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长期 发展规划

2024-04-12

幼儿园长期 发展规划(通用8篇)

篇1:幼儿园长期 发展规划

幼儿园长期发展规化

罗阳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长期发展规划

一、幼儿园长期发展的成果与经验

幼儿园建园至今,特别是经过发展,在教育管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园本课程理念---以让幼儿和教师幸福、快乐的生活并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让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善于合作、互动,让幼儿获得高质量的适宜发展为目标,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满足不同智能优势幼儿的需要,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具有挑战性,各领域均衡分布的内容,在信任、支持、平等、合作、互动、反思中,通过主题探索活动和学科活动相结合,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实施课程,建构课程。形成“有序的环境,有序的生活,有序的学习,有序的观察”,在四个有序中让入园的幼儿快乐、幸福的生活,并获得有意义的发展。(2)通过“农村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手工制作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管理。经过对幼儿园现状的分析,为了使教师及幼儿能有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充分挖掘利用农村的有利资源,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实行弹性管理:活动时间、活动环境的创设、活动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生成等等,都让教师、幼儿参与,有自主的权利,既给教师以压力,又让教师有充分发挥的舞台,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主线的传、帮、带的师资自培机制。幼儿园要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考核、评比推荐出优秀的青年教师,其中一位教师获得镇学科带头人的称号,另四位教师获得园学科带头人的称号。通过“四个一”的活动(带教一位教师,上一次公开活动,点评一次活动,推荐一本好书),在自己园内形成相互听课、评课、手把手带教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教师的业务提高创设了环境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积极实施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追求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立足幼儿园、教师、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办学品位,引领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建设和谐、特色、文化校园 2.师资队伍:让每个教师都有创造的天地 3.幼儿发展:让每个幼儿都有发展的空间 4.科研工作:让更多教师享受科研的乐趣 5.教育改革:让教育实践闪耀理想的光芒

三、长期发展任务

重点:普及3—6岁幼儿教育。鉴于园舍、师资、经济、意识等因素,我地区幼儿入园率徘徊在90%左右,距省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园将普及3—6岁幼儿教育作为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予以落实,力争达到94%。

亮点:幼儿园达标建设。通过07年暑期的迁改建,幼儿园办园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在农村幼儿园中是遥遥领先。

不足:以“农村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手工制作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管理。特色积淀不深,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主要措施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均衡个性发展。

以幼儿发展为核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围绕新教材,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整合幼儿生活、游戏和运动,综合家庭、幼儿园、社区等物化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从预设和生成着手,建设合理的课程,稳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均衡个性发展。

2、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才高地

一是通过实施职初教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专题培训、特长培训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促使教师均衡化、个性化发展;二是组织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锻炼教师各项能力,鼓励教师冒尖,培养骨干教师,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三是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实施优劳优酬、岗薪挂钩的原则,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四是有计划地引进教师,把好选用关,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3、以科研为抓手,形成特色,引领园所发展

通过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创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农村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手工制作的实践与研究”、“制作小玩物提高幼儿技术素养的研究”的推广,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形成园所特色,引领教师和幼儿园发展。

六、实现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 ㈠事业规划

大班2班,中班2班,小班2班 ㈡基础建设

1、完善园舍建设,丰富班级用具及教学具。

2、完善校园网,对外开放幼儿园网站。㈢教工队伍建设

1、三年内专任教师专科教师达100%左右,本科学历达50%,制定教师三年培养规划(以园本教研为手段,以项目培训为切入口)。落实首期计划,邀请有关资深人员组织专项培训。

2、组织教师进行幻灯片制作和课件制作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3、开展岗位特长培训。

4、提高幼儿园凝聚力,提高教师道德修养。㈣保教研究

1、以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为切入口,积极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创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3年)第一阶段研究,研训一体,提高教师保教能力。

2、以“农村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手工制作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管理,深化课题研究成果。

篇2:幼儿园长期 发展规划

一、发展规划:

(一)长远发展规划

2011-2013年

1、办园水平综合评估继续保持合格。

2、培养出2名教学能手,1名教师骨干带头人。

3、完成新园整体文化环境创设,达到生态和艺术统整。

4、培养一支具有创新、奉献、进取意识的教工团队,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扩大社会美誉度。

5、基本完成我园多元整合课程教学特色。

(二)近期发展规划

1、在继续完善办园条件的同时狠抓软件建设,磨练内功,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学声誉。2、2013年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估达标。

(三)目标要求:

1、加强目标与制度管理,园务管理有序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发展平衡化。

3、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一日活动整合化。

4、着力建设平安校园,安全工作细致化。

5、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我园的持续发展。

二、操作策略与措施:

(一)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

2.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基金,用于教师的进修、学习、学术活动、人才引进以及教研、科研经费、奖励等开支。

3.加强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整。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4.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教研工作。一级职称的教师,要参加教研或科研任务,在园级或片级上好公开示范课,或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教研或科研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者,幼儿园给予一定的奖励。

5.建立教师考核和表彰制度。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设立先进个人奖、月明星教师奖、学历进修奖、论文发表奖、优秀案例奖、优秀随笔奖等奖项,对在教学、教研、科研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

6.加大幼儿园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完善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优劳优酬”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政策,建立起切合幼儿园实际、促进幼儿园发展的全新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

7.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逐年提高教师待遇。领导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环境,帮助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行政后勤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教学第一线服务,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

8.加强园本培训力度:每年出资外聘专家来园作讲座或指导工作;选派教师赴外省市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拓宽教师视野,外出培训教师回园后再做园本培训。

9.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负责师资队伍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工作,负责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并督促贯彻落实。

(二)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情况分析:

我园目前有4位教师,其中在职在编教师4人。均在20—35岁之间。

2、培训内容: 思想政治和师德修养教育;形势教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训。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训。

(1)业务技能提升(2)听课和评课能力;

(3)制定计划、备课、教学等常规工作能力;

3、培训措施:

(1)实行以老带新的师徒结对活动,在传、帮、带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带教教师经常看青年教师活动,认真做好记录、及时交流。每月开展一次讨论计划、备课和观察记录。

(2)创设机会,外出观摩。

(3)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认真撰写观察记录,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和教育教学论文。

(4)园长和业务园长每月带领青年教师一起看课和说课评课。

(5)根据新《纲要》要求,有计划的开展业务练兵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一日活动常规管理检查、晨间锻炼检查评比等,在活动中锻炼教师,提高教师。

(三)骨干教师培养措施

1、更新教育管理的观念,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1)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发现他们的特色,闪光点。(2)确定培养对象给骨干教师成长提供支持与服务。

(3)发扬“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园风,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确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实行多向互动管理,营造自由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工作情境。倡导合作精神,发挥集体作用。(4)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空间。

关心教师的成长,激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树立他们的新教育观。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突破点,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让骨干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教育行动研究,逐步提升专业素质。

(三)园本培训措施

1、每月进行一次全园教师教育理论、业务学习,要求认真做好记录。

2、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范》,规范教师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3、积极开展环境创设,开学初每班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布置出有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的大墙饰和各个活动区。

4、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幼儿园,观摩学习教育活动,开阔眼界。

5、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行新教材,开展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的实践活动,让新教材真正进入班级教学,并尝试与园本课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6、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开课活动以及园外培训活动。汲取新思想、新做法,促进本园教育教学的改革。

7、开展教师自学活动、要求教师认真写读书笔记。

8、让年轻教师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帮助她们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后者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9、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观摩、专题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熟悉、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组织形式,能够独立主持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

10、每期举办一次教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观摩学习,并展开讨论。

11、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案,组织教师进行反思教学,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12、期末,要求每位教师写工作总结和经验文章,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明确自身的优势与特长,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13、具体管理

学校要树立和强化教师的生存危机意识,激发教师参培兴趣。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建立学习、检查、考评、奖惩制度。展现教师培训的成果,学习交流教师中发表或获奖的好文章。鼓励教师发挥优势与特长,保护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与风格,尊重教师的发展意愿,做到培训不拘一格。

(四)近阶段落实措施:

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加强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政治素质。继续开展师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根据《纲要》要求,实现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深化园本教研,创新队伍建设。加强保育和后勤人员的队伍建设。

2、注重内涵建设,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加强文化建设,深化发展内涵。精心创设良好环境。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常规管理。学习并严格执行《银河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要求》。修订保教工作常规检查制度,做到检查定时与抽查相结合,认真做好记载并及时反馈。以渗透式领域课程为蓝本,鼓励每位教师从本班幼儿实际出发和自身对课程的理解来实施新课程,体现新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原则。

巩固创建卫生保健合格园的成果,抓好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安全与卫生工作检查制度化、经常化,切实增加保教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幼儿的卫生、安全意识,杜绝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请专家指导,为保教人员和家长作讲座,不断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

3、构筑沟通平台,实施家园社区共育

组织开展家长会议,共同商讨幼儿园大事、要事,反馈家长对园务工作的建议、意见,沟通家园联系。

提高家长育儿知识,沟通家园联系,达到家园同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4、安全为先,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细则》。

学期初层层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促使全体教职工立足本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篇3:幼儿园长期 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近些年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随着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断耕耘拓展,客观上进一步要求物流业有新的发展。在战略层面,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物流业需要进入一个整合发展的新阶段。

相比而言,物流业发展的水平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甚匹配。全行业“小、散、差”的现状并没有根本的改观,行业运营效率整体欠佳。这当然与物流业自身发展的阶段相关,也与各种外部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紧密相关。外部环境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即表现为物流业发展的成本偏高。倘若成本问题不着力加以解决,所谓行业发展的愿景有可能成为空谈。中央明确表态,要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而公路“三乱”即在“立行立改”之列。

公路乱收费,就是深刻影响物流业的一种畸形成本。公路关卡林立,严重推高物流业成本。强化治理公路“三乱”,借此减轻物流企业负担,已成共识。令国人费解的是,至今依然乱象迭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行为,指向非常明确。物流企业唯有负担合理,才能够避免出现被逼“违法”超载的普遍情形。可以说,公路“三乱”不除,物流业则永无宁日,“中长期规划”亦有可能步“调整振兴规划”之后尘,又一次沦为“画饼”。

针对物流业“小、散、差”的现状,如何加快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在政策层面,土地、投融资、税收等扶持政策,则同样会直接助益于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此前,政策层面亦曾有过努力,如减轻物流业税负、降低过路过桥收费等,但减税方面仍有不小的空间。物流成本的下降,必将增强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的活力。唯有如此,中国物流业与中国经济才有未来。物流业需要进步,而其进步又须依靠不断“减负”来谋求实现。物流企业服务成本降低之后,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进而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价值。

篇4:幼儿绘画在幼儿成长期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绘画;成长期;作用

Summary:Children are special stage of a person,but also a stage each of us have to go through this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Since early childhood determine the future character,ideas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se are very critical.So,if you want a children's IQ and EQ can be fully developed psychological,then children may have better growth,by early Enlightenment,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drawing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children played for bold theory put forward relevant and reasonable assumptions,the promotion of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aintings can promote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o that children know some preliminary world,but can also help children learn by painting the reality of things,to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faster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around him.

Keywords:children growing role Painting

一、幼儿期的特征

3-6岁幼儿有其独特的年龄心理特征、身体发展水平和行为方式。仔细观察的家长都会发现幼儿有以下行为特点:

(一)爱游戏。幼儿喜爱玩,有的时候,玩安静的游戏,如积木、拼板;有的时候,他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游戏中去再现,如把椅子当汽车,自己扮演开车的司机,把娃娃当小妹妹,抱她睡觉、喂她吃饭、带她上街买东西等等。四五岁的幼儿想象力更加丰富,体力更加充沛,他们的游戏更复杂了,有的时候几个孩子能围绕一个主题玩两三天。

(二)爱模仿。两三岁的幼儿看见妈妈扫地、洗衣,他要试试看;听见鸡啼猫叫,他要学学看;看见爸爸吸烟、爷爷练拳,他也要做做看。家庭中成人时常看书、读报,幼儿则会拿本图书念念有词。

(三)好奇又好动。许多父母抱怨孩子太调皮。新买来的漂亮花瓶,他拿棒头去敲出声音;小汽车开不动了,他把汽车拆得七零八落;听见外面声音嘈杂,他马上跑出去看热闹。

(四)喜欢赞扬。两三岁的孩子特别喜欢“听好话”,旁人称赞他“乖”“好”,他笑容满面;旁人说他“丑”“坏”,他马上生气发怒。有个孩子不愿好好地洗脸、刷牙,他妈妈的做法是用激将法,故意问邻居家的小孩:“你今天洗脸了吗?刷牙了吗?”邻居家的小孩说:“我天天自己洗脸、刷牙。”妈妈马上夸奖说:“你真是个能干又清洁的好孩子,你的脸洗得这么干净,牙齿刷得白亮亮的人人看了都喜欢。”

(五)喜欢成功。两三岁的孩子最初学穿衣、扣纽扣时,动作缓慢、笨拙,不是扣错了洞,左长右短,就是找不到袖口,东拉西扯,可是孩子们一次次地练习,当他们终于穿好时,总是流露出 得意的神情。

(六)喜欢和同伴交往。4岁以上的幼儿逐渐从一味依恋、跟随成人转变到喜欢和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起,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相似的能力和自由组合的游戏活动,这种合群心理非常强烈。

二、绘画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幼儿期的绘画活动是孩子自觉进行的游戏,也是一种另类语言的表达、抒发情感的工具,是孩子最感性的表达。它能更好地让幼儿表述内心的世界,开启幼儿思维,激发幼儿自身的潜能,唤起创造的活力,训练孩子的专注能力,培养和触发幼儿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洞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发挥他们的创作潜能,加深他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也是他们获取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绘画具有以下意义:

(一)用绘画表达纯洁的心灵。别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的感应力、感受力与大人同样多!但是孩子尚未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会运用身体语言与绘画表达,所以绘画也是亲子关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他们运用图式把看到的、体验到的事物创造性地加以说明,把过程融于一幅画面之中,并不受单一情节的局限,形成多情节的过程表述。

(二)用绘画宣泄情绪,处理成长的烦恼。刚才提到,孩子虽然小,但是情感的世界不比大人小。很多家长经常不解地询问:“最近孩子很奇怪,回家总是烦躁不安乱发脾气,还不肯交流,该怎么帮助他呢?”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烦恼,而小孩往往是不会或是不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或许是些小事,但是却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绘画就可以让孩子适时宣泄烦恼,是处理情绪最好的办法之一,在绘画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可以尽情释放,把自己的烦恼融于线条和色彩中。

(三)用绘画激发孩子的艺术细胞。不需要严格的培训,不需要严格的要求,不需要严格的限制,就让孩子在随心与随性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宣泄情感。同时,也将他们内在的潜能与天赋,在绘画的过程中激发出来,让他们从小就可以留意到自己的天赋与才华。

(四)用绘画增强孩子的EQ。除了情绪的宣泄,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灵性成长。在画画的过程,孩子可以和潜意识、无意识有一种无形的接触,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提升孩子的EQ成长,让孩子更能感受世间的事物。同时也可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的专注力提高了,孩子学习的认真度就会大大地增强,也可以让孩子慢慢地改掉“三分钟热度”的坏习惯。

(五)用绘画培养亲子间的亲密度。幼儿用画笔描绘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被生活感染着。幼儿最初的品格和价值观就是经过日常生活熏陶形成的。许多孩子画画,经常会描画生活中的事情与父母,父母可以通过孩子的画作,了解孩子心中父母的形象,觉察自己平时做些什么会为孩子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而反思这些影响是好还是坏,进而利用绘画这门艺术,拉近亲子两代的关系,让心紧贴着心。

三、结语

篇5: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_

一、发展规划:

(一)长远发展规划 2011-2013年

1、办园水平综合评估继续保持二等奖;幼儿园常规管理评比获一等奖。

2、创建成 “绿色学校”。

3、创建成 “节水型学校”。

4、培养出2名教坛新秀,2名教学能手,1名学科带头人。

5、完成新园整体文化环境创设,达到生态和艺术统整、具有人文化地域特点的氛围目标。

6、培养一支具有创新、奉献、进取意识的教工团队,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扩大社会美誉度。

8、基本完成“人文化艺术教学”课程的框架建构。

(二)近期发展规划

1、在继续完善办园条件的同时狠抓软件建设,磨练内功,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学声誉。2、2011年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估排名尽可能前移。

(三)目标要求:

1、加强目标与制度管理,园务管理有序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发展平衡化。

3、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一日活动整合化。

4、着力建设平安校园,安全工作细致化。

5、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我园的持续发展。

二、操作策略与措施:

(一)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

2.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基金,用于教师的进修、学习、学术活动、人才引进以及教研、科研经费、奖励等开支。

3.加强教姿队伍结构的调整。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年龄未满35 周岁的女老师均应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凡经幼儿园批准,通过进修学习取得本科学历的,幼儿园将根据财礼给予一次性奖励。

4.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教研工作。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应主持或参与教研或科研活动,在市级上好公开课或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两篇以上教研或科研论文;一级职称的教师,要参加教研或科研任务,在园级或片级上好公开示范课,或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教研或科研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者,幼儿园给予一定的奖励。

5.建立教师考核和表彰制度。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使

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对在教学、教研、科研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

6.加大幼儿园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完善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优劳优酬”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政策,建立起切合幼儿园实际、促进幼儿园发展的全新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

7.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提高教师待遇。领导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环境,帮助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8.加强园本培训力度:选派教师赴省市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拓宽教师视野,外出培训教师回园后再做园本培训。

9.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负责师资队伍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工作,负责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并督促贯彻落实。

(二)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情况分析:

我园整个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是主力军。明确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对我园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培训内容:

思想政治和师德修养教育;形势教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训。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训。

(1)业务技能提升(2)听课和评课能力;

(3)制定计划、备课、教学等常规工作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

3、培训措施:

(1)完善导师制,实行以老带新的师徒结对活动,在传、帮、带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带教教师经常看青年教师活动,认真做好记录、及时交流。两周开一次碰头会,讨论计划、备课和观察记录。

(2)青年教师每周看指导教师常规活动组织,主要看如何观察指导及常规,活动后交流评析。

(3)创设机会,外出观摩。

(4)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认真撰写观察记录,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和教育教学论文。

(5)园长和业务园长每月带领青年教师一起看课和说课评课。

(三)骨干教师培养措施

1、更新教育管理的观念,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1)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发现他们的特色,闪光点。

(2)确定培养对象,针对教师的实际,科学制定培养目标,激励教师向前奋进。

2、给骨干教师成长提供支持与服务。

(1)发扬“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园风,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确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实行多向互动管理,营造自由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工作情境。倡导合作精神,发挥集体作用。(2)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空间。

关心教师的成长,激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树立他们的新教育观。通过现代化教育媒体,不断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料,充足自我。

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突破点,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让骨干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教育行动研究,逐步提升专业素质。

(三)园本培训措施

1、每月进行两次全园教师教育理论、业务学习,要求认真做好记录。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纲要》的文章,采用讲座和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并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把《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行动中去。

3、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范》,规范教师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4、积极开展环境创设,开学初每班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布置出有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的大墙饰和各个活动区。

5、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幼儿园,观摩学习教育活动,开阔眼界。

6、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行新教材,开展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的实践活动,让新教材真正进入班级教学,并尝试与园本课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7、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开课活动以及园外培训活动。汲取新思想、新做法,促进本园教育教学的改革。

8、开展教师自学活动、要求教师认真写读书笔记。

9、让年轻教师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帮助她们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后者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10、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观摩、专题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熟悉、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组织形式,能够独立主持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

11、每期举办一次教研活动,邀请全镇幼教工作者参加,组织全园教师观摩学习,并展开讨论。

12、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撰写学术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案设计等。

13、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案,组织教师进行反思教学,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14、探索观察、评价幼儿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统一、定期、标准化、量化的评价模式,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15、组织多种竞赛,给不同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条件。

16、期末,要求每位教师写工作总结和经验文章,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明确自身的优势与特长,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17、具体管理

要求培训教师准时到会并做好学习笔记。

学校要树立和强化教师的生存危机意识,激发教师参培兴趣。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建立学习、检查、考评、奖惩制度。展现教师培训的成果,学习交流教师中发表或获奖的好文章。发动每个教师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自培计划,学校根据教师个人计划提出不同的需要和目标。

鼓励教师发挥优势与特长,保护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与风格,尊重教师的发展意愿,做到培训不拘一格。

(四)近阶段落实措施:

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加强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政治素质。继续开展师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根据《纲要》要求,实现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深化园本教研,创新队伍建设。加强保育和后勤人员的队伍建设。

2、注重内涵建设,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

加强文化建设,深化发展内涵。举行开展“人文化艺术课程——生命影响生命”环境工程建设。精心创设良好环境。建设书香校园。

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常规管理

修订保教工作常规检查制度,做到检查定时与抽查相结合,认真做好记载并及时反馈。

以渗透式领域课程为蓝本,鼓励每位教师从本班幼儿实际出发和自身对课程的理解来实施新课程,体现新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原则。

巩固创建卫生保健合格园的成果,抓好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安全与卫生工作检查制度化、经常化,切实增加保教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幼儿的卫生、安全意识,杜绝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请专家指导,为保教人员和家长作讲座,不断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

3、构筑沟通平台,实施家园社区共育

组织召开家委会会议,共同商讨幼儿园大事、要事,反馈家长对园务工作的建议、意见,沟通家园联系。

提高家长育儿知识,沟通家园联系,达到家园同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4、安全为先,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篇6:幼儿园中长期规划

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重庆市教委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达标规划要求,较好实施学前三年教育,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推进教育信息化为重点,幼儿园以“尊重幼儿期的生活价值、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的关键”新的办学理念,用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创造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教育。教育教学的整改思路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大力实施以德和以法治园,坚持走科学高效的管理与开放灵活的教学相结合的办园模式。以家园与德育为首:以评价为抓手,全面、全员、全程实施无缝隙管理:以课改为先导,全力推进教学改革和观念更新;以师幼要求为导向,构建市场为主的立体式服务体系;以创业为精神动力,整合管理资源和教学资源,实现幼儿园跨越式发展。

二、现状分析

我园加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有利条件:

(1)当地政府、周边村委的大力支持,省、市、县各级领导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学生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扩大发展了幼儿园发展空间,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2)园内外认识的统一,教师队伍不断强大,教育素质日益提高。

(3)教师队伍的日趋稳定,为提高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生源快速扩大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幼儿缺乏活动场所。

(2)随着幼儿园规模的迅速扩大,幼儿保教费 达不到规定欠缺。

(3)幼儿规模扩大,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发展。

三、重点工作

1、努力发展高标准、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积极落实办园宗旨,大力改善办园条件,扩大学校幼儿园规模,争取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树立全员的大局意识和争先创意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深化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努力优化学科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强化活动课程,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师德建设业务培训,坚持继续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确保课程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

3、建立并完善幼儿园的管理制度。

以法治园、规范办园,严格管理,实现我们的追求。好学校培养好老师,好老师组成好学校,好的教育理念要有好的老师来实现。为此,幼儿园重点制定了长远的人才发展规划,花费大量心血和财力来打造一支专业、敬业、乐业的名师团队。

4、创新幼儿园管理机制

以培养和激励人的发展为先导,以幼儿园周边环境发展为依托,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课改,以诚信教育提高人质量,实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的办学目标。

5、向特色幼儿园发展,逐步形成本园教育特色。

6、搞好新型的社会服务。为不同层次的需求对象,提供对口适时的服务,搞好卫生保健安全工作。

四、奋斗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逐步提高办园质量,彻底完成由小学式教学到正规化幼儿教育的转型,形成自己的办园风格,培养有个人风格的幼儿教师,在当地得到好评,到2012年逐步改善幼儿园软、硬件设施,达到二级幼儿园标准。

(二)阶段性目标: 1、2009---2011年(1)彻底完成幼儿园转型工作,(2)探索自己的办园风格,(3)逐步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

2、2011--2013年(1)硬件设施达标,达到二类幼儿园标准,(2)培养出自己的名优教师,(3)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4)在社会上形成良好影响。3、2013--2019年(1)达到一类幼儿园标准(2)冲击市级特色幼儿园。

五、主要任务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激励教师互帮互学,继续实行新教师一帮一制度,开展公开课活动,分期组织教学培训。

3、形成教师你追我赶的教学风气,经常公布近期优秀教师案例。

4、幼儿园以“发展家园合作,稳定生源,拓展活动特色”为办园发展方向,提高教育 质量为宗旨,办园中不断探索,逐步开展幼儿双语教育、努力办出亲子活动、双语特色。

六、主要措施。

(一)认清形势,强抓机遇,加速跨越式发展。

承启2009年是幼儿园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的之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通过“关爱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孩子”和“以诚信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全力推进幼儿园发展的大跨越,特别注意增强“五种”意识。

1、切实增强发展意识。把加快发展作为幼儿园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家园亲自活动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因小胜而满足,不因困难而退缩,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

2、切实增强机遇意识。首先要依托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认识,扩展幼儿园发展空间,其次是在现有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开源节流,把钱花在最关键的地方,逐步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初步开展亲子园建设工程,切实搞好宣传活动,再次是幼儿园提出认真落实新课程方案,敢于打破固定有模式,善于突破思维定势,把幼儿园提出的办园目标和阶段性的中心工作转化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

3、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各项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必须要做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只有这样,我园按教育规律育人,按创新思维改革,按超常规度发展的办园理念才能落到实处。

4、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干好每一项工作,教好每一个孩子视为自己的天职,牢固树立园兴我荣,园衰我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全力推进幼儿园的跨越式发展。

5、实施“五大”领域课程,并做好“五大”领域课程的研究。

6、狠抓入园率,巩固与提高工作特别工作,特别学前小班幼儿年龄小,农村年龄小,农村农活多,路途远,许多家长存早上一年晚上一年无所谓,造成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低。

7、狠抓幼儿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工作,近几年我校幼儿教师调动频繁,大多青年教师没受过幼师教育,对幼教工作思路不清,方法不对头,缺乏成功的教育理论和实际教学经验,据此我们要下大力度培养一批精通幼儿教育的幼儿教师,让每位幼儿进得来,留得住,让每位学生家长满意。

三、加大投入,狠抓幼教管理,推进幼儿园建设,几年来,我校的幼儿园建设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幼儿园软硬件设备设施建设迟缓。因此,我校要积极争取资金,按需投入,争取在1—2年内购齐大型玩具5件,配备幼儿图书1000册,满足幼儿学习、生活、成长的需要。

篇7:幼儿园语言文字中长期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坚持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力度,使我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从而为南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二、具体工作和描施

1.强化“语文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论宣传,继续推进语言文字法制建设。进一步贯何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召开幼儿园语言文字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各成员语言文字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语言文字依法管理、执法监督长效管理机制。我园将运用多种形式,继续广泛深入地宣传学习宣传《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力度,提高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社会知晓度。在园园内显要位置继续增设长久性宣传提示牌,在教学楼通道口、会议室、办公桌等处增设小型宣传提示牌,努力创设“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环境。2.在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相关主题的活动,提高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积性,及时检验推广宣传的效果,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策略。通过活动,在幼儿园范围内创制出一种使用叛范语言和文字的良好氛围。

(1)组织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效果,围宣传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桌间乐见的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

(2)组织学习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规划钢要,更新理念,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3)广泛开展经共读、书写、创作系列活动。在数师中开展演、论文比赛,在幼儿中开展讲故事比赛。以“大参与,勇放表现”为竞赛口号,国幼儿大担表现。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教师和

幼儿参加更高级别的比……

(4)继续在全园范围举行文字规范评比。鼓励教师走进其他的级,走幼儿园的每个传板块,止园内使用的不规范字。

(5)以开星活动为抓手,没计各种有益的活动。力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为推工作大造声势。

(6)组织师生走向社会,推广立传,运用幼儿园的教学优势,走入社区,走进社会,进行使用规范字、说好普通话的宣传。配合街道办好淑范用语用字的固提高工作。(7)积慢参加语委办组织的有关活动,充分准备,力求使话动收到安效。

3.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语言文字素养。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面点是提高教师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上主渠道作用。

(1)幼儿园所有教师,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上课。(2)继续结合教学开展金色童年讲故事比赛、文学作品表演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注重培训,加强管理。在往年的工作中,我园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的帮助一些普通话存在问题比较大的老师培训,对症下药,循序渐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培训方式,并且定期开设全园范围内的普通话培训课使老师的普通话水平更上一个档次。要求在园内都能够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不使用方言,使普通话真正成为幼儿园语言

5、从幼儿园管理方面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创设良好的学习氯图,形成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语言文字工作局面,使我园的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第一、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第二、以评选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园为契机,把提高普及普通证,用字规范化水平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幼儿园常规管理,纳入教师技能训练,并渗透到学习、运动、生活、游戏各项育教学活动中。

第三、教师备课等同样要得符合规范字书写要求,定期检查教师规范字掌握和运用情况。

第四,幼儿园将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档案资料。任务到人,职责明确。使其各项运作条理清晰,有据可循,做好迎接相关考核、检查的准备。

篇8:幼儿园长期 发展规划

1 长期照护国际发展溯源

1.1 长期照护的兴起

长期照护作为一个相对明确的服务体系出现,是上世纪下半叶。其兴起主要由两大力量驱动: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即人口老龄化加剧;二是疾病谱的转变,即慢性病患者大量涌现。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家庭趋于小型化,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等。

长期照护的发展也受到医学科技、医疗保险和医院管理的影响。上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面临不断膨胀的医疗费用压力,而医学科技进步使在家庭和社区提供慢性病治疗护理成为可能,两方面因素叠加使得居家照护和社区照护在需求和专业层面得以推进[2]。以美国为例:1965年恰逢“伟大的时代”,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救助(Medicaid)制度建立,并开始支付居家护理和居家诊疗等费用;上世纪80年代初时值经济滞胀,按疾病相关诊断组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和预付制(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PPS)付诸实施,由是住院日大幅缩减,中长期照护需求和服务提供大量增加。可见,长期照护对象除典型意义上的失能人员外,实际上还包括了大量出院后的“亚急性”患者。

从照护需求上看,不同国家面临不同挑战。发达国家的长期照护重点是应对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而中低收入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则不仅要应对老龄化和慢性病挑战,不少还面对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和肺结核以及战乱与动荡而致的伤残等[2]。

1.2 长期照护模式选择

国际经验表明,建立长期照护制度需在三方面进行权衡:一是各种发展优先权的权衡与选择。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上,需要考量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在发展步骤上,需要平衡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发展目标的关系。长期照护体系的发展要放在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总体思考与系统设计。二是不同社会保障政策的定位与衔接。长期照护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建设中需重点做好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特别是医疗保险政策的衔接。三是服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长期照护的特点决定了要建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照护制度,必须统一谋划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的协调发展与分类管理,统筹考虑医疗护理服务与生活照护服务的有序提供与方便利用。四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强化。竞争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世界上已建立长期照护保险的国家如德国等,其改革多体现出明显的强调市场提供与消费者选择的倾向。

长期照护制度与医疗保险模式选择紧密相关,并总体保持一致。发达国家的长期照护制度也呈现出三种典型模式[3]:德国实行“跟随医疗保险”原则[4],政府官员、法官和军人由国家负责,参加法定社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的公民须分别参加法定长期照护社会保险、私人保险。美国的照护资金主要来自联邦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联邦医疗保险重点保障老年人急性短期护理费用,医疗救助照护服务只针对特定低收入家庭,其他照护需求则由商业保险满足。英国长期照护主要包括医疗照护和社会照护两个部分。国家卫生服务(NHS)向所有国民提供免费医疗照护,而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社会照护部分属于救助模式。

归纳起来,长期照护主要有四种制度模式: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模式、商业保险长期照护制度模式、普享式长期照护制度模式和救助型长期照护制度模式[5]。无论是单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还是选择其他照护模式,高收入国家基本都已将长期照护项目或全部或部分地纳入了保障计划支付范围。而中低收入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已日益意识到建立长期照护制度的重要性,但长期照护总体上尚处于建设过程之中。长期照护主要靠商业保险支付,只能覆盖很少比例的人口[2];公共部门重点关注贫困人口,部分长期照护项目被整合在健康保障计划之中。

1.3 长期照护概念辨析

对于长期照护概念的正确界定和准确把握是建立长期照护体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回顾历史,长期照护(Long-term care,LTC)作为一个概念被明确提出是1987年[6]。

从国际上看,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对长期照护有不同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如下界定:长期照护是由非正规照护提供者(家人、朋友或邻居)、正规照护提供者(卫生、社会及其他专业人士)以及志愿者进行的护理照料活动体系,以保证那些因身体、精神及认知能力障碍而不具备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继续得到其个人喜欢的以及较高的生活质量,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程度、自主、参与、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7]。

虽然不同国家和组织对长期照护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但对长期照护的服务对象、类型、内容与特点却有着比较明确的一致性或说是趋同性。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就服务对象看,虽然以老年人为主体,但长期照护针对的是所有存在身体、功能与认知障碍的人群。就服务提供地点而言,长期照护并非仅指机构照护,而是更多地体现为居家照护和社区照护,帮助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群尽可能地享有一种相对正常化的生活。就服务性质来看,长期照护是一种综合性服务,融专业护理、生活照顾和社会支持为一体。就提供者和消费者选择来说,既给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市场主体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也为面向市场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以及只能接受公共服务的弱势群体提供多样化选择。以德国为例,长期照护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了三种类型的长期护理产品供其选择[4]。

而我国国内对长期照护(LTC)的翻译、理解呈现出一定的见仁见智色彩,存在不同名称、多种界定,而且使用上稍嫌混乱。如长期照护、长期照料、长期照顾、长期护理、老年照护、老年照料、老年照顾、老年护理、居家照护,等等。

从中文语义上看,照料、照顾语义相近,明清之前即存在;照护一词也并非新创,最早可见于民国。经笔者检索查寻,收词止于鸦片战争(1840)的《辞源》等辞书未见照护一词,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的《汉语大词典》第七卷收有该词,意为“照料护理”。

从专业内涵上看,上述9词辨析如下:长期照护既包含专业护理服务,亦包含生活照料和社会支持;长期照料和长期照顾含义相近,能体现生活照顾与社会支持的含义,但未能体现出长期护理的专业性含义;长期护理与短期护理相对,是护理学范畴(护理一词是在现代医学引入我国后出现,并在内涵上着重体现专业技术服务,而护理学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学科,更强化了“护理”一词的专业性),并未包含日常生活照护的内容;老年照护、老年照料、老年照顾的局限是未能体现出长期照护重点为老年人服务却又并非仅限于老年人的功能;老年护理是指对老年人的护理,亦可说属于护理学的一个专业门类,与长期照护的内涵相去较远;居家照护(Home-based care)则是长期照护的一种服务类型,指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在照护对象的居住场所为其提供专业护理、生活照料及社会支持。

对Long-term care进行精准译解,应充分体味care在英文语境里所蕴含的丰富性——既可译解为专业色彩浓厚的“护理”,也可理解为偏于日常生活色彩的“照顾”或“照料”。因此,无论是从字面含义还是专业内涵看,Long-term care均以译为“长期照护”为佳。如此,既可将长期照护从医疗服务的供给体系中相对明确地界定出来,又将长期照护本身很难离开专业医疗护理的现实体现出来。

1.4 长期照护待遇类型

长期照护是综合性服务体系,为长期照护对象在医疗辅助、健康管理、个人照顾、精神慰藉、经济帮助等方面提供多方面支持。具体可分为实物服务和现金补贴两大类[8]:实物服务包括专业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支持;现金补贴又分无限制现金补贴和有限制现金补贴(受益人必须提供购买服务证明),前者主要适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一般只能选择后者。

由于长期照护业务范围广且涉及不同管理部门,长期照护保险与医疗保险、生活照顾与医疗服务均面临着一些管理上的效率问题,比如接受照护的参保人员需要接受不同机构的重复询问、重复检查、重复评估。因此,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照护质量标准规范,优化照护机构的监管流程,强化对正规和非正规照护服务人员的培训,来保障照护对象能够得到优质高效的照护服务。

2 我国长期照护发展构想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建立长期照护制度的客观需要与发展困境。服务提供方面:三种照护方式(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均存在不少问题。资金支持方面:缺乏对医疗照护、生活照护、心理慰藉等服务的资金保障。保障模式探索方面:山东、上海等少数地方对护理保险和护理补贴等进行了探索,但总体尚处起步阶段。

与世界普遍趋势和他国发展路径相比,中国建立长期照护体系的独有发展背景在于:一是长期照护压力巨大。中国是世界上失能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城乡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失能)的老年人1208万(6.8%),有部分自理困难的2824万(15.9%),认为自己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比例,城乡合计13.7%[9]。长期照护压力最大,需在国家层面及早进行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二是独特的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结构与生育政策密切相关。公民有义务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国家则对履行义务的公民负有提供失能照护的责任。三是巨大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城市面临发达国家式的老龄化与疾病谱变化困境,中西部省区则面临中等收入甚至低收入国家式的多重困难。四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劳动力与供养人群未能同时流动,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照护支持网络明显削弱[10]。

我国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是沿着先建立再扩面、先出政策再逐步完善的路径前行。在积累了多年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有信心系统设计我国的长期照护保障体系。

2.1 建立多层次的长期照护保障体系

笔者认为,单一制度模式不符合我国国情。世界上已建立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经济都比较发达,社会保险制度比较健全,幅员不甚辽阔,无显著地区差异,而且公民对国家应承担的长期照护责任达成了共识。我国目前人均GDP水平仅与已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国家着手研究设计长期照护制度的阶段相当,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尚未全民统一,关于是否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尚无全民讨论过程,更未形成如何建设该项制度的社会共识。当下,各界普遍认为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过重,呼吁降低费率。加之我国已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伴随着房地产业发展拐点出现,我们或将面临新世纪以来最沉重的财政压力。因此,新增覆盖全部人口的社会保险项目不具备现实基础。

我国的长期照护应是一个由长期照护社会保险、长期照护商业保险、长期照护社会救助共同构成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其中,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应发挥主体和引导作用,恰如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和引领作用。

正规就业人群应强制参加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其他就业年龄段居民可自愿参加长期照护社会保险。筹资主要来源为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转和个人缴费,筹资水平参照国际做法以占缴费工资总额的2%为宜,采用现收现付制。应鼓励劳动年龄农民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长期照护社会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适时改名为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

商业保险要发挥较之在其他险种中的更大作用。首先,商业照护保险要发挥好基本保险的补充作用,通过科学的费率精算、丰富的产品设计,为参保者提供更高保障、更多选择。其次,国家宜出台鼓励政策,允许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使用个人账户结存购买长期照护商业保险,购买了提供充足保障的长期照护商业保险者可不再参加长期照护社会保险。

对于城乡居民,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多数人口暂不具备参加长期照护社会保险或购买长期照护商业保险的条件和能力,针对其现实中的长期照护需要,比较可行的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将部分照护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当然,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地区如青岛等,也可探索建立覆盖所有人群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社会救助应切实发挥对弱势群体的最低保障作用。各项社会福利项目如“星光计划”等则是面向所有老年人群的有益补充。

2.2 设立专门机构对长期照护需求进行有效评估

与医疗保险待遇有需求即利用不同,长期照护待遇以申请为前提,合标准方纳入。长期照护待遇资格的认定与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的准入式管理比较类似。

待遇资格判定的核心是对失能程度的测量。应当建立全国相对统一的受益资格评判标准,重点围绕健康、功能和认知状况设立评判指标,制定相应标准。在标准制定方面,既可借鉴国外标准,也要把我国其他社会保险险种、商业保险以及地方探索的一些标准纳入参照基础。如工伤保险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对于生活自理范围5项指标的界定,以及护理依赖程度的三级划分标准。

应由独立机构承担待遇资格评定工作,以保证客观性、公正性和统一性。待遇资格评估认定委员会可由医疗、护理、康复、福利方面的专家及社会工作者共同组成。

对于“长期”的界定,目前并无国际统一标准。这也成为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在进行长期照护国际比较研究时的障碍之一,如各国因时间界定不同而使长期照护费用呈现出较大差异。我国可暂定不少国家采用的6个月为标准。

2.3 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长期照护体系中的作用

政府要在长期照护体系建设中发挥规划主导和政策支持作用,做好顶层规划与政策配套,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律,尽可能为私人部门进入长期照护保险和服务提供市场清除障碍。同时,应注重通过社会保险购买服务、商业保险提供现金补贴等方式,来鼓励居家照护和社区照护服务。家庭要发挥居家照护主要责任,承担照护责任的家庭成员可享受配套就业支持政策。社会主要承担社区照护责任,发挥社区支持和志愿服务的基础作用。要特别注重全方位动员企业及各类非盈利组织,从机制上有效提升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能力。

从国际上看,长期照护保险比社会保险的其他险种呈现出更为浓厚的市场色彩。长期照护体系将成为促进就业、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途径。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2002年后台湾以提高国民就业率为目标,将长期照护作为重要产业进行建设和推动。严重的人口问题从积极意义上看,也为长期照护事业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我国长期照护制度建设恰逢高科技迅猛发展时期,这将为迎战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提供极大助力,比如,为视力障碍者提供触觉指示仪,为听力障碍者提供视频电话,为认知障碍者提供智能呼叫服务,等等。新技术可以有效延伸长期照护体系,并强化其服务能力,也为我们打破不同信息系统间的藩篱、整合各类长期照护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2.4 提供适度保障并鼓励自我责任

所谓适度,既指保障方式与个人经济能力相适应,不同支付能力的人享受不同的长期照护保障项目;也指待遇水平与基本保障理念相适,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只能提供基本保障;还指救助项目与最低保障定位相宜,长期照护救助只提供托底照护。

我国长期照护制度的建立必须强调社会照护的适度与个人照护的责任,过高的保障水平既超出了我国经济社会负担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个人追求健康生活的动力。在推进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同步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最大限度降低人口失能发生率。

2.5 重点做好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政策的衔接

医疗保险方面,专业护理横跨医疗保险和长期照护两个领域,如果政策设计不佳,可能引起相关成本的转移和医疗资源的滥用。长期照护与一些在家庭和社区提供的慢性病保障项目(Chronic care programs)有类同之处,在待遇支付上容易产生交叉支付、重复支付的问题。在转诊方面,我国双向转诊体系一直未能有效建立,住院患者下转尤其缺乏政策支持。未来不妨更进一步,对长期照护体系下的社区医疗机构、家庭病床、康复机构、有一定医疗护理能力的养老机构等统一规划管理。

养老保险方面,长期照护制度可能会涉及以养老金缴纳部分参保费、以优惠价支付部分照护费用等政策。另外,长期照护还需要做好与工伤保险康复、五保户贫困人员救助等政策、管理与服务的对接。

2.6 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我国的长期照护制度需要而且有可能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但在具体推进上还是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第一步在部分城市和县域开展长期照护保险试点。一是参照国际发展经验,选择青岛、上海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面临严峻的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挑战且在长期照护保险方面有一定探索基础的城市,进行长期照护社会保险试点。二是选择若干长期照护形势比较严峻、在“星光计划”和“五保户”制度完善方面有一定成效的县,开展农村长期照护救助试点。也可在经济基础较好、城乡差距不大的地区进行统筹城乡长期照护体系试点建设。

第二步制订我国发展长期照护体系的指导意见。在总结试点经验,对全国长期照护需求和服务供给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发展长期照护制度的基本原则、资金来源、保障水平、运作模式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全国普遍推开长期照护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步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长期照护保险。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覆盖到所有公民,并逐步实现制度定型和标准定型。若条件成熟,可建立统筹城乡的全国统一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摘要: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对长期照护的需求日益增多,现实中却面临严重的供给不足且对接错位。目前社会上对长期照护概念内涵、提供方式等存在不同认识,这直接影响着对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设形成社会共识和推动合力。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提出了我国长期照护发展构想。

关键词:长期照护,概念,模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卫东.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WHO.Financing long-term care programs in health systems.2007.

[3]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关于长期照护研究的初步报告[R].

[4]丁纯、瞿黔超.德国护理保险体制综述:历史成因、运作特点以及改革方案[J].德国研究,2008,23(87).

[5]施巍巍.发达国家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6]娄方丽,尚少梅.“Long-term care”概念辨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

[7]WHO Study Group.Home-Based LongTerm Care.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898[R].2000.http://whqlibdoc.who.int/trs/WH0.TRS_898.Pdf.

[8]裴晓梅.长期照护社会保险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推展[J].上海城市管理,2010(1).

[9]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201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R].2012.

上一篇:讲成语故事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闻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