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

2024-04-23

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共8篇)

篇1: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

论中国改革开放的得与失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在经济高增长的背后,其他方面却出现严重问题,尤其是在环境、文化,可以说是严重的毁坏,民生方面近年来问题不断。权衡中国30年改革的得与失,探讨中国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字:改革开饭,经济,发展。

正文如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百年屈辱史,得到翻身解放,但是限于各种原因,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大幅提高。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被提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此后,改革开放的政策全面实施,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际,国内生产力发展缓慢,国人思想僵化,科技教育事业严重落后,全国上下百废待举;加之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和平和发展日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成为我过走向民主富强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时候,我国的主要矛盾早已不是中华民族和列强的矛盾,也不是任何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就决定了在这一时期我们当务之急就是不断推进改革,发展生产力。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正因为这样,我国必须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迫在眉睫。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长足的进步。第一,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大进步,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各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

第二,社会生活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事业都取得一定成就。

第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开放程度逐渐加大,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加快。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发展带来了生机,逐步实现我国的现代化,使人民得到了切实的利益,是我国取得进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路线是先开放东部沿海的经济特区,再开放一系列港口城市,再逐渐向内地开放。这样的开放路线有利于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并逐渐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然而,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造成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以至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经济长期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二元制结构又导致了我国长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大并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除了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外,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过分注重发展制造业导致我国的第一产业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样的产业结构不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对外开放在让我国同世界加强联系的同时,也“引进”了很多不利于我国发展的物品和意识形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某些西方腐朽的思潮开始侵入中国,“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又开始抬头,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文化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利益的驱使,使得许多的人不择手段,破坏我国的文化和环境。典型的就是这两年,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为利益,强行拆迁,有些文物古迹遭到损坏,比如,江苏省镇江市古运河畔的宋元粮仓遗址被破坏,安徽省泗县释迦寺,当地开发商为建商品房强行拆除,这仅仅是拆迁致文物破坏的冰山一角。民众自焚事件不断出现江西宜黄自焚事件等等。这是我们民族之殇。

四、对内改革的不彻底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

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很多人有了“金钱至上”的观念。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却不尽如人意,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公权力大肆介入市场经济,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我国特权制度及由特权引发的腐败问题、民生问题、行政性垄断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官员贪污腐败,滥用权力,知法犯法。“三农”问题,虽然国家提出了,但是现在仍然为得到解决,还有日益恶化的趋势,国务院制定的某些政策在地方俨然是一纸空文。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之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票证制度逐渐松动或瓦解,但是户籍制度依然故我,几乎没有进行过全局性的实质性的改革。由此,如今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人的特权、农村人的社会底层化。而且隔离型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割裂开来,按照特权、等级、排序进行治理,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损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从而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给我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社会经济问题。然而,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社会环境下,有其历史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所带来的成就十分重要,不可忽略,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重视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改革开放带来的和遗留的问题。我国在现阶段,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在对外开放方面,学习引进世界各国的有益成果,对他们不好的方面加以判断,排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对内改革方面,不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吸取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发展。还有关注民生,切实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报》

2、《扬子晚报》

篇2: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问题,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行业垄断问题,工人下岗失业问题,城乡社会保障问题,教育、医疗改革问题等。只有在认清问题、吸取教训的前提下,才能深化改革,有利于以后经济、政治等工作的展开。

一、官员贪污腐化,引发各种冲突

贪污是每个国家都会存在的问题,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贪污问题越来越严重。2009年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一年,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官员贪污腐化,滋生了众多社会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对立双方往往是人民和警察或者是政府,这就说明人民对政府的做法感到不满,人民对政府感到失望,而这不满和失望的根源往往是贪污腐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利欲心被快速发展的经济所激发,面对物欲横流,立场不坚定的掌权者往往会做出贪污的事,并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整个社会对政府的信仰缺失。民众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说不相信政府,只能采取上访、聚集在一起闹事等手段,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众多假恶丑现象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劳动致富,致富光荣的观念深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中。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致富。这几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整体道德信仰的缺失。

三、城乡、东西部和社会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很多矛盾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总有一天会演变成两极分化。封建社会里农民造反的例子不胜枚举了。在那时候,当贫富差距到达顶点的时候,就会发生社会**甚至引起改朝换代。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中国目前的社会构成已经与封建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主。那种封建社会的剥削方式不会回来,人民的政治以及文明意识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当然不会发生封建社会下才有的**之类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中国的农民还是处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都是社会的底层。

贫富的悬殊激化了中国人的仇富心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仇富心理,加之贫富悬殊,将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问题。据有关数据,中国还有9000万人达不到一天一美元的购买力标准。这应该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说严重一点,在目前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背景下,农民越来越穷,这么多人就是社会不安的一颗定时炸弹。

四、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往往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了诸多问题,如沙尘暴、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五、科学认识并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和矛盾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出现的,是支流而不是主流。其次,我们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都是属于体制内的,是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来获得解决的。再次,我们还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产生的,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得到解决。”

篇3:论数学竞赛的得与失

现代意义的中学生数学竞赛源于匈牙利1894年举行的一次数学竞赛。继匈牙利之后, 罗马尼亚于1902年组织过数学竞赛。此后30多年, 再没有其他国家举行此类赛事。直到1934年, 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举办中学数学竞赛, 第一次把数学考试与奥林匹克体育竞赛联系起来,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此而得名。1959年7月, 罗马尼亚罗曼 (Roman) 教授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举行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简称IMO) , 之后每年7月 (一般在中旬) 举行一届, 轮流在世界各地举行, 参赛选手是20岁以下的中学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加强科技领域的后备力量, 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共同进步。

2 数学竞赛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数学竞赛最早开始于1956年, 主要由华罗庚、苏步青等一批数学家发起, 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首次中学生数学竞赛只在个别大城市举行, 还没有推广普及到全国。自1996年, 此后十几年, 我国数学竞赛一直处于休眠状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才逐步恢复。这一时期, 数学竞赛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竞赛的试题质量进一步提升, 竞赛的规模逐步扩大, 从个别城市向全国发展, 从高中数学竞赛向初中、小学延伸, 竞赛的规则制度更加完善。自1981年以来, 我国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国内数学竞赛, 选拔了一大批青年数学人才, 为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奠定了基础。我国于1985年首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并屡次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比如, 今年第54届IMO在哥伦比亚落幕, 我国参赛选手又一次获得团体总冠军。据统计, 截至2013年7月, 我国共参加28次IMO, 获得了18次总冠军, 成为世界上获IMO总冠军最多的国家。

3 数学竞赛的影响

从宏观层面讲, 数学竞赛的开展, 特别是IMO在中国的举办, 提高了人们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数学竞赛作为选拔人才、激励人才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崇尚数学、追求真知、大胆创新、刻苦攻关的热情,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它引起了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的重大改革, 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注重数学基本知识的教学导向, 打破了初等数学的封闭体系, 使初等数学推陈出新。同时, 它促进了中、小学数学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 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从微观角度来看, 开展适当适量的数学竞赛活动,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严谨学生的逻辑推理,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能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增添活力。然而, 数学竞赛活动的过度开展和非正当动机, 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得从1991年第31届IMO在我国的成功举办说起, 由于我国选手在历届IMO中, 一直名列前茅, 让全世界对中国的数学教育刮目相看, 从而我国掀起了一股数学竞赛热潮, 各大高校、普通中学以及广大家长也被深深卷入其中。再加上我国部分高校招生时把数学竞赛的获奖情况作为高考加分和免试录取的条件之一。这更加助长了这股热潮的影响力。这股热潮, 既有中华民族数学潜能的激活, 也有功利思想的驱动, 还有创收动机的推波助澜。

学习数学如同审美, 应超然物外, 这样才能进入审美的境界, 产生审美的愉悦。参加数学竞赛, 应该是追求真理, 探索创新的过程。在竞赛中渴望取得好成绩无可厚非, 但是将成绩和名次作为个人的追求与抱负, 未免过于功利。奥数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人人学奥数, 会使其变味, 而把奥数作为争取高考加分和免试录取的首选渠道更是可悲。陈景润甘于清贫, 几十年如一日, 证明了“1+2”问题, 使得哥德巴赫猜想有了突破性进展。欧拉晚年双目失明, 口述论文60余篇, 为数学各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 过分的功利化湮没了学生的好奇心, 羁绊了学生探索创新的脚步, 正如有人说,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高斯, 是因为中国的聪明人都想着升官发财。

另外, 严酷的竞赛也有可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窒息其创造性思维。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说:“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第一名, 这是中国青少年的光荣, 但是, 我要说一句, 奥林匹克竞赛中的题目都不是‘好’的数学。在几个小时内能做出来的题目, 多半是一些技巧。”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 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和论证, 而是想象力的发挥。高智商的儿童大多会成功, 但只有极少数能够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原因就在于此。奥数出题范围绝大部分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 难度远远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固定求解模式的问题一般不属于奥林匹克数学, 竞赛数学有其高超的技巧, 而这些技巧在日常教学中用得不是十分普遍, 所以没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很难领悟这些技巧, 更不要说灵活运用了。据专家研究表明, 大约5%的超智力学生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 这就是说奥数教育实质上是精英教育, 而这5%的超智力学生中能通过层层筛选到达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最后, 繁重的赛前训练还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奥数班用奇奇怪怪的题目让学生解答, 有些题目, 学生花费一天的时间也一筹莫展, 家长也是爱莫能助, 这不仅挫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浪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 也加深了家长对数学竞赛本质的误解, 不利于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

4 结语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对待数学竞赛, 我们要持客观辩证的态度。对获奖者, 我们应有平常心态, 对未获奖者, 我们也不能随意否定。成固可喜, 败亦欣然, 成败皆可, 重在参与。作为家长和教师, 面对奥数狂潮, 也要格外冷静, 理性思考, 要学会把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 把天才摧残成不健全的儿童。同步地, 学校教育在注重学生学术培养的同时, 还更应该关注他们人格的成长。其实, 最关键最核心的是, 各级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要负起责任, 明令禁止学校招生附加奥数及其他各种竞赛的条件, 让数学竞赛与升学和择校脱钩。在实施禁令的同时, 要整顿各种“冒牌奥数教练”及一些“冒牌奥数机构”, 让全社会了解真正的奥数。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数学竞赛良好的初衷, 才能为人才的成长营造健康的环境。

摘要:数学竞赛作为发现和培养数学优秀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备受人们的关注。数学竞赛尤其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开展, 在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数学竞赛的起源, 数学竞赛在我国的发展, 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着重对数学竞赛的得失进行了辩证分析。

关键词: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罗增儒.中学数学竞赛的内容与方法.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2.4.

[3]王青建.数学开心辞典.科学出版社, 2010.

篇4:论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

【关键词】郑和 下西洋 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64-02

明朝自朱元璋定鼎天下后不久即推行“海禁”政策,规定“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许进港”,自西汉帝国开创、唐宋元时期高度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凋落。明成祖即位以后,首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在北方组织大规模对应蒙元残余势力瓦剌和鞑靼的反击战,并效法秦汉帝国中央政府修筑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的全长6000多千米的明长城。在政治经济方面,明成祖朱棣也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复苏繁荣、社会稳定的措施,使得明王朝逐渐强盛起来。在完成“安内”的治国目标后,雄才大略的成祖朱棣又把目光投向了更为遥远的地方:南洋和西洋。相传,当年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时,南京城破前夕建文帝朱允炆乘船逃亡西洋,所以寻找前废帝朱允炆就成了明成祖朱棣的一块心病。除此之外,明成祖朱棣派郑和远航西洋还有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其一,“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也就是为了宣扬国威,威慑东南亚、南亚的诸多小国和部落。同时,用武力和金帛推动这些小国前来朝拜,满足明成祖朱棣“天朝上国,四海来朝”的帝王虚荣心。其二,鄭和大规模下西洋是为了满足朱棣和其他贵族统治集团对异域珠宝和其它珍品的需求;其三,也是为了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并向外推广中华政治经济文化,扩大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从公元1405年开始,一直到1433年之间,前后28年,郑和率领其庞大的舰队,前后七次远航西洋,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 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 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为明朝不景气的航海事业,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同时也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船队由战舰、马船、粮船、宝船和商船等组成,出海航行时用指南针导航,并装载着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和其他金玉等赏赐物品。每到一地,郑和首先宣读明朝皇帝招抚四海、鼓励四海来朝的诏令,然后按照当地风俗民情,进行一系列外交活动,比如和当地国王或部落首领进行外事谈判,对他们进行招抚怀柔和赏赐;随行商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互通有无,进行商业贸易等等。从江苏刘家港一直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都有“三宝太监”郑和远航时留下的历史遗迹和历史传说。但从后来的历史走向和结果来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却是两方面的,需要我们秉着科学历史观去一一解析。

首先,从积极效应来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郑和的远航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把中国的政治制度、繁荣的农本经济、厚重的历史文化推广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等沿岸地区,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再没有此类的壮举。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的对外贸易,对明朝初年推行的“海禁”对中国当时海外贸易的禁锢给予了一定的补偿和修订。他的远航比欧洲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壮举还要早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这一点来看,郑和不愧是中国和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其次,从郑和远航西洋的初始目标来看,他的远航是为了宣扬国威,是为了宣示中国的富强,是为了找到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是为了获取西洋的金珠宝贝,所以其远洋航行没有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他出使的任务之一,就是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郑和所到各国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宣传明成祖的皇帝诏书。向各国宣谕:明朝皇帝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国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来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说的去做,各国之间不可以众欺寡,以强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来朝贡,则礼尚往来,一律从优赏赐。郑和与远航沿线国家和地区部落的贸易,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标准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以“厚往薄来,不计成本”为特征,目的是为了鼓动这些国家和部落首领来中国朝拜,营造万国来朝的局面和“天朝上国”的迷梦。这种不计成本的朝贡贸易,加大了政府和百姓的负担,所以在1433以后,这种“烧钱”式的远洋航行就难以为继了,原因是7次大规模的远航掏空了国库。

篇5: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

1、我国锐意推进各项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文化、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2、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

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17、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二、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问题。1——政治改革进展缓慢,与经济改革现状明显不适应内地的言论、新闻自由与国际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共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至今仍未恢复到1987年十三大时的水准。

2——官员中的贪污腐化,引发各种社会冲突社会的不公刺激了社会矛盾,仅从1993年到2003年间,内地集体请愿示威或骚乱已由1万宗增加到6万宗。

3——城乡、东西部以及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各种矛盾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中国的坚尼系数从1993年的40.7窜升至2004年的47.3,已处于拉丁美洲国家水平。

4——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了造假、吸毒、卖淫等丑恶现象从制贩假药、假酒,到生产毒奶粉,内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反映的是30年来的信仰缺失造成了道德的沦丧。打假14年的民间“打假英雄”王海认为,如今内地假货泛滥愈来愈严重,而且表现得愈来愈具隐蔽性。诗人汪国真说,他的诗集《年轻的潮》竟有40多种盗版本。

5——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调查显示,13亿人中有3亿人喝不上安全的食水,北京的沙尘暴、太湖和滇池的蓝藻、沿海的赤潮,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频仍的矿难和工业意外,也是不顾人命安全只顾掠夺性赚钱的结果。

当前存在问题,如分配不公、机会不均、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公平竞争、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诚信危机、国民基础教育投资不足、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经济和民事纠纷激增,社会结构呈不稳状态,人们幸福感下降等等,几乎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合理地界定二者的边界所造成的。

当前最亟待的问题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所谓政府自身的改革,就是要按照人民的付托,去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那些不该管的事情尽快退出来,不要为了自己那一点小的本位利益或者权利或者等等来妨碍这个大局。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当前最要紧的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时对人民关心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2

从企业方面做的,应该尽自己更大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企业要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因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我们才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竞争力,从另一方面讲,企业应该更多地尽到自己的帮助社区,帮助贫困地区,帮助周围的那些穷人;

篇6: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得与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幸运的避免了冷热剧烈交替的破坏,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调整与跟进功不可没,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日趋完善。当前,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已与十多年前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调控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且日趋繁荣,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与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是分不开的。从宏观层面方面来看,与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并行不悖的是宏观调控那只看得见的手。原来,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拐点,在发挥市场经 在择定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时,同时择定以宏观调控为前提。

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遵循以市场调节为主,辅助以必要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对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论是事前的综合平衡或事后的大力调整,都显得那么有必要。当然,这也不是说中国的经济就是一帆风顺的,从上世纪90年代后,也有经济过热和偏冷的交替,要求加强宏观调控,给以必要扭转。大体上有三次:一次是1995年后的明显过热,二次是世纪之交的几年有所呆滞,还有一次是这几年的偏快。这三次的大体症状,一次是公认的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上扬超过20%;一次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采取从紧对策带来一度的通货紧缩;一次是延续到现在的物价渐升直逼和突破警戒线,从轻度通胀到中性通胀,距全面通胀仅一步之遥。

但总体来说,中国的经济还是稳步前行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首先就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增长偏快,过去几十年的实践及别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之间是恰当和合理的,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取得相对宽松和渐进的活力;相反,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额度,往往会导致经济运行的疲软或紧张,常见的是后者,带来供需失调等失常现象。正是这样,从原定各个规划看,主观上期望和预测在此适度空间;而执行结果却是一超再超,几年来达到两位数,并在渐次攀升,决非吉兆。二是投资规模偏大这几年来投资增长率多在消费增长率的一倍左右,居高不下,习以为常。这固然可能加快了经济增长,然而也挤占了国民所得,压缩了消费份额,以致积累率越来越高,消费率越来越低,从过去认定合理的上限三七开逆转为倒**开,在世界是特例,既不利于改善民生,又不利于经济运行的平稳和协调。这与过去整个分配有些重国计、轻民生和重资本、轻劳动有关。

三是物价指数偏高过高的物价水平,导致人民生活压力加大,尤其是对中低收入者来说,压力更是像山一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物价过高,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幸福感降低。再者,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也增长过快、规模偏大。这似乎是好事,为经济发展添注活力,成为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外汇储备也是大国。但是,由此带来几个问题,如外向依存度高于某些外贸大国,以致风险也高;外汇储备过大,以致货币发行过多,并引起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同时,这也是造成流动性过大的外部因素。

宏观调控,通常是指四个方面,除经济增长、物价指数和国际收支外,还有失业就业问题,相互联动,应当求得一个最佳平衡。这几年经济增长偏快,扩大了就业规模,但失业、待业形势未有根本好转。虽然,城镇失业登记率稍有下降,而对照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实际失业、待业人数和隐性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这有宏观条件原因,也不能认为没有主观的疏忽,如一度强调“减员增效”和大量拆迁、大量征地,或许在宏观调控中是一个盲点。从根本看,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对称,涉及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合理性呵护不够。此外,大家开始觉察除国际化可能过热外,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可能过热,造成产能过剩和竞争过度,农田缩减过多,以及与此相关的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过多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反映为宏观调控的不全和不力。

当前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出现这些宏观问题,是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够,只能静观其变,这有一定根据,但是完全靠静观其变,显得无能为力。停留于这点,将会导致宏观调控的卸责,甚至承认市场经济的万能,排斥宏观调控的必要。如果否定宏观调控,一味信赖单纯的市场经济,那是空想,既悖于理,又害于行。

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之所以一直发生较大或很大的不平衡,特别是常见的所谓过热,根子在于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存在着片面追求过快速度的倾向,即通称的GDP情结或增长冲动。“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当年强调时,明确以效益为前提,最早择定翻两番目标,同样有此前提。速度与效益是辩证的统一,偏于一端,就生抵触。后来在理解上,往往自觉和不自觉地忽视或丢掉了这个前提。发展经济学告诉人们,从最早和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到后来和现代的经济发展观,就是从片面、过度地追求发展速度转换到适当的快速,其实质和重点不仅在数量增长,更在质效提高,才有其实际价值。大家懂得,GDP作为综合指标,无可替代,但是有其局限,不能全面反映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成本和结构等多种内涵。追求过快的速度,不择手段,不计其他,必然会以损害和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是得不偿失和违反初衷并难以持久永续的。

其次,对片面追求过高速度,大家不是没有认识其危害,从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看,问题多多,决策多多,好像是的确已拨正,越来越明朗。但是在实践中,为什么依旧不知反省,一犯再犯,长期如幽灵般在游荡呢?有人先后揭示,关键在整个体制没有转变,有关机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责直接表现在政绩考核和人事考核上,有形无形地还是GDP为纲,导致相互攀比,个个争先,深恐落伍。从多个省市区看,不高于全国平均,似乎就失职了。出现过高增长,无不沾沾自喜,不以为险,只以为喜。与此相应,在财政体制上,财权与事权下放后缺乏制约,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兴财和项目兴财,导致上述几个“化”的过热。于是对待宏观调控,不少地方或明或暗地声称:“这是国家和中央的事,地方不用管也管不上”,“全国要下,别人在下,正是本地大干快上的好时机”,“即使我们冒了也无妨,否则老实人吃亏”。经过上下博弈,一个国家发改委面对多路诸侯,胜算是渺茫的。宏观调控之难,难在这种利益基础上的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

再者,在上述经济运行态势下,“一俊遮百丑”,“万事快为首”,使全部或至少是大部分力量耗在追求速度上,对整体工作是很强的冲击,撞出了一串薄弱环节甚至断层。GDP是产出,不计投入,以致造成数量优先,质效让路,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以及生态和环境的恶化都不在话下,城市经营和负债经营列为绝招,可持续发展逸出了眼界。倾全力于经济增长,不免放松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和民生改善,只顾近期,不顾长远,使某些问题迟迟不能处理得当,直至积重难返。由此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步履蹒跚,以致如贫富差距的两极化和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崛起为新的三座大山,无不直接、间接地来自顾此失彼和轻重倒置。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层出不穷。很多事情,不到问题成堆,矛盾锐化,不能获得警觉,被迫而仓促应付,而是GDP挂帅,抓了一点丢了九点。宏观调控,贵在事前预见,而大多变为事后救急,难度倍增,代价也倍增了。

篇7: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

高家堰小学数学研修组

小学数学课改在我县开展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回想这三年多我校数学教学中一点一滴,所有的数学老师,都在积极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认认真真的钻研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几年来,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好,他们不再畏惧老师,不再畏惧考试,敢于直言。二是学生的想像力也丰富了,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我现将我校数学教学开展情况作了一个小结,以蚀读者。

一、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1.我校着力于培训师资,转变传统观念,采取专题讲座、座谈讨论、撰写论文、写学习笔记,加大力度、强化培训,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长时间、抓考核等措施,为推进新课程改革解除了观念的束缚,增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信心,数学教师得教育教学的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

2.我校在教学中实施了专业引领、典型指导,抛砖引玉,共同提高的工作思路。近几年,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校采用迎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例如:利用研训中心督导检查,请专家对老师们进行学科培训,带好课到我们学校示范。再就是请镇内有经验的教师、教学骨干、专家到我校上课示范。同时,我校也积极派出数学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研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

3.以《教师素质发展报告册》为轴心,积极开展校级研训活动,我校教师积极完成《报告册》,完成率达100%,其中优秀率达20%以上(指标限制),其余全部合格。以《课堂优化的评价方案及细则》为指导,对老师课堂教学实行等级评估,我校教师上课达到A等水平的40%上,达到B等水平的50%,达到C等水平的10%。

4.以研究课题的实验为契机,转变教学方式。我校数学教学围绕镇中心教研组申报的数学课题的《数学内容开放式教学》开展研究,我们在加紧实验的同时,从小学改革的背景、现存问题到三维目标的确立,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转变教学方式。由于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师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理念,进而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大胆实验新学习方式,使“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发现问题,互动解决,共同提高”的改革思路,逐渐清晰且逐渐变为现实。

5.我校对学生实施了评价改革,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用“星级”方式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课堂上有了教师热情的鼓励、宽容的态度、激励性的评价、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提出问题,改变了以单纯地评价、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的现象,体现出同学、家长、教师共同评价学生。同时班级也创设喜闻乐见的评价记录,如,一月一评,一周一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培养学习积极性。

二、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对学习漫不经心,抱无所谓的态度,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断下降。造成这样的不良后果鄙人认为有下列原因:

1.来自教育系统和来自社会家庭的客观原因:一是,学校教研评价制度的中心是常规检查(教师素质发展报告册,查教案,查书面作业等)。教师们为了接受各级的常规检查不得不成天埋首于成堆的教案、作业中。现在提倡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原因是,学校规模小,没有平行班级,各年级教案不能通用,教师们只会越来越辛苦。同时,教师们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理论,领会新理念,探索新教法以便使新课程得以顺利地实施。再加上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几乎每个教师都要担任好几门学科的课程教学,这又要求教师们在力求使自己的专业科转型的同时,还得努力的钻研技能科的课程。这么重的工作量只会使教师们疲于奔命,颇有“顾此失彼”之感。二是由于农村文化素质普遍低城镇,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不高,特别是现在受到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有所削弱。因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有限,部分家长认为学习的作用不大,且现在进中学也不再以成绩而定,那么学生的学习是好,是坏都不重要了,因而就放任学生不管。亦有部分家长虽说也较为重视教育,但实行了素质教育之后,分数不再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家长们变得无所适从。少了家庭,社会的监督与配合,学生自是更加地放任自由了。

2.来自于教师们本身的原因。在接受了新理念后,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所采取的措

施不到位。一是过多的使用外在的动力,徒劳无功。新教育理念强调要重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我们随处可见教师们努力地创设各种情境(如:通过讲故事,游数学王国,闯关游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确实收到了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发现过多的采用外在的动力刺激学生,反使学生只知一味追求新鲜、刺激而忽视数学本身的魅力且这种外在的刺激无法长久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过多的鼓励与赞扬,适得其反。“真不错”“太棒了”“很好”“真聪明”诸如此类的词语,你在课堂上随时可听。不错,我们是要把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放在首位,是要尽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量地让学生享受成功感。但过多的滥用鼓励与赞扬,却只会使学生麻木、盲目,反而失去了激励作用。三是过急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讨论与交流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利于学生接收多方的信息,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有效的讨论与交流必须经历学生“独立地思考——组织语言——表达”这一过程。这就需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可在我们的课堂上常见的却是教师一声令下“开始讨论”学生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开了。这样不加思索的讨论、交流非但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反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三、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1.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现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活起来了,透过这份热闹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作一

番冷静思考。却发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还存在某些偏差。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期望达成的效果之间尚有一定距离。

2、教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程实施并不是要摒弃以往传统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这一点是我们作为教师要明确认识的重要观点。

篇8:论电影《白鹿原》的得与失

在《白鹿原》问世以来众多的评论文章中, 涉及到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阵营。一是以陕西评论界为代表的评论家的广泛认可。认为作为一部具有史诗品质的优秀小说, 内容方面对中国宗法制农村社会的描写, 鞭辟入里, 集中展示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全貌, 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 再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秩序和人的心理秩序发生变化时所带给人的精神上的变化。并且认为在对这种生活全貌的展示中作家没有一味的褒贬, 展示人物性格中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描写成功的关键。在情节设置方面, 认为这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 融合了家族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各个复杂方面, 紧密围绕白家和鹿家两大家族的矛盾纠葛, 以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史为大的叙事背景来展开小说叙事。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成就, 值得肯定。另一面的“唱衰”派, 认为这部小说在情节化叙事的过程中, 过多的采用了畅销小说的因素, 故事情节的设置过于繁复, 情节化叙事主导了这部小说;对小说中的性描写的部分过多, 长达五万多字;作品中对国共两党隐喻式的评价上的不足, 都造成了这部小说成为当代小说中最富争议的一部。

我们现在回到这部电影本身, 电影在对这部小说的改编过程中, 考虑到小说本身的文本长度, 依托60年代的历史背景展开叙事, 影片时长为154分钟。就是在这样已经超长的电影仍然是经过大量的剪辑最终留下的成果。主要集中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黑娃、小娥、白孝文等人物形象, 从人物形象与小说中的具体人物的比较中, 电影基本忠实展示了小说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展示人物性格方面, 集中对白嘉轩最为一个族长, 身上所具有的正直、坚韧、对传统宗法礼制的遵从和维护, 在电影展示的主要是面对以小娥为代表的与宗法制度不相符的观念, 他展示出了积极维护儒教礼制的一面。他的“慎独”的作风和笔直的腰板就是他一生道德原则的体现。这个人物形象的独特性还在于作者在一开始就赋予他的传奇色彩, “白嘉轩引以为豪壮的就是一生里娶过七个女人。”这种独特的设置使得白嘉轩这个人物一出场就显示出在关中白鹿原上的独特性。而电影在一开始之初便把这些情节都一一舍去, 使得白嘉轩的人物形象仅仅成为一个维护儒家礼教的族长, 传奇性消失。这部小说的成功之中, 这种传奇性的叙事, 无疑占有一定的分量, 包括文章中的在乱世中精神独立, 可以纵观天下大势的朱先生, “白鹿精魂”白灵, 鹿兆海, 这些独特的传奇的人物在小说叙事中, 担负着作者的众多思想理念的表达, 这些人物在小说里都是光彩照人的个体。可惜的是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特征都没有在电影中加以展现。这样的展示方式或许与导演对电影整体的思考有关, 与电影体制之间有关。但是这部小说的成功这些人物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个人物塑造的关键就是小娥, 这个女性在众多的评论文章中, 争议也是非常多的, 原因就在于, 她作为一个女性与当时的宗法制伦理道德的矛盾, 初始与黑娃私通, 原本是不道德, 但是考虑到被郭举人侮辱的实际生活, 这些私通显得又有些符合人性的自由。后来被鹿子霖的诱骗与之发生性关系, 与自身处于艰难困境, 急切寻找依靠相关联。之后的与白孝文的举动, 源于她对白嘉轩的宗法礼制对她的迫害的一次复仇。这样的一个极其复杂的形象, 在小说中是极其有光彩的一位。有论者认为她是自由的象征, 有论者认为她是道德败坏的淫荡女子。这些不同结论的获得都展示出这个人物形象及性格上的复杂阐释。电影《白鹿原》集中选取了与小娥相关的情节叙事, 这样的叙事原本是电影中可以超越原著的一次有益尝试, 对田小娥复杂人物形象进行重新挖掘, 找到这个人物原著没有赋予的精神内涵。但是遗憾的是电影只是关注了她与诸多男性之间的爱恨情仇, 她更像一个无根的女性, 只是在寻找出路, 失败, 再寻找, 再失败的一个牺牲品。在电影中, 她类似一个情色的符号, 一个带有自身本能的爱恨情仇的展示者。电影中既然把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展示, 就应该赋予她新的精神层面的内涵, 如果一味的忠实原著, 展示人物形象, 电影的真实画面对文学语言的展示永远都是不及物的。况且作为整部小说而言, 小娥也不能算是贯穿小说线索式的主要人物, 这样对小娥的集中展示, 对电影的内涵就有着新的要求。作为观影者, 对这样的处理方式的感受就是“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对小说也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在电影中, 绝大多数的观众都会注意到在电影中出现的大量的麦浪镜头。麦浪甚至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个隐喻性的意象, 首先围绕麦子展开的叙事有:白嘉轩“阴谋”换地, 带来了白家的中兴, 鹿三收割麦子、黑娃麦垛偷欢、暴力抗征、怒烧麦田等都成为电影的场景展示的良好背景。另一方面, 麦子作为关中地区甚至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它的繁衍本性, 它代表的浓厚的历代相传的宗族历史, 深入人心的儒教礼制观念, 使得麦子成为传统中国历史的象征。金黄色的一望无际的麦浪在电影画面的展示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另一方面, 陕地方言、秦腔、陕西风俗民俗在电影中也都有多重的展示, 无处不在的告诉观众, 这是一部秦域特色鲜明的电影。地方色彩在当下的电影拍摄中, 依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 陕西关中作为自古以来的帝王地, 无疑也增加了这部电影的历史色彩。同时, 原本陕西方言在小说中就是主要的语言特色, 在展示人物形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每当白鹿原上有大事发生, 或激越, 或沧桑的秦腔就会升华为一种古老的语言, 极好的去渲染人物的情感。面食、服装都充满了陕地的特殊意味, 使得观众在观看时可以感受到发生在这块异域土地上的传奇故事。

上一篇:最新2019公司人力资源个人工作总结HR下一篇:安好五一劳动奖状