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怡讲座心得

2024-04-21

王曼怡讲座心得(精选2篇)

篇1:王曼怡讲座心得

环环相扣,落实环节实效

——王曼怡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听了北京市光明小学王曼怡老师的《从课例谈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的讲座后,我有如下感受:

一、有效课堂导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课堂导入应为学生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应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及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在知识结构中已有的部分,为新授做铺垫。同时,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中,王老师也着重就董老师课中的导入环节做出了评论。我认为要实现有效导入,在平时我们的课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应精心设计,不能仅仅把导入当成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

2、导入形式应多样,不能图省事,而总是采用几种老方法。

3、导入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内容,从任务型总体目标入手。

二、教学活动设计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围绕着这一总体目标去设计活动,我们的活动才能

称之为有效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认为要做到一下几点:

1、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注重实际意义。

在活动设计时,教师要树立整体语言观,活动设计必须具备交际性、生活性、并且要有所得。例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上册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 “Menu” 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习食物的单词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noodles,please? Sure.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而有些活动的教学目标指向性不强,甚至指向错误的教学目标。在后面董老师课上设计的“爆炸”活动中,学生只是进行了机械的操练,他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到活动的趣味性上,真正从活动中得到语言训练却非常少。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但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像这样不能指向正确的教学目标的活动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有效教学。

2、活动情境的创设要有真实性,可参与性和效率性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

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表演,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有的教师设计了利用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在学习“At the zoo”话题时,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 并能说I like 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

然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尤其在一些展示课的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用大量的时间和语言创设情境。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又如,有的教师在教“in, under, on”方位词时,设计了捉迷藏的活动。教师精心地把教室布置成家庭房

间的场景,有床、桌子、箱子等物品,一名学生蒙起眼睛猜另一名学生藏的地点。由于学生对活动的场景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同学位置的教学活动中,并且由于活动场景的有限每次只能有两名参与活动,使得该活动的效率大大降低。

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而且要考虑到活动的可参与性和效率性。

三、关注教学细节,落实环节实效。

1.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要求,应材施教,降低要求。

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也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细枝末节。部分教师忽略细节,使教学环节走形式,优美的设计黯然失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课堂,调整教学内容或方式方法,是教师应该有的素养。透过课堂现场的一些教学细节,就能看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虽小,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它;细节虽小,教学失败的罪魁祸首有时也是它。

2、关注教师课堂的激励语言,因人施评,给予表扬鼓励,洋溢情感活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看似不经

意的一句话,却在某些学生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印痕, 所以对照新课程理念,我们不得不反思和改进我们的课堂用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正确的教育与惩罚无缘。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的一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旺盛活力与潜能。在英语课上,我们应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于发自内心的赞赏。“Good!”, “Great!”, “You are so clever!”, “Good job!”或点点他们的小鼻子,给予肯定的微笑。学生从你的举手投足中感受了老师的爱意,你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和进步的期待,逐步消除了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他们会渴望再次表现自己,会将小手自信地举起来。

3.给“缺点”以美丽的诠释是该教师教学艺术的闪光点。

给“缺点”以美丽的诠释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美的体现,是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它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驱使着学生去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这样的教师学生是很乐于接受的;教师也会由于学生的用功学习而更加勤奋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师更趋向于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解学生,从而获得更为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走上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4、关注课堂环节间的巧妙过渡

一节好课应当层次清晰,环节紧扣。如果教师在关注和优化各教学环节的同时,也能关注各环节之间的巧妙过渡,那就会为课堂增色不少。过渡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清晰的教学层次,巧妙的过渡会让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如果各环节之间缺乏相应的知识联系或过渡,整堂课就会给人支离破碎、拼盘的感觉。

总之,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永远追求的,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从而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篇2:王曼怡讲座心得

王曼怡, 经济学博士, 金融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际金融学科带头人, 从事科研教学二十八年, 并兼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 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北京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农商银行监事, 北京财贸学院校友促进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 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 现工作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曾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金融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金融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曾先后赴德国萨尔州立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讲学访问, 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

二、主要学术观点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主张建立国际统一货币, 以此为基础, 试图创立一种准确度量财富的货币工具, 从而创立国际货币新体系, 解决现行货币体系带来的种种困扰。

关于国际金融实务。有效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对外依赖程度和与对外金融资产积累效率的关系, 创新性地提出了度量和评价一国对外金融资产积累能力的指标体系, 指出一国对外金融资产的积累效率可通过外资收益率、汇率水平、利率等传导机制影响一国实体经济的增长。

关于区域金融与金融集聚。倡导以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为典范, 提出应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 兼顾实力政策型、地理区位型、优势生态型和核心服务型之长, 降低显性和隐形机会成本;应立足于北京特大城市建设, 从金融资源、金融地域运动的视角, 有效分析区域金融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以及金融集聚的异质性和差异化发展的趋势, 指出金融集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性地发展产业金融;应在掌握金融资源流动、时空分异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形成差异化的金融集聚特色, 并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应建立不同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 开展同质和异质合作, 形成我国的金融城市网络体系。

关于金融风险与金融创新。提出金融创新是金融增长持续动力的观点, 并认为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 在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往往又酝酿着巨大的风险,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并存的生命力在于二者之间的平衡。

三、主要研究成果及代表作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市教委、C BD管委会等项目10余项, 主要有:《我国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 (2008) 、《后金融危机下对外金融资产积累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09) 、《“十二五”期间金融业发展研究》 (2010) 、《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和对策研究》 (2011) 、《我国特大城市C BD金融集聚差异化发展研究》 (2012) 等。撰写并出版了《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学》、《抓住你的财富》、《国际金融新论》、《北京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研究》等五部著作。

在EI、C SSC 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有:

1、《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区竞争力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C SSC I) , 2011 (12) 。

2、《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 人民论坛, 2011 (11) 。

3、《基于钻石理论的金融功能区建设研究》, 国际经济合作, 2011 (6) 。

4、《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 金融与经济, 2011 (4) 。

5、《我国中央商务区金融集聚问题研究》, 经济纵横, 2010 (10) 。

6、《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光明日报理论版, 2010-07-25。

7、《我国房地产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9) 。

8、《金融产业集聚与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人民论坛, 2010 (1) 。

9、《M odeling and forecasting m ethod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EI, 2009 (12) 。

10、《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d im m une clone selection algorithm for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EI, 2009 (7) 。

1 1、《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经济纵横, 2009 (2) 。

1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 (7) 。

1 3、《北京市金融发展战略研究——基于金融生态视角》, 人民论坛, 2009 (8) 。

1 4、《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性合作问题探析》, 财贸经济, 2003 (6) 。

1 5、《金融控股公司:中国银行业的现实选择》, 国际经济合作, 2002 (1) 。

四、荣誉奖励情况

上一篇:2024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课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