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2024-04-21

腊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通用7篇)

篇1:腊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腊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为合理安排幼儿—日生活,以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展,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一)早操

1.按时做操,做操前教师要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服装及鞋带。2.教师示范动作准确,幼儿动作到位。(二)进餐

1.饭前不能做剧烈活动,不能处理幼儿的问题,保证幼儿愉快进餐。2.可请幼儿做餐前报告,介绍饭菜以激发幼儿食欲。

3.教师在掌握幼儿进餐情况的基础上,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进餐量。4.细心照顾每一个幼儿进餐,让幼儿吃饱、吃好,对体弱儿精心照顾。

(三)教育活动

1。教师要认真备课,作好课前准备。

2.在活动中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与需求,进行随机教育。3.保育员要按时配课。(四)喝水

1.按时组织幼儿集体喝水,除此之外,幼儿用自己的水杯随渴随喝。2.根据季节冷暖饮用水的温度要适当,夏天要晾凉,冬天要保温。(五)户外活动

1.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有组织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小班40分钟,中大班30分钟。

2.注意幼儿的安全,在活动中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

3.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的条件(场地、器械等),游戏的内容要丰富多彩。

(六)午睡

1.午睡时间:12:00—2:30 2.饭后要组织幼儿安静散步10分钟。

3.教师要组织好幼儿按顺序地脱衣服,并摆放整齐。

4,午检:上午班老师在幼儿上床后,对幼儿进行全面午检,写交接班记录;下午班老师在幼儿起床前,对幼儿进行全面午检,进行午检登记。

5.保育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照顾幼儿尽快入睡,注意纠正幼儿的睡姿,注意室内通风,不得任意离开卧室。

二、健康检查制度(一)幼儿入园健康检查要求

1.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2.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并持有预防接种证及儿童健康记录者方可入园。3.在园儿童凡需转园或离开园二个月以上者,返园时必须重新体检。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要进行检疫,无接触者要观察二周,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二)定期健康检查

].每半年为幼儿测身高、体重,并对幼儿进行评价。

2.每年为幼儿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按体检表逐项进行检查,认真填写,不得有空项。

3.体检中发现有异常情况要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般性疾病则应及时处理;有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的幼儿均应转入体弱儿管理或建专案管理;发现缺陷应进行登记管理,及时予以纠正,矫治情况与转归要进行详细记录。

(三)晨、午检常规

1.坚持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

2了解幼儿当时健康状况,尽早发现异常,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一摸”——有无发烧;

“二看”——精神状态、面色、咽部、皮肤有无皮肤病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检查”——有无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大夫白天到班上巡视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工作人员健康

1.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所接受健康检查,并接受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经体检合格且由检查单位签发健康证明书后,方可上岗工作。

2.对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肢体残缺者,不得从事保教工作和炊事员工作。

3.在工作中发现患急性、慢性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有碍于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要及时隔离与调离,病愈后经医院或防疫部门检查证明无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原工作。

三、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一)个人卫生消毒 1.保证园内儿童每人一巾一杯、每天洗后消毒一次。

2.幼儿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此外时间随脏随洗,经常保持清洁。幼儿入园后要先洗手,再用淡盐水漱口。3.厕所要整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4.工作人员个人卫生:

保持仪表整洁,经常洗澡、洗头、勤剪指甲,绝对不准留长指甲,工作人员上岗后要先洗手,开饭前要用肥皂水彻底洗手。(二)饮食卫生

1.桌面在没有污物的情况下,第一遍由保育员用1.25%的高效消毒液擦拭,间隔5一10分钟再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第二遍,餐后要擦拭干净。

2.饭后用消毒的擦嘴纸或餐巾擦嘴。3.餐后用温开水漱口。

4.饭后用过的餐具、餐巾要清洗干净并用高温消毒。(三)食堂饮食卫生要求

1.食堂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做体格检查,以后每年体检一次。炊事员要勤洗头常换衣,常剪指甲,不染指甲,不佩带手镯和戒指,上班前入厕后要用肥皂洗手,入厕前脱掉工作服。工作服要保持干净,操作时不吸烟。

2.厨房要保持清洁卫生,有通风及防蝇设备,做到生熟分开,擦手布与擦锅、擦板的布分开。

3.食具每餐用后洗涤消毒。

4.不买腐烂变质的食物。买来或存放的熟食消毒后再吃,水果要先用食物洗涤剂刷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洗净削皮后再吃。5.厨房内工作服要专用,离开厨房时要脱掉。

6.厨房内要保持清洁整齐,保证无蝇、无鼠、无蟑螂。清洁工具专用,面案、菜案、餐具厨和地面保持清洁,经常擦拭。

7.炊事用具及容器严格做到生熟分开、专用,用后洗净消毒。洗涤用具和盛放餐具的容器要每天进行刷洗,每周用消毒剂消毒。

8.瓜果和生吃蔬菜要洗净消毒,食物要保持新鲜洁净,不得加工和食用腐烂变质食物,外买熟食品要加热后再吃,剩余食物放入冰箱或通风凉爽处保存,保存时要做到生熟分开,加盖防蝇设备,食前必须回锅加热。

9.食品储存时要干燥、凉爽通风,有防蝇、防鼠设备,及时消灭老鼠和蟑螂。

10.厨房保持整洁,不放杂品与药品,库存食物不宜太多。

四、疾病预防制度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防病工作。(二)按年龄、季节、程序完成计划免疫工作,必须做全程免疫接种,对缺勤儿童要及时补种,接种率达100%。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掌握预防接种禁忌,杜绝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

(三)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上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确有传染病的班要彻底消毒及时隔离,对传染病接触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有关传染病的规定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混班、不串班、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检疫期满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四)工作人员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及时报告保健医,以便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

(五)传染病流行期间,勿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六)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五、五官保健(一)眼保健常规

1.保护儿童视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每年五月份对全园儿童进行—次视力斜视眼位的筛查。

2.做到早期发现异常,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弱视发生率,提高弱视治愈率。

3.室内光线充足,不在强光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字、画画,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半小时。4.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画姿势,眼与书本之间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成30度一40度。

5.看电视时与屏幕的距离大于其对角线5--7倍,连续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6。预防眼传染病,教育儿童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眼传染病及时隔离患儿。定期对玩具、毛巾进行消毒,以预防眼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7.注意儿童生活环境安全,杜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二)听力筛查

1.筛查对象:在册的全部及新入园儿童。

2.监测对象:筛查未通过者及有后天致聋因素者。3.测查室内保持安静,周围墙壁无镜子。

4.测查者应将玩具置于儿童视野范围之外,在儿童身后距耳30—35厘米处给声音刺激,玩具出气孔应避开耳部皮肤。

5.给声时应给短促声音,如无反应,间隔一分钟重复一次,测试三次,其中二次有反应为真正有反应,视为通过。(三)口腔保健

1.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龋齿发生率。

2.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检查结果在体检表中按牙式填写,龋齿要早发现早治疗。

3.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三餐后漱口、早晚刷牙,教会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4.使用保健牙刷和保健牙膏。

5.每学期为全园幼儿做一次防龋氟泡沫治疗。

六、意外安全制度

1,要注意房屋、场地、家具、玩具、用具的使用安全,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伤、烧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每月定期检查维修大型运动器械及床、桌、椅等儿童用具,发现隐患停止使用,幼儿玩耍时要有人在旁照顾。

3.每月定期检查电器、电线是否漏电,室内电器插座应安装在1.6米以上,电线应用暗线以免儿童接触,电器用毕后立即拔掉插头,并且要切断电源。

4.不允许儿童进入伙房、锅炉房、洗衣房: 5.不给幼儿玩体积小、锐利或带有毒性物质的玩具及物品以免误塞、误吞造成伤害。

6.医务人员必须合理用药,认真计算用药剂量。7.一切药具应妥善存放,不让儿童随便取到。

8、班内不准存放剧毒药品,消毒液禁止放在儿童的卧室及活动室。9.儿童服药前老师负责仔细核对,并做好交接班工作,避免强行服药、避免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

10.切实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11.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保持安静,细嚼慢咽防止食物吸入。

12.建立健全接送制度,接送儿童时老师与家长见面亲手交接,避免中途发生意外事故。未经幼儿父母允许:,他人不得接走幼儿。13.幼儿外出时必须有2名以上的老师进行严密组织,遵守交通规则。交接班时要清点儿童数及其他安全情况。

14.幼儿上完课老师应先收笔后收本,避免幼儿玩笔扎伤眼睛造成失明,15.教师随时随地把幼儿纳入自己的视线之中,有事急需离开时必须要妥善交待给暂时代替的老师方可离去。

16.室外活动时必须有配班老师配合,老师要事先察看周围环境,及时排除一切处于萌芽状态的不安全因素,不得有侥幸心理。

17.不让幼儿玩箭、弹弓、小刀、火柴等,幼儿入园时要检查幼儿口袋内是否有此类物品,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

18.午睡前教师应检查幼儿衣袋,防止携带小玩具和锐利物品进入寝室,教师应注意巡视幼儿午睡情况。19.玩具、设备材料不能有锯齿状、带尖、带刺的边角,不应有任何外露的钉子、插栓、螺旋等。

20。园内严禁开车及骑自行车,自行车一律放在园门外。

21。每位老师都应知道紧急情况发生时打电话给相关部门,并详细说明本单位电话及住址。需记住相关部门的电话,如:医院急救电话:120、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 22.每位老师都要知道灭火器摆放的位置,并会使用。

篇2:腊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进园后除认真做好晨、午检外,还应注重观察他们的行动、举止,因而特制定本制度。

1、每日7:30——8:30对每一位幼儿进行观察,观察他们精神面貌、面色,是否发烧,是否有传染病迹象等。

2、每日上午10点左右,要到各班观察幼儿户外活动情况,看有无以外事故情况,如有应及时处理。

3、每日上午11:00——12:00观察幼儿吃饭卫生情况,观察他们是否愉快进餐。如发现精神差或食欲不振的幼儿应给予关心。

4、每日12:00——2:00观察巡视幼儿午睡情况。如:脱衣、盖被等安全情况。

5、每日2:30——3:00观察幼儿起床后是否安全穿衣、梳理等情况。

6、每日3:00——4:30观察幼儿做游戏是否安全。

篇3:腊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1 社区环节的困境

1.1 供方困境

1.1.1 社区硬件条件

资料显示[2]:我国2014年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达到34 238个,相比2013年只增加了273个,年增长率(0.8%)远小于三级医院(9.3%);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60.1万张,医院496.1万张(75.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6万张(3.0%)。设备设施的配备方面,2013年我国医疗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数为4 172 173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144 236台(3.5%)[3]。

1.1.2 诊疗负荷

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为16.1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为14.4人次,乡镇卫生院为9.5人次,而医院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为7.5人次[2],社区医师诊疗负荷是医院医师诊疗负荷的2倍左右。而我国分级诊疗体系形成的初期,变化最明显的将是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的显著提高,因此社区医师门诊工作负荷将会继续加剧。

1.1.3 社区卫生人员

我国城乡每万名居民需要配备2~3名全科医师,因此我国13亿多人口则至少需要26万名全科医师[4]。数据显示[3],2013年我国全科医师总数为145 511人,我国每万人全科医师数仅为1.07人,缺口数量很大。在我国培养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至少需要8年时间,意味着全科医师短缺的现象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改善[5]。就人员质量而言,社区医师的学历和职称都偏低。2013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以大学本科以下为主(76.7%),其中大专占41.6%,中专占31.1%;2010年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为29.4%,2013年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为27.5%[3]。人员质量呈下降趋势,可能存在人才流失或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

1.1.4 社区床位利用

2014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8.0%,社区病床使用率仅55.6%(2013年为57.0%),相当于社区每10张床位就有4.5张闲置[2]。

1.2 政策困境

1.2.1 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要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且实行零差率销售,医保报销比例增加,有利于吸引患者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但基本药物种类有限、不能满足基层用药需求,财政补偿不到位等都影响了社区医疗机构的功能发挥,不利于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6]。

1.2.2医疗保险制度

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服务定价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费用、起付线及报销比例的差距,发挥医疗保险经济杠杆作用是国际上流行的约束双向转诊行为、促进社区首诊的方式[7]。而我国在引导患者分流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作用。医保报销比例对患者选择就医机构有较大影响,而现行的医保报销比例在各级医疗机构间区别甚微,不足以改变患者的就医行为[8]。大医院和社区的报销比例差距过大又会有损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该如何确定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诊疗费用和报销差距在我国仍存在争议。

1.2.3 全国性政策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城乡、地区差距,尤其是缺乏高水平的基层全科医师,很难像英国、德国那样出台全国性的政策去强制推行社区医师或家庭医师首诊制。正因为缺乏顶层设计的指导框架,各地在试点分级诊疗的过程中思路不清晰,政策制度缺乏前瞻性、连续性以及系统性[9]。

1.2.4 人才政策

社区医疗机构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包括人事制度、养老、医疗、绩效、待遇以及职称等一系列问题的政策解决办法依然在摸索中,导致了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新的人才引入困难、现有人才部分流失等现象。

1.3 联动困境

1.3.1 转诊

一是我国转诊标准模糊。科学统一的转诊标准是社区和医院之间上下联动的关键,如英国明确制定了各类疾病的转诊指南,为全科医师转诊治疗患者提供依据[8]。当前我国仅制定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少数疾病的转诊标准,更全面的转诊标准仍在探索过程中。二是双向转诊认可度不高。除了患者持怀疑态度外,很多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并不认可或知晓双向转诊制度,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医师也表现出互相不信任[10]。同时,由于经济竞争,存在大医院不愿意放、社区医院不轻易转[11]等现象。

1.3.2 医疗联合体

医疗联合体也称“医联体”,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医联体运行模式,究竟采用何种运行方式仍存在争议。由于我国医疗机构在管理上是条块结合的,医联体运行的外在阻力较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效果不明显,同时还存在配套政策支撑不具协同性、群众对于医联体缺乏理解和认同、区域卫生信息化不完善等问题[12]。其次,医联体的开展会使部分社区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模糊,在实质上成为了大医院的门诊部,没有很好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1.3.3 远程医疗

当前国内开展的远程会诊主要以“一对多”的形式,表现为一家三级医院接口多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由于是一家三级医院牵头,社区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可选择性差。远程医疗对社区基层的硬件条件要求较高,部分社区医疗机构未能配备相应设施,影响了远程医疗的普及和功效。同时,远程医疗开展过程中的监管机制有待加强和完善。

1.3.4 医疗信息系统

分级诊疗制度要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共同解决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问题,信息流通顺畅是基础。而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建而不用”的问题,各级医疗机构内部基本上都实现信息化管理,但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医疗服务信息无法共享,导致重复医疗,造成资源浪费[1]。

1.4 需方困境

1.4.1 社区首诊意愿低

戴金祥等[13]对武汉市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调查显示,“很愿意”和“比较愿意”在社区首诊的占50.5%,“一般”、“不大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占49.5%。相关研究显示,在对重庆市部分社区居民的调查中发现71.43%的居民因对社区认同度低而未选择社区首诊[14],究其根本是对社区就医环境及社区医师诊疗能力的不信任。

1.4.2 居民健康素养低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9.48%,其中城市居民为13.80%,比农村居民略高,但仍处于低水平。由于健康素养较低,居民患病常无法自行判断病情大小和轻重缓急,同时又担心到社区治疗会被误诊或延误治疗,转而直接去大中型医院就诊。

1.4.3 认知不足

群众对于分级诊疗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认识不够,没有确立“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观念与意识,社区居民往往不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渠道[15]。提示有关部门对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1.5 配套措施困境

1.5.1 医师多点执业

我国2009年首次提出医师多点执业,至今多点执业仍处于观望和试探状态,未形成普遍的执业形态,多点执业的医师面临工作量大、精力不够、医疗纠纷责任难以界定及绩效分配方式不明等问题,同时多点执业可能导致医疗质量下降,带来公立医院管理上的麻烦[16]。开展医师多点执业是为了盘活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是医疗资源迅速下沉到社区的重要措施。北京市试点医师多点执业的结果显示,办理多点执业的医师中,注册的第二执业地点40%为民营医院,仅仅20%为基层医疗机构[17],表明现行的多点执业政策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动力不足。

1.5.2 医疗风险控制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开展,社区门诊和住院病人数量将会增多,医疗风险也随之增加。而医联体、远程医疗及医师多点执业等新形式的出现,也会加大医疗风险的控制难度和复杂程度。因此,创新医疗风险控制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医疗责任险的作用。

1.5.3 责任医师签约服务

开展责任医师签约服务是建立全科医师制度的重要举措,可以提高社区首诊率,同时能更好发挥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18]。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居民对签约服务认同度不高,自由就医习惯难以改变,以及与上级医院预约诊疗、双向转诊通道不够畅通等问题[19]。

2 对策

2.1 加强医师多点执业和责任医师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医师多点执业、远程医疗和医疗责任险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工具,将医师多点执业、远程医疗与医疗责任险相结合有序推进,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创造保障,可缓解社区全科医师不能快速配备的困境;责任医师与居民签约可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把更多患者留在社区,是建立社区首诊制度的有效途径;医师多点执业和责任医师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必须配备相应的人事和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大医院退休、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到社区执业,达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效果。

2.2 放大远程医疗的功效

将远程医疗与医疗信息化平台整合,建立跨区域的医疗信息共享机制,助力分级诊疗。同时扩大远程医疗两端医疗机构的数量,引入跨区域或者跨省的竞争机制,使社区医疗机构有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选择。另外,远程医疗的行医过程可认为是医师多点执业的另一种形式,应纳入医师多点执业管理约束机制的范畴,进行有效监管。

2.3 创新社区用药新机制

在适当增加社区药品目录的同时,将药品种类与医师多点执业机制以及远程医疗相结合,允许多点执业的医师使用其原注册医疗机构的药品目录,允许社区患者经远程医疗系统诊断后使用诊断机构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这样可增加社区药品使用的种类,提高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总之,解决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困境的关键要解决人才问题,而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水平全科医师的培养周期较长,为适应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必须转换思路和方式,将多项政策措施打包有序推开,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篇4:腊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一)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

(二)汇报思想,交心谈心,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揭露矛盾,改正错误,解决重点突出问题,增强团结,提高党的战斗力。

(三)总结工作经验,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措施。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每个党员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过双重组织生活。

篇5:小洲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一)、生活制度

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

(1)根据园内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适当考虑家长的需要,制度出本园的儿童一日生活制度。

(2)保健人员参与制订园内儿童一日生活环节(如活动、就餐、喝水、入厕、盥洗、睡眠等)的生活护理要求。

(3)保健人员每周应对各班我童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正常情况下儿童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半小时),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午睡时间不少于2小时。

(二)儿童健康检查制度

1、儿童入托入园体检:儿童和托入园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儿童入园时应将母子健康手册或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卡交给幼儿园。儿童离开托幼儿园两个月以上,再入园必须重新体检,入园前体检率应达到100%。

篇6:舒庄中心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

一. 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根据季节特征,订出具体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并提出质量指标。要求作到:

1. 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2. 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超过12小时到12小时半。

二、幼儿园膳食管理制度

一、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膳食领导小组,明确膳食专人负责,编制膳食计划,安排好每周食谱并及早公布于家长。定期召开伙委会,不断改进工作,提高膳食质量。

二、保健人员要定期制定幼儿进食量,做营养分析,并保证幼儿蛋白摄入量。

三、伙食费专款专用,教职工伙食和幼儿伙食严格分开,精打细算,合理使用。

四、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个野生饭菜。

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不购变质食物,妥善保管剩余食物,严禁食用变质食物。

六、购买食物要精打细算,严禁索取回扣,不许为私人代购食物,帐目日清周结。

七、严格食品保管制度,库房由专人保管,建立出入库帐目,食堂炊具用具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外借。

八、严格食物验收制度,未经验收不得入帐,不符合幼儿卫生的食物坚决退换。

九、严格开饭时间,用膳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用膳,不得将食物带走。

十、保持厨房清洁卫生,炊具、餐具、食具应洗涮干净、每天消毒。

十一、炊管人员定期召开业务会议,虚心听取教师及家长意见,提高烹调技术,讲究科学烹调。

十二、严格执行幼儿的作息制度,按时供给饭菜、点心,两餐间隔不少于三个半小时。三. 体格锻炼制度

1. 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质活动,幼儿每天做1~2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 在正常天气下,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二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的幼儿不少于三小时,并加强冬季体育锻炼。

3. 充分利用本园的环境条件,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 锻炼应适合年龄组的特点,要循序渐进,并考虑运动项目与运动量,对各别体弱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

四、卫生与消毒制度

一、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洗脸,经常保持清洁。3.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带干净的小手绢。5.要求幼儿服装整洁,被褥勤晒,床单每月洗1次。

6.保护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修理,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不能离得太近,高度要适中。

7.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五、入园所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一)儿童入园必须到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入园时要收取儿童健康档案、预防接种证复印件。

(二)儿童转园或离开幼儿园一个月以上的,儿童须重新体检后方可入园,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可入园。

(三)入园儿童应定期体检,3岁以上每年一次,并做好疾病矫治工作.每季度测体重身高一次。

(四)幼儿园工作人员新入园时须到市妇保进行体检,合格者放可上岗,以后每年到市第妇保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五)新参加工作的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培训,培训情况应记录。

六、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预防接种率百分之百。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做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举措,对所在地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采取各种办法,预防疾病,降低发病率。

4、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七、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2、搞好预防接种,托幼儿机构应密切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按年龄、季节、适时、全程、足量、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各种预防接种率要求达95%以上。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或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对患儿所在班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5、加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护理等)来降低发病率。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6、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增进保育人员对卫生科学的了解,加强家园联系,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八、幼儿园伤害预防制度

一、预防烫伤

1、暖水瓶、开水壶、热饭、热菜、热汤要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2、不允许幼儿进厨房、营养室、配餐室、保育员室、教职工餐厅、锅炉房、配电室等危险区域,进出时须随手关门防止孩子私自溜入、误入或跟随教职工混入其中。

3、幼儿尿湿衣裤须换衣、冲洗时,在盥洗前,一定要调试好水温(用手背试水温适宜为佳)。

4、幼儿进餐、饮水或喂药时,温度要适宜,手摸杯子不烫手为宜。

二、预防外伤

1、清除园内房屋、场地、教玩具等设施、设备和物品、物件所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2、墙体的拐角、柱子的棱角、器械边角等要做好软化包装处理和安全防护措施保持安全圆滑,不留隐患。

3、大型玩具每天检查一次,发现设施设备破损和损坏时要及时组织人员修复。

4、组织户外活动时,教师要随时观察每个孩子,及时清点人数,规范孩子的违规违纪行为。

5、剪刀、刀子、针等锐利物品要放在成人专用材料柜、储藏室内,要放在幼儿够不着、摸不到的地方。

6、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喉、口、气管

1、教育幼儿不要把纸团、扣子、别针等塞到鼻、耳里,放到嘴里。

2、幼儿哭泣时,不要吃东西。

四、预防中毒

1、儿童活动室内不准存放有毒物品。

2、消毒液、洗涤剂、洗衣粉、洗手液等物品禁止存放在教室及活动室内,要放在幼儿摸不到的专用物品柜内。

3、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让幼儿学会并养成不把物品放在嘴里的良好习惯。

4、所有药品必须交由保健医生或老师妥善保管,须放置于孩子触及不到的药品存放柜子里或其他恰当的地方。

五、预防走失

1、送孩子入园时,家长要与教师见面,把孩子送到教师手里,方可离开,不得让孩子单独行动。

2、门卫要坚守岗位,发现没有家长带领的孩子,不得放出幼儿园大门,并电话通知园长办公室或当班老师。

3、进行户外活动回班或交接班时,教师要及时清点人数,防止孩子走失。

4、禁止未成年孩子单独来园接送幼儿,若家长执意要求,须让家长做出书面承诺和责任免除保证,以防事故发生后所引发的连带责任。

九、幼儿园健康教育制度

一、每学期对保教人员、家长、幼儿进行1-2次健康教育。

二、每月幼儿保健人员对保教人员讲课一次,内容涉及对保健知识及幼儿常见病的预防,意外伤害的处理等。

三、定期由教师向幼儿讲授卫生知识课。

四、园内定期以黑板报,卫生橱窗等形式宣传相关知识。

五、园所内备有充足的健康教育图书、杂志。每个班级要有适合幼儿看的两种以上的健康教育图书或画刊。

十、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

一、按规定收集、登记、整理和归档园内的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发现传染病疫情况时,采取及时上报和信息采集措施。

二、加强对幼儿日常晨检、午检保健资料的登记及统计。

三、认真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业务指导部门要求,建立卫生保健登记、统计档案,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与统计。

四、园长为本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第一责任人,园卫生保健医生为本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的具体实施人,负责卫生保健登记与统计档案,确保信息及时、完整、准确。

五、按上级业务指导部门要求及时填报卫生统计报表,并由本单位负责人审阅并签字、盖章后上报。

六、对全园的卫生保健登记与统计应定期进行整理分析(每年一次),对一次体检资料应有小结。

篇7:腊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健康报社副总编辑阎丽新,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肖泽萍和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彭靖致开幕辞。健康报社管理编辑中心主任陈会扬主持会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医务人员薪酬待遇问题成为考验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硬指标。从医改进展来看,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薪酬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 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在国家层面缺乏具体框架。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是医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引起关注。

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郭永瑾、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医改办主任付晨、上海长海医院副院长项耀钧、陕西汉中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李峰、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等分别作了题为“上海市级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情况介绍与思考”、“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研究”、“长海医院薪酬改革情况介绍”、“薪酬改革实践情况介绍及思考”、“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的一些理论问题”和“以个案研究为基础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薪酬改革情况及思考”等主题报告。

上一篇:梓人传原文及注释赏析下一篇:七圣小学春季传染病预防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