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美术课堂

2024-05-16

信息技术美术课堂(精选8篇)

篇1:信息技术美术课堂

信息技术在中学美术课堂的应用

安宜高级中学

耿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数字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一系列新名词鲜明生动地显示了我们一定程度上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大众对生活各方面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结合,可将二者的优势最大发挥。

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教学 网络教学 美术课件

1、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应用的必然

作为一名教师,我强烈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是一种必然。学生们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课堂教育、课后面对面辅导等方式学习或完成作业;家长们不再满足于通过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电话等方式获取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教师不再满足于本校的教学资源,全部的信息应该达到各地区的共享和平衡;社会及用人单位也不会满足于通过一张成绩单来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正确评价。随着社会的不断投入,近年来教育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教育资源的匮乏转变为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与传统落后的教育手段之间的矛盾。

2、信息技术在中学美术教育的需求分析 2.1 备课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

一堂好的美术课往往是从备课开始的。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背好课显得更加重要。美术课讲究图文并茂,如果再配上有声有色的视频,课堂的氛围就会很生动,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也得以提高。设计的再好的课如果没有充分的教学资料,就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手中要有一定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就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收集和整理,在网络平台可以通过下载或者自制一些文字、图片资料或者影音。有了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放在计算机中,在需要的时候很方便调用或处理。2.2 制作美术课件

课件制作可以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PPT、Flash、Elearning等,制作成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结合的形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由此可以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同时,在进行制作课件时,要对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进行合理地“整合”,使之符合教学的各种需要,这种整合的手段就需要用到现代化媒体进行操作。比如,在讲授《各异的风土人情》这一课时,教师想把当地的特色建筑或手工艺搬入课堂,但实物无法进入课堂,我们可以通过数码相机拍成照片,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成更加美观和符合需要的使用教学课件。这样很直观也很直接的达成了增强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热情的目的。

3、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3.1 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在讲课时需要教师大量的口头讲解,但往往是教者口若悬河,听者腾云驾雾。而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如在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点击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再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例如:对毕加索《格尔尼卡》的欣赏,屏幕展示作品,并引出学生看画的感受。接着点击有关毕加索生平资料和作品创作背景给学生提供认识,随后教师从作品的构图、艺术形象、线条、质感、肌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解释作品,以此来引导他们体验、思考、鉴别,从而提高其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概而言之,美术欣赏课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优越性:光盘资料容量大,选择性强,解决了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等问题,能扩展知识面,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进而创造美。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2 生动直观的示范,展现演示过程和方法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经过加工和处理所形成的教学系统。因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多种媒体的集成性,图文声像并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上美术绘画课时,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示范,那么通过剪辑过的录像或者视频,通过观看素描或者其他画种的绘画步骤,学生便在短短的一堂课种就了解了绘画方法。3.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能够提供抽象原理、典型事物与现象的演示,解释其特点和规律。比如上《光色心情》、《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等介绍色彩搭配课时,多媒体引入十二色环、互补色、类似色、以及色彩的对比等,让学生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由于光的色彩原理在生活中难以讲清楚,而运用多媒体来演示取色、调色的过程,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色彩的变化原理。教师略加以引导、归纳,便突破了这一知识难点。

3.4 及时的作出评价、反馈

多媒体教学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中,通常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向学生提问并要求学生作出反应。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可以使学生进行思考与操作练习,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评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

4、多媒体课发展的新模式——网络教学

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课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它也将会是学生主要的学习途径。但是,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作为补充,学生还需要更多除了课堂以外的学习方式,比如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空闲的时间在家里或者在坐车的路上观看课件,也可以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多次观看教学视频讲解等等。因此,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专用学习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网络环境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演变了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让美术教学更具优势,所以,多媒体讲课逐渐演变、发展成网络教学的模式。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师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演示、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精彩的故事情节、悦耳优美的音乐,适时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掌握和更新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有效结合,将二者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为学生更有兴趣、更高效的学习创造环境。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设计》(美术)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

3、刘儒德:《论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的研究》

4、《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篇2:信息技术美术课堂

潜江市园林三中 余 付

内容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学资源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学生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营造氛围

扩展空间

创作媒介 虚拟展示 网络评价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受到信息量狭小、专业技法眼高手低、工具材料不到位等等条件的限制,课堂上学习兴趣不浓、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学生审美观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把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学生可主动地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表现方式上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活泼有趣的文化衫》一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优势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通过接受教师所提示的信息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更利于学生高效率、高投入的学习。

《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参加大型活动的机会也微乎其微,要使学生对文化衫迅速产生兴趣,就不能像原有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如此便会索然无味。于是,我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首先,别出心裁地找出几件2008北京奥运会的文化衫装饰在教室四周,营造奥运的文化氛围,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其次,课前我搜集大量素材,制作了一个虚拟的文化衫专题网站,上面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展示了各种形式文化衫:主题活动式、家庭亲情式、卡通式、各地风光式等等强大的信息量。第三,利用电子白板播放文化衫的视频。大量图片的呈现,耳畔回荡着相应的乐曲,如此的学习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其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老师无需多言,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味、去认识。如此教学设计,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渴求知识,自觉主动的进入到最好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丰富信息资源,扩展学习空间

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由然而生。

《活泼有趣的文化衫》中,课本上只是片言只语地对文化衫进行了介绍,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大量渴求。要在一节课中,既让学生学到大量的有关的文化衫的知识,又能使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老师必须在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上做足功夫。老师在课外要涉猎丰富的文化衫的知识,具有对文化衫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和感受,这样你才能够将你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这节课要上得有趣味、吸引人,老师一定要避免平铺直叙,而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媒体提供的信息中自己去认识和感受。于是,老师课前制作的这个“文化衫”虚拟网站将在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登陆这个“虚拟”的文化衫网站,通过眼、耳、手、脑多感官的感受和体悟,将获得大量的信息,充分的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变老师教受知识为自主获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接下来的文化衫的创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有关专家说过:“信息量越大,文化素养越高,思想便越开朗,创造力就越强,创新的想象、巧妙的构思、飞动的灵感是很难光顾一个知识贫乏、眼界狭窄、情趣枯燥的人的。”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以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通过动手将形象思维的形象变为可视形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可视世界,这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作用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占有相当大信息量。

三、运用创作媒介,大胆创造表现

传统创作方式是生硬的黑板粉笔与白纸画笔相伴,学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单一的介质上进行比较拘谨的创作,而不能进行大胆地艺术表现和创造,而且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而这与当今教学最提倡的“互动式”教学是不相符的。而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可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智慧,进行大胆的畅想和创作。使老师能够实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指导,构筑学生美术作品库,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本节课中,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学会用较简单的电脑画图软件和网络图片来进行文化衫的创作,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难题。“文化衫”主体属于对称图形,上面的图案设计则自由而又统一。平日学生用纸和笔在创作时,往往会遇到困难——造型不准确、构图不适合、颜色不均匀等。而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中简单的画图软件就能很好的解决造型填色构图等难题,运用网络图片简单的“复制——粘贴”就能解决造型不准的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因而受到他们的喜爱。学生有了自信,当然在创作时就大胆自如、得心应手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老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监控,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创作情况,对他们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学生还可以将创作好的作品通过网络上传到虚拟网站上,形成“学生美术作品资源库”,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一展示方式的出台,极大的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个个都想在网站上“秀”一下,并想得到大家的称赞和认同,因而会更加卖力而认真的进行创作。

四、虚拟游戏舞台,激活展示欲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千方百计使学生自学得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积极配合,最佳结合,形成教学合力才能使教学理想的进行。信息技术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振,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最佳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组合的步骤分析,认识规律,并找出规律。

《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一课,老师通过创设文化衫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赏心悦目的文化衫的世界。通过学生主动设疑,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并带着疑问到网上寻找知识,释疑解惑。在学生自主探索后,老师安排了相应的文化衫换图填色游戏,目的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寓趣味于教学之中,从而更成功的激活了课堂。在文化衫的创作上,老师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用平时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文化衫的图案设计,找到规律,并进行全班性的交流、研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站在导演的舞台上,通过设置一幕幕剧情,让学生这些主演们在其中用心的感悟,大胆的演绎,尽情的创造。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递者、裁判者 ,教师将用更多的时间同学生交流情感、认知体验 ,共同探讨问题 ,创造一个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老师就指引其寻找“灵丹妙药”,救其所疾;当学生获得真知,老师及时肯定,为其称道。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形成默契,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达到最佳的契合点,形成最强大的教学合力。

五、匿名互动互评,评价互动多元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将更加突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资源之间彼此的交流、合作、分享的特点。个人探究、小组商议与互助、全班呈现、交流与评价将有机结合。在《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一课的上网学习环节中,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老师根据学生在开课时主动质疑的多个问题将他们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各小组领到各自的研究任务后登陆虚拟网站,相互协作,查询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最后,在交流时,组员们根据查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发表各自的观点。这样,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学生们对活泼有趣的文化衫加深了认识和理解,丰富了感受。学生在这样虚拟的教学情境种学习,实际上这是将学习过程看成是模拟科学家发现、探讨、求证、思索的过程 ,将积累知识、传递知识转化为建构知识、尝试体验的过程。

在设计作品展示环节中,学生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网络传输系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上传到虚拟网站上,形成作品资源库。通过实名或匿名方式的展一展、说一说、评一评,给与学生作品相互的多元化评价,对于学生言之成理或能自圆其说的评价和判断,老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通过创作与评述,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理解与尊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改革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大面积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得非常快,有很多专家、同仁都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到底该怎么做,也是

见仁见智。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虽也做了一些探索,但是要让信息技术真正走进常规课堂,还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要走的路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书目:

丁兴富 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 曲静:《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张迪梅:《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研究》

篇3: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色彩纷呈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课,作用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性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体现了美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从而促使美术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中小学生学习美术盛上了一份美味大餐。本文笔者将结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尝试与探讨。

1 提高了信息, 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 信息资源容量大, 传播的速度特别快, 从而扩大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 拓展了中小学生的视野。信息技术能够借助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形式为中小学生呈现信息, 让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从而降低了学生理解的程度, 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激活中小学生的想象思维, 活跃了课堂氛围, 学生的学习心态也会更加轻松自在。例如, 在《漂亮的童话城堡》教学时, 笔者就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大的特点, 搜索了很多关于城堡的信息, 在导课时运用,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音频和视频传递信息的优势,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城堡”的概念也由名词形式的平面印象变成立体的了。这样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并且通过欣赏, 培养了学生对城堡形状和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2 降低了难度, 提高了美学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和中小学美术的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一方面缓解了学习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另一方面, 刺激了中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IE浏览器以及采用搜索引擎查找与美术教材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 在教学《欢乐的元宵节》时, 由于当地很不重视元宵节, 所以学生对这一节日文化了解甚少。教学中如果学习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教学就会显得十分单一, 而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师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优势。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里用网络资源查找关于元宵节的各种活动图片, 如观花灯、吃元宵等视频资料, 进而使学生对元宵节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了解, 上美术课也变得容易多了。由此, 在平等的气氛下利用已掌握的计算机绘画手段对知识重组、创作, 并进行知识迁移,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体现了自己的思想, 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习能力也逐步提高。例如, 《生活中的冷色》、《电脑美术——神奇的画笔》等美术课, 学生都能通过网络主动地参与问题讨论, 公开表达自己对美的观点, 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学习。教师在课中的讲解、示范、过渡, 用网络、课件恰当地代替或融合, 为学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来直接进行绘画或制作, 使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3 增加了活力, 提高了美术教学效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课堂教学的五彩纷呈借助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源头活水, 才使中小学美术课堂呈现色彩斑斓的审美效果。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自身优势, 以色彩艳丽、动态演示的图片和恰当的视频文件, 以及启迪心扉的音乐,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喜欢。例如, 在讲授《大小鱼》、《乌鸦和狐狸》、《灰姑娘》、《七个小矮人》、《太空之旅》等教学内容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投影等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源自生活又超越生活的教学情境, 展现美丽的艺术作品, 如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优秀作品, 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欣赏, 不但能够刺激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而且引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在美术教学中, 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色、形、空间以及机理等多种美术语言, 利用主体造型描绘的方法、选择自己适合的绘画工具和美术材料, 表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 培养自己的美术构思及创造能力。诚然, 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而运用信息技术软件《金山画王》、《画图》软件、Word、Photoshop软件等进行范画制作和美术作业的完成, 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欲望, 而且能使教学信息丰富化、创新化, 有效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字库中字型、字体等功能, 设计精美的贺卡和图片、或者是广告作品, 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又使学生对美的需求有所提升。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师生联系的电子邮箱, BBS论坛等, 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使学生对外面知识有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篇4:让信息技术贯穿美术课堂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幼儿的知识和见闻毕竟有限,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社会实践经验少,接触各种事物的机会也不多,所以美术课前的渗透尤为重要。以往要上一节美术课,使教师最头疼的是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孩子们听得昏昏欲睡,兴趣索然。在这种状况下,美术课前渗透就变得可有可无,有时干脆就不上,直接进入画画的过程,导致孩子们画出的物体大多与想象中相差很大。

而现在,鼠标轻轻一点,美术中的物体效果则大为改观。孩子身在课堂,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比如:在小班绘画《发芽了》活动中,我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制作了不同植物发出的小芽形状,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他们对小芽的具体形态有了很好的掌握。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课堂外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配合美术教学,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每一次美术教学活动前我都会制作相关课件,呈现许多运用不同方法与材料制作的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如电脑绘画,供幼儿欣赏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活动评价后将幼儿作品上传到班级主页,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美术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绘画活动《小拖鞋》中,我请绘画完成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作品拍摄上传到班级主页中并添附一些建议,供幼儿和家长在家中观看。很多家长看后,会参照我给的意见与建议辅导孩子,鼓励他们继续创作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很高。课后他们带来了重新完成的作品,我对他们的作品表示欣赏和鼓励。这样,在促使他们课外互相学习的同时,也给他们课外积极绘画创设了环境。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绘画教学中,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信息技术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是电脑绘画,它是美术教学的新领域,基本上是一种纯艺术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应用电脑绘画,有着一定的优势。它能让幼儿了解各个画种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电脑绘画中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幼儿带入美的氛围,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了教学的难度,让幼儿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激发出创造力。

绘画活动《马路上的车》中我设计了一个课件:将搜集的汽车图片剪辑加工,添加上音效,给学生展现出马路上热闹的场面。有时呈现全景,有时出现汽车,有时听声音观察特殊车辆,让幼儿不断地观察、猜测。孩子们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画出了色彩斑斓、形状多样的汽车,有的学生还画出了海底的马路,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加入,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好的效果。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尤其是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就真正实现了快乐教育。

篇5:巧用信息技术提升美术课堂教学

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汪健

美术是视觉艺术、是美的展现,而美术课堂教学,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术教学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教学水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使其身临其境,从而产生联想,加深记忆,提高艺术表现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锦上添花呢?结合实例现将我的探索尝试介绍如下。

一、多媒体渲染情境,激发创作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创设和展示美术教学的主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主动状态之中。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创新能力也随之提高。如在教苏少版第五册《叶子片片》教学中我先出示课件:《龟兔赛跑》的图片。再问学生:从这幅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多媒体的展示将简单的一片片叶子竟变出了精美的图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出示各种叶子图片。请同学们将叶子分类,说说叶子有哪些形状?观察叶子的颜色。(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清晰的发现有的树叶上有好几种颜色,而且叶子的正面和反面的色彩和肌理几乎不一样)。接着出示课件欣赏不同形状的树叶制作出来的作品:圆形、椭圆形可以用来做动物或者人物的头部、动物的身体,掌状可以用来做动物的尾巴,针状的树叶可以做毛发和胡须等。(通过多媒体欣赏作品使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用叶子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制作出的形态各异形象万千的精美作品。这样就解决了学生虽然对树叶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想象和创作上还有着一定的困难。从而增加孩子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兴趣,同时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作性。)这节手工课我用多媒体渲染情境,以故事的形式从命题、选材、构思等方面引导学生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趣处想。由此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实物展台演示,提高教学效率

美术教学中,以往教师示范演示时,因距离太远、视野遮挡、前后不连贯等原因,很多学生无法清楚而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但我们如果运用实物展台,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通过大屏幕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整个演示过程;同时,优秀学生也可以上台尝试作业或演练,或将作品通过实物展台进行展览,并让学生自己讲解、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如教学《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炊具、餐具、各种工具等日常用品,是我们常常见到的,但是很少有人认真观察、分析它们的造型特点。我在讲授本课的时候,在实物展台的帮助下形象直观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日用品实物,感受各种材料造型带来的形式美感和独特的造型。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在我的提问和引导下,学生展开联想对生活用品进行变形、夸张,拟人化等设计。在解决制作中的难点时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提出问题:杯子怎么变成圆锥形的老鼠头部呢?实物展示台前由学生上前演示,解决难点。在点评美术作业时由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作品往往具有共性问题,所以当部分学生初稿出来后,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问题的作品,用实物展台展示出来。这时,可以同时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修改的方法,并同时将学生作品中各自的优点都一一予以展示、讲解。学生相互之间也就能取长补短,继而各自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作业的完成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三、网络化欣赏,点燃对美的体验

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视觉来接受知识信息的。它强调以容纳古今中外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于一体,包含有丰富的美术知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但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讲解感到枯燥、单调,这使得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网络化欣赏作品时,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化,传递的快速化可以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网络可以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信息,使教学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网络化进行教学,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更多的美术知识。例如:教苏少版美术第十二册《京剧脸谱》这一课,我用网络先通过文本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文本和图片让学生中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理解记忆平时很少接触了解的京剧角色和京剧脸谱的分类;然后,通过点击京剧在线让学生自由选择欣赏声情并茂的京剧名段,分小组辨别京剧的角色和京剧脸变及其代表人物,解决了教学的重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生学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最后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收录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课堂实录,让学生快捷直观的观察和学习自己所喜爱的京剧脸谱的绘画方法,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通过这种人与机器的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主体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主动探究,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且充分照顾个别差异,为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的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提供保障。

篇6:信息技术美术课堂

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利用信息技术设置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情境”这一专题,来了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优势,设置生动直观、引人入胜的导入情境,来瞬间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丰富的联想,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第一,我们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紧扣重点,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游戏情境导入

例如上教版第二册《啦啦队》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表现丰富的表情,而“啦啦队”又是比赛场上的重要角色。

为此,教师紧扣重点在导入环节设计了“接力画表情”的游戏——全班学生分四组,每组每次一人上台画一个表情,画完接着下一个学生上台画不一样的表情,两分钟时间看哪组学生画的表情最丰富。为了帮助学生自然、迅速地融入游戏情境,教师在课前 收集或哭、或笑、或悲、或喜„„各种丰富、可爱、有趣的表情图片或gif小动画,并按变化鲜明的原则进行排序后,以大幅的、一张一张一一呈现的形式,制作成ppt。(此处播放《啦啦队》表情的ppt)

这些具体、生动、变化多端的表情图像一播放,瞬间就俘获了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每个学生随着这些表情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趣味盎然、兴致勃勃。再听到老师宣布“接下来我们来接力画表情”的游戏时,立即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台上画表情的画得轻松、丰富,台下喊加油的喊得激动、热烈。不知不觉中,每个学生都在游戏情境中不仅亲自体验了一回表情的画法,而且还亲身体验了一把啦啦队的角色。

制作ppt图像课件,成功设置的游戏式的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情境,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情感、认知和实践基础。

第二,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紧扣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想象情境导入

例如上教版第一册《叽叽喳》一课的内容是画各种鸟类,鸟的种类繁多,一堂美术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鸟的种类都一一罗列,但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只画一种或指定的几种鸟。而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动物园等各种渠道,对鸟的种类都具有一定的认知或生活经验,甚至较多的学生在平时都画过鸟。怎样设置一个既能调动学生对鸟的回忆、又能激发学生对鸟的无限想象的导入情境呢?

本课教师利用网络搜集各种鸟类的叫声,插入ppt课件中。在课的一开始,播放各种鸟叫声(此处请播放《叽叽喳》一课鸟叫声的课件)„„在或清亮、或激越、或婉转、或短促的鸟叫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对鸟的模样、特点、甚至动态等展开无限丰富的想象„„在随后的试画环节,有的画出了嘴巴很大的鸟,有的画出了仰天飞驰的鸟、有的画出了小巧纤细的鸟„„几乎每个孩子对鸟的表现都极富个性、无一雷同。

借助ppt声音课件设置的导入,成功地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极富想象的情境空间。

第三,针对学生渴求新知的好奇心理,紧扣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欣赏情境导入

例如上教版第四册《我学摩尔来玩泥》一课,是让学生学摩尔用整体泥塑法捏塑简洁与环境相融的动态小泥人。对于“摩尔”和“整体泥塑法”,二年级的学生知之甚少,难免好奇。

本课借助两段视频导入,第一段视频以满足学生对“摩尔”的好奇心理、认识摩尔的雕塑风格为目的,教师精心搜集摩尔的大量雕塑作品,并挑选合适的音乐,制作成有声有色视频(此处请播放名为《欣赏视频》的视频)。唯美的视频呈现风格鲜明的雕塑艺术,成功的设置了走近大师的静态欣赏情境,帮助学生初步走近摩尔、感受 摩尔的雕塑风格,继而对进一步“学摩尔”产生期待。

在较深入了解摩尔后揭题导入时,老师又设计了第二段视频,第二段视频是以满足学生对“整体捏塑法”的新奇感继而增强学习兴趣为目的的,教师借助网络搜集了几段动感小泥人的视频,从每段中截取需要用Ed6.0软件重组制作成新的视频(此处请播放名为《动感泥人》的视频),其可爱简约、灵活炫动的造型、激情动感的音乐,给学生强烈、新颖的视听刺激,成功地设置了贴近学生、趣味盎然的动态欣赏情境,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全地引入到用“整体捏塑法”表现动态小泥人的学习上来。下面请看本课导入环节的课堂实录。(此处请截取名为《快乐的小泥人——我学摩尔来玩泥》视频的前6分36秒)

篇7:信息技术美术课堂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美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美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美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耳能听、亲眼目睹、亲身可感,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指出:“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因此,如何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美术学习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摆在每个美术教师面前的课题。现就结合我教学实际对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的意义及重要性

(一)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小学生,教学中他们常常无法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来听教师讲课,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未能勾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运用一些必要的电教手段,通过色、形、声来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浩瀚大海中奇妙生物,然后问:喜欢它们吗?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众说纷坛,教师于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讨论。在学生急欲求知时,老师出示海洋中各种生物动画,从而使学生目睹感悟海洋生物的形状,色彩,以及海洋的神秘,激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和表现的欲望,确实有“投石激浪”之功效。又如:在教学《我的太阳》时,我利用童话故事的短片导入,让学生对太阳有个新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结果学生画出的太阳有“彩色的太阳”“爱学习的太阳”“哭泣的太阳”“编小辫的太阳”各具特色,千奇百怪,让人看了真的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既突出了“心中”的特点,强化了学生的视觉效果,增强了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

(二)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美术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思维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把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直观,更加清晰地展示美术思维的形成过程。如:二年级学习《纸拖鞋》时我根据本课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小王子”很爱美,每天都要换一双拖鞋,想请你们给他设计一双拖鞋,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他自豪的给你们展示了他穿过的拖鞋(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拖鞋,纸拖鞋)。然后问学生,这些拖鞋用什么做的呢?它们是怎么做的呢?做出这样漂亮的纸拖鞋需要什么条件呢?能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打算给小王子做一双什么样的拖鞋呢?老师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白点”也就是老师根据需要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空间。这样,多媒体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带进了课堂,拓宽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再创造能力。

(三)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线》一课时,屏幕上先出示城市夜景的激光光线图,然后通过媒体演示,是从一个点向空中射出。然后,学生对线的概念理解这个难点就通过刚才动态的演示化解了,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通过闪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端点;接着通过演示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一条直线;接着同样的方法出现曲线,波浪线,折线……再把这些线用生活中大自然中的景象展现出来。通过一系列的动态演示把抽象的射线、线段、直线,曲线在美术中的应用直观的充分展示。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利用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采用CAI课件教学,效果好,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又如,《蚂蚁搬家》这节课,将小蚂蚁在闪电雷鸣,乌云密布搬家的情景采用CAI课件展示出来。这样既突破了重难点、渗透了集体思想,又快捷、省时,教学效果也好。

(四)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篇8:信息技术美术课堂

●呈现美术精品, 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美术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审美性、技术性和视觉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美术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任务。而作品欣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旨在通过向学生呈现绘画力作、精品让学生获得更加直接的视觉享受与情感体验。然而, 因为教材提供的美术作品数量有限, 美术教师很难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绘画作品, 这无疑使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欣赏视野受到很大的局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利用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向学生呈现美术精品,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毋庸置疑, 美术作品能够传递某种情感或观念, 通过点、线、面、色的融合与搭配, 一幅幅美术作品或栩栩如生、或意境深远, 既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

例如, 在上“中国现代绘画”欣赏课中, 笔者就用Power Point向学生展示了众多名家佳作。如齐白石的《花卉四屏》、张大千的《山雨欲来》、李可染的《千岩竞秀》、徐悲鸿的《双马》、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蒙克的《呐喊》、凡高的《自画像》等。在欣赏齐白石先生的作品时, 笔者通过作品局部放大, 配合文字说明, 语音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体会齐老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他的作品开红花墨叶一派, 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 兼及人物、山水, 名重一时, 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体现了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 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讲解绘画技巧, 提高学生绘画水平

在讲解绘画技巧时, 美术教师也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这样既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吸收和消化时间。

例如, 在讲解《中国画技法》 (第一课时) 时, 笔者就用Authorware制作成教学课件, 供学生自行学习和研究。课件分“国画的起源”、“国画的工具”、“国画的技巧”、“国画的分类”、“名作欣赏”等几部分进行介绍。特别在介绍绘画技法时, 笔者采用动画的形式将行笔的起笔、运笔、收笔进行细化分解, 并进行了示范讲解。中国画又称为水墨画, 在讲解墨法时, 为了体现绘画的丰富变化, 笔者在讲解了黑、白、浓、淡、干、湿六种用墨效果外, 还通过作品鉴赏分析研究墨的枯、干、润、湿、漓五种感觉。

同样, 在讲解中国画色彩及构图时, 笔者也收集和整理了一批经典之作来讲解色彩、色素、纯度、明度、色调等专业术语。构图, 在古代又称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 构图过程又是一个绘画的诸技法因素构成的过程, 因为艺术家只能通过构图才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一定的技法展现出来, 所以构图是决定一幅画成败的关键, 也是艺术作品的最后完成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笔者又收集了同幅“败笔”之作, 通过对比教学来加深印象收到良好效果。

●加强小组合作, 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 美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小到杂志封面、广告牌匾的图案设计, 大到主题建筑、体育场馆、广场雕塑风格的拟定, 凡是需要表现美的地方都会用到美术知识。

美术教学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 由于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存在差异, 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不尽相同,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交流心得, 而且也能群策群力激发团队创作激发和灵感。

利用多媒体软件, 学生可以很好地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得以运用, 体现群体智慧的同时增强凝聚力。例如,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创作主题——制作班级主页。教师可重点介绍Photoshop、Dreamweaver、Fireworks等软件的使用, 明确学生的各自分工, 让学生通过Internet这个巨大无比的信息网收集网页的图片素材, 并根据自己对“美”的把握和理解进行加工、美化图片, 使之更加符合要求。教师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 自由创作, 如表现比较抽象的“幸福”绘画创作, 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总之, 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它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进一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它在辅助美术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提升了学生美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颜冬梅.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有效课堂教学——谈教活美术课的有效教学方法.考试周刊, 2011 (6)

上一篇:古代诗文阅读方法下一篇:观察蚂蚁搬家的作文30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