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污权交易看环境法调整之特殊性论文

2024-04-15

从排污权交易看环境法调整之特殊性论文(共12篇)

篇1:从排污权交易看环境法调整之特殊性论文

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设计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设计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体系,充分发挥了二者的长处。系统一方面可以同时为环境管理部门、排污企业和社会公众三类主体提供信息化服务,大大方便了排污权的交易过程,并保证了排污权交易的公平与透明;另一方面可以使环境管理人员方便地查询和检索相关企业,简化了环境管理工作。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系统功能

1 引言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它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它是政府用法律制度将环境使用这一经济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紧密结合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该制度的确立使污染物排放在某一范围内具有合法权利,容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自由交易。这一制度的实施将会迫使污染者为追求盈利而降低治理成本,进而设法减少污染。

在排污权交易整个过程当中,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一般为地方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排污权交易的蓬勃开展。政府部门不仅仅要充当在企业间牵线搭桥的媒介,而且还要具备一些其他职能,比如制定总量控制、分配初始配额、在线监测污染以及处罚超标排放。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工作。因此,本文设计了一套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对排污权交易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化、信息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系统性的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实施保障。

2总体架构设计

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空间数据、专题数据、业务数据等,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应用服务器可以是一组服务器的集群,用于实际业务规则的执行,负责分析并处理用户通过客户端或浏览器发出的各种数据请求。Web服务器用来提供用户服务,通过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输出信息和收集数据,是用户使用系统的接口。

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简称C/S)架构的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而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简称B/S)架构的信息系统具有易用性、通用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优点。因此,系统设计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体系:环境管理部门内部通过C/S架构在局域网系统的客户端上运行排污交易系统办理日常业务,排污单位和公众可通过B/S架构在业务大厅公众服务终端或网页浏览器上查询环境管理部门公开的排污交易等信息,并能通过公众参与模块参与相关污染控制与监督。

3 系统功能设计

3.1 排污企业网页版功能设计

3.1.1功能模块概述

排污企业在互联网计算机上用浏览器打开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网页版,登录系统以后,将看到以下六大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环保业务咨询模块、排污权申购模块、排污权交易模块、排污权缴费模块以及排污权监控模块。

3.1.2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在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中,排污企业可以录入本企业基本信息和本企业的污染源信息,保证企业信息的实时更新。

3.1.3环保业务咨询模块

在环保业务咨询模块中,排污企业可以在线对话环保部门,咨询相关问题,也可以在此留言,等待环境管理人员上线后予以解答。

3.1.4排污权申购模块

在排污权申购模块中,功能包括信息查询和业务申报。排污企业可以在此查询到排污权转让信息,也可以在此申请购买排污权。

3.1.5排污权交易模块

在排污权交易模块中,功能包括排污权转让、排污权变更和排污权回购。排污企业可以在此出让节省下来的排污权,还可以变更转让信息,或者回购排污权。

3.1.6排污权缴费模块

在排污权缴费模块中,功能包括排污权管理费在线缴费、排污权交易费在线缴费和排污权缴费记录查询。排污企业可以在此通过网上银行实现网上转账缴费,而无须去环境管理部门现场排队缴费,大大节省了排污企业的时间和精力。缴费成功后,系统还可以自动打印出缴费单据,凭此单据就可以送至财务部门,由会计人员入账。

3.1.7排污权监控模块

在排污权监控模块中,功能包括排污权总量查询、排污权超标报警和排污权公众监督。排污企业与社会公众可以在此查询到一定区域内已发放的排污权总量的实时数据。对于超出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排放标准而超标排污的企业,系统将在此显示红色闪烁的报警提示信息,系统也将在该排污企业上线时弹出窗口提醒。社会公众在排污权公众监督子模块中,则可以参与环境执法,举报超标排污的企业,环境管理部门将受理举报并现场执法,一旦发现违规排放将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或处罚通知书。

3.2环保部门客户端功能设计

3.2.1功能模块概述

环保部门在局域网计算机上安装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运行并登录系统以后,将看到以下六大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环保业务答疑模块、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块、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块、排污权交易管理模块、污染源监控管理模块。

3.2.2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在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中,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录入、修改、查询所有排污企业基本信息和所有排污企业的污染源信息,还可以输入污染源的经纬度,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该污染源的具体地点。电子地图实现了污染源的可视化管理,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某区域内的污染源分布情况,方便了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

3.2.3环保业务答疑模块

在环保业务答疑模块中,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线对话排污企业,回答来自于各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在此解答排污企业的留言问题。排污企业将在登录网页版系统的时候看到环境管理人员的解答。

3.2.4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块

在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块中,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将所管辖区域内各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输入进系统,由系统帮助环境管理人员实施总量控制。

3.2.5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块

在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块中,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各排污企业间分配不超出总量控制指标的初始排污权,并图形化地显示在系统中。

3.2.6排污权交易管理模块

在排污权交易管理模块中,功能包括信息查询、成交查询和缴费管理。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此查询到排污权申购、转让、变更和回购的信息,排污权交易的成交记录和历史数据,并可以在此管理排污企业的.缴费情况。该模块内含电子竞价系统,可以实现对所拍卖排污权的匿名竞价申购,进一步规范了排污权交易竞价行为,防止和预防了竞价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电子竞价系统采用限时、连续、竞争报价的方法,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选择报价最高、时间最早者为受让方的交易方式,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优点。

3.2.7污染源监控管理模块

在污染源监控管理模块中,功能包括排污权总量查询、排污权超标报警和排污权举报受理。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看到排污企业的排污权使用情况和剩余情况。对于超出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排放标准而超标排污的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看到红色闪烁的报警提示信息,系统也将在环境管理人员上线时弹出窗口通知。在排污权举报受理子模块中,环境管理部门将受理来自于社会公众的在线举报并现场执法,一旦发现排污企业超标排污,将对该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或处罚通知书。

4总结

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同时为环境管理部门、排污企业和社会公众三类主体提供信息化服务,大大方便了排污权的交易过程,并保证了排污权交易的公平与透明。与此同时,这套系统还可以按照区域、行业、污染物性质、排污企业规模等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环境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查询和检索相关企业,简化了环境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Karl-Golan Mailer,Jeffrey Vincent.Th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2]马中,(美)杜丹德.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23-177.

[3]李寿德,黄桐城.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6):41.

[4]刘建辉.排污权交易的中国困境[J].决策,,(1):30.

[5]都日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篇2:从排污权交易看环境法调整之特殊性论文

还有哪些困惑待解?

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的性质是行政收费还是资源收费,价格是否应是固定的? 排污权担保贷款,属于质押贷款还是抵押贷款?企业一旦违约,怎么追究责任? 对企业而言,哪些是富余排污指标,可以用来交易?比如,一个电厂今年大修导致发电量减少,排放量也相应减少,那么这部分指标可否参与交易?排污权交易和排污量交易在二级市场中如何协调?

排污权权属的界定是什么?是归国家或省级政府所有,还是排污者所有?企业有偿使用或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排污权,是否只拥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是否是不可剥夺的?我国五年就要调整一次总量指标,当总量减排提出要求时,怎么协调?

地方政府是否应当进行、如何进行排污权指标的储备,预留指标用于哪些项目? 排污权可以跨区域流动吗?环境质量超标地区是否不应该再流入排污权指标? 如果问参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省市,现在最希望国家给什么政策支持?大家可能异口同声地回答——法律依据和规范。一段时间以来,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试点省市环保部门大多面临两项挑战:一是排污权有偿使用、新建项目总量前置审批等并无国家层面上的法律依据;二是核定、价格制定等具体工作环节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规范与技术方法。

而上述涉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顶层设计的问题将在未来逐步得到明确。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及相关研究机构正在和试点省市一起,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反复,携手探索完善试点工作的政策体系。

日前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的全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总结会,又成为了一次各方共享经验、明确诉求的讨论会。主持会议的环境保护部总量司大气总量处处长吴险峰表示,这样的会议日后还要多多举办,目的就是要把试点过程中大家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集中起来一起研究,争取提出解决方案。

两项基本规则有待明确

初始分配的依据是什么?有偿使用的价格、期限如何定?

“试点工作进入深水区后,一些当初没有设想到的问题在不断涌现,需要在试点过程中不断摸索。”吴险峰说。而据记者了解,尽管10个参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省市所采取的模式、工作进度各不同,但大家存疑的问题较为集中。与会的浙江省代表表示,指标的分配、核定、价格制定都要做到公平科学,感觉工作难度很大,希望能尽快出台统一的规则、规范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

在初始排污权分配的问题上。无论是老项目的排污权有偿使用还是新建项目需通过交易获得排污指标,都需要一个核定量。而同一个项目的排放量,会有来自环评、验收、排污收费、总量核查、污染源普查、地方环保局日常监管等多个数据,到底依据哪一个或哪几组数据来确定?

“在试点中,不少地方设计由政府事先预留或储备排污权指标,那么,在操作中,依据的是现有地区某项污染物排放量之和还是五减排的目标总量,亦或是地区环境容量?这些都需要深入探讨后加以明确。”山东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即要明确排污权的分配是基于现有总量还是未来预期总量,如果按照前者,减排压力如何体现值得探讨;如果依据后者,那么企业就很可能会面临购买排污指标后就开始超标排污的尴尬,因为企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完成五年减排任务。

在有偿使用方面,试点省市的政策诉求则更为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排污收费的关系亟待明确。在基层推动工作中,大家常常会面临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这样的提问:有偿使用费和排污费的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重复”征收?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尽快界定清楚。

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或是交易指导价格如何确定。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一吨化学需氧量目前在各试点省市的价格水平呈现较大差异,其背后的核算方法也都不尽相同,需要建立一个涵盖经济发展水平、治理成本等多变量的计算体系和技术方法。

排污权的有效期限应该是多长?从目前各试点情况看,有一年、五年的规定,也有试点省市暂时模糊排污权期限。

有偿使用费的性质、征收、管理、使用应当尽快规范。浙江省已经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初步予以明确。其他试点省市如天津等直接将其用于支持减排项目,而江苏省则还一直没有动用排污权有偿使用费。而据了解,江苏、浙江两省的有偿使用费收缴就已经超过15亿元。

明确“共性”问题不会一刀切

多个部门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层面将出台试点指导意见

“一项创新工作应该先制定基本规则,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山西省环保厅代表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心声。而围绕期盼已久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出席会议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也当场“透露”一二。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偿使用费和排污费的关系,以及有偿使用费的使用方向,将在《指导意见》中予以明确。“有偿使用费初步考虑用于支持减排项目、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

而来自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消息,接下来将制定排污权交易价格管理办法,规范价格行为。“有偿使用和交易的价格要起到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反映环境成本、促进污染物减排的作用,是这项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物价部门的关注重点。”

“正在抓紧推进,还没有最后定稿。”从2009年就开始酝酿的《指导意见》,制定过程可谓慎之又慎,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再征求意见,这样的过程已反复多次。而据记者了解,环境保护部总量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等部门近期仍在密集讨论,讨论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交易试点范围要求、排污指标分配与管理体系、排污权的有偿获得与环评前置要求、价格部门的工作职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价款的征收和管理、交易税收优惠政策等规定。吴险峰表示,《指导意见》将对试点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明确,同时考虑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也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他同时透露,作为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涉及法律法规、财税金融等各个方面,涉及国家多个部委协调工作,需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深入讨论,出台还需等待一段时间。

地方实践推动顶层设计

法律依据可从试点中寻求突破,水污染物领域有望率先出台排污许可证条例 江苏省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去“说服”当地企业参与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时,手握两份文件,一是《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二是《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同意在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复函》。这是他们能拿到的有关开展这项工作的法规依据。他们迫切希望能及早从国家层面给一个“说法”。

“到底什么是排污权?法律对此并无规定,各方理解也不甚相同。这是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即便是排污权交易以“试点”形式进行,也存在“排污权的内涵、交易规则、税收优惠、担保贷款、违约责任、监管程序”等一系列操作环节,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

对于代表发言中普遍提到的法律法规缺失,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中相关的法律法规空白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和环境保护部等部门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法律法规的制定同样需要试点,可以先在地方开展探索,如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反过来可以影响国家层面相关工作的进程。”吴险峰说。

而另一个被试点省市“千呼万唤”的法规则有望在国家层面出台。据吴险峰透露,《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可能率先围绕水污染物领域制定出台,成熟后再扩展到大气污染物领域。同时,对于新建项目总量前置审批等也将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

排污许可证是分解、落实污染物减排目标和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分解给排污单位的指标需通过排污许可证予以明确,通过许可证管理来规范排污单位排污指标申购和交易行为。“总量分配、确权,交易过程和监督执法是排污权交易工作的四个关键环节,排污权的确权和监管都需要排污许可证作为载体。”相关专家表示。

2008年2月28日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废水、污水”。去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提出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虽然这些法律、意见都提到了排污许可证制度,但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

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超许可证排污怎么监管?怎么处罚?如果对企业偷排、超排的处罚过轻,“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企业购买排污权的积极性必定受挫。而作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载体,排污许可证则面临更多要求,比如超总量排污后怎么处罚?是否可以抵押贷款?和总量减排怎么衔接?„„对此,山西代表表示,超权排污的监管和惩处工作必须加强,如果不去准确计量、严格监管和确保惩处的力度、尺度,那么这项工作势必得不到企业的重视。

“这些都涉及环保部门行政管理对象即企业的切身利益,必须做到依法行政。需要出台具备操作性的条例办法。”浙江省代表表示。根据去年的一份《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显示,在企业违规处罚方面,对超过所持有排放指标排放污染物的,超排指标按至少3倍于有偿使用价格进行惩罚性购买;超出排放指标50%及以上的,在惩罚性购买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短评

政策也得“试”

当前,国内试点省市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探索,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面临与现有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管理体系的协调,在这一过程中,挑战、问题、争议不可避免。

首先,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相关政策、制度的成熟完善不可能闭门造车,必须实践先行,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并返回实际进行检验,经历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完善的过程。其次,由于这项工作涉及法律法规、行政管理、金融财税等各领域,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急需基础性、制度性研究的有力支撑。第三,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触及广大企业、地方政府切身利益,也需及早制定规则,理清总量与质量、政府与市场等关系,合理规避风险。

篇3:从排污权交易看环境法调整之特殊性论文

关键词:内燃机,缸内直喷,扫气,超级爆震,两次喷射

0概述

采用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车用汽油机的主流发展方向[1]。通过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可以实现发动机小型化,大幅提高汽油机的功率密度,而小型化发动机因质量轻、摩擦损失小,使节油效果较明显。随着小型化发动机性能进一步提高,在低转速高负荷工况出现了一种强烈的敲缸现象(unwanted pre-ignition[2],mega-knock[3],super-knock[4]、LSPI[5]、deto-knock[6]),本文中采用超级爆震这一名称。超级爆震发生时,缸内最高燃烧压力极高,并出现高频大幅压力震荡,压力振荡幅度可超过20MPa,极易造成火花塞、气门、活塞烧蚀或断裂,损坏发动机[6]。与常规敲缸不同的是,该超级爆震不会因推迟点火提前角而消除,并具有偶发性和间歇性,影响因素众多,这种超级爆震现象严重制约了增压直喷汽油机功率密度的提升,因此国内外众多汽车公司、零部件厂商、燃油及润滑油商家、相关科研机构等都在对超级爆震的机理和抑制策略进行研究[7,8,9,10]。

目前国际上一些研究者将超级爆震称之为早燃[2,11,12],清华大学对早燃与超级爆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6]。通过统计发动机早燃与超爆的燃烧特征参数,发现发动机早燃不一定引发超级爆震,而超级爆震是由早燃引起的。因此消除早燃是一条解决超级爆震的有效途径。

关于早燃的形成,可以归结三个诱因:第一是燃烧室表面沉积物诱发的表面点火,这种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得到验证,但是现在的超级爆震现象不同于早期的表面点火,这也在相关研究文献中得到证明[10];第二是润滑油和汽油的小液滴,或者汽油和润滑油的添加剂及碳烟颗粒,进入燃烧室空间,形成高温的液/气相或者固/气相混合物,成为诱导混合气着火的火核,以火核形成点为中心,向内外传播燃烧,这种燃烧方式类似于表面点火,不同之处是高温炽热点不是堆积在燃烧室表面上,而是悬浮在燃烧室空间任意空间[13];第三是由于缸内混合气不均匀,存在着混合气浓度和温度分区,局部存在的高温高压区,加上内部残余废气和高温热点,引发气相状态的混合气自发着火,然后火焰面逐渐扩展[14]。

从引发早燃的第二因素出发,通过优化喷射目标及策略,避免喷雾碰壁,减少稀释机油,通过降低缸内碳烟的形成可以减少超级爆震的发生频次。清华大学提出在进气行程采用两次喷射策略抑制超级爆震,同时能保证发动机油耗、排放及排气温度等性能在较优水平[14]。此外,通过向燃烧室喷射一定机油的手段,研究了机油进入燃烧室的时间及与燃油的比例对早燃的影响,试验发现从燃烧室喷入一定比例的机油可以诱发早燃并发生超爆现象[15]。奇瑞汽车公司利用扫气冷却燃烧室,降低缸内混合气在上止点前的温度,也可以有效降低超级爆震的频次[16]。

本研究将扫气和两次喷射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在扫气条件下燃油策略对超级爆震抑制作用及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1 增压直喷汽油机试验平台

试验样机为1.4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中冷汽油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燃烧系统为均质充量型,喷油器安装于进气侧,活塞为凹形,混合气形成采用气流引导方式。该发动机缸体、缸盖采用全铝合金材料,双顶置凸轮轴均安装有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喷油器为BOSCH多孔式,喷射压力可以达到20MPa。

试验台架为AVL PUMA Open1.3电力测功机,油耗仪为AVL 753S连续质量流量仪,燃烧分析为ALV IndiCom燃烧分析仪,缸压测量使用Kistler6052U20打孔式式缸压传感器,空燃比仪为ETAS LA4-4.9型,两支氧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排气歧管及涡轮增压器前,分别测量缸内空燃比和排气空燃比。发动机台架系统示意如图1所示。

1.2 超级爆震的测试工况

超级爆震具有间歇性和偶发性,多发生在低速大负荷区域。影响超级爆震发生的因素很多,不仅与发动机参数有关,还与试验条件及上一个热机工况有关(由于发动机热机工况不同,燃烧室积炭及各零部件温度会存在差异)。为测试发动机的超级爆震特性,本文制定一种超级爆震的试验测试程序。

试验程序分三个阶段,总运行时间约为100min。第一个阶段为“热机工况”,发动机在转速2 000r/min、20%负荷工况下运行10min;第二个阶段为“清洁工况”,发动机转速升至4 000r/min、60%负荷(pme约1.4MPa)工况下持续运行30min,此工况进气量较大,燃烧温度较高,增压器还没有介入工作,目的是消除热机阶段燃烧室形成的积炭,为下一个阶段的超级爆震工况排除积炭干扰;第三阶段为“超级爆震”工况,发动机转速由4 000r/min短时间内(30s)降至1 750r/min,全负荷运行60min。试验程序见图2。

试验中控制台架进气、中冷、冷却液等设备系统,保证各试验方案的试验条件相同,主要试验控制条件见表2。

1.3 试验方法

选取转速1 750r/min全负荷为研究参考工况点,通过可变气门正时(VVT)调节进排气门正时相位,设定气门重叠角(以曲轴转角计)为23°(1mm气门升程),在此气门重叠角下,由于增压后的进气歧管压力较高,进气道脉冲压力大于排气道脉冲压力,在气门重叠期间,一部分新鲜空气直接进入排气道,造成排气和缸内的混合气空燃比不一致,本试验中保证排气为当量空然比。点火提前角及其他标定参数设定相同。在单喷试验中改变喷油时刻;两喷试验中固定一喷时刻,改变二喷时刻及比例。燃油喷射策略示意如图3所示。其中,φis为一喷起始角;φis2为二喷起始角;Δφeo为排气门早开角;Δφec为排气门迟闭角;Δφao为进气门早开角;Δφac为进气门迟闭角。

2 不同喷射策略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影响

2.1 单次喷射策略

燃油喷射角φis(以曲轴转角计)从压缩行程上止点前240°至305°,每步长5°进行试验,部分点数据测量保存两次,试验记录发动机转矩、进气量、燃油消耗率、三元中心温度、烟度及排放数据。

如图4所示,随着燃油喷射角φis的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有所减小,但是在φis=280°附近转矩达到最大,当φis大于290°后转矩降低比较明显,三元催化器中心温度、燃油消耗率、碳烟(FSN)、NO也明显升高,但随着φis的增加HC有所降低。

随着φis增加,当φis>290°后,油耗率明显升高。这是因为φis过早,在此时刻下活塞处在上止点附近并上行运动(上止点前50°),燃油油束易与活塞顶部发生碰撞,活塞上的油膜不充分燃烧形成碳烟。通过对燃油油束的喷射轨迹与活塞运动轨迹校核可以看出,在压缩上止点前50°时,油束与活塞有干涉现象,如图5所示。通过采用设定两种不同的燃油喷射角(φis=300°和φis=270°),其他试验条件相同,分别对同一台发动机进行试验,每次试验后清除活塞积炭,每次试验全负荷运行4h,然后拆机观察活塞顶部积炭情况。通过拆机后的活塞可以看出,在燃油喷射角φis=300°时,活塞顶部明显地出现与油束冲刷的迹象(图6),说明φis超过300°会发生油束和活塞碰壁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燃油喷射过早碳烟增加的试验结果。

2.2 两次喷射策略

固定一喷φis在上止点前280°,二喷φsi2从压缩上止点前140°至180°,每步长5°进行测量;二喷比例分别定义为0.2~0.5,每步长0.1进行试验。发动机转矩和烟度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二喷时刻φis2(第二次燃油喷射角)的提前,发动机的转矩有所降低,但幅度不大(<1%);烟度随着φis2的提前明显降低,当φis2<140°后烟度明显上升,并且随着二喷比例的增加,烟度升高越明显,这说明二喷时刻过迟,由于燃油雾化时间过短,混合气形成不良,会导致碳烟排放升高。

综合上述试验可以看出,单喷模式下燃油喷油角对碳烟和排放有较大的影响:喷油时刻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易与活塞顶部在上止点碰壁,雾化不良产生碳烟,同时也会造成在排气门开启期间开始,燃油随着新鲜空气一起进入排气系统,导致三元催化剂中心温度过高;过迟尽管碳烟有所降低,但是HC排放及燃油消耗率升高,会造成燃油稀释。综合各种因素,在1 750r/min、全负荷、燃油喷射压力为12MPa时,最佳的燃油喷射角(以曲轴转角计)在260°~290°区间。

采用两次喷射后,尽管两次喷射大部分喷油时段都是在进气行程完成,但是采用两次喷射隔断了一次喷射的燃油脉宽,可以减小燃油喷射油束的贯穿距,降低油束与缸壁碰撞。然而采用两次喷射下,二喷时刻也不能过迟,二喷在压缩行程完成,减小了燃油雾化时间,造成混合气雾化不均。当二喷燃油起始角推迟到140°后,碳烟急剧增加,并且随着二喷燃油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综合各种因素,在1 750r/min全负荷,燃油喷射压力为12MPa时,采用两次燃油喷射,两次燃油喷射开启角不迟于140°,二喷比例不高于0.4。

3 喷射策略对抑制超级爆震的影响

通过单喷及二喷时刻对性能影响试验对比,结合碳烟最低原则,选取四组试验方案进行超级爆震测试循环试验。四组试验方案见表3。方案1为原始状态,采用一次燃油喷射策略;方案2为优化一次燃油喷射起始角;方案3为两次喷射,两次喷射采用晚喷(分层模式);方案4为优化两次燃油喷射关闭角,两次喷射采用早喷(均质模式)。四种试验状态配气相位相同,1mm升程气门重叠角(以曲轴转角计)为25°,在此气门重叠角下通过仿真计算扫气率为11%[16]。四种试验方案均采用排气当量空燃比模式,燃油喷射压力为12MPa。

图8为四种方案在60min内发生的总超级爆震次数和各缸超级爆震次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单喷和二喷燃油喷射策略,发动机超级爆震次数均明显下降,其中优化二喷超级爆震降低次数更加明显;但分层二喷相对优化单喷对比,超级爆震平均次数反而增多,这说明采用两次喷射,其燃油喷射角度对超级爆震的影响更加敏感;而采用两次早喷的均质模式,超级爆震次数减少到3次。

4 结论

(1)考虑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制定了一种超级爆震的试验测试程序,测试发动机的超级爆震特性。采用一次喷射策略,不同的燃油喷射角对性能及超级爆震有较大的影响,燃油喷射角过于提前,会产生油束与活塞顶面碰壁现象,推迟燃油喷射角可以降低碳烟及排放。

(2)采用两次喷射相对一次喷射,碳烟可更进一步降低,输出转矩变化不大(<1%)。

篇4:从排污权交易看环境法调整之特殊性论文

[关键词] 环境外部性 外部负效应 排污权交易 科斯定理

一、对环境外部性的理论分析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而存在的由自然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空间,而不是其他非物质环境。外部性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外部性的内涵主要包括,当一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人的环境时,便存在了外部性,将明显的利益或损失加于别人,而别人并没有完全赞同这个决策,某个人行为的私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它要求人们在研究经济问题时不仅要注意经济活动本身的运行和效率问题,而且要注重由生产者消费活动所引起的不由市场机制体现的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就是外部性问题,环境的外部效应有正、负之分。正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如上游居民种树、保持水土,使下游居民的用水得到了保障。负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如上游伐木造成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对下游的种植、灌溉运输和工业生产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来说,行为人对其任何行为都要承担因行为所导致的成本或获得因其行为带来的收益,只有这样,才会对行为人产生良好行为的激励和对不良行为的抑止。在环境保护领域,对促使人们无偿享受福利或收益的行为应予补偿,使行为人对其行为产生的环境正外部性内部化,对使人们受损害行为应采取措施进行规制,以防其行为产生的负外部性蔓延。环境外部性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典型市场失灵的表现,市场失灵是指由于一定的因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呈现出低效率运行的一种非理想状态,也就是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或者不完全而造成的市场机制不能自我调节的情形。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点,非竞争性是指不会因为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零,而非排他性则是指产品一旦提供,就不能排除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免费享受它所带来的利益(或者排除一个边际享用的成本过高)。环境问题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说明,环境这种公共产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的机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如采用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行环境供应,就会产生市场失灵,这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市场主体常常在决定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时,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而对经济活动中所需的环境要素的投入和产出,特别是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却没有或没有完全折合成与该市场主体有关的成本和收益,因而不能很好地影响其决策。要使社会发展的总经济价值最大,我们就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长期以来,对环境外部性认识的不足,是产生环境严重透支的重要原因。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环境污染及其造成的外部经济效应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国内经济理论界的相关分析主要是立足于产品市场,考察引起污染的产品成本外部化和供给过量对社会经济效率造成的损失,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例如对污染产品征税等。但实践中的环境政策措施往往着重考虑环境目标,以控制排污量为切入点。我国亦于20世纪末实现了对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从浓度管理向总量控制管理的重大转变。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对环境政策措施进行分析。

二、排污权交易制度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中对外部性给出了这样的思路。科斯定理指出,“只要把产权加以规定,只要产权交易的费用为零,那么,不论产权在开始时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必然符合最有效率的状态。”根据科斯的产权理论,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所导致的,消除外部性的根本途径就是界定产权,或者规定“受害者”有不受污染的权利从而由企业购买这些权利,或者规定“企业”有污染的权利从而由受害者对不受污染进行支付,二者是同样有效的。哈丁(Hardin,1968)关于“公地悲剧”的研究也表明,没有排他性产权安排,必然会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在环境治理的具体实践中,科斯定理就表现为排污权交易,即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可承受的排污总量,通过销售或者免费发放的方式把排污许可证分配给企业或者个人,并允许他们在二级市场上对排污许可证进行买卖。由于需要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更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亦被称为基于市场(Market-based)的环境经济政策。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一般是:首先,由政府部门确定出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据此评估该区域的环境容量以及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其次,通过发放许可证的办法将这一排放量在不同污染源之间分配;再次,通過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使这种由许可证代表的排污权能合理地买卖。在污染源之间存在治理成本差异的情况下,治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可以削减更多的污染物将剩余的排污权用于出售,治理成本较高的企业则通过购买排污权实现少治理多排放,市场交易使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污染者流向治理成本高的污染者,社会以低的成本实现环境质量目标。

产权具有激励和约束两大功能,一方面产权的排他性可以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得以独自享有基于对物的占有、使用和处分而产生的收益;另一方面其他主体必须尊重产权所有者的权利不得侵犯其劳动成果和资产收益。相对其他治理手段而言,排污权交易具有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的特点。通过拍卖的方式分配许可证一方面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环境管制者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收入再投入到环境治理中去。但是在资本市场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这会立刻给排污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给新兴和已有企业造成进入壁垒,从而导致效率损失。通过免费发放的方式分配许可证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负担,但政府却得不到销售收入,Delvin和Grafton(1996)主张免费发放的同时对排污许可证收取一定租金。

采用排污权交易手段时,污染者须为获得许可证而承担一定的成本,因此,在促使企业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的同时,没有得到处理的那部分污染物造成的社会成本亦可实现内部化。就污染治理成本的节省而言,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下,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污染者都会对排污量进行调节,直到边际治理成本与收费标准或排污权价格相等,于是,所有污染源的边际治理成本一致,不可能通过重新分配排污量节省污染治理成本,全社会实现了以最小的成本达到环境目标。排污权交易是首先确定总排放量然后再让市场确定排污价格。能保证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实现最优的环境质量水平。

三、排污权交易的适用及局限

1.排污权交易的适用

从所要求的市场条件看,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由于垄断的因素或计划经济的残留,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在部分领域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因此,有可能阻碍排污权交易的实施,例如,在上海市苏州河的治理过程中,美国专家竭力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但试行效果不佳。从适用范围看,排污权交易更适用于局部性、地区性的污染控制,如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再次,从使用效果看,能起到消除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的作用。

2.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局限性

第一,界定产权的成本往往很高。由于生态资源和环境本身极其复杂,而且它们在地域和空间分布上比较分散,这使得信息获取成本很大。对于局部范围内的污染如废水排放等可以明确界定产权,但对于大气、公海、生物多样性等大范围的资源而言,界定产权几乎不可能。

第二,如果企业可在不同的污染物之间进行替代,那么针对一种污染而制定“最优”数量的许可证,一般不会达到有效的结果。排污权交易的有效性取决于管制者所能获取的信息及企业的污染替代能力,因此,管制者不仅要考虑排污种类,还要明确企业的技术状况,这无疑使效率大打折扣。

第三,根据多大的地域范围来确定环境容量从而确定排污总量是一个问题,比如我国政府根据全国的环境容量来发放排污许可证显然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污染更为严重,所以会购买更多的许可证,而中西部地区对许可证的需求较小如果企业能将购买许可证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那么排污许可证制度就没多大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环境保护领域也主要使用倾向于政府干预的环境经济手段。我国环境经济手段的使用也正经历着重大改革。排污权交易制度正在由试点向全面铺开的阶段过渡。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篇5: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控制污染的必要措施是逐步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在遵循市场规律下,实现排污权交易制度.本文将从排污权交易的提出,我国污染现状,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可行性等着手提出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设想.

作 者:张戈跃 Zhang Geyue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与社会科学系,广西,龙州,532400刊 名: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NI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3(1)分类号:F205关键词:排污权交易 总量控制 排污许可证

篇6:排污权交易的思考

探讨了排污权交易存在的若干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政策和法律、排污总量、初始分配、市场不规范.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利用排污权交易制度,把环境问题引入市场,在政府的指导下由市场运作.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来解决环境问题,以此来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

作 者:冯颖 张雅莉 刘欣 洪佩怀 于淑梅 赵民 作者单位:冯颖,张雅莉,刘欣(天津市环境保护科技信息中心,天津,300190)

洪佩怀,于淑梅,赵民(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天津,300190)

篇7: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

本文以国家节能排污试验点浙江省绍兴市为例,通过对绍兴市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现状的介绍来分析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现状。浙江省绍兴市是沿海城市,位于浙江北部、长三角南部,经济发达,2011年绍兴市GDP已经达到3291亿美元,中国企业500强有7家入主绍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该地区也出现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能耗高、污染重等弱点,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企业的健康发展。如:2009年,全市产业结构中以高能耗、重污染为主要特点的纺织、印染、化工、制革、造纸等行业逐年增强。目前,环境污染总量已接近环境容量上限,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2007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和浙江省环保局决定,在绍兴市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同年8月,绍兴市通过了《绍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绍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并成功地进行了交易。经过三个多月的试运行后,同年11月,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下,绍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篇8:从排污权交易看环境法调整之特殊性论文

教师的课堂评价涉及到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基于学生成长的语文课堂评价,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入钻研教材,充分预设课堂评价

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保证课堂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首要条件。每堂课前,教师都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预设。不仅要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知识理解误区,更应当设计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应如何评价,并预估这种评价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正如重庆市特级教师翟玉成所言:“教师在设计课时,哪一个地方用到评价、用到什么样的评价,都应当心中有数;甚至可以把你预先的评价语写下来,这样才能做到评价到位,激励有效。”

例如,五年级课文《灰椋鸟》中有这样一段:“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在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住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教师往往会设计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想象鸟儿归林时的欢快情景:“同学们,这些鸟在倾诉,倾诉什么?呼唤,怎么呼唤?应和,又是怎样的应和?如果你们就是那些归林的鸟,你们又怎样倾诉、呼唤、应和?”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比较活跃。教师一般对这样的课堂互动颇为满意,往往会大加赞扬一番,就结束这个环节的教学了。但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会做出耐人寻味的点拨性评价:“明明是鸟儿在鸣叫,为什么说是在倾诉、呼唤、应和呢?”通过巧妙的评价将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处,使学生对这段文字的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总之,对教材把握准确,并精心预设,课堂评价才会游刃有余,富有深度。

二、用心观察倾听,准确把握评价时机

课堂评价相对于课堂提问来说,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机智的课堂评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瞬间产生神奇的教学效果。机智的课堂评价主要表现为教师能抓准三种时机:一是学生精彩作答时,此时具有激励功能的课堂评价能催人奋进,起到树立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二是学生欲答而不能时,及时点拨的课堂评价能启发学生,使之豁然开朗;三是学生回答有误时,巧妙的课堂评价能指点迷津、明确方向。而能否及时抓住这三种时机,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倾听与观察的水准。一个善于细致观察和用心倾听的教师能够因人而异,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从而营造出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参透评价内涵,灵活落实“三维目标”

有效的课堂评价是落实“三维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时,要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在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时,要注重课堂评价的指导性,用启发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注重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地落实“三维目标”,做到有所侧重,不必强求面面俱到。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执教《万里长城》一课。这堂课开始后,王老师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世界多个国家的元首给长城的题词。学生听后纷纷发言,抒发自己内心的自豪和兴奋。以此铺垫,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成熟后,王老师鼓励学生为长城“题词”。根据学生“题词”的不同特点,王老师分别做出有针对性的点评。或肯定学生感情真挚,或肯定学生语言精炼,或表达自己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或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抒发和升华情感。通过因人而异、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四、探寻评价方法,智慧播洒贴心评价

1. 变敷衍为真诚。

有效的评价首先应该是真诚的。真诚的评价应该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而不是敷衍和做作。只有真诚的评价才能贴近学生,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一位教师执教《游子吟》时设计了拓展练习,引导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一位学生深情地说:“妈妈,小时候我曾恨过你。我练舞蹈时,只要动作错了,你就严厉责备我,现在我才明白你的苦心。正因为你的严格要求,我才获得了舞蹈比赛一等奖。”教师适时点评:“听了你的诉说,我为你的妈妈有这样一个女儿感到骄傲。我想,如果你的妈妈听到你的心声,一定会感到欣慰的。”另一位学生也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妈妈,每当我放学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的总是你那关切的眼神和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每当我成绩进步时,你总是给予我鼓励。你的鼓励是我努力奋进的动力。”教师也被学生的发言所感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们要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从你们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颗颗赤诚闪亮的孝心。”上述课例,学生根据平日的观察和自己的感悟,做出真情表白,教师回应以真诚和精彩的评价,师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反之,如果教师总是以“哦、嗯、不错”等言语来敷衍、回应,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影响。

2. 变空泛为具体。

教师泛泛而谈的评价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发言内容要能即兴做出有针对性的、独到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并获得学习方法的正确引导。有位教师在教学《新型玻璃》时启发道:“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你所认为的未来的新型玻璃是怎样的?”话音刚落,一个男生站起来,一口气描述了好几种很有创意的新型玻璃。教师评价说:“你真了不起!”但那个学生听后一脸的平静。显然,学生听多了这样泛化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并不能发挥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作用。如果换成具体的评价语言——“这位同学以后也许会是一位能‘变魔术’的玻璃发明专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这样的语言形象具体,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让学生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入更加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再如,评价学生的朗读时,在指出学生朗读“有感情”的同时,还应指出好在哪里——比如读得有节奏,或是读出了人物的表情,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 变单一为多样。

有的教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的语言非常贫乏,其实,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有益交流,有时往往不是直接说明,而是给予一种感受的空间,留一点点余兴让人去回味、揣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旁敲侧击的评价语,也可以是点拨提醒的评价语,还可以是满含期待的评价语。评价既可以是具体的语言,也可以是鼓励、期待的眼神,还可以是点头微笑的表情,例如,面对回答精彩的学生,教师或表现出惊讶的表情、或和学生握个手,都是一种肯定。此外,课堂评价既可以是教师给出的,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互评。比如,一位学生答完后,教师请其他学生评价,学生只说“好”,教师引导:“好在哪里?”学生说:“声音清晰响亮,语态大方。”如此训练,由扶到放,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能评、善评。

4. 变“一刀切”为因人而异。

篇9:从排污权交易看环境法调整之特殊性论文

【关键词】法律保护;行政管制模式;排污权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质污染较严重。但现阶段我国仍强调行政强制管理制度,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特别是对排污权的管理,我国相关法律中尚未提出排污权的概念,也无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此,本文将对水资源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保护之完善作出探讨。

一、排污制度问题重重

针对污水排放管理,现阶段我国采用行政管制模式,规定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但是这种模式采取统一的标准干预企业的排污行为,忽略了企业在污染治理成本与经营收益方面的差异,这种无差别对待模式缺乏一定的经济刺激作用。

首先这种模式在刺激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方面效果不佳。一方面,合格的企业获得排污权后很难有开发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以减少污染排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经过改建、扩建的企业以及新建的企业则因污染物浓度或总量的饱和而无法进入市场,束缚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这种模式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排污量。各企业的历史排放量决定了排污权的分配以及污染削减量的分摊。但由于我国排污监测系统并不健全,得到的数据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排污量;而排污企业为了减少法律风险,向政府部门提供虚假信息。这易导致政府无法合理分摊污染削减量,无法科学地判断污染形势,从而达不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最后这种模式容易滋生腐败现象。政府行为的过度干预导致权力过大,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初衷,不利于水污染的防治。

除了上述行政管制外,我国还采用了排污收费制度来治理污染。但这种经济激励手段依靠的是对每个排污者允许排污量的精确了解以及公平、合理、科学的排污收费标准。但由于政府缺乏足够、有效的信息,又受到地域差异、污染物性质等的影响,排污费标准很难制定。而且现实中“我国多数地区实行的排污收费制度着眼于对单个排污企业的污染控制,缺乏对本地区环境容量的总体考虑,即使能够确保每个排污企业都达标排放,但只要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增加超过环境容量,环境容量仍会继续恶化”。

可见,现阶段我国排污治理手段不能有效地治理水污染物的排放,水生态保护缺乏长远的机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二、完善我国排污权法律保护机制

(一)排污权产生的理论基础——“外部不经济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内部行为对其他人或企业的外部影响。而与之相关的环境外部不经济型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对其他个人或企业的合法权益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这种不利影响并没有通过经济方式反映出来。正是由于环境外部的不经济性容易引发“公地悲剧”,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如何转移或分配或抵消这种外部性。

由于相关部门信息掌握不全面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其宏观经济政策能在短期内缓减利益冲突,而无法解决排污权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但我们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作为公共财富的排污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如通过排污权市场价格的变动,可对经常变动的市场物价和企业的治理成本做出及时的反应。这有效激励了企业积极地治理污水排放,也兼顾统筹经济与环境效益。

(二)建立健全排污权取得方式

排污权的原始取得以行政许可的方式取得为宜。排污权的客体是环境容量,所有权归国家享有,任何排污权要使用该资源都应得到国家的许可,即通过行政许可取得排污权。而且该权利应当自行政许可做出之日起设立,因为排污权不具有物权的追及效力、优先效力以及不以占有方式支配等特殊性质,不能以法律行为、时效、先占等方式产生。依据科斯定理,“在产权明晰,并且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下,即使没有国家的介入,通过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也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但实际上市场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因此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将会影响排污者的财产权益,特别是分配额及分配价格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偿分配是必要的,各个企业排污权份额则以“价高者得”的市场规律为基准。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进入市场门槛,淘汰环境效益差的企业,也激励企业采取措施减少排污以节省购买的开支。而且这种做法保障了既得利益者与未来需求者的公平竞争的局面。

(三)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

水资源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指标在市场上交易。”笔者认为,排污权交易的主体主要应该是企业。我国目前水污染是由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造成的。由于农业污染源(在未实现规模化经营模式之前)和生活用水污染源大都是面源污染,数量众多且分散,监测困难,费用过高,进入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实际操作性不高。而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肯定需要一定的指标排放污染物,让有剩余排污权的企业成为出让者,让超标使用排污权的企业成为受让者,由市场决定转让价格,那么成熟的市场机制自然而然会形成。同时,政府应当成为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另一主体。政府可通过市场买卖控制排污权价格,从而实现宏观调控,保障环境效益的实现。

同时,排污权交易市场应当分层为两级。一级市场交易即排污权的原始取得,二级市场的主体是享有排污权的政府和企业。在此主要是指排污权的二级交易市场。二级市场的交易对象应是排污者在满足自身排污量后多余的排污指标,但应有一定的限制。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是企业间排放的污染物性质以及污染结果差异较小,交易后不会影响同一区域内的整体环境。而且在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应遵守总量控制原则。“所谓总量控制原则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总量控制原则是指在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在规定的额度内。总量控制能真实、科学地反映污染物排放情况,排除部分企业稀释排放以规避浓度控制的现象,有效保护水质污染,避免了企业达标排放、但流域内水质仍污染严重的现象。

篇10:试论中国排污权交易立法

试论中国排污权交易立法

作为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已于1991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进行了实施大气污染交易政策的.试点.但至今总体看来,中国的排污权交易从制度到实施及相关的政策法律都是相当滞后的.中国排污权交易的立法,应从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入手,分析当前中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问题,围绕建立中国排污权交易的立法问题展开,在此基础上尽快确立排污权及总量控制制度.并且通过立法确立排污权交易的原则、主客体、排污权交易的程序、监管机制及交易的法律责任.

作 者:马珉 Ma Min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2(12) 分类号:X197 关键词:排污权   交易   总量控制  

篇11:浅谈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

浅谈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

摘要:文章在简单的论述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现实中运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现状以及在太湖流域实施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利弊,并针对在太湖流域实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一些技术上和政策上的障碍,提出了相应建议.作 者:张清辉 李明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期 刊:商场现代化 PKU Journal:MARKET MODERNIZATION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太湖流域 水污染物 排污权

篇12:南京市排污权交易模式分析

摘要:排污权交易是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制度改革,是促进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南京市吸取其他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搭建了相对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了较为科学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案,完成了交易程序的设计,并构建了“一主管两中心”的交易平台,于2015年12月正式启动排污权交易。但是随着工作的持续开展,现行交易模式中的政策、机制问题也逐步显现,厘清这些关键问题,对交易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完善,将是加速推进排污权机制,加快发展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交易模式;政策机制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1-0082-04

Research on the Emissions Trading Mode of Nanjing City

Cheng Han1 et al.(1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 210013,China)

Abstract:Being a major environment system reform,emissions trad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ment.Nanjing has learne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m the other pilot cities,established a related policy system,developed a more scientific initial emission rights allocation scheme,completed the design of program trading,and constructed the “one-two” trading platform.In December 2015 the emissions trading of Nanjing was officially launched.During the process,however,there are some issues to be exposed.To clarify these key issues,it is important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transaction mode and accelerate the e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market.Key words:Emissions trading;Transaction mode;Policy mechanism

引言

排污权交易是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制度改革,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环境资源价格制度,将排污权作为环境资源实施市场化的管理,有利于全社会树立“环境容量有价、环境资源有价”的理念,对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推进产业优化调整、激励企业自主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在吸取全国其他试点城市成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排污权交易模式,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对南京市现行排污权交易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在后续落实中给予关注,将有利于南京市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推广和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建设。南京市排污权交易模式

2.1 政策制度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国家及省级层面先后出台了一批指导性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知道意见》,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收费问题的通知》等。南京市在国家及省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对排污权交易政策制度进行了细化完善,建立了“1+2+4”的制度框架。确定了1个实施方案,以2014年印发的《建立区域排污权交易机制实施方案》为“施工图”,对各部门分工做了明确,并提出排污权交易机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时限。配套了2个具体办法,2015年南京市政府先后印发《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市政府关于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意见》,为排污权交易工作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基础,提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具体操作措施,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全过程做出了规范。完善4个关键环节,《关于实施〈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就排污权工作的内部分工、交易控制标准、富余排污权指标认定条件和程序、工作流程、申请格式文本、业务印章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关于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收费问题的通知》,明确了排污权有偿使用的基准价格、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定价原则、交易服务费标准;《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操作规则》,对排污权交易竞价规则以及流程进行了明确;《南京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排污权出让资金账户、征收管理以及使用方向等进行明确。

2.2 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是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形成和制定政策的最大壁垒[1],也是构建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基础。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将直接影响到排污权交易的效率[2]。

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方法主要有2种,即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其中有偿分配又分为拍卖和定价分配。无偿分配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初始排污权无偿分配给排污单位,有偿分配指采用拍卖或者固定价格等方式将初始排污权有偿分配给排污单位[3]。南京市采用有偿分配方式,对于现有排污单位,采用固定价格的形式分配初始排污权,而对于新建排污单位及现有排污单位新建项目则采用拍卖的形式分配初始排污权。南京市的这种分配形式,很好的体现了“环境容量有价,环境资源有价”的理念,有利于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排污单位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方可占用排污权指标,可以对排污企业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刺激排污单位采取减排创新等手段来消减排污量。

2.3 交易平台建设交易平台的建设包括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基础硬件、系统软件、交易场所等,其中管理机构的组建是交易平台建设中的关键[4]。目前,全国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的试点城市中,管理机构的组建形式主要有依托行政单位、依托事业单位和企业经营3种。依托行政单位指排污权管理机构职能暂时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设立处室的形式承担。如绍兴市排污权交易管理处、太原市环保局排污交易管理办公室等,但是由于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承担排污权交易业务管理容易导致行政干预及政府部门的权力寻租等现象,因此这一形式仅适合作为试点地区初期过渡形式。依托事业单位是指成立专门从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事业单位。如浙江省排污权交易中心、陕西省排污权交易中心、重庆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等,目前这一形式也是采用较为广泛的排污权管理机构组织形式。企业经营指委托各类交易所开展相关工作,如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

南京市在组建排污权管理机构的工作上根据当地实际形成了“一主管两中心”的模式,即由南京市环保局负责全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制度建设、数据管理与审核、业务审核与审批、排污许可证管理与发放、综合督查等工作,依托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公益事业单位)挂牌设立南京市排污权管理中心,负责全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日常运行、业务办理、资金结算、综合协调及科研等工作;依托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排污权拍卖及电子竞拍的组织开展。采用这一形式,便于各部门厘清工作重点,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各负其责,大大加快了排污权交易工作的推进进程,有利于排污权交易初期工作的开展。

2.4 交易程序设计为体现排污权交易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前提,以污染物减排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南京市在排污权交易程序设计中设定相关约束条件对排污权指标进行管理。第一,规定所有新建项目必须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总量指标,以此作为新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第二,采取差别化收费,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纺织印染、化学工业、造纸、钢铁、电镀、食品、电子等业,其相应排污权指标基准价格显著高于一般行业,以此通过价格杠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环境资源。第三,规定排污权有效使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5a,以此在时间上使排污权机制与国家5a减排计划相衔接,同时有利于当地进行长期环保规划。第四,控制水污染物的排污权交易在同一流域内进行,控制火电企业涉及大气污染物的交易在本行业内进行,控制环境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区域不得进行增加本区域污染物总量的排污权交易。通过以上控制内容,体现排污权机制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同时也便于环保部门的总量管理工作。

排污权指标不同于一般标的物,其指标量和有效时限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当排污权指标进入市场交易尤其是在二级市场交易时,买卖双方很难在供需量和有效时限上达成一致,这将导致交易的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增加,从而抑制市场活跃程度,阻碍二级市场的良好发育。针对排污权交易的这一特性,南京市在交易程序的设计中引入排污权指标政府储备库作为调节买卖双方供需量和有效时限的调蓄池,即出让方在卖出富余排污权指标时,其指标首先进入政府储备库,由政府储备库调节指标量和有效时限后再匹配给受让方。南京市的这一交易程序设计较为合理的解决了交易匹配性问题,从而便于管理部门撮合买卖双方,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交易成本,为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建立及活跃发展扫清了障碍。

南京市排污权交易指标流转程式如图1所示。

图1 排污权交易指标流转程式

南京市排污权交易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机构设置有待优化南京市采用的“一主管两中心”的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组建形式,虽然在排污权交易工作开展初期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长远来说,随着一级市场的形成,这种组织构建形式将不利于二级市场的建立。从职责划分上看,排污权管理中心功能相对薄弱,仅仅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窗口承担相关业务的办理;从办事流程上看,环保局、管理中心、交易中心虽然分工明确,但未集中办公,这导致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时从管理中心受理业务到环保局审核确认再到交易中心组织交易,流程冗长,增加了交易的时间成本。

3.2 新老制度尚未衔接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涉及老制度的衔接以及新制度的配合[5]。南京市排污权交易制度虽然已经确立,但是从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来看,排污权交易仍然只是一项相对独立的环保工作。对于如何将排污权交易制度与现行的环境保护制度如总量制度、环评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监督性监测制度、环境监察制度等有效衔接,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抓手,实现环保部门由“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真正实现环境管理的现代化转型,南京市尚没有明确实现路径和规划方案。

3.3 定价机制仍需完善过高的排污权价格会对企业产生资金压力,不利于排污权交易的推广;过低的排污权价格则会导致企业减排动力不足,不利于污染物控制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排污权指标价格虽然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总的来说基于社会平均治污成本。只有制定完善的定价机制,使得排污权指标价格落于社会平均治污成本的合理区间内,才能确保排污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南京市目前并未出台符合自身实际的排污权定价具体办法,以大气污染物为例,南京市二氧化硫定价为2 240元/a.t,这一价格参照的是江苏省二氧化硫定价,但是南京市二氧化硫治污成本与江苏其他城市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这一定价还需进一步优化调整;同时,南京市氮氧化物排污权同样定价为2 240元/a.t,而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的治污成本存在差别,因此这一定价也稍显欠妥。

3.4 奖惩措施尚未配套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需要配套科学的经济机制,这是市场经济下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补贴、优惠、税收、罚款等经济手段,不仅可以防止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还能够有效的刺激市场活跃,从而对二级市场的成长起到正面作用。南京市虽然在相关文件中规定了“省级以上重大项目可以通过定额转让的形式获得排污权指标”,并对企业在交易中出现违约的情况采取限制交易等措施,但是并未出台奖惩细则。对于企业在环境保护上采取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权威的认定手段;对于企业通过支付金钱占有多余排污权后通过提高产量消耗而不是通过创新减排降低排放的情况也缺乏明确的应对方法。

3.5 理论研究仍显不足排污权交易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每个细节均会对交易机制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开展大量且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其他试点城市相比,南京市的排污权交易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理论研究也明显不足。虽然可以吸取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但每个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行业结构不同、环境容量不同、具体环境问题不同,所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无法照搬其他城市做法。目前,南京市在排污权定价机制、储备库动态管理、交易评价体系、VOC及烟粉尘排污权交易等方面均未开展切合自身实际的相关理论研究。

建议

4.1 成立专职机构根据排污权交易工作的推进情况,将行政主管部门及交易中心排污相关工作集中至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成立权责统一的专职机构负责全市排污权交易各项工作。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能应包括各类业务的审核与办理、提供交易信息、储备库动态管理、交易评估、竞价交易的组织安排、数据库的开发与管理等。具体而言,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应包括排污权交易认证机构、排污权交易评估机构、排污权交易中心和排污权研究机构。

4.2 建立排污权交易大数据平台逐步建立排污权数据库,实现排污权数据与总量数据、排污收费数据、环统数据等各类环保数据的统一。将排污权数据平台与在线监测平台、许可证管理平台等进行联网,形成统一的环保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平台推动各类环境保护政策的衔接融合,实现环境管理现代化。

4.3 完善各项机制完善定价机制,通过科学评价、计算,确定本地区环境容量,核算初始排污权总量,合理确定初始排污权总量;通过摸底调查,弄清本地区污染治理平均成本,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优化初始排污权价格;根据具体项目对区域经济及环境影响等因素,优化排污权出让价格。完善监管机制,完善市场准入、交易规则和程序,加强交易行为监管,配套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秩序。

4.4 加强理论研究结合南京市的实际情况,深化排污权各类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是政策制度研究。研究优化排污权机制,为主管部门出台、修订排污权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排污权与新老环境政策的衔接,推动环境管理现代化。其次是环境研究。研究排污权对推动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科学评估排污权环境效益。三加强经济研究。研究排污权的实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评估排污权经济效益。

4.5 拓展交易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说,逐步把挥发性有机物、工业烟粉尘等污染物纳入排污权交易指标范围,着手开展交易前期的研究与准备工作;从深度上说,尝试将排污权短期交易、排污权期货交易、排污权抵押贷款等引入排污权交易,不断丰富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为《顾炎武》喝彩”征文]昆家之绝唱下一篇:换证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