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联工作报告定稿

2024-04-29

青联工作报告定稿(精选5篇)

篇1:青联工作报告定稿

宁波市江北区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之一

凝心聚力思发展

锐意进取创一流 在构筑“三区三城”进程中谱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在江北区青年联合会二届一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胡梓超

(2011年5月4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江北区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是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着力开展“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构筑三区三城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新江北”的总体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青春盛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思发展,锐意进取创一流,在构筑“三区三城”进程中谱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现在,我受江北区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总结回顾过去四年的青联工作

区青联一届一次全会以来的四年,是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四年;是全区上下抢抓战略机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四年。四年来,区青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凝聚全区各族各界青年,在促进青年成长成才,激励青年创新创业,引导青年团结奉献等方面开展了具有影响、富有成效的工作,青联事业稳健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团结凝聚青年创造新业绩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青联组织团结凝聚各族各界青年的鲜明旗帜。四年来,区青联把爱国主义贯穿工作始终,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构筑广大青年的精神支柱。紧紧抓住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广泛开展“青春向祖国献礼”、“青春励志建新功”等系列主题活动,激发广大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唱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时代主旋律;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和“三思三创”活动为契机,通过“青年与科学发展面对面”、“创先争优跟党走,三思三创谋跨越”等活动载体,努力引导各界青年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转 2 化为投身社会建设的新动力。

二、围绕党政工作大局,促进经济增长作出新贡献 发挥优势,切入重点,为党政工作大局和青年需求服务是青联工作的生命线。四年来,区青联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引导广大青年立足岗位作贡献、创业创新谋发展。启动“青春助拆”志愿服务活动,设立“587(我帮迁)”青年服务岗,积极发挥各界青联委员和各级青年突击队的人力、智力和资源优势,为我区征地拆迁工作贡献力量;深化青年创业创新行动,开展“青年创业创新论坛”、“青年杰出创业奖”评选等活动,引领全区青年走创业创新之路,不断激发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深入开展创新创效行动和“青年岗位能手”评选,吸引全区各行各业近3000人次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在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三、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培养青年人才迈出新步伐 突出主线,履行职责,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为青年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示范是青联工作的根本。四年来,区青联连续开展“十大优秀青年”、“青年创业奖”、“五四青年建设者奖章”、“五四青年卫士奖章”、“村村都有好青年”等评选活动,推出了一批在各条战线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先进青年典型200多名,荣获省、市级各类青年荣誉共有17人(次),在教育青年、激励青年、凝聚青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积极向党政举荐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推荐了7名优秀青年担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青年参政 3 议政、反映青年意愿发挥了积极作用;成立青年就业创业顾问团,建立全市首家青年创意创业实践基地和32家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开展专场青年人才招聘会,累计为青年提供见习岗位5000余个,举办各类青年创业和技能培训班100余期,培训青年2753人次;深化青年创业贷款项目,探索担保方式创新,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2009年以来,共向全区272位青年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665.7万元。

四、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推动社会进步展现新作为

四年来,区青联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行动、希望工程等活动,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入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和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推动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绿色节日”等环保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节约资源,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打造“每周志愿服务两小时”活动品牌,动员广大青年为文明城市创建、中华慈孝节等重大活动和大型赛事提供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各界青联委员和广大青年开展医疗义诊、扶贫济残等爱心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倡导文明新风;建立红领巾“彩虹”基金和“梦想之翼”青少年发展基金,把低收入农户青少年结对活动和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进一步推向深入。特别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青联委员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为灾区人民筹得善款百万余元。

五、强化组织能力建设,加快自身发展跃上新台阶

加强自身建设是青联事业发展的保障,是我们服务委员、凝聚委员的基础。四年来,区青联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在“江北共青团”网站上开辟了“青联之窗”网页、设立了委员QQ群,及时对外宣传区青联的工作动态,加强青年间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展青联委员团队拓展活动,增进委员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互动;先后接待了台湾青年访问团、全国青联共青团团体界代表团、上海市青年代表团、杭州市西湖区青年代表团等考察访问团,还组织部分青联委员外出与当地青联委员开展联谊活动,青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明显增强。

各位委员、同志们,回顾过去四年的工作,江北的青联事业在开拓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在服务江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中奉献了力量。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和宁波市青联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益于各位委员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在此,我谨代表江北区青年联合会,向支持我区青联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委员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江北区青联作为新成立的年轻组织,尤其是在我区经济社会深刻变革、青年群体深刻变化的形势下,青联工作和建设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比如,如何进一步探索有效的路径和载体,不断巩固全区各族各界青年的共同理想信念;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委员的能力;如何充分发挥委员的作用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二、正确认识新征程中的时代使命

我们站在光荣与梦想的交汇点上。当前伟大祖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历经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二五”时期是江北发展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也是江北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更是确立江北城市定位和区域地位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江北的生动实践,按照区委整体部署要求,创先争优抓落实、齐心协力促发展,为努力开创全面转型、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北青联要继承发扬光荣传统,切实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团结带领江北各界青年,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做贡献,这是时代赋予青联组织的光荣使命。在工作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必须牢牢把握青联组织的重要属性。党领导下的我国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青联组织的重要属性。江北青联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弘扬爱国、6 团结、进步的光荣传统,积极传播党的重要思想主张,把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信仰的青年最广泛地凝聚起来,把蕴藏在青年中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为推动江北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

二、必须牢牢把握青联组织的根本任务。增进共同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智慧力量,是青联组织的根本任务。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把青联事业放到党政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规划,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支持青联委员发展事业,引导委员在理想信念、精神追求、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方面积极影响带动青年,把全区青年的智慧和创造共同汇成推动江北发展、奉献社会的青春洪流。

三、必须牢牢把握青联组织的工作原则。把思想性、联谊性和扩大组织影响力结合起来,是青联组织的重要工作原则。通过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联谊、事业上的互助,实现理性认同与情感认同的相互促进。要针对青年成长成才等方面的需求,积极搭建更多的服务载体和平台,努力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促进更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要加强与各地青年组织的交流,在经济贸易、就业创业、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合作,使青联工作更加活跃、更富成效。

四、必须牢牢把握青联组织的作用路径。增强活动内涵的思想性、工作谋划的整体性和项目实施的连续性,是青联组织的作用路径。要始终坚持开放思维和创新理念,认真研 7 究青联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拓展青联工作的思想内涵。要加强目标制定、思路谋划、工作推进的系统性,提升青联组织的整体功能和形象。要坚持工作项目化,创新服务青年的新举措,扩大青联工作的品牌优势,努力使青联工作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三、奋力开创青联事业的崭新局面

今后三年,我区青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增强共同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智慧力量,激励青年创业创新,引领青年服务奉献,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引导广大青年在 “构筑三区三城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新江北”的伟大征程中争创新的青春业绩。

一、高举旗帜、凝心聚力, 促进各界青年的大团结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凝聚精神、汇聚力量的重要前提,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江北的内在动力。江北青联将采用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式方法,努力增进各族各界青年的共同理想信念。

以共同理想信念引领青年。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思想引领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自我教育、沟通 8 交流、思想碰撞等方式,注重发挥青联委员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断增进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抓住重大节庆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符合青年特点的主题教育,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内化为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化为生活准则和行为方式,筑牢各族各界青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以爱国统一战线凝聚青年。青年统战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发挥青联委员的代表作用,团结联络他们所联系的各族各界青年,尤其是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党外知识分子和“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青年,主动服务,切实发挥青联在凝聚青年群体中的主导作用。认真抓好青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区情教育,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青年的自觉追求,从而结成最牢固、最广泛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

以共同奋斗目标激励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要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激励青年,进一步增强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青年的创业创新热情,引导青年放眼全国发展大势,把握宁波发展大局,立足江北发展实际,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进取的实际行动,为构建“三区三城”新格局而努力奋斗。

二、围绕大局、创业创新,搭建青年建功立业的大舞台 青年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蕴涵着巨大的创造热 9 情和创业潜能。区青联要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动员引导广大青年建功立业。

围绕重大发展问题建言献策。注重发挥青联组织智力密集的优势,针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十二五”规划、青年思想引导等关系我区和青年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通过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途径,广集睿智之言,广聚务实之策。注重发挥青联组织的桥梁纽带和在人大、政协中代表青年的作用,不断创新青年参政议政的形式,拓宽参政议政的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反映青年愿望和呼声,更好地代表和保障青年的权益。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奋发有为。深化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发展理念,投身创新实践,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为建设“智慧江北”贡献力量。积极参与受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组织青年企业家前往交流考察,联系青年技术人员帮助指导生产生活,为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开展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等活动,引导青联委员和广大青年增强绿色文明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奉献。继续为建设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开展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实施青年创业贷款项目等提供支持,深化青年创业创新论坛、“我闯我创”青年创业专项服务行动等工作,帮助更多青年就业创业。引 10 导青联委员热情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子女等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五大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激励青联委员发挥行业代表优势,组织动员青年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扶贫开发等社会公益事业。组织青联委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积极参加“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创建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努力提高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三、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建设凝聚优秀青年的大家庭 人才荟萃是青联组织的鲜明特点和优势。区青联组织要突出青年人才工作这条主线,着力加强对青年才俊的吸引和凝聚,努力构筑汇聚优秀青年的人才高地。

拓宽联系青年人才的渠道。通过共青团、青联组织体系和党政群有关部门,依托青联常委会、青联各界别组等组织平台,更加广泛地吸纳在本行业本领域具有较强代表性、在生产生活中能够影响带动大批青年的优秀青年人才。注重对青年社团、青年自组织骨干成员的关心帮助和引导培训,最大限度地联系、吸引青年人才。

搭建培养青年人才的平台。实施青联委员素质提升工程,定期举办青联委员活动日、青年发展论坛和专题研讨会,帮助青联委员在学习交流中获得更多知识、更宽视野、更强本领。依托134创意谷、“创意1956”园区等阵地,拓展青年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渠道。发挥青年创业导师团作用,帮助青年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加大举荐青年人才的力度。继续向党政、上级组织和各 11 社会团体推荐优秀人才,动态管理青年人才库,为青年成长成才牵线搭桥。继续开展“两新组织”青年文化节和机关青年风采大赛等活动,做好青年优秀人才的发掘工作,举荐一批能服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青年人才。继续开展“十大优秀青年”、青年创业奖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青年榜样,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青年人才,形成关心重视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全面加强青联组织的自身建设

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和青年需求,加强青联自身建设,提升青联组织鲜明的形象特征和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推动江北青年蓬勃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加强青联组织体系建设。深入研究青联组织机构和职能定位,探索构建“一中心两支撑”的组织体系。“一中心”指区青联常委会,“两支撑”指区青联各界别组和区级青年社团。加强对青年自组织、青年社团和网络虚拟组织的研究和探索,建立青年组织发展新模式,有效覆盖和服务青年。运用青年网上互动社区、青年微言堂等现代信息手段,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张青联的组织网络。建立青联界别组和活动组双重联系机制,建立完善主席会议制度、常委会议制度、委员联系制度和界别组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探索建立青联全委会的提案制度,推动青联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青联人才队伍建设。青联委员是各界青年的优 12 秀代表,光荣与责任融为一身。要不断培养委员的组织意识、代表意识和表率意识,引导青联委员严于律己,谦虚谨慎,经得起政治、事业、名利和生活的考验,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为广大青年作出表率。优化青联队伍结构,提高委员的先进性、导向性和示范性,让更多高素质的青年凝聚在青联周围。发挥青联秘书处作为青联组织工作中枢的作用,提升服务、联络、协调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青联组织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基础,畅通渠道,加强与各地青联和青年组织的联系,深化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牵线搭桥,努力促成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的引进和流动。邀请各地青年组织来江北参观考察、交流合作,为青联委员和各界青年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各位委员、同志们,时代赋予青年重任,江北寄予青年厚望。当代江北青年的成长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紧紧相连,当代江北青年的人生历程与江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紧紧相伴。实践证明,广大青年唯有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融入到党和政府事业发展的奔涌洪流中,人生才能绚丽多彩、闪闪发光。新一届青联,又是新的起点和征程。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凝心聚力思发展,锐意进取创一流,在“构筑三区三城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新江 13 北”的伟大征程中谱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篇2:青联工作报告定稿

2009年5月30日

本 期 导 读

一、市青联五届四次常务委员会、市青企联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暨2009春茗联谊活动顺利举行

二、香港台山商会周年会庆 江门青联到会祝贺

三、市青企联举办企业家成功论坛——精益生产管理

四、创业先锋走进校园

引导青年就业创业

五、珠西新崛起,青年勇争先

六、喜获殊荣

“世青会”铸就品牌

七、江门青联党群组和工商财贸组小组活动

八、声影并茂

青年社团庆五四

九、江澳同栽青年林

携手共植真情谊十、五四薪火传不息

爱国爱澳爱家乡 市青联五届四次常务委员会、市青企联六届三次 常务理事会会议暨2009春茗联谊活动顺利举行

2009年2月20日,江门市青联、青企联在新会御景酒店召开市青联五届四次常务委员会、市青企联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暨2009春茗联谊活动。本次会议调整了联合会领导架构,为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紫骊,市青联主席、青企联名誉会长梁富鸣,市青企联会长万国江,市青企联当值会长赵女乔、谭亮仪、黄德宗、谢海恒、梁活文以及市青联常委、青企联常务理事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市青企联当值会长代表赵女乔向全市青联委员、青企

联会员发出倡议,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直面困难;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调整结构、自主创新;为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共担责任、共谋发展!市青联主席、青企联 名誉会长梁富鸣在会议上向全市青年致以新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希望各位常委和常务理事作为核心力量要发挥表率作用,带领全体委员、会员一同努力,让市青联、青企联真正成为凝聚青年心,发挥青年智的优秀青年组织!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紫骊号召青联、青企联新老委员、会

员在经济危机面前,要以积极有为的态度,抓住机遇,增强企业应对策略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来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

会后,还进行了2009春茗联谊活动。新老委员、会员抓住机会,广泛交流、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

香港台山商会周年会庆 江门青联到会祝贺

2009年3月15日,香港台山商会第十八届理监事暨会员春节联欢大会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江门、五邑党政领导、社团代表、乡贤邑彦近2000人参加盛会。江门市青联副主席杨蕾率队到会祝贺,对商会一直以来对江门青联工作的关心帮助、特别是对江门市新青少年宫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商会一如既往关注支持江门青联工作。

商会近年在家乡中、小学校建设中捐资逾千万,在获悉江门市政府决定兴建新青少年宫后,即带头捐资130万港元支持新青少年宫建设,对家乡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青少年教育事业倾资倾心、大力支持。

市青企联举办企业家成功论坛——精益生产管理

2009年3月29日,由江门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江门市蓬江区总商会、鹤山市总商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MBA江门教学中心、江门市益智有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为期一天的江门企业家成功论坛在江门五邑华侨广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特邀有多年实战历炼、专注于制造型企业的精益改善和降成本作战方面研究的国内制造管理权威专家、零牌专家组首席顾问、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特聘讲师、《现代班组》专栏作家祖林老师主讲,主题是 ‚精益生产管理‛。来自五邑各地区1000多名制造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生产部经理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以‚独特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生产模式‛为中心,通过日本企业过冬的启示、精益生产革新推进、精益系统的降成本作战等课题,重点突出精益生产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结合当前金融海啸的形势,进行了实例分析,供大家讨论和交流,活跃了企业家们的思维,调动了企业家们的积极性。经过一天课程的启发,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精益生产管理的概念和方式有了深刻的理解,为企业应对金融海啸和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思路。

创业先锋走进校园

引导青年就业创业

——“与企业家同行”论坛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09年4月10日,由市青企联和江职院团委联合主办的‚与企业家同行‛论坛在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论坛邀请了江门十大创业先锋、江门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常务理事、江门市蓬江区海豚 水族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能、江门市佳成针织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文标、江门市芳源(芳鑫)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罗爱平等5位企业家与江门职院数百名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各自的创业经历。

本次论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与成功企业家对话交流的机会。企业家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们分享企业经营与用人过程中的案例和经验,使学生们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和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消除学生对就业的迷惘,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应对金融危机下严峻的就业形势。

珠西新崛起,青年勇争先

——珠中江区域青联组织紧密合作座谈会

2009年4月14日,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扬珠三角地区青年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珠海、中山、江门珠三角西部地区青年工作的紧密合作,推动三地青年工作的共同发展,珠、中、江三地青联组织代表相聚江门,召开了‚珠中江区域青联组织紧密合作协议座谈会‛,并就互鉴三地经验、融合三地特色、促成三地青年工作共赢局面的具体做法达成了共识。

此次会议,三地青联组织本着‚平等自愿、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引导和鼓励青年在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为宗旨,经讨论,形成以下三方面合作意向:

一、在服务经济方面,三地通过联合开办青年企业家提升培训班、走访三地知名企业并请知名企业总裁分享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联合举办三地人才招聘会、大学生创业大赛,创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组建企业家与大学生对接的‚青年创业导师团‛等多种方式,着力推动三地青年企业家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助力青年就业创业实践。

二、在服务社会方面,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三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组织三地义工骨干互动交流、培训、学习、规范义工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三地志愿服务信息互通、充分发挥义工服务的平台作用,积极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

三、在文化交流方面,不定期举办三地青少年与港澳台青少年交流营活动、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组织专题研讨和座谈会,通过积极开展项目合作,构建联动工作机制促进三地青年文化交流。

这次会议是继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9个地市的青联组织与香港、澳门地区青联组织签订《珠江三角洲地区青联组织合作框架协议》后,珠海、中山、江门三地 首次联合召开的联席会议,团珠海市委书记赵伟媛、团中山市委书记劳国南,团江门市委副书记杨蕾、郑劲龙,以及珠海、中山、江门的市青联、青企联、青年社团代表共2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召开,对于三地青联组织在今后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发展,为推进珠三角西岸一体化,努力打造珠中江经济圈,促成由珠海、中山、江门组成的珠三角第三极的振翅高飞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喜获殊荣

“世青会”铸就品牌

2009年4月10日,省青联在全省范围内表彰了15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项目,江门市青年联合会承办的‚第一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获此殊荣。江门青联党群组和工商财贸组小组活动

2009年4月25日,江门市青联党群组和工商财贸组的委员们吹起集结号,齐赴鹤山色色摄影基地举办联合活动日,委员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摄影基地的摄影博物馆、世界著名景点的微缩景区等,并准备了一系列休闲运动项目。通过活动平台,委员们充分交流了工作、学习和生活体会,感情融洽,体现了青联青春、活力、融通四海的大家庭氛围。

声影并茂

青年社团庆五四

——2009侨乡青年文化节青年社团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7周年及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江门侨乡共青团作为全国最早成立团组织的17个地区之一,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系列活动,具有十分深远和重要的意义。为了共同回顾江门侨乡共青团87年的光辉历程和90年的侨乡青年运动,团市委、市青联开展了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暨2009侨乡青年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活动期间,江门市各青年社团也非常活跃,积极开展了各类活动:

江门市青年音响爱好者协会举行《名版梁祝欣赏会》 5月3日,江门市青年音响爱好者协会在和易堂画廊组织了一场名为《名版梁祝欣赏会》的音乐、音响欣赏活动。

今年因应是著名音乐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首演50周年纪念,而确定活动主题为《名版梁祝欣赏会》。《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由何占豪、陈钢等作曲家创作于1958年,翌年在上海首演。这是一部将小提琴民族化的具代表意义的作品,乐曲取材自古代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吸收了越剧唱腔素材,按戏剧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细腻地描写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在欣赏会上,协会会长叶泽权与在场参加活动的爱好者们介绍、分享了关于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以及他和多位会员精心收藏的不同唱片版本,既有最常见的以小提琴为主奏乐器的版本,也有以高胡、甚至琵琶等民乐为主奏乐器的乐队协奏版本,还有人声演唱的歌曲作品,演奏艺术家涵盖中外,精彩纷呈,经现场一套国产音响精品器材重播出优质乐感,有余音绕梁的效果。在场会员在欣赏之余也发表各自听感,起到积极交流的作用。

以花为媒 胡培烈讲述快乐摄影

5月16日,由江门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办,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胡培烈主讲的《述花集》摄影讲座在江门举行,与摄影爱好者进行零距离接触,分享他的快乐摄影。200多名会员、影友踊跃参加了这次活动。

摄影讲座上,胡培烈先生先介绍自己近几十年的创作历程及心得,特别介绍了最近出版的摄影集《述花集》的创作过程,通过一百多幅图片向每位会员,影友分享对于摄影技法的钻研心得,还与 现场影友互动,切磋摄影技术。影友通过《述花集》了解到,胡培烈的作品迥异于以往既成的花卉摄影,具体的形质让位于感情的表述,让摄影的物质存在不是成为花的本身,而是成为华的意义,进而成为个人灵性的表征,在一次复述艺术由再现向表现倾斜。胡培烈对多次曝光和多重移焦手法的运用,正是源于这种表达需求的自然的选择。大家还对会后的《述花集》现场签售,反映热烈。

胡培烈先生表示,摄影艺术要多拍,从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拍出自己的风格。同时要坚持求新求变,不断回顾反思,探索尝试,快乐拍摄。

据了解,胡培烈,著名摄影家。先后担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席、主席,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广东分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世界华人摄影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职称评审委员会高级职称评委,现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多次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近50年的摄影艺术追求,他将摄影镜头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且独树一帜:超常焦距的镜头大胆取舍、突出表现色块和线的渲染张力、奇特的视觉效果颇似中国古典泼墨画。江澳同栽青年林

携手共植真情谊

——江澳青年“五四”植树树榜样交流活动

5月3日,为纪念‚五四‛

运动90周年,加强江门和澳门两地青年的联系交往,200多名江澳青年齐聚江海区外海街道南山村南大岗山,举行‚五四‛植树树榜样交流活动。副市长谢日荣等出席交流活动。

‚90年前,正是因为一批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青年播下了种子,才使我们拥有了富强、幸福的今天。祖籍五邑的澳门人有20多万,其中青年人是基础和栋梁。我们特意在‘五四’纪念日前夕回到家乡,和家乡青年们共同种下江澳青年林,就是期望两地青年们增进交流,共树服务家乡、建设祖国的理想,引导两地青年携手促进祖国繁荣。‛澳门江门青年会会长麦瑞权表示。

现场来自江门市青联、江海区青联、澳门江门青年会、江门侨界青年联合会的200多名两地青年热情高涨,参加植树的两地青年纷纷认为,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是一件十 12 分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两地青年在山上共种下1000多株树苗,并在山头竖起‚江澳青年林‛牌匾,见证两地青年情谊。

植树活动后,两地青年开展交流活动并相互交换纪念品,此次活动增进了澳门江门籍青年对家乡的感情,更好地团结江澳两地青年,促进了两地的交流合作。

五四薪火传不息

爱国爱澳爱家乡

——澳门江门青年会成立典礼

2009年5月4日,澳门江门青年会举行庆祝该会成立及首届会长、理监事就职礼,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等主礼。何厚铧,崔世安,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高其兴,教青局代局长梁励,江门市副市长谢日荣,联同澳门江门青年会咨委会主任萧德雄、副主任陈杰恒,会长麦瑞权、理事长李健强等主持网站启动仪式。麦瑞权引领全体理监事宣誓就职,由崔世安监誓。江门市政协副主席王曙星、外侨局长张国富、统战部副部长陈卫国、市青联副主席郑劲龙等江门地区代表到贺。

会长麦瑞权致词说,该会成立后的首要工作是凝聚青年乡亲的爱国爱澳爱乡力量,透过参与本地各项事务,积极推动澳门青年与海外华人社团的联系和交流,团结四海乡亲、培育人才,致力为澳门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麦瑞权表示,澳门江门青年会是由一群爱国爱澳爱乡、热心社会公益事务的居澳五邑籍青年组成的非牟利社会组织。宗旨是遵守《澳门基本法》及法律,依照江门同乡会的方针路线,构筑青年展现才华与迈向世界的理想平台,激发青年奋 发图强、积极创新的精神,为澳门特区政府实践‚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及高度自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青年会将致力团结有志向、有热诚、有才干、有活力,具丰富青年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加强交流,提升能力,脚踏实地,务实工作,用以点带面的精神和理念面向澳门青年、全国青年以至全球华人青年,持续的全方位的发展会务。全体青年成员将怀着创会宗旨,传承‚五〃四‛精神的光荣使命,积极开展及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为澳门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梁励致辞表示,教青局一向积极推动青年结社及培训活动,与多个机构合办有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活动。近年更特别注重‚青年全面发展‛工作,协助青年人培养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年轻人领导才能和各种生活技能的发展,鼓励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多与各地青年团体交流,拓展视野。

澳门江门青年会的成立,标志着澳门青年群体中增添一个发展平台,将进一步加强江澳青年间的联系、交流和合作,共同为两地青年的发展贡献力量。

承印:江门市青年联合会秘书处、江门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秘书处 主编:何莲 副主编:关志钒 责任编辑:柯莉敏、余国锐 本期发至:团省委和市有关部门、领导,市青联委员、市青企联会员,各市(区)青联、青企联

篇3:青联工作报告定稿

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的俞贵麟行事颇为低调,平时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对于与他很有缘分的《中华儿女》的邀约,他欣然应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谈起那份曾从事并热爱的事业,那些属于青春和青联的故事。

首创“十杰”

“杰出青年”,一个闪闪发亮的名词。聂卫平、陈章良、杨利伟、姚明、刘翔……这些不同行业的人物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称号,这个称号也成为积极、向上、优秀青年的代名词。如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已经轰轰烈烈地搞了18个年头,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活动最初正是在俞贵麟的策划下诞生的。

那是在1989年,一个颇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担任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和全国青联秘书长的俞贵麟在和一些青年的交流中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思想上有些迷茫、消沉,找不到方向。俞贵麟意识到,在这个时候,应该办一次“喊得响,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活动,来振奋年轻人,引导他们追求卓越,积极向上。

“要使这个活动有生命力,有影响力,就应该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于是,举办一个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的想法在俞贵麟的脑海中逐渐酝酿成型。几天后,俞贵麟将申请举办“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的报告交到了团中央书记处。

评选“十大杰出青年”的想法得到了书记处的大力支持。1990年5月4日,由全国青联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华儿女》等10家新闻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

“十杰”的评选一改以往“组织讨论决定”的老套路,而是和如今选秀活动中的“海选”有些相似:首先由各省、市、自治区及独立系统的青联向组委会推举1—2人,由组委会确定30位候选人之后,通过媒体公布候选人的名单和事迹,再由群众进行投票,最终选出10名杰出青年。

评选活动引起了人们的巨大热情和高度关注,这是俞贵麟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陆陆续续收到的选票有几十万张。计票的时候,用一辆大卡车拉到中科院电子计算机所,由他们无偿帮忙进行电脑计票。”

7月下旬,首届“十杰”评选结果公布之后,全国青联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之后,一场学习“十大杰出青年”的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十杰”们走向全国各地,和青年们交流、座谈。“十杰”的事迹还出了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甚至触发了一系列的“十杰效应”:继“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之后,相继出现了“中国十大杰出工人”、“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中国十大杰出妇女”……各省、市、自治区青联也开始评选自己的“十杰”。“杰出青年”一度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词汇。

“可能之前树立的一些典型对很多青年人来说有些遥不可及,觉得他们的思想境界不是自己能够达到的。再加上那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方法,他们只有被动地接受。而‘十杰’评选呢,是大家自己投票选出来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所以接受起来更容易,热情更高。”谈及“十杰”评选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俞贵麟这样分析。

“其实,如何做好团和青联的工作,如何更好地引导青年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动脑筋。‘十杰’的评选,是一种带有探索性质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现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已经进行了18届,仍是全国青联每年的重头项目之一。为了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在评选方法和流程上也进行了数次调整。“开始采取广泛投票的方法,既有利于大家的参与,又能够提高知名度,是很好的办法。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有些单位买报纸上的选票,一买就是10万份。”为了防止出现部分人控制选票的情况,后几届的“十杰”评选改为评审委员会评选的方式。开始是设定30位固定的评委。后来,又形成百余名评委组成的评委库,每次临近评选时,从中随机抽取部分评委形成当年的评审委员会。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十杰”评选的公正性和含金量。”

“博士服务团”的前前后后

在团中央、全国青联工作,学到了什么?答案当然有很多。俞贵麟特别提到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大局观和做大事的意识。“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结合党和国家的整个宏观趋势来考虑。”除了“十杰”评选外,俞贵麟还参与策划组织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留学人员“归国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等多个“重头”活动。

其中,“博士服务团”应该说是个最值得一提的例子。

那是在1997年,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全国第四个直辖市。那一年,重庆团市委副书记周旬等几位同志专程到北京找到俞贵麟,向他征询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后,团市委、青联应该做点什么,来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添砖加瓦。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常规”的想法,比如请团中央统战部及全国青联帮忙,请一些文艺界的名人,在重庆搞一次庆祝活动。但俞贵麟考虑到:重庆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庆祝活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人才缺口。重庆升为直辖市,重庆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不会因为地市的升级而随之提高。经过反复考虑,俞贵麟提出:派一批博士生过去。这个想法也得到了重庆方面的欢迎和赞同。

经过商议,团中央决定组织一个高层次的“博士服务团”作为团组织献给重庆直辖市的一份厚礼。在全国青联与中国社科院的合作下,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39名博士。1997年7月16日,“博士服务团”(当时称为“博士生服务团”)赴重庆挂职。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效率也很高,在经过为期两天的培训后,39位博士就在各自不同的岗位走马上任了。

一年的挂职期满后,有18名成员选择了留任。如今11年过去了,当年留任重庆的“博士服务团”成员很多都走上了副厅级以上领导岗位,经过锻炼后离开的成员也大多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岗位担任重要的工作。

“博士服务团”在西部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反响。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张德邻称之为“一项创举”。之后,中组部找到团中央参与进来,更是将这项活动拓展到了更大的范围。今天“博士服务团”已经成为中组部、团中央联合推出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品牌项目,向西部地区陆续选派了近千名博士。这些人才如同源源不断的“智慧血液”,为西部地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开创两岸青年交流的先河

让俞贵麟尤其欣慰的是,他在团中央统战部工作期间,也为大陆和台湾两岸青年的交流工作打开了局面。借1990年亚运会举办之际,俞贵麟经过多方努力,首次邀请台湾青年代表团访问大陆。同时,为尽快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在他努力下,1995年3月26日全国青联首次派出“大陆杰出青年访问团”赴台访问,打破了两岸40多年来青年间的隔绝,实现了两岸青年的双向交流。在台期间,访问团与台湾青年商会总会、十大杰出青年选拔筹备委员会、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等青年团体开展交流活动,还举办了以“两岸精英交流迎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两岸十大杰出青年科技、经贸交流座谈会。

俞贵麟回忆起那次赴台湾访问,“刚刚下飞机还没有来得及到下榻的饭店去,就被拉到新闻发布会上去了。”对于代表团的到来,台湾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这里也要见面,那里也邀请我们去,在台湾访问的近10天时间几乎都在马不停蹄地跑。”

后来,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俞贵麟又策划组织了“两岸青年中秋大联欢”。“每年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台湾青年到大陆来,元宵节则是大陆青年代表团到台湾去。”接待台湾青年代表团的时候,也尽量安排他们到不同的城市去看看:“在北京,他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在杭州,他们看到秀美的江南景色,而转到上海,他们又会体会到大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俞贵麟说,台湾的朋友来了以后都很兴奋,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个台湾青年还问我,俞主席,您是共产党员吗?我跟他说我是。对方感慨道,原来共产党员这么和蔼可亲,一点也不像想象中那样!” 这也让俞贵麟体会到,每一次交流都会让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更深一些。两岸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彼此不了解就会有生疏、有隔阂。在交往中,很多问题都能解决。

他聊起这样一个片段,有一次两岸青年大联欢活动,是在日月潭的码头上,伴随着流淌的河水和美丽的月色,两岸的青年朋友们一起唱着歌,感觉非常浪漫。回忆起这一段的时候,俞贵麟微微笑着,眼神变得深邃而遥远,仿佛又回到多年前的那个美好的夜晚。

青联工作让我一生受益

“青联是一方洁净的土地,在这里难以见到世俗的偏见、贪婪、歧视、铜臭、交易、争斗……这里有的只是理解,信任和纯真炽热的友情。

青联是一片温馨的港湾,在海上奋力拼搏的青年人,在这里可以寻到慰藉和新的充实。

青联是一条不涸的河流,前浪奔涌,后浪叠起。它旺盛不衰的生命来自流淌,来自新陈代谢,来自永不停滞地从过去流向未来 …… ”

这几句话,摘自曾任全国青联常委、著名词作家陈晓光写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俞贵麟一直非常喜爱。

“我对青联这个组织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我在里面工作的时间长,而是因为这个组织的模式和工作方式使她具有独特的魅力。应该说青联的工作和团的工作有所区别,她更加开阔,包容性更强,青联工作是一项非常美的事业。”

为什么青联能具有这么大的凝聚力?俞贵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认为这种“青联现象”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他自己的心得是:首先是因为青联高举爱国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她可以联络联系广大的青年。“不同的政治信仰,不同的民族、宗教都没有关系,对祖国的热爱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当然,青联的魅力还有其它的因素:“比如青联委员都是本行业内的优秀人才,都有着远大的志向,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是志同道合的。另外,青联组织里面没有利益冲突,没有厉害关系。大家在这个组织里感到很轻松,很温暖。”

在青联工作多年,俞贵麟说,这段经历让自己一生受益。“不管是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还是文字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青联更磨砺了我的意志,让我学会认准了的事情,就要不遗余力地做好。”

1979年刚调任团中央学校部时,俞贵麟还是个青涩的理科毕业生。“之前接触的都是数字、公式、定理。现在要面临大堆的文字工作,觉得很头疼。”

他至今仍然记得进团中央后第一次写文章的情景。“我写完交给领导,过了三天他还没有找我,我就知道没戏了,肯定是我写得不好,他另找别人写了。”这次经历让俞贵麟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压力很大。”好在团中央有很好的机构文化,每天晚上机关大楼里面都是灯火通明,年轻人都在伏案学习。于是俞贵麟也加入了这支“夜读”的队伍,他买来指导写作的书籍,把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一遍一遍地看,分析人家是怎么写的。“这样三年下来,写文章已经难不倒我了。”俞贵麟微笑着回忆。

如今,虽然俞贵麟已经离开了他钟爱的共青团、青联事业,但与当初的同事和青联委员们的感情并没有随之陌生或中断,这份友谊一直保持到现在。俞贵麟说,这也是青联给予他的一份宝贵礼物。

如今的俞贵麟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仍然保持着在旺盛的工作激情。他笑称自己是个不会偷懒的人,常常在工作上自己给自己“加码”,施加压力。他热爱大自然,勤于锻炼,多年来不管风霜雨雪,每天坚持步行上班。“我永远不会让自己暮气沉沉,得过且过。因为多年来我都从事着一个青春的职业,这样一路走来,我的心态到现在都很年轻。”

与《中华儿女》杂志的缘分

“《中华儿女》就像我一手带大的孩子一样。”谈起这本杂志的创办过程,虽然已经过去20年了,俞贵麟仍然记忆犹新。

团中央有人提出创办《中华儿女》杂志的想法是在1987年。“当时的考虑是,全国青联聚集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这些优秀的人才应该通过一个媒体不断地来宣传报道。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有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仁人志士,他们发奋成才、报效祖国的故事也需要媒体的宣传报道,来激励、鼓舞当代青年。因此,在当时创办这样一本杂志,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团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后,《中华儿女》于1988年正式创刊,最初被纳入中国青年出版社,但初期的发行量却并不理想。

“它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先天有些不足,又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因而成长得不是很茁壮。”

但俞贵麟坚持这本杂志要好好办下去。“‘中华儿女’这个名字,政治包容量很大,和全国青联这个组织的性质也是相吻合的。”在俞贵麟的努力下,《中华儿女》杂志在1989年转为由团中央统战部直接管理。“当时我就想了一个办法,配合首届‘十杰’评选活动,《中华儿女》出了一本专刊。”随着“十杰”评选活动知名度的提高和群众的热情参与,《中华儿女》的发行量也一下子上了一个大台阶。“十杰”专刊连续办了三年,可以说是借着这股强劲的东风,《中华儿女》一下子就茁壮起来了。

团中央统战部对《中华儿女》的管理,是“将有力的支持和宽松的政策相结合”。俞贵麟曾和当时的中华儿女杂志社社长杨筱怀谈到:“政治上要严格把关,内容上要符合我们的办刊方针,与青联的工作相结合,在这个前提下,你做什么都可以。”俞贵麟还亲自为《中华儿女》出谋划策,指出了一条发展思路:“一个杂志要做大,仅仅靠文字是不行的,要和做活动结合起来,在做活动的同时宣传杂志,两者有形结合,这个杂志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他还不止一次地对杂志社的领导说:“必须要借助青联这个组织,借助委员们的力量,大家来办刊,不能几个人闷在屋子里面办杂志。因为这本杂志是为委员们服务的,所以也要借委员们的力量来办,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有了青联组织在精神上和政策上的强大后盾,再加上杂志社人员自身的努力,《中华儿女》终于开始蒸蒸日上,蓬勃地发展起来,成为在海内外颇具影响的媒体,并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这对于曾经的老领导、也为之付出过不少心血的俞贵麟来说,可以说是一件颇感欣慰的事。

人物链接

俞贵麟: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主要经历:

1970.6-1973.9 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任通讯员、文书

1973.9-1976.12 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加速器专业学习

1977.1-1977.11 安徽省路线教育工作队

1977.12-1979.6 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团总支书记

1979.6-1983.1 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全国学联副主席

1983.2-1985.8 团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处长、办公厅副主任

1985.9-1986.7 中央讲师团山西分团副团长

1986.8-1987.4 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党总支书记

1987.5-1988.1 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青联副秘书长

1988.2-1988.12 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副局级调研员

兼中央联系工、青、妇联络员

1988.12-1998.11 团中央常委、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常委、秘书长、副主席兼秘书长

1998.11-今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主持日常工作)、党组书记

篇4:青联十月工作总结

十月,伴着树叶飘飘落下,天气渐渐凉了起来。而我部各志愿者成员积极配合院里志愿者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为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开展了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并且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

本月我部具体活动如下:

1、爱心家教招募

此次活动,只要由我分会为院青联志愿者管理部做本期的爱心家教招募活动作宣传工作。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爱心家教”团队的工作内容,以及参加爱心家教团队的目的和意义。

2、民汉结对子

此次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各班进行宣传,希望更多的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能够结成一帮一对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互帮互助,共同促进语言学习。同时曾经民汉同学之间的友谊。

3、汉语普通话演讲比赛

为考查学生学习普通话、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和思辨能力,我院举办了第七届“园丁杯”技能大赛---汉语普通话演讲比赛。通过此次比赛,促进了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营造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气氛。

电信学院志愿者管理部

2011-10-21

篇5:社区青联工作总结

我们晓慧农业生态观光园成立于20___年,是集生态观光农活体验,果品种植,采摘,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20___年4月成立了现在的青年社。现有青年员工10人,有果林30亩,体验农田10亩,客房10间,可提供40人住宿,200人同时就餐。晓慧农业生态观光园曾荣获市级双学双比示范单位,负责人张晓慧曾荣获市级创业明星。自从成立了青年社以来,我们晓慧农家院青年社一直紧紧围绕着上级团组织的中心工作。在我县团委、镇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我们青年社以晓慧农家院为载体,以丰富农村青年文化生活、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促进扶植创业青年、带动区域经济为主要目标来开展农村青年综合性组织建设工作。今年4月份以来,我们青年社一直积极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共计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青年活动十余次,服务青年270余人。主要开展如下活动:

一、积极开展创业就业活动。

在我们晓慧农家院青年社的带动下,由我们晓慧农家院青年社牵头,将来我镇的游客分流引介到我镇其他的优秀的农家院中去,为其他的农家院提供创造机会,这大大提高了我镇青年的创业热情,使我村由起先的20家民俗户,发展到现在的60家民俗户。带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我们晓慧农家院的积极作用。

二、积极开展技能实践活动。

我们青年社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对我镇的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岗位培训,自我青年社成立以来,共计开办了,三期培训课程,培训了15名来自我镇各个行业的务工人员,分别对他们进行了礼仪、语言和管理等方面培训。在今年的暑假期间,我们青年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暑期长假,给我镇大学生提供一个就业实习的岗位。今年暑假期间我们青年社共接纳了5名大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提早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状,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并积累社会经验。

三、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我们晓慧青年社与北京“绿洲”旅行社联合开展驴友活动,每季度末组织5―10名野外活动爱好者在我镇附近的山区进行露营活动,并且,利用我们晓慧农家院青年社的阵地,在我青年社的果林开辟出一片青年实验田,让来自市里城区的青年体验农村生活,种植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水果,拉近城乡距离,促进我镇民俗旅游的发展。

四、积极开展联谊交友活动。

我们晓慧农家院青年社不定期的组织我镇优秀青年来我青年社进行交流座谈,开办茶话会。将各自的优秀的.生产经营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促进我镇优秀青年之间的交流,更好为我镇社会主义各方面事业的建设服务。目前,我们晓慧农家院青年社共举办了2期茶话会,3期联谊会,共计62人参加。

为更好地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帮助更多的农村青年提高素质,增强本领,转移就业,创业致富,增收成长,大力促进我镇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我们晓慧农家院青年社坚定的以上级团组织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更好的为我镇青年服务,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各项建设,将我们青年社的力量更好的发挥出去,我们青年社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我们现存的问题制定如下计划:

开展法律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

上一篇:公务员职务任免和职务升降规定考试答案下一篇:容纳管理咨询公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