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伤寒论

2024-04-30

如何学习伤寒论(通用7篇)

篇1:如何学习伤寒论

如何学习《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学习辨证施治较有系统的书,是后汉张仲景的杰出著作。学习中医,必须要读《伤寒论》的重要意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但是究竟如何阅读才好?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仅供初学《伤寒论》者的参考吧。

(一)选本

一般读《伤寒论》的,往往都是读注本的多,很少有从《伤寒论》白文本着手。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论》的基本面貌各家注本于《伤寒论》的本来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了。当然,所谓白文本,亦只是指北宋林亿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论的白文本宁。北宋刊本,亦为稀世之珍,国内还没有访到是否有这个本子的存在。其次是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本,据《经籍访古志补遗》说:“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面端正,颇存宋板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可惜这个刻本,亦流传甚少,不易购得。无已,下列几个本子,还不失为《伤寒论》白文本的善本。第一是民国元年武昌医馆刊本,其次是民国十二年恽铁樵托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又其次是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华书局的影印本。这三个本子都是据赵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在古旧书店时或可以买到。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等十二篇,以及三阴三阳各篇篇首所列诸法条文,可以称做《伤寒论》的白文节本。

(二)选注

注《伤寒论》的,从宋至今,不下四百余家,要想尽读这些注本,既不可能,亦没有这个必要。但是较好的注本,不仅可以帮助对《伤寒论》的理解,还足以启发我们的思路。因此,在阅读了白文之后,选几家较好的注本来看,这是非常必要的。兹选列数家如下,以供参考。

1.《注解伤寒论》宋·聊摄成无己注书凡十卷,这是通注《伤寒论》的第一部书。汪琥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三太仆之注《内经》,所难者惟创始耳”。的确,没有蓝本可凭,而要注释这样一部经典著作,是不太容易的事。成氏注的唯一特点,基本是以《内经》为主要依据。仲景在自序里曾说:“撰用素问·九卷”。而一般人也说仲景《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读了成氏注,更可以说明这一点。如《伤寒论》说:“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成注以《素问》

标本病传论作解云:“病人旧微溏者,里虚而寒在下也,虽烦,则非蕴热,故不可与栀子汤”。《内经》曰:“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这条确是治病的标本先后问题,旧微溏里虚证是本病,栀子豉汤证是标病、新病。里虚者,只能先温其里,这既是《内经》治病求本的精神,亦是仲景最为丰富的经验。又如《伤寒论》说:“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成注云:“《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尺脉迟者,为荣血不足,故不可发汗”。凡此都可以说明仲景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是非常纯熟的。尽管在《伤寒论》的文字中,很难看到仲景引用《内经》的成语,一经成氏注释,则知仲景立法,往往以《内经》为依据。足见仲景所说撰用《素问》、《九卷》,完全是有来历的。因此可以说,如果善读成氏注,实足以启发我们更好的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成氏于晚年还著有《伤寒明理论》四卷,反复分析发热、恶寒等五十个症状的性质,亦大足以启迪我们临床辨证的思考方法,值得一读。

2.《尚论篇》清·西昌喻嘉言著书凡四卷,本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喻氏书是以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为依据而著的,其立论要点有三:首先驳正王叔和叙例,认为多属不经之语;其次是从仲景三百九十七法中循其大纲细目,分别厘订;再次是指出《伤寒论》以冬月伤寒为大纲。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荣、风寒两伤荣卫为大纲。因而他把《伤寒论》原文重新作了如下的调整:凡风伤卫证列于太阳上篇,寒伤荣证列于太阳中篇,风寒两伤荣卫证列于太阳下篇。太阳阳明证列于阳明上篇,正阳明证列于阳明中篇,少阳阳明证列于阳明下篇。合病、并病、坏病,悉附入阳篇。据腹之或满或痛而当下当温者列于太阴篇。凡本经宜温之证列于少阴前篇,凡少阴经传经热邪正治之法列于少阴后篇。凡肝肾厥热进退诸法列于厥阴篇,并以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诸病悉附入之。总之,喻氏是持错简方法治《伤寒论》的中心人物,前继方有执,后启张璐、黄元御、吴仪洛、周禹载、程郊倩、章虚谷诸家。把《尚论篇》阅读了,诸家之说,便可一以贯之。

3.《伤寒论集注》清·钱塘张志聪著

书凡六卷,是他晚年的定本,未曾完稿,便即死去,后来是由高士宗给他完成的。张志聪认为王叔和叙例自称热病,证候既非,条例又非,大纲与本论且相矛盾,便削去了叔和叙例。他又以成无己阐发风伤卫、寒伤荣之说,而以脉缓、脉紧、恶风、恶寒、有汗、无汗等,分列桂枝、麻黄两大证,与风寒两感、荣卫俱伤的大青龙证鼎足而三诸说,为始差毫厘,终失千里,反足以蒙蔽仲景之学,不足为训。他尤其认为六经编次,自有条理贯通,不容妄为诠次。这一点是

和喻嘉言一派持错简论的完全相反,他把六经诸篇三百九十八条,按照原本次序分做一百章,自为起迄,各具精义,决不能把《伤寒论》当做断简残篇,遽然予以条例节割,应该是拈其总纲,明其大旨,从汇节分章,使其理明义尽而后已。至其治《伤寒论》主要思想,期在阐明人体“经气”的变化。他认为,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在天地之间有,在人身之中亦有。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便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经。懂得“经气”的道理,从而读《伤寒论》,便能因证而识正气之出入,因治而知经脉之循行。他的这个主张,又经张锡驹的继续发挥,陈修园的不断宣扬,于是他便成为维护伤寒旧论一派的中坚人物,并且对后学的影响很大。

4.《伤寒来苏集》清·慈谿柯韵伯著

书凡八卷,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论附翼》二卷。他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仲景原篇,不可复见,章次虽或混淆,距离仲景面貌,还不甚远。而方有执、喻嘉言等重为更订,只是于仲景愈离愈远。惟《伤寒论》里既有太阳证、桂枝证、柴胡证等说法,必然它是以辨证为主的,要想把《伤寒论》的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最实际的就是其中辨证的方法。因此,他主张不必孜孜于传仲景旧论的编次,更重要的是传仲景辨证的心法。例如太阳篇,他分列了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五苓散、十枣汤、陷胸汤、泻心汤、抵当汤、火逆、痉湿暑等十一证类,桂枝汤里汇列有关的凭脉辨证十六条,桂枝坏证十八条,桂枝疑似证一条,有关桂枝证的十八方,如桂枝二麻黄

一、桂枝加附子等汤统列于此。麻黄汤证里汇列有关麻黄汤脉证的十四条,麻黄汤柴胡汤相关脉证一条,汗后虚证八条,麻黄汤变证四条,有关麻黄汤证五方,如麻黄汤、麻杏甘石汤等统列于此。其他诸证,亦无不按此类分条列。这就是柯氏以证为主,汇集六经诸论,各以类从的方法。他这样分篇汇论,挈纲详目,证因类聚,方即附之,对于临证来说,是比较适用的。同时他在《伤寒论翼》里将全篇大法,六经病解、六经正义、以及合病并病、风寒、温暑、痉湿等问题,都作了系统的分析,足以启发学思不少。童炳麟氏谓柯韵伯能识《伤寒论》大体,就是指这几篇议论而说的。后来徐大椿著《伤寒论类方》,也是以方类证。不过他和柯韵伯的不同点是:韵伯分经类证,以方名证,徐大椿则以方分证,方不分经。这两种方法,在临证时都有现实意义。

5.《伤寒贯珠集》清.长洲尤在泾著

书凡八卷。全书各篇分立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为其组编的骨干。如太阳篇分做太阳正治法、太阳权变法、太阳斡旋法、太阳救逆法、太阳类病法五章。其他阳明、少阳、三阴诸篇亦无不如此辨治立法分条。如治伤寒者,审其脉之或缓或紧,辨其证之有汗无汗,从而用桂枝麻黄等法汗以解之,这是正治法。顾人体有虚实之殊,脏腑有阴阳之异,是虽同为伤寒之候,不得迳用麻桂法,必须考虑到小建中、炙甘草、大小青龙等汤,这是权变法。治疗中常常发生过与不及的流弊,或汗出不澈,或汗多亡阳,因而又有更发汗以及温经等法,这是斡旋法。不幸而误治、或当汗而反下,或既下而复汗,致成结胸、协热下利等证,于是乎有大小陷胸、诸泻心汤等方法,是为救逆法。太阳受邪,绝非一种,如风湿、温病,风温、中暍等,形与伤寒相似,治则不能雷同,而有麻黄、白术、瓜蒂、人参、白虎等方治,这是类病法。说明尤氏是通过临床实践,从伤寒条文中体会出仲景的种种立法的,使人便于掌握,实有惠于后学不少。

(三)阅读方法

《伤寒论》是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将辨证施治的方法,贯穿在理法方药之中的最有系统、最有条理的书,因而它是学习祖国医学的必读书籍。我这里所谓读,必须是读得烂熟。最低限度要能背诵六经条文,在读的时候,最好用白文本,不要用注本。例如谈到桂枝汤证,便能把前后有关桂枝汤证的条文都能列举出来,谈到麻黄汤证,便把有关麻黄汤证的条文都能列举出来,这才基本叫做熟读了。

熟读以后,才来细细地研读注本。前面所列举的几个注本,是最起码的。如研读成注有心得,能帮助我们把《内经》里许多理论与《伤寒论》联系起来,学习张仲景如何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于研读成注之后,再研读张注。读张注时,他的凡例、本义、最不要疏忽,因为从这里可以了解他的中心思想。最好是能按照他所分的—百章,扼要地写出提纲来,这样有帮助我们对《伤寒论》的全面分析。读张注后再读喻注,喻注是以三百九十七法和三纲分立说为基础的。姑无论我们同不同意他的分类方法,但三阴三阳、风寒营卫等是研究《伤寒论》的基本问题,我们可以取其经验,更好地来处理这些问题。读喻注后再读柯注,读柯注应先读他的论翼部分,因为这部分都是研究《伤寒论》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全论大法”、“六经正义”、“风寒辨惑”三篇,最关紧要。从这里识得大体以后,再阅读他的“论注”部分,不仅易于深入,对我们辨识伤寒方证的关系,很有好处。读柯注后再读尤注,尤注是研究《伤寒论》的立法为主的,领悟其阐述伤寒确立治法的所以然,足以启迪我们临证立法施治之机。我之所以介绍这几个注家,并不是说他们可以概四百余注家之全,而是从成注以溯仲景的学术思想渊源,从张注以识伤寒论的立论大法,从喻注以辨阴病阳病传变之奥,从柯注以察辨证立方之微,从尤注以判施治立法之所以。这几方面都下了一定的工夫,庶几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法则,对于指导临床实践也有一定帮

助。当然,各个注家之间,有许多不同看法甚至还有相互排斥、相互非议的地方,可以不必过于追究这些问题,而是取其各家之长,弃其各家之短。取长弃短的唯一标准,亦以能通过临证实践为指归。如成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条说,“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焦津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者皆属于目,筋脉紧急,则牵引其目,故直视不能眴,眴,瞬合目也。”而一般注家均解释为“额上陷,脉紧急”。这不仅是临证时所未曾见,而理亦难通,深藏内在的经脉,称为陷脉,内经固有此说也。成注栀子豉汤方说;“酸苦涌泄为阴,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栀子豉汤相合,吐剂宜矣”。这里成氏虽依据内经为说,诸家亦不乏同意成氏之说者,但临证时用栀子豉汤,从未发生涌吐。前者成氏之说,和者无多,但理足事明,我们取之,后者成氏之说,虽注家多有和者,但非临证事实,我们弃之,从不阿其所好。

篇2:如何学习伤寒论

仲景这个书,他在头一章“太阳病篇”笔墨费得相当多,全书共计 112方,咱们(在太阳病篇)讲过的方大概是 74 个,我数一数,可见在全书占了一半还多了呢!112 方嘛,这就占了 74 方。那么这个书对太阳病怎么说的,现在我们根据这个书上(的内容),来略略地谈一谈。

我们看看这个题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从这个题目我们就看出来了,古人对疾病,或者是辨,或者是治,都根据脉和症。这个症(编者按:古人书中的证和症往往写成同一个字“症”)是症状的“症”,不是辨证的“证”。根据脉的形象,和全身的症状,而来辨证施治。题目的含义,我们看出这些来。

那么太阳病是怎么一个证候,怎么一个脉象呢?他开始就说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脉是浮的,同时有头项强痛而怕冷这一系列的证候,就叫作太阳病,所以有给大家的注解说是太阳病的提纲。提纲这个意思就是,凡是太阳病,提纲挈领上来说它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根据这提纲的意义,也就是我们辨证的一个证候,可以说是太阳病的特征。那么就是说我们在临床上怎么认识太阳病呢?这个病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我们就可以确断它是太阳病。开始这一段说的是太阳病的形象,中医只是这么来看病,什么道理,我们讲完了再解释,根据这个书,咱们现在这么说。

太阳病还有两个类型,大概言之有两个大的类型,一个是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这是中风。这个太阳病就概括了上面说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了。(中风就是)说太阳病并且另外要有脉缓——这个脉缓,它就有脉浮了,脉浮缓了——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这是中风的一种证候。他说太阳病有两大类型,一个就是中风。中风怎么认识,也离不开脉和证候,他说发热、汗出、恶风、脉缓。那么太阳病那个证候具备,再有这个情形,这就叫作太阳中风。

那么另一个呢?就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与中风不一样,中风一开始就发热,伤寒它也必发热,但不是开始就一定发热,所以他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他说这个类型叫作太阳伤寒。

两个大类型,他说太阳病有这么两个类型,这我们在临床上都是经常遇到的。

他说还有一种病,你不要拿它当作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所以太阳病必须要恶寒。这一种温病,温病就是表里俱热了,这个你千万不要当太阳病来治疗。所以底下接着说温病发汗后就变成风温了。里虽热,他不实啊,下之也不行,用火攻更不行,把人治死拉倒。

他这个主要不是讲治温病,那个(温病)他将它搁到阳明病里头了。那么在这他讲的是太阳病,所以他是特别提出来两个类型。所以温病现在叫作“病”,同太阳病是同等对待的(编者按:温病与太阳病均属六经病之列,地位同等)。它不像中风、伤寒,中风、伤寒不叫作“病”,叫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温病形似太阳病,而不是太阳病,所以叫温病,与太阳病是不同对待的(编者按:不能把温病认为是太阳病的范畴)。这个很重要啊,所以温病看着像表证,其实不是纯表证。

另外,太阳病什么时候发生呢?就是病之初作,一般热性病的初作大概都是发生太阳病,所以开始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那么病之初作,它是表证。

但表证不光是太阳病,还有一种少阴病。所以他有那么一节,“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太阳病就是发热恶寒;“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那么咱们在临床上也是,遇到无热而恶寒的这种表证,它是少阴病。这讲的是太阳病,少阴病只略略解释一下,就撂下了。少阴病等我们之后讲少阴病时再说了。可在这我们可以看出来,表证里头有阴、阳两种,阳性病者就是太阳病,阴性病者就是少阴病。他是明明白白在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太阳病就是表阳证,又是表证,又是阳证,是不是,这不是很清楚了嘛。

然后我们再来往下看,太阳病的发作呀,是病的起始,这个病它要传变的.。所以他也说,太阳病,尤其我们前后看,在四五天、五六天的时候,常常由表传半表半里而发生少阳病,咱们讲的柴胡剂全是。你看看这个书都是四五日、五六日(传少阳),这是一般。也有特殊的,十多天它才传少阳也有,两三天就传少阳也有。但是最常见在四五天、五六天。它不但传半表半里,也时常直接传里,那都在六七天、七八天的时候,这也是一般,它由表直接传里而发生阳明病。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太阳病由表往里传,表里相传了,或者传半表半里,或者传里。这与《内经》的六经就不一样了。他的书也引用那些话,但很少。但是我们这个太阳病讲完了,总结(一下),你看到的意思还是这样的。

篇3:如何预防控制仔猪副伤寒的发生

1 病原学

病原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为大小中等、两头钝圆的直杆菌, 通过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周身有鞭毛, 能运动。温度在60℃以上时, 15 min左右就能被杀死, 常规消毒药的常用浓度也能对其起到杀灭消毒的目的。

2 流行特点

该病在冬季或春季气候寒冷的天气和夏季多雨潮湿季节里极易发生。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 但3~4月龄仔猪最易感, 6月龄以上的猪发病少, 1月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更少。

3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数天, 可长达数月, 临床上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

急性型:又称败血型, 多发生于断乳至4月龄的仔猪发病, 常突然死亡。有紫色斑点和斑块, 多数病例2~4 d死亡, 有时后躯麻痹, 排黏液血性下痢或便秘, 经过1~4 d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型:为常见病型。多发生于3月龄左右的猪, 体温升高, 呕吐, 精神沉郁, 寒颤, 食欲不振, 被毛粗乱失去光泽, 眼结膜潮红, 肿胀, 分泌脓性黏液性液体。病猪喜钻垫草或扎堆。恶性腹泻, 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 排灰白色或黄绿色恶臭、粥样稀粪。病猪消瘦, 皮肤有痂状湿疹, 病程持续可达数周, 终至死亡或成为僵猪。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可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

5 预防与治疗

5.1 预防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 消除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 增强仔猪抵抗力。病猪应隔离治疗, 搞好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 以防传染。平时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 选用磺胺类药物及时治疗, 病死猪应深埋。圈舍彻底清扫、消毒, 特别是饲槽要刷洗干净。粪便堆积发酵后利用, 必要时对假定健康猪用抗生素拌料进行预防。

按照免疫规程对1月龄以上的仔猪按标准喂服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

5.2 治疗

对所有仔猪认真观察, 发现猪显病态, 就应立即隔离, 及时用药治疗, 并派人专门负责对有病仔猪的照料, 治疗方法很多, 介绍几种供选用。

5.2.1 首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可任选一种药物, 按3~5 mg/kg, 肌肉注射, 每日1~2次;或10~20 mg/kg内服, 连用2~3 d。

5.2.2 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 上述药物可任选一种, 按30~50 mg/kg计算用药量, 每日肌肉注射1次或分2次内服, 连用3~5 d。

5.2.3 复方新诺明每天70 mg/kg, 分2次口服, 连服3~5 d。

5.2.4 磺胺二甲基嘧啶20~40 mg/kg, 三甲氧苄氨嘧啶4~8 mg/kg混合后, 分2次内服, 连用7 d。

5.2.5 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 m L/kg和25%葡萄糖注射液5~10 m L/kg, 混合后, 一次静脉注射, 每日1次, 连用3~5次。

5.2.6 阿莫西林4~7 mg/kg, 一次性肌肉注射, 每日2次, 连用3~5 d。

篇4:怎样学习《伤寒论》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技术交流协会

怎样学习《伤寒论》,简要地说,要学好《伤寒论》,必须熟读、理解、运用。因为熟读是基础,理解是深化,运用是提高。所以,初学者应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本篇着重从上述三个方面,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熟读

熟读原文,是学好《伤寒论》的基本功。但由于《伤寒论》的文字,受到汉以前的文学影响,承袭了汉以前的“省文”、“倒装”、“插叙”和“举宾略主”等文法。因而在阅读时,必须掌握这些文法,才能读通弄懂。

所谓“省文法”。论中不少原文是采用省略的笔法写成的。例如只提一证一脉,以概其余,这就应当前后文联系地读,领悟原文精神。如“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为什么脉浮数者,还可以发汗?而且宜用麻黄汤呢?这条原文必须与第一条太阳病提纲,第三条“„„名为伤寒”的提纲,以及第35条麻黄汤证的主文相互对照,才能搞清楚“脉浮数宜麻黄汤”的道理。此类条文论中甚多,读时应一隅三反,不然则读不通。

所谓“倒装法”,亦称“倒装句”。论中的原文多数是按主证、主脉、主方,或提示病机、转归、治疗、禁忌等依次排列,这是顺叙,可以一读便通。但有的条文则不然,不一定是按上述主次顺叙排列的,如“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本条小青龙汤主之句,应移在“发热不渴”的句下,与全文才能衔接,论中此类条文,在理解时应将倒叙文句,按语法原理,换回顺叙的意思。

所谓“插叙法”,是在叙述中插入其他脉证,或插叙疯机.或带有鉴别诊断的作用等。如“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

也,抵当汤主之”。本条是叙述蓄血发黄的证治,与上下文三条并列,都提出小便利与不利,以兹鉴别蓄血证。这类条文六经皆有,应当明辨。

所谓“举宾略主”。亦属“省文”之类。论中六经辨证,在提纲中叙述之主证、主脉,以后的条文中则多有省略,比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尔后凡提“太阳病”三字,则包含本条的脉症。再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原文中心意思是讨论太阴病的治法。因而“属太阴”三字,则寓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白痛”的主证,其“自利不渴者”,即省略了主证。这种条文必须参合太阴病提纲认识。

以上是论中几种常见的语法,应当熟练掌握。然而,更重要的读法,还在于熟读六经总纲,各经的提纲,有方有证的条文,重要的辨证条文等,必须读到烂熟。例如桂枝汤证的条文,应把前后桂枝汤的主证、兼证、变证的条文都列举出来;读到辨证的条文,如麻黄八证、结胸三证、柴胡四证等的辨证特点,都要读到滚瓜烂熟对答如流的程度。同时,对方剂的组成、主治、功用、禁忌,以及重要方剂的剂量比例,特定的煎服法,都应熟记,这样才算基本读熟了。

应当明确,熟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和继承《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精神,掌握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所以,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必须对论中的类病、类证、类方、变证、变法、变方等加以注意,其间所贯穿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有在熟读中才能理解。例如,在辨证方面,原文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等等,都是“一锤定音”的意义。再如治疗方面的“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这里虽只举一证,但是其主证,因而“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即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又如在用药方面,大青龙汤中的麻黄用六两,麻黄汤中只用三两;麻杏石甘汤中的石膏用半斤,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大。真武汤中用生姜,理中汤中用干姜,同样都是姜,只是干鲜之别。如果互换互用,那就失去了制方的原意,凡此种种,只有熟读之后,临证才能运用自如,取得读书的效益。

二、理解

《伤寒论》是有深奥理论的。徐灵胎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日本人喜多村在《伤寒论

疏义》中亦指出:“医之有《伤寒论》,犹如儒家之‘语孟’„„没有《伤寒论》的医学是不能成为其医学的。”可见,对原文的理解,是一个深化的重要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对《伤寒论》加深理解?

第一,要了解《伤寒论》的理论渊源及其与《内经》的内在联系。因为《伤寒论》是继承了《内经》和《难经》的理论,同时收集了汉以前的方药,并联系临床实际而写成的医学论著。所以,《内经》中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的具体运用大都落实在《伤寒论》之中,如其中“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总纲,实则是阴阳为万物之纲纪的具体化。在六经病变中明显地看出阴阳互根、消长、转化的道理。六经辨证,三阴三阳分证,三阳之气盛,三阴之气衰,三阳为阳热实证,三阴为阴寒虚证,其病机皆是本源于《内经》。同样,六经所属的脏腑生理病理,实源于脏腑学说;六经的经络循行,乃至病理变化,皆属于经络学说的具体运用。因而学习《伤寒论》,追溯《内经》之源,对加深理解《伤寒论》是有帮助的。

第二,要加深对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归纳有二:其一是六经的主证,其二是六经的兼变证。

六经病主证包括太阳病的表寒证,阳明病的里热证,少阳病的半表半里证;太阴病的脾阳虚寒证,少阴病肾阳虚寒证,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证。此六经病证,必须从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各方面详细弄清楚。主证既明,理解兼变证就有了基础。

六经兼变证,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太阳病的转变,实证多传阳明,虚证易陷少阴。表寒实证多向阳明发展,即表寒郁阳一表寒郁热一表寒化热一纯热证,与此相反,太阳表寒虚证则易陷少阴。因为寒能伤阳,阳气损伤,又可招致水邪内停。所以,表寒虚证之演变,一则为卫阳不足,在表之阳虚,如桂枝加附子汤证;一则为阳虚停水,如苓桂术甘汤证;以及真武汤证等。由此可知,太阳经的兼变证之所以繁杂,正是仲景据六经生理病理,以及误治失治,反复议论,洞悉常中之变,示人以规矩。

还必须指出,要加深理解伤寒的本旨,应选择适当的注本,浏览各家注解,以便进一步帮助深化理解。

首先应读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这是第一家通注《伤寒论》的著作,并以《内经》为主要依据。读后可了解仲景如何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以启迪学者加深辨证的思想方法。

其次是读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它采用摘其总纲,明其大旨,汇节分章,理明义了的方法研究《伤寒论》,便于初学者掌握(伤寒论》的概貌。

再次读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他主张不必孜孜于仲景旧论编次,重要的是学习仲景辨证心法,读后可加深伤寒方证的理解,于临证大有益处。

最后还可读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通过临床实践,从《伤寒论》条文中研究仲景立法和治疗。可领悟伤寒确立治法的所以然,甚为实用。总之,成氏溯其源,张氏综其全,柯氏察其微,尤氏析其法。若能师其诸法,对《伤寒论》的理解必然会达

到新的境界。

此外,在学习《伤寒论》时,必须结合温病学说。《伤寒论》详寒略温,对六经的寒化证论之甚详,这是伤寒学说的特长。但对温热病的论述殊感不足,必须结合温病学说,使寒温两说融为一体。后世温病学家,善治伤寒之学,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是《伤寒论》的最好注本。历代注伤寒者,多为随文衍义,囿于伤寒论伤寒,而温病学家跳出伤寒的圈子,看到了伤寒之不足,阐发伤寒之未备,这种治学方法着眼于学术的发展,难能可贵。

三、运用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落实在一个“用”字上,这是学习《伤寒论》的最终目的。日本学者浅井侦庵在指导门人时说:“学习《伤寒论》时,要把它看成是病人,病人就是《伤寒论》,把《伤寒论》同病人看成一体来学。”丰浦元侦强调,要在病人基础上读《伤寒论》。日本人对《伤寒论》的学习,务求落在临床实处。这实际是一个提高的过程。陈修园主张白天看病,夜晚读书,也是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临床上运用伤寒方,要一个一个方去摸索,掌握每一个方的病机和适应证,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比如:“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据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脉证,其病机是“血虚肝寒”,常用于冻疮。但从“血虚肝寒”的病机推论,笔者用本方治痛经、无脉证,以及脱疽等都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遇一例“乌嘴病”,患者每于寒冬季节,嘴唇四周、鼻梁、耳郭、两手指掌关节均紫黑,一直到次年春来,乌黑的皮肤才渐渐恢复正常。病情年复一年,经用补气活血法治疗无效。据其临床证候,冬寒发作,血虚寒滞,故用当归四逆汤原方。服25剂后一

切正常,当年即未复发。本方之所以用于各种不同病例均能获效,病证虽殊,而“血虚肝寒”的病机则是一致的,故能异病同治。

在实践运用中,对论中之方还要一类一类比较,找出一类方中的代表方。如苓桂剂类方中有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此类方共同都能温阳利水,补脾渗湿。而在具体运用时,应将每一方的药物组成,主治功用,结合临床反复验证,取得理论与实践相印证的资料,进而在类方中挑选出代表方。这一类方中,苓桂术甘汤可以推为苓桂剂的首方,用其治脑积水,可配固肾药,或加泻水药;治肺心病可合二陈汤,或配真武汤;治胃液潴留,可配六君子汤;治疗肠炎,可加健脾固涩药等。若从其组方原则来看,阳虚者加附子,气虚者加参、芪,脾虚者重用术,湿甚者加利水药,随其证加减,这样以一方为中心,权宜应变,反复验证,方剂就用得活,用得精。

再则,在运用时必须摸索其临床特征,以便掌握每个方的指征。例如:半夏泻心汤的病机,是脾胃同病,湿热并存,气机阻滞,用其治痞满证,舌苔必然黄白相兼略腻,这是重要体征之一,因为全方辛开苦降,辛有半夏、干姜,若舌苔黄则姜夏之辛当禁;若舌苔少质偏红,寓有阴虚伏热,绝不可妄施。所以,临床上用半夏泻心汤,多宜于消化系统疾病,病性寒热夹杂。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慢性肠炎等。凡呈现湿热并存,舌苔黄白相兼是用本方的特征。

还必须指出,临床运用伤寒方,剂量的比例应参照原方用量,如桂枝汤的桂枝与白芍的用量,大青龙汤的麻黄与石膏的比例,都有其特定的意义。煎服法也是很重要的,如附子泻心汤应泡“三黄”,煎附子,一者取其薄味,一者取其浓汁。若不按其煎法,势必失去制方的意义而影响疗效。

篇5:伤寒论学习心得

第三临床医学院 李强 2012071063 从开始进入中医院校的对中医朦朦胧胧的印象,到学习了两年的中医基础课程后,大三的我们开始跟随王保华老师和徐笋晶老师学习经典---张仲景的《伤寒论》,对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认识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

张仲景的《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外来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并把病症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种,即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特点、病变部位、经六经理论推出损及何脏何腑,以及传变。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对祖国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系统的学习《伤寒论》,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认真品读理解原文,熟背心中,融会贯通。

仲景在《伤寒论》里的几乎每条条文的字数都达到了“吝啬”的地步,短短十几字,里面包含的意思就可以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必须先把之前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这些内容掌握。良好的知识基础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六经病的提纲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篇6:伤寒论学习心得(三)

(三)伤寒论的药物使用特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袁长津教授认为《伤寒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除了方证对应的特点之外,还存在药证对应的特点。就是在方证对应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所伴有症状的不同,而加减用药,即“有是证,用是药”。

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伤寒论113方,用药不到50味,其中:1~5味药物的方剂共76首,占67.86%;1~6味药物的方剂共86首,占76.79%;10味药物以下的方剂共109首,占97.32%。其方简,其用明,其效专。从历代伤寒名家临证选方用药的随证加减中,我们可以学到用药的可靠经验,深入了解和掌握每味药物的真实药性。如《金匮·痉湿喝病脉证》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伤寒论》179条:附子3枚,白术4两,生姜3两,炙甘草2两,大枣6枚。《金匮》本方剂量减半)。从这一加一减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桂枝有通阳利水的作用,而白术则有生津通便的功效,而这都是一般的本草书中很少提及到的。《神农本草经》载白术主“生津液”。实际上,白术虽主健脾祛湿,但其味厚多脂,“用于有水湿之证,诚能使脾运而津生”(见《本草思辨录》),可濡润通便,现代药理也研究证实白术煎剂能“非常显著地促进胃排空和肠推动的作用”.并随剂量加大而作用增强。

篇7:《伤寒论》辩证法思想初探

1 在辨证分析中灵活运用阴阳分析之法

阴阳源於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即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 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势力, 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伤寒论》在辨证中灵活运用了阴阳分析之法, 是为全书一条主线。仲景以阴阳区分疾病的两种类型, 是执简驭繁的科学方法, 也是辨证的主要纲领。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在阴阳总纲下又贯以表里寒热虚实, 此六者皆同乎阴阳有其对立统一的关系。原文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即以热之有无作为区分疾病属性的重要标志。仲景于三阴三阳“病”中又分多种具体病和证, 意在区别对待, 恰当治疗。如三阳病多发热, 病情呈亢奋状态, 阳气盛, 故多实证热证, 可概之为阳证;三阴病多无热恶寒, 病情呈衰弱状态, 正气衰, 无力抗邪故多虚证寒证, 可概之为阴证。这种分类方法使错综复杂的疾病获得了系统与条理。然而阴阳概念当以动态变化去理解而不可机械对待。当知阴阳中又有阴阳, 阴阳中又有寒热表里虚实, 寒热表里虚实中又各有阴阳。表里以部位性质而言, 虚实以邪正盛衰而言, 寒热以疾病性质而言, 六者皆统于阴阳之中, 其实质在于说明凡病皆有两重性。诸如太阳病既有表虚的中风证, 也有表实的伤寒证;太阴病既有虚寒下利证, 又有“脾家实”腐秽当去的暴烦下利证;少阴病既有寒化的四逆汤证, 又有热化的黄连阿胶汤证。表里寒热虚实是分析六“病”的基础, 任何病或证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 最终归结点不属阴便属阳, 所以阴阳又概括了疾病部位的表里深浅、性质的寒热虚实[1]。

2 在复杂疾病中根据矛盾主次确立治法

外感疾病往往见于多种矛盾的交织, 诸如表里同病、虚实互见等。《伤寒论》体现了仲景能于复杂疾病中根据证情确立正确治法, 无不蕴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变通的思想。比如表里同病之际, 仲景能斟酌表里证轻重缓急, 确立先表后里或先里后表以及表里同治的治法。先表后里为其常, 一般表解方可治里, 以防外邪内陷导致变证。如桃核承气汤证兼表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兼表证、白虎汤证兼表证。但当里证为急为重, 表证为次时, 又当治里为先, 此为变法。里虚寒者, 虽有表证亦当温中补虚或回阳救逆为先。只有阳气复正气充, 方可赢得驱邪外出的时机, 此先里后表已成定局之法。372条“下利腹胀满”属脾阳衰微寒凝气滞, 虚寒已占主导地位, 故虽“身体疼痛”亦当用四逆汤先温其里, 俟阳气复, 表邪或可自解, 即使尚有表证未尽, 再以桂枝汤则无发汗伤阳之虞。里证属实者如124条, 鉴于少腹硬满疼痛、其人发狂等里证为急重, 纵然表证仍在, 亦用抵当汤主之。也有些证情纯于解表则里证不去, 纯于治里外邪又不解, 即采用表里同治。如“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证, 以小青龙汤治之;表寒兼有内热不汗出而烦躁证, 大青龙汤主之, 是其实例。总之, 表里并存之证权衡缓急主次而治之。再如扶正与祛邪法的运用, 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无不取决于邪正力量之对比。正邪相争必有胜负。正虚邪可乘, 邪实易损正, 张仲景确立治则不外扶正与祛邪。三阳病多祛邪, 诸如麻黄汤之汗, 白虎汤之清;三阴病则多扶正, 诸如四逆理中之属。扶正祛邪虽截然不同, 然正胜则邪却, 邪去正自安, 实又为辨证的统一。且仲景非将二者等量齐观, 处处突出重视正气的治疗学思想。论中112方扶正者约三分之二, 仅回阳救逆健脾者就有20多方, 足见仲景重在扶正。即使祛邪也谨防伤正, 用攻伐之剂再三强调中病即止, 切勿药过病所徒伤正气。如小承气汤“若更衣者勿服之”, 瓜蒂散“得快吐, 乃止”。谈禁忌更注意体质差异。如“凡用栀子汤, 病人旧微溏者, 不可与服之”等, 再如峻汗之品对表实无汗者虽有一汗获捷之效, 然虑其损阴伤阳之弊, 强调津亏血虚、阳虚里寒者即便有风寒外袭亦不可贸然单用, 故将“汗家”、“淋家”、“亡血家”、“衄家”、“咽喉干燥者”皆列禁用之中[2,3]。

3 在选方用药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伤寒论》辨证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从常规外着眼, 从异变点入手, 论证及法, 论方及药, 丝丝相扣, 处处体现了立法处方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常法”与“变法”的辨证关系。一是选方用药主方对证、主药对症。如太阳病虽以“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 但因病机不同, 却可分为表证和里证两大类型。同为表证, 却原则性分为中风与伤寒两种不同证型, 中风证宜选用“桂枝汤”, 伤寒证宜采用“麻黄汤”, 而两者的区别要点是“有汗”或“无汗”, 两证楚河汉界。同为里证, 又因邪入脏腑之不同, 分为邪入膀胱的“蓄水证”和邪入下焦的“蓄血证”, 而蓄水证宜“五苓散”主之, “蓄血证”就要采用“桃核承气汤”之类, 两病泾渭分明。二是药物加减随证而施, 灵活多变。以太阳中风证为例,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 脉浮缓, 是中风正证, 用桂枝汤是常法。然而, 人体有强弱之分, 偏阳盛、偏阴虚之别, 如果仅以桂枝汤一法则会误人。因此, 对于桂枝汤证的“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素患喘息的人”、“太阳病, 发汗, 遂漏不止, 其人恶风, 小便难, 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太阳病, 下之后, 脉促胸满者”、“发汗后, 身疼痛, 脉沉迟”等兼证, 则分别以“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等进行随症施治。虽然上述各方是由“桂枝汤”加减而成, 但体现了张仲景对同一类疾病而有不同的兼证的常中有变、常中求变、常中善变的辩证法思想[4]。

4 在疾病转归中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

《伤寒论》对疾病发病过程的认识是:邪正双方时刻处于此消彼长, 此长彼消的动态变化之中。六“病”并非各自静止与孤立, 常可彼此影响, 互相转变。凡有“合病”、“并病”、“转系”、“转属”、“系”、“转入”、“入”等字样的条文, 皆是论及此说。譬如97条“渴者属阳明”;185条“本太阳病, 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也”;266条“本太阳病不解, 转入少阳者, 胁下硬满”;等。病情变化与否, 当以脉证为凭不可以日数所拘。有些条文所言日数虽与《素问·热论》三阴三阳排列次序相吻, 然恰于此处仲景明示疾病演变不会机械于固定模式。诸如4、5条, 据王冰注《素问·水热穴论》“人伤于寒而传为热”句为“人伤于寒, 转而为热”, 知传者, 转也, 今之语变化之意。同为“伤寒一日, 太阳受之”何以变化?又何以不变?此类问题, 正是影响疾病变化的原因。在疾病动态变化中, 仲景还注意对病期的观察, 第8条明确七日为一般外感病邪气渐退, 正气渐复, 缓解或当愈之期, 同时10条又言“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 十二日愈”, “七日”、“十二日”对比之下说明病期既有规律又不尽然。仲景认为疾病时刻处于动态演变的辩证法思维, 在谈误治变证时体现尤为突出。论中涉及了发汗不出, 吐, 下, 汗下, 汗吐下, 汗下烧针, 温针火法等。阐述此者, 就太阳篇计近三分之一, 其中反映出误治方式虽同而变证不同, 误治不同而变证则同, 或虽误治而证情未变, 尤以同一误治而转归不同者居多的客观情况。不仅说明了疾病形成原因的错综复杂性, 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疾病变化重在内因的辩证法思想。149条论柴胡证误治后结局有三:其一虽经误下而柴胡证仍在;其二下后热邪随入与水饮相结, 见“心下满而硬痛”为结胸;其三下后气滞于中, 心下“但满而不痛”为痞证。同一误下而三变, 说明邪气因人而化, 体质阴阳是其根本。张仲景同样又述以治法异而结局同的条文, 63、162条一为“发汗后”, 一为“下后”, 然皆治邪热壅肺、肺气不利的喘证。虽为殊途同归, 但不离内因。综上所述, 说明人体正气强弱、体质阴阳偏盛偏衰、宿疾有无等内因对疾病变化起着决定作用, 其中体质差异尤为重要。学伤寒当锻炼辨证思维能力, 领悟相对静止的病证, 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发生变化。外因为条件, 内因为依据, 这正是中医学在病因病机学上极为重要的内容[5]。

5 结语

《伤寒论》完全可称为一部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医学经典, 我们当引以重视。尤在当今, 正确的思维方法已被公认为构成现代科学水平的三大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 医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 对《伤寒论》辩证法思想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笔者认为, 将《伤寒论》的研究推向哲学方法论的高度, 可更好地启迪思维, 开阔眼界, 并可将仲景学说的研究水平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摘要:《伤寒论》的辩证法思想源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它以阴阳为纲, 六经为目, 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体现了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完整思想体系。《伤寒论》之所以历千百年而不衰, 古而不朽, 是因为它辨证论治的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其辨证分析、疾病转归、治法治则、选方用药等无不体现出辩证法思想。纵览全书, 事物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普遍联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辩证法的基本法已蕴涵其中。

关键词:伤寒论,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

参考文献

[1]朱佑武点校.宋本伤寒论校注[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李培生, 李家庚.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J].湖北中医, 2004, 26 (1) :3-5.

[3]邢玉瑞.《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67-68.

[4]张楠.试论《伤寒论》中的常变观[J].国医论坛, 2005.20 (5) :1-2.

上一篇:乡韵的小学作文850字下一篇:惊讶的发现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