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文化国学热

2024-05-17

也谈文化国学热(共6篇)

篇1:也谈文化国学热

谢轶群:国学热的冷思考

这些年来据说兴起了一股“国学热”,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了广泛重视,最新的事例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走红。于丹受到热烈追捧,是因为她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这样的题目按理不在公众的兴奋点上,但于丹却大受欢迎。连北京市清河监狱也邀请她为全体服刑人员讲《论语》,服刑人员里也有不少人买了她的《〈论语〉心得》,管教民警称:“大墙里的‘于丹热’并不亚于墙外。”

可是,这番风光,真的是“国学”掀起的热浪吗?《论语》和《庄子》原著畅销了吗?研习古文和中国思想史成为时髦了吗?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生源大增了吗?

很显然,于丹的红遍全国,并不因为她讲解了《论语》、《庄子》这些属于“国学”范围的学问,而是因为“美女教授”的媒体噱头、电视的巨大传播力和她本人出色的口才以及优雅的讲台风度——现代媒体的操作加之于丹的个人魅力是成就这阵热潮的原因所在,而不是古奥艰涩的“国学”对人们产生了吸引力。

所谓“国学热”里,于丹是新锐人物而不是代表性人物,代表着“国学”水平的,被认为是九旬高龄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而今年初,季先生却在病中表示要辞谢“国学大师”的桂冠,一时以“谦逊之风”被广为报道。只有少数明眼人指出,季羡林先生到底是不是“国学大师”,的确可堪商榷。所谓“国学”到底是什么,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相对于“西学”的中国独有的学问,比如四书五经;一是指对中国这个国家的古往今来的研究,即中国历史。融汇二者,国学可定义为关于中国传统的学问。而这位总是被冠以“国学大师”的老学者,其实一辈子在研究古印度语言文字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研究外国语言文字的成了“国学大师”,这种错位只能说是个笑话,难怪季先生在病中也要辞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所谓“国学热”质量实在不高,概念不清,误解频频。同为思想文化热潮,可以看看上世纪80年代初的“美学热”:“美学热”之时,在学生宿舍、饭店餐桌和市民客厅,处处可听到关于“美的本质”的业余高论,连女工都去买美学书,李泽厚一本《美的历程》连续加印八次!相比之下,国学在社会上何曾享有过这样的荣耀?这些年来,经济大热、体育大热、娱乐大热,而所谓“国学热”,虽经大力鼓吹,其所达到的广度深度不过是微波弱澜而已。

支撑着“国学热”这个概念的,是北大国学班,是人大国学院,是在城市建“国学文化社区”,是部分学者倡导的“读经运动”,是大规模的祭孔仪式,是私人办学机构“孟母堂”等等。也就是说,是国家力量和知识文化界在由上而下地努力营造这股热潮。追溯源头,“国学热”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候,知识界在政治事件和商业狂潮的双重打击下,失去了80年代那种意气风发的势头,在逼仄的话语空间中,情愿不情愿地开始弃“思想”而搞“学问”,从热情介入现实到退入传统和古典,“与古人对话”。在十分欢迎这一趋向的有关方面的鼓励支持下,从1993年夏天开始,“国学热”开始显山露水。十余年来,其势头虽不汹涌,“事件”却也一浪一浪,不断推出的举措和噱头,使“国学”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不高的热度维持到了今天,其中得失,一言难详。

篇2:也谈文化国学热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Sinolog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For instance, it is reported that man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ve set up courses of sinology, in which students are taught and required to recite classical work by Chinese ancient educators and philosophers, like Confucius.It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ublic to acquire knowledge on Sinology.For one thing, it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more than 5000 years.Thus, for individuals, they can enlarge their scope of knowledge, enrich their experience and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complicated society.For another, the rehabilitation of Sinology can contribute to a harmonious society.It is highly expected that all Chinese people should inherit the merits of Sinology.Therefore, in the first place, we are well-advised to read books by ourselves or to attend lectures on this issue.In the second place, we have the obligation to advocate and encourage others to learn.Then,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introduce Sinology to the world.By doing so, not only can we inherit it, but also make it glorious and prosperous.As a colleage student,first ,we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traditional culture ,such as reading classic books and practice calligraphy and chinese painting ,we also should remember and celebrate our own fesitivals,like 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Festival and so on.

篇3:也谈文化国学热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的一种以学习传统文化, 尤其是以学习儒家文化为主的“国学热”现象是中国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一现象背后, 体现的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依恋和回归。“国学热”只是一种现象, 而文化保守主义才是其本质内容。此前拙作“国学热”现象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影响现状调查及分析, 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对国学的关注程度、接触国学的途径、他们对国学的价值评判以及对国学发展前景的预期等。通过调查与分析,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实质。本文在调查分析“国学热”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分析基础上来分析文化保守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

国学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一门学问。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学作为一个概念的出现是近代以来的事。从1840年以来, 随着列强的入侵,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 在和西方文化的冲突碰撞中, 中国逐渐出现了文化保守的思潮。国学这一概念也逐步产生, 如1906年国粹派学者邓实在给国学下了一个定义:“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也。”。20世纪初期,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东西文化大论战, 国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学一度陷入沉寂。随之近年来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民族自豪感的上升, 国学开始再次受到一些人的推崇, 社会上也掀起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热潮, 从而出现了“国学热”这一广受关注的现象。

从学术界专门研究领域到我们普通个人, 各大高校都能看到弘扬传统文化“国学热”的身影, 一些高校开设了国学院, 开设了国学专业。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 9月28日, 中央电视台对山东曲阜、上海、云南建水等地的孔庙举行的祭孔活动进行了世界现场直播, “国学热”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 全球大约有100多个国家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开设中文教学, 约有2500万至3000万名外国人学习汉语。

问卷数据显示, “国学热”现象对大学生影响客观存在,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 “国学热”这一现象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认同感,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有利于爱国意识的培养, 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践行, 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从消极影响方面来说, “国学热”这一现象在社会上的盛行, 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完全沉迷于传统文化之中, 导致不能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或者固守传统文化而排斥外来文化。这严重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不利于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 最终导致闭塞落后。

一、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分析可知,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在看待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学有了解, 但不够深入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对国学及国学知识概念虽然有一些了解, 但没有形成意识, 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 了解都是无意识的, 另外对国学缺乏一个整体的体系概念, 甚至不知道哪些属于国学, 对国学概念没有准确定位, 对国学了解不够深入也是必然的。

2.以“国学热”现象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客观存在, 但影响不大

“国学热”这一热潮对大学生影响客观存在, 主要表现在生活学习上, 具体表现为提高个人修养, 影响个人为人处事观, 增长阅历, 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对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应该继承和发扬。尽管文化保守主义对大学生影响客观存在, 但从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来看, 这种影响并不大。

3.对国学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学习

从相关数据可得,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对国学知识学习积极性不强, 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 大部分人都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相关知识, 尽管部分人学习了这门课或听讲座, 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于参加这类活动缺乏兴趣, 即使参加也是处于强制才勉强为之。

4.了解学习国学途径单一

大学生了解国学的途径有电视传媒和网络、书籍和报刊杂志。而学校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 电视传媒和网络这些传播方式在学校运用不是很广泛, 而学生对于学校里开展的活动参加的较少, 没有兴趣。对于书籍报刊杂志这种传统途径也是最有效的, 还有待利用。

5.对国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有普遍共识, 但也有一些盲目

大学生对国学和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有普遍共识, 主要表现为国学知识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国学认识还停留在其积极意义上, 忽略了国学中的糟粕部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消极意义。

6.对国学的兴趣不够浓厚,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习国学不热, 社会上的“国学热”现象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影响不大, 另外, 在调查中发现, 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了解国学知识多一些, 更深入一些。从而推断当代文化保守主义对大学生影响存在, 但不够明显, 学习国学氛围不够浓郁。

二、原因分析

1.国学知识未普及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地处云南经济欠发达的滇西地区临沧市, 对国学知识学习不够重视, 投入较少, 加之相对落后的交通造成了比较闭塞的社会大环境, “国学热”现象不明显, 导致广大高校学生对国学知识不够了解或不够深入。针对“国学热”对大学生影响客观存在, 但影响不大这一问题, 究其原因是国学仍停留在研究学习层面上, 没有普及化, 没有深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 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国学的重要性, 导致在大学生眼里国学对其可有可无。

2.缺乏学习兴趣

针对大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缺乏主动性, 通常是被动学习这一问题, 其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学习国学知识兴趣, 缺乏兴趣的原因在于国学讲授方式不合口味, 讲授过程过于死板、沉闷、缺乏活力, 特别是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或必修课,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没有充分结合利用各种途径

尽管了解和学习有各种途径, 包括报刊书籍、电视传播网络以及学校里举办的活动, 这些途径各有所长, 但也各有缺陷, 应该把几种途径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充分利用。

4.没有正确看待传统文化, 甚至受西方思想传入的影响

仍然有一部分同学比较盲目, 或者认为“国学热”现象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 走极端路线。这其中除了个人影响外, 还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 西方思想传入中国, 这其中也包括科学技术、艺术、哲学等等。最广泛的影响体现在西方节日在中国的传播, 近年来, 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节日非常热, 特别在一些大城市, 出现洋节热, 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受到冷落。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方面是西方某些节日本身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一部分人盲目崇拜, 崇洋媚外, 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三、解决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是一个思想体系, 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能把国学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 也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仅仅理解为国学, 这样将缩小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国学热”又属于传统文化复兴热的一部分。而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热是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展起来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传统文化复兴热兴起的主要背景之一。随着中华民族独立, 国力日益增强, 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的内在魅力,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对中华儿女甚至对世界人民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但中华民族的复兴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因为文化是有时代性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我们传统社会而存在的, 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逐渐解体,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古代文化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主要是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部分来构建今天的中国文化, 而不是简单地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重复。

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都发挥过不同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同时要求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 做到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加以积极借鉴、扬弃, 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摘要: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股重要思潮, 在高校中也有传播, 无形中对高校学生产生一些影响。近年来一种以学习国学, 主要是以学习儒家文化为主的“国学热”逐渐在社会上兴起, 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在调查分析“国学热”现象的基础上, 来分析当代文化保守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

关键词:国学热,当代文化保守主义,高校,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雨欣.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3) 135-137.

[2]李雪华.“国学热”现象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影响现状调查分析[J].戏剧之家, 2015 (205) 202-203.

篇4:浅谈国学热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关键词:国学热;群众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更加多样化。为了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道德力量,现在社会群体中大力开设了“道德讲堂”,通过这个载体,让大家有一个地方学习交流道德文化,国学经典的学习不断提升了市民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

大家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更加多样化。国学热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国学文化的学习汲取精华,受益终生。“所见大,则所志大;所志大,则所学大;所学大,则所思大;所思大,则所为大”。—杨昌济。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思维空间,想常人所不能想之事,为常人所不能为之事。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提高个人内涵和文化修养。

2003年12月,百位博导呼吁年轻一代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表甲申文化宣言。2004年7月,中国教育部宣布要在海外成立100所孔子学院。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全球首次联合祭祀孔子活动在世界各地同时展开。 2006年伊始,《光明日报》更新设《国学》专版,大力推进国学的研究与传播。近3年来,国学类图书热销,全球华人界兴起了颂读中国文化经典热。以上种种现象表明,进入21世纪后,国学逐渐热了起来,参与人群广泛,既有知名的专家学者,又普及到了普通群众;参与途径多样,有书刊、网络、以及学校教育等等;参与范围广阔,不仅是中国内地、港台,甚至在世界各地都有所表现。

中国的国学,以儒学为主体,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长期以来处于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前列。因此,我认为,国学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国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当前国学热的必然原因。此次国学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经济繁荣发展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国学的关注与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学热的形成。如:2004年7月,中国教育部宣布要在海外成立100所孔子学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此外,全球联合祭孔活动也与政府有关,它是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儒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国学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学热的发展。

当今的中国社会,处在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的大潮中,价值观急剧碰撞,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的表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也越来越需要体现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也必须加强对国学中的儒家文化的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形成于上古的“易经文化”后来的儒道文化、佛教文化与历代学人的文化学术著作。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对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认识更为全面、客观、准确且具有超前性。以中国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更重道德伦理、家庭亲情与团队精神,因而更有亲和力和凝聚力。而这一个“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而真善美这统一即为“和”。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得也正是这个“和”字。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80年后”,“90年后”中逐渐被淡化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想要用好这一剂良药,必然需要巩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青少年心中的位置。即所谓:固本培元。利用好现在大量的直观媒体、影视、网络等等,去吸引大家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从历史上看,儒学一直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文化血脉,指引着中国人的精神方向。儒学自孔子就讲究学问与实践的统一,至明代王阳明把这一原则明确提炼出来,即“知行合一”;儒家讲“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这又是一种团结、合作的理念;同时,儒家还讲事功,讲对社会的贡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的儒家,以“天人合一”观宇宙,以“仁”为价值,以“礼”定秩序,进而解释万象、规范社会、界定意义、安顿灵魂,既扎根以家族为单位的农业文明,又符合大一统王朝的需要,所以才绵延数千年,建立过一个屹立世界之林的富强大国。

不管是百年前反对传统,还是百年后弘扬传统,科学的态度是先把我们的文化传统认识、分辨清楚。要认识、分辨传统文化,只读儒家经典不行,得把墨、道、法諸家的经典也读了,才能真正理解儒家之学。即使是读儒家经典,也不能只读《论语》之大义。社会在发展,我们反对隔断传统,也不能死守传统。传统也要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我们现在重视文化的普及,不仅使现代中国能够继承几千年的文明,而且能够增加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占据了一个主导地位,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稳定、文明的传承,都与孔子及儒学的这种地位有关。只有儒学在国内真正得到复兴,中国的文化才真正可能走向世界,具有更强的辐射力。

篇5:理性看待“国学热”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 有了一定累积, 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有了很大恢复, 人们自然会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根。当前的国学与商道热, 可能有四个原因:受东方管理学派影响, 有些人要自立门户;管理学很重要, 向西方学习有必要, 但不能完全走西化道路, 应该不断创新;社会的需求以及利益驱动。

过去, 我们在向彼得·德鲁克以及约翰·科特这样的西方管理大师求取真经。如今, 《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国学经典已经摆在了很多企业家的案头。形形色色的总裁国学班更是身价不菲, 学费动辄以万计。从历史的烟尘中走来的国学, 似乎突然又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 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以不可以死搬教条, 更不可拘泥于古文原典在当时所表达的语义和情境, 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能够“借用”其观点、思路、方法和概念, 活学活用, 服务于现代市场经济。

历史真的很有意思, 近一百年以来,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猛烈的冲击, 先是五四运动, 后是文化大革命,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绿色文明”面前, 作为“黄色文明”的国学遭到批判。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短短几年, 一股“国学热”正悄然兴起。这难道是企业家在赶时髦?实则, 这已经成为一种需要。

现实基础

企业界“国学热”的兴起并非偶然。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学东进, 国人得以与西方管理方式亲密接触, 但中国企业成长的环境与阶段自有其特殊性。

企业家追捧国学, 除去跟风因素外, 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现实处境: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的无力感、财富观的困惑、人生道路的迷茫。在掘得第一桶金之后, 他们所承载的财富和资源开始变成一种压力, 迫切需要寻找精神的慰藉与出口。

西方管理方式重视制度, 比较理性, 而中国的企业看重人情。经过近三十年向西方管理模式的学习, 中国企业界开始意识到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困难, 中国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人心浮躁, 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缺失, 幸福指数不高。因此企业界逐渐意识到不能照搬西方管理方式, 而需要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对其进行微调, 使管理更具艺术性。

在现实中, 企业家们也多是处处碰壁, 于是转而向国学求解。皇明集团在2000—2003年这段时间内, 曾出现较大波折。企业在经历了十几倍的飞行式增长之后, 回落到了百分之十几的增幅。2003年则最为混乱, 企业文化认同度差, 企业战略也越来越不被认可。当时产品可以很差、很烂, 做事可以没有底线, 与皇明太阳能所坚持的企业文化战略反差很大, 撕裂了很多人的心。

周边有太多让人“往下滑”的力量, 黄鸣意识到:一些看起来很先进的西方管理理念, 在企业里却无法贯彻。科学管物, 管理管人。西方先进的科学成果, 是可以畅通无阻嫁接的, 但是管理看起来不可能。于是他开始另辟蹊径, 在管理理念中嵌入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尤以《论语》最为突出。慢慢地他发现很多平时强调的东西, 都可以从《论语》里找到依据。在经过调整之后, 企业战略认同度大大提升, 皇明也开始重回快速增长的轨道。

在海尔最困难的时候, 张瑞敏总是去翻三本书:《孙子兵法》《论语》和《道德经》。《孙子兵法》中对他启发最大的是一句算不上经典名句的话“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 势也”, 他从这句话得到灵感, 开始考虑如何调整海尔:把产品、市场、技术更新换代与《孙子兵法》的这句话相对照, 水是产品, 石头是市场, 快速流动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就是说, 要让产品占领市场, 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因此一直以来, 海尔必须把技术的更新换代作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原则。

张瑞敏曾如此阐释海尔的成功:“日本式管理 (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 +美国式管理 (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 +中国传动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归根到底, 我们要造中国自己的名牌。”

国学管理的作用

国学在企业中的运用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心智教化, 即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教化。管理的实质其实不是管别人, 而是管自己;管自己实际上是管心, 只有修己, 才能安人;人心正了, 人心齐了, 企业就管好了。

其次是指导具体操作环节。管理的环节包括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研发、财务、物资, 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国学的思维来管理, 比如人力资源管理, 可以用“五行人格”“八卦人格”为标准来识人、用人。

还有就是帮助预测和决策。决策需要一些数据基础, 但是最重要的是决策那一瞬间的判断, 这一瞬间的判断包括企业家的直觉和灵感。直觉和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 只有靠不断的修行、掌握国学功夫。国学修行能够触发智慧的“引爆点”, 激发人的潜能, 有助于在关键时刻形成正确的决断。

国学热的出现是一件好事, 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人们对自身精神追求的一种向往。人们希望通过在传统国学中追求一种精神的安慰, 具体就是期望对于世界观、人伦关系、性格志向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 能够提供一种文化的力量。”中华道统文化的流传历经千年洗礼, 其间包含了诸多博大精深的管理哲学。在笔者看来, 国学绝不是纯理论形态的单一伦理道德, 而有着丰富的内容, 包括每个人的世界观, 做人做事、对待家人的准则以及生活哲学等。

其实, 不管什么管理体系, 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性。而且, 同样一个管理体系,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 按照不同的顺序去做, 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就像炒菜一样, 同样的原材料, 同样的烹调工具, 先放什么, 后放什么, 顺序与火候不同, 炒出来的菜就可能完全不同。

篇6:也谈文化国学热

【关键词】国学 “国学热” 中华传统文化 儿童读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05-04

什么叫国学?目前为止,学术界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国学指的是国家的学问,即中国之学、中华之学,重点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简称为“国学热”。笔者长期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参与了一些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对如何继承、发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些感受和体会。笔者围绕近年来“国学热”的话题,从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国学热”产生的原因

关于“国学热”产生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独具魅力。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特指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思想、学说等。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指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学说。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思想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思想,创立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学派,这就是历史上的“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之中,道家、儒家以及后来从印度传入的佛家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极其深远,而三家之中,儒家的影响最为深远。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思想学说(简称儒学)作为一种正统思想一直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传承发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孝、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中国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精神修养的标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等经典著作是研究儒学最重要的文献,历代有很多学者对它们进行评论、注解,这些都是先人们留下的智慧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因如此,在多数学者看来,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包括多种思想学说,但其主流、核心就是儒学,其他的学说则处于从属地位。在“国学热”传播的过程中,从学习内容上看,大家不约而同地重点选择了儒家经典,并以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队伍中,这不能不说明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这是“国学热”产生的内在原因。

(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许多人新的精神追求。如果说“国学热”产生的内在原因缘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那么有众多的人热情参与则是这股热产生的外在原因。之所以有众多的人参与,是因为他们把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当成一种新的精神追求。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的精神追求?因为他们认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行动上主要体现为读书,同时也包括与之相关的交流、探讨、研究、实践,等等。所读之书都是公认的优秀经典,如《孝经》、《弟子规》、《三字经》、“四书”、《老子》、《诗经》、《易经》、《庄子》、《孙子》、唐诗宋词及历代史书美文等。不同年龄和层次的学习者都可以根据需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来读。这些书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世、洞察人性、领悟人生、治国理政等方面的道理,见解独到,论述精辟,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处处放射着智慧的光芒。熟读并且领悟这些书,可以使人在培养德行、增长智慧、开阔视野、激发潜能、指导实践等方面获益,这种获益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在许多人看来,读圣贤书并非一定要成为学识渊博、道德修养高尚的圣人或智慧超群、什么都难不倒的神人,但读圣贤书可以让人不迷失方向,收获的是一种正能量,因此选择了国学。对他们而言,这样做不是为了追求时髦,而是实实在在的精神追求。这是“国学热”进一步升温的另一个原因。

(三)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如果仅靠上述两个原因,国学还是热不起来的,社会各界作为第三方力量的积极推动,才最终促使“国学热”的形成。

据报道,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1994年,台湾爱国人士王财贵(字季谦)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1996年开始在大陆试行推广。1995年,赵朴初、冰心、曹禺等9位德高望重的文化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议案。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2006年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2006年《光明日报》推出了国学版专栏。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类似举动还有许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正是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更多的人认识到继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因而自觉地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这是“国学热”真正热起来的第三个原因。

二、“国学热”呈现的特点

关于“国学热”有何特点,学术界鲜有评论。笔者认为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国学之热,热在民间。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官方的元素是缺不了的,但就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而言,却比不上民间。官方虽然专业,但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而在具体的行动上明显存在不足。虽然有些院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真正接受到这种正规教育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虽然也有各种媒体在宣传,但真正通过媒体来学习的人数却比较有限。

反观民间的做法则大不同,他们显得更接地气,更加直接,更注重实效。具体表现为全国各地纷纷创办私塾学堂、读经会所等,招收不同年龄的学员(多数是儿童),开办各种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学习班,还编印学习资料,出版内部刊物,邀请专家学者巡回作报告,不时开展一些全国性的读书交流会。根据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国内在该中心登记注册的“谦字辈”学堂有400多家,而其他尚未注册的各类国学堂估计约有4000家,而且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多。这些学堂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他们的办学理念,介绍他们的学习方式,推广他们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和吸引力。许多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认同感的人自觉自愿地加入到这一行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比一般人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更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许多原本对这种学习形式不了解的人渐渐有所了解,有疑虑的人渐渐打消了疑虑,不太认可的人渐渐欣然接受,最后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这种自觉自愿、由我及人的学习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在少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学热潮。

(二)儿童读经,成为亮点。台湾学者王财贵先生从1994年起,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儿童读经总的理念是让处于记忆力最佳黄金时期的儿童在13岁前尽量多读、多背那些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著作,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美的人格。在此后20年间,王财贵始终坚持不渝,致力于推广这项事业,在我国香港地区、东南亚、美国、欧洲、澳洲及中国大陆公益演讲千余场,被誉为“一场演讲,百年震撼”,掀起了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的热潮。

从1996年开始,王财贵开始在中国大陆试行推广儿童读经,吸引了许多人自愿成为他的追随者,他们一起孜孜不倦地推广儿童读经,并把它当作一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事业追求。经过不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他们的理念,进而催生了众多现代私塾学堂,把儿童诵读经典教育推向全国,并逐渐向各个省、市、县、乡进行渗透。如今,儿童读经已形成风气,且声势浩大,规模空前。据统计,迄今为止,仅在中国大陆地区,已有至少5000万儿童从中受益。儿童读经已然成为“国学热”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学热”实质是儿童读经热。

三、“国学热”引发的争议

对于如何看待和评价“国学热”,人们看法各异,评价不一。总体上看,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但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因而引发不少争议。例如,“国学热”是真热还是假热?“国学热”是不是简单复古?“国学热”是学习热还是研究热?“国学热”还能热多久,等等。如果说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议还算比较温和的话,那么对儿童读经问题的争议就激烈得多。在此,笔者重点谈谈儿童读经方面的争议。

关于儿童读经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一直没停止过。支持者与反对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激烈较量,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双方争议的焦点和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该不该让儿童读经。支持者认为13岁以前是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时期,让儿童从小诵读中华传统经典著作,接受古代圣贤教育,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而且还能奠定文言文的学习基础,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发展。

反对者认为儿童的精神世界是童心、童言、童真、童趣,他们喜欢的是儿歌、童话、故事等。让他们大量去读那些完全看不懂和完全没有用的“四书五经”,不仅严重增加学习负担,还剥夺了他们赖于成长不可或缺的快乐时空,是对儿童天性的抹杀。

(二)读经的方法可不可取。支持者提出了“及早读经、大量读经、老实读经、快乐读经”的十六字方针。读经的方法是“小朋友,跟我读”,即老师读一句,小孩跟着读一句。要求每日坚持花一定的时间来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目标是能背诵自如,甚至终生不忘。主张在读经的过程中,不求对内容的理解,只求对内容的记忆,认为现在“死记”多了,将来才能“活用”,进而提出了“填牛”理论。这种理论强调牛有“反刍”的功能,认为儿童读经也一样,一时消化不了不要紧,他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消化。

反对者认为让儿童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机械地诵读、死记硬背是完全错误的,这违背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禁锢了儿童的开发性思维,是不科学的、有害的。不能让儿童死记硬背,应耐心等待,等到他能理解内容的时候再教给他。即便是“反刍”也不能等得太久。

(三)所读的“经”是精华还是糟粕。支持者认为儿童所读的“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的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是中华传统文化系统的活水源头。经典不仅构成民族的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无限的启发。

反对者认为“四书五经”等之所以在过去被当作经典,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可以成为专制统治者的理论依据;二是所有想做官的读书人都要靠它考取功名、得以晋升。现在这两个方面的需要都没有了,读它已经没有用。另外,这些经典中有大量的封建糟粕,隐含着奴性文化,还有许多错误和不科学之处,如果说还有什么价值,那也只有史料价值。因此,将经典全盘视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肯定是错误的。

(四)读经到底有没有效果。支持者认为儿童读经效果明显。因为诵读时要眼到、口到、心到,很多时候要用手指着字读,经过反复诵读,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读经儿童的认字量非常多,口齿非常清晰,说话非常流畅。有许多读经儿童虽然对经典中的大部分内容还不理解,但学习过程中问的问题都有针对性,让老师和家长明显感觉到他们并不完全只是在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边读边用心思考,试图弄明白所读内容的意思。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读经儿童久不久还能引用经典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看来,他们是在慢慢消化、吸收着经典的内容。这个过程不会立竿见影,可能比较漫长,但并不代表读经就没有收获。儿童读经讲究的是潜移默化的长期效应,正所谓“出水才见两腿泥”,事情没到关键的时候就无法见分晓。

反对者认为儿童读经只会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对儿童成长毫无用处。因为反复读经,其实就是让儿童反复接受古人的命令和训诫,古人怎么说就怎么说,古人怎么做就怎么做。久而久之,儿童就不会说自己的话了,做事也没有自己的主张了,想象力没了,灵性没了,童趣也就被剥夺了。有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听话、顺从,将来能尽忠、尽孝,过去用了许多方法都没见效,现在希望用读经的方法能解决这个难题。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除了会背诵、听话、顺从外,不可能成为什么大才。因此,读经是没有用的。

总之,支持者认为儿童读经有利于奠定其一生优雅的人格基础,值得大力推广;反对者则认为儿童读经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完全摈弃。

四、“国学热”带来的思考

笔者关注“国学热”已有多年,也亲身参与了儿童读经教育实践,对期间所见所闻感触颇深,因而常常思考一些问题。笔者的看法是:

(一)平和心态,正确看待儿童读经。儿童读经是“国学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虽饱受争议,但应肯定其出发点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先从儿童抓起的主张也是正确的。第一,凡是对儿童读经持反对意见且声浪最大的全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他们所认定的读经会让儿童感到“枯燥乏味、备受折磨、失去童真、痛苦不堪”的结论是在主体缺失的情况下凭主观感觉臆想出来的,这样的结论其实是不客观、不准确,也是极不负责任的。第二,对于儿童读经问题的争议,仅发生在民间或学术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来都没有出面干预。并不是有关部门不了解这些争议,这恰恰说明儿童读经这种教育形式是得到默许的,至少没有遭到明确的反对。大家不妨用平常心看待儿童读经,想读的就让他去试试,亲身体验一下;不想读的也不用勉强。至于儿童读经的结果如何,不妨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二)保持理智,客观评价精华与糟粕。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总有一些人除了极力反对儿童读经这种形式外,同时还质疑传统经典的价值,认为其中有大量的糟粕,甚至出现否定经典的倾向。笔者认为他们的看法过于极端,因为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叫作“精华”,什么叫作“糟粕”,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对于同一句话或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站在不同的立场就可以做不同的解读。例如,《论语》中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本意是强调子女要多在父母身边尽孝,如果确需离家,也要知道回来,以免父母担心。但有人批评说如果按孔子的说法,父母健在的子女都不能到外地工作了,更不能出国学习了,那还有什么前途?还谈什么交流?孔子赞美学生颜回有安贫乐道的修养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此,有人就说如果按孔子的观点,我们现在都得去过苦日子才行,那还提什么奔小康?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可见,对孔子的话,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又如,《弟子规》中强调“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这是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有人却认为这是对儿童的奴化教育。《弟子规》中提到“亲有疾,药先尝”,意思是父母亲病了,在吃药之前,自己要先尝一下,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了,体现的是一种孝心。但有人却认为这是反科学的荒诞行为,觉得病人喝的药,怎么能让健康的人先喝呢?从这些相对立的观点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内容,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全由读者自己去衡量。正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对经典的解读之中,所以才引起那么多的争议。

对于存在的争议,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不争不足以把观点讲清楚,不争不足以把道理说明白,不争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是在争议时,不妨多一点理智,少一点情绪,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据了解,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中精华与糟粕的争议,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这些经典都是精华,没有糟粕;二是认为经典中多数是精华,有少许糟粕;三是认为经典中多是糟粕。三者之中,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占大多数。由此可见,不管怎么争,大多数的人对中华传统经典的评价是持肯定态度的。

(三)统一认识,让“国学热”持续升温。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国学热”到底能热多久?还有没有热的必要?该不该给它浇点冷水?笔者认为,对于“国学热”,不但不应泼冷水,反而应该鼓励。只要大家都统一了认识,它就能继续热下去,并且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因为无论是从个人、社会,还是从国家的层面上看,这样做都是很有必要的。

从个人层面上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关于这点,上文已谈及,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许多人新的精神追求。在此不再赘述。

从社会层面上看,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许多理念,一直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遵循的准则。比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以人为善”、“和为贵”、“和而不同”、“为国以礼”、“礼尚往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富则兼济天下”等观点,就包含有团结、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包容、平等、民主等主张。

从国家层面上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国家软实力,防止“去中国化”的有力举措。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一种标志,是民族的根本;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努力塑造起来的中国特色品牌。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国学热”这个问题,让“国学热”持续升温。

(四)群策群力,为普及传统文化知识铺路搭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文言文基础差,不具备直接阅读传统典籍的能力,因而使传统文化知识无法得到普及。虽然在大学里有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等,有一定数量的师生在从事古典文学、典籍的研究与学习,但仅靠他们是不足以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个巨大任务的。因此,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想方设法,为普及传统文化知识铺路搭桥。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第一,从幼年抓起,尽早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育,为文言文的研读打下良好的基础。至于在学习方法上,是让孩子先把经典背诵下来等待日后慢慢消化,还是一边学一边解释,可以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加以完善。

第二,注意学习的系统性,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应采取分段学习的步骤,从简单的入手,按《孝经》、《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诗经》、《易经》、《庄子》、《孙子》、唐诗宋词、历代史书美文等顺序来学习。从少儿时代起,如能系统、完整地学完这些优秀著作最好;实在不行也只能选择式地学习。

第三,修改教育体制和教学大纲,将优秀经典纳入到必修课中。曾有学者建议把“四书”全部或部分编入教材,并当作一门课来学习。赵朴初、冰心等还提议建立幼年古典学校,或在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中学设立古典班,专门培养这方面的后备人才。笔者认为这些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不妨在一些大城市先做试点,看看效果如何。

第四,精心组织权威专家统一编写教材或读本。教材或读本不必分学习型、研究型,或初级本、高级本,通通按研究型、高级本的标准来编写。内容应包括解题、原文、今译、注释和评述。特别是评述,必须在综合古今注疏家诠释的基础上,对原著的旨意做深入、详尽的评述。这样,即使是普通读者,在自学时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以《老子》为例,仅现代的读本就不少于50本,读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来阅读。

第五,传统文化若想得到普及,最终要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经典虽然难懂,但如果换一下表现形式,说不定更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有关部门能否组织力量,精心制作一部“中华经典系列动画连续片”呢?以《论语》为例,全书共有二十章,每一章都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场景,本身就有一定的故事性,制作成20集的动画片应该没有问题。原则是片中一定要体现文本,同时配有诵读,还可以通过旁白进行必要的说明、评述,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通俗性。如果将来能产生这样的作品,并能像公益广告一样在各电视台反复播放,那么传统文化知识就能得到普及。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透过“国学热”,我们看到了社会大众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儿童读经热更让我们感受到传承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

[2]商友敬.关于儿童读经的逆耳之言[EB/OL].(2013-12-15)[2015-02-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54366c0101e0hn.html

[3]彭真怀.习近平传统文化重要论述[EB/OL].(2014-08-15)[2015-02-06].http://gx.people.com.cn/n/2014/0815/c365334-22004058.html

[4]王杰.当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EB/OL].(2007-06-18)[2015-02-06].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5876182.html

[5]陈来.如何看待国学热[EB/OL].(2010-08-02)[2015-02-06].http://www.gmw.cn/01gmrb/2010-08/02/content_1199474.htm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2015C312)

上一篇:暑假青岛游记400字作文下一篇:春节简短唯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