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文明建设促和谐发展

2024-05-02

抓文明建设促和谐发展(精选8篇)

篇1:抓文明建设促和谐发展

抓文明建设促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水电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体现,结合构建和谐广西水电院的实际,主要有5点做法和经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不移地坚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领导干部是关键;要突出精神文明建设主线;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作 者:朱新玲 ZHU Xin-ling 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刊 名:广西水利水电英文刊名:GX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ENGINEERING年,卷(期):“”(4)分类号:C913关键词:构建 和谐 单位 广西水电院

篇2:抓文明建设促和谐发展

庆阳分公司西峰区公司、宁县公司

《内容摘要》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是一脉相承、相互作用的,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才能更好地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党建 文明,创建 关系 探索 团队工作 措施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涵盖了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法制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通过我们在企业内部的统一谋划、统筹安排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达到深入人心、凝聚人心,创作合力的氛围,达到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对企业发展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抓党建,强文明,使党的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是一脉相承、相互作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的主要任务之一,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党”,只有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才能更好地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经过多年来不同文明阶次创建,公司整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点。

(一)统筹谋划,合力推进。鉴于公司专职人员少、职能缺位、创建文明单位任务繁重的客观实际,坚持领导带头、人人动手、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有效整合争先创优、“联村联户”、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党风廉政、道德讲堂等活动,合理配置工作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力求达到最优效果。

(二)结合业务,巧用载体。既把党建作为专项重大活动安排部署,又把活动内容融入各项业务工作,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巧借文明城市创建、“讲文明树新风”、“社会志愿服务”等载体,把党建落实在重点工作、重要事项、日常工作、上级部署中,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具体的业务实绩检验党建工作的活动效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三)督查问责,整章立制。在深入开展党建活动的过程中,边创建边总结,边整改边形成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党建活动台账记载,规范工作过程管理,分节点、选契机、按程序推进各项活动;建立奖惩机制,对活动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实行问责,对想大事、能干事、巧干事的同志及时肯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开创了“小部门、大服务,虚职能、实作为”全新气象。

二、妥善处理文明创建与党建工作关系,促使文明创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以党建为统揽,时刻注意牵住党的领导这个“牛鼻子”,顺应大局大势,突出大创大建,从文明创建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上切入,围绕“三抓”来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抓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综合部具体抓,及时制定计划,把党建纳入全年重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做到党建与业务同步、分阶段有序推进,构建领导带头、部门负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按照“五个基本”标准要求,修订和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三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锻造队伍、提高水准贯穿于机关建设的始终,通过强化班子建设,理清工作思路,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抓好阵地拓展,不断提升公司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抓活动。紧紧围绕公司经营中心工作,将加强公司党建与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履行岗位职责、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能力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以创建“标准化党支部”为突破口,先后组织开展了“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环境,你我同行”等主题实践教育及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相继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敬老爱幼、扶残帮困、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受到社会公众赞扬。各种不拘形式的创建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和谐环境。三是抓落实。利用各种会议和日常学习,强化党员干部党纪党规宣传教育,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公开承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落实“一岗双责”,时刻保持高度警醒,绷紧党风廉政高压与红线;不折不扣执行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述职述廉以及民主评议等专项规定;注重日常督办检查,促使干部自觉严于律己,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把“服务、担当、提能、增效”打造成全体员工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

三、积极探索,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精神文明建设框架。公司拥有庞大的一线队伍,他们是企业形象的代表,是客户感知建立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看到,文明创建并不单单是领导班子亲力亲为就可以实现的,提升企业所有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是一项更为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如果将领导班子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挥领导,那么一线员工则是行业文明创建的主力军。只有结合民主高效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以及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运用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宣贯引导,才能建立条块结合、互为依托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

1、优化服务工程。除了严格履行首问责任制外,在服务文化的传播上,通过系列服务主题活动,辅以服务知识竞赛、技能竞赛、劳动竞赛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及岗位技能。同时,在企业内部开展流程穿越,通过客户角色扮演进行业务体验及流程梳理,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使客户满意度稳步提升。

2、创建文明工程。在员工中普遍开展职业理想、道德、纪律、技能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使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深入人心。

3、行风形象工程。一个企业廉洁建设的水准与行业风气的好坏,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突出移动通信行业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首先,深入持久地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反腐倡廉三项任务,并接受群众监督。其次,切实抓好行业作风纪律整顿。立足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和薄弱环节,查找问题,探寻根源,整改建制,接受社会监督和行风评议。

四、团队工作活力凸现,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喜人 人心齐,泰山移。基层党建工作抓得实、抓得紧,就能够聚人心,提素质,转作风,见成效。基于浓厚的作风氛围,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一)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向上向好

围绕实施“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战略,扎实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次,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为公司转型跨越发展聚集了正能量。窗口优质服务得到提升,“十分满意”活动扎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得到较大程度地解决。选树、学习“最美移动人”等活动,使践行道德模范蔚然成风,员工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二)文明单位创建求深求新

2012年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内部管理、督促检查“四大机制”规范建立,各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全员参与、运转有效、合力支持的创文格局逐步形成。

(三)志愿服务活动影响渐积渐厚

依托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共青团宁县委员会等单位,积极组建党员、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人员达到30多人。相继举办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环境,你我同行”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引导、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保护山川河流,学习雷锋,网络文明传播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四)关心员工,实行“八到位”

为较好的表达公司对员工关切之情,使员工感受到移动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西峰区公司做好职工家庭有困难解决到位、遇到天灾人祸送温暖到位、有了缺点错误帮助到位、被评为先进通知到位、家属丧葬病故慰问到位、职工新婚之喜祝贺到位、离退休员工关心到位、家庭发生矛盾调解到位、员工生日祝福到位。

五、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活动。坚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技术大比武活动增进员工间的交流。开展优秀文章评比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为提高全公司写作水平起到促进作用。每年通过访问贫苦、募捐和救助活动,帮扶弱势群体,感受自身幸福生活,以及营造“一家人”的关爱互助团队精神。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拓展训练、演讲比赛和歌咏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和比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忠诚公司意识。

(二)运用教育渗透形式,采取不同形式做工作,解决思想认识偏差问题。建立思想教育工作长远规划,通过系统性的、定期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逐步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使他们把个人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三)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强化物质和精神激励。首先完善考核机制,把日常工作量化为若干子要素,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任务,为公平有效地实施考核提供科学的评估模型和标准。将工作绩效与收入分配挂钩,充分发挥好奖金薪酬的奖励作用。其次,不仅加大对先进人员的公开宣传力度,对其创新、先进思想、行为、业绩贡献予以公开承认和奖励,极大的满足人的自尊感、荣誉感;同时,也对一些工作表现突出、好人好事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五)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通过建设企业人本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共成长。

(六)培养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是关键,抓住培养、选拔、吸引和使用等重点环节,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公司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不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内培外引力度,扩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拓宽人才发现渠道,搭建平台让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斗志与动力,激发人才潜力。加快新生代的培养,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梯次结构,保证多专业承上启下,后继有人。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本职,认真履责,紧扣上级公司中心工作及地方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明晰思路,拓宽视野,积极探索符合文明创建规律特征与党建目标要求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寻求二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共进双赢,主要是在“三个共享”上下功夫、出实招:一是理念共享,坚持党建引领文明,文明提升党建。二是活动共享,开展活动同步同频,共创共建。三是成果共享,实现创先争优、表彰奖励、考核考评相互挂钩,真正形成党建与文明创建具体抓、重点抓、综合抓的良好格局。

篇3:抓内涵促发展 创建和谐校园

一、积极拓宽渠道,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来自于周围的7个村街。学校硬件建设一直是各任领导放在心中而苦于无力解决的问题,周边单位较少,得不到有力度的帮助,教师办公条件较差,去年暑假我调到这个学校时,学校办公用电脑只有6台,能联网用的只有4台,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为了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一方面积极与各级领导汇报,主动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深入与社会各界联系,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2009年争取计划外资金22万元,并首先用于改善老师的办公条件,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液晶电脑一台,更换了办公桌,办公室安上了空调。2010年9月又让金明寓房地产开发公司资助15万元,改建水冲厕所,使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为了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内涵,让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扎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制定了《四小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规定》,并同时以二届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倡议书,作为老师工作和学习的指导标准。规定要求学习的同时要做读书笔记,每月的集体备课中让教师谈一谈读书收获,并于学期末写出800—1200字的读书推介或读书感悟,评出奖次,得分折算纳入教师年终评估中。为此上学期学校在山东省书博会上为教师购买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故事、家庭教育、班主任工作等方面书籍386本。本学期开始,与济南思之源教育书店联系,网购名家名作,让老师们每人自选一本喜爱的教育教学名作,如孙双金、窦桂梅、于永正、李镇西、华应龙等的《有效教学十讲》、《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听孩子怎么说》等64本名家代表作,作为本学期的教师理论提升资源之一,让老师们工作之余阅读,积极研究、讨论。由于教师读书活动的扎实开展,老师们的教学理论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本学期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学习听课171人次,其中10月21—30日期间,全校61名教师分学科、分批次到南京东南大学参加了《现代与经典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都领略到专家、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与人格魅力,欣赏到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并且总结反思,作为引领,结合自己来运用、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增加教科研投入,引领教学理念

学校始终把教科研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为指导,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制订了《四小教科研管理办法》,建立了“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研究教师”四级科研网络,除了参加上级培训外,还多次邀请领导与专家到我校做教科研方面的讲座与指导。本学期我校要求40岁以下的老师必须有自己的课题,或者必须参与研究一项课题,40岁以上的老师参与指导课题,形成了人人都在研究课题的局面。本学年结题市级课题5个、县级2个,正在研究的省级课题2个、市县级课题6个,现在正在积极申请的市县级课题共8项,因此学校有了一支科研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投入的科研方面的经费也不断增加,结题后除了学校承担课题的所有费用外 (申报费用、研究过程中的费用、结题费等) ,还有单独的奖励与教师量化加分。正是由于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四、营造文化氛围,创建文化校园

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师生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都生活在其中,并且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和改变上来,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为此,学校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除了常规的建设之外,我们在上学期利用校园网向老师、学生征集校园的标语、警句,如“把握今天,拥有明天”、“今天你微笑了吗?”放在了学校门口的栅栏墙上,起到时时劝勉的作用。因为水果批发市场在校门口不到100米的地段,来往车辆多而杂乱,为此在学校门口两侧的马路边上,立起了高约一米、长约80米的围栏,不仅让学生得以有序、安全地离开学校,同时也成了我校独特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五、依托网络资源,构建高效平台

利用网络进行教研的优点是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交流。借助网络,教师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交到了许多新朋友。老师们自从有了自己的博客,都把自己的文章储存,把自己每天的心得体会、自己收藏的图片,将自己在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反思、心得体会、教学设计等放在自己的博客中,与同行们进行讨论和交流。讨论交流一般使用学校建立的学科QQ群,登录QQ能看到学校发的通知,而且能及时看到各学科发布的活动主题,同时使每位教师的发言或评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所有参与讨论的老师所看到。教研活动都明确每次活动的中心发言人,进行集体备课,看课后的评课、专题交流、教学解疑,老师们积累自己某一方面的心得以便适时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明确活动要求,为保证讨论和发言能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必须由教导处及各位教研组长监控,而且要针对老师的发言作必要的评论。

篇4:抓招商促发展 抓民生促和谐

近年来,太湖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和城镇化”五大战略,全面加强“三区”建设,全面依托资源优势,强化招商,取得骄人成绩。截至目前,入园企业已达50家,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今年以来,新增投资企业1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在建企业18家。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2.5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5.5亿元。

创新招商新载体

近年来,太湖县招商引资的广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解读其中奥秘,记者发现,招招实用。

应杰苗县长说:“目前,坚持工业强县,强化招商力度,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打牢构建和谐太湖的物质基础,为太湖县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领导招商。今年以来,太湖县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县级领导用50%以上的精力抓招商引资,乡镇两个一把手,至少有一个常年在外跑招商或轮流外出跑商机、找信息、寻找协作伙伴。对5000万元以上有投资意向的重大线索项目,确定一名县级党政负责同志领衔负责,跟踪对接。

成立专门班子招商。改变招商策略和方式,采取多种现代化招商手段,不断健全完善定向招商、利用中介机构委托招商、组织对海外热点地区对口招商、网上招商和派出专业小分队上门招商等方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先后在上海、昆山、萧山、温州、广东增城设立了5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同时县直各单位和乡镇组建了28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寻找线索,收集信息,为招商引资服务。

发挥资源优势招商。根据太湖县实际,有选择性的引进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机械制造型、纺织服装型的企业。特别是依托4A景区花亭湖的优势,进行旅游开发招商。充分发挥太湖县开发区、景区 、城区三大平台,向外推介太湖,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以活动促招商。近几年来,太湖县先后策划和参加了全国、省市的一系列招商活动。通过举办活动,参加各类展销会、展示会,有力地宣传了太湖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同时,积极开展以商引商、以情招商,充分调动落户企业和外出务工有成之士的积极性,借助他们的力量宣传太湖。

优化招商新环境

应杰苗县长强调,“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为此,对外商承诺了“优化五个环境”:一是优化安全环境,确保进驻外商生命、财产安全,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是优化效率环境,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完所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手续;三是优化效益环境,创造一切条件让外商投入最低成本,取得最佳效益;四是优化服务环境,把审批项目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做到“两集中、两到位”和“一个中心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一次性收费”,努力把太湖县打造成“服务高地”;五是优化外商生活,积极为外商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人居和创业环境。

篇5:抓文明建设促和谐发展

——龙游县龙洲街道柳村村“五五”普法工作汇报

柳村村位于龙游县灵江工业园区,距县城中心一公里,属于城中村。全村总人口1500人,总共444户,7个村民小组,分布7个自然村,其中农转非人口315人,另有外来居住人口有1100多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50名,村民代表35名,建党对象3名,后备培养干部2人。我村现有耕地面积1150亩,集体收储土地98亩,村集体办公大楼占地面积28亩,下有标准厂房2幢,衢龙路沿街店面23间,园区配套店面18间,交易城配套仓库20间,小型菜市场1个,家具厂、汽车修理厂等5家,场地出租共3处。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2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55元,村集体纯收入65万元,先后荣获市、县文明村、小康村、卫生村、市级5星级党支部、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街道综治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省级五星民主法治村。

几年来,我村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工业立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为目标,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利用地处城中村的优势,引导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把农民创收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五五”普法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进我村民主法治建设步伐,使广大村民知法、守法、懂法,民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使村务、党务、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健全和落实,使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体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强化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

我村依法健全各级组织和队伍,涵盖党支部、村委会、治调委、共青团、妇联、综治、民兵、计生、财务监督等领域,层层落实责任制,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1、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村委会日常工作制度。如:

①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和办事原则,在细分各项村务落实到个人负责的基础上,规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励制度。

②“两委”集体办公和值班制度:规定了每周一定期集中办公,规范记录与会情况以及讨论的各项议题进程。村两委干部每天签到上班,与村民沟通,了解村民的各项实际需要,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③解决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遇到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拿出最佳处理方案,然后部署实施。比如村里集体经济和各项发展规划、村庄建设的管理模式,关于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修订,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和承包方案、大额资金的使用、兴办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和建设方案等的决策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决定。

2、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解决村民日常纠纷,并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进行修订。

3、规范“三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按程序进行,提高村级民主管理透明度。如:财务公开时,按照上级要求实行“联审联签”和“限额审批”,以加强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对各项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签订。

4、我村在设立村务、财务、党务的公开栏之外,也设立了意见箱,封闭的意见箱能最大范围的收集村民关于村务管理、对村两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和提议等内容。这也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一个体现。

(二)制定普法计划,完善各类台账。

按照我村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村在开展“五五”普法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制定了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使普法工作有序进行,扎实开展。同时规范各类文件档案台帐,将普法工作计划、“民主法治村”工作计划、上级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文件等各项文字材料归档保存,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二、抓好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参政议政及法治意识。

我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对普法教育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制定年度法制宣传计划,村两委中设立专人负责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建立法制宣传学校,设立法治宣传栏

我村成立了一个“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普法教育网络。在村法制学校举办各种议题的法治宣传课,定期在法制宣传栏张贴法制墙报。同时利用广播等宣传工具,有针对性地宣传有关安全防范、计生、征兵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力度

1、利用普法教育活动时间开展形式活泼的法制宣传活动。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宣传活动,组织村民代表、党员、村两委干部学习党在这时期的方针政策、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等内容。特别是在浙江法制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指导和帮助村民依法维权,依法表达诉求。

2、利用网络中的影像资料、图文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专题法制教育。组织村民代表、村两委干部学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组织青少年和妇女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内容;组织老人和其他弱势群体了解国家的各项社会福利政策;对于这些已经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做好各项记录,为村两委在以后处理养老扶幼、助残解困工作中提供法律依据。对外来务工及外出务工人员也会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相关的集体法制教育。

(三)发挥舆论宣传导向的作用。

宣传教育是农村开展“民主法治”建设的工作基础。在普法活动中,我们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始终。利用广播、宣传栏、现代远程教育、村规民约等对广大村民进行法制教育。我村自2000年就成立了村法制教育学校,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每季度必须以身作则进行一次带头学法、守法、知法、用法学习活动,并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司法助理员、公安、交警等来村对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学生轮流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我们经常性用案例进行以案说法,结合本村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达到教育当事人,化解矛盾的效果。如今年3月我村一名50多岁妇女在县人民路清扫街道卫生被车辆当场冲撞致死,当死者家属得知该车主房屋因欠债务被查封,而车辆保险费又少,一时间情绪愤怒,场面失控,100多名本村亲属在医院商议如何抬尸到对方家要挟。一部分亲属到县政府、建设局讨要说法。村两委干部,治调小组立即赶赴现场,村干部承诺会干预并协助解决,绝不能以违法行为进行要挟,本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逐个对亲属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进行沟通、劝说,分析闹事后果以及将会造成的不良影响。经过3天3夜细致调解工作,赢得了亲属的理解,在未得到一分赔偿款的情况下家属同意先将尸体火化并安葬,最后通过调解,司法程序得到圆满解决。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家属的经济损失,又缓解了事态恶化,避免产生恶劣社会影响,促进我村和谐稳定发展。

我村每年订阅各种报刊法律读本近万元,鼓励村民、党员自费订阅各种报刊30多种,村两委干部每人一份浙江日报、衢州日报、龙游日报,党员干部人手一份农家报,并开通了法制教育录像室,图书阅览室,这样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有了长期学习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场所。也正因为村民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集体观念,才确保了村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健全法制,体现民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观念

在每次换届选举中,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部署,实现民主公推直选形式确立候选人,再由全体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选举工作严格按照依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个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举投票,产生的村两委干部全部签订了履责承诺书,使班子任期目标明确,能充分发挥团结协作,为民办实事,为民服务的理念。

规范民主管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是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能否真正落实的保证。在村务、政务、财务管理过程中,坚持一查四会制度,即调查核实听证会、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户主会。凡村里重大事项的决策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听证会,使村民首先获得充分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然后召开村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和户主会进行表决,使村两委干部做的事成为全体村民的事,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如2006年7月份铁路南移火车站广场需在我村征用40米宽,400米长,20多亩道路用地,涉及16户征地村民。我们按照“一查四会”制度,进行民主决策,短短一个星期就完成征地工作,做到无障碍施工,受到了上级表扬。

2008年5月份,通过直选,我们依法选举产生了35名具有办事公道、知法守法、作风正派、有一定群众威信的村民代表和4名村务监督小组成员参与到村民主管理公共事务中。由党支部、村委会每年召开多次村民代表会议,年初村收支规划、重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沿街店面承包、场地出租、村庄道路硬化浇筑、失地农民生活费发放等与村民利益息息相关重大事项。年中由村务监督小组根据审查情况汇报村务实施情况、意见和建议,年终由村两委干部述职、测评、考核、总结,每次村民代表会议民主气氛都很浓厚。

村民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得到体现,村民代表会议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大增强了村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避免了村干部因决策失误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有效地防止了村务管理活动中村干部不公、不廉行为的发生。有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按照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办事,有效防止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任意性,促进了干部办实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围绕村民关心热点、焦点问题,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生活补助款、困难残疾户、低保户名单落实,村干部考核述职,村所有工程招投标、店面、场地承租等等,通过公开、公示,接受民主监督,使干部做得有决心、有信心,群众知情开心、放心。

四、维稳工作促和谐,创建活动重服务。

在“五五”普法活动中,我们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服务村民无小事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由于我村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打工、经商常住我村近千人。历年征地农转非300多人,环境结构复杂,社会各种矛盾十分突出。主要集中在:①多年来失地农民因征地费用低,养老统筹、生活费问题(600亩土地征用全部是政府公益性项目)②因规划控制10多年村民建房不能批建问题。③划分城中村、卫生保洁、村庄整治、自来水、城中学校就学等享受不到政策问题。④巨龙路、46省道和通站道路横穿我村,灵江工业园区、外来人口群体与住户发生矛盾纠纷,盗窃、赌博、交通事故等问题,一系列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各项维稳工作,形势严峻、责任大、任务重。

我们首先建立健全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治安调解员和聘请了法律顾问,明确要求村两委干部遇事不回避、不退却、不扯皮,形成良性的矛盾纠纷处理机制,避免矛盾激化。同时我村针对外来人口较多的情况,建立暂住人口登记、治安登记,实现综合治理职责明细化,台账资料标准化,运作过程合法化。

其次强化维稳工作。2007年,我村失地农民200多人,因2001年工业园区、46省道征地1万-1.6万元/亩,平均计算每年1000多元生的生活开支。被征地村民到目前已将补偿金全部用完,因而失去了生活保障,集体到县政府、信访局上访,要求解决社会统筹,取得最低生活保障金。当时县政府、信访部门无法明确表度如何解决,也不可能表态解决。村民情绪激动,事态失控的局面随时可能发生。村两委治调小组勇于面对,挑起责任。每名支委分工3—5名主要上访对象日夜上门开展法制宣传劝说、化解,并充分利用妇联、老年协会,老党员沟通参与疏导工作。同时村两委及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分析,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不退却,能当面答复不拖拉,暂时无法解决的耐心、细致作解释。经过几个月努力化解,采取男从60周岁,女从50周岁,分4个类型按50、80、90、130元每月发放生活费,终于妥善解决失地农民上访问题,破解政府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如2008年9月租住我村的河南青年宋威锋,在开发区奥泰钻饰厂工作,下班途中因中暑死亡在我村道路上。事故发生后对方纠集河南民工包括亲属100多人,聚集在我村居民住房内,要求厂方赔偿50多万元,如得不到赔偿要抬尸游行进行威胁。我们村两委得知后以敢于负责的态度赶赴现场。从源头预防,立即与厂方、城西派出所沟通,并将在厂房闹事人员劝说到我村办公室,以关心、安慰的态度进行分散做工作,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之以法,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化解。经过三天三夜化解、安慰,最后说服死者家属与厂方达成和解,一次性赔偿8.5万元。由于我们的及时参与、主动负责化解了一起随时会演变恶化的事件发生,也赢得了双方的尊重,同时也得到了公安部门的肯定。

近2年来,我村还调解因车祸死亡发生引起纠纷案件3起,处理各种民事纠纷50多起,违章建房纠纷6起,意外伤害案2起。我们村两委团结一致,尽最大努力使矛盾不上交,避免了小事变大事、大事酿惨祸案件发生。同时在创建活动中我村切实做到无赌博、无迷信、无重大刑事案件现象,尊老爱幼和睦的家庭多,邻里之间团级互助多,婚丧嫁娶节约办事多,全村呈现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懂法、守法的新风尚。

五、普法工作长抓不懈,创造和谐稳定新农村

通过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我们体会到扩大基层民主,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得到增强。村两委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觉性提高。特别是由村民直接参与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政务。既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务的积极性,又使群众真正成为既是制度参与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执行者和遵守者,保证了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从而避免了以往村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三年一届过过场”的现象。加强监督,提高了村干部为民服务观念。使村民对村干部由怀疑变信任,由误解、不信任变理解、配合,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和办事效率,用群众的话说:钱花的清清楚楚,事干的明明白白。实现了村务决策,村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

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村事管理民主化,制度管理规范化,使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务管理和监督中来。正因为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村两委班子更增强为民办实事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使我村经济从空壳村走上富裕村。村各项公益事业得到不断发展。2008年,在两委干部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述职、民主测评中。村两委满足率达100%。

柳村做为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多,矛盾问题多,需要村两委发挥更积极的桥头堡作用。普法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利用普法手段,正确引导村民建立大局意识、法治意识,从而保持村里的稳定与和谐。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依靠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严格建章立制,常抓民主法治建设,做到服务群众无小事,牢牢把握为民服务观念,少讲空话,多做实事,为民着想,为村民当好村官,老百姓才会支持、理解,协助,配合拥护,村两委才会有威信、战斗力。我们才能始终把“五五”普法贯穿到村民各项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龙洲街道柳村村

篇6:谋发展 抓质量 促和谐

张向明

教育优先发展,是区委、区政府构建和谐平鲁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确立了教育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那么,如何践行这一事关平鲁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现状,切实增强搞好平鲁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事关全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四个优先”的科学发展思路,响亮地提出“教育优先”的口号,我区的教育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加快,城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行风进一步好转。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冷静分析,深入思考我区教育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目前我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两个明显的反差,一个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滞后的反差,另一

校的实际工作中。校长要成为一个教育家,而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我们要的是“教育家”办学,而不要“活动家”执教,校长要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来抓教学。三要归位在不断创新发展上。校长的思想必须不断思索、实践、升华,作为一校之长,既要确立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又要善于规划学校的长远发展思路。要善于学习,善于分析不断变化着的形势,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不要墨守成规,保守不前。校长只有在事业发展中始终保持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引领学校不断进步。

2、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办学行为,就是要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按规矩方圆办事。规范办学行为至少要做好三个方面。一要守常规。也就是传统的办教育精髓的东西还得要,比如备讲批辅考等常规教学还得坚持,目前素质教育提得很响,但素质教育核心的还是最基本的文化素质,不能避重就轻,不能因为一味的搞所谓的改革,丢了实际,丢了根本。二要守规矩。就是严格执行上级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决遏制教育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三要以学生为本。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公益事业,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根本要义。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真正落实在学校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上。决不能把“校长本位”、“教师本位”甚至“金钱本位”贯穿于实际工作中。

3、强化队伍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就是要建设好校长队伍,建设好教师队伍。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的关键。一是加强

纪律性不强,给整体工作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要始终站在促进全区教育发展的高度,站在区委、区政府综合决策的高度,牢固树立大局为重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团结一致把工作抓好。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形成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底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是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一环。目前,不少学校在管理上还处于粗放式阶段,学校缺乏凝聚力,缺乏团结一致的氛围,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今后要努力实施学校文化战略,让文明、和谐、向上、奋进的良好风气推进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篇7:抓安全生产促和谐发展

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加快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建设;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处理应急机制,一旦出现事故,要及时抢救、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预防事故发生、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落鲥实处.分工负责、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舜口安全监管职责的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把隐患当作事故来处理。同时,对重大事故责任人坚决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人员、设施、装备、经费等到位,提高安全生产监督执法装备水平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加大消防安全监管力度。要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活动,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防火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强化建设工程火灾隐患源头预防,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高灭火和救援能力,坚决防止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加大安全投入。制定和完善财政、金融、保险、税收等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地方煤矿安全工作要深入推进对小煤矿的关闭淘汰和资源整合,在重点产煤地区推广发生重大煤矿事故党政一把手问责制。产煤市(地)、县(市、区)政府要强化煤矿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建立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沟通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党纪政纪责任追究和刑事责任追究落实力度,深究事故背后腐败问题。

继续压减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公安交警部门要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重点治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深化实施“畅通工程”,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强化农村路面管控,以整治危险路段为重点,全力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状况。

深化建筑施工安全整治工作。建设部门要以防范高处坠落、土方坍塌、起重机械伤害和规范施工人员劳动保护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

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把好非煤矿山复产验收关,强化对化工企业春季检修的指导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结合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工作整治和淘汰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小矿山、小化工企业。同时,大力加强对特种设备、民爆器材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篇8:突出文化抓队伍营造和谐促发展

坚持文化引领, 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乳山公司立足实际, 狠抓职工文化建设, 以文化育人。通过理念宣贯、典型引路、活动升华等举措, 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强化理念宣贯。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企业核心价值观, 先后提出了“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的做人理念;“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的务实理念;“不让老实人吃亏, 不让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吃亏”的用人理念;“立足岗位、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人人都是人才”的人才理念等等。这些理念通过《乳山电业》报、公司网站、座谈会等多种途径渗透到基层每个岗位、每个职工心中, 营造了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 增强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注重典型引路。立足思想上受教育、作风上有转变, 公司每年都要组织观看《中国骄傲》《感动中国》等突出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片, 让干部职工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思想道德的洗礼。组织职工向先进人物学习,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让干部职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先后132人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劳动模范, 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围绕活动升华。结合党委中心工作, 公司每年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培养职工健康积极的阳光心态。围绕“创先争优、文化强企”这个主题, 先后组织开展了庆“三八”女职工观摩学习座谈会以及书法、绘画、征文、演讲等系列文体活动, 在陶冶职工情操, 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 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公司被山东电力集团选树为创先争优集体典型, 并推荐到国家电网公司。

坚持教育跟进, 打造同心同德的职工队伍

上下同欲者胜。在实际工作中, 公司积极为职工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充分释放每一位职工的才能, 让大家从内心真正认同企业, 自觉做到以企业为家, 打造同心同德的干部职工队伍。

干群三同心连心。公司大力推行“干群三同”, 即上下同约、上下同训、上下同考。上下同约, 是指公司领导与干部职工一起, 通过自律书等形式共同遵守公司出台的各项规定、制度, 没有特殊、没有例外。上下同训, 是指公司领导与干部职工一起同干、同学。领导既要当指挥员, 更要当战斗员, 与职工一起同工作、同学习, 不讲条件、没有借口。上下同考, 是指公司领导与干部职工一起实行责任共担, 假若工作中出现问题, 领导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与职工一起被考核, 没有特权、一视同仁。通过“干群三同”,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提升了队伍战斗力。“干群三同”经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爱职工心暖心。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这是乳山电业以文化育人、打造和谐团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 公司注重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通过走访、座谈等不同渠道反映上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等方式, 与职工进行沟通、交流, 促膝谈心, 帮助化解思想包袱, 解决实际问题, 确保每名干部职工都能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 做到不回避矛盾。对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 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地解决, 让职工心服口服, 赢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确保了公司队伍稳定。

激励成长心贴心。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立足于让每名员工都能得到成长和进步, 实现自身价值, 公司从2004年起就持之以恒地坚持每周一晚培训, 着力培育“精一门、会两门、通三门”复合型人才。七年多来, 已累计组织各类培训班700余次, 参加培训人员4万多人次。先后有183人次考取建造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专业资格证书, 有237人次通过职业资格鉴定, 有294人次获得各类专业职称, 并涌现出国家电网、山东电力优秀人才, 威海市“金牌职工”、技术能手等60多名专业技术骨干, 创造出新技术、新经验120多项。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

坚持机制创新, 营造规范有序的健康环境

机制创新是企业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在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乳山电业更加注重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机制来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氛围, 为职工健康成长奠定基石。

创新领导机制。围绕解决职权不清、运行不畅等问题, 探索实施了牵头部门工作负责制, 即对任何一项涉及多个不同部门的工作, 牵头部门或个人即时拥有对其它部门的直接调度支配权。与此相配套, 对班子成员分工模式做了改革, 所有人只分管业务工作, 不分管具体部门。这样既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锻炼提升了部门、职工间的协作配合能力与综合协调能力。

创新用人机制。方针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选什么人、用什么人, 导向问题至关重要。为此, 公司党委出台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并明确了干部任用五条标准, 即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一定的领导才能;孝敬父母, 尊重领导;身边的亲人、朋友积极向上, 并支持总公司的工作;原则上是党员、团员;有承受批评、挫折、压力和不公平待遇的能力。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 营造了风清气顺心齐的干事创业氛围。先后多次荣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先进县供电企业、先进基层党委等荣誉。

创新落实机制。按照“凡事有章可循, 凡事有据可查, 凡事有人负责, 凡事有人监督”的总要求, 公司推出“五环”工作法, 实施闭环管理, 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有汇报。本着简洁、实用、可执行原则, 对公司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清理, 先后建立、修订和完善管理制度113个, 建立和发布工作标准383个、管理流程302个。通过强化执行和督查督办, 确保布置的工作件件有落实, 事事有回音。

创新考核机制。为实现“相互监督、持续改进、不断超越”的目标, 探索推出了“三级联动考核”制度, 即总公司考委会对职能部门考核, 职能部门考核基层单位, 基层单位对职能部门提出考核意见, 改变以往职能部门考核基层单位和职工的作法, 形成人人参与考核、人人被考核的局面, 实现了绩效考核管理的全方位覆盖, 有力地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连续三年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授予综合管理标杆单位。

上一篇:【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8.6《科学记数法》下一篇:《拾贝的小女孩》续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