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录课教案

2024-05-10

《雪》录课教案(共7篇)

篇1:《雪》录课教案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测案

设计:杜守海 修改:杜守海 修改时间:2015.04.09 课时:两课时

内容: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6课50至56页 校对定稿:杜守海

6、雪

学习目标:

1.初步品味作者直面人生孤独抗争的积极意义。

2.能初步理解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写作手法的应用。学习重点:

1.初步品味作者直面人生孤独抗争的积极意义。

2.能初步理解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写作手法的应用。

学习难点:能初步理解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写作手法的应用。资料链接: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孔乙己》《故乡》《社戏》)《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散文诗集《野草》(《雪》《风筝》),杂文集《热风》《坟》等16种。

2、散文诗简介:

介乎诗与散文之间,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幻想;从形式上看,它和诗不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形式比较自由。

3、写作背景: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不屈服的勇士。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处子(chǔ)

磬口(qìng)塑雪罗汉(sù)脂粉奁(lіán)目光灼灼(zhuó).....朔方(shuò)粘连(zhān)凛冽(lǐn)(liè)....

2、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这两个地方的雪有何不同?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色彩斑斓

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寒冷孤独(2、)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冬花雪野图、江南雪天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欢乐情景。静态实景:(山茶:血红

梅花:白中隐青

蜡梅花:深黄

杂草:冷绿)动态虚景:(蜜蜂:忙碌地飞、嗡嗡地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3、)对于江南的雪作者有没有遗憾?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来?这为什么是遗憾?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 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江南的雪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4、)北方的雪孤独寒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随旋风蓬勃奋飞;旋转而升腾,弥漫太空;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5、)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 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6、)从文中我们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独立张扬的个性、不屈的斗争精神、献身精神

二、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1、对于文中江南的雪景和朔方的雪景而言,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景?为什么?请找出你的理由。

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炼,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不屈的斗争精神,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2、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的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文章还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自我理解赏析。

象征与对比手法:

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北方的雪象征: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不屈的斗争精神。

对比烘托:江南的雪景与朔方的雪景对比,表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缅怀和对冷酷环境的抗争,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志向。

三、交流展示,享受快乐:

四、拓展延伸:

漫步在鲁迅的《雪》中,我陷入了深思……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以什么样的精神面对?我们又该如何做好自己?

五、课堂练习:

1、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滋润美艳,充满生机和活力;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冬花雪野图江南雪天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欢乐情景。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寒冷孤独;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奋飞。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

3、从对北方的雪的描述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那些个性?

独立张扬的个性、不屈的斗争精神、献身精神

4、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的雪的什么态度?

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和赞美

六、教后反思:

篇2:《雪》录课教案

(录课、2013-01-23 全县达标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作品的意境,体会词人情感。学习其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诗词赏析的方法,并尝试能用于自己的写作。情感目标:感受词中美感,体验婉约词独特的美。

一、导入新课

课前欣赏歌曲《送别》。(歌曲《送别》将我们带入一种忧伤哀婉的氛围之中,是的,)

1、人生无常,聚散不定,自古以来,离别总伴随不尽的伤感,(让我们)共同回忆有关“离别”的名句,请看幻灯片中体现的是哪一句?(点幻灯片)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乌夜啼》)

(2)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是啊,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最消魂,正如江淹所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别离的天空——板书《雨霖铃》。

二、自主探究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点幻灯片)

(接着我们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雨霖铃》词牌的来历:学生姓名--------)

1、词牌溯源

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词牌名。

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相传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玄宗触景生情,甚是思念贵妃,遂作《雨霖铃》一曲,以寄恨焉。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2、走进词人(下面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作者: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姓名---------)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世称柳屯田,是北宋婉妁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别恨离愁男欢女爱的词风,《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这首词写于他仕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去外地的时候,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失意孤独之感一起涌上心头。

(因为课下已经布置过预习,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姓名-------下面请一位同学点评一下,姓名------平时我们常说,美读作品主要注意三点:)

3、诵读感知

(1)请学生代表朗读,另外学生评点。

(2)诵读指导 ①读准语音。

②读出节奏,渗透情感。

如:寒蝉 / 凄切,对 / 长亭晚。

执手 / 相看 / 泪眼;竟 / 无语/凝噎。

③读进情感。进入情景,注意把握好语气,结合自己的个性化的理解读出感受。

如:①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为韵脚、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并读出哽咽之声

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晓风残月”要低沉。

(3)再听录音(大家可以)轻声一起跟读(再次意会词作之精妙、词情之精诚)

(4)(下面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姓名--------)

三、合作释疑

诗歌是需要品赏,才能体会其中的真味。下面让我们一起体味词作的情、景之美。

1、同感别离情

(1)、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方面表现?(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

点拔:① 环境——寒蝉凄切,冷落清秋节。

② 情境——执手相看泪眼,兰舟催发

③ 心境——竟无语凝噎

④ 虚境——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好景虚设。

(2)、小结:诗人的情感步步深入,层层加浓,虚实相济,淋漓尽致流露出心中那黯然销魂的别离情。

2、同解风物意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情感的抒发都离不开具体的意象,请大家找出文中写景的意象,并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其妙意。(学生合作探讨,教师归纳点拔)

点拔:

(1)寒蝉

“寒蝉”在古典诗词中是悲凉的同义词,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而文中,首先点明季节是寒意的清秋,其次也意味着,并非蝉寒,而是诗人心境的凄寒,并渲染凄凉伤感的气息,突出“伤离别”的主题。

唐,孟浩然“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2)长亭

“长亭”古人常用作饯别地,如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既交代地点,又暗寓离愁别绪。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3)杨柳岸

“柳”是寄别之物,自汉始古人都有折柳赠别之俗,如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桥伤别,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意。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晓风

风是最能触动离愁别恨事物,尤其是拂晓的秋风,更是离愁、哀怨。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贾宝玉《咏白海棠》“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5)酒

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酒也与愁思有关。(6)月

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是离合的象征。小结:一景一物总关情,只有体验景的妙意,才会理解情的凄切优美。

3、共品婉约韵

(1)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共同体会了这首词独特的美感,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感受音律,体验诗情。(播放《雨霖铃》MTV)。(以下可略去)点拔:

①景物,具有轻、柔、纤的特性,色彩柔和、朦胧以冷色调为主——优雅美;

②情感凄切,思念之苦细致入微,低回缠绵——幽婉美; ③意境萧瑟,融情入景,物我交融——阴柔美。(2)、小结:这首词作音韵和谐,情感凄切,融情入景,物我交融,这种景与情的交汇、融成一种幽婉、轻柔的艺术境界,以美的韵味扣动读者的心灵。

(3)、再次情感朗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全词虚实相济,情景交融,情深意挚,凄楚动人,不愧为别离词中的一件精品。(做完板书,别离难,有口难开;相思太苦太费力;离别就像一把尖刀,插在离别之人的心上。)

五、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凄凉急促)...B、都门帐饮无绪(设帐置酒宴送行)..C、暮霭沉沉楚天阔(楚地的天气)..D、便纵有千种风情(风流情意)..答案:C楚地的天空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兴起于唐,繁荣于宋,原为歌词,后脱离音乐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B、词在产生之初以小令为主,柳永则将慢词提升到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

C、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继承了李清照词委婉细腻、清丽自然的风格。

D、“雨霖铃”这一词牌原属唐教坊曲,相传为唐玄宗为纪念杨贵妃而作,以篇幅来看属于长调。答案:C

3、对《雨霖铃》意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

B、“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实结合,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意思是说伤离惜别自古都这样,更何况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是想象今晚旅途中的情景:一舟临岸,词人酒醒,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答案:B全是实景。

六、课下作业

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假期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请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以“别离”为题,写一个小片段。

七、结束语

篇3:录课感想

最好一次录成功,不然就会要发疯。

第一次录数学课录到十几分钟我就讲不下去了,因为我的教学设计是从网上下的,我只是把极少的点改了一下。不是自己的东西用着也不舒服,从一开始就是顺着别人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走,没有目的没有重难点,心里更是没有谱。总的来说就是个匆忙,匆忙,加匆忙。也许是受同学们的影响,三下五除二从网上下教案下课件,才录了几次课大家都快录完了。虽然学号都在最后了,我还是得马上准备完马上录完。直到我要录的几分钟前,心里还是忐忑的。

再有就是,准备课的时候我没有看课程目标,也没有看教学大纲,更不知道三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说到这我还得感谢我那好心的组员们,扮小学生扮地实在是太像了。以至于像5.98这样的小数都读成5 9 8,当时我就蒙了,接下来也是各种问题,本来就没谱的我真是凭着一口气在那儿撑着呀。因为在我预想当中他们是会读小数的呀,而且小学生经常跟着爸爸妈妈去逛超市,对于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

最后由于我准备不充分,讲得又不怎么样,更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讲到十几分钟的时候我就叫停了。

这下好了,一颗悬着的心不是落地了,而是坠入了深渊。在接下来的同学的录课当中,尽管我想要极力配合,可是不自然地就变得木讷了。回去以后我查看三年级数学电子课本,从头到尾把思路理了一遍,把教案做了调整,把教学步骤具体化,具体到我在课上说的每一句话都要事先写下来,然后看了一遍又一遍。失败了一次,第二次真得是很难让人信心满满。因此,在以后的讲课当中我要努力做到准备充分,争取一次就过。

关于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ppt起到的只能是辅助作用。教师要有两手准备,有ppt能讲,没有ppt也能讲。对于一些下载的ppt,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尤其是声音,搞不好就成了刺耳的噪音。

教师的激励到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说的真好”“你真棒”“你的方法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在录课当中我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我过于追求答案正确与否,忽视了对学生的正面鼓励和表扬。

因为录的太匆忙,所以我们没有时间去交流。有时候突然就会觉得某个点用另一种方法讲会不会更好,结果就是一个同学讲完了过两三分钟另一个同学又上去讲了,等到大家都讲完了脑子里的想法也没了。

要随听随记,讲完了马上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要从讲课中有所收获才能取得进步。

篇4:古诗两首录课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一课

本课的学习目标有3个: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学习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学习两首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课的生字、词:出示:

“鉴”“徘徊” “聿”“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学习第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 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句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

这一句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2)读第二句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句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把前两句诗句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句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句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两句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入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这首诗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

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7、带着你的理解大家再读一遍

三、学习《观书有感》

1、教师范读

2、自由读一读

3、借助屏幕上的提示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鉴:镜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

渠:它,指方塘。

如许:如此。

诗的大意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4、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中描写了一方有源源不断活水注入的清澈见底的池塘的景象。

5、说到这,同学们是否产生了疑问?题目为《观书有感》,是写读书的感受,这样看来古诗 写的内容与题目不相符呀!其实不然,朱熹这样的描写就是他的读书感受,只是借这样的景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道理是什么呢?诗中那句话点明了这个道理?

6、出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学生自由练读。

(2)说说你的感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教师总结

篇5:录课小心得作文

四月初我们进行了第一录课,也许是一种习惯所以并不紧张。那天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我的课是早晨的最后一节课,每到最后几分钟我的小孩子们就把勺子拿到桌子上了,于是那天也没有幸免这样的小环节。因为孩子们说老师我们认真了40分钟最后给忘了,好吧你们的忘性是有多大啊?

第一次录课会出现很多不足,但是也会有收获。当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录课视频的时候,我有种不想看下去的感觉,因为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的发音了,尾音特别的严重。为此自己自省了好几天。真正让自己慢慢放下的是,指导老师的一句话,老师说我平常不带耳麦是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因为我的话筒所以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状况。但是回归客观,老师说我还需加强在语音方面的联系。在弄明白一些事实后,我知道我自己的大缺点所以要端正态度积极改正。我们都清楚努力也许不会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但是我们如果不努力我们就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成功。

篇6:从录课中反思教学不足

本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通过录像,可以将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切地记录在屏幕上,课后反复观看,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教态不够稳重,动作不灵动。

从我观察视频来看,形影动作还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上课过程中,动作不自然,有些僵硬。在与同学们一起听导入歌曲时,自己显得无所适从,手一会放在前面,一会放在后面;身体也扭来扭去。不必要的动作太过频繁,无目的性动作过多,随意性大。比如,在教室里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无目的性,对学生的照顾不够,没能很好的指导学生。从整个视屏来看,当自己不讲话的时候,行态和站态就会显得局促,不够大方,没有灵动性。而且,缺乏必要的手势动作及形体动作。动作作为一种体态语言,课堂上恰如其分的借助动作、手势,能增加说话的力度,渲染课堂的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表情严肃,缺乏亲和力。

通过视频,发现自己上课时表情严肃,不够言笑,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其实,我也一直想让自己表现的和蔼可亲,可僵硬的微笑还是不能让学生亲近我。我想,只有笑容发自于内心,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真切的爱。一个不会表演的教师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水波不兴,死气沉沉。一个学生欢迎的教师应该是面容和蔼,态度轻松的,学生与老师才会亲密无间,无拘无束,课堂气氛才会轻松活泼,生动有趣。在谈笑风生中,老师的讲课内容会被学生轻而易举的接受。我想,一个好老师肯定是个会演戏的好演员。

三、语言不够抑扬顿挫,缺乏鼓动性。

教学中我的语速较慢,缺少抑扬顿挫,学生出现走神现象,影响了课堂进展。这是非常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一个老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的喜爱程度。优美的、有吸引力的语言可以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枯燥无味的语言则直接降低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如果教师说话平淡,整节课一个调子唱到底,学生就会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会严重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我注意到在提问过程中我会将问题重复两遍,也不问学生第一遍是否已经听懂。这种无效提问,即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浪费了课堂时间,也让自己的语言显得啰嗦。而这些问题是我此前还没有意识到的。

另外,由于自己普通话水平较低,课堂上我尽量避免讲汉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期间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一些英语表达和指令没有听懂,不知道该干什么。这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关,教师需要保证输出量,而用英语讲课,势必会影响课堂进度,久而久之,我们的英语课堂以英语开始,汉语结束,成了语文课中的文言文。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认为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学生缺乏英语环境的熏陶,其听说能力肯定上不去;过多的讲解语法和课文翻译,又会让学生对英语课堂失去兴趣。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教育发达的地区,学生整体英语考试水平高,但他们的听说能力也比我们的学生强。可见,他们比较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而我们,很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强调在考试中的应用,却导致学生听说能力低,而且考试成绩也并不突出。我想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教学理论上有所偏颇,这就需要改革,而改革就会产生镇痛,需要舍弃已有的教学理论和习惯,去尝试新的方法。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走出英语教学的死胡同,老师教的累,学生不愿学。

四、评价语言单调,缺乏鼓动性。

大部分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只是习惯性的说“good,thank you.”,没有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问题及时加以表扬和拓展。所以,评价语言还是要注意其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避免千人一面,让学生从教师的表扬和对问题的分析中,提升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高效课堂上,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应有其目的性,服务于课堂;避免一些无效的交流干扰学生思维,浪费课堂时间。

五、对多媒体的应用需要加强。

希沃白板功能强大,但我们仅限于用其播放ppt。现代教育技术已从方方面面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影响和服务着我们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除了学习教学方法外,还要学习教育技术,将现代教育工具的功能发挥好。同时,我的板书还很差,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回避,只有勤加练习,多写多练才能有所改进。

篇7:第一次进行录课的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南宫二中一个月了!感觉时间过的真的是很快。本周我们迎来了录课的任务,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进行录课,这一次的录课只有15分钟,时间虽然感觉很短,但是备课的过程是很紧张有漫长的!

一开始听到录课这个词,就给了我几分的紧张感,毕竟这对自己是陌生的,而且还是要传给固定的指导教师,这更让我有压力。在真正录课的时候,由于设备有限,所以是岗友帮我用手机录的,有了‘亲人’在教室了帮我助阵,还是稍微给了我一些力量,上课的时候打铃了的一瞬间,我把我提前准备好的开场白都忘记了,大脑一片的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自己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心情,简单的引入之后,渐渐的进入了状态,没有再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录课的这件事情上。像平常一样讲课,已经习以为常,也许,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成熟。从紧张到不紧张,顶岗这些的日子,给了我很多的锻炼,已经有很多次的站在讲台上面对自己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适应了三尺讲台的`生活。同学们今天知道对我很重要。表现的很好,不像平时那样活泼,而是和我很好的配合,而且还有一个在平时经常给我捣乱的同学主动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这让我大吃一惊,对他 ,我也刮目相看了一次。也让我知道他并不是不会而是不想学习,经过这一次的录课之后,我让他当了我的课代表,希望可以提高他的学习的积极性!其他的同也是很认真的听课,呈现出一种很好的状态,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录课,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看看自己在视频中的形象。录课就像是一面镜子,平时总以为自己上的还不错,把一些问题都推到了学生的身上,但现在在视频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重新审视自己,才发现,原来自己是有那么多的不足,这是我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也是因为这次的录课让我看到了我离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还有多么远的距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雪》录课教案】相关文章:

孔乙己录课教案范文06-13

雪教案设计04-07

雪大班教案04-23

教案雪孩子05-20

雪优秀教案04-12

好雪片片教案04-25

《雪孩子》的教案05-12

雪公开课教案104-08

江雪优质课教案04-11

雪孩子公开课教案04-23

上一篇:公司形象打造下一篇: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