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2024-05-09

202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精选9篇)

篇1:202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尊敬的党组织: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就业压力随之骤增。有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近71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而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大约有XX万农民工失去了原来的工作,这两股就业人员叠加,使我国今年的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当前,破解就业难题,第一位的还是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我们就会在原地打转转。同时,我们还要多管齐下,打出一套组合拳,通过各方的齐心协力,来破解就业难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种结构性困难,许多服务业、制造业岗位需要大量人手,而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准确认识和定位,就业预期比较高,抱有“精英心态”,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是黄金一代、象牙塔尖,该做“白领”,对普通就业岗位看不上眼,只想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总想一岗定终身。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面前,表现得“高不成、低不就”。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需要国家、社会为其创造就业平台外,也需要高校毕业生自己转变择业理念,调整好就业心态。今后灵活就业、阶段性就业、双向选择就业,将是一种常态。高校毕业生必须放正心态,放低姿态,先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员,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做社会成员、再做社会精英。

促进就业不仅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一份责任。这份社会责任既表现为一定的法律义务,如公平地给予劳动者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保证劳动者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权利、为劳动者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等,也表现为一定的道德义务,如不轻易裁减雇员等。在最近有关企业“最佳雇主”的品牌评估中,除了传统指标,如企业规模、品牌号召力等,“社会责任感”已成了评价雇主形象的重要指标。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才会得到社会、员工的理解、认可和尊重。

经济危机之际,也是企业勇担社会责任之时。危难时刻,企业在承担促进就业责任面前,不是退避三舍,而是迎难而上,就会为企业的形象多添一层光辉,为企业的发展多积累一份无形资产。这样的无形资产,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利益,更可以为企业创造超越商业利益的价值。就业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情,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保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就业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就业问题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重要位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立即采取了多项就业扶持政策,多管齐下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农民工就业,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去年12月国务院对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做出了安排,今年年初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引导就业,服务就业,促进就业。

无论是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还是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但这些措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长久之策,需要各级政府持久地、细致地耕耘。

汇报人:xiexiebang

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的思想汇报:

大学生就业入党的思想汇报范文

大学生思想汇报:用行动感悟更多

2012思想汇报: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013思想汇报:科学发展的要实践

两会热点思想汇报: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思想汇报:在党的熔炉里燃烧成长

大学生思想汇报: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服务

2012思想汇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何解决

篇2:202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尊敬的党组织: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就业压力随之骤增。有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近71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而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大约有XX万农民工失去了原来的工作,这两股就业人员叠加,使我国今年的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当前,破解就业难题,第一位的还是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我们就会在原地打转转。同时,我们还要多管齐下,打出一套组合拳,通过各方的齐心协力,来破解就业难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种结构性困难,许多服务业、制造业岗位需要大量人手,而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准确认识和定位,就业预期比较高,抱有“精英心态”,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是黄金一代、象牙塔尖,该做“白领”,对普通就业岗位看不上眼,只想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总想一岗定终身。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面前,表现得“高不成、低不就”。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需要国家、社会为其创造就业平台外,也需要高校毕业生自己转变择业理念,调整好就业心态。今后灵活就业、阶段性就业、双向选择就业,将是一种常态。高校毕业生必须放正心态,放低姿态,先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员,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做社会成员、再做社会精英。

促进就业不仅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一份责任。这份社会责任既表现为一定的法律义务,如公平地给予劳动者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保证劳动者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权利、为劳动者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等,也表现为一定的道德义务,如不轻易裁减雇员等。在最近有关企业“最佳雇主”的品牌评估中,除了传统指标,如企业规模、品牌号召力等,“社会责任感”已成了评价雇主形象的重要指标。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才会得到社会、员工的理解、认可和尊重。经济危机之际,也是企业勇担社会责任之时。

危难时刻,企业在承担促进就业责任面前,不是退避三舍,而是迎难而上,就会为企业的形象多添一层光辉,为企业的发展多积累一份无形资产。这样的无形资产,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利益,更可以为企业创造超越商业利益的价值。就业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情,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保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就业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就业问题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重要位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立即采取了多项就业扶持政策,多管齐下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农民工就业,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去年12月国务院对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做出了安排,今年年初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就业工作

篇3:202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1、大学毕业生求职心态好高骛远, 择业观念功利化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心态浮躁、好高骛远。在求职的区域选择上更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 对于中西部地区、县向基层区域较为排斥。在求职岗位上更青睐于办公室等行政工作, 对于艰苦岗位比较谨慎。在择业观念上日益功利化。在面对选择时, 工作的“含金量”成为重要依据, 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在部分毕业生中流行。如此功利化的择业观、价值观一方面导致大学毕业生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 会导致边远地区、基层单位缺乏人才, 从而不利于社会经济长远平衡发展。

2、大学毕业生诚信意识缺失, 责任意识不强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诚信意识缺失, 出现了“信用危机”。部分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上弄虚作假、美化自己。甚至出现了伪造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行为。部分毕业生在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 随意毁约, 使学校声誉受损, 甚至影响其他毕业生就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注重实现个人价值, 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心态浮躁, 眼高手低, 缺乏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出现了“草莓”毕业生一族。部分毕业生频繁跳槽, 缺乏社会责任感。工作中不能做到善始善终, 缺少艰苦奋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3、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较大, 抗挫能力较弱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仓促应战, 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因心理压力导致的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首先一些毕业生求职目标不明确, 致使就业心理和情绪波动较大, 产生一些心理偏差。当求职失利时会心灰意冷, 屡次失败甚至导致少部分毕业生过于自卑、一阕不振;当求职成功时又会焦躁不安、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其次一些毕业生攀比心理较重, 对自身发展缺乏理性规划。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中盲目攀比, 出现心理不平衡情绪, 甚至少部分毕业生因攀比心理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再次是部分毕业生依赖心理较重, 缺乏主动求职意识。这些毕业生过分的依赖于学校的安排和家长的奔波, 不能主动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价值, 丧失就业机会。最后, 部分毕业生工作后抗挫能力较差, 逃避心理较重。部分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实习期间, 不能忍受工作压力, 抗挫能力较差, 一旦工作中出现问题就选择逃避, 逃离工作岗位。

二、如何加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 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 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高校及时引导、帮助准毕业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在深入分析自我优势的基础上, 帮助毕业生挖掘求职优势, 树立就业自信心。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讲解就业技巧和企业选拔人才的具体要求等, 帮助毕业生提高求职能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高校要大力宣传就业形势, 详细解决就业政策。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校园就业专栏等平台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和就业政策。让毕业生树立危机意识, 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 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这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开展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 在就业指导中要帮助大学毕业生理性分析社会形势和自身优势, 帮助他们从现实出发, 客观评价自己, 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了解人才成长规律, 减少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树立将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择业观。引导毕业生从基层做起, 长期不懈艰苦奋斗。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毕业生健康的就业心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中, 尤其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高校更应该注重毕业生心理健康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极易产生就业、学习、感情困惑及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高校可通过就业指导课、心理咨询中心等平台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引导毕业生塑造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 树立自信、竞争意识, 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就业。

4、以情动人, 强化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

常言道:动人心者, 莫先乎情。以人为本, 以情动人。强化情感教育是开展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密切关注毕业生在就业、生活和情感等各方面的问题, 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高校要疏通辅导员、班主任同毕业生沟通渠道, 加强师生间的联系和交流。在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 通过给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 解决毕业生在就业离校前的后顾之忧, 为毕业生顺利、安全离校提供保障。

5、关爱特殊毕业生, 解决“双困”毕业生就业难题

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 高校要及时了解“双困”、特困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情况, 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尤其对于就业能力极弱, 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高校老师可以通过就业帮助渠道, 安排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岗位, 在实践中锻炼其就业能力,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做好特殊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做好毕业生安全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毕业生的价值观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本文阐述了目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初步探索如何在就业过程中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人口学刊, 2008 (1) :9

[2]、杜扬浅论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2005 (1) :32

篇4:试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要充分认识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可以比喻为工厂的“产品”,那么,学校教育与工厂、企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产品”本身也参与“生产”过程。因为学生是他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学生并非自然界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在同等程度上都能成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作为大学生一部分的毕业生群体,就因面临走向社会和人生的重大抉择,负有了必须直面现实的压迫感,这不得不显现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现在学生是收费上学,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的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都很大。如果是非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会更显得紧张,如果毕业生能力又相对较弱,那么更会感到前途的渺茫和黯淡。大学毕业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懒散习惯严重,纪律性差,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加上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使他们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增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拐骗欺诈,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社会现象也在侵蚀着、威胁着大学毕业生抵抗力相对弱小的心灵城堡,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孤独、恐慌、颓废,甚或无望的心理。这样一来,如何寻找工作,如何维护权益,如何防止诈骗,如何面对歧路,……诸如此类的问题纠缠在一起,都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样,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困惑,帮助大学毕业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更不可低估,所以,在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我们应当有—个充分的认识。

二、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三个规律

第一,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实现个体社会化,使他们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社会成员。这就必须注意运用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原理和方法,遵循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基本规律,把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教育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正确处理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摆正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战略地位,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高等教育也能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产生理想效果,发挥更大的效能。

第二,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类由各种教育因素组成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因素: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这三个基本因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联系和矛盾运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是有规律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各种教育因素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由此出发,才能谈得上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把握,才能真正谈得上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才能获得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收效,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会有违初衷。

第三,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大学毕业生思想活动和思想发展的规律。大学毕业生一般为22岁左右的青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从生理上看,他们身体发育迅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较快;从心理上看,智能发展迅速,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感情丰富,兴趣广泛,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思想意志处在形成之中;从思想认识上看,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知与不知、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交错发展的重要时期,辨别力较低。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时期,是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他们都渴望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单位,对毕业分配往往极其关心。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毕业生思想活动和思想发展规律,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实施诚信教育,提升健康人格。信用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无形资本,已成为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的发展,靠的就是信用。管理的基石是信用,信用的基石是品格,品格的基石是信念,信念的基础是教育。对“诚信”的理解,传统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的多一些,而在现代社会,它不仅仅是当作一种相对虚化的道德准则,而且更注重信用制度的建立和个体尝债能力强弱的确认,把诚信作为一种制度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入世后的中国,诚信更是一种必须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否则,将受到无情的惩罚。诚实信用方面一旦出现负面信息,就会影响个人今后的资信情况。在中国,信用是决定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命运的根本,若没有信用记录,那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大学毕业生更应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夯实自己的信用基础,要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爱自己的信用。良好的个人品质,是大家认可、协作的长期依托。大学毕业生要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诚信在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诚信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完成任务、树立自我品牌的重要筹码。诚信是人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格又是做人的最核心内容,而如何做人又是“以德育人”最基础的东西,所以,对大学毕业生实施诚信教育,提升健康人格,是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与“以德治国”方略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第二,进行守法教育,捍卫法律尊严。守法,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义务,其内涵主要包括学法、知法、用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它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它决定着法律的面貌,而法律则通过一些强制性规范,使他们的守法遵纪意识得到增强,并强化为内心的道德法令,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守法既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每个大学毕业生道德自律的有效措施。大学毕业生在各种人才市场上上当受骗,或者作为消费者权利得到侵犯等种种不公平待遇出现时,要通过学法、知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以法律规范指引、评价、教育、预测自己的行为。为了达到此目的,学校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汇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举行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每所大学可相应地建立起法律援助中心的学生公益机构,为毕业生维权服务、撑腰,以此作为搞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使大学毕业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权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把就业形势严峻、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此,就业形势严峻、非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情绪低落、思想波动普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加强就业形势严峻、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使他们明白: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市场上人才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过于求时,此类人才的价格下降,形成了所谓的冷门专业,当供不应求时,使得人才的价格上涨,便形成了热门专业;专业与职业不同,不是因为学的不是热门专业就意味着你就失去了在热门行业发展的机会;知识与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大学教育培养的还不完全是一个成型的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智商、情商、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若一个学生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的话,他的就业前景是会比较好的;现在的收入与将来的发展是不同的,这是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差别,若一个人真正热爱一份工作,即使看上去似乎是冷门职业,也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终身就业的观念也要改变,所以说,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并不是绝对的,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具备一定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冷门与热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正如人们所说的:英雄不论出身。同时,还可以对就业形势严峻、非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扬长避短,自我提高,改变观念,既看到面临的现实问题,又不灰心气馁,要求他们在毕业以后,继续学习,多学习知识,多掌握技能,把自己培养成适合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第四,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培育健康就业观。今天,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东风劲吹,建设前无古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正在探索中蓬勃发展,各方面已经发生而且还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必要完全如同50年代那样,只以一味服从组织分配这种方式来实现远大的理想,但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要祖国强大,要民族繁荣,要社会进步,要人民幸福。还有一点,我们应铭记那些前赴后继,高尚其事,成仁取义,乃至流尽鲜血,献出生命的志士仁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前,对大学毕业生加强健康就业观教育显得十分迫切,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既要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又要乐于奉献,热爱集体。

篇5:2023精选专科大学生毕业论文

关键字:心理健康;幼儿教师;职业压力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5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进行的(SCL—90)量表测试调查结果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的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度心理症状。20__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包括幼儿园)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今年九月,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余姚市2023名教师(包括幼儿园)进行的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也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性、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孽待、人际关系等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常见。

由于调查标准、内容以及调查对象的地域性差异等问题,各地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如不及时调整与疏导,势必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问题

1、心理健康的含义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2、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幼儿教师作为大众群体的一员,其心理健康标准与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当然,在考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时,除了要符合大众心理健康标准外,还应考虑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应进一步澄清。

一是幼儿教师心理状况能否区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种状态。目前,多数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都报告了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人数比例,如上文的48%、51.23%、52.1%等,这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幼儿教师群体按心理健康与否可以区分为两部分,即健康者和不健康者。然而,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系统,每个人的心理都会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水平。可能某些人在某些方面处于优势状态,而在其他方面心理健康水平较为薄弱。心理状态具有层次性和一定的维度,我们很难用健康或者不健康来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个人的状况都位于从不健康到健康这个连续体的某个位置,可能距离健康状态更近一些,也可能距某中心理疾病状态更近一些。处于完全不健康的病态的人只是少数。对于幼儿教师这个群体来说,检测出心理问题的教师,只是心理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出了问题,他们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不健康,所以对其不能全盘否定;同时,应该意识到没有检测出心理问题的幼儿教师也并不是完全健康的。两名幼儿教师的量表得分仅相差一分,我们不能把一名幼儿教师划在健康教师的范围内,而把另一名幼儿教师划在心理不健康的范围内。显然,这种划分不尽科学、合理。所以,在看待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时,应避免把教师断然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两个群体。关键是及时发现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有效地对其进行疏导和调节。

二是幼儿教师所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不适应现象能否都可称之为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幼儿教师作为社会的人,在与环境互动中会表现出适应与不适应。有些不适应可能是情境性的,有些不适应可能是特制性的。例如,在绩效评估时,或是在优质课评比的一段时间内,幼儿教师会表现出焦虑,这种焦虑可能会随时间和情境变化而减弱或消失,这称之为情境性的;若焦虑不因时间和情景改变而边,则称之为特质性的。目前有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所采用的自评量表,大多为状态量表,即要求教师根据最近一周内的个人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自我评定,如“最近一周我时常感到焦虑。”可见,量表题目反映的主要是受测者接受测验前某一段区分问题的性质是情境性的还是特质的。因此,在判断幼儿教师心理是否健康时,对哪些现象是幼儿教师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表现、哪些是正常问题、哪些是异常问题进行区分是必要的。对状态性的问题应及时干预,以免转化为特质性问题。对具有人格特质问题的幼儿教师应做好有效的监控,而不是简单将其归入心理异常的群体。

三是幼儿教师违反职业道德是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特殊表现,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应当具备的道德观念,是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在道德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广泛认同的也是处于教师职位的社会成员必须达到的标准,是对幼儿教师行为的规范。20__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幼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显然,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是社会,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行为的要求和规范。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向教师个体的适应与发展的涉及教师认知、情绪、自我等方面。例如,有研究者认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幼教工作,热爱幼儿教育;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幼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也有研究者认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是自量、自尊、自立,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认同、接纳自己的幼儿教师身份;爱教、敬业、勤奋,能较好地适应幼教工作的职业环境;热情、关心、随和,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师幼关系;积极、乐观、自制、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理智、连贯、公正、行为合理。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有水平高低之分而无“好”与“坏”、“是”与“非”之分。

当然,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联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基础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健康是形成幼儿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而良好职业道德也是幼儿教师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其影响因素涉及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因此,幼儿教师个体要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一方面,个体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与组织要能够为个体发展创设健康和谐的环境。基于此,我认为,就幼儿教师这个群体而言,影响起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重要因素: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教师已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课程的共同开发者,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需要相应的专业素养,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展开各种课题研究,为自己的学历提升,参加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培训,“学无止境”对幼儿教师来讲,恐怕体会尤为深刻。从具有中专学历的幼师生向大专、本科学历迈进,这其中所>>付出的精力,只有幼儿教师自己才能体会到。更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教材五花八门、课程摇摆不定等问题,使得幼儿教师无所适丛,,处于迷茫状态。而“班级人数太多”、“活动场地太小”、“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青年幼儿教师由于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往往对自己的岗位、对儿童、对家长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很高,然而一旦遇到工作分配不如意,或者与家长摩擦、教师摩擦等就会感到灰心、失意,出现心理问题;而中年幼儿教师面对日渐增长的年龄,感叹:舞姿不再婀娜,嗓音不再甜美,装扮的小兔不再可爱,孩子们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也不如以前,由此产生悲哀感;骨干教师们,面对年轻教师的脱颖而出,为了维护自己曾得到的荣誉而背上了不必要的思想包袱,成为心理压力。而传统的教师角色,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多少都意味着牺牲,颇带悲壮色彩。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在于所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孩子年龄小,有加之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教师们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有些幼儿园,尝试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但又考虑到教育的成本,由一位教师承担20—25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保教工作,教师从早到晚象抹了油的转盘,始终处于连轴状态,日复一日这些教师身心疲惫,且对工作产生厌倦感。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幼教事业极不重视,运用承包、拍卖等方式把幼儿园推向市场,使幼儿教师感到工作不稳定,且生活得不到保障。一些园长们,不仅要为园保教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人际关系的刺激

幼儿教师往往都是女性,她们有着共同的弱点:情绪容易波动,从众心理较强;注意领导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会为一点小事唠叨不休等,这些弱点集中于一个群体中,就会造成教师之间较难相处,而“你上我下”、“择优上岗”、“优胜劣汰”的竞争,使教师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同时之间关系变化的这种负面效应,无疑是形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

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培养机会,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一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红烛、春蚕的奉献精神固然可贵,更应该看到奉献的同时,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2、给与机会,达到自我实现

作为园长,管理者,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教师看承幼儿园未来发展的生命线,树立“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管理思想,设法创造每位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让每位教师获得成功,获得自信。园长要有博爱精神,心理装着每位教职工,与每位教师坦诚相件见,平等对话。面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多一点引导鼓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点率先示范,少一点空洞说教,让每位教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3、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

在一个幼儿园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是客观存在的。有许多人认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年轻为好,因为年轻教师,充满着活力;孩子亦喜欢年轻、漂亮的教师。其实,老教师的保教经验,尤其是对孩子生活上的细微照顾,这是年轻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园长在考虑班级教师组合时,要注意学历、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合理、良性组合,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带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的班上配有经验的保育员,这样可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群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挖掘最大的能量。

4、创造环境,给教师一份温馨

篇6:202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医学检验;四年制本科;实习带教;教学方法

“检验医学”是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1],不同于被动向临床提供所需检查结果的辅助科室性质的“医学检验”,所以需求是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而不是技师型。10到12个月的检验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20__年9月,教育部将医学检验(101001)[2]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改为医学检验技术类、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这一改变恰恰体现了现代医学检验本科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五改四”的这批技术类实习生将于今年暑期进入临床实习,如何培养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学生需要每一位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工作者考虑探讨。

一科室领导层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教学组,择优选拔带教老师;实行专人专岗负责制,进行有序的组织和分级管理

本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副主任分管,总带教老师承上启下进行统一安排。各专业组选一到两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技师作为专业组带教老师,具体落实专业指导、密切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条件的科室甚至可以实行“一带一”带教模式。教师平时工作中的慎密求实、从容熟练潜移默化的教导了学生,同时教师们由于带教需要,就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准,对个人及科室都是极为有利的。实习生人数多的科室可以在学生中选出一到两名实习组长,帮助老师管理的同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二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化管理;注重岗前培训,特别是要树立实习生的生物安全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对于进入科室的一批不同层次的实习进修人员,必须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实习生进入科室的第一天,由科主任监督、总带教老师负责安排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当然包括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侧重生物安全培训[3],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医务人员应切实强化生物安全意识,不能“重测轻防”。所以科室有责任在实习生进入实习工作前上一节生物安全培训课,且在平时工作中时刻提醒学生,确保每一位实习生在整个实习阶段保持生物安全意识。

三结合院校的实习大纲和科室的实际情况制

定分层次的教学计划,明确各专业组必须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实习生并不是学会操作就算完成了实习任务,应该注重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实习生需要学会分析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不是真正所需要的、合适的、符合临床症状及诊断的结果[4],这就需要深究,牵扯到方方面面。

1、引导学生树立全面质量意识,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

质量是检验工作的生命线。每一个结果都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强化学生“质量第一”的观念[5]。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为了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理论学习,科室每周的业务学习中专门安排了质量控制方面的专题讲座。

2、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加强学生检验基本操作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最近几年,越来越先进的检验仪器以及各种完善检测系统在检验科得以普及,无疑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可能会让实习生不知道如何学习、感觉没学到知识。所以要求学生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流程,了解仪器的操作过程,提高对检验结果随机应变的判断能力,同时还加强手工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6]。

3、注重报告单的审核与签发能力培养

实习生没有权限发放检验报告,但作为一年后的检验工作者,实习期间需要学习报告单的审核与签发。本科室安排每位实习生在各专业组的最后阶段观摩老师发放、审核检验报告。具体包括结果的前后对比、异常结果复查及登记、急诊结果优先处理,危急值处理流程,检测后标本的保存,等等。

4、培养学生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注重与临床方面的沟通

检验医学已经进入了“标准化”和“临床化”的时代[7]。规范学生标准化操作的同时,注重培养临床诊断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遇到某些特殊、矛盾的检验结果时,首先要自查,保证自己的检测结果准确无误。然后主动与临床沟通,如实反映,与临床医生共同分析其标本采集是否有误、结果与临床治疗和用药情况是否相符等,做到对每一份标本负责。

四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做好本科生的论文带教工作

根据各院校大纲要求,也为了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独立的撰写论文,本科室一直重视实习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①选拔优秀的论文指导老师。②保证充足的论文写作时间。当然还需要学生利用好平时工作的空余时间。③提早落实毕业论文,改变以往不少同学因实习后期忙于考研究生、公务员、忙于寻找工作或转实习等导致无法静心写作的状况。④科室举行实习生论文预答辩,以便学生回校后答辩更加顺利。

五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导进行业务学习

必须重视实习生的业务学习,每月至少安排2次理论讲课,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实习质量,跟上最新发展状况。实习生已经学习了大学所有课程,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不适合再应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业务讲座,注重“教”而忽视“学”。科室要求年轻教师与时俱进,学习并应用目前较流行的PBL教学法[8],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作出回答,最后由教师点评,给予补充纠正并适时对实习学生的一些大胆的思路给予肯定,再由教师即时延伸和扩展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

六制定量化考核标准,通过考核找出学生的薄弱点,实施个体化教学,注重考核实效

检验医学的实习相当重要,可以通过PDCA循环的实习教学模式保证质量。PDCA循环[9]就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顺序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找出每位实习生薄弱点,个性化教学,循环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实习生的考核很重要,科室制定了量化的考核标准,实行千分制管理。力求公平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同学,总分1000分。比如:

①各专业组业务考核满分100分(共六个专业组,满分600分);

②毕业论文考核满分100分;③业务学习考核满分100分;

④医德医风考评,满分100分;

⑤实习生出勤管理,满分100分。积分在800分以上者评为优秀,701~799分为良好,积分在600~700分者为合格,低于600分者为不合格。

七根据学生爱好,侧重某亚学科的教育,培养专长学生,增加就业机会

医学院校扩招、医院招聘标准提高等因素导致如今的检验毕业生就业困难。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医学检验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将目光只瞄准医院检验科。中心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甚至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及医疗公司应该得到更多的青睐。科室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实习安排时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及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个性化的安排实习轮转。比如:对血库工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血库轮转时间加倍安排;对去医疗公司感兴趣,侧重培养学生计算机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甚至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去公司轮换学习。综上,医学检验科早已不是简单的辅助科室,作为当今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技能应用型学科需要不断提高检验医学的水平,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测报告。这就需要培养一批理论知识全面,实验操作规范、动手能力强、能和临床医生平等交流的检验医学人才。所以本科室成立专门的教学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习大纲、注重量化考核,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质量控制意识、基本检验操作、报告单审核及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考虑侧重亚学科的教育,同时不忘科研能力的培养。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医学检验实习带教的培养模式及新思路,以适应社会需求。

★ 经典专科毕业论文

★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专科

★ 法学专科毕业论文

★ 电气专科的毕业论文

★ 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 浅谈大学生毕业论文

★ 专科院校毕业论文致谢词

★ 大学生专科应届生自我鉴定

★ 专科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7: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汇报2023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初出校门的学子,接触农村基层工作,似乎无从做起,值得补课的太多太多。每天在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同时,我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农村的方针、政策、农村法律法规、种养殖等实用技术,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虚心向领导、同事、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处事技巧,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真正实现在干中学、学中干,坚持做到用理论指导实际,为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二、认真履职,充分发挥村官作用

(一)当好“三员”,协助开展社区党建活动

一是当好“指导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依照社区党员较多、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较大实际,实施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指导有文化、年轻党员干部通读必读书目,撰写读书笔记均20__字、心得体会文章2篇;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党员组织观看电教片,使其知晓学习实践活动,并积极参与,为社区长久发展出谋划策;对流动党员开展“七个一”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把握社区整合机遇,加强集镇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共建和谐文明社区。

二是当好“电教员”,积极开展党员电化教育,提升党员素质。充分利用好社区远程教育设备,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学习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全年共开展电化教育培训17场次。

三是当好“宣传员”,积极总结经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及时总结“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三联共建”和学习实践活动中好的做法,并按时上报信息,其中在县级以上报刊、网站上登稿3篇。同时,协助社区支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搞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四个培养”的要求,注重在致富大户、年轻、高学历、女性等阶层和领域中培养发展党员,____年发展30岁以下新党员2名。

(二)当好副手,积极管理社区事务

一是深入农户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调解员作用,同社区干部一道,深入农户,走访调查,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社区内长期稳控对象,及时、准确了解信息并上报。

二是认真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称作我国的第二次土地革命。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我负责双井社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林权政策、绘图技术,妥善管理好相关档案,深入实地逐户绘图,力求做到界限清楚、不掉地块、不重登、漏登,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使社区在林改中无一例上访现象发生。

三是圆满完成城镇医保工作任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尚未被所有城镇居民接受。在工作中,我一方面积极学习政策,注重舆论宣传,共发放医保政策宣传资料2600余份,同时耐心细致办好居民参保手续,及时录入上报参保名单,全镇城镇居民参保605人,做到了应保尽保。

四是客观公正的做好城镇低保审查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工作,会同县民政局有关人员、镇民政工作站干部、居民小组长一道,对镇内____年度我社区140户已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进行入户调查。通过调查,共清退19户31人;降标37户59人;增标1户1人。

五是认真干好镇党委、政府安排的临时性工作和社区其他日常工作。在平安吕河创建活动中,为了更好巩固和提升“双率”,我利用休息时间以打电话的形式对本社区的固定电话用户进行电话宣传,同时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张贴临时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全年共发放平安创建宣传资料400余份,使平安创建知晓率和社会治安满意率明显提高。积极配合做好社区管道工程安装、高速拆迁、移民点安置、村庄改造等工作。同时,指导冬青村党支部和江店社区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

三、自我对照,认真寻找差距不足

一年的基层工作,使我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能较好的适应基层工作环境,但受各方面的影响,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工作经验不足,处理问题欠妥当;

二是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法律知识还有待加强;

三是自身专业知识没能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四、积极进取,扎实做好今后工作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扑下身子,扎根基层,为实现居民群众稳步增收、社区和谐健康发展目标而努力。

(一)继续抓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转变那种“有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做到多谈心,多理解,找问题,促提高。

(二)继续抓好落实,提升工作水平。

首先做好落实,积极认真落实两委会作出的决定、指示及工作部署。其次是做好服务,多深入农户,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还要是做好参谋。做好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掌握各方面信息材料,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设想和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三)严守工作纪律,树立良好工作作风。

在新的一年,我要严格遵守机关的各项工作纪律,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不聚众闲谈,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更要严格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意识。

篇8:202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加快与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呈现出大众化趋势, 就业形势也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并遭遇就业人口高峰, 还由于在用人机制、供需结构、择业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向走低, 毕业生就业难在2007年更是走到了顶峰。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 比2006年增加了82万, 增幅达20%, 是近几年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一年。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表明, 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 可见比例很低。以吉林省为例, 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共计123869人, 毕业生总数比2006年增加了9944人, 增幅达8.72%, 这一年全省有2万名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2008年毕业生人数达133172, 比2007年增加9303人, 毕业生就业人数为全省城镇新增劳动力的40%以上。2009年, 大学毕业生是611万, 比去年增加了54万, 再加上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企业经营困难, 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难度随之加大大。截止到7月1日, 大学生的就业率是68%, 与去年的就业情况相比基本持平。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还有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目前没有找到工作, 加上近几年的沉淀, 需要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 比例越来越大, 就业越来越困难。一些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院校近些年来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这是由国内整体就业形势决定的、制约的。总之, 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非常的突出, 而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几年才能得到缓解。然而在社会就业形势整体趋于紧张的状况下, 一方面,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平稳发展有助于每年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并且政府和社会正在进一步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 社会支持体系及工作机制, 推动就业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另一方面, 我们应认识到, 在就业市场上与其他主体相比较, 大学毕业生不是就业市场上的主要困难群体, 这是由他们本身的综合素质决定的, 他们的就业不受经济增长周期性包括劳动力市场短期波动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原因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因此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是严峻的, 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机遇。所以本质的、全面的、发展的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应该说是形势严峻, 但前景美好。

2进一步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是压力与机遇共存,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要认清这一形势。从当前的就业形势看,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哪个人和哪个部门的问题, 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在通力合作, 积极推进。政府要强化调控职能, 完善政策、法规、制度, 而高校一方面要加强改革力度, 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做好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促使大学生更新观念, 不断完善。而这对于大学生而言, 是解决毕业就业难的关键, 如此才能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审时度势, 做出正确的就业行为选择, 顺利实现就业。那么, 高校将怎样进一步做好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2.1要鼓励毕业生全面发展, 不断增强就业本领和竞争实力。首先, 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大学生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将贯穿整个人生。因此, 必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 明确责任义务, 坚持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同时, 还要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其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这样才能使其很好的面对所遇到的一切, 作出理性的, 正确的选择, 取得良好的结果。其次, 要使其完善知识结构。知识是才能的基本要素,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是他们的天职。因此, 要大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 努力完成学业。同时, 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熟练运用知识的技能。最后, 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虽然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本要素, 但知识并不等于就是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年代, 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如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其就业和今后的工作。2.2要继续深入开展毕业指导工作, 提供就业服务。这里面尤其重要的是要结合就业形势, 帮助大学生理性的设计好其职业生涯。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大力开展各种职业规划设计指导活动。依托采用科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指导规划, 开展职业规划实践活动, 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断增强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规划”的理念, 要着重突出“经营”和“管理”的思想, 通过职业规划设计指导, 让大学生学会“经营”大学青春时光, “管理”未来人生发展, 确定职业坐标和发展矢量, 在社会分工谱线中实现合理定位。同时也使大学生对其职业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 对其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个战略性的思考, 根据自己和社会的主客观条件, 搞好自我定位。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确定适当目标, 做到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相符合, 与社会需要相符合。2.3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 以便更好的把握就业机遇。目前, 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地区差异、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稳定程度和工作环境等成为大学生择业就业的主要考虑因素。大学生们多愿选择沿海或大中城市, 而很少愿选择西部或小城镇。所以在择业过程中, 出现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 短视行为严重的现象。为此, 高校团组织要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合作, 注重就业观念的引导, 积极引导大学生抛弃不理性的就业态度, 认清当前形势, 调整心态, 合理定位, 降低门槛, 积极就业。要让大学生理解,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就业也要呈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压力与机遇同在, 近几年来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失去了很多很好的就业机遇, 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要让大学生们知道机遇很重要, 要学会去捕捉和把握, 尤其在就业问题上不可马虎, 必须认真对待。而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在于大学毕业生本人要从自我做起, 主动解决困难。认清形势, 调整“期望值”,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实施过程中, 高校一方面要通过开展青年人才论坛、就业形势分析、人力资源咨询会等方式, 进行示范引导和事实说明。另一方面, 要积极挖掘和树立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就业的优秀典型, 通过身边的形象和同龄人的故事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通过优秀典型示范, 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以便顺利实现就业。2.4激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实现人生理想。创业是就业的有效途径, 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形势, 学校是提倡的, 支持的, 也是大家赞赏的。为此可以开展创业教育, 依托科技创新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依托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依托挂职锻炼活动, 实施优秀在校大学生的选拔与培养;依托志愿服务, 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创业和就业;依托诚信教育, 开展大学生道德修养实践。所有这些就是要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理想和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大学生正当风华正茂时, 在校期间应当注意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敢想敢干敢闯的大无畏个性品质, 从而树立创业理想。同时, 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专长, 增长其过硬的专业本领和创业能力, 为其走创业之路或自谋职业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 高校创业教育活动正在蓬勃开展, 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这势必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篇9:202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高速发展的社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渴求高素质的人才。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大学生都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高素质能使知识与能力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作用。政治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基本素质之基础。除此之外,在现代信息社会,能在在一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用合理的思维、学习方法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掌握本领域的知识技能,适应、胜任本岗位的工作,并有所创新和发展,这些都是信息社会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则是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毕业生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毕业生思想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毕业生处在人生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即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生踏入社会前的重要一课。重视和抓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成功转换角色,积极投入工作服务于人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 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大幅度上升,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发展和就业,一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而一部分学生仍对未来有着盲目的乐观, 甚至认为就业是四年后的事情。忧患意识,应是当代青年所拥有的一项基本心理素质。从大学生入学开始, 学校就要对他们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引导大学生及早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着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准备,为将来走向社会、走向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2.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

毕业生在大学生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对其进行的思想教育决不能掉以轻心,高校应把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度,安排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毕业班的专职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工作。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再深入了解毕业生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3.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

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对当前就业现状和国内外形势有更清醒的认识,了解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能够正确的解读,从而正确认识社会,清晰定位认识自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加强对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国家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责任感教育,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强调个人的兴趣爱好、才能与特长都要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结合,才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5.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对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生树立起面向市场、面对就业竞争的信心和勇气,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化解心理压力。作为高校,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心理咨询和服务,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正确定位自我,勇敢地面对未来挑战。

6. 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就業指导服务机构,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提高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能力。大力发展适合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加强对网络招聘市场的监管。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开展送就业岗位信息进校园、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等活动。教育部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管理服务工作的衔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统编教材编写组.大学生就业指导[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9

[2]李云峰,姚琦.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

上一篇:如何避免职场 “七年之痒”下一篇:分享2010中国消费者研究报告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