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相见》

2024-05-09

《看不见的相见》(精选九篇)

《看不见的相见》 篇1

和传统的视频广告相比,微电影广告将品牌巧妙地植入剧情中,在情节的自然推进中穿插品牌或产品,使其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其不同于传统广告喊口号式的硬性宣传,而是使品牌形象融入微电影广告内容,表现得更加隐晦含蓄,受众会因接收到剧情而感知植入的品牌。除此之外,微电影广告的时长相较于传统广告偏长,制作上也更加精美,有利于加深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度。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为微电影广告的传播营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广告商可以借助新媒体来分析受众类型,实现准确的受众定位、精准的广告投放。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不仅在投放方式上大大贴合受众,还能与受众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反馈,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提供良好的环境。微电影广告可分为两种,一是宣传产品,主要强调商品的性能和优点,如《宽容世界》就是为东风日产某车型作的宣传;二是宣传品牌形象,这类不会直接出现具体的商品,而是想要通过故事传递品牌的价值。

微电影广告《看不见的相见》广告方为中国移动和包,于2015年9月22日正式上线,12月20日,获得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光年奖“最佳广告价值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本文以《看不见的相见》为例,试图探讨微电影广告的营销策略。

一、微电影广告《看不见的相见》

(一)文本分析

《看不见的相见》以“梦想”为主题,主要讲述了一个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与父亲之间冲突又和解的故事。该微电影广告以梦想和亲情为主题,儿子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父亲想要阻止儿子“不务正业”,矛盾贯穿始终,最终亲情血浓于水,感人至深,引发受众的共鸣。

同时,该微电影广告还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设置悬念,一开始儿子准备上舞台参加唱歌比赛,由一把破吉他设计冲突悬念。故事情节高潮迭起,儿子生活拮据,借住朋友家,偶然发现是父亲一直偷偷给朋友钱帮助自己。最终儿子参加唱歌比赛一举成名,父亲成为观众欣慰地看儿子的比赛。

故事的主角——产品“和包”成为父子传递感情的载体,儿子想给父亲打电话,父亲想为儿子买吉他,都适时适当地出现了商品的标识,传递“血浓于水”的情感,使广告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记忆点,引起受众的共鸣。

(二)营销分析

《看不见的相见》采取活动营销的方式,在线开展票选草根演员的活动,2015年7月底至8月21日进行筹备工作,吸引了将近10万网友访问和包招募网站并参与其中,既带动了大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带动了话题讨论,又选拔了参演人员。通过新闻、论坛、微博、微信等宣传渠道,曝光量超过1.6亿,官微粉丝量增长50%以上。中国移动和包官方微博发起微博话题“和包微电影幸福招募”,5日内,互动量达40.8万人次,阅读量41.3万人次。除此之外,其内容由真实事件改编,更加贴近受众的真实情感,一击即中受众的内心,引起受众共鸣。

在营销平台的选择上,选择微博作为活动营销的主要阵地,主要是考虑到微博用户量庞大,微博用户和产品用户存在一定的交叉,在微博上进行营销活动更能引起关注,能够很好地与受众进行沟通互动,方便调整营销方案,且微电影的内容和时长契合微博的传播优势,更能拓宽传播范围。

(三)宣传分析

《看不见的相见》举办线下活动进行预热宣传,2015年9月24日,举行首映礼暨和包品牌卡通吉祥物发布会,同时,举办首映礼,并邀请互动粉丝参加首映礼。

线上宣传则借助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进行。提前一个月在微博、视频网站发布微电影广告预告片进行预热,借助微博文字、图片、视频结合的形式,以吸引潜在用户并努力将之转化为精准用户,提高话题热度和粉丝黏合度,广告方的官方微博每日发布相关讨论话题与粉丝进行交流互动,累计2.6万次讨论,还发起活动邀请粉丝参加首映礼。

《看不见的相见》在渠道选择上,选择优酷网作为合作方联合推广,依托优酷平台,在推广时将其放在醒目位置,向用户精准推送,提高了点击率与关注度。

二、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

(一)作品为王:抓住情感

微电影广告需要立足于优质内容,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微电影广告也可以被看做是对情感因素的一种消费,这种消费是附属于微电影广告中所想要营销的商品身上的,情感的消费增加了物质消费的可能性。在作品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取和受众生活情感息息相关的故事,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将这一情感与产品或品牌相结合,使受众对品牌或产品有独一无二的记忆点,带动消费的产生。

如天籁公爵的微电影广告《宽容世界》的内容基于创业故事,立足于真情实感,讲述了一对兄弟创业过程中反目成仇又重归于好的故事,故事在兄弟二人重归于好部分达到了升华,所有的情感矛盾在这一刻化为乌有,使受众有了记忆深刻的情节点,反过来也会推及自身,由故事情节想到现实中的人和事,触动受众的心灵,延伸独特的情感到产品或品牌之上。

(二)重点突围:整合营销

微电影广告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开展互动营销,积极与受众交流沟通,让受众参与到产品的策划、生产、推广等活动环节中,使产品或服务更容易被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从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取得营销的成功。例如,微电影广告《因情圆缺2:代理相亲》,当红演艺明星组合阵容出演爱情故事,重视新媒体的营销,利用明星的粉丝效应开展互动活动,引发讨论,收获了超过3000万的播放量。

通过策划线上线下活动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利用活动营销,举办现场活动,如微电影的首映式或是主创见面等。天创时尚的微电影广告《爱的定制》采取了活动营销的方式,策划寻找最佳女主角的活动,联合线上线下全面展开。邀请作家与影评人讨论该广告,开展快闪活动,同时大荧幕滚动播放微电影广告。这种线下活动的方式更容易收集潜在用户信息,与线上营销配合,合力吸引用户群体。

借助情感营销。企业利用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环节,把消费者的个人情感需求和差异当成企业品牌营销策划的核心,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将微电影广告的内容涉入情感,以作品为王,通过情感的共鸣使受众潜移默化地了解品牌,进而接受品牌所传递的理念。

(三)整合传播:提升影响

微电影广告整合传播,借助微博、微信、传统网站、传统媒体等扩大宣传力,使推广方式多元化。微博传播更加契合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方式,其除了发布宣传信息,还可以选择发起话题讨论,随时随地与粉丝交流互动,发起抽奖活动,邀请知名人士参加炒热话题。

同时,还应借助视频网站进行合力宣传。微电影最终以视频形式呈现,选择一个合适的播放合作平台至关重要。《看不见的相见》与优酷网合作合力推广,《因情圆缺2:代理相亲》则与腾讯视频合作,不同的视频网站定位的受众略有不同,因而广告商可以联合多家网站,扩大传播范围。

三、结语

在微电影广告的营销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内容上,微电影广告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微电影广告只注重广告形式,而忽略了内核,突兀地将产品或品牌放置于不合适的场景之中,不仅不能吸引受众,还会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损害品牌的形象。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色情暴力的内容,打擦边球对于整个品牌的形象来说百害而无一利,短时间内看是提升了关注度,但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品牌的维护。对于内容制作者来说,应该提升作品的水平,注重产品的品牌塑造。

其次,微电影广告营销过程中容易出现为了博关注作出出位的举动。这种行为很有可能会损害品牌的形象,降低传播的有效度,这就要求从业者加强自身的修养,牢记自己“把关人”的身份。

最后,行业发展不规范。互联网是微电影投放的最主要平台,微电影广告没有严格的审查,容易出现某些色情暴力的内容,所以,要积极引导微电影广告健康发展,严惩不正当行为。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由于契合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迅速发展。本文从文本、营销、宣传方面分析微电影广告《看不见的相见》的营销手段,以点带面,分析微电影广告的营销特色,即文本内容上,贴近真情实感;营销手段上,整合多种方式全面突围;宣传方式上,多种渠道全面发力。同时,分析营销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营销,《看不见的相见》

参考文献

[1]康初莹.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发展探讨[J].新闻界,2012(15):45-49.

[2]张可烨.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广告营销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6):9-13.

[3]郑小君.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

看不见的美丽 篇2

高二上的哲学课常常被我们这帮人用来"修身养性"。教我们哲学的是个老教师,大概教完我们这一届就该退休了,可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都说歇歇吧,可他不。为了使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听课,他经常会杜撰出一些例如"我和刘晓庆的爱情"之类的故事来刺激我们的神经,然后牵强附会地扯出一条哲学原理---联系是普遍的。嘿!这堂课我没睡,听老头子说梦话,挺有意思!

可有个人睡了!

老头子正唾沫横飞地讲在兴头上,突然大吼一声:"张默!"一瞬间,几十双眼睛转向一个位置,比"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还要准确灵敏---张默正伏案而睡。"张默!"老头子走下了讲台,张默终于意识到了什么,突然抬起头。这么一抬,全班爆笑不止。他额前的一撮头发变成了鸡窝状,左半边脸压成了"中国地图"。

"张默啊!你是个好学生啊!上课怎么能睡觉呢?"张默噌的站起来,他生得白净,个子也有一百七十几公分,如果你眼神稍差一点,他或许也会成为你字典里"帅哥"这个词的一个实例。

"张默啊!我刚才讲了什么?听到了吗?"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老师都对"好学生"最有耐心。

"没有。"他真的很酷,敢这样直白。

"那你怎么能睡觉?"老教师由"安抚"转为"逼供"。

"你讲的那些东西,根本和哲学这个主题没有什么关系嘛!我今天中午去打球,太累了,又听不到什么东西,所以就睡了。"他一字一句,不慌不忙,振振有辞。

我有点动摇了对张默的看法,他好像也不是那种为了分数要死要活的"好学生"嘛,他上课会迟到,也不记什么笔记,通常不听物理课,还和我一样不高兴去做早操。我们经常在图书馆文学书专架遇见,有一回我们讲起了张爱玲和王安忆!

他不简单---我这么认为。

我清晰地记得,夏岛调位子坐到我旁边的那个晚上,我们做了"打点记时器"的实验。那是个温暖的秋夜,老师让我们带回最满意的一条纸带,将计算结果连同实验报告册一起上交。可她和我坐还不到一个小时,就把我的纸带当作垃圾扔了。口舌之战自是无法避免,没想到的是最终竟演变成一场全班半数以上的人参与的关于"公德意识"的论战。

我说:"你总不能当这个世界是为你一个人而存在的。你要尊重别人,动别人的东西之前起码要问一声吧!"她却说:"你说得对。你知道除了自己还有别人存在,那么你就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啊!你不保护好自己的纸带,丢在地上,谁知道那是不是一张你不要的废纸呢?"我们争得面红耳赤,全班为之沸腾---用"沸腾"这个词绝不夸张。

这时候,一个男生跑过来,喊着:"休战!休战!这才是你的纸带!我刚才没做好实验,我那破纸带也算不出答案,就拿你的纸带先去算了一下,那地上的是我随手丢的。别吵了!都是我的错。两位小姐,给我个面子。""哈哈哈!"全班狂笑,我简直肺都快气炸了。夏岛"扑哧"一声也笑起来,我气愤地对她说:"你还笑。我们被他涮了!"她拍着我的肩,笑得更厉害,我竟也不知怎么了,笑神经受到了刺激,以我独特的方式大笑起来。

那个温暖的夜让两个女生热得大汗淋漓,意犹未竟的我们一路飚车回家。

高二开始,全班被一种叫做郁闷的气息笼罩着。"郁闷"这个词比"睡觉"、"吃饭"、"作业"更高频率地挂在我们嘴边。后来有一句广告词:"今天你洗头了吗?"我们稍做改动,成了见面的问候语---"今天你郁闷了吗?"后来上了大学,发现寝室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胞们都习惯用"郁闷"这个词。原来全国的高中生都在郁闷、郁闷、郁闷。在科尔沁大草原骑着马郁闷,在海南岛吸着新鲜的椰汁郁闷,在无锡啃着香嫩的排骨郁闷,在上海"巴黎春天"对着时装郁闷……"不在郁闷中爆发,就在郁闷中灭亡。"一大群男生喊道:"我们要爆发了!"

而我和夏岛喜欢在郁闷的时候走路,学校的两幢教学楼之间有天桥连着,我们就从一楼打着圈走到楼顶,然后坐在楼顶的边上,双腿在风中随意地荡着。那时总是很喜欢唱歌,唱《我站在全世界的屋顶》,暂且抛弃所有的东西---其实无非也就是分数、考大学之类的。她的声音和我的声音常常此起彼伏,唱着共同的旋律。我觉得真好,那种很默契的感觉。

高二时,张默成了我的徒弟。我收张默为徒,完全是为了教他作文。可是后来,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在互换角色,我没有什么"大作"出笼,可他好像编儿歌一样写了巨多的诗。我用一种近乎"瞻仰"的情绪阅读他那些晦涩的诗句,接着再说些连自己也不懂的话给他,以确认我的师父身份。后来他越来越夸张,上物理课也写,上英语课也写,一下课就把几张纸笑嘻嘻地塞给我。我最怕看他这些东西,简直比数学考试还令我痛苦。

但为了不辜负他的诗,我把他的一首诗和我的几句"文不对诗"的评论放在了班报的头版。

他的诗是这样的:

捉迷藏

你请求我/陪你玩一次游戏/我虽然不情愿/但仍答应了你

我悄悄地回过头/看着捉迷藏的你/你匆忙的身影/在屋里奔来奔去

为了这一次游戏/你耗费了大量精力/我不想找你/可你却让我作弊

我虽然好像在找你/可实际上却是你在找我/因为和你玩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我的评论是这样的:

我们渐渐成了生活的被动接受者。"捉迷藏",捉人者捉的竟是自己,表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变,人们变得空虚孤独,精神处于迷失当中……

我不知道我们的老班老关看到这份班报的稿样时会是多么的惊讶,他一定在心里嘀咕:这两个人在搞什么?而他又是多么无奈地将它送进影印室,就更不得而知了。他或许想和我还有张默说:"出去别说我是你们语文老师。"

老关是我们的老班,也是语文老师。老关其实不老,只是打扮得太传统,整天西装革履的。"老"还有老大的意思,老关应该为此自豪,这个称谓证明同学们还是爱他的。

时至高三,教室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就是那个硕大的高考倒计时牌。

还有三百多天的时候,班上开始流行看安妮宝贝的《瞬间空白》。那是一本我在高二时买的书,一读竟立刻爱不释手,还在同学中找到了不少同道。我常常想:我们在十七八岁读那么多隐晦的文字,并且喜欢,绝对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上也有一块与它相似的阴暗的角落。

这种书张默是不看的,他常趴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桌子上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一天他跟我讲他的一个科幻小说的构思,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我不停地点头,其实压根儿也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

安妮宝贝的书转了一圈,回到我的手上,已经破烂得一页页都散落下来。我用一种很奇怪的动作翻着"书",然后将一张张书页撕成碎片。我们的生活里没有爱情,没有英俊深沉的林,没有光脚穿球鞋的漂亮女孩,没有酒、咖啡、香烟,没有网络,所以让它们通通见鬼去吧!

离高考还有两百天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们的生活里有阳光,有雨露,有父母的关心,有好吃的,有好喝的,有试卷,还有成绩排行榜。

"如果我有一条围巾,我就会把她围在脖子上;如果我有一朵花,我可以把它摘下来,带走。可是,你不能把星星摘下来。"

"我不能摘星星,但我能把它们存入银行。"

"那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可以把星星的数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锁在抽屉里。"

"就这样吗?"

"这样就够了。"

这是《小王子》里小王子来到第四个星球和一个商人的一番对话。在高考倒计时牌翻到100天那一页时,我们的做法差不多跟那个商人一样荒唐。

那天下了中雨,空气中夹杂着暧昧的潮湿,每个人都闷得慌。上午最后两节是数学。数学老师是最有说服力的,他曾教出无数高分考生的历史传奇一样在学校里流传。离高考还有100天的我们已经快成了盲目的信徒,只要你穿上一袭黑袍,或是裹上袈裟,我们就可以虔诚地为你唱颂歌,朝你膜拜。

第一节数学课下课铃响的时候,老师并没有立即宣布下课,他不说话,我们绝不敢有什么动静。他沉默了一会儿,举起左手的食指在空中点了两下,开了口:"校门口的阳光教辅书店,今天会到一批材料。"这句话让人想到警匪片里,两个黑社会团伙在码头进行交易,卖方对买方说:"今天会到一批货。"我们都笑起来,但笑声在五秒钟之内消失,因为数学老师的脸色已经变得严肃起来。"那份材料叫'特快专递',都是今年最新的各地高考模拟试题,很有指导意义。"他顿了顿,接着说,"快点去买,不然就没有了。每本六块。下课吧!"我们长吁一口气。"最好,今天就去买!"数学老师提高了声音,又追了一句。

第四节课快下课的时候,大家就做好了冲向阳光教辅书店的准备,你很难想像五六十个人围攻一个小书店的声势有多么浩大。老板喜滋滋地看着我们的一字长蛇阵。每个拿到书的人,都像去领工资一样急迫地奔到收银台付款。大家拿着那本资料像拿到了今年的高考试卷一样欣喜若狂。最后还发生了一场争吵,两个男生为了最后一本薄薄的资料几乎大打出手。

如果我有一本烹饪大全,我可以做上一桌好菜;如果我有一本《爱的教育》,我可以学会爱,付出爱;我要一本数学题有什么用?

可以使你的考分越来越高---又有什么用?

可以考上好大学---又有什么用?

可以找到赚钱多的工作---又有什么用?

可以让你衣食无忧,享受人生。

哦。我懂了。数学题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只不过会把我们送进银行的保险柜里,让我们安安稳稳地过完剩下的大半辈子。

"就这样吗?"

"这样就够了。"

是,这样就够了!这样就够了?这样就够了。这样就够了……

无数的日子都在指尖上滑过,高中只剩下30天的时候,人总是特别容易有感慨,就算对着墙壁上的那只钟,都会生出些莫名其妙的感情来,即便它已经寂寞地挂在那里三年,三年来我们从未在意过它,除了在盼望下课时瞥上几眼。

初夏的校园总是很抒情,护校河的水欢乐地向前跑,堤上的柳枝以最茂盛的姿态去迎接水中的另一个自己,绿茵茵的操场上有一二年级学弟奔跑的身影,校园广播里的故事虽然夸张但也会让人感动……

一个星期六的晚自习,老关没有来,我们逃跑了,来到教学楼后面的运动场。我记得那天晚上没有多少星星,运动场黑暗而宽广,站在红色的塑胶跑道上让人有奔跑的欲望。夏日的风吹拂我们的每一寸肌肤,有透彻心肺的凉爽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我、张默、夏岛并排坐在看台的最高一层,我们望着远方黑黝黝的山,说了很多掏心掏肺的话。说我们尚存的但已经知道只能是理想的理想,说我们欢乐的但有太多遗憾的过去,说我们曾经一直迷惑并且到现在依然没有答案的疑问,说为我们操着心比我们更紧张的父母……我和夏岛都流了泪。那个夜晚究竟说了多少我已经忘记了。我记得的是那晚的风,那晚的天空,那晚我们的奇怪冲动的脸孔。

一上大学,高中同学们都武装起来,行头变了,手里总是捏着一只手机,发、发、发、发短信。我敢断定:21世纪初期大学生的短信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载入史册。一到放长假,总要搞几个聚会什么的,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聊聊侃侃,大家好像并不陌生,更没有疏远。再拽上老关,简直好像回到了从前。女生仍是潇洒的潇洒,腼腆的腼腆。男生却不一样了,喝起了酒,抽起了烟。

而对于大学里的第一个春天,我则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向往。因为以往的春天会让我感到很苦恼,因为"春眠不觉晓",课上总是犯困。现在,我虽然仍被什么积分、微分搞得头大,依然看不懂扭得夸张的供求曲线,还背着诸如remember to do和re-member doing的区别,但我可以在充满阳光的阳台晒两床被子,泡上一杯咖啡,放上一张CD,不管什么音乐……或许还可能收到张默的短信,相互交流一下大学生活,虽然这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有一次,我坐在床上翻几米的《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如果世界没有天空,我要对着什么发呆?"无事时发给张默,他竟迅速回复了:"如果世界只剩下天空,思念的天空在哪里?"这并不是一个最巧妙的回答,但却像一道刺目的光芒射入我的眼睛,疼痛却温暖。这个男孩显然觉得一个人发呆的时候一定是在思念,思念一些人一些事。这是多么温情的想法呀!

深夜在网上爬行,总见QQ上惟一亮着的就是他。我们不太说话,只在临下时互道一声晚安。他喜欢到一些冷僻的文学网站发帖子,和素不相识的人对恃,争论各自的哲学思想。

在一个树叶摇碎阳光的初夏早晨,我去张默学校看他,我们说好在图书馆门口见。我提前半个小时到达,远远看见一个修长的身影,身边还有一个只到他肩头的女孩,一样的清秀,简单的短袖T恤、牛仔裤,一根辫子束在脑后,算不上漂亮,但眼睛很澄澈。

我走过去。张默仍是笑,但有些害羞,红着脸。女孩倒是很大方,拉我的手:"我知道你就是张默的师父!我叫刘潇。"她沉默了几秒钟,又补充道,"挺大众的名字。"她或许听张默说过我对文字的敏感。我笑起来:"这天底下,有太多人叫刘潇了,叫张默的也不计其数啊!但是你们却是惟一的。"

那个早晨,空气中荡漾着一种平静的快乐。我们一直在说诗,说哲学,说那些过往的生活。临走的时候,我送他《小王子》。

《看不见的相见》 篇3

这句话出自雨果得知圆明园被毁后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它表达了一个19世纪的西方人对古代中国的认识,一个被幻想、虚构的国度,未必真实,也不必真实。而园林,正是这种幻想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包容着一种无限意指的可能性。

对一个文人来说,园林是绝对个人的体验。在儒家“礼乐复合”的核心精神中,“乐”作用于“修内(圣)”的个人心性养成,园林是实现“成于乐”的理性栖居之所。一件个人的事,变成一门学术专业来理论,似乎是现代兴起的事,而王澍却在其新作“瓦山”的撰文中指出,“论园林的文字不可谓不多,但谈的多是解释某种知识,对如何做好一个园子,基本没有帮助”。“解释”和“分析”代表了现今园林研究和实践的两个主要倾向,前者试图用逻辑的文字解释清古人“天人相与”的精神旨意,后者试图以西方现代建筑学的逻辑法则分析出园林的空间秩序;前者视园林为博物馆的文化展品,后者则视其为披着古典外衣的现代品,于是前者或导致所指的符号化,成为“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后者或导致能指的符号化,成为“空间叙事的知识陈述”。当然,前者瞧不起后者的理性无情,后者也看不起前者的自我陶醉,而无论哪种解释行为,在米歇尔·福柯看来,都以话语的方式潜藏一种“知识—权力”的控制行为。于是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转变:一种放“空”大脑、训练身心的体验,变成一件取消身体的脑力作业。

这种转变通常被看作“诗性思维”到“逻辑思维”,主客无分到二元对立,这或许可视作“幻想”和“理想”艺术的两种思维范式。相信此时“解释”者将反驳道,“诗性思维”恰恰是他们要提倡的,即生命体悟,情感兴发,是与逻辑相对的感性经验(“相对”已暗示了二元化)。这跟神秘的“场所精神”一样让人困惑,一个大脑如何分离出另一种思维?“幻想”具有正当性吗?其暗示出一个长期以来的误解,即将“理性”等同“逻辑”,将“感性”等同“非理性”或“非逻辑”。福柯就曾对“理性”进行系谱学追溯,得到的结论是,“理性”源于“偶然”。再比如抽象绘画,其内容非理性,不合逻辑,但语言本身已经外显了意识的理性,毋宁说是理性的“无逻辑”,理性的“非理性”(这已提示出索绪尔所谓所指与能指间的任意性),我将这种含混了感性与逻辑界限的“理性”视作“诗性思维”,它意指着一种根本的可能:最抽象的也可能是最具体的,最“幻想”的也许是最“真实”的。

不能言说的“园林”

园林起源于“古代原始思维影响下的自然山川和图腾崇拜”,其早期原型为古人以祭祀的形式与“天”对话的场所。“天”被认为是一切宇宙现象之源,可视作与“道”“大一”“太极”等类似的神秘的存在。这令人想到日本文化中的“结界”,它引于佛教用语(实际出自阴阳家),是人内心空间的隐喻。罗兰·巴特曾这样描述过,“万物以感觉生;肉体、物体、情绪,为自我构成了一个最初的空间”,“结界”以某种有形的形式象征出这个不存在的神秘的空间,相反于封闭、围合,“结界”旨在被分裂的空间间的交流,暗示了“我”与“天地”的对话。当这个裂缝以某种“场地”的形式显现时,就相当于“园林”的存在(未必以园林形式)。园林是古人隐居社会的“结界”。

“中隐”的思想萌发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六朝时期朝廷建造园林招隐士下山”,使园林作为理想的“中隐”环境,成为儒家“中隐”观的社会实现。“中隐”体现为“园居”,《孟子》中记载了古人对“居”的阐释: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这与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对“筑造”的思考类似,他认为“筑造”不仅是物质手段,其本身就是“栖居”的“让显现”,而“栖居”的本质是“人的存在”。这个题目似乎就说明了一切,“居”被放在“筑”和“思”之间,就如隐居于世的“园林”。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园林具有“(人)存在”的本体意义。

于是,一个现象引起人的注意,中国古人讲“天”“道”等神秘的存在,甚少直接阐释,多隽语寓言、问答琐事,看似无联系的只言片语,西方古代的神话和经籍或许有类似之处,而“存在”却以西方跨时代的哲学理论身份,掀起了从存在主义到解释学的热烈讨论,想要把“神秘主义”解释得不神秘。相对于神秘的“天”“道”,园林的具体书籍实在不多,《园冶》看似不相关联的奇特分类描述在现代人看来就如同流水账般,不能满足他们对“本质”的诉求,言论似乎分于神秘与琐事两极。而“存在”则迅速被诺伯格·舒尔茨转化为“场所”的“时代精神”,成为当代建筑理论的主题之一,至于“策略”,向来与“时代精神”捆绑销售。

这让人想起T·J·克拉克对两幅画的观察。这位赫赫有名的大艺术史学家花了半年的时间每天观察普桑的两幅画作,《临近》和《画有被蛇咬死的男人的风景》,并将他以各种角度、历史引发的思考、困惑、质疑的过程记录下来。我们知道克拉克是一个(带有批判意识的)艺术社会学家,而他用半年思考得出的结论却是:无论用多少语言,多少理论和抒情,多少学者的眼光和研究的功底分析,都无法完全洞悉画中最吸引人、最神秘的核心。他进而指出,人们通常把作品当作理论(某种意识形态)的例证,而他看到的这两幅画作是如此的真实,这种图像语言用文字语言根本无法解读。

这意味着,一个将文本作为“例证”填空的理论,实际已经将文本吞没。这些先在的“知识(权力)”,将“园林”吞没,将“建筑”吞没,将“城市”吞没,无论它宣称理性,还是感性。因此,这半年的写作被克拉克视为“艺术写作的一次试验”,它以作品而不是理论、风格流派作为写作的中心。在开始时,结果未知,而这次结果显示,逻辑文字言语的写作最终“试验”失败。此时,当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用文字言语穷尽对象(如图画、建筑、书法、乐舞等)语言时,就意味着我们与“言语”间产生了一道裂缝,分裂为某个“我”和被固有知识浸染的“我”,即“无我”与“自我”,前一个“我”对后一个“我”产生了某种抵抗,形成自我的批判,这道裂缝就是“最初的空间”的“结界”。它制造距离与陌生感,宗白华先生曾以“空灵”二字来形容,这个“独立的自足”的“小宇宙”暗示着一种语言自律性的可能。因此在当代,作为园林旨意的“乐”启示着一种对中心主义的“消解”,对“自我”的消解,对“言语”的消解,对“知识”的消解。在这个无法不被卷入受控于集权意志的言语“内容”的世界,园林,就如马列维奇的“白色方块”般,成为个人内心“中隐”的一方净土。

当对象语言恰是文字语言时,就形成文字指向自身的批判,而这一批判早在从先秦时期名家的“名”“实”之辩到魏晋时期的“辩名析理”中就被实践。而在西方直到20世纪才以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和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转向”的形式发生,后者直接宣判了哲学的死亡(中国哲学也注定向美学发展)。这一“死亡”直指与其对立的存在主义,在分析哲学看来,“存在”是哲学根本不能谈的问题(这意味着“场所”也是无法谈的)。尽管海德格尔已经极力地想要用“言语”把这种超乎言语的神秘领域“解释”清楚,对此维式讲道,“神秘的不是事物是怎样的,而是他是这样的”,而“对神秘的事物,应该保持沉默”。这一不可解释性似乎已被海德格尔自己道出,“在语言的根本话语中,它所真正要道说的东西很容易为了那些浅显的意思而落入被遗忘状态之中。”

中国古人在“名实之辩”中就已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这一发现被名家的反对者道家继承,老子言“道”“可名”却“非常名”,“道”无名,因此不可言说,它本身只是一个符号。然而,“无名”是相对“有名”提出的,而这一命题在佛家中被发展彻底。佛家将一切“名”都视为“非常名”,其“目中无文字,目中无权势,目中无人,目中无物”,如果人无法处于语言之外,那么“一个佛的世界,具有最大可能性的世界就直接显露在空的语言形式中”。其以“抽空语言(内容)”的方式,与固知俗见“分裂”,这一分裂在玄学中则以“言不尽意”“寄言出意”等命题表现出来,并发展出以“象”代“言”的观照方式。

这一对文字自身的批判也发生在所有语言中,如果将“存在”视作“我”“建筑”“场所”“园林”等的“非常名”,那么“最初的空间”对知识理论的抵抗就是建筑指向自身的批判。这种批判性,被我视作弗兰普顿以“批判地域主义”与“抵抗建筑学”的名义提出的“建构”文化,即“诗意的建造”中“诗意”二字的本质。抽空语言内容的“禅语”,意味着抽空象的“象”,抽空山水的“山水”,抽空寓言的“寓言”,抽空园林的“园林”。如王维在《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中所写: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这一“空”的形式在日本园林中被推向极致,尤其体现在其“枯山水”艺术中,而实际上日本园林在16世纪前是没有任何步行道的,这种“无径之园”以取消“步入”的极端形式制造与“自我”间的“距离”。

然而,“空”并不等于“没有”,“消解”也并非等同“取消”,而是意指“相对”与“可能”,即“非有非无”“不即不离”,而禅宗胜于存在主义之处就是其深知“真实”不可解释,却是可以体验的。一个“空”的形式带给读者的并非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方式,即抽空“所指”的“能指”,其“能指”自身的所指是其意指作用,它“帮助我们真的去看一个对象,而不是认知它……它产生一个更复杂的形式。这个程序增加了观察的复杂性和时延……是体验一件事物的形成手段,至于所完成的是什么,并不重要”。“神秘”于是被消解在语言中,表现为“一门非凡的认识世界的技巧学”,“文以载道”“以艺载道”也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而《园冶》的描述大概正如禅宗的扫地劈柴一般,把最强烈的理智运作“悬搁”于抽空“凡俗”的生活世界中,神秘与琐事并置,使一种最反对抽象概念的态度却反映了对概念的真正敏感,这意味着“场所”也必须被消解在营造语言中。这种“矛盾性”无法不令人想到维特根斯坦,这位早期执着于逻辑清晰性的天才却表现出强烈的宗教伦理情结,并始终追求“不能说清”之事,这也是他虽然不赞赏海德格尔的哲学,却非常尊敬他的原因。而他也成为唯一一个建立两种对立哲学思想的人,可见逻辑与日常用语实际并非对立,“观念的转变并未一定是某种漫长的智力劳动,它或许能像换电视频道一样的简单”。与经验世界和经验自我同时分裂的“我”于是来到“自觉”面前,来到语言(包括建造语言)发生的根本原因面前。

被言说的“园林”

相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尊敬,西奥多·阿多诺对存在主义的批判就显得尖锐得多。他指出,海德格尔将“不可表达之物”变成“绝对抽象的客体的怪物”,以一种似乎更高级的客观性掩盖其主观至上性,从而制造“存在的神话学”。而实际上,“存在”作为系词,只能在与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中才能实现,对于无法言说者,其只能在一种关联性中被意指出来,而非解释出来。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曾说过,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一种关联式思维,善于将许多看起来不相关的事物关联起来,建立一个关系的宇宙图示。

这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引譬连类”的“诗性”思维范式,“引譬”指隐喻、比兴,“连类”指分类、关联。这种被看作“幻想”艺术的思维方式通常因依靠联想、直觉等方式而被归于“非理性”的情感和精神作用,但显然,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让我们理解到语言是独立于(个人)主体观念的自足体。语言的确可以骗人,它作为罗兰·巴特毕生的研究课题向我们揭示出,情感和意识形态一样,是形式游戏的结果,是某种“程序”的体验,是克拉克的言语无法解释的“神秘”部分,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被卷入语言游戏的参与者,而无法“自觉”这一任意性(欺骗性),无法跳开思想与作品捆绑一体的解释模式,就会在经验自我的牵制下使“内容”的权力性压制体验的可能性,就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的被遗忘”。

语言的自足性显现出人的意识中无法被经验的所谓“非理性”部分,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则为这种非理性建立了理性正当性,“引譬连类”于是将不再被看作语言运作的方式,而成为语言发生的根本原因。

体验哲学从神经学论证指出,人类至少95%的思维是无意识的,它们在身体、大脑与环境的互动中完成,即感知与运动系统的心智体验过程,是神经结构的活动。人的一次次体验事件在神经元范畴化(即神经元集以不同的神经输入以相同的输出)中,以区分作用结构化,当某一结构化过程反复再现,“以至于可将它作为一个整合体轻易唤起”,它便稳固为一个“常序”,其典型化为概念原型,如颜色概念、方位概念等。神经联系发生概念的跨领域映射,形成一个庞杂的基本隐喻系统,人的思维就在其作用下进行,这些无意识活动结构人的全部思维。因而我们说,现实是“体验”的现实,是被“结构”的现实。

“基本隐喻系统”和“区分作用”直接对应“引譬”“连类”的诗性思维,它指示出,现象世界在意识中实际体现为一种对“质料”的构成活动,人的行为也在这种无意识结构思维下“自动发生”,即“神秘的不是事物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L&J讲到窥探这种无意识思维的一个途径就是观察语言,其可推广至人的一切行为语言,包括营造语言。因此,我们可以将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关于神话学的话扩展一下:不是我们“思考”语言,而是我们从语言中理解我们的理智是如何运作的(语言“思考”我们),从营造行为中理解建造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提示我们语言是在“体验”中被构成的,即“生活世界”先于语言而存在)。这让我记起博尔赫斯的话,“如何把一首诗分娩出来,我觉得它们是先于诗人而存在的。每次坐到书桌前,我只是如实地记录它们,如此而已”。

我们于是可以理解到古人“立象以尽意”的意旨,“意”并非指代(狭义的)意图、思想、观念甚至感情,这其实是可“言”的部分,而是指一种对宇宙关联的捕捉及由此产生的理解之情,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象”(即符号)则是(多种中的)某种关系的暂时约定,它不再被看作狭义的象征性(这是通常被认为的“文化”),因为一个“所指”被知识化的时代显然已愈发难以引起由衷之情,(尤其在文化断层的今日),它意指某种体验结构,联结着乔姆斯基所说的“深层结构”。“象”于是超越了有形世界而通向“(意)境”的层面,“自我”被“悬搁”,人以“某人”的身份“参天地”而臻达“主客交融”,中心在各种潜在关联中来回跳跃,达到所谓“任主体心灵自由出入、不即不离的境域化空间”。

如果日本禅宗园林是一种“空”的意指,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建立一种潜在的宇宙关联。任何一个具体现象都被以多种可能的“象”(即隐喻结构)的形式与“一个世界”的可能结构相关联,处于关联中的某物因而将无法被解释,而需要以整个关联的“其他”来意指,即理学所言“万物中各有太极”。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言”说,却可以被体验的“园林”,它在建筑、书画、乐舞等各种语言的“象”中交叉意指出一个人的“一个世界”,并以“集体无意识”的名义暗示出读解的可能性。

从古人为园中景致取名的逸事可以对此有所体会,王澍曾借陈从周先生的文章说道,古人取名在造园后,漫游清谈,“那景致就在不同气氛下被一一发现”,寻“境”“名”显,而若如今人认为的,造园前将景致都安排妥当,那“根本就不必造,造起来也是个‘死园子’”,“景”“应该是被发现和披露出来的”。这暗示出,“景”不在作者的意图中(“理想”中心主义的虚假叙事逻辑),它纯粹出自个人的意识,而作者所要做的就是以“更复杂的”“程序”制造诗性体验的可能。对此,童寯先生已做了极端的形容,形成身体体验的“园林建筑”“是如此令人愉快、有趣,即使没有花卉树木,它依然成为园林”。在这个意义上,建筑被看作环境的转译方式,是为了匹配“声、香、色的独特气息所设置的接通器皿”,它自身就是一种“读解”路径的实体化,作为“身体”的隐喻将环境与人心联通。它成为那道裂缝,实现着“居”的意义。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外读者似乎更能捕捉到园林的丰富感受。如斯蒂芬·霍尔就曾宣称苏州园林包含了他的所有设计思想。这似乎证明了园林的理解需要某种有意的“分裂”,不受制于内容的“民族言语”的外文化读者会在文化差异中获取一种“距离”,使语言的“陌生化”制造“观察的复杂性和时延”。而今日的中国,就如同欧洲一般,在遥远的“距离”外虚构着一个“幻想”的世界。这种距离正是园林存在的意义,“就当下的生活而言,园林所表达的一切与我们已经很少相关,甚至根本无关。我所看重的,是使园林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分开的东西,以及由这种时代差距而启示我们理解自身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谈传统的诗意重建,找到弥合传统与现代的方式,回应生活世界的时间性。

“体验”和“消解”这两个词早已成为当今建筑景观的话题,需要警惕的是,“实用主义”导引的学术时尚化、权势化环境善于跳过所有理智运作的具体实践而“挑选”其感兴趣的思辨部分,如跳过现象学谈存在主义,跳过“相对”谈“虚无”,跳过“理性”谈“非理性”,其企图以一种脱离人本主义的方式给新中心主义以理论正当性。诚然,后现代的“玩世不恭”态度已经成为“纯粹的前提”,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玩弄”一词的词法学、语义学的不同态度,我们必须面对虚无主义之后的现实,这意味着一开始的“消解”绝不是“取消”,而是“悬搁”,以一种相对主义(而非极端相对主义)的批判态度直接进入“艰难”的营造实践中。这也正是我们谈体验哲学的根本,它以科学正当性使我们明白,“先进”的脑力作业只会离身心合一的营造活动越来越远。

结语:看不见的“建构”

看不见的力量 篇4

“是,那里是佛陀最后一次讲法的圣地。”

“车要开多久到啊?”

“3个多小时吧。”印度导游发仔回答。

3个多小时,我竟松了一口气,这是此次印度之行,我们从这个遗址到那个遗址,车程最短的一次。

这几天,追寻着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足迹,我们从博帕尔的桑吉——佛教的起源地,经鹿野苑、菩提伽耶到巴特那,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特别是沿途的路上一个坎坑接一个泥潭,经常随便一个坑便将我们的汽车颠跳半米多高,坐着的人头撞到车厢顶。在崎岖不平,不能称为路的路上行走,它还能将你的五脏六腑全部颠翻,转个方向。因而一上汽车,就条件反射地开始紧张,先问一下路,了解一下路上受罪的时间。

毗舍离,正好在从巴特那前往拘尸那罗(佛陀涅槃之地)的中间略偏一些,要拐个小弯,我们算是顺道。

和前几天一样,太阳刚梦醒,我们一行便迎携着它淡粉色的迷蒙之光,和它一样似醒非醒、似梦非梦地前行着,做着探寻之梦……坐在车上,我想象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每每晨起行走,四处讲法,定也是和我们一样早起,一样沐浴在相同的阳光中。

国内长期的城市生活,每天晚睡晚醒,我几乎没有和太阳同起过,这次在印度重新走一遍唐玄奘西行之路,已是第七天了。每天我们比太阳还早起,真是扎扎实实地回了一趟史前的公元时期,和当年的先人们一样,痛苦地享受了一番人类农耕习作的原生态作息时间,享受与日月升落到同等待遇,跟着它们同醒同睡。但这最高级别的待遇,真是受用不起,好累。

在前往毗舍离的车上,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毗舍离城,在佛陀灭度后百年,曾进行了经典的由他弟子耶舍比丘召集700名上座部长老的佛教结集。

“释迦牟尼是印度教创造神毗湿奴的第九个化身……目前我们印度主要有6种宗教流派,印度教占80%,佛教只占0.7‰在我们当地印度教信徒的理解中,佛教与锡克教是印度教的分支。”信奉印度教的导游发仔对佛教旅游点的介绍,仿佛仅能讲这些了。

在导游生硬的中文语言声中,我默想:印度人可能无法理解,佛教在中国和古印度一样,有着极为重要的精神影响力。为了信仰,当年我们的法显、玄奘是如此跋山涉水、排除万难地来天竺参拜悟道。但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1500年前的毗舍离,已出现萧条景象。

而如今,在我们眼前的毗舍离,仿佛连玄奘眼中的衰败景象也不如了。

遗址旅游的人非常稀少,好像除了我们和当地看守的人,未见到别的人影。眼前是一扇很简陋、涂着蓝色油漆的栅栏状铁门。跨入铁门,是一片广袤的平地,在平地的遗址之中,仅仅见到了阿育王石柱过高地耸立着,它和周围很不匹配和协调。旁边覆钵式的佛陀入灭舍利塔遗迹及僧院遗迹,低调沉默地陪伴着它。而毗舍离在古印度时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占地广阔,目前只挖掘出遗迹的部分区域,其它仍被埋没在荒烟蔓草之中。

眼前的阿育王石柱高11米,在我们的汽车尚未入遗迹公园前,远远就看到这座传奇壮丽的石柱。

石柱由独块精美的砂石柱筑成,柱顶雕有坐狮雕刻,其线条流畅,比例均衡优美,威风凛凛的石狮子下面倒扣着一朵造型优美的莲花。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其西北有率堵坡,无忧王所建,旁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狮子像”。柱项上的狮子雄伟有力地张着大口,面向西北方对着佛陀入灭的拘尸那罗。上面并没有常见的阿育王的诰文,但有笈多时代的文字雕刻。这尊石柱被认为是目前全印度保留最完整的阿育王时代最早的石柱之一。

毗舍离有许多佛塔遗址。据唐玄奘的书中说,有一座佛塔与一则佛本生故事有关:有一只母鹿生了一个女孩,这女孩十分美丽,只有脚长得像鹿脚。她的脚走过的地方,能够生长出莲花。国王梵豫打猎发现莲花,顺着莲花找到鹿女,便把鹿女带回宫中成亲。相面的人说,这个鹿女能够生1000个儿子。梵豫王的其他妃子听了都很嫉妒。到了分娩的时候,鹿女生出了一枝干叶莲花,每片叶上坐着一个孩子。那些妃子们趁机进言,说这是不祥之兆。于是,千子被投进恒河,顺流漂走。下游一国王得到千子,抚养长大,个个都成为大力士。国王依靠他们的力量扩展疆土。不久,千子率兵攻打梵像王的国家。梵豫王自知不敌,非常震恐。

鹿女知道这是她生的孩子来了,便主动请缨,说自己能够退兵。鹿女登上城楼,等待敌军。千子果然率兵前来,包围了都城。鹿女说:“你们不要做大逆不道的事,我是你们的母亲,你们是我的儿子。”千子不信,说这是一派胡言。但鹿女双手按住双乳,1000支乳流喷射而出,分别注入千子口中。于是,千子当场放下兵器,拜认父母。从此两国交好,百姓安乐。

据导游说,陪伴在阿育王石柱旁,那个覆钵式的红砖砌堆,就是佛舍利塔。

在当年佛陀入灭火化后,恒河平原上的8个大国将佛舍利分为8份,每国各持一份,毗舍离也分得了其中八分之一的舍利。是否存放于这个覆钵式佛塔中供养,现在不得而知,但它旁边,高高的阿育王石狮柱倒又像个守护神一样,忠诚地面对着它,从形式上来推论,倒是有些真实性。

当年玄奘大师西行到此处,见到毗舍离覆钵式的佛舍利塔是如此的吗?他会怀疑这里是否有佛舍利吗?我想应该不会。可能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见到现代宣扬造假的太多,对佛舍利的宣传也有些夸张。因而,跑到外国来,也不自主地对什么都抱怀疑态度吧!

“这里面还会有舍利吗?你研究的史记中也有这样记载吗?”我问一旁的张博士,“应该有吧,听说佛教中是允许将那些被供奉者长期供奉的供奉物视为佛舍利的。”“哦,怪不得,2500多年了,至今还到处出现佛舍利,那该是一种寄托了无数精神的圣物吧。”后面的这句问话有些自言自语,这是句容易得罪人的问话,看来谁都不敢给我肯定的答复。

印度许多著名佛教古迹的考察发掘,据说均是依据中国玄奘大师著作的记载,找到明确的地点和论据参考,《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有关古代印度佛教的历史、地理、文化的宝贵资料。看着眼前的遗址,我不自觉地想起我们的玄奘大师,当年仅凭借简陋的交通,竟能跋山涉水翻越喜马拉雅山,来到这里取经。而我们今天坐飞机、汽车,都累得如此不堪忍受。

四月底印度的气温已四十度,到五月份会近五十度。我身感同受了大师们当年的部分艰难,真了不起。

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撑他们吧。

毗舍离,是释迦牟尼最后一次讲法的圣地,离此地不远的拘尸那罗就是佛陀的涅槃之地。想当年佛陀在此最后一次讲法时,他的肉身还未离尘而去,预言自己即将入灭时,能想象到他的思想在今天的力量吗?恩格斯对佛教曾评价说“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这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也吸收了古代佛教中先进的养分。

这种看不见的精神力量,在2500年前或说是印度贵族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如同印度教提倡的梵我合一,西方基督教提倡的博爱正义,中国儒家思想提倡的礼仁智信。这些都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或说是人类和谐社会生活所需,因为在物质上,个人付出的不同,所得不同,难以平等。但是人类在精神上,是可以达到相对简单的所需一致。

这些大众的共同所需,使得它们形成一种无形的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仿若看不见的力量,千年传承。

看不见的微笑(英文) 篇5

Mr.Dawson was an old man with bad temper, and everyone in town knew it.Kids knew not to go into his yard to pick a delicious apple, even off the ground, because old Dawson, they said, would come after you with his ball bullet gun.

One Friday, 12-year-old Janet was going to stay all night with her friend Amy.They had to walk by Dawson’s house on the way to Amy’s house, but as they got close Janet saw him sitting on his front porch (门廊) and suggested they cross over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Like most of the children, she was scared of the old man because of the stories she’d heard about him.

Amy said not to worry, Mr.Dawson wouldn’t hurt anyone.Still, Janet was growing more nervous with each step closer to the old man’s house.When they got close enough, Dawson looked up with his usual frown (皱眉) , but when he saw it was Amy, a broad smile changed his entire face as he said, “Hello Miss Amy.I see you’ve got a little friend with you today.”

Amy smiled back and told him Janet was staying overnight and they were going to listen to music and play games.Dawson told them that sounded fun, and offered them each a fresh picked apple off his tree.They gladly accepted.Dawson had the best apples in town.

When they got out of Dawson’s earshot, Janet asked Amy, “Everyone says he’s the meanest man in town.How come was he so nice to us?”

Amy explained that when she first started walking past his house he wasn’t very friendly and she was afraid of him, but she pretended he was wearing an invisible smile and so she always smiled back at him.It took a while, but one day he half-smiled back at her.

After some more time, he started smiling real smiles and then started talking to her.Just a“hello”at first, then more.She said he always offers her an apple now, and is always very kind.

“An invisible smile?”questioned Janet.

“Yes, ”answered Amy, “my grandma told me that if I pretended I wasn’t afraid and pretended he was smiling an invisible smile at me and I smiled back at him, that sooner or later he would really smile.Grandma says smiles are contagious (传染的) .”

If we remember what Amy’s grandma said, that everyone wears an invisible smile, we too will find that most people can’t resist our smile after a while.

看不见的竞争力 篇6

有一次, 总经理和朋友一起喝茶, 朋友提起自己住的房子时, 眉飞色舞地说:“我买现在住的这套房子的时候特别便宜, 当时, 没有人留意那条河的景观是多么迷人, 现在那里的房价一路上涨。”朋友的话给他提了个醒:如今产业部门要想开发利润和价值, 不能只局限在物质层面上, 就像去订西方最贵的旅馆, 对方会强调其看不见的价值。于是, 总经理有了这样的分析:如果砍掉一些产品, 集中发展某个产品, 让这个产品更优良、更精致, 更讲究, 更有品味, 那不就有竞争力了吗?

总经理按照这样的想法立即行动。他做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砍掉99%的产品, 将公司上百个产品商标、几千种产品削减到只剩几十种, 集中发展留下的1%乒乓球产品。为了使产品质量大大改善, 总经理提议设立百万元基金, 调集公司的技术精英成立“小球项目组”, 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合作研发。经过无数次的选料、试验、模拟击球, 1999年初, 公司终于开发出属于中国的40毫米乒乓球标准。

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得公司的产业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人文气息, 这个40毫米乒乓球标准的新产品是精致的、优良的, 包含着细腻、讲究和品味。国际乒乓球器材的产品标准一向都由欧日企业说了算, 现在, 因为中国乒乓球实力在全球数一数二, 中国国家队拿着40毫米乒乓球标准的新产品, 进行全球游说, 最终竟说服国际乒乓球联盟将其确定为临时国际标准。

果然, 在大胆的改变之后, 从1995年到2005年, 公司的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翻了4倍以上。公司不仅走出了困境, 而且目前掌握了全球20%、中国近40%的市场, 年销售额超过了3亿元。10年来, 历届乒乓球国手大多成了该公司的签约球员, 公司的产品几乎成了世界冠军的专用品牌。这个公司就是专业生产乒乓球器材的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

心理惩罚——看不见的校园伤害 篇7

一、心理惩罚行为对学生的危害及影响

1. 心理惩罚会导致师生关系高度紧张

心理惩罚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隔阂, 扩大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 容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形成弩张即发的局面。在教育中, 部分教师出于种种原因, 会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心理惩罚的手段教育学生, 刺激学生心理承受的底线, 这实际是把学生逼到了对立面, 学生容易产生对抗性行为, 这种行为反应模式一旦成为习惯, 对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适应发展是贻害无穷的。对抗行为模式不仅使师生关系紧张, 使学生消极适应环境, 而且学生极易产生相应的抵触情绪。

2. 心理惩罚可能导致学生形成变态心理

心理惩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大, 可能导致变态心理的形成。教师对学生心理惩罚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着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对抗情绪, 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敌视、仇恨的态度, 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的变态, 对一切事物充满敌意。在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 学生受到侮辱和伤害后, 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容易养成孤独、执拗的性格, 且缺乏自信心, 自卑感加重, 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极有可能发生对一切无关物体的发泄报复行为, 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产生。

3. 心理惩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心理惩罚使得学生畏于教师的惩罚, 自甘于平庸。因此, 心理惩罚的本质是对人才的摧残。施教过程中, 教师有意或无意实施这种惩罚, 在客观上都能把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摧残殆尽, 因此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想象力贫乏、观察力迟钝、思维混乱和缺乏独立判断是非能力等情形。在学生发展的心理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心理惩罚行为产生的原因

1. 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有关调查显示, 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较高。我们要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 没有健康心理状态的教师, 教不出有健康人格的孩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社会上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认识一直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重视教师对社会的责任, 忽视教师作为普通的人的需要, 如何应对来自家庭、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保持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的矛盾给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其次, 现实生活和自我期待的反差带来的心理失衡, 教师虽然有较高的社会声望, 但是在经济收入上却低于许多职业, 教师的价值在市场经济下过多地被动地要求为敬业与奉献。与此同时,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已出现很大的变化, 但教师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却依旧很单调、封闭, 教师极少与外界交流, 生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长期以来, 不少教师的人生视野受到限制。

最后, 现行的教育体制、评价体制及教师过重的工作压力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现行的对教师评价体制中, 教师除了要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 还要面对诸如家庭结构、学生群体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上的新问题。教师还要和社会其他阶层一样, 既要应对改革、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更高要求, 如面临学历教育、职称、计算机考级、普通话考级等问题, 同时又必须面对竞争、下岗等的压力, 可能会使很多教师热情减退, 情绪不稳定, 心理产生不平衡。

2. 心理惩罚产生的原因分析

其一, 责罚能够维护“师道尊严”。由于传统上对师道尊严的推崇与敬畏, 一些教师会这样认为, 体罚或斥骂可以让调皮的学生变得听话, 让成绩差的受到鞭策──由于怕受到责罚而怕老师, 听老师的话, 从而遵守纪律, 勤奋学习。这样责罚就成为维护“师道尊严”的最有效的途径。

其二, 责罚能够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 矫正学生的行为是绝大多数教师无法回避的而又最感到力不从心的问题之一。总是有那么一些学生顽固不化, 部分教师由于教育手段贫乏与经验的不足,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 为达到驯服学生的目的, 讥讽、歧视、漠视、调位、反复找家长等成为另类的惩罚方法。教师不再看到他们再犯, 这无形之中对教师的心理惩罚行为进行了强化与推动。

其三, 教师法制意识、道德意识淡薄。可以说这是造成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教师在面临教育改革的转变时, 往往不是从自身去寻找突破, 而是将解决的途径转化在对学生的惩罚的基础上。

3. 许多教师选择了向现实妥协

尽管素质教育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实施, 但是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模式仍然是在围绕应试教育进行, “升学的压力甚至扭曲了教师的人格”。而来源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学校的片面追求、社会的功利评价等外在压力又是教师所不能克服的, 因此这种压力就极易转化为教师自身内在的压力, 尽管众多的教师极力拥护素质教育并为之实现而努力, 但是每当教育理想和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 许多教师在无奈中还是选择了向现实妥协。

三、预防和减轻心理惩罚行为对学生心理伤害的对策

1.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缺少对学生的了解, 是很难把握教育时机的。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心理, 才能实施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 而不应以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衡量。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 他们涉世不深, 辨别是非能力、自理能力、自立能力、自控能力相对较差, 做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是很难免的。教师在惩罚前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偏差, 要正确认知学生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是良好的, 要认识到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学生身上有缺点、错误是正常的, 所以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并给学生自我反思和改正缺点的时间,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到“知其心, 救其失”。

2. 学会用心灵去感化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身兼教学与管理的班主任教师要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对学生的错误要分析、要研究、要对症下药, 要给学生以正面引导, 给学生真正的爱, 当然, “宽容”不等于放纵、迁就, 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教育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随机应变地对待教育过程中的矛盾, 要充分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真正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 所以,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 应该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用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 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切实地了解每个学生, 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 学会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用情感去感化学生, 做到“知之深, 爱之切”。

3. 创设科学而富有艺术的教育惩罚

教师要注意教育惩罚行为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这种批评首先应是中肯而真诚的。要强调的是, 科学的教育惩罚不仅仅是制止违纪现象的手段, 而且还应该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不但要尽可能要求一个人, 还要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 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用艺术的教育管理方式, 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创设科学而富有艺术的教育惩罚, 做到“意之善, 心口服”。

4. 调整心态重塑职业道德

身教——你看不见的巨大力量 篇8

傅雷先生翻译的罗曼·罗兰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有一段令人感奋不已的话可以用来作为教师“身教”的注脚:“一个人对于别人的影响,绝非靠语言来完成,而是靠精神来完成的。有一种人能够用目光、举动和清明的心境,在周围散布出一种恬静的、令人慰藉的气氛……这是心灵对心灵的力量,感受和施与的双方往往都不知道。”常人可以“不知道”这种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影响力,但肩负育人使命的教师就不应当对此懵懂无知了。教师不仅应当“知道”,而且应当有意识地运用这种“心灵对心灵的力量”,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优雅的言谈举止、虔诚的职业情怀去感染、去影响学生,进而塑造学生的灵魂。

正因为如此,教育工作者在“修业”(钻研教育理论、教学业务和专业知识,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之外,最大的任务就应当是“修身”了。甚至这“修身”的任务应当放在第一位。无论古今中外,全社会对师德的要求都近乎苛刻,其原因也就在于人们看到了教师的人格、精神对于下一代的巨大的影响力。孔子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总结出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教育秘诀,并且注意时时反省自己:“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看来,他老人家也是将“身正”“德修”放在教师职业素质的第一位的。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则对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为了造就一个人,教师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干脆直接要求教师“自己便应当有良好的修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而大教育家马卡连柯则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对教师的“身教”作用更是阐述得明白到位:“你们自身的行为是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执行了教育孩子的工作。其实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养着他们,甚至当你们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你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与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孩子们都有很大的意义。你们的态度、神色上的些许变化,孩子们都能感觉到。你们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能影响到孩子,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这段话,对教师的身教意义分析得细致入微,它告诉我们,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任何有意无意的行为都是教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会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可悲的是,马卡连柯也发现了许多为人师者恰恰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这一个“没有注意到”也许会让我们误导甚至带坏多少学生。

看不见的秘密 篇9

你看到苹果后,想把它拿来吃;你听到轰隆隆的声音知道打雷了;你决定今晚要跟爸爸提出去看场电影的要求……这些都是“意识”。植物人虽然还在呼吸,但已经失去意识。所以,可以说有意识才是真正的“活着”。

有个俄罗斯企业家聘请了一百多位科学家,正在研究他的“永生目标”:即使人死了,他的意识可以永存。按照这位俄罗斯企业家的计划,人死了,只不过是身体死了,只要意识永远存在,这个人就是“永生”。他的目标是,把意识保存在机器人身体里,更高级的是创造一个全息身体,把意识保存在这个身体里。

美国、俄罗斯科学家还在研究。在中国,猴子“建辉”的想法就控制到了机械手。“建辉”要用“手”抓、握、捏东西的想法刚刚冒出来,机械手马上准确地抓、握、捏起来,只差说一句:“猴哥,您歇着吧,俺来替您干!”

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给了它们魔力:科学家在“建辉”的脑子里“藏”了一声芯片,芯片细心捕捉着“建辉”的想法,并及时传递给连着的计算机,计算机又把“建辉”的想法传给机械手,“心电感应”就这么实现了。

科学家不是弄着玩玩的,不少残疾人装了假肢,假肢以为自己是“独立王国”,不听大脑的指挥。有了“心电感应”,假肢不听也得听,残疾人的假肢变成了“真肢”。

心灵感应

如果说人把自己的想法传给装在自己身上的假肢还可以理解的话,更奇妙的是,一个人挨了一拳,另一个人会喊痛——彼此有心灵感应!

也有实验呢:

心理学家查尔斯·塔特找了一些人待在隔壁,他在房间里用电棒击打自己——也就是让自己触电,虽然控制在没有生命危险的范围,但毕竟是触电,要不是为了寻找真相,谁能忍受?隔壁房间的那些人,身上都连着一些仪器,用来测试他们的身体反应。结果发现,只要查尔斯·塔特用电棒击打自己,那些人就会出现血压降低、心跳加快等反应,好像也受到了电击一样。

还有一种实验,把甲、乙两群人两个两个分为一组,但都独自待在不同的房间。甲组有摄影机对着,摄影机把拍摄到的甲,传到同组乙房间的屏幕上,乙可以随时向屏幕里的甲狠狠地瞪一眼。甲的身上连着仪器,随时记录其身体的反应,结果,当被人瞪时,便会有不安的反应。

同卵双胞胎也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因为在他们身上常常出现心灵感应。

我们曾在去年第10期的《幸福在后脖子上》说过双胞胎,现在来回顾一下:双胞胎分为“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同卵双生,就是孙悟空拔了一根毛,“噗”地一吹,变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小猴子;异卵双生,就是孙悟空拔了两根毛,变出了两个小猴子。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得到的遗传基因完全一样,异卵双生的双胞胎得到的遗传基因不完全一样。科学家最感兴趣的是同卵双胞胎。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调查中,有这么一对不住在一起的双胞胎姐妹。一次妹妹在医院做腹部手术,正在自己家中的姐姐并不知情,却突然感到腹部痛疼难受,待妹妹做完手术回家,姐姐的疼痛也立刻消失。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调查中,一对英国双胞胎姐妹从小分离,在39岁相遇时,两人都戴了7个戒指。一个人的儿子取名李查·安德鲁,另一个的儿子则叫安德鲁·李查。

友爱的植物

说人、动物有想法、有意识,会互相影响,已经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据说植物也有想法,并且互相影响!

南非的大弯角羚是很聪明机智的,它们喜欢吃金合欢树叶,而且知道吃的时间一长,树叶就会察觉,会让一种毒素的浓度大大提高,而过高的毒素会导致羚羊死亡。所以,它们吃一会儿就调转方向,到处在上风的另一棵树去继续吃。

为什么要找那儿的树?原来,金合欢树互相会“说话”,被啃过的金合欢树,除了自己增强毒素外,还会放出一种没有颜色的气体,向同伴通报敌情。接到信息的同伴立刻增强自己毒素的浓度,让动物不敢靠近。金合欢树没有嗓子,它们“说话”的方式就是让气体随风飘到附近的同伴处。羚羊知道它们的秘密,于是就去找一时半会儿收不到信息的树木——那当然是处在上风的金合欢啦!

为了证明植物有想法,会互助友爱,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一个盆景园里找来几十盆一起生长的杨树,然后把三分之二盆杨树放在甲房,三分之一放在比较远的乙房间。同时把甲房一半杨树的树叶弄破。

树木和人一样,也有调动自身抗敌能力的天性。

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发现,不但受伤的杨树主动产生了大量的抗害虫物质,同处一室的另外一半杨树,也做好了同样的抗敌准备,而远处的那些杨树却毫无动静。

植物与人“心连心”

最不可思议的是,有科学家居然说,植物还懂得人的心思!

美国有个测谎专家知道,当一个人撒谎或者惊慌的时候,测谎仪的笔会在纸上记录下起起伏伏的线条。一天他突发奇想:植物会不会惊慌失措?

他给龙血树戴上了测谎仪,把龙血树的一片叶子浸到咖啡里,却没有看到剧烈反应:纸上的线条只是不断向下走,类似人感到无聊的时候测到的结果。那么,是不是给它下个狠招?比如用火去烧它?刚这么一想,怪事就发生了!测谎仪的笔剧烈地上下起伏——龙血树慌了!专家马上去取来一盒火柴,并且点燃一根,在树旁晃了晃,笔继续跳上跳下——龙血树惊恐万状。直到专家把火柴盒放回原处,笔的跳动才慢下来,最后线条变成直线。

专家又请另一个人来试验。当那人假装要去拿火柴时,龙血树开始还比较慌乱,可连续几次后,却不理不睬了;后来换成假装要给它灌有毒的水,同样,龙血树从惊慌变为无动于衷——它居然知道那都是“假装”!

看不见的秘密

“建辉”和机械手有芯片、计算机等我们看得到的东西连接着,而那些瞪眼和被瞪的人、双胞胎、植物和人……没有什么东西连接,为什么会互相影响呢?

有许多现象在平时看不到,一旦改变环境,比如到“绝对零度”,怪异的事就被发现了。

我们很熟悉的温度是摄氏度,符号是“℃”。还有一种叫华氏度,符号是“F”,零华氏度约等于—17.78℃。1848年,英国科学家开尔文建立了绝对温标,它的单位就叫开尔文,符号是“K”。它的零度相当于—273.15℃,被称为绝对零度。绝对零度很难达到,而逼近绝对零度一直是科学家的奋斗目标。

如果把一张纸撕碎、再撕碎、再……把一颗铁弹粉碎、再粉碎、再……最后你会“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当然包括人、动物、植物、没有生命的水、铁等等,都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科学家发现,原子间或分子间会持续地、实时地互相传递信息,因为现代科技还不够发达,只能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地方观察到。他们认为,在我们看不见的世界里,其实这种现象一直存在。

为什么会互相影响?就是因为有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在传递信息!

你信吗?请一起来探索吧!

上一篇: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下一篇:高中互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