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

2024-04-16

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共9篇)

篇1: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完善和优化与金融业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过程。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维护金融稳定,实现经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企业广泛参与,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配合”的原则,尊重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强信用环境、市场环境、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确保金融实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投入不断增长,努力开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从2009年起,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完善组织制度、健全中介机构、融洽银企关系,在全市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协调的市场环境,增强我市经济竞争力、资金吸引力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能力,实现经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具体目标:

——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全市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与投资政策相协调;

——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不良贷款有较大降幅,逐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不存在逃废金融机构债权现象;

——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同全市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实现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通和流动;

——“诚信铜川”建设效果明显,信用户达到70%以上,信用村达到30%以上,更多的区县、乡镇、社区达到信用标准;

——企业遵规守信,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吸引和消化资金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市场中介组织得到规范,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平稳有序竞争的局面基本形成;

——担保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各类担保机构运转正常,银行同担保机构、企业之间达到良性互动;

——社会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企业、个人信用档案基本完备,并实现科学化管理。

三、建设步骤和重点

(一)启动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全面部署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政府各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订各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项目指引,防止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项目落户铜川。治理逃废金融机构债权现象,广泛开展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工作和信用区县、信用社区、信用村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担保业务。

(二)深入开展阶段(2010年1月—2011年6月)。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制度和评价考核体系,使良好的信用成为全社会共同珍视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对企业法人、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和知识,提高企业财务核算和内控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披露系统和信用服务系统,使信用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化、制度化;着力调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大力发展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中介机构,引导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扩大担保基金,增强担保实力,完善担保体系;激活民间资本,扩大直接融资。

(三)规范发展阶段(2011年7月—2012年6月)。引导和支持辖区内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开发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优势项目,为金融机构创造优良的信贷环境;金融业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较大提高,各有关部门能够为金融机构向上级银行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法制支持和舆论支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大力培育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建设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来。市级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金融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各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其信用意识。逐步将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工作制度化,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共同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加强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进一步优化法治保障环境。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采取法律保护、与银行联合制裁等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金融债权进行清收。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外部监督的调控机制,对不守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加大风险防范力度,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支持金融部门大力压缩不良资产,增强金融资金的运营能力。建立金融案件诉讼及执行情况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力度,维护金融债权,构筑政府、金融、司法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三)改进金融服务,切实提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搭建银政企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和完善银政企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人民银行要发挥组织协调和窗口指导作用,及时通报各时期的金融方针政策和全市金融运行状况,稳步推进现代化大额小额支付、银行账户管理等系统建设,改善支付结算清算环境,提升为政府、银行和企业服务的水平。各商业银行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不同类型、规模、用途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实施个性化、差别化、高品质的服务。农村信用社要以深化改革试点为契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正确对待、合理引导、疏堵结合、促进规范、打击违法犯罪”的原则,积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逐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范围,激活民间资本,有效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人民银行要充分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网络和技术优势,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研究制定信用信息共享的运作机制,努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信用交易信息和公共信息,并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积极配合,确保人民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基础信用信息网络,并为社会提供更全更优的信用服务产品。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社会信用评级工作,扩大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范围,为政府、银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风险提示,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解决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对社会公开、各行之间互不认可的问题。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激励机制,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金融发展的经济环境。按照“5523”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研究制定高新产业规划,注重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使企业能够紧跟市场形势。

(六)加快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大力支持现有担保公司做大做强,增强担保能力;建立和完善商业担保体系,鼓励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股或成立担保公司,逐步形成多层面的担保网络体系;促进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建立相互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对称的合作机制,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推动联合担保和互助担保模式的发展,结合铜川实际,探索新型担保模式,为银行、企业和个人开展互利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研究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担保资质和担保能力。

(七)加强金融体系自身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的内部环境。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体系,引导依法、合规经营,制止不规范的竞争行为和各类案件的发生,逐步降低不良资产,改善资产运行质量。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内控严密、管理科学、机制灵活、服务高效”的经营管理理念,在强化经营风险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金融案件诉讼的抗辩能力,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八)严格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评价,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按照《铜川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依据相应评价指标,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从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行政环境、中介服务环境、金融运行状况等七个方面,对各区县金融生态环境定期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铜川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由市经委牵头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区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工作考核体系之中,不断推动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篇2: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满足多层次、多元化“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实现金融服务与“三农”需求有效对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二、工作原则及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机构参与、因地制宜、共建共享、协同推进的原则,对辖内现有银行保险机构资源进行必要的优化整合,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建设。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下沉资源,采取多种协同创新方法,实现金融资源共建共享,共同面向“三农”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服务。原则上实行“一镇一站、一村一室、集中统一、综合服务”,力争至2018年12月底农金站(室)覆盖全市镇、村,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金融支持政策精准落地。

三、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

(一)各镇、村是农金站(室)的建设主体,优先依托辖内农业银行、农商银行便民助农服务点及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农村保险服务站点搭建,镇政府及村委会为农金站(室)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按照布局合理、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根据行政村的行程距离和人口密度,统筹设立农金室建设数量,每个农金站(室)按照有牌子(见附件)、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设备、有培训、有考核的“七有”标准建设。

(二)农金室主任原则上由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工作人员由1-3名讲诚信、责任心强的村干部、银行保险机构服务点工作人员、致富能人等人员组成。银行保险机构要为农金站(室)选派1名金融服务指导员,指导农金站(室)开展工作,人员由其派出机构和所在镇管理,共同负责农金站(室)的各项工作。

四、农金站(室)工作职责

(一)银行类业务服务。协助做好精准帮扶小额信贷发放、使用、续贷和回收工作;

协助银行机构做好农户金融需求信息和信贷基础信息收集;

结合实际参与小额信贷的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后催收;

促进云闪付、“普惠金融共享家园”等新型支付金融工具推广运用;

宣传反洗钱、反假币政策知识;

对农户办理一般性金融业务提供咨询和指导。

(二)保险类业务服务。协助保险机构开展种养产业综合保险等农业保险信息登记、保费收取、标的查验、承保公示、查勘定损、赔款到户等业务办理;

协调交管部门办理农村五小车辆保险,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协助办理人身保险、大病保险、家庭财产险等其他各类农村保险业务。

(三)宣传普及金融知识。通过设置金融宣传展台、金融知识宣传专栏、开辟金融知识角、张贴金融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培训和现场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宣传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

(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协调银行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各银行保险机构之间的工作与业务衔接;

协助银行机构或人民银行建立农户征信档案,培育农户信用意识,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完善农村信用环境体系;

协助相关部门防范农村非法集资、非法信贷、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化解金融风险,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五、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2018年12月下旬召开动员会议,布置推进农金站(室)建设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落实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开展农金站(室)建设和金融服务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农金站(室)重要性的认识,扩大村民知晓度和参与度,推动农金站(室)健康有序发展。

(二)挂牌运行。2018年12月31日前确定镇、村农金站(室)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农金站(室)与银行保险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银行保险机构对农金站(室)工作人员进行全员业务培训,农金站(室)正式挂牌运行。

六、保障措施(一)建立协调督导机制。为加强对农金站(室)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农林局、金融办、三区、人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保险协会、银行保险机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农金站(室)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农金站(室)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三区、各镇村、有关部门、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加大资源投入,密切配合,确保农金站(室)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协同配合机制。农林局、金融办、三区、三镇、人行、银监分局、保险协会和银行保险机构等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农林局要牵头做好农金站(室)建设统筹协调工作;

金融办要配合农林局做好农金站(室)建设工作;

三区要明确1名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督促三镇抓好落实;

三镇要由分管副镇长兼任农金站站长,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干部具体负责本镇农金站(室)建设运行工作,重点加强与各银行保险机构协调沟通,做好农金站(室)布局、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确定,加强农金站(室)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制度,理顺工作流程,工作场所按要求悬挂农金站(室)工作职责、工作人员职责、贷款流程、保险知识简介等相关制度建设内容;

人行、银监分局、保险协会要协调银行保险机构做好金融服务指导员的选派和农金站(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与农金站(室)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加强对农金站(室)的业务指导,鼓励农金站(室)积极开展工作。

(三)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农金站(室)办公经费及工作人员补贴以市场化渠道解决为主,村办公经费补充为辅的原则解决,由业务合作银行保险机构根据农经站(室)参与协助小额信贷、其他基础信贷服务及保险业务承保理赔等工作,制定经费支持措施。

(四)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设立农金站(室)纳入镇政府日常工作内容,同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人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对主动配合农金站(室)建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嘉峪关银监分局在金融产品创新和机构网点布局上给予优先考虑。

附件: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标识牌样式

附件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标识牌样式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标识牌的样式如图所示:

标识牌样式的相关要求如下:

——标识牌规格:尺寸宽40cm×高60cm,材质铝合金,底色拉丝铜本色;

——标识牌上区:xx县(区、市)xx镇(乡)xx村,字体字号宋体bold、60pt、颜色黑色;

——标识牌下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位置居中,字体字号宋体bold、175pt、颜色红色;

篇3: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

消防栓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 是消防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我们必须保证消防栓的正常工作。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 消防栓人为破坏与设备老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平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小小的消防栓, 甚至认为它碍事, 到用时方恨难找, 找到了也未必有水。使得消防栓信息化管理成为现代化消防的必然。

消防栓管理维护和应用系统建设应以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为目标, 在技术的集成应用中发现技术创新的机会, 实现应用驱动和需求驱动的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战略。最终实现消防栓的信息化管理, 为城市消防工作提供分析支撑[2]。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整体体系结构遵循三层架构体系, 包括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三个不同的应用层次, 逻辑层又包括GIS服务层、系统功能层。各层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数据库层: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服务, 包括元数据服务、空间数据服务以及数据接口。

GIS服务层:提供底层GIS管理服务, 实现对图形数据的发布、访问。

系统功能层:在开发接口之上封装一套统一开发接口, 实现对底层数据的访问。

应用层:此层是系统主要应用模块, 面向大部分用户, 通过桌面来访问系统数据, 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

针对系统的业务应用程序, 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OA) , 为用户提供XX市空间数据、消防设施数据对外服务的功能。系统以Arc GIS作为GIS开发平台, Oracle为数据库服务器, 结合Web Services技术, 实现对XX市消防水源、消防路线的展示、查询、定位、统计、分析决策、更新等功能, 为消防大队的管理工作提供软件支撑[1]。

1.2 建设内容

建立一套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消防栓管理维护和应用服务系统。

当火灾发生时, 能第一时间完成从出警地到火灾现场的路径规划[4], 以及显示火灾现场周围的地形图和房屋的砖木性质。能够准确的在火灾地点显示附近的消防水源信息, 帮助消防官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消防水源。在日常维护中实现对全市的消防设施的管理, 能够对消防设施数据进行录入、修改。

1.3 建设目标

(1) 实现XX市消防栓设施的信息化管理;

(2) 实现对火灾的信息化管理及分析;

(3) 实现消防出警的决策指挥等。

2 系统详细功能设计

系统按照用户的需求, 设计对应的功能建设模块:

2.1 数据“一张图”展示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城市高清影像图、高精度地形图已经成为辅助各个行业发展的必备基础数据。而这些数据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底图, 加载在各行业数据的底层, 作为位置参考。

XX市现有的地形图数据, 与普查的消防栓数据, 甚至是影像数据, 均可以在管理系统中叠加显示, 图层的显示与否、图层的显示透明度, 都可以进行设置, 便于随时查看想看到的图层, 并能够进行对比显示。

对视图的显示, 将提供放大缩小、漫游等图形操作, 便于查看任意位置的信息。

在地形图基础上, 采集各消防栓的地理位置, 并将其必备属性采集建库, 作为消防应急的基础数据之一。在地图上, 可以对感兴趣的任意数据进行点击查看, 了解每项消防设施的详细信息。

2.2 火灾信息数据管理

(1) 火灾地点图上标注;

(2) 火灾基本信息, 火灾原因等数据记录;

(3) 火灾发生时间记录;

(4) 火灾救援情况记录。

2.3 消防栓数据管理

(1) 消防栓数据新增录入;

(2) 消防栓信息修改;

(3) 消防栓巡检维护责任人信息录入及修改。

2.4 消防栓信息查询、统计

(1) 信息查询

通过图上信息查看, 可以轻松了解每个消防栓的现状信息, 了解每个消防栓可用与否, 查看起火建筑物的层数、结构、材质等情况, 了解起火建筑附近的可用消防栓情况等[5]。

(2) 信息统计

信息统计主要是统计各个管辖区域消防栓的个数、可使用情况有个总体的了解, 对消防栓的整体安装部署作出宏观的规划[3]。

(3) 火灾统计分析

对于曾经标注的火灾事故, 进行区域火灾次数统计, 辅助管理部门进行火灾的预测并对火灾排查、火灾设施检查等的实施提供辅助数据。

2.5 消防路径规划

当发生火灾时, 能第一时间完成从出警地到火灾现场的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要准确, 开发出类似的路径导航功能。

对车辆实时位罝信息展示, 点击车辆弹出气泡框显示车辆的简单信息[3]。在图上标出火灾现场的位置后, 即可以计算出从出警地到火灾现场的路径, 一般采用最短路径。

路径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应用服务, 基于完善的交通业务数据支撑, 可构建网络多种分析模型, 实现多元化的成用。

2.6 火灾周边地形调图

到达火灾现场后, 通过软件, 能进行地图和规划局提供地形图的转换, 通过该地形图能了解房子的砖木性质。

2.7 火灾地消防栓显示

到达火灾现场后, 通过软件能将周围多少距离内的消防栓显示出来, 帮助火警第一时间找到消防栓的位置。

3 结论

建设消防栓管理维护和应用系统, 辅助消防出警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及路径导航规划, 是提高消防出警效率, 及时准确找到消防栓的有力保障, 也是建设数字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

摘要:消防栓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 是消防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我们必须保证消防栓的正常工作。信息化的发展, 逐步让对具备地理位置的数据管理走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的模式, 消防栓数据量大, 位置分布广, 以及其在消防出警工作中的位置查找及信息查看的时间紧迫性, 以及消防出警的路径规划需求, 都使得消防栓信息化管理成为现代化消防的必然。

关键词:消防栓,信息化,数据管理,信息查询

参考文献

[1]王玉松.基于地理信息的城市消防监督管理系统构建[J].自然灾害学报, 2011 (6) .

[2]李刚.消防地理信息系统在灭火救援指挥中应用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2) .

[3]CH/Z 9002—2007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S].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8.

[4]宋敏, 胡浩.快速城市化进程下消防规划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8) .

篇4: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

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要点、总体监测计划、蔬菜农药残留专项整治方案等文件,按照工作目标扎实推进。部分县(市)区已将该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标准和督察督办措施。各级监管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深入农产品生产经营业户进行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生产过程监管。2014年,在吉林市食安办牵头下,市农委组织全市22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协议书。

监管能力大幅提升

各级农业行政监管部门都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科室,完善了监管体系。各地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形成,四平市农委、梨树县、伊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基本建成并开展了相应工作。

“三品一标”监管成果喜人

全市继续加大“三品”申报及绿色食品年检力度,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标志使用专项检查。2014年,全市共有15家企业、合作社组织申报无公害产品,5家企业进行绿色食品申报。并对2014续展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对有问题的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按期限整改,对复查不合格的,坚决停止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市农委组织各县(市)区绿办以及企业、合作社积极参加省里举办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培训和参展活动。2015年制定出台了《四平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奖励办法》,鼓励企业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实施农超对接,为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搭建一个面向市场销售和展示的平台。

专项治理效果明显

2014年,四平市农委按照质量强市创建要求制定下发了《2014年四平市蔬菜农药残留专项整治实施方案》、《2014年四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总体计划》,加大了检验检测工作和行政执法力度。2014年省级抽检样品223个,合格率达到98.2%;市级抽检样品1108个,速测合格率100%。2015年,截止到目前,全市现场抽样876个,合格率达到99.89%。四平市农委积极协调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发挥联合执法,共同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和打假工作。

宣传培训收效明显

篇5: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3年以来全市创建A级金融安全区的工作,动员部署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下面,我谈两方面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金融“创安”工作成效显著

自2003年以来,全市金融“创安”的创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不良债务清退、历年金融胜诉案件的清理执行工作;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金融个案,狠抓市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加快农村合作基金会归并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和金融机构改革有关工作;加强诚信宣传,营造诚信氛围,深入开展信用乡(镇)、村的评定活动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到2005年末,全市7家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到位,金融体系稳健运行;XX市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增资扩股2亿元的工作目标,全市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置换不良资产6.1亿元,增资扩股2.6亿元,争取央行专项票据6.98亿元。

--金融业务持续发展。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到480.69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72.38%。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信贷总量达到308.38亿元,增长34.05%,年均增长11.35%,与全市GDp增长基本同步。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全面提高。三年间,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通过清收、剥离、置换、核销,已由2002年的76.27亿元下降到53.55亿元,净下降22.72亿元;不良资产占比已由36.55%下降到25.22%,净下降11.33个百分点。全市可正常周转的存量贷款2005年末达到157.93亿元,增加21.02亿元。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0.93%,比2002年提高0.49个百分点;利息回收率达到92.5%,比2002年提高16.7个百分点。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达到5.66%;XX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1%,法人金融机构偿债能力达到基本安全线。

--金融运行环境全面改善。三年来,全市无重大金融犯罪和严重逃废金融债务案件发生,逃悬金融债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不良债务的清退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国家财政部、省政府和省监察厅的充分肯定;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近5000万元用于解决金融“三乱”遗留的债务问题,使各种新的金融“三乱”苗头得到制止;各级政府以优质资产为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3.5亿元,“两金”遗留问题处置进度明显加快;金融胜诉案件执行率(执结)和债权回收率近三年一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2005年被中国银监会给予充分肯定。

--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金融风险预警、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监管效能明显增强,监管责任制落实到位,金融机构违规查处率明显提高。

全市创建A级金融安全区的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2005年通过对三大类29个评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和初步测算,并经复核,综合测评结果为82.5分,比2004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基本达到了A级金融安全区的综合评分标准。如期实现了黄小祥副省长寄语“XX应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建成A级金融安全区”的殷切希望。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A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金融业在稳健发展的同时,较好地支持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金融协调健康运行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回顾三年“创安”工作情况,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金融法制环境不容乐观。2005年末,全市破产改制企业还有金融债务本息10.6亿元未落实;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虽然达到61.86%,但仍有268件、3.15亿元未能执行。二是公职人员拖欠不良贷款清退工作进展不够理想。全市清欠工作任务只完成66.19%,还有192人,631万元未能清收,同时还有新的拖欠现象发生。三是金融资产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05年末不良资产占比仍达25.22%,占整个信贷资产的四分之一,不良信贷资产“双降”任务仍然艰巨。四是社会中介服务有待改善。贷款担保机构少,资本金不足,担保能力弱小。五是信贷结构调整缓慢,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使经济金融发展潜力受到制约。六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对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进展不平衡。

二、齐心协力打造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是对金融“创安”工作的重大突破,着眼点由金融安全转向金融发展以及对经济的适应性上。经济决定金融。金融生态环境不好,必将影响金融发展,进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因此,金融生态环境好坏就是竞争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认识,增强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感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功能,保持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打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我市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融资环境,吸引信贷资金和外来投资,增强我市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去年10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意见》,成立了“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运行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但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金融安全区建设的延伸和深化拓展,需要各方面广泛合作。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地方经济吸引金融资源的竞争力,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

(二)结合辖区经济金融实际,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方向

我市将通过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力争把XX建成西部最具投资与融资吸引力的最佳金融生态区域。主要努力方向:一是完成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全市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诚信环境得到优化。二是深化企业改革,依法保护金融债权,金融法治环境进一步趋好,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四是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严格会计和审计标准,规范中介服务,提高外部监督效率。五是增强政府对经济金融的协调、服务能力,积极帮助解决涉及金融改革与稳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六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建立功能齐全、服务配套、效益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七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金融风险得到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案件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三)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全面落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措施

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XX”。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化的企业主体。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规范企业改制、破产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大力开展创评“三信”品牌,创建“诚信社会”活动。在社区开展好信用社区的评定活动,引导商业银行对社区的金融需求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在乡(镇)村继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创建、评选活动,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信用户、信用村镇的信贷需求给予优先满足。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探索企业资信评级新方式。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探索建立个人、企业信用信息行业共享机制;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信贷风险分散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加强监管,规范中介市场。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的意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着力解决中介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三是构建优良金融法制环境,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加强金融案件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在审理金融诉讼案件时应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做到快立、快审、快结,提高金融债权的执行回收率。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长期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对辖内企业、公务员及其他借款人拖欠金融债务及其诉讼案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按拖欠单位、拖欠时间、拖欠金额、是否履行法院判决等类型分类排队,通过媒体形式向社会公布,明确清收的重点、期限和顺序,实施集中突击清退。

四是建立银政信息交流平台,促进金融资源充分运用。各级政府要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参加的银政联系会议制度,向金融部门及时推荐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的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分析判断辖区金融运行态势,促进银政关系和谐发展。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新闻单位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打造“诚信XX”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金融机构要结合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丰富并创新宣传形式,在舆论宣传中发挥好应有作用。市级有关金融生态建设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市金融生态办统一组织的活动。通过开展知识培训、举办形势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氛围。

六是金融机构要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我市作为经济的优先开发地区,省政府寄予厚望,金融支持非常重要。特别是今年,省政府副省长黄小祥同志已三次到XX,对XX的中小企业和金融单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并对金融单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三个一百”的要求。因此,各家金融机构要在继续加大对重装基地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三有一不”企业、“三农”有效信贷投入的同时,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按照“三个一百”的要求(即:培育一百户、扶持一百户、壮大一百户中小企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明确职责,重点突出,整体推进。市政府已将原“创建A级金融安全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更名为“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抓好此项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各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为其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

篇6:xxx市效能建设工作方案

一、工作对象

市(镇)机关部门(含条管部门),公用事业(企业)单位,基层站所。

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发展,实现“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目标,着力解决政令不畅、决策措施执行不力、重点工作落实不到位,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效能的其它热点问题,消除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行为习惯、运行机制和体制等方面的障碍,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发展环境。

三、工作内容

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今年为我市效能建设推进年。

(一)动员部署。各部门、各单位要尽快研究制订效能建设实施方案,召开效能建设动员会,提出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考核办法,作出具体部署。建立工作班子,明确责任部门。要围绕“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能”组织大讨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宗旨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效能意识和务实落实的意识,明确效能建设的任务要求。各宣传、新闻单位要组织宣传造势,营造氛围。

(二)排查整改。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要按照市统一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搞好排查、剖析、整改阶段的工作。要从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质态、运行机制和体制等方面着眼,开展对照检查,重点搞好“三查三看”:一查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市委市政府决策措施的执行情况,看政令在本单位是否畅通,是否存在各行其是、另搞一套、阳奉阴违以及中梗阻、打折扣等问题。二查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市领导协调交办重要事项的落实情况,看本单位在江都加快发展中是否主动履职,是否存在不作为、不到位、推诿扯皮、拖着不办等问题。三查为群众、为企业、为基层办事情况,看本单位在办事理念、服务态度、制度机制等方面与服务对象的要求是否适应,是否存在办事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制度陈旧、态度生硬以及吃拿卡要等问题。各部门各行业要面向社会进行开放式排查,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并召开党委党组(总支、支部)会议进行梳理。市纪委将牵头组织对全市面上效能问题的排查,通过软环境监测、效能状况问卷调查、明查暗访、走访调查等方式,多角度多层面收集信息,分析汇总。

在自我排查的基础上,要深入剖析,找出问题和症结,选准改进服务的突破口,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订“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目标和效能建设实施方案;细化整改方案和服务创新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落实到科室、到人。

(三)开展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要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报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直接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部门、行业和窗口,主要负责人要通过江都电视台、电台、《江都信息》、新浪江都等媒体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将工作目标、整改方案、创新服务措施以及责任机制,交给群众测评和监督。

(四)开展服务竞赛和效能示范活动。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广泛开展服务竞赛、服务创新以及“效能提升月”、“优质服务窗口”、“服务标兵”等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效能示范活动。团委、妇联要把“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等评比竞赛活动纳入效能示范活动之中,围绕发展形成合力。沿江开发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要建成高效服务的样板。各部门、各行业、各镇都要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和优质服务团队,形成示范效应。年底,市里将组织服务实绩公开评比,开展优质服务机关、优质服务行业、群众满意站所、红旗窗口以及服务标兵评比表彰活动。

(五)实施专项治理。对严重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实行专项治理。各部门、各行业、各镇要在排查整改过程中,突出解决1—2个重点问题,以取信于民。市里将组织对下列问题实行专项治理,把教育与惩戒、制度建设与改革、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取得实效。

1、治理“中梗阻”。各部门、各行业对中层正职干部岗位组织评议,评议结果在本单位排序报市审定后公示。评议结果与公务员考核和干部任用挂钩。评议列本单位末位的,经考核后提出管理意见;连续两年列末位者,经考核提出免职或降职等惩戒意见。通过对中层正职岗位的评议监督,探索对中层岗位激励和制约的办法,消除“中梗阻”,为解决政令不畅的顽症打开通道。

2、治理“办事繁”。由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协调,突出“两集中、两到位”,明确考核目标,制订行政审批、公共服务项目提速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各部门行业分窗口、各基层站所窗口、各招投标中心、各镇便民服务中心,都要列入考核和测评,切实解决多头办理、办事手续和办事流程繁杂的问题。

3、治理“末梢~”。改进对基层站所的评议剖析工作,由各镇纪委、各部门行业纪检监察组织分头实施,将集中述职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评议与处理信访投诉工作相结合。以规范服务行为为抓手,组织第三轮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大力培植和表彰先进基层站所,弘扬正气,带动全市基层站所改进作风、优化服务。

4、规范执法行为。一是规范执法检查。牢固确立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执法理念,制订文明执法的行为规范。推行执法告知制度,凡到企业实施执法检查必须通过电子政务网或其它渠道预告并向市监察局备案。职能相近的部门不得就同一事项到同一企业重复检查。二是规范行政处罚。严禁无法定依据或违反法定程序实施处罚;严格按规定实行罚缴分离;严禁处罚不给票据或不使用合法票据。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推行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审理。三是开展执法效能评估,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把集中评议与日常投诉处理结合起来,同一执法主体一年内受到三次投诉被查实的,取消评先资格,列为重点监察对象。

(六)推进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围绕“服务发展、提高效能”主题,改善管理,优化服务,以改革的思路,务实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效能革命。一是从各部门、各行业的基本工作职能和业务事项出发,建立健全公示制、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同岗替代制、并联办理制、否定备案制,推行上门服务、导向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以及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一卡式办公)等便民利民的服务制度和服务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工作项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问责制,完善协调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内部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政务(事务)公开、改进作风、依法行政、严明纪律和加强内外部监督的制度。四是制订和完善降低行政成本、整合利用行政资源方面的专项管理制度。对基层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要结合专项治理,从源头上寻找解决的办法,对涉及面广、触及部门利益和现行体制的问题,要组织专题调研论证,提出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方案。

(七)开展绩效考评。采取分类设定标准、分类考评、统一衡量的方法,量化考核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绩效考核与民主测评、~调查相结合,年终考评与平时测评查访相结合,集中考评与分项分类评价相结合,同时,把个体的评价与对单位的评价相结合,把机关作风考核与干部考核、公务员考核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类评价资源。考评内容突出以下重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及重要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市委市政府分解下达的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市领导协调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行政服务项目办理情况,为基层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和投诉事项办理情况,履行承诺执行服务制度情况,公开办事和遵纪守法情况。要通过考评,激励和表彰心系百姓、为江都发展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作出实绩的单位,对不作为、乱作为、群众评价差的部门、行业要重点整顿。

(八)强化效能监察。纪检监察机关要采取专项监察、重点解剖、明察暗访等方式,切实开展效能监察,把立项监察与随机监察相结合,配合市效能建设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连续多次评议满意度差的单位和岗位实行跟踪监察,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牵头协调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形成监督合力,要充分发挥效能投拆中心、信访举报中心、软环境监测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效能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的作用,继续搞好政(行)风热线、电子政务等监督平台的建设,发挥监督的综合效能。

四、保障措施

(一)领导重视,形成共识,齐抓共管。要建立一把手亲自抓、行政主导抓,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里成立市领导挂帅,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机关工委、发改委、农工办、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领导班子,并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具体实施。各部门、各镇也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抓。要理顺关系,归并职能,把机关作风和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建设、政府自身建设,通过效能建设这一载体整合成一张皮,避免打乱仗。

(二)求真务实,动真碰硬,一抓到底。效能建设是一场革命,必然涉及机制体制和各种利益关系,必须革惰性、破陋习、治顽症;用真功夫、使实招,切忌搞形式主义、花架子。

(三)重点突出,方法稳妥,分步实施。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抓效能建设,不搞多重点多中心。要制订规划,分步实施。今年是推进年,首先要强势推进,形成一定氛围,主要工作内容逐步展开。在效能建设的目标设计上,循着提升速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整合资源的思路,采取渐进式的方法推进。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和注重自我教育、自我整改、自我创造的原则。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增强针对性和科学性,使效能建设在江都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7:市林业局“三基”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强全市林业系统“三基”建设,夯实林业工作基础,提高干部职工岗位胜任能力,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市委通知要求,结合林业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安排

(一)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成立“三基”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思想发动、制定计划、上报材料等各项“三基”建设工作的落实。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各成员具体抓,形成各级领导层层抓,人人重视齐心抓的组织领导格局,切实做到上级带下级,下级学上级,级级增压力,共同抓“三基”,确保基层基础建设取得实效。

(二)深入动员,广泛发动。在全市林业系统组织召开动员会,集中传达市委关于“三基”建设的有关文件和工作部署,进行深入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提出要求,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三基”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激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参与“三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摸清情况,制定计划。认真考察和摸清林业系统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素质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能力差距,研究制订出具有林业系统工作特色、符合发展林业需要的三基建设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具体安排、目标任务等,按照分工,科学安排,周密部署,认真落实。同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更好地执行好、完成好和落实好“三基”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

二、狠抓队伍建设,苦练基本功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机关建设。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反腐倡廉和“五条禁令”的落实,强化队伍监督管理。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要求,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林业系统的整体素质。三是制定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暂行规定,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刻剖析林业系统机关工作与科学发展观不符合的机制和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建立、修订和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党务、政务公开日常工作制度》、《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新制订和出台《党支部民主决策制度》、《机关会议、文件、简报管理制度》、《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等,转发到林业系统工作QQ群,为林业系统机关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

按照省、州相关文件精神,为加强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和森林公安机关打击、防范、控制、管理的能力,在辖区责任区进行管理,进一步落实“平安林区”建设,并制定《责任区管理制度》和相关制度、要求。通过落实责任区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一岗多责,一警多能”警务机制,确明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使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机关工作作风有所改变,民警的办案效率明显提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针对森林公安执法质量不高,基层基础业务不规范、不扎实等问题,要严格按照“执法规范化,案审标准化、检查制度化”的要求,坚持边建设,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在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一是从提高民警个人执法素质抓起。对民警进行林业基本知识、林业法律法规知识和森林公安业务知识、森林防火应急演练等各类培训;二是加大对执法办案的监督力度,严格案件审查审核审批把关制度,确保严格依法办案,保障办案质量。三是保持严打态势,确保林区稳定。根据林区治安形势和状况,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林地)、护鸟行动等。

四、完善规章制度 健全工作机制

局属各单位要紧紧抓住“三基”建设的有利契机,在制度建设、工作机制方面狠下功夫,下大力气做好制度建设工作。

在制度建设上,局属各单位要分三个层次逐步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一是对过去已有的制度、进行科学的梳理、修改和充实。二是对过去坚持较好的、行之有效的但没有形成规定的做法,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制度,在实践中贯彻实施;三是对过去没有的制度要及时研究建立,按制度办事。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局属各单位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基”建设,切实把“三基”建设工作作为提高职工个人素质、提高职工岗位胜任能力的有利契机,切实抓紧、抓好,保证做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扎扎实实地进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促进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

(二)按照计划,严格落实。局属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林业局“三基”建设工作安排,认真部署本单位具体工作,做到有动员、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有机制;要严格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做到有行动、有结果、有影响;要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措施、落实整改,做到有讨论、有措施、有整改、有台账。

(三)领导模范带头,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组织并带头参加“三基”建设工作。主要领导要担负起领导责任,切实将“三基”建设工作作为大事来抓,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积极协调解决“三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各项具体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三基”建设务实高效。

篇8:金融学理财规划方向建设方案

一、对金融学课程体系进行较大的改进, 专门设立了金融学理财规划方向的教学计划

针对这一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改变以往以金融各个方向的课程堆在一起教学模式, 采用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理财规划人才。在课程体系中以理财规划原理, 理财规划实务, 个人理财, 风险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形成了理财规划人才专门培养方式。在课程体系设立过程中以这些核心课程为服务对象设立其他相关课程,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

二、根据理财规划人才需求特点, 寻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目前, 部分金融专业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 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不清楚金融业务开展的流程, 特别是缺乏金融业务的市场经验, 理财咨询与规划的业务能力不强。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真实地感受到理财规划的业务过程与职业情境, 就成为理财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将金融产品引入到课堂教学, 将理财规划业务引入到校园, 将服务对象具体化, 把校内外的市场资源融合起来用于教学, 就是金融学理财规划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而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切人点就是“建设仿真的理财规划情境, 在课堂内外开展真实的理财规划业务”。在实践过程中, 我校金融学投资理财规划专业与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建立“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的平台, 成为创新该专业教学的关键点。

三、建立以理财规划教学为中心的课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实训与专项技能实训。

与此相对应, 建立金融实训室、理财工作室及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充分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课程实训与专项技能实训相结合:根据各门课程特点与实训要求, 将实践性教学融入各门课程中, 目标是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主要包括证券与外汇交易流程实训、投资分析实训、理财规划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是根据该专业方向的定位, 在完成相关方向学习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群的综合实训, 帮助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 按照金融企业工作中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后继发展能力。

2. 校企深度融合, 完成毕业顶岗实习。

一是与金融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学校定期请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到校内兼职讲课、举办讲座、参与学生竞赛的组织与评判。同时, 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项目开发。这种合作开发项目一方面帮助了企业, 另一方面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 缩短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二是在学生经过三年完整的机理论和实践教学后, 在第四年安排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实现毕业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特色。通过毕业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践报告的写作, 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请行业或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的毕业答辩。

四、实行理论教学和资格证结合教学模式

体现“学历+技能+证书”工学结合的特点一是针对理财规划师“执证上岗”的基本要求, 把课程教学与理财规划资格证书考试结合起来, 一方面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另一方面使课程教学落到实处。基本思路是:把理财规划师资格考试的科目课程序列化, 融人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 把证书考试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在证书考试的辅导过程中, 注重考试内容的实践化, 把考试相关内容与实训教学相结合。通过努力, 使学生在四年年学习期间获得助理理财规划师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马良军, 专业群建设方案制定和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J], 20086 (3) ;[1]马良军, 专业群建设方案制定和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J], 20086 (3) ;

[2]李莉,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初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 2009 (35) ;[2]李莉,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初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 2009 (35) ;

篇9:做好农村金融工作构建诚信环境

一、创建外部信用环境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关键

在创建信用村镇、评定信用户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对信用户有荣誉感。实践证明,评定信用户,创建信用村、镇,老百姓从中可以得到实惠。一是贷款简便。营业网点按照工作片区,给社区、村组农户逐户填制《农户基本信息调查表》,按照日常业务往来记录、信用程度,初步填注意见,由网点负责人召集村组干部、政府包村干部、社员代表、网点职工参加的联席会议,评出优秀信用户、较好信用户、一般信用户三个级次。网点根据上一级金融机构授权,随时发放授权范围信用贷款,农户需要贷款,拿着贷款证到营业网点,随到随办,只需填一张贷款《借据》,签一份《借款合同》就可拿到借款。二是利率优惠。评上信用户的农户,到营业网点贷款,利率优于其他贷户。《贷款手册》信息栏标明信用等级、授权贷款金额、利率。三是有利于分散贷款风险。小额信用贷款面宽、额度小,降低了不良资产比例,减少贷款损失。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金融机构与农民、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做好评定信用户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具体的工作,需要连续性,更考验金融工作者的耐心,这是一个基础性工作,要发动全民共同参与。这就需要不断给信用户注入新的内容,让信用户有一种优越感。这就要求金融工作人员善于开动脑筋,从金融政策到工作实践,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理念。信用户等级由年检改为半年审验一次,实行动态管理,够条件的随时召集会议评定,条件成熟的信用户,由原来的等级升级到上一格次。授信额度由初始的优秀信用户、较好信用户、一般信用户8000元、5000元、3000元升高到8万元、5万元、3万元,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当地经济状况,可适当调高信用户授权额度。信用村镇建设是普及信用户的有效途径,优惠的贷款政策、利率,灵活机动的评定方式,不断提升的贷款授权额度,给农户带来方便,农民对信用户有了优越感荣誉感,营造出争当信用户的氛围,金融工作环境将大为改观。

二、强化内部管理有利于提升行业形象

作为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金融行业,形象显得尤为重要。金融机构要将金融企业的价值观、外在形象、服务标准等因素均纳入整体形象之中,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美学诸多手段,把金融企业的经营理念、方向、目标体现出来,以一流的服务标准,务实的工作态度,科学的管理手段促使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做好人员管理。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充实人员力量,提高工作效率。招聘金融、财会、电子、法律专业大专院校毕业生,这些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把他们充实到工作一线,树立窗口形象;对那些有工作经验,有敬业精神好,年富力强的一线人员,通过严格考核,经过民主测评,充实到管理阶层来,让他们有一种担当,调动工作潜能;领导要多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对已退休人员,给他们以温暖和照顾,不忘他们曾经为事业所付出的劳动和贡献,与在职人员一同享受改革成果和经营收获。

其次,重视职工学习教育。如今的高科技可谓日新月异,发展迅速,要不断开发科技领域,把科学技术用于工作实践中,促进业务发展。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工作做到实处,不空谈,不虚夸,做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国银监会“三大工程”建设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做法,如何将这项建设贯穿到工作实际,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灵活运用政策,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应把政策吃透,然后开发出适合于当地发展的新思路。身为管理阶层的机关人员要经常性下到基层,调研工作,了解民情,解决老百姓的需求;查看一线职工工作状况,总结好做法好经验。信贷员要把所有工作时间都用在为民服务上,深入社区居民、农户、厂矿、企业、个体工商户,做好上门服务工作。定点服务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营业网点按包片信贷员工作片区,把定点服务时间、业务范围公开化、常态化,县级金融机构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用报岗电话、突击检查等手段查询定点服务到岗情况,以实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承诺。

三、风险管理不容忽视

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安全的存款环境对于储户至关重要,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部门不能正常满足客户提取存款需求而发生存款挤兑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存款大敌,还有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等都会造成金融业在社会环境中的形象。形成这些风险的原因有体制因素,也有制度因素,更有管理因素。要想化解这些风险,仍然绕不开信用建设之一话题,搞好信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信用分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通过对信用宣传和法制教育,让广大群众了解现代信用知识和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法律、恪守信用、重视品德等信用观念。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新风尚。健全信用档案,搜集充足信息。严格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工作。对于企业评级,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能够享受及时充足的信贷支持,在利率、数额、贷款方式等方面优惠服务。信用等级差的企业,执行较高利率,不具备信用条件企业,杜绝贷款。对于提供假报表、假资料、假信息企业,坚持只收不贷,直至终止信贷关系。严禁人情贷款、关系贷款。以促进广大群众遵守信用,降低贷款风险。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通过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来控制金融风险。

总之,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构建诚信环境,对发展经济,壮大金融资金实力,建设和谐社会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教师对班级的评语下一篇:客户、品牌、市场经理各岗位职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