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座心得

2024-04-07

微讲座心得(通用8篇)

篇1:微讲座心得

微讲座《学习先进经验,分享睿智火花,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心得

乌鲁木齐市21小 濮爱英

听了乌鲁木齐四好教师老师的微讲座《学习先进经验,分享睿智火花,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我有很多感触。不仅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更是一次成长与提升。

教师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研修学习,通过一系列的研修学习达到教师的自我提高和教育教学效果的高效化。通过校本研修,让教师在知行统一的研修过程中自主学习,现场研究,自我反思,从而获得大幅度的提高。艾尼瓦尔老师带领们感知最前沿的理念,通过大量的所见所闻向老师们传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师生们身心的巨大教育意义。课程设置丰富多彩,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终身学习是新课改下每位教师的立身之本。只有克服职业倦怠,增强与学生交流的技巧,以促成学生的良性成长为核心,才能建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30多岁和40多岁的中青年教师都经历了职业发展的资格准备期、角色适应期、胜任成熟期,进入到高原停滞期,教学凭借自己积累的老经验、***惯、老方法,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激情丧失,容易产生莫名的焦虑情绪……是停滞不前,还是突破超越?”老师们要敢于突破自己的传统,敢于正视不足,敢于批判自己,勇敢地经历专业发展的突破超越期。突破这种瓶颈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静心去做教育教学研究与学习,写反思、写案例分析、写教学笔记心得等,从而有效地突破超越期,进而进入平稳过渡期,最终成为教育教学专家、名师。”

学无止境的态度,这与目前教育部门对教师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老师们认为不能满足于以往的成绩,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使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同样对克服职业倦怠也很有帮助。

篇2:微讲座心得

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应用平台,认真聆听了由省教科院教科研办公室夏建华主任主讲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讲座,使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震动。“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翻转课堂”是什么,从来没有实践过,也没有看过具体的这种课堂模式,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初步认识: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但“翻转课堂”却几乎把传统教学翻转了过来,构建了学生晚上在家依据教师制作的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上课时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或者叫反转。既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实现学习的可复制性。老师不在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教练。

二、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通过聆听学习夏主任的讲座,开始录制微课之前得做好以下几点:

1、绘制知识地图。对即将进行翻转课堂制作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2、列出知识清单。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3、制定设计方案。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来制定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分配视频时间等等。个人认为微课中应只讲重点、不讲难点,将难点留到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探讨,更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确定录制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组织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建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有针对性的学困生辅导以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为我们重构了教学的基本流程,他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变,既让我们疑惑顿生,也让我们眼界大开。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教学环境和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而是重在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教师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有针对的进行问题或学困生辅导。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篇3:微讲座心得

1 以实例剖析引入科普展品的概念, 增加学生们对科普展品的直观认知

大多数高校学生对科普展品都接触不多, 不是很熟悉, 单纯地讲解理论, 学生不易理解, 我从各学科领域挑选了有代表性的, 详细讲解, 这样从实例介绍入手, 浅显易懂, 可以增加学生对科普展品的直观认知。

日本大阪科技馆有一件展品:在一个透明的长圆筒里, 放了一个小球, 看上去筒中间有一个很明显的黑色“挡板”, 但观众左右倾斜长圆筒, 小球却可以穿过那黑色“挡板”。

学生们看见这个展品, 需要思考一下这个现象是什么科学道理, 大家都知道:通常光源发出的光, 它的振动面在各个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这种光叫做自然光;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 叫做偏振光。偏振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 比如汽车的前窗玻璃和车灯的玻璃罩, 都装有偏振片, 而且规定它们的偏振化方向都沿同一方向并与水平面成45度角, 这样, 司机从前窗可以看到自已的车灯发出的光, 而减弱了对面车灯射来的光。立体电影, LCD液晶屏也都利用了偏振光原理。

如何展示偏振光这个知识点呢, 大阪科技馆这个展品利用了两块偏振片嵌入在透明长圆筒里, 接头处呈垂直角度, 偏振片只允许平行于偏振化方向的振动光通过, 同时吸收垂直于该方向振动的光。这样在接头处就形成了一个黑色的阴影, 使人误以为存在一块“挡板”。

利用这个例子, 可以引出科普展品创意设计的几个原则: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

2 涉及展示高新科技的展品, 注重介绍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高新科技是科普展示的一个重要内容, 涉及这类展品时, 我在介绍该主题知识的同时, 也注重介绍该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 再讲解该展品。学生们了解全面情况后, 可以站在一个高度上加深理解。

以“光纤通信”为例, 光纤的原理是利用光学上的全反射原理, 光纤的构造是由里面的纤芯和外面的包层组成, 外面的包层材料的折射率, 略低于纤芯的折射率, 这样激光信号在纤芯里面就会弯曲向前传播, 不会折射出去。

和光纤通信相关的微波通信, 它的的特点是频带宽、容量大、传输质量好、可远距离传输。微波也是直线传播, 因为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 微波通信采取“接力”的传输方式, 每隔50公里左右, 就需要设置一个中继站, 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

和光纤通信相关的还有卫星通讯, 它的特点是通信容量大、距离远、覆盖面积广、组网灵活、性能稳定可靠。其原理是卫星通信天线接收到地球站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后, 首先把这个微弱的信号在通信转发器中进行放大, 变频和功率放大, 然后再转发给其他的地球站。

3 对于蕴涵重大历史事件的展品, 先介绍历史背景

科普不光是普及科学知识, 还要弘扬科学精神, 有些科普展品的背后, 蕴涵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这些历史事件中, 也闪烁着科技创新的光芒。

比如:科技馆里有很多展示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展品, 这背后有一个激动人心的科技创新故事, 简略如下:

1947年美国科学家肖克莱发明了晶体管, 1955年, 他踌躇满志地来到硅谷, 招收了一批年轻的技术精英, 开始创业, 这些年轻人非常仰慕肖克莱, 可是肖克莱刚愎自用, 缺乏经营理念, 跟着肖克莱干了一年多, 什么也没有做出来, 1957年, 在诺伊斯的带领下, 摩尔等八位年轻人集体辞职, 在投资商的帮助下, 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八位年轻人于1959年发明了可商业化生产的集成电路, 投产以后, 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仙童公司也很快就发展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头企业。但因为种种原因, 八位年轻人又再次先后自行创业, 1967年诺伊斯和摩尔也脱离仙童, 自行投资成立了Inter公司, 主攻计算机CPU的研发, 先后推出了8008、8086、80286、80386……一直到现在的Inter酷睿家族系列CPU。

在当时的硅谷, 仙童是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公司, 1967年进入仙童供职的虞有澄博士曾回忆说:“进入仙童公司, 就等于跨进了硅谷半导体工业的大门。”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曾形象地比喻说:仙童公司就象个成熟了的蒲公英, 你一吹它, 这种科技创新精神, 就像种子一样随风四处飘扬了。

晶体管、集成电路、CPU的发明, 都是电子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创意这些展品时, 要把这种科技创新的科学精神包含进去。介绍完这段历史背景后, 再对比介绍上海科技馆里中国人自行设计的、和中国科技馆里请Intel公司设计的的展示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展品, 学生们会有新的理解。

4 举一反三地讲解科普创意如何策划和实现

选定好主题后, 科普创意如何策划和实现?我把自己从事科普创意策划的经验, 简略地总结了几种办法:原始创新法、模仿创新法、需求创作法, 先简单介绍创意办法, 然后举例详解。

还是拿光纤通信来做例子, 光纤通信原理简略如下:在发送端首先把要传送的信息 (如声音) 变成电信号, 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 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 (频率) 变化而变化, 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 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 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介绍完原理后, 我们来考虑如何作科普创意策划。首先, 光纤的基本原理是全反射原理, 可以利用这个知识点做一个创意策划: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在装有水的木桶边上钻个孔, 水就从桶的小孔里呈抛物线状流了出来, 然后在桶里对着孔打一束灯光, 结果人们看到, 光线也跟着在水里弯曲, 呈抛物线状顺着水流弯曲传播, 不走直线了。

其次, 也可以设计成一个光纤做的星空图, 利用光纤传播光, 投射在星空图上, 让每一根光纤头模拟一颗星星, 为了符合科技馆展品的展示科学性, 可以把光源、光纤放在透明的有机玻璃装置里, 让观众看见光在光纤里弯曲向前传播;为了提高趣味性, 还可以让光源有多种颜色变换。

再次, 可以考虑展示光纤传输的全过程:采用摄像头摄入观众的图像信号, 经过调制后通过光纤传输, 解调后再输出到大屏幕上。为了符合科技馆展品的展示理念, 可以把光纤在传输的中间断开, 加上一个观众可以用手转动的有机玻璃小圆盘, 小圆盘半圆透明, 半圆不透明, 观众转到透明的部分时, 大屏幕上就出现观众的图像, 转到不透明的部分时, 信号传输就中断了, 观众图像也随之中断。

5 针对不同的高校, 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医学类高校中, 我侧重注意介绍人体科学类的科普展品, 这类展品在科技馆里为数不太多, 而且多以模型为主, 创意设计也不太尽善尽美。在建筑类高校中, 展示建筑类知识的科普展品更少, 现在的桥梁, 高层建筑, 大型场馆、地铁的建筑结构, 蕴涵了大量的科学知识, 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对此我采取介绍清楚全面情况后, 启发学生用科普的角度在本学科范围内思考, 利用本学科知识, 能提交出较好的参赛作品。

结语

首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已经圆满结束了, 事后从收到的参赛作品看, 有些参赛作品超出了科普的范畴, 所以培训时还应该加一条科普的定义:“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摘要:近年来, 国家对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注重全社会参与科普, 高等院校和在校大学生是科普的主力军, 本文旨在探析如何在高校开展科普创意培训讲座。

篇4:李兰芬专题讲座心得

关键词:快乐;班主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54-01

2013年12月19日下午,天空飘着洁白的雪花。在这个寒风刺骨的日子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法库县政府会议室聆听辽宁省实验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李兰芬女士的送教下乡专题讲座。

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大红的条幅——省特级教师李兰芬专题讲座,我赶紧上网搜索了关于李兰芬女士的相关内容。李兰芬女士于1985年参加工作,2000年以前一直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她的班主任工作特点是诚挚民主,严格细致。工作中,她既是一位实干家,又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位学者。她用诚挚的爱心滋润着那一片片稚嫩的小苗。她特别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那些习惯不好的学生,总是能在她的精心教育下重新走上人生正途,她的忘我奉献精神,她的独特高超的工作艺术和深厚的理论修养,她的一流的工作业绩,受到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也深受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赞赏。

当看到这些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将是我的又一次学习的良机。同时,我也更加期待今天讲座的开始。讲座开始了,几位有关领导纷纷致辞,随着主持人一声:下面有请李兰芬女士为我们指导,一位优雅的女士大方的走上了讲台。我的心一下就紧张了起来,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如刚上学的小孩儿第一次见到老师一样,有些许的惶恐和紧张,还夹杂着一丝好奇,还带着微微的期待。

李老师也看出了大家的紧张,她并没有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而是说她比较惶恐。我一下就被她吸引了,她怎么倒先惶恐了呢?我还没缓过劲呢!她又继续说她感到惶恐是因为法库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怕她讲的不好,被大家所耻笑。还说了大家其实比她好许多。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和她之间的距离。之后的整堂讲座都在李兰芬女士的轻松而平易近人的话语中进行。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其中,我感触最大的还要数李兰芬女士的关于班级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事例。

还记得她是这样讲的:我们班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看起来大家都在学习,可是学习效率却不是很高,那怎么办呢?为此,我特别给大家准备了一堂课。首先上课时,我对同学们说,我们班下午是不是有一节体活课啊?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说是。我就接着说,那好了,现在这里有2段课文,要是我们班能有百分之七十的同学能在五分钟内背下来,下午我们就上体活课。同学们一听都很兴奋,因为一节体活课对于他们的吸引力那是相当大的。

只见他们迫不及待的捧起课本背了起来。这个时候,我在前边喊了起来,谁没戴红领巾?大家都低头看自己戴没戴红领巾,没戴的同学赶紧翻书包找红领巾,然后手忙脚乱的戴好。大家终于忙完了又开始背课文了,我又大喊了一声,地面怎么这么脏啊?满地垃圾,同学们一听,赶紧低头看看地面,这时候我又说今天谁是值日生啊?值日生站了起来,我随意指了几名同学说你、你、你,不用背了,把地面捡赶紧。于是这几名同学下地捡垃圾。3分钟的时间一下就过去了。大家仍然紧张的背着课文。三五不时的还有捡垃圾同学让其他同学挪桌子发出的声音。时间到,伴随着我喊出的声音,有些同学懊恼的抬起了头。我说背会的同学请举手,只有寥寥无几的同学举起了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十分气馁。我接着说,那你们为什么没背下来呢?还没等其他同学举手呢,我们班的淘气包就站了起来大声的喊到,老师,都是值日生讨厌,我背的正认真呢,他偏叫我起来捡垃圾,都是他,要不我就背下来了。一听他这么说,有些同学也附和着说他们也是这种情况,还有一部分说是戴红领巾时耽误了时间。

听了这些话我就问他们是否喜欢在学习的时候被人打扰呢?大家纷纷说不喜欢,我又问这种人让人讨厌吗?大家一口同声的说真讨厌。我再问他们那么是否喜欢做让人讨厌的人呢,全班没有一个孩子说愿意。看着他们我说很好,希望你们不做那个令人讨厌的孩子。你们能不能做到啊?他们都说一定能做到。我呢,作为奖励告诉他们下午的体活课照常进行。

听到这里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的那帮孩子中总有那么几个“小毛头”喜欢在大家都学习的时候说上那么几句,往往他们刚发出声音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就被他们吸引过去了,正是这不起眼的几句话大大的扰乱了我的课堂秩序,使我还要重新组织教学。我常常为此发愁。今天,通过李老师的亲身经验,我感觉到这个方法很好,能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有效的改正这个错误。

李兰芬女士在讲座中还提到了每名班主任都会遇到的——班级内部丢东西事件的处理参考。她没有用一些老师的翻书包,逐一排查的方法,而是对学生才取了思想教育方式。先从老师自我检讨没管理好学生开始,再分别对丢东西同学及拿东西同学的得与失进行详细分析,让拿东西的同学认识到虽然仅仅是一次小小的事件,但会影响到他的一生。然后还给了这名同学改正的机会。这个事例极大的触动了我,也给我在今后处理班级丢东西事件中指明了方向。

当然在李兰芬女士的专题讲座中我还学到了许多。例如: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如果我是学生、如果学生是我等等……这些都使我感触颇深,让我感受到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篇5:送教下乡微讲座(主持词)

为了充分发挥送教团队、河西中心学校学科带头人等教学骨干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辐射带头作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心县师资培训中心精心组织了县级学科带头人的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前夕,由马主任主持召开了“同心县国培计划2016——培育性示范县送教下乡项目第二阶段活动”启动会议,会上,确定了送教团队的队员人数、入选条件、选拔方式、活动方式和具体分工,并落实了活动组成员的目标任务。

基本情况说明

1、此次送教活动由河西中心学校承办,由师资培训中心马主任带队,培训中心其他6位老师担任管理员,由12名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组成送教队伍。参加送教活动——研课磨课的老师们遍及到河西中心学校的近10所小学,两门学科的逾百位教师。

介绍送教团队成员:做课教师马永强、,点评老师周桂玲、活动主持锁成俊。

2、此次送教活动,安排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微讲座、专业点评三个方面。12月8日-12月11日,由河西中心学校组织老师围绕研修主题,按照研修任务,开展了两轮研课磨课活动,改进教学设计。12月12日上午首先进行了送教名师和河西小学 教师的同题异构活动,来自予旺中心学校的马永强老师和河西 老师分别展示了两节精彩的课堂教学。送教主题:研课磨课

磨即研磨,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推敲,生成好课。

有效磨课还必须遵守以下八个基本要求:

一是磨课活动要以五至十人异质同组为宜。

教师只有在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中才能对各种观点做出进一步的比较与鉴别,才能获得对问题更为本质、全面的认识。

二是遵循磨课程序,实实在在地按序推进。

了解编制教案的基础、分析课标、教材和学生,因为缺乏课标和学情基础的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如果固守经验、本末倒置将会违背磨课的本意。

三是反复但不重复。

反复是不断地推敲,是质量的螺旋上升,而非简单机械地重复。磨课可以使我们在推敲中产生新方法、新理念,促使教学更加完美。

四是经常化和制度化。

要坚持每课必磨,周有小结,月有精品课。五是磨课的主题必须是当前教学难点和热点问题。

六是将学生前测情况的分析作为确定教学流程的重要依据。在课例打磨过程中,老师务必了解学生的基础。

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知识类型,调整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调整学习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设立使能目标。

七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汲取他人之长和自己的教学设计融为一体,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八是观课不用太专业,抓住一点分析透彻就行。

我们以前的听课大多都是每个人全盘听,听完之后泛泛而谈,教学研究也是大多都泛泛的研究,而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对每位老师都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那么对于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磨课的目的: 1.用技术化解难题。

跟专家网上在线研讨,同伴网上讨论,借助网上磨课流程,团队每一位成员都能在磨课的全程参与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分享他人的经验。解决了与专家和校外同行距离远,不方便交流的问题。

2.创新教学研究的模式。

原来只是一个组,利用统一的教研时间,就单一的问题讨论,研究面较窄,不深刻,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发表看法,有一线教师的经验,有专家理论的提升,这种教研模式是非常先进和有效的。

3.解决教师经验丰富,但理论不知道如何提升的问题。

每一次的研磨,在经验与理论提升的关键点上,经过专家的点拨,老师们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大家都认为理论并不高深,都是从平时的研究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4.打造一支团队。

团队成员经历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有一种累并收获着的感觉。每一次反复研磨都有不同的收获,都有成长的快乐。教师要备出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实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过程。通过磨课,老师们专业水平有了飞跃,对教学研 3 究有了浓厚的兴趣,摆正了师与生的关系,课堂有滋有味,不再有职业倦怠,自己幸福了,学生也幸福了。

5.课例打磨不仅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同时提供给老师们某一领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活动收获

1、送来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一点在本次送教活动中尤为突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两位教师在教学中克服了简单的问答式,积极地探索运用观察、讨论、实验、感悟、表演等多种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教学的效果。队伍得到锻炼,新秀脱颖而出!

2、送来了教育理念。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专业点评让老师们有目共睹。执教老师也做到了不仅传授数学知识,而且渗透了思想教育。本节课,老师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认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3、送来了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所以在送教的活动中,学科带头人给老师们传递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定会使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问题与思考

1、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次呈现出的两节课都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比如,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处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准备,数学 教学语言的简洁性,教师对课堂生成的东西所表现的教学机智等等。

2、由于受场地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在听课后的讨论交流环节,主要是送教团队的教学点评和主持人的讲座,听课的一线教师没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互动不多。送教活动最为珍贵的成果应该是听课教师的思考和体会,应该组织他们交流分享。

篇6:微讲座心得

第一位分享嘉宾介绍:

B学姐,13级浙江大学竺院金融试验班,转专业申请运筹、统计、Modeling等硕士,收获Columbia MS Operations Research, CMU MS Statistical Practice(高就业率项目,大陆本科生录取率低), Duke MS Statistical and Economic Modeling录取!

B学姐:

大家好我叫BH,浙江大学2013级金融学试验班学生。

给大家报下三维:3.88(10%)/109(s: 23)/157+167+4 和本专业不同,我的申请方向是:运筹学及统计。

讲座中间如果有大家非常在意的点,也可以直接问~ 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基本的申请状况吧 申请学校及录取情况:

1.Columbia MSOR(AD)运筹 2.CMU MSP(AD)统计

3.DUKE MSEC(WL-> AD)经济与计算 4.Cornell IEOR(WL-> REJ)运筹

5.Cornell Tech ORIE(WL)运筹与信息工程 6.UCB MS STAT(REJ)统计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申请硕士的一些过程和小感想,主要从“转专业申请”、“选校”和“其它材料准备”三个方面谈一谈。总体上看,自己三维不是特别特别拔尖的,但到申请阶段后期会发现其实周边相同水平的学生都去了不错的学校。

我觉得申请最重要的三点是:1)信心。2)三维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申请的一些小策略确实能帮助大家很多。3)当然,更重要的是认真准备申请材料,绝不偷工减料,要尝试去了解学校、了解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那我开始正文了~

PART 1.转专业申请情况介绍

首先谈一谈我转专业的动机吧。我本科读的是金融,大二在瑞典交换的时期非常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职业轨迹的问题,决定留学并转方向申请,有下面两点原因:

1、当时浏览了非常多的国外学校各个院系的网页,也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的招生宣传的视频,认为运筹这一类偏理科的专业非常对我的胃口,就业面也比较广。

2、我高中读的是理科竞赛班,比起纯金融(cfa)课程,我更加擅长带推理计算的科目。不仅在金融学习上没有优势,而且通过一些实习也发现自己不喜欢在股票及投资市场工作。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反思,我觉得当时做这个转专业的决定还是过于仓促了。几乎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是现在大

二、大三的学生,并且正在考虑转专业问题的话,除了自己的兴趣之外,我建议大家综合考虑一下以下几个方面: 1.转专业的跨度有多大,自己目前背景状况能否申请该专业?大家提交的申请材料是会包括以下几个硬件:核心课程/科研/实习/推荐信,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一下,看看自己的资源/时间够不够补充/完善这些硬件。

2.转专业申请难度,这一点包括三个方面:1)开设所转专业的学校数量/开设时间; 2)所转专业与本专业的关系。比如金融—>金工(难度升级)、经济(平级)、商业分析(难度降低)。3)本专业学生申请方向过于集中、且自身背景明显有差距的需要考虑申请专业及学校招生数量。

3.转专业后的职业发展路线妥不妥当。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需要设想一下在一年/一年半毕业之后,结合本科/硕士的各种经历能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HR会不会喜欢这样的背景? 能不能在学习硕士专业课的同时刷题/准备工作的各种面试及笔试。

谈谈我的过程,为了转专业,我在大三上时在专业课外强行另修了大约五门数学/编程课,并且做一份数据分析的pta(不然比较难找到合适的暑期实习)。现在再次反思的话,首先核心课是重要的,只要能满足学校首页(或是申请表格中间列举的课程列表)就可以。大家可以首先自己登陆想去的学校查询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满足。一般申请网页上会单独要求大家填写的核心课情况,包括:课程名/成绩/书本名称/学分。大家可以提前查看,如果还没有修读,可以修读有证书的网课或是采取下学期修读补充成绩单的方式。

此外,学校要求必修的课程尽量补好,不是必修的,自己衡量一下会不会掉绩点再选择。

对于转专业硕士申请来说,实习也可能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申请偏应用的专业能找到一份实习,提供做案例、做实务的机会,可以证明你已经能很好的运用所学工作了。从学校角度考虑,毕业生找工作成功率/就业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另,工科/cs学生实验室经验是可以替代工作经验的,写材料角度对就可以。金工一类使用研究经历替代实习不太靠谱。美赛之类当应用经历写也不是很靠谱。大家可以对照着补充自己的经历。

进入下一个part~

因为我算是一个商科学生,非常清楚本专业国内就业环境,在选申请学校时只考虑两个方面因素:地理位置/知名度。

当时是这么想的,我选的学校都是投行/咨询招聘的“一类”学校,如果没办法找到更为妥当的国外就业坑就可以往国内走、继续做金融/商科老本行。

其他要点还有:专排/综排、校友资源、就业质量、项目及课程质量、宜居程度、甚至是“小伙伴是不是一起申请”等等很多很多方面,大家可以挑一两个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做为选择标准。

其他要点还有:专排/综排、校友资源、就业质量、项目及课程质量、宜居程度、甚至是“小伙伴是不是一起申请”等等很多很多方面,大家可以挑一两个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做为选择标准。

了解的方法有:

1)通过以下论坛看历年数据:寄托天下/一亩三分地/Chasedream/gradcafe。2)中介/学长学姐帮助判断。

3)看项目官网和询问小秘,可以得到以往学生的硬指标。如果有一些学校或者项目明确对托福/gre有偏好(例如duke、cornell、哥大金工等),尽早落实好这些指标。

另外,也需要明确该校是否对海本学生有强烈偏好,海本会增强该校就业质量,并且身份问题容易解决,英文更好。估量该学校录取学生及陆本数量这点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校比例为:20%冲刺、60%适合、20%保底。各年录取情况也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所以选择较为心仪的保底项目比较重要。

做为金融/金工/量化学生也可以考虑用新加坡/欧洲内陆/甚至是东京大学G30学院一类的大学做保底。但如果同时申请香港/英国可能会面临高额占位费(9~10w),需要提前了解好学校日程安排。

由于我本专业本科就业情况良好,我是用工作来做保底的。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选择一所保底校,可以有效避免几个月没有ad,心理煎熬的状态。金融/商业数据/统计/会计类可以考虑罗彻斯特大学。理工科并且背景还不错的学生建议申请宾大,结果出来的比较早,交钱ddl可以后延。

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在选校阶段多用一些时间!!比如我所申请的数据分析方向有相当多的名字:运筹下的data analytics(DA),部分学校的统计项目、data science(DS)、computation、information engineering(IE)、business analytics(BA)等等。

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有很大差别,开设新项目的频率也很高,需要自己仔细地寻找适合的项目, 在这一点上我并没有做的非常好,有很多申请难度相同并且非常好的项目,我是直到申请结果公布的时候才知道的。

给大家再推荐一些数据分析方向的好项目:UPenn SC,Gatech MSOR,Cornell ORIE

Stanford、Columbia MSE/ Harvard CSE/ CMU Stat/ 北卡、西北 Analytics/ Brown、NYU DS/ Cornell Tech ORIE,USC 37

下一个部分:PART 3.申请材料及过程

在我申请过程中,申请材料的准备主要参照了世毕盟给的公开课。可以说的方面太多了,我就简单地谈一下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

[文书]:文书有两类,一类叫SOP(statement of purpose)主要是写申请的目的。一类叫PHS(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UC系列一般会要求,主要是写申请者的背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你的个性和你的专业兴趣,在成长中遇到过什么重要的事。

文书主要是考察:1.和项目的匹配程度。2.简历中无法体现出的。3.热情。建议在了解完全教职员情况、系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该校偏好的情况下逐校逐篇修改自己的文书。举个例子,比如杜克经济虽然有一些学生最后做了投行、金工方向的工作,但招生时期不喜欢特别特别金工方向的学生,文书简历中需要弱化自己的方向性,这一些情报中介或者学长学姐可以告诉你。

[简历]:按模板写,把好的经历有重点地展现出来

[补充材料]:如果被wl了一定要一定要努力找材料补充过去。身边有几个学生被拒了通过这一方式最后要到了ad。

[面试]:考察基本素养,快速准备的方式就是去论坛里找面经背好。同一批面试可以在论坛中问一下先面试的同学。

现在很多学校采取海面,面试时候放轻松,英语说清楚,网络稳定就可以(很重要,浙大vpn50,加ss,在紫金港面!)。如果谈进阶版本的话就要注重内容,面试逻辑和工作面试是一样的,尽量多谈一些自己的经历(对问题的理解/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后的收获),然后再做一个总结。

[英语]确实有一些项目有英语测试的暗指标,需要了解清楚。我申请的几个学校中,杜克经济系重点看gre数学有没有满分,哥大的金工需要110+/330+,康奈尔实际录取比写的要高,论坛上一轮wl的学生全部都是在gre320+。申请cs,托福一定要一定要过百。大多学校采取一刀切。

上面一句纠正一下:康村or学院一轮wl都在320不到330的地方

考试确实非常痛苦,可以采取连续突击的方法,或者去香港及境外考试。现在申请者的水平都还蛮高的,除了国内学生,还有美本/港本/新本学生在一起竞争,英语虽然占比重很小,但是却是一个基本件。

我想跟大家谈的就是以上部分啦~结构上可能有一些跳,都是自己申请中踩到了坑的到的经验,希望或多或少能帮助大家一些~

第二位分享嘉宾G学长,南京大学物理学院,GPA不足80,转专业申请材料专业,收获Columbia、布朗、WUSTL材料硕士,SUNNY-Buffalo应用物理全奖博士录取!

G学长:

大家好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gxNTQwNQ==&mid=2650715804&idx=1&sn=07b4aa383cf54a8ea686c3c68f397662&chksm=be881a5e89ff9348b8776d7b3e370d362d676e5efd1263e9e91e16bd09be9b2b4f793d04afa4&mpshare=1&scene=2&srcid=0510nZw6vv3dD0TGpNONPRAj#rd

首先发个官方糖,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 GPA 77,排名应该是后40%。。

托福103,GRE 149+170+3.5,2015年9月至今在南大纳米磁学组做科研 2017年2-3月美国Buffalo物理系合作可言

科研* 目前发表了一篇共同一作,if 8.26 两篇一作在投,国内专利两项

录取了Columbia, Brown, WUSTL 的材料科学MS;录取了Columbia, Brown, WUSTL 的材料科学MS;SUNY-Buffalo 应用物理系PhD(TA)

主要介绍一下我失败的一些教训,以及万一不幸大二末或大三决定出国,但苦于成绩比较低,该如何尽力自救。

跟GGU合作自16年8月起,主要的时间表是: 8-9月:申请策划,开始套磁,文书准备,推荐信 10-11月:选校,文书润色,教授精套,论文投稿 12月:开始申请,寒假科研启动。。1-2月:焦急等待,找指导老师诉苦。。2月至今:收获offer,准备下一段旅程

首先简要说一下选校和选专业的注意点 选校:排名,地理位置,就业,学费……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最终决定的一点是,如果这个学校录取了,是否愿意去?排除了冗余结果后剩下的便是真正喜爱的学校,再在这个名单中选择冲刺,正常和保底校。

专业:就业前景和个人喜好是决定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相关领域的老师教授,还有GGU的指导老师和mentor,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经验,以致能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

至于MS和PhD的选择,除去经济因素以外,最主要的是自身职业的规划,至少5年的博士生涯需要足够的热情与精力,以应对可能的夜晚对自身意义的无止尽追问(认真脸)

对于GPA或GT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最好的是能及时补救,一个好的三围能带来很多优势,但如果这方面存在劣势,对于理工科而言,科研成果是一个很大的加分点

科研刚起步时,快速查找文献和获取文献中的有效信息是很重要的技能。Review类的文章很适合对一个新领域进行探索和了解,作者一般都是该领域的大牛,在行文过程中往往都会准确点出现有的成果和还需解决的问题,这对于理清思路,找到切入口很有益处。在确定好切入点之后,review中该段的引用文献就很有作用,能提供更多的细节,特别是具体的研究思路与流程,都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特别是材料等相对周期较短的实验工作,新点子的产生往往都能做出不错的工作。

对于套磁和推荐信,实验室的导师是人脉关系网上的重要一环,因为与所有行业一样,科研也要一直与人打交道,而作为科研领域的新人,我们认识的人,以及我们自身的知名度,都不足以让录取委员会眼前一亮(本科就是大牛的另论,估计要纠结的就是去哈佛呢还是MIT。。)

所以有机会的时候多跟导师聊聊他对该研究领域的理解,哪些人做的工作很有趣,甚至哪些大牛之前或现在正在与组内合作,再问到能否引荐一下。对于平时不怎么有机会接触老板或者老板比较不喜欢闲谈的,可以试着将老板的代表paper列出,如果作者名单中出现感兴趣的名字,可就这篇论文中的细节向老板提问,同时找机会问能不能找当时的其他作者问一些问题,由老板出面发第一封邮件并抄送给你,套磁或者请求推荐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除了老板所熟识的教授,所在领域的大牛往往也是套磁的对象。发现和认识这些大牛教授的机会主要来自顶级杂志文章和学术会议。特别是能和大牛面对面的机会一定要把握,(比如第十一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是在南京大学举办的,当时参会的有崔屹、杨培东、李亚栋、孙守恒、包信和等等大牛),会后尽快把自己的感想和问题写成邮件发给心仪的教授。

在拟定邮件的时候一个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邮件的格式,除了常见的主题与正文格式外,适当的寒暄和尾注也能起到很有益的作用,而且如果之前与该教授有所联系,包括见过面,听过报告,校友或者经老板介绍,注意在正文的最开始就交代这一点,教授们往往公务繁忙,收到邮件后扫一眼,如果觉得不感兴趣或者完全不认识发件人,很大程度就不会答复,并且以我的经历而言,第一封邮件不回复,往后的邮件往往也得不到正面答复。

这里提供一下我所用的邮件尾注的样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至于教授之间的互相推荐有多大的威力,我有个亲身体会可以分享

这封邮件给了我面套dream professor的机会,最终也拿到了布朗的录取另外有个能吸引教授注意力的方法就是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包括其研究组的网站主页、发表的论文、甚至所编教材某个部分的内容。对于涉及学术问题的部分,最好征求一下老板的意见,因为这种学术challenge比较需要把握方法方式,没有把握的话提出质疑会显得不太礼貌。

其次在套磁的时候有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执着,即让教授相信我是真的愿意加入他的研究组。可能有人觉得这并不难,套磁信中都会洋洋洒洒把自己的倾慕之情表达出来,但大牛们都听过很多赞美之词,我们想出来的辞藻往往不足够表达出赤忱之心。

就我的遭遇而言,和一位领域大牛往来了十数封邮件,他也对我的申请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改进措施,但直到我站在他办公室里面对着他,他才说现在才明白我是真心愿意加入他们组,而且在之前的联系中只对我口头提出了建议,而没有在录取委员会中给我强力推荐。在错失加入dream group的机会,心痛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以前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希望后来的同学们能注意规避这一点,爱ta就要说出来。

篇7:马克思主义讲座心得讲座心得

邓显超博士于上周日给江西理工大学第五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讲座,很荣幸作为一份子出席聆听了这次讲座,作为一名理科男生我们接触到政治教育的机会不多,而大多数时候却引不起我们的重视,从大一我上过思修、形势政策、马克思原理,这远远不足以弥补这一块,邓显超博士的精彩讲座让我深深为之折服,改变了我对思政课的认识,真正从中学习到了重要理论,特别期待再次听到邓博士的讲座。

邓显超博士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邓博士从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成果和中国梦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三个模块具体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成长历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历史作用,中国几代领导人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最后横向比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带来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给我们提出了期望。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一直与中国的革命进程紧紧相连,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积极的指导,点明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几代领导人一直为其为目标,探索努力。他们付出的努力是切实的,中国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了。而现在学生越来越不愿学习马克思主义,无非是对其不够了解,认为它太空。经过这次学习我改变了对之看法,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值得我们学习,对我们影响深厚。

邓显超博士讲到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这个篇章新在哪里?我能切实感受到的就是“反腐倡廉”,贪官耽误了多少事情,浪费了多少钱财。在总书记这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越来越多的贪官落马,大快人心,从而选出更多优秀正直的人为百姓们做实事。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不断充实的理论,是前进中的理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进步,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充分的升华。从中更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紧紧相连。

正是这场讲座加深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了解,增加了以前不知道的内容,发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以前接触到的那样。它是活泼的,生动的,有趣的。从而愿意更深一步去研究原本艰难晦涩的东西,其实它还有更加丰富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接触呢。邓显超博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总有人要去学习,总有人会想了解,为什么不是我呢?

篇8:关于微课的一点制作心得

关键词:微课,教学,制作

1微课课程教学目标

1.1在课程中设计微课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1.1.1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

1.1.2更好的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1.1.3根据需要来选择学习, 既巩固了知识, 还可以查缺补漏

1.1.4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课外知识拓展的最好载体

1.2制作实施微课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1.2.1教师在制作实施微课时, 对教材内容进一步吃透吃准, 从而对教材知识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1.2.2教师对微课内容的设计时需要其更充分的研究学情, 教学节奏把握也需要更加准确。并且对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加熟练掌握。

1.2.3有利于提高教师讲解知识和总结的能力。

1.2.4为拓展课外知识, 教师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从而在开拓学生视野时, 同样也使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 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2.5更快促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跟上并赶超时代的步伐做微课, 在这过程中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许多相关的软件, 比如PPT, 录屏, 截屏等。从而教师通过对整个过程中内容的追问、不断思考、发现其优劣、最终引起变革, 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

2微课教学内容

微课是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其内容主要是根据高等数学教学大纲要求, 选取那些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不了, 或具有较大教育价值且相对简短又完整的知识内容, 如定积分定义等;当然, 在必要时也会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修改和重组, 使其内容更精简又完整、教学目标聚集又单一、教学形式策略多元、表现方式多样化, 使其更适合微课的方式来表达。

具体内容结构包括 (以定积分定义为例) :

2.1片头:呈现微课信息 (包括题目及主讲人信息等)

2.2导入:揭题设问, 激趣导入 (举例:如何计算全国的国土面积)

2.3正文讲解

2.3.1围绕目标提出问题 (全国国土若是规则图形, 则用初等方法即可解决面积问题, 但现实中其是不规则图形, 如何求解) ;

2.3.2逐步引导, 引发思考 (从国土面积到一般曲边梯形如何求面积) ;

2.3.3概况提升 (引出定积分精确定义) 。

2.4小结:教学回顾与小结, 提出新的问题, 引发新思考和行动 (部分难求解的级数问题如何用定积分求解)

3拟采用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启发法及图像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4拟采用的微课制作方案

4.1微课制作流程

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4.2具体制作

4.2.1选题

选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 从而能使教学资源分享, 为学生 (教师) 解惑, 启发教学。除了要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 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 进行个别化教学。比如针对我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特定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4.2.2用多媒体表达微课

A:核心内容用PPT来展示, 其他相关的东西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

B:PPT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和悬念性。C:制定反思。

4.3录制与剪修

4.4后期制作

5预期建设目标 (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非数学专业数学基础课程, 历来受到重视, 并由理工科向文科不断推进。在理工科专业机电, 信息, 自动化类等所有专业和文科专业: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等开设《高等数学》课程。

本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重点,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能力。而微课正好给了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运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 将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重点难点加以整理总结, 同时针对我院学生学习的特点, 将部分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加以呈现, 从而既可给预习的学生加以指导, 又可给相对基础较弱的同学给予更多专项指导的机会, 按照自身需要来选择学习。

上一篇:保健品营销的十二个误区下一篇:我的家乡满洲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