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集体备课更有效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让集体备课更有效

如何让广告更有效?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泛滥的世界,不管是在商场,还是在电梯口都可以受到广告的骚扰,甚至到公共场合的洗手间都能看到各种形式的广告。电视广告、报纸广告已经让众多的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包围,并且广告已经逐渐细分到分众时代。无论是色彩、图像亦或是声音都已经将广告传导给每个潜在的消费者,这些众多的广告要传达的就是要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刺激消费者对某个产品、服务、品牌产生兴趣,引起冲动,以达到让消费者消费的目的。

但在这个媒体大爆炸的年代,不论广告是强制性的,还是广告是被动的被搜寻;有些广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有些广告受到消费者的反感,有些广告也让众多消费者不知所云;面对各种各样的广告,消费者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最后的广告效果也会与广告主的预期大相径庭。

怎样使广告更加有效?

一、诉求篇

当那句:“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让耳朵听的起茧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忽视了那另一半广告费浪费在哪里了。

广告如何才能不浪费另一半?在浪费的那一大把广告费中,诉求已经占据了大半。

广告诉求应该诉求什么?

有些广告主喜欢诉求自己的看法,认为消费者肯定也喜欢。有些广告主喜欢诉求产品的功能,有些企业喜欢诉求产品服务,有些广告主喜欢诉求品牌,到底应该如何诉求?什么样的广告诉求才能打动消费者?

产品诉求 从广告诉求的演变来看,广告诉求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产品诉求到服务诉求,再到品牌诉求。如有些产品必须先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功能,不管是产品的直接功能诉求,或是产品功能上升到技术层次上的诉求,最后上升到产品概念的诉求,都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一个过程,只有了解了产品的特点、功能才会发生兴趣,形成刺激,达到最后购买的目的。

说起广告产品的诉求,脑白金可以说是一个最为成功的产品诉求案例。当众多广告主为花费的巨额广告费却没有收到正常的广告效果黯然伤神,再看看脑白金广告效果超出正常广告价值时,却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产品功能诉求。脑白金从最早的脑白金体改善睡眠这一最基本的功能最后演化到“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概念的情感诉求,可以说是完全靠产品功能诉求嫁接到产品功能之上的情感概念诉求,而这种诉求正迎合了社会的需求和受众的心理和现实需求,可以说是广告诉求的一个最为成功典型。

但与诉求的清晰相比,大多数的广告主都进行了错误的诉求。许多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投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企业的名称、口号;很多企业的决策者喜欢将自己企业的命名、理念、slogan等放在广告中,看看那些声称广告效果不好的广告主吧,不是诉求重点放在了企业名称上面,就是放在了企业的口号或理念、slogan上面。诚然,企业的广告需要进行企业命名、理念、slogan等方面的诉求,但在广告中,既然要进行此类诉求就要搞清楚做这个广告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带动销售?还是为了促进品牌的提升?

很多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活动时,搞不清楚做广告的目的,如果不需要带动销量,那这个广告可以进行品牌方面的诉求,如命名、理念、slogan等。但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急于通过广告打开市场,带动产品销售的广告主占据了大多数,做了广告没效果,既不去思考广告的诉求问题,一味的将广告无效的责任推卸给媒体,这是企业经营中最为常见的广告误区,更将某些企业拖入不投广告等死、投了找死的泥潭。

在脑白金广告成功之后,黄金搭档的横空出世正是沿用产品诉求这一最本质的广告策略,因为黄金搭档需要的是用最简单的产品功能诉求引起注意,同时,又将产品的功能诉求在传播的时候融入了情感诉求。看看黄金搭档的广告词吧:“黄金搭档送长辈,腰好腿好身体好;黄金搭档送女士,细腻红润有光泽;黄金搭档送孩子,个子长高学习好”。广告打的是送礼的情感诉求概念,传达的却是产品的功能,长辈,女士美,孩子长个学习好,这已经说明黄金搭档看起来像是产品的功能诉求,但实际上却仍然是从产品的功能诉求并重的产品情感诉求,这种双重诉求既把握住了产品的功能,又融入了情感,且又处在新产品的市场形势下,自然而然的将市场教育期缩短了。因为从传达产品的功能开始,广告就已经对市场进行产品的功能性教育,广告使得市场教育期大大缩短,产品功能清楚明了,送礼情感现实客观,广告获得成功也属产品诉求的必然。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企业的产品诉求说的是功能,却仍然没有打开市场,这是为什么?

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活动时还有一个错误导向,此类广告诉求容易发生在技术导向型的企业中,如企业的决策人是某个技术性的专家,此类企业的广告诉求多数都会陷入技术性广告诉求的误区。技术性广告诉求没错,也是产品诉求的一种,但问题就出在此:往往此类企业的产品诉求的技术性都很强,遇到一些生僻的、不容易理解的技术性词语,那这个广告的产品诉求基本又是浪费的。比如杜比音效,众多企业广告都会带此类杜比音响效果的字眼,广告诉求了这么多年,应该说这个技术性的市场教育期早就很成熟了。但实际上呢,99%的受众可以说完全不知道杜比音效是个什么意思。此类技术性广告层出不穷,可能技术很先进,但怎样转化为通俗的字面意思,让人能更容易理解,更通俗易懂?这是存在于失败广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诉求。

还有的越过产品的基本功能诉求,直接上升到情感诉求,最后的广告效果自然也大大减弱。如黄金酒,广告语是:“送长辈,黄金酒”。大多数消费者已经知道这个黄金酒是要送长辈的,但不知道这个黄金酒的功能,晚辈送的不知道产品功能,长辈收的也不知道产品功能,消费者得到的印象都是这个黄金酒当做礼品,最后的实际消费自然不高,于是,产品都流通在互相送礼的消费者手中,黄金酒的实际消费肯定也达不到和黄金搭档那样火,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广告诉求越位的例子。

品牌诉求

广告主在营销活动中做的广告产品诉求是需要带动企业的产品销量,但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市场教育成熟期时,单纯的产品诉求已经无法与其他的品牌相抗衡?如何寻求与其他产品、品牌的差异化诉求,进行广告营销,是众多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此时,在既有市场教育期已经成熟的形式下,跳出原有的产品诉求层次,进行广告的品牌诉求,品牌诉求差异化营销是广告主又一重大课题。

有些企业的品牌广告拍的意境幽远、时尚现代、美轮美奂,却让人看完了不知所云;品牌诉求又该如何诉求?是诉求服务?还是诉求情感?抑或是干脆来了不知所云? 说起海尔的“海尔真诚到永远”,就会想起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但实际上,海尔通过砸冰箱的故事诉求的产品质量过硬并无法阻止电器产品的返修率,因为电子电器这个东西的不稳定不是哪个厂家能控制的,只能说质量相对的要高一些。其实,海尔的真诚就是表现在服务上。不论是到国美还是苏宁,还是其他的电器商城,去买电器产品的消费者可能最害怕的就是电器坏了维修非常麻烦:电器出了问题售后不搭理、售方推给企业、双方不断推诿,消费者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心灵摧残中承受着当“上帝”的痛苦感觉,于是,海尔的上门服务成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最好选择,也成就了海尔这个品牌。去国美或者苏宁买电器的消费者,只要走到海尔那里,只要是怕电器产品出现小问题维修的,保证立马交钱。

这可以说是一个品牌服务诉求的成功典型,当然这是一个有形产品的诉求,另外一些无形的产品服务更需要进行抓住消费者最内心的那个共鸣点。

说起情感诉求,大多数的企业要么是进行大量的广告传播,要么是进行一次大的公益活动,来传达企业对于社会公众情感的沟通。

以雕牌为例,其品牌诉求在大打情感牌的同时,诉求的情感仍然是嫁接在产品功能之上。如雕牌广告“下岗篇”、“懂事篇”、“洗脚篇”等以广告主角对妈妈的情感诉求,就打动了千万消费者,可以说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品牌情感诉求。

与此类温情情感诉求嫁接在产品之上不同的是,服装品牌就属于典型的需要情感诉求来带动品牌的发展,如柒牌男装的“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劲霸的“奋斗成就男人”,只一句广告语就引起了众多男士的情感共鸣,在服装这个需要情感诉求的行业,可以说是具有个性的成功广告。

诉求找到了,就要开始选择媒体。

二、媒体篇

企业在营销推广中,首先想到了做广告,并且大多数想到的还是媒体的选择。

有的企业为了企业认为电视购物的免费广告会带动其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的提升,从而选择了电视购物;有的认为门户网站的流量大,展示性强,进而选择了门户网站的广告;还有的,认为某细分广告媒介覆盖面广,更有甚者,被部分网站的流量高、展示面大所影响,于是进行了几百万元的广告投放。但在一系列的广告投放后,企业发现投入巨资做完广告后市场依然波澜不起,产品销售不见增长,品牌更是无从起步,于是乎停止了广告投放,市场继续低迷。

那是选择央视?卫视?还是选择地方性电视台?抑或是投放楼宇、航空、户外等媒体?怎样选择媒体?

媒体选择误区

说起广告媒体投放,部分企业主认为要投就投央视,还有人对湖南卫视情有独钟,认为湖南卫视收视率高,影响力大,认为要是投放广告要在湖南卫视投放。还有人认为自己的品牌高端,既然高端,就要在高端媒体投放,如航空媒体等。但实际上呢,那个吆喝投放湖南卫视的产品铺货仅几个省,大多数的省份都没有其产品;那个吆喝自己品牌高端的也只是企业主自己认为自己的产品技术高端,还有的认为自己的品牌只要投放高端媒体,品牌也就高端了。实际上呢,其产品在同类的行业产品中也就算个中端;至于品牌的高端,那更是企业主自己的自恋,除了行业内的人士,消费者都不知道,怎么来的品牌高端?

更有甚者,盲目做的广告没效果,就说媒体不行。一企业主想投放广告进行推广,花费300余万在楼宇广告投放了了一段时间后,说广告没效果,广告费打了水漂,归结与楼宇广告这个媒体。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司空见惯,广告主一方面说媒体没效果,一方面又去积极的联系其他的媒体进行广告投放。但那些没效果都是没有考虑广告的目的、目标、受众、消费群体等,更没有考虑产品和品牌是适合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是分众媒体还是户外媒体?

媒体细分

1、产品属性与媒体属性。产品和品牌要与媒体的属性有契合性,如太太乐等调味品赞助的美食栏目就属于此类典型。但在现实中,不知道什么产品适合什么媒体,什么品牌适合什么媒体的广告主可谓数不胜数,那些自以为读了个MBA就啥都懂的决策者更是瞎忽悠。如某卫视的一个电视的美食栏目,搞栏目赞助的产品和品牌却是一个机械产品和品牌,美食栏目和机械品牌能有契合度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属性和媒体属性不融合的实证,消费者即使看到广告也不会有什么好的联想。这可以说是对广告人莫大的耻笑,更使企业在广告投放中陷入深渊。企业获得不了好的广告效果,媒体只能在下一次的广告提案中失去客户,这样血淋淋的广告投放每天都在发生着。

2、受众。广告覆盖的受众要和产品的消费受众有重合,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受众与饮料、食品、化妆品的受众重合性强,但与机械产品等受众就大相径庭。

在媒体选择上,有些企业没有调查产品的目标受众,明明是家庭主妇用的产品,却放到湖南卫视的某娱乐节目中,看似受众类似,其实该娱乐节目的细分受众是年轻的女孩,这与企业的产品是家庭主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这与上述美食栏目的赞助企业是机械企业一样,看美食栏目的消费受众怎么会是机械产品的潜在消费受众?在广告投放的媒体选择上,已经将广告效果大大的打了折扣,广告效果也不言而喻。

3、区域。产品广告选择的媒体要符合销售策略,如区域广告拉动、销售爆破等。有的企业销售方向在华东某几个省,广告投放却非选择央视,美其名曰央视名气大,能带动品牌,但实际上,央视的广告选择了,区域广告不见踪迹,市场怎么会爆破?

更有意思的是,在电视广告中可以经常的发现,一些区域性的品牌现在都不甘于只在某些卫视露脸,积极的参与到央视的广告投放大军中。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央视的某些区域性品牌永远也就是区域产品,首先产品铺货也就在本地区域,其次品牌也只有本地区域消费者知道,至于说在央视投放广告,那也是让广告主过过在央视投广告的瘾,有没有广告效果?还是别考虑了。

4、广告撞车。在短时间内同类产品和品牌广告爆炸式出现,广告撞车导致广告价值全无。央视某频道,在某一时段的广告全是化妆品,此频道由于是电视剧频道,众多化妆品广告云集在此时段就是因为电视剧的受众与化妆品消费的受众重合性强。但实际上,先不说化妆品消费受众的年龄细分与此频道的消费受众细分重合多少,单单是一个广告时段猛然出现的众多化妆品广告产品和品牌,在短时间内,哪个消费者能记住这么多的化妆品产品和品牌,这还没有计算消费者在换台和去洗手间的次数,此类短时间内云集的化妆品广告爆炸绝对是广告浪费并造成广告无用的罪魁祸首。

在这个媒体越来越细分的年代,广告媒体投放的细分对于广告效果的影响可谓巨大。产品和品牌适合哪类媒体?是电视?还是户外的?抑或是网络媒体?每一次的广告媒体选择就意味着这个产品和媒体成功与否。如何根据媒体来进行产品与品牌的契合投放,是所有广告主面临广告浪费与产品销售无力及品牌无法提升的最大根源。

第二篇:如何使备课更有效培训心得体会

王 梅

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在课程改革中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评价观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念不转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成为实施新课程的落伍者只有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觉更新观念,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才能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本次关于如何使备课更有效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出于此目的,通过开放的平台讨论,让身处一线的教师各抒己见,从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提高,受益匪浅。

怎么样备课才实用?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按固定的格式填写好教案本上的内容,这样精工细写的教案毫无用处,课前教师还得重新备课。这样的“备课”造成了“备

1 课”与“上课”两张皮的现象,备课成了一种摆设,这样的备课便是徒劳的、无效的。

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好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为有效教学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然而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切都需要在备课时精心预设,课堂上才能不断生成,不能让学生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课堂上的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设目标中获得创新(这实际上也是在教学中备课)。因此精心预设可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沉着稳定、游刃有余、演绎精彩,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

有效教学课堂的生成不是盲目的,被动的,不是信马由缰式的开展教学动,而是需要教师深入发掘、积极引导的,是为实现有效教学服务的。课堂上教师不经意间追问一个问题、演示一则实验、创设一种情境、给出一道习题,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经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课备得怎样,还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是否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另外课后反思要及时,课后反思是教师

2 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备课时间是有始无终的,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的调整、修正,对课堂新情况的随机应变是备课的继续和提升,课后的总结则是对整个备课的缝合和沉淀,是备课的后续和攀升,并且这还将在新的备课活动中延续、再上升。只要我们不断更新备课观念,不断

3 研究新课程理论,教师的备课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总之,“有效备课”不是停留在口号中,不是流于形式,做一些具体的、有实效的动作,才是我们的需要。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在新的课程目标和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化学教师备课时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张扬个性;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突出重点;既要依据教材,又要突破教材, 深挖教学资源;既要充分考虑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备课方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打破形式上的枷锁,坚持不懈,不断实践,就一定能运筹帷幄,备好每一堂课,使备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这样,必然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道路。

第三篇:如何让拼音教学更有效

汉拼音是小学生初入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汉语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号,既不表音也不表意;再加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时容易感到困难,不易识记。因此,如何使枯燥的拼音符号在学生头脑中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易学、爱学、乐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拼音教学游戏化,在轻松的游戏中读准音、记住形。 根据字母的形体编出儿童喜爱的顺口溜、小儿歌、绕口令来教儿童记忆那一个个干巴巴的抽象的拼音字母,把抽象符号变成活的形象,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这些字母。

利用文中插图进行说话,从已经认识的事物引出要认读的声母,通过老师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准音,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图意或联系生活自己编儿歌记住g的读音? “鸽子的鸽。”“和平鸽的鸽。”“哥哥的哥。”“割草的割。”“割破的割。”“……”孩子们闪着明亮的大眼睛,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时老师再引导,看g的字形,能不能编一首儿歌。“9字加弯ggg。”“q加弯钩ggg。”“o加竖弯钩ggg。”p字反写加钩ggg。”……孩子们通过自己编儿歌,思维的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让孩子紧密结合生活,自己学懂了g的读音和写法。这种方法在很多拼音课堂学习中都能迁移使用,能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将拼音教学生活化,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巩固。 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拼音音素的符号,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早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声母、韵母说词造句,赋予字母以意义,是帮助学生记住发音的好办法。如jqx一课,公鸡、气球、西瓜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发音以后,要与学生的口语实际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尽量避免大量无意义音节的反复操练。如,教学“ji”的带调读音,也可以编个儿歌来巩固。

教学三拼音节“jia”让孩子随便加上四声的哪一声,组个词,就不难了。有的说,我选第三声,真假的假;有的说,我选第四声放假的假;我选第一声,大家的家;我选第二声,发夹的夹。难点很快就化解了。生字教学也一样,如“下”,组“下去、下楼、下雨”等等。 又如,让学生拼水果名、蔬菜名、动物名、教室里的物品、家里的日常用品,有时拼家庭成员的称呼等,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可以把学生的姓名做成卡片,一面写汉字,一面写拼音,让学生在拼拼读读中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名,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又提高了拼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教师要牢牢把握目标,不要人为拔高要求,增加难度,如,分析音节的构成、默写音节、给汉字注音等。也不宜用尝试错误的方法。如,谁和谁不能相拼。要在认识、拼读上下功夫,不要进行大量的抄写练习。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化、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能让教学内容与孩子贴得更近一些;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拼音,并能用它来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使孩子们乐意学习、主动学习。

第四篇:如何让头脑风暴更有效

How to be productive如何让头脑风暴更有效

这本DIY手册始于一场“困境”:商业越来越复杂,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难以取得足够良好的成绩,但我们所能找到的最实用的替代方式——开会——总是不能如预期般产生效果。大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尽可能多的交流、甚至不惜对一个结论进行不计情面的争执(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情景?),但结果是,讨论并没有带来足够的效果。为什么?怎么办?让我们从头脑风暴的根源开始。此概念由美国研究人类创造力的学者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在奥斯本的设想中,大家通过小型会议,在畅所欲言的气氛中,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并充分讨论,以此激发与会者的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换言之,头脑风暴是在一个固定的场所,依靠多人直接交流来制造思维世界中的“蝴蝶效应”。

从其适用性而言,头脑风暴法一般只用来产生多种方案,决策则在下一步才进行。它适合于解决那些主题明确的问题,比如研究广告口号、销售方法,或用于需要大量的构思、创意的行业,比如广告和设计业。但现在,头脑风暴俨然成了时下最流行的公司会议形式,一切宣称创新的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机会尝试这种会议革命,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渗透个人主义情调的革命固然时髦,却不一定行之有效。试想,在一个密闭空间内进行长时间争执,无论对智力还是体力都是一次重大的消耗,甚至,如若掌控不当,头脑风暴很可能被令人尴尬的沉默或不公平的话语权分配所架空。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如何进行有效的头脑风暴是有效工作的关键所在。这是个具有无限延展性的商业话题,团队与个体,上司与属下,目的与方法,预期与效果,概念与表达,争执与认同——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会在一场头脑风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心陷阱重重」

事实上,这种“风”“暴”不见踪影的brainstorm中,隐藏着种种误区与陷阱。

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管理者在会前说:“让我们开始头脑风暴吧。”接着自己花上一个小时夸夸其谈,本来酬躇满志的听众或呆若木鸡或昏昏欲睡,待他回过神来,会议也将近尾声——和任何问题一样,流于形式是头脑风暴的最大禁忌。

然而,进行头脑风暴并不是某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惠普、SAP的设计部门、IDEO等头脑风暴开展得比较有效的公司,它都被看作一项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学会的技能。如果让一群没有头脑风暴经验的人贸然参与进来,往往会事倍功半。

同时,由于头脑风暴自身耗神耗时的特性,提高效率是必然之举。所谓提高效率,是保证每一个参与者都充分享受讨论的过程,并有所收获。

因此,在会议前,会议召集人要对所议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弄清问题的实质,订立清晰的会议目标,明确如何达成该目标。并为与会者提供一个明确的议程,用简明扼要的话标明讨论主题,将可供参考的资料和设想一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让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忘记,在会前制订好头脑风暴的游戏规则。 比如说,明确“头脑风暴”即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是否天马行空,不允许与会者在会上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对各种想法的评测留到会下的环节来进行。总而言之,大家尽可能集思广益提出创意,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

但是,这种天马行空的讨论既需要围绕会议的主题,也不能偏离主题的背景或公司的方向。比如,“我们只对每年5000万美元以上收入的业务有兴趣”或“我们希望每年能产生15%的投资回报”,如果有这类界限,一定要在事先公开明确,以防止会议进行到一半之际才发现此前的创意都沦为空谈——切记,每个新点子的首要判断标准应该是它是否符合主题,

而并不仅仅是有趣。

另一个误区是,管理者可能为了刻意营造头脑风暴的效果而采取弄巧成拙的措施。来看一个反面案例。在一个原本很有创造力和合作意识的团队中,管理者为了提高大家在头脑风暴中的活跃度,制定了一个奖励机制:为会议中提出最好意见的人颁发奖金。但从此之后,该团队的活力和新点子反而锐减。原因何在?管理者制造了一个错误的头脑风暴氛围。

其实,头脑风暴的作用应该是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对一个共同目标有所贡献,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密切合作,而并非一个分出胜负的竞赛。

在这种前提下,头脑风暴不仅是新点子的诞生地,更是倾听和学习的机会。拥有不同专业和经历的参与者在倾听与争论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了解新的概念,而且能够体察别人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当听者在争论中迷失之际,有人指出其中的关键点,将分歧转换为认同,这个过程岂不令人受益匪浅?

「严密的流程控制」

从一个不太“善意”的角度来看,头脑风暴所引发的会议革命可谓大众民主意识对传统公司政治气氛的消解:重个人言论,轻领导权威;崇尚偶然联想,杜绝精密策划。但事实上,头脑风暴可能需要一位更为强有力的舵手。

能率领大家进行头脑风暴的人,需要有相当的能力和经验。为了保证头脑风暴的有效进行,选择一个适当的会议召集人是一个关键环节。这个人应该清晰地理解会议的目标,掌握头脑风暴的原则,制造正确的气氛,善于引导大家思考和发表观点,控制整个会议的进程。不可否认,由于强调自由的言论,头脑风暴的会议室如同一艘方向盘过于灵敏的船只的驾驶舱,稍有不慎就会偏离正确航向,需要敏锐的舵手随时给与方向上的修正。

那么,在这位新型会议领导者的任务清单上,首要的工作应该是什么呢——确 定召集哪些人来参加这种对决策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讨论。

一般来说,重要的创新都产生于不同学科的碰撞过程中。因此,头脑风暴应该鼓励公司各个部门的人参加,比如说技术、市场、金融、法律方面的人士,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请外界的专家或消费者参与其中。

其次,安排恰当的热身活动以确保头脑风暴卓有成效。

IDEO曾经测试过哪一种热身方法将会使得人们在头脑风暴会议中产生更好的绩效。在讨论玩具业是否运用一项新技术的会议之前,他们把参与讨论的成员分为三组。一个小组进行一些背景资料的阅读和听有关专家的演讲;第二组在玩具店中观察这种技术在这种场合下不同的反应;第三小组不进行热身,直接展开讨论„„

你猜结果如何?无论从创意的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那个参观玩具店的小组在头脑风暴会议上明显表现得更为出色。也就是说,召集人要提醒与会者在头脑风暴之前做足功课,了解市场的现实状况和客户需求,灵感才能“有的放矢”。

头脑风暴正式开始之后,大家各抒己见,与会者很可能会在众说纷纭的混乱气氛中晕头转向。这个时候,会议主持者要对问题进行梳理,引导每个人表述清楚自己的观点,促进大家的相互理解。

毕竟,如果只是想法的简单收集,那还不如做个内部论坛让大家直接提交建议即可。头脑风暴的本质并非各自为政地满足表达欲,而是相互启发。正如加利福利亚大学专门研究创新型组织的安德鲁。哈根顿(Andrew Hargadon)在《突破如何发生》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当人们找到在已有想法上填砖加瓦的方式之后,创新才会发生。

头脑风暴的力量就在于为持不同观点的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取长短,把灵光一闪的主意逐步完善成一个可行的方案。所以,要鼓励大家在别人的主意上加以发挥。尽管会议的过程可能热火朝天,但会议一结束,大部分参会者会忘记90%的内容,会议

记录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不仅如此,会议主持人应主动了解与会者在会后产生的新想法,以此补充会议记录。然后,将大家的想法整理成若干方案,找出富有创意或启发性的见解,经过多次反复比较和优中择优,最后确定1到3个最佳方案。

最后,迅速利用这些结果,把其转化为具体行动和产品。试想一下,如果头脑风暴中的创意迟迟不付诸行动,而被对手捷足先登,那么一切都是徒劳。

成为电邮处理高手

1. 收集Email地址

收集你还没有做回复的人的Email地址,

将它们粘贴到备忘里提醒自己。

2. 写下一个警示条

列明你当前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3. 备份

重要的信件要备份,对这些信息

要特别注意。

提示:每天察看email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内。

何谓有效阅读

快速阅读课程鼓吹的是一种浮光掠影式的阅读,那完全无助于提高理解力和 保持持久记忆。提升阅读速度的最好方法是为了乐趣进行大量阅读。研究表明, 那些被指定主题的人阅读速度平均增长18%,而理解力的增长是11%,但那些选择 自己喜欢内容阅读的人阅读的速度增长了87%,理解力增长了33%.

如何有效利用Memo

草草记下每一个有用的点子——应该的、想要的、必须的——无论何时何地都要 想着它们。带一支笔和便笺簿,以利于随时随地记录并坚持推进

分类

设计一个系统来组织起这些堆积的便笺和想法,将类似的任务归类,为计划 、参考资料和其他材料分类创建好文件夹

回顾

定期检查你的备忘录,至少一周一次,确保你没有忘记任何东西,并关注它 们下一步的进展

成为枯燥会议中的清醒者

打开窗户

暖和、通风不良的房间将使脑子不清醒。新鲜空气和街上的喧嚷能够帮助你 保持思维敏捷

剥桔子

剥桔子和吃薄荷糖不仅仅能提神醒脑,还能降低焦虑和挫败感

简便的按摩

用手指轻敲前额,按摩虎口,反复摩擦后脑根部,或按压膝盖下的部位。

如果你是领导者,宽容点

不要在一点到四点间安排会议,人们在刚刚吃完午饭以后很可能会昏昏欲睡 。要尽量减少在早间会议上展开冗长而乏味的演讲

如何让笔记本电池长寿

如果你的笔记本用的是锂电池,每三个月让它彻底用完一次,然后再充足100 %的电(必须做)。这样能够确保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不至于到要急着要使用 的时候出故障。

总结:

可以有目的地培养自己成为一个会议召集人或者说是会议主持者,这一点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应该很有用。相信以后的群面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头脑风暴,若能使自己成为这个讨论的引导者,将会非常有利。思维逻辑的严谨性、反应速度有待提高。我或许不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但有目的的练习,相信还是具有成为引导者的潜力的。

第五篇: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要求老师们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

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

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封闭式备课,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3、 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

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鼓励教师进行合作,而集体备课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

2、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这就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

上周盛岸实验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同题异构”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一《天游峰的扫路人》为教材,同年级七位老师集思广益,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两种教案。两位执教者再结合个性特点,修改教案,反复试验,最后成功展示。其他几位教师全程参与视角、展示过程,过后各人作了深刻的反思,受益匪浅。

(三)、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神聚”

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空的限制:

1、不受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重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形成意见,促进备课能力、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而这种探讨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集体共有时间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互影响,潜移默化,所获定然不少。

2、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思想的存在,就会有讨论和碰撞。因此除了办公室、教室外、操场上等,教师还可利用一切可供沟通的场所完成每一次交流。

3、不受人数的限制。在探讨时,不一定非要小组的所有成员到齐才进行,三两个人照样可以进行研究。

4、不受形式的限制。集体备课可以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组织跨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段教学的衔接。

总之集体备课要“形散神聚”,不但需要“集中”,而且更需要平时的交流。

(四)、集体备课需要问题引领 ,注重可操作性和实在性

集体备课不是形式、作秀,他的指向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教学的前奏。集体备课如果仅仅着眼于预案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问题的讨论。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只是定位在设计教案,就容易使教师只关注教案的各个构成要素而忽视自己的存在,最终导致集体备课求同略异,丧失针对性,缺少特殊性,从而流于形式。故每次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哪里来?应从自己的教情、学情来,也可从教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师那里得到。带着问题去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案更有价值!如果集体备课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就会激发老师们的热情,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初备。集体备课的内容是下周的教学内容,针对每篇课文(课时)要落实不同的主备人。主备人要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辅备人在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其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二)集体交流。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个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第二个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

(三)形成教案。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在形成的教案应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所撰写的教案应由主持人审阅后方可实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教案及时印发到辅备人的手中(可先提供第一课时)。

(四)注重“二次备课”的过程,闪现出教师个人的特点和魅力。

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

上一篇:如何建设标准化党支部下一篇:如何让爱情保持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