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的工作总结

2024-04-29

中国人寿的工作总结(共8篇)

篇1:中国人寿的工作总结

中国人寿培训总结

加入中国人寿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毕业后的梦想,她名声卓越、实力强大,并且在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而我成为了众多幸运者中的一员,在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市场拓展部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为期半个月的新员入司培训在集团公司教育培训部科学统筹、合理部署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从拓展训练到理论学习,从课程设计到课余活动,从学员学习到学员生活无不体现了教育培训部工作的周密、细致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正是这次培训让我充分了解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人寿,一个真实的中国保险业,也了解了一个真实的自我。

中国人寿秉承“造福人民大众,振兴民族寿险”的使命,正快步走在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大道上,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每个新进员工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严要求,高标准,迅速实现从一个大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下面将从个人能力、团队协作和公司目标的实现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才能迅速实现这一质的飞跃。

一、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以“空杯”的心态面对将来的一切。

我们的宗旨是为客户奉献价值,“成己为人,成人达己”,要想“为人”必先“成己”。虽然每一个进入中国人寿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但这并不代表什么,我们进入的是一个朝阳的行业,新兴的公司,一切都是崭新的、未曾接触的,如果不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还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就要犯错误、走弯路、碰墙壁。书本

上的知识在工作中能应用的不足20%,大学教育所赋予的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实际工作的能力。我们要忘记成绩、重头再来,以“空杯”的心态面对环境的转变。我们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温室里面的花朵,而是要面对激烈竞争、在残酷考验中不适应者就要遭淘汰的职业者。因此,要想服务好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必须首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1、调整心态,增强竞争意识,实现思想上的快速转变。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由校园变成了公司,由老师变成了领导,由同学变成了同事,由自由、个性转变成了坚定不移的执行力和团队的分工与协作,由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由同学之间学习成绩的竞争转变为同业各公司之间争夺客户资源、提升服务质量的竞争。因此,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我们要及时调整心态,做好准备,以更加谦卑的心态处理各种关系,以更

加扎实的工作处理各类问题,以更加坚强和自信的心态加入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2、不断学习,加快知识更新,迅速成为行业内的专家。保险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需要精算、投资、财务、营销、信息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企业年金更是一个崭新的市场,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和可借鉴的经验并不多。要为客户服务,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首先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尤其是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更要求我们保持“空杯”的心态,时刻学习新的知识,研究新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

3、迅速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实际工作与校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工作中更加强调写作和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贯彻公司和部门战略部署的能力、领会领导意图的能力、有效的执行能力以及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这对我们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

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常和前辈多交流、学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每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迅速提升自身的能力。

二、培养集体意思、加强团队合作。

实际工作中,没有一件事情能够靠单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就好像拓展训练中逃生的游戏一样,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独跨过4米高墙,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才能成功。尤其是对我们养老保险公司来说,从企业年金标书的制作、投标、客户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都必须通过团队的形式来进行,这更加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要避免蛮干、单干和埋头苦干,通过团队协作,实现1+12的目标。

1,树立团队目标,确立团队核心。一个团队是因为共同的目标组建在一起,团队的目标就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奋斗的宗旨、前进的方向,任何人都不要偏离这个目标。同时,要确立团队的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命令必须坚决服从

和有效执行,这样就能提高团队工作的效率。

2、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牢记自己的职责,坚守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司其职。

3、加强沟通、适时调整。每个成员之间必须保持交流和沟通,定期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需要帮助应及时提出。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齐心合力,又快又好地完成团队目标。

三、进行第二次创业,为国寿养老公司一炮打响贡献力量。

中国人寿1996年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离,白手起家,开始了国寿人艰苦卓绝的创业,用短短的6年多时间,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财富500强企业的伟大飞跃,又用短短的4年时间使公司在排行榜上的名次一升再升,到XX年年中国人寿总资产已经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已位列财富500强的192位。

现在的中国人寿已同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已经基本形成了管治先进、制度健全、内控严密、技术领先、队伍一流、服务优良、品牌杰出、发展和谐、实力雄厚的优秀企业,正在朝着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目标快速前进,这样的成绩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同时也创造了公司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作为新生的国寿养老公司,应该继承和发挥国寿人这种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投入新的战斗,进行第二次创业。值得我们庆幸的是现在的国寿养老公司起点更高、平台更广,丰富资源更丰富,依托着国寿集团,以及在集团内各个成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创业环境已经大大好转。正是如此,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把握时机,积极开拓,争取一炮打响。

通过此次培训,我看到了中国人寿未来发展的良好前景,更加坚

定了自己的信心。我庆幸自己当

初的选择,并下定决心今后要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工作、无怨无悔的奉献,把握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和公司良好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中国人寿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征途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篇2:中国人寿的工作总结

1、在积极调整适应变化方面。主动接受变化,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应了从在校大学生到社会职场人的角色转变。

2、在与其他新同事进行交流方面。主动参与到与其他新同事的交谈,主动分享入司以来的所思所获,总结经验努力成为更优秀的国寿一员。

3、在进一步了解公司企业文化方面。努力学习公司企业文化相关知识。

二、遵从规范

1、在学习公司员工规章制度方面。努力学习中国人寿员工规章制度方面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规范制度的重要性。

2、在学习榜样行为方面。向部门优先员工学习,学习优秀同事的良好的工作习惯,将相关习惯应用到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中。

3、在严格遵守员工行为守则方面。入司以来,坚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时刻提醒自己积极遵守员工行为守则。

三、学习能力

1、在学习岗位所应具备相应的知识方面。努力掌握法律合规岗位所需了解的知识,争取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

2、在了解公司相关诉讼案件的操作实务方面。认真学习诉讼案件应对操作实务,了解公司相关的诉讼案件,跟进案件进展。

3、在虚心积极请教前辈方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积极主动与前辈进行交流,虚心请教工作中遇到的`相关疑惑。

四、沟通能力

有主动沟通的意愿,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

1、在克服沟通障碍主动倾听分享方面。

2、在熟悉沟通环境主动交流方面。

篇3:中国人寿的工作总结

1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独有的、以一种或几种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能力。作为公司不断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和能力, 中国人寿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公司开发独特保险品种、发展独特技术、使用独特营销手段、创造独特服务的能力, 它是中国人寿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市场发展机会、有效开展竞争, 充分利用的内部有效资源和能力。这些资源和能力使公司在较长时期具有竞争和发展优势, 其他公司模仿这些资源和能力时将面临成本劣势和时间劣势, 从而使中国人寿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种稳定的、能给公司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

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衡量标准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即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四种战略力量, 即有价值的能力、稀有的能力、难于模仿的能力和不可替代的能力。具体来说, (1) 有价值的能力, 是指那些能为公司在外部环境中利用计划、降低威胁二创造价值的能力, 能使公司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竞争优势, 并为客户创造价值。 (2) 稀有的能力, 是指那些极少数的现有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才能拥有的能力, 如果对手获得这种能力就会立即削弱这种能力给公司带来的价值。 (3) 难以模仿的能力, 是指中国人寿所拥有而其他对手不能轻易建立起来的能力, 或者是中国人寿的独特品牌和文化, 或者是员工和客户之间的人际关系, 或者是信任和友谊等。 (4) 不可替代的能力, 是指竞争对手不具备战略对等资源的能力, 它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保持、成为中国人寿竞争优势的最后一个条件。这种能力为竞争对手所难以替代, 因而能为公司带来持续的竞争力和价值。

总的来说, 要成为中国人寿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满足: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是有价值并不可替代的;从竞争者的角度出发, 是独特并不可模仿的。

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资源和能力优势

3.1 悠远的历史

中国人寿的历史追溯到1949年10月20日成立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55年里经历了新中国保险业初创期、国内保险业停办期、保险业务恢复期、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荣期。特殊的历史条件、发展路径形成了中国人寿独一无二的经验、技能和资源, 使之更能够适应中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社会土壤, 做到与时俱进、与国同运、与民共享, 生发出公司自身奋发向上的进取动力。

3.2 国字品牌、民族保险业的旗帜

中国人寿拥有国字号品牌, 始终得到了党和政府最高程度的关注, 公司与各级党政系统、各类事业团体保持了良好的互信关系, 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金融稳定、社会长治久安、地区繁荣建立了紧密经济联系。在发展民族产业、振兴经济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方面, 更具有代表性和国民意义, 从而强化了它的本土优势。

3.3 体制优势

中国人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断进行自我改革和完善,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独家垄断到全面开放, 从国有公司到国有控股国际化经营现代公司, 特别是最近进行的股份制改造, 植入了现代公司治理的优越因素, 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公司运作方法, 焕发了新的活力, 形成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3.4 营销网络和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人寿是中国市场上超大规模的保险公司, 目前在全国有4, 000多家分支机构, 8, 200多个营销网点, 拥有60余万个人代理人, 1.2万多名直销人员, 9.1万家代理销售网点, 网络覆盖全国, 业务渗透城乡。同时, 聚集了行业最优秀、最大规模的管理人才队伍, 这些人的聪明才干和忠诚工作为公司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形成了其他中小保险公司和新进入公司短期不可企及的竞争优势。

3.5 业务优势

截至2007年, 中国人寿年保费收入已达2208.81亿元, 占境内寿险市场份额的44%, 集团总资产已达12042.77亿元, 占全国保险业总资产的约45%, 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公司可运用资金超过11000亿元, 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公司已连续5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并首次入选世界品牌500强, 是国内唯一一家进入世界双500强的保险企业, 业务规模和资产规模占到了整个保险业市场的半壁江山。

4 培育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应结合上述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标准, 以公司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 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着力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1 以人为本, 提高人力资源能力

人力资源是公司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载体, 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产生和形成的源头。中国人寿应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公司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公司为员工创造宽松的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为先进个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 采用“客观、公正、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 将更多的年轻优秀的人才, 放在重要岗位上培养和锻炼;三是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促使人力资本沉淀于公司并促使公司核心能力成长。

4.2 以发展为主题, 培养做大能力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应该具有迅速开发市场、满足社会大众保障需求的能力, 一个产品打开一片市场, 一个理念带动一种消费、一项业务满足一种社会需要。还必须进一步树立超常规思维, 建立跨跃式发展模式, 建立一套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新业务占有的业务发展体系, 总公司到分支机构、各级经营管理人员, 都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围绕目标凝聚人力、物力、财力, 整合公司资源, 培育发展环境, 实现公司在规模上的突破和在发展上的跨跃。

4.3 夯实管理基础, 培养依靠质量做强能力

对于一份保单需要长期经营、多年服务的人寿保险公司来说, 业务质量已不仅仅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需要, 更是公司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所以中国人寿保必须从源头上狠抓质量提高, 不可只图表面繁荣, 贪一日之功, 搞短期行为, 而丧失未来的竞争力;此外, 结构是质量的另一个方面, 良好的产品结构、险种结构和业务结构配比能够形成滚动发展的力量, 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应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竞争赢利局面, 建立结构、质量、效益相互支持、层次推进的效益型经营格局, 把结构做实、业务做强。

4.4 以市场为导向, 培养业务创新能力

业务创新能力是公司迅速适应变化、主动谋求发展的能力。中国人寿应保持对市场的敏锐视角和灵动反应, 把握变化开展创新。中国人寿业务创新能力体现在产品开发能力、营销渠道创新能力和赢利模式竞争力三个方面, 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机制, 依靠良好的赢利性和成长性赢得顾客和投资者的青睐和信任, 形成投资者、公司、客户三方共赢的持续发展局面。

4.5 把握需求, 提高客户经营能力

中国人寿的客户经营理念是“客户至上, 与客户同忧乐”。公司应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创造客户价值、提供客户回报、履行客户承诺, 推广、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 , 强化对代理人服务过程的监控和督导, 并加大不同市场、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客户经营运作力度, 针对高、中、低端客户, 出台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措施, 培养VIP客户、忠诚客户、守信客户、荣誉客户。

4.6 建设学习型组织, 培育和提高公司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人寿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 一要强调“终身学习”, 二要强调“全员学习”, 三要强调“全过程学习”, 四要强调“团队学习”;积极组织全体员工通过互动和创造性学习, 用全体员工的智慧、技能和精神造就适应市场竞争的整体, 增强公司的创新力和应变力, 从而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4.7 力足竞争, 增强文化经营能力

文化经营能力是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在培育中国人寿核心竞争力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和深化以下几种文化:一是“双成”文化, 中国人寿在广泛吸收借鉴的基础上, 总结归纳了以“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为核心理念的独具特色的公司文化。二是执行力文化, 要依靠正确的决策、坚决的执行、严格的考核、及时的检查评估, 在中国人寿内部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 营造万众一心、整齐划一的局面。三是诚信文化, 当前, 最重要的是个人代理人的诚信建设问题, 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教育培养, 在代理人队伍中牢固地树立起规则意识、守法意识和自觉履约意识;其次是经营的诚信问题, 有诺必践, 有令必行, 使诚信成为公司的一种文化, 成为公司对外的形象。

摘要:中国人寿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参与国内市场全面开放格局的客观要求, 是迎接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 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中国人寿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出发, 结合公司现有的资源和能力, 探讨了如何培育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人寿,核心竞争力,培育

参考文献

[1]吴葛, 何茂艳.中国公司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J].科技与管理, 2005 (4) .

[2]武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J].宁夏社会科学, 2004 (2) .

[3]吴礼民, 张婷婷.谈我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5 (6) .

篇4:分水岭上的中国人寿

6月16日,中国人寿(02628HK)宣布以超过50亿元的代价购买中信证券(600030)定向增发的10.77%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这预示着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此之前,中国人寿已经不止一次地大规模吃进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股份。去年10月,中国人寿获保监会特批,认购2.5亿美元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在建行上市半年禁售期届满后,于今年4月底以每股3.25港元的价格抛售4亿股,套现13亿港元。以建行2.35港元的招股价计算,中国人寿在半年内账面获利3.6亿港元,回报率达38%。不久前,中国人寿又参与了中国银行在H股市场的IPO,认购中行股份总金额达23.5亿港元,共获配78842万股H股(国寿集团和国寿股份各占50%)。此次中信证券为了增加资本而进行的私募中,中国人寿又击败各路诸侯,吃下定向增发的全部股份,显示了只要出手就“舍我其谁”的气魄和独特的眼光。

在国内证券公司中,中信证券的背景和经营都有独到之处,有意参股者众多。作为国内首批创新试点券商,中信证券继重组万通证券后,2005年出资16.2亿元收购原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发起设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出资5.7亿元,参与创设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7.81亿元收购金通证券;2阗6年出资3.3亿元收购华夏基金,一步步通过收购做大做强。中信证券最终接受中国人寿“赢家通吃”的方案,必然是考虑到了与中国人寿未来的战略性协同效应。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中国人寿对中信证券的估值根据是前20个交易工作日的市场价格均值一9.2元/股。但是消息公布后,市场随即有了反应,中信证券的股价升到14元/股。这使得中国人寿账面相应出现了超过30亿元的盈利,而这时该公司也不过支付了5000万元的保证金而已。

中国人寿的“保守”战略

尽管最初的动因可能是纯粹的金融性投资获利概念,但中国人寿对其他国内金融机构的大规模持股,将不可避免地对金融市场的整体构造带来冲击。

置身于这一冲击波核心的中国人寿,是国内市场占据优势的竞争者。按照中国会计准则,2005年,中国人寿集团的保费收入为1897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36%;总资产为7120亿元,占国内寿险业的47%。截至今年5月9日,中国人寿股份公司总市值达到3000亿港元,在上市的三年中增长了3倍。这样的业绩使之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具有难以想象的融资能力。中国人寿可运用的资金超过700瞻亿元,其中包括大量的外汇资金。近年来,中国人寿在资金运用方面技巧越来越娴熟,态度越来越主动,不但提高了保险资金收益,还促进了保险承销业务本身的发展。未来,这些优势或许还有助于中国人寿进一步成为中央政府调控国家经济建设的利器。

不断地以巨资入股本土大型金融机构,是中国人寿利用自身资金优势参与重大投资项目的又一举措。这样的行为显然得到了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中国人寿集团公司获特批通过购汇的办法境外投资中行H股,体现出了国家大力推动保险业发展、拓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保险资金收益的决心。保险公司用人民币购取外汇再进行海外投资的做法,是保险资金运用政策上的新突破,属于经典的QDⅡ。

除境外股票投资以外,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保险企业事实上还希望获得更多的投资政策优惠,如给予保险资金战略投资者资格,支持股权分置改革;稳妥、有序地对保险资金放开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物业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以及对银行、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适度放开保险资金对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比例等,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

一种认识是,或许中国人寿将成为“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类似于国外许多能够同时提供银行、投资和保险等产品的“金融超市”。在中国,排名第二的保险公司平安保险集团已经设立了“平安银行”,尝试向这一方向发展。但是,中国人寿总经理杨超却不断否认近期会将中国人寿打造成一家“金融控股集团”。他透露,新一届董事会确立的集团发展战略是:成为“资源配置合理、综合优势明显,主业特强、适度多元,备受社会与业界尊重的内涵价值高、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大型现代金融保险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对这一思路的解释是:“金融控股集团要在金融各领域多元化、全方位插手,比如控股一些非寿险金融企业,但中国人寿并不一定急于形成这样的集团。当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寿险业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而进入其他领域的前提必须是找到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人还有合适的项目。”

这种相对“保守”的姿态,其实相当健康。从全球金融业的实践来看,原来分业经营明显的各个金融子行业的确已经开始互相渗透,但是多家著名公司尝试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例如,著名的花旗金融集团,是花旗银行和旅行者保险投资公司合并的产物,其领导人曾经期许带领该公司成为全球金融服务的“沃尔玛”。但是不久,旅行者保险就被吐出,现已被瑞士的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收购。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收购旅行者后是世界上第三大保险提供商)也曾经一度试图多元化,提供投资管理产品,包括建立在私募基金业内名声卓著的Z资本公司(CapitalZ)。但是,这些业务一直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为公司提供健康的盈利。在前普华永道的CEO吉姆·希罗(JimShiro)加入苏黎世担任CEO后,该公司开始回归主业,力求在主要的保险市场上取得盈利和领导地位,放弃过于多元化而经营无力的领域。

从战略上讲,人寿保险和银行类金融服务产品的协同效应确实不大。从监管体系看,各国也各有侧重。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偏重保险业的监管,而中央/联邦级别更偏重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直到现在,也没有摸索出特别好的把这些完全不同的金融服务部门放在一起产生更高效率的管理方法。因此,许多看起来美丽的并购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保险资金的策略性应用可望成就“中国淡马锡”

作为国内唯一持有全国营业执照并建立了全国性分销网络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庞大的保单规模、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及领先的技术上。但正如其领导层所判读的,这些优势都不足以在公司进入其他领域时形成协同效应,从而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例如,如果成立“中国人寿银行”,仍然要开设零售店铺和柜台,在资金运用方面,仍然要建立贷款风险控制体系和相应文化并受制于中央银行和银监会。

因此,建立一个控股公司、然后持有保险和银行两个业务公司的想法,现在还缺乏吸引力。

但是,中国人寿已经悄然开始更具有创造性地使用其庞大的可投资资金,从而获得战略性的多元化的进程。

首先,随着不断持股商业银行,加之已是这些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最大拥有者,中国人寿事实上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为满足《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主要长期资本来源。不久前,中国人寿宣布,与中国银行进行从零售渠道支持到联合投资的全方位业务合作,商业银行们将极为乐意为中国人寿提供服务。在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方面,中国人寿所控制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也是股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这些都为中国人寿积累了资产投资方面的经验。

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相关金融产品市场尚不能满足投资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借鉴国外保险企业经验,丰富资产组合,增加投资收益,也已进入中国人寿的视野。

近几年央行的低利率政策,使中国寿险公司利差倒挂现象日趋严重,单靠银行存款的利息已远远不能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了。1997年底以前,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额已不小,其平均亏损在4.22-5.22%之间。而从1997年底银行连续降息,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已从7.8%下降到2.25%,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也随之从8-9%下降到现在的2.5%,现在新单利差收益倒挂0.25%。而没有相对高一点的保单利率,又无法吸引顾客投保。1998年底,寿险保单预定利率最高为9%,最低为4.5%,加权为7.8%,各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不到3%,显然存在严重的利差损问题。

反观美国保险业,一般根据国内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其持有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数量。其投资组合中,政府公债和企事业债券的比重较大,股票投资比重较小,目前占10%左右;作为传统业务的抵押贷款在1980年以前占比基本维持30%以上,此后,由于保险公司资产证券化程度不断提高,其比例才直线下降,目前不足10%;不动产投资在二战后的建设高峰时曾占总保险公司总资产的6.7%,近年一般维持在2-3%的水平;在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在内的其他资金运用方面,保险资金一般投入比例极小,仅为0.5-2%,其目的是满足流动性的需求,保证保险金的偿还。

发达国家保险资金运用的显著特点是资产证券化程度较高,尤其在英、美两国,财产险业的资产证券化率高达90%,寿险业也达80%以上。由此带来的第一个好处是资产的流动性强,同时,资产的收益性也得以兼顾,尤其是股票,收益一般高于贷款和不动产投资,债券则更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第二是资产闲置率维持在最低水平;第三是投资方式多样化,范围广泛,便于有效地分散风险和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未来几十年,中国也将面临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养老危机,养老金运用和回报问题的凸现可能会比人们预期的要快。随着中国主要人寿保险公司纷纷上市,它们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资金偿付标准和会计准则准备财务报表。这常常要求它们必须提前测算,数十年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付给保单持有人。这些持有人的预期寿命不断增加,要求保险公司必须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而保险资金只能存在银行,只会使人寿保险公司迅速进入技术性破产。因此,中国的人寿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地游说金融管理机构,以获准投资于回报率更高的项目。

在保持主业、进行适度多元的前提下频频主动出击的中国人寿,或许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或者“中国的淡马锡”类的机构。如果是前者,中国人寿将越来越直接参与中国股市,如果是后者,中国人寿将越来越多地直接投资于具体产业公司。由于可以动用的资金数额庞大,他们的投资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资本市场的下一步走势。

人寿保险资金的运用推动资本市场的变革

毫无疑问,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迅速壮大。这一阶层的典型成员是各个城市经济体,或城市中月收入从数千到万元的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政府公务员、私人企业拥有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牵引着释放中国经济潜力的需求和产业组织力量。在可见的将来,他们是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跨国公司看好的“中国市场”指的就是这一特定人群。

应该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是相对幸福的。他们对前途的乐观强于欧美和日本的同一群体,后者正不断丢失工作机会。另外,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也使发达国家现有的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空前的挑战,中产阶级必须加倍努力地工作和储蓄才能维持家庭的需要。基金经理们也被迫处心积虑地提高投资回报。因此,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本才争相进入中国,与中国这一代充分供给的劳动力和中产阶级结合。国外养老资金回报率高,本质上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替别人养老。中国的中产阶级获得了发达国家中产阶却也帮助他们减轻了失业

从资本的角度看,由于中产阶级的储蓄必须用以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财富水平,所以,他们更要求国内资本市场健康地发展。而跨国金融机构的存在,使得超级富豪和大型企业的资金管理越来越不依赖某个具体国家的管理体制和资本市场容量。无论比尔·盖茨的基金、巴菲特的投资公司,还是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分配和投资一他们在中国概念股上的投资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样是分享中国崛起的概念,海外的投资者还可以投资那些在中国即将获得垄断性份额的跨国产业公司,而不用忍受中国本地公司糟糕的治理体系。相反,积蓄有限的中国中产阶级,只能在境内有限的投资品种中选择。这一现实并非中国独有。对欧洲各国中产阶级的投资组合研究表明,跨境投资同样也很少。也就是说,即使瑞典人热爱电信概念,也未必投资于邻国挪威的诺基亚,他们可以选择本国的爱立信。同样,即使三星的产品遍布中国,中国中产阶级的钱也很难流向三星的股票。

篇5:中国人寿的工作总结

“只有总结每个阶段中的经验、教训,才能从中学会更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之前的工作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项目中我们做了什么?

硬件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修。硬件包括:计算机、扫描仪、拍照机、打印机、考勤机、网络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作业系统、档案清理等。

作业现场的网络搭建、维护、升级。根据工作需求,对现场的网络布局进行重新组建网络、网络故障排除、网络升级等。

现场作业中的问题提取、处理。对于现场作业中进行问题提取和处理,大多数是告诉大家如何处理问题、怎样避免出现问题、怎么能更好的工作。

现场数据的迁移、生成、导入。这不但是许多人都向往的,而且也是大部分人所不能“容忍”的。因为这些工作往往要求的都是如何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避免问题。对脑力和耐力都会有很大的锻炼。

工作中我们发现的问题:

操作流程造成的。数据生成前、人寿验收前采取的“特殊问题、特殊处理”有效的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处理结束后仍在正常的流程中出现没有正确使用“打破常规”的处理方法而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流程质量造成的。小组内管理松懈,对质量监督不严造成大量返工或生成前需要处理的问题。如图像优化不合格,没选索引,存在补扫页或空白页。

工作中我们难处理的问题:

人员配置上匮乏:由于负责的范围较多、问题较多,经常人员匮乏而且不好培训。

没有系统的学习:没有相应的培训、交流、学习,出现问题是总是不能有目标的处理和解决。

服务器空间不足:存储空间直接影响现场正常、现场作业数据生成、数据备份。空间不足可以使用“挪滕”的方法来处理,具有一定的操作风险(人为因素、不确定因素)。

项目中我们收获的成果:

态度决定一切:刚参加工作,工作态度多多少少会带有一些情绪化。尤其是问题较多、情况复杂、困难的时候,做的不是十分的明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参加了工作,才知道一个书上的道理可以用的千变万化。比如:一些数据上的分析方法,可以用到车间设备统计、也可以用到车间物品存放标注、甚至可以用到工作数据统计之中。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无论是IT,还是现场作业也好,秩序的维持依靠的是平时的管理,而不是关键时候的整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什么都要经常保持危机感才能进去,才能上进。工作之余多思考如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处理效率、多钻研、多尝试,才能从尝试中找到进步的地方。

篇6:中国人寿支公司工作汇报

尊敬的***及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召开――――――会议。在此,我将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工作向大家做汇报。

2012年是人寿财险****公司成立的第一个。2012年1月17日,甘肃省保监局下发了《关于筹建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批复》2012年1月29日成立了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筹备组。2012年4月28日采取以招标的方式选择营业场所装修单位,装修预算和装修合同均由******公司和省分公司进行了审核和审批,并经过公安和消防部门检查,出具了安全证明和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符合监管部门对区县支公司成立的职场建设要求。2012年5月23日****公司人员已基本到位,办公职场准备就绪,软硬件设备齐全、财务及核心业务系统测试完毕,各类单证齐备,内控管理制度已初步健全。2012年6月27日,甘肃保监局、省、市公司领导莅临****公司进行了开业前现场验收,对筹建工作给以通过。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也对公司以后发展寄于厚望。2012年8月29日,中国人寿财险******在县委,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开业。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作为中央金融企业,将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经营理念,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生态安全、工业强县、科教兴县”的三大战略,在做大做强公司业务的前提下,加大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员工培训学习,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而竭诚服务。

同时,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主动接受保险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县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辖内其他同业公司一起,公平、公正的参与竞争,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保险行业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篇7:中国人寿保险实习收获总结

我国人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是国内最早运营稳妥事务的公司之一,肩负我国寿险业探索者和开拓者的重担,走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开展进程,深谙国内寿险商场运营之道。

20xx年12月17日和18日,我国人寿稳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并创造了当年全球最大规划的IPO。20xx年1月9日,我国人寿稳妥股份有限公司回归国内A股上市,自此公司变成国内首家“三地上市”的金融稳妥公司。

经过长时刻的开展和沉淀,我国人寿具有比肩全球的雄厚实力。截止20xx年,

我国人寿稳妥(集团)公司已连续八年当选《财富》“国际500强”。作为我国人寿稳妥(集团)公司的基地成员单位,截止20xx年12月31日,我国人寿稳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子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14105.79亿元,位居国内寿险行业第一。

如今,我国人寿致力于施行“资本配置合理,归纳优势显着,主页特强,适度多样化,备受社会与业界尊敬的内含价值高,基地竞赛力强,可持续开展后劲足”的集团化战略,奋力创造“实力雄厚、管制先遣、准则健全、内控紧密、技术抢先、部队一流、效劳优异、品牌超卓、开展调和”的国际尖端金融稳妥集团。

二、实习意图

三个月的实习是咱们大学期间的最终一门课程,不知不觉咱们的大学韶光就要完毕了,在这个时分咱们十分期望经过这次实习实践来查验自个把握的常识的正确性。所以,我挑选了在我国人寿理财基地开端我的实习生计。

三、实习内容及进程

时刻总是在咱们不经意间从指缝间流过,在国寿现已作业了两个多月了。起初的一个月都是理论练习。第一个星期是稳妥从业人员练习,天天都是上课,做习题,看书。有时分感受这么的紧迫感像是回到了高中高考那期间。第二个星期即是稳妥代理人资格考试。经过一个星期的突击练习和不断的做习题,总算在星期一上午考完了,也过关了。

隔一天,又接到部分教师的告诉,去西苑山庄承受封闭式的三天练习。说实话,我国人寿真的重视人才的培育,咱们练习的环境份额来练习的环境要好许多,教师说他们曾经都是在部队区练习的,那里的设备底子不及咱们这边的西苑。为了不负公司的等候,咱们只要努力学习这三天的课程。

完毕三天的课程,咱们就正式到城区理财基地上班了。天天都是开早会,早会完毕后第一天是约客户参与答谢会,第二天是举行答谢会,第三天是客户售后追寻访问。就这么三天一循环,一直到如今都如此。

在这期间,我真的改变了许多。曾经遇见生疏人都很好说话的,如今和生疏客户能流通的攀谈,现已改变了害臊的小毛病。国寿,真的让我成长了许多。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我怀着夸姣的期盼来到了我国人寿稳妥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分公司城区理财基地,在这儿,我改变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我所学到的有些是书本上给予不了的,比如流通的洽谈和开畅的性情。

天天约客户,访问客户,尽管很辛苦,可是进程我很享用。我并没有把它当成实习来看待,而是看成了一份作业去奋斗。由于是新人,在一两个月以内很少会签单也是很正常的,最主要的是一份心态,一份积极向上的达观心态,这关于推广人员来说很主要。

篇8:中国人寿的工作总结

1 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分析

1.1 保险公司经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为综合评价保险公司经营状况, 中国保监会在2015年出台了《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 通过对保险公司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社会贡献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1.1 速度规模

速度规模反映了保险公司的发展态势。速度规模和效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性质上既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保险业速度规模是其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和决定性因素。在实际经营中, 有些保险公司发展速度快、规模大, 但经营效益却不甚理想, 甚至可能出现亏损;而经营效益好的时候, 速度规模不一定理想。因此, 必须明确速度规模与经营效益之间的关系。速度规模指标具体包括保费收入增长率、规模保费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三个指标。

1.1.2 效益质量

效益质量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结果, 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保险的效益质量包括社会效益质量和自身效益质量两方面。提高保险的效益质量, 一方面, 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金和更多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 可以积累更多的保险基金, 用以应付巨灾所造成的损失。具体包括综合投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新业务利润率、内含价值增长率、综合退保率、13个月保单继续率、综合费用率7个指标。

1.1.3 社会贡献

社会贡献反映保险经营的社会效益, 是保险公司发挥保险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要求。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和保障水平, 并成为提高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制度保障, 这些都凸显了保险的社会贡献。具体包括风险保障贡献度、赔付贡献度、纳税增长率和增加值增长率4个指标。

1.2 保险公司经营效益评价方法

1.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 若样本数据反映出的两因素变化的态势基本一致, 则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较大;反之, 关联度较小。该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 并且对数据要求较低, 工作量较少;但同时, 它要求需要对各项指标的最优值进行现行确定, 主观性过强, 同时部分指标最优值难以确定[1]。

1.2.2 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是一个线形规划模型, 表示为产出对投入的比率。通过对一个特定单位的效率和一组提供相同服务的类似单位的绩效的比较, 它试图使服务单位的效率最大化。它避开了计算每项服务的标准成本, 因为它可以把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转化为效率比率的分子和分母, 而不需要转换成相同的货币单位。因此, 用DEA衡量效率可以清晰地说明投入和产出的组合, 从而, 它比一套经营比率或利润指标更具有综合性并且更值得信赖[2]。

1.2.3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指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 把一些信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考虑到相关人员在面对大量的数据时, 采用因子分析法能很好地涵盖原始数据的各个项, 而且信息丢失较少, 同时将分析过程简化为因子项的分析, 从而使数据分析得以简化。所以,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

2 中国人寿经营效益实证分析

2.1 中国人寿经营效益现状分析

2015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3639.71亿元, 较2014年同期增长9.96%;退保率为5.55%, 较2014年同期上升0.09个百分点。公司赔付金额1344.91亿元, 内含价值为人民币5, 602.77亿元, 同比增长23.2%。2015年本公司市场份额约为23.0%, 继续占据寿险市场主导地位。2015年中国人寿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113.67亿元, 同比增长14.7%;截至本报告期末, 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24483.15亿元, 较2014年底增长9.0%。

2.2 中国人寿经营效益实证分析

2.2.1 指标计算

通过收集资料和数据, 借助EXCEL软件计算指标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人寿2010年~2015年年度财务报表整理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提取方法:主成分;a:已提取了3个成分

2.2.2 因子分析法评价

第一步:借助SPSS软件计算方差贡献率W与累积方差贡献率。

由表2的第二列数据可知, 此时所选取的9个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 只有新业务利润率指标低于80%。由此可见, 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因此, 综合来看提取本次因子时, 所呈现的总体效果比较理想, 数据采纳较为合适。

由表3可得知, 9个因子中前三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2.731%, 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 因此可以选取前3个因子来反映原评价指标 (见表4) , 分别记做F1、F2、F3。

第二步:借助SPSS软件做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见表5) , 得出成分系数。

第三步:计算因子得分。因子得分为各指标所对应的成分系数与该指标值的乘积之和。分别用1、2…9为各指标标序, 用k表示指标所对应的成分系数, 用x表示指标值。则

F1=k11×1+k12×2+k13×3+k14×4+k15×5+k16×6+k17×7+k18×8+k19×9

提取方法:主成分

F2=k21×1+k22×2+k23×3+k24×4+k25×5+k26×6+k27×7+k28×8+k29×9

F3=k31×1+k32×2+k33×3+k34x4+k35×5+k36×6+k37×7+k38×8+k39×9

第四步:计算综合得分。以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 由各因子的线性组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F= (W1F1+W2F2+W3F3) / (W1+W2+W3) , 此处W为旋转前或旋转后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由表6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人寿的经营效益2010年~2014年涨跌幅度比较大, 自2014年之后经营效益呈不断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人寿利润大幅下跌, 主要是因为受资本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而2012年中国人寿积极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 稳固市场份额, 不断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 使公司进一步向规模效益型迈进。2013年是我国保险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 开始实行人保财险股份制改革, 中国人寿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亟待解决。2014年以来, 中国人寿在业务上发展稳定, 结构上优化升级, 经营效益明显改善, 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3 中国人寿经营效益存在的问题

3.1 公司“花钱买保费”

随着营销人员对营销理念的深入了解和社会人文意识价值观的变化, 中国人寿的营销机制也发生相应的变动, 但公司多年养成了“花钱买保费”, 只求规模, 不求效益的国企管理模式。

这些不仅严重制约了公司业务的发展, 而且还助长了歪风邪气, 给公司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新人培训方面, 形成一种与新人模式化培训内容不一致的现象, 使许多新人备感无力, 同时也破坏了公司信誉。一方面, 为促使保单交易成功, 营销人员不惜夸大保险的保障功能, 甚者给予客户回扣, 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另一方面, 营销人员为了提高业务推动期的保单成交量, 以各种理由引导保户在业务推动期续交保费, 其结果是将保单流失到其他公司。

3.2 费用管理存在矛盾

费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人寿的大力发展, 费用管理的实质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费用预算控制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做大、做强、做优”是中国人寿追逐的目标, 做大是指业务规模的扩张, 做强是指企业内力的提升, 二者既相辅相成, 又在特定环境下互为矛盾。中国人寿在经营过程中, 在“做强”的前提下, 要求各级公司均要实现保费规模的连年增长, 即“做大”, 忽视了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地域性差异。

其次, 固定的分级次按比例控制方式不具科学性。中国人寿在总体费用上按比例预算控制进行分级——总公司、省分公司、地市分公司三级预算, 在此前提下, 实行部分明细费用的绝对额控制。虽然中国人寿在业务发展方面发生了变化, 但是费用管理模式及实施措施相对固定, 缺乏灵活性。

3.3 保险产品本身存在问题

中国人寿所提供的保险产品种类有限且产品分布集中, 与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相比, 同质现象严重, 所开发出的新产品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变化。保险公司在开发设计新产品时, 过度重视成本而忽视了客户对产品的要求。

由于保险产品本身具有随机性, 因而保险产品价格的制定不同于一般的货物商品。在对保险产品进行定价时, 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中国人寿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所以定义新产品的价格也偏高。

4 中国人寿经营效益的解决对策

4.1 取消续期提佣, 提高首年佣金

续期收费是指保险人根据条款规定收取同一保险合同首期保费以外的其他各期保费, 适用于分期交费的各种业务。在实际业务中, 由于续期收费的存在, 导致部分主管拥有属于个人的续费收入。若去掉续费提佣, 既可以促使老业务员去开拓新的市场, 又能提高团队产能。

首年佣金是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第一年内到期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支付给保险代理人的佣金。配合取消续费提佣制度的实施, 提高首年佣金, 既符合了代理人短期见效益的心理, 又增进了对公司的认同。

4.2 加强费用管理及其责任评价考核体系

费用管理要体现公司一体化战略, 力求费用成本与业务发展的平衡, 减少因业务计划不合理所增加的成本耗费, 增强各公司在本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健全费用控制责任评价考核体系。首先, 成本费用水平能够揭示责任主体的责任履行状况, 成本费用水平只有与责任主体的业绩相关, 才能够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其次, 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 除金钱激励外, 精神鼓励、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是重要的激励方式。最后, 对责任的界定要清晰。

4.3 加强产品创新, 提高产品竞争力

公司要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不断完善保险产品的种类。加大其对创新力度的投入, 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如与高校合作, 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险种开发人才。

降低保险产品的价格, 以增强竞争力。一方面, 中国人寿要提高保险公司运营效率, 降低经营成本, 从而为降低保险产品的价格创造空间。另一方面, 重视保险精算人才的培养, 提高保险产品定价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熊梦莹.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我国上市保险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4.

[2]马占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 (第1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邢婷婷.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南开大学, 2013.

[4]唐小艳.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中国财险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 2014.

[5]孙蓉, 王超.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J].保险研究, 2013 (1) .

[6]屈瑞燕.基于寿险企业绩效评价的杜邦分析体系改进研究[D].长安大学, 2015.

[7]孙祁祥, 郑伟.中国保险业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8]丁凤波.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寿险业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上一篇:罚没物资管理下一篇:二十四节气雨水节气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