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4-07

哀江南(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哀江南(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哀江南(原创)(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诵读并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深挚、强烈的情感。

(二)能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三)能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鉴赏语言,深入理解曲词所抒发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难点:理解尾曲

【教学设想】

紧抓 “辨析”与“诵读两环节,师生互动,共同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梁启超说:“《哀江南》是哭声泪痕之书。”通过辨“词”析“字”,将隐含在曲词中的“哭声”与“泪痕”揭示出来。

示范性地重点分析一曲,余下曲子交由学生,细细品读后全班交流,揣摩其精髓。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引导法

课型:以鉴赏情感为主的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录音机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细读课文注释和印发的有关字词、背景、作者及《桃花扇》的资料,有感情熟读课文,了解课文曲词大意。2. 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曲,加以品味。)

一、导入:

1、“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曾留下过无数繁华而又温馨的记忆,承载过一段段辉煌而又悲怆的历史。在这里,各路英雄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政权的更替带给遗民的往往是破坏,是伤痛,是伤痛之后的深沉感悟!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三百多年前明亡之初的秦淮河畔,去聆听一曲《哀江南》(板书:哀江南)

2、 抓文眼解题    (板书:亡国之痛)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预习印发资料中大家已经了解了有关作家情况和故事梗概(以桃花扇为信物,赠扇画扇撕扇),这节课就着力于通过诵读辨“词”析“字”来感悟曲词中深挚强烈的情感(将目标明确)

1.检查诵读,学生分组各朗读一曲,另抽学生评价。

2、教师明确诵读要领,读《离亭宴带拍煞》。

情感:凄凉悲怆,总的说来,读时宜语速舒缓音调低沉。

节奏:按语法关系朗读。如:俺曾见/……!韵脚:读得圆润而有韵味,适当延音(句间稍短,曲间稍长)。如:“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腰”适当延长半拍。意韵:曲词具有意蕴深长的特点,读时应注意体味。如:“牧儿打碎龙碑帽”,象征三百年王业基础完全坍塌,令遗民痛不欲生。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鉴赏语言

(1)分析情节结构

1、苏昆生凭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总的感觉,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板书:景 郊--陵--宫--河-桥--院--破败)

2、据此可分为几部分?主旨句在哪里?

(引出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抒情方式及其好处)(板书:寓情于景、直抒胸臆)

(2)分组学生交流预习中的学习收获: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找出来,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同学们。

提示:鉴赏应着重把握什么呢?   ①语言形式:注意某些形容词、副词、动词和数词。 ②景与情:附着感情色彩的景即为意象;景和情的完美结合即为意境,它是以情感为线索将若干景(物象)连缀而成(以“线”串“珠”),为课后练习准备。

(3)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点拨一曲让学生自己去举一反三 (【沉醉东风】可以用对对联形式体味。出上联:玉柱压半墙窗棂覆碎瓦问三百载盛衰盛于何年衰于何地)

学生有可能点到的词句例析:

1、“……猛抬头秣陵重到”。 “猛抬头”三字不仅可以使人想见苏心怀亡国之痛.低头沉思的情形,且陡然一转,表现了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发现“秣陵重到”的情态。“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亡前和亡后,往昔与今日的时间界限,引出苏目睹下文之凄凉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沉郁、悲怆。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这是苏昆生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四个修饰词“残、废、瘦、空”非常形象,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躺在空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战马,更显凄凉。这些描写生动具体,寥寥数字就真切地呈现了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师引导)

2、埋葬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却成了牧场,山羊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吃草。 “群”字说明了不是一只偶尔来此,而是经常有许多羊来,可见这里荒凉。 “抛”字说明鸟儿根本没有忌讳,胆子很大;还有“罩”字,说明枯枝败叶积聚得很厚:见出这里冷落凄凉、无人照管。“……谁祭扫?”这句,精选意象,运用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读来有一种音韵美,反问语气强烈,引人思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更显陵墓的荒凉破败,抒发了内心的哀痛之情。(可以改写使其体验更深)

3、“横白玉八根柱倒”一句中,一“横”一 “倒”,写出了景象的凄凉。“横倒”是无顺序地乱倒,可见是遭受战争创伤的见证,又“横”字提前,更觉触目惊心。加之“倒”的是白玉柱.又隐隐可见当年的繁华。由眼前景联想到当年景,自不免悲从中来.亡国之恨顿生。

“舞……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宫廷今日极端衰败的景象。

“直……”苏昆生一路行来,早又到宫院门前,此时的苏昆生虽是樵夫打扮,直入宫门,再也不会有禁军前来喝问,一个“直”字写出了苏昆生当时的行状,更写出了国家的兴替。再用“一路蒿”衬之,更显出今日的空阔、凄清已非一日。当年的六宫粉黛,莺莺燕燕,如今躺卧香榻、龙床的却是几个乞丐,是讽刺,是痛恨?免不了有对权奸误国的责恨,但更多的是“草木无主,家亡国破”的感慨。

4、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秦淮河是“物非人也非”!“罢……收”,说的是现在生意没法做了,当年逢年过节的喜庆活动也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以前的秦淮河,一定是热闹非凡。

“嫩……”黄花遍地,红叶凝技,正应是游人摩肩接踵,到处莺歌燕舞,笙笛齐奏之时,而眼前却只有几只冷蝶翻飞,冷清清、凄惨惨,越是写花之嫩,叶之新,越是显出“无个人瞧”的凄冷。尤其是“有些”一词,用得极妙,有没有?“有”,有多少?“些”,无心去数,无心去瞧,寥寥黄蝶,索然翻飞,虽有生气,却更显冷凄,几笔淡淡勾勒,却道出了无限的伤古吊今之情。(可用改词法体味,让学生试把这句话改来表现以前繁华时的景象,如 “灯船端阳闹,酒旗重九飘”。)

5、“剩一树柳弯腰”,一个“剩”字,意味深长.表明不仅只有一株,孤独,且是昔日众中残存、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这个字饱含无限凄凉,贴切地表达了故国情怀。

小结:  这6支曲子,以游踪为线索,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城的凄凉景象,用哀景,写哀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

于是,有了这6支曲子的铺垫和蓄势,第7支曲子直抒胸臆自然水到渠成,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四、分析尾曲

〔离亭宴带歇拍煞]是全曲结尾,也是全剧的收束,是苏昆生总吊南京。在前几支曲的写景基础上,直抒胸臆,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并点明主旨。

我们就一起来放声朗读第七支曲子,如何?请同学们读后:

( 1)、找出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这段曲词大量运用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使曲词具有声情并茂的强烈效果。)

(2)、这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

学生可能会提到以下句子(如未提到师巧加引导深入感受其深沉之处):

1、“眼 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师提示:这是“谁”在“看”?在看谁?看他们在干嘛?这说明了什么?)

看统治者忙着醉生梦死,忙着大兴土木,忙着穷奢极欲,挥霍享乐,当然,也看到了他们的灭亡。这说明南明这个短命王朝的灭亡是统治者的腐朽造成的,是一种必然,是他们自掘坟墓!

苏好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人。他以这样一个局外人(三人称)的语气来表达,说明他对南明王朝的极端愤恨和失望。而排比句又给人一种很急促的感觉,好像历史盛衰在一瞬间发生。

(师:看到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他还是如此不动声色吗?)

2、“这青苔碧瓦,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看到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他却不能不动情。过去的碧瓦华屋,现今化做长满青苔的废墟,它已透出人物对败落的伤感。人物是在第二句正面出现的,一个“曾”字更带进无限悲伤,这里装着他多少欢情和繁华的记忆呵,当美好和幸福永远逝去时,记忆就成了最珍贵的财富,那么,还有什么比目睹装载记忆的物证化为乌有更让人伤感呢?于是就有了第三句,唱曲人强使自己从个人遭遇的切肤之痛中挣扎出来,纵览国家大事,历史的变迁,并唱出“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三句,道尽人间沧桑!让人想起了刘禹锡的古诗《乌衣巷》,这时,唱曲人已不再是一个目击者,而是以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向后世人传达出一种浸透血泪能够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悟:即千古兴亡之悲!

3、“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师提示:“残山梦”指?即故国梦、故国情怀)主旨句一个“梦”字,直抒胸臆,写出了像他一样亡国破家者的惟一选择,,“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这已不仅仅是对故国的凭吊,更有对统治者误国、误天下苍生的不堪回首和一腔怨愤!南明灭亡,江山易主,对那些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欢乐过的人来说,往事还历历在目,记忆还如此鲜活,怎么可能相信这一切!所以苏唱 “不信这舆图换稿”就尤其来得沉痛!这肝肠寸断的声声悲歌,不仅使全剧的悲怆情感达到高潮,而且留下了绵绵不绝的余韵,这正是《哀江南》的美学意蕴之所在。

五、归纳主题思想

《哀江南》套曲,描写了沦陷后的南京城郭萧条、皇陵破败、故宫坍塌荒芜、旧院冷落寂寥的景象,并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兴亡之感,表达了一定的民族意识。

六、课堂总结

一个王朝背影已渐行渐远,历史的沧桑之感和切肤之痛,非身历其境者,通很难有刻骨铭心的体验。面对国破山残的现实场景,苏昆生产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发而为“黍离”悲声。悲歌一曲恸山河,“只有兴亡触后贤”,让我们再次用心灵去感悟苏昆生这泣血带泪的末世哀歌吧!苏昆生的悲歌,不仅是对回光返照的南明王朝的凭吊,不仅是对三百年大明江山一旦覆亡的伤感,也不仅是对瞬息万变的历史兴亡的慨叹,在这些凭吊、伤感、慨叹的深处,涵蕴着对封建社会“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历史趋势的预感,唱出了封建末世的时代哀音!

我想,南明王朝昏君权奸的短视行为和《红楼梦》中贾府当权者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结果也一样:国破家亡人心散!那就让我们在“红楼十二曲”之《聪明误》的末世哀音中去回味、思考吧!

《红楼梦》曲响起,结束本文

七、课后作业设计

1、完成印发试卷上近年高考对诗词用词之妙的考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红杏枝头春意闹”“玉阶空伫立,宿鸟归分急”“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2、以“谒陵”为题,改写[驻马听]一曲。

3、试比较刘禹锡诗《乌衣巷》与孔尚任戏曲《哀江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写景:《哀》全景描写,《乌》以小见大;《哀》与《乌》都写现在景象,但《哀》比《乌》对更鲜明。《哀》在主描现景,也有对过去繁华的描述(“俺曾见)《乌》只描现在凄凉,仅以“旧时”二字略加暗示

抒情:也不一样。(《哀》伤古怀旧,悲亡,抒发亲身遭受的亡国之痛,表现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乌》咏史怀古,以煊赫世族的没落表现六朝的兴亡,抒发对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的感慨,寓寄了应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的深意。)《哀》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乌》“用笔极曲”,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寓寄予景物描写之中。

【板书设计】     今昔对比               景(寓情于景):郊--陵--宫--河-桥--院

哀江南

虚实相生                情( 直抒胸臆):亡国之痛、兴亡之慨

篇2:哀江南(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诵读并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深挚、强烈的情感。

(二)能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三)能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鉴赏语言,深入理解曲词所抒发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难点:理解尾曲

【教学设想】

紧抓“辨析”与“诵读两环节,师生互动,共同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梁启超说:“《哀江南》是哭声泪痕之书。”通过辨“词”析“字”,将隐含在曲词中的“哭声”与“泪痕”揭示出来。

示范性地重点分析一曲,余下曲子交由学生,细细品读后全班交流,揣摩其精髓。

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

课型:以鉴赏情感为主的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录音机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细读课文注释和印发的有关字词、背景、作者及《桃花扇》的资料,有感情熟读课文,了解课文曲词大意。2.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曲,加以品味。)

一、导入:

1、“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曾留下过无数繁华而又温馨的记忆,承载过一段段辉煌而又悲怆的历史。在这里,各路英雄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政权的更替带给遗民的往往是破坏,是伤痛,是伤痛之后的深沉感悟!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三百多年前明亡之初的秦淮河畔,去聆听一曲《哀江南》(板书:哀江南)

2、抓文眼解题(板书:亡国之痛)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预习印发资料中大家已经了解了有关作家情况和故事梗概(以桃花扇为信物,赠扇画扇撕扇),这节课就着力于通过诵读辨“词”析“字”来感悟曲词中深挚强烈的情感(将目标明确)

1.检查诵读,学生分组各朗读一曲,另抽学生评价。

2、教师明确诵读要领,读《离亭宴带拍煞》。

情感:凄凉悲怆,总的说来,读时宜语速舒缓音调低沉。

节奏:按语法关系朗读。如:俺曾见/……!韵脚:读得圆润而有韵味,适当延音(句间稍短,曲间稍长)。如:“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腰”适当延长半拍。意韵:曲词具有意蕴深长的特点,读时应注意体味。如:“牧儿打碎龙碑帽”,象征三百年王业基础完全坍塌,令遗民痛不欲生。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鉴赏语言

(1)分析情节结构

1、苏昆生凭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总的感觉,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板书:景郊--陵--宫--河-桥--院--破败)

2、据此可分为几部分?主旨句在哪里?

(引出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抒情方式及其好处)(板书:寓情于景、直抒胸臆)

(2)分组学生交流预习中的学习收获: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找出来,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同学们。

提示:鉴赏应着重把握什么呢?①语言形式:注意某些形容词、副词、动词和数词。②景与情:附着感情色彩的景即为意象;景和情的完美结合即为意境,它是以情感为线索将若干景(物象)连缀而成(以“线”串“珠”),为课后练习准备。

(3)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点拨一曲让学生自己去举一反三(【沉醉东风】可以用对对联形式体味。出上联:玉柱压半墙窗棂覆碎瓦问三百载盛衰盛于何年衰于何地)

学生有可能点到的词句例析:

1、“……猛抬头秣陵重到”。“猛抬头”三字不仅可以使人想见苏心怀亡国之痛.低头沉思的情形,且陡然一转,表现了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发现“秣陵重到”的情态。“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亡前和亡后,往昔与今日的时间界限,引出苏目睹下文之凄凉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沉郁、悲怆。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这是苏昆生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四个修饰词“残、废、瘦、空”非常形象,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躺在空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战马,更显凄凉。这些描写生动具体,寥寥数字就真切地呈现了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师引导)

2、埋葬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却成了牧场,山羊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吃草。“群”字说明了不是一只偶尔来此,而是经常有许多羊来,可见这里荒凉。“抛”字说明鸟儿根本没有忌讳,胆子很大;还有“罩”字,说明枯枝败叶积聚得很厚:见出这里冷落凄凉、无人照管。“……谁祭扫?”这句,精选意象,运用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读来有一种音韵美,反问语气强烈,引人思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更显陵墓的荒凉破败,抒发了内心的哀痛之情。(可以改写使其体验更深)

3、“横白玉八根柱倒”一句中,一“横”一“倒”,写出了景象的凄凉。“横倒”是无顺序地乱倒,可见是遭受战争创伤的见证,又“横”字提前,更觉触目惊心。加之“倒”的是白玉柱.又隐隐可见当年的繁华。由眼前景联想到当年景,自不免悲从中来.亡国之恨顿生。

“舞……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宫廷今日极端衰败的景象。

“直……”苏昆生一路行来,早又到宫院门前,此时的苏昆生虽是樵夫打扮,直入宫门,再也不会有禁军前来喝问,一个“直”字写出了苏昆生当时的行状,更写出了国家的兴替。再用“一路蒿”衬之,更显出今日的空阔、凄清已非一日。当年的六宫粉黛,莺莺燕燕,如今躺卧香榻、龙床的却是几个乞丐,是讽刺,是痛恨?免不了有对权奸误国的责恨,但更多的是“草木无主,家亡国破”的感慨。

4、“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秦淮河是“物非人也非”!“罢……收”,说的是现在生意没法做了,当年逢年过节的喜庆活动也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以前的秦淮河,一定是热闹非凡。

“嫩……”黄花遍地,红叶凝技,正应是游人摩肩接踵,到处莺歌燕舞,笙笛齐奏之时,而眼前却只有几只冷蝶翻飞,冷清清、凄惨惨,越是写花之嫩,叶之新,越是显出“无个人瞧”的凄冷。尤其是“有些”一词,用得极妙,有没有?“有”,有多少?“些”,无心去数,无心去瞧,寥寥黄蝶,索然翻飞,虽有生气,却更显冷凄,几笔淡淡勾勒,却道出了无限的伤古吊今之情。(可用改词法体味,让学生试把这句话改来表现以前繁华时的景象,如“灯船端阳闹,酒旗重九飘”。)

5、“剩一树柳弯腰”,一个“剩”字,意味深长.表明不仅只有一株,孤独,且是昔日众中残存、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这个字饱含无限凄凉,贴切地表达了故国情怀。

小结:这6支曲子,以游踪为线索,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城的凄凉景象,用哀景,写哀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

于是,有了这6支曲子的铺垫和蓄势,第7支曲子直抒胸臆自然水到渠成,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四、分析尾曲

〔离亭宴带歇拍煞]是全曲结尾,也是全剧的收束,是苏昆生总吊南京。在前几支曲的写景基础上,直抒胸臆,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并点明主旨。

我们就一起来放声朗读第七支曲子,如何?请同学们读后:

(1)、找出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这段曲词大量运用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使曲词具有声情并茂的强烈效果。)

(2)、这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

学生可能会提到以下句子(如未提到师巧加引导深入感受其深沉之处):

1、“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师提示:这是“谁”在“看”?在看谁?看他们在干嘛?这说明了什么?)

看统治者忙着醉生梦死,忙着大兴土木,忙着穷奢极欲,挥霍享乐,当然,也看到了他们的灭亡。这说明南明这个短命王朝的灭亡是统治者的腐朽造成的,是一种必然,是他们自掘坟墓!

苏好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人。他以这样一个局外人(三人称)的语气来表达,说明他对南明王朝的极端愤恨和失望。而排比句又给人一种很急促的感觉,好像历史盛衰在一瞬间发生。

(师:看到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他还是如此不动声色吗?)

2、“这青苔碧瓦,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看到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他却不能不动情。过去的碧瓦华屋,现今化做长满青苔的废墟,它已透出人物对败落的伤感。人物是在第二句正面出现的,一个“曾”字更带进无限悲伤,这里装着他多少欢情和繁华的记忆呵,当美好和幸福永远逝去时,记忆就成了最珍贵的财富,那么,还有什么比目睹装载记忆的物证化为乌有更让人伤感呢?于是就有了第三句,唱曲人强使自己从个人遭遇的切肤之痛中挣扎出来,纵览国家大事,历史的变迁,并唱出“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三句,道尽人间沧桑!让人想起了刘禹锡的古诗《乌衣巷》,这时,唱曲人已不再是一个目击者,而是以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向后世人传达出一种浸透血泪能够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悟:即千古兴亡之悲!

3、“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师提示:“残山梦”指?即故国梦、故国情怀)主旨句一个“梦”字,直抒胸臆,写出了像他一样亡国破家者的惟一选择,,“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这已不仅仅是对故国的凭吊,更有对统治者误国、误天下苍生的不堪回首和一腔怨愤!南明灭亡,江山易主,对那些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欢乐过的人来说,往事还历历在目,记忆还如此鲜活,怎么可能相信这一切!所以苏唱“不信这舆图换稿”就尤其来得沉痛!这肝肠寸断的声声悲歌,不仅使全剧的悲怆情感达到高潮,而且留下了绵绵不绝的余韵,这正是《哀江南》的美学意蕴之所在。

五、归纳主题思想

《哀江南》套曲,描写了沦陷后的南京城郭萧条、皇陵破败、故宫坍塌荒芜、旧院冷落寂寥的景象,并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兴亡之感,表达了一定的民族意识。

六、课堂总结

一个王朝背影已渐行渐远,历史的沧桑之感和切肤之痛,非身历其境者,通很难有刻骨铭心的体验。面对国破山残的现实场景,苏昆生产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发而为“黍离”悲声。悲歌一曲恸山河,“只有兴亡触后贤”,让我们再次用心灵去感悟苏昆生这泣血带泪的末世哀歌吧!苏昆生的悲歌,不仅是对回光返照的南明王朝的凭吊,不仅是对三百年大明江山一旦覆亡的伤感,也不仅是对瞬息万变的历史兴亡的慨叹,在这些凭吊、伤感、慨叹的深处,涵蕴着对封建社会“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历史趋势的预感,唱出了封建末世的时代哀音!

我想,南明王朝昏君权奸的短视行为和《红楼梦》中贾府当权者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结果也一样:国破家亡人心散!那就让我们在“红楼十二曲”之《聪明误》的末世哀音中去回味、思考吧!

《红楼梦》曲响起,结束本文

七、课后作业设计

1、完成印发试卷上近年高考对诗词用词之妙的考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红杏枝头春意闹”“玉阶空伫立,宿鸟归分急”“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2、以“谒陵”为题,改写[驻马听]一曲。

3、试比较刘禹锡诗《乌衣巷》与孔尚任戏曲《哀江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写景:《哀》全景描写,《乌》以小见大;《哀》与《乌》都写现在景象,但《哀》比《乌》对更鲜明。《哀》在主描现景,也有对过去繁华的描述(“俺曾见)《乌》只描现在凄凉,仅以“旧时”二字略加暗示

抒情:也不一样。(《哀》伤古怀旧,悲亡,抒发亲身遭受的亡国之痛,表现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乌》咏史怀古,以煊赫世族的没落表现六朝的兴亡,抒发对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的感慨,寓寄了应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的深意。)《哀》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乌》“用笔极曲”,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寓寄予景物描写之中。

【板书设计】今昔对比景(寓情于景):郊--陵--宫--河-桥--院

哀江南

篇3:《哀江南》教学设计及简要实录

学情分析:学习古文,首先是语言上的障碍, 但此文如果仅从语言的角度切入, 恐怕会肢解文本的美。因此,找一种与学生接轨的载体, 使学生和课文之间产生联系,自然深入课文才是正途。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做到知、情、意、行。

学习目标:

1.会用书中的意象创作对联。

2.体会课文思想内容和借景抒情手法。

学习流程:

一、诵读课文体验感知

( 一) 请读作者简介和《 桃花扇》 情节概要。

设计意图: 了解剧情有利于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概要:孔尚任( 1648~1718) , 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 今山东曲阜) 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 桃花扇》 共40出( 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 ,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 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嫁妆, 被李香君坚决拒绝。 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以种种迫害。 侯方域只身前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 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 香君誓死不从,撞破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画成一枝桃花, 故称桃花扇。南明覆灭后,侯方域同李香君相会。 这时, 复社文人非死即散,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 百感交集, 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方出家。剧本“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 二) 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文章的精要在读, 读能体会感情。

( 三) 请同学听名家诵读,注意体会曲词的停顿、字音、感情。 说说本文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1: 通过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 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

生2: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 四) 请同学再读课文, 结合注释思考下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因文就义,梳理情节,把握内容。

⑴苏昆生凭吊了哪些地方? 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生1:南京郊外—明孝陵—明故宫—秦淮河畔—长板桥—旧院。

生2: 苏昆生按自己览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的凄凉景象, 写出了南京的昔盛今衰。

⑵课文中哪些语句能点明全篇的主旨?

生1:“ 残山梦最真, 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 ”表现了亡国之痛。

二、品读曲词鉴赏评价

( 一) 请结合注释赏析:[北新水令] 一曲用哪些词句点染出悲凉的时代氛围?

生“: 猛抬头秣陵重到”,三年之后,当战争烟尘散尽,樵夫苏昆生重新走近夕阳下的秣陵旧城时,一种今非昔比、恍如隔世之感袭上心头。“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那废弃的军垒,残留的空壕, 仿佛还弥散着清初特有的血腥气味。“ 村郭萧条”,百姓流离, 面对疮痍满目的景象, 他唏嘘不已。 这支曲子描写的景物萧条破败, 表现出战后金陵的残破和人物的悲怆,奠定了《 哀江南》 的悲凉情调。

( 二) 请以“ 谒陵” 为题, 改写[驻马听], 注意表现人物的悲戚情感。

设计意图: 改写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披文入情。

生1: 见到碎落一地的皇陵碑额,苏昆生落下两行清泪。大明三百年江山就这样崩塌了吗?崩塌了!洒遍享殿的鸽翎蝠粪,遍布庭阶的枯枝败叶, 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 弘光群丑”当政那天起,剩水残山就禁不住狂风骤雨的侵蚀。

生2:三年过去,痛定思痛, 苏昆生目光投向远处: 一群群山羊沿坡乱跑, 护陵的楸树多半被烧焦。不用说,守陵的太监早已不见踪影。 一种亡国之悲猛然袭上心头。“ 咚,咚,咚”,苏昆生爬在青砖之上,连磕三个响头。“ 太祖皇帝的不肖子孙哪!” 他失声痛哭, 山谷中响起悲怆的回声……

( 三) 请依据[ 沉醉东风] 一曲, 就明故宫残破景象对一副下联,尽量用上曲中意象,要求短语相对,平仄可不考虑。

设计意图: 利用传统文化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

上 : 白玉柱红泥墙似曾相识

生1 : 今日物此时人满目沧桑

上 : 燕飞莺唱歌舞升平昨日喜

生2: 柱倒瓦碎乞儿饿殍今日悲

上: 玉柱压半墙窗棂覆碎瓦问三百载盛衰盛于何年衰于何地

生3:燕雀舞丹墀饿殍塞宫门叹数千年兴亡兴于何事亡于何人

( 四) 阅读用[ 折桂令]、[ 沽美酒]、[太平令] 三支曲子改写的现代诗,请用原三首曲中的意象,拟一副对联,要求词语两两相对,可不用平仄。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思维,体会成就感,交流碰撞,理解曲旨。

引用材料:落叶飘零,秋风怒号,吹破黄斑斑的窗纸,卷尽酒旗, 卷走了笙箫。 没有王孙公子的流连,少了当路粉黛的招摇。 秦淮河上,灯船酒旗何去?惟留白鸟飘飘。

颓巢枯井,深秋落照,斜照冷清清的青溪,压弯柳树,压断了板桥。没有高车驷马的停驻,少了彻夜笙歌的喧闹。长板桥边,人面桃花何处?只剩绿水滔滔。

惨恻故事,旧院知道。诗扇赠歌伎,歌伎喋血染桃花妖娆。 看花条柳梢折断,柔情千种化轻烟缠绕。 那一对人儿,万念俱灰去“ 修道”。

权奸误国,樵夫心晓,隔世游秦准,秦淮冷落令目断魂销。 对秋水长天叹息,纵横老泪化悲歌长啸,那一套曲儿“: 桃花扇底送南朝”。

生1: 落叶飘窗纸破卷尽酒旗惟留白鸟飘飘

夕照斜柳树弯压断板桥只剩绿水滔滔

生2: 诗扇赠歌伎桃花妖娆传千秋气节

佞臣误家国秦淮悲歌唱万古悲音

三、品味评价提高能力

( 一) 师:历史,总是留给人深沉的反思。 历史巨变的沧桑之感和切肤之痛, 非身历其境者通常很难有切身体味; 只有那些劫浩的亲历者和目击者, 才有刻骨铭心的感触。 请评尾曲[离亭宴带歇指煞]抒发的千古悲情。

设计意图: 评价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待学生充分评价后老师总结:苏昆生面对物是人非的情景, 因巨大的情感落差而发为悲声。 这种悲怆,不是他独有的,而是那个时代共同的民族悲声。 《 哀江南》 之所以引起强烈共鸣,是因为它道出了一种有识之士共同的历史情绪:千古兴亡之悲。《 哀江南》 传达的悲剧精神, 激励着志土仁人对道义的追求,对文明的求索, 对历史的反思。

( 二) 这套北曲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多用对偶和排比, 请问有何好处。

师生总结: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整齐,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且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相结合, 感情充沛。

( 三) 课后作业

课后请阅读 《 桃花扇 》 。

课后反思 :

篇4:哀江南(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哀江南》课堂实录及说课

余党绪

6月15日,我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中学上了一节《哀江南》的研究课。下面是课堂实录和说课。

实录

师:沈阳 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著名的沈阳故宫,有福陵与昭陵,葬着清王朝的两个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许多东北人民流落关内,有一支著名的歌曲就唱出了当年东北人民国破家之痛,流离失所之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哀江南》也涉及了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一支同样反映亡国之悲的曲子,这座名城是南京,而这支曲子就是《哀江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关于《哀江南》的介绍。《哀江南》选自《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这个“余韵”相当于现代戏剧或小说里的“尾声”。既然课文选自“尾声”,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全剧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到,《桃花扇》这个名字里的“桃花扇”象征着爱情。《桃花扇》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刚刚学过《长亭送别》,现在就来比较一下《桃花扇》与《西厢记》在故事情节上的异同。我们一起来看投影。(投影1)

师:古典戏剧在爱情题材上基本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故事情节模式。第一步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西厢记》里的张生与崔莺莺是这样,《桃花扇》里的侯方域与李香君也是如此。侯方 是明末名士、复社文人,在文化界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李香君是秦淮河边的名妓,色艺双全,才艺俱佳,两人果然是一见钟情。第二步是“风云突变,节外生枝”。美好的爱情注定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侯李二人生不逢时。明末崇祯皇帝即位后着力整顿朝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代中兴之主。他清除魏忠贤,魏忠贤余孽四处流。有一个流窜到南京来的阮大铖,如丧家之犬,急着要与以复社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修复关系。明末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他抓住侯李成婚的机会,给侯方域送了一份厚礼,但是却遭到李香君的拒绝。 句古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话用在李香君身上就很不公平,李香君是个很有气节和见识的女子。李香君的拒绝在侯李与阉党余孽之间埋下了矛盾的伏笔。正在这个时候,李自成入京,崇祯皇帝带着他的后妃女眷自尽了。作为陪都的南京,就上演了一出立新主子的闹剧,结果阮大铖这些阉党占了上风。他们成了一个偏安朝廷。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都是偏安朝廷,毕竟还做了一些 复国土的努力。这南明王朝却只顾窝里斗,只顾争权夺利,醉生梦死。于是,侯李的苦难也就开始了。侯方域被逼逃亡,李香君先是被逼改嫁他人,不从,以死相拼,血洒宫扇。这扇子便是侯方域送给李香君的定情之物。有人稍加点染,勾勒成“桃花”样子,这便是“桃花扇”的来历。这就是第三个阶段,我把它叫做“一波三折,苦苦相争”。侯李二人对爱情忠贞不屈,苦苦相思,与张生崔莺莺无二。

师:大家知道,张生与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就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大团圆”结局。那么,《桃花扇》是这 吗?

生1:不是。侯方域与李香君最后虽然相见,最后却又分手,两个人双双入道了。

教师:知道为什么吗?

生1:好像是国家灭亡了。有一个世外高人指点他们,他们意识到连国家都没有了,爱情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醒悟了,就出家了。

师:是啊。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个高人是怎样点拨这一对男女的。    (投影2)

师:就是这句话叫两个痴情男女幡然醒悟。原来,正当侯李二人双双沦落的时候,清兵南下,南京岌岌可危。阉党和他们的主子仓皇逃亡。国家亡的时候,侯李二人却大团圆了。从爱情的角度来看,他们终于修成正果,但是孔尚任却让这一对男女双双入道,可见作者另有寄托。这就是“课文导读”里提到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戏剧表现的重点是“兴亡之感”。

师:知道了故事梗概,我们就来看课文。课文由宾白与曲词两部分构成。中国古典戏曲以唱为主,所以“白”叫做“宾白”,“宾”就把“ ”的作用讲得很清楚。这与西方尤其是古希腊戏剧不同。古希腊戏剧以“白”为主,而“唱”(合唱队)往往作 背景而出现。但是,“宾白”是戏剧的有机部分,读曲品曲必须注意宾白。我们来读这段宾白。我想请三位同学来诵读这段宾白。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声音比较适合朗读这段宾白?

众生:沧桑的/悲伤的/低沉的/成熟的……

师:是啊,虽然我们都还不够成熟,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沧桑,但我们可以揣摩人物的心态,体验人物的情感。情感的体验是可以超越时空和年龄的。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支配乐,名字叫“哀郢” 这是根据一首同名诗谱写的曲子。这是谁的诗作?

生2:屈原。“郢”是楚国的故都。这是屈原在秦国灭亡了楚国后因怀念祖国而写的诗歌。      师:这个同学知识面很广。 曲子表达的也是深沉的亡国之悲。曲子用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埙”演奏。当代作家贾平凹说过“埙”能表现旷古的悲凉与沧桑。现在我们就在配乐朗诵中体验这旷古的悲哀和绝世的伤感。(生分角色朗诵)

师:在朗诵中我们可以体验出人物的心情。读宾白,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这段对白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

生3:苏昆生,樵夫;柳敬亭,渔翁。还有一个老赞礼。

师:要注意“渔樵”二字的组合。你们在哪篇文章里见到过这种组合?

生4:《赤壁赋》。“渔樵于江渚 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师:对,“渔樵”在汉语里本来就有隐逸的意味。推荐一支古曲《渔樵对话》,也是表达逍遥、遁世、逸的。值得一听。

师:第二个问题:苏昆生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在南京究竟过哪些地方?

生5:明孝陵,明故宫,长桥、旧院等秦淮河一带。

师:他的 情是什么样的?

生6:哀,恸,还有伤心。

师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来读以下七支曲词,看看下面这些曲子是怎样与宾白的这些信息对应的,又是怎样表现这种“哀”“恸”与“伤心”的?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读的时候思考一下,这七支曲子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齐读七支曲词)

生7:前六支曲子是间接抒情 是寓情于景,第七支则是直抒胸臆,所谓“放悲声唱到老”,也就说明了抒情时不加掩饰,痛快淋漓。

师:很好。既然是“放悲声唱到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放声朗读第七支曲子,如何?

(生齐声再读第七支曲词)

师:这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

生8:“ 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师:这是“谁”在“看”?

生8:苏昆生。

师:好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人。他以这样一个局外人的语气来表达,说明他对南明王朝的极端恨和失望。

生8:统治者忙着醉生梦死,忙着大兴土木,忙着穷奢极欲,挥霍享乐,也正是这些忙碌,决定了他们必然灭亡,讽刺了南明这个短命王朝的必然命运。排比句给人一种很急促的感觉,好像历史盛衰在一瞬间发生。

生9:“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最让我感慨。我想起了刘禹锡的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物是人非。莫愁湖是那时南京的繁华市区,现在却了无人烟,晚上只有鬼哭了,很恐怖,很阴森。前后对比,叫人感慨。

师:两位同学的分析很到位,让我们心里很有感触,我们再来读一遍吧。

(生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前六段,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做一个分工。每个人选取自己最欣赏的一段来谈谈,作者是怎样表达那个“哀”“恸”与“伤心”的?

(学生读书。思考。组织表达语言。)

生10:我特别欣赏《驻马听》这支曲子。古代社会地位最尊贵的是皇帝,皇帝最尊重的人是他的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可是现在,埋葬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却成了牧场,山羊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吃草。其中一个“群”字说明了不是一只偶尔来此,而是经常有许多羊来,可见这里荒无人烟啊。“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中的“抛”,说明鸟儿根本没有忌讳,胆子很,没人照看。还有“罩”字,说明枯枝败叶积聚得很厚。

师:说得真好。最后一句“牧儿打碎龙碑帽”其实也同样很精妙。这位同学很注意达技巧。他特别强调了明孝陵墓主的身份:皇帝。他的话揭示了宗法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宗法社会,就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与价值的社会。中国人非常敬重死去的先人,不要说皇帝,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是这样。有句俗话,说“好像被人挖了祖坟似的”。大家知道的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和盛宣怀,不就因为主张修铁路电报而遭人咒骂么?因为修铁路排电缆,要动地脉要挖人家的祖坟啊!十三陵,沈阳福陵、昭陵,那么大的规模,那么大的气派,也可想见当年也一定把守森严!可是如今明孝陵却成了牧场。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变化啊!

生11:我特别欣赏《沉醉东风》一段,写明故宫的。这里 强烈的对比。墙倒塌了,玉柱也倒塌了。以前皇帝和大臣议论军国大事的地方,现在却“舞丹墀燕雀朝”。我觉得这话里似乎有讽刺的意思。

师:何谓“讽刺”?

生11:以前这是大臣朝见皇帝 地方,可是现在皇帝没影了,大臣们也不见了,只有燕雀在这里朝拜。其实,燕雀只是在这里游戏觅食而已。

师:好。我也想告诉大家,别看朱元璋是个乞丐出身的人,可是做起帝来,还真像个皇帝。明朝是个君主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宫廷礼仪很森严。朱元璋很注重自己的威仪,大臣上朝时必须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宣读皇帝诏书时总是以“奉天承运”开始,这也始自朱元璋。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天下的皇帝,也就是全天下人的父亲,把君父的权力推向端,实行极其严酷的刑法和廷杖制度,打首辅大臣如同打自家孩子。可以想见,皇帝上朝的时候,宫廷里该是多么威严肃穆,大臣们多么肃静庄重!可是如今,却只有鸟雀在这里玩耍了。借助于权力、暴政来实现万世不衰的梦想,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靠啊!

生12:我最欣赏《折桂令》一节。我喜欢这里的对比。“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秦淮河曾经盛极一时,勾栏瓦肆,富商云集。可是现在到哪里找他们啊?人说“物是人非”,我说是“物非人也非”啊!

师:总结得很精妙。

生12:还有“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说的是现在生意没法做了,当年逢年过节的喜庆活动也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以前的秦淮河,一定是热闹非凡。我把这句话改成“灯船端阳闹,酒旗重九飘”,就是以前繁华时的景象了。

师:精彩!这样灵活地化用文章中的词句,很有表现力。尤其是这个“飘”字用得好!

生13:还有《太平令》一节。“不怕小犬”一句,没有狗叫了,说明这里没有人烟了。还有“枯井颓巢”,说明旧院一带没了人气,荒凉冷落了。

师:好的,今天我们的曲词鉴赏先到这里。快下课了,我想我们再回到我们开头说的“兴亡感”。南明王朝匆促间起来,眨眼间消亡。改朝换代,尤其是频繁的改朝换代,赵钱孙李,你方唱罢我登场,周吴郑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给社会生产、百姓生活、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多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也给社会心理带来许多阴影,人们好像总是生活在末世之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在这个潮流中常常有一种无能为力和难以把握命运的渺茫感。这不能不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慨。所以,《哀江南》虽然表达的是对南明王朝的思考,是对三百年大明江山的思考,但传达的却是一种能够超越时空的历史领悟。

(投影3)

师:想当年,据说秦始皇来到南京,看到这个地方虎踞龙盘,颇有帝王之气。于是便下令开凿秦淮河,以泄去金陵王气。他以为这样就没人可以和他争夺江山。可是修建秦淮河并没有能保住他的一统江山。朱元璋加强专制,统治严酷,控制森严,同样没能摆脱灭亡的命运。历史总是在兴亡盛衰的循环中转圈子。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包括我们现代人,包括我们中学生。

师: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课外阅读书。

(投影4)

师:《华丽家族》是华东师大教授萧华荣先生写的一本反映六朝时王谢家族兴衰的书;《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反映明朝政治的书,其中写到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李贽、戚继光等人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明朝,写法也与一般的历史著作有很大不同,可读性强。这些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历史。建议一读。下课。

说课

在语文教学上,我一直将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韵味和文化的视野作为我追求的三要素。

语文课无论怎样翻新,无论怎样百花齐放,语言都是这门课的核心要素。如果放弃了语言这一核心要素,不管教学过程有多么花哨,教学手段多么先进,课堂氛围多么热烈,它都有可能异化成空中楼阁。我听人讲《逍遥游》,整堂课不涉庄子《逍遥游》,却大谈特谈诸如自、逍遥、绝对的自由与相对的自由,等等,不仅远离文本,也远离了庄子命题的历史文化背景。语文的人文价值是由语言来负载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我在设计《哀江南》的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语言因素。我认为,能够引领学生体悟课文言约意丰、精美雅致的语 魅力,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诵,通过朗诵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来把握课文表达的历史沧桑感。繁琐的语言分析总让人厌倦,而静心的体味却能让人陶醉,精当的点拨更能人启迪。《哀江南》是戏剧中的登峰造极之作,它的语言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宾白,虽然寥寥几句,却把人物 其身份、心态表露无遗。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苏昆生的儒雅、柳敬亭的粗犷和老赞礼的持重。作为民间艺术家,柳敬亭关注长桥旧院、秦淮粉黛,而老赞礼则更为关心皇城。柳敬亭的反应是捶胸顿足,而老赞礼的反应却是一句深沉的感叹。如此的语言表现功力,不能不令人惊叹。七支曲子语言优雅,表现力更是非同凡响,通过对明孝陵、明故宫和秦淮一带的荒凉萧瑟的渲染,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印迹,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着眼于语言这个根基,文学的韵味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哀江南》本来是一部文学经典,而不是历史文献。所以,以欣赏的姿态面对文本,以主体的情思占有文本,是阅读必须的。我个人的体会,教学中最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活动,一旦学生的情感体验被激发,想象空间被扩展,教学就能走进文本,走进作品人物。《哀江南》字字看来都是血,每一处景致都渗透着亡国之痛,家国之悲。我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时,从历史文化名城开始,从沈阳的“一宫两陵”开始,进而谈到“九一八”,谈到《松花江上》,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历史沉思与想象的状态;中间播放的古埙曲《哀郢》也是希望营造一种体验的氛围。从课堂实效来看,这些铺垫对于激发学生有效的情思活动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场”,要引导学生走进这个“场”,全身心地沉迷于这个“场”。进了这个“场”,他的情思活动就能直接指向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率由此就产生了。本课将曲词品鉴作为教学目标,虽然也有重点字句的反复品味与分析,但对于课文里出现的修辞手法、表现方法、字句的锤炼,还是作了淡化处理。我想,只要学生理解了历史兴亡感这一主旨,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语言技巧服务于表达的需要,离开了表达,语言技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许因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太重视技巧层面的分析,学生心生厌倦,反而不去思考这些技巧的表现作用,经常是大而化之地敷衍了事。说到“比喻”的好处,总是形象啊生动啊更有表现力啊之类的套话,学生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见比喻就将这一套术语搬出来了。语言分析必须服务于内容的表达,文学的追求要求我们少一些匠人的气息,多一些艺术的特质,多一些整体把握,少一些零敲碎打。

语文教学还应该追求丰厚的文化底蕴。语言背后站立的是文化,汉语的背后站立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一个词语就是一部经典,一个诗句就是一部历史。我希望语文课有更多的文化色彩。我将《西厢记》与《桃花扇》作比较,是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形成总结、归纳和比较的思维习惯。我将“渔樵对话”“埙”“明朝的宫廷礼仪”“帝王的陵寝”“秦淮河的开凿”等问题做了介绍,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我介绍朱明王朝的宫廷礼仪制度,就是为了将当年的帝王威仪与后来的破败对比,显示王朝破落的历史必然性。残酷的剥夺、严密的控制、森严的等级、滴水不露的教化,都难以改变其破落的命运。王朝更迭,历史盛衰,任何专制统治都难逃这个历史的命数。

专家评课

大气实在的一堂课 陈钟

《哀 南》一课,党绪上得很大气,有板有眼的,不花俏,不张扬,很实在,也很成功。文本的内与外、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师 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之间的关系都处理得比较好,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诵读课文。

《哀江南》选自孔尚任《桃花扇》第40回“余韵”。三百年前,新编历史剧《桃花扇》的诞生 曾轰动了整个北京城,王公贵族争相传诵,连康熙皇帝也派人找来观看。读后连声骂道:“弘光皇帝太可恶!太可恶!”整部《桃花扇》的演出,很少带“余韵”。“余韵”常以传统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哀江南》文学欣赏价值极高。它生动地抒发我国古代文人沉重 亡国之痛和社会变迁中的那份沧桑感。因此,它往往能够超越时代,拨动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弦,激起深深的共鸣。

谁教《哀江南》教得最好?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在风云变幻的动荡时代,梁启超自身特有的人生体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昆曲艺术的挚爱与娴熟,边说边唱,边拍板,边落泪。凡聆听过梁 生讲课的莘莘学子无不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再达到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境界了。但是,曾经多少人倾倒、痴迷的昆曲艺术中的典雅,古诗词中的含蓄、细腻,以及根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些难道不是当代语文教育应当汲取的营养吗?

一般人教《哀江南》,很少注意词曲前的一段宾白。党绪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真是个有心人。这段宾白写得太精彩了。苏昆生是李香君的 师,从他把明孝陵说成是“宝城”“享殿”,便足见这位老艺人--唱曲名家的职业修养。对于苏昆生南京一行的叙述,老赞礼与柳敬亭由于身份、遭遇、性格的不同, 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当苏昆生讲到“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之时,老赞礼暗自“ 泪”,叹道“不料光景如此”;而大胡子柳敬亭则不然,原是个说书人,闯江湖,走码头的,听苏昆生说“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禁不住“胸”直喊:“恸死俺也!”两人表达自己内心苦痛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三个老人就是这样栩栩如生地活跃在我们的眼前。

苏昆生一直在江南秦淮河一带教曲,为什么要编一套北曲呢?因为南曲一般比较委婉、缠绵,而北曲慷慨、苍凉。这套沉郁、悲怆的北曲好唱出了《哀江南》的主题。开 之前,苏昆生有句叫白“俺樵夫啊”,道出了自己如今只落得退隐山林,以砍柴为生的尴尬处境一种无奈与自嘲。渔樵(柳敬亭做了樵夫)对话本是散淡的、远离尘世的,但面对现实的巨变,怎能掩饰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怨恨呢?这就是昆曲艺术的细腻处,它很少有费笔,有多余的笔墨。我还想补充一点苏昆生大段吟唱前还交代了一个动作--击板,因为昆曲的演唱是没有过门的。板声一起,器乐演奏与演员演唱是同时开始的。著名学者赵景深概括昆曲表演的特点,用了八个字:“同起同落,载歌载舞”。在苏昆生放声悲歌时三人都有非常美妙的舞蹈动作,苏昆生的稳重、老赞礼的儒雅、柳敬亭的粗犷,构成一幅叫人赞叹不绝的动人画景。

孔尚任说:“凡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能见,都借词曲咏之。又一事再叙,前已有说白者,此则以词曲代之。”作者在这里提醒读者要关注曲词与宾白的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的观照下,怎样教好《哀江南》,我非常同意党绪的见解:紧紧抓住“辨析”与“诵读两个环节,以促进师生互动,共同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梁启超说:《哀江南》是哭声泪痕之书。语文课应该通过辨“词”析“字”, 隐含在曲词中的“哭声”与“泪痕”揭示出来。首曲中“猛抬头秣陵重到”一个“猛”字,陡然一转,写出了苏昆生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佛看到他突然发现秣陵重到的情态。而一个“重”字,则起到了提领全篇的作用,表明南明灭亡、事态变化今昔之时间界限,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的基调。课堂上,党绪示范性地重点分析了一曲,余下的曲子交由学生自己钻研,细细品读后全班交流。非常高兴的是,我到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也在那里逐字逐句地揣摩。谈到一个“剩”字时,一个学生说:“剩”表示原来是有的,而如今只残存一片废墟了。这个字贴切地表达了故国情怀。我想,读这篇《哀江南》,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细腻,大而之,又怎能感悟它的精髓呢?

诵读的指导重在节奏与情 的准确把握。郭沫若先生说:“节奏是力与时间的组成。”它不是纯粹的技巧,同样建筑在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上。不少学生,包括有些青年教师在读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时,一句比一句响,一句比一句快,一句比一句激烈,这显然符合苏昆生此时抒发的“哀”与“悲”之情。同样,整套曲的结尾“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读这个“诌”字,要读出苏昆生在两位老友前的“自谦”与“自侃”。诵读“放悲声唱到老”六个字,声音要略带沙哑与苦涩,一字一字地有力地吐出来,声断气不断;特别是最后一个“老”字,第三声,首腹尾都要读清楚,要表达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沧桑。这样才能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可以有一二分钟的静场,让学生在沉思中结束一节课的教。

我不太赞成把《哀江南》的教学纳入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轨道上;也不太赞成整理出一条苏昆生到南京的行走路线图,概括出一个“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可能我的观念老化了,我总觉得现今有些语文课有点像数学课把课文演绎成一个公式,印证某个概念或某个术语的材料。语文课的语文味全没了。复旦大学学者王德锋教授在一次上海的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说,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性灵的启发,而不是理性的思考。语文课怎能只重结论,而轻感受呢?这个意义上,用点精力在对《哀江南》《长亭送别》《游园惊梦》这些经典篇目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5:《哀江南》教案

首先是教学重心要转移。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

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二、教材

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中阅读部分的能力要求是呈阶梯状逐次递增的:第一阶段(高一)重在理解;第二阶段(高二)重在鉴赏;第三阶段(高三)重在研讨和评价。这一篇《哀江南》处于第二阶段的末尾和第三阶段的开始,是由鉴赏到评价,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的.桥梁。

《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用他的血泪作目,经历了十余年,增改了三次写下的历史名篇,是清代戏曲的压卷之作。它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抒发兴亡之感。本文出自《桃花扇》的最后一出,由戏曲中的人物――苏昆生所唱的七首曲词组成,旨在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苏昆生,面对物是人非的现实场景,产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发而为黍离悲声。这种感触,不是苏昆生独有的,而是那个变幻的时代产生的民族悲声。《哀江南》之所以引起强烈的共鸣,那是因为这种民族悲声里,包含着千百年来志士仁人的对历史的兴衰的探索。也正是这个原因,《桃花扇》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写男女爱情故事的戏曲。

七首曲词,六首侧重写景,最后一首直抒胸臆。诗词鉴赏的重点,往往落在表达技巧和精炼的语言上。本篇《哀江南》是安排在高中语文的第四册,而第三册里刚学过古典诗词,高二学生完全有能力用诗词鉴赏的方法鉴赏、品评文中的曲词。

②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3、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③重难点:本文的重点就是揣摩、体会蕴藏在曲词中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感人的词语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是运用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

三、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强调学生在主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在教授这篇自读课文时,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法:

1、指导诵读。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不仅能读准字音,明确节奏;更要能体会准确的用词,感受优美的意境,品味深沉的情感。

2、示范鉴赏。共同鉴赏第一首曲词《北新水令》,并以此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赏。

3、总结方法。学生马上又从高二进入高三,这样的学情也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方法,自觉锻炼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少讲,但必要的点拨还是应该有的;学生要多思、多说、多体悟。

四、学法:

这是一篇带血的吟唱,学生一定要通过读、诵读、吟读真正走入曲词的氛围,切己的去感受,与作者形成共鸣。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学过的知识积极的打开思路去鉴赏。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思、多说、多体悟。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用他的血泪作目,经历了十余年,增改了三次写下的历史名篇,是清代戏曲的压卷之作。这个爱情故事,突破了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皆大欢喜的结局,而是让男女主人公在高人国仇家恨的指点下双双入道。显然,“爱情”在这里,仅仅是个载体,它承载着作者更为深沉的思索,正如评论者所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

A、整体把握――题目暗示

《哀江南》出自《余韵》,是《桃花扇》的名篇,是全剧的点睛之笔。研读课文,我们从题目入手。

把握题目中的关键字

理解题目所含内容

B、整体把握――宾白提示(分角色朗读宾白)

C、整体把握――诵读指导(指导毕,分角色朗读课文)

D、整体把握――结尾总结

2、重点曲词研读,深入理解(思考讨论)

3、总结升华:

《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发,动人心魄。

4、共鸣思考:

历史的沧桑之感和切肤之痛,非身历其境者,通常很难有刻骨铭心的体验,面对国破山残的现实场景,苏昆生产生巨大的情感落差,发而为“黍离”悲声。南明灭亡,江山易主,这是不争的事实,唱曲人不信、难信而又不得不信,更见亡国之情的痛切。这肝肠寸断的声声悲歌,不仅使全剧的悲怆情感达到高潮,而且留下了绵绵不绝的余韵,让我们对千古兴亡的历史作出自己的评判和思考。它已经超出了一般的遗民之思,这正是《哀江南》的美学意蕴之所在。

逝去的已为陈迹,一个凄迷的王朝背影已渐行渐远。欣赏这凄美的曲词,汲取其文字的滋养,这远不是我们学习的全部。

警醒、借鉴、奋进―面对历史,我们应有这样的态度。

5、扩展练习:

选取其他描写南京的诗作与《哀江南》一曲比较写景抒情的方式。这一部分

旨在延伸教材内容,拓展研究课题,同时,也是落实和检测课内所学。

(三)自我评价:

对整个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评价的:从理解到鉴赏,再到巩固的三大板块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上由浅到深的规律,整个的设计科学合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感知课文,理解课文,进而鉴赏课文,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篇6:江南的冬景(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

2.理解郁达夫的散文风格,郁达夫散文语言的清丽明快。

3.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崇高和优雅,我们感悟自然,会理解自然,从大自然中得到某种启示。

江南,人间天堂,仿佛大自然独自钟情于那里,安排下最美丽的景致。那里山水清丽,风光宜人。去过苏杭吗,西湖的山水,苏州的园林,美在旖旎。去过周庄吗?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景致,粉墙黑瓦,烟雨迷离的村舍,美在婉约。江南,说不尽的江南。

郁达夫文中的江南,究竟指哪里?是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

--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是长江以南江苏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也可指长江三角洲一带。

能说出一些古人描写江南的诗句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以上的诗句都是说江南之春景,江南的冬景如何,郁达夫给我们描绘了江南的冬景。冬景在我们的感觉中,总不是太讨好的,冷是一大特点。可郁达夫描绘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之处。

二、简介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幼年丧父,19随兄赴日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以小说《沉沦》轰动文坛。他组织发起创造社。1923年到上海任《创造季刊》、《创造周刊》编辑。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执教。1930年入“左联”。抗战爆发后,辗转香港、南洋群岛从事抗日宣传,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十二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

“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著名戏剧家--夏衍)

三、听读课文

(一)边听录音,边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画出文中的关键句。

(二)思考明确:作家写了哪些江南冬天的景物?江南冬景有哪些特点?

四、赏读课文

老师带领同学阅读、讨论、分析、欣赏

1、检查课本上要求画出的字词,注音解释有关词语,亦可在讲析文章时穿插着讲。

煊羊肉(xuān)蛰居(zhé)乌桕(jiù)赭(zhě)

槎桠(cháyā)给予(jǐyǔ)剥花生米(bāo)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用不着(zháo)夹衣(jiá)夹克(jiā)

泊船(bó)湖泊(pō)月晕(yùn)晕头转向(yūn)

搁笔(gē)搁不住(gé)

2、检查画出的关键句,一起看,有哪些句子概括了江南冬景的特点?

回答:每二段末--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是也可爱得很么?

第三段--江南的冬景,……,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还画出了哪些句子一并可讨论一下,画得好不好,是否是主旨关键句。要多表扬鼓励。)

3、文章一二段写什么,各用一句话概括内容。(概括能力很重要,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北国的冬天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说“异境”,美啊,说明北国冬景也有特色。不过江南冬景也有特色。江南冬天里,人能做些什么,有何特点?)

--江南冬天“可营屋外的生涯”,是可爱的`冬景。

提示:

我们可以把一二段理解为是文章的引子,对比北国的冬天“是一年中最有劲的蛰居异境”,写江南冬天可以“屋外生涯(活动)”的可爱。

第三段为文章的纲。写出江南冬景的总特点--“江南的冬景,……,有一种明朗的情调”。

4、下文作者是如何写江南冬景的“明朗“的?第5、6、7、8、9段的各有哪些句子你在课本上画出来了?明确:

--江南大地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5段)

--寒郊散步,是特异的恩惠。(6段)

--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名胜,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7段)

--江南雪景非常“美丽”。(8段)

--旱冬给瓷意享受江南的人更多快活。(9段)

如果我们给这四段,各概括为一个画面,可怎样概括呢,某某图,某某图?

--“大地微微暖气吹图”“寒郊散步图”“微雨寒村图”“冬雪图”“旱冬逍遥图”

(同学们有更好的概括,谁说得好就用谁的,不过,此处不应多化时间。)

5、你觉得这些段落中哪些写的景物美,而语言也生动优美?

--着重朗读第5、7段,体会语言之优美。5段着重色彩,突出江南冬天的生机。7段着重场景,用画画的笔调来写作,写出了冬景的层次:小村、白雨、乌篷船、酒客、黄晕的灯光。(可讲细一点)

作者在写景中,我们有没有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甚至我们也被作者的情绪所感染?

--有,这就是作者在江南冬景中的喜悦之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就叫做情景交融,当然也有些句子是直接抒情的,大家朗读时要体会,作者写完景,往往情不自禁地直抒感情了。

6、朗读第8段,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丽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静后的温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

总结: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让人感觉温暖的美好时光。

7、第10段,照应了哪里?

开头的“引子”,即第二段,体现了文章结构的完整。又照应第三段“明朗的情调”。

8、读完本文,你觉得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启示?

--讨论。大致明确:要善于观察或体察大自然,要感悟自然的美。注意景物的细节(以第5段为例),细腻便生动。写作时要有纲,还要有条理。语言要形象生动一些,优美一些,能让人身临其境,能感染人,所以要学习锤炼语言。可用一些写作手法,如对比着写,如引用来写,来加深文章的内涵。还要注意情感的充沛,笔端带有情感,或间接抒情,或直接抒情。(以上可突出几点或一二点来讲,不必俱到)

五、阅读迁移

上一篇:“十佳百优少先队员”评选材料下一篇:小汽车英语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