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

2024-05-04

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共9篇)

篇1: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

吧台收银管理工作的建议

在酒店的众多工作岗位中,吧台收银岗位担负着酒店的收款结算的重要任务,是酒店准确反映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入的神经中枢。所以,它是酒店财务收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如何在吧台的收银环节的工作中规避一些问题和漏洞的发生,有以下一些关于个人的建议:

1、在吧台的收银工作中,由于收银员的操作失误或其他等原因,容易发生备用金出现长短款的现象,如果此类现象长期以往,日积月累,容易滋生吧台的现金漏洞,酒店财务收支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建议:吧台工作人员在每日工作开始时做好备用金盘点,并作好记录;如发现备用金出现长短款的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将长款上交财务室,因工作失误由个人原因导致的现金短款现象,由个人自行补齐。出纳每周2次不定时到吧台抽查清点备用金,并做好抽查清点记录。

2、关于吧台酒水的管理

吧台酒水每日的进销管理没有做好明确的账务登记,导致每月末盘点时经常出现酒水短缺的情况,长期如此,对于酒店的经营利润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建议:做好酒水进、销、存明细帐及抽查盘点工作

① 吧台的酒水到货后要开好入库单,由库管一起协同进行清点。入库单一式三份,供货商一份,库管一份,吧台自留一 份。这三联要有吧台员、供货商、管库同时签字。

② 吧台收银员每天做好酒水的进、销、存明细帐:将畅销类酒水和不畅销类酒水分开登记摆放:将畅销类的酒水每日进行盘点并做好登记;非畅销类酒水则每周或每半月清点一次,并做好账目登记。做到酒水的进、销、存账目清晰,有据可查。

③ 客人不开发票时赠送的饮料服务员负责买单时应写到预结单上,交给收银员在买尾中进行冲减。赠送客人的饮料收银员需另行登记,在每日清点盘存是进行冲减。

④ 吧台酒水的月中抽查和月未盘点

财务人员会在月中和月末对吧台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盘点工作,吧台收银员应配合财务人员做好月中抽查和月未盘点,盘点的对象主要是吧台的酒水,如有亏损情况出现,则由吧台人员按酒水售价进行赔偿。

3、关于会员卡积分情况的管理

由于受国家制度的影响,经常会有一些客人因为收不到会员卡的积分短信而要求酒店收银员对其会员卡进行再次积分的现象。因为积分记录无法查询,时常有收银员与客人发生口角的争执,如此,会影响客人对酒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长期发生则会导致酒店客人的流失。

建议:吧台收银员将每次会员卡积分成功的小票打印2份,一份随客人消费酒水单装订上交财务室;一份自留吧台,并在自留吧台的积分小票上写上客人的用餐时间、地点、金额,按日期装订,自留备份,以待客人要求备查时做到有据可查。

以上几点就是我个人对于吧台收银管理工作的建议。

曹叶艳

2014年3月19日

篇2: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

一、问题

1、就业安置难,优抚政策相对滞后。一是农村义务兵优待金偏低。尽管有的地区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有很大的提高,但与多数打工青年的年经济收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城镇复员兵安置难。大多数非农户口的城镇兵退伍返乡后,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致使这些城镇兵入伍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这是产生“征兵难”的主观原因。

2、兵员基数逐年减少。80年代初期,国家大搞计划生育,人口的出生率降低,以致现在进入役龄的青年总量减少。同时,受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不断扩招,再加上外出打工青年的大量外流,造成在乡可征集适龄青年基数逐年减少。

3、独生子女进入役龄期,家庭因素影响较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怕部队遇急难险重任务有危险,不想把子女送到部队当兵。现在的适龄青年生活条件普遍较好,青年人中“怕”字当头普遍存在,不愿吃苦。

4、兵役法约束力不强,惩处规定无法落实。《兵役法》第61条规定:“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处以罚款”。但由于其中间环节较多,且具体执行部门不明确,实际上根本无法落实,导致部分不愿意服兵役的青年可以随意逃避征集。

二、建议

1、切实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应多种方式对国防教育进行立体宣传,重点宣传《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使征兵工作各项法规、政策和规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让大家知道国家安危与小家和谐幸福的关系。

2、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一方面,要加大优待力度。把大学毕业生、大学在校生、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士兵的优待金标准拉开距离,有利于调动高学历青年入伍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在部队的津贴和退伍军人的安家抚恤金,使服兵役和外出务工有一个合理对等的补贴。同时加大对军属的优抚力度,增强军人军属的优越感。

篇3:动物防疫工作的相关问题和建议

动物防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事关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民增收、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近几年,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推行双轨目标责任制, 坚持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针, 加强领导, 统一部署, 密切配合, 科学防治, 群防群控,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当前防疫工作的开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专业大户的动物防疫工作由各乡镇 (办事处) 畜牧站技术人员每月2~3次直接到各村专业大户, 监督指导动物防疫及消毒工作;二是每年春、秋两季 (一般在3~4月和9~11月) 对农村散养动物进行防疫, 由各乡镇 (办事处) 畜牧站所管辖的村级防疫员与畜牧站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 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对各村的散养动物实施免疫接种。

2 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群众欠缺防疫参与意识, 配合防疫工作不积极

部分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防疫主动性, 甚至有些养殖户不愿意配合防疫工作, 强制免疫阻力大。一是养殖户认为防疫员每天要跑多家农户进行免疫和疾病治疗工作, 有可能造成疫病传播。二是个别养殖户存有侥幸心理, 总认为不打防疫针也行, 未考虑发生重大疫情时的危害。三是尽管目前国家对一些疫苗实行免费供应, 但还有许多疫苗需要收费 (包括手续费等) , 开展一次免疫, 养殖户要承担一定的防疫费用, 养殖户不愿出钱。四是个别养殖户法制观念淡薄, 认为饲养的畜禽是自己私人财产, 防疫与否是自己的事, 其他人无权干涉, 严重影响免疫工作的实施。

2.2 变化快

尽管现在乡镇兽医人员和村防疫员对畜禽饲养和免疫情况都建立了档案, 并要求乡镇兽医人员和村防疫员在认真做好春秋两防的基础上, 对新补栏的畜禽做到及时补针。但由于养殖户随时都会销售和购进畜禽, 饲养数量变化较快, 防疫员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防疫责任区内的畜禽变化情况, 这样就必然造成有些新补栏的畜禽在防疫上出现漏针。

2.3 饲养分散

当前, 畜禽养殖主要集中在农村, 养殖模式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 尽管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养殖方式的转变, 畜禽饲养已进入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养殖的转型期, 但是当前绝大部分农户的养禽数量都在几只到几十只, 养殖方式以放养为主。要抓好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畜禽的动物防疫工作, 就必须投入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3 动物防疫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3.1 加大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 普及动物防疫知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让养殖户认识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降低畜禽发病死亡率, 提高养殖效益, 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保障畜牧产业的安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切实提高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他们自觉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动性。

3.2 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 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

动物防疫人员不但要能实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还要能对动物疫病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理。因此, 要经常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的技术培训, 不断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 提高其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3.3 掌握疫情动态, 做好疫苗配制、检查等工作

在实施动物防疫前, 要充分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 掌握疫病动态变化, 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保证防疫效果。疫苗现用现配, 配制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疫苗使用前必须将疫苗取出预温, 充分摇匀, 使疫苗温度达到常温或接近畜体温度时再进行接种,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应激反应。疫苗在使用之前要了解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时间和保存方法等。凡是疫苗瓶有裂纹、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物理性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 均不得使用。每个批号的疫苗要留2瓶备查。

3.4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在畜牧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地方政府要认真履行动物防疫的职责, 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切实建立起“政府负总责, 部门保密度”和“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认真实行动物防疫双轨制, 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增强合力, 推动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动物防疫人员实行分片联系责任制, 县级到镇、镇级到村, 严格技术要求, 严格目标任务, 严格工作纪律, 严格奖惩制度,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确保按照免疫操作技术规范实施免疫, 确保免疫效价, 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摘要: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持速、健康、稳步发展的前提, 是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保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对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动物防疫,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吕良西.做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5) .

篇4: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

【关键词】科技基础 问题探析 工作建议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国库核算、金融统计、货币金银、征信管理等业务数据大集中步伐的加快,人行县级支行各项工作对网络、机房等科技基础设施保障工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县支行科技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汉中中支经过对辖内各县支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发现县支行科技基础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县支行工作的正常开展或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此提出相关工作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县支行科技基础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机房建设

1.位置和面积。汉中中支全辖7个县支行计算机机房除1个支行的机房位于办公楼顶楼(顶楼上面是坡顶,盖有瓦)外,其他支行的机房均不在顶楼或一楼。机房面积均大于15平方米(含辅助区,个别支行没有辅助区)。

2.电源设备。各支行机房均从配电室引入单独电源线到机房,做到了机房独立供电。各支行均有2套3KVA的UPS电源,都为单相输入单相输出,都是单机运行。大部分UPS电池组的延时时间只有1~4小时,如果市电停电时间较长,后备发电机也出现故障,可能存在业务系统断电的风险。由于2套UPS电源不具备安装并机卡的功能,无法并机运行,如果其中1套UPS电源突然发生故障,与其连接的重要设备就会立即掉电,就会立即中断与之连接的重要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能会引起数据丢失,产生业务风险。

3.门禁设施。各支行机房都安装有钢质防盗门。但都没有电子门禁管理系统。

4.空调配置。各支行的机房空调都不是机房专用空调,不能连续24小时不间断长期运行,多数支行机房空调老化,难以有效使用(尤其在夏天炎热时期),不能保障网络设备、UPS电池组等设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所需的温、湿度条件。

5.监控设施。3个县支行设有发行库,机房安装有保卫监控系统的摄像头,由县支行保卫部门负责监控。其他4个县支行没有发行库,机房没有监控设施。

(二)网络建设

1.通信线路。各支行均有电信、联通公司各1条2M带宽的通信线路,互为热备份。但随着远程培训系统、电视会议系统等音视频访问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2M带宽已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2.路由器和交换机。各支行的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为双机热备,但服役期较长,容易发生故障。

3.网络布线。机房内的路由器、交换机等通讯设备没有统一安装在网络机柜内,线缆连接、墙上的端口比较杂乱,线缆缺少统一规范的标识,出现故障时难以迅速查找定位。

(三)人員配备

一是科技力量薄弱。由于县支行分类改革后没有设置独立的科技工作岗位,科技工作均由1名其他业务岗位人员兼职(如办公室主任、文秘员等),且人员变动较快。由于兼职人员业务工作繁忙,事务性工作较多,加之计算机技术本身的专业深度和难度,新知识的更新也较快,支行科技人员学习掌握新技术的积极性、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运行维护中只能处理一些日常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各县支行科技工作的业务量较大、要求也较高,所以县支行一些科技管理和信息安全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二是县支行科技人员总体年龄偏大。汉中中支辖内7个县支行,只有2个支行的科技人员由近年来新入行大学生担任;其他5个支行的科技人员都在40岁以上。

(四)信息系统应急工作

由于县支行科技力量不足,导致信息系统应急工作薄弱。目前大多数县支行IT系统应急预案没有较好地结合实际情况修订,存在应急宣传培训不到位、应急预案更新不及时、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受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中心支行组织的应急演练项目,多数支行只能配合进行一些简单的切换、监测、记录、反馈等操作,对于网络中断、路由器、交换机、光端机故障等相对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无力演练;由于县支行应急工作不到位而缺少完整、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处置经验,在重大灾害、故障面前,明显力不从心。

(五)信息化档案工作

由于科技力量薄弱等原因,各县支行的信息化档案工作都比较弱化,没有按照上级行下发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办法统一、规范地进行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编目、装盒等工作。

二、对县支行科技基础工作的建议

(一)机房建设

一是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机房不应位于顶楼或一楼,以防万一进水或渗水造成危害。县支行机房生产区主要放置网络设备和UPS电源,建议机房生产区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0平方米,机房辅助区使用面积应不小于5平方米(辅助区主要放置信息化建设档案、值班记录、临时设备等),生产区和辅助区应隔开。

二是为防范在UPS发生故障时,与之连接的重要设备立即掉电,中断与之连接的重要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的业务风险,建议在资金等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给县支行配备4-6KW、双主机、双电池组、并机运行、自动均衡负载的1套UPS电源,UPS集中安装在机房,向营业室等部门引出输出电源插座。

三是为加强门禁管理,建议在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县支行安装电子门禁管理系统。

四是为保障网络设备、UPS电池等设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所需的温度条件,建议在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县支行机房安装能连续24小时不间断长期运行的机房专用空调。

五是机房是信息安全工作的核心,为强化监控措施,建议给每个县支行安装机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内联网,中支科技科和各县支行分管行领导、科技人员能够随时监控县支行机房内电力、消防、网络等设备的运行情况,能够对各支行机房情况进行循环录像保存备查。

(二)网络建设

一是为满足日益增大的网络访问量,建议将各县支行到中心支行的电信、联通公司的通信线路升级为10M带宽(此项工作人行西安分行陕西省辖内正在开展)。

二是鉴于县支行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服役期较长,容易发生故障,建议在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县支行更换路由交换一体机(此项工作人行西安分行陕西省辖内正在开展)。

三是建议将机房内的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设备统一安装在网络机柜内,对机房内的线缆、端口进行统一规范地整理和标识。

(三)建议加快科技人才选配步伐

给县支行配备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强化信息系统技术培训,增强支行科技力量,进一步加强县支行的科技管理和信息安全、IT系统应急、信息化建设档案等工作。

篇5: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新形势下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水平,防止农民因贫返贫、因病致贫的一种好形式,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和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从其运行的基本情况看,通过合作医疗使医疗机构增添了活力,农民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体现了互助共济的优越性,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因贫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它的建立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试点和调查,我们发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相对较小,大多数农民群众的受益补偿率普遍较低。以某县某乡镇为例,该镇农业合作医疗受益人口仅占参加合作医疗农民总数的43.7%。由于受益补偿率低,直接影响了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医疗工作巩固提高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资金筹集过少,使合作医疗基金风险加大,大病报销资金兑付的风险也相对增加。

二是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从市级合作医疗试点县来看,在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上主要是农民群众筹资能够及时到位,但乡镇的补助资金常常难以落实,使承担农村合作医疗的机构难以为继;有的只建专帐不设专户,影响了正常医疗救治的运转。同时,在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上还缺乏有效的措施,致使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使用上监管不到位、缺乏权威而且及时的审计。

三是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相对较低。医疗设备陈旧,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得不到医疗保障,农民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服务,而且也难以享受到医疗政策带来的实惠。

二、几点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为了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久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合作医疗在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制定较科学合理的医疗补助标准。科学合理的受益率是巩固提高合作医疗成果的基础。如果受益率提高到一个不适当的标准,就可能使医疗机构负债经营,否则就会影响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和前提。因此,要宣传、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让群众认可。要加强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一定会教育和引导,制订出合理的宣传方案,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对维护农村农民健康权益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教育,教会农民如何正确地分析评价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利弊,根据不同健康状况下农民的心理开展工作。二是要根据年度内的资金使用情况,对没有享受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本着无病关心的原则,为这部分农民开展一次健康查体,并确实将这一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使有限的资金用于农民群众的疾病医疗和保健,让农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否则,就会挫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其次,应严格规范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维护农村合作医疗的信誉。要严格贯彻执行鲁政办发[]17号文件,将全部合作医疗资金纳入县级财政专户储存,做到医疗基金统一管理,设专门基金专帐、专户,县合作医疗办公室每月定期审核汇总基金运行情况,由财政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开具申请支付凭证,提交银行,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直接将资金转入定点医疗机构银行帐户,对农民群众应当享受报销的要简化手续,定期办理,对整个基金的监管要责任到人,防止失控。真正使合作医疗实施过程公开化、透明化,要实行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防止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合作医疗上,同时,要放宽转院条件,简化审批手续,要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基金管理规定的要严肃查处,不能姑息迁就,要将合作医疗的收支情况进行公示张榜公布,确保农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篇6: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

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基础,抽象地说就是税务人员向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各项涉税服务。具体来说就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融洽征纳之间 “鱼和水” 的关系;是优化税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要求,是落实“十七”大的精神落脚点;也是税务部门和税务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搞好纳税服务工作是当前税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上级税务部门应着力减轻基层税务部门额外的工作负担和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以纳税人为中心,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以流程为导向,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改进纳税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做到执法规范、成本降低、社会满意,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当前基层税务部门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服务意识明显的不到位。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仍然存在,服务中虽然很少有生、冷、硬、顶的现象,但办事拖拉、行为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现象仍然存在。个别人本身对税收政策及相关规定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也不能主动、及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落实,在支持帮扶纳税人方面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税务人员与纳税人沟通不畅。在税务干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均管户超量,税收政策更新较快、纳税人配合程度不高等多种因素交叉影响下,征纳之间沟通渠道不畅通。一方面使税务部门难于准确掌握纳税人相关信息,影响税收征管、执法和服务效果;另一方面纳税人因缺少政策知识或是凭经验办税,往往因准备不充分而被拒绝办税。

3、税收政策服务落实不到位。一方面税务部门侧重于宣传形式,宣传资料固定单一,政策公开内容偏重于法律政策原文,缺少对法律条文进行结合实际的解释说明。法律政策是宣传到纳税人那里了,由于不同人对税法的某些基本条款有着不同的理解,落实后必然有不同结果。纳税人通过学习法律条文并不能避免过失犯错,使得宣传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纳税人缺少主动意识,对税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不够关注,只有在涉及自己利益时才发现对知之甚少,不足为用,使实际宣传效果并不理想。

4、职能部门管理服务不佳。从分工上讲,税收管理员主要负责对具体纳税人的管理,职能部门应及时收集静态税源资料信息,分析影响动态税源的因素,研究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防范税源流失。但目前职能部门存在信息收集不及时、不系统,应对不及时,措施没有针对性,沟通渠道不畅,相互推诿等问题。

5、基层服务力量相对力不从心。现在各地经济不断在发展,各类管户增长较快,管理力量相对弱化。有的地方人力资源分配不尽合理,有的基层机构设置与税源分布状况不相适应,有的分工不合理,将税源管理的职责全部交给了税收管理员,在征收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对税源管理就会力不从心。

二、剖析纳税服务工作不到位的原因

1、服务与征管没有形成合力,影响办事效率。一是由信息技术服务滞后造成。就申报纳税而言,大量的纳税人需依靠批量扣税和上门申报等方式申报纳税,但是由于作为独立的系统的征管软件与相关协助部门没有信息共享,加上信息技术保密及衔接等后台服务原因,问题、错误还时有发生;并且征管软件应对的是普遍性问题,对于各地运行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只能分别逐个解决。二是由岗位职责错位造成。一个环节岗位职责的服务缺位必然造成另一个岗位职责的服务越位,越位的工作岗位势必增加工作量,从而引发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问题。三是审核(批)授权原因。对纳税人提请的涉税审核(批)事项,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其管理部门。由于授权原因,管理部门对经过详细调查审核后确定符合审核(批)规定的事项只能逐级上报而不能及时做出处理,这也导致一些涉税事项办理效率不高。

2、税务干部整体素质不适应纳税人的需求。一是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把公务员当作管理者而没有当作服务员去定位,存在着要求纳税人履行义务多而保护纳税人权利少、行使权力多而承担责任少、硬性管理多而主动服务少的现象。认为了解和学习税收政策是纳税人自己的事情,没有要求自身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理解法律政策条文、了解纳税人实情和提醒辅导方面,服务方式主要是应对上级部署和纳税人提问,再加上纳税人的维权意识和纳税意识较为淡薄,征纳双方在权力义务上并不对称。二是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强化征管以及征管信息化的前提是各种政策宣传落实到位,目前征纳双方的人员素质、主动意识、配合意识、责任意识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政策落实,税务部门搭建的各种服务平台还没有全面发挥宣传、指导、咨询、服务及办税功能,征管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问题。

3、纳税服务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措施。科学的考核标准,是全面衡量一个人德能勤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征管与服务是税收工作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分割的统一体。每年我们都按照规定和上级要求,围绕全年工作实际制定考核方案和细则,从服务体系、基本原则、税务机构、纳税公开、服务方式形式等方面进行考核,但对税收征管和税收执法的考核没有纳入纳税服务体系,考核工作没有深入到每个岗位、每项业务的全过程,许多有关纳税服务事项的实质性工作因脱离征管而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只触及外在表现形式而未深达实质的考核,不能调动深化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几点建议:

1、建立岗责体系,使服务与征管紧密结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权限,解决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问题,对做的怎么样给出评价,树立并奖励先进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一是从深层次服务。按照每项税收工作业务的流程,合理设定各工作环节职责任务,业务范围和服务标准,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考核依据。二是强化信息技术服务。选择信息技术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比如银行,扩大服务辐射范围,使申报纳税不受时间、空间、技术及技术衔接等问题影响。三是下放审批权限。上级局重点抓调度、抓监督、抓纠正,而把能够放手的权限尽可能下放到县市局,从而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2、加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建设。管理者要善于运用“鲇鱼效应”,始终保持各个岗位抓服务、讲服务、开展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服务工作的活力;要善于运用“木桶理论”,努力营造团队精神,抓好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使纳税服务全面提高。一是切实提高服务意识。通过学习教育,正确认识和领会开展纳税服务的重大意义,明确纳税服务的内容和任务,切实增强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摆正与纳税人之间的位置。要端正思想观念,摆正征纳双方位置。认识到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责任;纳税人缴纳税收,理应受到尊重和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服务。税务机关要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学精学透法律政策规定。业务管理部门及时将法律政策条文逐条进行讲解和编撰宣传资料;直接面向纳税人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宣传传递,并将纳税人理解上的不同意见及时反馈回来,避免因理解歧义而导致落实出错。三是培养精湛的工作技能。纳税人需要的不仅是微笑,更主要的是解决问题。现实中凡是征管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受到纳税人尊重以及有震慑力的征管人员,基本都是业务精通之人。因此培养税务管理人员精湛的工作技能有利于与纳税人进行近距离沟通,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具备精湛的工作技能,才能把纳税服务不断提高到新的境界。

3、建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的工作标准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估系统,用以评价个人的工作、部门的成绩,形成了一种自我考核、内外部考核、相互考核的格局。这个体系应紧紧围绕税收征管和税收执法展开,至少包括四个方面考核内容。一是考核组织结构体系建设情况,重点考核纳税服务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这是保障纳税服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考核政策宣传辅导情况,围绕办税公开,广泛运用各种宣传、辅导、咨询途径和手段,满足纳税人实现办税的各种事前需求,这是实现为纳税人服务的关键。三是考核业务办理情况,每项税收业务从接待受理开始,一直到涉税事项办结送达,都要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跟踪监控,这是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最终体现。四是考核公平环境创建情况,通过普遍加强管理和对个体的重点整治,实现整体税收环境的公平公正,这是实现税收工作稳步提高的客观需要。

4、正确处理纳税服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关系。纳税服务的目标十分明确,主要是为了提高纳税遵从度,同时节约税收征纳成本。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辩证地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忌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扎扎实实地履行好税法赋予我们的法定权力和义务。在现阶段不能引进把纳税人视为客户的观念,因为行政管理机关与商业经营存在根本性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纳税服务网络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按方便纳税人办税的顺序设计业务流程;二是优化纳税服务的重点是纳税诚信较好的纳税人,对少数纳税遵从意识差,甚至有意偷税逃税的人,则集中精兵强将,进行税收检查,并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5、加快税务人力资源现代化体系建设。要实现税收征管工作对税法负责和对纳税人负责的高度统一,税务部门必须加快完善税务人力资源现代化体系建设。建议重点:一是大力开展“岗位练兵”,熟练掌握税收业务。二是以按各类人才制订差异化的分类管理政策为重点,完善税务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三是以建立激励与制约并重的管理体制为重点,完善税务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四是以建立税务人员评价指标为重点,完善税务人力资源素质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篇7: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

——xx县长调研文化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文体设施建设、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建设上:县城区建有县级图书馆、县文化馆;在镇街全县己建成镇综合文化站9个、农家书屋93个、文化广场8个、老年活动中心385个,规划建设街道文化中心3个,规划建设中的20个社区文化室各镇街也在积极筹建中;全县有文化社团13个,基层文化阵地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在体育建设方面:全县共建有349个标准体育场地、16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5条全民健身路径、2个健身广场和2条健身休闲带(南河公园和金剑山),曾输送了摔跤冠军xxx、女子100米栏比赛冠军xxx和男子拳击91公斤级冠军xxx,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近30人,培养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共计188人,县内有体育社团17个。

近年来,文化、体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为XXX的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相当的差距。

一、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建设问题

1、县文化馆(县艺术中心)、县图书馆的建设县委、县政府已纳入今年的目标建设任务并即将开工建设。但据了解规划建设中的县艺术中心建设项目,对外是艺术中心,而对内却是会议中心,望政府在审核该项目设计规划时,充分考虑文化馆评估达标相关指标。

2、规划建设中的3个街道文化中心,除璧泉街道文化中心和青杠街道文化中心在实施外,璧城街道文化中心由于没有用地指标,至今没有进展。而上述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是2011年市下达给我县的目标考核任务,纳入了市政府对县委、县政府的考核,并要求每月报告进度。市里对图书馆、文化馆的评估考评将在明年进行,对街道文化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的期限是2012年。据我们

1了解,规划在明年建设完成的来风街道文化中心,也因为没有用地指标而发愁。

3、规划建设中的2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其建设任务的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不完全了解,有近三分之一的镇街社区没有活动室用房,还有部分社区达不到80平方米的活动用房要求,要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困难较大。而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市里要求是在2012年实现全覆盖,我县也纳入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加以考核。

鉴于上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县政府协调相关街道文化中心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并协调好相关建设费用的减免事项。

(二)XXX文庙建设和利用问题

XXX文庙是重庆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文庙,为打造儒家文化艺术节和为县东山休闲旅游区增添文化底蕴,修复启圣祠和恢复大成殿及耳房设施(孔像、孔子七十二弟子像以及匾额、楹联等)势在必行。

建议:尽快解决“启圣祠复修工程”经费(130万元)和恢复孔庙所需经费(150万元)共280万元,以尽早完成XXX文庙的打造。

(三)关于大型文化活动设备问题。

目前,我县开展大型文化、集会活动的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特别是无广场活动和体育馆内演出所需的音响、灯光,每次举办类似的活动,均需用财政资金向外租借,而每次租赁费用都在20万元左右,有时为达到所谓更好的效果,其租金还会更高。

建议:为了彻底解决我县在广场和体育馆举办大型文化、集会等活动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了节约财政资金,请县财政拨付专款,购臵一套LAX线性阵列音响系统及灯光设备,所需购臵经费近140万元。

二、体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练人才严重缺乏。我县有摔跤、举重、田径、跆拳道等重点体育项目,但教练仅有2名,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难度太大。

(二)金剑山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尚未建成,而市局要求2012年前每个区县必须完成2条登山步道,今年的登山步道建设任务是1条,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动工建设。

(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偏低,县城全民健身器材

偏少,且器材毁坏后无钱维修。

建议:一是政府出台政策,加快引进体育教练人才;二是县财政适当加大投入,以满足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在审批小区住宅建设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小区休闲活动场地;四是尽快启动建设金剑山登山步道。

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市财政局、市文广局渝文广发[2011]91号文件要求,全市从今年6月1日起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结合我县实际,需要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9个镇的文化站,6个街道的文化中心。但按照免费开放的相关标准规定,我县需开放的文化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如要达到开放标准,尚需添臵相应的设施设备、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配套相适应的运行经费。

(一)文化馆。目前我县文化馆尚未达到国家等级文化馆建设标准,如要免费开放则需要收回已出租的二、三楼业务用房,并同设在正则中学的舞蹈培训室一起进行维修改造。经测算:一是维修改造经费需近110万元;二是每年需文化设施运行费40余万元和文化开放项目运行经费近84万元)。另外,为达到完全免费开放的要求,文化馆内拟设立非遗保护中心,需增编制3个。

(二)图书馆。一是长期以来严重缺编,导致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二是设施设备不能达到免费开放的标准,如要实现免费开放,需财政投入经费60余万元用于设施设备的添臵,并增加图书馆编制2人,再招聘临时工12人。

(三)镇街文化站(文化中心)。由于镇街文化站(文化中心)的建设参差不齐(且街道文化中心尚在规划建设中),其设施设备也多少不一,工作人员被挤占较严重等问题,加上经费不足等困难,离免费开放的标准要求相距甚远。即便是免费开放所需的人员配备和日常的运行经费由镇街自行解决,但各镇街在开放中涉及的电脑、DVD、电视、书籍、桌椅等的配臵,其经费缺口也达120万元左右,如这笔经费由镇街自行解决,其工作压力会更大。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县政府尽快召开有财政、编办、镇街等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切实对免费开放工作中存在的经费、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等

问题加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全面完成免费开放工作任务。

篇8:奶牛建档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1 建档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卷面书写不整洁

根据工作需要,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对建档登记技术人员都进行了培训, 但普遍存在培训次数少、培训方法简单的现象, 有的虽举办过几次培训, 但都是老师讲, 学生听, 实践少, 学了就完了, 导致部分人员掌握有关奶牛建档标准和技术要求不熟练, 档案不能一次性填写准确, 数次涂改, 致使档案卷面不整洁。

1.2 档案数据更新不及时

从养殖实际情况出发, 奶牛养殖场、小区的档案由场、小区专人负责, 专人管理, 散养农户奶牛档案都由村上或乡镇兽医站实行统一保管。“三鹿”奶粉事件后, 很多奶农对发展奶牛业持观望态度, 甚至有的奶农对建档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自家因出售、淘汰、死亡等原因流失的牛只或新生牛犊、购买牛只从不做档案变更, 或从不向主管部门申请档案变更与上报, 所以档案数据更新没有随机性, 只能靠建档登记人员分时段进行。

1.3 档案管理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对于奶牛建档工作, 各地都能积极组织实施, 也都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任务。但对档案管理是否发挥作用, 普遍认识不到位, 重视不够, 宣传不够, 工作力度不大, 甚至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中, 没有和品种繁育改良、良种补贴项目、防疫体系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使奶牛档案失去了意义。

1.4 建档经费难以保障

奶牛建档工作在我区、乃至我市是首次开展, 无工作经验和工作基础借鉴, 加之建档工作涉及面比较广, 所需的人力、物力比较大, 由于缺少专项经费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奶牛建档宣传、培训、良种登记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制约了该工作的开展进程。

2 建议与对策

2.1 抓宣传引导

奶牛建档工作是一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功能性项目, 其目的是推行选种选配、推广良种冻配、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 使奶牛理清血统, 提高品质和生产性能;彻底解决良种化的问题, 从而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要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到奶牛生产地区、养殖场和大户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和散发宣传单、印发宣传读本等多种形式宣传奶牛建档的重大意义。通过宣传使广大奶牛户解放思想、开阔视野, 进一步增强开展此项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2.2 固定专业人员, 加强人员管理

县畜牧主管部门要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建档登记工作, 并对这些人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体型外貌鉴定员、数据录入员由县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数据采集员由配种员或乡镇站畜牧技术人员担任。依法加强对奶牛配种员的规范化管理, 发挥配种员在奶牛登记建档、信息采集工作方面的优势, 为建档登记工作服务。加强人员管理, 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2.3 抓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奶牛建档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我们要针对奶牛繁殖技术、建档内容, 对包抓乡镇人员和建档负责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对乡镇站建档人员和奶场建档人员进行逐乡镇现场观摩培训, 提供其业务水平。确保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 有效地促进了奶牛建档工作的开展。

2.4 建档建卡要规范

奶牛建档建卡工作的主要依据《中国奶牛协会》的规定, 对辖区奶牛按地属、牛场、出生年度、出生顺序进行统一编号, 并统一佩戴耳标;填写奶牛系谱、生产繁殖记录、历史产奶情况、防疫情况、疫病治疗情况、奶牛转移情况等档案资料;同时, 对每一头奶牛分正面、左右两侧面照“身份像”, 贴于奶牛系谱档案资料上。奶牛档案一牛一卡, 卡随牛走, 资料由畜主自已保管。规范的档案才能对以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意义。

2.6 抓督促检查

为了有效地抓好全区奶牛建档工作, 我们在加强部署和推进落实工作的基础上, 应该要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建议成立区政府专门成立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 以区畜牧局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 以各科室站长为成员的奶牛建档推进工作督促检查领导小组, 定期深入到各县区对奶牛建档推进工作进行专项督促检查, 把奶牛建档工作作为一个重点工作, 长效工作来抓。

2.7 查漏补缺覆盖全面

在各乡镇完成了奶牛建档建卡工作后, 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查漏补缺, 确保无一遗漏。特别是对非涉农街道, 由于没有专门的基层服务机构, 区畜禽站派人实地走访, 了解是否有奶牛养殖户。通过查找、清理, 确保了全区所有奶牛都进行了建档建卡, 无一遗漏, 覆盖全面。

2.8 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奶牛登记建档工作是振兴我省奶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维护、管理和应用奶牛信息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 工作量大、任务重, 需要稳定的经费保障。应建立分级负担的财政投入机制。省上安排专项工作经费, 保证建档登记工作顺利开展, 并为市县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逐步完善奶牛良种档案信息管理体系。市、县应落实专项工作经费, 保证数据的采集、更新、维护和及时上报, 实现奶牛档案数据信息的长效动态化管理。

篇9:团委工作的建议和问题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问题;建议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涉农惠农政策,旨在减轻农民灾害损失,增强农民灾后自救能力,防止农业因灾减收、农民因灾致贫,从而保护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7年实施以来,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这项惠农政策在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政策的初衷相去甚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目前,大部分地方政策宣传工作依赖的是中标的保险公司,而不是政府的相关部门,而保险公司在人力、物力和责任心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完全不能将宣传工作深入到户,将政策解析到位,这就造成政策推行了多年,大多数农民仍然不甚了解,认为这是一项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在推销,而根本不知晓这是国家给予了补贴的一项惠民政策,农民要么不知道投保,要么不愿意投保,连很多种植和养殖大户都因为不了解政策而没有参保。

(二)把“愿保尽保”变为“应保尽保”,保险政策存在强制变味。一是有些地方为了能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补贴资金,不顾农民意愿,强制要求农民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使部分农民产生了抵触情绪;二是种植性农业生产保险,如水稻、棉花、油菜等,需要到每户察看面积、收取保费(农民自费部分),工作量大,尤其是山区县,路程远,有的一户可能只收几元钱,费时费力。保险公司为了减少工作量,增加保险额度,就与乡镇和村委干部交涉,保险时由乡镇或村集体垫钱投保,再用理賠款归还垫付的投保款,使政策性保险完全变了味,农民根本没有得到实惠。

(三)存在虚假投保、协议理赔现象。一些乡镇或村干部为了图谋私利,与保险公司业务员协商,采取由村集体或村干部、或驻村干部垫付保费的虚假投保行为,保险公司协议理赔款不少于支付的保险费,理赔款直接打入村干部或驻村干部的账户,由村干部或驻村干部在还垫付的保费后自由支配,理赔款成了村干部的“小金库”,有的则直接据为己有,由于是虚假投保,即便农民遭受大的自然灾害,也得不到保险理赔款,保险公司和村干部成了最大的赢家。

(四)理赔额度相对于种养物化成本来说偏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种植和养殖的直接物化成本均高于风险理赔金额,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的投保积极性。

(五)保险政策的覆盖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农业保险品种有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天然橡胶、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共计15个。但随着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等产业模式的形成,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都不包含在政策范围内,比如泰和乌鸡养殖、苏溪百合种植等,种养面非常广,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因不在政策性保险范围内,遭受灾害也无法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保障。

(六)保险凭证没有发放到户,农民理赔难。按照规定,保单或保险凭证必须发到农民手中,便于农民遭遇自然灾害后能及时申请理赔。一些乡镇、村为了减少工作量,以担心农民将保险凭证丢失为由,一直将保险凭证放在村里甚至是乡镇集体保管,使农民受灾后不知道能否申请理赔,有的虽已申请理赔,但理赔款迟迟不能赔付到户。

(七)部门各自为战,配合不力,影响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涉及财政、农业、林业、畜牧、民政、保险等部门,县级政府为牵头单位,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部门不作为现象。保险公司上报的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以及“两属两户”的房屋保险,本应由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民政部门调查核实盖章确认,但相关部门往往不调查核实,就盖章确认;宣传推动、理赔统计等工作,各部门都存在互相推诿,置之事外的现象。

二、建议

(一)因地制宜确定险种。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各地农业种植品种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在确定政策性保险险种时,不能以省为单位采取一刀切,要以县为单位确定险种,对种植面积太小的品种不应纳入保险险种,如有的山区县绝大多数农户水稻种植面积在一亩以下,有的一个乡镇才种植几十亩水稻,类似现象就应该取消水稻等种植业政策性保险,开设一县一品的特色政策性保险险种,既可维护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又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生产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二)充分体现农民意愿。无论何种政策性保险都应尊重农民意愿,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在农民愿意参加保险的基础上,做到“愿保尽保”,依法保护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对农民不愿参保的不得强制执行,也不能采取村集体或村干部垫付保费的虚假投保办法,不能给他人留下可乘之机,让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农民。

(三)适度提高赔付比例。就目前开展的水稻、农房等政策性保险而言,赔付比例较低,如水稻损失100%,每亩也仅能赔付200元,除去种子、农药及其它管理费用,收入仍为零,每亩还得赔上3.5元的保费;农房保险每户最高只能赔付3000元(按3间房计算),3000元连半间房也建不起来。面对如此低的赔付款,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依靠理赔款,农民的基本生活困难仍无法解决。

(四)建立多种保障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之一,要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一些地方还可以开展建立保险基金等多种形式的保障机制,也就是政府每年将上级的补贴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进行捆绑后,建立农业保障基金,每当发生自然灾害或重大疫情后,从农业保障基金中直接对受灾户进行补偿,保障基金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解决,保障基金剩余部分可转入下一年度使用,让政府补贴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让农民在遭遇自然灾害后能真正体会到惠农政策带来的温暖。

(五)建立部门职责管理机制。为发挥政府部门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县政府应牵头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范围,量化各部门工作任务,将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作为部门评优评先的依据,以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发动、理赔等各项工作能更好地落实到位。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上一篇:产褥期护理试题及答案下一篇:福永收费站升级改造工程监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