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工作总结

2024-04-20

xx县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xx县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工作总结

xx县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

情况汇报

市政府:

按照市政府《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我县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积极行动,认真开展优化生态环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优化。截至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xx亿元,较年初增加xx亿元,增长xx%,同比增长xx亿元,增长xx%;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xx亿元,较年初增加xx亿元,增长xx%,同比增加xx亿元,增长xx%。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环境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前提。xx县政府从事关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高度,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xx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县政府于xx月xx日召开了全县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打造诚信祥符动员大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xx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通过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xx专项活动,争取我县进入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良好行列。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舆论氛围,我县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了宣传力度。县直各单位、各金融机构结合县政府下达的金融生态环境创建任务,开展了“立足岗位、我为金融环境做贡献”活动,各部门进一步认识到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尊重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壮大,主动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具体困难,“金融活、经济活,经济活、金融活”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在县电视台开设了专栏,深入采访报道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先后推出系列报道xx组;发放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宣传手册xx余本,全面普及了金融生态环境知识;各乡镇、县直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举办信用知识培训,制作宣传板报,印放宣传资料,使金融生态环境创建活动、信用知识、金融政策法规逐步深入人心,切实浓厚了金融生态环境氛围。县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全县各银行召开恳谈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论坛。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社区建设。使金融信用、社会信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平台,公示企业的信息和个人信息,为银行发放贷款提供可信的服务。

三、自查自纠,查找不足,强力清欠

为查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县政府召集县直有关单位和各金融机构召开了座谈会,逐条对照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要求,对本单位、本部门金融环境建设工作进行自查。共查处存在的问题xx大项xx小项,针对这些问题,指导相关单 2 位制定纠正和规范措施,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限期逐一进行整改。

在整改存在问题的同时,我们坚持把培育和提高诚信意识,打击逃避银行债务,集中整治三乱行为,全面清理金融积压为重点,深入开展了金融清欠活动,成立了由县政府牵头,纪检、检查以及公检法等部门参与的金融清欠专项小组,采取了一些综合手段,对金融不良资产集中清收,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了贷款清偿问题。截至xx月底,仅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清收盘活不良贷款xx万,使账面不良贷款余款xx万元,较年初下降xx万元,不良贷款比率xx%,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

四、健全机制,激励引导,促进金融生态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全县信用信息索取共享平台,为金融机构及社会其他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二是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新的投入。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召开金融系统行长联席会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会,引导xx农行向xx有限公司发放xx万元生猪质押贷款,引导xx农行积极营销xx有限公司商品流通市场建设贷款项目xx万元,引导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了xx集团和xx有限公司。积极引导银行重点扶持xx家小巨人企业,共对“小巨人”企业贷款xx万元;引导xx建设银行开展四户联保贷款xx万元,对xx四家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出台了关于促进金融系统,增加信贷投放,3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暂用办法,对完成金融目标的机构进行奖励。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好依法清收和总结考评工作,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迎接上级金融生态环境考评,争取我县进入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良好行列。

篇2:xx县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工作总结

为全面掌握我县非法集资问题情况,切实做到“早监测、早调查、早处置”,从源头上做好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按照XX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X处非办发〔2019〕X号)要求,县处非办精心安排组织从源头上做好处置非法集资相关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识和能力,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开展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排查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面部署

结合我县实际,及时组织召开非法集资专项整治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治活动方案和具体措施,明确专人,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整治活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确保此次行动的顺利开展,成立了非法集资风险集中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牵头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制度,主要负责对我县范围内非法集资案件调查取证、摸底查处及行业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的监测预警工作,签订了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责任状,不定期召开整治工作专题会议,督办整改落实情况,全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强化宣传,全面清理

在全县范围内传达了市处非办下达的文件精神,并根据文件要求,我县非法集资风险集中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于4月至6月,开展了全县的非法集资全面查处活动。同时,加强对近几年来查出的典型非法集资案件的教育宣传,以反面教材为例,揭露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揭示非法集资的风险性和欺诈性,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集资,营造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的舆论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加强督导,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拓宽监管范围,做到防微杜渐,遏制非法集资活动势头,我办设立了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提供非法集资线索,并且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等形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到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中来,确保了应查尽查,不留死角。

篇3:xx县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工作总结

一、进一步深入把握2588号文件的重大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2588号文件是国家站在世界、国内和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背景下, 从全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现实需要出发, 赋予辽宁省的一项重大金融先行先试政策。全面深入贯彻落实2588号文件精神,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近期国家关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针政策的重大举措。二是完成国家交办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任务。三是探索积累全国金融生态建设路径和经验的重要实践。四是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全新动力和重要改革内容。五是加快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推手。六是把沈阳建设成为面向东北亚的东北经济中心、东北金融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核心功能性举措。七是实现把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成为沈阳市金融商贸核心功能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目标的强大依托。对此, 全省上下要从国家金融发展、辽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全面振兴等全局高度, 进一步加深对2588号文件的把握和理解, 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机遇意识、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2588号文件目标明确、任务具体、重点突出、保障有力, 是一份指导省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服务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振兴, 引领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为核心功能区, 重点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监管四大领域开展优化金融生态试验。提出凡是国家拟推出适用于区域性金融发展的重大改革事项, 原则上优先安排在沈阳市及沈阳经济区先行先试。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 沈阳市及沈阳经济区基本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规范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较为完善的金融司法保障体系和覆盖全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完成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作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沈阳经济区金融资产不良比率、直接融资比重等金融生态指标明显优化;沈阳经济区金融风险大幅降低;金融业保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能力不断增强。提出经过10年的努力, 全面建立起符合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金融生态体系;将沈阳市建设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形成面向东北亚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 为沈阳经济区推动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将沈阳经济区建成全国优化金融生态示范区, 为全国金融生态建设提供经验示范。

为此, 2588号文件提出了九大方面、34个子项具体任务, 可以概括为四个组成部分:一是创新发展任务。即建设五类市场 (多层次资本市场, 债券市场, 期货市场, 各类产权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 、发展四类机构 (法人金融机构, 新型金融机构和其他贷款类机构, 金融后援服务机构, 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开展五个领域创新试点 (产业金融创新试点, 碳金融试点, 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改革创新试点, 金融IC卡“一卡通行”试点, 其他金融业务创新试点) 、推进两种方式融资 (股权融资,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二是风险防控任务。即建立完善四大风险控制体系 (融资性担保服务体系, 保险业风险保障体系, 银行与保险机构风险共担体系, 金融机构防控风险体系) 、做好五项金融法制工作 (建立金融司法运转机制, 建立金融环境综合治理机制, 建立金融司法保护互动机制, 抵制和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活动, 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交易场所违法违规活动) 、强化四个金融诚信建设 (政务诚信, 信用记录, 征信市场, 信用文化) 。三是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即推进三项软硬空间环境建设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金融硬件环境建设,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金融服务功能建设, 推进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金融业均衡协调发展) 。四是人才建设任务。即落实人才三项举措 (吸引金融人才, 优化金融高端人才发展环境, 积极发展金融研究、教育和培训机构) 。同时, 为确保政策落实, 提出包括强化领导、完善体制、统筹协调、明确分工、舆论氛围五个方面共计10项具体保障任务。

从国家已经批复的几个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来看, 国家赋予辽宁省的金改专项政策, 无论从先行先试创新力度, 还是从金改创新试验目标、重点、措施来看, 都是创新发展空间大、政策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之一。在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努力遏制经济下滑趋势,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特殊历史阶段, 进一步深入学习把握和贯彻落实好2588号文件, 不断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 对于辽宁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促发展、促振兴和加快全面深化改革, 无疑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

二、加快创新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1. 创新发展证券市场。

一是千方百计做大做强辽沈地区唯一的省国有控股证券公司——辽宁中天证券公司和沈阳诚浩证券公司。通过深化改革, 整合资源, 产融结合, 依次建成能够有力推动东北区域内企业开展国内外重组、并购、投资的国有资本经营平台和混合所有制资本经营平台。二是积极引进在国内外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区域总部, 培育、引进和发展服务于东北地区企业开展国内外股票市场融资的各类涉内、涉外中介机构, 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三是为证券公司营造有效开展海内外上市融资业务和重组并购业务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四是加强与国内外证券市场的沟通与交流。重点是加强与国内外证券交易所、证券机构、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2. 创新发展债券市场。

一是大力引进和培育具备一定条件并由财政部认定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一级债券自营商, 直接参与财政部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基本建设债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的承销和投标竞销, 并积极开展分销和零售业务。二是大力培育和引进债券承销机构。重点是引进和培育具有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承销业务资格, 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或者净资本状况等指标达到监管标准的承销机构。三是探索、创新和发展场内国债交易场所。争取设立除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武汉国债交易中心、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中心之外的全国第五家国债交易市场。四是加快发展区域国债场外交易市场。五是推动开展国债期货交易。六是探索国债衍生品交易, 积极开发国债衍生品工具, 创新发展国债衍生品市场。七是争取国家开展外国债券市场交易政策支持, 允许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先行率先开展面向东北亚地区双向外国债券交易试点。八是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境外融资政策, 允许开展辽宁及东北地区政府债券面向国外发行融资试点。九是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 组织专家、学者和机构研发地方政府债券产品, 探索、创新和设立地方债券品种, 重点服务于辽沈及东北地区公共事业发展和新四化建设;组织研发公司和企业债券产品, 探索、创新和设立区域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品种, 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 营造良好的公司、企业债券融资环境。十是争取国家地方债政策支持, 重点是开展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十一是加快发展区域地方债交易市场, 服务地方政府直接融资。十二是积极抢抓《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文件 (国发[2014]28号) 提出的“优先支持东北地区符合条件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外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重大政策机遇, 加快推动区域内金融机构和债券发行机构发展境外人民币金融和企业债券。十三是打造区域公司和企业债券融资平台, 重点支持辽宁省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区域公司、企业债券融资, 加快区域公司和企业债券交易市场发展, 服务地方企业直接融资。

3. 创新发展期货市场。

一是大力引进和培育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者。重点是引导和支持期货经纪公司聚集发展壮大;引导和支持套期保值者运用期货工具服务生产经营, 降低经营风险;引导投机者和套利者为期货市场增加活力。二是引导和支持地区企业运用期货市场促进生产经营。重点是引导和支持辽沈及东北地区企业, 特别是原材料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农产品企业及其产业链企业, 积极参与国内期货和国际期货交易, 运用市场化期货工具管理风险, 依据国内外期货市场的价格指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快产业振兴步伐。三是加快东北区域期货交割仓库管理基地建设。重点是引导和支持辽沈地区和东北地区企业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钢材、石油、有色金属以及农产品等期货交割仓库, 并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境内设立管理总部, 推动期货交割仓库发展步伐。

4. 创新发展股权市场。

一是大力培育和引进股权交易机构。重点是创投机构、风投机构、投资银行、战略投资者、集团总部、投资公司、投资基金、投融资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 促进辽宁及东北区域股权交易的活跃和发展。二是大力引进、培育、发展和壮大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是积极培育和发展辽宁及东北股权投资基金, 形成与辽宁及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适应、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和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入区聚集发展壮大, 不断增强在股权交易市场上的投资和管理能力, 推动辽沈及东北地区股权在国内外市场上优化、流动和配置, 促进区域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三是大力支持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创新发展。重点是要千方百计为辽宁股权交易中心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积极拓展全国股权交易市场和国外股权交易市场, 努力打造综合性融资平台, 使其成为聚集优势企业资源, 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和要素资源, 推动企业改制发展, 立足沈阳, 服务东北, 面向全国和世界的东北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融资中心和功能服务中心。四是引导和支持辽沈地区企业运用股权交易市场促进企业发展、融资、改制和壮大。重点是引导和支持辽沈地区企业, 运用市场化工具配置股权资源, 积极参与股权市场交易, 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融资、发展,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五是支持具备条件的辽沈地区非上市股份公司, 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权转让。

5. 创新发展产权市场。

一是大力支持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加快创新发展。重点是千方百计为沈交所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积极拓展国外产权交易市场, 以资本为纽带组建沈阳交易所集团, 统筹推动各专业交易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努力打造综合产权交易平台, 使其成为立足沈阳、服务东北、面向全国和世界的东北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二是支持沈阳环境资源交易所打造区域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平台, 着力开展碳金融交易和排污权交易试点。重点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 引导和支持沈阳环交所积极开发、设立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品种, 尽快成为辽宁及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平台。从国家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总体布局出发, 紧紧围绕破解辽宁及东北地区特殊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与脆弱的生态资源矛盾, 开展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产品创新、工具创新和市场交易创新, 以及交易中的计量方式、权益归属、市场交易和政策制定, 培育、引进和发展环境风险评估、计量、审计、交易、管理、战略规划、金融经纪等中介机构,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 建设东北地区碳交易中心和排污权交易中心, 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重点是依托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创新设立沈阳农村产权交易所, 面向国内外开展农村产权交易, 推动辽宁及东北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四是培育和引进各类产权交易、碳交易、排污权交易机构, 引导辽宁及东北区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产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 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并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6. 创新发展商品交易市场。

一是加快建设沈阳 (国际) 仓单交易中心或仓单交易所。重点是发挥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区位优势, 围绕更好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产业特色和实际需要, 以资本为纽带, 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设立国内外商品和期货交易所功能延伸的沈阳 (国际) 仓单交易中心或交易所, 加快区域仓单产业发展。二是加快建设立足沈阳、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和世界市场的东北区域 (现货) 商品交易中心或东北区域 (现货) 商品交易所。三是加快建设东北石油交易中心或东北石油交易所。要紧紧依托东北地区和国内周边地区以及周边国家原油资源优势 (沈阳经济区中盘锦辽河油田和周边地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河北海上油气储备以及俄罗斯丰富石油资源) 、原油消费优势、原油炼制和加工优势, 围绕东北振兴和东北亚能源安全,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加快设立东北石油交易中心或东北石油交易所。四是加快培养和引进各类商品现货市场交易机构。重点是国内外现货生产商、现货使用商、现货流通商、套利投机商, 使辽宁及东北作为国家重要原材料基地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建设东北区域国际化现货交易商聚集区。

7. 创新推动金融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和聚集发展。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总部法人金融机构向核心区加速集聚。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积极谋划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进一步调整扩区方案, 为加快金融总部机构入区聚集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谋划建设集金融、商务、高端商贸、科技服务、中心城市城区建设和功能转型、体制机制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CBD与核心功能区。二是突破老工业基地就工业强化工业的“锁定效应”, 着力推进产融结合改革创新试验试点, 加快发展产业金融机构。重点是引进、培育和发展金融控股集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产融结合型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引导和推动组建“盛京金融控股集团”、“辽宁中天金融控股集团”和“辽宁农业综合金融控股集团”, 使其成为以资本经济为统领的金融集团和资产经营公司、资产投资公司。大力推进生产性企业分离分立生产性服务企业进驻功能区发展。抢抓《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文件 (国发[2014]28号) 提出的“允许符合条件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金融租赁业务”和“统筹研究设立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这一国家给予辽宁及东北地区的重大政策机遇, 借鉴天津渤海租赁公司经验, 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优势, 探索和推进组建东北装备制造业租赁公司和盛京装备制造业租赁公司, 培育和发展形式多样的产业基金和创投基金, 积极引导和设立行业基金, 力争面向东北亚培育和设立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金、原材料产业基金、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基金、科技创新产业基金、战略性新型产业基金、环保产业基金、中小企业产业基金, 努力建设汇聚东北及东北亚资金资源, 产融深度结合的产业基金聚集区。通过加快产业金融发展, 努力建设东北区域产业金融中心, 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努力创建国家产业金融示范区。三是加快健全和发展保险业金融机构。包括面向国内外引进和发展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保险业金融机构, 努力建设东北保理中心。四是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第三方理财公司、综合理财服务公司, 努力建设东北理财服务中心。五是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普惠制金融机构, 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中介组织、政府政策相互匹配的普惠制金融体系, 努力建设东北城乡小贷中心。六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 大力培育、设立和引进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机构, 大力发展货币经纪公司, 努力建设东北地区外币兑换中心。七是大力培育、设立和引进金融票据中心。积极支持工商银行票据中心等银行机构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大力发展金融票据市场, 积极引进其他银行票据中心入区发展。同时,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 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探索设立金融票据专门机构, 把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成为东北票据交易中心。八是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金融后援服务机构。重点是数据中心、灾备中心、金融服务软件及系统研发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业务中心, 努力建设东北金融后援服务中心。九是大力培育、设立和引进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是会计、审计、律师、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投资咨询、精算公估、金融资讯、保险经纪、保险代理、电子支付等机构, 努力建设东北金融中介机构聚集区。

三、着力开展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改革创新试验试点

1. 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科技金融相关机构。

包括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评估、科技担保和再担保、科技投资 (集团) 公司、创业投资公司、科技服务中心等机构, 同时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不断增加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供给。

2. 大力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工具。

支持和鼓励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开展科技型企业股权挂牌融资交易;推动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创新设立和发展辽宁科技产权交易所;支持和鼓励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债券产品。

3. 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建设及质押融资。

重点建设集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评估机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专业基金于一体的知识产权评估及质押融资体系。着力探索和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改革创新试验试点, 重点推进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质押贷款工作。

4. 大力发展以金融机构投入为主体、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的科技金融体系。

发展和壮大科技引导基金, 综合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 有效整合科技、金融、企业和社会资源, 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科技投资领域, 形成结构合理、灵活有效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

5. 大力发展和完善科技保险体系。

一是发展和壮大政府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 (补贴) 资金和再担保资金、政府风险补偿专项基金, 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保费补助机制, 促进财政科技投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逐步形成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机制和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二是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创新科技保险产品, 为科技企业、科研项目、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保险支持, 推广中小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贷款担保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 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保障。三是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 以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 为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有效分散、化解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经营和管理风险。

四、着力探索和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保险体系

1. 通过商业化保险创新和放大医疗保障功能。

把落实2588号文件提出的“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建立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精神, 与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29号) 文件和8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医保服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其核心就是进一步激活辽宁及东北地区现有医疗保险等基础性保障资源, 并通过政府购买商业保险管理服务, 放大现有医疗保险等基础性保障资源功能, 使区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 保险创新能力、保障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2. 加快培育和引进总部级法人保险机构。

重点是增强区域保险创新能力, 在健全和完善辽宁及东北区域保险体系方面, 发挥应有的创新功能、放大功能和带动功能。

3. 加快推进相关对接工作。

重点是加快推进国内外商业保险机构与东北地区基础性保险对接工作, 尽快实现商业保险与区域基础性保险创新融合。

五、着力扩大农业保险改革创新试验试点

1. 积极探索成立区域综合性农业保险公司。

根据目前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商业保险公司无暇顾及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保障作用, 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农险的经营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实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 抢抓国家现代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机遇, 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 将农村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一并考虑在内, 探索试点成立区域综合性农业保险公司, 不仅符合国家农业政策, 而且符合区域发展的根本利益。

2. 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包括区域性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3. 加快引进国内外农业保险公司。

重点是引进在农业保险方面有专长的国内外保险公司, 努力建设东北区域农业保险中心。

4. 积极引导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创新发展农业保险业务。

重点是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试点品种。

六、加快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与化解机制

1. 加快融资性担保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抢抓国家支持东北地区担保机构发展政策机遇。《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国发[2014]28号) 提出“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扶持东北地区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 为我省发展完善融资性担保服务体系提供了新机遇, 务求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快培育和引进融资性担保机构, 努力建设和完善“一体两翼三层”的担保模式与体系。即培育、引进和发展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互助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为补充, 城市信用担保为基础, 省级、国家级担保为担保保证和风险分散载体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力争在探索和推进设立再担保机构方面取得新突破, 努力建设东北区域融资担保服务中心。三是大力推进融资性担保风险补偿制度建设。积极争取中央与地方财政担保风险分担补偿试点政策, 努力把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成试点政策核心区。

2. 强化和发挥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

一是把贯彻落实2588号文件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29号) 紧密结合起来。2588号文件提出“促进保险业参与防损减灾和灾害事故处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 两者一脉相承, 既是国家对全国的统一部署, 也是对辽沈的特殊试验政策。为此, 要探索建立由安监、公安、消防、交管、民政、防汛、气象、水文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防灾工作网络, 引导保险机构、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高度重视, 积极参与, 努力提高区域保险业参与防损减灾和灾害事故处置能力。二是把贯彻落实2588号文件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29号) 、国家保监会《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保监发〔2013〕69号) 紧密结合起来。2588号文件提出促进保险业“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29号) 提出“加大再保险对农业、交通、能源、化工、水利、地铁、航空航天、核电及其他国家重点项目的大型风险、特殊风险的保险保障力度”, “大力发展‘三农’保险, 创新支农惠农方式”, 《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保监发〔2013〕69号) 提出“支持保险公司以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 为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型安居工程等民生建设和重点工程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扩大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和林业等保险保障范围和覆盖区域。推广‘菜篮子’工程保险、渔业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农房保险、农机保险等新型险种, 积极开办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保险业务, 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积极开办农民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业务, 探索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 为农民生活提供全面风险保障。探索创新农村保险经营组织形式, 支持保险公司建设基层服务网点, 延伸服务内容, 优化服务流程, 为农户、农企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建立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既是国家对全国的统一部署, 也是对辽宁的特殊试验政策的延展和具体化, 对辽宁及东北地区具有特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 我省要积极引导保险机构努力创新产品, 发挥好保险资金作用, 积极抢占和开拓相关区域市场, 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水平, 同时积极引导政府、企业、农村充分认识保险业在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的重要功能, 积极主动为我所用。三是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重点是积极谋划和推动我省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巨灾保险试点, 不断提升我省的巨灾保险功能和作用。四是积极争取设立再保险公司。重点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2588号文件提出的“支持设立再保险公司”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29号) 提出的“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发展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加大再保险产品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大再保险对农业、交通、能源、化工、水利、地铁、航空航天、核电及其他国家重点项目的大型风险、特殊风险的保险保障力度”精神, 从服务辽宁及东北特殊的产业安全角度, 积极争取国家批设东北再保险公司, 积极打造东北区域性再保险中心, 为东北地区航空航天、核电、能源、化工、农业、交通、水利、地铁及其他国家在东北重点项目, 提供再保险风险保障。五是积极引导保险业为新型城镇化和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风险保障。重点是积极挖掘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功能, 增强区域保险业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和服务, 加强对区域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基础社会保障的保险资金投入, 加强相关保险产品的创新, 使保险业成为发挥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功能作用, 贯彻落实2588号文件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3. 建立银行与保险机构风险共担机制。

一是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组织驻区银行、保险机构、相关领域企业, 深入调研学习浙江宁波、山东寿光开展银保风险互担机制建设和贷款保证保险试点经验做法, 推动驻区相关金融机构和企业解放思想, 科学创新。二是把贯彻落实2588号文件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29号) 紧密结合起来。2588号文件提出“开展贷款保证保险试点, 创新银保合作和金融服务模式, 缓解中小企业、‘三农’及城乡创业者抵押担保问题, 实施银行与保险机构风险分摊”,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29号) 提出“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 “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 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为此, 要营造环境, 搭建平台, 加大银行与保险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建设推进力度, 提高银行与保险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建设的宣传力度, 重点围绕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建立银行与保险机构风险互担机制, 开展贷款保证保险试点, 力争在银行与保险机构风险互担机制建设和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方面取得新突破。

4. 建立健全金融机构防控风险体系。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制度性、管理性、技术性三大风险防范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法人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程序、管理活动, 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推进管理机制的具体化、实战化和效益化,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不良贷款的反弹。二是积极创新信贷抵押手段, 加强对借款单位约束力。重点是在积极开展信贷保证保险创新试点的同时, 积极探索推动担保、互保、联保、混保、过程监保等多种抵押形式, 在分散风险的同时, 不断增强对借款方的监控和约束能力。

七、加快建立健全金融维权机制

1. 认真贯彻落实2588号文件提出的具体相关要求。

一是在沈阳市和辽宁省现有仲裁委员会的基础上, 设立专门的金融仲裁机构, 加大金融案件仲裁工作力度。二是拓展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金融案件审判庭效能, 创建金融案件审判的绿色通道, 加大金融案件审判工作力度。三是建立沈阳市及辽宁省金融环境综合治理机制, 严格行政执法程序, 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清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 公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 整治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四是建立沈阳经济区及辽宁省金融安全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协调解决跨市金融案件审理中的问题, 定期联合开展金融案件执行难问题专项整治, 对恶意逃废金融机构债务行为, 建立联合制约机制, 形成金融司法保护互动机制。五是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活动, 完善处置非法集资机构体系, 建立健全地方性处置非法集资法规体系, 强化对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的监测预警, 完善风险处置机制, 建立抵制非法集资的风险教育制度, 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六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工作要求, 开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交易场所违法违规活动, 建立健全各类交易场所日常监管制度, 做好各类交易场所统计监测、违规处理和风险处置工作, 加大对违法违规交易活动的打击力度。七是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在金融维权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方面的成功经验, 研究制定金融维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2. 推动设立金融维权机构。

成立由省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公检法司、金融办组成的省市金融维权中心, 帮助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 开展金融债权和金融消费权维权工作。

3. 积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维权普法宣传工作。

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消费者, 共同开展金融债权维权、金融消费权维权普法宣传。充分利用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 》和7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中提出的“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活动。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诚信活动周’、‘质量月’、‘安全生产月’、‘诚信兴商宣传月’、‘3·5’学雷锋活动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公益活动, 突出诚信主题, 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精神, 系统安排和开展金融普法维权活动。将每年的3月确定为国家优化金融生态试验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诚信金融宣传月”, 3月15日确定为“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权日”, 3月15日所在星期确定为“诚信金融活动周”;将每年的6月确立为国家优化金融生态试验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诚信兴商宣传月”, 6月14日确定为“信用记录关爱日”和“金融债权维权日”, 6月14日所在星期确定为“诚信兴商活动周”;将每年12月4日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确定为国家优化金融生态试验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法制宣传日”。相应组织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检法司、金融办、一行三会、金融相关协会、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企业单位、金融活动参与者以及专家学者, 开展大型金融普法宣传和维权活动。

八、加快创新完善信用奖惩机制

1.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划。

重点是结合2588号文件, 推进贯彻落实以下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一是国家《征信业管理条例》。二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 》。三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四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中央编办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若干意见》。

2. 大力开展诚信政务建设。

一是实施“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和国家优化金融生态试验区诚信政务建设工程”。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切实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透明度, 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巩固和强化政府公信力。二是开展政务诚信建设工作。重点是以解决政府拖欠银行贷款问题为切入点, 在清收政府借款、政府担保、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公益事业等不良贷款, 积极解决金融机构历史债务包袱方面, 力求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3. 深入开展信用记录工作。

建立完善工商、税务、公安、司法、城建、社会公用事业等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信用记录, 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健全信用档案,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 把政府信用信息公开落到实处, 并根据行政履职需要, 不断完善制度和标准, 依法推进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4. 大力培育和发展辽宁及东北地区征信市场。

一是加快培育、引进和发展征信机构、评级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及其他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二是引导、推动征信产品和服务创新, 满足社会多层次的信用信息服务需求。三是推动征信机构、评级机构的规范发展。四是积极培育和扶持区域性龙头征信机构能够尽快取得国家第二批经营资质牌照, 使征信机构建设能够与国家赋予的优化金融生态试验区政策相互匹配、相得益彰。

5. 大力培育和发展信用文化。

一是大力普及信用知识, 形成诚信宣传制度。二是实施“东北信用文化推广工程”和“东北信用体系建设工程”, 总结评定并发布地区“诚信单位”、“诚信企业”、“诚信个人”和相应“黑名单”, 使信用文化建设与信用体系建设奖惩分明、措施有力、规范有序, 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九、加快完善核心区金融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1. 研究制定《国家优化金融生态试验区核心区和东北金融中心核心区硬件环境综合整治与建设规划》。

重点是从发展变化的战略视角, 合理开发核心区, 积极谋划拓展区, 主动协调辐射区。按照2588号文件要求, 大力实施道路、交通、通信、管网、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和标识化“九大建设工程”, 努力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之内, 实现精耕细作和深耕细作, 在空间建设和环境治理上走在东北城区前列。

2. 营造有利于金融商务机构聚集发展的楼宇环境。

一是在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努力打造专业楼宇集群、综合楼宇集群。二是突出楼宇名称属性。打造楼宇品牌, 扩大楼宇知名度, 成为入驻机构知名、外阜机构慕名、广大用户闻名和入驻机构盈利、外阜机构向往、广大用户满意的东北金融楼宇第一区。

3. 提高区域智慧化程度。

重点是大力实施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信息化工程, 建设智慧楼宇、智慧大厦、智慧城区, 打造互联网全覆盖的专业金融楼宇、商务楼宇、办公楼宇和综合楼宇。

4. 营造宜业宜居配套环境。

重点是建设会展、商务休闲和文化“三大类配套设施”。

5. 营造资讯集散信息环境。

重点是建立国际化的金融信息交换互动渠道, 探索与新闻媒体合作方式与路径, 开辟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报刊、广播、电视等金融信息平台, 继续办好东北金融论坛, 创新和搭建有利于促进区域互动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论坛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信息发布会等平台。

十、加快建立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1. 研究制定金融人才政策, 大力引进急需专门人才。

重点是国际化银行、证券、保险、债券、基金、期货、股权、产权、保理、理财、环境资源交易、商品市场交易、本外币交易、金融后援服务、会计、审计、律师、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投资咨询、精算公估、金融资讯、电子支付、金融法律等领域专门人才。

2. 力争引进一批纳入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千人计划”) 的金融界领军人才。

〔HTF〕重点是老工业基地振兴所急需的产业金融领域海外高端金融人才、金融市场建设领域所急需的海外高端金融人才、国际金融创新发展领域所急需的海外金融高端人才。

3. 建立特殊贡献人员表彰机制。

重点是对国家优化金融生态试验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 并切实形成年度工作制度, 激发和调动社会各界优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 积极发展金融研究、教育和培训机构。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合作机制, 联合大专院校, 建立金融干部培训中心。二是推动在沈大专院校设立金融专业和扩大招生比例。三是加强金融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

十一、加强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按照2588号文件要求, 成立沈阳经济区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 由辽宁省、沈阳市及其区域内其他城市有关领导任组长、副组长, 地方金融管理、金融监管、财税、城市建设及相关行政、执法、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积极推进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工作, 协调解决改革试验中的重大问题, 切实用资本经济的思维理念和政策措施, 推动老工业基地实体经济的振兴。

2.完善金融核心功能区管理体制。按照2588号文件要求, 比照上海陆家嘴金融商贸区, 对沈阳金融商贸区实行“封闭运行、协调有力、高效运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篇4:xx县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工作总结

陕西开展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经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活动

本刊讯日前,陕西省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经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布置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传达了审计署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经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会议精神,邀请省中小企业局介绍了全省中小企业有关情况,重点安排布置了陕西省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经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与兰州特派办、设区市审计局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密切协同。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宗一向省厅相关处室、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审计局具体区分和明确了主要任务,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加强组织领导。厅党组书记、厅长屈方方讲话,着重强调:(一)高度重视这次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这次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是根据温总理批示和审计署要求布置的一项特殊的审计调查工作,是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增强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关系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项社会性、政治性工作。大家要胸怀大局,深刻认识搞好本次专项审计调查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审计调查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这样那样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要坚决执行国家审计署的工作方案,各设区市审计局“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分管局长要具体抓。会后要立即组织,专项审计调查要迅速展开。(二)明确任务目的,端正指导思想。这次专项审计调查不同以往的审计调查,工作重点是掌握国际金融危机对陕西省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小企业基本情况和中央与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揭示陕西省中小企业的突出困难和外部环境,认真分析、科学判断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建议,以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国家和地方出台政策的落实,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严格按照任务分工,抓好审计调查落实。全省审计机关要努力工作,加强责任配合,及时沟通协调,严密实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好252户中小企业的审计调查任务。最终,要以高标准形成两个可以互相印证的高质量的审计调查报告。省市两级审计机关要加强与中小企业局的联系合作,加强与发改委、国资委、商务厅、银行等十几个部门的联系沟通,尊重这些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与看法,以丰富审计工作的思考与判断、意见和建议。(四)严格执行工作方案,依法依政策、廉洁文明的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审计调查内容要严格限于方案内容,围绕重点,搞好调查。若遇到涉及商业秘密,企业不配合、不支持的情况,要发扬审计精神,耐心做工作,灵活处置,一定要保证调查户数的落实。要认真执行文明审计要求,特别是严守“八不准”审计纪律,做到严于律己、不出问题。(绿叶)

欧盟:

建议限制审计师民事责任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限制审计师民事责任的建议书》,其主旨是为了在竞争性审计服务市场中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

这份建议书的出台是对审计行业日益增长的诉讼趋势和审计师责任险承保不足的回应。建议书的目标是通过确保维持一定数量的会计师事务所来保护欧洲的资本市场。欧盟各成员国可以自行确定限制审计师民事责任的适当方式,但是应当遵循建议书所述及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以保证任何限制方式对审计师、被审计企业、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公平的。

建议书推荐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1)确立法定最高赔偿金额或计算该金额的公式;(2)确立法定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应以原告遭受的损失中其实际造成的部分为限,因而不应为其他过错方承担连带或单独责任的原则;(3)规定允许被审计企业与法定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双方达成的协议中确定民事责任赔偿限额。建议书同时提出了欧盟各成员国在选择限制方式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1)审计师因故意造成损失的,不得适用民事责任限制;(2)如选择的某种限制方式未涵盖第三方,则不得采用该方式;(3)利益受损方有权获得合理补偿。

审计促进退耕还林资金规范管理

安康市审计局组织对全市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审计,向市政府报送了加强退耕还林资金管理的意见。2008年,安康市政府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意见,全面落实粮改现政策,规范林木种苗监管,加强兑现资金管理。同时,要求各级审计、纪检监察、财政、林业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退耕还林资金规范管理,努力形成严管态势,减少退耕还林资金违规现象的发生。

篇5:XX县司法局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

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局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我局实际,紧紧围绕服务发展这一主题,加强对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职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和完善工作纪律和制度,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拓宽服务范围和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社会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了“环境建设年”各项任务的落实。现将我局环境建设年半年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做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抓好“环境建设年”活动。

一是12月20日召开全局“三个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二是结合单位实际,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事务,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三是结合本单位实际,分解细化具体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下发到各股室。四是召开动员大会,参会率达100%,确保每一名职工参与到“环境建设年”的活动中来。

2、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

一是进一步学习中共XX县委办公室关于在全县党政机关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有关文件,重申了纪律要求。二 1

是加强教育,提高意识,切实抓好以党风带政风促行风工作。结合“创先争优”和“四帮四促”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加强学习,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三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坚持用制度管事,坚持执行了考勤制度、首问负责制、去向留言制、服务承诺制度等制度。四是局纪检组不定期对各股室上班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各股室都按时上下班,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发现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没有发现工作时间在办公室玩电脑游戏、上网炒股、聊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3、设立首问窗口,执行首问责任制。

实行我局设立首问责任窗口5个,实行群众先问谁、谁负责的工作原则,严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出现。广泛征求求助申诉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督促检查,严肃查处对求助申诉群众态度生硬、推诿、漠不关心的人和事。

4、设立服务接待窗口,简化服务程序。

我局除坚持开展局长大接访活动外,整合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服务接待资源,设立服务接待窗口,认真落实信访接待工作。同时抽派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责进驻县政务大厅工作,方便接待服务群众。

5、严格执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各类事务。

除我局长代表我局在县有线电视、我局自印的刊物对外进行服务承诺外,各股室所、各干警也结合各自的工作服务

职责进行书面服务承诺,并先挂于墙上,便于群众监督。严格督查检查,认真兑现服务承诺事项。建立限时办结制度,对涉及司法行政的各项工作事务及时办结,实行“案结事了”、“案结事好”,并将此项工作列入考核内容,严格兑现奖惩。

6、认真清理规范性文件,规范和细化执法、服务运行流程。

我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挖掘服务潜能,细化和规范了人民调解、公证、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两劳”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流程,给予办理司法行政事务的群众更大的便利。

7、积极帮助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我局积极宣传我县招商引资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努力营造我县的法制氛围;同时积极主动深入厂矿、企业帮助解决相关法律问题。今年共深入厂矿、企业开展法律服务22人次,为厂矿、企业提供法律建议和意见21条;成立以局长为组长重疑难纠纷调解工作组,积极主动调处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补偿、移民安置的重疑难纠纷,及时认真参与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不工作打算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不足,有些工作缺乏督促检查,不能适应环境建设年活动工作的长期开展。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加强干

篇6:xx县开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工作总结

构筑和谐发展的环境平台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层层宣传发动,改善思想环境

思想观念的解放程度,决定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也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xx县在推进“工业强县”战略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的发展之路。目前,棉纺织、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已经成型,顺利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全国上下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全省干群努力实施中原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在“两个政策”、“两个转移”、“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对外开放机遇面前,该县再次启动了解放思想“总开关”。8月25日,召开了县四家领导、县直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行政执法部门中层以上人员和非公有制企业代表参加的全县“争创支持服务县城经济发展十佳单位、十佳标兵”活动动员大会。会上县委书记方显中、县长胡云生分别做动员讲话,要求全县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省、市关于扩大开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关政策文件,对照本单位机构“三定”方案中的基本职能和外地先进经验,正确处理程序与效率、管理与服务、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找准服务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切入点。采取有力的措施,主动解决本部门影响和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运行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更优的环境,全面提升全县对外开放工作水平。[您所阅读的这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大ˇ秘ˇ书ˇ网-是互联网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会后,全县上下以“优化软硬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新野发展”为主题,通过开辟专栏热线、制作访谈节目、发表专题评论、报道外地和本县各单位成熟做法、成功经验和好的典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宣传开展“双争”活动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全县上下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纷纷用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姿态、实实在在的开放举措来统领工作大局,将解放思想融入到各项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措施中,落实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具体决策和工作部署上。县有关经济服务部门不仅善于将原新化集团、汉华集团、造纸总厂等困难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成功引资组建了新大地化工、晨光肥业、华兴酒精和泰龙纸业等新的优强企业。更舍得把“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20强”、全市第一家股票上市企业――新纺公司推出去与外商合作,成功引进浙江湖州、广东南海以及江苏东台的有关纺织企业的合作资金1.5亿元。

(二)深化承诺服务,创优政务环境

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深化依法行政作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把创优政务环境作为增强县域经济竞争优势,实现又快又好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双争”活动中,98个县直单位认真对照本单位机构“三定”方案中的基本职能,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充分征求服务对象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各自单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承诺》。县“双争办”将各单位的服务承诺审核整理汇总后,装订1500册,分送至县四家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业代表和社会群众代表手中,利用2个月时间,分层次组织代表对各单位服务承诺的质量及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议。对代表评议通过的服务承诺,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各单位的办公场所,永久公示,由县优化办等单位负责跟踪督查落实。通过承诺服务活动,县直部门的服务措施日趋灵活,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意识明显提高,全县的政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是促进了行政管理的规范和创新。各行政执法部门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清理取消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和WTO规则、妨碍对外开放的行政审批项目1089个,实现了行政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二是营造了开明务实的政策环境。全县上下按照“凡能由市场运作的,政府不包揽;凡应由企业自主经营的,行政不干预;凡下级政府能做好的,上级政府不干涉”的要求,主动为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中,县直各单位纷纷发挥各自单位的比较优势,坚持做到有政策规定的,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够、用好;没有政策规定的,只要对新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就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积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健全了经济工作服务机制。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企业收费明白卡、28天安静生产日以及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站式集中审批服务等制度。健全县四家领导分包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将县污水处理厂、滨河公园、三里河景观带、旧城改造等重点市政工程,新纺公司扩规技改、新星公司改制、泰龙公司治污等重点工业项目,以及一高中新校区、广电大厦等大型社会事业项目等分包给四家有关领导,组建专门办公室,随时协调解决项目投资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四是提升了市场化运作水平。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收集、传递生产与市场信息、提供技术咨询、监控产品质量与价格、发布市场分析与预警信息以及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扶持建立了棉纺织协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畜牧协会、蔬菜专业社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00余个,涵盖了全县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劳务、信息、技术、仓储、销售、社会治安、公益事业等各个领域,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无限活力。

(三)全面提速增效,创新服务环境

在“双争”活动中,xx县按照“全党抓经济、核心抓工业、重点抓项目、全力创环境”的总体思路,由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等单位牵头,在全县机关深入实施了机关效能建设“百日会战”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打造党政机关服务品牌。一是树理念,提升执行力。号召全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五种理念,即:“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发展主体”的责任理念;“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零距离”的人本理念;“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落实理念;“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效益是执行生命”的发展理念。在全县行政机关建立了一套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的管理体系,营创以执行为主题、以创新为灵魂、以服务为核心的机关文化。二是建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对外开放、新农村建设等四项重点工作,定任务、定时限、定措施、定奖惩,建立起从县四家领导到各级、各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目标体系,严格绩效考评,强化督查问责,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压力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三是抓队伍,建设服务型政府。县纪委、监察局等单位,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机关病”、“部门病”,强化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岗位技能、职业道德、人格修养等五种素质,提高其依法行政、高效服务、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积极应变、善解矛盾等六种能力,增强其服务经济建设的本领。目前,全县党政机关心齐、气正、勤奋、务实,呈现出一片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景象。

(四)建设平安新野,优化人文环境

xx县政法及宣传系统各单位,将“双争”活动与“平安新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抓基础壮根基、抓机制增活力、抓严打上攻势、抓教育强素质等有效措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一是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夯实基础稳定基础。针对农村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把“民主法治村”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全力推进还政于民、以法治村、民主理村等工作,全县190个“民主法治村”顺利实现了“四个”明显减少和“两个”明显加快。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认真分析研究重大不稳定因素,围绕可能引发事端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场所开展“滚动式”排查,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联排、联调、联治的工作格局。三是组织严打整治斗争,减少违法犯罪。以打击“两抢一盗”为工作重点,不间断地开展了“农村反、盗、抢,城区打双抢”、“平安城区”、“扫黑除恶”、“破案竞岗”“命案攻坚”等一系列专项斗争,连续不断地掀起严打高潮,始终对各类犯罪保持高压态势,维护了全县社会秩序的稳定。四是强化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文明水平。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在“双争”工作中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增强城市吸引力,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坚持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新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个人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分层次的市民素质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全力支持、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工作。目前,全县上下社会稳定,干群和谐,人人关注环境建设的大开放氛围进一步形成。

(五)发挥基础优势,提升硬件环境

xx县委、县政府在“双争”活动中,将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治理摆上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速城镇化进程和扶优壮强骨干企业,推进工业强县步伐,作为县直单位“双争”活动的主要目标来考核。县直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软硬环境一起抓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提升县域经济竞争的硬实力。一是加大城建力度,提升城市容纳力。县规划、城建、文化等部门充分发挥三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按照“新区出形象、旧城变面貌、沿河出特色、管理上水平”的目标,全面加强城镇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先后聘请同济大学、省规划设计院、南京大学、南阳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对县城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高标准实施了以白河景观带为线,三里河景区、滨河路、锦绣花园、滨河公园为点的10公里白河新区综合开发及老城区改造工程,增强了城区的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完善城市管理办法,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为抓手,对城区实施“绿、洁、畅、亮、美”综合治理工程,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精心策划,包装城镇资源,创新招商引资渠道,成功引进温州金府地产、香港商用置地公司等财团到新野投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城建投资格局。二是扶优培强棉纺织产业,增强工业经济支撑力。县企业发展局、商务局等单位,充分发挥棉纺织产业基础优势,持之以恒的抓紧抓实纺织产业集群培育工作,制订出台了《纺织产业扶持发展意见》、《重点企业贷款、收费的若干规定》等配套政策,从立项审批、项目服务、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目前,全县纺织企业拥有限额以上企业111家,纱锭突破100万锭,织机5000余台,年织布2亿米以上,年纺纱15万吨,全县棉纺织行业年市场交易额突破65亿元,成为鄂、豫、陕、皖毗邻地区的区域性棉纺织产业中心和集散重地,初步形成了集植棉、购销、轧花、纺纱、经营为一体的集群产业格局,县域工业经济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优良的环境平台,引来众多客商的青睐,在2006年的南阳市“两节一会”上,xx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6个,合同引资13.3亿元。上海汇优投资公司、广东东莞鼎泰鑫公司和意利制鞋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顺利落户新野。元―10月份,全县共引进项目208个,到位资金6.7亿元,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开工。

二、有益启示

xx县在“对外开放推动年”工作中,通过组织“双争”活动,实现了“以开放促环境优化,以优化环境推动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为全市深入贯彻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带来了诸多有益启示:

(一)要坚持创新载体,不断打开思想解放的闸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十一五”又快又好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就不可能迈开扩大开放的新步伐。目前,思想解放不够、开放的社会氛围不浓,是导致我市开放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xx县在近年来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组织解放思想活动,并注重从操作层面下手,运用具体的政策和制度,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全方位消除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支持经济建设的主动性不高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弊端,为县城经济跨越式发展储备了充足的能量。

(二)要坚持深化改革扎实抓好基础工作。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不改革,开放将难以进行,不开放,改革将半途而废。当前,机制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是影响我市开放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xx县在“双争”活动中,把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提高县直单位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作为对外开放工作的基础工程。通过在县直单位深入开展承诺服务活动,从内部入手,加快了行政管理体制、企业运行机制和县直部门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步伐,较好地解决了程序与效率的关系,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复旦大学研究生下一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