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2024-04-27

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通用10篇)

篇1: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高兴的心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过渡:我们在后园里种花生,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分角色朗读第三段课文,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弟们是怎么议论花生的?(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板书:花生的好处)

你还知道花生有什么好处吗?

2.大家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议论有什么不同?

(1)学习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 抓住关键词语划下来。

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置不同说明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

(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思考: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出示文字)“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启发学生说说身边不好看但很有用的物品。

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3.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文字,读一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五)明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板书:略写详写)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七)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八)课后小练笔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

议花生:姐弟说--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

父亲说--花生的可贵(对比)

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借物喻人  详略得当

[《落花生》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2: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执教:王潇燕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熟读课文重点句。能分清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这些词语吗? 课件出示:收获 吩咐 榨油 便宜 可贵 石榴 爱慕 分辨 体面 后园 指生读 齐读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种花生、收花生这两个内容,谁能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说的真好,在荒地上,我们姐弟几个根本就没有种花生的经验,没过几个月居然种出花生来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咱们带着惊喜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段话,用了寥寥数语,就交代了种花生、收花生两件事,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快速读一读课文,看看除了这两件事,课文还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

二、学习尝花生、议花生

师:你们找找看,文中真正写尝花生是在哪里?

师:这会儿尝了吗?还没呢!真正写尝花生的,看看课文的结尾,就那么一句话,说花生做的食品都——。。是啊,就那么一句。还写了什么事? 师:是啊,其实那天晚上我们是边尝边议,可是经过刚才大家的寻找,发现种、收、尝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这是这篇文章的什么?

老师给你个词儿——重点,重点的部分作者写得详细、具体,而次要的部分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你看咱们已经看出来了,就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咱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清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师:那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关于花生都谈论了什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3——15自然段,有疑问的地方坐上标记。

课件出示: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师:你问得真好,咱们也来看看这段话,自个儿读一读。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很难得,是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

你能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恭喜你,你猜对了!可忙什么呢?快速地看一看课后的资料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在忙什么?

师:大家不了解背景,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父亲也来了,所以说——实在难得。是的,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师:其实呀,父亲和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孩子,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你们瞧瞧这个孩子问的问题多重要。他抓住了父亲的话来思考为什么父亲说花生有一样最可贵?然后再想一想为什么父亲说可贵?板书:可贵?为什么?什么? 问题提出来了,靠谁解决?

老师最欣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为了更好的读书思考,老师这里有个友情提示,先围绕问题读课文,就读第十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的批注在旁边,写完了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开始吧。

师:好了,我看大家都写得差不多了,谁来说说,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谁能读读课文的原文?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课件出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吧就说花生好了,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课件出示:桃子、石榴、苹果、花生的图片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其实你们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自己吗?不是,那是它们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里,你说苹果要长到土里去那还叫苹果吗?

师:我刚才听出来了,很多同学都发现了父亲其实在拿花生跟和它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对比啊,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默默地给人带来那么多的好处,真的是最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先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练得差不多了,谁来读? 老师听她读得有点心痒痒了,我也想读,可以吗?我来试试,师范读。老师读得怎么样?你们能像我这样读吗?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父亲说花生可贵是因为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可贵,这也正是父亲为什么说它最可贵的原因(擦去黑板上的可贵?)

课文读到这里,孩子们,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不仅仅在说花生,是在干嘛呢?哪句话告诉我们在讲做人的道理呢?

课件出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师:真有眼光,咱们也来读读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他的意思是说外表丑一点没有关系,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少年许地山也正是这么理解父亲的话的,他说,读

课件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我发现齐读的时候我听不出你自己的理解,谁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

我听到两个词,一个是“体面”,什么是体面?

师:有点困难,你看老师今天穿得体面吗?好看吗?还行,穿得好看叫体面,长得呢?漂亮也叫体面,长得体面,体面就是外表光鲜好看。师:我听到刚才读得时候强调不要只这个词儿,这句话是讲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对啊,比如说我今天穿得邋里邋遢给大家上课是对你们的尊重吗?不是,所以讲体面并没有错,关键是不能——

师:是的,不能只讲体面,不能只讲究外表光鲜好看,只顾自己生活的舒适安逸,而是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生接 齐读,那么究竟什么是有用的人呢?你们能举个例子吗?哪些人是有用的人?

师:刚刚大家说了不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他们都对这个社会有用,我们做人就是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学生接。

师:老师也想举个例子,这个人,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著名作家郭沫若曾评价他说,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竞逐,极其恬淡,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他曾说——起 课件出示:我要做花生一样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付出,为中华而贡献!

师:所以,他把自己的笔名取做“落华生”,第一节课的时候曾经有同学提出来为什么许地山会取这个笔名,现在明白了吗?生回答 师:说得多好,他是把落花生的品质作为自己一生做人的追求,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三、课堂小练笔:赞美您

师:作者许地山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你有没有从身边的某一种事物中领悟到什么呢?生回答,师提示貌不惊人的铅笔、默默无闻的小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拿起笔,写下你的感触吧。多媒体放音乐,音乐停就停下笔。

课件出示: 我爱(),它虽然没有(),但是它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是()。()不正像()一样吗?他们(),我赞美(),我更赞美()

师:写得差不多了,谁来读读你的感触?

篇3: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课要求认识14个生字,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识字量大, 有一定的难度, 对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通过创设菜园情境,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生活的体验。

2. 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识字途径、认字活动, 使他们能轻松地记住字形, 乐于识字。

3.运用汉字学, 引导学生科学识字, 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生字, 会写“卜、又”2个字。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 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吃蔬菜吗?你喜欢吃哪些蔬菜?

(生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们喜欢吃的蔬菜可真多, 可是, 你们知道这些蔬菜的家在哪里吗?

生:在菜园里。

师:今天, 老师要带大家到菜园里去参观参观。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2.课件出示菜园图, 揭题。

师:大家快看, 我们已经来到菜园里了。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读)

3.齐读课题, 正音。

师:小朋友的声音真响亮, 谁想提醒大家, 读“菜园”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菜”是平舌音, “园”是整体认读音节, 读的时候嘴巴要尖尖的。

师:你真是个优秀的小老师, 请你读一读。

(生读)

师:还有谁也想读一读?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读啊, 那我们就来开识字小火车吧!

(学生开火车读词)

师:读得真准确, 全班小朋友再读一遍。

4.学习生字“菜”“园”。

师:“菜”和“园”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两个生字朋友, 小朋友把字音读准了,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呢?

生:我能记住“菜”, 它的上面是“艹”。

生:我还知道“菜”的下面读作“采”。

师:你真棒!“菜”是一个形声字, 也是会意字, 下面的“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字音, 还表示“采摘”能够吃的、好吃的菜。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带有“艹”的生字呢?

生:有“草”“苗”。

生:还有“蓝”和“苹”。

师:小朋友真棒!学过的生字我们要常常想想它们, 这样才不会很快忘记哦!

师:那谁会记住“园”呢?

生:我会记“园”, 它的外面是“囗”, 里面是“元”, 一元两元的“元”。

师:你的方法真好!“园”也是一个形声字 , 它的偏旁是“囗”, 读作wéi, 咱们老祖宗是这样写的, 是四周围起来的意思, 表示一个范围, 里面的“元”可以帮助我们记字音。“园”本来的意思是有篱笆或围墙环绕的种植果木的地方。我们把种着许多蔬菜的 地方叫——— (生 :菜园。) 种着许多果树的地方叫——— (生:果园。) 你还知道什么园?

【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菜园风光图片, 创设参观菜园的情境, 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生字“菜”“园”, 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 学生探究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激活了。】

5.看图说话。

师:你们看, 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呀!你认识它们吗?

(师点击课件上的蔬菜图片, 让学生说出蔬菜的名称。)

6.借助拼音, 认识蔬菜的名称。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九个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

师: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 自己读一读词语, 看看谁认识的蔬菜最多。

(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 赶快告诉你的同桌, 你认识了哪些蔬菜, 把它们的名字读给同桌听。

二、学习儿歌, 识记生字

1.谈话引入。

师:菜园里的蔬菜不仅多, 而且各有各的特点, 有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把蔬菜的这些特点写了出来, 想学吗?

生:想。

2.自读儿歌, 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师: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95页, 自己读一读儿歌, 不会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3.检查识字情况。

(1)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指一生读, 正音。男生读、女生读。

师:看见小朋友们读得那么认真, 老师想来考考你们, 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生:敢。

师:请看大屏幕, 哪个勇敢的“小老师”先来读一读? (请一生当“小老师”带读)

师:其他的小朋友可要竖起耳朵认真听, “小老师”读对了, 我们就跟读两遍, 如果读错了, 请你帮帮他。

(学生在“小老师”的带读下认读词语)

师:你们读得既认真又准确, 真了不起!下面男生和女生来比赛, 看看谁的表现更棒, 好吗?

(2) 去掉拼音归类认读。

师: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 你们把生字、词语都读准确了, 真棒!如果没有拼音朋友的帮忙, 大家也能这样读吗?

生:能。

师:多有自信呀!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课件出示三拼音节:角萝捉)

师:谁会读? (请一生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这三个字在读音上有相同的地方, 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三拼音节。

师:你有一双亮眼睛, 真棒!请你当小老师, 带大家读一读这三个生字。

(生领读)

师:小朋友都会读了,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字游戏, 好吗? (课件出示:, 生猜为何字。)

师:小朋友太聪明了, 一下子就猜对了, 老师忍不住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角”是象形字, 它原来的字就像一个牛角的形状。后来, 由于楷书“用”的一竖穿过了两横, 就将“角”的一竖也穿过了两横, 写法上就统一了。今天我们学的哪个字中也有“角”?

生: (齐读) “嘴”。

师:“嘴”本来指鸟嘴, 鸟嘴像牛角形一样, 就用了“角”字做偏旁, 后来, “嘴”就引申指别的动物, 包括我们人类的“嘴”了。古代, 我们人的嘴叫———口。 (课件出示:)

师:谁知道这是什么字?

生:是“手”。

师:猜对了, 这是“手”, 它作偏旁的时候写成“扌”, 一般带有“扌”的字都跟什么有关?

生:跟手有关。

师: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生字“捉”。以前我们还学过许多带有“扌”的字, 谁还记得?

生:打、拉。

生:还有“拍”。

生:“把”和“拔”中也是“扌”。

师:让我们一起叫叫这些老朋友的名字吧。

(课件出示平舌音:嘴, 菜, 藏)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再帮它们找找词语朋友。想一想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读? (请一生读, 并组词。)

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发现这三个字都是平舌音。

师:你也有一双亮眼睛。这三个字都是平舌音, 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每个字读两遍。

(课件出示前鼻音:心)

师:这是什么字?

生:是“心”。

师:这个字是前鼻音, 请跟老师读。 (师范读, 生跟读。)

师:小朋友知道“心”在哪里吗?

(让学生摸摸自己的心脏, 感受心跳。)

师:想不想知道咱们的老祖宗是怎样写“心”的?

(课件出示“心”字的字形演变:)

师:“心”也是一个象形字, 像人的心脏。本义是心脏。古人认为思想由心产生, 所以又引申为思想、情感, 如“心思”“心得”“心情”“伤心”。因心脏在人体中心位置, 所以又引申为中央, 中心, 如“手心”“足心”。

师:“心”可以做偏旁, 它做偏旁的时候写成“忄”, 一般带有“忄”的字都和心有关。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带有“忄”?

生: (齐读) “惊”。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忄”的字?

【设计意图:利用汉字学引导学生识字, 让学生在识字中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 体现识字的科学性。】

(课件出示后鼻音:风藏)

师: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读的时候要注意。咱们来开列“小火车”, 看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请两个小组的同学开火车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整体认读音节:越园)

师:还记得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师:真细心, 我们一起读一读。

(课件出示:豆又)

师:这两个字也有相同的地方, 谁发现了?

生:“豆”和“又”的韵母都是“ou”。

师:你的眼睛真亮!咱们也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字吧。

(生每个字读两遍)

师:想不想看看老祖宗们又是怎样写“又”的?

(课件出示“又”的演变:

师:“又”也是一个象形字, 像右手的形状, 表示再一次, 重复。

(课件出示:迷卜)

师:还有最后两个生字朋友和咱们见面了, 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师:请大家注意看, “卜”的拼音朋友头上有没有戴帽子?

生:没有。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读 (轻声) 。大家一起读:卜, 萝卜。

(3) 认读词语 (不带拼音) 。

师:小朋友们, 刚才我们认真学习, 又认识了不少的生字新朋友, 瞧, 它们和咱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快看看它们藏在哪个词语中。请和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 (同桌互相认读词语)

师:都认出它们来了吗?我们来开列双轨列车, 叫叫它们的名字, 好吗? (同桌开火车认读词语)

4. 游戏:我帮小白兔拔萝卜。

师:看到小朋友这么爱学习, 可爱的小白兔邀请我们和它一起去拔萝卜。大家快看, 这里有好多萝卜, 每个萝卜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 只要你读对了生字, 并能组一个词, 你就帮小白兔拔到萝卜了。

(生玩游戏)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帮助别人, 创设帮小白兔拔萝卜的游戏情境, 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诱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样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再读儿歌。

师:小朋友们会读生字和词语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儿歌中再去找找它们吧。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儿歌, 找一找儿歌里写了哪几种蔬菜, 用横线画出来, 想一想这些蔬菜有什么特点, 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蔬菜, 读给同桌听一听。

6.理解儿歌:儿歌里介绍了哪几种蔬菜?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师:谁来告诉大家, 儿歌里介绍了哪几种蔬菜?

生:儿歌里介绍了豆角、黄瓜、茄子、萝卜、辣椒、南瓜这几种蔬菜。

师:你最喜欢哪种蔬菜?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我最喜欢黄瓜。它绿绿的, 好像穿着一件绿色的衣裳。

师: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你能读一读吗?

生:黄瓜身穿绿衣裳。

生:我最喜欢辣椒, 它是尖尖的。辣椒长个尖尖嘴。

生:我最喜欢萝卜。萝卜地下捉迷藏。

生:老师, 什么是萝卜地下“捉迷藏”?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谁能帮帮他?

生:萝卜长在土里, 我们看不到它, 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一样。

师:你真聪明!大家都知道, 我们吃的是萝卜的根, 萝卜露出地面的是它的叶子, 而它的根是长在地下的, 我们看不见它, 就好像是在和我们捉迷藏一样, 所以儿歌里说萝卜地下捉迷藏。

师:菜园里蔬菜的颜色可真多, 各种颜色的蔬菜在一起, 菜园里真是好看极了 (出示:“红绿黄紫真好看, 菜园一片好风光。”)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这些蔬菜不光好看, 而且营养极丰富。小朋友们可要多吃蔬菜哟!

7.朗读练习。

师:多可爱的蔬菜, 多美的菜园啊!让我们再来读读儿歌, 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可以一个人读, 可以和同桌读, 也可以边做动作边读,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自由朗读儿歌)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起劲,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 可以吗?

师:好, 那么我们一起合作, 老师读蔬菜的名字, 你们接着读它们的特点, 最后一句我们一起读。

师:还想读吗?那我们就边拍手边读, 再一起把儿歌读一遍。

三、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卜、又”。

师:这两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 谁来读一读?

2. 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一说我们写字时要注意什么。比一比, 看谁的眼睛亮。

生:我要提醒大家, 写“卜”的时候要把“丨”写在竖中线上。

师:你的眼睛真亮!下面请大家看老师写“卜”。 (师示范书写, 写后学生书空一遍。)

师:谁来提醒大家写“又”?

生:“又”的第一笔“フ”和第二笔“乀”不能连接, 要分开一点点。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真是火眼金睛啊!请大家看老师写“又”。 (师示范书写, 写后学生书空一遍。)

3.生进行书写练习, 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学生开始学习写字的起步阶段,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特别重要。指导学生写字,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只有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学生才能一笔一画认真书写。】

四、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 小朋友们不但认识了蔬菜, 和很多生字宝宝交了朋友, 而且还学会了写字的本领。下节课, 我们再到菜园里去走走、看看, 把儿歌读得更好, 生字记得更牢, 行吗?

师:课后, 跟爸爸妈妈到菜市场, 把新认识的蔬菜瓜果用彩笔画下来, 写上名称, 下节课和小朋友一起交流。

【评析:本课教学上的最大亮点是识字教学遵循汉字科学, 给小学生科学地分析所教汉字的“特点”, 即形音义的统一、汉字具有的系统性。这样教, 不仅便于学生识记单字, 而且奠定了系统化识字的基础。系统化识记汉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比如, 掌握了“艹”, 就容易理解一大批有“艹”偏旁字的形义关系;解析好了“角”字, 学生就容易理解和识记“嘴”字和“用”字的写法。因而, 采用科学解析生字的方法, 是此课比较顺利地完成14个字的教学任务的关键。

遵循汉字科学的教学, 必然要运用汉字科学的术语。本课教学为了系统地解析好一批字, 运用了“形声字”“象形字”等术语。这些术语帮助学生理解了一批字的构形原理, 学生也因此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这些术语的含义。教学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本课科学地解析了生字的形音义关系, 不仅使学生从识字就开始了积累词汇的学习活动, 而且使其准确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提高了读的效率。

汉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宝藏里的瑰宝。科学地解析生字, 同时也在传授祖国的文化知识, 提升着学生的语文素养, 却没有因此而增加教学时间。所以, 该课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深广的。又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得当, 使本课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篇4: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一)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能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教学准备

PPT、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这落花生啊,其实就是我们常见常吃的花生,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吗?谁来说说?(学生交流)是的,这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同学们请看,花生在地上开花,花败之后形成子房柄,子房柄钻入土里发育成果实,这就叫落花而生。所以,花生又叫“落花生”。明白了吗?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1.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词语会读吗?(出示词语)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两个小组展示、评价)?全班齐读。

2.大家来看这个字“茅”,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哪个自然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哪些自然段写了吃花生、议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1

吃花生 议花生2—15

(指着板书中的数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学生能说得有详有略。

预设二:学生说不出。引导:大家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其余的自然段都是写吃花生、议花生的,这就是有详有略。

那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学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叫详略得当。

(三)品读文本

1.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示)谁来读?大家看这个词“居然”,什么意思呢?种花生收获了是很平常的事情呀,怎么就意想不到呢?(学生谈理解)透过这个词,你能体会到“我们”心情如何?

大家再看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读一读,平时词语和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隔开,在这里为什么用逗号呢?如果我换成顿号,谁来读一读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再来读一读原来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用逗号不用顿号了吧?对啊,这4个词语代表着4个过程,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花生收获了,大家聚在一起吃花生、议花生,他们在议论花生的什么?(学生交流)请大家默读6~15段,画出描写花生好处的句子。(学生读文、交流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可父亲说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10段)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句子中有个词“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一见桃子、石榴、苹果就产生爱慕之心呢?生谈理解。(出示图片)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桃子、石榴、苹果吗?那花生呢?(出示花生图片)我们来看文中怎么说的?找到描写花生的句子再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花生的果实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鲜红嫩绿吗?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并不好看,用一个词形容:朴实无华(板书)。花生不但没有华丽的外表,它还矮矮地长在地上,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默默无闻(板书)花生虽然不好看,但它仍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果实,正如父亲所说(引读: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就是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既然要说花生的好处,为什么父亲还要提到桃子、石榴、苹果呢?(生说)这是对比的写法,是为了衬托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3.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生: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

师: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用的人。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呢?生说。(出示第13段)

什么叫“体面”?你们看,老师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白衬衫,好看吗?这就叫“讲体面”。那什么是“只讲体面”呢?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

是啊,我们应该做有用的人,引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正是因为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四)学习写法,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借助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大家请看微视频(借物喻人)。你还从身边的哪些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篇5: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花钟,首先,老师来检查一下学习字词的情况。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花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细读品味,积累语言

这么美丽的花他们是怎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文中的中心句是什么?用“———”勾出来,围绕它介绍了哪几种花?

2、看图复述回答: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呢? 生答:牵牛花五点开放,蔷薇花五点左右开放……

3这些美丽的鲜花,组成了神奇的花钟,课文中又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的?老师先让小朋友欣赏一下。(1)课件出示第一组:

争奇斗艳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芬芳迷人

这几个词语,我们该怎么读好它们呢?请小朋友选你最喜欢的一个读给大家听。

(2)课件出示第二组: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绽开了笑脸 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从梦中醒来 在暮色中苏醒

这一组短语都在写什么?(写花儿开放)老师请小朋友选自己最喜爱的一个,边读边用动作演示一下花儿开放时的情景。

2、好,我们先读到这,刚才我们看到了作者笔下的这些花,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们一样可爱。看来,写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今后可要好好学习这种写法。

3、(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七点左右,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这两个句子请你们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4、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丽的花,我觉得这些花就好象你们一样,各有的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那么我们美美的读读吧,齐读一自然段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以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为主)

1、不同的鲜花为什么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植物学家进行了研究,有什么发现呢?

2、合作学习:请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吻合”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你能猜测“夜来香为什么在晚上八点左右开放”吗?为什么大多数花在白天开放?

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点拨并板书: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活动。

生:我读懂了……

4、课件欣赏昙花开放的美丽瞬间。

5、理解朗读全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欣赏花钟:聪明的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的像钟面一样,你们想去参观吗?(课件呈现日内瓦最早修成的花钟)

2、赞美花钟:参观完你有什么感想?

3、比较句子: “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了”这句话对吗? 文中用语言怎么叙述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现句子:齐读“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刚刚”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大致”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4、是啊,作者用词非常准确,这个看似用来表达模糊意思的词语,实际反映了客观事物真实的状况,反映了科学家遵循客观事实的态度,文中还有几个这样的词语,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

5、体会朗读第三段。

四、再读全文,总结拓展

1、感情朗读全文,找出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2、师总结: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是他留心观察,不断探索的结果。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发现探索美丽的大自然。

3、你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观察过什么?有什么发现?

篇6: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荷花)对,是荷花。(出示课件)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课题。

想看看荷花吗?那就跟着我到荷花池边去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 二.自由读课文。

1.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三.精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请同学们再读读第2段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2.谁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出来吗?怎样才能演出来呢?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么样?(多)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贴图)这是什么呀?老师想请你们帮我把这些荷叶贴在白板上,而且要表现出挨挨挤挤的。(学生贴图)(出示课件)我们再读读这个句子。读了这句话,除了知道了荷叶多,还知道了什么?(绿、圆)。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2)有的……有的……有的……

(当生读其中任一句)荷花有着不同的姿态,你喜欢的是其中的一种。(出示课件)你能在屏幕上指出你喜欢的是哪一种姿态的荷花吗?这是……的荷花。还有哪两种呢?男女同学分别读另两种。(出示课件)全班同学一起读这三句话。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背诵下来。指名同学边背边把写这句的荷花贴在荷叶上。一起背诵这三句话。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老师喜欢什么句子,你们想知道吗?我也读一读,好不好?(出示课件)教师读句子。有谁和老师一样喜欢这句话的?你能读读吗?大家听出来没有?我们读的时候都突出了哪一个字?在这里,“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怎么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地、急切地、争先恐后地)。大家看(出示课件),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地……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啊,这些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做些什么?(出示课件)按老师提示的句子说话。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四.学习第三段。

你们看,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课件)齐读。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大自然)真聪明!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谁能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和自己的想象,给我们说说你看到一幅怎样的图画,小组交流后,指名发言。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不由得我们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五.学习第四段。

1.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听老师读,好不好?(教师配乐朗诵)2.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自由地美美地读吧!

3.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读给我们听。指名2—3名学生读,全班齐读。4.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贴图)。除了蜻蜓和小鱼会来和我说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跟我讲话呢?

5.我知道同学们还有好多话要对荷花讲,下课后,把你要说的画写下来,好吗? 六.拓展阅读。

1.下面我们来看这样的一篇短文。(出示课件并要求学生拿出补充材料)这是朱自清所写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一段,老师先给你们读一读。2.自由读。

3.配乐齐读。回家后,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七.小结。

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吧!

文成中心小学

篇7: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教学难点:

小学生对时间观念比较模糊,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4-7段,弄清原因,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1、学习第四段。

(1)上一节我们知道了林清玄上小学三年级时,最疼爱他的外祖母去世了,他非常悲痛。这时,爸爸对他说了什么?(出示课件第四段句子)

生齐读。

师:爸爸的话是在告诉我什么?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你很善于思考,请同学们用≈把这句话画下来。为了让我明白这个道理,爸爸根据他的生活经历,介绍了哪些事物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

生: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 有一天,你会长大,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也就是说时间带走了什么?

生:昨天、爸爸的童年、还有外祖母。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爸爸的话。

所以爸爸在说这番话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难过。

师:为什么而难过?

生:为失去亲人而难过。因为外祖母也是爸爸的亲人哪!

师:还有吗?

生:爸爸感到很无奈,因为他的童年再也回不来了。

生:还有爸爸对我的安慰。“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会回来了。”这说明爸爸希望我不要太难过,希望我能够正确看待这件事。

师:看来,这一段当中凝结了爸爸太多的感情。有失去亲人的悲伤,有挽留不住时光的无奈,还有对孩子的一种安慰。这么多复杂的感情纠结在一起,你能读出来吗?请你试一试。(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

2、学习第五段。

(1)这是爸爸亲身体验到的,因此爸爸说出的话很深刻。那么对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来说,爸爸的话给我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

自由读读第五段,挑生说。

生:我不明白、我害怕、我伤心等。

师: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能够通过语言体会到小作者的内心。

这里还有一些描写时间的句子,师出示课件。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你读懂了吗?这是说时间的什么呢?

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明时间比金子还宝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出示梭子图帮助学生理解日月如梭)师板书宝贵飞快

3学习六七段。

(1)师:从此以后作者就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他终于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请同学们自由读六七段,看看作者都观察了哪些事物,有哪些感受。

生:观察了要落山的太阳和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

生: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生: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师:为什么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呢?

生:我明白他其实想说时间过得很快,老鸟也会跟外祖母一样去世,而生下来的小鸟宝宝也会像老鸟一样再次飞过这条路线。

师:而这只小鸟再次飞过这条路线的时候,也许又变成老鸟了,飞回的时候,也许又是一另只小鸟了。你理解得真好!

通过亲身观察,他明白了什么?生说师板书一去不复返

4、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用心思考,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事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回不来了?生举例说。

生:去年过年的情景永远回不来了。

生:在幼儿园的美好时光永远回不来了。

生:今天上的这节课过去了,也永远回不来了。

师:时间过去了就不再回来,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做事、工作,留住今天。师板书珍惜时间

(出示课件)填空:因为时间--,过得--,所以作者心里又--又--,他下定决心--。

三、学习第八段,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请同学们默读第八段,找找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

生:和太阳比赛谁能更快跑回家、和西北风赛跑、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我上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那么谁来说作者为什么高兴、快乐?

生: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4、通过作者和时间赛跑的经历,谁明白了,和时间赛跑是什么意思?

生:抓紧时间做事情、跑在时间的前面、节省时间做更多的事……

5、想想你自己,有没有和时间赛跑的事?让生说,体验快乐。

6、师:和时间赛跑就像在做游戏,多么紧张、多么快乐!能体会着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学习九、十段。

过渡:老师有个疑问,同学们,你认为人能跑过时间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和时间赛跑呢?

1、师: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两段,找出有关的语句。

生: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生: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出示课件第一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几步对林清玄有什么意义?(课件显示了林清玄的资料)

林清玄,1953年出生,1973年开始写作。他每天四点就起床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三千字,每年就是一百多万字呀。他已经出版了一百多本著作,是台湾作家中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师:谁来说这几步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成功,成为作家。

师:是啊,与时间赛跑让林清玄体验到了快乐,让他受益无穷,他的成就印证了一句话--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师板书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师:时间对每个人都有无比寻常的意义,请大家联系周围各行各业的人,想想时间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生:爸爸是医生,时间对他来说就是抢救生命。妈妈是老师,时间对他来说,就是培养更多的人才。我是一名小学生,对我来说就是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本领,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师:因此老师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做时间真正的主人!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时间的名言,想送给大家。(出示课件)

五、拓展延伸

关于时间的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生命,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读了这些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六、推荐作业

1、搜集积累:继续收集与珍惜时间有关的名人轶事、名言,把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2、小练笔:写一写学习《和时间赛跑》一文的感想,一定要联系自己。

板书设计

13和时间赛跑

一去不回头

宝贵}珍惜时间

飞快

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篇8: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1.认识12个生字, 认识1个笔画“斜钩”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话比赛, 入课题

1.我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 最爱比赛了!因为比赛最能看出我们的聪明才智。不过, 不仅我们人类爱比赛, 小动物们也常常举行比赛。今天, 大森林里就举行了一场有趣的比赛———比尾巴。 (课件出示画面)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指名读。开火车读。 (正音:轻声)

3.以前见过这三个字吗?分别在哪儿见过?

4.这堂课小动物们要相互比比尾巴, 那小朋友们之间要比什么呢?

小朋友真棒, 那么我们就分小组好好地来比一比。 (根据回答, 教师板画:眼睛、嘴、问好、耳、动脑筋等可爱图像, 并贴出小组的序号。)

(点评:生活是学习的大舞台。在导入环节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又将课文中学生所熟识的比赛与课文内容及学生课堂的常规教育, 自然地融为一体, 为本课的教学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情境, 在学生不断地求得比赛胜利的过程中,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读正确, 求流利

1.学生自由读。

比比我们谁的眼睛最亮, 能把字的样子、字的读音看清, 把每一个字音读对, 读准。 (教师巡视, 表扬指导鼓励, 为认真读书的小组贴上“眼睛”、“嘴巴”等可爱的图片。)

2.指名学生读。

(1) 比一比, 谁最会听, 听清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谁最会动脑筋学, 学会读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2) 逐段读, 正音。 (朗读的重难点处随机分别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同时, 教师表扬鼓励, 为认真听、努力学或有所进步的学生在其小组中贴上“耳朵”、“嘴巴”、“动脑筋”等可爱图片。)

(点评:良好的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是需要我们教师一步步培养与引导的。因为比赛, 对读, 谁都不敢懈怠;因为比赛, 对读, 谁都字字入耳;因为比赛, 对读, 谁都努力上进;更因为比赛, 对读, 谁都不辞辛劳、趣味盎然。)

三、读出疑, 悟出趣

1.提出问题, 读好句子。

大家学得真认真, 看, 每个小组的成绩越来越好了。知道吗?我们读到现在, 比到现在的同时, 小动物们也在进行着紧张的比赛, 而且, 他们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想知道吗?你自己问问吧!

(1) (课件出示1、3自然段) 自由读。

(2) 读着读着, 这几个句子, 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谁的尾巴”和“?”

小朋友眼睛真亮!谁能读好这相同的四个字吗?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的”的轻声读法。

(3) 这六个句子, 你最想问哪句, 就问吧!比比谁问得最好, 小问号正等着到你的小组做客呢!

指名读, 进行朗读指导和鼓励, 随机为学生贴出“?”的可爱图片。

引导学生用动作, 读出字意, 读出好奇。读得好, 教师悄悄告诉答案。

2.解决问题, 读好句子。

我们班小朋友太能干了, 每一个小组的成绩又进步了。但如果会问, 还会自己找到答案, 那你们就是最聪明的孩子了!

(1) (课件出示2、4自然段。) 自由读。

你又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______的尾巴”和“。”

(2) (课件画出各句中相同的词语) 画线的词语能读好吗?注意把“的”读好。

开火车读。正音。

(3) 谁能用最好听的声音把答案读给大家听?老师可以奖励你一张小巧嘴。你最想读哪句, 就读哪句。

(4) 朗读指导。通过教师提示问, 学生问, 自问自答, 指导朗读突出“谁”。并结合课件中的画面, 引导读出小动物的可爱、有趣。

3.感情朗读, 感悟全文。

谁会三个一起问, 一起答。先后出示1、2, 3、4自然段, 分别指名读。分小组读。男女分读。

(点评:这一环节, 从学生连轻声“的”都读得不太理想, 到最后读得有滋有味, 仅仅只花了短短十八分钟的时间。学生的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四、玩游戏, 巧识字

1.小朋友真能干, 学得非常认真, 得到了那么多的小礼物。小礼物们可喜欢你了, 背后还藏着礼物呢。想不想看看它们? (学生上台拿礼物)

2.偏旁、拼音及生字宝宝们很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小动物的小尾巴不见了, 你能不能用今天你从书上读懂的知识, 帮帮他们找一找朋友, 画一画尾巴吗?

3.教师播放《比尾巴》歌曲。小组活动, 组长分工, 拼字, 加尾巴。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

4.汇报反馈。

(1) 教师随机指导识记字形, 指导认识1个笔画“斜钩”和3个偏旁“矢、八、鸟”, 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识记。

(2) 教师就学生所画的尾巴与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教正。

(点评: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前面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再通过游戏与小组合作进行识字, 既避免了识字的单调乏味, 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又增加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与热情。)

五、激情感, 妙延伸

1.到现在, 我们跟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宝宝, 还有小动物们玩了一节课, 下课后、回家后, 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吗?

2.课后延伸, 自主作业: (带“★”为选做题, “……”提示可自己另外选择其他作业。

为他们做点什么:

1.把课文读给你喜欢的人听。

2.用自己的方式和生字宝宝交朋友。

★3.为丢了尾巴的小动物画一画尾巴。

……

篇9: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密切数学与生活联系的主要内容。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立交桥、交通标志、天安门、剪纸(窗花)等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而关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这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位置关系,即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发现、归纳、比较、运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对今后学习数学是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義;

2.能辨别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和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欣赏图片,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来(先不提轴对称现象)

教师: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利用图形的某种特征我们想象和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事物。(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飞机、窗花、蝴蝶、交通标志、天安门等图片)

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类似(对称)的物体,并与同桌交流吗?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一)轴对称图形

1.做一做:老师把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对折,折痕处不要完全剪短(先对折,再多次对折得出不同的图案),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图形?(教师多演示几遍)

2.结合先前观看的图片,请大家想一想: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提出对称现象)

3.前后或同方同学议一议:再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归纳: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对折),直线两旁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练习:

试一试: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

1.出示教材第59页图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讨论: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出来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就能够重合。

2.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练习

(1)找出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小明站在镜子前,从镜子中看到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多少?

(三)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特征

观察、类比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交流,加深

理解。

1.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学生归纳: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全等,并且也是成轴对称的。

2.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图形。

联系: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将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练习题。

四、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3)你能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五、作业

1.收集和整理生活中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

2.教材第64页习题1、2、3。

篇10:人教版《落花生》教学设计(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教师导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燕子独特的外形,我请同学们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白板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2)指名填空。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抓住特点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听写生字词。

3.教师导问:作者首先描写了燕子的外形,接着又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呢?

二、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一)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

1.小燕子把我们带到美丽的春天,请读第2自然段,再对照图,看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勾画出来。(学生画出:雨、风、柳、草、叶、花、燕)2.(出示白板上的第二段不完整内容)请同学们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白板上的这一段哪个更好呢? 重点引导:

(1)从“微风吹拂”的“拂”中可以体会出什么?

(2)“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蒙蒙细雨”)加上一个“细”,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词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3)柳丝展开带黄色的嫩叶,“展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哪首古诗的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师: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你们觉得怎样?

3.教师小结:这样的情景,我们好像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出了春天树木的青翠、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

4.课文是讲燕子的,作者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大段写春天的美?(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美引来了燕子,燕子又为春天增色。

5.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让小燕子高兴极了,它邀请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呢。(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白板播放带有背景音乐的美丽的春景。)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春天里美丽的景色。(2)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自由练读。

6.是啊,春天的美景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有很多文人墨客笔下的春天出神入化,谁来说说你积累到的他们赞美春天的诗句?(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燕子的飞行美。

1.教师导问:在美丽的春光里,小燕子们是如何显示它们的活力的呢? 2.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做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3.汇报。重点引导:

(1)燕子飞得快。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2)燕子飞得轻。

(引导从“掠过”或“尾尖沾水”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抓住“偶尔、沾、荡漾”等词来感受。)

这一段描写的情景让我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白板出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让学生朗读体会。(见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三)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燕子的停歇美。

1.教师导问:小燕子们飞累了,该歇一歇了,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相关段落。2.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习打比方的句子。画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3.比较句子。

白板出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细线……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 4.从“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5.小结:春天的景致美,美在早春二月的拂堤杨柳,美在春花的绚丽多姿,可是若没有燕子,那要少多少灵气;只有燕子,而没有春天的布景,即使有电杆给它谱曲,也绝奏不出如此美妙的歌。

6.让我们带着对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魔术师的赞美,来再现燕子休息时的美。

三、拓展延伸,留足余味 1.说话训练。(白板出示)假如我是诗人,我会________;假如我是画家,我会________;假如我是________,我会________。

2.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就让我们用笔把我们心中的春天展示出来吧。指名板画春天。

四、布置作业

1.积累。分别搜集描写春天和燕子的古诗。

2.文中说“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首歌,写出歌词。

3.补充阅读。(分发阅读资料《燕子》的全文《海燕》)读一读并说说文中的燕子给你带来什么新的印象。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上一篇:农村数字电视发展的工作报告下一篇:欧标托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