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真好说课稿 文档

2024-04-19

树真好说课稿 文档(精选5篇)

篇1:树真好说课稿 文档

一、说教材:

(一)、教材价值: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树,树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树真好》是一篇充满童趣、语言优美、寓意深刻的散文。从孩子的视角把树的好处娓娓道来,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树木大家族》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树木的认识已有一定的经验,此时欣赏《树真好》这篇散文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符合《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的精神。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树木的好处、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二)、目标定位:

我们知道,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它应与幼儿的生活相贴近,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既注意五大领域的整合,又注意到认知、情感、能力三维的整合,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续编散文,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

3、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经验。

4、萌发初步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难点定位于: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续编散文,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

二、说教法:

《纲要》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为幼儿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活动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表达,让师幼形成一种平行的、双向、相互合作的关系。在活动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指在活动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引起幼儿一定的情绪体验,使幼儿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活动的开始,我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以及小鸟、小猫、小狗、小朋友、房子等与散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布置了美丽的森林背景、制作与散文内容相关的动画、幼儿事先完成的《树真好》调查表制作的展板等,播放鸟叫等背景音乐,让幼儿置身于美丽的情境之中,带着“树木有什么好处”的问题,自由探索、与同伴交流。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有关“树真好”的经验。

2、多媒体演示法:多媒体演示法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让幼儿通过视、听觉直接感知,获取直接经验的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欣赏散文的环节,我结合多媒体演示散文的内容动画如:小鸟在树上筑巢、布娃娃荡秋千等朗诵散文,有助于加深幼儿对散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幼儿欣赏散文的兴趣。

整个活动重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让幼儿大胆表达,积极思维,达到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此外,我还采用了交流谈论法、支架式教学法、尝试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保持较高的学习的兴趣,达到社会性、科学性、健康性、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幼儿的学习应体现“过程化、活动化、生活化、经验化”。要让幼儿能够饶有兴趣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教材的特点,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两种学法:

1、多通道参与法:幼儿是通过各种感官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来认识事物的特征。因此活动中,幼儿通过感受教师精心创设的与散文内容相关的树林场景、与同伴交流自己关于“树真好”的经验、欣赏散文课件、倾听散文、表演续编等环节,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散文的内容,丰富有关树真好的知识。

2、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为了让幼儿对“树真好”有更深的印象,为欣赏散文做好铺垫,他们在活动前完成了《树真好调查表》,并收集各种有关树木的资料,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因此在第一环节自由探索、发现树的好处中能运用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大胆交流。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掌握有关“树真好”的知识,充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与此同时,我还融入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小组合作等方法,充分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将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组织活动,活动的程序为: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分享交流,提升经验——欣赏散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分组续编,发散思维四个环节进行。

充足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它必须与活动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互适应。为此,我精心做了如下准备:知识准备:在《树木大家族》的小分题中不断丰富幼儿有关树木的知识;完成《树真好》调查表。物质准备:结合散文内容制作的树林背景、《树真好》调查表展板、散文课件、背景音乐、电脑、录音机等;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本领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1、激发兴趣,自由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开始教师以小喜鹊手偶与小朋友问好:小喜鹊住在树林里,它和同伴们住在那里可开心啦!今天小喜鹊想来考考小朋友,树木有什么作用,它好在哪里呢?接着在鸟叫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创设的树林场景、幼儿事先完成的《树真好》调查表展板、滚动播放的有关树木用处的动画,重点幼儿引导幼儿边参观边思考:树木有什么好处?同时鼓励幼儿边看边与同伴交流。

2、交流分享,提升经验:

幼儿在自由探索后,引导幼儿交流有关“树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的感受,进一步梳理幼儿比较零散的经验,教师对于幼儿的发现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进行适当的提升、补充。为下一环节欣赏散文奠定了基础。

3、欣赏散文,感受语言的优美:

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后,结合根据散文内容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师朗诵散文《树真好》,引导幼儿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接着再引导交流讨论:为什么说树真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散文内容的了解,然后再次欣赏散文:鼓励幼儿轻声跟着录音朗诵散文。

4、分组续编,发散思维

树真好,树还有哪些好处呢?(在幼儿理解散文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幼儿续编散文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接着教师介绍分组续编的材料为幼儿的续编活动提供支架,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伴合作进行创编。

A、提供相关的头饰、道具,引导幼儿进行表演续编。

B、提供背景版面,引导幼儿在上面绘画,续编散文的内容。

C、提供录音机,引导幼儿将自己续编的内容用录音的方式录下来。

在分组续编的活动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角色融入到幼儿中,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于适时、适当的帮助,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

这次活动设计最大的特色在于突破以往传统的欣赏散文的方法,让幼儿在交流讨论建构经验的基础上欣赏散文,为幼儿的学习做好铺垫,较好地完成活动的重点。而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材料续编散文则为突破活动难点提供了支架。而有关树与人类的关系也在活动中自然渗透。“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树真好,天热了,树下真阴凉,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树真好,如果没有树会怎样呢?我想,这可以作为一个延伸活动继续展开。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预估不到的情况,教师应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适宜地回应。目的是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

(2)

篇2:树真好说课稿 文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讲述。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树林图片、和散文诗相关的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出示一张单个的大树图片)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你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树真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诗里都说了些什么?

播放散文诗录音。

2、提问:

你听到这首诗里说了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初次倾听,讲述听到的内容,并单幅看一看。

树好吗?

3、小结:诗歌中小鸟说树真好,人们说树真好,小朋友说树真好,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好在哪里?我们再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三、再次欣赏散文诗(配上轻音乐),理解散文诗里优美的语言描述

1、幼儿再次倾听欣赏,并分别出示各幅图片。

2、提问:

诗歌中你听到谁说树真好,好在哪里?根据幼儿的交流单幅观察感知理解并学说诗歌中的句子。

1)小鸟为什么说树真好?

“你觉得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像在干什么?”

“你来学一学小鸟唧唧喳喳在和朋友说悄悄话或者唱歌的样子?”

2)树为什么能挡住大风?不许风吵吵闹闹会给大自然带来什么好处?

树真了不起!引导幼儿通过表演体会树阻挡风沙的高大形象;

3)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树在哪里?为什么说我家屋子边上的树好?

满树花香往屋里飘,请小朋友结合经验,想像多种嗅花香、被花香陶醉的动作与神情;

4)树荫下野餐:坐在树下吃东西大家怎么样?(学说句子: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5)躺在树下睡午觉:树下有什么?什么是阴凉儿?(树荫、微微的风吹来)请小朋友感受在树荫下睡午觉,阵阵微风吹来舒服的感觉。

6)气得大黄狗汪汪叫:体验小猫小狗在树上树下玩游戏真有趣。

3、这首诗你觉得美吗?美在哪里?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听。

4、完整倾听,轻轻跟着念一念散文诗。

提问:这首诗你觉得美吗?你喜欢哪一句?

过渡:树真好,它让大家的生活充满乐趣,变得那么美好。

五、尝试散文诗。

1、幼儿发挥想象,画一画,并相互交流、自由仿编。

师:树还有什么用处,还有谁也会喜欢树?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请你在纸上画一画,和好朋友一起学着诗歌中“树真好……”的句子来说一说。

篇3:树真好说课稿 文档

领域:语言 班级:苏西班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体验、感受生活中有大树的美好,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2.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了解重叠词: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清清爽爽。

3.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活动准备:

《树真好》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谜语导入(谜面: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像伞不是伞,小鸟喜欢它。谜底:树)

二、基本部分

(一)《树真好》散文诗,教师诵读,请幼儿欣赏。

(二)出示PPT分句欣赏散文诗 1.观看图片,教师并诵读散文诗。2.教师通过画面提示幼儿。3.谁说树真好?

4.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

教师提问小结: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教师配以课件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

(三)结合PPT课件(根据幼儿意愿出示),提问: 1.你听清了吗?先想说谁(哪张图)?

2.鸟为什么说树真好?(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引导幼儿学说第一句,先夸树真好,然后再说为什么说树真好讲出来。

3.我们全家为什么说树真好? 4.小猫为什么说树真好? 5.我和布娃娃呢? 6.学习完整朗读散文诗。

小结:树真好,它让大家的生活充满乐趣,变得那么美好,让我们也一起来夸一夸。(引导幼儿看图有顺序地说。)

(四)再次图文并茂欣赏散文诗

1.观看图片,教师诵读散文诗。2.教师请幼儿观察仔细观察文字 3.认识叠词

(五)师幼诵读散文诗

(六)在生活中大树是怎么帮助我们的? 说完整话。如:树真好,它能……

三、结束部分

土地荒漠化,我们该怎么办?

四、延伸部分

树真好,人人都来种树,低低的山谷,高高的山坡,大树连成片,森林真美好!

五、活动反思:

分解散文诗的内容,从简单的人物入手,帮助幼儿学习分析、归纳这篇散文诗的几个要点(地点、人物、事件。)再次欣赏散文诗,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倾听。重点学习第一句,让他们说说鸟妈妈和小鸟怎么夸树的,为什么喜欢树,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然后让幼儿完整学说这样的句式,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学习用赞美的语气来夸树,表达自己对树的热爱之情。以后我会把主动性交给孩子,用问题“树真好,还有那些人和动物也会喜欢树呢?”把孩子们引入大胆创编的境地,发散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附:散文诗:

树真好

树真好。鸟妈妈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大狗和小猫玩捉迷藏,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急得大狗“汪汪”直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树真好。夏天的夜晚静悄悄,只有树叶在一起唱歌谣。树真好。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是树叶地毯,我们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活动照片:

李敏 艾米丽班

大班语言活动《树真好》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树真好》。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准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六个方面对本此教学活动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鲜明的结构特点,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大班语言教学《树真好》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它的每句都以“树真好”做开头,句式规整,又和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简单易懂,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适合大班的幼儿学习。诗歌通过优美的话语很好地赞美了树的好,通过诗歌教学,可以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有哪些好处,并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萌生爱护树木与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三方面的目标:

1.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体验、感受生活中有大树的美好,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2.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了解重叠词: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清清爽爽。

重点:了解树有哪些好处,萌生爱护树木与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难点:了解重叠词,并能说出几个重叠词。

(《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过程的设计上,我努力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把“了解树有哪些好处,萌生爱护树木与保护大自然的愿望。”作为本次教学活

动的重点;幼儿虽然对大自然很感兴趣,但由于受到能力、经验的限制,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不敢大胆坚持、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你知道的重叠词,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PPT、图片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视频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平时看到的、知道的已有经验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提问法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将单一性、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除了诗歌里说到的,你觉得树还有哪里好?”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2.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

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演演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五、说活动过程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

1.导入以谜语导入。

2.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导入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引导幼儿说出树,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二)基本部分

1.《树真好》散文诗,教师诵读,请幼儿欣赏。2.出示PPT分句欣赏散文诗

(1)观看图片,教师并诵读散文诗。(2)教师通过画面提示幼儿。(3)谁说树真好?

(4)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教师提问小结: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教师配以课件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

3.结合PPT课件(根据幼儿意愿出示),提问:

(1)你听清了吗?先想说谁(哪张图)?

(2)鸟为什么说树真好?(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引导幼儿学说第一句,先夸树真好,然后再说为什么说树真好讲出来。

(3)我们全家为什么说树真好?

(4)小猫为什么说树真好?

(5)我和布娃娃呢?(6)学习完整朗读散文诗。

小结:树真好,它让大家的生活充满乐趣,变得那么美好,让我们也一起来夸一夸。(引导幼儿看图有顺序地说。)4.再次图文并茂欣赏散文诗

(1)观看图片,教师诵读散文诗。(2)教师请幼儿观察仔细观察文字(3)认识叠词 5.师幼诵读散文诗 6.在生活中大树是怎么帮助我们的? 说完整话。如:树真好,它能……(三)结束部分

土地荒漠化,我们该怎么办?

(四)延伸部分

篇4:守规则真好说课稿

一、说教材

几次带幼儿外出散步,尽管老师多次强调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可总会有幼儿在路上东张西望、追追打打,在游戏活动时你争我抢这一现象经常发生,谁也不让谁,面对这些进入大班,但还缺乏规则意识的幼儿,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但让他们真正了解规则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进一步体验和感受,而本次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讨论、发现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符合新《纲要》所提出的“选择的教育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社会性目标的培养及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状况制定了教学活动目标,充分利用幼儿的.经验值和社会资源,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1、通过体验、观察、分析、对比、游戏等活动,感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知道要遵守各种行为规则。2、能初步关注社会时事,简单理解其中的社会公德行为。

社会规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抽象的一个事物,而且大班孩子处于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的一个时期,因为自控能力差,所以孩子掌握规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了理解掌握规则的重要性上,也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中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同处于教学过程之中。所以,接下来我将把本次活动中的教法和学法融会贯通的进行表述。

《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我的“潜移默化”是多方位,多角度展示的,各活动方法和环节都有体现。整个活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深化了情感,本活动我采用的观察法、游戏体验法、对比法、问题讨论法、电教法等“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使活动变得丰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

四、说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体验游戏,根据规则开展活动。

这个环节主要创设了“生活体验馆”,让幼儿在亲历过程中,初步感知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让幼儿通过自主参与,积极讨论和探索,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从无规则的混乱到有规则,幼儿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通过游戏活动,使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很多相应的规则要求,避免了脱离实际的说教,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情境回顾,判断分析,形成规则意识。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引导幼儿讨论,初步感知规则的重要性,提问:“你体验到了什么活动?小朋友只见有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再通过抢拍的镜头继续提问:“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都能玩到玩具呢?”通过观察,讨论图片。让幼儿从自身的观察出发,通过讨论由浅入深的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继而继续提问:“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你还知道有哪些规则呢?”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引发幼儿关注生活,进一步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时事交流,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这个环节主要以观看、观察、对比图片为主,通过提问,“你们知道最近日本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情吗?”引导幼儿初步关注时事的意识,继续提问:“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人们遇到这样的灾难会有什么反应呢?”,这个问题主要以观看图片的形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灾难带来的伤害出示日本秩序和混乱的照片进行对比提问:“你们看日本人在这个大难面前是怎么做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出示混乱照片提问:“那在这样的打在面前,向他们这样做会怎么样呢?”通过两张照片的对比,使幼儿大脑产生共鸣,进一步感知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

4、制定规则,拓展演练,巩固练习规则行为。

这个环节主要以让幼儿参与制订规则的形式来实施,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对规则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有助于孩子的遵守与执行。

五、反思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我想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愿每个孩子都能从小遵守社会规则,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5:《这儿真好》说课稿.doc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为: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使学生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⒊学会7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教学重点:

⒈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⒉写好“象”、“空”二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宜运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儿童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小熊找朋友”、“小熊种树”、“小动物来做客”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

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 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谈话交流: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⒉情境激趣:(动画演示:荒岛上的小熊找朋友。)

你愿意到小熊家去吗?为什么?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熊找朋友的情境,产生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读感悟,品味体验

⒈自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⒉讨论交流。

(随机演示动画:云飘来、云变树、小熊种树、绿岛图)

通过自读、指名读、挑战读、互读、评价读、小组赛读、齐读的方式朗读感悟:

⑴“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读出小熊着急、难过的心情。)

⑵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读出种的树多,及小熊种树的辛苦。)

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看图引导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词义。读出种树时间长,到处是绿树的景象。)

⒊引读第2、3自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云飘来”、“云变树”以及“小熊种树”、“绿岛图”等多个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和谐的振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⒋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吗?

⒌自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⒍讨论并动画演示:(一只鸟飞来了,许多鸟飞来了,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来了。)再换位体验:

⑴如果你就是他们,来到这座绿岛上,你喜欢这儿吗?你会说些什么?

⑵随机指导感情朗读: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

——评价——赛读)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变为学生的“选择性”,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角色扮演的选择等等。在指导读好小动物的话时,教师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名读,而是在激发了学生喜爱这儿的感情后,以媒体创设的情境为背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来读这两句话。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莫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动地投入了学习,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⒎练习说话:(谁)来到这儿,说:“!”

(先小组讨论,再大组交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这一层次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还有哪些物或人来到这儿,说了些什么。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前面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如“这儿有这么多树,空气一定很新鲜”;“这儿环境这么好,住在这儿心情会很舒畅”;“多亏小熊在这儿进行了

绿化,才有这么美好的绿色家园”„„这不正是文本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进行再创造。】

⒏引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想象说话

⒈(媒体演示:荒岛和绿岛的对比图。)

讨论看图后的感受,从中得出小熊找到朋友的原因。

⒉配乐朗读全文。

⒊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小岛上安家的动物,你们会怎样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美好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让学生回归整体阅读,溯本求源,使知识形成系统,明理达到高效。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

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⒈认读“象”、“空”。

⒉(媒体演示“象”)帮助学生掌握“象”字的结构、笔顺、重点笔画。

⒊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五、自由练习,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完成一项课外作业:

⒈把这个发人深思的童话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伙伴听。

⒉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编一编、演一演课本剧。

⒊写话:

(媒体出示句式:这儿原来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这儿现在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布置具有弹性的、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作业,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同样的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学生见到这样的作业,积极性都很高,很多学生都超额完成。】

《我叫足球》说课设计

大丰市第五小学

吴海霞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课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足球的形状及产生的时间。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足球运动起源在中国。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踢足球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运动。

本文显著特色是采用“自述”形式介绍足球,诸如“圆圆的身体”、“个头不大”、“年纪可有一大把喽”等等叙写,既贴合实际,又是形象生动,带有幽默意味,使人感到亲切,有趣。而“每当我为别人带来欢笑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了”,还让足球充满感情,它要给人们欢笑,自己则乐在其中,多么令人喜爱啊!

介绍某种事物,采用自述形式,让人读了之后既丰富知识,又愉悦感情,这种形式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部首,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他们从小热爱运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可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学会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他们从小热爱运动。

3、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本课时教学重点:联系生活,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方法,辅以直观教学法,联系生活等手段组织教学。

学法: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说——读”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讨论,自主交流,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重点段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网上搜集有关足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及相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可在家长的帮助指导下)搜集有关足球方面的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一)运用游戏,复习生字新词

1、导语:同学们,你们爱踢足球吗?下面我们就来玩个踢足球的游戏。

2、出示课件:几个学生在踢足球,足球上写有新词,读对踢入球门,响起掌声。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用这种形式来巩固生字新词,可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导读设疑,引起探究。

1、课件出示:足球自述,并出示句子。师述:我叫足球,别看我圆圆的身体,个头不大,年纪可有一大把喽。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大把”,并指导读好这个词。

3、指导朗读:是呀!足球爷爷年纪可大了!你来做一回足球爷爷,好吗?

4、设疑引起对下文的探究:足球的年纪真有那么大吗?你想知道他的故乡在哪里吗?

指导朗读,注重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可使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教师通过设疑,能激起学生继续读书探究的兴趣。

(三)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

这里应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为下面的小组交流打好基础。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照顾到全班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获得发言权,特别是一部分胆小、后进的学生,也能在组内得到表现的机会,而不是让课堂成为几个优秀生表演的舞台。同时,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是释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鉴于本班学生人数较少,教师一向比较重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与指导,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应该说有一定基础,不会只流于形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出示:我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那个时候只有皇帝过生日才用我来庆祝。

(1)指导读好长句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呀?让学生找出“很久很久”映证上文“年纪可有一大把喽”。

教师补充介绍有关足球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指导感情朗读:哦,原来足球的故乡是我们中国呀!在很久

以前,我们中国人就已经有足球运动了呀!老师真高兴,你们呢?谁来用高兴自豪的语气读一读前半句?可惜那时候只有——,才——(师生合作)并没有很多参与这项运动。指名读后半句。朗读指导可适当强调重读“很久很久”、“只有„„才” 出示:他们在皇宫前进行比赛,看谁能把我踢进对方的门洞里。(1)从这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他们在皇宫前/进行比赛,看谁/能把我/踢进对方的门洞里。

在这里,我主要采用以读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教师的补充介绍,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渲染气氛,创设丰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读好句子。

(四)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联系生活,读说结合

多媒体出示:许多年过去了,今天,踢足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每当我为别人带来欢笑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了!

(1)联系生活理解“最流行”:说说你或身边的人喜爱足球的事。(2)出示一组有关人们喜爱踢足球的图片,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为朗读做好铺堑。

(3)指导朗读前一句:是啊,各国人民都非常喜爱足球运动!所以说——

联系生活说说足球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与

思考,进行交流汇报)

教师提供几组相关图片:

2001年月10月7日,我国足球冲出亚洲,昂首走向世界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情景。

2002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我国进入世界三十二强,人们欢呼雀跃的场面。

球迷们观看比赛的场面„„ 指导朗读后一句:运动员们为了踢好每一场球而刻苦训练,球迷们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兴致勃勃地观看每一场球赛,当球员踢进一个好球时,多少人为之欢呼雀跃!足球给我人带来多少欢笑呀!

文道结合,渗透思教:能为别人带来快乐,我们就会感到更快乐!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又一崭新理念。根据这一理念,以教材为本,联系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多方面获取学习语文的材料,扩大学习语文的范围。让他们说说自己或身边的人喜爱足球的事,说说足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相机组织欣赏网上搜集的相关图片,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教材的内涵,为下面的朗读作好铺垫。

(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足球方面的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在组内给大家做个介绍,推荐代表上台介绍,奖励小小足球贴纸一张。做做说说:课后收集你喜欢的足球比赛或足球明星的图片,在班内搞一个“小小足球窗”展览,大家来做解说员。

这样的设计,是基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活动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设计这两个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树真好说课稿 文档】相关文章:

敕勒歌说课稿 文档04-24

角角边说课稿文档04-29

敕勒歌说课稿文档04-21

扬正气树清风 文档04-25

教学反思、评课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05-05

评语文档04-16

试卷文档05-06

文档关系05-01

数学文档05-01

麦迪文档范文05-16

上一篇:牛气哄哄春节祝福语下一篇:入职证明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