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人简介

2024-04-30

紫砂艺人简介(通用3篇)

篇1:紫砂艺人简介

1968年生,1985年在陶瓷职业学校学习,毕业后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季益顺学艺,后又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装饰设计,技艺日趋成熟。在师傅工艺风格的影响下,她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技艺都有了新的进步。作品充满清新雅致、情绪飘逸的艺术特色,“金玉荷花壶”、“朱砂天香壶”等在紫砂精品展中多次获奖,“生命之源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2007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紫砂精英称号,作品“迎春”在本次展览中获得银奖。现为“益顺陶艺中心”成员、季益顺壶艺流派的传人。

杏花春雨的江南宜兴,茶陶仙洲如诗如画,孕育出的紫砂文化更是名扬四海,独步天下。“蒯氏紫砂”作为一个响亮的紫砂文化品牌,出自制壶世家,从传统中走来,凭借独有成熟的制壶技法和对紫砂艺术的探索追求,秉承精华,勇于超越,在宜兴鼎蜀独树一帜。

“蒯氏紫砂”掌门人蒯良荣老师,心仪古代圣贤修身之德,慧眼传统经典紫砂之美。几十年默默的紫田耕陶,汗滴紫砂陶土,倾心紫砂陶艺,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独创“蒯氏紫砂”制壶绝技,泥与火的功夫演绎得如火纯青。传统经典中的方壶、圆壶、锦囊壶制作的精道传神,蒯氏家传风格的各式壶型、朱泥小品等,造型之美、做工之精更是无以复加。尤其是蒯良荣老师独创的“蒯氏三绝”,堪称紫砂壶艺的独门绝技。一绝是,蒯老师亲手挑选紫砂原矿,非上品名砂不用,自己动手加工槌泥,家藏陈腐多年的老泥,配泥考究独有心法,配出的成品泥料自然、深沉、温润、耐高温,“配土之妙色象天错”;二绝是,制壶技法得前人真传,全手工制作和特有的拿捏手法功夫独到;三绝是,实力雄厚,家中自备气窑、电窑等大型烧制工艺设备。蒯大师亲自烧窑,现场控制操作,靠调整炉窑温度和紫砂壶坯入窑的次数,紫砂壶经过至少八次以上入窑“超高温”精心烧制,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控观察壶色的自然变化——师造天然。

正是由于“蒯氏三绝”,烧成后的紫砂壶,呈现出炯别的色彩艺术效果,特殊的肌理之美,令人无法表述的绮丽色调,胡玉?胡金?奇诡怪谲,妙不可思,情理之中蕴藏玄妙,正可谓“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蒯氏紫砂”壶就像一位修炼了百年的高士,恰到好处的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内聚静俭无为之道,高雅矜持、深沉厚重,精神矍铄,充盈着生命张力。蒯氏紫砂”集紫砂壶的“五美”于一身,君子爱壶,壶如君子,一壶在手品茶论道,宠辱皆忘,用于泡茶水色温润,恰似古玉生辉。蒯良荣大师被众壶迷激情的赞誉为“窑火魔术师”。多年来,“蒯氏紫砂”一直深受玩家宠爱。随着近年来紫砂热的勃兴,“蒯氏紫砂”给紫砂市场带来了一股冲击力,物超所值的紫砂作品受到壶迷的追捧,在收藏界业已名声鹊起。“蒯氏紫砂”集传统经典、蒯氏风格于一体,以其大度精美、古朴风雅的造型,魔幻般的烧制色调,着实令壶迷们痴爱得有些疑惑?即便是紫砂界的同仁也啧啧称道。“蒯氏紫砂”作为具有特色魅力的文化艺术力作,开一代新风,已成为个性鲜明的当代壶中精典。

蒯良荣

我国传统工艺紫砂陶艺的传人之一,对紫砂陶艺有着深刻的研究,在精深的理论中探索着实践的过程,创造出独特的一门蒯氏紫砂陶艺。

八十年代开始从事紫砂陶艺创作和设计,釉水,泥料配制,技艺全面而精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良荣先生制壶的泥料都是自己到泥矿宕口亲手挑选。其选泥的过程简直可与淘金相媲美。成堆的泥料他选不中,往往空手而返,偶尔在那不经意的角落,发现一星半点合意的泥块如获至宝,捧回家中分开别类贴上标签,露天存放使其陈腐,腐熟极致,再专门用石磨磨成泥浆,而后再用筛滤,再磨再滤。精益求精,在此可谓细益求细。台湾客户用手捻之,叹曰:"泥中极品!良荣先生艺海耕耘二十余载,集原料选配,设计,创作和烧成技艺于一身。他的作品选型优雅,线条挺括,充满神韵。他创作的各种朱泥小品壶享誉大陆及香港,台湾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他特别擅长制作筋纹器,其代表作’菊瓣六条’’葵掇球’,’凌花’在《天地方圆》,《世界艺术家》,《鉴赏珍玩》,《紫泥新韵》,《壶魂》等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刊登。

他独特的拿捏制壶的技法,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为何选此方法,他表示壶是以实用,观赏为一体的,除了泡茶以外,还可以供人在手中把玩欣赏。因此手中的感觉非常之重要。江南之壶,品中国之壶。

篇2:范菊华 做壶友认可的紫砂艺人

在刚刚成功举办的紫砂文化座谈会上,一位壶友相中了范菊华的一个作品,当时这个作品的标价是3万元人民币,由于是紫砂文化座谈会,这位壶友并没有带足够的现金,所以只能一边把玩茶壶,一边发出遗憾声。

“范老师,可以与您交换下名片吗?”壶友掏出自己的名片,和眼前的工艺师交流开来。

通过了解,原来这位壶友姓李,玩茶壶已经二十多年了,手里的名家作品也不下千件,是位资深的紫砂壶“票友”。正因为有丰富的玩壶经验,所以李先生平时买壶也较理性,一般不会很快出手。“朋友介绍是关于紫砂的座谈会,来听听,并没想买,所以就没带很多钱出来。”李先生说,今天就偏偏又看上好茶壶了。

“如果你喜欢,价钱我不计较。”

最终这把珍贵的紫砂壶以八千元的价格成交。一旁的记者对此很不理解:很多人要买您的作品,而且这位壶友肯定还会联系您,为什么您要以这样的低价卖出呢?范菊华笑着说,壶友喜欢我的作品,就是認可我,所以我很高兴这么做。

漫长学艺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像名言里说的那样,范菊华的成功也始于开始的一。

生于宜兴丁山西望村壶艺世家的范菊华,从懂事起,家里的人几乎每天都在与紫砂打交道,西望村又是宜兴紫砂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范菊华早早的接触并了解喜欢上这一传统工艺。

上学时,每逢周末她都会学着大人做壶的样子反复实践,在小小年纪的她看来,这是在练手艺。到十六岁那年,紫砂厂开始招收学员,当时招收学员的标准除了硬性规定的初中文化学历外,还要有三个月的“试用期”(三个月必须达到生产标准)。

得知这一消息的范菊华很高兴,在她看来,能从事自己喜欢的紫砂工艺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但望女成凤的父母却希望女儿能继续读书,将来另有一番作为。

为了能说服父母,干自己喜欢的事业,范菊华与父母作了长时间的交流。听到女儿的真心话,向来明事理的老人,同意并支持女儿的想法。

很快,范菊华开始了在紫砂厂进行培训,先前的耳濡目染,加上对紫砂的热爱,范菊华不仅学得快,而且总那么有激情。不到一个月,她就顺利通过紫砂厂的“试用期”。在当地的紫砂圈,进过紫砂厂就意味着是真正的紫砂艺人,范菊华也真正开启了自己的紫砂事业,而且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我们早期在紫砂厂,主要做计件活,后来紫砂厂改制后,我们开始做全手工的紫砂精品。”范菊华告诉记者,早在紫砂厂时,她就拜花器大师江建翔为师,因为有扎实的工艺基础,所以学习起来很快。如今有名家的指导,范菊华更深得其中精髓。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紫砂也迎来了全面的发展。紫砂人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今的许多知名紫砂艺人就是这个时期开始走向公众的视野。但范菊华却没有大量创作作品,而是选择潜心修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传统工艺和文化理论研究上。

“作品的艺术价值没变,只是市场火爆了。”范菊华说,紫砂人得到别人的認可,不能靠炒作,必须要实力说话。她把个人推广的黄金期放在了个人提升上,为如今紫砂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提供了基础。

与大师比肩

漫长学艺路让范菊华练就了过硬的制壶技艺,而严谨的制作作风和广泛的理论知识又让她能与大师比肩。

从1997年到2007年每年只有二个作品问世,到现如今每年近十个系列的精品出炉,范菊华拼的是实力,靠的是前期的脚踏实地。

《松鼠葡萄壶》、《南瓜》、《秦权》、《竹韵》、《仿古》等作品多次斩获大奖并被广大收藏家的争相收藏就是最好的印证。

以“松鼠葡萄壶”为例,此壶身近圆,壶流、壶把均仿松作折枝状,壶盖上作一松鼠,旁设臻果葡萄点缀装饰,器身刻以葡萄藤蔓围绕,其间几只松鼠攀于藤上拾取葡萄,松鼠造型精巧细致,活灵活现,整体塑造古雅别致,其间点缀松鼠更添生气,于雅致中现童趣,卓有意味。

2010年,在第十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松鼠提梁葡萄》在百个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下了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12年10月28日,在“2012最具收藏价值的文房珍宝·紫砂”评奖启动仪式上,范菊华获得了评委的资格。采访中,她告诉记者,获得这个荣誉,感觉自己的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

其实,这些荣誉也仅仅是一个缩影。范菊华告诉记者,还有更令她高兴的事:那就是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的女儿,因为对紫砂的热爱,很有灵感,创作的作品很出乎她的意外。

篇3:紫砂壶艺九名家简介

1.汪寅仙,女,1943 年生于陶瓷世家,第三届评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先师从吴云根,后承朱可心门下学艺,又先后受裴石民、王寅春、蒋蓉等名家指点,深悉紫砂技艺奥妙;1975年又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博学厚积,紫砂艺壶创作底蕴坚洁。她技术全面,技艺精湛,光货、筋囊器均有相当造诣,尤擅花活运作。她的作品气正力强,刚柔相和,浑厚质朴,气势浩然,富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是静心、清神、养性的佳品。正由于她一贯追求艺术品创作严谨、典雅和情趣,又善于运用传统技艺表现,极有力地显现了其内在气质的性能,使创作品的形态韵律和精、气、神等极具艺术生命活力。

2.徐秀棠,男,1937年生于紫砂世家,第三届评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师从任淦庭习陶刻。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民间雕塑研究班学习后,到天津“泥人张”研习泥塑和彩绘。他知识渊博,专业研究深透,颇受顾景舟大师称赏,二人有密切合作关系。他善于雕塑,作品很有特色和强烈的个性,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他对紫砂艺壶技艺也有深刻研究,注重发扬传统造型优点,并极力发扬光大。由于他的深厚文化底蕴,创艺壶虽不多,却多有创新,又颇具独特风格,被誉为紫砂秀才,为行家所珍爱,他的艺壶非常难得。

3.徐汉棠,男,1932年生于紫砂世家,第四届评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16岁入紫砂工厂,为紫砂泰斗顾景舟的第一大弟子,其艺德、艺理、艺功等都深得顾氏真传,他又善于刻苦钻研和匠心独运,是制作紫砂花盆的高手,“汉棠盆”名于沪杭。名师出高徒,他抟壶技艺高超,创作品造型舒展,线条流畅,结构严谨,气势宏大,神韵充盈,形成了独特的汉棠壶风格,在港台被誉为“一壶千金”陶艺家。

4.何道洪,男,1943年1月生,第一届评定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10岁即喜玩陶土成物,15岁拜王寅春为师,学雕塑和制壶技艺。后又拜裴石民为师,曾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德艺双修优良。他专志从事紫砂壶艺理研究和创作,博学广问,善采众长。又敢于孕化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坚定地认为“在艺术上维持原状就是落后,没有自己的风格,就是没有进步。”他以“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为创作理念,塑造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法古不拘,效师不束,任自己的思维驰骋而随心所欲创作。其创作品秀丽周致,浑厚朴实,自成一家,具有“形、神、气、力、势、匀”等内圣外精的和谐大度,很易引导欣赏者进入高尚思维意境。

5.李昌鸿,男,1937年生,第一届评定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为顾景舟的第一代弟子,喜学善研勤于思考,敢于创造性活动。他集优雅传统文化气息和时代壶艺特色于一体,形成了文人儒商的独特个性。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书写,天性聪慧,新意常生,他的创作品造型端庄,内涵丰富,质朴典雅,文化气息较浓,深受海内外爱壶者珍视。他夫人沈遽华更是专志艺壶创作名家,珠联璧合,享誉于海内外。

6.周桂珍,女,1943年生,第一届评定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周桂珍师从王寅春、顾景舟学习紫砂壶艺。她善仿历史名作,制壶严谨,仿古不复古,有自己的新意境;严守传统理念和技艺,继承不保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其创作壶工艺精细,庄重简朴,诚实无华,儒雅大度,有强烈的时代美,深受好评。

7.顾绍培,男,1945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在宜兴陶瓷中学时,即对陶刻、制坯等极有兴趣,学习勤奋诚朴,刻苦努力。后师从陈福渊学习制作花盆、花瓶等。受顾景舟指导后,理悟紫砂创作艺理而精于研技,诚于取长,为人厚道,业成于真,形成了他做人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品性。其作品构思精妙,优美端正,平奇相宜,韵味情浓。他更善于陶刻,其装饰画龙点睛,意中含美,气圣神祥,状物抒情,诚朴感人,人文正气更显他的人品艺品相一个性。

8.谢曼伦,女,1942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谢曼伦师从朱可心,习紫砂艺刻苦认真,理艺精进而运用熟道,善创花货精品。她的作品效师法古有个性,技艺独特,清雅高洁;姿态挺秀,稳重大度;形态自然,气韵不凡;自然舒展,意趣丰富,人文气息浓厚,常给欣赏者以视觉美、感觉美、意念美等情感享受。她同吴震同气相和,同道相谐,同德相得,为艺互动,共同构筑了一道美丽的紫砂文化风景线,是很具特色的“夫妻双双皆名人“。

上一篇:大数据知识要点下一篇:愿诚信之花灿烂无比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