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2022-11-15

第一篇: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孩子是上帝派来教育父母的

孩子是一本无字的书,当你用嘴巴教导孩子的时候,别忘了聆听孩子的教导。孩子比成年人更接近上帝,孩子可以净化你看世界的目光。 孩子是上帝的作品。孩子从不抱怨周围的世界,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孩子从不说看破红尘,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孩子从不让烦恼侵扰自己的睡眠,从不让悲伤流进自己的心脏;他们善于忘却昨天的不快,只追求欢乐和未来。 孩子从不为外在的东西所累,只要喜悦时有妈妈的怀抱可钻,只要恐惧时有爸爸的身后可藏,他们不贪求富贵。

孩子让你重温那永远失落的摇篮岁月,填补你记忆中那段不留痕迹的空白;孩子在让你补课的同时,教你学会了报恩。 孩子的世界是人间惟一的一块净土。他们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他们享受生命,很少在意别人的说教和眼睛。他们总能单纯地交往,他们的朋友没有贫富和美丑,他们也从没有媚俗的举止和需求。 孩子是未遭过人手涂抹和岁月剥蚀的自然杰作,一个人若连孩子都不能给以启迪,那一定是不可救药的凡夫俗子。

第二篇:父母规感想: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学父母规,育成功子。

早晨,看到一则新闻(石家庄新闻网):

9月21日下午6时许他经过红旗大街北口时,发现一辆61路公交车停在路中,有一男一女站在车头前面阻挡着不让走。其中那个女的喊道:“没一个让座的,公交车司机也不管,今天谁也别走了,就这么耗着!”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而红旗大街原本就路窄车多,一时间交通被严重堵塞。而公交车上的其他乘客则称,拦着车不让走的这两个人,看上去有60岁左右,是在裕华路的北国商城站上的车。上车之后前面有乘客给他们让座,两人可能嫌那个位置不好没有坐。其他乘客见状以为二人不想坐,就没有人再站起来让座。当公交车行至红旗大街北口站时,两人下车后直接走到车头前面,强拦着不让公交车开走。

其间,有乘客下车反复劝说,但二人不肯让步,有乘客无奈之下打电话报警。民警到场了解情况后,对拦车的二人进行了劝解。最终在公交车司机承认“错误”后,两人才不再阻拦公交车。而此时,这辆61路公交车已经被拦停1个多小时。

两位60岁高龄的老人的举止,让人感觉汗颜,不管什么原因,做出如此行为,都应该从内心感到惭愧,至少我读到这则新闻的内心感受。

“父母者,大人也,为父母,责任大”,这样的儿女,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在家是怎么说教长大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这样的父母,不知道他们养育教育的儿女,长大后现在是什么的情形。我想应该大差不差,一代比一代强,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非常幸运和感恩,接触和了解到《父母规》,让我明白怎么做人父亲,怎么教子,不单单是育子,给孩子食物、衣物,解决孩子的温饱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教子,给孩子创造一个真、善、美和有道德的家庭成长环境。

“人之初,性本空,零习染,无善恶”,孩子来到人间,就是一张白纸或者说是一片空地,在孩子3岁之前,父母没有也意识不到应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总是认为,孩子3岁了该上学了,交给学校老师管,我还忙着工作呢。殊不知孩子从0—3岁三年的时间里,“生之基,命之础,父母造,一生带”,已经给孩子的一生奠定了家庭基础,有很多习惯和习性已经养成:爷爷抱着奶奶替穿衣、爷爷哄着奶奶喂饭吃、全家外出孩子1人当家。随着孩子成长,10岁之后,当孩子“结恶缘”的时候,整个“全家苦”。

我读到《父母规》中的父母责时,方才明白养子要“生其身、养其气、育其神、正其意、长其智、启其德、教其格、爱其心、造其境、解其惑”,我只知道给孩子食物和衣物,从没放低身子和孩子一起交流过内心的想法,甚至有一次,孩子哭着说“爸爸,您怎么这么霸道,不让我把话说完呢?您只知道表达自己的意思,您知道我的想法吗?”现在孩子已经13岁了,也学的霸道,从不知道谦让着妹妹或者比自己小的孩子,并且说话还频频有理,其实正是我给孩子创造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长大后,就成了我模样,孩子是我的影子,正是影子的表现,才反馈出原本我的样子,记得有一首歌唱到“长大后,我就成了您”,一点也不虚是真实的见证。

天下为人父母者,鲜少有不爱孩子的。但真正的爱是什么?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明白?父母规用通俗易懂的经文,只是一千多字,揭示了真正的爱子要义,涵盖了教子成功之路,为天下父母指明了方向。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这,要求孩子那,而从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都是普通人,而并不完美的我们却要求一个神一样完美的孩子,这不是痴心妄想吗?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要想复印件好,只能从原件上下功夫。

其实,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 你习惯打骂孩子,就别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清洗了父母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成长好自己。

我平时经常的指责和批评孩子:今天您起床晚了,你不好好吃饭,上学要别迟到了,衣服领子没有弄好„ „ 孩子身上总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我从来没有,照照镜子,仔细打量自己:“铜为镜,正衣冠,子为镜,照己过”,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映射。孩子是一面非常纯碎明亮的镜子,能将父母身上的问题直照出来。而我们大人和孩子不一样,大人带有太多的自我观念,镜子是不干净、蒙尘埃的,带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妄想„ „

现在通过学习《父母规》,了解到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其实是他自己与生俱来的神性的自我保护机能,就像他的肉体某个器官受到伤害都会自我修复一样,比如指甲掉了可以长出新的,皮肤、肠胃等受伤可以自己恢复,这就是每个机体内在自我保护、自我疗愈自然机能,这是生命神性的智慧体现。同样孩子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保护机能、神性智慧的体现,发泄过程就是排泄过程。我经常允许自己发泄情绪,而一旦孩子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发泄自己的情绪,我经常阻止,甚至直接堵塞孩子发泄的渠道:“不准哭”,孩子憋屈的只知道抽泣,有时候逼急了,孩子夺门而出„ „ 通过学习知道人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发泄,越积越多,最终只有两个结果:第一,暴力;第二,是疾病,攻到身体上。所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让他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发泄释放。《父母规》中说“有情绪,先令释,及安静,理性谈”,在冷静的时候沟通,查找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导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模仿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最初本能,人最初就是靠模仿获得生存的,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天才,而父母是孩子最早、最亲密、最直接的效仿对象。《父母规》讲“父母修,子女正,家道其,天下平”,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父母修好了,子女自然就正了,家道自然就齐了,天下就太平了。

孩子不是我们的梦想寄载体,更不是我们手握的工具,可是有许多父母,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寄托的孩子身上,甚至孩子成为父母工作中或者生意中的筹码和赌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精神意识世界的污染日趋严重,远离生命的本来面目,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等等我们的心灵成长。

《父母规》中的十规,第一规“和合道”,自己就没有做到,夫妻吵架经常就暴露的孩子面前,还经常对孩子大呼大叫,原本夫妻吵架,结果把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到莫名的委屈、胆怯,其实,在家庭生活(教育)中,这是对孩子生命成长中最大的伤害,会在孩子的心灵成长中泛滥蔓延。《父母规》中“小冲突,私下了,大矛盾,理性告。虽不合,亦可和,父母和,子女幸”,父母做到了,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幸福。

我非常的喜欢读《父母规》中的亲子发愿文:

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从此刻起: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从此刻起: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从此刻起: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我想让更多的父母听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弟子规》,还有《父母规》,让更多的家庭、父母、孩子受益!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五期讲师班学员

山东高唐县童蒙馆幼儿园园长崔春刚

第三篇:孩子毒杀父母,真的是家庭教育的错误吗?

打开QQ空间,看见好友的空间有一篇13岁少女毒杀自己的母亲,亲眼看着母亲活活疼死。联想到早几天在电视中看到的一则新闻:12岁的孩子因为回家不满姑姑没有做饭,于是用刀杀死自己的表弟和表妹,等姑姑回来时,他又将姑姑杀死。让我的思绪变得非常复杂。

搜罗一下,全国各地近年来发生了很多起孩子亲人毒杀自己父母的案件:

安徽17岁的少年因为不满父亲对其管教太严,在父亲的饭中投放了毒鼠强,导致父亲中毒身亡;

2011年8月16岁的女孩子鼠药放在母亲的饭中,将自己的母亲毒杀;

2012年2月13岁的女孩子因怀疑父母偏爱自己的弟弟,用鼠药掺在营养快线中,将自己8岁深爱自己的弟弟毒杀;

2012年4月,法院审理了一桩少女毒杀母亲案件。13岁的少女,因为不满母亲对自己的严格管教竟然亲手将自己的母亲毒杀。

看看这些少年实施行动时的情景吧:

那天下午,我在百货商店门口买了一包老鼠药,晚上我和母亲吃过饭后,父亲还没下班,我就趁机把老鼠药放在了电饭煲中的米饭上,父亲回家吃过饭后即开始呕吐不止,我当时并没有感到事态的严重,心想只是教训一下父亲。当母亲问及我时,我矢口否认,后来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我才承认是我把药放在锅里,但我绝对没有想到父亲会被毒死。小华。

小娜告诉警方,2月27日那天,她把毒鼠药倒入营养快线里,然后将弟弟带到村口大榕树下。警方的讯问笔录显示,小娜毒死亲弟弟前,姐弟俩曾有一番让人不寒而栗的对话:

姐姐:弟弟,你喜欢天使还是恶魔?

弟弟:天使和恶魔我都喜欢。

姐姐:天使那么漂亮,恶魔那么丑,你为什么喜欢恶魔?

弟弟:因为姐姐喜欢恶魔,我喜欢姐姐,所以也喜欢恶魔。&&

小娜于是将手中有毒的饮料递给弟弟,弟弟接过来就喝下。

2011年8月31日中午,14岁的小玉将买来的两包鼠药放进米饭里。小玉的母亲邓女士食用了米饭后,当即出现呕吐症状,数日后邓女士在家中被发现身亡。亲眼看着母亲吃下有毒米饭出现中毒现象疼得满地打滚,当时逆反心理强烈的小玉非常冷静地拔掉家中电话线,还拿走了母亲的手机等物,然后返回学校。显然,当时小玉希望母亲死亡的犯罪故意相当强烈。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残杀父母的时候,不慌不忙、从容、淡定、思维缜密?这些足以做一名优秀特工的素质,却在这些孩子们身上体现的如此完美,令我心惊胆颤不寒而栗。

他们在自己犯了罪的时候,不是从良知上认识自己的错误,而是一昧地将自己错误的行为归结到父母教育的严厉上,真的是这样吗?

所有的教育专家心理专家都一直地将矛头指向父母,难道父母望子成龙错了吗?难道父母严格管教孩子错了吗?

现在的孩子被爱宠惯,变得极度自我,无论什么都要以自我为中心。加之现在的媒体宣传,只要出事就将矛头直指家庭教育的失败、高考制度的失败、中国教育体制的失败。归结与父母对孩子不关心、管教太严格而导致孩子心理变态;却很少有人会说孩子自身的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不会去用这样极端的方法残杀自己的亲人?而偏偏他们会这样做?是谁在教化他们这样的叛逆?

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舆论。我们没有良好的舆论导向,总是非常自以为是的专家理论来归结问题的根源。

严格管教没有错,唯一错误的是我们缺乏对孩子爱的教育、责任教育。不仅仅地家庭教育中缺失爱的教育,全社会都缺失爱的教育。这才是导致孩子心理变态的根本原因。

我们过分溺爱孩子,请问有谁让孩子吃过剩饭?请问有谁对孩子的要求说过不字?请问有谁让孩子干过体力活?做过家务、洗过衣服?买过菜做过饭?请问有几个孩子给父母过过生日?有谁又不会给孩子过生日?请问你生病的时候,会告诉你的孩子吗?当你手中没有钱的时候,你会告知孩子:这个月的生活费已经没有了&&

太多太多的问,其实我清楚地知道最终的答案&&

正因为我们不断地赋予给孩子,孩子不断地接受,而没有地方去释放,于是,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发霉了,变质了。

第四篇: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献给焦虑的父母!

许多家长抱怨说,近来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别强。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叛逆、对异性的好奇心加重等心理,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当或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因此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刻不容缓。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头疼!

现在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就进入了青春期,他们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应该受到大人的礼遇了,他们自我意识高涨,逆反心理增强。有些父母不了解这些,还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在父母眼里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教,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教育好,甚至认为是爱人的教育方法不对头,夫妻相互抱怨。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希望独立,不再像儿时那样事事听从父母,如果父母过多地干预他们的事,他们则会不高兴,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强烈的独立倾向表现不理解,感到悲伤和失望,认为自己为孩子吃了很多苦,而现在孩子翅膀硬了,不需要自己了,于是总是把孩子紧紧抓住不放!

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第一、自我意识加强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等,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第二、独立性增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所以父母过多的约束都会造成孩子心里的不平衡,容易与父母顶嘴。

第三、开始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

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

第四、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变得敏感、易怒、任性,父母越是禁止,他就越有兴趣去做,并且做得变本加厉。叛逆,成了他们和父母沟通的方式。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有大忌,需注意!

第一、忌恐吓、冷落孩子

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用诸如“不要你了”等话恐吓孩子,让孩子因害怕而“就范”。也有的采取冷落的办法,给孩子“冷脸”看。长期这样恐吓、冷落孩子,孩子易产生紧张、焦虑、敏感等反应,甚至有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症状。

第二、忌夸张言辞影响孩子

很多时候,家长都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辞中带有夸张的成分,“小事化大”,有些家长还会把事情“歪曲”。如孩子不小心犯了错误,有的家长会夸大后 果,这样容量刺激孩子,孩子以后干什么事都畏首畏尾,变得胆小,而且更容易犯错。

第三、忌对比中“抹煞”孩子的努力

很多家长追求完美,忽视孩子的努力,仅仅因为孩子没达到“最佳”或“理想”标准,就抹煞其成绩。如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常常把自己的孩子与 邻居的孩子相比。这样长期下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会不大,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等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第一、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

很多孩子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做事情往往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比别人都强,而实际情况则是,孩子并不比别人强,甚至不如别的孩子,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以平常心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才不会感觉累。

第二、少控制孩子

既然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那我们要学会放权,不要给孩子安排好一切,给孩子自主权。比如,什么时候出门?怎么出门?游戏玩多久?交一些什么样的朋友?甚至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如果孩子有不错的意见,我们不妨采纳。

第三、就事论事

纠正孩子言行,要就事论事,避免谩骂及情绪性字眼,但也不可过度温柔或低声下气。各类规范、要求,宜用和缓但坚定的态度提出。

第四、和孩子沟通

这个时期的孩子大都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交流,认为父母很罗嗦,总是管闲事,作为父母虽然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是你可能会方法不对,让你的孩子不能够接受,所以说,你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在对症下药,必要的时候你还可以找你孩子的朋友了解情况,以便可以更好的和孩子交流。

第五、和孩子平等交往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作为父母不能在想孩子小时候那样事事给孩子拿主意,要更多地听听孩子的建议,对于你认为不对的你可以给孩子提提意见,帮助他改正,态度要和蔼,千万不能够强制性的让孩子安照你的想法来做事,那只会让孩子和你越来越远。

第六、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特别是青春期父母的脾气性格、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心理状态等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在孩子身上总会找到其影子。因此,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起到表率作用。

结束语:

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大部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父母在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方式,要家长跟孩子一起成长,领着孩子选对方向,找对路。

第五篇: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懂礼仪?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知礼节,懂礼仪。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呢?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在家中款待亲朋好友,这都是让孩子学习礼仪,提高交往能力的好机会。

让孩子学会待客之礼

待客在等待客人拜访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告诉孩子见了客人应面带微笑,起立主动问好。对客人的提问,必须认真回答。要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热情招待客人,为客人端茶送水。在父母与客人交谈时,不要随便抵嘴、吵闹。不对客人评头论足,不讨要礼物等。客人临走时,也要孩子送至家门口,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当然,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学习社交礼仪的最好榜样。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好的影响。平时,父母就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实践,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人际交注活动。对孩子的礼貌行为及时肯定赞扬,让孩子体验到礼貌行为带来的愉悦,以利于巩固,重复这种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当着客人的面,千万不可责怪孩子,这会让客人难堪,孩子恼怒。不要当着客人和孩子的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探亲访友中让孩子学礼仪

做客父母可在去做客的路上,以交谈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这常常是十分有效的,因为这时父母说的话,孩子听得进,记得牢。

父母应告诉孩子要去哪里,怎样称呼主人,并介绍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与孩子自己的关系。鼓励和启发孩子想出一些新年祝词,向主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当主人端上糖果糕点、茶水时,应先道谢。然后用双手去接。告诉孩子不要随便玩弄主人家的摆设和物品,更不能任意开柜子门、冰箱等。考虑到主人可能会留客吃饭,父母也应提前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让孩子吃出“文雅”来,要小口进食,闭起嘴咀嚼,不要发出声响来。挟菜、舀汤时动作要轻,不要光挟自己爱吃的菜,也不要对菜的味道评头论足。提醒孩子临走时应向主人道谢,说“再见”。

儿童礼仪教育过程:

3-4岁:让孩子学习礼貌用语。如教会孩子说“你好”、“再见”、“请”、“谢谢”,会握手。

4-5岁:让孩子学习使用“对不起”,吃饭时会请别人夹菜,会用手帕,不在嘴里塞满食物时讲话。

5-6岁:让孩子学习在公共场合举止得体,不旁若无人大声叫嚷,使用礼貌用语,守

时和仪表整洁,学会做客和接待客人,尊重老人,愿意帮助残疾人。

纠正孩子不良礼仪行为的方法:

温和惩罚法: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明确表示责备或不赞成,注视孩子的眼睛,说清不对在哪里,为什么不对。

自然惩罚法:以不危险为前提,让孩子在实施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遭到自然的惩罚。

暂时隔离法:在孩子因不良行为产生快乐时,让孩子到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时间以1分钟为原则,使其从快乐状态转为不快乐。

权利剥夺法:暂时剥夺其权利对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有作用。如对于孩子嚼口香糖后乱粘的行为,剥夺其一星期吃口香糖的权利。

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还有待提高,孩子眼中看到的还不是一个人人彬彬有礼、礼让谦和的世界,一些家长平时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孩子回到家庭这个小环境,在百般宠爱下,所有坏习惯都会故态复萌。所以,社会、家庭和教育单位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不断运用和巩固良好礼仪的环境,才能使其内化为孩子持久行为的最佳方式。

声明: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 http:///

上一篇:风来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下一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