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2024-04-14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精选8篇)

篇1: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下学期

XX学校 XXX XXX年7月

2013年7月

一、本期工作回顾

本学期,我除了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巩固,写字、组词、造句、读书、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作了努力外,还特别拟定了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思路,且学生的写作也有可观的成就,就在本期的期末考试中,作文分数最高分就在本班,且那篇作文无不让在场的评卷老师们拍手较好。只是这种成绩并不是总体的,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比较差;本期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比全乡同级同科平均分略高一点,但离我期初自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还要在多下功夫啊。

(一)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巩固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低年级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后教学生词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拼读拼音、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互相交流、生字注音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期下来略有进步,下期还要加强训练。

(二)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一直是本班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也可以体现其文化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评语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多写多练,作业时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抓好读书训练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投入”,我们的“痴迷”,我们曾经有那么多的无奈:当我们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时,我们的孩子偏偏喜欢“迂回绕道”、“节外生枝”;当我们在讲台前直抒情怀慷慨陈词时,却看到孩子们端坐位子无动于衷,一脸漠然„„因此,我感到如何让学生能从“阅读”变为“悦读”是一个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去思考,并通过朗读大胆展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力求让读书变为一种美的感受。

(四)强抓写作训练

起步作文的成与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成败,所以我在习作环节中特别用心。每次习作时,我要先和学生分析和拟定适合学生生活环境的要求和目标,然后找几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好文章给学生解析,在写一篇下水作文,给学生参考和指引;每个学生要先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先让同桌看看,再在念班上念出来,老师在班上做修改和点评以后,才能写到作文本上。作文批改了后,还要对本次作文作一个总体质量的点评和个体优秀、不足的点评,包括所有写作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所以每次习作,我都准备了5个教学时,而且每单元平均最低都安排有两次习作训练,一期下来,还是收到效果的。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2、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每天回家也多读读课外书,以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拓展学生视野。

3、充分上好每一节课:

开学初在学校领导的要求下,我们语文组里认真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并认真学习各位老师们的好的教学方法,为自己的进步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我经常上网寻找有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经验论文等,与其他老师共享,从而不断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电”。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我班的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扶优辅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时常有变更;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优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地域性原因,导致家长们对教育的不重视,或者不配合、支持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不积极,贪玩,无上进心。

5、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够好,急需加强提高。

6、和家长的互动交流没有得到效果,对提高学生素质没有多大帮助。

五、下期奋斗目标

我始终按照班级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差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并坚持做好扶优辅差工作,每期常规检查都得到肯定,但很多地方还是很不如意,所以在此拟定以下目标: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和教参及其他资料。在备课中紧扣大纲,力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要求,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等等。

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紧扣教学目并能落实好,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层次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错题登记和纠正。

4、做好扶差辅优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扶差辅优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学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强自身知识能力的学习素质行为的修养,让自己在教师这个行业中做一名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良心的人。

教育,是我从事的神圣的事业;教师,是我选择的崇高职业;育人,是我承载的终身使命。作为人民教师,我将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履行教师的全部职责与义务,努力钻研,不断改善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我的教导下不断进步,无论我的学生来自何处,无论我的学生贫穷与否,无论我的学生学习如何,我都会一视同仁,付出我的真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努力托起孩子们幸福的一生。

篇2: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教务处(chǔ chù)正在处(chǔ chù)理问题。

2.假(jiǎ jià)如明天不放假(jiǎ jià),我们就不能出去玩了。

3.他的后背(bēi bèi)上背(bēi bèi)着背(bēi bèi)包。

4.钥匙(chi shi)5.根茎(jīng jìng)6.批(pī bī)评(二)选择近义词填空。

A.感觉 B.知觉 7.小红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

8.一场秋风过后,天气()有点冷了。

A.忽然 B.居然 9.老师刚布置完作业,小明()忘记了。

10.我刚要出去玩,()下起了大雨。

(三)下面的句子中,朗读时要强调的重音是()。

11.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A.书里 B.意思 C.一点儿 D.不懂(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温度低,与“热”相对。

B.寂静;

不热闹。

C.乘人冷不备的,冷不然的。

D.形容灰心或失望。

12.冷不防吹来一阵风,刮走了桌上的纸。()13.后山游人少,显得很冷清。()14.昨晚下了一场大雪,现在外面好冷啊!()15.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儿。()(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只要……就…… 16.()小明晚上不按时睡觉,()白天上课总是犯困。

17.()雨很大,()我还是会去上学。

18.()付出,()会有收获。

(六)和同学交流暑假生活时,下面的做法错误的是()。

A.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

B.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

C.不可以借助实物和图片。

D.别人讲的时候,我认真听。

二、看拼音,写词语。

1.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穿着漂亮的演出fú zhuāng()来到礼堂,礼堂的桌椅pái liè()得非常guī zé(),我们班在靠近qiáng bì()的一侧,大家ān jìng()地坐下来,zhǔn bèi()观看演出。有的同学还要给老师zèng sòng()鲜花, 表示感谢。

2.今天chén dú()的时候,一只zhī zhū()爬到了我的yán liào()盒上,把我吓了一大跳。

三、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写出一个同类的词语。

眼()手快 提心()胆 一叶()秋 狂风()雨 大吃一()张牙()爪 百战百胜(ABAC式):

四通八达(含有数字):

手忙脚乱(含有身体部位):

春光明媚(形容季节的四字词语):

四、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蹈。(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照样子写句子)3.发挥想象,把句子写生动。

秋风吹过,满树的叶子纷纷落下,像 4.他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好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照样子,写句子)五、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秋天来了,我们来到美丽的枫叶谷,看到漫山遍野的红叶,不禁想起了杜牧的诗句“ ,。” 2.诗人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嘱咐好友要记住秋天的美好:“一年好景君须记。”秋天孩子们也很快乐,正如叶绍翁的诗句:“,夜深篱落一灯明。” 3.《所见》中描写牧童捕蝉时专注神态的诗句是。

4.班里有同学打架了,班主任李老师生气地说:“一时强弱在于力,。” 5.我们两个人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正如人们常说:“二人同心。” 6.它把红色给了,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飘哇票哇,yóu来了秋天的。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

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六、阅读理解。

短文一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2.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A.水缸里不能没有水。

B.水够自己喝的就行,别人有没有水喝不用管。

C.我们要共同努力,一起合作才会有水喝。

D.谁的力气大,谁就多干活。

3.请你预测一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短文二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 齐白石笑着对谢时尼说道 借我回去临摹一张 好吗 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A.面对,面临  B.靠近,挨近  C.到来,来临  D.照着,根据 2.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 齐白石笑着对谢时尼说道 借我回去临摹一张 好吗 3.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A.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4.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七、习作 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胡萝卜先生在行走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会 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帮助呢?请你续写一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吧。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认真。字数在250字以上。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学校名、姓名。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23分(一)10分,每空1分。

1.chù chǔ 2.jiǎ jià 3.bèi bēi bēi 4.shi 5.jīng 6.pī(二)4分,每题1分。

7.B 8.A 9.B 10.A(三)1分。

11.C(四)4分,每题1分。

12.C 13.B 14.A 15.D(五)3分,每题1分。

16.B 17.A 18.C(六)1分。

C 二、10分,每字0.5分。

1.服装、排列、规则、墙壁、安静、准备、赠送 2.晨读、蜘蛛、颜料 三、7分,把词语补充完整,每字0.5分;

照样子写出同类的词语,每个1分。

疾、吊、知、暴、惊、舞 照样子写出同类的词语,答案略。

四、8分,每句2分。

1.在优美的前面添上“看到了或欣赏”(不使用修改符号扣1分)。

2.答案略,不是拟人句不得分。

3.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4.它把红色给了苹果树,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灯笼,摇啊摇啊,摇来了丰收的喜悦。(前面说明把颜色给了谁,后面有比喻即可)五、9分。1-5每空1分。6每空0.5,共2分。【错字、别字、漏字、添字,每4个扣1分,不倒扣分。】 1.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最是橙黄橘绿时,知有儿童挑促织 3.忽然闭口立 4.万古胜负在于理 5.其利断金 6.枫树,邮票,凉爽,橙红色 六、18分。

短文一8分(4+2+2)分 1.共4分,每个词语2分,意思对即可。

争执: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想让。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2.2分。

B 3.2分。

以后他们三个轮流合作抬水喝,再也没有发生过争执,一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短文二10分(2+4+2+2)分 1.2分。D 2.4分,每个标点0.5分。

“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齐白石笑着对谢时尼说道,“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好吗?” 3.2分。A 4.2分。意思对即可 主要讲了大画家齐白石看到学生画的《梅鸡图》以后,特别欣赏这幅画,所以借学生的话临摹了一幅的故事,写了齐白石先生虚心认真好学的精神。

七、习作(20分)略 卷面5分。分五个等级,分别赋分5分、4分、3分、2分、1分。赋分比例2:3:3:1:1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期中检测三年级 等级 语文试题卷2(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提示:

1.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不予计分。

3.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不得使用修改液、修正纸进行修改。

一、选择填空。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放学了,我1.背(A.bēi B.bèi)着书包回家,妈妈做了2.喷(A.pēn B.pèn)香的饭菜,告诉我需要细嚼3.嚼(A.jiáo B.jué)慢咽。

4.处(A.chù B.chǔ)罚 5.一骨(A.gū B.gú)碌 6.窗明几(A.jǐ B.jī)净 7.答(A.dā B.dá)8.应(A.yìng B.yīng)(二)选择正确的字义,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装:A.穿着的衣服 B.打扮,用服饰使人改变原来的面貌 C.故意做作,假装 9.特务化装成游击队员混进了革命队伍。

()10.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11.我和小王以前是同学,可前天见到他时,他却假装不认识我。()(三)选词填空。

A.惊恐 B.焦急 C.伤心 D.安慰 12.青头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13.“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14.“那我马上就会死掉。”()15.“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四)为了更好地表达句子意思,下列对句子的朗读重音标注正确的一项是(16)A.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强调花样子也有妈妈)B.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强调跑来的是猴子)C.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强调确信花儿在地下学校上学)D.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强调先生讲得好,大家听得认真)(五)“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这句话中“熨帖”的近义词是(17)A.字帖 B.贴切 C.熨衣 D.熨斗(六)下面一组选项中全都与声音有关的字的是(18)A.嚼 叫 嗡 嘀 B.啪 哗 吱 嗡 C.吼 吵 啼 唤 D.咽 啃 啼 嚷 二、看拼音写字词。

1.柳絮纷纷yánɡ yánɡ()地飘luò(),这时候我liú yì()到小孩子最喜欢用柳树枝做dí zi(),吹出悠扬的旋律。

2.假期到了,小红chuān dài()整齐去草原lǚ xíng(),看小朋友tiào wǔ()时,她十分认真,毫不zuò shēng()。

3.昨晚,我zuò mèng(),梦见自己先来到了一片huāng yě(),然后又到了huǒ yàn()山。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春()秋()()林()染 四()八()鸦()无()()牙()爪()头()发 1.上面的词语中描写丰收景象的词语是。

2.上面的词语中跟人的动作有关的词语是 。

四、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学了这几篇童话,深受教育。(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各种颜色的红气球在空中飘动。(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仿写句子)蜜蜂一来,4.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仿写句子)五、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 。橙红色是给 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丰收的景象不禁让苏轼感叹:“,最是橙黄橘绿时。” 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频频点头。即使菊花凋谢了,它的花枝也依旧傲寒斗霜,正如苏轼所说:“ ”。

2.虽然父亲没有给兄弟俩留下什么资产,但俗话说“ ”,只要兄弟俩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3.“停下车是因为喜欢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是唐代诗人 的“ ”。

六、阅读理解 短文一 齐白石爷爷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好像会跳;

小鸟好像会眨眼睛;

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2分)著名一一()仿佛——()2.在“舒服”一词中“舒”是哪种意思,请选择正确答案()(1分)A.伸展、宽解。

B.缓解、从容。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的?(1分)3.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2分)4.从文中找出一处有新鲜感的句子,抄在下面,并说一说你的理由。(2分)短文二 孔雀与凤凰 在还是洪荒的远古时代,孔雀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飞翔,简直像彩霞在旋舞!百鸟都很敬重美丽的孔雀,奉它做百鸟之王;

终于这样的殊荣让它得意起来,总是看不起其他的动物,甚至自己的同伴它也开始不屑!小猫在烧火做饭,孔雀看见看就开始嘲笑,“你看我多么轻松!我从来就不用做饭,自然有百鸟的供奉,我也不会和你一样弄得全身上下都是黑灰。”说着孔雀还特意地用它的翅膀去扇火。结果风助长火势,火星溅到孔雀的羽毛上,很快它的全身都着火了,孔雀被火吓得到处跑,把火苗带到森林各处,引起大火。

森林一起火,小动物赶紧放下正在做的事情都去救火,火很快被扑灭了,但是孔雀全身美丽的羽毛被烧得焦黑,凤鸟也因为救火被烧光了羽毛,大家都跑去关心受伤的凤鸟,不愿意理睬骄傲的孔雀。

后来大家想了个办法:为了表彰凤鸟救火的功劳,大家让凤鸟当森林的百鸟之王,并且每只鸟都将自己身上最漂亮的羽毛送给凤鸟,制作新的羽翼,凤鸟比以前更加漂亮了,改名为——凤凰。

那只骄傲的被烧光了羽毛的孔雀......1.用“ ”把比喻句画出来,这句话是把 比作。

(3分)2.从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是。(5分)3.请你说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A.孔雀真美丽。

B.孔雀再也不是白鸟之王了,百鸟之王是凤凰。

C.骄傲自满是最大的敌人,不管我们的地位怎样,都要尊重他人的工作和劳动成果,不然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5.预测短文结尾,想一想孔雀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写下来。(2分)八、习作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吧?你用日记记录下来了吗? 要求:日记格式要正确,内容应具体,陈述要有条理。字数在200字左右。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学校名、姓名。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18分。1—18每空1分 答案:1.A 2.B 3.A 4.B 5.A 6.A 7.A 8.A 9.B 10.A 11.C 12.D 13.A 14.C 15.B 16.C 17.B 18.B 二、10分。每字0.5分。

扬扬 落 留意 笛子 穿戴 旅行 跳舞 作声 做梦 荒野 火焰 三、8分。

春华秋实 层林尽染 四面八方 鸦雀无声 张牙舞爪 披头散发 1.春华秋实 2.张牙舞爪 四、8分。每句2分。

1.学了这几篇童话,我深受教育。

2.各种颜色的红气球在空中飘动。

3.4.【答案非唯一,句子符合要求即可】 五、9分。【错字、别字、漏字、添字,每4个扣1分,不倒扣分。】 1.金色的海洋 果树 一年好景君须记 菊花仙子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 菊残犹有傲霜枝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3.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六、22分。【答出意思即可】 短文一8分(2+2+2+2)分。

1.有名 好像 2.B 【答案非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3.因为齐白石爷爷勤于观察物体和刻苦练习画画,所以他画画取得了很大成功。

4.略。【答案非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短文二14分【答出意思即可】 1.共3分。在还是洪荒的远古时代,孔雀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飞翔,简直像彩霞在旋舞!孔雀 彩霞 2.共5分。蔚蓝色 黑灰 焦黑 黑漆漆 黑色 3.共2分。参考答案:讽刺,用言语笑话别人。【答出意思即可】 4.共2分。参考答案:C 5.共2分。那只骄傲的被烧光了羽毛的孔雀,变得黑漆漆的,大家渐渐地忘记它了;

后来森林里出现了一只黑色的鸟儿,整天扯着沙哑的喉咙叫着,大家都叫它乌鸦。

【答案非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八、习作(25分)一类文(25-21分)二类文(20-16分)三类文(15-11分)四类文(10-8分)五类文:7分以下。

篇3: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散文, 文章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一个“美”字贯穿全文。

(一) 结构美。

纵观全文, 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先从总体上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各种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然后依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 按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从色彩、景物、出产等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最后在分述的基础上, 总结性地告诉人们小兴安岭既是一座景色诱人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照应美。

本文前后映衬, 有呼有应, 使文章脉络相连, 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

1. 结尾与标题照应。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段结尾与标题相照应,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2. 行文与结尾照应。

文中的二、三、四、五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春天里嫩绿的树叶、淙淙的流水;夏天里色彩鲜艳的野花、茂密的树枝;秋天五颜六色的树叶、“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又香又脆的榛子, 鲜嫩的蘑菇和木耳, 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飞舞的白雪, 各种珍贵的动物……这些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 无不照应着结尾中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 修辞美。

1. 比喻。

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写出了小兴安岭的大而美的基本特征。如:“就像绿色的海洋”、“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 排比。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园。”文中用的“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组成排比, 写出了花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3. 拟人。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散步”写出小鹿在林中悠闲自得的样子;“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 一边看着溪里的流水, 仿佛在欣赏自己的影子。此处采用拟人的写法, 使小鹿的形象更加生动, 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

4. 摹色。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文中根据野花自身表现的颜色特征, 分别用“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描绘出来, 给人以如观其色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建议

1.根据结构特点, 指导自学, 掌握方法。

本文紧紧围绕“美丽”这一中心, 采用了“总起—分述—总起”的结构方式, 其中分述为文章的重点部分 (第2~5自然段) 。教学时, 根据这一特点, 可让学生以“美丽”为线索通读全文, 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及文章的结构方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此基础上, 教师以“春景”部分为例 (第2自然段) , 指导学生学习,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指名读课文, 让学生对全段内容整体感知, 初步读出主要意思。

(2) 逐句自读课文, 找出具有春天特征的景物, 并谈谈各是什么样的景物 (新绿色的树木、淙淙流淌的小溪、玩耍散步的小鹿)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 谈收获 (要通过字、词、句的学习谈谈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感觉怎样?) 。

(3) 引导学生从新绿的颜色、淙淙的声响、玩耍的动物的描写中, 体会语言文字之美, 进而感受祖国大自然之美。

(4) 引导学生从“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的“抽”、“长”来体会树木的长势、颜色、情感。“抽出”是长出的意思, 但用“抽出”, 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 生动形象。可以用换词 (如发出) 的方法来理解, 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抽出”准确, 之形象。

(5) 引导学生从“有的侧着脑袋, 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侧着脑袋”, 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样子。

(6)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想象“春景”的画面, 获得春景事物的完美印象。

(7) 学生总结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 为自学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2.根据语言特点, 激发情感, 创造升华。

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者用词准确, 语言优美精炼, 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 更应在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读中一是要争取多种朗读方式, 如个人读、分组读、自由读、男女生分读、教师引读等等, 激发学生的读文兴趣, 感悟文章中的感情色彩, 以达到“其义自现”的目的;二是要加强朗读的指导, 使学生能读、会读。如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一段:“春天, 树木抽出, 新的枝条, 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 “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天景色的特征, 要读得亲切柔和。“抽出”, 形象地展示出树木的活力, 要读得干脆有力。要以活泼、愉快的语气读出小鹿的动作神态。朗读“夏天”一段时, 要以欢快有力的语调, 表现树木的旺盛长势和森林的茂密。“封”、“挡”、“遮”、“浸”等词语形象, 感染力强, 要加重语气, 表现大森林的厚茂, 显示遍布山野的勃勃生机以及早雾时的色彩, 读出“夏之美”。三是在读中注重语言积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背诵方式和段落练习背诵。

篇4: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2011版义务教育阶英语课程标准》一级目标要求学生们能说出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和动作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使学生对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C 部分的Story time,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图: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话题,重点是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来训练Look at the… Its … It has…句型的使用。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认识小动物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动物的词汇。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故事课,通过听说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与动物有关的目标词汇及介绍动物的常用句型。

Part C部分是故事课教学,是在学习完AB 部分关于描述小动物体态特征的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以及语句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语言基础上而进行的文本阅读。本故事通过两个主要人物Zoom和Zip比赛认识动物,重现了已学的部分动物单词和形容词,并拓展了新的动物单词lion, fox, wolf, zebra, gorilla and horse.以及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较为有意义的语篇,增加学生们语言的输入,使得学生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情况:自然情况及学生的已知起点。

1.自然情况

本班学生总数40人,年龄在9-10岁左右。

约75%的学生当堂能接受新授课的内容,15%的学生需要课下向同伴请教才能理解新知识,还有10%的学生需要老师亲自指导才能理解新知识。英语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可以达到约60%。根据以上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层,A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课堂积极参与,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 已知起点

(1)话题方面:

本单元谈论的话题是动物。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动物介绍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

(2)知识方面: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句型,具有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前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引导。

(3)技能方面:

多数学生能够熟练介绍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能在视听时抓住细节信息。

(4)态度方面:

多数学生喜爱并重视英语。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认真分析,按照《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为:

(一)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熟练并正确地用英语描述小动物的体貌特征。B级的学生能够介绍动物的名称。A级学生能够通过动物的体貌特征用英语进行描述与交流。

(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认知与动物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更加珍惜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们的内省智能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总体教学目标指导下,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动物类单词lion, tiger, fox, wolf, zebra, horse, gorilla, monkey.

(2) 学生能在图片、动作、老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的大意。

(3) 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

(4)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2. 语言技能目标

(1) 听:能听懂故事大意。

(2) 说:能利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与同伴进行交流,介绍小动物。能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3) 读:能读懂故事,并从故事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4) 演:能为故事配音。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4. 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象征性动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有关动物的词汇;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使用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二)教学难点

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1. Free talk

设计意图:师生间的日常会话交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做好课前预热。

2. Lets chant(播放三年级上册第39页的歌谣)

文本如下:

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dog, its on the log.

Look at the duck, its in the truck.

Look at the bear, its on the pear.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三年级上册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导入,为学生复习部分动物的名称以及本单元学习的形容词fat, big和语句Look at…,歌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已学知识进行复习。

3. Puzzle

为学生们讲述“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从而引出单词apple, nine, ice, milk, arm, leg,并让学生们根据图片所代表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核心词:animal。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的“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使这些单词能具备故事间的相互联系。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猜谜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其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animal。 核心词的引出,使师生之间拥有交际的话题: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1. 目标词汇的引入

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类名称。笔者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如:cat, dog, duck, monkey等,不能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如:gorilla, lion, zebra等。学生可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使学生逐步适应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学习新词汇。第二种情况是,B类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A类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故事中部分动物名称,此时要抓住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文本信息,对新单词先行输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出所认知的动物名称,和学生共同建构本课的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直接呈现新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在必要时予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们回答完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小动物的名称之后,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们表演其它动物来补充学生们的答案。根据师生的“合作”,数一数所知的所有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设计意图:将小动物的名称呈现于黑板上,并带领学生一同数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出故事中的目标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2.真实情境的创设,对已知语言进行有效复习

为学生们创设了真实的情境:The animals live in a zoo.并用神奇的魔法,将其动物园的大门打开,出现了小动物panda, elephant和bear.并要求学生们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Look at the… Its … It has…对动物们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帮助学生们复习第三单元已学的语言知识,并为”故事中”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故事主要人物的巧妙引入

巧妙利用最后一只bear的出现,将“动物”转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Zoom”,开始“故事中”的教学。

设计意图:由动物bear引出Zoom,再由Zoom引出Story time,这样的设计很轻松的由“故事前”过渡到了“故事中”。而此时,词汇输入还未完成,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发现。

4. 故事文本的呈现

接下来与故事文本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看故事的动画,使学生们从视、听、想等多角度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呈现: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1)问题的呈现

Question: 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story? (Except Zoom and Zip)

(2)观看动画,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观看动画,使学生们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先提出问题,能使学生们更积极的熟悉故事内容,进行思考。

(3)问题的升华

Does Zoom know all the animals?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

(4)再观动画,完成目标词汇的输入

让学生们带着第二个问题,再次观看故事动画,并由此问题的呈现,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们功能性语言的使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帮助学生熟悉小动物的名称,并在适当时运用句型:Its … It has …来帮助学生熟悉动物的体态特征,在形貌相似的动物之间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做动作,如:Act like a gorilla. /Act like a monkey…

设计意图:此部分的设计突出了英语课堂的特色,让学生们愿说、敢说、并有内容可说。给学生足够语言可发展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Step3. Practice

1. 认读单词比赛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了提高他们的词汇认读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力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或游戏,帮助学生提高单词的认读能力。于是笔者运用TPR全身反应法,设计了“认读单词”比赛的环节,此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深对故事中出现的八种动物单词的记忆。激烈的音乐,从听觉上调动了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快速出现的动物图片,在视觉上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和迅速认读单词的兴趣。通过比赛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 跟读、模仿

设计意图:在故事文本的处理上,笔者进行了听说、模仿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力输入,和语言的输出,并巧妙地发挥了点读笔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跟读、模仿,并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使我的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 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文本的三次听说、模仿,实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语言的输出,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看文字进行语言的输出后, 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了强化性的训练,看图片复述故事,和看无声的动画进行配音。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训练后,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Step 4. Production

Group Work

学生对故事文本内容进行了几次输入与输出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笔者设计了Group work的小组活动环节。活动中,主要以六人一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给提供的动物玩具,和所提示的本单元和故事中的主要目标语言进行组内交流,活动时间大约为4—5分钟。活动中,采用轮流扮演B同学的角色,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介绍并描述小动物。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发挥语言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们与同伴进行合作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Step 5. Extension

Good to know & Homework

设计意图:学生们已经了解并简单运用了所学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接着通过我对教材的整合,将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kangaroo, eagle, beaver, panda等动物所属的国家放置Good to know部分,使其在动物教学单元更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爱护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们用英语表演小故事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评价内容

1.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以完成不同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在真实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节课活动设计层次清晰,语言讲解重难点突出。

2.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所检验到的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练习,95%的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故事中的动物类单词;80%的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100%的学生能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75%的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二)评价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1. 口头表扬

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言语和时间给学生以口头表扬。在口头表扬时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Cool! Great! Super! Wonderful! So brave……这些简单的语句无不鼓励着学生树立自信。

2. 体态语言

评价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通过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就可以传达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

3. 奖励制度

在教学中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把表现出色的学生名字写到圣诞树上;给合作默契的小组贴上小星星;给进步飞快的学生敲上一个笑脸……以丰富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

4. 小组评价

篇5: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西),你的后面是(东),你的左面(南),你的右面是(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除法验算:→用乘法 24÷6=4

①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4×6=24

②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25÷6=4…1 4×6=24 24+1=25 第三单元统计

1、平均数:①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120=360÷3

②总数量 =平均数×总份数 360=120×3

③总份数 = 总数量÷平均数120=(110+120+130)÷3120=360÷32、(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年 月 日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 第一季度 90天(平年)91天(闰年)4、5、6月—— 第二季度91天7、8、9月—— 第三季度 92天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

2、记大小月的方法: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1天永不差; 四、六、九、十一,30天,只有2月有变化。

3、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②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③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半年6月一年半18月 一年12月2年24月34月是 =2年10月1年8月=20月

① 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②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5、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第一圈:从(0)时到(12)时;即从(深夜12)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12)时到(24)时;即从(中午12)时到(深夜)时。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9、经过时间的小时数: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

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篇6:人教版三年级上教学设计

可能性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万邦小学部 尤小明

可能性

一、课题:可能性

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游戏飞镖,两个游戏盒子,红、绿立方体各5个,其它颜色 立方体若干个。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

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观察、猜一猜、讨论学习、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飞镖游戏:分红、绿两队,采取3局2胜制,每一局中,每人射一次,射中得1分,射不中得0分。找全体学生做监督员,一名学生在前边做记分员。

(1)认识不确定事件:(预设比赛情况)

第一局:红队1分,绿队0分,比赛结果确定吗?(板书:不确定)追问:为什么不确定?(比赛没结束之前,不知道结果,就是不确定的事情。)(2)认识确定事件: 第二局:红队1分,绿队 0分,比赛结果确定吗?(板书:确定)为什么?

追问:比赛还没有结束,怎么就可以确定输赢了?(虽然没发生完,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预知到结果,这样的事情就是确定的。)

第三局:红队0分,绿队1分,比赛结果确定吗?(确定)

总结:在生活中,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能提前预知到结果,这样的事情就是不确定的;能够提前预知到结果,这样的事情就是确定的。

生活中的事情,发生的结果有多种可能,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游戏探索、获取新知

1、引导学生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事件的结果(1)、认识“一定”

同学们你们玩游戏开心吗?(开心)还想接着玩吗?(想)好,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2个盒子:1号、2号。(出示实物:1号盒子里放5个红色立方体,2号盒子里放5个绿色立方体,)里边都放了一些不同颜色的立方体,其中,红色代表了幸运,谁愿意来试试自己的手气。(找3名同学来摸,每人摸一个)

追问:有些同学很幸运,有些同学手气不太好,你们对此(是否幸运)有什么想法?

总结: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立方体,不仅和运气有关,还和盒子中的立方体有关。

打开1号盒子,打开前猜一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全是红色的)

打开前,你们确定吗?(不确定)请一名同学帮我们一个一个摸出来,展示给所有同学看。(全是红色)再放回去。

追问:现在老师想从这1号盒子里摸出一个立方体来,你们说结果会怎么样?结果确定吗?(确定)是什么颜色?(绝对、肯定、一定… …是红色)

总结:大家的词汇真丰富,词不同,但意思相同,都是正确的答案,都表达一个意思,在数学中我们称它为:一定。

(板书:一定)当结果确定时,就用“一定”来表示。(2)、认识“不可能”

打开2号盒子,老师提示你们,这2号盒子里的立方体也都是同一个颜色的。打开前猜一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全是绿色的)有没有可能全是红色的?(板书:不可能)

追问:你怎么知道全是绿色的?(刚才有同学已经从里边摸出了一个绿色的,所以都是绿色的)

打开前,你们确定吗?(确定,可以预知到结果了。)请一名同学帮我们一个一个摸出来,展示给所有同学看。(全是绿色)再放回去。

总结:(展示1、2两个盒子)当结果确定时,就可以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3)、认识“可能”

现在老师把两个盒子里的立方体都放在1号盒子里,现在再从里边摸一个出来,结果会怎么样呢?谁能预测一下。(可能是红色,可能是绿色,结果不一定,板书:可能)老师把透明的一面面向学生表演。

总结:当结果不确定时,可以用 “可能”来描述。

2、生活中的“可能”“一定”与“不可能”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就隐藏着“可能”“一定”与“不可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习题“数学中的“可能”“一定”与“不可能””)

学生同桌为一小组,先讨论1分钟,然后逐个问题来回答。

在我们平时的实际生活中,也存在“可能”“一定”与“不可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习题“你会判断吗?”)

学生讨论后逐个问题来回答。

3、结果是否确定跟谁有关

回到我们刚刚的游戏中,从1号盒子里摸出一个立方体,结果是什么?(红色)再摸一个呢?(还是红色)再摸呢?(仍然是红色),但现在老师往里边放了一个不同颜色的立方体,然后再摸,你能说说是什么颜色吗?(不能)

追问:刚开始时,里边的立方体数量在减少,你们还能确定是红色,但为什么现在却不能确定了呢?(课件:)结果是否确定跟谁有关?

总结:摸出一个是什么颜色,跟立方体的多少无关,跟盒子中立方体的颜色和种类有关,有几种颜色的立方体,就有几种可能。

(三)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认识“可能”“一定”与“不可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1、利用“可能”“一定”与“不可能”的关系,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既然摸出一个是什么颜色,跟立方体的颜色和颜色的种类有关,那让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图形怎样来涂色?(课件出示逆向训练题:按要求涂一涂)

2、排除不可能情况,将“可能”转化为“一定”

逆向练习题:“猜一猜”

3、运用排除方法解决问题

逆向练习题:推理“故事”(国王与囚犯)

(四)全课总结,课后思考,渗透可能性有大有小

可能性有大有小,它的大小跟谁有关?

(出示:装着各种颜色和数量不同的立方体的盒子,什么颜色的立方体最容易摸到?什么颜色的最不容易摸到呢?)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

确定:

不确定:

一定

不可能

篇7: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一)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启发思维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新思路、新模式。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上努力创造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

三、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四、努力方向和不足之处

一学期来,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平也有待继续提高,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对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语文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语文教学的特色点。

(二)语文教研组总结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狠抓语文常规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课程课堂改革办法,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下面我将本学期的我教研组的工作做简单总结如下:

1.注重业务学习。为了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积极参阅《语文教学通讯》杂志、《教师报》以及《中国教育报》,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向,拓宽语文改革思路。

2.注意精心备课,认真上课。

3.认真落实听、评课措施。每节语文公开课我们组都要求教师全员参加,并且能提出宝贵意见,便于讲课老师及时修改自己的教案和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听评课活动,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转变成教学行为和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存在一些的问题:a、应该再把评课工作落实得再细致一些。我们教研组虽有评课意识,但是氛围不浓。有些人不说不好听的话,和实质性的指导意见。b、我们的教师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教学建议工作。

c、要多搞课外语文活动:如查字典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

篇8: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读懂, 读不懂, 是相对而言的。

相对于以“非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 倘若教师仅仅只能以“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 “对话”的不到位、不全面、不深刻, 甚至不能从本质上真正读懂文本, 便会纷至沓来。

何谓线性思维?线性思维, 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有三:一是思维只按逻辑规则和既定秩序进行;二是思维结果惟一;三是思维方向单一。线性思维属于静态思维。

以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 往往只满足于关注文本“有几个生字、词语, 有几个难以理解的句子, 有几种修辞方法, 有哪些写作特点, 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是什么”等关乎知识点与考点层面的信息。而这些被关注的信息, 一方面来自神圣权威——教参, 另一方面来自指挥魔棒——考纲。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地与文本对话, 行走的是“字、词、句、篇”的“直线”, 看到的是教参标准答案的“单向度”;听到的是考纲刚性要求的“单维声”。如此这般教书30年, 只不过是把第一年的备课重复了30遍而已。

一如小猫转着圈儿咬自己的尾巴, 以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 永远接近不了本真意义上的读懂文本。

教师应该怎样与文本对话, 才能真正读懂文本呢?

于是, 我们想到了用非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线性。举个例子来讲, 如问: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 可实际是6~10倍!这就是非线性。

非线性思维, 是指相互连接的, 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 类似人的大脑神经和血管组织。

通常在人的潜意识里完成的非线性思维属于右脑思维, 它有助于拓展思路, 看到事物的普遍联系, 更真实地接近事物本体。

所以, 以非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才能达至本真意义上的读懂文本。下面, 试以《风筝》与《慈母情深》例谈之。

《风筝》, 是一篇三年级的课文, 听过不少教学, 教者仅仅在“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与“找”风筝的失落上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终难跳出线性思维的窠臼。以至于有一次, 一个学生当堂质问老师:“风筝找不到了, 孩子们为什么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老师一时语塞;另一次, 一个孩子当堂扣问:“风筝为什么不见了?”结果, 老师被“挂”在了黑板上。

设若运用非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 真正读懂了《风筝》, 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不至于如此窘迫了。

譬如, 我们不妨先在自己的“心空”中, 多放飞几只“风筝”。

首先, 我们可以放飞鲁迅的《风筝》 (全文略) 。与鲁迅的《风筝》对话, 抓住第四节的一句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难怪放风筝的孩子快活地“一边奔跑, 一边喊叫……”风筝断线了, 飞跑了, 找不到了, “天使”消失了, 他们能不伤心吗?以至于他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其次, 我们还可以放飞林晓燕《挂在墙上的童年》里的“风筝” (全文略) 。与林晓燕的《挂在墙上的童年》对话, 孩子们的疑问:“风筝为什么不见了”便清晰地浮出了水面——原来, 风筝被一只只厌恶孩子玩耍的手撕掉了, 或者, 挂在了墙上。

再者, 我们便可以放飞周国平《童年价值》里的“风筝”——

“在人的一生中, 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们都在做正经事, 孩子们却只是在玩耍, 在梦想, 仿佛在无所事事中挥霍着宝贵的光阴。可是, 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节。粗心的大人看不见, 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 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

对聪明的大人说的话:倘若你珍惜你的童年, 你一定也要尊重你的孩子的童年。当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时, 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扰他。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 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

鲁迅、林晓燕、周国平的“风筝”, 与文本的“风筝”在我们的心空放飞、对话, 我们读到的《风筝》, 还仅仅只是风筝?

不!风筝是儿童玩具的隐喻。换句话说, 放飞风筝便放飞了孩子的童年;没收了风筝, 便没收了孩子的童年;撕毁了风筝, 便撕毁了孩子的童年!

相互勾连、相互开启、相互融合的非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 不仅可以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展开, 还可以在同一文本内部进行。

譬如, 若干次听老师教学梁晓声的《慈母情深》, 遗憾的是千课一面, 九九归一, 落脚在“情”怎样“深”上。“情”为什么“深”?便鲜有人读懂了。究其因, 乃“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为之。设若以非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 我们就会重新发现母亲!

第一个层级的发现:母亲是个“苦”母——

她工作环境噪音大:“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温度高:“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经年累月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 母亲脊背弯曲了, 手指龟裂了:“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工作着实辛苦啊!

其实, 每个家庭、每个母亲都很辛苦啊!有人说, 天底下有一条苦不尽的河流叫母亲。

第二个层级的发现:母亲是个“慈”母——

无怨无悔供养孩子吃穿, 这就是慈母。如此慈母, 天下不计其数, 但单靠“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能解放自己, 解放孩子吗?

第三个层级的发现:母亲是个圣母——

“爱孩子连母鸡都会”, 而更高质量地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 尊重孩子的兴趣, 激发孩子的兴趣, 点燃孩子的兴趣:“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 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书中自有“生产力”。读书, 让孩子读书, 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解放千千万万个像母亲一样从事技术含量很低, 流血流汗很多、经济收入却很少的劳动者的生产力!

母亲可能不识字, 但是, 她懂教育;母亲不是作家, 但是她成为了作家的母亲。这样的母亲, 难道不是圣母?

有了圣母, 便有了圣子。

不是吗?圣母给了圣子一本《青年近卫军》;圣子便还圣母《浮城》、《死神》、《父亲》、《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天若有情》等一部部宏篇巨著。

上一篇:管理实务期末试卷下一篇:英姿学校综合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