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2024-04-18

浅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通用8篇)

篇1:浅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只有对自己、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为什么新课程标准如此关注教学氛围呢?因为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为。了人的发展。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宽松、民主、和谐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氛围,这也是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一、营造和谐氛围,沟通师生情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神经细胞就处于昏眠状态,思维就会受到抑制。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华裔教育博士黄进愈进一步指出:“能力要创新,需要鼓励,需要生长的环境。”因而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条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允许不的同意见存在,让学生不带任何压力地去主动参与学习;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供广阔而自由的空间,营造有利于积极发展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宽松而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才会兴盎然,思维活跃、趣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自我表现的愉悦和获取成功的享受,于此同时,学生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也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人认知和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充分考虑到认识因素的同时,还要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融洽、和谐,充满爱意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则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更加浓厚。再说,情感本身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共同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作为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所以,教师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篇2:浅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思茅二小振兴校区

卢永珍

摘要:要真正让教育良性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全体教育工作者思想上要改变,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已任。以德育为首,做到五育并举。做到育人教书并重。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知道应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不该怎么做。

关键词: 师生 关系 方法

一、前言

新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个性发展的要求日益强烈。未来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将是研究性教学为主, 加上个性化的集体教学,人们开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新型师生关系开始形成。但也必须看到,旧师生关系依然存在,且有它的顽固性,其主要表现为“一压、二包、三放弃”。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下面是本人几点拙浅的心得和体会。

二、怎样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思想观念转变,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突破口

1、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本校时常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使之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水平,认真改进教育方法,真正地尊重、信任学生。同时对学生也要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理解教师的看法,这种谈话无 形中成为知心朋友之间的体己话,这就是所谓“润物细无声”之谓也。然而教师终究是教师,学生终究是学生,除了自我教育之外,还需有道德高尚、知识广博的长者的指引。因此,要重塑教师的形象,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格素质,对学生严而有格,亲而不俗。

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由此就决定了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应当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模范。

(1)导师。教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既关心学生吸取知识,更注重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的身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应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改变单纯灌输的落后方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

(2)朋友。与学生交朋友,这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一个标志。教师这个神圣庄严的词汇快要和“朋友”划上等号了。师生关系发展的趋势是合作的朋友。学生迫切要求架起与老师的友谊之桥。要关心热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理解、去尊重、去温暖、去感化;教师不仅能教书,而且是师德高尚、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才华横溢、乐于并 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朋友,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互敞心扉,是学生决策的参谋者,是他们苦恼的倾听者,是学生依靠的良师益友。

(3)助手。教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帮助他们克服在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帮助他们战胜学习知识中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老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

(4)楷模。做学生的楷模,教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多采用表扬和奖励,少一些批评和惩罚

教育理论上,主张多采用表扬和奖励,少采用批语和惩罚。这是对的,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的。这不是提倡我们老师要对学生一味地进行表扬、摒弃批评,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多角度地给予鼓励,给予关爱,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我们的学生现在正处在思想尚未成熟、各种新颖的观点和思路都非常旺盛的黄金年龄阶段,学生的可爱之处在于他对身边事物的好奇,从而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很多学生的 3 兴趣都是从一些突发奇想的思维或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中培养出来的,如果能够加以合理、积极地引导,学生潜在的积极性思维就能被很好地调动,从而产生兴趣,甚至取得一系列为常人惊叹的成果。

(三)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转换角色,让师生间多一些理解。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核心,是积极行动的向导。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首先是尊重学生自尊心,这是学生心中最敏感的角落。因为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得到别人的肯定、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向上的内动力,也是生活的精神支柱。只有尊重,学生才感到师生平等。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身为人师,教师首先要理解与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平等对待学生。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与尊重老师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爱的魔力呢?“锅不热,饼不靠”是句俗语,说的是家长要爱子女的道理,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释放自己的爱心,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真诚的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中生活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迷人的景象,得到爱的回报。我们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感染 学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对知识热情,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学生没有爱心的老师能获得尊重和爱戴,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对老师不爱甚至反感的学生能很好的遵守课堂秩序、学好老师所任教的课程。只要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就能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四)教师的素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师生矛盾中,教师往往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品格等等,都会在学生及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心灵距离的缩短,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儒雅的气质和良好的修养。既要洋溢着迷人的才情,又要闪烁着人格的魅力。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才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老师要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并非靠威严的面孔、靠教师这一特定的身份,靠的应该是丰赡的学养,“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刻、文笔生动细腻、装帧精美的好书。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仅使自己拥有一桶水,更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条常 流常新的小溪。那么,喜之爱之观之聆之掬之饮之者必众。

(五)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教书育人是现代教育价值观在教师工作中的体现,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等,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实现社会化,促进学生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相长,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就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会有助于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学生个性得到了全面发展,又会从内心感激自己的老师的,这就容易形成正确的师生关系。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师生情感才会交融、配合才会默契,这样就能很好地实施教育了。兴趣和求知欲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是一切人成长的起点。爱默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爱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老师所授课程产生了兴趣,那他不仅可以比较轻松的学好这门课程,他还会对授课老师产生由衷的喜爱。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知道,我们曾经是那么喜欢甚至崇拜那些把课上得生动活泼的老师,我们曾经为那些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课堂而陶醉,我们曾经还刻意地去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一个教师赢得学生喜爱与尊重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失去学生喜爱与尊重也常常在课堂。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当下大气力于课堂,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追求师 生互动。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教育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走进课堂,将生活体验和感受与课堂学习相融合,课堂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六)改进评价机制,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手段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完善教学管理,推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一改以往的期末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尝试采用在本班学生范围内自评加互评的方式,简洁客观地评价自己近阶段学习或教学中的得与失,存在的问题,最后互相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一来,营造了一种和谐、团结、向上的评价气氛,用积极的态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机制可操作性强,时间上灵活机动,可在学期的任一阶段学习中进行,它对生生间的沟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新课标中提到的综合评价方式中的一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这一评价机制是科学有效的,它让学生学会了自我批评,学会了听取意见,学会了承受不同的声音,学会了自我完善,学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与他人,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善待他人,它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综合评价机制是科学、灵活的,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运用。

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 会多出一批好学生。适当的表扬、奖励或批评、惩罚也是师生情感建立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学生都希望教师尊重他们、肯定他们成绩和进步。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表扬或批评某个学生时,不仅会激起这个同学的情绪反应,也会引起其他同学对教师或亲或疏的情感。教师要慎用批评,善于表扬——真诚的不做作的表扬。西谚说,温暖的阳光会比寒冷的狂风更容易让人脱去外衣。据说美国的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时从不用“不”字,总是给予热情洋溢的赞许,我们教师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可以说,赞许的情感体验会比世上一切的批评更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细致、系统的工程,采用什么工作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书育人有法而无定法,不可生搬硬套,但只要多花心思,注意积累和交流经验,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我们不愁没有提不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份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他们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朱益明、秦卫东、张俐蓉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4月

【2】《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吴敏、夏惠贤

(《上海教育》2000年9月)

【3】《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谢利民(《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7月)

篇3:浅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要做学生的朋友, 这首先需要教师向学生奉献爱心。因为小学生具有明显的附属内驱力, 即需要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关爱, 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去年我刚接五年级的一个新班, 并当班主任。当我发现班内有因经济困难想中途辍学的学生时, 我就尽力帮助他们。拿出自己的钱给他们交书费, 购买本子、笔和课外书籍, 并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当他们摆脱经济上的困扰, 安下心来学习时, 我不仅感到快慰, 似乎还觉得有一种反推力, 敦促自己一定要把学生放在心上, 为教育他们不惜呕心沥血。

热爱学生是育人的基础, 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始终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职责以及钟爱儿童少年的真挚感情糅合在一起, 倾注在每个孩子的身上。没有爱, 就不会去了解;而不真切地了解学生, 也就难以向他们施以真挚和浓厚的爱。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尊重孩子, 就是意识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许许多多在成长的生命。课堂上, 我乐于与同学们交流思想和感情, 善于鼓励学生, 给孩子多一些愉悦的心理享受。我甘当一名小学生, 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 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位老人 (扫路人) 内心世界的认识, 用课文中的人物熏陶感染学生, 我走下讲台, 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的学生认为这位老人不累, 理由是:九百多个石级, 一天只扫一个来回, 怎么能说累呢?有的学生认为这位老人很累, 理由是:天游峰那么险, 石级这么陡, 老人年龄又那么大, 一天之中, 扫上去又扫下来, 怎么能说不累呢?从学生们的认识分歧当中, 我认为他们认识分歧的焦点是对生活的认识问题, 亦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模糊问题。为此, 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辩论会, 让他们思想认识在辩论会中提高, 情感在交流中升华。

课余时间, 我也乐于和学生们一起活动。喜欢打球的, 就和他们一起打球;喜欢下棋的, 我就同他们对弈;喜欢歌舞的, 我就亲自创作节目, 同他们一起排练、演出;喜欢看课外书籍的, 我就把最有价值的书送给他们看。

与学生终身为友, 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高度责任感, 有超越师生间年龄差异的意识, 能始终与少年儿童保持心灵上的呼应。首先要对学生真诚相待, 师生间始终能保持心理上的相容。其次是对学生表露的情感, 不管是令人不满意的, 还是令人不快的, 都愿意接纳, 从不刺伤学生。再次是换位思考, 就是从学生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去体验学生的感受。这种移情性理解回馈给学生, 学生会感到老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也就乐意向老师吐露真情实感。

教师只要与学生喜乐共享, 忧喜与共, 就能获得学生的信赖。这种信赖会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威信和魅力。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我的学生很多都已踏入了工作岗位, 他们时常给我寄信或电话问候, 总是把我当成姐姐看待。我也时常把毕业踏入不同工作岗位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或妹妹看待, 经常给他们写信, 鼓励他们在事业上要不断取得成功。同时, 我还经常写信给正在学校读书的学生, 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进步,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鼓励他们刻苦学习, 将来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篇4:浅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思想观念 灵活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236-01

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教师和学生是最大的个体劳动者或表现者。二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学生必须尊重教师。二者之间心心相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得轻松、愉快,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必须有两个转变

1.1 领导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

为什么好政策,没有收到好效果。因为考核教师的方法没有改变。现在教育部明确规定不得以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执行吗?没有。因此有些教师只能通过减少分母的办法,来提高成绩,受害的当然是学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许多种办法,如分班必须公平,然后可以统计A等级,B等级,C等级,D等级学生的人数进行比较。有必要的话不统计D等级学生,是不是效果更好。再比如以人数最少的班级作分母,行不行?只有把教师的职称评聘彻底的放开,让教师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教学。 同时,绩效工资必须在保证现有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出钱,在提高教师待遇的情况下,实行绩效工资,才能促进教育的竞争性,才有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现在是什么情况,是实在找不到工作当教师。怎么能够真正建立起来新型的师生关系?

1.2 教师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

在新课标下,需要的是学生的素质。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随时在发生着变化。以前教师是演员,学生是听众。课堂上,教师讲的有声有色,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毫无兴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没有新颖的思想,学生像苦行僧,像囚犯,学生没有主动性,能学好吗?教师要的是成绩,能关心与学生的关系吗。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

2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1)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的学问、友好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教学兴趣、适当的情绪表现以及合理的言行,皆将成为学生所观察、所注意、所模仿的对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教师的素养是最灿烂的阳光。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地調节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2)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经常与学生交心,要蹲下身来与他们谈话,而不要让学生仰视你;耐心听完学生那不够流畅甚至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打断他,学生会加倍地向老师学习,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健全人格,并且使师生的心融为一体,产生共鸣。与学生谈心时,要面带笑容,借一些小动作,如拉拉手,拍拍肩,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真心和好意,才会与你真心交谈。

(3)导师。教师应以人为本,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

(4)朋友。与学生交朋友,这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一个标志。教师这个神圣庄严的词汇快要和“朋友”划上等号了。

(5)助手。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比如我现在教的这个班级中有几个这样的学生,自认为自己学习的好,不愿意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我没有直接批评他们,因为你没有理由批评他们,而是发给他们几届《数学周报》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的试卷,让他们做,他们做不出来,这时我帮助了他们,同时我也教育了他们,他们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是必须的。谁也不可能独立于这个世界之外。之后这部分学生积极地要求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取得了好的效果,我的体会是,以身作则很重要,要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老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

3 教师的素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1)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教育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走进课堂,将生活体验和感受与课堂学习相融合,课堂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2)师生互评,改进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期末对学生的单一成绩评价,采用自评加互评的方式,简洁客观地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最后师生间相互评价,总结出每一个学生得与失,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一来,既能充分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营造和谐、团结、向上的评价气氛,又能使师生间通过双渠道彼此获取改善课堂教学的最佳方式,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用积极的态度共同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机制可操作性强,时间上灵活机动,可在学期的任一阶段学习中进行,它对师生间的沟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对改进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新课标中提到的综合评价方式中的一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这一评价机制是科学有效的,它让学生学会了自我批评,学会了听取意见,学会了承受不同的声音,学会了自我完善,学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与他人,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善待他人,它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综合评价机制是科学、灵活的,教师要善于把握,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运用,无论教师或学生终会受益匪浅。

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克服自命清高的传统习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认为“师者”,“长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些教师的这种传统观念和封建礼节思想尤为严重,滋生了一种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2)要克服因年龄差异而存在的隔阂,与学生拉近距离。为师者,应该有能力认识和应对这种差异,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在师生关系中取得主动地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因年龄差异同学生关系的隔阂,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其特性,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知心人。(3)要克服情趣变化,牢固师生关系。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或者以自己的情趣变化对待学生。(4)要克服传统的教学方式,搭建师生的民主平台。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方式重新确立教学观念,制定新的教学目。(5)要克服主观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学困生”的歧视现象,否则会影响整体的团结,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甚至出现师生对立,相互抵触的结果。

篇5: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违背教育的初衷。那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问题的探讨:

教室内,气氛非常热烈,二十几个同学在讨论师生关系问题。一个女孩皱着眉头说:“我们的班主任好凶哦,总是这个不许,那个不许的,什么都要管。”另一个男同学接嘴说:“对对对,态度特别不好,一批起人来就老半天,八辈子前的事都要提,烦都烦死了。”一个其他班的同学说:“我们班还不是嘛,老班一上班会课就训人,说什么都会扯到学习上。”其余同学纷纷作群情激愤状,噼里啪啦地说起来。

“我们老师就会向我爸妈告状。”

“我们老师讲起话来总那么刻薄。”

“我的数学老师专门针对我。”

“我犯点小错误老师就小题大做,说话那么夸张。”

……

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会,我完全可以理解。在每个人的豆蔻年华中,我们总希望能够肆意的生长,自由伸展自己的枝桠,吐露自己的芳芽。然而老师就是那把“可恶”的大剪刀,咯嚓咯嚓地修剪着每位同学,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于是,在许多人的学生时代,老师是头号天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

篇6:浅论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感念

四、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共存

(二)共生

(三)共长

(四)共创

(五)共乐

五、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打破传统“师尊生卑”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并在生活上给学生母亲般的温暖

(五)提高自身修养

1、提高思想和学识水平。

2、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六)在活动中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七)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一些小策略

1、换位思考

2、兴趣融合

3、灵活运用批评

4、恰当赞赏

5、及时反馈

六、小结

七、参考文献 浅论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把教育从广义上来,就意味着中国同样有着五千多年的教育历史。然而,悠久的教育历史在带给我们丰富经验的同时也禁锢这我们的思想、教育观念。在这个民主社会,传统的“师尊生卑”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把师生关系进步到“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的新型人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师生关系的质量。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不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新型 发展 师生关系

什么是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先决条件,是顺利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它必将会把基础教育的改革带入一个春天。

新型的师生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共存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双边性活动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完成自己的教授任务,必须有学生的配合。同样,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否则教师就成了无观众的演员,而学生则成了没有引导的自学活动。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把师生双方看成是一个有机的共存整体,他们在同一个目标引导下凭借教育教学媒体,共同按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运行,有效地完成其任务。

(二)共生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着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自身经验与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然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存在这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年龄特征,教师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进行教学。

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寻找学生生长点的同时也应该刻意寻找自身进步的生长点以增长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满足课改需要,然后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师生共生才能使其教育教学充满生机,始终处于一种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才能萌生出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三)共长

孔子的教学相长原则向我们诠释了师生关系的深刻内涵。“学然后知不足”使学生经过反思、内省懂得了知识的浩翰,明确了人生是一个不断将社会经验、人类文化遗产内化的过程,个体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知之少到知之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教然后知困”使教师明白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常流水”的道理,教师会暗下决心汲取更广泛的知识养份,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做到教学的举一反三,旁征博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共创

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课改的需要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够因循守旧,教师要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为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重组教材,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新体系,要寻找和运用新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强而有实效的育人方法。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创造力,教师的创新能力越强,驾驭教材与课堂的效果也就越好,其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越佳,具备创新能力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而且教师还要把自己的创新意识投射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重组已学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学习。这样教师与学生就达成了“共创”的教、学活动。

(五)共乐

教学活动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师生完成各自相应任务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学习兴趣和教学兴趣,寻找教与学的快乐并从中体会乐趣。

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共乐,就是指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共同快乐成长;在教学时相互合作,愉快互动,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提高学业成绩,教师则愉悦地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师生关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

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打破传统“师尊生卑”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往往会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愿“屈身”与学生平等交流。这种固步自封的行为不但不能适应课改要求,更严重阻碍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决定了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应改掉一味灌输的落后方法,通过自己的巧妙设计,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学习、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去精神,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意识。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倾向和气质进行教学。当然,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不要求“一对一”教学,但应该统筹兼顾。例如:一个班有三十名学生,而这三十名学生中有“胆汁质、多血脂和抑郁质”三种气质类型,教师就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教学方式,兼顾三种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没有被忽略,从而对教师产生好感,使师生关系得到稳固。(四)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并在生活上给学生母亲般的温暖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同样的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曾说:“爱之能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使师生感情亲密无间。其实,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有至深的感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工作的不仅仅是创收知识与技能还意义在于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班级中集体生活中学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老师一句关切的话语或是一个真心的微笑都会温暖学生的心,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尤其是作为小学教师,多关心孩子更能打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唤醒他们善良的天性。

(五)提高自身修养

学生知识在不断增长,追求的目标也不断地提高。为师者如果不能始终让学生折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也会逐渐减少。教师应不断地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勇于进取、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

1、提高思想和学识水平。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知识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坚持经常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的品德、学识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感情上接纳老师。

2、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学生的思想认识在不断提高,对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洞悉得清楚,老师的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会使学生折服,教师应做到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一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方能从精神上吸引学生,从而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六)在活动中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活动,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与学生多交流。在活动中,教师既要做活动的领导者,又要做活动的参与者,让学生感到老师既可敬,又可亲。活动搞得越好,它的吸引力就越大,班级凝聚力就越强,它能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加深理解,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

(七)当然,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时教师也要适当的运用一些小策略,以达到深入交往的目的。以下是我认为比较使用的几个:

1、换位思考

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学生的情感、兴趣,理解学生的不成熟的态度和言行,多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

2、兴趣融合

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与学生兴趣的融合点。

3、灵活运用批评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要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批评方式。学生犯了错要批评,可在批评之后应该给予安抚,这种批评不仅学生易于接受还能不伤害师生关系。

4、恰当赞赏

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秀表现加以赞赏,但在赞赏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和不及,使学生产生骄傲感和沮丧感。

5、及时反馈

通过信息反馈,让学生对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利于教师教学工作改进,还利于建立教师的亲和力和加深师生感情。当然,反馈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面对面交谈,可以是课后提意见和建议,也可以是匿名信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总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建立学生评语机制是关键,坚持理解和尊重的原则是保障。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施克灿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3、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4、陶仁,沈雪松,周文斌,钟琦.教育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4

5、胡永萍.学校心里健康教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6、郭亨杰.童年期发展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

篇7:浅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会川中学理化组邬霞萍在以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教的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得机械,呆板,无激情和创造力。而只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生物课堂教学取得成效才有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呢?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生物兴趣,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生物教学中的快乐元素。多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参与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物的重要性,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欲望。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亲近一次大自然,在环境中去寻找我们需要的鼠妇;再如,在学习绿色植物各个器官前两周,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发给每个学生几颗种子,让学生找个简易的花盆(几个矿泉水瓶子就可以了)播种,并要精心呵护让种子萌发成长,以便以后学习时观察。这样的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参与。这样,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要真正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教学大纲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应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去发挥和挖掘自己的潜能。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比如可以建立合作交流讨论小组,讨论小组宜4至6人组成,同时需要兼顾互补因素,使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想素质的学生处于同一组,便于开展互帮互学。把学生引入议境,及时有效的指导,以知为梯将学生导上论坛,同时严防优生垄断讨论,后进生“搭便车”的不良现象产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在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积极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对学生执著的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高雅的仪表风范来强烈感染学生,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必须努力的学习技能,技巧,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其次,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因此,教师上课前要仔细认真地钻研教材,对每次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不断更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达到“教学共鸣”。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与喜爱,必须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为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增加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及教学水平,把自己培养成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舞台。

四、灵活设计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照本宣科,拖沓沉闷的“满堂灌”固然令学生兴味索然昏昏欲睡。教学

调查表明,把生物课列为喜爱的科目的学生只是少数,而多数学生则要求老师讲课要“生动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我是一名生物教师,在课堂上,我喜欢采用提问、分析、讨论、观察、启发、归纳、实验探究、师生对话、使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比如在讲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时,对长颈鹿的分析,要启发学生对“学说”的四部分内容逐一进行分析:“生存斗争”的含义是什么? “自然”是不是指无机自然界?“选择”是不是主动的过程?谁是“适者”?等等。同时又要指导学生用讨论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其因果关系。在这些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然选择”的内容,这样学生内心总存在求知的欲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显著。

五、提倡师生互动,形成平等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要想创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必须要平等地和学生站在一起,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没有所谓权威的束缚和压制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中,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新课程提倡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更多的应是指导与帮助。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能动存在,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其内部,强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为主,实行民主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自学、自练,创造性地完成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

新颖的师生关系不仅克服了过去刻板式的管制学生的不良做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使学生的身

心朝健康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影响,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8:浅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 有亲和力, 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卓有成效, 就必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和谐共处。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 谈四点体会。

一、关爱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

发自内心的爱是开启和打动学生心灵的钥匙。苏霍姆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他热爱孩子, 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教师要视学生如亲人、子女, 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变化, 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理解学生的需求。既要为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学生高兴自豪, 激励他们取得更大进步, 更要为遭遇挫折和失败的学生分忧解难, 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对待特殊家庭的学生, 问题学生 (包括学习、纪律困难的学生) , 需要售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对他们切忌采用暴风骤雨式的粗暴教育方法。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批评、讽刺、体罚等手段, 不仅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天性、灵性、创造性, 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产生师生对抗。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它能打开学生尘封已久的心锁, 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光显彩, 映出美丽的图像, 绘出绚丽的人生。你的满腔热情和爱心会换来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把你视为亲人、良师, 发自内以地接受你的教导,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将空前高涨,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教学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平等相待, 做学生的益友

认识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对象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 学习者在接受的同时, 也在进行研究, 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是研究者, 学生也是研究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 二者是平等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都是要尊重学生, 蹲下来倾心与学生平等对话, 与学生研讨学习, 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畅谈体验, 展现个性。古往今来, 许多成就卓著的教育家都是尊重学生的典范。孙子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马卡连柯也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 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为什么同样的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育对象, 甲老师课堂反应频频, 乙老师回响寥寥?究其原因, 甲老师尊重学生, 学生喜欢甲老师, 上课就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反之, 乙老师端着“师道尊严”的架子, 学生不喜欢乙老师, 则会故意挑错、唱对台戏, 搞恶作剧。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是人性的顶峰, 激发学生的自尊心, 是教育工作的头条金科玉律”, 并打比方“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尊重学生”。

因此, 老师切不可“高高在上”, 要在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处处与学生“平起平坐, 平等相待”, 只有如此才能建立一种真正民主的朋友式的和谐师生关系, 才谈得上创新, 才能使教学相长。

三、经常交流, 做学生知己

常言道:“朋友易得, 知己难求。”师生关系, 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朋友关系, 而是一种纯真的、无功利的人际关系。中学处在身心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 他们一方面渴求别人的理解认同, 渴求融入某些团体和社会, 渴求找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 在思想行为上又有幼稚性、盲从性、排他性。因此, 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要耐心听取学生的心声, 遇事与学生多沟通、多协商, 不搞专断和强迫。欧盟主席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说:“老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这就告诉我们, 教师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做到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 和谐相处, 甘为学生辉煌的人生做“伴奏者”。

四、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榜样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怎样才能让学生“求真”做“真人”呢?孔子给了我们答案:“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教师要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做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青少年 (尤其是中小学生) 模仿性强, 可塑性大, 而教师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 (包括仪表、方行等)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 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 教师的高尚品质如春风细雨, 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容易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学生“敬”而不“畏”, 师生易于和谐相处, 学生也会打内心深处喜欢他, 以他为榜样, 模仿他的一言一行。因此, 教师必须严于律己, 注重细节, 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努力对学生起到正面导向作用。

总之,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因素, 是一种活的教材, 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和学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传统的“说教”的有声教育代替不了的。而在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教师要把自己从以往教育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只有解放了自己, 才能解放学生, 才能实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生存) ”的整体目标。

摘要:关爱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平等相待, 做学生的益友;经常交流, 做学生的知己;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榜样。

关键词:和谐,平等,民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安全三级教育资料下一篇:观《蓝精灵》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