治理,消除卫生死角。无主小区全员纳入环卫管理,配齐保洁人员,完善收集设施。强化转运站、作业车辆等设施管护,常用常新,着力打造无缝隙、精细化、高颜值的“洁净城市”新样板。

二是补齐短板,农村环境力治洁净洁美。落实镇街主体责任,健全“网格管理、综合治理、监督考核、宣传发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村居、社区、农贸市场和大集周边管理的指导和监管,确保整体推进,同步提升。全力“清脏治污”,彻底消除垃圾点反弹、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桶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减少村民不满意因素。定期开展“三大堆”治理“回头看”行动,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以硬、实、狠的措施,彻底消除这一“顽疾”。

三是严管实抓,渣土管理力保有力有序。强化源头、运输、处置“三环节”问题治理,建立“职责明确、分类监管、齐抓共管、综合防控”的长效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净车”行动,排渣工地全部派驻“净车监督员”,督查施工单位落实“四冲四现”标准,杜绝带泥上路、撒漏扬尘。实施夜间常态化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运输处置过程中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倾倒场扬尘治理投入,确保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积极探索建筑渣土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实现变废为宝,破解建筑渣土处置难题。

四是统筹兼顾,垃圾分类力促稳推稳进。扩大龙泉大厦、东山小学、大润发超市等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示范点试点效应,加大示范片区、试点社区(村)分类工作推进力度,以最快时间见成效。强力推进大件垃圾处理中心、有害垃圾暂存点及农村、社区、学校宣传教育基地筹划建设,打造样板。落实分类垃圾桶,分类收集运输车辆等基础设施专项经费,确保垃圾分类全面落地。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五是夯实根基,基础设施力求完善完备。加快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今年12月份建成投产。8月底建设完成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扩建项目,实现日处理200吨。年底,力争完成官庄、垛庄、文祖3个镇街垃圾转运站建设任务,配齐配全设施车辆,提高南部山区垃圾处置能力。分批次对老旧车辆进行淘汰更新,城区主干道保洁员快速保洁车达到全覆盖。扎实推进“公厕革命”,加快新接、老旧公厕升级改造。推行“城市公厕开放联盟”,增加公厕供给。

六是坚持靶向,督查考核力争高频高效。坚持问题导向,增加考核频次,延伸考核触角,重点对城区镇村、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的道路保洁、垃圾收运、垃圾桶管护、垃圾死角和“三大堆”治理等进行无缝隙督查考核,做到真督真查、严督严查、细督细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跟踪复查。每周形成督查通报,总结情况、指出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整改。8月底,建设完成环卫数字化指挥大厅,全面打造“智慧环卫”指挥系统,提高监管水平。

环卫中心将严格按照这次推进会的统一部署,树立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保持抓铁有痕的力度和干劲,扛起实干苦干的责任和担当,全力以赴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向区委区政府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篇6: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

每年的3月5日,人们总能想起我们曾有个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的雷锋,总能看到这样一些耳熟能详的话语: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一个人的使命,对于一架机器来说,就是一颗螺丝钉。《雷锋日记》摘录 可是,似乎也只有每年的3月5日,才有诸多国人出来号召学习雷锋精神。在这个雷锋同志光荣殉职

50周年里,我们不禁要呼吁大家,把说转化为做,言必行、行必果,像雷锋那样,重实践、重善为、重奉献,不仅仅是在3月5日学,而是天天学,月月学,一年365天都学,让社会更多的人去了解雷锋,学雷锋,让雷锋精神代代传下去。

在60到80年代,全国物质文明的建设还很落后,能够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但是,在那个年代,雷锋精神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生命力。几乎全民学雷锋,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的友谊,改变了社会风气,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的大家庭。

但为何在物质条件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却只将雷锋日作为一种短暂的活动,热闹过后又归于平寂,以至于出现“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样的尴尬现象?我想,大概是在金钱的巨大诱惑面前,很多人做好事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有目的的,能不能获得金钱利益有时候也成了做好事的考量,奋斗目标过于功利和现实,奉献意识有待提高。社会上有些领域有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有所滋长。有人觉得“助人为乐已经过时了”“请见节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的发展了”

故,在如今社会提倡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显得尤为重要。雷锋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日益珍贵的精神。雷锋精神就是无私,就是关爱,就是理解,就是奉献。他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甚至铸就了一个精神高地;他已经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他的精神已注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一个英雄模范成为一个符号、一个标志,注入民族血脉,需要很多条件来支持。那么,我们要怎样来使雷锋精神在不同时期都能像火炬一样始终闪烁着光芒呢?

雷锋精神的长久流传,需要全社会对雷锋精神的呵护,对做好事人的支持,对无耻之人的谴责和唾骂。更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引导。

就拿最近的来说,眼下全国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倡导雷锋精神各有各招。北京将每周六定为学雷锋日,要求学生写雷锋日记;山东济宁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学雷锋活动;河南濮阳少先队员请父母一起学雷锋;湖南长沙将建学雷锋常态机制并纳入文明创建考评;四川探索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倡导青少年“日行一善”……这些用实际行动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举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学雷锋活动的重要主体,高校是学雷锋活动的重要阵地。新形势下在高校内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就是学习雷锋同志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知行合一。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要将雷锋精神融入生活,融入一点一滴的小事。

等车时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行为,走到水池边看到水龙头开着水哗哗地流,伸手把水龙头关上;白天发 现走廊上的电灯亮着,随手把灯关掉; 把手上的废纸、食品包装袋等送到垃圾箱。这些大家每天都是可以做到的,不一定要等到3月5日才做这些事。又如热情参与助残扶老、公益环保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诚如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侨联副主席潘庆林所说:“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而非学习日,一年365天都应学习雷锋。”学雷锋不必等到3月5日,“3.5”只是为了加强观念或为了纪念,套用一句歌词“其实雷锋精神牢记心中,雷锋日每天都过”,当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的时候,3.5自然而然就成了365。

作家峻青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常常只 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 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 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我们要适 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勇于奉献。当代 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

上一篇:2017年国考申论地市模拟题下一篇:大学生演讲心理与人格选修课之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