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24-04-29

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通用10篇)

篇1: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 究 报 告

我乡开展的“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旨在通过专题的研究推进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探索出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的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模式,最终推动本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课题自2009年9月申报立项以来,便着手制定方案,实施研究。课题由校长领导,教务处组织实施。课题涉及学校全部学科,由年级组长任课题的小组组长,采用全员参加的原则,层层落实。2011年3月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在课题的研究中始终明确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研究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效益和价值,课堂是教学实践的最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坚持立足于课堂之中,拓展于课堂之外。

一、立足课堂求互动

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学中师生最主要的互动活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攻坚的主要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普通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课题的研究始终立足于课堂,重点研究多媒体手段应用的方式和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构建两大模式

1、应用多媒体课件,讲究教学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语言、黑板、挂图、模型等)较为单调,信息量少,且无法演示一些微观的、动态的教学内容。而多媒体手段把文字、声音、静止画面和运动画面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展现出来。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取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2、实施网络教学,变革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书本知识不是绝对真理,它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知识本身也需要重新建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具有情景性。计算机网络能够为人们的学习创设广阔而自由的学习情景。将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上机操作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调整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双向交流功能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话、经验介绍及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可让学习方法得当、学得较好的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这种媒体和电脑的完美结合,促进了人类感官与想象力相互结合,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教学从传统的密集型课堂教学走向了个别化、分散化、社会化和家庭化,不但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为同伴教学、分组教学、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讲究选择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媒体选择策略:

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我乡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件的选用,已经转向了积件而不是流程式的课件。上课时,课件的使用因学生而变,即:只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材料,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给出;有些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效果更好的,绝不用课件代替。课件的内容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可自主选择。

2、明确媒体功能,把握使用时机

学生亲手做获得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学生最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就不能用其他东西替代。而采用了“替代的经验”如多媒体课件的模拟演示,就必须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如: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让学生向黑板弹粉笔头获得直接经验,物体模拟演示使“物体”直观生动,重要是通过模拟演示分析、推理出抽象的经验。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3、关注学生个性,创设情境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4、关注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和自我评价,用“学件”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评价、互相评价成为现实。

5、渗透课标精神,合理组合媒体

多媒体信息包括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之间的有效搭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因而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

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媒体的运用。课堂中的黑板板书、粉笔头、纸片、铁钉一样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拓展课堂建平台

课堂教学40分钟的内容需要课堂外强大的软、硬件环境支撑。

(一)建设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中心校从2009年联网开始,强有力的硬件条件为信息化课堂建设准备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确立信息资源模式,形成特色资源网站

在课题研究的初期,中心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课件制作培训,并对全乡教师有针对性进行多次培训,教师有了制作课件的基础,为此,重点在于鼓励教师个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在此阶段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课件和应用案例。然而个人开发往往由于教师特点、学生差异导致课件的迁移性不强。因此我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校园网为资源平台的课程资源建设。以资源建设为支撑,为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课堂打下良好的软件基础。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已经不经意间拥有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如用于日常教学的课件,网上搜索的素材,电子教案等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校资源建设的核心途径。

三、课题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多媒体教学意识,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专长,推进教学研究。

我乡走教科研兴校之路,坚持每学年中期召开研讨会,以文会友。与会者需提交有一定水平和实际内容的教育教学论文(选题另附)或课例个案、经验总结,借此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四、课题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是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课堂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主要体现在:

1、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普遍得到增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学习能力、合作精神显著提高,师生关系明显改善。

五、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本课题是对传统教学论的反思与再认识,是对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教学的深入思考。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找出一条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途径。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1、可以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普通中学的课堂教学中的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

2、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良,利用现代化教学的基本素质的提高;

3、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新,从而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课题反思和今后展望

(一)课题反思

1、涉及范围广,难度大

在课题研究的中,我校采用学科和个人全员参与的方法。这样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提高。然而也发现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学科太多,涉及教师太广,研究中较难把握重点。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选取部分学科,重点研究,逐个突破。

2、应用多媒体技术容易产生的问题

大规模推广、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效益,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注重感官的刺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2)注重授课的“完整”,忽略了资源的共享;(3)注重视觉效果,忽略了成本、效益;

(4)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二)今后的研究设想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研究过程经历了多媒体硬件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课研究、学科资源建设到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媒体应用策略等阶段。虽然本课题研究结束,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将继续。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主要是: ⑴在经验推广的同时,关注教师的个性特征;⑵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⑶淡化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形式,关注应用的效益;⑷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标形势下的应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

篇2: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我乡开展的“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自2009年2月申报立项,便着手制定方案,实施研究,于2012年3月完成课题的研究。具体方案如下: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之后心理学领域里的又一个进步,其主要观点是:书本知识不是绝对真理,它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知识本身也需要重新建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具有情景性。

2、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3、新课标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以八道哨乡中心小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媒体手段改造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成果。在课题启动之初主要参与的学科是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和音乐学科,在2010年以后,课题的研究推广到全乡的所有学科。

三、研究目标

在小学教材中存在着课程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表述、规律和动态难以捕捉、学习者需要反复练习等内容,课题希望通过研究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知识信息,增强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中应用的行之有效的形式。

促使教师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发挥重点中学的示范作用。将研究成果辐射到一般完中、初中,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2、经验总结法。研究的主要成果,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通过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课、公开课、评比课等形式进行总结。

五、研究步骤

1、促进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应用,鼓励教师多用多媒体,以提高教学效益。

2、促进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化。在应用的基础上,强调合理的应用手段。拓展课堂有限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六、研究措施

1、教师培训措施。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结构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开发和利用好多媒体资源,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素养。反之,在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文化素养又得到了提高。所以在多媒体手段课堂应用的过程中,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提高教师素养来带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的利用。

学生是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学校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和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资料积累。教师论文、教师执教案例、课堂实录、课堂评价反馈表、校园网络平台等有比较齐全的档案建设。

4、其它保障措施。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如何最大限度的多媒体手段的效益和价值,课堂是教学实践的最主要场所。学校出台了多种形式的措施促进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七、组织落实

课题由校长领导,教务处组织实施。课题涉及学校全部学科,由学科教研组长任课题的小组组长,采用全员参加的原则,分组管理,层层落实。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制定课题研究管理方案;

2、每学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小结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并制定下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方案;

3、成立相关学科子课题组,由教研组长牵头,落实学科研究方案;

篇3: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多媒体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已逐渐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从一个程度上变革了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顺应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小学生能够同时享受视觉以及听觉的盛宴,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1.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小学美术课堂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趋势,可以使原本生硬的课本知识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可利用视频播放的功能为学生展现音乐最独立的魅力,可通过多媒体中的音乐晚会、音乐比赛等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近距离的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对于提升学生的乐感以及艺术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 抽象的知识赋予形象化

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都是采用播放器或者老师伴唱的形式来传授学生音乐的技巧,对于小学生的接收能力而言,其难度系数比较高。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被引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将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课程赋予生动化和形象化让学生能够真切的从各种色彩和图画中来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享受音乐给他们内心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二、多媒体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 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应用不合理

多媒体技术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的软件设施,由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的资源优势,课堂的教学时间过多的用来播放图片以及动画片,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歌曲和音律的教学,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比较的差,动画的画面极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使孩子们并没有真正的去领悟到音乐教学的乐趣。教师并没有合理的结合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利用多媒体的资源优势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2. 师生互动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差

虽然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从一定程度上也会有阻碍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让教师过度的依赖于多媒体,而与此同时,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成了学生观看视频的环节,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则逐渐的削弱,从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音乐的主动性,这种现象也成为多媒体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在成长阶段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效果对策

1. 明确教学主次关系,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需从主观层面认知到其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性工作,不能成为教学方式的核心,才能够真正的使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具有推动作用。明确教学主次关系十分重要,教师需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多媒体的功能相结合,二者应该要相互协调互补,才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教师需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变换,不能够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其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积极的想象与讨论中来进步。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教师可根据歌词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并且配上其中黄鹂鸟、蜗牛以及葡萄树的动画,然后再进行对应歌词的教学,学习完之后让孩子们自行组成小组进行演练,然后再由老师来评比,不仅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技巧,还能够增强其沟通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需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任何的新鲜事物都有着十分好奇的心态,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恰当合适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并且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之中,以兴趣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来推动整个教学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作用来展现音乐的时空效益,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种美的冲刷,增强其欣赏美的艺术能力。如学习《国歌》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民族时代感的画面与视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国歌中的宏伟与庄严,使其能够自主地去吸取其中音乐的精华,不仅能够锻炼其音乐的韵律,还能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篇4: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多媒体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对此我进行了一些反思和新的探索,但困惑依然存在。

(一)备课量大大增加

例: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

备课的第一个环节:熟悉教材。再这一过程中,除了向往常一样抓重点、难点、理清线索脉络外,还要思考针对教材特点,须从哪些方面利用或补充多媒体资料。

备课的第二个环节:查阅筛选资料。先是习惯性的阅读相关教参、教辅等书籍,接下来在网上搜索相关专题。网络提供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但因有着防止“挂一漏万”的心理,对搜索到的大多数资料我都会浏览一二。下一步才是对资料的进一步筛选,经过反复参照比较,我最终下载了一段影片《甲午风云》中的海战场面,

和几幅刘公岛的图片。这一环节耗时甚巨。

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制作课件。根据设计思路一共制作了十多幅幻灯片,穿插了一段影片、两幅图片、考虑到战场范围较大,又下载插入了一幅地图,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课件成品,从构思、准备到操作的过程,已超出了正常备课时间的三倍,甚至更多。我认为备课的时间问题,是制约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缩短应用信息技术后的备课时间?如何掌握一种高效的资料筛选利用方式?如何尽快的熟悉几种应用软件的操作?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

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确实在课堂上保持了高度的兴奋,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是在大量的视听冲击面前,不少学生求新、求快、求刺激,注意力严重分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例: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下册《新中国的成立》一课。我的课件中有两段下载的纪录片,一段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另一段是开国大典。两部分内容都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上课的过程中,首先导入新课,接下来播放这两段纪录片,在播放前向学生提出要求:以当时的新闻工作者身份,从纪录片中提取有效信息。这两段纪录片播放后,确实以其客观真实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再现了历史场景,学生情绪高涨。

但影片开始放映后不久,学生马上就发现,他们能从影片中提取的信息,实际上就是课本中表述的内容,可以以后再看课本,不用多费心思,注意力马上开始分散。学生看完影片后的想法:开国大典上怎么就宋庆龄一个女性,看来政治真的是男性干的多;这些人开会怎么不是长袍就是中山装,不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穿西服了吗……

在课程设计中,我的本意是培养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并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记忆。但实践表明,多媒体提供信息的多层次性,似乎反倒冲淡了教材重点。

回顾前两个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的理论基础,我发现这些理论套用在常规教学中一样成立:教师讲授与学生阅读同样是一个视听结合的过程,同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如何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做好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同时,如何做好与应试目标的整合?

(三)教学过程僵化

课件设计是顺序式的结构,只能按顺序播放下去,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统一,只能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流程上来,很难根据课堂情况而有所变通。这说明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合理、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效

那么怎样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效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多媒体的运用要有明确的目的的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服务。使用多媒体也如此,我们不是单纯地为使用新技术而使用多媒体,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通盘考虑,既要不是备教材,也要备方法和手段。

(二)多媒体手段的设计要合理。无论是单一课件的编制,还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都要做到事先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工作者合理。在设计时,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要考虑到能否最大可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老师的教学,要简明清晰而不繁琐。如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字体不宜过小,图像不能模糊不清,录像放映不宜冗长、拖沓。每一设计都应考虑到实际操作时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展现最有效的信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的运用要突出教学重点。多媒体的运用,应该能够帮助老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确重点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所以无论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图像、音像的编缉、播放,都应紧扣学习主题、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重点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实效。例如:我在讲授世界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会议多、战役多,人物历史事件多,空间跨度大,学生往往觉得头绪多,难掌握。为解决这一难题,突出本课重点,我通过制作幻灯片,利用艺术字动画效果,让学生记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四次会议名称、内容;又利用播放录像片断,使学生掌握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等。

 (四)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要综合运用。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使课堂气氛活泼、形式多样。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一种电教手段,(如一节课大部分时间放影视),那实际上是对学生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只不过由教师的“满堂灌”变为“电灌”。所以在具体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适应性、针对性原则,要把多媒体的运用与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谈话法、讲解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体现出整体功效。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仍要适时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并不能由于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其实,技术越先进,手段越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点化作用就越重要,因为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手段时都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运用这些多媒体手段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指导、辅导,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篇5: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敦煌三中

摘要

为了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化学新教材教学服务,了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新教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化学新教材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化学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已使用多年,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受到限制

[1]

。从2006年重庆市推行使用新教材以来,由于政府加大了计算机的普及率,使化学新教材的使用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结合日益紧密。当前,在化学新教材的使用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使化学课堂焕然一新,新教材的教学形式多姿多彩。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1.1 联系实际课堂化

化学是一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科,学习化学离不了化工生产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如工业生产硫酸、工业生产硝酸、合成氨、炼铁炼钢、煤加工等,也可以根据工业生产实际,模拟实物及反应器中的反应现象。还可以播放实际生产过程的影片,使学生感受到贴近生活,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微观现象“宏观化”

化学教学中涉及到一些微观问题难于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借助信息技术技术能将微观现象放大处理。如物质结构中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内容是难于用语言描述清楚的,传统的教学借助于模型可以降低讲解难度,但模型的制作、保存和使用都有一定的限制,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三维动画功能则可以轻易解决化学模型问题。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黑板、粉笔以及挂图、仪器、实物等直观教具,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传授知识的板书教学方法,有其不容抹灭的优点,现代教学手段如果忽视甚至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否认教师对教学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的强调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就会出现”惟计算机论”、“惟课件论”。笔者认为特别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2.1 信息技术课件不能代替化学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如果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不管课件做的如何逼真、如何真实再现化学过程和现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毕竟是“做出来的”现象,缺乏真实感,并且对科学产生信任危机,违背科学教育的本质初衰。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不能简单地用课件代替实验,课件只能作为实验过程的再现概括、补充和模拟。也只有那些抽象或实验条件难以达到的实验才借用课件模拟展示代替。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动手实验及演示实验若用信息技术动画代替则会失去其真实性且违背了教学要求,凡是学生动手的实验都不能用信息技术动画来代替。

2.2投影屏不可代替黑板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重要方式,板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板书都投影到大屏幕中。要分清主副板书,主板书可以投到大屏幕,副板书、解题过程、计算过程只能在黑板上,这样。才能保持与学生思维同步,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有机地、灵活地掌握教学的分寸,对出现的问题随即作出反应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2.3信息技术应与传统的直观教具相辅相承

传统教学中的挂图、仪器、实物等直观教具使学生一目了然,就不必再用信息技术投影到大屏幕,而对于微观动态过程就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但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化学新教材教学中仍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部分实验的演示,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入氢气,可用Flash制作实验动画,边演示其结果边指导学生观察,对错误操作后产生爆炸进行2次演示,使学生牢记其实验后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利于新教材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

3.1信息技术教学技术实现了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3.2信息技术教学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读、写、算)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学生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图表以及汇报研究成果;学生利用虚拟技术模拟研究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等。

3.3信息技术教学技术的网络特性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协作式学习。例如,学生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与同伴、专家及其他读者合作,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技术的BBs和电子邮件开展合作学习,并把自己的观念和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学生还可以建立个人主页或小集体主页,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的平台等。

3.4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整合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发生了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师生关系转变的表现,信息技术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中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4.1信息技术教学技术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

3.4.2信息技术教学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

3.4.3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中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思考与对策

4.1热整合中的冷思考

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是:

4.1.1只重视课件的开发和利用,不重视计算机化学教育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即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课件

4.1.2 化学教师不懂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教师又不懂化学教育,使信息技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缺乏教育观念的转变,成为机械的整合。

4.1.3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整合时在时间及空间上是孤立和隔绝的,这对学生思想教育、情感交流、个性、品格的形成等方面是不利的,特别是—个好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是信息技术教学技术无法代替的。

4.1.4 信息技术教学技术对学困生缺乏约束力,不利于学困生的有效脱困。4.2 解决对策

4.2.1 培养一支既懂化学课堂教学艺术,又熟悉信息技术教学技术的中学化学教师队伍,使他们在具体教学中把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有机地整合,把教师的教学灵魂注入课件之中,在教与学、动手与实践,解决化学问题三者之间建立了强有力的联系,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促进化学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优化,最终引起化学教学观念的改变。

4.2.2 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的化学资源库,把教师的所有备课资料、教学成果、心得体会等进行分类整理,实现资源共享。

4.2.3 利用校园网络,通过网络教育促进教育的转变。同时注意网上师生交流和课堂教与学的交互,在课堂和网络交流中,主动地应用丰富的知识,好的学习方法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偏爱学困生,实现学困生的脱困。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的功能

如今,在信息技术课室上公开课已成为一种潮流,不管上什么类型的化学课,只要是公开课,教师都会想方设法把课堂搬到信息技术教室去

[2]

。我们在一所县重点中学调研时发现,一名初三化学教师讲“金属与金属矿物”一节时,学生本应在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但教师却把学生带到了信息技术课室上课,老师一味展示自己课件多变的内容和补充的课外知识,希望能够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课堂教学演绎为图画展示,上课时只侧重人机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几乎被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完全没有体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手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化学教师要开发具有个人特色的信息技术课件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而一味的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但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教学更是无任何帮助。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做到物尽其用,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根本。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动手实验及演示实验若用信息技术动画代替则会失去其真实性且违背了教学要求,凡是学生动手的实验都不能用信息技术动画来代替,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化学新教材教学中仍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不胜枚举的应用例子正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突出表现,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媲美的。但信息技术教学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不能代替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篇6: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摘 要】在我国,(Powerpoint)PPT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一门进一二十年兴起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本文就大中专教育信息化潮流下,PPT多媒体教育有诸多优点,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加以浅析。

【关键词】PPT;多媒体;教学;不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渐渐地走进教学课堂,这无疑给课堂教学改革注进了新的活力。比如,英语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认知型、灌输型、封闭型”开始向“视、听、说”的教学模式转变。实现了英语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和谐高效、主动发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上得以体现,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得以加强,人文教育思想得到渗透。PPT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说是现代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与必然趋势。但同时是其滥用的弊端也显现。优点

1)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即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用PPT制作的课件费时较少;在百度中经常有类似的PPT课件可以提供参考,且在课堂应用中,用Powerpoint所制作的课件操作简便、修改方便,课件的共享性强。

2)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否应对于有科学性问题的课件“一票否决”,要对科学性问题做具体分析。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模拟符合原理。应用PPT制作课件简单易学;且在Windows环境下,PPT是创建演示文稿最方便的工具软件,并且支持视频和声音,可在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地插入表格、图象、声音、文本文件等多媒体信息。与形态学关系密切的学科使用PPT往往受到老师同学们的欢迎。由于医学教育的广远性、复杂性、综合性,学生难以进行广泛的观察和深入的体验。这就决定如解剖学、组织学等形态依赖性学科课堂需要经常使用现代教学媒体,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将地理事象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隐为显、化模糊为清晰,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思维,并通过图像、音响、色彩、动画将医学教学涉及的形态、过程、规律与联系等直接展现于课堂,使学生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感知和认知,扩大学生的视野,扩展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信息的传递和接受速度,从而缩短认知结构,突出医学教学重点,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习兴趣,方便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提升课堂效率。

3)信息量大、修改自如,教师备课内容必须适时更新,不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PPT文件可以随时修改、补充、完善,教师备课内容版本也可随时升级。PPT文件利用它的信息传播快、内容含量多的优势,能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缺点

PPT文件毕竟是一工具,而不能代替老师的作用,我们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学手段,忽视讲课技术,欠缺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变过去的照本宣科成现在的照机宣科,课前少备课甚至不备课,连文字都不愿输入修改,直接扫描,上课时照着屏幕念文字,有的老师甚至快不会写粉笔字了。

1)片面追求多媒体应用,忽视传统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2)信息技术的利用还处在低水平状态。教师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课件制作和课堂演示,而利用网络开展交互式教学较少;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还远未开发,信息系统的超文本特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阻碍了教学内容的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3)多媒体成为公开课时的花架子、表面文章。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往往为了一节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精制”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被束之高阁了,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教师平时上课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却没有多少效果,或者有“为电教而电教”的现象。

4)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迟后。在不少学校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旦有公开课、观摩课、教研课等,多媒体教学大多成为教师表现的亮点,很多教师欣喜于多媒体呈现的形象化、便捷性,课前用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精心制作课件;上课时,大部分时间花在“点击式”呈现上,教师沿着课前结构好的顺序,主导着课堂。有的讲授式课堂成为基于多媒体的“教师的独白”,结构化的课件与以往“灌输式”课堂一脉相承,是一种新型的“灌输式”课堂,被李克东教授戏称为“满堂电灌”。

多媒体课件的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不好也可能会令我们陷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境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教育手段不断更新,我们除了应及时学习新的技能外,还要把握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课件应用要把握实效准则,坚持广泛的教师培训,以达到广泛提高应用水平的目的。

篇7: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目前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木瓜九年制学校

苏占平

(一)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偏差。

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有教计算机的教师懂计算机,其他任课教师对计算机知之甚少。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因素,一是领导认识有问题,对计算机发展将引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决策的失误;二是部分物理教师对计算机存在恐惧感,认为计算机太复杂,学起来太麻烦。或者忙于日常教学,各类文化进修,突击性工作等,无暇顾及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导致一些物理教师不努力探索;三是用于物理教学的课件制作相对繁琐,部分课件使用不能得心应手,使一部分教师心存烦感。由此,网络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普及。

2、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

虽然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一部分地区和学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为了达到“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要求,才临时请人帮助自己做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或一点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由于物理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了解甚少,操作又不熟练,课件的设计、制作还需求人帮助,因而使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解放教师,反而成了教师一种负担,使得教师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敬而远之。

3、没有体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文本、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它可以将文、图、声、像融为一体,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极大地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但是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用它来放一段录像,或放一段音乐,或出现一些文字内容,充其量只充当一回录像机或录音机或投影机,其质量和效果远远比不上单独的录像机、录音机和投影机。因此,虽然计算机具有多种媒体功能,但不能取代其他媒体,只把它当作单一的媒体使用,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达不到最佳效果。

4、用计算机教学取代教师教学。

计算机教学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个工具。把它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后,虽然教师 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部分功能代替,比如:将单凭教师的讲述改为多媒体的演示:将部分师生的语言问答改为人机交流等等。恰当合理地运用计算机确实能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替代的,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为怎样教、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如何用好计算机关键在教师。另外,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应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教学中是否使用计算机应取决于教学目的和组织教学的需要。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媒体的中介作用不可混淆,计算机只能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先进的媒体与其它传统媒体优化组合,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尤其是难点。

5、大部分物理教师计算机技能滞后。

大部分物理教师都能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也有运用计算机的积极性,但由于对计算机的性能不掌握,操作不规范,出现很多失误,甚至造成干扰。另外,由于运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课件。目前现成的课件多由实际教学经验计算机专业人员制成,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本身由于受计算机水平的限制,自制课件又不那么理想,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解决的对策: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先进技术,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使教育技术信息化,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迫使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技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只要我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其优势,教育改革和前进的速度就能大辐度提高。

2、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门新的教学技术,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自己会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工作除要求教师自学之外,最发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培训,对于教师将来的深造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学校应当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指导,为提高物理教师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做点工作。

3、通过教研提高物理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是加强计算机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基本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途径,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方法。搞教研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抓科研课题实验,通过“实验——学习——实验——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二是通过一些透明度比较高的群众性教研活动的开展,像多媒体开放日、计算机评优课、课件评比展览等活动,推动物理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4、发挥教师才能,合作开发软件。

篇8: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开发环境和功能特点

Power Point和Visual Basic等都是Micro soft软件供应商提供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较为成熟的软件设计平台。其特点是该软件设计平台所提供的功能, 可以使程序设计者在可视化环境下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 操作简单直观, 技术上易于掌握, 能够编辑、处理和使用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画、三维图形、影像资料等;有丰富的模板和前景背景资料以及色彩资源, 可根据需要引用或自行设计制作;有丰富的控件和演示动作, 可以便内容和演示界面的切换快速、精美、准确, 并且可以设置控件, 选择切换目标等。由此可见, 该软件的开发, 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多方面用途, 切实从多媒体的角度进行了精心的考虑, 运用在体育理论教学方面, 在功能上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 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的特色

(1) 授课形式的变化

运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 首先, 可以使教师从传统的讲稿中解放出来, 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面对演示界面, 围绕主题保持同步的思维活动, 对问题的探讨进行自然的拓展和延伸。当然, 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卡片式的文字材料, 但仅仅用于对主题讲解内容的提示和备忘。其次, 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教师从讲台和黑板之间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 特别是体育理论教学, 教师甚至可以走到学生中间, 腾出身体, 采用大量的语言、表情、身体语言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授方法, 可以很自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使教学过程更加活泼和富有情趣, 使授课形式更为积极生动。

(2) 授课信息量大大增加

从授课时间上讲, 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 教师几乎可以整堂课面对学生, 围绕授课内容进行讲解, 授课过程紧凑, 节省了板书和查阅讲稿的时间。同时, 通过多角度的知识传授, 学生理解领会所掌握知识的效果明显提高, 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难度的差异明显降低, 对问题直观和全面的讲解, 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冗长的反复说明论证, 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使教师可以组织更为丰富和深入的教学内容。另外, 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更为广泛, 形式更为多样化, 进而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大大提高, 真正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使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大幅提高。

(3) 学习兴趣、理解水平的提高

通过多媒体有声有色的内容, 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例如, 我们在讲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时, 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原地做模仿动作, 或者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平画图, 学生无法看到空中的立体图像, 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却还是一头雾水。而采用多媒体对学生讲授这一技术动作时, 通过计算机和投影仪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段定格, 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学习, 了解动作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画面能形象、生动地描绘技术动作, 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 使难理解的东西变得容易理解, 而且还可以把空间放大或缩小, 把时间的间隔缩短或延长。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和友好, 形成交流式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因此从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而言, 由于教学过程中富含竞赛、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 通过多媒体手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佐证和展示, 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学习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 而是从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学习, 这样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了形象思维, 又发展了抽象思维, 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

2. 体育教学信息的索取渠道

(1) 多媒体对体育理论信息的补充性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 电脑网络无处不在, 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搜寻信息, 所以对于体育教育而言, 建立相应的体育网络体系势在必行。在校园网中, 我们可以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体育网页, 增加超级链接。在网页中加入体育教学课件、体育知识讲座、体育动作技术分析以及运动常识园等页面, 同时加入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在课余的轻松时光里学习感受体育理论的知识。例如, 我们在体育教学课件的页面中, 可以利用音频编辑软件Sound Forge、Wave Studio, 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hotoshop、CorelDraw, 二维动画制作软件An-1install~Pm, 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3DS Max、3DcooI等, 进行文字、图像、声音的处理, 编辑出引人入胜的多媒体课件。

(2) 素材获取的广泛性

使用多媒体演示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势还在于可以使用大量的教学素材。教学素材选择和使用的准确与恰当, 在问题的解决上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体育理论方面素材获取渠道主要有采集和制作两种方式。通过采集获取素材的渠道十分广泛, 主要来源于书籍文献、图片资料、名人名言、定理、影像资料、互联网站等, 其内容可以是文字说明、照片、图片、图表、录音和录像等。相对于传统媒体, 多媒体更具互动、多文化、高信息、非线性的特点, 很多的体育教学教材都是从相关的网上获取以满足体育理论教学的需要。此外, 可以通过自行制作的素材进行教学, 比如, 摄像资料、动态图表、动画和分解图谱等。其制作比较简单、方便, 不需要耗费太大的人力和物力。自行制作的素材由于更加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主题更加鲜明, 立意更为准确, 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前景

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能够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手段的基础上, 充分满足教材对声音、文字、图表、图片和影像资料的需求, 运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从多个角度直观和准确地反映教学内容, 避免生硬呆板的教学力式。从理论与实践的运用来看, 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能够很好地满足体育理论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各项要求, 使教学的形式更为丰富, 使教学的效果更为明显。

篇9: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与设计课程

前言: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影响下,多媒体技术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应用到教学过程之中。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与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丰富了相关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我国多媒体教学还处于长期探索研究的初期发展阶段,有关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中的运用与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中的运用现状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之中,是在我国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经济以及文化知识水平取得高速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下,中职授课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做出的重大改革。将高科技多媒体信息展示手段引入中职美术与设计的教学课堂之中,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极大的丰富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乏味的美术与设计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展示给在座的同学。立体生动的多媒体展示信息,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在美术与设计专业相关知识上的学习兴趣[1]。

但由于我国将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在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初期阶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的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弊端。在中职学校目前的教学发展阶段,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备与教师应用能力还有待大幅度提升。相关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授课教师不能制作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导致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形成一种形式教学的消极印象。这些主要的教学问题,严重阻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一)有效调节授课教师和多媒体设备之间的关系

想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好的应用在中职美术与设计教学的过程之中,相关授课教师就要有效的调节和处理自己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在美术与设计相关专业知识的授课过程之中,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引导教育者的身份和作用。中职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既要以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为依托,又不能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过度依赖,只能让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方式产生形式教学的消极印象。

美术与设计专业是要求学生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步提升的学科。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更好的展现自身的教学魅力,才能最大化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节授课教师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对促进中职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有巨大的保障作用。

(二)走出美术与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在中职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中,丰富广泛的教学内容与教师古板乏味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有效配合。学校对于美术与设计专业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也不能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只能通过教材课本,局限性较强,严重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2]。

在多媒體教学手段在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教学的应用过程之中,相关授课教师能够更好的利用多媒体灵活自己的教学手段。授课教师要更多的走出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摆脱传统中国式教育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通过高科技多媒体信息化的展示技术,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特有的情景化功能,让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有效激发学生在美术与设计相关专业知识上的学习潜力的基础上,最终提升中职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三)提升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制作高水平教学课件

教师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其在相关美术与设计教学资源的储备量,是影响和决定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发挥理想教学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在职授课教师,如果想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备课环节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源,制作质量优良的高水平教学课件。授课教师必须在合理有效的借鉴和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课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持自己教学课件的原创性。只有适应本班学生学习需求的原创教学课件,才能更多的引发学生在相关专业知识上的思维想象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在美术与设计专业知识上的学习效果[3]。

结论: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在我国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相关授课教师提出的一大教学方式的改革。只有中职授课教师更好的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灵活合理的加以运用,才能最终促进其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许颖佩.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美术与装潢设计课程中的运用与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4:9-10.

[2]张冬娥. 幻灯片播放技术在中职美术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一节创意广告设计教学课为例[J]. 职业,2015,14:99-100.

[3]朱岸静. 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1,04:87-89.

篇10: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数学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数学老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到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空间想象思维不足,影响了数学学习。就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多媒体教学高中数学应用改革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了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生动的演示出来,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促进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将会对基础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教学方法的完善提供支持,多媒体教学是21世纪教学发展的重要创新,是符合时代发潮流与教学发展规律的。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通过教学情境的改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一根粉笔、一面黑板、一本教材的形式,学生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与动画、声音结合的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轻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求知欲。通过电子屏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快速灵活性,将大幅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

多媒体教学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高中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图形由抽象变得直观化,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内容发展的全过程,这对学生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有着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进行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比较抽象的多维空间,立体形式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树立立体的思维模式。

3.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将大量的有效时间都浪费在了板书的书写上面,一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有限。而数学教学有着大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完成。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容纳大量的数学信息,课件的演示快速而简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内容,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注意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外,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三、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实施的成功与否,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消除对多媒体教学的抵触情绪。其次,加强对数学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培训,教师要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选材,多媒体课件的讲解。最后,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只有教师掌握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很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加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

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善与补充,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很多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在教学中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几乎很少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过分应用,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静态的交流会导致课堂缺少情感,抑制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因此,一定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应用。

3.课件的制作要科学合理

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课件的制作,一方面,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实用性,尽量避免为了教学效果,过多的使用图片、声音、动漫等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体现出趣味性,又要体现出实效性。

四、小结

多媒体教学是数学教学方法的一次革新,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善,而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全取代,多媒体教学不可能解决数学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要有的放矢,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一定会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申论公开信范文下一篇:书室杂兴,书室杂兴陆游,书室杂兴的意思,书室杂兴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