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的孩子如何教育

2024-04-10

好动的孩子如何教育(精选10篇)

篇1:好动的孩子如何教育

好动的孩子如何教育

我们经常都能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男孩子太淘气,很难管。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多孩子在这样的定义下似乎变得越来越淘气,否则他们就辜负了家长的“心意”。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好动的孩子如何教育,希望有所帮助!

认识好动的原因

大多数孩子都表现出非常多的探索欲望,他们借此来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他们尚未熟知的世界——甚至是熟知的事物也会不断的去探索。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受到阻止,内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通过不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表露,引发冲突。当然,即便是家长的恐吓、打骂都不会阻止孩子探索的内在需求,他们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去发展自己所需要的能力。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之后,他们开始有了自尊之后,恐吓打骂则会在他们的内心留下创伤,让他们被迫学会撒谎来逃避或者放弃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家长的心理建设

那么,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加听话一点,但是又不错失自我发展的机会呢?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行为是在了解这个世界,而非故意去捣乱。之所以被认定为捣乱,那是从成人已有的经验的角度来看待,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但并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意义和形式——乃至有些物品的价格以及在家长心目中的重要价值。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状态,知道他们的现状,才不会用成人的水平去要求他们,冲突自然减少,理解和尊重必然产生,孩子的状态才会越来越好。

其次,需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哪些物品是不能去碰的。在这个规则的框架下,孩子会积累更多丰富的经验。当然,他们并不是总能做到的,即便是因为错误的行为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对他们来说也是经验的构成。只是,这种后果不要是致命的.后果就好。

最后,在孩子犯下错误之后,家长要尽可能的让孩子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不要在一件事情上纠结不清,甚至算老账——这些做法没有任何好的作用。让他们继续犯错的原因并不是被打、骂得不够,而是他们能力不致,或他们内心并不如此认为。错误不纠结强调,有进步马上表扬,孩子才会从积极的态度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积极的教育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教育好动调皮的孩子:

1、让孩子生活在希望当中,学会自尊自爱

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有些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一见到孩子调皮,也不管人前人后,一味地责备,长期以往,孩子的脸皮就变“厚”了,不仅轻描淡写的话不起作用了,甚至批评、责骂也无所谓了,主观上再也不愿去努力了。那才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最可怕的。

要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让孩子在爱的期待中学会自尊自爱。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管是多么调皮、多么好动的孩子,他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尤其是在公众面前的肯定和表扬。表扬、鼓励能使他们得到愉快和满足,这种自尊感和荣誉感往往才是孩子前进的内动力。

因此,对待调皮好动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不断地按照大人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从而引导孩子不断地向前发展。

2、让孩子渐渐地习惯“微笑”教育

调皮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多了大声的呵斥,他们有些已经习惯了这种电闪雷鸣式的教育方式,对循循善诱的话语往往充耳不闻。还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要他端端正正地坐下来确实比较困难。

那就顺其自然,经常给孩子有秩序的动的机会,经常让孩子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例如,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孩子站起来表演,动一动;碰到高兴的地方,可以开怀大笑,甚至与孩子一起手舞足蹈。但是,这些放松是有限制的,笑过了动过了,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提醒孩子,一个劲地笑个不停、动来动去,就要变成小傻瓜了。

3、晓之以理,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调皮好动的孩子不安分,也比别的孩子更喜欢打闹。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呢?就拿打闹这事说吧,先从安全的角度引导孩子认识为什么不能追逐打闹。让孩子自己想象:地面很硬,摔下来会骨折;追逐打闹会撞到别人。既然不让孩子打闹,那就要使他们懂得不打闹是保护自己的需要,不打闹是爱自己的表现,并不是大人们的无理要求。

4、有赏识,也要有惩罚

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应该是主旋律,它符合教育学的规律,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特别是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的时候,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孩子说“不”。

如何惩罚?可以先民主后集中。光是让他们懂了道理还不够,还得让他们知道违反纪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如果孩子真的违反了就按照约定的惩罚来办,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怎么奖赏?如果孩子遵守规则,没有违反纪律,可以给予孩子奖赏。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奖励,与孩子约定到什么有趣的地方,例如到公园、草地去玩耍,与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既给孩子鼓励,又拉近了亲子的距离。前提是,与孩子的约定,家长自己也要遵守,不能违反。

5、家庭“统一战线”全体配合教育

孩子调皮好动,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往往跟家长的生活态度、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家长可以想想,过去有没有助长孩子的调皮好动。孩子看书的时候,您有没有给他递水送吃的,有没有让他跑去开门拿东西什么的?小时候吃饭是不是家长追在后面喂?给孩子讲故事时他是不是边吃边听?

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不要急着让孩子像大人一样“多线程”做事,先让孩子“单进程”——限时做事,规规矩矩做事。比如说吃饭,不仅要限定好多长时间必须吃好,而且还要限定吃饭的这段时间内必须坐端正,一心一意的吃好饭。其他方面,如写字、看书、出去玩呀,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做到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学就是学,玩就是玩,一定要学会安下心来做某件事。

家庭彼此配合,大家都不要打断孩子的“单进程”,在孩子分神的时候也予以提醒。更重要的是,家庭内部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如果有分歧,在孩子背后协商一致。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的影响,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合作与配合。

篇2:好动的孩子如何教育

1、好动孩子的教育良策

1.1、父母要改变观念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儿童重要的特征之一。对于孩子正常的天性好动不要多加指责、管教。不能经常说他这样好动不乖,而去夸别的孩子很安静很乖,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任何批评都不起作用,顽皮倒越演越烈。

1.2、提供活动空间

节假日或周末,有空多带孩子到户外走走,比如:公园、儿童乐园、动物园等。让孩子尽情地活动、发泄他的精力。至于平常家居时,房间布置尽量简单,或者指定一个特别的`空间给他,比如:阳台、小房间,让他有空间伸展、自由地活动。

2、好动孩子的教育原则

2.1、坚持执行始终如一的规章和纪律。

2.2、保持自己的声音平静缓慢。孩子做了错事,生气是正常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2.3、预料到孩子可能会出麻烦,并做好准备;在麻烦到来时,努力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2.4、对任何积极的行为给予承认,作出反应,哪怕是很小的行为;如果你不带成见,有意寻找孩子身上好的东西,你会找到一些的。

2.5、避免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态度的语言,如“不许”、“停止”、“不”。

3、好动孩子的饮食护理

篇3:如何教育“好动”学生的实践

陈俊曦在我班是个“名人”, 因为随时都能听到老师或小朋友在叫他的名字。不是坐不住, 就是去逗惹其他小朋友, 甚至让他坐到老师身边的时候一个人都会在哪里不停的比划动画片里的动作, 口里还振振有词, 也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这些都是因为他的好动。和他妈妈沟通交流之后, 妈妈也感到无奈, 总是叹气, 觉得孩子在家表现得更任性、冲动, 稍不顺口, 就大喊大叫, 甚至在地上打滚, 总是觉得这孩子精力特别充沛。

对此, 我甚至去查阅了有关多动症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 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 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 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 “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 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 学习困难, 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可是, 针对陈俊曦的表现, 却不能与多动症挂钩, 因为他头脑灵活, 反应快, 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当他专心时或喜欢这个游戏时, 他比一般小朋友学得还快, 而且有时也会动脑筋回答问题。通过细心的观察我发现, 陈俊曦不自信, 不敢主动与伙伴, 老师交流, 又不敢说出内心的想法。所以总是以他“独特”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 压抑着内心的情感。

二、教育方法

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 经常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只要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 就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他, 把握适当的时机, 对他进行教育。

记得有一次午餐后有少部分小朋友已经吃完饭, 我便让他们端上小椅子在走廊外面坐着看一会儿书, 待会再下去散步。陈俊曦早就吃完饭了, 又开始在教室里和走廊外兴奋地跑着, 看着他那样子, 我真担心他一不小心就摔倒了, 只有不停地告诉他, “小心, 宝贝, 别摔了!”这时, 有不少小朋友围在我的平板电脑前面摸摸看看地, 好不热闹。陈俊曦也上前来凑热闹了, 我刚巧看到他很生气地推了其他小朋友想用力挤到前面去, 可是没有成功。于是, 他便跑到我跟前来“告状”:“老师, 他们在弄你的电脑, 都弄坏了!”听到他这么说, 我本来想生气地呵斥他, 可一个念头闪过, “小曦, 这样吧, 我把电脑交给你来保管, 好吗?可不要弄坏了!”只见他带有一丝骄傲地对其他小朋友说:“老师叫我保管, 你们让开!”他满意地拿着电脑坐下了, 也没有去玩电脑, 而是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 看着他那样, 我很欣慰。他终于安静地坐了20分钟, 直到午睡。这可是一个奇迹啊!当天下午, 我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 还特地送了一个小奖帖给他, 把他乐坏了。

不过, 对他不好的行为, 又往往是屡犯的错误, 一定要批评教育, 不过是“适当”的教育, 让他明白自己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陈俊曦上课时老师喜欢离开小椅子, 自由散漫, 有时会去影响别的小朋友, 如果他确实是太影响到了我们的活动, 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 “你这样做不好, 影响了我们, 希望你改正!”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提醒, 他慢慢地看到我的眼神也知道如何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其次, 尽量发挥他的优点, 逐渐树立自信。我从他头脑灵活、反应快的优点入手, 以他一次不举手就随口答为突破口, 不仅没有批评他, 反而还肯定了他回答的合理之处。而后的一段日子, 我有意识地对他多次赞赏对他在幼儿园进步的表现, 我用拍照或打电话的形式与家长联系, 回家后也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表扬, 他还会兴奋地告诉我呢。从此, 他的表现明显有了好转, 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 说明他专心了。因此, 上课乱动的现象也得到了控制。

最后, 我还经常鼓励他, 让他为班级和小朋友们做一些事情。比如, 孩子们玩区域游戏的时候, 玩具没有整理好时, 我就会让他去整理;特别是每天看图书后, 书架总是乱七八糟, 一开始是我叫他去帮忙收拾, 后来他会自觉地去整理了, 有时还会像小大人一样说:“你们真是的, 总是把书弄得乱七八糟的, 看我多难收拾啊!”每当这时, 我都会对他大加赞扬。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后, 他喜欢上了助人为乐, 总喜欢在我面前问:“老师, 要我帮忙吗!”瞧这孩子的可爱劲儿。

我的思考——

正因为有了老师的关爱, 才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 有了伙伴们的鼓励和支持, 让他感受到这个集体没有抛弃他,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 感受自己努力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得到老师和同伴们的肯定后, 体会到了自己付出努力而换来成功的喜悦。陈俊曦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 他并不是一个石头、一块钢铁, 如果教师最大限度的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 他也会逐渐被我们这种细致入微的教育感动, 他也会被溶化, 他也会改变。

二、收获与反思

对孩子的爱, 是毫无异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 不是姑息迁就, 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一种母亲的温存, 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我们对孩子的爱不是“溺爱”, 也不是“宠爱”, 不是爱孩子身上的一切东西。而要在向孩子倾注爱的同时又必须“严”字当头, 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是绝对不能姑息迁就的, 我认为“用心灵赢得心灵”, 这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座右铭。

教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职责, 教书育人,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 教育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 把它发扬光大, 以不断提升他的生命意义”。因此, 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方法, 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教育每一个孩子。

篇4:好动的孩子如何教育

关键词:好动 感化 调皮

中图分类号:G61

但调皮好动往往是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对立面,我们必须争取用最快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谈谈如何解决?

一、让孩子生活在希望当中,学会自尊自爱

“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孩子听我们的话,我们得先去感化孩子,得先让孩子“亲其师”,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觉得,如果自己不遵守纪律,不好好表现,会对不起老师的关心爱护。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破坏了班级荣誉会有一种羞耻感,要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逐步懂得自尊、自爱。因此,遇到调皮的孩子惹我们生气时,我们偏不能生气,偏要对着他微笑,偏要想方设法亲近他,同时让他亲近我们!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有些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一见到孩子调皮,也不管人前人后,一味地责备,长期以往,孩子的脸皮就变“厚”了,不仅轻描淡写的话不起作用了,甚至批评、责骂也无所谓了,主观上再也不愿去努力了。那才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最可怕的。我们作为专业教师,一定不能犯这个忌,一定要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让孩子爱的期待中学会自尊自爱。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管是多么调皮、多么好动的孩子,他都才是一年级的孩子,他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尤其是老师在班集体中的表扬。老师的表扬、鼓励能使他们得到愉快和满足,在班集体或同伴中的地位得以提高。这种自尊感和荣誉感往往才是学生前进的内动力。因此,对待调皮好动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不断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从而引导孩子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让孩子渐渐地习惯“微笑”教育

调皮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多了大声的呵斥,他们有些已经习惯了这种电闪雷鸣式的教育方式,对老师循循善诱的话语往往充耳不闻。还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要他端端正正坐一节课确实比较困难。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给孩子有秩序的动的机会,经常让孩子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孩子在站起来表演,动一动;读生字时可以跳起来抢读,动一动……我还常对孩子们说,碰到高兴的地方,你可以开怀大笑,甚至手舞足蹈,但是,大笑一次是可以的,如果笑过一次之后,人家都回到课堂上了,你还在沉浸在刚才的内容里,一个劲地笑个不停、动来动去,就变成小傻瓜了。因为这是课堂,我们还有更多的学习任务要完成。一开始,有的孩子放了就收不住,我也就调侃着说一句“瞧瞧,傻了吧?”然后,让大家来评述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时间一长,他们就习惯了我的微笑教育,无论是跳起来抢答,还是做动作背诵课文,哪怕是表演“采集蝴蝶”,都能迅速地回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状态。

三、晓之以理,让孩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调皮好动的孩子上课不安分,下课也比别的孩子更喜欢打闹。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呢?我先从安全的角度引导孩子认识为什么不能追逐打闹。有的说,地面很硬,摔下来会骨折;有的说,追逐打闹会撞到别人,可能会发生流血事件,还有的说,追逐奔跑,执勤的老师会扣我们班的分,会有损我们班级的荣誉。现在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谁也不愿意自己缺胳膊少腿的。因此,要让孩子不追逐打闹,得先让他们懂得不打闹是保护自己的需要,也是维护班级荣誉的需要;不打闹是爱自己的表现,也是爱集体的表现。

四、有赏识,也要有惩罚

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应该是主旋律,它符合教育学的规律,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特别是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的时候,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学生说“不”。如何惩罚,我主张先民主后集中。就说课间打闹吧,光是让他们懂了道理还不够,还得让他们知道违反纪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怎么惩罚?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商量、解决,讨论的结果是大家互相监督,发现违规情况,先友情提醒,再惩罚他回教室,坐到自己座位上反思,不得去室外活动。任何规章制度只要经过全体同学的认可,执行起来也就容易多了,结果反而没人被罚“坐教室”了。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做到人手一绳,下课后就跳绳、踢毽子、猜谜语什么的。我还跟他们说,如果你们表现好,我就带你们去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一些有趣的游戲,我还可以建议你们的家长带你们去蜀冈西峰等生态公园去玩,那里有成片的树林、柔软的草地,到那里可以尽情地追逐、放声地欢笑!这样,下课奔跑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又没有意见,还是觉得生活中阳光明媚。

其实,调皮的孩子喜欢干的事也不少,他们也爱看图书,喜欢玩积木。但由于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玩,该怎么玩,所以常常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多动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当老师制止和批评他们时,他们会用哭闹、乱扔玩具等方式表示不满。我们班的小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去图书角看书,会出现与别的小朋友争抢图书的现象,看完书也不放好,把图书角的书弄得很乱。当我上前去制止和批评他时,他似乎一点也不服气,还又哭又闹。经过多次的观察与思考后,我发现光用严厉的批评时不行的。对于这种情况,我试着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先制止他的不良行为,等他情绪稳定后再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让他知道错在哪里,这样做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然后和他一起玩,引导他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他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成人一样,孩子的行为总是有他们自己的理由的。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调皮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每一个幼儿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是批评!他们也需要别人的赞赏和重视。特别是老师的每一个亲昵的动作,都有能让幼儿受到莫大的满足,都能让幼儿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如果调皮、好动的幼儿想得到老师的亲昵和表扬,他们就会渐渐改正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的。只要教师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孩子”,就能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教师们应该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1月

篇5:好动的孩子如何教育

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动症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俗称。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上课易分心 ;做事粗心、拖拉; 心不在焉,易半途而废 ;经常丢三落四,上课小动作多;话多,插嘴,过度喧闹等症状。其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给学校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一些恶劣的社会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绝望,的确,多动症孩子给家庭造成了无数的问题和麻烦,是典型的“麻烦制造者”。如果家长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学会一些合理的应对策略,那么等待家长的就是被孩子们逼疯。那么,你了解多动症有多少呢?

多动症的鉴别

1、多动症的孩子是在故意捣蛋吗?

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显示指出,多动症患者的脑部某些区域如大脑额叶,胼胝体,小脑等结构异常,脑皮质变薄,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大脑皮质发育延迟。脑结构的异常导致了多动症儿童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冲动和情绪失调。因此,多动症儿童的这些症状是疾病所造成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自家宝宝是个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坏孩子而整日采取打骂责罚的教育方式。及而久之,儿童会出现逆反心理而越来越不听话。

2、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3-5岁的儿童活动率较高,注意时间短暂是件非常自然的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能够逐渐控制。正常儿童也会有多动的现象,但是,一般正常儿童只在适宜的场合表现活泼好动,其多动行为具有目的性,社会功能如学习,伙伴关系等不受影响。另外,紧张、焦虑、抑郁、贫血、血铅水平增高、夜间睡眠出现呼吸暂停的儿童也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一旦去除这些原因后症状就会消失。还有一类儿童除了多动症状外,还会伴有开始走路晚,说话晚,和小朋友交往障碍,动作重复,刻板,这就要警惕是否患有智力低下,孤独症,阿斯博格等疾病。因此,家有多动儿童的家长不要随便给宝宝扣上多动症的帽子,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清楚。

3、多动症有哪些类型?

多动症分为三种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以及混合型。年龄较小的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多动,坐不住,小动作多;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则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容易转移。因此没有多动症状不一定不是多动症。

4、多动症长大能好吗?

相关数据显示,多动症的预后并不乐观,极少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症状消失,转归良好,但高达80%的多动症患儿其症状将会持续到成年期。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多动症患儿常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障碍如自卑,破坏行为,学习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犯罪行为,品行障碍,挑衅行为,无积极性,对抗行为,多种学习困难等,并对整个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多动症的改善方法

一、感统训练: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和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儿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如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二、注意饮食:

1、含水杨酸盐多的食品(如番茄、苹果、橘子、杏等)、某些食品添加剂,如调味用的胡椒油、味精及某些食用色素,与儿童多动症有关。

2、过量食入铝元素引发儿童多动症几率是非常大的食入含铝过多的食物,如油条、油饼及使用含铅过高的餐具、食用含铅高的食物,如爆米花等,也可以引起脑神经生物化学的改变,影响视觉、记忆、感觉、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出现多动症。

3、高糖饮食会引发儿童多动症几率也是非常大的高糖饮食也可以引起多动症。高糖饮食会使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分泌不足,从而引起多动。

三、心理治疗:

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父母,就像一面镜子,孩子总是模仿这父母,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以身作则。在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态度,要明白孩子患了多动症时一种病态表现,不应该对他们打骂和贬低。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逐渐纠正儿童的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健康的行为,增进他学习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精神治疗:

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的态度要以耐心、关怀和爱护的态度加以处理。对患儿的不良行为及违法举动要正面地给以纪律教育,多予启发和鼓励遇到行为治疗有成绩时给予奖励,不应在精神上施加压力更不能现骂或体罚。对有不良习惯和学习困难的患儿,应多给具体指导,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培养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困难,不断增强信心。

五、药物治疗:

多动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那么多动症患儿该怎么寻求治疗呢?在此告诫家长朋友们,如果自家的孩子确实患有多动症,请不要盲目给孩子用药,就目前来说,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全都是有毒副作用的,并且效果甚微,达不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可靠、有效的治疗多动症、抽动症的方法当首推“整合平衡疗法”,它是以调节人体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的“爱儿专注贴”为核心,辅以“感统训练、注意力训练、心理疏导、推拿按摩、营养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方法。

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并要长期坚持采取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帮助孩子早日摆脱多动症的困扰。

注意事项

以下几点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

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方便面类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

篇6:儿童多动症与好动的教育对策

儿童多动症与好动的教育对策

教学 -12-30 15:59:10

□ 张丽日方 于小芹

?一?鼓励探索。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运用夸奖性的语言,赞赏性的表情,鼓励他们的探索行为,保护他们高昂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敢于想像和亲自动手的行为习惯。

?二?目标明确。对好动、多动的孩子布置的任务要细小单一,一次吩咐去做一件事,而且要经常给以提醒,完成后再布置另一件事情。如果要连续做几件事情?练习?,教师和家长开始要用一些指导语来督促。如“来,我们开始做练习……先做第一个……第一个做好了我们来做第二个……”以后可让学生自己边讲边做,防止分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三?反复纠正。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对他们的安静行为给予鼓励。如儿童表现出安静听讲,小动作少,安心游戏,与同伴合作完成某件事时,应及时给予口头表扬或奖励;如乱跑、乱喊、恶作剧时则给予批评或取消某种权利。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对这些小调皮们采用特殊的“积分奖励法”,即每个好行为画个红星,坏行为画黑圈?一个黑圈抵消一个红星?累计一定数量的红星换某种奖励或权利。好行为累加到一定程度,还可给予全班?组?同伴连带受奖,利用集体的鼓励和赞许鼓励适当行为。

?四?及时表扬。当学生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及时表扬其行为,而不应含糊其辞地表扬其整个人。因为对于儿童来说不能分清行为与整个人的关系。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常常是“我不说谎就是好小孩。”实际上,小孩只是在不说谎方面是好的,其他方面未必好。所以,当学生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马上予以表扬,表扬不只是语言上的表达,也包括非语言的.表达。不同年龄的儿童应用不同的方式表扬,训练他们知觉的精确性,提高他们协调动作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意识内建立起正确的行为判断标准。这种方法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够减轻这些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对抗情绪,潜移默化之中使儿童进步,恢复自尊心和荣誉感,形成是非观念,增强抗诱惑能力。

?五?耐心引导。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不解,小脑袋瓜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问号。所以大到冰箱、彩电,小到一根针、一粒石子,他们都要摸一摸,玩一玩,忙个不停。其实,他们是在有意无意地探索世界的奥秘。每一次行为的后果总是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体验,好的结果使孩子充分享受欢乐,从而趋向这种行为。反之,

篇7:初二孩子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成功!

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的养育、学校的教育以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孩子自然会展现闪耀璀璨的光芒。

那家长和老师该如何沟通配合呢?知名教育家刘长铭给您建议: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从容,多一分等待。

理解老师,冷静处理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

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是一位曾在亚运会上得过七项全能亚军的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感到十分困惑。

孩子的教练是她的大学师妹,于是她就给教练发了一封短信。过了一会,教练回复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师姐,你别着急,其实我特别喜欢你家宝贝……我的这位同事兴奋地把短信读给女儿听。

不多久,她惊奇地发现,不论学习多难的动作,孩子再也不出错了,而且学得又快又好。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

关注的方式也不同。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悄悄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我同事的处理方法就很好。

其实我想,即使没有那条短信,家长在孩子面前编一个“善意的谎言”,也不失为一种教育的艺术。

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情绪上流露出对学校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成见,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我曾读过一篇外国短文,说是在一次儿童网球课后,老师不慎丢了一个小孩。等找到孩子后,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说:“己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

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己经没事了。”

我想,一个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教育需要耐心

中国常有“子继父业”之说。不论是从先天的遗传还是从后天的`影响来看,“子继父业”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今天很多子女都对父母的专业不感兴趣。原因很复杂。

社会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选择越来越多,这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家长越是有这样的情结,就越容易对孩子失去耐心,最终使孩子产生逆反。

我想,如果我的同事把孩子数落一通,整天“恨铁不成钢”,很可能会使孩子彻底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在我看来非常优秀的孩子。也许是由于他们过于优秀的缘故。

对孩子从不满意,甚至对孩子说,我们都怀疑是不是当初在医院里抱错了,结果使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幸好没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急躁和揠苗助长可能会收到眼前的、显现的效果,但是在孩子精神上会造成什么缺陷(很多事例说明缺陷是存在的),很可能要等神经科学发展很多年以后才能知道。

篇8: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好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榜样,因此,父母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表里如一,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渊博,远见卓识,在学习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要孝顺长辈,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对人、对社会有爱心,父母要用自己的真实行动,用自己的坚强,用自己的敬业,用自己的博爱,用自己的成功给孩子做出榜样,这比用苍白说教的效果好出千倍。

二、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生存的第一要素,只有爱孩子,方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因此,父母要尊重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我常常给我的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件小小的礼物,一次循循善诱的开导,这会使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增强他们父母的信任感。

三、父母与孩子多沟通,和孩子平等谈话

中国自古都是“父为子纲”,老子在上,儿子低低在下,许多父母经常以不平等的姿态凌驾于孩子之上,这正是追求平等和权利的孩子们不听话,顶撞父母的根源。所以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再忙,再累,也要倾听,不时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孩子的时候,总是十分高兴地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给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样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四、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比赛,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当孩子成功时,我们要为他们骄傲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当孩子遭遇失败和挫折时,父母要鼓励孩子不要气馁,让他鼓起勇气,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不断努力,直到成功。

五、学会宽容

宽以待人,对别人宽容,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对孩子宽容是做父母的基本素质。当孩子偶尔做错一件事的时候,父母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动辄发怒,粗暴地训斥或者打骂孩子。

如当孩子在考试中成绩不是很好时,父母知道后不应大声训斥孩子,而应和孩子谈心,了解情况,帮助孩子分析没考好的原因,鼓励孩子不要气馁,继续努力。这样,孩子就会从内心接受父母的谆谆教诲,发奋读书。

家长无论遇到怎样尴尬的局面,都要努力以宽容的心态,保持稳定而冷静的情绪,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和过失。

六、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

父母和老师不能用分数的好与坏衡量学生是否有发展的唯一标准。好的成绩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应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所以,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考好了,就心花怒放,分低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心情紧张,无心学习。要记住让孩子在快乐、健康的轨道上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更是父母的责任。

七、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所以,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并加以正确引导,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之火,从而更好地塑造个性,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使孩子受益终生。

比如,孩子对音乐方面感兴趣,父母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他(她)参加舞蹈、钢琴、声乐方面的特长班学习。如果孩子对体育方面感兴趣,父母就可以根据他(她)的实际情况,让他(她)参加篮球、乒乓球、长跑等方面的特长班。

总之,父母一定要在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兴趣激发和培养,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选择合适的时机,使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培养,为孩子们今后幸福快乐地成长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八、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见多识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实总比书本中的记载更加生动、丰富,而且形象、直观,容易记住。

我在孩子三、四岁时,经常带她去市内动物园看动物,到公园游乐场玩游戏,去书店买书,去超市买东西,每次出门旅游都带上她,让她多接触各种场合,学着和不同人打交道,从中学习各方面知识。此外,父母应经常带孩子走到大自然中,让孩子观察、学习,再给予适当指点、引导,孩子一定会收获很大。

九、培养孩子有社会责任感、同情心和感恩心

在当今物质充盈、物欲横流的时代,具备良好的品德能使人提高品位,提升品格,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富有同情心,感恩之心的人才能受人欢迎,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发展。从小培养孩子善良、勤劳、勇敢、谦让的良好品德,将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这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我们应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大爱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在感恩中不断前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时代的花朵。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振兴民族的伟大重任。因此,培养好孩子是每个家长神圣的职责。只有孩子成功,做父母的才算事业成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未来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让自己亲手培育的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美丽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卢志丹.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M].新世界出版社,2010,4.

[2]肖连富,吴文菊.班主任专业成长[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7.

篇9:好动孩子的“三步曲”

第一步——装认真

老师开始上课了,小朋友们都坐到了自己的小椅子上。浩浩当然也不例外,在小椅子上坐得格外端正,背挺得直直的,两只小手放到了膝盖上,摆出了一副非常认真听课的架势。不知道是因为上课的内容不吸引浩浩,还是这样的坐姿太累人了,他开始不停地打哈欠,一个接着一个,期间实在忍不住还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浩浩作为大班的孩子,对于上课要认真听讲的要求一定了然于胸,所以他才会坐得这么“做作”的端正,好象唯恐谁看不到他认真的模样。在课前我就在老师那里了解到他上课的习惯不太好。果然,三分钟不到,马脚就露出来了,打打哈欠,伸伸懒腰,动动小脚,和刚才认真听讲的状态截然不同,判若两人。因为他认真听课的时间只有三分钟都不到,这么短的时间也听不进什么内容,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所以我把他的这种情形总结为“装认真”。虽然只是装,但我觉得浩浩本质上也是要求上进的孩子,只不过是缺乏坚持性罢了。)

第二步——自找乐趣

不想听课,又不能离开座位,浩浩真是太无聊了,小屁股在小椅子上不停地扭来扭去。这时,一小撮不知从哪个小朋友羽绒服里飞出来的小羽绒从浩浩的眼前飘过,一下子吸引了浩浩的注意。他伸手一捞,把小羽绒抓到了自己的手心里。这下可总算有事情做了,浩浩的嘴边露出了一丝难以抑制的笑意。把小羽绒放到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再把它抓回来,浩浩熟练地玩了起来,看起来这样的游戏浩浩经常玩。当然玩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让老师发现,因为老师时不时会转过身来关注一下浩浩。这无形中增加了“玩小羽绒”的难度,所以看起来似乎更有趣,更好玩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会只是坐在那里发呆,总会找出自己的乐趣所在。撇开上课的话,玩小羽绒可是让浩浩注意力集中了不短的时间,让他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印证,因为感兴趣,所以就注意力集中。看来,要转变浩浩的听课习惯,一定要“对症下药”,必须找到浩浩的兴趣所在才行。)

第三步——寻找玩伴

一不小心,小羽绒飘远了,浩浩好不容易找到的“玩具”没了,无聊地坐在小椅子上,又一次“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浩浩坐在小椅子上,慢慢往后靠,轻轻抬起两只小脚,再放下小脚,身体随着惯性往前倾,有点象在玩“翘翘板”的游戏,唯一的区别这是一个人独自玩的“翘翘板”游戏。几次反复,随着惯性的增大,这次浩浩使劲地弯下了腰,小脑袋差点碰到了地上,为了保持平衡,右手伸得老高,好似举手一般。小手在放下来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旁边小朋友的脸。不一样的感觉让浩浩找到了新的游戏,他使劲地保持着弯腰的姿势,然后小手在旁边小朋友的脸上摸了起来。痒痒的感觉一下子吸引了旁边小朋友的注意,不自觉中也加入了浩浩游戏的行列……

(经常会听到老师的抱怨,有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还要影响旁边的小朋友,从对浩浩的观察中,让我看到了他的影响力,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并不是刻意要影响旁边的小朋友,一个无意中的举动让他找到了新的乐趣。孩子就是这样直接,好玩就喜欢,就参与,看来是浩浩的游戏比老师组织的活动更有趣,所以旁边的小朋友加入浩浩的游戏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何吸引好动的孩子融入课堂,仔细听讲呢?针对观察到的好动孩子的“三步曲”,我就用我的三个法宝来对付:

第一招:贊美鼓励法

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听老师的表扬,在活动中,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能使孩子产生愉悦和满足感。所以,当浩浩“装认真”的时候,我大大地表扬一番:“浩浩上课真神气,看他坐得多直呀!”这样的鼓励,既是一种行为的强化,也是一种要求,提醒浩浩上课要坐直认真听讲。因为浩浩本质上也是要求上进的孩子,所以有了愉悦的情绪,浩浩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当然就逐渐变长了。

第二招:兴趣激将法

大班的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喜欢做小老师。每到我们要请小朋友做小老师的时候,浩浩就会坐得非常好,把小脑袋抬得高高的,小眼睛期盼的盯着你的眼睛。既然浩浩这么喜欢做“小老师”,我就和他约定:只要他能认真听讲,就会请他来当“小老师”。

第一次,浩浩没当上,可不开心了,一个劲的问老师怎么不请我呀。第二次表现还是不太好,我们还是没请他,这下浩浩知道我们是来真的了,跟我说:“老师,以后我上课认真听,不乱动了,以后请我做小老师好不好?”那次以后,我们明显感觉到浩浩上课动来动去的时间少了,比以前好多了。为了表扬他,下课后就请他做了一次小老师。浩浩可高兴了,一个劲的对别的小朋友说:“今天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让人忍俊不禁。

第三招:提问强化法

篇10:如何教育孩子的美文

一转眼,孩子已经步入初中两个月,再也感觉不出来是从前的那个懵懂少年了,孩子变了。如何教育好这个阶段的孩子,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思索和讨论。

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方式。如什么“狼爸”“虎妈”型;如“不计报酬”型;甚至还有“放任自流”型。不能说哪种方式一定有效果,哪种方式就一定不行,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实施。

进入初中后,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在建立,身体逐渐长高,思想逐步成熟,简单的按照以前的做法行不通。

孩子作为一个个体,他有他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无价的,只有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同,才能把他的价值最大化。

针对孩子的教育,我想要尊重,同时不失权威。简单粗暴的教育没有任何作用。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谁不心疼?以前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过去。互相尊重是重要的,你不认可他,他又如何尊重你?但是不是一味的由着他的性子来。要让其分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很关键。家长的权威必须要有,这里的权威不是吹胡子瞪眼睛,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要“以理服人”。

要平等。孩子不是以前那个可以呼来唤去简单的孩子,他需要的更多是理解与支持。如果你还想我是你的父母,一切的事情你必须怎么去做,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不能放下身段,平等沟通,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平等的`概念是真的平等,听取他的意见,相互商量,得出最好的结论,让事实去证明没有问题的时候,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解决。

要做表率作用。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做法就是父母作为的反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是现在社会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择手段去钻营?还是一味向钱看?你的简单的做法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父母来讲,做的功课并不比孩子少,要让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我的父母这么做是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按照他们的做法去做是没有问题的,要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

心态要放正。这个事情涉及到孩子,也和父母有关系。现实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独善其身”?谁不想“光宗耀祖”?谁都想“母凭子贵”。作为父母来讲,首先要有平常心,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信心,使其相信暂时的错误可以修正,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上一篇:中交某公司党委工作总结下一篇:美瑞宝贝协助大月份孕妇成功赴美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