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4-07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7篇)

篇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5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咬文嚼字》 年级 高二 学期 下期第5学段

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有意识地模仿文艺性随笔的写法。

点 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及写作意图。进一步探究文艺性随笔的一般写作技巧。

路 课前自主预习,收集资料→交流有关“咬文嚼字”的相关故事→梳理课文写作思路→探究文艺性随笔的一般写作技巧

主要

教学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

源 1、相关网络资料“一字师故事”

2、朱光潜《谈美书简》,江苏文艺出版社

教学过程预设(安排一课时)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课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诗不厌改。”我国诗史中,流传着不少替别人改诗的故事。

唐末的郑谷,把齐已《早梅》诗中的“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因此被誉为“一字师”,名噪千百年。

还有更多的一字师未为人们所熟知,宋代的胡舜陟就是很值得赞赏的一位。他对大文豪苏东坡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提出了修改意见,对人说“‘低绮户’当云‘窥绮户’”,甚有胆识。

“低绮户”在该词下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胡舜陟改得有理。“低绮户”不过是说月光低低地照进“绮户”(雕花的门窗)而已;“窥”却是悄悄地看着的意思,这一来,月亮就有生命、有性格了。月亮那清亮的“目光”悄悄地凝视着“绮户”,投射到心事重重、辗转反侧的失眠者身上,是同情失眠者还是嘲笑失眠者庸人自扰?结合下句“不应有恨……”来看,更别具情味。所以“窥”字比“低”字生动、深刻得多。如果苏东坡有知,定会拜胡舜陟为一字师。

一字师不但古代有,当代也有。解放初期,写信给毛泽东对《长征》诗提出修改意见的人,就是其中之一。《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原为“金沙浪拍云崖暖”,毛泽东根据这位“不相识的朋友”的建议改动之后,避免了重复使用“浪”字的毛病(诗的第三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

一字师是睿智的文学批评家和热心的“园丁”。经他们改动的字(实际上是单音词),都极为准确、鲜明、生动,给全诗增色。

今天咱们学习的内容就与“炼字”有关。

【课前活动】

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及搜寻朱光潜的美学著作及其生平简介。

【活动一】

要求学生自主介绍朱光潜的生平简介及其鲜为人知的轶事:

1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他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2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著作等身,建树颇丰。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第三次,是在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1故事开头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对朱光潜先生的生平事迹的简绍,从而引导学生对现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 释题,明确:“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活动二】

要求学生说出“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运用了什么修辞?“嚼”字有几个读音?

提问,从标题的结构角度挖掘其实意,从而引导学生明确标题的内涵。

三、教师板书思考题,引导学生看书。

1关于屈原里的婵娟骂宋玉的那句台词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2《史记李广传》里的那句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它们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4引用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两句诗,其用意何在?

5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活动三】

将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按思考题的自然顺序进行抢答。比赛之前,指派各小组组长进行统筹安排。

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边阅读边思考,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再利用竞赛形式解答思考题。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

四教师顺势提问:作者列举了四个鲜活的“炼字”事例,外加一个写作中的现象--套板反应,到底要表达一个怎样的写作意图呢?

【活动四】

学生举手回答

明确,课文最后一段: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要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引导学生跳读文章,筛选文章主要信息,把握全文主旨。

五、师生一起总结全文的写作模式:

先举实例--再得结论

(这种写法叫做归纳法) 【活动五】

学生梳理,朱光潜先生的文艺性随笔的一般写作方法。

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文艺性随笔的一般写作技巧

结 六、课堂小结,由学生归纳。

【活动六】

让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作个小结。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业 七、作业布置。

模仿朱光潜先生的归纳法写作技巧,就当今你看到的社会现象写一篇随笔。 【活动七】

课后练习:学生写作训练

学以致用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将课内语文延展到课外,激发学生对美学知识的兴趣。课堂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较好地运用学生喜欢表现这一心理年龄特质,大胆地分组让学生进行比赛,较好地疏通了文意。课外作业的布置比较合理。

篇2:《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提高理解和运用汉民族语言的能力

【能力目标】

能快速掌握文章关键语段、语句,分析、评价作者观点,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一丝不苟,探究质疑的治学态度,培养准确运用祖国语言的精神。

【重点、难点】

一、提高理解和运用汉民族语言的能力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二、能快速掌握文章关键语段、语句,分析、评价作者观点,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测预习

【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释义写出词语】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情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重量单位。

索然无味:乏味,形容没有兴趣的样子。文中指提不起兴趣。

清沁肺腑:文中指清新气息渗入了人的内心。

付梓:古时用木板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白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乞灵:指请求神佛帮助。文中指请求书本及词藻典故的帮助。含贬义。

二、速读课文,问题思考,讨论交流。

1、你能从中看出文章的写作思路吗?

第一部分指出: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情感上的“推敲”。

后一部分指出:用字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运用文字联想意义,“惟陈言之务去”。

全文主旨: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

2、你会对下面几个例子从“咬文嚼字”的角度进行分析吗?

例一:“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例二:《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例三:“僧推月下门”一句诗的推敲。

例四:《惠山烹小龙团》诗中三、四两句的内涵剖析。

【这个思考探究活动是开放性的,允许学生自主思维】

第一例:句式有所变换,随着句式变动,感情色彩也有极大的变动,特别是“你这……”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气,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但不能认为这样改动一律有效,有的不仅不能表现强烈感情,反而会造出一句病句。“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并不能成为句子。

第二例:【除了作者的分析外,实际上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王若虚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这则事例也告诉我们换一字、一句都会改变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至于简笔还是繁笔,应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第三例【应该联系诗歌背景来分析,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准确,但探究质疑的精神是我们应学习的】

作者认为“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而“敲”就显得拘礼些。“推”好还是“敲”好?正如作者所说:“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四例,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诗的三四句.明月照着泉水与清茶泡在泉水里有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这是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含混之中有蕴藉。

3、理解“咬文嚼字”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咬文嚼字”是炼字的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选择加工和锤炼,选择那些既表达意思又体现思想情感的语言。

其次.“咬文嚼字”是阅读或写作的一种严谨态度,表面上它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其三,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其四,既要善于运用词语的联想意义,又要防止“套板反应”,本着运用文字所应用的严谨精神,推陈出新,创造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三、迁移运用,试比较下列来自生活中的例子

☆你这混蛋--你是混蛋--你是个混蛋--你真是混蛋

☆你真是的--你这个人真是的--你这人真是的

☆你客气什么--你这么客气干什么--你不用这么客气

☆我要来去石狮吃桌子--我到石狮给朋友请吃饭--我到石狮赴宴

☆我白白米养了你这蹲窝鸡--我用尽心血养你真没用--我含辛茹苦养了你这不肖子

☆我快要死了,你怎么这样没用--我老了,你怎么总是长不大--我已是风烛残年了,你怎么这么不成器

☆网络语言:我靠-我晕-我被打败了--老大爷:我犯糊涂了--俗语:我如坠五里雾中--书面语:这简直不可思议

四、拓展思维

范题引路

请同学们从“炼字”的角度出发,在下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女人反对重男轻女,却又常常跑到“减肥训练班”。

脸皮厚的人,最常说的--句话是“我待你不薄”。

招聘大都是“有经验者优先”,①则相反。

有人请假的理由是“病假”.只因为②。

从电话费的帐单中.最能体会出“③”的道理。

没钱的流浪者,叫“游民”,有钱的流浪者,叫“④”。青春不要“留白”,可也千万别“白留”。

大学生只有当月未囊空如洗时,才会给双亲写寥寥数语,因为,惟有家书才能“⑤”。

白手起家的富翁,有的是从“⑥”干起的。

以前,父母的话对子女是一言九鼎;而今,子女对父母的话则是一言九“顶”。

答案①招婿②病是假的③言多必失④游客⑤抵万金⑥黑手

五、作业

完成《导学》“能力训练“

预习《读《伊索寓言《

【教学反思】

本文是文论,针对性强,观点集中明确,学生不难自己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以子都为主,能快速掌握文章关键语段、语句,分析、评价作者观点,学习作者一丝不苟,探究质疑的治学态度,培养准确运用祖国语言的精神。抓住重点语段与关键词,并且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归纳。

对语言的运用,希望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实例,咀嚼品味语词的不同用法与作用,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运用语词,精确遣词造句的能力。

本课努力把文本提供的实例与生活情境结合,贴近学生生活与生命、情感体验,学生较为吸取,学习效果较好。

学生还未能够从生活中提取信息,加以分析和比较,可以让他们在课后互相合作,通过报刊阅读或生活语的采集,做进一步的比较提炼与提高。也可以提供平时习作片段,大家都来“咬文嚼字”,互挑毛病,互相促进。

惜缘

篇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关键词:《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 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还是写作, 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以追求艺术的完美。

在教学过程中, 我首先抓住议论文的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观点, 理清论证思路;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中的实例, 品味妙语佳句, 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精神, 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我们知道, 教育不是管束人, 而是发展人;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 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所以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 是学习的核心。

教学中, 我便尽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比如在分析论证思路时, 与学生的日常写作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课文学习后, 通过实践运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最后引导学生谈学习文本后得到的启示等。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学习借鉴课文的写法。

4.培养学生在阅读或写作时要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借鉴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某学校有两个食堂。大食堂为学生食堂, 小食堂为老师食堂。由于小食堂供应小炒, 所以学生们周末便到小食堂打牙祭, 常常弄得老师吃不上饭。为此, 小食堂门口便贴出一告示, 内容如下:经研究决定, 本食堂专卖老师, 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 兼卖学生。但先卖老师, 卖完老师, 再卖学生, 卖完为止。

同学们为什么笑?原来小食堂成了“人贩子”, 这就是语言的歧义现象, 那么这则笑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明确:遣词造句要字斟句酌, 要咬文嚼字。

二.文体知识简介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 是文艺评论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 行文自由 , 语言精辟 , 议论形象。

关于作者及文中的字词请同学们课下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识记。

三.解题, 整体感知

1.“咬文嚼字”一词通常怎么理解?

生:通常含有贬义, 指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形容卖弄才学;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2.结合课文的预习, 看看标题“咬文嚼字”在本文中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生:但是在文学,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可见文中作者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 就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加以锤炼。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中心观点的。

四.阅读课文, 具体赏析

(一) 快速浏览课文,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用的例子。

生概括归纳:

主要例子有: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写诗、柳腰桃面类

(二) 接下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以上事例论证中心观点的。 (或:这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1.先品读前三个实例

首先来比较郭老改字“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与“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的表达效果, 生作答后再看 书本作者 的分析 (师读) , 生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跟情感有关。

再看书上李广射虎的三段文字, 同是李广射虎的故事, 第一则里有多个“石”字, 你认为哪个写的好, 为什么?

生作答后再看书本作者的分析 (生读) , 读后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有文学的意味。

接下来比较韩愈修改的贾岛的诗句:僧推 (敲) 月下门, 韩愈修改后的“敲”字与原诗中的“推”字哪个好?生作答后再看书本作者的分析 (师读) , 生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描绘出想要表现的意境。

问:作者是不是很“随意”地举出了以上三个实例?这三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明确:第一例说明句式不同, 情感不同;第二例说明繁简不同, 意味不同;第三例说明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三个实例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了“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因为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 (用书上的话即“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其实更动了文字, 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2.接下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作者首先指出字有两种意义, 即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而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尤其是在诗方面。接下来便列举了苏轼写诗例, 指名同学朗读相关内容。

问:苏轼写诗例说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善用联想意义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富有联想的意义。善用联想意义, 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

接下来则选取了“柳腰桃面”等例论述了误用联想意义而产生的流弊, 即习惯于用一些陈词滥调, 毫不斟酌的加以使用, 并自鸣得意。也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误用联想意义导致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 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以上两节作者主要从正反两面论述了“怎样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最后一节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文学是艰苦的事, 只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小结:有的议论文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接下来具体展开论证, 而本文则先由郭老改字例引出中心论点, 前五节主要论述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6、7两节则从正反两面论述了怎样咬文嚼字的道理, 第8节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本文的论证结构清晰, 也比较实用, 在写作中可以借鉴, 比如之前写的材料加话题作文“有健康的信仰”, 不少同学从正反两面论证要有健康的信仰, 如果能借鉴本文 的写法 , 进一步论 述“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信仰”, 就会使文章的论述更深刻一些。另外, 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子、正反对比论证。同时注意既要举例子, 又要讲道理, 不能没有分析, 避免材料加观点式的写法。

五.运用实践

运用咬文嚼字这一标准, 对下列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 学着朱先生的做法, 咬嚼一番, 努力地咬出感情, 嚼出味道来。

1.“……那雪正下得紧”中“紧”字的妙处。

生:“紧”具有双关的意义, 一方面指雪下得大且密, 表现当时气候环境的恶劣, 另一方面还渲染出事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效果。

2.“一双丹凤眼, 两弯柳叶眉”与“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试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后两句是对王熙凤的形象刻画, 首先从“丹凤眼”与“柳叶眉”可以看出王熙凤的美貌, 多了“三角”与“吊梢”两个词, 让我们不仅读出王熙凤的妩媚与漂亮,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的阴险泼辣与狠毒 (刁钻刻薄厉害) 等形象特点。

3. “前村深 雪里 , 昨夜一 (数) 枝开”, 试比较句中“一”和“数”的不同内涵与意味。

讨论明确 : 这是唐代 齐几《早梅》中的诗句, 用“一”可以突出“早梅”之“早”字, 而用“数”就不算“早”了, 而“一枝”梅先于众梅悄然“早”开, 更显此梅不同寻常, 因此, “一”字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的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

当然, 这里还涉及到“一字之师”的故事 (补充讲解略) 。

小结:每个掷地有声的千古名句都绝非随心而发, 肆口而成, 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而得来的。唐代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 顾文炜也有“为求一字稳, 耐得半宵寒”, 由此可见作诗炼句之苦;苦吟诗人贾岛更有“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的句子, 极言炼句时间之久, 吟成后喜极而泣的欢悦情景;诗人杜甫也留下了“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 以表明他对这种语言的执着追求, 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正是前辈文人们身上所具有的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才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名篇佳作。那么, 同学们学习本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六.学习本文得到的启示

讨论明确:

1.内容启示

无论读书还是作文, 有时我们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 因为即使像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 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 这说明要想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必须下苦功夫、细工夫。

文字的好坏, 不在繁简;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

锤炼文字不能只在字面上推敲, 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要表达的情感。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 不迷信盲从权威。

2.写法启示

篇4:对《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的思考

回想这堂公开课,感觉有几个不足:(1)教学目标设定不准确,不清晰,特别是能力点没落到实处;(2)教师的“导”针对性不强,方法欠妥,也就是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环节处理不够恰当。

高中语文必修五是高三上学期教材,针对的是高三学生。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作者观点的理解应该不是难事,难点在于分析的深入、理性和表达的清晰、准确以及迁移运用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兼顾高考的备考,所以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另外,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再来梳理本课的知识点与能力点。梳理课文知识点与能力点要结合几个内容:一是“单元提示”,二是文本,三是课后“研讨与练习”。因为“单元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教材教学的主要要求。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有几点值得注意:(1)“……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2)“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做一点分析和论说,……”第1点中有一个关键词“探讨”;第2点中重点在“做一番比较”和“做一点分析和论说”。从中可以看出,本文教学重点应是训练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即理解作者的观点,运用作者的方法,恰当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本文主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点:(1)积累生字词;(2)简要了解作者(注意其美学家身份与“咬文嚼字”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间的关系)。能力点:(1)快速梳理文章,把握文章思路,领会作者观点;(2)结合“研讨与练习”第三题,通过拓展,训练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3)结合“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4)结合“研讨与练习”第四题,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套板反应”在自己或同学习作中的现象及其危害性;(5)组织语言,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那么,本课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一、印发学案,供学生预习

内容可包括:(1)积累生字词(注意提出“咬文嚼字”“嚼”的读音和这个成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以“咬文嚼字”为标题的意义);(2)作者简介;(3)反映文章内容和结构的表格(包含文中例子、修改效果、作者结论等),旨在训练学生快速梳理文章、领会作者观点的能力;(4)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找一些例子(现提供几个例子供参考),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

(挤)过去,哟,把头发(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林海音《窃读记》,编入人教版教材时,编者删去了画线句子,括号里的词和标点也是编者修订的,请学生分析编者的修改是否恰当);②“……特别是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004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第16题);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里?训练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二、结合学案中的表格快速梳理课文,领会作者观点,掌握“咬文嚼字”的分析方法和意义

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重文本,体会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训练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写作思路、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三、结合学案中的“拓展延伸”训练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

本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角度,形成较成熟的分析方法,同时要注意训练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如果课堂时间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分析其中一到两个例子,余下的布置成课后书面作业。

四、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外延伸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要求学生下课后再读自己平时的习作,或同学间交换检查平时的习作,找出“套板反应”的例子,互相探讨。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评讲课,也可以专门设计活动课,请学生就自己发现的例子作分析发言。

过程与方法方面,第一、二環节重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四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相互探讨;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较完整的答案,然后推选代表阐述,通过比较来相互借鉴、补充、完善。教师在此基础上点拨,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第五环节的课外延伸,教师可以结合作文评讲课,选一篇较典型的学生习作,引导学生找出其中有“套板反应”的例子,并讨论如何修改以及在今后的作文中如何避免。当然,这种教学设计更需要教师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不要担任标准答案的掌握者、问题探讨的仲裁者而成为学生的依赖,而

要俯下身子,融入学生之中,尊重学生思考的自由,形成民主的教学氛围。所以,教师适时的引导、启发、点拨、鼓励、纠正、总结显得尤为重要,也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总之,新课改之新首先要求教师的观念、教法要新。特别是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教法上更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成为创新的突

破口。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

篇5:《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这个单元是文艺评论与随笔,专业性较强,于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学生没有这么高深的文学素养,看此类文章,费时而无所收获,犹如牛听琴音。如何让学生有所吸收,吸收什么,是我课前重点准备的。《咬文嚼字》《说“木叶”》《中国诗的特征》均涉及到一点,即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暗示性。如能将这三课合并同类项,综合起来,重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暗示性,并能活学活用,则算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暗示性

2、归纳三课内的古诗词

3、补充课外例子,关注诗歌的暗示意义

教学重点:诗歌的暗示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2、导入:在中国古诗美丽的园圃中,怒放着长开不谢、芳香四溢的许多优秀之花,这些优秀之花被人们习惯称为名言佳句或清词丽句,它们常常是古诗中的传神之笔,点睛之处,往往成为“诗眼”、“词眼”。这些佳句,寓丰富于单纯,寄深意于一瞬,以一概万,高度集中,一言胜千万语,一句传千万年。它们象黑夜中的星月,似沙漠里的绿洲,如旷原中的清流,若大海上的白帆,是诗篇彩缎上点缀着的明珠;它们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放射出哲理的灵光,句凝情浓,字炼理深,使人百读不厌,令人过目不忘,而且引人无限遐想,给人生活启迪。

这节课,我们就本单元三篇文章重点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暗示性。

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的特征》里,说中国诗的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勾划出来。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1、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是怀孕的静默?因为怀孕的肚子富于暗示,正如言短意长的诗句。

有句为证:“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时无声胜有声”“解识无声弦指妙”。

2、暗示的效果怎样?诗歌举例: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这些美景都是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我却从中感受到一种了悟的快乐。)

【效果:

——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无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五绝《寻隐者不遇》写隐者远离尘俗的生活,清高悠闲,遗世独立——在松树下问童子,你的师父在哪里?童子答,我的师父到山上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在这山中,但因云深雾绕,却不知人到底在哪里。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寓问于答,本三问三答,却以一问三答简括,以答句包问句,在构思方面煞费苦心,巧于锤炼。同时,以简笔写繁情,想象丰富,清新别致。平淡中含意颇深,自然中措辞不俗。无华丽之词藻,却别具一番韵致。)

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这是作者设想死了以后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壮士的敬仰和对苟活者的不屑。

自己独自在深深的地下,回忆活着的时候曾经登上高台。一生中傲视群物,从来不为利益所累。墓道的门只有两道关闭,白蚂蚁钻进来了。活着时候的芳香身体,让小虫子们祸害。鬓角的头发全掉了,只剩一个枯髅依偎着青苔。忆往昔自己好饮酒,现在只有素盘里摆点青梅。彭越韩信及廉颇蔺相如,在田地里已经成灰。壮士都死尽了,其余的人在哪里呢。)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是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风景还是当年的风景,只是一同赏风景的人却已不在。)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效果:————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

二、《说“木叶”》里也谈到了诗歌的暗示性。

请找出作者对暗示性的说明: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请同学们归纳这几句诗的相同之处:同时出现木叶和秋。木叶与秋有关。

作者说,“木”有两个暗示:

1、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2、微黄、有干燥感

即便诗中没有了秋,只要有木叶或木,也知是秋天,比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并且,木叶出现的时候,应该是有风的,应该是爽朗的晴空,它属于清秋,这便是它的暗示性。

三、《说“木叶”》课后第二题这样说:《咬文嚼字》指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往往有联想的意义,本文谈到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那么,《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到联想运用得当会有什么好处?请同学们勾划。

明确:会使意蕴丰富。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即小龙团,茶饼。

由小龙团联想到天上的圆月,由清茶泡在泉水里联想到明月照着泉水,一样的清沁肺腑。

诗中的小团月,会暗示诗人的高洁以及环境的幽雅。如此,诗便有了言外之意,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四、在我国诗歌中,如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那么,它们到底能引人联想到什么呢?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柳:送别、留恋、伤感。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请同学们回想学过的诗句,进行验证。

五、补充具有暗示性的例子:

杜鹃猿啼话凄凉,雨打梧桐离别意。

冰雪蝉鸣喻高洁,凌寒坚韧松梅喻。挺拔翠竹亮节风,斗雪菊花傲骨义。落日黄昏迟暮感,流水落红伤春去。红豆寄寓相思情,送别长亭共短亭。羁旅驿站游子意,望月听笛乡情浓。蓑衣斗笠指隐士,渔樵垂钓闲适情。鸳鸯连理生死恋,孤城关山戍卒行。

六、拓展运用:请同学们看这首诗中的“菊”暗示了什么?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暗示:不慕蓉利、不求高位、高尚气节。

再看: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篇6:《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总结《咬文嚼字》一文时,有学生要“咬文嚼字”。

生:我也要咬文嚼字,实际“领略一下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我看,朱光潜先生在谈到文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时,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我觉得未免言过其实。

师:何以见得?

生:小学生形容时光飞逝,能够说大家用滥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不能简单地讲他与文艺无缘,应该鼓励他吧。

生:我赞成。文学缘分都是慢慢培育起来的,模仿是不可避免的。文学家也都是在模仿、借鉴当中走向创造的。“根本与文艺无缘”,这样说,会打压人家学习语言运用的积极性。

生:没有继承,一味讲创新就很不现实。绝大部分学生,如果依照朱光潜先生这样的断语,是否与文学有缘,就被老先生提前判了死刑。可我们大多数学生不是韩寒、不是郭敬明,正处在构筑自己套版的学习阶段、模仿阶段。

(支持的人越来越多)

生:一些套语恰恰能传达特别的文化氛围,表达浓郁的民族风味,如结婚,我们说的不都是“天作之合,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天长地久”这样的祝福语吗?过年过节,我们非得去掉“恭喜发财”“国泰民安”“花好月圆”“富贵吉祥”这样由来已久的套语吗?看似机械地套用,但是激发的气氛不是刻意求新的表述所能达成的。(掌声)

师:有道理,我们讲过诗词创作中一种意象叫积淀式意象吧。积淀性意象有文化底蕴,很有民族气质的。如送行,写折“柳”相送的“柳”;思乡,写迁徙越冬南飞的大雁;励志,用搏击九天的鲲鹏;凄婉,就写杜鹃滴血的杜鹃;旷远,就摹写木叶潇潇的“落木”等等,大家沿袭使用,只要化合自己的情景,文学韵味也是很足的,是不是套版效应呢?一些很富有创造力的大作家就谙熟于此,如辛弃疾就以用典著名,只要不是掉书袋子,妙合无垠到自己创设的情景、意境中,朱光潜先生不会认为是套版效应的。朱光潜先生应该批评的是机械的套用,形式上的攀附。(板书:集体无意识 攀附)

生:老师,“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我还觉得这个句子是一个病句。

师:怎么说呢?

生:关联分句的主语相同,主语可以放在关联词的前面,否则,只能放后面。所以,应该改成:“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习惯老是倾向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师:嗯,不错的发现。

生:这个句子是病句没有意见,但我觉得这句话并没有言过其实,请大家注意,这是一个假设复句,它前面有一个假设条件:“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版反应”,“老是”不就界定得很清楚、强调得很清楚吗,只有符合“老是”这个条件,朱光潜先生才认为其与文学根本无缘。刚才大家所列举的都是特别情景之下的,不是“老是”,有的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情景,有的是老师教学阶段的情景,有的是何其相似乃尔的情景下使用积淀式意象的,和朱光潜先生强调文艺上创造不是一回事。(掌声)

师:说得很有高度,大家是在实践“咬文嚼字”的精神啊。对,“咬文嚼字”就是要这样看具体的条件,看特定的情景,看定位的对象,看适宜的场合,看表达的目的,最关键是看语言表情达意的真实效果,如果有表情达意的真实效果,有一点套版反应,有一些套版反应,也未尝不可。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造,“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必须“琵琶起舞换新声”,必须“听曲新翻杨柳枝”,喜新厌旧,新陈代谢,往套版反应的对立面创新的方向走。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这位美学老人的初心。请大家理解“咬文嚼字”背后蕴含的谨严精神。

篇7:《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师: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已经做了整体上的初步梳理。请问,“咬文嚼字”,作为一个成语和作为本文的标题,其含义有什么不同?

生:作为一个成语,好像从感情色彩来看,是属于贬义的,是说过分地斟酌字句。

师:这个解释中,哪个词导致了其贬义色彩?

生:“过分地”,这个表示程度的词。过犹不及嘛。

生:标题中的“咬文嚼字”主要是指“炼字”。

生:正如文中所说的,阅读、写作时“斟酌文字”,“调整思想和情感”。

师:也就是说在阅读或写作时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和态度?

生:严谨。

师:哦?作者怎么说的?

生:谨严。

师:顺序有差别哦。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可见,我们脱口而出的“严谨”和作者选取的“谨严”,细微差别,我们也得去琢磨一下。

生:我感觉“谨严”更在于“严”,比如,我们说“作风谨严”,很少说“作风严谨”。

生:我觉得看具体情况,有时二者差不多,有时差异明显。比如,本文最后一段“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我们很少说“严谨精神”。

……

师:好,下面大家能否仿照作者的品析结合具体例子谈谈自己对语言的感受呢?或者说如果你给文章再补充一个例子,你会怎么写?请大家结合预习时的批注来交流。

生:我以本文一句话为例。第3段作者在叙述了王若虚改《史记》相关文字之后的评价: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这个意思如果让我表述可能就是:改得倒是简洁了,但好像不如原文。

师:那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对“简洁”这个词理解不到位,“简洁”是指写文章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不繁琐。我改的只是“简”了,文字少了,但韵味也失去了,所以不能说“简洁”,正因为此,作者才用了一个“似乎”,“似乎简洁”,而并非真简洁。还有,“好像不如原文”,我用了一个“好像”,说明我的不自信,不敢对王若虚的改动做出判断,有点模棱两可。而朱光潜先生用了“实在”和“远”两个程度副词加强语气,明确而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之所以这样表达,也可能有点不好意思,我总觉得对名人说得太直接了不太好吧。(生笑)

师:你很善于咬文嚼字。确实,我们就应该有一种强烈的咬文嚼字的意识,而且大可不必不好意思。不过,说到态度坚决的问题,我注意到朱光潜先生在谈到韩愈关于 “推”“敲”二字的选择时,好像说得也不够果断,不够坚决啊。你怎么看?

(生思考)

生:作者说“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这个“很”字还是下得很果断的啊。

师:那能不能更果断一些呢?

生:可以用肯定的句式,比如,“韩愈的修改显然很不妥当”。或者稍委婉一些,给韩愈一点面子(笑),那就改作“韩愈的修改显然不是很妥当”。

师:不是是否“给面子”的问题。作者对王若虚不是毫不留情面吗?

生:其实作者的原话说得很清楚了,“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作者认为符合贾岛真正内心的那个字就是最恰当的,而贾岛的真正内心别人很难说清,所以“果断”不起来。

生:我觉得作者强调的也并不是这些。他只是想说明本段最后一句话: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师:不错。也就是说这里的“不果断”和刚才对王若虚修改的态度的“果断”,都是基于表达思想情感的需要。大家继续说。

生:我能举个课外的例子吗?

师:可以。“咬文嚼字”应该伴随着我们所有的阅读。

生:近期在读汪曾祺的书,感到他的语言十分简练,又很严谨。他说:“同样的话,这样说,那样说,多几个字,少几个字,味道便不同。”

师:你倒启发了我,本文朱光潜先生强调用字、用词防止“套语”和“滥调”。其实,关于语言的创新,汪曾祺先生也讲过一个例子,是说屠格涅夫曾经这样描写一棵大树被伐倒:“大树叹息着, 地倒下了。”(板书)如果是你,会在横线上填哪个词?为什么?

(生思考,然后说出如“痛苦”“无奈”“悲悯”“重重”等词)

师:都很精彩,充分说明了“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你选的那个词代表的是你内心要表达的情感。从创新的角度,屠格涅夫用的是“庄重”,汪曾祺先生曾为此感慨:“‘庄重’真好!我们来写,也许会写出‘慢慢地倒下’,‘沉重地倒下’,写不出‘庄重’。”

上一篇:乡机关党支部会议记录下一篇:《切实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