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档

2024-05-01

数学文档(精选九篇)

数学文档 篇1

1 系统分析

在word中,按PPT幻灯片的大小和版式对数学文档进行编辑,然后利用VBA语言,新建PPT幻灯片,并逐页拷贝word文档的内容,粘贴到PPT幻灯片中。

2 程序编码

2.1 编辑word文档

将word的页面按PPT幻灯片的大小进行设置。如将页面设置为:宽为25.4厘米,高为19.6厘米,页边距不变,将版式选为横向,对数学文档的文字、图片、公式、表格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设置。

2.2 创建一个新的powerpoint文件

2.3 读取打开的word文档的页码数

2.4 利用循环语句,逐页读取每页的内容,将其拷贝

2.5 在powerpoint文件新建一张幻灯片

2.6 在新建的幻灯片上粘贴拷贝的内容

3 结束语

借助word良好的操作编辑功能按PPT文件的版式要求编辑数学文档,再利用VBA语言,通过调用office文档的宏,将word文档转换为PPT文件,得到了与原word文档相同版式的幻灯片。本程序在winxp+office 2003下通过。不过,按本方法转换得到的PPT文件中的内容是图片格式,不能直接对其中的文字、图片、公式、表格编辑。如果需要对PPT文件中的文字、图片、公式、表格编辑,可以在程序中通过改变粘贴命令属性的设置,使粘贴的文字、图片、公式、表格可以直接编辑,但在PPT文件中进行编辑也比较麻烦,工作量也很巨大。

参考文献

[1]柏亚玲.word文档与powerpoint文档的相互转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10):69-70.

[2]Goel T,Chaudhary R.VBA专业项目实例开发[M].王晓娟,陈代川,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303.

培训数学体会文档 篇2

高阳小学靳秀萍

2014年3月3日我参加了由孝义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教材教法培训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做了一节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引领课和教材教法指导。教研员的深钻细研、文笔资深我感到倍加欣慰,我认为我们有这样的教研员、改革的领路人,我们孝义的教改会有希望的。她们以课标为导航、以教材为范本、以学生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独领风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谈谈我的收获与启示:

首先,精彩的课堂展示,让人叹服

《比一比》这节课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感到一个优秀数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掌控多变的数学课堂能力,数学课上的有声有色。课堂中老师完全将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特别是在出示四个数时,张老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自己喜欢的任意两个数的大小、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人人就有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同学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比较四个数的大小,交流后进行展评,充分显示了学生的能力,展示时用较美观的图片,这样既直观又形象。另外张老师在课堂上出示有思维技能技巧的题多方位进行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训练。这样就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其次,清晰的教材解读,令人欣喜

几何直观......有效数学理解的有力助手。通过解析我认识到几何直观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一种直接的识别或猜想的心理状态。是指借助于见到的或想象出来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对数学的研究对象,即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进行直接感知、整体把握的能力。既有形象思维的简约,又有抽象思维的丰富。

首先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只要在有可能的地方,尽量借助几何直观分析讲解,这样既能逐步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具有借助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意识,又能为学生创造便于用几何直观去寻找解题方法的条件。

几何直观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能力,通过画图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教学二年级《几倍》一课时,创设游玩动物园的情景:动物园里有6头小狮子,2头大狮子,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来表示6是2的几倍?然后再汇报展示,通过画图,学生很直观地看出6里面有3个2,也就是说6是2的3倍,这样为抽象的倍的概念建立了具体形象的表象,理解起来轻松很多,以后在学习较复杂的“和倍、差倍”问题时,学生会很容易想到画直观图帮助解决问题。

在低年级运算教学中,借助数射线将抽象的“数”直观形象化,有助于理解运算,将运算直观形象化。例如:“加法”就是在数射线上继续向右数;“减法”就是在数射线上先找到“被减数”,然后再向左数;“乘法”就是在数射线上几个几个地向右数;“除法”就是在数射线上先找到“被除数”,然后向左几个几个地数,如果恰好数到“0”,就是除尽,数了几次,商就是几,当不能恰好数到“0”,就产生了余数,数射线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形象化载体。

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建议:

重视几何直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相联系、重视学生的对几何对象的观察与动手操作、重视几何教学与其他知识教学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几何问题的直观感受、重视几何直观的合情推理教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几何直观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文档 篇3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许多科技文献中包含大量的公式,它们有的和文档中的文字混杂在一起(内嵌),有的独占一行。由于目前的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系统不能正确识别文献中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都是以图像的形式存在的。当人们对科技文献进行数字化时,其中的公式只能按照图像格式进行保存,而不能加以识别分析,这样就不能依据公式对文章进行检索,而有的文章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些公式,失去了公式的文章可能毫无意义。当读者想验证或重用这些数学公式时,只能使用专门的数学计算软件或数学排版软件按照其语法规则重新输入,其输入要比普通文本的输入困难,因为数学表达式除了英文字符和阿拉伯数字之外还包括许多特殊的符号和希腊字母,使其输入过程复杂繁琐,速度慢,且存在一定的错误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发展,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和交换有了增长的趋势,数字图书馆和远程教育逐渐成为热门领域,特别是技术资源的共享日趋频繁,科技文献的电子化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这些科技文献不仅包含普通文字、图像和图形,还包含大量的数学公式。目前主流的OCR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识别文档中的文字,但一般不具备数学公式的识别与重构功能,仍需要按照图片来处理公式,存储数据量大且无法编辑、修改;因此,研究数学公式识别、分析和重构,对于拓宽OCR系统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当前的数学公式识别的研究现状和数学公式识别过程中的成熟算法进行了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数学公式的识别包括符号识别和结构分析两个阶段。符号识别,文字识别是符号识别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支,它作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已经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为数学表达式中的特殊符号的识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构分析,数学表达式的结构比较复杂,按照一定规则分布在二维的结构中,而不是像简单文本那样的线性结构,不过人们对二维模式结构分析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历史了。但是,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一样,还很少有人针对数学表达式识别这一课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即把符号识别和结构分析两者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直到近年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注意力投向这一领域,因此现有的研究数学表达式的文章比较少。

1968年Anderson[1]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公式识别问题,他提出的用于数学符号识别的方法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个案研究。而随后的几十年里,数学公式识别技术却发展缓慢,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领域的研究热度逐渐增加。

Berkely大学的Fateman从1995开始研究自动数学公式处理问题。Blostein和Grbavec[2]则首次定义了数学表达式的识别问题,将数学表达式的识别分为两个阶段:符号识别和结构分析,每个阶段又包括三个步骤,它们分别是符号识别中的预处理、分割和符号识别三个步骤以及结构分析中的符号间的空间关系确定、逻辑关系确定和意义构造,并根据该问题的主要子部分给出了现存工作的一个调查。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一领域,数学表达式识别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了用更简练的方式分析表达式,Belaid和Haton[3]使用了两个句法分析,也就是从上到下与从下至上法。用结构分析法识别出符号后,先用从上至下法将表达式分解成子表达式,再用从下至上法将子结构联合为更大的结构。然而,它们的试验仅仅限于一些简单的数学表达式(算术和一些三角函数方程)。

Chan和Yeun设计了运用结构和句法方法的联机数学表达式识别系统。Okamoto和Miac强调大多数的数学表达式的识别可以不通过实际分割它们的符号而完成结构排列。H.J.Lee和M.C.Lee提出了一个识别印刷体数学表达式的系统。Fatema[4]设计了一个典型的系统,该系统能成功地将排版好的数学表达式转换成Lisp表达式。对符号识别部分而言,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如计算用的Hausdorff距离和符号灰度值的计算。

Inoue和Suzuk[5]提出的系统是专门用来处理日文文档的。这个系统是在原有的OCR系统上发展起来的。系统把公式行从文本行中提取出来后,将这些行分为两部分,日文字符区和数学字符区。日文字符区只包括日文字符,剩下的属于数学字符区。在这个系统中,分割和识别是由自适应的OCR识别器同时进行的。其基本思想很简单,OCR识别器能识别的是日文字符,不能识别的是数学公式。

以上是对国外学者所做工作的简要介绍,国内的学者涉足于公式识别领域研究的很少,江红英,勒简明,王庆人[6]在他们的文章中给出了基于统计特征的印刷体数学公式上下标关系的判别方法,文章仅仅局限于数学公式上下标的关系的判定,对数学公式识别的其它方面没有涉及。一些综述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外数学公式识别的研究现状,数学表达式识别过程和已提出的符号识别方法与结构分析方法。总的来说,国内对于数学公式识别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2 印刷体文档的数学公式识别方法

一般的印刷体文档中的数学公式识别包含以下几个处理步骤:预处理,数学公式抽取,数学字符识别和数学结构分析。

2.1 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二值化、图像矫正、去噪等步骤,与特征提取紧密相连。其中二值化和图像矫正一直使用以前的字符识别的算法,去噪是预处理中极重要的环节,系统面对的是从实际环境中切分出的字符图像,可能有粘连边框、随机墨点,还可能有断线等使背景增加的噪声。目前适应各种环境的通用去噪算法还不成熟。图像矫正为后期结构分析做准备,通过对倾斜文本的矫正,使数学符号的重心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才能分析各个符号的位置关系。另外,由于纸质文档的印刷质量、纸张的光洁程度、扫描仪的分辨率、二值化等因素的影响,扫描得到的图像中的字符可能是粘连的。因此,粘连字符的分割是预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这里介绍几种经典的粘连字符的分割方法。

2.1.1 基于结构特征的算法

利用字符结构上的特征点来进行切分的一类算法被称为基于结构特征的算法。所谓特征点是指字符轮廓上斜率变化剧烈的点和局部极值点。

在文献[7]中,特征点被具体化为重要轮廓点,包含拐角点、局部极小点、局部极大点和延伸凹角处的直笔画得到的潜在路径退出点算法,从这些特征点中选择一对作为切分路径的进入点和退出点,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有:局部极小一极大点对优先;拐角点优先;点间的距离;轮廓变化的剧烈程度;极小极大点对间的水平距离;一个极值点到另一个极值点的距离和离图像左边远的距离。

文献[8]中使用的Min-Max算法则主要考虑极小极大点对。该算法将粘连字符分为上下轮廓,再找出上轮廓的极小点和下轮廓的极大点,最后选择其中一对用直线连接作为切分路径。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两点间的距离、到图像中心的距离以及沿切分路径颜色变化的次数。

2.1.2 基于细化的算法

文献[9]使用了一种基于背景细化的切分算法。作者观察到细化后的背景能够提供构造切分路径的有用信息,即背景上的特征点往往指向粘连位置或是可以成为切分路径的起始点。该算法分为几个步骤:细化背景;在细化后的背景上提取特征点,包括叉点、端点和角点;构造候选切分路径,即通过搜索来连接背景上的一些特征点,从而构成从图像的顶部延伸到底部的所有路径;对候选路径进行评价,选择最佳切分路径。

2.1.3 储水区算法

文献[10]使用储水区的概念来切分粘连字符。储水区被定义为从粘连字符上方和下方倒入水而形成的储水区域,并根据其位置分为:上储水区、中储水区和底储水区。储水区算法可以根据储水区域的大小和位置确定字符的粘连位置,并通过分析储水区的边界、粘连位置和粘连字符的形态特征来确定最佳切分点,结合结构形态特征构造出切分路径。

2.2 数学公式抽取

在印刷体文档中的数学公式一般以两种情况存在:内嵌公式行和孤立公式行。数学公式的抽取一般分两个步骤:行抽取和合并公式行。

2.2.1 行抽取

在数学公式抽取中的行抽取普遍采取的是基于连通域搜索的算法,其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内存中开辟一块能够存储一行图像数据的单元,称为“中介缓冲区”。该缓冲区用来记忆当前扫描行以前各行的行程邻近情况。在扫描开始之前,将“中介缓冲区”清0。在每一次扫描当前行之前,将“中介缓冲区”中不为0的点置1,将当前行不为0的点置为2。这样,在将当前行与“中介缓冲区”进行“或”运算后,“中介缓冲区”各点的值就反映出了当前行及其以前行之间的行程邻近情况,进而就可以判断出连通区域的开始与结束,并记录连通区域的位置坐标。

经连通区搜索算法可以得到文档中一系列的连通区矩形框和对应的坐标标识Box(L(Box),R(Box))。本文中将连通区矩形框中的字符定义为连通部件Ci(i=1,2,3,…)。可知,Ci∪Cj=Ψ(Ψ表示全集)。通过连通部件Ci的矩形框坐标标识Box(L(Box),R(Box))合并水平方向上相邻关系或包含关系的连通部件,最终完成一个行的字符合并,同时可得到该行的坐标标识L(Line)和R(Line):

2.2.2 合并公式行

数学公式的二维性决定了一些数学符号将会与其他符号组合使用来表达特定含义,但在行抽取中可能把一个2维的公式抽取成几个1维的公式,所以需要对公式进行合并。公式合并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合适的阈值δ,阈值δ的获得要通过大量的样本实验得到,当两行的间距dn与正常的文本行的间距比d<δ时,则将两行合并。

合并后,由上部坐标标识Box(L1(Box),R1(Box))和下部坐标标识Box(L2(Box),R2(Box))确定新生成的矩形框的坐标标识:LBox=Min(L1(Box),L2(Box))和RBox=Max(R1(Box),R2(Box))。最后得到更新后表达式所属行的坐标标识L(Line)和R(Line)。

2.3 公式字符识别

公式中的单个字符可采用常用的字符识别方法进行处理,这里介绍几种字符识别中常见的一些算法。统计特征字符识别技术、结构字符识别技术和神经网络等新兴的识别技术。

2.3.1 统计特征字符识别技术

这种识别方法一般选取同一类字符中共有的、相对稳定的并且分类性能好的统计特征作为特征向量。常有的统计特征有字符二维平面的位置特征、字符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投影的直方图特征、距特征和字符经过频域变换或其他形式变换后的特征等。常见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是模板匹配。模板匹配[3,4]不需要特征提取过程。字符的图像直接作为特征,与字典中的模板相比,相似度最高的模板类即为识别结果。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并行处理,但适应能力比较差。

2.3.2 结构特征字符识别技术

结构特征字符识别技术[11]的识别过程是在提取基元的基础上,利用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理论,采取词法分析、树匹配、图匹配和知识推理的方法分析字符结构的过程。常用的结构特征有:笔画的走向、孤立的点以及是否含有闭合笔画等。由于汉字自身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结构特征字符识别技术在汉字识别上有较多应用。

与统计识别方法相比,字符的结构识别技术更加便于区分字型变化大的字符和字型相近的字符。但是由于对结构特征的描述和比较要占用大量的存储和计算资源,因此算法在实现上相对复杂、识别速度慢。

2.4 结构分析

表达式结构分析自动化是公式识别的重点与难点,结构分析的任务是利用从数学表达式中分离出来的数学符号来确定表达式的语法结构,以及构造出表示该结构的字符串或语法树。

国外有学者就专门对数学公式的二维模式进行了结构分析。Anderson[1]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以句法为标准分割识别。Chang提出了利用结构说明方案来分析公式结构的方法。Lacvrotte和Pottier采用上下文相关文法分析关键字,以改善分析结果。Grbavec和Blostei利用图来表达公式结构分析的结果,并利用了符号使用的知识。下面简要介绍国外学者的方法。

国外有学者直接利用相邻字符的最小外接矩形[12]来对字符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利用最小外接矩形的坐标值来计算出所需特征。大致算法如下:

两个待判别符号的最小外接矩形分别用(x11,y11,x12,y12)和(x21,y21,x22,y22)表示,其中(x11,y11)和(x21,y21)是相应外接矩形左上角坐标,(x12,y12)和(x22,y22)是相应外接矩形右下角坐标。另外h1和h2分别表示两个符号最小外接矩形的高;c1和c2分别表示两个符号最小外接矩形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坐标值;r是右边矩形框顶部与左边矩形框底部的间距(即r=y1-y2);d是右边矩形框底部与左边矩形框底部往上30%处的间距(即);d是右边矩形框与左边矩形框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即d=x21-x12)。

其使用特征:

来判断两符号间的位置关系,但这种做法容易出现误判。

3 目前数学公式识别的难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印刷体文档的数学公式识别发展到今天,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数学公式识别的难点进一步暴露出来,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1)期预处理的字符粘连问题。由于原始材料的清晰度和打印机的判别率问题,字符粘连一直是困扰数学公式识别的准确率的难题,现有的算法不是分割准确度不高就是算法的效率低,对各种算法的改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现有的数学公式提取算法都是基于特征值的算法,而特征值的选取由于纸张和印刷造成的模糊问题总是有较大的偏差,导致最后没有得到合适的特征值数据,造成数学公式提取有时把孤立公式行直接当成了文本行。现在很多学者开始利用模糊识别和神经网络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研究还是处于初期。

(3)现有的印刷体文档的数学公式识别系统的可移植性差。数学公式是由非常多的一组字母和符号组成的,并且不同学科的表达式的符号有很强的专业的语言特性,这使现有的识别系统不得不利用一些符号组和语法限制条件,当一个识别系统被应用到其他领域时,往往需要对语法限制条件进行修改,有时甚至需要重新设计系统。因此,设计一个通用性比较好的数学公式识别系统也是现在这个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印刷体文档中的数学公式识别的现有研究情况做一些概述,将数学公式识别中的主要算法做一些总结。在数学公式识别的软件实现方面,尽管提出了一些识别算法,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相信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信息的复杂化,印刷体的数学公式识别会有很大的实际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产生有实用价值的印刷体数学公式识别系统。

摘要:数学公式识别是将中文电子文档中包含的数学公式识别出来的方法。印刷体文档中的数学公式识别是由预处理,数学公式的抽取分割定位和结构分析识别3部分组成。主要介绍了目前数学公式识别的研究现状,并对已提出的各种成熟识别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数学公式识别,公式提取,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ANDERSON R H.Syntax-directed Recognition of Hand Printed Two Dimensional mathematics[C]//KLERER M,REINFELDS J.Interactive Systems for Experimental Applied Math tic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68:436-459.

[2]BLOSTEIN D,GRBAVEC A.Recognition of mathematical notation[C]//BUNKE H,WANG P.Handbook of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Document Image Analysis,World Scientific,Singapore,1997:557-582.

[3]王科俊,林桂芳,王黎斌.数学表达式识别方法综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3,22(8):1-6.

[4]RICHARDJ.FATEMANAND BENJAMINP.BERMAN.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Parsing of Typeset Mathematics[C].Computer Science Division,EECS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November8,1995.

[5]Inoue K,Miyazaki R,Suzuki M.Optical recognition of printed mathe-matical documents[C]//Proceedings of ATCM’98,1998:280-289.

[6]江红英,靳简明,王庆人.基于统计特征的印刷体数学公式上下标关系的判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8:75-78.

[7]Strathy N W,Suen C Y,Kryzak A.Segmentation of handwritten digits using contour features[C]//secondInt.Conf.Document Anal.Recog-nition,1993(8):577-580.

[8]Dimauro G,Impedovo S,Pirlo G,et al.Automatic Bankcheck process-ing:A New Engineered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7,11(4):467-504.

[9]Lu Zhongkang,Zheru Chi,Wan-Chi Siu,et al.Abackground-thinning-based approach for separating and recognizing connected handwritten digit strings[J].Pattern Recognition,1999,132:921-933.

[10]Pal U,Belad A,Choisy C.Touching numeral segmentation using wa-ter reservoir concept[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2203,24:261-272.

[11]郑军,诸静.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图像匹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27(6):689-692.

上好小学数学课文档 篇4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节好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始,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承担学习任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过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去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我在网上精选了一些精美剪纸,自己在课前事先剪好“喜莲鸳鸯”、“富贵牡丹”图案。以精美的造型和细致的工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情,有的说“真漂亮”,有的说“这剪纸是怎么剪得?”有的说“我也想剪一个这样漂亮的剪纸。”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接着我说:“这幅剪纸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剪出来的,你们只要从这两幅图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总结出来,你们就都能自己创造出一幅漂亮的剪纸作品了。这两幅图有什么特征,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学生听完,也急着找出特征自己剪纸,这样,学生就主动承担了学习的任务,很快进入了主动探索的状态。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中国有句古话:“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收益一时,而授人以渔却受益一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学生“会学”。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腾伯格的一句名言:“我们坚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科学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的动手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农村学生缺乏思维锻炼,学习基础差,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努力改变原有的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而获取知识的局面,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就充满探究的活力。我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比例的项,让他们自己计算两内项和两外项的和差积商从而自己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教师作

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三、注重动手实践操作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这就大大压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我在讲“观察图形”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在课下自己用土豆或萝卜等家里常见的蔬菜切成小正方体,在课上同学们摆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又从不同方位去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这样比单纯教师的说效果要好。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四、合作交流探索创新合作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将从课堂独裁者真正变成一位合作者。对于农村教育教学而言,绝大部分教师把合作方式当成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摆设,或者为了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等等,使合作学习不能在课堂中有效的体现出来,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两大目标,教师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体现教学的民主。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合作交流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能趋于形式,耍花样,看似小组讨论,实则大家闲聊。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参与讨论,聆听学生的见解。把探索落到实处。

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

XBRL规范文档和实例文档的建立 篇5

XBRL本质上是报告财务数据的标准语言, 它通过给财务数据打上标记 (Tag) , 实现对财务和商业报告数据进行及时、准确、高效和经济的存储、处理、重制和交流。XBRL的观念虽然简单, 但XBRL的具体应用, 如建立XBRL规范文档和实例文档时, 会涉及非常多的技术细节。

一、XBRL框架

XBRL国际 (XBRL International) 组织制定的XBRL的框架分为3个阶段:①XBRL技术规范标准 (Specification) , 由XBRL国际组织制定。②XBRL分类标准 (Taxonomy) , 原则上由各国会计权威机构参考国际XBRL组织所制定的Specification制定。③XBRL实例文档 (Instance Documents) 编制, 由各财务报表编制单位参照前两项标准编制。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XBRL规范标准是所有XBRL文件的基础, 规范标准主要定义XBRL分类标准与文件的格式、元素以及数据类型。XBRL分类标准主要用于描述会计领域中的专有名词, 如现金、应收账款等, 类似财务报表的科目表。XBRL实例文档主要用描述在特定时间下或特定时间内一份报表的数据, 如2008年1月川投集团的国有资产财务快报。

二、XBRL工具概述

XBRL是一门边缘性的技术, 需要使用者具备扎实的财务基础知识, 同时对其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现实中, 财务专业人员往往只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而计算机专家的财务知识又很缺乏, 这就限制了XBRL的快速推广。实务界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为财务人员提供一些工具, 将XBRL技术细节透明化, 使其只需关心财务方面的内容。现在有许多国外公司已经投入到XBRL软件工具的开发中, 有部分软件工具提供免费试用。

1.规范文档的建立工具 (TaxonomyCreation)

提供规范文档建立工具的公司有:Edicom, Fujitsu, Hitachi Systems & Services, Neo Clarus, Reporting Standard S. L., Semansys, Snappy Reports, UBmatrix。

2.实例文档的建立工具 (Instance Document Creation)

提供实例文档建立工具的公司有:Blast Radius (XMetal) , Case WareInternational, Creative Solutions, Core Filing, Coyote Reporting, Dyn Acc Sys (Xabra Tools) , EDGARfilings, Fujitsu, J2R (Batavia) , Hitachi Systems & Services, Hyperion, Microsoft (Microsoft FRx) , Neo Clarus, Reporting Standard S.L., Rivet Software, Savanet, Semansys Technologies, Snappy Reports, UBmatrix.

3.XBRL规范验证工具 (XBRL Validation)

提供规范验证工具的公司有:Decision Soft, Fujitsu, J2R (Batavia) , Neo Clarus, Reporting Standard S. L., Semansys Technologies, Snappy Reports, UBmatrix。

三、XBRL规范文档的建立

XBRL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建立分类标准的6个步骤, 依次为财务事实来源 (Source of Financial Fact) 、结构 (Structure) 、收集数据 (Collect) 、输入 (Enter/Import) 、更正 (Scrub) 和输出 (Export) 。

本文以国有企业向国资委报送的“企业财务快报”为例, 根据建立分类标准的步骤, 利用日本富士通公司的XBRL Taxonomy Editor软件工具来建立分类标准产生的XML Schema文件。

1.财务事实来源

我国已颁布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码具有明确规定, 《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也采用了相应规定, 因此分类标准中会计科目的名称比较容易统一, 方便了分类标准的建立。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XBRL分类标准, 考虑到国有企业财务报告中许多部分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与之类似, 因此, 在建立国有企业报告分类标准时应当引用相关部分, 简化工作并保持统一。

因此, 在制定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标签时, 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不与之抵触。在建立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时, 需要引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①企业会计制度;②企业会计准则;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⑤公司法, ⑥证券法;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⑧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5号) ——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 (10)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4号) ——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办法; (11) 关于国资委监管企业编报月度企业财务快报有关事项的通知。

2.分类标准结构

财务事实来源确定后, 接着就必须找出财务事实间的层级关系。层级关系是表示分类标准中财务事实间的母子关系。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框架, 是依据我国国有企业财务快报中所需填写的字段及资料为基本架构, 并参考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报告申报文件中的栏目名称, 作为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中的元素命名依据。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包含多张表格, 建立分类标准时, 应首先建立各个表格的分类标准, 最后再汇入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中。其目的在于给予各个表格不同的名称空间 (Namespace) , 因为在不同的表格中可能会出现相同的元素名称, 赋予名称空间便能区别哪个元素属于哪份XML档案。财务快报分类标准结构如图2所示。

3.收集资料和更正

收集数据时, 将所要表达的财务事实依照层级关系输入数据库、表格等任何形式的数据文件。在收集数据阶段, 通常应同时对数据进行错误更正, 以降低错误, 使分类标准一致。

4.转换及输入资料

分类标准包含许多元素、属性和数据类型定义, 同时也定义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各个元素与其他分类标准之间的关系。XBRL分类标准可视为XML Schema的延伸, 包含XML Linkbased信息。本文利用日本富士通公司的XBRL Taxonomy Editor软件工具来建立分类标准产生的XML Schema文件。

(1) Elements:Schema所组成的要素。元素类型可以有全域元素 (Global Element) 、群组 (Group) 、复杂型 (Complex Type) 、简单型 (Simple Type) 。

(2) Attributes:包含元素的属性。XBRL 2.0规格书中规定XBRL元素必须有名称 (Name) 、类型 (Type) 、替代群组 (Substitution Group) , 也可以选择性地加上识别 (ID) 的属性。

分类标准元素及属性定义如图3所示。

(3) Linkbase:在XBRL 2.0规格书中使用Xlink来描述分类标准中元素和元素之间的阶层和顺序关系。在XBRL分类标准中使用到下列可扩展链接:①关系链接 (Relation Links) , 分别为Calculation Link, Definition Link和Presentation Link, 是用来管理分类标准中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②标签链接 (Label Links) , 用来管理分类标准中元素所使用的不同国家语言。③文献链接 (Literature Links) , 用来管理所参考的在线或纸上的行政法规、法律条文或会计原则。这些可扩展链接需要包含在Xlink文件容器 (Document Container) 中, 此文件容器包含所有的链接资源和关系以管理各类链接。

XBRL分类标准中有5种可扩展元素:Definition Link、Calculation Link、Presentation Link、Label Link及Reference Link。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可扩展链接的建立方法。

(1) Presentation Link, 是用来架构整个报表会计科目间之层级隶属关系 (如图4所示) 。

(2) Caculation Link, 用来定义各层级会计科目间的计算关系 (如图5所示) 。

(3) Label Link, 用在未来报表所要展现的会计科目名称, 此项数据是以Element为对应方式建立, 并可依不同语言建立其对应的Label名称 (如图6所示) 。

5.更 正

XBRL规范文档 (Taxonomy) 建立完成后, 应验证其是否符合XBRL技术规范标准 (Specification) 。可以利用XBRL规范验证 (XBRL Validation) 工具来完成这部分工作, 然后根据验证结果对规范文档进行更正和完善。

6.输 出

XBRL规范文档通过验证后即可输出。XBRL规范文档输出会生成几个文档, 包括XBRL规范文档 (cwkb.xsd) 、定义展示关系的文档 (cwkb-presentation.xml) 、定义标签的文档 (cwkb-label.xml) 和定义计算关系的文档 (cwkb-calculation.xml) 。

四、分类标准实例文档的建立

根据前面所建立的国有企业财务快报分类标准, 就可以制定符合标准的有效实例文件, 提供参考并验证分类标准的可行性。本文利用日本富士通公司的XBRLInstanceEditor软件工具来建立实例文档 (参见图7、图8) 。

五、结论

XBRL将财务报告标准化, 可以简化财务和商业报告的流程, 使财务数据的流通、共享变得容易。然而XBRL的跨学科性和技术性使得XBRL的推广应用成为一个难题, 这就迫切需要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财务的复合性人才投入对XBRL的深入研究。XBRL的观念虽然简单, 但是XBRL的应用会涉及许多的技术细节。而本文的研究表明, 如果提供一系列的XBRL软件工具, 将这些技术细节透明化, 可以使财务人员只关注财务方面的问题。这是XBRL推广的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陈伟.自动化财务信息处理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理论版, 2006 (10) .

[2]陈伟, 王露.XBRL的应用对会计行业的影响[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26) .

财务文档分词及文档相关性分析 篇6

对财务文档进行相关性分析, 必须依赖文本聚类[4]技术, 它主要是依据著名的聚类假设:同类的文档相似度较大, 而不同类的文档相似度较小。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 聚类由于不需要训练过程, 以及不需要预先对文档手工标注类别, 因此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较高的自动化处理能力, 已经成为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摘要和导航的重要手段。而对于财务文档归类的质量的分析, 就显得非常必要。

1 问题分析

在该问题的分析中, 主要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 提高财务文档分词的准确率。

2) 求解两个财务文档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3) 计算财务文档的相似度。

4) 提高财务文本聚类的质量。

根据以上问题的提出, 经过分析, 初步的解决方案是:首先将问题化成若干子问题, 先求解两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其次通过计算给定文章中单词的词频 (TF) 和反文档频率 (IDF) [8], 对财务词汇进行加权, 利用数学模型求解文章的相似度。最后将相似度的结果表示成二维矩阵, 求解图的连通性, 达到聚类的目的。

2 问题的解决

先对财务专业文档进行机器分词, 将分词结果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下。将分词结果与人工分词的财务文档进行比较, 计算机器分词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并将机器分词的错误语句和准确率和召回率的结果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下。对财务文档的分词结果进行相似度匹配, 半将匹配结果以二维表格的形式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下。读取二维表格中的数据, 设定阈值, 进行财务文档聚类, 将将聚类结果输出。

财经词汇使用百度文库中的财经金融词汇大全官方推荐。该财经词汇库词汇量大, 共计11379个词汇;词汇丰富, 包含知名的银行、公司等。语料库中专业的词汇在财务金融词汇大全中都有明显体现, 如印花税、增值税等, 利于对语料库的专业词汇进行加权, 提高专业词汇的重要性。根据以上分析, 得到该系统的系统结构组织框架如图1所示。

在财务分词系统中, 基于财务专业术语库的财务文档相似度匹配子系统设计与实现是所有其他功能的基础, 在处理时首先在给定的财务文档中, 先对文档中的词进行预处理, 去掉无意义的虚词停顿词等。计算每个词的词频 (TF) 和反文档频率 (IDF) , 最终计算权重 (TF*IDF) 。通过匹配财务词库, 对财务领域的专业词汇再进行加权, 使的专业词汇的重要性增加。依据求两个向量的空间夹角的余弦数值理论计算两篇文档的相似度。相似度匹配部分结果如图2所示。分别是文档“CPI创新高央行或将提高存款利率.txt”和文档“国际六大央行按兵不动本周维持利率或不变.txt”的前15个特征词汇, 共同的词汇是“利率”, 在专业词库的第784行。

在该分词部分, 词频 (TF) 指某一给定的词在该文件中出现的次数, 反文档频率 (IDF) 指一个词的权重大小, 计算公式是log (D/Dt) , D是文档总数, Dt是包含该词的文档总数。某一个词的权重即为TF*IDF;在此就可以通过函数get Words IDF (set[i].get Key () .toString () ) 获取词的权重。相似度计算公式:D*C/ (|D|*|C|) , D指文章D的向量表示, C指文章C的向量表示。通过Resutl保存两篇文档的相似度。

财务文档的聚类系统也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此通过相应的变量进行相关数据的存取。从矩阵的下三角部分从下往上搜索, 搜索时可以指定上下左右的搜索方向, 对指定文档利用递归算法求解相邻数值为1的矩阵索引, 同时添加标志位防止二次检索, 提高检索效率。对相似度为1的文档直接进行保存, 其余的根据相似度用不同的变量单独保存,

因文档相似度的值多数小于0.5, 设一系数, 用于与相似度的乘积同1进行比较。当系数为100时, 共分为1369类。归类数目多, 且每类中的文件数也很多。查看第19类结果, 共包含49个文件。应用举例部分文件列表如图3所示。查看文件中的特征词, 可以看出这个归类中5个文件是以“利率”为特征词归类的。

3 结束语

针对财务文件量大的特点, 构架了这样一个财务的分词系统, 可以实现日常财务文件的自动识别和分配管理, 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 将针对词库的进一步优化识别, 系统的运行效率再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升。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财务分析[EB/OL]. (2011-01-10) [2011-03-15].http://baike.baidu.com/view/548342.htm.

[2]wikipedia.Data_mining[EB/OL]. (2011-03-16) [2011-03-20].http://en.wikipedia.org/wiki/Data_mining.

[3]百度百科.中文分词[EB/OL]. (2010-12-22) [2011-03-01].http://baike.baidu.com/view/19109.htm.

[4]百度百科.文本聚类[EB/OL]. (2010-06-19) [2011-03-10].http://baike.baidu.com/view/1133919.htm.

[5]wikipedia.k-means clustering[EB/OL]. (2011-03-19) [2011-03-20].http://en.wikipedia.org/wiki/k-means.clustering.

[6]wikipedia.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 problem[EB/OL].[2011-03-20].http://en.wikipedia.org/wiki/Longest_common_subse quence_problem.

[7]soulingm.文本相似度的计算向量空间模型[EB/OL].[2011-03-18].http://hi.baidu.com/soulingm/blog/item/80c38d47c41c8a42500ffe82.html.

浅析项目文档管理方法 篇7

在目前的工程建设领域的大环境下, 如何管理好项目文档, 也就成为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管理的基础, 同时也将从整体上决定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最终结果, 通过作者在大型的工程建设中的多年文档管理工作, 总结认为目前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中, 文档控制和文档管理的要点如下。

1.文档模板的管理

面对项目中各类大量的纷繁复杂的文档, 文档模板无法统一, 不同的参建方以及部门应用不同的模板, 甚至于每个人都应用不同的风格, 这对项目文档管理工作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论从美观性和可读性上都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所以在项目文档管理与控制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文档模板库, 从而规定模板的内容、格式, 从文档产生时期即对文档的质量和内容进行相应的控制。

通过项目经验发现, 在建立文档模板时, 需要对一些格式进行要求, 需要将一些基本的要素固化到文档模板中, 确保文档需要的内容能够在文档中合适体现, 例如文档的页眉页脚、文档变更历史、文档的目录方式、文档的字体、字号、页码格式等, 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来源于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各种标准, 例如GB50300、SH3503、DA/T28等等标准, 同时也将遵循ISO9000、ISO27001等国际标准对文档的内容进行固化管理。

2.文档目录的管理

在现代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工作环境中, 文档的利用是项目文档控制与管理的重点工作, 也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直接方式。如何更好地对文档进行查找、分类、利用和处理成为了项目文档控制的关键问题。

为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档中找到需要的文档, 需要在进行文档管理时建立一套完整的文档目录, 主要包括文档的分类管理和索引管理。

在进行文档管理前, 需要对不同的文档建立一个分类, 建立不同的分类可以便于文档的查找, 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分类制定不同的管理要求。一个好的文档分类可以让使用者方便地进行文档的归类和查找, 文档的分类在一些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归档管理的需求。同时灵活、多维度的文档分类能够帮助文档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完成对文档多维度的快速搜索, 第一时间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这也就是项目管理人员经常提到的文件属性, 这些文档属性通常会包括文档的名称、编号、修改日期、作者等等, 这些属性也将成为定位文档属性的重要的依据和快速查询的方法。

另外索引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索引更新机制, 本文之所以特别提出索引机制, 是因为作者在日常的文档使用与管理控制中, 会发现一些很多类似的文档, 或者类似的内容说明, 由于不同的撰写者会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或者原则的说明会存在一些差异。此时就需要一个统一索引来明确准确的信息, 这一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特别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 一个项目组往往会发生人员变动, 同时一些实际情况也会发生变动, 项目规则和管理规定需要进行修正, 而之前的一些文档也无法进行更正, 所以这个时候也需要有一个索引来明确最新更新管理办法, 这一点问题也可以通过文档版本的管理加以改善。另外对于那些纷繁复杂的文档, 有些只是事务性的, 通过一个索引的方式, 可以将一些重点的内容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 便于进行查阅。在目前的主流文档管理系统中, 很多厂商都以虚拟文档这一个功能来代替索引的设置。

3.文档的命名规范

项目文档的命名规范也是文档控制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项目文档名称是文档属性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名称可以将文档的内容明确的反映给文档的使用和阅读者。首先, 项目文档名称能够容易识别, 有些使用者不是很注意文档的名称, 经常使用项目的名称、或是与文章不相关的名称等, 这就造成给其他的使用者带为难以识别的困难, 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 往往通过项目的模板来完成对项目文档名称的规范。在文档的使用过程中, 可以规定在文档的某些部位必须放置文档的类型或者某些其他关键字, 例如将要求将文档的类别放在文件名的头部, 对于月度性的文档, 规定头部必须放某年某月, 等等。

对于一些分不同版本的文档, 可以要求分不同的版本进行管理, 文件名称中注明版本号, 对于文件终稿等一些标志性的内容可以加一些特殊的标识, 这样可以明确其重要性和权威性。这些方式将有助于文档的文件名的整洁和清晰, 使用者在查找时也较为方便。在进行文档的交互调整过程中, 也可以增加一些日期或者修改者的标识来进行传递, 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够唯一识别一个文档, 减少互相沟通的障碍。

4.文档的变更管理

项目文档在创建、发布、管理、利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文档内容的变更, 对于发生变更的文档, 需要项目管理者以各类管理手段加以约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文档版本的管理, 对于形成的文档及时进行归档保存, 例如在文档主题不变, 但是内容进行升版时, 要明确区分大类版次调整 (1.0到2.0) 和小类版次调整 (1.0到1.1) 的区别, 前者是针对该文档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大量修改, 甚至进行类逻辑结构和文档架构的变化, 后者则是针对部分细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变动不大。良好的版次规定习惯能够明确该文档当前的状态和更新进度。

同时, 文档发生变更时, 文档控制人员需要做到两点:第一, 文档有清晰的变更记录, 主要是针对变化的部分, 不能让每个使用者在文档发生变化后都把文件通篇读一遍, 即在文档进行变更的过程中使用修订的功能 (电子文档使用) 执行变更;第二, 对于文档的最终版的最快展现本能提供给读者方便的阅读体验, 通常在项目文档控制工作中, 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用中通常只会显示最新版本, 当用户有需要时才会根据版次变更记录提供历史版本的文档。而在实体文档存放过程中, 最新版本的文档通常都会被放在最上方, 以便于读者方便阅读。

在文档发生变更时, 需要能够通过必要的途径通知相关人, 例如通过邮件通知或者公告通知的方式, 避免新的文档产生后还有大量的使用者使用旧的文档, 在实际操作环境中,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签字回收重要文档的方式很值得借鉴, 当然对一些电子文档需要采用一些其他变通的方式来处理, 例如通过邮件或是文档管理系统的公告来通知文档相关干系人。

5.文档的审核制度

文档的审核制度一般在文档创建、发布时和文档变更时对于文档的内容、形式、格式以及合规性进行审核, 同时也对文档的适用范围变更、发布矩阵变更等一些处理手段进行必要的审核。本文作者参与过的工程建设项目中, 大多数文档控制工作者主要对文档的形式、格式、合规性和后续处理流程进行审核, 并不对内容进行审核。

因为撰写者和审核者所处的岗位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对于一个文档如何撰写的角度和看法也会不同, 在后续的审核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进行文档的校正。通过对以上文档要素的审核, 文档控制工作者可以检查文档内容以外的要素是否存在错误的事项或者一些不合理的事项, 并发现缺失的部分, 提前利用国家、行业、企业、国际相关标准对文档进行检查, 实现过程控制, 并从文档创建之初就对文档质量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 文档的审核机制也可以明确项目文档控制工作中各自岗位的责任, 方便对于文档管理过程中的错误进行相应的追踪。

刍议电子文档的管理 篇8

一、电子文档的定义及特点

1. 定义

所谓电子文档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

2. 特点

与纸质文档比较,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电子文档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 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 即它对计算机系统依赖性强。

(2) 电子文档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

(3) 电子文档的利用是可共享的, 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4) 电子文档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 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 而对环境的温湿度、放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5) 电子文档的载体稳定性差, 易损坏, 易被修改、盗窃, 甚至被销毁。

二、电子文档管理的现状

电子文档的管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 电子文档呈几何倍数增长, 另一方面, 缺乏规范管理, 没有明确的归档方式、归档范围、归档制度、归档时间等, 比较混乱, 给保存、查找带来困难。

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渐趋完善, 各单位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代替以往手续繁杂的办公行文、来往函件, 许多日常工作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规定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 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 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 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 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过程, 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 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 电子文件归档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怎么做好电子文档的管理

电子文档的管理越来越成为档案管理者的重要工作, 那么, 怎么做好它的管理呢?

1. 制定电子文档的管理标准

电子文档的记录格式、载体形式区别于纸质文档, 不仅外形上不同, 在处理方法、管理内容上也相差甚远, 所以必须根据电子文档的特殊性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如电子文档的登记、命名、归档鉴定、收集、防护、安全及专利维护等各项标准的制定, 可以参照纸质档案的某些做法, 但又不能照搬。如电子文档在形成、积累、归档、保管过程中, 应及时登记设备环境、相关数据等, 以保证电子文档的归档质量;生成电子文档与专用软件必须一同归档;对已经归档的电子文档的管理, 应有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技术措施, 以确保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等。

2. 确定电子文档的归档方式

电子文档的归档方式有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逻辑归档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 将电子文档的物理地址存放在由档案部门控制的服务器中, 电子文档能提供相关部门有效利用和处理。该方法适用于具有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和严密安全管理措施的单位。物理归档是指经过计算机处理的电子稳定通过拷贝或刻录载到载体上, 而档案部门移交实行脱机保管过程。该方法便于电子稳定的长期保存。

3. 明确电子文档的归档内容

(1) 确定电子文档的归档范围。这是保证电子档案质量的关键。电子文档的归档范围有文字材料、图像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多媒体文件、数据文件等。

(2) 明确归档时间。电子文档的归档时间一般有年度归档、阶段归档等, 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因涉及电子文档的技术环境条件, 存储介质的质量、寿命等问题, 归档时间一般以不超过2—3个月为宜。

(3) 归档份数。一般拷贝两套, 保存一套, 借阅一套。即使在网上进行, 也要保存一套。必要时应保存两套, 其中一套异地保存。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归档要求。要遵从归档各阶段的规定, 准确说明配套的软硬件环境。

(5) 归档方法。将最终版本的电子文档存入磁、光载体介质上, 也可压缩归档, 采用数据压缩工具对电子文档进行压缩, 然后刻入磁、光载体介质上。一般在局域网或其他网络上进行备份操作, 就可将归档的电子文档存放在磁、光载体介质上。归档的电子文档格式尽可能使用通用标准, 归档后要进行一致性的测试。

4. 将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同步归档

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 在现在技术条件下, 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 以及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 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硬拷贝存档, 以确保数据的安全。目前, 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 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 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其归档时使用不同的编目方法和存储装具。档案部门应在每一卷纸质档案的备考表或卷内目录备注项中著明相应的电子文件的编码及存址, 同时, 在电子文件归档目录备注项中著名相应的纸质文件的档号及存址, 以便利用时参照互补。

5. 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

身处在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

多媒体网络整合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

高玉美

(启东市吕四港镇双鹤学校, 江苏启东

摘要:本文阐述了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多媒体网络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的可行性及多媒体网络整合教学的有利性, 指出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整合教学知识获取与保持教学质量提高

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普及, 使人类文明步入信息时代,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革, 这对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社会的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 基础教育需要改革。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具备发展和增强其创造思维的潜力, 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努力和机遇。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富有想象力的操作,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无限想象的空间。Internet是一个大的资源库, 它为师生提供了协助式教学的空间: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认知工具。近年来我和学生一起利用多媒体网络作为教学手段, 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在多媒体网络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整合中取得一些认识和体会。多媒体网络教学既为学生提供了视觉形象, 又能和学生的联想思维方式保持一致, 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 可以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多媒体网络整合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网络的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刺激, 而且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到, 还可以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外部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 要比单一听教师讲课所获取的信息多得多。信息和知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获得大量信息就可以获得大量知识。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关于知识保持方面的实验, 即记忆保持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 自己听到内容的20%, 自己看到内容的30%, 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 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说明, 如果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既能听到又能看到, 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那么多媒体网络教学对知识的保持就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网络资源以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现知识, 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浓厚的学习机会, 同时还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 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 掌握更多的知识。多媒体网络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教学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而且有利于知识

事业的发展, 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好自身知识的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

电子文件管理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文件档案部门面临的新任务, 我们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 顺应其规律, 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 促使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档案部门在积极参与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的同时, 应和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密切配合, 增强他们的档案管理、档案法制意识, 共同推进电子文件的社会化、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 加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 以确保电子文件档案化管

的保持。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资源在学科中的整合, 可以深化学科教学。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 有了交互性, 就能即时地反馈信息, 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教师可以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多媒体网络教学与其它学科加以整合, 把有关教材教学进程有机结合, 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个性化特征, 开展个别化教学、协作式教学, 以及“个性化”与“协作式”结合型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时师生可以一起进入以语言为主的信息汪洋大海, 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掌握语言知识。如Olympic Games这一单元, 首先预先向学生公布课题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 (给学生充分搜寻信息的时间) , 课题内容如下:1.The history of Olympics, 2.Modern Olympics, 3.China&Olympics, 4.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通过下一教时的学习后, 要求每一个学生从下面三题中选一题:1.My view about Olympics, 2.2008 Olympic Games, 3.What shall I do in2008 Olympic Games, 写一份书面感想。然后把学生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 规定每组的课题,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搜寻到所需的信息, 并且利用多媒体的方式组成课件, 同时有义务把自己发现的好的信息提供给其他小组。接着在课堂上由每组代表上讲台通过多媒体用英语演讲, 通过各组的表演, 选出最佳课件及表演组。下一课教师把学生的优秀课件整合组成多媒体网络课件, 并设计若干问题, 学生根据要求, 在个人机上层层深入地搜寻所需内容, 再利用这些信息让学生进行讨论, 抒发感想。这种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又是学生活跃思维的过程, 同时还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

多媒体网络整合教学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 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 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 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 使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网络整合不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 而且是服务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媒体, 是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 网络是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践表明, 既可以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 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因而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 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 为学习者提供对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理工作顺利开展, 为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红.关于电子文件归档的思考[J].兰台世界, 2007, (3) :31-32.

[2]称黎娜.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和有效利用[J].情报探索, 2007, (6) :73.

数字文档管理中心的应用 篇9

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情报数据管理平台, 实现各类企业生产资料的全周期管理, 提升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企业级搜索引擎, 为决策层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炼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数字文档管理中心的出现, 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文档数量庞大、存放空间有限、检索查找不易、管理工作繁重等问题, 实现了企业各种资料电子化管理和信息共享, 用户在访问权限控制下可对企业文档目录、中国石油门户等网站、系统的知识进行搜索;改变了企业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实现知识采集、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求索的方式。

二、数字文档管理中心的实现

数字文档管理中心高度集成现代化办公管理思想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工具, 建立了B/S架构的软件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登录。系统主要实现了:

(1) 智能化流程定制

系统实现了流程设计、流程模拟、流程运行、流程分析、流程活动状态监控的全工作流管理, 高效、稳定、扩展的工作流定制。用户可根据业务需求迅速确定业务流程, 缩短时间周期, 降低部署新流程的时间。

(2) 工作任务短信推送

数字文档管理中心开发了工作任务短信推送功能, 根据文档审核任务自动确定短信通知人员和通知内容, 在审批流程中, 及时提醒审批人的工作任务, 审批人可及时获取资料管理平台工作任务信息,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审批权限委托功能

系统实现了审批权限的委托功能, 审批人在出差或者休假期间, 可以把审批权限委托给指定的人员, 系统中保存相应的记录, 这一功能简化了工作日常手续, 充分发挥了系统助手的作用。

(4) 基于对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

系统采用基于对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利用目录级安全控制和属性安全控制策略, 按用户授权实现细粒度的文档访问控制和安全检索。

(5) 企业级智能检索

系统实现了基于身份和权限识别的各类企业内容的智能查询、全文检索以及个性化检索应用。建立的企业级搜索引擎, 实现了对现有各IT系统多数据源的跨域跨库搜索, 用户在访问权限控制下可对公司文档目录、公司门户、中国石油门户等网站和系统的知识进行搜索, 构建了融会贯通的企业信息渠道。

三、数字文档管理中心的应用

数字文档管理中心系统已正式运行, 系统具备资料上传、提交、审批、版本控制、在线浏览编辑、在线审批, 审批权限委托、工作任务短信短信推送等功能, 实现了对文档、报表、图纸、图片、音视频等各类企业资料的全周期管理;作为企业级搜索引擎, 平台还具备资料全文智能检索和跨门户网站搜索等信息搜索功能, 资料可在线共享和高效管理。

数字文档管理中心的运行和使用, 建立了企业完备的资料数据库, 系统高度集成现代化办公管理思想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工具, 规范了企业资料的上传和使用流程, 实现了企业各类资料的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 减轻了基层员工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 (美) 克伦克.管理信息系统 (第2版) (美国商学院原版教材精选系列)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0-1.

上一篇:非货币出资下一篇:个人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