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心得 文档

2024-04-30

课改心得 文档(共8篇)

篇1:课改心得 文档

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学到了如下精彩重要的课改理论和经验。

一、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发挥教学资源的最佳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二、教学中要主动奖励激励,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三、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来适应社会,科技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四、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重在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老师怎么教,活动过程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灵活使用挖掘教材。课改中要求我们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做到:教师要用教材,不是像“上帝”一样的供奉教材,迷信教材。

六、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课堂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通过这次课改培训,我在我以后的教学,学习中要做到:

1、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我们要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

2、眼里装满学生,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教学中注重“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教学要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通过这次的课改培训,我找准了在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方向。我一定会把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于我的工作中,让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勇往直前。

篇2:课改心得 文档

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地理新课标培训学习与网上学习研讨,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聆听有关专家对地理新课标的解读和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我对地理教学的新要求,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浅谈几点对地理新课改的学习体会:

一、新地理课标使地理更接近生活实际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社会需要、学生发展的角度去选取内容。并强调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到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使地理教学在提高公民素质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前的灌输教学方式,从侧重教学结果转向侧重教学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习学习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知识形成的过程等,也就是课堂以学生为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

三、新课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要以学生为主;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题材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课后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去研读新课程标准,运用课程标准贯彻教学过程,根据课标要求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真正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习到终身受益的知识。

篇3:课改心得 文档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二历史,新课改

纵观当今教坛, 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和以前的课堂相比, 新课堂“热闹”了。“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 “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教学的本质, 似乎在如今的课改中, 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我校从去年课改以来, 一直在学习一些课改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但是我认为, 课改不可以施行“拿来主义”, 不可照搬某种模式, 应因地制宜, 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课改的实施者, 我在最近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中, 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针对学情, 合理制作学案

今年的高二历史教学比较特殊, 既有文科班又有理科班, 既有实验班又有普通班。文科班的学生, 学习历史的目标是以夯实基础为本,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重点, 为高考做准备。理科班学生, 学习历史的目标是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所以, 在制作学案时, 我们采取的是“基础知识+拓展训练”的模式。对于理科班的学生而言, 只需要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就可以了, 而文科班的学生则需要全部完成。但是拓展训练对于文科普通班的学生又是有选择性的:他们有时候只需要完成拓展训练中的某一道题或者某一问题就可以了。这样安排, 既体现了学案的层次性, 又兼顾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在自主课的教学中, 把这一节课的学案发下去以后, 学生一边看课本, 一边完成学案的内容。我会在教室来回走动, 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态, 当发现有的学生只是单纯地把课本上的知识, 一股脑的往学案上抄, 仅仅为了加快速度完成学案的时候, 我就会提醒学生, 注意方法。

例如, 高二历史必修三作为文化专题的教学, 几乎所有的教学都要求学生分析思想文化产生的背景, 刚开始, 学生往往把课本中的知识大段地抄在学案上, 遇到这种情况, 我告诉学生, 应该首先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来分析其原因, 因为政治和经济是培育文化的土壤, 决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样, 在以后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时, 学生不再是盲目地抄课本, 而是从政治、经济的背景去分析。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但学会了方法, 同时也学会了联系以前的知识, 因为必修一和必修二就已经学完了政治史和经济史。在自主课中, 学生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习习惯不好。今年山西省高考阅卷改革以后, 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长篇大论, 没有序号, 没有要点。但是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 在答题时, 学生能否答到关键点是很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 我收集各种资料, 给学生提出了答题的“四化”, 即: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整齐化。平时在完成学案时, 严格按照“四化”要求来做, 这样检查学案时既轻松又省时, 学生还养成了良好的答题习惯。自主课堂上, 教师不是旁观者, 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 教师在自主课上可以通过及时地点拨、引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案。

三、小组合作, 达成知识共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学, 我发现,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改革中最精彩的部分。刚开始, 师生之间不熟悉, 学生比较拘谨, 小组讨论时都不愿意发言。我通过各种办法鼓励学生大胆讨论, 大胆发言, 提出质疑。特别是最近在56班的课堂上, 时常让我为之感动。在自主课完成后, 我安排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内容就是在第一节课中完成的学案, 学生的热情非常高, 有时候同组的学生因为不同意见会争执得耳红面赤, 碰到这种情形, 我不会直接告诉他们谁对谁错, 而是先听听他们各自思考的角度, 了解真正的分歧在哪里, 然后再进行引导。这样既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整个的小组讨论课上, 学生会派生出许多问题, 经常是这个小组的问题还未解决, 那个小组的学生就过来请教我了。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 学生学案中的问题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基本就解决了。

四、课堂展示, 解决疑难, 突破重难点

课堂展示, 这一节课我没有让学生提前去准备, 也没有指定分配任务。因为在小组讨论课上, 我通过观察, 参与学生的讨论, 了解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大部分疑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对于个别的疑难问题, 让已解决的小组给大家展示、讲解。这样既鼓励了小组学生的自信心, 也督促了其他学生的学习。而对于大家的共性问题, 则由教师帮助解决, 有时候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展示材料、图片等, 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和突破。所以, 在展示课上, 我并没有让学生全部展示, 而是有目的, 有选择的去展示, 同时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展示时, 时间不够用, 教学任务完成不了的尴尬, 又达到了锻炼学生的目的。

篇4:中学体育课改心得

一、调整思想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我承认我也有过。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行动,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应该说,体育课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更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二、体育游戏化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广播操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戏功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改变教育方法

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对不起李老师,我错了,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音乐渗入体育课堂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跑、跳、投三大项为主,学生接受起来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讨厌这种周而复始的形式体育课。把音乐、美术引入到体育课,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音乐,烘托出气氛。学生在完成活动时会感到轻松和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生。

在体育活动中引入美术,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在游戏加,让学生自己拼摆图形,然后再利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图形进行游戏,学生既高兴又有成就感。这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精神。

篇5:课改工作计划总结 文档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理论指导,以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通过抓课题研究、抓师资队伍培训,落实校本研究,注重教研实效,提升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制定本学期课改工作计划。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努力推进校本教研,抓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以研究落实课改要求为重点,以“构建有效课堂”教师教学大奖赛活动为载体,提高学校、教师践行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依托,优化过程管理,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进一步修改完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评价为导向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4.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抓好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主要工作措施:

一、推广有效课堂教学经验,向常态课要质量。

教师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的兴趣维系课堂教学进程。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宽容学生的错误,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坚持“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教师最少的讲授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教师讲授要讲到学生“不开窍”处,做到“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课堂教学要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做到“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不会的。实现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

努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控制课外书面作业数量。除三年级以上的语文、数学、英语、探究性学习设有课外作业之外,其他年级、学科实行当堂检测矫正的随堂作业。布置作业要分层设计,做到“三布置”: 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训练学生探究方法的作业;布置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作业。与“三不布置”: 不布置超时的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批改及时,讲评到位,有激励性、个性化评语,有作业批改记录。

二、努力推进校本教研,提高学校、教师践行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新课程倡导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走校本教研研、训一体化道路,是学校工作的新要求。学校要将“研、训”作为核心工作抓实抓好,讲求实效,抓出特色。抓好校本教研,倡导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发挥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专业引领,针对教学问题的学习反思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的组织,使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今学期我校要打算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深化校本教学研究活动。

随着课改实验成绩的深入,学校教学改革会遇到更多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各学科教研组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周的研究重点,做到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校本教研的重心置于课堂教学的情景中,要突出课堂教学改革,不断解决教学方式变革之后出现的新问题,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认真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教师教学大奖赛活动。

学校将以此为依托搞好学校教学教研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水平和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并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上课教师要认真反思,修改好教案,认真撰写上课反思。

3.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是深化课改实验的一项重要工作。本学期,继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组织本校教师阅读教育名篇名著及课改专著、理论文章等,记好学习笔记,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实践学习的理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4.抓好小课题研究,实施有效的科研策略

以往的课题研究,教师往往贪大求全,要么研究的问题与自己的教学无关,要么研究成果重复无用,不能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实施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以自身为研究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研究起点,开展实用性较强的小课题研究。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筛选和管理,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推广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浓化科研氛围,努力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逐步通过对教师校本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和升华,形成学校独特的教学特色。

三、落实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根据实际制定落实教学常规,认真落实制度规定。要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学校要针对不同水平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常规要求一刀切,提高教师自觉落实常规的意识,减轻教师的不必要的负担,在减量增效上下功夫。学校将每学期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时组织三次大型的教学常规检查,坚持常规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常规落实的督察力度。

进一步优化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针对薄弱环节研究解决办法,对平时敷衍塞责的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对平时付出多而效益低的教师,要研究解决有效教学问题,对平时付出多、教学效果好而学生并不满意的教师,要对他们在学生的管理方法、课堂作业的练习方式、练习量上进行指导,变有效劳动为优质劳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智需要,实现三维目标有效组合的教学。

四、落实课程计划,实施素质教育。

1.严格按照《绿园区2010年小学课程开设计划》开全课程、开全课时。特别是抓好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开设督机制,确保课程开全、上足,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当地农村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和教师个人资源优势,上好综合实践课程。

2.开发学校课程,开齐地方课程。今学期学校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推动学校课程的开设,至少每一个年级开设一门学校课程。力争每位教师都开设一门学校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把学生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之中。要开设齐地方课程,并将学校课程和地方课程纳入教学管理之中,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作业(作品)纳入教师教学常规管理之中。

五、多角度、多纬度开展好学生的评价工作。

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里,我们将以多元的信息技术构建课程改革的平台,以过硬的办学条件提供课程改革的保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成为课程改革的先导,以开放的教育体系树立课程改革的标志,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形成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前瞻的科学研究诠释课程改革的真谛,以一流的师资队伍实现课程改革的新高,以人本的教育管理创造课程改革的特色,以丰硕的办学成果凸现课程改革的辉煌。

正阳小学

2010年

3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组织本校教师阅读教育名篇名著及课改专著、理论文章等,记好学习笔记,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实践学习的理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反思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集体活动中,要求学年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集体备课计划,记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学期末总结及时上交。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师大奖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开展小课题研究,实施有效的科研策略

本学期我们围绕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以自身为研究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研究起点,开展实用性较强的小课题研究。

学校加强了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筛选和管理,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推广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浓化科研氛围,努力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逐步通过对教师校本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和升华,形成学校独特的教学特色。

4、注意总结经验。

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篇6:课改心得 文档

盂县二中代晓林

我国古代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西方经济学家也阐明了这个道理:“虽然我们无法预见未来,但如果我们没有根据当时所得到的信息而制定未来计划,我们就无法合理地行事。”

我们目前从事的课改工作,目标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我们如何落实并实现这一目标呢? 经验告诉我们,工作的内容越是复杂,参与实施计划的行为主体和涉及的环节越多,越需要计划性。课改工作也如此,课改工作需要计划。因为课改计划至少可取得自觉、有序、协调、效率的优越性。

1、课改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主动做事。

有了课改工作计划,我们可以做到整体的统筹安排,工作效率自然提高。通过课改工作计划变个人驱动为系统驱动的自我管理模式,这是课改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课改责任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他们从事计划工作的能力。

2、课改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有序做事。

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及为此而确定的步骤、重点、分工等,可在实现过程中分别轻重缓急,保证重点,为全局奠定基础,有条不紊。

3、课改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作出事先的协调。

所谓协调,是指通过计划作出事先的协调,处理好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各具体目标之间、预期目标与时间约束之间、目标与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促进目标的顺利实现。

4、课改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提高做事效率。

是指因为有序和协调,尽可能地激励了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合理地挖掘并组织相关的条件,减少了盲目性,避免操作中的重复浪费,因而有利于提高效率。

相反,如果我们的工作缺乏计划性,那么我们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及具体行为措施。容易造成工作拖拉、办事草率、缺乏灵活性、且无法有效的运用时间。就会经常发现安排的工作做起来没有头绪?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做完以后才发现做得乱七八糟,离我们想要的效果相去甚远?其实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一个比较好的工作计划,大家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会导致我们工作的失败。教育工作没有彩排,失败了就没有机会再去挽回了。

所以我们需要把我们的工作„化无形为有形‟,如何化,课改工作计划就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制订课改计划,是每个课改教育者必须做的事。根据实际情况与工作性质做好工作计划,能有效将自己的工作方向与课改发展方向接轨。这里就如何做好工作计划谈几点自己的浅显看法:

1、课改工作计划要考虑创设求新创意的环境。

课改要想做好,只有一种方式,就是解放集体,实现个人,内心的真自由,真自由是什么自由呢?往上追溯是不好追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当你真真正正的是你个人的时候,你才会自由的散发你的行动,你的行动才会让你做出好的东西,才有发现,才有新的创意。大家都知道教育有问题,并且已经在改变,但是改变的速度有所缓慢,没有期望的那么高。就像我们都在朝着一个阳光的方向走,只是走的速度像老太太一样,这个时候应该像年

轻人一样。所以课改工作计划要努力创设求新创意的环境,让课改茁壮成长。

2、我们需要清晰的把课改工作分成几大项,同时要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的时间,分清主次,讲求工作效率。

做课改工作计划时,我们可以重点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明确自己的课改工作的方向,列出工作项;第二,结合课改前的工作,找出每项工作的不足之处;第三,根据经验,研究出课改工作的具体做法,主要突出特色创新。

例如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的目标方面,就必须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能动状态。课改“展示”是学生能动的抓手,而要想展示精彩,就需要抓好自主、合作、探究、倾听、评价等工作项。所以展示带动自主、合作、探究、倾听、评价等方面必须向更深层次发展,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这些项目需要我们认真落实,找出不足,研究出具体做法。

3、找出工作的点,这个点就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更好,其中创新是关键。

例如自主方面:需要教师继续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又比如展示方面,要求我们对展示行为、语言、时间、板演、秩序等作出规范。还有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各小组的最近发展目标,有一些制度文化的使用是不是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使之更合理。

又比如说评价工作,以前制定的方案,使用时没有出现什么失误,那么就应该去想课改再做这项工作时,继续沿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如果有什么弊端,针对性地在原有基础上修改,能缩短工作时间,同时也减少老师的工作量,最大时间内创新等等。

4、在工作计划中要像找卫生死角一样找出工作死角点

我们每个班主任都分管一个班的工作,而有些工作做起来有些困难,可能就暂时放下了,时间一长,可能自己也忘了,也可能领导也没有过问,那么这个工作就成为一个工作死角点,例如师生的激情,课堂的互动、生成,评价的多元等等,这些死角点积累多了,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等领导问起来时又会找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这其实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对教育忠诚度的具体体现。其实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不妨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去考虑,不要把工作复杂化了,否则那样就是不会工作,束缚自己的思路。卫生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那在工作中避免出现工作死角点更是一个教育者教育素质的体现。

5、工作计划要注重细节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战马因为丢了一个马掌,而失去了一条马腿,由于失去了一条马腿,在战场上摔伤了背上的将军,由于受伤将军的失利,使一次重要的战役失败了,而由于这次战役的失败而丢掉了国家的主权。可以看出细节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例如实现课改,首先要立足于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评价分析方法。比如小组长的选聘,就必须有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同时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较强,适应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热爱班级,高度认同我们的课堂文化;上进心强,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持续努力;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队合作精神强,不但干好自己负责的工作,而且能够和团队成员合作一起完成课改工作。不要因为一个马掌,导致战争的失利的事在课改中重演。

粗糙的工作计划不是一个完整的计划,这样的计划即使做了,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做工作计划时要认真思考,做好的工作计划应像目录树一样,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用完整的工作计划去指导我们的工作,会达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

6、需要不断对课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分析、评价,找出计划的不足,给予适当调整,以确保课改整体目标的实现。

在你这次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你可以回顾以前做的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一些经验,因此你会不断地进步,每一次制订的工作计划都会比前一次的好一些,因为以前制订的计划项目已经付诸实施或已经完成,完全可以从中总结出哪些方面好,哪些方面不好,因此,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提前预防再次出现同类问题,让你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有句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我觉得,课改之计在于计,如果不会计划,教育将如何经营。还是计划一下好一点。

“经典诵读”心得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的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仔细回味,接触经典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惊喜的感受到开展经典诵读后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孩子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进步。

二、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

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在家里,她们总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声说话,和外人接触,却像只小绵羊,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甚至不答。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样做,真是太没有礼貌了。《弟子规》中的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相信,孩子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诵读经典有益处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从未有过如此丰富多彩,我们国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整个国家的国力进入前所未有的强盛,在物质文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全球有目共睹的。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以往国人所接受都是功利主义极重的教育,都是一往无前地奋进教育,很少在教育中体现适当后退或理性接受现实困难,再加上社会上的各种媒体都是鼓吹极端拜金思想、个人享乐主义,完全以个人为中心,互相攀比之风极为盛行。因此,随着社会的更深入发展,有非常多的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面对困苦的现实,缺少精神上的良好滋养,心灵显得特别空虚。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会非常容易地选择做出极端的、对社会伤害极大的事情,近来连续发生的校园惨案就是这种精神状态下导致的结果。

古代经典,经过千百年来各个朝代更替而保存下来,经过无数人实践证明,它对于修养心性、培养正气、客观认识自己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等方面有莫大好处。真正是直达心灵深处的、滋养我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诵读经典的好处在于,易学易记,历久不忘,时常回味,随着经历的增多而不断地有新的感悟,古人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立身准则,进行自我约束,对于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自己的思想会进行自我制约,不敢轻易去做。既是畏惧刑律的制裁,但更多是因为诵读经典而培养的高尚品格。例如:孔子曰:富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刘备教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此等等,不计其数。无不是教人从善,劝人去恶的名言警句,一个人倘能体会感悟当中一二句,即可受益终生了。

我个人受经典熏陶较多,每日必读,感觉如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如春风拂面,如花香徐徐。心境泰然,无论处于何种环境,恶劣与安逸等,都能淡定处之,心中亦常存善念,光明正大,对个人的得失与荣辱看得比较淡。

我在学校时常带领学生诵读经典,比如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等古代童蒙养正的典藉,有时候略略讲解一下,使学生明白经典表达的含义。通过言传身教,渐移默化,使其熟读成诵,铭刻于心。从小就在他们的心中播下正直善良的种子。为将来抵制腐朽思想侵蚀起到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实践证明,诵读经典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能较自觉地遵守纪律,对师长有礼貌,校园安定和谐。

我不强求每个学生都能成材,都能有比较大的作为。孔子说过:天生万物,各因其情而笃焉。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又怎能要求要培养成同一规格的人材呢?社会是多元的,需要各式各样、各行各业的人材,每一类人材都可以为社会作贡献。我们不能把小草培养成大树,也不能把水中生活的生物赶到陆地上,那样都是违背自然规律,都是不可取的。但有一样是应该要求一致的,就是道德品格,道德是一个人的最根本的基石,没有了道德的基础,其它所有都是空话。道德的养成并不能用法律来强加的,只能靠诱导而使其自己感悟。《性理书》曰:教人者,养其善心而恶自消;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在现今浮躁的年代,经典中的语句有如涓涓细流,洗涤我们思想上的污垢,滋养我们的精神,使我们的思想健康,精神饱满,人格健全,对社会只有益而没有祸害。虽贫穷,亦不失其乐,虽富贵,亦不至于恣欲妄为。

我除了带孩子们读经典外,更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各届提倡读诵经典,对于我们现在的成年人,由于自小就很少接触传统经典,故而更为需要,更应该多读经典,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对

生命意义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少犯错误,拥有平安幸福的生活!

课改教学反思

课改还需要学生多多展示,展示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让学生表现欲望得到释放,从而获得成就感,并在情感能力上得到提升。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课堂上对教材基本要求就是理解和熟悉,更重要的是发掘精髓,才能根据教材的目标去拓展。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挖掘教材,我把自己手中的有关数学的教辅书放在教室里,让学生们碰到讨论后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够及时翻阅教辅书。同时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次预设导学案的时候,把学习任务设置的尽量少些,而且是由易到难,让每位学生能在课堂中打开思维,这样不仅能达成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对目标进行深刻认同和理解。

第二:关于质疑的问题。小组建设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班内设置了质疑小组,让他们对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质疑,有时孩子们会提出一些有关这节课的很多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强烈的探究欲望,孩子们情绪高涨,同时也获取了更多的有关这节课的知识。

第三:评价学生要适当。特别要对中差生多一些表扬,使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但也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那样就会失去评价应有的光环。评价学生要综合学生的各个方面,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欣赏的手势…….不管用哪种评价方式一定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篇7:课改心得 文档

乌兰四中 王新芳

我有幸参加了我州于2月19日至18日组织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北京之行,聆听了北师大专家教授的讲座,讲座的内容丰富,师资力量雄厚,讲解方法多样,形式灵活。八天的学习一晃而过让我觉得意犹未尽。在这短暂学习当中我也深深的明白要搭建这么一个跟专家面对面讨论交流的学习的平台我州教育局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不易,对我个人来说也是机会难得,所以在学习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听讲记笔记,认真思考探讨问题,尽最大努力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就想着多储备一些回去以后慢慢领悟然后和同事分享探讨交流,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能让新知识感染和影响周围的同伴;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也认识了很多新同学其中好几位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我和他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坦言在平时工作中所遇到的困惑一起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之法,总之这次学习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当然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更是不可估量。

课堂教学的涅槃之日是否遥遥无期,课堂是教改的重点,课堂是教改的难点,课堂更是教改的希望。课堂的出路就在于教师……我迫切的感觉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一定恪守以下几条从而优化我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培养有灵性的孩子。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优雅气质;自信神态;自由个性;得体举止。二,教学重要的是在学生的主动性上做一些事主动性有了结果就肯定好,感官器官用的多的课堂,课堂就高效。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课堂开讲的技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追求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

四、精心培养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兴趣为代价,有些专业知识不一定有用如:“圆周率”“氧化物”也许一辈子没用过但利于思维开发,教师千万不能为了此类知识的教学而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就是捡个芝麻丢个西瓜,真正是买椟还珠得不偿失,所以教师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自信。

五、课堂教学不能是邯郸学步。新课改走进课堂我们有些老师只注重形而忽视了神,课堂上花架子多而教学效率低下。如果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专业理论水平不高在听评课时不能正确引领,那么结果都让人不敢想象。课堂不能成为茶馆式的教学,沏茶,爱怎样就怎样,只要说,爱怎样说就怎样说,看似热闹却没有任何意义。要利用任务驱动了解不同学生,让不同层面上的学生任务不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六、正确区别应试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力的不同。照本宣科、题海战术、加班加点、考试排队、缺少长远思维、急功近利是应试教育,我们不反对追求分数,但反对用非人性非理性的手段追求分数。学校教育要一手抓素质教育,一手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出名师,育英才”。

总之,学校教育就是让孩子科学的健康的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那么最好的手段就是爱,爱—改变一个人的最强大的力量,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十六年,看孩子六十年。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学知,立德,做人”;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就是具有爱心指导下的教育机智。

篇8:课改心得 文档

本学期初区教育局组织的学习太谷大型课改观摩活动, 给笔者的思想带来了新的思考, 让笔者一下有了紧迫感,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建立高效课堂, 做智慧型教师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自此笔者真正开启了实践与探索的课改之路。

“邯郸学步”是不会走路的, 学习不是照搬照抄。重要的是领会太谷教学改革成功的精髓和指导思想, 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在教学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改革之路, 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 搭建桥梁。

笔者的课改已经进行了四个月, 因学生毕业告一段落,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 “知识问题化, 问题习题化, 学习具体化”是笔者实施课改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当带着改革和创新的思想再次走进课堂, 当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后, 笔者确实有了许多新的感悟和收获。

第一, 学生养成了预习和自学的好习惯。分组学习学生有了竞争意识, 出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第二, 尖子生脱颖而出。各小组纷纷涌现出思路敏捷、表达能力强的排头兵, 解题方法多了, 学生的思路开阔了。

第三, 同学之间形成了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好学风, 小组之间互相检查作业, 互相讲解习题, 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关系空前融洽。

第四, 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 小组中各成员的角色也不同, 有负责讲题的, 有负责回答问题的, 有负责检查作业的, 班级有总计分员, 小组内有核分员, 由于角色和分工的不同, 他们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和风采的舞台。

第五, 笔者初步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

笔者采用小组积分评比方式, 定期表扬学生并给予物质奖励。这是分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和保证。评分细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以前每周一总结, 有点忙乱。在以后的工作中, 笔者打算以月为单位进行“隆重”的总结和奖励, 奖品不是很贵重, 但是学生很看重。

再有, 笔者的宏观调控工具就是表扬, 表扬分为直接表扬和间接表扬。间接表扬包括与家长沟通表扬, 向班主任表扬, 在同学面前表扬, 不直接表扬他最好还让他能听见。以上这些做法省时高效, 只要在课间和课后就可以完成了。现在笔者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就是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和肯定。

实践证明, 只低头拉车, 不抬头看路永远没有出路。所以, 在课改的大趋势下, 我们要用心思考, 勤奋做事, 与时俱进, 与课改同行。既然教育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们将努力演绎自己的精彩!

摘要:在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学习的课改观摩活动后笔者对课改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在实践和探索中摸索出了自己的课改之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与同行分享课改的收获与心得体会。

关键词:课改,创新思想,表扬机制,感悟

参考文献

[1]罗玲.投入课改, 感悟课改[J].思想政治课改革, 2014 (7) .

上一篇: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与调研报告下一篇:因热爱而幸福心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