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2024-05-03

艺人经纪代理合同(共9篇)

篇1: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艺人代理合同合同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邮编:

乙方:,身份证号【 】

笔名:

地址:

电话:

邮编:

鉴于:

乙方的演艺才能和欲求演艺界发展的需要,甲方的专业、权威经纪资源和对乙方的认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乙方在演艺界的发展,维护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甲乙双方友好磋商,并达成共识,乙方正式委托甲方作为其演艺代理人。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特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代理事项、区域及期限

1.1 双方一致同意,乙方授权甲方为其演艺方面的代理人,代理乙方包括但不限于出演电影、电视剧、戏剧、话剧、广播剧;发行单曲或专辑;参加商业性演出、电视节目或广播节目;拍摄商业广告;担任品牌、企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代言人等演艺事务。

1.2 双方一致确认,甲方享有的上述代理权为非独家的,若乙方再行使第1.1条约定的权利或再向其他第三方授权行使的,应提前【 】天书面告知甲方,并与甲方协调档期,得到甲方认可,并签署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1.3 双方一致确认,乙方再行使第1.1条约定的权利或再向其他第三方授权行使上述权利过程中与甲方的权利相冲突,甲方应享有优先于乙方或其他第三方行驶代理权的权限。1.4 双方一致同意,如双方均有意继续合作,应在本合同期限届满前【 】天出书面通知,并另行签署代理合同。

1.5 双方一致同意,代理权期限届满后,就第1.1条约定的权利,甲方应享有优先于其他第三方与乙方签署的权利。1.6 甲方享有上述代理权的地域范围为全球。

1.7 甲方的授权期限为【 】年,即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二条 佣金

2.1 双方一致同意,甲方就其代理的乙方各项演艺事务,促成乙方就第1.1条约定的演艺事务与相关第三人签署合同并得以实际履行的,在扣除应缴税费和运作成本后,甲方有权提取乙方依据相应合同所取得酬金的【 】%作为佣金。

2.2 甲方应在取得上述收益且结算完毕后【五】个工作日内,将属于乙方的收益支付至乙方指定账户。

2.3 双方一致同意,在本合同履行期限内,就第1.1条约定的权利,乙方遭受第三方侵权时,任何一方均有权采取法律措施维护上述权利,另一方有义务予以全力协助。甲、乙双方对因侵权所获赔偿在扣除应缴税费和维权成本后进行分配,其中的【 】%归甲方所有、【 】%归乙方所有。

第三条 甲方权利义务

3.1 甲方应积极为乙方寻求机会,将有关信息及时向乙方传达,并为乙方与相关第三方签署合同提供联络、协助、撮合等服务。

3.2 甲方应负责澄清乙方不利的相关消息、报道、传言等,尽量消除对乙方的不利影响。

3.3 甲方应对乙方演艺事业发展定位,提出合理化指导与建议。3.4 甲方不得干涉乙方私人生活。

3.5 甲方应尽最大的可能保护乙方的隐私,甲方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泄漏乙方私人信息。

3.6 甲方应事先对相关的演出、代言资料进行核实,确保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乙方的良好形象及合法利益。

3.7 甲方有权按本合同约定获得报酬和相关收益。

第四条 乙方权利义务

4.1 乙方不得提供虚假信息,隐瞒重要事实或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甲方利益。4.2 乙方应听从甲方安排,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出席记者见面会、发表声明并参加乙方为其安排的其他宣传活动。

4.3 乙方应对甲方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与配合,应甲方的要求,向其提供真实的身份资格证明及其他相关资料。

4.4 乙方不得在本合同履行期限内及合同期限届满后【 】年内与甲方介绍的相关第三人进行私下交易。

4.5 根据甲方需要,乙方有义务就本合同项下相关代理权许可使用的《授权书》。4.6 根据甲方需要,乙方有义务就本合同项下相关代理权,乙方享有完整自主权及未授权第三方的《保证》。

4.7 乙方有义务按本合同约定及时足额向甲方支付其应得收益。

第五条 违约责任

7.1 本合同签订后,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合同的各项条款,任何一方如有违约行为,则违约方须赔偿守约方因此造成的全部损失。

7.2 若乙方未遵守本合同第1.2、1.3条约定,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并要求乙方返还报酬及支付违约金【 】万元。

7.3 若甲方未按约定及时足额向乙方支付其应得收益的,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继续履行支付义务,并按其延迟支付的数额,以每日万分之三的标准,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第六条 保密及其他约定

8.1 双方承诺,关于双方往来所获知对方之商业、财务信息,无论口头或书面,除应政府部门或法律法令的强制性要求外,均不得对本合同以外第三人泄露,也不得利用其做本合同以外目的使用,此保密义务于本合同终止后两年内仍然有效,且不因本合同的终止、失效、解除而失效。任何一方违反保密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8.2 本合同附件为本合同的一部份,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8.3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双方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合同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4 本合同一式【 】份,双方各执【 】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正式生效。

(以下无正文,下接本合同签字页)

(以上无正文,该页为本合同签字页)

甲方:

法定代表人:

日期:

乙方:

日期:

篇2: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甲方:(以下为甲方)乙方:(以下为乙方)

甲乙双方经磋商,一致达成共识,自 年 月 至 年 月 日 止,甲、乙双方正式确立经纪代理关系:甲方成为乙方演艺和商务广告经纪代理人,并 享有代理公司的所有权益;乙方授权甲方代理自己从事所有演艺、商务活动、广告宣传、行政和法律事务。为明确双方合作权利和义务关系,特签定此合同。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代理乙方演艺方面的经纪事务和管理,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甲方设计的整体形象及业务方案完成表演及工作。甲方经纪代理乙方的演艺和商务广告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影视表演;商务活动;广告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行政事务;法律事务等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演艺事务和商务活动。

2、甲方负责乙方在代理期间内的所有演艺运作,代表乙方并对乙方进行专业的行业模式管理和专业行业运作。

3、甲方维护乙方基本合法权利,保证乙方参与的演艺和商务等行为的合法性。

4、甲方保障乙方各种权益及其应有的利益。

5、甲方对外正式公布乙方为其代理经纪艺员,代拟代签乙方所有演出合同及与其他经纪公司的居间行为运作。

6、其他相关事务。

二、乙方权利和义务:

1、乙方承认甲方作为其演艺经纪代理,自愿接受甲方安排的一切演艺事务和商务活动等的实施和运作。

2、乙方保证维护甲方权益和公司整体利益。

5、乙方接受甲方的一切运作模式,接受甲方管理并充分配合甲方完成各项演艺代理行为和商务活动等的顺利实施。

6、经甲乙双方商定可以接受的其他的合作形式。

7、乙方如果出现未经甲方运作,属于非甲方的项目,与甲方在利益上有冲突的,乙方以甲方利益为第一利益。

8、乙方在演艺过程及其它出现在社会公众之中的一切项目,均有甲方相关人员在场。有关事宜交由经纪人打理运作,乙方只完成所应该完成的表演及相关活动外,不与第三方接触。

三、关于佣金:

1、甲方在运作经纪代理活动行为出现时,甲方按照为乙方运作的每个项目实际的总金额按比例收取佣金。

2、甲方收取佣金的比例为(未含税):

演艺经纪,甲方收取 %的佣金作为管理运作费。广告表演,甲方收取 %的佣金作为管理运作费。商务活动,甲方收取 %的佣金作为管理运作费。

3、其他部分作为乙方的劳务所得,由甲方支付给艺员本人。

4、甲方付与乙方的演艺费用未完税款(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由乙方自己缴纳)。

5、结算方式:按 结算。

五、其他约定

1、经过前期双方的磨合,乙方自愿委托甲方作为其代理经纪公司,接受甲方作为其代理公司的行为。在本合同存续期间,乙方不得与其他公司签订经纪代理合同。

2、甲方愿意接受乙方委托和授权,成为乙方演艺经纪代理公司并负责运作乙方的一切演艺活动和经纪代理。

3、双方签署本经纪代理合同为 个月,任何一方有权在本合同终止前三个月提出续约或解约,续签合同以本合同内容条款为主。

4、本合同中条款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在合作期限内任何一方出现违约现象,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由违约一方承担并赔偿受损失方。

5、本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本合同合作期内,如双方发生纠纷或无法协调彼此的关系,甲、乙双方均有权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权利。

6、本合同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甲方: 乙方:

签章: 签章:

代表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附:乙方身份证影印件。

篇3: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在自己代理合同中, 代理人同时为合同关系中的代理人和相对人 (或第三人) , 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实际上由同一个人作出。

对于自己代理合同, 1981年制定的《经济合同法》第7条有过规定:“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合同或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签订的合同无效。”但该法在1997年《合同法》出台后已经废止。《民法通则》在第4章“代理”一节中对代理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但对自己代理合同没有规定。而《合同法》虽然对无权代理、但超越代理权代理、代理权终止后代理、表见代理等制度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但对于自己代理同样未作规定。因而, 对于自己代理合同的效力, 有必要作一分析。

依《合同法》的规定,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合意, 是一种发生民法上效果的合意。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一般而言, 合同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要件:第一, 合同订立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合同订立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 他们既可以是合同当事人, 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合同必须存在两个利益不同的订约主体, 合同必须具有双方当事人, 只有一方当事人根本不能成立合同。第二, 合同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成立的根本标志在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 即达成合意。这首先要求当事人作出了订约的意思表示, 同时通过要约和承诺达成了合意。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合同即可成立。第三, 合同的成立, 应当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合同法》第13条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 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要约和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 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合同从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 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 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 则合同根本未成立。

依据自己代理合同的基本特征, 对照合同的上述基本成立要件, 可以看出, 自己代理合同实际不具备成立的条件。

第一, 自己代理合同没有两个以上的合同订立主体。自己代理合同在形式上合同当事人有两人, 但由于代理人既是合同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又是另一方当事人, 合同事实上只有代理人一个订立主体, 根本不存在两个利益不同的订立主体。

第二, 自己代理合同不具备合意。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的意思表示一致或合致为合意, 而在自己代理合同中, 只有代理人自己的一个意思表示, 不存在两个意思表示, 也就谈不上合意。

第三, 自己代理合同不具备要约和承诺的完整阶段。自己代理合同, 只有代理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无论这个意思表示是代表被代理人作出, 还是代理人本身的意思表示, 都只是一个意思表示, 而这一个意思表示只能视为要约。只有要约, 没有承诺, 合同不能成立。

因此, 自己代理合同违背了代理的本质特征, 并不具备成立要件, 当然是自始无效。有相当部分人主张, 自己代理合同应为效力待定合同, 该合同若事后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认, 其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应为有效。事实上, 所谓“被代理人事后追认”, 其实质应当是被代理人对于代理人自己的要约所做的承诺。这时的合同, 已经是两个利益不同的订约主体所达成的合意, 完全具备了合同成立的要件。虽然, 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还是一样, 但却是由自己亲自作出的, 被代理人追认后的合同, 已不再具备自己代理合同的特征, 同先前的自己代理合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实质已是双方新成立的合同。

根据上述对于自己代理合同的分析, 房屋登记实务中, 对于属于自己代理情形的房屋买卖合同, 登记机构应当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第一, 父母通过房屋买卖的方式将自己名下的房产转移给未成年子女, 父母本身为出让人, 而同时又是未成年子女在房屋买卖合同关系中的的法定代理人。此类登记申请, 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受理。

第二, 房屋所有权人委托代理人出售房屋, 代理人自己作为该房屋的买受人, 直接申请登记的, 登记机构应告知其不符合受理要求, 并告知其应通知委托人亲自到场作出意思表示或另行提交委托人认可受托人为买受人的书面证据。委托人到场重新作出意思表示或另行提交委托人认可受托人为买受人的书面证据, 登记机构可以受理登记;否则, 登记机构同样应不予受理。

篇4: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关键词] 出版 出版经纪与代理 中介服务

[中文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5-0025-05

[Abstract] Puts forward four kinds of service models of publishing brokers and agents at present:the state model,Shengda model, private model and basement model.And optimizes the intermediary service models of publishing brokers and agents combined with developing experiences of publishing broker and agent service in home and abroad .

[Keywords] Publishing Publishing brokers and agents Intermediary service

隨着我国出版转企改制,出版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出版生产要素的流通基本上由市场决定。出版市场的这种变化,迫切地需要出版经纪与代理等中介服务协调和加速出版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出版市场的公平合法交易。出版中介服务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出版市场繁荣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现有出版经纪与代理中介服务模式的梳理以及如何对既有模式进行优化,构建健康的出版产业链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1 我国出版经纪与代理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出版经纪与代理服务业,相较于西方出版业发达国家可以说是发展的初期阶段,但也并不是无所作为,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经纪代理发展情况的梳理,将我国出版经纪与代理中介机构的发展模式抽象为以下几种。

1.1 版权代理——国有模式

在西方经济国家,发达版权代理机构的发展与活跃程度与一个国家的出版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从1988年我国第一家国有版权代理机构成立至今,国有版权代理经过近30年的发展,虽说发展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国有版权代理机构在促进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和出版产业发展方面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至今仍是我国出版经纪与代理的一种典型模式。

据统计,我国现有中华、北京、上海、万达等28家经国家版权局批准的版权代理公司,其中22家角逐图书版权代理业务。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是隶属于国家版权局的事业单位,其他大多设立在省市当地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名下,只有北京版权代理公司为一家股份制公司。国有版权代理机构主要从事本地图书版权的国外版权业务。据《图书版权贸易的调查分析报告》数据统计,国有版权代理的图书版权贸易数量达我国引进版权的30%左右,并形成各自国外图书版权代理优势。目前,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已与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乌克兰、格鲁吉亚、巴西等国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多家版权机构、包括版权代理机构和出版公司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1],其中与俄罗斯版权协会合作密切,占据了俄罗斯图书版权代理90%的江山;北京版权代理公司以代理韩、日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图书版权代理业务见长,独家代理了台湾大苹果公司在内地的版权,多年下来,已成功代理大苹果公司几千种图书在内地的版权[2];上海版权代理公司与美国出版界著名企业企鹅公司有中国独家代理的关系。国有版权代理模式在我国图书出版版权国际贸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图1 所示)。

1.2 作家经纪——盛大模式

出版业发达的欧美等国,大概有80%到90%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专业经纪公司或经纪人运作出版。其中一个不得不说的例子便是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的问世,该作品问世可归功于经纪人的成功运作。但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作家普遍没有经纪人,作家经纪人制度不成熟。2009年时,盛大文学参照国外作家经纪人制度,开始从公司的文学编辑和运营人员中,遴选出版公司优秀网络作家经纪人,组成其十大金牌作家经纪人。经纪人主要工作是专门对盛大文学的签约作家进行包装和运营,对中国作家全版权运营,充分挖掘中国原创文学的文化创意产能,标志着对中国作家和作品全面进入代理人时代[3]。“盛大文学”可以说是我国网络文学的代名词。其运营的原创文学网站包括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小说阅读网、榕树下、言情小说吧、潇湘书院六大原创文学网站及天方听书网、悦读网、晋江文学城(占50%股权)。同时还拥有华文天下、中智博文和聚石文华三家图书策划出版公司,签约韩寒、于丹、安意如、蔡康永等多位当代一线作家。盛大文学为用户量身打造全方位、广角度、立体式的文化产品体验;为出版社、游戏公司、影视机构等版权需求方提供大容量、多元化、优品质的作品来源,着眼于整个文化市场,为用户和版权方搭建了一个提供文化服务平台与桥梁[4]。从该层次来说,盛大文学则是真正担当起了联系作者和出版机构的“红娘”角色,具有典型的出版中介机构性质,其出版中介模式如图2所示。

1.3 选题策划——民营模式

所谓选题策划,其实质是占有出版资源,收集联系作者、市场与出版社之间的信息,架起三者之间的桥梁。图书选题策划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创意”与“灵感”,但更多不是对文字的创意,而是对信息的分析与操作(图3所示)。

选题策划是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出版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产生的。图书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取决于图书生存要素的合理流动,把握市场、了解读者、掌握出版动态,是出版企业参与竞争过程中的必要工作。这方面的大量工作完全依靠国有出版社的力量是远远不能胜任的,民营图书工作的选题策划工作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专门为出版社和作者牵线搭桥,让市场、作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信息顺利对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从事选题策划的民营图书公司就是介于出版机构与作者之间或出版机构之间代理出版、设计选题、代理版权贸易等而收取中介服务费的出版中介机构[5]。正是如此,我们认为选题策划是联系作者和出版社的重要途径;是作者和出版社联系的“桥梁”,是作者和出版社真正的“经纪人”“中介人”,是我国出版经纪与代理的典型模式之一。近些年,“京、沪、穗等大城市冒出许多出版工作室、图书中心或文化公司,其中有不少在注册登记时,都声称是承办信息咨询、联络作者、组稿、推荐选题等业务,其实质属于出版经纪人的业务范围”[6]。

篇5:模特经纪代理协议

甲方:模特经纪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特签订如下 协议:

1. 甲方以模特推广为平台,免费为乙方提供免费制作各类 宣传资料为其推广。拍摄照片类型主要是时装,(或者内衣)泳装。

2. 乙方自愿参加甲方所组织的商业演出,赛事等活动,并 代表甲方组织的各类商业演出。

3.乙方自愿提供给甲方的个人资料包括个人照片、个人信 息等均为自愿提供,并保证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准确、可靠性原 因而引发的纠纷,由乙方承担相关责任。

4. 甲方有权在各类媒体上发布乙方提供的个人资料作为宣 传资料,并且,在所组织的各类演出活动中,为乙方提供参与的 机会。

5.甲方如实制作、发布乙方资料(包括:照片、个人资料 等),并由乙方监督认可。同时,甲方有义务和乙方一起使用,维 护乙方的个人的隐私权和个人肖像权。6. 在甲方不定期举办的各类演出活动中,将优先考虑为乙 方提供参与机会。

7. 乙方在甲方组织的演出活动中,不得以私人名义向甲方 的客户提供个人联系方式。

8. 乙方不得利用在参与甲方活动时结识的其他模特资源去 参加其他任何商业活动。一但违反视违约处理。

9. 甲方有义务维护乙方个人肖像权不受损害,如果需要在 其它媒体发表或参赛时,应事先征得乙方同意。

10.按照自愿原则,乙方有权在协议期内单方面取消协议,但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以甲方认可为准。在甲方认可之后 一月内,甲方必须把所有乙方的照片资料从甲方网站收回,双方 的义务也同时终止。

11.本协议书有效期为一年,以双方签字时间为准,乙方对 于合同期满后的续约有优先考虑权,过期满无异议视作自动续约。

12.一但违约,违约方需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 2 万元整。下 次再次违约,违约金为前一次违约金的两倍。

篇6: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优秀学生:李翠翠张芳 类涛 王晓倩

优秀团员:张振堂 方云云 吴大莲

优秀学生干部 :杨晨晨

优秀团干部:张煜婷

篇7: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摘 要】伴随着至以来房地产市场的逐年升温,房地产代理销售行业一片繁荣,代理销售难度的降低,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直接导致代理公司在几乎所有代理销售合同条款中毫无决定权,均以房地产开发公司(甲方)为主导,利益重心严重偏向甲方,增加了代理销售公司权责收入确认的难度,代理销售行业收入确认原则及时点成为急切需要讨论的课题。收入作为利润表中利润构成的一项重要要素,受到企业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高度重视,资本市场不断出现的利用收入确认进行财务舞弊的事件也引起了会计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业务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经营环境出现越来越多的不确认性,日益复杂交易合同的不断出现,实务中往往很难根据现行《收入》准则来准确判断收入确认的时点,从而导致收入的确认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实务中企业在收入确认和计量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某知名房地产代理销售公司实操中的收入确认环节进行研究,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房地产代理销售服务全过程,结合房地产代理销售行业业务合同复杂多样性以及在市场中所处的优劣势,研究更加适合房地产代理销售行业收入的确认时点。

【关键词】房地产;收入确认;过程;时点;代理销售

一、房地产代理行业收入概述

1、房地产代理行业收入确认的理论依据

房地产代理收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指南中提供劳务收入标准。准则对收入的确认规定得比较原则化、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要求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显然,一项交易或事项发生后,若仅同商品销售、提供劳务收入有关,则应否和何时确认为收入,就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职业判断,从交易的类型、收入的种类、销售、提供劳务时有无附加条件而使所销售的商品或劳务在似乎钱货两清的表面现象后,与商品或劳务有关的所有权及其风险在实质上是否完全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才能决定收入应否和何时确认。

2、房地产代理行业收入构成、合同有关收入条款类型

(1)收入构成

①代理费是指代理公司代理销售开发商开发的楼盘,销售成功且达到合同约定条款后按照代理合同约定比例,开发商结算给代理公司的代理销售佣金。

②顾问费是指代理公司为开发商提供的前期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市场策划以及后期销售过程中的策划服务等工作得到的相应报酬。

③渠道分销收入是指代理销售公司行业内资源共享,在代理公司间再次签订代理合同,按约定比例结算分销佣金。

④开发商给予的奖励是指在房地产销售期间开发商根据销售情况给予的固定的或者临时性的各项奖励,其中包含:跳点、超价等。

(2)合同收入确认条款类型

①代理销售合同

a、以开发商房款到账金额确认代理销售公司代理费收入

合同约定不论收到的房款为部分或全部,开发商以收到的房款金额结算代理销售佣金。

b、开发商必须收到全部房款后,以全部房款金额确认代理公司代理销售佣金

合同约定开发商必须收到全部房款后按照总房款的一定比例结算代理佣金。

c、开发商必须收到全部房款后,结算80%代理佣金且留有收房控存20%

开发商必须收到全部房款,只结算80%代理佣金,另外20%代理佣金,必须等到业主收房且业主满意评价达标后才可结算。

②顾问策划合同,是与开发商签订的为开发项目提供市场定位、数据调查、营销计划等服务的合同。合同中一般规定按照所约定的服务内容条款和完成时间节点,按合同总价款的比例,分阶段结算佣金报酬。

③渠道分销合同是指代理销售公司间再次签订代理合同,按照合同中约定的销售方式和提成比例完成同一项目的代理销售服务活动。

④奖励合同或临时约定协议,开发公司视销售情况阶段性和临时性与代理公司约定的销售奖励。比如:跳点合同中的代理佣金结算。

3、规范房地产代理行业收入确认的重要性

随着房地产代理行业的不断壮大和深入发展,规范的收入确认原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计量经营业绩、规避法律及涉税风险,而且促使企业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1)计量标准的统一,能够增强可比性。统一了代理行业收入确认的条件,而非个性化逐一分析合同条款即收款条件,可以使得企业间可对标,行业业绩可评判,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数据。

(2)规避法律及涉税风险。统一规范的收入确认过程,是需要代理公司和开发商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确认,这个过程为今后新合同的条款设计、合同纠纷中证据的收集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混乱的收入确认下产生的税务差异和纳税风险。

(3)提升企业内控的管理水平。规范化的收入确认过程,使得企业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完整的、标准的销售数据统计流程,这个流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管理的方法,这将有助于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内控制度建设。

(4)通过行业标准的统一,减少代理行业内的不公平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竞争环境。为公司上市审计提供理论支持,方便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从而为企业的上市融资提供便利,促进整个代理行业的长足发展。

二、房地产代理行业收入确认的影响因素

1、收入准则的限制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应用指南中认为: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房地产代理销售业务从服务周期来说其时间跨度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在此期间为开发商提供一项重复劳务即销售服务。按照指南中的规定根据相关劳务发生时确认收入,这里的确认时点不是由代理销售公司所能掌控的。

从本文中对房地产代理行业收入构成、合同有关收入条款类型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看似明确的收入类型和合同条款,确因开发商的主导地位导致的信息的收集和确认过程的不对等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作为收入确认的依据。且现在开发商作为强势的一方,经常会有不按合同约定支付佣金,最终压低结算代理费的情况出现,导致以权责发生制按合同条款确认收入却无法收回所确认款项。

2、收入条款的不确定性

(1)以开发商房款到账金额确认代理销售公司代理费收入

在现实中,代理销售公司负责协助业主签订销售合同及支付首付款,在该环节能够掌握每套销售房屋的首付款到达开发商账户时间及金额,此部分房款对应代理费可以依据合同确认代理佣金,但是由于开发商财务及放款银行具有保密性,代理销售公司无法随时查询已销售房屋尾款是否到达开发商账户及具体金额,由于开发商自身利益需要,其在收到房款后长期不与代理销售公司对账确认,导致代理销售公司实际已达到合同约定收入确认条件,但是因为信息的不完整而无法确认收入。

(2)开发商必须收到全部房款后以全部房款金额确认代理销售公司代理佣金

此类型销售代理合同看似简单,但代理销售公司完全无法掌握全部房款是否已经到达开发商账户,原因同上,从而无法根据合同条款确认收入。

(3)开发商必须收到全部房款才结算80%代理佣金且留有收房控存20%

此类型代理合同基本与第2条情况相同,但是关于20%的收房控存代理佣金信息代理销售公司更加无法掌握,只能按照开发商结算代理佣金时点确认收入。

(4)顾问策划收入

此类收入是代理销售行业唯一处于相对主导地位的收入形式,因为其需要大量的信息、经验和人才积累,又处于房地产业务前端,所以基本能够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但是如果面对的是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巨头,为了取得后期的销售代理业务,也不得不迁就开发商的意愿。

(5)渠道分销收入、跳点收入

此二类收入因统计过程需大量开发商的考核销售记录支持,另因代理销售公司与房地产开发公司信息的.不对等,导致实操中也无法完全按照合同条款确认收入,也只能按照实际到账时确认。

3、税务收入确认的差异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875号中关于劳务交易的规定: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1)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②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③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2)企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可选用下列方法:①已完工作的测量;②已提供劳务占劳务总量的比例;③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3)企业应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劳务收入总额,根据纳税期末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年度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为当期劳务成本。

根据之前对房地产代理销售行业现状及特点分析可见,该行业属于提供劳务交易,但是因实操中需要根据合同条款并结合开发商确认的证据来确认交易的完工进度、劳务总量比例以及发生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所以会与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产生差异。如若房地产代理销售公司按照税务确认收入条件确认收入,将业务合同作为确认基础,而得不到真实的业务数据支持,那么不难预测,大量应收账款的呆死账将在确认收入后期出现,同时已经上缴的税款也无法退回,那么对于房地产代理销售行业而言,完全依照税务收入确认方式确认收入将加大行业税务风险。

三、完善房地产代理行业收入确认的建议

1、代理销售经纪公司自身需要完善的流程

(1) 建立和完善基础台账

在销售过程中,建立销售基础台账,掌握客户从签约到最终收房整个过程中客户与开发商完成交易的所有信息,包括:定金的缴纳、签约首付的付款时间、全额房款支付完毕的时点以及客户的满意度评价等等。

(2)与开发商定期沟通和对账

与开发商建立起良好沟通机制,是为其提供服务,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代理公司和开发商的相关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数据核对和交换,以便于双方能够准确确认收入和成本(代理公司确认收入,开发商确认成本)。

(3)定期汇总分析,明确催款方法

为了有效保证经济利益能够及时流入企业,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代理销售公司应该针对应收款项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比如应收款预警时间的设定,分别不同的账期采取不同的催缴方式,与律师事务所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等等。

2、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1)完善房地产销售合同备案的内容

受到现有房产销售备案内容的限制,作为房地产监管部门也不能随时动态掌握销售情况,这既不便于国家监管也不方便数据的统计和使用。建议增加房地产销售合同备案登记内容,如增加全款支付时间、贷款银行等。

(2)建立备案登记查询系统

既然监管部门建立了备案登记制度,那就应该把相关的不涉及隐私的登记信息进行公开,方便信息的使用者查询。可以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对其相应公开不同等级的信息查询内容。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企业数据采集成本。

(3)加大对房地产销售的管理与控制,从政府层面建立项目运作的上报机制

在国家利用政策宏观调控房地产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指引项目操作的过程,从而引导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建立项目进展全过程的上报制度,监控相关项目从立项到最终销售全过程的收入、成本、利润的确认。

3、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篇8: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委托代理关系中, 委托人希望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工作, 由于信息不对称, 委托人不能确定代理人在工作中是否努力。因此, 设计对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有利的激励合同, 促使代理人自觉地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动是委托代理关系中重要的问题。影响委托代理合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风险偏好, 所以, 委托人在设计激励合同时, 应结合双方的风险偏好, 同时体现双方的风险分担要求, 才能起到激励目的。

一、模型设定

设u (x) 为代理人的效用函数, v (x) 为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定义代理人风险厌恶度ρA=-u″ (x) /u′ (x) , ρA=0表示代理人风险中性, ρA>0表示代理人厌恶风险。定义委托人风险厌恶度ρP=-v′ (x) /v′ (x) , ρP=0表示委托人风险中性, ρP>0表示委托人厌恶风险。假设代理人产出函数为π (a, θ) =a+θ, θ为外生随机变量, θ~N (0, σ2) , a为代理人努力水平。委托人根据代理人的产出确定付给代理人的报酬。考虑线性激励合同s (π) =α+βπ, α为代理人的固定收入, β是代理人分享收益的份额, 即制定激励合同时的激励系数, 0≤β≤1。假定代理人努力的货币成本为c (a) =ba2/2, 其中b为成本系数, b>0, b越大, 同样的努力需要的成本越大, 因而代理人越不愿意努力。

由Arrow的研究成果可知:

代理人的风险成本:, 委托人的风险成本:。

委托人的实际收入:π-s (π) =a+θ-α-β (a+θ) , 代理人的实际收入:

委托人的确定性等价收入:

代理人的确定性等价收入:

代理人的参与约束 (IR) : (ū为保留收入)

代理人的目标是最大化其确定性等价收入, 故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 (IC) :

委托人的目标是通过设计满足代理人两个约束 (IR) 和 (IC) 的激励合同s (π) =α+βπ, 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 从而使委托人自己的确定性等价收入最大化。因此, 委托人的实际问题是选择 (α, β) , 解下列最优化问题:

二、对称信息条件下模型的讨论

在对称信息下, 委托人能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 (IC) 约束不起作用, 故模型为:

最优解:即β*是ρA的减函数, 是ρP的增函数。

1.若ρA=0, ρP≠0, 则β*=0

含义:对称信息条件下, 当代理人风险中性, 委托人厌恶风险时, 代理人得到全部产出份额, 同时也承担全部风险。委托人不承担任何风险, 只获得固定收入。此时的最优激励合同就是租赁制。

2.若ρP=0, ρA≠0, 则β*=0

含义:对称信息条件下, 当委托人风险中性, 代理人厌恶风险时, 委托人承担全部风险, 代理人不承担任何风险, 最优的激励合同为固定工资合同。

3.若ρA=0, ρP=0, 此时, 委托人和代理人均为风险中性, 故模型为:

含义:对称信息条件下, 当委托人和代理人均为风险中性时, 代理人努力水平不受激励函数β的影响, [0, 1]中任一数均可作为β的最优解。

4.若ρA≠0, ρP≠0, 则

含义:委托人越是厌恶风险, 代理人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激励合同的作用就越大, 特别当ρP→∞时, β*=1, 此时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代理人越是厌恶风险, 其承担的风险就越小, 激励合同的作用就越小, 特别当ρA→∞时, β*=0, 此时代理人不承担任何风险。但现实情况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不可能处于一种信息完全对称的状态, 故激励模型不要求员工承担风险只能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三、非对称信息下模型的讨论

非对称信息下, 委托人观察不到代理人的行动α, 故模型为:

1. 若ρA=0, 即代理人风险中性时, β*=1

含义: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只要代理人风险中性, 代理人就获得全部生产份额, 同时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委托人不承担任何风险, 只获得固定收入。最优合同为租赁制。

2.若ρA≠0, 即代理人厌恶风险时,

含义: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若代理人厌恶风险, 双方都承担风险, ρA是β*的减函数, ρP是β*的增函数。此时最优的激励合同为固定工资 (α) +奖金 (βπ) 。即委托人越是厌恶风险, 代理人承担的风险越大, 激励合同的作用越强, 设计激励合同时就要调高激励系数β。代理人越是厌恶风险, 代理人承担的风险越小, 激励合同的作用越小, 设计激励合同是就要降低激励系数β。这说明激励合同要求代理人承担的风险和代理人的风险偏好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越是厌恶风险, 承担的风险越小, 越是偏好风险, 承担的风险越大。

由此可知, 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 企业对员工的了解越少, 企业越希望通过增大激励, 刺激员工努力工作。因此, 对于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企业, 应该尽量避免招聘风险厌恶度大的员工。

3.若ρP=0时, 即委托人风险中性时,

含义: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若代理人厌恶风险, 委托人风险中性, 激励系数只取决于代理人的风险厌恶程度, 成本系数及外在不确定因素。

总结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激励系数β的大小受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风险偏好影响。委托人在制定激励合同时, 应结合自己及代理人的风险偏好, 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激励目的。由于委托人了解自己的风险厌恶度, 在制定激励合同时, 只需考虑代理人的风险厌恶度即可。

参考文献

[1]李富强, 李斌.委托代理模型与激励机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9) :29-33.

[2]张琳, 施建军.现代企业中股东和经理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C].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1679-1682.

[3]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何洁, 王则柯.信息经济学浅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浅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35-265.

篇9:艺人经纪代理合同

[关键词] 文化经纪代理市场 问题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2-0030-04

1 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发展现状

文化经纪代理市场是经纪市场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文化市场体系的一个细分市场,是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文化经纪公司和经纪人通过为文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提供中介服务,促成文化产品交易。在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上从事交易与管理活动主要有文化经纪公司、经纪人、文化商品生产者、文化商品消费者、政府以及行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的颁布,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文化产业提供中介服务的文化经纪代理市场也将快速发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其规范运作,向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1]。

现阶段,文化经纪代理业务几乎涵盖了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所有门类,门类多、领域宽、内容丰富,其中出版经纪代理、演出经纪代理、影视经纪代理、艺术品经纪代理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文化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文化经纪代理市场概况

1.1.1 文化经纪代理市场日益活跃,经纪业务量呈上升趋势

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发展日益活跃,经纪业务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见表1),2008年我国文化经纪业务量达到15.94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2009年文化经纪业务量达到56.50亿元,创近五年来的文化经纪业务量新高。

表1 2004—2011年我国文化经纪业务量统计表(单位:万元)[2]

1.1.2 文化经纪人总数增长,以个体经纪人为主

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上文化经纪人类型主要包括个体经纪人、合伙经纪人、经纪公司、兼营经纪人及其他组织五种形式。总体上,我国经纪人总数呈增长态势,合伙经纪人、经纪公司发展快速,个体经纪人已占文化经纪人主体地位。2011年我国文化经纪人总数突破1万,达到11155户,其中个体经纪人占文化经纪人总数的48.35%。

表2 2004—2011年我国文化经纪人总数统计表(单位:户)[3]

1.1.3 文化经纪行为进一步规范

在文化经纪代理市场上,文化经纪人的经纪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经纪代理市场主要存在经纪合同中未附经纪执业人员签名、未在经营场所明示经纪执业人员情况、无照从事经纪活动、对经纪的商品或服务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不规范问题。

表3 2008—2011年文化经纪人监督管理统计(单位:件、万元)[4]

1.2 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建设

1.2.1 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放宽市场准入

政府转变职能,从“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政策、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文化经纪代理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规则放宽,为文化市场各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展开市场竞争提供了条件。《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消了对演出单位所有制资格的限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演出市场的竞争,实行经营与管理分开、经营与经纪分开,对于建立现代演出企业制度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5]。

1.2.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2003年起,我国文化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将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区分,仅保留少数公益性文化单位在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国有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参与市场竞争。目前,全国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等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29万多个[6]。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文化经纪企业市场主体意识,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规范文化经纪代理企业的经营行为,保证文化经纪代理市场的健康发展。

1.2.3 加强文化经纪人队伍建设

文化经纪人是文化经纪代理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联结纽带,在文化经纪代理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经纪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2010年,文化部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重点扶持培养200名具有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熟悉国内外文化市场、开拓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文化产业经理人”[7]。

通过职业资格认定和高校教育,文化经纪人建设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一方面,工商局和文化部门对文化经纪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和考核,提高文化经纪人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在高校开设文化经纪课程。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高校相继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的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开设文化经纪人方向。

nlc202309010224

2 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1 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经历30多年的发展,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经纪机构的市场主体意识不强,经营和管理不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经纪代理活动的展开,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2.1.1 文化经纪代理市场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态势,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东部和中西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东部6省市的文化产业资产拥有量均超过1000亿元,合计占全国文化产业总资本的66.08%,而西部12省区市文化产业资产拥有量合计只占全国的11%,东部10省市文化产业的年营业收入额合计占全国文化产业全年营业总收入的80%,西部则不足10%[8]。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我国文化经纪行业代理市场的布局和发展。我国文化经纪代理行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发展迅速,而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2.1.2 文化经纪代理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缺乏配套性和系统性。虽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经纪人管理办法》,并于2004年进行修订,但是该法规只是各种行业从事经纪人业务的普适性法规,并没有文化经纪代理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在版权经纪代理方面,我国相关的法规有两项,分别是1996年国家版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的《著作权涉外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外国著作权认证机构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目前版权经纪代理市场的发展。文化经纪代理法律法规不健全,致使各种违法违规经纪行为时有发生,侵害了文化经纪代理主体的合法权益,妨碍了文化经纪代理活动的顺利展开。

2.1.3 文化经纪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缺失

行业协会属于民间的自律组织和管理机构,具有服务、监督、沟通功能,在协调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文化市场的行业协会还不健全,大部分行业协会尚未脱离“官办”,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目前,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机构实现行业自律、监督和规范文化经纪人或经纪公司的经营活动。例如,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等是由文化部主管,属于政府组织。而在国外,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文化协会发达程度高,它们在规范行业行为、监督指导经纪人业务行为、协调行业内部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4 文化经纪代理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行业垄断突出

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化经纪代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营不规范,竞争力弱。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作协创办的文化经纪人服务中心,曾对作家的作品进行代理,但因缺乏竞争力、经纪代理市场不成熟而没有发展起来。文化经纪代理行业垄断突出,在版权代理市场上,我国版权代理业务主要由国有版权代理机构进行。我国现有28家经国家版权局批准的版权代理机构,其中,1家电视节目版权代理公司,2家电影版权代理公司,2家音像版权代理公司,其他23家代理机构以图书版权代理为主,大多属国有体制,代理范围狭窄,经济效益差,竞争力弱。

2.1.5 文化经纪人缺乏且素质良莠不齐

我国文化经纪从业人员不足,且素质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我国文化经纪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不到整个行业需求的20%,无法满足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发展的需要。由于文化经纪人入行门槛低,文化经纪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尤其缺乏高素质的文化经纪人。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少数高校设立艺术管理或文化经纪人方向专业,但文化经纪的专业教材缺乏。北京、江苏等少数地方实行文化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但文化经纪人执业资格培训简单且时间短,资格考试过于程序化。另一方面,文化经纪人的选拔和聘用不透明,专业化程度低,“家族或裙带经纪人”现象较为严重。在选择经纪人时,许多影视明星、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大多选择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为经纪人,如那英的经纪人是姐姐那辛、章子怡的经纪人是哥哥章子男、范冰冰的经纪人是父亲范涛、莫言的经纪人是女儿管笑笑等。这种“家族或裙带经纪人”的现象不利于文化经纪人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2.2 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建设问题的成因

2.2.1 经纪观念得不到澄清,经纪活动不被重视

经纪代理活动和经纪人在我国由来已久,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重生产、轻流通,认为经纪人的经纪活动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投机行为。在计划经济时代,经纪活动一度被认为是投机倒把,国家对经纪人和经纪业采取限制、取缔政策。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文化市场逐渐活跃,文化经纪人和文化经纪活动也逐渐出现。这时期的文化经纪人称为“穴头”“掮客”,他们的经纪活动称为“走穴”,演出、书画、书刊等非法文化经纪活动十分普遍,文化经纪代理市场混乱无序。直到1992年,国家通过“支持、管理、引导”,使得经纪人和经纪活动得到认可。1995年10月2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经纪人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经纪人活动的全国性行政规章,标志着文化经纪代理市场走向规范,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和经纪行为得以确认,从此“穴头”和“走穴”才由地下和半地下变为光明正大的行业。

2.2.2 文化体制制约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发展

我国文化市场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被分成若干块,加上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形成真正统一的文化市场体系。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起步晚,虽然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转企改制,但其内部管理僵化,仍然属于“企业单位、事业管理”形式,缺乏活力,与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文化市场实行准入规则,各文化市场有严格的准入要求,民营、个体、外资等参与文化市场建设受到一定的限制。

nlc202309010224

2.2.3 法律法规不完善,经纪业务混乱

一方面,国家没有统一的经纪人和经纪业务方面的法律。《经纪人管理办法》作为普适性的法规对经纪人及经纪活动进行规范,但有关文化经纪代理规范的法律缺乏,主要是各相关部门颁布的管理条例,如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文化部颁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演出经纪机构予以确认和规范,2012年文化部制定的《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明确了演出经纪人的从业规范以及对演出经纪人员的资格认定、监督管理。由于经纪代理的立法不完善,经纪人的性质、职能、经营范围、权责划分等没有明确规定,容易导致在经纪活动中发生经济纠纷和争议时,经纪人的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而受到侵害。另一方面,经纪业务十分混乱,“黑市经纪”“地下经纪”大量存在,演出市场“走穴”、罢演、误场时有发生。文化经纪法律法规不完善,致使文化经纪人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文化经纪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3 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建设的对策

我国文化经纪代理市场的建设要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行业协会的中观管理和企业的微观管理作用,通过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文化经纪代理市场管理体系,促进文化经纪代理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3.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加快文化经纪代理法律法规建设,把经纪制度纳入法律法规,引导文化经纪代理市场朝着有序、规范发展。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我国已颁布了《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文化市场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我国文化经纪代理的立法相对滞后,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制约了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和文化市场的发展。政府应加快文化经纪代理立法,制定统一的文化经纪人和文化经纪代理业务方面的法律,明确文化经纪人、文化经纪公司以及文化经纪代理业务的性质、职能、经营范围以及权责划分,规范我国文化经纪人和文化经纪代理活动的发展。

3.2 加强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行业协会属于民间的行业自律和管理组织,独立于政府之外,在对行业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行业自律规范、交流业务、监督指导代理人的业务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文化经纪行业协会,应尽快设立。以版权代理业为例,英国于1974年成立了英国版权代理人协会,美国于1991年成立的美国作家代表人协会。这些专业的版权代理人行业协会在政府、出版商、作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沟通协调,营造了良好的版权代理环境。

3.3 加强文化经纪人管理,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目前,文化经纪人不仅要归属工商管理部门管理,还要接受文化部门管理及其他部门的管理。此外,文化经纪代理业务涉及的范围广,如演出、影视、书画、艺术品、图书等类别,不同类别的文化经纪代理业务各有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建立分级分类的文化经纪人管理体系。其次,要建立文化经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文化经纪人的信用记录,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对文化经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示,进一步规范文化经纪人的经纪代理活动。

3.4 搭建文化经纪信息平台

顺应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搭建文化经纪信息平台,发挥中介服务功能,为文化经纪代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文化经纪代理信息平台汇集了文化经纪代理市场的各方参与者,通过发布文化经纪代理信息,沟通文化产品供求双方,降低交易成本,促成文化产品交易。

文化经纪人与文化经纪代理业务作为文化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从业人员要发挥各自职能,协调合作,促进文化经纪代理市场发展。

注 释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EB/OL] .[2007-06-17].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jrzg/2006-09/13/content_388046_7.htm

[2][3][4]数据来源:《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年鉴(2005—2012)》。

[5]刘玉珠.文化经纪人与文化产业[J]. 经纪人,2003(1):38-41

[6]中国已全面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EB/OL].[2012-10-24].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10-24/4274212.shtml

[7]韩筱旭.文化产业人才观:浅析我国内地的文化经纪[J]. 东方术,2011(1):70-71

[8]中国传媒经济呈现十大特征[EB/OL] .[2007-03-01].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5833146.html

(收稿日期:2014-12-09)

上一篇:销魂荡魄-销魂荡魄的故事-销魂荡魄的寓意-销魂荡魄的意思下一篇:无息车贷管理操作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