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不见

2024-04-22

见与不见(通用11篇)

篇1:见与不见

春节过后,元宵节也将来到,在节日里,爸爸妈妈会给孩子送礼物,孩子收到礼物也特别兴奋,如果孩子的生日有在这个月份的,那简直就在礼物包围圈里了,在这节日的气氛里,不妨让孩子学学关于礼物的表达。先来看个例句:

妈妈把绒毛小熊送给我,我看着毛绒绒的小熊,看着妈妈对我的爱,看着妈妈的新年祝福,特别幸福!

很普通的一个句子,句中有三个“看着”。看看娟娟老师给您破译的“语言密码”,第一个“看着”,看到的是有形的礼物,是看得见的,后两个“看着”,看到是“爱”“祝福”,这是“无形”的感受。这个“语言密码”一定给孩子讲清楚。

“密码”有了,我们的“礼物”就开始在深情的语言表达中开始了。一定要记住了,第一个:看得见,第二个和第三个,看不见,表达的是感受层面的内容。

练习一:我把贺年片打开,读着爸爸写的(),读着爸爸对我的(),读着爸爸对我的()。

提示:三个空可以分别写上:祝福语,关心,期望

练习二:我把妈妈送给我的巧克力放到嘴里,我尝到了(),尝到了(),尝到了()。

提示:三个空可以分别写上:巧克力的香味,幸福的滋味,妈妈的祝福 当然,上面练习中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的表达也可以写送礼物的过程。表达出来也特别温馨:

妈妈接过我送的围巾,甜蜜地笑了。妈妈围着漂亮的围巾,围着我给妈妈的一份心意,围着我对妈妈的爱!

家长朋友如果能举一反三,我会特别开心,比如,一家人包饺子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见与不见”的表达,你可以边包边给孩子说:饺子在锅里煮着,煮着,厨房里飘着饺子的香味,飘着团圆的气息,飘着新年的味道!

篇2: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

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创作背景

此诗出自《疑似风月中集》,由扎西拉姆·多多于2007年5月15日撰写于北京。

关于这首诗,作者曾有自述:

这一首的灵感,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我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真的跟爱情、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

成名原因

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这是片中李香山(孙红雷饰)的女儿在父亲临终前的人生告别会上送他的诗。它探讨了爱与生命两大主题,内敛而深情,不少观众热泪盈眶。其作者一度被传为17世纪著名诗人,六世达 赖喇嘛仓央嘉措。实际上作者另有其人,她是一位名叫扎西拉姆·多多的当代女诗人。

扎西拉姆·多多也确认这是自己的作品。她说:“这首诗出自我在2007年5月开始写《疑似风月》集的中集。灵感来自莲花生大师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我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大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跟爱情、风月没什么关系。”

篇3:见与不见

一、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看: 现在的学生因生活经历的积累足以应付现在的简单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数量关系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若不将学生的知识由隐形变为显性, 若不协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会使问题解决和思维提升的后续发展逐渐失去支撑,会让学生提早感受到数学的抽象压力而失去兴趣.

从教师的角度看:现在的教材上没有直观的出现数量关系. 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为数量关系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而犯难,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枯燥而乏味,我们更不能直白的和他们说数量关系. 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没有上升为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二、如何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

“见 ”是发现 ,“不见 ”则是遮蔽. 数量关系的发现 ,往往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情境而产生的. 如何让学生能自主的分析数量关系, 成为应用题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用数学语言合理的表达题意,理清解题思路

数学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应用题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将数学的数字、图形、符号这三种语言完美转译, 形成数学语言独特的魅力. 应用题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解题思路的教学. 一般来说,说得清一定想得清,而想得清不一定说得清. 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训练, 重在解题思路的训练,将内化的思维成果化,从而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通过语言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就能把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集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自我表达中,求知欲得到满足,又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满怀兴趣地继续探索新知.

课堂回放(教学连乘应用题)

彩虹小队每人每天折20个千纸鹤, 照这样算,3人4天一共折了多少个?

交流:学生列式“20 × 3 × 4”和“20 × 4 × 3”.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得对不对呢?

(学生往往出现模棱两可 、含糊不清的态度 ,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列式是否正确. 仔细分析, 主要还是学生的头脑中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只是单凭一种模糊的思维随便列式. )

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

方法1:要求3人4夭折了多少个,先求3人一天折多少个,再求3人4天一共折多少个.

方法2:要求3人4夭折了多少个,先求1人四天折多少个,再求3人4天一共折多少个.

(通过这样分析和比对,学生就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

总之,思维表现于语言,思维能从语言表达中展现出来, 所以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

2.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说数量关系并聚类分析

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把关注点集中在创设情境、搜集信息等过程中,过于强调自主探索,过于追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忽视了数学课堂上最本质的东西,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中, 学生大多数只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比较、分析、综合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些教师怕“把学生教得太死”也决口不提数量关系. 这样就造成了数量关系分析淡化,造成学习效果不佳.

课堂回放(教学减法应用题)

例:树上有12只小鸟,飞走了5只,还剩几只?

交流算式:12 - 5 = 7(只)

师:为什么用减法?

(大部分学生都想到用减法. 根据生活经验 ,他们觉得飞走了就是少了应该用减法. 这时教师应好好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这里的12只是总数,飞走的只是一部分小鸟, 剩下来的是另一部分小鸟. 把总数去掉飞走的一部分小鸟, 得到的是另一部分剩下的小鸟. 数量关系就可以写成总数 - 飞走的 = 还剩的.

(要鼓励学生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理解题意很重要 , 不能看到飞走就用减法. 可能有些老师在分析完数量关系之后就准备讲述下一题, 不妨再等一等. 让学生的思维在持续一会儿,把这一种问题聚焦到减法的一类问题上. )

师:你还能编一些类似的减法应用题吗? 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一组编出的题目多?

生1:小朋友们去植树 ,一共有45棵树苗 ,已经栽了9棵,还剩几棵?

生2:全班有42人,男生有20人,女生有多少人?

… …

编题可以让学生尝试成功带来的喜悦,又可以把课堂的愉快气氛推向高潮,从编题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的方法.

3.在多变的数量关系中,建立模型,抽出本质

应用题千变万化,换个情境,又可以变化出很多新的应用题,有的时候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 在课程标准修订中,明确了小学需要学习的两个基本数量关系:一个是物理模型中的“路程、时间和速度”关系;另一个是经济模型中的“总价、 数量和单价”关系. 这两个关系不仅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基本模型. 因此, 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的有机统一,完善数量关系. 虽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让学生重在理解不要去死记硬背, 但还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师有没有想过去聚焦一下这些数量关系呢?

篇4:乡间诗行,见与不见

“狗吠深巷中”的图景仍可见。在狗粮不缺的今日,村子里的狗从数量上来看保持着与古代相当甚至更大的规模。巷子里的狗吠声,无论是出自锁于链条之下、只在晚间无人时才被放出来遛一遛的凶猛大狗,还是出自白天满街追欢乱跑的小狗,只要稍加留意总能听得到。

“鸡鸣桑树颠”的情形已不见。“白天街巷找食、吃饱树上栖息”的放任型养鸡模式已经难得一见。“一唱天下白”的公鸡销了声音,就是母鸡也要到村外的养鸡场才能集中看到,真的是“千户无鸡鸣”了。

“汗滴禾下土”的图景仍可见。玉米苗刚刚长出来的那段时日,农人们排好次序、不留余闲地浇保墒水,就是烈日当头也照浇不误。汗珠从额头上沁出、凝聚,最终以和古代农夫同样的方式从脸颊径直滴入禾下土中。

“锄禾日当午”的情形已不见。“莠去津”“百草枯”“克无踪”“一扫光”,各种除草剂的大面积、全覆盖式地使用,让一度在田间发挥重要作用的锄头退居二线。天气相对凉爽的晨昏尚且无人挥锄除草,更不用说阳光毒辣的正午时分了。

“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图景仍可见。不必说丰年,就是粮食欠收或者所谓的青黄不接的时节用鸡豚来招待客人也是不成问题的。不必亲自动手杀鸡宰猪,若图快捷只需一个电话打过去,不久就会有饭店里的服务生把点好的酒菜送到家门口。摆上一桌上好的宴席已经与主人本人的厨艺水平关系不大。

“拄杖无时夜叩门”的情形已不见。“昼短苦夜长”的冬天夜间街面上本来就冷冷清清,就是暑气弥漫的炎炎夏日也极少有人出来纳凉。空调代替了蒲扇,晚饭刚过人们就把自己的大门关好,如果没有在电话、电脑中无法解决的紧要事,夜间是断然无人随意敲门的。

“簌簌衣巾落枣花”仍可见,“村南村北响缫车”已不见;“听取蛙声一片”仍可见,“旧时茅店社林边”已不见;“小麦覆陇黄”仍可见,“背灼炎天光”已不见;“道狭草木长”仍可见,“晨兴理荒秽”已不见,“带月荷锄归”更是不见……

“不见”最多的大概要数儿童了。“急走追黄蝶”的儿童已不见,“溪头卧剥莲蓬”的儿童已不见,“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儿童已不见,“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情形已不见,“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的情形已不见。至于“归去牛背上”“一笛一蓑衣”“歌声振林樾” “短笛无腔信口吹”“短笛横吹隔垄闻”“笛弄晚风三四声”以及“柳阴眠正着”的牧童更是难见其踪影。当然,在村口“倚杖候荆扉”等待牧童回家的“野老”也不知了去向。即使没有被送往城镇读书,电视、电脑以及各种补习班都是“捕获”儿童的“利器”。

篇5:见与不见的英文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see me or not

我就在那里

I am standing right there

不悲不喜

With no emotion

你念,或者不念我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miss me or not

情就在那里

The feeling is right there

不来不去

And it isn’t going anywhere

你爱或者不爱我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love me or not

爱就在那里

Love is right there

不增不减

It is not going to change

你跟,或者不跟我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are with me or not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My hand is in your hand

不舍不弃

And I am not going to let go

来我怀里

Let me embrace you

或者

or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Let me live in your heart

默然相爱

Silent Love

寂静喜欢

篇6:见与不见的英文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see me or not

我就在那里

I am standing right there

不悲不喜

With no emotion

你念,或者不念我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miss me or not

情就在那里

The feeling is right there

不来不去

And it isn’t going anywhere

你爱或者不爱我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love me or not

爱就在那里

Love is right there

不增不减

It is not going to change

你跟,或者不跟我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are with me or not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My hand is in your hand

不舍不弃

And I am not going to let go

来我怀里

Let me embrace you

或者

or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Let me live in your heart

默然相爱

Silent Love

寂静喜欢

篇7:见与不见心之所见

甜蜜的情景还在我脑海里回味着,那么温馨的时刻,甜蜜的感觉真实的让我怀疑坐在床头的自己才是梦境,没有你的时候都是浮生若梦。离归来的时刻越来越近,虽然只能待上两天,想起能再次见到我亲爱的小妞,工作上的心酸疲惫都不算什么了,原来一旦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充盈到一种无法言语的程度,身体所感受的苦已经不能左右自己了。

见与不见,心之所见。念与不念,镜花水月。食色性也,虚惘红尘。静观如是,尘起缘灭。

果有一天,你要离开我,我不会留你,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你说还爱我,我会告诉你,其实我一向在等你;如果有一天,我们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视你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以前爱过,并一向深爱着。

精选阅读(三):

见与不见,心之所见。念与不念,镜花水月

篇8:见与不见

关键词:士人画,诗画一律,萧疏淡泊,画外意,常理

一、“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的出处

苏轼所作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是题画诗, 开篇即言“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这两首诗苏轼原文:

论画与形似, 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 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 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 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 解寄无边春!

瘦竹如幽人, 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 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 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 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 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 寄声求妙语。

在第一首诗中, 苏轼认为欣赏者品评绘画如果只以形似为标准, 那见识低如儿童一般。就如写诗, 如果写的内容只是对现实事物的描述, 那肯定不是高明的诗人所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论画不以形似为其欣赏标准呢?“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赏画和赏诗一样, 应该看其是否清新自然。他认为王主簿的折枝花卉具有清新、自然、疏澹、精气匀和之美, 一点儿红色春花都能寄托无边的春色, 这样的画比花鸟画名家边鸾与赵昌的作品更好。第二首中, 苏轼接着用前面提出的观点对另一幅花鸟作品进行欣赏。“瘦竹如幽人, 幽花如处女”, 将画中的物赋予了人的灵性与气质。认为如果人能在绘画中做到情感表达自然巧妙, 那么美丽的春色自然会在纸笔间体现出来。进而猜想, 王主簿的折枝花卉如此格调清新、表达自然天成, 那么他一定能写出好诗。

二、“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的理论内涵

苏轼在诗中没有直接指明为什么不能“以形似”论画, 但从诗中所列事例可以看出他的理论内涵, 以下尝试概括几点:

(一) 主张萧疏淡泊

苏轼认为王主簿的折枝画“疏淡含精匀”, 因此比边鸾、赵昌高明, 这说明苏轼推崇萧疏淡泊而蕴含精 (气) 匀 (和) 的境界与格调。既然要达到淡泊宁静, 画家要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寻求清静超脱, 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对客观物象的模仿上。苏轼曾说, “与可画竹时, 见竹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 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 谁知此疑神。”“身与竹化”与《庄子.齐物论》中的“物比”同出一辙, 当主体和客体合而为一时, 作品次才具有作者之“情”, 艺术形象才尽物之真“性”。王主簿画中“一点红” (折枝春花) 或许正是作者“遗其身”而“物比”的结果, 苏轼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春意的情感。简洁的“一点红”代替万紫千红, 其境界便是萧疏淡泊。

苏轼的审美趋于“萧疏淡泊”也可以从其对诗歌与书法的议论中到例证。他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写道:“予尝论书, 以为锺, 王之迹, 萧散简远, 妙在笔画之外, ……至于诗亦然, ……独韦应物, 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 非余子所及也。”他所提出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萧散简远”、“简古”、“淡泊”。正与评王主簿画中的“疏淡含精匀”境界相一致。他不仅主张萧疏淡泊, 同时还反对过于狂放风格的作品, 他在《题王逸少帖》诗中大骂怀素、张旭那狂放不羁的草书如“书工”、“市娼”只能“欺盲聋”、“眩儿童”, 这与他的“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同出一辙。

他在书法上审美倾向和绘画方面是一致的,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 其着力点都不在“书”和“画”内容本身, 而在其所体现的境界。那是一种苏轼所推崇的“萧疏淡泊”、“清新”的高人逸士的审美境界。决不是世俗所好的“妖歌曼舞”和“抹青红”。

苏轼的好友米芾在书法方面也有同样的见解, 他在书论中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 张颠俗子变乱古法, 惊诸凡夫, 自有识者, 怀素少加平淡, 稍到天成, 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米芾所强调的“晋人格”就是苏轼所强调的钟 (繇) 、王 (羲之) 之迹所体现的“萧散简远”。及韦应物、柳宗元诗的“简古”、“淡泊”, 因为苏轼和米芾都是诗书画高手又是好友, 他们相互影响, 故此在美学理论上的观点相似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知, 在苏轼“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此语背后蕴含着苏轼的美学思想“萧疏淡泊”。

(二) 强调画外意

苏轼在题画诗还强调画外意。第一幅画中, 王主薄并没有把春天的各种物都画出来, 甚至连一株完整的花都没画, 只是画了能体现春意的“疏淡”的“一点红”。正是这高度概括与提炼的一点红花, 有了画外之意, 寄托了“无边春”。苏轼对此加以褒扬, 与他在书法评论中所说的“钟王之迹萧散简远, 妙在笔画之外”意图相一致。此外, 苏轼在《书蒲永升画后》写道:“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 其上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 使人至以手扪之, 谓有漥隆, 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版水纸争工拙与毫厘间耳。唐广明中, 处士系位使出新意。画奔湍巨浪, 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 尽水之变, 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荃、孙知微皆得其笔法……输泻跳蹙之势, 汹汹欲崩屋也。近岁成都人蒲永昇, 嗜酒放浪, 性与画会, 始作活水, 得二孙之本意, 自黄居寀兄弟、李怀衰之流, 皆不及也……遇其欲画, 不择贵贱, 顷刻而成……如董戚之流, 可谓死水, 未可与永昇同日而语”。

在这篇画论中, 苏轼对画水的三个层次画家作了界定。第一个层次“与印板纸争工拙与毫厘”, “谓有漥隆, 以为至妙”。不仅画的层次低, 世俗欣赏层次也低, 认为把水的高低皱纹画出来就“以为至妙”了。苏轼认为其品格和工匠是一样, 是没什么艺术价值的。这正是魏晋人批评的“谨毛而失貌”。

第二个层次如孙主的画。孙能把水的运动变化画出来, 能做到“随物赋形, 尽水之变”, 只是相当于谢赫“六法”论中的“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能够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和状态描写出来, 在一般人眼里已经是“号称神逸”了。其后学孙画的人, 五代以“黄家富贵”著称的黄荃等人皆能得孙笔法。能画水的气势, 但都是画出了物性、物态而已。

第三个层次如蒲永昇的画, 首先强调其人“性与画会”, 即人的性情与其画合二为一。其次, 想画时“顷刻而成”笔无凝滞, 已达到了荆浩《笔法记》中所强调的“笔随心转, 取象不惑”的程度。最为重要的是当夏日挂在墙上时。“阴风袭人, 毛发为立”这样的画正是苏轼强调的画外意, 不仅物之形态能表现出来, 而且在对物的形态表现中, 人的性格气质与画中之物合而为一。画面是视觉的美, 却能给人以视觉之外的意象感觉“毛发为立”, 这种画外的意象也只有遇到苏轼这样的“真识者”才能体会到和领略到。所以, 苏轼感叹“世之真识者亦少”。

(三) 重“意气”、轻“形似”、贬“画工”

苏轼是中国美术史上首先提出“士人画”概念的人, 他认为“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 取其意气所到”, 而画工的作品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驺秣等细节, 看上数尺就让人厌倦。很明显, 苏轼更推崇士人画所体现出的“意气”, 即意象, 气度、气质、神采, 而瞧不起画工画所表现的物形之似。即使被世人称为画圣的吴道子画, 在苏轼眼中还是没有士人画家王维的画高。他说“吴生虽妙绝, 犹以画工论。摩洁得之于象外, 有如仙翳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骏, 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在苏轼看来尽管吴道子的画在“形似”和“神采”方面已经“妙绝”但吴道子毕竟是画师画工出身定然缺少士人画儒雅气质, 再加上吴道子的画世称“吴带当风”, 追求的是风声雷动的震撼的动感美。而苏轼推崇和看重的是萧疏淡泊的静态的美。所以他看到具有士人“意气”的王维的画便“无言”。总之在苏轼那里“形似”远不如“意气”重要。同时画工的画再好即便成了“画圣”还是不如士人画品位高。值得注意的是, 轻“形似”不是不要“形似”, 是审美时“形”与“意”孰重孰轻的问题, 并不是对立的。

(四) 强调画之“常理”

苏轼所推崇的士人画中更能区别于画工画而使士人画高于画工画的就是画要合“常理”。他论画诗“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常被人误解为画若“形不似”就高人一等了。但苏轼在所有画论或诗论中都没有说“形不似”或“不求形似”就好。也没有批评“形似”有什么过错, 而只是多次强调士人画高于画工画, 他只批评画工画没有或缺少画外之“意”, 画外之“气”。其实, 苏轼论画不以形似论高低, 是因为他还有更高的要求, 就是“常理”。在他的《净因院画记》中可以进一步了解他对于画的基本观点:“余尝论画, 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 至于山石竹木, 水波云烟, 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 人皆知之, 常理之不当, 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欺世而取名者, 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所失, 止于所失, 而不能病其全, 若常理之不当, 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 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 或能曲尽其形, 而至于其理, 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与可之于竹石枯木, 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 如是而死——千变万化, 未始相袭, 而各当其处, 合乎天造, 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必有明于常理而深观之者, 然后知余言之不妄。”

在这段画记中, 苏轼反复提到“常形”、“常理”。“常形”是物象固有之外在形状, 如方圆, 大小, 长短等。象宫室器具等都是有着相对固定的形状“常形”。而象水波烟云, 山石竹木等相对于宫室器具则形状可能并不那么固定, 故曰“无常形”。苏轼认为, 凡是那些欺世盗名之徒, 都以“无常形”为借口来掩饰画的拙劣。其实即使“无常形”之物也有“常理”的存在。这“常理”就是指使物之所以为此物的内在特质或规律性存在。和《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依乎天理”的理是一个意思。

苏轼认为, “常形”如果画不好, 也只是画中某个局部或细节的问题, 并不一定会影响整个画的效果。但如果不合“常理”, 即不合乎物之存在规律, 那么整幅画就全废了。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孙过庭说写字如果“势屈理违”就不能写出好作品。他说的“理”与苏轼的“常理”也是一个意思。

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论水口的画法说:“水口之难, 难在峡中流出。有璇环直捷之势。点滴皆动, 乃为活水。……大要既有水口, 虽清溪浅濑必有源头。源头藏于数千丈之上。从石缝中隐现, 在上倘或有万丈未可知。以正吾画家胸襟, 亦天地之定理。俗子未见真山水, 画泉口, 竟有从山顶上挂下者, 古人谓之架上悬巾, 真堪绝倒。”

唐志契所说的“天地之定理”就是苏轼强调的“常理”。如果画合乎“常理”或“天地之定理”则“乃为活水”, 如果象俗子那样违背“天地之定理”则所画之泉如“架上悬巾”, 连死水都不似。

可见苏轼强调的“常理”对画家是多么重要!即使象水这样无“常形”之物也要内合常理才行。但往往有“常形”之物, 画工们“或能曲尽其形”, “而至于其理, 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不能辨“常理”的画工虽然“常形”、“曲尽”也只能是“形似”。因此, 苏轼“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还包涵着是否能辨“常理”的问题。

三、苏轼画论给我们的启示

近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受到西学东渐影响较大, 当今在造型方面各大美术院校, 无论学中国画还是西洋画的都基本上是继承徐悲鸿引进的西方传统美术教学体系。加之当代西方文化冲击日甚,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艺术精神正在渐渐消退或变质。这与中国的伟大复兴是不相协调的。一个自强、自立的民族, 必然是自信的, 同时也应该是包容的, 但无论如何不能失去自身的文化精神特质。天地万物各有“常理”, 何况国家、民族及其文化艺术!

上个世纪国画大师齐白石深刻理解苏轼画论, 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出“不似则欺世, 太似则媚俗。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从这里我们尚能看到画家对传统绘画精神的继承与发扬。由于在当代美术教育中传统经典文化理论的相对缺失, 使得许多从事艺术活动的人失去方向, 审美观念混乱。时下“论画以形似”早已不是什么个别现象了。甚至许多国展获奖作品也已无半点诗意和书香, 甚至比苏轼贬低的“画工”之画还不知恶俗几许。笔者以为其过不在画者, 而在评画者之“见与儿童邻”。因此, 今天重温苏轼的绘画美学思想, 对中国画的发展还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迩东:《苏东坡诗词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第68页。

[2]王水照:《苏轼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4年版, 第186页。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 (上) ,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95页。

[4]王水照:《苏轼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4年版, 第376页。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74页。

篇9:阮义忠:见与不见

今年,他出版了第一本随笔集,告诉人们,无论是摄影还是文字,真正的“见”来自生活本身。

怨恨土地

“小时候我读书是为了离开土地,”阮义忠非常坦白,“结果因为读了很多好书而发生了改变。”

1950年出生于台湾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人家,阮义忠的童年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的一亩菜园里劳动。“我们家的七兄弟姐妹,每个人都吃足了劳动的苦头,从小就是农夫。我厌恶这个身份,努力地想洗去这个父母加在我身上的可耻印记!”

他曾把自己埋在地瓜叶中,怨怒自己“不幸”的身世,还曾抡起锄头砍打菜园里的树木,诅咒那片贫瘠的土地—土地给他的,只是一股怨恨的情绪,沉重的包袱。为了拥有个人享受的时间,他选择逃课,结果因旷课太多勒令退学。

在外地谋职的一个叔叔把他带到别的乡镇重新就学,阮义忠开始每天早出晚归,乘火车上学。在这所偏僻的新学校里,没有人知道这唯一的外地学生是个小农夫。“为了把自己装成出身很体面的家庭,谈吐也自然要比当地孩子有‘深度’才行。在这种伪装的努力下,我必须随时去看一点书,才好有材料对同学们高谈阔论。”

歪打正着,阮义忠在初中的时候便养成了看课外书的习惯和兴趣,阅读的内容从文艺女作家的作品到世界名著再到哲学书籍。19岁高中毕业后,他进入部队服役三年,在军中开始写诗及小说。

上世纪六十年代,存在主义刚刚被引进台湾,当时阮义忠将西方现代主义理解成对传统的最大反叛。“西方存在主义的小说却让我觉得,哎呀,这样的也可以写成小说!不管现实的情况,只写内心的感受,把周遭的事物巨细无靡地写出来,诶,竟然也成为了最前卫的小说!”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只能让他臣服,但存在主义的作品却让他想小试牛刀。

“发表了三篇小说之后,第四篇我自己都念不下去!”他笑着说,“所以我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他还保存着那时写的十首诗和四篇小说的底稿,想着哪天处理掉算了,决不能被大家看到。

阮义忠称其为一场噩梦—拒绝土地,拒绝现实生活。“是摄影使我苏醒的,是相机观景窗看出去的那群人与那片土地,让我发掘到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让我把童稚时代的怨恨化为挚爱。”

挚爱摄影

退伍后,阮义忠进入《汉声》(Echo)杂志,开始拍照。

“照相机开始令我质问自己—到底,你要拍什么?拍眼前景物的哪个部分?在一群人当中,要把焦点凝聚在哪张脸孔?”他明白,这些质问的关键终究只有一个—你看到的东西对你有什么意义?

在拿相机的最初,阮义忠曾背着相机“乱晃”过很长一段时间。并非因为他对取景框内的东西无动于衷,而是他不得不直视曾被自己怨恨的生活。在此之前,他所有的文学与美术创作都未曾从生活中取材。

阮义忠把自己摄影的开始理解为自己的虚弱和没信心,只敢把相机去对准那些完全不会排斥他的人。“但我终究走对了第一步,在人性最真诚、最善良的一年中求得了庇佑。”他才发现,这些人认命地在土地上生活,从土地学到一切知识。这些人,这些土地,透过他的相机温暖了他。“有些冰封的东西开始在我心中融解,我渐渐不再觉得自己的成长过程是可耻的经验。”

阮义忠重又回到土地,重新敬畏、感激土地。但是,他也遭遇过拍不到任何照片的创作低潮。

1981年,阮义忠由杂志社的摄影编辑转型电视制作。那时他没有任何做电视的经验,拉了几位在另外一家电视公司的朋友一起做。“可是好朋友不能共事,原来的优点都变成缺点。”他笑着说并非劝各位不要与好朋友共事。“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大家都年轻气盛,不愿意让步,产生了裂痕,最后闹翻了。”剪接的不愿意剪接,写脚本的不愿意写脚本,配音的也不愿意配音。“可是呢,我这个人很硬哦,不愿意的话那就我来!”除了扛摄像机以外,他一个人身兼数职,完成了全部的导演、编辑、剪接、配乐和写脚本工作。

从事电视的那段时间,是阮义忠收入最好的阶段,相机越换越好,暗房越来越大。但是“成功”却给他带来一个巨大的陷阱:有两年时间,根本没心情拍照。“很难形容那阵子的心情,只觉得虚弱、焦虑、无奈……每当看到被贮藏在除湿箱里的相机、走入有自动灯光控制的暗房,心头就一阵绞痛。”

拍照于他而言是募集经验的过程,被面前突然出现的人事物感动,按下快门,完成创作。“我觉得我捕捉到了就是一种回报,有很充实的感觉。我们本来是陌生人,但在按快门的那一刻,我们的生命结合到一块了。”摄影不仅是他的工作和兴趣,更是一种生活。“每天走在路上,周遭的人事物对我来说都是活生生的一出戏,只要定神就能欣赏得很愉快,记录得很兴奋。”

但这种丰盛的感受在做电视时却体会不到。当他看到一件事情发生时,想到的是这会成为电视的哪个部分,时长几分钟。做电视让他变得很有目的性、很功利性。

心里空虚的时候,他用做电视赚来的钱一箱一箱地买黑胶唱片和摄影大师作品集。谁知,又为后来的自己埋下了惊喜的伏笔。

看见生活

阮义忠写道:“当极度苦闷的时候,我经常反刍着以前的摄影经验聊以自慰。”

他发现了台湾基隆市和平岛附近的八尺门,就像找到了救星—从取景框里看到的东西是温暖的。在这里,他寻回了自己与摄影、与对象之间的亲密关系,更明白一个道理:“无论环境有多困苦,会击垮我们的不是外力,而是自己。”

那段时间所听的音乐、所看的摄影作品也滋养了阮义忠的心灵。为了读懂世界摄影大师的生平和理念,他不得不请太太袁瑶瑶为自己做翻译。睡觉之前太太帮他读一段,他就用录音机录下来,再重新整理。“就在我要进行整理的时候,想到,与其这样抄下来,不如消化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写成简介,让更多人分享。”《当代摄影大师》和《当代摄影新锐》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就的。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两本书竟然成为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我原来对文学的兴趣、对摄影的理解加上磨练出来的一股文气写成的,现在看起来依旧很佩服,好像不是我写的,而是另外一个人写的。那是身心灵完全的拥抱,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1992年,阮义忠创办了中英文对照的《摄影家》杂志,依旧是太太袁瑶瑶帮忙翻译。阮义忠夫妇由此周游列国邀稿采访,摄影让他们的生活充实而丰盈,也让他们开阔心胸和眼界,交到了更多朋友。

这些人生经验,都被他写进了新書《想见 看见 听见》之中。这么多年写写停停,他乐呵呵地发现自己不仅是个拍照的,也不只是写摄影理论,好像还是个散文家。“写文章像是怀孕,需要时间锻炼,文章才有气。”如今看来,那些文章给他过去拍的照片留下了最准确的资料。三十年的人生观,沉浮变幻,回头再看写过的文章和拍过的照片,体会更多。

篇10:淮南婚纱摄影-见与不见读后感

淮南婚纱摄影-见与不见读后感

《见与不见》--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如此恬静、如此清澈的感情,让我们这些混迹在红尘世俗的凡人感动不已。 很难想象这首诗是出自一位六世**之手,不过转念一想,也许正是因为大师拥有恬静的心灵、清澈的灵魂,所以写出了藏在你我心底的那份感动吧。 当我们在红尘中经历着分分合合,心灵疲惫不堪时,不妨尝试闭上眼睛,放松身心,感受下天地,感受下自己的存在,找回那份永远纯净的心境吧~ 淮南婚纱摄影真心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携手到老~ 发表下您的观点,参与评论,有机会获得淮南上花轿婚纱摄影提供的精美礼品。

篇11:见与不见

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著名大学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和其办学理念与使命的阐述,提出中国当代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怎样改变现今中国教育模式与理念提出的自我见解。

关键词:大学 教育 真理 自由 使命 文化

1.大学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人类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实质上是人类文化,思想的积累,继承,发扬和创新的过程。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在不断探索自然规律,认识宇宙万物。在西方,最早的大学雏形,我个人认为是源于古希腊时期,公元前400——300年是希腊文明最鼎盛的时期,希腊人在埃及建立亚历山大图书馆,同时在雅典兴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学堂—雅典学院,该学院的主要授课老师由于当时最有思想的一些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给希腊文明创造辉煌的成就,开创了古典主义哲学的先锋。一直影响欧洲整个中世纪和现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中国同一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也兴办了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此时正是诸子百家争

鸣的时代,思想开放,各家畅所欲言。孟子荀子曾经就是“稷下学宫”的主导。其实,中国更早还可追溯到中国第一位教育家“孔子”,不过当时没有多大的规模,只是在家里或杏庭授课。雅典学院和稷下学宫的出现为中国,希腊及世界文明的传播和发扬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标志人类办学授课的开始!

而后,欧洲中世纪时期,为了宣扬教会与神学理念,与现在大学体制相近的“大学”得以诞生,当时的学生很少,教师讲的基本上宗教和神学。所以,后起的欧美著名大学大多与神学和宗教有关,1167年牛津大学诞生,而后由于学生捍卫自由于真知与当地政府起冲突,部分学生转到剑桥,剑桥大学诞生,此时法国巴黎大学也开始创办。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美国人为了让本民族能够不再英国“本土”学习也能享受同样地条件和资源,美国最早的一所大学,哈佛大学诞生,而后由哈佛的毕业生创办耶鲁大学......世界著名大学相继诞生。

2.世界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使命

欧美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基本上概括为寻求真理,光明,捍卫自由。如耶鲁大学提出他的基本使命是,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文化。加州理工学

院的使命“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些大学无一不是在追求真知,光明和传播思想,这才是大学的精髓.3.何谓大学?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学之,明理之,慎思之,笃行之。。。也就是说大学作为一个传授知识和真理的地方,一定要让学生做到博览群书,明晓事理,谨慎思考,亲身实践去探寻真理,追求光明和爱,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应当树立良好的德行,要礼仪天下,亲民,爱民,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并不在于大学校园环静多优美,而是看是否有大师。读大学,并不是读大众,也不是读大楼,而是读大师,同时还要有大爱。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践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

4.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现状?

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对教育倾注无限热情的大师,学者,但中国大学教育为何依旧是混乱不堪,在我看来,中国当代大学教育有几个严重弊端!

 老师非专业化,学校制度不合理

现在的大学老师已经很难像民国或70、80年代那些老师,他们做学问很不严谨,自我底子很薄,并不专业,且教授课程根本就是照本宣科,更有甚者不来或叫研究生来上课,自己忙于各种项目或评职称,发表论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老师,怎能担当起培养祖国新一代的历史使命,同时学校制度不合理,逼老师搞项目,拿课题,发表论文,有限制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自由,很多有志之士都因此而埋没,学术和行政挂钩,毫无自由,难于孕育出新的思想和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 受社会的负面影响

大学本应该像西方著名大学一样,与社会,国家,行政完全独立开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完全自由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但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根本就无法独立,学生忙于毕业以后的出路,难于精心学习。老师忙于行政和商业,已无心教学。同时社会的物质化,商业化对学校的影响最大。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不是市场贸易和升官发财的地方。

 学生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们高中拼命读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考取大学,往脸上贴金,以后的目标是什么?根本就不清楚,也没想过,也不愿去想。大学是学生自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阶段,而这个时候我们却很迷茫,大学有很多时间,但我们却不知所措,拼命的玩游戏,看电影,玩物尚志,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意义何在?

 学生思想匮乏,精神空虚

当代大学生有多少人有自由的思想见解,有多少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多少人能做到饱读诗书,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品读经典?《四书五经》,《西方哲学史》,《老子》,《周易》,《史记》有多少人翻过?当代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急功近利。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丧失诚信理念,更别谈人格完善,这就是我们新一代接班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整天行尸走肉,庸庸碌碌,碌碌无为。

 当代大学生缺乏终极关怀和历史使命感

爱因斯坦有言:“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们必须尽

力的以同样地分量来报答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而我们呢?我们现在只为自己,为房子,为车子,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和社会的命运联系起来?我们总是问国家能为我做什么?而不问我能为国家是什么?谁还能说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谁还能喊出,为中华之崛起,为社会谋福利,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没有了终极关怀和历史使命感,我们没有信念。

5.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之我见

针对中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弊端,我个人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 倡导精英教育

大学教育无疑是精英教育,回首过去,五四运动时期,那时的大学生才是实至名归,有饱满的思想,有独立的人格,终极关怀和历史使命感,这些精英才是国家的栋梁,名族的希望,世界著名大学无一不是精英角逐的地方。兵不在多而在精,只有那些有思想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开辟出一条通天大道,大家在一起奋斗,共同进步,社会才会向前发展。所以,应

扎实做好深化教育改革,倡导精英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 完善和更改教育体制

大学是探求真知,开创文明,提升思想的地方。应当像其他世界著名大学一样,讲学术与行政,社会和国家完全独立,给以一个自由的环境,同时效仿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将学术与教学“真正”结合起来。

 加强人文教育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教授专业知识。应当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努力切实做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思想开放,兼容并包。让学生更多的思考宇宙,思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努力探寻真理,丰富学生思想,健全学生人格。大学可以多开一些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这对学生的人生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上一篇:上集镇大坪村依法行政工作简介下一篇:煤矿开采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