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崇教厚德为指导,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实践

2024-05-04

以崇教厚德为指导,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实践(精选2篇)

篇1:以崇教厚德为指导,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实践

以崇教厚德为指导,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误区:一是对德育内涵理解上有误,二是高校德育教师自身人格素质方面存在缺陷,三是缺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作用.德育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对德育的`内涵进行重新认识,切实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人格素质,同时要让互动式教学方式落到实处.

作 者:杨杨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刊 名:探求 英文刊名:ACADEMIC SEARCH FOR TRUTH AND REALITY 年,卷(期): “”(6) 分类号:G0 关键词:“崇教厚德”   德育的实质   德育教师的人格特质   互动式德育教学实践  

篇2:以崇教厚德为指导,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实践

本文通过对广州医科大学就业(创业)指导课创新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创新提供参考。

一、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提升职场竞争力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各高校普遍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了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之中。但各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均不同程度存在诸如师资不足、专业水平不高、授课形式单一、课程的吸引力不足等不尽人如意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效果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这些问题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师资不足,专业水平不高

一方面,我国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起步比较晚,1999年以前国家没有职业指导专业课程,师范院校也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并没有真正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大部分师资是由学生处管理干部、分管学生的副书记、辅导员兼任,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

(二)授课形式单一,课程吸引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就业(创业)课的教材很少,大部分只有就业(创业)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学生求职的共性技能,缺少针对不同专业,具有个性化的教材,同时,高校的就业(创业)教师往往缺乏就业(创业)的实际经验,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缺乏实际案例。另一方面,许多就业(创业)课老师的授课非常单一,仍然采用讲课、布置作业的传统模式,忽略了就业(创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导致课程吸引力不足。

(三)个性化指导不足,课程效果低下

就业(创业)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同专业、不同个人需要不同的、个性化的指导。但由于师资不足,许多高校对就业(创业)课采用合班上课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课程效果低下。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创新与实践

(一)以赛促建,以评促建,大力提升就业(创业)师资的水平

大学生就业(创业)师资的水平是大学生就业(创业)课效果的关键与核心,要求任课老师具备较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求职技能、心理学和礼仪知识等。为此,学校提出了“以赛促建,以评促建”的思路,对所有的就业指导课,实行集体备课,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每年举行两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比赛,每次都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效果等进行评教,通过这些措施,大力提升就业(创业)课的师资水平,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全程化、个性化、全员化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课

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的特点,推行从入学到毕业,分类指导,覆盖全体学生的全程化、个性化、全员化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对一年级大学生,采用“四模块教学模式”,即开设专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定位、职业测评四模块指导,重在职业定位和自我认知;对二、三年级大学生,采用“四模块一实践教学模式”,即开设就业形势研究、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素养训练、就业模式指导四大模块,并利用寒暑假组织社会实践,重在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训练;对四、五年级大学生,采用“五模块一推荐教学模式”,即开设就业心理训练、求职面试指导、就业服务、职业决策、创业五大模块训练,并推荐毕业生上岗就业,重在心态技巧和创业素质训练。

(三)以学生兴趣和需求为导向,推动就业(创业)授课内容的创新

就业(创业)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关键是没有找到大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需求。为此,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广泛的需求调查和座谈,结合学生的需求,大量采用了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优秀校友访谈等教学模式,同时,大量压缩就业(创业)的理论课学时,增加了学生迫切需求的基本礼仪、求职基本流程、创业计划设计等创新的内容,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吸引力和课程的效果。例如,在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环节,策划了“企业精英进校园”“学生党建与人生规划”“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校园行”“模拟面试”等活动,邀请社会知名人士讲述梦想与理想的故事、解读医疗市场相关的政策规定和现状前瞻,邀请在创业方面取得成功的校友回校传经送宝,推进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实效。

(四)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推动就业(创业)课学习方法的创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移动学习、网络学习的习惯,推动了就业(创业)课学习方法的创新。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利用在微信、QQ群等工具,及时发布就业(创业)小贴士、求职经验、课堂问题等,并及时甚至在线回答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好互联网资源,丰富就业(创业)课的学习方法。例如,要求学生从网上找到自认为优秀的简历,制作成PPT,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进行点评,指出该简历的成功之处和不足。

三、做好大学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几点建议

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课存在的问题,不同高校不同程度上均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实践。在对广州医科大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的创新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的建议:

1.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课对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提升职场竞争力和主动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作用。

2.要采取多种方法,多渠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的师资水平,科学设置就业(创业)的课程体系。

3.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设置形式多样,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提升吸引力。

4.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条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课程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树俊.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11):136-137.

[2]张星.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就业指导课创新[J].就业指导,2015(24):39-43.

[3]贾阳,罗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0(16):191.

上一篇:公路段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舞蹈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