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2024-05-09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通用8篇)

篇1: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标准,面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应该评什么,怎样评,如何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导航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主动接受新课程理念、自觉改革课堂教学,重建课堂教学文化等,都是需要探讨的新问题通过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具主体性,行为更加具有个性化特征。具体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对能体现个人风格、特点的体态语言的主动运用;主动变换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并且表现出交往方式的多样、程度密切等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体态语言的特有偏好,不仅仅是由于体态语言形象、直观,便于小学生接受。同时,它还是小学教师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就体态语言的特点而言,体态语的使用与人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在表达过程中使用的多少,往往能出个体的主体性及其特征。小学教师较多地使用体态语言,较频繁地变换与学生的交往方式等,则应是教师在教学中,行为主体性特征的表露,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独特理解的一种真实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是以个体的主体性得到解放为前提、以其个性的张扬为标志的。不仅如此,我们在地教师行为形成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小学教师认为“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学行为的形成影响最大。我们认为,在小学教师教学行为上表现出的这种变化,是与当前小学教学考试制度约束的减弱和新的教育理念畅行密切相关的,是教师主体笥得到解放的结果。

第三,小学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注意让学生主动学习。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方式上,有明显差异的方面不是很多。但是,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是细致与周到的,他们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往往能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师生互动、媒体的交替变换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教师的这一行为特点,将对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四,教育观念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新的教育观念的灌输是必要的,这在我们原有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是有不足的。其次,小学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的特征是鲜明的,因而对其中特点突出,且教学意义明确的教学行为,可以进行特征描述、行为选取,进而使之转化为教师职前能力培养的内容。例如,对学生进行体态语言的运用训练;对学生进行课堂组织、管理、评价等行为的模拟演练,特别是围绕着诸如探索式、合作式学习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能力培养的行为习得,将更为有实际意义。

第五、教学是质变量变的过程,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行为的变化,还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改变。教学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提高教的水平,必须了解学的性质、学的过程。

骆伯巍说:“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及作业变易的过程。”我一直认为这是对的,并以之指导我的教学行为。但是现在通过学习哲学和新课程理念,并把哲学和新课程理念结合在一起之后,才发现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相互转化过程。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十分关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骆伯巍的学习定义中恰恰缺少人的精神世界。认同这一观点的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存在着缺陷:其一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求引起学生“行为变化”和“作业变易”,只求质的变化而没有注意量的积累,只求达到教学目标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其二是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重心灵素养的陶冶,只看到学生外显的可测的行为变化而没有关注学生内隐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能力倾向上的改变,而心灵的改变势必是缓慢的、渐进的。归根到底,是违反了事物量变质变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语文不但有很强的工具性,还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教学不但要看教学的结果,更要看教学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总之,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生命涌动的课堂出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

新课程下教学行为改变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从教师的继续教育,到目前的国培计划,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已进行十几年时间了。这十几年是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十几年。下面我就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行为改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的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灵活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2、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旧的师生关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老师与学生已绝非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如果不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就会少了理解,少了引导,多了批评、多了抱怨。实际上,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是多种关系的集合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该是严父,及时纠正,绝不迁就;学生有困难时,老师就是医生,及时“对症下药”,开出一幅幅鼓励的药方;学生高兴或痛苦时,教师应该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分享喜悦或悲伤。总之,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教师最主要的就是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才能发生质的转变。

3、在新课程条件下,懂得了教学需要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学着写反思在课程改革之前,根本不知道教学中还需要反思。如果说有,那也是对自己上课过程中知识上的失误的自我批评,也仅仅是知识上的。一般不会在课上完后去考虑它的设计或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一种常有的心态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过去我们太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重视的是今

天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而现在则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数学之后能够做些什么。如今我在一节课后常习惯性地会想一想这节课的过程是否符合课程的理念,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是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培养。并且把想到的这一些简要地写在备课本后面。我发现这样坚持的结果使我的思考能更加深入,能使自己写出更多更好的案例和论文。

新课程,将改变着学生的学校生活。学生们将发现,学校正在努力地适应着他们,而不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去适应学校。学生在校园里将变得轻松和愉快。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体;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当前,还要关注他们的未来。

篇2: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四川省隆昌县圣灯中心学校 彭传英

【摘 要】如今,虽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出台,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急待认真研究解决。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篇3: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浅识

我觉得在当前,我区的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如何使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目前摆在教育部门面前一个关键性的探讨问题。我认为,在现代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广大小学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尤其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产生相应的变化,以便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那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发生怎样的变化,小学教师应如何树立与新课改思想相适应的教学行为,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教育问题。因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注重强调尊重和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对自己的超越。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应注重强调帮助和引导。

教怎样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所学东西的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还包括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三、在对待自我方面应注重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分为新课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自动的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应注重强调沟通和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苦任务,它需要广大小学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改进,使之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内容,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广大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担负起自己的神圣职责与重要使命,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如何走进新课程.2002.08.

[2]新课程标准学习参考资料.2002.08.

篇4: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新课程给教学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更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把核心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实现学生的发展性的学习,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下面,我就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必须真正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得以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仅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还要建立教学民主的策略和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民主、平等思想并没有真正形成。虽然在近些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有的教师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现代教育方式,但这写方法是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范围内,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互动发生的教学就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要实现这种转变,如果教师不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万万不可能的。“穿新鞋走老路”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将民主、平等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就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以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感化学生,以学生的内在需要来组织教学。

二、教师要建立现代课程观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弄清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课程的本质不是对所有人都采用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于学生共同创造适应其个性发展需要的过程,是教育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都是课程的饿创造者和开发者,课程不是“死”的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很显然,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是包容的、不可分割的。

教师的教学不再限于教科书的范围内,教师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课程功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在体系上、结构上加以把握,这是前提基础。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就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创造性就成了一句空话。其次,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在传统教学中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提出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池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就会知识贫乏、落后,无法与学生交流。而教学的现实状况是,越是教书的越不看书,有多少教师能做到经常于大师对话,与现实中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对话?又有多少教师坚持记教学日记,写教学反思?“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否则,就会被学生抛掷后边,被社会抛掷后边。

三、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完善知识

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将涉足一个新的领域,学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甚至想都没想过的东西。实际上,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一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开放,而且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留白”,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为此,对于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应尽早列入我们教师的学习计划。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书籍,也应成为我们教师案头的必备品。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认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篇5:新课程下化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摘 要]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面对新课标,走进新课程,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究与转变,切实落实新课标,丰富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行为;转向;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而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积极投身教改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

一、努力实现四个转向

在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学为中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把从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建立的主体意识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相信学生,在教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例如,学习《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研究》,在前面《氧气》和《氢气》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须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怎样学的”,“学了什么”的检测。从此学习方式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后的满足,学习化学的信心大增。对于开放性、探究性的课题和复习课,可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回到学生中去,谦虚地聆听“小教师”讲课。从中教师既可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又感觉到自己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意识从心灵中建立起来。因此,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提高素质为主”

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发展,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各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让学生留心周边不良环保倾向,关心当今社会主要环保问题,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实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不随意丢弃塑料包装袋和废旧电池,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帮助父母和身边的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为周边的环保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政府和环保部门处理已污染的小河等;这种教与学的行为,不但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在实践中发展了能力,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

2.要实现“以知识结果为主”转向“以探究过程为主”

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知识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节,两种物质均为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为何二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如此之大?两者性质上的差异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具有个性特点的解决策略,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尽可能的“多法求解”,鼓励他们能“吸收”别人富有个性的解决策略,从中拓展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写“探究性日记”,把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日后有了新的思索和发现,再逐条跟踪记录,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把平日所得研究积累,形成探索的脚步,循着这样的脚步,学生也就一步步走上了成功的阶梯,并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3.要实现“以统一教学模式为主”转向“以个性化教学为主”

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如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学习《空气》一节中,就空气用途和污染,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讨。还可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如学生最感兴趣的假酒、假盐、煤矿爆炸等事件素材,学生通过素材的阅读,不但能使知识学以致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可以设置巩固练习、拓展练习、探究性问题等多种层次。拓展和探究性习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后进生只要积极参与其中,有所感悟,就是进步。在设计课题学习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立意不能太高,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

总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确立新的课程观,并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实现一系列教学行为的转变。

二、关于教学行为的五大转变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新教材的试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必须随着改变,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化学教师的角色更要改变,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跟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既代表着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蕴涵着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地位更是被置于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上。化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不仅意味着教师作用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学校功能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因此化学教师应站在改革的前列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

1.化学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化学教育研究者 长期以来,从事化学教学实践的化学教师往往被排除在研究者范围之外,化学教师只是被动地听从教育研究者或课程专家的指导,成为化学专家研究成果或知识的接受者。化学教育研究者把研究获得的某种有关化学教育的理论知识、化学实验仪器或实践技术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转递给化学教师,再通过教师应用于化学教学活动中。化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化学教师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不再等化学专家去研究与制订一套改革的方案与方法。而是化学教师自己在实践中主动进行研究、创造或改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感,而且可以形成自己对化学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化学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意味着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使教师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因此“教师既研究者”这种观念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确立教师工作特性的最佳途径。这样教师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不得不从“工匠型教师”角色中摆脱出来,努力成为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学者型教师”。深刻理解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寻找和创作出新的教育教学策略,改进化学实验仪器、方法等,推动化学教育向前发展。

其实,教师也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教师是同学生交流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对教学过程往往最先感受到,课堂又是教师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能够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而外来的研究者对教育实际情景的了解往往比较肤浅,提出来的建议往往难以切入问题的关键。任何外来研究者都会改变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与教学情境中,因此教师是最好的研究者。

2.化学教师由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化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学生如果靠死记硬背,学起来自然感觉枯燥无味,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找出易混淆的知识点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记忆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氧气时,把性质、制法、装置图及所用仪器的名称、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和用途与学生一道边讲边作一次认真的归纳,列成表格。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法把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列成表格,以达到条理清楚,一目了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比分析,抓住矛盾的普遍性,突出了各类物质的特殊性,使思维条理化,促进了思维的敏捷性。这种启发式教学法“激疑启思,变教为导”,把“课堂”改为“学堂”,一改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在健康的积极进取的心理驱使下更加主动地学习。

3.化学教师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 化学教师作为学生的真诚对话者,不需要掌握必要而精湛的对话艺术,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教师应具有一种对话意识。正如藤守尧先生所说的,“对话主要是一种‘对话意识’,如果没有一种‘对话意识’,即使使用了纯熟而优美的语言,即使在谈话中有问有答,即使这种问答花样百出,那也只是机械的问答„„绝非真正的对话”。这种对话意识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共生和生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有了对话的意识与态度,对话就能相互投入,而投入的标志有时表现为强烈的争论,有时表现为内心深处的默默交流。化学教师应把“一言堂”改为“群言堂”,“教师独白者”改为“教师对话者”。教师与学生作为对话者就如同打乒乓球一样,是彼此不断轮流“抛球——接球”的过程,教师不应只是“抛球者”(即言说者),学生也应该只是“接球者”(即倾听者),教师与学生作为“抛球者”和“接球者”的角色应该是不断转换的。

真正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自由交流,是扫除了一切正规性和严肃性之后的随意性的和不拘一格的交流。教师应“走下神坛”,作为伙伴和学生平等民主的体验感悟真理的力量、对话的乐趣、人格的尊严与生活的美好。教师与学生围绕既符合任务,又同为师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教学专题展开畅所欲言的平等对话和信息交流。

4.化学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 传统的化学教学,教师被动地执行指令性的国家课程计划安排的任务。化学教师只考虑如何把规定的课程内容有效地教给学生,为什么教这些内容则不属于教师考虑的事。这就形成了教师是“消费者”,应该按照专家对课程的“使用说明”,即“空气”这一章用几个课时及其如何进行教学,全规定好了,化学教师就循规蹈矩地实施教学。在这种课程意识的支配下,教师们都坚信:课程编制是课程专家们的事,自己只是执行者;化学教师是对化学教科书的操作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是接受由教师复现的化学知识。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任何教育改革,若得不到学校教师的支持和配合,是很难成功的。教师的参与与否和参与程度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参与课程研发,成为开发者,并能创造性地实施。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发展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有利于教师化学专业上的进步,并通过参与课程编制、改编和评价,提高他们对自己和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化学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但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是课程开发工作的必然需要。这样,化学教师作为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的角色必须转换,转而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5.化学教师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的教育特别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学生课程成绩评判者的角色,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测试的消极境地。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以“人”的发展着眼重视教育评价的教育与发展功能,这样,教师角色就面临向着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转换的任务。

化学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化学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化学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化学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根据专家分析,促进者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积极地旁观者。学生在自主讨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阅读思考时,化学教师细心看认真听,利用换位思考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掌握情况,灵活地作出反应,指导学生学习。二是促进者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化学教师应视学生为兄弟姐妹,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对自己他人负责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帮助、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新课程强调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法的内涵和本质,把握它们的设计过程、操作技巧、操作要求,勇敢地将理论付诸实践,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嘴上讲的都是新课程理念,课堂上采取的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必须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总之,当今的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化学教师有责任对教学理念和自身角色进行全方位的转变,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四川:作家出版社,1997.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篇6: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摘 要】

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化入手,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情景等方面,阐述了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 教育理念 教学方式 教学情景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新课程必然要求我们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同时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

在新的课程中,不仅学生会受益一生,老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教学方式到底要发生那些转变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一、更新教育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也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

1、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古人也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前者只能一日受益,后者则能终生受益。因此,做为一名教师,要站在育人的角度审视教学,改革教学,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比如,我在讲授《已知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我先教给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方法:先读一遍题,然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最后想解题思路计算出来。教给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方法后让学生预习这一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小组交流预习情况,这样,学生完全靠自己的探索学会了这道题。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情感教育,重视习惯培养,重视学法指导,重思维训练,坚持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必定有利于他们一生的发展。

2、新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注重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要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改变学生与课程间的生硬关系。比如,我在讲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在课的最后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生活情景。小朋友最喜欢肯德基了,我设计的肯德基幸运大奉送问题,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注意: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周围。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布置了社会实践题:让学生去调查周围商品的数量、价格的倍数关系,并列式解答,再一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没有生活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难以参与,也就谈不上探索性学习。

3、新课程倡导学生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注重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因为只有通过集体对复杂的学习情况、个人提出的假设或学生自己关于问题的解决的可能性的个人设想进行讨论,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自己进行思考,学生在这种意义上才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并把学习持续下去。因此应该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小组集体环境之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多采用谈话交流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以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思维就会被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正如古人云:“乐所思方有思泉涌”。同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眼、口、手、脑四者要都动起来,而且要动心、动情。让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发现和掌握新知识,并且获得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数学教师要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从而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转变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的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与学生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尊重、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教师应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其次,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法――帮助、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明辨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我在教学中,要多用发现法来进行教学。发现法是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来的,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办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在教学中,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的精神,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三、注意教学情境的变化。

课程改革后,教师要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教材和策略的挑战。教学情境的变化,将促进学校教学活动的重组,也将激发教师研究新问题的热情。教学情境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新的课程因素的增加和教学情境的改变。这样,常规教学活动的框架记即将发生变化,常规教学活动的的方式将发生改变,新的教学工作将随之建立。在新的教学情境中,不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师生间的交往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我在上《加法应用题》一课时,把多媒体与数学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我为学生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领你们去动物园,好吗?”然后多媒体展示了一个生动逼真的画面,在美妙的动画的演示下,学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并解答了这其中所蕴涵的加法应用题,学生兴趣浓厚,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它把教学内容制成动画,学生喜闻乐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功能大,可以运用图像、声音、颜色、特技等多种方式把知识展现给学生,既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并能留下深刻印象。

四、存在的新问题。

新课程改革使基础教育硕果累累,可是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课堂教学缺乏有效地指导和相应地评价;实验室等办学条件的缺乏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大班额与学生自主式教学的矛盾;语文老师很忌讳“讲”,怕讲多了有“填鸭式”、“越俎代庖”之嫌,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缜密的思维以及精彩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老师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讨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的教育时认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此在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真诚地面对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才能获得成功。

总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新课程,犹如一列火车,平稳地驶进我们的心中。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无限地机遇,新课程将创造崭新的学校,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将伴随着新课程共同成长!

篇7: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刘敬中

新课程指导下的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的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教师“预设”和学生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而且“预设”和“生成”不是截然分开割的两个部分。以自己原来的设计和组织预设课程经验为基础,吸纳生成课程的理念和做法,经过同化、顺应,把原有经验整合为自己的经验。在考虑教育活动方案时,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当发现孩子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和现象时,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教师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可以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事利导。

二、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原理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做一种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才是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备课时要有学生个体的差异意识,这样备课时才会有所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 1 / 12 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三、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教学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有大量的资源我们可以利用。我们首先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并进行精心筛选;第二,平时做个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教学资料;第三,学会储备,把平时搜集的资料分类进行保管;第四,学会资源共享。在备课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所收集的资料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要力争做到;1.学“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2.用“生活”。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服务于“生活”。因为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增强这方面的意识。4.创造“生活”。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对生活的创新。

四、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运用多媒体整合课程资源,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主要应做到三个整合:1.目标整合,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内容整合;3.形式整合;4.各种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必须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教育效果

五、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理念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强调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反对以教案为本位,其实质是以开发代替封闭,2 / 12 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的过程。教案要以显性教案为主转向以隐性教案为主,要从教为设计中心转向以学为设计中心。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2.教科书文本内容分析的维度是什么? 1.内容难度

所谓教科书的内容难度,简单地讲就是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于教科书的文本来说,内容的难度是人们首先关注的问题,这就须要借助一定的模型或工具开展研究。

2.设计风格

教科书文本的课程设计风格往往决定着教科书的发展方向。事实上,螺旋式与直线式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而认知发展价值取向的设计模式与学术主义价值取向的设计模式也是风格迥异的价值取向。因而,进行教科书文本的质量研究,必须考虑教科书的设计风格。 3.课程容量

课程容量是教科书文本的重要指标,而通常的“容量”,多是指讲授知识的量。不容否定,知识的量是课程容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指标,还应该考虑学习者(即学生)参与操作、参与思考的量,即学生活动的量,思维的量。学生在学习相应内容时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产生了多少“闪光”的念头,发现了多少独到的思路,等等。当然,经验的积累、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亦应成为课程容量的构成因素。因而,确定课程容量的根本标准在于课程内容潜在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力求使上述的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

/ 12 3.在备课活动中,教师要备学生的哪些方面?

答: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

(一)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

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生认知活动能力,注重从知识的整体入手。对数学教学中一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揭示,注意遵从适应知识内在的矛盾关系,并有意识地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和有丰富数学内涵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二)备学生的知识基础

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这对备好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

每名学生在来到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带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观点、看法。这种已有的经历、经验和对待社会的观点,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 四)备学生的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种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选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终身学习4 / 12 能力。教师首先要将这六种能力结合所教年级制定出应达到的目标,合理地进行备课。

(五)备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备课环节中一个重要成分。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

(六)备学生的身心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各有其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既要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更要联系学生实际,注重研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包括什么内容? 答:当前,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

(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

(2)研究教材。特别是要认真钻研教科书,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维目标在教科书 中的具体体现,准确理解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

(3)研究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选准本课的起点和基点,使分层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研究例题、习题,设计好检测手段与巩固强化内容。不仅要设计教学效果检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而且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例题、随堂练习题,确保教学的 5 / 12 效果与覆盖面。例题、习题的题目要紧扣新课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要兼顾深度、广度,体现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5)研究教学的教育素材。要找出教学内容的教育渗透点,特别是要关注每名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终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意识的培养。(6)研究教法和学法指导。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学生现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教法,并指导学法。

(7)制定教案。教案应有明确具体的三维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分析(即重点、难点、关键)、教学过程(包括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方法、教学手段、体现教育因素、教学小结等),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作业、板书设计等。(8)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针对课堂教学或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占用的时间一般不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5.影响备课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答:影响备课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高质量的教案的形成,受制于诸多关键要素,准确地把握这些要素,是确保备课质量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性

所谓目标准确,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制约着备课的质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把握的准确性

/ 12 几乎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

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

为此,在备课中,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应该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的准确性

用于教学的知识要符合连贯性和逻辑性的原则,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确定须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的导入安排什么复习内容,新授课应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四)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源于备课工作的充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7 / 12 例如,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再次,要根据教学需要来选择。对于一些思考方法一致、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在教学时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来安排教学内容。

总之,在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准,既不要多选也不能少选,多选了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少选了会造成课堂教学松散、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切不可盲目迷信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上的课时安排一般是比较紧的,它是在理想的教学情况下确定的课时安排,有的内容安排得过松,有的内容安排得过紧,一般都要对教参上的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至于怎么调整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学顺利时可以压缩一两课时,教学不顺利时可以放宽一两课时。

(五)问题设计的恰当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多边活动,师与生、生与生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主要是靠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答问、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进行思维和交流信息并相互启发,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回答和信息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的进程。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机制正常运转,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就变成备课的重要工作,尤其在今天强调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今天。教师设计的问题,首先要精,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优劣。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能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要能层层深入击中知识的本质,要能解决课 8 / 12 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避免诸如你们懂不懂啊,会不会啊,有没有问题啊等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其次是时机要恰当,要把问题设置在知识的重点之处、知识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之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细节考虑的周密性

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然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但是也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细小的问题也能酿成大的失误,因此,备课时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细节问题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板书设计问题:板书是否科学、合理、简洁、实用;有提问、演示、作图的问题:问题是否准确,无歧义,演示是否到位,准确无误,作图是否科学,合理;有前后衔接问题:有没有过渡性语言,过渡性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有教学设计问题:对教学的难点之处、关键之处是否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估计,是否设计了两套甚至几套教学的方案,以应付课堂教学中的特发事件等,做到万无一失;有学生作业书写格式的指导问题等。

在备课时,教师要通盘考虑各个教学环节,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才可能使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扣人心弦。

(七)学习方法制定的适切性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而,备课质量也受制于学法的适切性。

目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可分为机械接受性学习和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可分为指导发现性学习、独立发现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

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再次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一般来 9 / 12 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可以选择独立发现性学习的方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方法,对于有多种解决问题方法且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的教学,则应当采用创新性学习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学习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上,不要人云亦云,更不可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不管教什么知识、上什么课都使用指导发现性学习法、独立发现性学习法、创新性学习法,而把传统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法一律废除,这样教学只能是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提倡操作、发现、讨论、归纳、猜想、论证、自学、交流等学习方法。

(八)施教方法制定的恰当性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的做法是:一个知识开端的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如数学概念的教学;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在教到关键之处采用演示法、实验法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可采用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但是,一节课中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教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绝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

/ 12

(九)资源与教具准备的充分性

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教具、多媒体课件制作演示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制作要具备色彩鲜明、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识的本质等特点。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好以后,教师还要先进行操作演示,看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须要作如何改进,确保课堂演示万无一失。但是有的教师认为有了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就无须制作教具了。这是一种偏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原因是: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多媒体课件是高科技产物,它具有动感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它又有制作麻烦、花时多、教学成本高的缺点,教师不可能课课都使用,一般在教学中偶尔使用或只在公开教学时使用,而教具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教学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

另外,多媒体课件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东西,教具比起多媒体课件来更具有真实性,更直观,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取代的,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就离不开实物教具的使用,认时间的教学就离不开实物钟的操作和演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这两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偏爱一种而放弃另一种。

课堂中偶发的小事故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周详,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上课前先检查要使用的电教设备是否已经安装或调试好,上课要用的图片、练习题或其他的教具有否准备就绪;一旦完成了教学任务却仍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若时间紧,要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十)课堂练习设计的恰当性

/ 12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设计的恰当性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

在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题时,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真正发挥作用,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是为学习服务。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是当前备课活动中十分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篇8:新课程下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型

一、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有品位的“人师”

新课改背影下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什么、教多少, 而在于他能否点燃学生心中那支待燃的火把, 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留给学生。新课改背影下的教师要为学生的整个人生负责, 要用智慧去唤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二、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个好教师, 首先要做个“好学生”。他应是学生易接近的“兄长 (大姐) 。”学生需要老师, 可他们更需要朋友, 因此,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 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创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才能和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

现代教育正从“知识中心”向“人本中心”转化, 它使教育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动机、能力以及学生效果的差异, 并根据不同学生在发展中个体差异,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为学生着想的创新型的开拓者

一个好教师, 不难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 而应时刻在学生创新教育中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时时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能自觉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 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 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追求独特教学风格的实践者

创立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位好教师, 上好课不仅仅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 更要力争体现在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上。因此,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博采众长, 虚心治学, 独辟蹊径, 独树一帜, 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六、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积极的倾听者

过去教师只管“教”得如何、“讲”得如何、“灌”得如何, 而较少顾及学生的个性反映, 以至于造成“教”与“学”的脱节甚至对抗。降低了教学的信度、效益和质量, 这种课堂文化专制又导致了“谨小慎微”“随波逐流”“趋炎附势”“暗度陈仓”等劣根性的传承和蔓延。因此, 今天的教师不仅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见解、想法、呼声和建议, 而且要善于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学得如何、发展得如何;学生也才会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以及积极投入思考的无限魅力。

上一篇:送给男友经典圣诞礼物祝福语下一篇:国庆见闻高中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