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的生命观》阅读答案

2024-05-02

《粉笔的生命观》阅读答案(精选6篇)

篇1:《粉笔的生命观》阅读答案

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身躯随之一点点缩短。刷子见到了吃惊地说:“我的好邻居,你再跳下去就要完啦!你没觉察到危险吗?”“不,我很清醒。在粉末飘扬中,我感到自己的身躯在缩短,生命在消耗。”“那你还要乱蹦乱跳做啥呢?”刷子疑惑地问。“什么?你劝我停止跳动!”粉笔惊愕地反问。“对呀!”刷子苦口婆心地劝告粉笔,“快歇歇吧,我可是为你好,别再固执下去了。”粉笔指了指在空中纷纷扬扬下落的粉末,说:“你瞧,这些粉末都是我变的,在你眼里它们成了废料,可那是科学的“雨点”,知识的“奶粉”。“花朵儿”盼我去浇灌,孩子们等我去指导:为了这,我和姐妹们都愿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即使磨掉了整个生命,那也无怨无悔。”“说得对!”刷子听了粉笔的话,也激动地跳起来,“来,让我替你们‘开路’。”说完,“蹬”地跃上了黑板,呼啦呼啦地擦开了。粉末轻轻地洒下来,变成了一张张可爱的、美丽的笑脸……

篇2:《粉笔的生命观》阅读答案

1.粉笔为了浇灌,哺育,甘愿,也绝无怨言,这就是粉笔对生命的看法,也就是粉笔的。

2.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把下面这对话填写完整,赞扬粉笔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黑板上不停地跳动的粉笔啊!你不觉得你吗?为了播洒,你竟如此。你的生命多么。

篇3:《粉笔的生命观》阅读答案

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生命观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 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因此,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 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

(一) 当代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

当代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之下, 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观念淡化。近年来, 媒体频繁报道高校学生自杀、残害他人生命事件。如2015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两起男大学生跳楼事件, 大学生相继选择以如此极端残忍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令人惋惜。2013年4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因与同寝室同学黄洋关系不和, 将做实验后剩余的剧毒化合物带回寝室并注入饮水机, 导致同学黄洋饮用后有毒饮用水后中毒身亡, 医学高才生对生命却是如此漠视, 震惊了社会、家庭和教育学者们。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对自身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如此漠然, 唯一的答案就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

(二)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探索有限

生命观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源自境外, 自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相继开设了专门的生命观教育后, 我国的生命观教育才开始起步, 目我国在生命观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 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思想文化资源还有待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主阵地, 我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并未开设单独的课程, 关于生命的认识、生命的价值等方面教育几乎空白,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不完整。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时多是依靠自己对生命、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有限的心理学知识, 一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生命观教育的认识不全甚至有失偏颇, 难免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由此可见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体系尚未形成

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组成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体会自身生命价值, 是实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载体。具有导向、教化和激励功能的校园文化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领悟生命真谛、尊重生命价值, 是实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隐性载体。然而, 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将生命观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校园文化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 阻碍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体系的形成, 不利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成效的保持和发挥。

二、中华元典生命敬畏观的基本方面

在中华元典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坚信作为生命本体的灵魂是永生不灭的。直到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才慢慢突破“灵魂不死”观念的禁锢, 走出神的阴影, 尊崇人的生命价值。儒家元典从生命的社会属性考察生命和生命价值;道家元典立足于生命的自然性认识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墨家元典将“兼爱天下”的理想作为生命的价值的目标。形成了儒、道、墨各具特色、多元互补的生命敬畏观。

(一) 儒家德性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儒家从“孝”出发, 提倡“不亏其体”、“仁爱万物”, 尊崇爱惜生命反对损害生命的行为, “父母全而生之, 子全而归之, 可谓孝矣” (《礼记·祭义》) ;先秦儒家认为人与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 重视人的社会生命价值的实现, 提倡“尚中贵和”、“乐群里群”, 以此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中者也,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面对不可逃避的生死困惑, 先秦儒家提倡“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将个体的生命价值汇入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中, 使得有限的个体生命超越生与死的自然束缚, 得以升华、到达不朽,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二) 道家自然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道家提倡“重身轻物”, 反对人们过分追求名利、美色反而损毁生命的本末倒置的行为,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第四十四章》) ;先秦道家看到人与人的争斗引发了社会的动荡, 因而先秦道家崇尚“为而不争”的思想, 推崇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美德来并以此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老子·第八章》) ;先秦道家认为生命源于“道”, 生命的生与死都是“道”的必然, 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此先秦道家在精神生命层面提出“死而不亡”、“精神逍遥”的最高追求, 充盈精神生命使之回归“道”, 实现生命与“道”合一的境界, 将人们从生与死的困境中解脱, 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三) 墨家功利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墨家提倡“贵身”, 认为只有安顿好自己的生命, 才有能力帮助他人从而实现人与人相互关爱的社会理想, “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墨子·贵义》) ;先秦墨家所处的时代, 纷争四起、战乱频发, 人们饱受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之苦, 先秦墨家看来, 祸乱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互体恤、相互爱护, 因此先秦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要求人们抛弃狭隘的利己私心, 要爱惜别人的生命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关爱, 以此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实现“兼爱天下”的理想, “凡天下祸篡怨恨, 其所以起者, 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 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中》) 。

三、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一)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丰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施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生命观教育思想文化资源作为支撑。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凝结着先秦先贤对生命和生命价值认识的不懈探索, 饱含对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问题的系统认识, 不仅有对生命现实问题的思考, 又有对生命终结问题的追问, 浸润着对生命的珍爱和关怀。因此高校可充分借鉴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文化资源丰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 并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组织师资力量编写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相关教程, 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在高校开展专门针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课程,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积极对待生命的价值, 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二)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深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相关生命观教育理论的指导和课堂教学灌输, 更需要广大大学生亲身参与到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体验生命过程、领悟生命价值、培育对生命的敬畏感。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既有对生命的崇敬感又有对生命的畏惧感, 这样一对矛盾的情感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二元张力结构, 使得人们在畏惧损毁生命的同时又积极的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 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模式。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既要重视生命价值引导又要重视生命警示教育:一方面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医院、殡仪馆让大学生直观感受生命过程, 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迹让他们体会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的伟大, 组织大学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体会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另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对近来频发的大学生自杀、自残、残害他人生命的极端事件进行探讨, 剖析这些漠视生命的极端事件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巨大危害, 在他们心中树立“虐待生命就是作恶”的警示界限, 从而预防此类极端事件的发生, 强化他们对生命的认可和对生命价值的积极追求。

(三)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营造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氛围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施需要营造热爱生命、关怀生命的校园文化氛围, 才能春风化雨, 不断增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效性。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对营造积极乐观、热爱生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许多借鉴。高校可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培育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主题活动, 不仅可培育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又能润物无声地在他们的观念里播下珍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种子;可以举办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 如文化讲座、电影放映、趣味体育运动等, 激发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 从而珍视生命, 积极实现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2]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2) .

[3]凌敏杰.论中华元典中先秦儒家的生命敬畏观[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6) .

[4]张世爱.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高校道德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01) .

篇4:《粉笔的生命观》阅读答案

关键词:彩色粉笔;小学语文;识字阅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19-01

粉笔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辅助教具,在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彩色粉笔,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彩色粉笔呢?

我将从小学儿童对颜色的认知差异入手,以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特点做为理论依据,简述彩色粉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小学儿童对颜色的认知差异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本文主要依据小学生记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简述儿童对颜色认知的个体差异。

过去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印象仍然保留在头脑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重现出来,这就是记忆。研究发现,小学生有意记忆逐渐占优势,一般来说,“直观的、能引起兴趣和富有色彩的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彩色粉笔是最容易创造“富有色彩事物”的教学辅助工具。

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但不同年龄段对颜色的选择是不同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4~9岁儿童最喜爱红色,9岁的儿童又喜爱绿色,7~15岁的小学生中男生的色彩爱好次序是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爱好次序是绿、红、白、青、黄、黑。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朱瑞称,在颜色对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红色可以提高一些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此项研究结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使用红、绿、青、黄、白五种颜色的粉笔。

二、彩色粉笔在小学识字与写字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用彩色粉笔标出汉语拼音易混点。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分清因形状相似而易混淆的字母,教师可以用彩色粉笔标出易混点,如将“b、d、p、q”的相同的一竖都用白粉笔写出,每个字母的半圆用不同的彩色粉笔写出,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色彩中感知半圆的位置不同,字母的形体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2、用彩色粉笔标出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进行书写指导时,如果用彩色粉笔标出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可以使学生把字的形象信息牢固地刻印在脑海中,更有利于学生识记生字。中高段进行形近字练习时,也可以使用彩色粉笔进行形近部分的区分。

3、用彩色粉笔区分声母、韵母。较多的一年级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声母和韵母,此项知识点的训练须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为使学生更有兴趣,引起学生的无意识注意,教师不妨在开始教生字时,有意把生字拼音(音节)的声母用红色粉笔写、韵母用白色粉笔写。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将声母和韵母区分开。

4、用彩色粉笔区分生字部首及部件。小学低段多以识字为主,彩色粉笔则可以帮助学生区分生字的偏旁部首和部件。例如认识生字“把”时,将字左边的提手旁用红粉笔写、生字右边的“巴”字用白色粉笔写,另外,田字格用蓝色粉笔画,然后,进行认读生字,辨清字形结构、书写顺序,指导识记字形、左形右声。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易加强字形的记忆。

三、彩色粉笔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用彩色粉笔板书课题。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题目本身即蕴含有丰富的色彩因素。巧妙地应用彩色粉笔板书课题,能因其鲜明的色彩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联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文章主旨,便于学生较快地感知、把握课文内容,切入文章主题。如《“红领巾”真好》一课,可先根据课文主题,用彩色粉笔板书课题:“好”用红色粉笔书写,不仅暗示了“好”的深刻含义,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受到较为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

2、用彩色粉笔画出课题。对于低段学生来讲,简笔画式的课题比起汉字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一年级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的课题板书:“小白兔”、“小灰兔”分别用白色粉笔、蓝灰色粉笔粗线条简笔画代替,迅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学习新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用彩色粉笔指导划分自然段。

一年级开始让学生接触“自然段”概念,并应让学生养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的习惯,鉴于一些学校条件欠缺,电教化普及度不高,可采取教师在书上用彩色粉笔勾画师范的方法,由于粉笔较粗,又是彩色的,所以学生能看见位置。

4、用彩色粉笔进行板书。板书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技能,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可适当采用彩色粉笔将课文中心词或事情发展过程进行板书,以突出板书内容的层次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记忆。

四、应注意的问题

若教师不当地使用彩色粉笔,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1、颜色不宜多而杂。彩色粉笔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滥用,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使用的时机应恰当。教师不择时机使用彩色粉笔太多,在板书中就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不利于突出教学重点。

3、选择搭配不宜使用相近色系。板书搭配时应注意尽量不要使用相近色系,如果一个生字用2种相近色系的彩色粉笔进行区分,不利于学生识记。

4、使用面不宜太宽泛。如果在同一幅板书中用一种彩色粉笔多处进行勾、画、圈、连,就会缩小“背景与对象的差别”,扰乱学生的视线,不容易从中抓住关键。

5、不宜只使用一种彩色。整幅板书,只用一种彩色,与使用白色粉笔无异,起不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6-59

[2] 杨九俊,姚娘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73

[3] 方文慧.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艺术语言的运用

[4] 查菡芳.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中国教育创新,2009.1

[5] 高秀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直观教学[J].江苏科技报今日教育周刊

篇5:六角粉笔阅读答案

(2)这是徐老师最后一节语文课,她老了,不得不准备退休,离开这个站了几十个年头的讲台。这让她有些失落。脑海里闪现过许许多多张脸——那些都是她的学生,与她分享了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想到这,她微微有些激动,手中的粉笔飞舞得更快了,腰也挺直了,仿佛回到了她的黄金时代,一切都尽显美好。

(3)但这美好被一阵骚动打断了,教室后头发出一声巨响,男生赵勇骥摸着脑袋从地上爬起来,再把座位扶正,有些尴尬地笑着说:“不好意思,有点睡迷糊了……”底下一阵哄笑,夹杂着窗外的蝉鸣,让夏天更加闷热起来。

(4)徐老师瞪了他一眼,转身继续板书,她觉得这些90后的孩子真薄情,自己好歹带了他们两年,最后一节课也不安分。她开始有点难过,有点郁闷,还有一点怀念从前。这几种情绪让她感到烦躁,连手中的六角粉笔也觉得硌手。她心中仿佛被一只顽皮的猫不停地挠着,挠着。

(5)终于,徐老师忍不住了,她回头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了,我要走了,你们就不伤感么?”意料之中的,她看见那一张张脸,都充满了奇异的表情。

(6)教室里格外安静,电风扇“呼呼”地吹着。班长看着她有些结巴:“老、老师,课……”

(7)徐老师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回头继续上课,心却已然恍惚,直到下课铃响,回到办公室都没能回过神。她久久地坐在凳子上,眼睛微红,忽然感到很累,仿佛皱纹不仅长在了脸上,还爬进了她心里。她叹了口气,低下头,手中是一支捏了好多年的、熟悉的六角粉笔。

(8)“徐老师,徐老师?”同事的叫唤让她抬起头来。

(9)“徐老师,怎么了?”大家面带忧虑地看着她。

(10)“没事,我就在看这六角粉笔,用了几十年,要告别了,真有点舍不得。”说完,她又低头去看,却好半天没听见同事的回音。抬头看去,却见同事愣在那里。

(11)“学校也太偏心了,我们几个班这个月都换了圆柱粉笔,就徐老师班还用着六角的啊!”同事回过神就大叫起来。

(12)“别叫啦。”物理老师踱步过来,看了看粉笔,说:“2班学生老向我要砂皮,原来是在磨粉笔。瞧这不规则样儿,肯定是学生自个儿将圆的磨成六角的。”徐老师懵了,她忽然想起自己抱怨过圆柱粉笔打滑,不顺手;想起教室里的垃圾箱;想起到处飞扬的粉笔灰。她的脑海里闪现出好多张脸——还是她的学生们,表情有些奇异。同事再说什么,她也听不到了……

(13)第二天,徐老师正式退休,2班学生谁也没去送行,但谁都知道,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支六角粉笔。 (选自《短小说》第5期,晓雪/文)

1.阅读小说,填写表格。(4分)

主要情节

徐老师的心情

在最后一节课上,徐老师想起了与学生共度的岁月。

难过、郁闷、怀念从前、烦躁

徐老师情绪失控,意识到失态后继续上课。

徐老师回到办公室,听物理老师说起学生们磨粉笔的事情。

2.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原句:她心中仿佛被一只顽皮的猫不停地挠着,挠着。

改句:她心中仿佛被一只顽皮的猫不停地挠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4.文中哪句话与画曲线的句子相呼应?找出来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5.徐老师听了物理老师的`话,懵了,“同事再说什么,她也听不到了……”。徐老师此时在想什么?请仔细揣摩徐老师的心情,以她的口吻写下来。(60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

1.原句用两个“挠着”构成反复,强调徐老师的最后一节课上,学生一点都不留恋,突出徐老师内心的难过和痛苦;改句表达不出徐老师的痛苦程度。

2.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徐老师的疲劳,也写出了她心里很痛苦,体现了她对学生们的失望和告别讲台的失落。

3.教室角落的垃圾箱里塞满了绿色的砂皮,粉笔灰到处飞扬。

4.参考示例:原来这些六角粉笔都是他们一点点用砂皮磨出来的,这些看起来没心没肺的孩子,竟然心思这么细密!我真是错怪了他们,实际的行动比语言的表达更可贵,谢谢可爱的孩子们!

篇6:观日出阅读答案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云已经消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

天边的朝霞由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了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着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

1、给短文加个适当的题目。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

慢——()

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相应的解释下面打√)

露(露水 看见 显现)

蹦(出 跳 照)

(2)本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句的意思是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是在写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话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

4、你看过日出吗?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看日出。

2、淡;快。

3、(1)显现;出。

(2)7;大海和天空被红日染得通红;太阳出来了。

(3)红日升起的过程;时间。

上一篇:丹尼奥君君的个人总结下一篇:机关企事业单位门前三包责任书(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