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文的高分写作结构

2024-04-21

策论文的高分写作结构(精选6篇)

篇1:策论文的高分写作结构

策论文与政论文的区别及范文

策论文和政论文是申论文章中最重要的两种类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属于申论文章,因此都是“官味”议论文,都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完整的结构、清晰地逻辑、流畅而规范的表达。它们的区别在于,策论重点是写对策。而政论重点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问题。下面是两篇范文,也是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三题的答案,都是围绕“潜规则”的主题展开的,分别是策论和政论。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收获。

政论范文:破除“潜规则”刻不容缓

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诸如,进药得“回扣”、审批得“红包”、贷款得“分成”等等。“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潜规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品质”,是讲诚信、公平、秩序和法治。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或服务的个别市场主体,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上,而是“走捷径”,通过金钱或提供其他利益的方式,打通关节,从而使自己的利益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得到实现。这不仅践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公平、法治的“品质”,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交易的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合理的竞争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市场的基本情况,企业将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生产,并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但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不仅不能使市场准确地发出“信号”,而且经常“反映”出一些“假象”,使得企业无法根据市场的“晴雨表”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势必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阻碍生产发展。可以这样讲,不从根本上破除“潜规则”,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起来。

“潜规则”是诱发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潜规则”的一方如果是不法经营者,另一方往往是政府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潜规则”的通常模式是:公权力与不法经营者相互勾结,公权力“寻租”,不法经营者“买租”,二者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利益均沾,但牺牲的往往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在我们查处的许多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和经济犯罪案件中,很多涉案人都与“潜规则”脱不了干系。原本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营活动,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使得企业经营人员、采购人员、供销人员、公关人员,以及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官商勾结”,假公济私,不惜一切手段,不计一切后果,唯利是图,暗箱操作,搞不正当交易,得实惠、捞好处,使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变为行贿受贿、人情世故和关系网的恶性较量。如此,势必滋生腐败歪风。

“潜规则”败坏了社会道德,毒化社会风气。“潜规则”为法律所不容,自然为道德所不允。在“潜规则”的作用下,在市场上博弈的不是质量、效率、技术和服务,而是看“规则”运用得如何。如此,导致的将是物价虚高,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损;假冒伪劣商品盛行,消费者受害;少数人因得利一夜暴富,贫富差距加大,人们仇富、仇官等。上述现象的存在,不仅败坏了社会道德,也将使公平、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保障和实现。长此以往,人们必将对道德评判标准发生颠覆,对公平价值理念的认识发生错位,歪风邪气将盛行于社会。“潜规则”不除,不仅社会难得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局恐怕也难以保障。

破除“潜规则”,刻不容缓!2006年1月6日,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这是向“潜规则”吹响的开战号角,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采取行动,展开一场围剿“潜规则”的攻坚战。

策论范文:破除“潜规则”

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诸如,进药得“回扣”、审批得“红包”、贷款得“分成”等等。所谓“潜规则”,相对于显规则而言,大致有隐蔽性、违规性和功利性三个特点。“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维护显规则权威,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潜规则”流行,贻害无穷。首先,它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相应的制度、秩序基础上的,社会公正要靠制度、秩序来维持。而“潜规则”恰恰破坏制度、扰乱秩序,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诱发消极腐败现象,侵蚀社会肌体。其次,它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劳动安全、坑农害农、违法违规征收征用土地、教育乱收费、破坏环境资源等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部门和行业不是按显规则办事,而是按“潜规则”乱作为。再次,它严重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潜规则是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恶手,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不正当竞争,引发权力“寻租”行为,扭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形形色色的“潜规则”。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对领导干部来说,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头树正气,自觉抵制包括“潜规则”在内的各种不良风气。特别是要加强遵纪守法的教育,坚决按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办 事,守规矩,讲政策,不给“潜规则”留下可乘之机。

其次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就是显规则,它与“潜规则”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潜规则泛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度的缺失或者失灵。因此,破除“潜规则”,不仅要加强思想教育,更要从制度上着手。要不断建立健全针对“潜规则”的制度体系,“潜规则”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盛行,就要对症下药、针锋相对,设立相应的制度规定,从源头上堵塞“潜规则”的黑洞。“潜规则”的要害是“潜”和“暗”,最怕“阳光”和曝光,所以,破除“潜规则”,要坚持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等各项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知情是监督的前提,人民群众享有监督权,就意味着他们同时享有知情权。越是容易出现“潜规则”的地方,越应该加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特别是在有关财务、干部选拔任用、公共事务管理、审批、决策等方面,更有必要公开透明。有实实在在的公开监督,就能不断减少和破除“潜规则”。

总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和抓手,切实破除行业“潜规则”,对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真正实现“四保”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政论文与策论文

政论文命题:1标题里带有《论......》《评.........》《谈.........》

2标题有两个主题的 要先指出 后评论 例如:《海洋的开发与保护》

3非命题 无主题 但明确提出写成议论文的 政论文格式:开头两小节 一 先交代积极意义 200字左右

二 交待消极影响 这种影响造成的结果 200~300字

接下来写对策 格式为 结论+步骤(不需要写原因)

策论文命题:题目中明确要求提出对策 解决办法的

策论文格式:1.标题 正标题:修饰词+事件+水平,管理等动词

副标题:提出论点 要有针对性 可行性 切题

2.第一小节 140字左右 要求短,评,快(一般为四句话)

①交待问题(现象)

②问题的现状

③坏的现象推出的后果(可能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④提出论点

3.二,三,四,五小节提出对策

结论+原因+步骤

(提出对策原则:开头不言钱 宣传教育写最后,尽量不要

用“我们要........”的句式)

以摆地摊为例:

① 要求长远规划的 写成政论文

(摆地摊有何好处 有何坏处 取缔之后会有何坏处 如何利用他的好处 如何避免它的 坏处)

② 要求提出如何驱赶的 写成策论文

(现象 坏处 论点 就如何驱赶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对策)政论文

策论文

各位对申论高分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朋友们,请收起你那幽怨的眼神,也请那些奋战在中政申论和中政行测及某一旮旯的埋首倒腾的同志们暂时放下手中的活,要知道一品公务员的俯身种粮,仰首筑墙,天天读报看文章时间到了(可以呱唧呱唧)。

其实,不管是申论的学习还是行测的复习都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很遗憾,公务员考试中被无限放大的趋利性有意无意的阉割了这一特点,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复习的折腾、繁琐及最后结果的生硬。

很多人都说,公考复习的战线不宜拉的太长,一般只需两个月!对于行测,我不怀疑两个月的冲刺能够来一次“凤姐变凤凰”(不知道大韩民国的医生们有木有信心),但是对于申论,基本上可以用两个字进行完美的概括:扯淡!

虽然行测与申论所涉及的面都很广,但相对而言,申论与国家行政、社会、民生结合的更为紧密,因此要想学好申论,绝不是玩命的冲刺冲刺就能解决的。申论的提高取决于很多的因素,但简单的来讲,其实就是个人对于行政特点的领悟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某些手攥两块钱,心怀五百万的同志确实能够野猫邂逅死耗子,但趋于成熟与稳定的公考体制及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决定了每一位应试者必须具有“真才实学”。

我们都不是爱好解牛的庖丁大师傅,但今天,同样可以磨刀霍霍,解解“政论文与策论文”这两头让很多考生头痛的蛮牛。

在解牛之前,需要明确的是,很多人申论的难以提高其实就在于弯路走的太多,或者说黑灯瞎火的没有摸到登堂入室的门。今天,我们就摒弃条条框框,简单的倒腾倒腾政论文与策论文,毕竟用得着的才是好的。

政论文。

1、概念。单纯的背概念其实百无一用,最为重要的是能够透过问题的表现形式看到实质。举例来讲,所谓的政论文就是奥巴马就人民币要不要升值这一坚挺的命题所写的一篇议论性文章。所以,政论文是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和评论重大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文章,凸显其“议论”的特点。

2、标题。从奥巴马同学写文章的标题来看,绝对不出《论人民币升值对于美中两国人民所带来的福音》《评人民币升值对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作用》《谈人民币升值对于提升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影响》等范畴。可见,政论文的标题应充分凸显议论的特点,基本上与“论”“评”“析”“谈”等词语“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3、行文内容。政论文的行文注重议论的说服性,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自己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所以,奥巴马的文章中首先应直观的表明自己支持人民币升值的态度,然后着力分析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当然是有利影响),其行文应突出主旨、结构简明、行文流畅,重点是分析原因(提出观点的原因,而不是人民币升值的原因)、目的、必要性、迫切性。当然,奥先生如果有兴趣,也是可以友情提供一些促进人民币升值的措施的(注意:是简要的涉及)。

一般来讲,在实际的考试中有两种情况都应写成政论文。一种是报考国考副省级及以上职位的考生,另一种是明确要求写成议论文的试题。

策论文

1、概念。策论的概念很简单,举例来讲就是总理就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所写的一篇文章。所以,其基本特点在于就什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凸显“对策”。

2、标题。在拟定标题的时候,其基本的要求在于直观的表述论点,一般可采取“采取什么措施,以解决什么问题”的方式来命题。如《以人民币适度升值为契机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健全稳健的货币政策 有效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可见,策论文的标题应充分的凸显“提出对策”的特点。

3、行文内容。策论文的行文内容很简单,其基本呈现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所以,总理在具体的行文中首先应提出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的观点,然后应结合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客观的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着力提出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的措施。其行文凸显综合运用国家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职能来处理问题的特点。

一般而言,国考中的地市级及以下职位的考生及没有明确要求写成议论文的试题,最好都写成策论文。策论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议论文和策论文的最大区别,在于策论文的主体在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应对措施,而议论文则的重点则在论证,包括要提出论点、论证观点、论证对策等。

例如: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的答题要求是:“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由于没有限定写作文体,考生既可以把这一题写成策论文,也可以把这一题写成议论文。策论文和议论文的提纲可分别如下:

策论文结构

一、提出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脉的观点,指出当前我国土地面临的问题和严峻形势(前言部分)

二、提出当前保护土地资源(命脉)的具体对策(主体部分)

1.…………………………………..2.……………………………………

3.……………………………………

4.……………………………………

5.……………………………………

三、总结全文,简述保护土地资源(命脉)的意义(结尾部分)

议论文结构

一、提出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脉的观点,指出当前我国土地面临的问题和严峻形势(前言部分)

二、当前保护土地资源(命脉)的意义和作用(主体部分)

1.……

2.……

3.……

4.……

三、总结全文,简述土地资源(命脉)的措施(结尾部分)

议论文的评分标准和写作要求

议论文的评分标准与策论文的评分标准相同,其评分标准见第六章的相关表格。如果以50分为满分,一般分为基础等级(45分)和发展等级(5分)给分,申论文章写作的评分标准如下表:

从这些评分标准可以看出,议论文写作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1.标题要立意深刻,简洁明了

撰写议论文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要拟定一个既简单又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题目,题目的设定必须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较高的立意和深刻的意涵。

2.观点要鲜明具体,新颖深刻

一方面,议论文的中心观点及各个分观点要明确具体,切忌出现那种让人摸不着头脑、模棱两可的观点;另一方面,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有新意,新颖深刻,要避免出现那些过时、陈旧的观点。

3.论据要翔实典型,有针对性,有说服力

为了论证议论文的中心观点及各个分观点,文章中必须展示一些针对性强、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论据。论据的展现必须是典型而且翔实的,必须是能够解释和说明某一方面的观点和问题的,要避免采用那些个别的、极端的、难有说服力的证据。

4.论证要论证深刻,逻辑性强

议论文中用论据论证观点的过程必须合理而深刻,论证的推理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必须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切忌出现论证逻辑不清、思维混乱的情况。

5.结构要完整严谨,层次清晰

论文的结构就是文章的谋篇布局。考生在考试中撰写的论文,无论是有否明确的要求,都应该按照文章的完整结构撰写,即必须有题目、开头、主体、结尾,同时文章段落的层次必须清晰,要考虑中心观点与分观点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精心安排好各部分、各要素在整个结构中的位置。

6.语句要通畅,词汇要丰富

这是文字功夫上的要求,要求考生撰写的语句必须符合文章的要求,流利通顺。在使用语言方面,必须在用语规范的基础上,采用较为丰富多彩的词汇,切忌犯用语上的千篇一律。

7.文面要整洁,字迹要端正,无错别字,标点准确

这是对考生卷面上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要求,考生要事先多做仿真练习,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工整美观文字的能力,同时在练习中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出现错别字,避免犯标点符号上的错误。

8.字数要符合要求

申论考试都会有比较严格的字数限制,多于或少于规定字数的10%,都会被扣分。

篇2:策论文的高分写作结构

会员中心 | 网站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招考信息|直击考点 |热点聚焦|公选进行时|精彩视频|冠军策略|实战演练|国企公选|高校公选|论坛

中国公选领导考试网 招考信息 核心知识 | 重要原理 | 考试大纲 | 经典名言与观点 |热点聚焦 上海公选进行时 |四川公选进行时 |

湖南公选进行时 |面试回放|管理与领导艺术讲座|大师讲坛|领导讲话|公共危机专题讲座|超级记忆讲座| 笔试高分策略 | 面试高分策略 |

领导能力测试高分策略 各地真题 | 案例分析 | 策论范文 | 模拟试题 走近国资委 | 企管精粹 | 真题研究 走近教育部 | 高校管理 |

真题研究 公选法规 | 公选论坛 | 公选心得

首页 >> 笔试高分策略 >> 【公选考试策论研究】2010年公选考试笔试怎样写好策论高分文章

最新文章

【浙江公选考试】着力构建“五大

【浙江公选考试】社会管理改革创

【浙江公选考试】以体制改革推动

【河南公选考试】资政育人助推中

【公选 卫生健康】餐桌安全从“

【湖北省公选】公选王发布湖北省

2011广东茂名复习热点之3:

【河南公选考试】创建文明城市活

【河南公选考试】以领导方式转变

【河南公选考试】加快我省现代农

【河南公选考试】未来五年是农业

公选王公选领导案例分析高分策略

热门点击

公选面试高分策略及真题演练【2

[关注辽宁]辽宁省公选进入面试

【防伪版】公选领导能力测试(人

【高分必读】案例分析题的特点及

最新湖北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能力

【经典笔试高分策略之四】策论文

山东省委组织部机关处级职位竞争

【策论范文】策论文与政论文的区

【核心知识之10】加强领导干部

从“5.12”大地震看公共危机

【厅局级】2009年8月1日湖

本网推出【2010年1月最新

【公选考试策论研究】2010年公选考试笔试怎样写好策论高分文章发布者:中国公选领导考试网阅读:2226

3申论考试一般分策论、政论和公文写作三个种类,是考试的重点,而以策论考得最多。2009年湖北的厅考叫做政论文章,就把它作为单独考试的内容放下在下午用户150分钟的时间作答,占笔试成绩的50%比例。而其他地方的考试,申论至少也在总分的30%以上,可见其重要性。如何作答关系整个考试的成败。下面,就以策论为例,讲讲写策论的一点建议和技巧。

一、策论文章结构安排。

一是标题。一般我们考申论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命试标题;一种是自命试标题。当提示中要求我们自命文章题目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自己最有话可说的角度来立题,标题的形式有以下三种:(1)直接表明主题;(2)指明内容范围;(3)由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或者判断句组成。一般采用第一种形式比较稳妥,能够简洁明了地把文章主题点明,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二是正文。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提出主要问题。这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至关重要。我们要运用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千万不要说空话说套话。例如:

“近年来,助学贷款成为了贫困学生顺利走进大学校园的一剂‘救急药,许多贫苦学生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正当人们对‘助学贷款’赞不绝口,大声叫好之时,助学贷款却出人意料地亮起了红牌——叫停了。一时间,贫困学生如履薄冰,陷入了无边的彷徨当中。许多学生又面临了失学、辍学的危机,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到了严重的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这一部分一般在资料中会有所提示,可以从资料中找出要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切忌长篇大论。把原因、影响交代完毕之后,我们要用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来进行过渡。例如:

“量体裁衣,对症下葯。因此,要改善助学贷款我们应该要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来进行。”

第三部分,引入你所要提出的措施。这一部分是文中的的重点部分。我们在提出对策的时候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如运用“首先,其次,再次”等的表达方式效果会更好。在提出对策的时候最好采用总—分的写法,开头的第一句是中心句,后面再展开叙述。这样就能给评卷老师一种一目了然,水到渠成的感觉。

例如:“首先,改善助学贷款,学生是关键。

其次,改善助学贷款,学校重任在肩。

再次,改善助学贷款,政府责任如山。

最后,改善助学贷款,银行也应该有所表示。”

另外,我们在提出对策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思路。如果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只涉及到社会的某一个方面(如机关、企业、团体等),那我们通常从“观念、体制、管理、法制、服务等”几个方面考虑,提出相应措施。如果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那我们通常采取从各方面着手去进行改善(如个人、团体、政府、相关机构)。

最后一部分,要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同样非常重要。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名言或成语,语言要简洁,中心要明确,讲究辩证法,照应开头。例如:“有付出就要收获。只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群力群策,齐力改善助学贷款,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助学贷款一定会重新‘粉墨登场’,贫困大学生们头上笼罩的愁云也会随着烟消云散,我们期待着,期待着助学贷款的改善,期待着贷款危机的解除---”

篇后语:提醒广大考友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评卷老师批改一张试卷用三十秒左右的时间,所以他们很难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仔细看完。一般就是看一下开头,浏览一下中间,再看一下结尾。因此,开头和结尾我们要多用点功夫,中间要体现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明了我们的思路。看到我们的文字优势,阅完我们的文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选王』『领导干部学习网』『领导能力测评中心网』版权所有

E-mail:gongxuanwang@gmail.com QQ与我们联系:996398831、853992870、1369138894

联系电话:027-87348140 24小时热线:***、*** 投诉电话:***

Copyright©2006-2011 gongxua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统计 tag:公选

篇3:策论文的高分写作结构

利用当地的岩石资源或工程弃置的废石生产价格低廉的机制砂, 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替代资源[1]。机制砂由于制备工艺及设备的限制使得生产的机制砂颗粒形貌不佳, 颗粒级配差, 尤其是针片状含量高的问题使得机制砂砂浆的流动性能变差, 从而限制了机制砂砂浆的应用[2,3,4]。本文重点研究机制砂的母岩品种、细度模数和针片状含量对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从而为控制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提供一定依据。

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水泥:江西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级水泥, 比表面积为378m2/kg;粉煤灰:江西某电厂二级粉煤灰, 45μm筛余18.6%, 需水量比为100%, 密度是2.52kg/m3;矿粉:新余钢铁厂冶炼生铁时排放的粒化高炉矿渣, 密度为2.86g/cm3, 比表面积430m2/kg, 28d活性指数97%, 流动度比100%;河砂:为赣江中砂, 细度模数2.6;机制砂:萍乡和乐平的两家厂家生产的机制砂, 均为碎石破碎筛分而成, 其中萍乡机制砂为花岗岩机制砂, 编号为PX, 乐平机制砂为石灰岩机制砂, 编号为LP, 细度模数2.9, 针片状含量6.0%;外加剂:江西迪特公司生产的聚羧酸系缓凝高效减水剂, 减水剂含固量为7.50%, 掺量1.8%时减水率20%。

1.2 试验方法

(1) 试验配合比见表1。

(2) 机制砂砂浆工作性按照 (GB50119-201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范》国家标准执行。

(3) 机制砂针片状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通过三个条形筛 (大中小号条形筛的筛孔尺寸由大到小分别为20mm×3.2mm、15mm×1.6mm、15mm×0.8mm) 的方法, 参考粗骨料的针片状测定方法, 快速检测机制针片状含量, 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取样:取200g烘干或风干砂, 筛除1.18mm以下颗粒后, 将试样按照三个粒径区1.18~2.36mm、2.36~4.75mm及大于4.75mm的分开; (2) 检验:按步骤1取定三个粒径区的砂, 将粒径大于4.75mm的砂倒入大号条形筛, 将粒径区2.36~4.75mm倒入中号条形筛, 将粒径区1.18~2.36mm倒入小号条形筛, 进行筛分, 称取各筛筛下颗粒质量, 并相加得到筛下颗粒总质量G; (3) 计算:片状颗粒含量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0.1%。

式中:Q———片状颗粒质量, %;G———粒径大于1.18mm, 试样所含片状颗粒的总质量, 单位为克 (g) 。

2 机制砂特性对砂浆工作性的影响

2.1 不同岩性机制砂对砂浆工作性的影响

参照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中的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 以两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基础 (试验选用与机制砂适应性较好的聚羧酸减水剂) , 研究不同岩性机制砂 (细度模数、石粉含量、针片状含量等大致相同) 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试验配合比及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两组配合比的机制砂初始扩展度较大, 且相差不大, 30min和60min扩展度均有所降低, 但还可以接受, 两种不同母岩品种制得的机制砂扩展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总体而言, 机制砂母岩品种对砂浆的扩展度影响不大, 基本上扩展度差值在5mm以内。

2.2 机制砂细度模数对砂浆工作性的影响

参照GB 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中的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 以两组水泥砂浆配合比 (S1和S2) 为基础 (试验选用与机制砂适应性较好的聚羧酸减水剂) , 研究不同细度模数机制砂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试验配合比及结果见表3和图1、图2。

注:机制砂石粉含量在5.0%~7.0%, 机制砂针片状含量为6.0%~7.0%。

从表3和图1、图2可以看出, 随着细度模数的减小, S1和S2砂浆的初始、30min、60min扩展度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细度模数大时, 砂中粒径粗大的骨料偏多, 砂浆易表现出轻微离析、泌水、骨料堆积机械摩擦阻力较大等现象, 因此扩展度相对小;当细度模数较小时, 细颗粒较多, 粒径较小的颗粒比例较大, 颗粒表面吸附的水增加, 从而使浆体流动性变差;细度模数适中状态时, 大小不同颗粒互相搭配, 相互填充空隙, 颗粒表面吸附的水量适中, 颗粒堆积效应能起到减少空隙, 使体系中有更多的自由水, 因而浆体拌合物流动性增加。总体来说, 细度模数对机制砂砂浆的扩展度影响不大, 细度模数在2.8~3.0范围内, 砂浆扩展度较好。另外可以看出, S1砂浆和S2砂浆的30min扩展度>60min扩展度>初始扩展度。这和天然砂的规律是一致的。

研究表明细度模数仅是表征砂的粗细程度的宏观指标, 无法反映颗粒级配的真实情况, 不能作为判断砂品质好坏的衡量指标, 颗粒级配是反映机制砂基本属性最内在的因素。在确定机制砂的颗粒级配满足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2区机制砂级配要求外, 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调整机制砂的细度模数。

2.3 机制砂针片状含量对砂浆工作性的影响

参照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中的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 以两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基础 (试验选用与机制砂适应性较好的聚羧酸减水剂) , 研究针片状含量 (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等大致相同) 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试验配合比及结果见表4和图3、图4。

注:试验机制砂为同一母岩品种, 石粉含量为5%。

从表4和图3、4可以看出, 随着针片状含量的增大, S30和S60砂浆的初始扩展度、30min和60min扩展度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当针片状含量大于12%时, 扩展度下降明显, 流动度下降50mm以上, 而且砂浆的经时扩展度损失明显增大。这是因为针片状含量的增大, 明显增加润滑砂浆的面积, 造成流动度下降, 但针对状含量的增大对流动度损失并没有明显增加。另外天然砂砂浆扩展度大于基本上大于机制砂砂浆的扩展度, 这是因为机制砂棱角多, 天然砂颗粒偏圆形, 流动性好。因此机制砂中应该控制严格控制针片状含量, 以免对机制砂砂浆流动性带来不利影响。

3 结论

(1) 通过对机制砂特性的研究, 表明两种不同母岩品种制得的机制砂扩展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机制砂母岩品种对砂浆的扩展度影响不大, 基本上扩展度差值在5mm以内。

(2) 细度模数对机制砂砂浆的扩展度影响不大, 细度模数在2.8~3.0范围内, 砂浆扩展度较好, 细度模数仅是表征砂的粗细程度的宏观指标, 无法反映颗粒级配的真实情况, 不能作为判断砂品质好坏的衡量指标, 颗粒级配是反映机制砂基本属性最内在的因素, 所以在确定机制砂的颗粒级配满足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2区机制砂级配要求外, 建议控制机制砂细度模数在2.8~3.0左右。

(3) 机制砂针片状含量的增大, 明显造成砂浆流动度下降, 但砂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并没有明显增加, 建议机制砂中的针片状含量控制在12%以内。

参考文献

[1]朱俊利, 郎学刚, 贾希娥等.机制砂生产现状与发展[J].矿冶, 2001, 10 (4) :38-42

[2]夏龙兴, 吴蓉.机制砂与天然砂的性能研究[J].混凝土, 2008 (225) :60-61.

[3]岳海军, 李北星, 周明凯.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级配探讨与试验[J].混凝土, 2012 (3) :91-94.

篇4:考场论述文的写作路径

先请看浙江卷作文试题:

【作文题】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再请看两篇来自一线教师的下水作文:

【例文一】

虛拟与现实

①我无法想象足不出户就可以遍览天下的便利真的来临时,生活会变得有多乏味!

②是的,你可以戴着VR,轻松地走进各种虚拟现实,逛商场讨价还价、会客交友甚至向医生问诊,哪怕你已在大千世界环游一圈,身体却还在沙发里纹丝未动。你也许会说,这样多快,不必挤公交、走路,甚至都不必出门,一切就都轻松搞定了。可是我想说,如果一切都可以轻松办到,那么,人生还能剩下多少滋味呢?

③虚拟现实,终归只是一种虚拟。

④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赞叹着科技日新月异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你是否想到这便利的背后也堆藏起越来越多的遗憾。比如,手机短信、彩信、微信,让传统书信没了立锥之地,在这个人人自拍、人人自媒体的时代,提笔忘字已是家常便饭,越来越多的人只能在记忆中重温一封家书的感觉。我无法确定便捷的现代通讯,是真的拉近了人的距离,还是疏远了彼此的心灵;可以确定的是,纸质书信这种曾经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的文学,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倘使VR再大行其道,不知若干年后我们是不是要面对走进博物馆才能参观纸质书信的尴尬。

⑤冰冷的屏幕、标准化的字体,不管你加上多少个性化的所谓表情语言,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也无法传递出笔迹深浅和潜藏在文字纸张中的小心翼翼了。遥想日暮苍山渺远的时节,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心情,为斟酌家信上的一个字而千思万绪、情谊满满,这种人生体验,在VR拥抱世界的时候,恐怕再难觅了。

⑥虚拟现实,毕竟不是真的现实。

⑦拥有VR,看起来可以更轻松地拥抱世界,但是错过的一定很多。不必出门,你将错过门外的风景、见闻;VR可以带你的脑子漫步世界,但是身体将变得懒惰和沉重;你在虚拟世界中与别人的互动,说白了也只是跟一堆数码图像互动,人与人面对面的气场声场、种种意料之外都将最大限度地被压缩。

⑧VR虚拟出的现实,终究不是现实啊,科技的进步,未必能推动心灵的进步!

⑨千百年前,古人别离时折柳相送,三杯两盏淡酒难言深情。此去经年的种种思念和期盼,化作文字,变成了诗,变成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情意境,流传千载。那时,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更没有VR……如果李白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还会有唐诗吗?

【例文二】

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

①《宋史·王安石传》曾云:“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确,面对新生事物,切不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简单轻率地反对拒绝,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用智慧的大脑、敏锐的眼光去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冷静思考,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

②“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世界必将代替旧世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代无时无刻不在滚滚向前,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并不断替代旧事物,这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更不可逃避与远离。正如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等,这些新生事物是世界潮流,是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VR(虚拟现实)来袭,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我们能抗拒逃避吗?我们不能抗拒,不能逃避,无路可逃,无处可逃。对待新事物,我们唯有正视它、审视它、宽容它、适应它、张开双臂拥抱它,才能真正顺应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④然而,现实生活中,面对新生事物,总是有人怀疑、否定、反对、排斥。当年“余额宝”“微信理财通”刚出现,一度被质疑排斥;现在“滴滴打车”“优步打车”在很多城市依然被声讨封杀;就连“电动自行车”,今天在某些城市竟然禁止通行……难道仅仅因为它们是新生事物,我们就要盲目地否定排斥?君不见“余额宝”等新型理财形式出现后,银行对大客户的门槛要求统统被打破了;君不见“滴滴打车”等打车软件的出现,既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并未改变城市出租车运营的实质;君不见“电瓶车”绿色环保、方便轻巧,无污染无噪音,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普通民众的出行,我们怎能以城市道路的拥塞为由,堂而皇之地禁止它呢?

⑤那些安于现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是不欢迎新生事物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是讨厌排斥新生事物的;那些老迈、保守的人,是反对新生事物的。而推动历史进步的,恰恰不是这些人。唯有改变,才有突破;唯有突破,才有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

⑥当然,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并不是一味地肯定褒扬,更不是盲目地全盘接受。毕竟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都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检验,除了宽容之心,还需要足够的耐心。

⑦有人说,弱者等待机会,强者抓住机会,智者创造机会,愚者放弃机会。朋友,面对VR(虚拟现实)等新生事物,只要你积极面对,冷静思考,深入分析,张开双臂拥抱它们,那么,你就是强者和智者!你就是时代的弄潮儿!

2016年浙江省作文试题要求很明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论述类文章,或者说我们日常的教学中需要教学生写怎样的论述类文章呢?是像例文一那样的文章,还是像例文二那样的文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论述类文章。

胡廑先生认为论述文主要是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包括政论文、杂文(文艺性议论文)、读后感、文学欣赏以及其他以议论为主的散文。论述类文本真实论述自然或社会现象与规律,分析因果关系,具有逻辑性、客观性特点。黄根生、蔡维丹在《论述文篇章结构的形式化》一文中认为:“论述文又叫议论文、论文。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主要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从以上对论述文的定义及分析来看,例文一肯定是论述文,例文二也可以说是论述文。

明白这一点,很多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首先,论述文要解决的是论述主题的问题,即支持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毫不含糊地明确自己的态度,确立自己的观点。作为考场作文,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即命题者要我们考生写什么,或者说要我们考生在什么范圍内发表观点。命题人要考生就“早晨”这个概念阐述观点,考生如果大谈特谈“中午”,这就离题了;或者考生就“白天”这个概念发表看法,这是概念不清晰,也有离题的嫌疑。因为,“早晨”属于“白天”,但肯定不等于“白天”。当然,考生可以用同义词替换,比如,用“清晨”等相近的概念来替换“早晨”(虽然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很大不同)。但是,考生如果不明白概念的内涵,还是尽量不要替换。不管怎么说,考生所写文章的内容必须在命题者圈定的范围之内,所论述的概念也应该是命题者所给出的概念。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参加一个有关合同签订的谈判,我们所谈的内容肯定是在这个“合同”所圈定的范围之内的,离开了“合同”的内容,就不是谈判,而是聊天。

从2016年浙江卷作文题来看,所给材料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出,“网上购物,视频聊天”,这既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许多虚拟的成分在内。材料引用专业人士的观点,认为未来的家庭只需安装VR设备,便可把“虚拟”变成现实。试题要求考生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选择拥抱“虚拟”的世界,也可以刻意远离,还可以辩证地看二者之间的关系,与“虚拟现实”保持适当距离。考生作文只要是围绕这三种观点中的任何一个展开讨论,紧扣“虚拟现实”“现实”这些关键词,都是契合题意的。

回到前面所呈现的两篇下水作文,我们可以看出,例文一紧扣“虚拟与现实”这两个关键词,文章一开始就很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无法想象足不出户就可以遍览天下的便利真的来临时,生活会变得有多乏味!”接着,借助“虚拟世界”中的诸多“方便”,再一次强化观点“虚拟现实,终归只是一种虚拟”,行文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强化“虚拟现实,毕竟不是真的现实”这一观点。从该文章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作者很清楚命题人要自己干什么,也知道自己的文章要往什么方向走,他对材料中的概念拿捏到位,而且始终紧扣材料。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倡导的“扣题行文”,简单地说,就是材料叫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毫不含糊。

例文二在“扣题行文”方面做得就比例文一逊色多了。例文二一开始花了将近400字的篇幅论述如何看待新事物,提出的观点是:“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原材料中也有“新世界”这一概念。但是,原材料中的“新世界”是指“虚拟现实”后的“新世界”,或者说就是指“虚拟世界”。而例文二中一开始提出来的“新世界”是指“出现新事物”的“新世界”,我们可以据此提出疑问,“出现新事物”的“新世界”一定就是指“虚拟世界”吗?“出现新事物”的“新世界”的内涵包含“虚拟世界”,但这个“新世界”的内涵比“虚拟世界”的内涵要大,作者在替换概念的同时扩大了概念的内涵。正如前文所述,命题人要考生就“早晨”这个概念阐明观点,考生却是就“白天”这个概念阐述看法,虽然“早晨”属于“白天”,但“早晨”肯定不等于“白天”。所以,从扣题的角度来看,虽然作者引用了较多的名言,行文气势很充沛,但例文二开头三段还是有偏题的嫌疑,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没有厘清原材料中的“新世界”这个概念。不过,所幸的是,在第三段快结束的时候,作者又绕回到“虚拟”这个概念上来了。

其次,从文体的特征及思维的展开视角来看,我们都知道,写论述类文章,要运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通过理论、证据、法则及其解释来阐述事理,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来反映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这些认识虽然是个人的见解,但重点是证明这些认识是客观的。论述文是用来说明事理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追求的是“真理”。论述文采用的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思维方式,是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思维方式,是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方式。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理性思维方式。具体说来,逻辑思维具体体现为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思维、因果思维、逆向思维等。

例文一中的③④⑤⑥四段文字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一路写来,形成一个句间关系比较严密的句群。第③段是一个句子,也是承上启下的一段文字,既是对上文的小结,也是下文④⑤两段的观点句。第④段一开始就提出“虚拟现实”带来的遗憾,接着采用的是比较思维的方式,将“手机短信、彩信、微信”与“传统书信”放在一起比较,得出结论“越来越多的人只能在记忆中重温一封家书的感觉”。最后,小结此段,“倘使VR再大行其道,不知若干年后我们是不是要面对走进博物馆才能参观纸质书信的尴尬”。第⑤段紧承上文,将“虚拟”与“现实”对比,提出“这种人生体验,在VR拥抱世界的时候,恐怕再难觅了”的观点。第⑥段小结上文,同时又引出下文。且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化大为小,又由小及大,把“虚拟现实”确定在“通讯”(人际交流)这一个点上,所谓口子开得小,但是挖得深,这也是我们考场作文所提倡的,因为区区八九百字,还是具体而实在更能说明问题。

例文二在第③段快结束的时候转向论述“虚拟现实”等正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面对它们,我们唯有张开双臂拥抱它们。到第④⑤两段,从反面举出一系列的例子,驳斥了拒绝新事物(而不是“虚拟现实”)的现象,最后两段重申观点,要“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文章的层次还是很清楚的,然而,我们很难看到严密的逻辑推理,只看到事例的罗列及气势充沛的句式。该作者的行文颇有点孟子的风格,一上来就是气势盎然的句子,让读者连连点头,最后得出结论,也让读者点头不迭。说实话,这种文章在阅卷现场很容易迷惑到一些人。然而稍加推敲,就能清楚地看到文章存在概念不清晰、思维较混乱、逻辑不严密等问题。这,显然不是我们所要的论述文的呈现方式。

从语言的运用角度来看,例文一的语言很朴实,即使用了诸如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很简洁,不以雕琢词句为能事,不追求形式上的美观动人;例文二的修辞颇多,排比、引用等排山倒海,滚滚而来,很有散文化的特征。然而,例文二的问题恰恰就是“散文化”的追求造成的。这种洋洋洒洒的行文风格很容易迷惑读者,但细读就会发现:这一类文章有概念但思维混乱,有证据但不讲逻辑,有观点但不是建立在客观理性的推理之上的……这是典型的因形式而损害了内容的表现,即所谓以辞害意。

篇5:策论文写作构架

一、提出问题(即问题是什么)

首段格式1:时间(背景)+成绩+问题+影响+论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间(背景)】,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工资性收入占比过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之初的0.3扩大到了0.48以上【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政府应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论点】。

优势:看到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成绩。先扬后抑,亮出先着墨,指出政府的成绩,凸显政府立场,再话锋一转用转折词“但”引出问题,表现出考生看待事物的全面性。

首段格式2:时间(背景)+问题+几个表现+影响+论点近日【时间(背景)】,受日本核泄漏事件影响,我国各地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民众抢盐**【问题】,各大商店、超市的食盐被抢购一空,甚至上升为群体性事件——盐厂、盐业局被民众围抢【表现】,不但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给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不和谐因素【影响】。如何迅速控制事态并防止类似事情再发生,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政府应有所作为【论点】。

食品安全:近年来【时间(背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问题】,三聚氰胺**未平,瘦肉精事件又异军突起,毒豆芽、牛肉膏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食之难安【表现】,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挑战群众的忍耐底线,一次次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不但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给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不和谐因素【影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论点】。

优势:先指出问题,再列举问题的几个表现,层层递进,给人读者一种迫切感,进而指出影响,凸现问题的紧迫性,最后提出论点。

首段格式3:意义+时间背景+问题+影响+论点

理论面对面:住房乃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盼【意义】。近年来【时间背景】,很多地方出现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象【问题】,高房价成为时刻牵动人们神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正以坚决的态度,出重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大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让人们住有所居、安居乐业。【论点】

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近年来【时间背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三聚氰胺、毒豆芽、地沟油和目前的瘦肉精事件【问题】,让人胆战心惊、食之难安,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让民众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产生了质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影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政府应多管齐下治理好食品安全问题。【论点】

优势:把意义放在了首句,开门见山阐述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论点相呼应,显得立意鲜明,论点突出,并有一定的新意。

二、分析问题(即问题为什么存在)分析段格式1:分析引出的过渡句+几点分析+对策引出的过渡句 食品安全:作为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分析引出的过渡句】,一是由于缺乏行业自律,部分道德沦丧的生产公司和养殖户为了牟取暴利不顾人民的生命安全,在食品中添加国家禁止的添加剂。二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处于多头管理的格局,有些区域重复管、有些区域没人管,没有形成管理的合力。三是局部地方还存在着食品安全检查走过场、走形式的情况,执法浮于表面,一些公职人员玩忽职守、以权谋私,为非法商家提供保护伞和非法操作空间【分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政府应如何多管齐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对策引出的过渡句】:

收入分配:“莲发藕生,必定有根。”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分析引出的过渡句】:一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法律和制度不够完善,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牟取社会财富;同时体制改革不到位,行政性垄断、权力干涉等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因素仍然存在。三是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劳动性收入占比过低、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财税手段在再分配调节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政府监管不到位,非货币性福利混乱,非法收入、“灰色收入”突出【分析】。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对策引出的过渡句】:.优势:容易掌握,条理性强,结构完整。

不足:相对死板,连贯性不够,要占用较多的字数

三、解决问题(即问题如何解决)

统领句+对策执行者+对策的依据+几个具体方法+积极意义。

首先,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初次分配格局【统领句】。有关劳动部门【执行者】应根据经济增长的新形势【根据、依据】,增加劳动性工资占比,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指导线,严厉惩处拖欠工薪、克扣工资的行为【具体措施】,确保劳动群众劳有所得、老有所值【意义】。

统领句1:XX是抓手、动力、根本、保障、出发点、落脚点、突破点…… 首先,解决盐荒事件,调节市场供求平衡是抓手。其次,解决盐荒事件,信息公开和科学宣传是动力。再次,解决盐荒事件,防止游资恶炒是根本。

最后,解决盐荒事件,完善政策法规、形成机制是保障。

优势:是官方文章惯用的手法,句式工整,有气势。很容易表现出考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字功底,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眼球。

统领句2:首先要XX,其次要XX,最后要XX……

首先,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初次分配格局。其次,要完善再分配制度,强化再分配制度的调节能力。

最后,要建立完善三次分配的激励、管理、监督机制,发挥慈善的分配调节能力。

优势:容易上手,条理比较清晰,中规中矩的手法。

四、结尾的构架(解决问题的意义)

要点:强调重要性+表示信心+收尾于积极圆满 理论面对面:“挂号少排队,看病也不贵,人人有医保,健康乐逍遥!”这是一位网友对解决看病难的热切期盼。党和国家正在回应百姓呼声,不断深化医改,努力缓解看病难,我们相信,人人“病有所医”的目标将逐步变为现实。

要点:强调紧迫性+表示信心+收尾于积极圆满 食品安全:作为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有着更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相信在政府多管齐下的治理下、民众的协同下,食品安全问题能够逐步解决。

要点:强调艰巨性+表示信心+收尾于积极圆满

民生之依:吕祖善省长说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是“功在当代、恩泽子孙、惠及千秋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群策群力,“民生之依”网络能够逐步构建,“民生之艰”难题能够逐步解决。

优势:升华主题、回扣论点,表示信心、收尾于积极圆满

政论文写作构架

一、政论文与策论文的区别

Ø策论文是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它的套路是:问题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存在,问题怎么解决,解决问题的意义。重点在提出具体的对策,面对问题,问你怎么办。

Ø政论文跟策论文的写作重点不一样,政论文不需要提出具体的对策,整篇文章都是一个论述性、说理性的过程,把道理讲通,能够自圆自说,说服考官,就是好的政论文。主要做两件事:摆事实、讲道理。

Ø政论文比起策论文,更难以把握,市面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政论文写作套路,培训班所教的套路一般也是以策论文为主。

Ø 写策论文好比画人 Ø写政论文好比画鬼

二、政论文写什么?

政论文不写具体的对策,而是从以下角度写: 1.解决问题的积极意义(对已成既定事实并尘埃落定的事情,评论政府所作所为的积极意义。如汶川地震抢灾救险,彰显政府危机应对能力)

2.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行性等方面(对政府已成定论要做的事,比如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在理论层面论述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行性等,如<论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3.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政府官方言论明确表达过的“问题存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行论述,如食品安全问题)

4.分析问题的解决方向(掌握官方早已抛出的方向性分析,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初次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在此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转变,这是国家已定的改革方向,考生去吃透,然后论述出来)

5.从其他角度谈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的认识。注:写政论文务必要有根有据,吃透政府既定的言论和观点,切忌无中生有、生编乱造。政论文考察的是考生对问题的认识、政策的理解,不是让考生天马行空去幻想。

三、政论文的写作套路

篇6:策论文写作方法技巧

在申论的命题原理和作答思路中,解决问题能力成为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此能力在诸多题型中都有所体现,不管是提出对策、贯彻执行、还是综合分析,都有着很高的比重,对于文章写作亦意义重大。因此, 策论文是广大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申论文章写作类型。

一、追根溯源——什么是策论文

所谓策论文,简言之即文章的正文部分以提对策为主。近几年的国考和省考文章命题中都有所涉猎,且题干或要求中已限定只能写策论文。例如:

[ 年国考地市]

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要求:

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是指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

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政策;

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 字。

[ 年广东省考]

针对材料中所反应的问题(仅限所给材料),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策论文章。

要求:措施全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二、明确规范——策论文的文章格式

作为申论的文章写作,行文规范是文章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政府机关工作的基本特点。对于策论文写作理应体现以下之规范:

P1:开头概括材料,分析主题、提出总论点

P2:分论点一(段首为对策性分论点)

P3:分论点二(段首为对策性分论点)

P4:分论点三(段首为对策性分论点)

P5:结尾总结升华

从此规范可见,策论文的基本特点在于文章主体段落必须以对策加以呈现, 望考生能谨记。

三、避免误区——策论文的注意事项

当前很多考生在写策论文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一:策论文即文章只能写对策,不能有分析。这是很多考生在文章写作常犯的一个错误,申论文章的写作在于说理,说理势必有理有据,因此自当有分析有对策,分析愈透彻,方显对策之针对性。

误区二:文章主体段落有对策即为策论文。申论文章角度的区分不在于文章篇幅的.大小,对策多即为策论文,这是常见的误解。而根本性的判定文章是否为策论文在于段旨句是否为对策。

四、学以致用——策论文分论点来源

古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管是作为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或是来自于材料中主题所涉及的对策都可成为文章写作的分论点。以2013 年国考地市文章写作为例,材料中谈到了很多文化发展的对策,例: 发展文化人才、搭建文化阵地、扶持本国文化事业、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都可成为本文写作的分论点,考生可根据对策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策之间的密切程度酌情筛选,确定分论点。

上一篇:某银行总行演讲比赛公众号推送稿件下一篇:雪飘之舞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