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的教学设计

2024-04-14

《隆中对》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篇1:《隆中对》的教学设计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下面由小编精心整理的隆中对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教学目标】

1.体会和学习“记言”的史家笔法。

2.巩固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理解和感悟诸葛亮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本文“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值得体会与学习。

2.在学习中,除继续巩固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以外,还可选取不同版本进行比较阅读,更为深入地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把握人物形象,领略人物魅力。

3.进一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启发感悟思考。在疏通文意,理清思路,积累文言词汇,背诵精彩段落等方面放手组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时鼓励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鼓励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观赏视频,导入新课学习。

1.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片断。

2.请同学们说一说,电视剧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三国时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3.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真正的收获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明确:是诸葛亮在隆中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4.老师评价,导入新课学习。

正所谓“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走进陈寿的《三国志》,去重温那一次伟大的会谈吧!

二、走进课文,合作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大家共同解答。

2.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准确断句如:长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等。

3.长句不多,容易读顺畅,齐读课文。

正音:好(hào)为乐(yuè)毅诣(yì)屏(bǐnɡ)人

度(duó)德量力存恤(xù)胄(zhòu)箪(dān)食壶浆

4.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结合注解听读理解,初步把握大意,概括段落层次。不太理解的词句,就勾画下来共同讨论。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勾画。

(2)请同学概括文章层次内容。

明确:(参考)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介绍诸葛亮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2段)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段)三顾茅庐后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5<6段)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3)交流文章中不理解的词句。

可能提出的句子有:“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等

三、品读对话,领略智者胸怀。

1.课文最后,刘备感叹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是什么让刘备有如此之感受呢?

学生可能会说:是诸葛亮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诸葛亮的筹划很有道理,是诸葛亮的分析坚定了刘备的信心,等等。

2.老师适时引导: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下面就让我们分小组进行品读,参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一些想法,看看会从对话中发现些什么?

3.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重点阅读课文第4段,共同发现。教师巡回指导,可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中。

4.分享交流合作学习的探究成果,提高阅读的深入度,充分把握文章内容。

学生可能有的思考:

★我们发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理由是当时北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有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的。只有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而“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所以诸葛亮分析:刘备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益。另外,“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且荆州四通八达,“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政权所在地有利于成就霸业。

★我们发现诸葛亮确实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刘备见诸葛亮之前已经失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的出路,正好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使他看到了光明的前途,重拾了兴复汉室的信心。

5.老师恰当评价,引导同学进行深入地探讨:这些发现很好地体现了“隆中对策”的作用,那么,诸葛亮除了为刘备谋得成就霸业的根据地外,还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他的雄才伟略呢?

学生再次回到课文,进行思考讨论。

★诸葛亮提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建议,那就是——北拒曹操,东联孙权的战略主张。这条主张说明了诸葛亮的目光远大,身居荒野而心怀天下。因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只在与东吴联合抗曹,才有可能成就霸业。

“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第二课时

一、比较阅读,丰富认知视野。

1.上节课我们观看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改编自明代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它又是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创作的。下面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文字,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

2.下发小说片段,学生阅读,讨论。

3.交流阅读感受,老师适时评价。

学生可能有的感受:

★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注重细节的文学性,而史籍则重在记人物的语言。

老师可点示一下:“记言”是我国史书记实的一种方式,作者通过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小说的细节描绘和文学加工的作用:如增强可读性等等。还可引导学生对照课文,看看小说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以便更好地体会不同体裁的特点。如:小说细致描写了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也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又如:小说详细加工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更好地衬托了刘备的真挚情义。

★课文仅从语言上刻画了诸葛亮的形象,而小说还从多方面展现了诸葛亮的个性,如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这样再回到课文中,对诸葛亮的认识就不在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了。比如:他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勿庸质疑,另外还感受到了他的清高和孤傲,如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近。再如: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说明他不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二、巧妙延伸,感悟人物风采。

1.看来,不同的版本还能触类旁通,通过小说和史籍的对比阅读,我们还有了对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又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此项旨在引导学生的个性评价,鼓励多角度,同时训练口头表达的精炼顺畅。

2.同学们谈感受。

学生可能谈到的内容:智慧谋略方面,悲剧命运方面,忠心耿耿方面,镇定兼具温情方面,传说中神奇的方面等等。

3.教师小结。

每个人眼中的诸葛亮都是各具丰采的,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搜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更好地认识他,使自己心中的诸葛亮形象更加丰满。

篇2:《隆中对》的教学设计

隆中对的教学反思范文一

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 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问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讨论阅读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隆中对的教学反思范文二

早上教的是《隆中对》,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重视文字的积累,那么,上课就会变得很枯燥,学生很不喜欢,如果重视了“文”的教学,学生积累方面又会成问题,那么,考试则无法应付,所以,文言文总是摇摆于“文”和“言”之间。

早上我和学生一道,分析隆重对话中关于蜀国最后失败的原因,原文如此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两个人,何人是敌何人是友。曹操是强者,不可与之争锋,那么能不能和曹操结成盟友?学生也很明白,如果和曹操结为盟友,一旦曹操灭掉了孙吴,那么,回过头来肯定会吃掉刘备;东吴为何能为外援,因为东吴和蜀国一样,也面临强敌曹操,他们顾虑的应该和蜀国一样,就如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联盟,目的是为了对抗强大的美国。刘备在关羽被杀之后,出兵东吴兵败,破坏了蜀国战略,把蜀国带入了亡国的境地,这就是战略的重要性。

第三个人是刘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虽然刘表和刘备有一点亲戚的味道,但政治是没有感情的,无论《三国演义》怎么说,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谈了这么一些话之后,刘表就是死定了,不管是骗还是抢,刘表如果不让出荆州,都会别刘备给灭掉了,还好刘表早亡。这就是战略的需要,刘备太需要一个战略的立足点,刘备前半生就是因为缺乏一个战略的立足点,所以如丧家之狗,到处依附,何况,就算刘备不夺荆州,刘表也守不住荆州,肥水不流外人田,刘备取走荆州是势在必行,赤壁之战之后,曹孙刘都拥有荆州的一部分,刘备拥有零陵、武陵、桂阳、江夏等地,实际上是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三国演义》说东吴为了联刘抗曹,借了荆州的这和时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无论如何,得到荆州是刘备的战略决策,非得拥有不可。同样的道理,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也是势在必行,无论是骗还是抢,都只不过是手段不同,政治是不讲感情只讲利益的。

荆州对于刘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关羽失荆州动摇了国本,再加上刘备进攻东吴,再次动摇国本,这直接导致蜀国后来的一蹶不振。

由此可见,诸葛亮做为一个战略家的先见之明。

隆中对的教学反思范文三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渔樵 ”、“ 扁舟 ”、“ 雪花 ”、“三国地图”、“古筝曲”、“找位置”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天下三分”的策略。在“ 进入角色”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 队精神 ”的重要,这和诸葛亮 “隆中对策” 中所提倡的“ 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龙争凤斗夺红旗”的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对话 ”的环节,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篇3:《隆中对》的教学设计

诸葛亮躬耕南阳时, 颇爱这首名歌, 他每天颂唱, 这也隐约地流露了其远大的志向和力挽狂澜的政治抱负。诸多事实证明, 诸葛亮有着惊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他隐居隆中时, 对天下大势已了如指掌, 初次会见刘备就提出了占据蜀地, 联合东吴, 抗击强魏的长远战略目标。火烧博望坡出奇制胜, 仅靠几千人马, 居然杀退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 这一方面赢得了关羽、张飞的“拜伏”, 奠定了他在刘备集团内部的威信, 另一方面也为刘备争夺霸权的斗争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后来为实现鼎足之势, 再图中原的战略计划, 他发挥才智, 成为核心人物。赤壁之战前夕, 他孤身到吴国, 不仅在身临危境中舌战群儒, 同东吴上下各方面进行复杂曲折的斗争, 争取了强有力的同盟, 实现了联吴抗曹的策略, 而且在战役部署的各个关键环节上都表现出超过曹操、周瑜的见识和才能。在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展示中, 诸葛亮完全成为整个战争的决策者和指挥者, 就是周瑜的举措、决策、部署都逃不脱诸葛亮的慧眼。在火烧赤壁时, 他妙避了周瑜的追杀, 同时, 又部署蜀军, 在华容道等处截击曹操, 致使曹军丢盔卸甲, 狼狈而逃。鼎足大势形成后他更是显示出了超人的才智, 把刘蜀政权治理得井然有序。在平南中、渡泸水、七擒孟获等情节里诸葛亮出奇制胜, 深得人心。虽然, 在军事上诸葛亮有偶然的失利, 但他却能在失利中很快反败为胜, 做到处处以谋略战胜对方, 真可谓运筹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排除万难的才能和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忠诚结合在一起, 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诸葛亮的一生也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一生, 是一首悲壮的颂歌,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中,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 他公正严明, 勤政廉洁, 对刘氏政权真可谓忠心耿耿, 至死不渝。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说:“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邦定国, 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 则辅之, 如其不才, 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诚惶诚恐, 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尽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乎!”此后, 他确实以自己的真实行动, 证实了自己的承诺, 尽到了作为臣子应尽的“忠贞之节”。而在辅佐刘禅的过程中, 诸葛亮更是尽心竭力, 更深层次地反衬出了他的奇才, 致使曹军闻风丧胆, 深得蜀地民心, 体现了一代英明, 忠义廉洁的治理者形象。

因此, 诸葛亮酷爱《梁甫吟》, 并没有言过其实, 是完全符合其性格特征的。这也正表现了作者在刻画人物时, 严密地保持其前后的一致性, 每一情节和每一句话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 真可谓“一字千金”。

牟庆农,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第一中学教师。

摘要:陈寿的《隆中对》一文中提到, 诸葛亮喜欢《梁甫吟》一歌。本文以此为基础, 拟对这一情节作一番探讨。

篇4:做顶层设计不妨先读《隆中对》

唯此时,需冷静。通过百度搜索“顶层设计”, 立刻出现100多万个网页,这说明,“顶层设计”不只属于“电子政务”,大到一个国家,中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小到一个家庭和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顶层设计”。毋庸置疑,顶层设计是对电子政务发展很有意义的一件好事。但要想办好事,只靠热情远远不够,更要有缜密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在开始动手“设计”之前,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顶层设计的“前世今生”,做到“以古喻今,古为今用”。

历史上最著名的“顶层设计”要算后汉三国时期的《隆中对》了。

史家对《隆中对》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最高政治纲领,是蜀国的战略方针,是三国时期最成功的“顶层设计”案例。在做出这个设计之前,诸葛亮认真分析了形势,指出天下还有哪些地盘可以占有,哪些地盘暂时不能去碰。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凭借《隆中对》一炮走红,登上三国的历史舞台,根本原因是,他虽是一个身居小山村里的二十七岁的读书人,却能正确地评估各派政治势力,能审时度势地制定出一个顺应时代的战略方针,并很早就预见到后来“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这确实显现了诸葛亮“当世奇才”的过人之处。

那么,从我们电子政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隆中对》,又能对我们现在所要做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有什么借鉴和帮助呢?通过仔细品读《隆中对》不难发现,这个三国时期的成功案例,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给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以启迪。

其一,在着手进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全国和各兄弟省市、各兄弟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要让主管领导和“一把手”意识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隆中对》里诸葛亮为刘备分析曹、孙两大竞争对手的情况一段就十分精彩: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据有江东已经三代,有长江天险和百姓的支持,占据地利。你刘皇叔和他们比起来,已经落后了,已经输在起跑线了。言外之意,你要不急起直追,你就不可能和他们二位“三分天下”了。诸葛亮巧妙地通过背景介绍告诉刘备,接下来的我要为你做的“设计”是多么的重要啊!

其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归根结底就是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的过程。从资源整合角度来看《隆中对》,我们不禁又要为之拍案叫绝了。诸葛亮说,荆州是用武之地,它的主人不能固守它,你刘皇叔要把荆州作为整合的目标;益州沃野千里,国富民丰,你要把它也整合进你的势力范围,作为你的大本营。荆州益州都属于你了,你再接下来做一系列的事情,等待机会出现。诸葛亮还为刘备进行了人力资源的整合,他说,你可以命一上将率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皇叔你亲自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样,霸业可成,汉室就中兴了。

其三,顶层设计结束后,一定要认真执行,认真落实。否则,再好的顶层设计也就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价值。这一点,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做《隆中对》后的三国历史进程可知,刘蜀国完完全全是按照《隆中对》的设计,一步一步去落实,甚至连顺序都不差分毫。先取得荆州,又拿下益州,最后战胜曹操于汉中。蜀国进入最鼎盛时期。

套用一句时髦的流行语:《隆中对》过程很丰满,结局很骨感。虽然最终没能实现设计目标,但根本原因并不是《隆中对》本身的问题,而是操作过程中细微的失误所致,比如错用了关羽守荆州,而导致了大意失荆州,猇亭之败和白帝城托孤等一系列悲剧的出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隆中对》甚至为我们提示了如何避免“误操作”的解决方案。

篇5:《隆中对》教学设计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正音、熟读课文,准备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对联、诗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篇6:《隆中对》教学设计

三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隆中对》即是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刘玄德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段历史佳话。做为二十四史中最著名的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既继承了前人对历史的客观、忠实的记录的特点,又表现了纪传文学以简笔勾画人物性格的写作风格。课文节选的《隆中对》片断更是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做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把智、诚做为我们后人终身追求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什么?他们与七、八年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想一是知识容量的拓宽,二是学习深度的增加。对于九年级的语文课堂,仅仅围绕一篇课文并进行简单拓展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九年级学生应该更多地接触中外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理解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诸葛亮隆中对策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决策的科学预见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认识、了解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了解三国文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隆中对所体现出来的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五)学法指导

1、将课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形成对三国文化的初步感知。

2、将语文学习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本课将文史结合起来势在必行。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统一天下的这段历史应在课文当中有所体现。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请学生猜一个谜语:有一诗如下: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这首诗写的是谁?他第一次的才智展示是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

全班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隆中对”赏析。

1、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借助地图)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到18前的东汉末年。朝廷中政治腐f败,民间爆发黄巾起义。许多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较为强大的有袁绍、刘表、孙氏、吕布、张鲁、刘璋、曹操等,而汉室皇族后裔的刘备也有匡汉室之志。

2、刘备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呢?

请学生根据所占有的资料回答。教师补充。

要点: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到荆州依附刘表。屯兵于新野县已有七年了。公元2,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概而言之:无兵、无将、士,无地盘。

3、诸葛亮是如何让刘备折服的呢?(重点突破)

先请学生讨论三分钟,然后再回答小组意见。

A、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

a、如何对曹操?理由?“此诚不可与争锋。”三点优势: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人才优势——“抑亦人谋也”。(可举一例,如深夜未穿鞋接见许攸。教师或学生举例皆可)

b、如何对孙权?理由?“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三点优势:地理优势——“国险”;民众优势——“民附”;人才优势——“贤能为之用”。(依上举一例)

c、如何对荆州?理由?“将军岂有意乎?”必要性——交通便利,物资丰富;可能性——“其主不能守”(为什么?刘表将死,内部有矛盾。老师讲之。)

d、如何对益州?理由?占据。必要性——地理优势(险塞,易守难攻)、资源优势(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e、如何看自己?政治优势——帝室之胄(汉宇正统,得民心)。信义优势——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举例,如张松献图)

B、科学决策。

a、占地盘——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b、调整内部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决后顾之忧),内修政理

c、调整外部关系——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d、逐鹿中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e、实现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总结:此番隆中对策体现了诸葛亮准确的分析能力和高超的决策能力。

4、再读“隆中对”这段文字,体会诸葛亮的高超智慧。

四、课外拓展。

诸葛亮的功绩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

主要请学生讲一讲诸葛亮的故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布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

总结:诸葛亮在军事(如火烧赤壁、收二川)、政治(如治理蜀汉)、外交(如智激孙权、周瑜)、天文(如草船借箭)、奇门八卦(如摆八阵图)、工具制造(如诸葛弩、木牛流马)等方面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

五、课外作业。

可借助有关资料思考这个问题:诸葛亮除了他的聪明才智之外也有不足之处,那么他的“不智”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准备以下资料:①刘备②诸葛亮③曹操④孙权⑤刘表⑥刘璋

篇7:《隆中对》教学设计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的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辨析、说出词类活用象。

2、能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要旨及战略方针。

4、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

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较好的文言语感,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难点: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2、探究本文在谋篇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色。

评价设计:

1、通过朗读,自主、合作、探讨完成学习目标1、2(96%)

2、通过讨论分析完成学习目标3、4(95%)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晋朝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史学家。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入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此书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

2、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对,回答,应对。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3、文言知识积累

(1)给下面句中划横线的字注音并释义。

好为《梁父吟》时人莫之许也因屏人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凡三往

欲信大义于天下遂用猖獗然志犹未已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利尽南海

总揽英雄保其岩阻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遂诣亮度德量力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存恤帝室之胄箪食壶浆

(2)积累通假字欲信大义于天下自董卓已来

(3)特殊句式积累时人莫之许也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句

君与俱来()句

二、学习研讨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问题探究

(1)刘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

(2)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什么?

(3)围绕这一核心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4、结合课文,总结本文在谋篇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色。

三、评价样题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国险而民附()()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

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5、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

②孙权:

③刘表、刘璋:

④诸戎、夷越:

6、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四、延伸拓展

1、诗词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2、对联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题河南南阳卧龙岗宁远楼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题成都武侯祠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

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

3、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与诸葛亮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木牛流马》、《八卦衣与鹅毛扇》

篇8:《隆中对》的教学设计

一个是曹操眼中唯一可堪相比的英雄,壮志未伸,穷途末路;一个是得之而能安天下的卧龙,才比管乐,报国无门。隆中晤对,两人在“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战略目标上达成共识。现在,需要一个战略规划。

既是战略方针,既要指明走出困境的近期举措,更要确立兴复汉室的远景规划。对此, 《隆中对》有一个表分界的句子———“天下有变”。战略方针即据此定夺为两个方面,一是时势朝刘备预设发展,北伐时机趋于成熟;二是时机成熟,兴师北伐。

“天下有变”之前,需做好:

1.高举旗帜。刘备消弭“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的志向和诸葛亮“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抱负不谋而合。一个是帝室之胄 (可谓名正),一个韬光养晦已久。面对风雨飘摇的东汉政权,扶正朝纲,以清君侧,这是最能顺应时势,让天下人响应的口号(可谓言顺)。

2.建立根据地。刘备虽是“人中之龙”,然而久困浅渊。先后投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现介入刘表集团内部之争而被排挤到新野一隅,疲于奔命。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开辟根据地,站稳脚跟,结束流亡,谋取地利。

诸葛亮审时度势,给他献上了夺取荆州、益州的策略。荆州是用武之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益州是天府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可以提 供充足的 战备 , 况且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成功的先例就在眼前。占据了肥沃富庶的益州和通衢枢纽荆州,就有地盘和曹操、孙权抗衡了。而荆州牧刘表的集团内部为继承权问题,正蒸祸萧墙,手足相残。

3. 加强统战 工作。占据 荆、益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蛮荒,王化难及,若轻起战端,势必是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前代君主深谙此道,所以采取的是怀柔政策,有时不惜和亲。只有让少数民族对上归顺中央,对内高度自治,才能和他们和睦相处。这样既排出了外患,又壮大了国力。

4.搞好外交。这需要认清形势,不做无谓的牺牲。

一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占尽天时和人和,以弱胜强,队伍得以扩充,风头正劲。“挟天子以令诸侯”又使法统的天平向他倾斜,应避其锋芒。二是,孙权经营江东,根基很深,兵多将广。想谋取他,等于与虎谋皮。

言下之意,采取两个战略:即避实就虚,一避一拉。对曹操,当退则退;与孙权结为盟友。这样便孤立了曹魏,对其东部防务,构成牵制之势。

如此,三足鼎立之势必成。在势均力敌的时候,刘备需要的就是坐享荆益 , 修明政治 , 静待天时 的眷顾———天下有变。

做完了近期目标,接下来就得考虑远景规划了。

兵源足、粮草丰、内政和、后方稳、曹魏乱之时,北伐时机便成熟。诸葛亮拟定了一个出兵的“钳形攻势”计划———东线的进击中原和西线的出兵秦川互为犄角,对曹魏成夹击之势。“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样看来,“天下有变”之前的一切铺垫只为“天下有变”之际实施钳形合 围扫清障 碍 , 做好准备 。“教参“只把这个节点以前的准备工作拿来回答整个隆中对策提出的战略方针,显然不全面。

诸葛亮给刘备提供的战略方针,是为实现兴汉战略而制定的事关全局的行动指南。他预设了夺取地盘、三足鼎立、北定中原“三步走”目标。三个阶段须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举措合度。全部隆中对策即围绕这“三步走”路线展开。战略意图清晰后,战略方针实为三句话,24个字:

坐拥荆益,富国强兵;

绥靖周边,统战睦邻;

机变势成,钳形进攻。

篇9:《隆中对》的战略失误

大體上,《隆中对》的失误,首先表现在资源分析的不确切上。对资源缺乏精确的计算,只是一种大略的估计,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治国的通病。黄仁宇之所以批评中国古代缺乏“数目字管理”,大致也是出于对这种现象的感慨。刘备当时没有多少本钱,却又急迫寻求崛起的途径。为他提供咨询方案的诸葛亮,以《隆中对》的形式为刘备提供了一个相当诱人的咨询报告。但是,这个报告的致命缺陷,正是这种诱人的前景缺乏资源支持。诸葛亮的分析,仅仅考虑了当时的地理态势和集团分布,对刘备手里所掌握的、可利用的、可借用的各种资源是有所夸大的。

透过“三分天下”设想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战略的实现,起点在于掌握荆益二州。即便有了荆益二州,其实力依然不足以挑战曹操。所以,《隆中对》的全部战略构想都建立在联吴的基础上。而在某种意义上,蜀吴联合,在多数情况下是蜀的一厢情愿。对此,以诸葛亮之聪明不可能看不到,但是,为了使三分天下的战略设计能够站住脚,他在为刘备提供咨询报告时,有意不谈联吴的种种困难。精明的刘备也十分清楚,他们只谈联吴的价值和意义,而不谈联吴的可行性,这不过是出于自身利害关系的选择性失明而已。

当然,在曹操的进逼面前,联吴的可能性不是没有,问题是这种联合抗曹的积极性,蜀远远大于吴。此后曹操向吴国发起的进攻,客观上大大助了刘备一臂之力,使吴蜀联合变为现实。但是,在这种联合中,吴国的获益远远比不上蜀国。所以,此后这种吴蜀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一直磕磕绊绊。关羽的刚愎自用破坏了吴蜀关系后,《隆中对》的战略设计就已经基本失败。

对于一个管理咨询者来说,在提出咨询报告时,不考虑现实资源对战略目标的限制,这个报告就很成问题。《隆中对》的失误恰恰在这一点上暴露无遗。当联吴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时,“三分天下”的设想就把它当作一个确定前提来看待,这是后来蜀国战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吴蜀联合的力量不对等,吴国君臣那种“吃了亏”的感觉,又使这种联合孕育着裂痕。后来刘备不听劝阻同吴国翻脸,不完全是为关羽复仇,很有可能是对吴国咄咄逼人的压力的一种反弹。失去荆州后,蜀国的战略已经受到致命打击。对刘备这种人来说,事业前景的断送,远比兄弟之情更容易导致孤注一掷行为。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隆中对》看作一个试探性、摸索性的战略构思。然而,在刘备君臣后来的实践中,显然不仅仅是把它当作构思,而是当作操作性方案。所以,尽管有实施过程中的细节调整,比如诸葛亮经营南中,后来又经营陇地,都是用来增强自己的战略实力、弥补原来完全依赖联吴的战略局限。但是,当吴蜀联合已经出现危机时,蜀国君臣并不能及时作出根本性战略调整。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隆中对》并未给后续的战略调整留下足够的余地。

篇10:《隆中对》教学反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上一篇:朱东恩暑假实践心得体会下一篇:广西贵港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等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